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简述中学德育的途径8篇

时间:2023-07-16 08:54:41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简述中学德育的途径,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简述中学德育的途径

篇1

关键词 中学图书馆;云计算;信息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G258.6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21-0084-02

1 前言

随着国内互联网信息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信息化、数字化成为我国图书馆建设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这对于我国图书馆的信息化管理建设具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尤其是对中学图书馆的管理实践。互联网技术为中学图书馆的信息化管理建设提供了发展机遇,但在实践的过程中也遇到一些矛盾和问题,需要做好相应的具体研究与分析。中学图书馆要有层次的对互联网应用技术进行有效的资源整合,以此来满足师生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多样化要求。

2 互联网技术――“云计算”下的中学图书馆

云计算 云计算――Cloud Computing,它是一种基于互联网应用技术的相关服务等多种模式[1],包括服务技术的应用、增加、操作、交付等,“云”就是这项互联网技术的本质体现,主要表现为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等。云计算在运用过程中,通过网络把分散在不同位置上的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包括计算机硬件与软件等相关数据系统。

当前中学图书馆现状 互联网技术在图书馆建设方面得到了相当程度的普及与应用,但相对于中学图书馆而言,信息化、数字化的应用与普及还是非常不完善的。在国内,绝大多数的中学图书馆还是局限于对纸质媒体的服务,还是传统的借还模式。还有一种情况就是,由于各中学学科教育学习的任务过于繁重,学生的主要精力基本都是放在课堂教学方面,对于图书馆教学资源的应用还远远不够,不少学校图书馆利用率比较低。

“云计算技术”在中学图书馆数字化建设过程中的作用 首先,极大地促进了中学图书馆数字化建设。图书馆一个重要功能是作为知识、文献存储者的角色存在的,互联网“云计算”技术的出现,为中学图书馆的数字化、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手段,从而为中学图书馆信息化、数字化管理建设工作的顺利推进提供了一个新的重要途径

其次,“云技术”在中学图书馆的实践应用极大的改善了数字化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及管理水平。迄今为止,我国关于构建数字化图书馆的建设思考研究已有十多年的发展历程,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进步与发展,“云技术”的广泛普及,我国关于构建数字化图书馆的构想从实践上、理论上都取得了相当大的突破[2]。“云计算”在中学图书馆信息数字化建设中的合理运用,可以帮助全校师生获得更多的学习及参考资源,极大的完善了数字化图书馆的信息服务功能。

最后,“云计算技术”在中学图书馆数字化建设过程中有助于创新数字图书馆服务模式。在当前这样一个信息化、数字化的知识经济发展时代,图书馆作为学校宝贵的学习资源,对于提升学校整体教学水平至关重要,加强建设图书馆数字化服务模式关乎中学的整体教育发展方向。在这种背景下,学校发展仅仅依靠传统的数字资源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对丰富多样化的信息资源进行优化整合。

3 基于互联网技术――“云计算”的中学图书馆建设策略

图1表示的云计算技术运用下的中学图书馆数字化体系整体结构框架模型。

基于“云计算技术”的数字资源建设 中学图书馆作为学校学习参考信息资料的资源中心,为全校师生的教学工作提供阅读、学习、信息栏等应用、即时咨询等多方面的便捷服务。学校在图书馆的建设过程中,可以通过“云计算技术”的运用,促进学习参考文献资源的数字化、图书馆网络系统的高速化、校园内电子移动设备的无线化等。通过这些技术性的变革,来更好的适应时代环境的需要与变化。关于互联网技术――“云计算”下的电子资源系统建设,可以具体从以下几个管理方面入手:

1)实现图书馆藏书数据库管理。对纸质文献资源进行数字化加工,实现图书期刊等相关纸质资源的基础数据库,实现中学图书馆网络化、自动化、信息化;

2)实施中学图书馆特色数字化文献资源数据库管理。在构建数字图书馆过程中,注重选取那些共享需求量比较大、综合利用率比较广泛的数据信息资源。

基于“云计算技术”的中学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系统建设[3] 关于“云计算”条件下的中学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系统平台的构建模型及其设计,可以将其划分为四个不同的层次等级:应用服务层――Application,管理平台层――Platform,数据管理层――Data,基础设施层――Infrastructure。详见图2。

4 结语

“云计算”的出现将改变图书馆各要素之间的格局,这一变化对于国内各中学图书馆的管理建设工作既存在着发展机遇,同时也是一次挑战。学校在构建数字化图书馆的过程中,要注意把握好三个方面:

1)保障云计算环境下中学图书馆信息资源网络系统的安全稳定;

2)确保信息资源的时效性;

3)尽可能地拓展多样化的资源信息服务方式。更好地为中学教学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赵楠,吴俊锋.基于云服务的图书馆建设与服务策略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9):156-156.

