时间:2023-07-16 08:54:48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肺结核的护理诊断及措施,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肺结核是我国的常见传染病,规则、全程、合理的抗结核治疗,可以有效地治疗肺结核。但由于抗结核治疗时间长,需要服药9个月,且抗结核药的不良反应多,使部分患者失去治疗的信心,未能做到遵医嘱服药,导致药物耐药,引起耐药性肺结核,增加治疗的难度及病人的费用。因此,密切的观察肺结核患者抗结核药物的不良反应,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使患者能全程完成抗结核治疗,对肺结核的治愈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现将肺结核患者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的观察及护理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09年1月到2010年12月肺结核患者236例,所有病例诊断符合《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工作指南》中新初治涂阳肺结核病人诊断标准。患者年龄20-72岁,男162例,女74例。
1.2 方法 236例患者均采取2HRZE/4HR方案,即服用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2个月/4个月异烟肼、利福平。
2 不良反应的观察
2.1 消化道反应 患者服药后出现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为抗结核药常见不良反应。有34例患者出现消化道症状,发生率为14.4%。
2.2 过敏反应 患者出现皮疹、皮肤瘙痒等症状,有13例患者出现此症状,发生率为5.5%。
2.3 肝功能损害 患者出现皮肤黄染,ALT升高。发生肝功能损害的有45例,发生率为19%,占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首位。
2.4 白细胞减少 患者出现外周白细胞减少,有7例患者发生,发生率3%。
2.5 其他 视力下降及关节疼痛,发生率较低。
3 护理
3.1 心理护理 长时间的抗结核治疗,服药量多,时间长,大多数抗结核药物都有不良反应,这些会使患者产生恐惧、焦虑心理[1]。因此,服药前要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告知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及服药注意事项,消除患者恐惧心理,取得患者的积极配合。患者家属对传染疾病的担心及对病人表现出的嫌弃感,也会影响患者治疗的信心。因此,告知患者家属肺结核的传播途径及科学的预防方法可以避免肺结核的传播,打消家属的顾虑,取得患者家属的支持。家人情感上的支持可以使患者增强治疗疾病的信心,使患者顺利完成抗结核疗程。
3.2 加强用药督导 要求患者留下联系方式,以便随访患者用药情况。可以采用全程督导治疗方法,及未按时用药者,在24小时内采取补服措施,使患者尽可能完成疗程[2]。告知患者服药的注意事项、服药时间、方法及剂量,不可擅自停药。较轻的不良反应一般不需处理,不良反应较严重的及时与医生联系。
3.3 不良反应的护理 患者出现消化道反应时,如反应较轻可分次饭后服用,消化道症状严重或体质弱者宜减量,必要时应该停药[3]。如无消化道症状应按规定空腹服药。督促患者定期复查肝功能及外周白细胞。肝功能受损,ALT高于正常值2倍,可予保肝治疗,治疗1-2周肝功能无好转,肝损害进一步加重者,应告知医生换药。外周白细胞减少的患者口服地榆升白片,严重时注射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等。白细胞低于3.0x10*3/L时,应暂停引起白细胞降低药物。出现视力下降时也应及时与医生联系,以便调整用药。
3.4 消毒隔离 肺结核主要经飞沫、呼吸道传播。护士应给患者讲解预防知识,嘱患者将痰吐入痰袋统一回收并焚烧,面对患者咳嗽、打喷嚏时用手帕遮住口鼻,减少结核菌的传播,保护自己和别人不被交叉感染,增强患者的道德观念和社会责任感[4]。
4 结果
236患者共有99例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1.9%,经及时采取措施,患者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治愈患者220例,13例效果不明显,失访3例,治愈率93.2%。
5 讨论
肺结核患者抗结核治疗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有的患者自觉病情好转,不听从医务人员劝告擅自停药或不定期复查,造成严重肝功能损害、药物性肝炎的发生。一些患者则因为工作原因及生活变化而导致服药剂量的改变,造成治疗不彻底,导致耐药的发生。通过对患者的随访,及时了解患者的问题,消除影响治疗的不利因素,促进患者按嘱规则、全程、合理用药,可以提高药物疗效,提高肺结核治愈率。
参 考 文 献
[1]梁冬梅,梁春媚,肺结核患者的心理特征和护理 [2]余秀芬,结核病化疗顺应性探讨及护理[J]临床合理用药,2010,3(12)116
关键词:肺结核;糖尿病;临床分析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4-0210-01
糖尿病和肺结核是当今危害人类健康的两种疾病,近年来两病发病率和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1]。而糖尿病患者的结核病患病率则比普通人高出很多,这跟糖尿病患者本身的体质有很大关联,所以,及时控制糖尿病对于肺结核的治疗也具有重大的意义。现将31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护理措施及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31例,其中男17例,女15例,年龄29-81岁,平均年龄55岁。先发现糖尿病后发现肺结核患者18例,先发现肺结核后发现糖尿病患者11倒,同时发现2例。其中l型糖尿病3例,2型28例。肺结核中浸润型肺结核29例, 结核性胸膜炎2例。痰涂片抗酸杆菌阳性者9例,痰涂片抗酸杆菌阴性者22例。