篇2

关键词:终身教育 高校图书馆 建设 发展

中图分类号:G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12(b)-0232-02

终身教育是一种先进的理念,主要是指人的一生应该不断进行学习,并且,需要为人们的工作与生存提供教育的机会。终身教育具有终身性、整体性、灵活性、多样性以及自主性等特征。基于终身教育背景下,高校图书馆需要加强自身建设和发展,使自身成为终身教育的重要阵地,更好地为终身教育体系服务。

1 高校图书馆在终身教育体系中的优势及作用

1.1 高校图书馆是教育资源的中心

高校图书馆在高校建设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馆藏丰富,信息量大,能够反映社会与科技的发展,能够提供各种各样的知识资源,对学生的学习及能力的提高具有积极的影响。图书馆藏书建设服务于教学计划、大纲以及教学进度,收藏丰富且专业的文献,为学校提供充足的教学资源,包括各种出版物以及教学辅助系统等。高校图书馆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平台,为其提供各种可查寻的资料、信息,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帮助,使终身教育得到更好的体现。

1.2 高校图书馆是信息网络的枢纽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高校图书馆也已经实现网络化、电子化以及数字化。随着网络技术的应用,信息的获取、提供十分便捷,并且摆脱了时空的限制,促使海量的信息资源得以汇集,组成一个庞大的信息系统,向读者展示宽阔的知识信息通道和开放的知识宝库。目前,高校图书馆中引进了计算机、网络设施等设备,电子期刊、电子图书以及特色资源库等也成为常见的文献信息资源。高校图书馆也增设了电子资源版权管理、电子邮件咨询以及网络资源的组织与导航等服务内容。高校图书馆的发展为其教育职能的强化带来积极的影响,并促使高校图书馆的开放性不断加强,逐渐成为社会化、大众化的信息网络枢纽。

1.3 高校图书馆是获得终身教育的平台

在信息化时代,人们需要通过图书馆进行文献信息的获取,才能在未来社会的发展中得到适应,才能提高自身能力及知识水平。高校教育实际上是一个阶段性教育,学生主要进行基础知识的学习,学习内容也存在较多的限制。现代大学生必须具备较强的自学能力、创造能力以及研究能力。因此,高校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向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也要对学生的能力进行培养,使其综合素质得到提高,从而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发展。高校图书馆提供的文献检索及利用的功能,能够使高校教学更好地展开,提高学生的信息素质,增强学生的信息意识和信息检索能力,使学生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和途径,从而懂得如何不断提升自我,终身学习。图书馆也应该利用自身的优势,促使读者利用图书馆的意识得到强化,为其开设各种讲座,例如,文献探索课、信息讲座等,促使其掌握终身学习的方法。因此,高校图书馆可以说是人们获得终身学习能力的重要平台。

1.4 图书馆是相对开放的学校

终身教育是实质上的素质教育。图书馆是公众接受教育的最佳场所,是实施终身教育的学校,图书馆对此具备足够的资格。终身教育必须要有知识的传递以及信息的交流,如果没有图书馆的文献信息作为保障,学校只能作为阶段性教育的平台。图书馆的教育可以摆脱时空等各方面因素的限制,可面向社会群众开放,为所有学习者提供受教育的平台,任何教育结构都无法与之相比。因此,图书馆是面向社会群众终身教育的最佳场所,是人们接受提高自我的优质平台,是实现终身教育没有围墙的学校。

2 终身教育背景下高校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

2.1 对高校图书馆的社会教育职能进行拓展

长期以来,高校图书馆均属于高等学校的一部分,属于计划型管理体制。因此,以往高校图书馆主要服务于学校师生,服务于高校教育教学的实施以及教育研究的展开,但其与现代社会的“教育一体化”理念相违背。就目前而言,许多发达国家的高校图书馆不仅为学校师生服务,也为社会公众服务,这些图书馆面向社会开放。例如,英国高校图书馆阅览室中,市民在读者中所占比例就达到5%。虽然,我国规定高校图书馆应尽量面向社会开放,但实际上,只有促使终身教育的理念在图书馆建设中融入,才能最大程度上促进图书馆社会教育职能的发挥,才能促使图书馆资源产生的社会效益实现最大化。高校图书馆不仅要为学校师生服务,也要逐渐面向社会提供服务,为社会终身教育的实现提供重要的场所,促使终身教育得到有效实施,其对于终身教育的实施而言十分重要。

2.2 加强高校图书馆的资源建设

文献信息资源、数字信息资源等均属于高校图书馆资源,高校图书馆实现各学科文献的汇集,并且组成完善的文献信息源,为读者提供服务,这些文献资源对图书馆终身教育的实施十分重要。高校图书馆需加强自身数据库的研制,加强馆藏文献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为读者提供有价值的信息精品。高校图书馆也可加强与其他高校图书馆之间的合作,形成馆藏特色鲜明、服务重点不同的、通畅的图书情报网络,并且和国家文献图书中心建立原文传递网络,开展原文传递以及文献检索服务,更好地实现资源共享。

2.3 将图书馆建设成现代远程教育的中心

在终身教育背景下,远程教育形式得到更多的关注。现代远程教育是一种新型社会教育形式,其凭借有关支持服务的利用,不受时空的限制,创设自由的学习环境,促使教育更加广泛,并且实现教育效率和质量的提高。远程教育所具有的这些特点和高校图书馆不谋而合。高校图书馆相比于公共图书馆,其人力资源、信息资源以及技术设备等均占据优势,随着校园网的联通以及CALIS的建立,读者能够随时随地进行信息的获取。高校图书馆依靠高校优秀人才,制作出大量优质、实用的课件。因此,高校图书馆在人们知识学习、素质提升等方面的优势十分显著。高校图书馆作为终身教育的重要实施平台,必须加强远程教育的开拓和发展。

2.4 图书馆员应起到终身学习的示范作用

人才对于高校图书馆的发展十分重要,其也是图书馆发展的宝贵财富。网络数字化图书馆的建设,必须要求图书馆员具备较高的素质,要求其能有效进行情报信息的采集和筛选,能够对信息进行合理加工和整理,并且能够对信息技术进行灵活运用。随着时代的发展,终身教育背景下的高校D书馆建设对馆员的知识结构提出更高的要求,馆员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加强新知识技能的学习,提高自身各方面的素质与能力,才能在现代社会长久立足,才能使高校图书馆真正成为终身教育的最理想课堂。

3 结语

总之,我国图书馆事业正处于社会转型和发展的特殊时期,高校图书馆的社会定位发生转变,服务业务也得到拓展,其管理机制也发生重大变革。在终身教育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必须积极应对、寻求发展。高校图书馆需要加强向社会开放,为社会群众的终身教育提供重要场所,促使高校教育不仅仅是阶段性教育,促使高校以及高校图书馆的价值得到更好的体现。

参考文献

[1] 陈大广.应用技术大学图书馆建设思考――以南宁学院图书馆为例[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4(3):56-59,90.

[2] 曾勤,陈瑞金.北京大学图书馆分馆建设的个性化探析[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1(4):51-54.

[3] 夏桢.以应用为导向的高校移动图书馆建设与研究――以湖南大学图书馆为例[J].高校图书馆工作,2013(2):13-16,21.

篇3

1 新课改对图书馆的新要求新标准

新课改的改革目标中提到“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这就是要求图书馆不仅提供学习资料供学生参考,还要指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阅读的能力,使学生更有效地“化学为用”。

新课改的改革目标中提到“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这就是要求图书馆加强藏书,为广大师生提供更为广阔的学习空间,促进各学科之间的交流,使学习的视角、空间得到更为广泛的拓展。

新课改的改革目标中提到“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这就要求图书馆能紧随时代的步伐,不断更新信息库。使师生能第一时间在图书馆了解到最新的社会动态、经济热点,以及广大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从生活的细微处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新课改的改革目标中提到“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这就是要求图书馆提供研究性学习的平台,让学生在主动、探究、合作中成长,帮助引导学生形成主动探究、讨论合作的学习方式。

新课改的改革目标中提到“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这就是要求图书馆不仅要加强对学生教育的提高,还要促进教师向专业化的方向发展,促进教学目标的综合化、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和教学信息的现代化。

2 中小学图书馆应对新课改的对策

2.1 优化馆藏体系加强馆藏建设

图书馆的根本是藏书,藏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图书馆对教学教育所产生的影响。

2.1.1 从藏书的量上考量加大藏书数量

《中小学图书馆规程》要求:高中、初中、小学一类图书馆生均图书标准分别是35册、25册、15册。但实际上,许多学校的图书生均未达到标准,有的甚至用学生自用书来充数应付检查。所以,在新课程标准下,图书馆应适时的购进新书,确保学生的阅读选择越来越广泛。

2.1.2从藏书的结构上考量优化藏书结构

《中小学图书馆规程》中规定:图书资料的配备应以学生需求为主,兼顾教师。图书馆的藏书,应当包括适合中小学生阅读的各类图书和报刊,供师生使用的工具书、教学参考书、教育教学研究的理论书籍和应用性的专业书籍。所以在藏书建设中,图书馆应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适当补充心理健康、人际交往、学习方法等方面的书刊,还有关于当下时事热点的新书,以提高师生的人文素养,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1.3从藏书的剔旧更新上考量改善藏书体系

通过对师生的调查研究,广泛了解师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倾向,制定合理的采购计划,有计划的定期更新藏书。只有不断地补新剔旧,促进图书馆藏书的新陈代谢,才能从根本上改善藏书体系。

2.2加强网络资源的运用

促进图书馆的信息化进程

21世纪是网络化的时代,图书馆应与时俱进,加强对互联网的运用,通过多种手段完善自己的服务。

2.2.1建立数字图书馆

现在国内大部分中小学校里已经建立起校园局域网,为中小学图书馆实现馆藏资源的数字化和网络化提供了现实条件。通过网络共享平台,为广大师生提供更为丰富的知识和信息,以弥补馆藏图书的不足,在重视现实图书馆建设的同时重视数字图书馆的发展,充分满足广大师生的各种需求。

2.2.2开设电子阅览室

图书馆作为课程资源,大部分是以纸质的书刊形式为广大师生提供资料共享。如今,应用多媒体技术开设电子阅览室,以有声媒体为载体,将各种学习资料以现代媒体技术的形式向师生介绍,扩大了视野,也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

2.3开设图书馆课程丰富图书馆活动

图书馆作为新课程改革中提到的重要课程资源,要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阅读活动。

2.3.1开设图书馆课程

每学期开设几个课时的图书馆课程。介绍图书馆的概况、藏书布局、图书馆的标示意义、馆藏目录的使用方法等,使学生掌握选择图书和借阅图书的方法,让学生明白图书馆是课堂以外,增长知识的重要场所,唤起学生对文化知识的兴趣。