1.2 方法
1.2.1 肺结核治疗方法:抗结核治疗方案:初治患者为2HRZE/7HR方案,复治患者为2HRZES/10HRE.即异烟肼(H)、利福平(R)、吡嗪酰胺(z)、乙胺丁醇(E)、链霉素(s)。无论初、复治患者,治疗第2个月末痰菌未阴转者均延长强化期1个月.对这些患者全部采用全程督导化疗[1]。
1.2.2 糖尿病治疗方法:控制饮食,总热量的摄取应较单纯糖尿增加10%为宜,同时注意补充各种维生素及微量元素。I型尿病用胰岛索,Ⅱ型糖尿病口服降糖药。胰岛素用量根据血糖水平而定,以长效胰岛素与普通胰岛素合用为宜,其比例为1∶15[2]。
1.2.3 诊断标准:①肺结核诊断标准[3]:痊愈:肺结核病灶消散吸收、纤维化或完全钙化,空洞闭合,痰查结核菌持续阴性。好转:病灶明显吸收好转,部分纤维化或钙化,空洞缩小,痰查结核菌阴性或强阳性转为弱阳性。未愈:治疗后病灶无明显好转.空洞无吸收,痰查结核菌持续阳性。②糖尿病诊断标准:断依据WHO糖尿病专家委员会提出的诊断标准。
2 结果
本组31例患者,糖尿病病情控制得较好者25例,其肺结核痊愈3例,好转19例,未愈3例,肺结核痊愈+好转为22例,比例为88%。糖尿病病情控制不好者6例,其肺结核好转1例,未愈4例,1例死亡,肺结核痊愈+好转为1例,比例为1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患者糖尿病与肺结核治疗效果
糖尿病病情控制情况例数肺结核痊愈+好转 较好2522(88%) 不好61(16.7%) P
3 讨论
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节奏的加快,导致了某些疾病发病率的上升,其中在我国发病率居高不下的当属糖尿病了。而且,糖尿病不止是血糖升高等问题,此类患者还是肺结核的高发人群。糖尿病合并肺结核,较单纯患肺结核要严重得多,从本文的研究也可知道,两者相互有着不利的影响因素,肺结核可加重糖尿病的代谢紊乱程度,造成的后果就是反过来加速了肺结核的发展,二者相互影响,形成了恶性循环[4]。分析其中原因就是,肺结核的中毒症状可影响胰腺的调节功能,而抗结核药物的使用,能引起糖、蛋白质和脂肪的代谢紊乱。而糖尿病患者由于缺乏维生素A,呼吸道黏膜上皮的抵抗力较低,造成了结核病军的侵入,还有患者本身抵抗力的下降也利于结核病菌的繁殖,因此,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在治疗时也考虑到两者的关系,实行兼顾治疗。
在治疗的过程中,护理也是很重要的,尤其是对于糖尿病的作用就更大了。①首先可进行心理护理,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多数是先发现其中一种疾病后才诊断出另一种的。这时,患者的心情都会很焦虑与抑郁,需要医护人员加强与患者的沟通,通过仔细讲解病情和治疗措施,让患者了解自身情况,增强患者的自信心,使其积极配合治疗工作,同时也有利于病情的痊愈。②严格检测患者血糖,控制血糖不仅是治疗糖尿病的必要措施,同时也是治疗肺结核的重要手段,血糖的波动能导致肺结核的发展。③饮食护理,相对于其他疾病来说,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护理就显得比较有意义了,首先,肺结核是慢性消耗性疾病,患者容易出现营养不良,而合理的饮食又是控制糖尿病的基本手段,故医护人员可嘱咐患者在总热量和蛋白质的摄入方面放低要求,可采用高蛋白糖尿病食品。④结核病具有传染性,医护人员要向患者家属详细讲解有关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做好房间的消毒工作。由于此类疾病都必须长期服药,故要加强患者用药的依从性,告知其按照医生指导服药,不可擅自更改。
综上所述,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其治疗方法要求有独特性,既要分开治疗两组疾病,又要同时兼顾之,而其中也有两者共同的影响因素——血糖。所以,对血糖的控制是治疗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关键。另外,必须认识到这两种疾病间的关联,对糖尿病的控制是治疗肺结核的前提。坚持两病同时治疗,适当调整调整方法,以期取得较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陆再英,钟南山.实用内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49-58
[2] 陈玲,邓丽.糖尿病合并肺结核90例临床分析[J]. 医护论坛,2009,16(13):175-179
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近年随着糖尿病发病率逐年增加,糖尿病合并肺结核也呈逐年上升趋势,严重危害着人们的身体健康。这部分患者中易发空洞,多为排菌患者,传染性强,社会危害大,且治疗时间长,护理难度大[1]。2008年1月~2013年5月我科共收治肺结核合并糖尿病共40例,经精心护理,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本组40例,其中男28例,女12例。其中痰结核杆菌涂片及痰结核杆菌培养阳性者30例(75.0%),阴性者10例(15.0%)。合并空洞32(80.0%)例。糖尿病的诊断参照1999年WHO所颁布、中国糖尿病学会采用的诊断标准,即任意时间血浆葡萄糖水平≥11.1 mmol/L或空腹血浆葡萄糖(FPG)水平≥7.0 mmol/L或OGT试验中,2 hPG水平≥11.1 mmol/L。
2 护理体会
2.1 饮食护理: 加强营养支持 糖尿病的治疗目标是良好的控制血糖,因此需要控制饮食。但肺结核是一种慢性消耗性疾病,营养支持治疗是抗结核治疗的基础。所以两种疾病的营养治疗是互相矛盾的。在饮食指导时,要清楚治疗的关键,做好营养搭配,既要保证高蛋白、高能量、高纤维素的摄入,又要稳定血糖,不加重糖尿病。因此,饮食指导和营养支持是护理人员日常工作中的重点,护士应指导患者合理餐次,科学配膳[2]。进食主张: 低糖、低脂肪、高蛋白质、高维生素、高纤维素,同时应补充微量元素。严格限制糖的摄入。胖者限制油煎、油炸食物。当饮食控制使患者出现饥饿状态时,护士应主动向患者和家属做好饮食控制的宣教工作,使患者明白饮食在治疗中的重要作用,坚持合理饮食。
2.2 心理护理: 糖尿病是一种需要终身治疗的慢性疾病,合并肺结核后病情复杂化,治疗难度大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是严重的慢性病,长期的病程除了给患者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外,还给患者带来的巨大的精神压力,易产生恐惧、焦虑心理,对治疗失去信心,甚至会对生活失去信心,发生自杀等不良事件。因此,在临床护理中,护理人员应给予患者充分的心理护理,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定期给患者进行肺结核及糖尿病知识讲座,使患者对疾病的提高认识,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针对出现明显情绪障碍的患者,可安排心理治疗师进行心理疏导方法,帮助患者缓解和消除消极情绪。
2.3 加强血糖检测:饮食控制 + 运动疗法是控制糖尿病病情的最基础措施。血糖的控制是糖尿病治疗成败的关键[3]。同时,若血糖控制不良,抗结核药物常不能将应有的疗效充分发挥,从而降低结核病的治愈率。指导患者规律进食,做到定餐、定时、定量,因此,临床护理中护理人员应认识到血糖监控的重要性,每日要严密监测血糖,监测每日三餐前后及睡前血糖,并根据血糖水平调整胰岛素的用量,将血糖控制在正常水平,并保持相对平稳,同时控制血糖过程中要预防低血糖的发生[4]并将检测结果及时报告医师,医师根据血糖值进行药物治疗的合理调整,加强治疗效果。
2.4严格隔离护理,预防感染: 由于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免疫力较低,且多为排菌患者,容易发生感染及交叉感染,因此,在对患者做好基础护理的基础上,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加强室内通风,适时进行紫外线空气消毒严格隔离制度显得尤为重要,甚至对患者的预后转归都有一定的影响,因此,预防感染是护理工作的重要环节。
2.5出院指导: 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治疗周期长,出院指导内容多,包括以下内容: ①定期复查。②自我监测血糖。患者出院前,护理人员应教给患者血糖仪自测血糖及注射胰岛素的方法,以便糖尿病患者自行监测血糖、血压等。③控制饮食,合理运动。
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两疾病相互影响,这是因为糖尿病患者糖代谢的紊乱,引起蛋白质及脂肪代谢失调,导致机体营养不良、脱水,降低了机体的抵抗力和组织的修复能力,而糖尿病患者的代谢产物又有利于结核菌的生长繁殖。同时,结核病导致的慢性消耗加重了糖尿病患者的负担。因此俩病并存使治疗周期长,治疗难度大,患者的经济负担与心理负担重,因此高质量的护理在这类患者的治疗过程中是比较重要的一部分。高质量的护理措施不仅可以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减轻其痛苦感,提高患者的依从性,还能避免或者降低患者医院感染率,延缓其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愈好转率 。同时高质量的出院指导对患者的治疗周期及治疗效果都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尹海鹰 . 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临床特点及护理对策[J].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3( 11) : 87.
[2] 万荣珍 . 肺结核合并糖尿病 30 例的护理[J].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 14) : 45.
【摘要】目的 肺结核是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肺部慢性传染性疾病,排菌肺结核病人为重要传染源,结核分枝杆菌因涂片染色具有抗酸性,又称抗酸杆菌,痰中找到结核抗酸杆菌是确诊肺结核的主要依据,常用涂片法,涂片抗酸染色镜检快速简便,若抗酸杆菌阳性,肺结核诊断基本的成立,对结核病的控制工作起到重要的作用。诊断肺结核,在痰中找结核杆菌是最简单、最快捷、最经济的方法。护理人员应用临床路径,探讨肺结核患者痰标本抗酸杆菌涂片检查的影响因素及提高痰标本留取质量的方法。方法 对在我科住院的30例患者的90份痰标本的检查结果做回顾性分析。结果 将痰标本按性状常规分成的4种不同质量的标本,唾液痰和黏液痰占绝大多数,而这两种痰标本涂片阳性率均较低。结论 重视对留取痰标本前的干预和指导,是保证痰标本质量,提高抗酸杆菌阳性检出率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抗酸杆菌 ; 肺结核 ; 痰涂片; 护理
结核分枝杆菌导致的结核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传染性疾病。痰液或穿刺液直接涂片镜检查找抗酸分枝杆菌作为发现传染源、选择化疗方案、考核评价疗效的重要手段。痰液检查.查痰,就是用显微镜查找结核杆菌,痰内一旦发现结核菌,肺结核的诊断便可确定,查痰是诊断肺结核,发现传染源最准确的方法.另外,病人在治疗过在中医生也会要求你定期查痰,用以考核和评价治疗效果.痰菌阳性病人疗程结束后,连续三次查痰阴性为肺结核治愈。肺结核是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肺部慢性传染性疾病,排菌肺结核病人为重要传染源,结核分枝杆菌因涂片染色具有抗酸性,又称抗酸植菌,痰中找到结核抗酸杆菌是确诊肺结核的主要依据,常用涂片法,涂片抗酸染色镜检快速简便,若抗酸杆菌阳性,肺结核诊断基本的成立,为结核病的防治提供流行病学相关的科学依据,对结核病的控制工作起到重要的作用。
1 对象与方法
选择2008年12月~2009年5月在我科住院的30例肺结核患者,留取痰标本检查。痰找抗酸杆菌的病人均要求取3份痰标本,即时痰:就诊当时咳出的痰、夜间痰:前一天晚间咳出的痰、晨痰:起床后深咳吐出的痰,其中以清晨第一次咳出的痰效果最好。所有痰标量均采用痰直接涂片萋―尼氏染色法涂片、染色、痰检验结果的记录、报告采用结核病细菌学检验规程的有关标准报告。