2.3.2开展各种有关图书馆的组织活动

中小学图书馆要顺应新课程改革的标准,参与学生组织的各种社团或文化活动,创造条件支持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开展。例如,学生组织的演讲比赛、讲故事比赛等,图书馆要及时、主动地提供活动所需的资料,指导学生在图书馆中获得素材和灵感,让图书馆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中心,成为新课改的实践场所。

2.4改善服务方式以学生为本

把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引入到图书馆管理中,在日常工作中关注学生的学习现状和发展趋势,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从细微处人手改善图书馆的服务方式。

2.4.1统一布局加强师生交流

在图书馆的布局中,可以将原本把老师和学生分开的布局改变为开放式的师生合一式布局,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使老师与学生之间相互影响,共同提高。

2.4.2细化设置服务人性化

在图书馆的设置上也可以更加细化,便于师生的查.向。例如,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组织一定数量的专题书刊资料,并设专区存藏,丰富学生的课外阅读等。

2.4.3设立小型图书室

篇4

关键词:美术;心理健康;渗透

目前,很多中学开设了心理健康课,设立了心理咨询室,制作了心理咨询网站,开展了心理健康讲座、团体辅导等活动,形成了一个维护学生心理健康的校园网络,如果能将艺术教育与心理健康在教学中相结合,将会使校园网络的功能更加强大有效。

一、在美术课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美术教育活动是人类发现和运用得最早的一种促进心理健康的手段,这早已被历史学、心理学和医学研究所证实。

心理学家认为:各种绘画、图案、标志和色彩等造型艺术品,都给人以不同的心理感受和联想。如,三角形有安定感、二方连续图案有节奏感、红色有膨胀感等。这些感受传递到人体后,自然会引起某种意识和情绪上的反应,这种反应在人的生理上就会产生奇妙的效应,如,通过一些特殊的事物(如美丽的环境、图画、照片等)能帮助人们克服心理上的紧张、忧虑、多疑、郁闷、悲伤等精神上的压抑,进而使人变得乐观、放松,达到自我调节和转化、治疗的效果。

二、在美术课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1.在美术欣赏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美国心理学家斯宾塞曾经说过:“没有油画、雕塑、音乐、诗歌以及各种自然美所引起的情感,人生乐趣便失去了一半,这就会给各种疾病入侵洞开门户。”在欣赏优秀的美术作品时,可以激发学生积极上进的思想情感,排除各种心理障碍。

例如,通过欣赏凡・高的绘画作品《向日葵》,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引导学生进入画中情景与作品产生共鸣,让学生感受到画家对生活的热爱,对绘画艺术的疯狂执着。作品表现出来的情感感染学生、激发学生,使学生自觉产生一种坚定、奋进的心境,达到良好的心理状态。

在欣赏名家作品的同时,也要引导学生欣赏他们自己的作品,每一次“心情绘画”比赛(我校为宣传和推广心理健康而开展的每年一届的绘画比赛)的参赛作品,我都拍照后用投影仪展示出来,在课堂上和学生一起欣赏。当学生看到某些作品,如,学习压力大、家长不理解等题材时,自然会产生共鸣,说出自己的感受,从而让自己的压力通过这种方式得以缓解,达到自我调节和教育的目的。

2.在美术创作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学生在美术创作时,不论是绘画还是泥塑、手工、设计等形式,都是尽情宣泄、释放压力,表达情绪情感的心理反应,学生借助抒发内心情感和表达爱憎的同时求得心理平衡。同时美术作业也是一种自主、轻松、愉快的群体活动,它对排除学生孤独、烦躁和紧张心理,调节疲劳,充实校园文化生活,提高对学习和艺术活动的兴趣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帮助。

3.在作业评价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教师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多赞扬鼓励学生。例如,面对学生的绘画作业时,可以从多角度评价:有的学生构思大胆,想象奇特;有的学生制作精细,一丝不苟;有的学生画面整洁,态度认真;有的学生思想活跃,有独特创造;有的学生遇到难题时锲而不舍;有的在作品中表达出来的是个人的情感、理想,比如,对环保的关注、与同学的团结协作、对父母的感恩等。以此来丰富对学生评价标准,给予学生更多的鼓励与赞赏,让自卑的学生获得自信。

4.在校本教材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教师在教学中联系现实生活,开发校本教材,纳入潮流化、多样化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感受丰富的人生乐趣,用积极的态度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心灵。例如,我在教学中增加了电影欣赏、心情绘画、动漫欣赏、行为艺术、嘻哈文化等内容。这些教学内容完全是我结合当代艺术的发展为学生准备的,既融合了当下最贴近生活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开阔了眼界,又能调节学生的心理状态,用积极的心态面对学习生活,是非常受学生欢迎的课程。

作为艺术教师不仅要关注艺术教育的信息,也要多留心收集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资料,作为美术教师,发现心理辅导活动中采用的活动方式对现在新课程改革提出来的以活动为中心开展教学的目标有促进作用。

在美术课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对现代中学美术教学的有益补充。只要我们正确认识和积极发挥美术教学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作用,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美术教学当中,充分利用各种有利因素,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积极开展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教学活动,一定能使学生成为身心健康、人格完善的21世纪新型人才。