2 结果
结果所示,其唾液痰36份、黏液痰30份、脓痰18份、血痰6份,而根据张风云的《两咱痰标量留取方法对提高病原学诊断准确率比较》一文中所统计唾液痰涂片阳性率只有5.3%,黏液痰涂片阳性率为13.5%,脓痰涂片阳性率为54%,血液涂片阳性率为50%。
3 讨论
对于痰标本中抗酸杆菌检查的凝似肺结核患者,痰标本质量对抗酸杆菌的检出有着直接的影响,合格的检验标本是保证检验质量的先决条件,只有合格的检验材料才有可能得到正确的检验结果。随着检验信息系统和室内、室间质量控制措施的进一步完善,临床检验质量已有了显著的提高。但是,标本采集不当,即使是控制措施很完善,也无法获得可靠的检验结果。因此,正确采集标本尤其重要。在临床上又是一个容易被忽视的问题,重视对留取痰标本前的干预和指导,是保证痰标本质量,提高抗酸杆菌阳怀检出率的重要措施。在抽取30位患者的痰标本构成比中黏液痰和唾液痰所占的比较较大,分别为40%和33.4%;脓样痰标本所占的比例较少,这主要是由于患者的咳痰方法和技巧未能掌握,这可能是操作者采集的痰液量不足或取痰液的位置不准确或是没咳到一定深度等原因所致。临床常规留取痰标本质量偏低,行为学干预措施有显著性提高痰标本质量,应成为医疗常规,行为科学研究任重而道远.指导肺结核病人正确留取痰液标本,实行有效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痰菌涂阳检出率,对结核病人进行护理干预,也是护理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临床上痰标本采集多用于病原学和病理学诊断;对清醒合作的病人采集满意标本并不困难,肺结核患者唾液痰标本、黏液痰标本多来自上呼吸道,主要成分是由口腔分泌物、咽部分物组成,而脓样痰和血痰主要来自患者的下呼吸道,主要是由患者肺部病灶的坏死组织及支气管分泌物组成,含有较多的结核分支杆菌,探讨痰标本采集过程中实行护理干预对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痰涂片结核杆菌检查阳性率的影响. 根据不同年龄患者的心理特征和对痰检的认识,在留痰方法、时间、量和次数上进行护理干预,所以对患者留取痰标本的行为的干预和指导对提高痰标本的质量非常重要。这为临床诊断及时提供了可靠依据。
4 护理对策
临床痰培养标本采集的正确与否,将直接影响病原学诊断的准确性。因此,我们将对痰细菌培养标本采集方法进行分析、探讨。痰标本采集方法的正确与否将直接影响病原学诊断的准确性,而病原学诊断是临床确诊治疗的科学依据。鉴于临床留取痰标本杂菌污染率高的现象,我们采用了漱口后饮水、翻身、叩背、咳痰与常规留痰方法进行比较,发现前种方法采集的痰标本合格率及培养阳性率均显著提高。在临床标本检验中,检验标本的采集时间与检查结果的准确性之间有密切的关系,采集与送检不及时与重新送检正确采集标本的结果有明显的差异。查痰如此重要,因此病人还应掌握正确的留痰方法,否则将会直接影响痰检结果.正确的留痰方法是,在留痰之前先用清水漱口数次,以清除口腔内的食物残渣及部分杂菌.留取的痰应是用力咳嗽后自气管内咳出的痰,然后盛于痰盒内送检.不要将唾液或鼻涕吐入痰盒,以免影响查痰结果.初次就诊需查痰者,医生要求送三个痰标本:1、即时痰:就诊当时咳出的痰,2、夜间痰:前一天晚间咳出的痰,3、清晨痰:起床后深咳吐出的痰,其中以清晨第一次咳出的痰效果最好。因此,正确认识标本时间过程中的干扰因素并减少这些因素的发生对检验质量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肺结核病人由于的关系,夜间肺、支气管沉积的分泌物和结核菌比白天的多,所以收集痰液的时间最好在清晨。1 留取痰标本,应按医生规定的日期,在清晨咳嗽后(避免将口、咽分泌物与痰液混在一起),做几次深呼吸,再用力将喉头深部的痰咯出,吐在事先备好的痰盒或玻璃瓶内盖好,写上姓名及时送到实验室。 2 标本应避免日光照射或落上灰尘,因阳光可杀死结核菌或造成假阳性;灰尘里会有其他细菌也可造成假阳性。3 平时痰量较少时,也可随时留取随机化验,如无痰,可用筷子刺激喉头引起咳嗽取痰;也可在水杯中放入开水,吸入水中的蒸汽,是呼吸道湿润,然后用力咳嗽,留取痰标本。
4.1 做好患者留取痰标本的宣教。有的患者对肺结核相关知识不了解,对留取痰标本的目的和意义认识不够,有的认为已确诊肺结核,查痰没有什么意义,所以不积极,不按要求留取。护理人员应对患者进行有关结核病相关知识的教育,让患者认识到痰标本质量对结核菌阳性检出率的影响,而阳性检验结果又可以为确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减少用药的盲目性。
4.2 指导患者正确留取痰标本。护士要耐心向患者讲解,告知患者正确留取痰标本的方法:一般要连续查痰3次,当患者入院时查痰的项目多时,护士要根据查痰的内容分次把痰盒发给患者,使患者易于接受,以保证留痰的质量,时间最好是清晨起床时咳出的痰,指导患者在留痰前应深吸气后在呼气时,收腹用力咳出气管深出的的痰;对于无力咳嗽者,护士可协助患者叩击其背部,使附于气管、支气管、肺泡壁的痰液松动,易于咳出。每次留取的痰量不少于10ml,尽量避免留取唾液或鼻咽部分泌物,还需防止有食物残渣混入而影响痰菌检查结果。
4.3 严格把关,及时送检。送检前,护士要把好痰标本送检的质量关,对不合格的唾液标本,指导重新留取;留取后听痰标本及时送检,以保证痰标本的质量。
5 结论
护理干预对提高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痰涂片结核杆菌阳性率检查有积极意义。提高肺结核患者痰标本中结核分枝杆菌检出率的有效方法是重视痰标本留取时间对检出率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张风云,张春成.两种痰标本留取方法对提高病原学诊断准确主的比较[J].现代护理.2004,10(5):449
[2] 李晓阳.不同痰样采集方法对培养结果的影响[J].长治医学院学报.1994,8(3):260-261
[3] 罗谷容.痰细菌培养标本采集方法的现壮与探讨[J].护士进修杂志.1998,13(12):8
[4] 陈明荣. 标本采集是检验质量保证的前提[J].实用全科医学. 2005,05(3):463
[5] 施玉铭, 陈雪红, 金钰梅, 王志刚, 周建芳. 临床检验标本采集的质量保证[J]. 护理杂志. 2008,19(9):63-64