篇5

近几年来, 越来越多的高等学校, 特别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 纷纷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将学校的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 使应用型本科人才及其培养成为高等教育研究的一个新热点。

一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的迫切性、必要性

1 现阶段,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和深化改革、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不仅需要大量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更需要大批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研究表明,当一个国家经济从人均1000 美元向3000 和5000 美元冲击的时候,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就会迅速增加,我国目前正处于这样的时期。[1]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只停留在专科层次上,培养基础层次的技术技能型的学生;高等本科院校的传统的俄语专业培养出来的毕业生为单一俄语人才,也称作单纯语言文学专业人才,他们的实践应用能力差。近年来,虽然一些高校处于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阶段,修订了人才培养方案,但在办学方向和专业设置上仍然偏重于理论研究,选择走精英教育和学术型人才培养道路,从而使人才培养结构与社会的人才需要之间出现了错位,出现了结构性失业现状。因此,地方高校要切实把发展重点放在培养学生未来从事职业所需要的技能上,通过四年的本科学习,使高校毕业生真正成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2 现代社会发展与对俄各领域的交往需要更多的应用型俄语人才

这些俄语人才除了本专业知识外还应具有跨专业的各种基础知识,包括涉及电子商务、会计、传媒、政治、外交、经济、科技、贸易、俄语涉外法律等方面。除此,俄语专业学生还应具有汉语知识和有关中国社会文化的知识。社会人文知识的不足和汉语水平不高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欠缺导致俄语专业学生知识视野狭窄,思维、分析、表达能力受到局限。[2]只有提高俄语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应用人才才是适应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最好出路。

3 俄语专业毕业生实践能力较差是比较突出的问题国内许多用人单位指出俄语人才缺乏实践能力。应聘单位反映,他们招收的俄语毕业生的俄语专业基本功还可以,但在实际工作中,刚毕业的学生知识运用能力较弱、反应能力较弱、语言表达能力不强,心理素质不高,很少能适合岗位需要。这要求高校必须进行改革,使开设的课程更具实用性、现实性。

二俄语精品课程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

精品课程是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精品课程作为以现代的教育思想为先导、以优秀的教材为基础、以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为前提、以优化的教学内容为核心、以先进的教育技术为平台、以科学规范的管理体制为保障的高校课程体系。[3] 2003 年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之后,全面启动国家精品课程建设项目的又一重要战略举措。2007 年,教育部还联合财政部了《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明确提出,“在已有国家级精品课程的基础上,重新建设遴选3000 门左右课程,进行重点改革和建设,力争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梯队、教材建设、教学效果等方面有较大改善,全面带动我国高等学校的课程建设水平和教学质量”[4]。

俄语精品课程的特点是要有创新的理念,鲜明的课程特色和独特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精品课程的重要标志,是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教学方法的创新无疑是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环节。俄语精品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核心,就是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由“满堂灌”的课堂教学模式转向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师生双向交流的启发式、探索式教学模式,把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调动起来。在课堂上增加学生语言实践操作环节,加大学生语言训练的时间比例,让学生在具体应用中掌握所学知识。

俄语精品课程授课教师还要结合社会需求不断改进教学内容。俄语精品课程对于推动俄语专业的建设,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所以要加强俄语精品课程的建设,提高俄语精品课程的辐射和示范作用。

三在俄语精品课程建设中突出培养学生应用技术能力

培养俄语应用型人才,不仅要注重俄语基础知识的教育,还要加强应用能力的培养。要想提高俄语专业学生的应用能力,实践教学是不可忽视的环节。实践教学是理论教学知识的模拟操作。[5]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在精品课堂上,整个教学过程要在授课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中心进行。首先,教师要改进教学内容,要涉及到各个方面的基础知识,使俄语知识、跨专业知识互相渗透,增加学生语言的综合应用能力。其次,教师要加大课堂语言实践操作的时间比例,使教师理论知识讲授占课堂时间的1/3,学生口语训练的时间占2/3。再次,教师要使用多种教学方法,最常使用情景式教学和协作式教学。

1 情景式教学

具体做法如下: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学习特点设立不同的情景主题,我们为俄语精品课程的大一学生设立的情景主题有相识、介绍朋友、买礼物等。为俄语精品课程的大二学生设立的情景主题有商店购物、参加聚会、巧遇、介绍节日、旅游观光、兴趣爱好、如何学习俄语、介绍中俄饮食等。为大三的学生设立的情景主题有导游、过海关、商务谈判、工作面试等,使情景的主题更规范化。我们把精品课程情景教学过程录制下来,回放给学生看,让学生讨论,找出不足,提出改进办法,同时提高了学生学习俄语的兴趣。

现举模拟过海关的例子。教师事前让学生准备好过海关需要的单词、句式。课堂上教师在PPT 上或黑板上写上重点单词和句式,让学生使用。同时安排一名学生当海关的工作人员,另一名学生准备过海关。这两名同学在讲台上表演,其他同学观看。这一组结束,再换下一组。最后学生评出优秀一组,并说明原因。

再举个商务会判的例子。课前学生背有关的单词和句式,了解谈判的顺序及过程。在课堂上,学生分成几组,一组当中方代表,分配好经理、翻译角色。另一组当俄方代表,分配好经理、翻译角色。教师现场分组指定会谈的主题,比如第一组到访、见面。第二组商谈货物样品及报价。第三组回复货物报价,商定最终价格。第四组谈过货日期,签订合同。