【关键词】健康教育;肺结核;作用体会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7.618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7-4015-02
肺结核时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性疾病,结核分枝杆菌可侵及全身多个脏器,但以肺部受累形成肺结核最为多见,目前肺结核仍然是一个严重的、全球性的、需要高度重视的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1]。我国结核病现在疫情呈现三高一低的问题:高感染率,高患病率,高耐药率,低递降率。肺结核是结核杆菌侵犯肺部引起的慢性呼吸道传染病一类疾病,此病具有治愈慢、病情反复、病情时间长,经济负担重等特点。在护理工作中,需用采取一些针对性特殊的方法进行护理,适当的配合心理护理,多与患者进行心理疏通,做好心理指导和健康教育工作,这样不仅可使患者的心理负担减轻,而且能帮助患者快速的恢复身体健康。现将健康教育在肺结核防治中的作用和体会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去肺结核患者56例,其中男性34例,女性22例;年龄9-45岁,平均年龄31.2岁。出现肺结核复发的有23例,其中男18例,女5例,年龄24-65岁,平均年龄45.3岁。而且每年患肺结核的人数呈逐渐上升,严重的对人们的身心健康造成影响,对家庭和社会负担加重。
1.2结果此组患者经过健康教育干预后,均能够面对疾病,积极参与治疗,规律服药,最终均得到不同程度的康复。
2造成肺结核发病率上升的原因
2.1肺结核疾病可以治愈,但需必须有较长的治疗时间大部分患者由于时间漫长对此失去了信心,待自身症状稍有好转便自行停止治疗,导致治疗的完全,肺结核具有易反复发病的特点。
2.2肺结核患者对自身疾病的传染性的了解较低患者在家庭工作中缺乏防护和隔离的知识与措施、不自觉的到公共场所和人多的地方来回活动,而且会随地吐痰,造成了疾病的传染源,使病菌传播。
2.3有些患者得知自己身患此病产生了自卑心理,怕受他人歧视,而且刚患病病情较轻,没有症状,向周围人隐瞒病情,导致无形之中的疾病慢性传播。
2.4少数人群认为肺结核的病情较轻不影响正常生活以及经济困难等情况,不愿意到医院就诊或诊治时间延迟,常常会发生家庭内的传播。
2.5有些患者对国家卫生防疫机构提供的免费诊断和治疗的现状并完全不了解,耽误及时诊疗时间,造成肺结核的病情延误加重,这也是我国肺结核病不易控制的原因之一。
3健康教育工作
对于患有肺结核的人群,除积极有效的临床治疗以外,社区以及医院等公共场所还可以通过电视等现代媒体信息进行疾病预防控制进行教育宣传活动,医院相关的医疗机构人员通过多途径进行有效地对患者进行预防和治疗肺结核病知识宣传教育,对预防控制结核病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3.1早期确诊临床上治疗肺结核规定要遵循早确诊、早治疗的原则,如患者患病后不及时的治疗,不仅会使病情加重,而且还会使家庭成员及周围亲友得到广泛的传染。
3.2抗结核药物治疗抗结核药物遵循早期、足量、联合应用是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基本药物治疗的原则。肺结核治疗采用2SHRZ/4HR方案[2]主要化疗药物有:异烟肼、链霉素、利福平、吡嗪酰胺以及乙胺丁醇。主要化疗方案分强化和巩固两个阶段,初治方案通常应用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加链霉素或乙胺丁醇,标准短程化疗方案是应用异烟肼和利福平6个月,开始两个月加用吡嗪酰胺。结核病病人能否坚持化疗是治疗肺结核治疗的关键。采取全程督导化疗。护士应耐心细致的向病人解释抗结核药的用药原则,即坚持早期、规律和全程合理用药的重要性。用药过程中注意药物的副反应,告知相关药物的副反应的同时重视强调药物的临床治疗效果,让患者真正的认识到发生不良反应的可能性较小,要在治疗过程中及时的发现和处理,能够预防不良反应的发生。指导鼓励患者坚持全程化疗治疗,防止治疗失败所产生的耐药性的肺结核,对疾病的难治性和经济负担增加影响。
3.3隔离和防护此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是呼吸道传播,所以肺结核的患者消毒与隔离措施要严格,不仅可以切断疾病的传播途径、控制传染源而且是预防结核病的重要手段措施[3]。同时要对和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的人群适时做X线检查并接种卡介苗,加强预防措施。
3.4营养支持肺结核病是慢性高消耗性疾病,患者自身营养状态差,需要合理的营养来提高机体的抵抗力,促进机体的痊愈。评估患者的全身营养状况,为制定饮食计划提供依据,食物选择以高蛋白质、高热量、富含维生素的营养丰富的食物。结合并主要是长期发热和盗汗等症状增加体力消耗,对能量的需要量较高,因此饮食应进食高热量的食物。补充充足的水分,提供色香味俱全的食物增进患者食欲。
3.5心理护理结核病多为青年,有些症状不为明显,突然被诊断为肺结核很难让人接受,从健康人向病人转换需要一定的时间和医护人员的帮助。疾病造成的身心健康的不适,加之结核病一般病程长并具有传染性,而与社会隔绝使病人感觉焦虑、自卑、敏感、孤独无助,甚至出现悲观厌世的情绪,不愿与医护人员合作,但同时又有强烈渴望与人进行交流[4]。希望能得到别人的帮助和理解。因而医护人员要充分的理解和尊重病人,主动与病人交流,鼓励病人说出内心的想法。向病人介绍有关病情的知识,使病人心中有数,有良好的控制感,引导病人减少对疾病的关注。给予病人精神和经济上的支持,不能冷淡或歧视病人,从而减轻病人的心理压力。
4讨论
肺结核疾病的病程特殊,患者心理情况复杂,通过采取以上健康宣传教育工作,我区肺结核患者对结核病的认识有所增加,消除了患者的孤独、恐惧的不良心理情绪,重新建立了自我实现的价值感,能以良好的心态对待结核病的治疗与愈后。因此对待肺结核患者应当及时了解患者的疾病动态以及心理状态,采取针对性相应的健康教育可以使患者以轻松愉悦的心情对待疾病,增加战胜疾病的信心,早日恢复健康。
参考文献
[1]孟如芬传染病病人舒适度调查与护理对策[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9,6(8):472.