教师在上俄语精品课时,充分使用学校先进的教学设施,利用我校的联合国模拟大厅、同声传译室、实习实训基地、教学实践中心等场地,将课堂演变成真正的实际工作现场,使枯燥的理论知识的学习变成生活实际,更加生动形象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学活用,提高学生的应用实践能力。

2 协作式教学

所谓协作式教学是发挥学生的团队精神,相互协作,最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某一项实践任务。教师提出一个带有应用型的课题,让学生分组协作完成任务。比如教师提出:如何在境外组织展销会的。根据参与的学生自身特点,学生们内部首先分工,布置各个环节:组织策划、制定流程、准备材料、外围联系、发放材料、布置会场、翻译、现场接待等。得到任务后,学生们开始认真准备。学生需在展销会之前将分工明细及方案提供给教师。教师安排时间,学生现场表演在境外组织的展销会。现场教师会安排其他同学、俄语外教、俄语教师参与活动。最后由协作小组总结展销会成果,分析不足。这种协作式教学,既提高了学生俄语语言的应用能力,又训练了学生接受任务的心理素质,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能力,不断提高学生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学生毕业后,能够胜任接收单位布置的任何工作,真正成为应用型人才。

培养应用型俄语人才,最终使学生掌握本专业领域的理论知识和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基本技能,提高语言综合应用能力,实现培养目标与社会需要的对接,这是俄语精品课程建设中的重要内容,是优先考虑的课题。

参考文献

[1]刘教民.建设应用科技大学培养和造就高技能人才[J].教育发展研究,2013(17).

[2]陈玮.我省高校俄语专业课程设置中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J].牡丹江大学学报,2009(11).

篇6

【关键词】 音乐艺术实践 意义 途径 竞赛活动

一、高中音乐实践活动的意义

1.能增强高中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社会责任感

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是具有集体主义的奉献精神的人才。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集体对于个人影响的形式,开始在每个未来集体成员的心灵里培养一种重要的人类美德,即为他人创造幸福和欢乐感,追求道德美和渴望为他人做好事而表现出来的举止行为越多越好———这就是一个人正确地参加社会生活最重要的一个条件”。只有积极参加集体活动才能不断完善自我,取长补短。音乐实践活动是音乐课的最好补充。如合唱团的排练、演出,乐队的排练、演出等各种形式的合作,在完成一部和谐美好的作品时给同学们一个心灵相融、友好合作的气氛。在实践中真正理解作品,为欣赏美创造美创造条件,培养自觉地遵守和维护集体纪律和荣誉的好学生,培养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在美的认识中提高自己,加强对社会的责任感,增强对生活的信心。

2.音乐实践活动是高中学生净化心灵、完善自我的必要手段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借助于音乐唤醒人身上关于周围世界和自身崇高的、雄伟的、美好的观念,音乐是自我教育的强有力的手段。”音乐实践活动是每一个高中生自我完善的有力手段。课外音乐活动实际上是将课堂上所学知识、技能付诸实践的行动。开展音乐课外活动对培养学生的音乐实践能力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外音乐活动,可以巩固、深化课堂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课外音乐活动不仅可以调节学生紧张的学习生活,更重要的是可以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陶冶学生的情操,形成正确的审美观。

二、高中音乐实践活动的主要途径

1.挖掘学校的人力资源,开展音乐活动

课外音乐活动的开展,仅仅靠学校音乐专业教师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为此,为了能顺利地开展班际活动,每班可以挑选若干名文艺骨干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培训,培训的内容以合唱(奏)指挥和训练、简单的舞蹈编排为主,授课教师为本校在该方面有特长的音乐教师,也可以外聘校外有经验的文艺界人士,这样我们的部分学生就具备了开展课外音乐活动的基本素质,然后让这些文艺骨干学生带动本班开展正常的音乐课外活动。在这个环节中,我们一定要注意学习中的循序渐进和探索性原则,不要急于求成,多让学生体验、感悟和探求学习方法,合唱(奏)的层次要清晰、和谐、愉悦和优美。

2.利用学校的媒体资源,开展音乐活动

现在学校的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学校都有配套的媒体设备,如校园广播、校园电视等。充分利用学校的有线广播,有计划、有选择地播放优秀歌(乐)曲,让学生聆听,培养学生综合音乐感觉,用音乐去熏陶他们的心灵,让他们在音乐的情绪中受到感染,产生共鸣,潜移默化地受到思想教育。在早晨课间操时间,可以安排5分钟的“每周一歌”,内容除了音乐专业教师选播的一些适合中学生身心特点的歌(乐)曲外,老师还可以发动全校的学生将自己听到的思想积极向上,并符合高中学生年龄特点的优秀音乐推荐给大家,实现资源共享。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同时有助于学生对音乐与相关文化的理解以及审美情趣的形成。

3.有效开展丰富多彩的音乐竞赛活动

要发挥课外音乐活动在育人上的巨大功效,就必须以丰富多彩的音乐竞赛活动形式为载体。此类活动基本上以班级为单位,具有教育对象广泛性、教育内容多向性、活动形式时代性的特点,充分体现了面向全体的教育原则。如:歌咏比赛、中学生艺术节等,以各种表演方式来展示高中学生课外音乐活动的成果。

4.通过学校宣传阵地,向学生展示音乐

学校的宣传阵地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重要窗口,通过校园橱窗、黑板报、图书馆、阅览室报刊、杂志、书籍,让学生能学到更多课堂里没有学到过的音乐知识,也能从音乐家的身上学到许多优良的品质。我们可以通过校园橱窗把学生文艺演出的节目剧照拿来展出,让学生看到自己在舞台上的形象,也可以通过校园电视台展示每班音乐课外活动的成果。这样,不仅能让学生在视觉上得到满足与愉悦,而且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与参与意识。我们还可以设立音乐投稿箱,欢迎学生投稿,只要是与音乐有关的简报、剪报,也可以是照片,或者是自制的音乐小报,引导学生进行音乐探究与创造活动,倡导开放式和研究性的学习方法,以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这样大大提高了学生展示音乐的积极性,同时也能更好地做到资源共享。

5.营造良好的校园音乐活动氛围

充分利用校内校外资源,举办各种形式的音乐讲座、音乐会等。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创建校艺术团、舞蹈队、合唱团、乐队等学生社团,让学生多参加各种丰富多彩的校园音乐活动。正是通过多种形式的音乐活动形式,才能营造出良好的音乐氛围,从而不仅使学生的心态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得到调整,也为高中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开辟了新天地。

总之,音乐本来就是声音的实践性艺术,音乐学习仅立足于“关起门来读书”是远远不够的,“读书”是学习,“实践”是更重要的学习,学以致用永远是教育的追求。音乐艺术实践活动是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在反复的演唱、演奏、律动、听辨实践中不断领悟,感受那些美妙的音乐,才能提高音乐的审美能力和表现能力。

参考文献

[ 1] 曹理《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学》上海教育出版社

[ 2] 刘建《无声的言说》民族出版社

篇7

学校始终坚定不移地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坚持以德治校,以德育人。作为一所拥有个班级中学,在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中,始终把“五禁”教育(禁毒、禁烟、禁黄、禁赌、禁入“四厅一吧”)放在非常重要的突出地位上,并严抓不懈。学校严格遵循教育部和国家禁毒委等联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预防教育工作的通知》和市教育局、市禁毒委联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青少年学生禁毒预防教育实施意见》及市、县学校禁毒教育工作考核评分标准等文件精神,积极有效地开展各种形式的禁毒预防教育活动。目前,全校师生正为使我校“禁毒教育”活动取得新成效、更上新台阶而不懈努力。版权所有

现将我校近来开展禁毒预防教育活动的一些做法和探索简述如下:

一、明确职责,转变育人观念。

我校非常重视中学生预防教育工作,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禁毒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小组,学生教育活动组、宣传组,明确职责,落实到人。每学期均能将预防教育工作作为德育重点来抓,进行专项研究,制订专项活动工作方案及实施方案,开展教育宣传活动,使教育变消极被动为积极主动。在学校开展禁毒预防教育活动中,学校校长和分管副校长经常下到班级、现场,作工作指导并积极参与。领导的身体力行,转变广大师生对预防教育的认识。

二、寓教于乐,注重宣传实效。

在常规教育工作方面,我们积极开展市禁毒委和市教育局联合部署的禁毒教育活动,即组织观看禁毒片《为了这一片净土》、参观禁毒教育基地、举办一次禁毒教育主题班会、组织学生开展一次禁毒教育征文活动、举办一次禁毒教育演讲比赛。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增加活动的载体,丰富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以下即为××年本校预防教育工作的简要回顾:××年月,通过校园网播放禁毒预防教育专题片《为了这一片净土》(⒈集);××年月,展出一期国家禁毒办编辑出版的“热爱生命,拒绝”系列宣传画;××年月上旬,召开一次全校性的“禁毒教育”主题班会;××年月初,举办一次“禁毒教育”为主题的征文活动,××年月初,组织学生参观镇综治委、禁毒办主办的禁毒教育图片展。“禁毒宣传日”作了《珍爱生命,拒绝》的国旗下讲话,并开展禁毒日宣传活动。××年月日,举行“珍爱生命,拒绝”集体签名活动;××年月中旬,组织部分学生参观县禁毒劳教所基地;××年月中旬,聘请法制副校长作法制教育专题讲座;××年下旬,举行“禁毒教育”主题演讲比赛,刊出一期《拒绝,珍爱生命》的宣传窗;另外,在平时集会时,根据需要,经常予以强调。通过这些形式多样,寓教于乐的活动,真正提高了教育的实效。