[2]姜晓黎.莫显平健康教育在结核病防治中的几点体会[J].中外健康文摘,2009,6(11):941.
本组病例中痰菌阳性率高,空洞病例多,且发生率与血糖异常呈正相关。病情的预后取决于血糖的控制、化疗的疗效以及结核病的轻重。若治疗、护理不当,不仅病死率高,而且痰菌阳性患者传染性最强,对健康人群危害大。通过积极的护理介入和干预,有助于患者对疾病有正确的认识,不仅可以提高其对治疗的依从性,掌握自我护理能力,而且能够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减少复发率,控制结核病的传播和流行。
饮食护理是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护理中关键的一步。肺结核属于慢性消耗性疾病,需要加强营养,增加热量供给,而糖尿病则需控制总热量摄人。因此两种疾病同时存在时,一般热量的摄取较单纯糖尿病增加10%左右,补充优质蛋白,适当限制脂肪的摄入,补充维生素和各种微量元素,多食新鲜蔬菜,高纤维素食物,养成规律的饮食习惯。同时向患者及家属讲述控制饮食的重要性,将空腹血糖控制在6~9 mmol/L。
近年来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病例不断增加,两病相互恶性影响且发病急、病情重、疗效差,故加强护理尤为重要。我院2008年12月共收治32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对其进行积极的治疗精心的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32例,男24例,女8例。年龄45~79岁,平均55岁。有患者均为继发性肺结核及2型糖尿病。其中空洞形成21例,65.63%;结核性胸膜炎8例,占25%;血痰及少量咯血5例,占15.63%;连续3次痰涂片找到抗酸杆菌阳性22例,占68.75%。人院测量空腹血糖在7.6~24.3 mmol/L,平均13.2 mmol/L。肺结核诊断均符合1998年中华医学会结核分会制定的《中国结核病分类法》的诊断标准?,糖尿病诊断符合ADA与WHO制定的糖尿病诊断标准。
2临床表现及特点
本组病例临床表现以咳嗽、咳痰、乏力、胸痛为主,低热、盗汗不明显,三多一少症状多不典型。特点:①>40岁起病多见,男性多于女性。②均以浸润性肺结核为主,干酪病灶易形成空洞,痰菌阳性率高,持续时间长。③患者均为2型糖尿病,均应用胰岛素降糖,部分患者加用口服降糖药物。④血糖愈高,肺结核病变愈严重。
3护理
3.1一般护理 严格按呼吸道传染病隔离,痰菌阳性者应入住单人病房,患者人院时,由责任护士向患者及家属详细介绍肺结核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简单易行的消毒隔离措施,并发放健康教育处方。教育并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随地吐痰,咳嗽、打喷嚏时不可面对他人,用双层纸巾轻捂口鼻,将飞沫包于纸内放入垃圾袋中,统一焚烧。痰液吐入放有0.2%有效氯的带盖痰缸内浸泡消毒后弃去。家属探视时戴口罩,病房内应经常通风,保持空气新鲜,紫外线消毒1次/d。
3.2饮食护理 正确合理的饮食是治疗糖尿病的重要措施,同时也有助于肺结核的治疗和康复。糖尿病为代谢性疾病,需严格控制饮食,而肺结核为慢性消耗性疾病,应给予高热量、高蛋白和富含维生素的饮食,以增强其机体抵抗力,促进病灶愈合。解决这一矛盾的理想饮食是既能提供肺结核病所需的热量和蛋白质,又能有效地控制血糖。本组病例中超过标准体重的患者较少,我们主张总热量摄人比单纯糖尿病患者增加10%左右,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身高、体重、病情、活动量制定膳食原则: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分别占总热量的60%、25%、15%。蛋白质摄入1.5~2 g/Kg/d,并给予优质蛋白质,如蛋、乳、瘦肉、禽类等,主食以粗制米、面及适量杂粮为宜。将一天的总热量按早、中、晚各1/3或早1/5、中晚各2/5进行分配,宜少量多餐、定时、定量进餐。提倡进食高纤维食物,补充足量的维生索特别是B族维生素。食谱可多样化,应绝对戒烟限酒。将空腹血糖控制在6~9 mmol/L。
3.3用药护理 代谢紊乱、营养不良、免疫功能损害是促使结核菌生长繁殖和和病灶复发的主要因素,而肺结核加重胰岛负荷,胰岛素受体功能下降,糖耐量降低,血糖不易控制,两病并发需同时进行积极治疗。临床上抗结核采用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全程使用感药物的治疗原则,主张三联或四联抗结核药物联合用药。糖尿病的治疗原则是要严格控制血糖、合理饮食、适当运动锻炼和有效药物治疗。根据血糖情况,随时调整胰岛素及其他降糖药物的剂量。抗结核药物副作用较多,一些药物会干扰影响血糖代谢和降糖药物的疗效,如异烟肼可干扰正常碳水化合物的代谢,使血糖波动;利福平可使D860的降糖作用降低;乙胺丁醇易引发球后神经炎。另外,抗结核药物可引起胃肠道反应、肝肾功能损害等,护士应指导患者按医嘱服药,不能自行增加剂量或停药。因此,在用药期间应注意观察患者有无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及早期低血糖的表现。准确注射胰岛素剂量,提醒患者在餐前用药后按时进餐,并认真检查患者进餐情况。
3.4病情观察 注意观察患者有元气胸、咯血、感染、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并发症发生。一旦发生咯血,应嘱患者绝对卧床,使其取患侧卧位,头偏向一侧,鼓励患者将血咯出,保持呼吸道通畅,快速建立静脉通道,应用止血药物,必要时吸氧,并准备好抢救物品,如吸引器、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的准备。同时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
3.5预防感染 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患者易发生感染。应保持口腔及皮肤清洁,每天用温水泡脚。保持床单元平整、干燥,经常更换内衣,勿抓伤皮肤。卧床患者应勤翻身,同时配合拍背,预防继发感染和压疮的发生,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胰岛素注射部位有计划轮换,防止发生感染。
3.6健康教育 对首次人院的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应告知其规律服药及饮食控制的重要性,出院前责任护士给患者制定详细的指导计划:①坚持遵医嘱规律用药,定期复查。②制定合理饮食计划。③教会患者及家属掌握血糖仪的使用方法及胰岛素的注射方法。自测血糖,注意定时定量注射胰岛素,使血糖控制在正常水平或接近正常水平。④教会患者预防、识别和处理低血糖。⑤采用运动疗法,在肺结核全程治疗期间,患者应充分休息,病情稳定后,以小运动量、短时间为宜。⑥做好消毒隔离,室内定时通风。⑦指导患者注意卫生保健,预防各种感染及外伤。
4讨论
[关键词] 肺结核; 糖尿病; 护理
[中图分类号] R5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12-204-01