三、多方参与,构建立体网络。

禁毒教育是一个系统的社会工程,我们充分依靠家庭、社会的力量,构建起立体型的教育网络。校内除了成立禁毒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外,还与班主任签订了《班级安全、法制和禁毒教育工作责任书》,组织班主任学习禁毒知识有关文件精神,建立一支信念坚守、业务精湛的德育队伍;组织全体老师配合班主任对学习、行为困难学生开展一对一的帮教活动。通过开办家长座谈会开展禁毒教育宣传,我们在每次家长座谈过程中,都能将“禁毒”教育作为一个重要内容来宣讲;同时在每年的寒、暑假,“国际禁毒日”和“十一”及“五一”长假中,给每位学生家长分发“致家长信”(含禁毒教育要求),或分发“禁毒教育专题信”,提醒家长在假期这一特殊时段,加强对子女的约束、管理,以防与社会不良少年来往。学生人手一册“安全教育常积”读本(内含禁毒教育知识)加强自我教育。在社区教育和防范方面,学校积极协调、邀请有关部门对学校周边治安环境加大整治力度,并经常组织学校德育干部和管理人员到学校附近的电子游戏室、网吧、娱乐场等易涉毒场所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明查暗访。充分发挥法制副校长和片区民警的作用,将社区中的真实案例,通过校园电视进行实况剖析,收到较好的教育效果。利用各种新闻媒介的力量和政府各部门领导重视、参与的契机,大力宣传“禁毒教育”的重要作用和社会意义,积极拓展“禁毒教育”的影响力。

四、内强素质,提升文化底蕴。

篇8

学校始终坚定不移地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坚持以德治校,以德育人。,作为一所拥有个班级中学,在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中,始终把“五禁”教育(禁毒、禁烟、禁黄、禁赌、禁入“四厅一吧”)放在非常重要的突出地位上,并严抓不懈。学校严格遵循教育部和国家禁毒委等联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预防教育工作的通知》和市教育局、市禁毒委联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青少年学生禁毒预防教育实施意见》及市、县学校禁毒教育工作考核评分标准等文件精神,积极有效地开展各种形式的禁毒预防教育活动。目前,全校师生正为使我校“禁毒教育”活动取得新成效、更上新台阶而不懈努力。

现将我校近来开展禁毒预防教育活动的一些做法和探索简述如下:

一、明确职责,转变育人观念。

我校非常重视中学生预防教育工作,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禁毒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小组,学生教育活动组、宣传组,明确职责,落实到人。每学期均能将预防教育工作作为德育重点来抓,进行专项研究,制订专项活动工作方案及实施方案,开展教育宣传活动,使教育变消极被动为积极主动。在学校开展禁毒预防教育活动中,学校校长和分管副校长经常下到班级、现场,作工作指导并积极参与。领导的身体力行,转变广大师生对预防教育的认识。

二、寓教于乐,注重宣传实效。

在常规教育工作方面,我们积极开展市禁毒委和市教育局联合部署的禁毒教育活动,即组织观看禁毒片《为了这一片净土》、参观禁毒教育基地、举办一次禁毒教育主题班会、组织学生开展一次禁毒教育征文活动、举办一次禁毒教育演讲比赛。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增加活动的载体,丰富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以下即为××年本校预防教育工作的简要回顾:××年月,通过校园网播放禁毒预防教育专题片《为了这一片净土》(⒈集);××年月,展出一期国家禁毒办编辑出版的“热爱生命,拒绝”系列宣传画;××年月上旬,召开一次全校性的“禁毒教育”主题班会;××年月初,举办一次“禁毒教育”为主题的征文活动,××年月初,组织学生参观镇综治委、禁毒办主办的禁毒教育图片展。“禁毒宣传日”作了《珍爱生命,拒绝》的国旗下讲话,并开展禁毒日宣传活动。××年月日,举行“珍爱生命,拒绝”集体签名活动;××年月中旬,组织部分学生参观县禁毒劳教所基地;××年月中旬,聘请法制副校长作法制教育专题讲座;××年下旬,举行“禁毒教育”主题演讲比赛,刊出一期《拒绝,珍爱生命》的宣传窗;另外,在平时集会时,根据需要,经常予以强调。通过这些形式多样,寓教于乐的活动,真正提高了教育的实效。

三、多方参与,构建立体网络。

禁毒教育是一个系统的社会工程,我们充分依靠家庭、社会的力量,构建起立体型的教育网络。校内除了成立禁毒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外,还与班主任签订了《班级安全、法制和禁毒教育工作责任书》,组织班主任学习禁毒知识有关文件精神,建立一支信念坚守、业务精湛的德育队伍;组织全体老师配合班主任对学习、行为困难学生开展一对一的帮教活动。通过开办家长座谈会开展禁毒教育宣传,我们在每次家长座谈过程中,都能将“禁毒”教育作为一个重要内容来宣讲;同时在每年的寒、暑假,“国际禁毒日”和“十一”及“五一”长假中,给每位学生家长分发“致家长信”(含禁毒教育要求),或分发“禁毒教育专题信”,提醒家长在假期这一特殊时段,加强对子女的约束、管理,以防与社会不良少年来往。学生人手一册“安全教育常积”读本(内含禁毒教育知识)加强自我教育。在社区教育和防范方面,学校积极协调、邀请有关部门对学校周边治安环境加大整治力度,并经常组织学校德育干部和管理人员到学校附近的电子游戏室、网吧、娱乐场等易涉毒场所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明查暗访。充分发挥法制副校长和片区民警的作用,将社区中的真实案例,通过校园电视进行实况剖析,收到较好的教育效果。利用各种新闻媒介的力量和政府各部门领导重视、参与的契机,大力宣传“禁毒教育”的重要作用和社会意义,积极拓展“禁毒教育”的影响力。

四、内强素质,提升文化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