1 资料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级68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男,45例,女,23例,年龄为21-72岁,平均为51.5岁,患者为2型糖尿病,诊断参照1999年WHO所颁布中国糖尿病学会采用的
诊断标准,即空腹血糖>或者=7.0mmol/L,随机血糖>或者=11.1mmol/L.其中初治肺结核为27例,复治41例,继发性肺结核52例,结核性胸膜炎为16例。辅助检查痰图片检查抗酸杆菌阳性为21例,阴性47例。胸部x线片或者CT检查大部分患者单侧或者双侧肺尖部斑片状模糊阴影,少数出现在肺中叶或下页。
1.2 治疗方法 抗结核药物治疗,应遵循早期规律,联合全程适量化疗原则,采用异烟肼、比嗪酰胺、乙胺丁醇‘复合利福平四种药物联合应用。由于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病变比较严重,进展快,为此耐药者应根据用药史及药敏测定结果加用左氧氟沙星,丙硫异烟胺,或者丁胺卡那霉素,并适当延长疗程,同时针对患者肝、肾功能及对抗结核药物的耐受程度适当调整化疗方案。糖尿病的治疗,采用控制饮食合理运动以及相应的药物治疗,注射胰岛素时可使血糖过低。其症状表现为饥饿感、脉快、瞳孔散大、焦虑、手颤、昏迷、甚至惊厥。此时护士应及时给予50%葡萄糖注射液50ml静脉注射,之后续点10%葡萄糖注射液。注意将低血糖性昏迷与严重酮体血症相鉴别。
2 结果 本组68例患者经过系统治疗和精心护理,其中43例患者临床治愈,18例患者临床好转,7例患者治疗效果差。随访1年有11例患者复发,1例因肝、肾功能衰竭而放弃治疗。
3 临床护理
3.1 一般护理 病室宜安静整洁,并保持良好的干湿度,这样有利于患者充分休息,保证良好的睡眠。告知患者不可随地吐痰,痰应在痰桶内统一焚烧消处理。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排菌患者应安排单独房间,限制探视,并定期用紫外线照射消毒。
3.2 饮食护理 糖尿病是代谢性疾病,而肺结核又是消耗性疾病,前者需要控制饮食而后者又要加强营养,二者之间相互矛盾。对于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患者饮食要适当放宽,患者所摄入的热量应比单纯糖尿病患者偏高约10%左右。饮食原则是在满足总热量恒定的基础上,摄入富含纤维素和蛋白质,部分脂肪,低糖的饮食。要清淡易消化吸收,以不引起消化不良或食欲减退为原则。另外在三餐之间应加含热量较低的水果一保证维生素的摄入,如黄瓜、胡萝卜、西红柿等。严格定时进餐的时间,保证数量和质量,不可随便更改,这样可使血糖波动减少,防止因进食不当引起高血糖或低血糖反应。这样有利于维持血糖的稳定,减少各类并发症的发生。
3.3 心理护理 肺结核和糖尿病都是慢性病,病程长,药物治疗见效慢,大多患者思想压力大,情绪悲观,害怕别人鄙视自己而对治疗失去信心,医护人员应通过有效的交谈和和蔼的态度与患者沟通,帮助患者正确认识和对待自己的病情,消除患者紧张、焦虑、悲观和痛苦等负性心理。我们按照“引导合作型”和“互相参与型”的模式,让患者在整个治疗护理过程中形成医疗意向而具有良好的遵医行为,真正理解和认真执行方案。护理人员应耐心为患者讲解肺结核合并糖尿病发病原因、症状、体征,所用药物的名称、剂量、服用方法、作用以及注意事项等,让患者掌握饮食原则,糖尿病自检,自查的方法以及对低血糖反应的应对措施。使患者能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以提高战胜疾病的信心。护士应和患者的家属做好沟通,有针对性的向患者家属介绍肺结核和糖尿病的有关知识以及糖尿病饮食的控制要求,鼓励亲友定期探视和多关心患者的生活,给患者提供及时的感情支持,让患者体会到大家都在关心她的健康,消除其孤独感和对家庭成员的牵挂,安心接受治疗并调动主观能动性,挺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3.4 用药指导 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患者使用药物较多,护理人员必须做到督导患者用药,密切观察患者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及病情变化。护士应做到“送药到手,看服到口,咽下再走。”如患者有不懂得地方护士应耐心解释说明。患者在用药过程如果出现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情况,应及时发现并报告医生对症处理。
3.5 预防感染护理 肺结核合并糖尿病免疫力低下,血糖增高,脂肪代谢障碍,有利于细菌的生长和繁殖,易发生感染。应指导患者注意个人卫生,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搔抓皮肤,保持口腔清洁,做好口腔护理。应合理应用免疫抵制剂和抗生素,加强预防措施。及时更换床单,定时开窗通风,一般用紫外线照射每天2次,每次30分钟。保持卧床患者皮肤清洁,干燥,为其勤换衣裤,定期翻身按摩和叩背,预防发生压疮和坠积性肺炎。注射和穿刺时应严格按照无菌技术操作,本组采取以上措施未发生穿刺处及其它部位感染。患者出院后做好终末消毒。
3.6 制定合理的运动计划 护士要根据患者的病情,为患者制定合理的运动计划,指导患者适当运动,以降低血糖,增强体质和机体抵抗力,。对于有明显结核中毒症状者暂不进行体育锻炼。对于一般能下床活动的患者,鼓励患者下床活动,保证患者上下午各活动两次,以散步,太极拳,体操等方式为主,活动后一不感觉到疲劳为准。对于卧床的患者护士应指导帮助床上活动,定时翻身变换。对于无能力活动的患者护士应定时按摩和床上被动活动四肢,这样不仅防止肌肉萎缩及下肢静脉血栓形成,而且有利于患者的吸收以及排便,可减轻腹部不适及,增加全身舒适度。
3.7 出院指导 肺结核为慢性传染病,出院后应按疗程规律用药,以巩固疗效,防止复发起到关键的作用,出院前制定好详细的计划。出院后定期复查肝功、肾功,病情变化随时就诊。指导患者注意休息,劳逸结合,预防感冒,忌烟酒,调整好心态,保持心情舒畅。糖尿病的患者应指导患者及家属自测血糖、尿糖,正确注射胰导素的方法,识别低血糖反应及应对措施。帮助患者制定饮食计划,宜选择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的易消化饮食,保证充足的营养。病情稳定后鼓励患者积极参加社会活动,消除恐惧,自卑,和孤独感。加强体质锻炼,增进机体免疫力,提高机体抗病能力。
4 讨论 肺结核仍是我国重点控制的传染病之一,糖尿病在我国同样高发,并且是肺结核的高危人群。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时病情复杂,糖代谢紊乱可促进体内结核菌繁殖,致肝功受损,而结核又可加重胰导负荷,使血糖不宜控制,两病并存时,使病情复杂化。因此开展有计划、针对性兼顾两种疾病不同特点的治疗和护理,对患者进行科学的健康指导,使其增强自我保健意识,提高生理心理健康水平,使其消除思想顾虑,保持乐观的心态,从而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对治疗的依从性,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减少复发率。
参考文献
[1] 李仕明.糖尿病与相关并发症的诊治[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68.
河南省南阳市第六人民医院河南省南阳市473000
【摘 要】目的:深入研究个性化护理在肺结核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并对护理体会进行总结。方法:选取于2011年1月-2015年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肺结核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进行对照研究,观察并比较常规护理与个性化护理的护理效果。结果:经过不同方式的护理工作后,两组患者的肺结核知识知晓率均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但是观察组患者的肺结核知识知晓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在肺结核患者中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肺结核知识知晓率,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 肺结核;个性化护理;护理体会
结核病是临床上一种较为常见的慢性呼吸道传染性疾病,指的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能够侵及许多脏器,其中最为常见的是肺部结核感染。肺结核主要以咳嗽、咯血、疲乏、咳痰、低烧、胸痛以及食欲不振等为主要的临床症状[1]。
本文选取于2011年1月-2015年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肺结核患者并随机分为两组进行对照研究,同时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于2011年1月-2015年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肺结核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肺结核的相关临床诊断标准,并且已将患有其他器官严重疾病及精神疾病的患者排除。根据不同的护理方式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25例患者中有13例患者为男性,12例患者为女性,年龄14-67岁,平均年龄(35.8±5.8)岁;观察组25例患者中有15例患者为男性,10例患者为女性,年龄16-69岁,平均年龄(36.2±5.5)岁。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各项基本资料比较,因为P>0.05,两组具有可比性,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包括常规的生活护理、病房环境护理以及日常护理等。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个性化护理,具体护理措施如下。
1.2.1整体评估
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要加强与患者以及患者家属的沟通、交流,要全面了解患者的精神状况、身体情况、生活质量以及兴趣爱好、生活习惯等方面,然后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来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
1.2.2护理措施的实施
(1)心理护理:护理人员要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对患者讲解肺结核的相关知识以及治疗措施和注意事项等,对患者介绍肺结核成功治愈的病例,让患者看到成功治愈的希望,积极配合治疗以及护理工作。
(2)健康指导:护理人员要告知患者在咳嗽、打喷嚏的时候要用手或者手帕捂住口鼻,家人分开使用食物以及餐具;对患者进行饮食指导,让患者多食用高热量、高维生素、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果患者有发热、咯血的症状,护理人员应要求患者卧床休息,并且患者咯血时给患者采取侧卧位或将患者的头偏向一侧,让患者轻轻将血咯出;如果存在胸痛症状应给患者采取患侧卧位。
(3)用药指导:护理人员要对患者讲解各种药物的服药时间、用法用量、使用方法以及不良反应等。对于耳聋或记忆力差的老年患者,护理人员可以将以上内容记录在药袋或者药盒上[2]。
(4)出院指导:让患者保持健康的饮食和生活习惯,杜绝随地吐痰的习惯;让患者保持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并让患者定期来院复查。
1.3评价标准
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肺结核知识知晓情况进行统计并比较。
1.4统计学分析
对本文所得实验数据均采用spss12.0统计学软件进行检验,所得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所得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肺结核知识知晓率比较,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不同方式的护理工作后,两组患者的肺结核知识知晓率均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但是观察组患者的肺结核知识知晓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3讨论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经过不同方式的护理工作后,两组患者的肺结核知识知晓率均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但是观察组患者的肺结核知识知晓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实践证明,个性化护理在肺结核患者中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肺结核知识知晓率,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作用和意义,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永春.肺结核患者的个性化护理体会[J].遵义医学院学报,2010,33(03):293-294.
[2]梁银志.个性化护理对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提高的作用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4,27(07):955-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