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16 08:54:39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教育科研概念,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 键 词】教育科研;校本科研;校本教研;主旨
中图分类号:G5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3)05-0016-02
“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是教育的宗旨;以科学的态度寻求解决教育、教学中存在问题的方式、方法是教育科研的主旨;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改革基本理念的核心。在新课改理念下教育科研如何服务于教育教学,促进学校全面健康发展就成为我们应该解决的首要问题。
多年来的课题研究使得我们认识到:能够解决教育、教学中实际问题的课题才具有真正的研究价值。只有走校本科研之路,才能实现教育科研的主旨。
一、新课程改革对教育科研提出新的研究需求
1. 新课程改革对学校及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为贯彻新课程理念,学校应转变传统的管理理念,注重学校的发展内涵,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关注学生的能力培养,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新的课程理念要求教师转变教育理念,实现教师角色与教学行为的转变,同时应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特别要提高引导能力,变传统的主导学生学习为引导学生学习,推动和辅助学生主动学习,成为学生学习生涯的引路人。
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为教育科研提出了新的研究视角。
2. 课程改革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出新标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要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为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新标准,就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变传统的被动式学习为主动探索,独立创新,学会学习,学会生活。把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索、研讨等认识活动凸显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研究性学习、参与性学习、体验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等实现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实现由被动接受性学习向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学习方式的多样化转变。
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对教师的教育、教学提出新的研究空间。
3. 解决教与学之间的突出问题成为科研新视角。新课改对教师的教学行为与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教师应怎样转变教育、教学理念,解决习惯了的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与实现新的培养目标过程中存在的矛盾,就成为日常教学中应解决的问题。如何把问题转化为研究课题并寻求解决方式,就为教育科研展现了一个新视角,那就是:如何把解决教学实践中的实际问题作为校本科研课题进行实验研究。
师生关系中,教师的角色转变与学生学习行为转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新课改理念下校本科研要研究的重点问题。
教师由“课堂的主宰者”转向“平等中的首席”;由知识的灌输者转向人格培育者;从单向传递者转向多向对话交往者;由执行者变为决策者、建构者;由实施者变为开发者;在课堂由知识技能的传授者转化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由学生的管理者转化为学生发展的引导者。学生在课堂中不再是单纯地听、记忆,而是在教师的引导和组织下,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探讨学习,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作用。
要完成上述的转变,就要研究解决教学过程中存在的教与学之间突出的矛盾问题,实现教育科研的校本科研化、校本教研化,最终实现教育科研的主旨。
二、教育科研与校本科研的融合是提升校本教研的关键
1. 教育科研与校本科研的融合。教育科研与校本科研的融合,即为校本科研与校本教研的融合。
多年来,校本教研一直主导着学校的教学工作,教育科研课题不能很好地与教学结合,使科研与教研成为了平行线,不能调和,课题研究不能成为教学常态,只是按计划实施的教学活动,不能实现科研的主旨。
校本科研,是一线教师从学校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就教育、教学所存在的问题中提炼出的突出问题,通过一定的研究程序取得研究成果,并直接用于学校的教育、教学,从而提高中小学教学质量以及教师专业化水平的研究活动。校本教研,是以一线教师作为研究的主体,以学校发展与特色建设等实际问题为选题范围,是“以校为本”通过一定研究程序进行的自主自决的行动研究,并将取得的研究成果直接用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实践中的教研活动。由此可见,校本教研是校本科研的基础,校本科研是校本教研的提升。将校本科研落实到校本教研中将是实现教育科研的有效途径。
2. 校本科研与校本教研的融合。学校教育科研在研究过程中存在着研究教师少、不能常态化的问题。如果要实现常态化研究,需要参与研究的教师普遍化,同时实验教师要不断地策划、组织、实践,而校本科研可以解决这一问题。校本科研研究的是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具体问题,这些具体问题反映在课堂教学中,也反应在完成教育、教学的活动中,如果把校本科研与校本教研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使得每一位一线教师都参与其中,就会实现校本科研乃至教育科研的实效性,有利于问题的研究与探讨,将教育科研通过校本科研、校本教研落到实处,也有利于研究成果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3. 立足校本科研,提升教师专业素质。课堂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学科教学研究是校本科研、教育科研的主战场。基层学校教育科研的研究方向是面向课堂,研究如何来建构智慧课堂,建构丰富学生知识、发展学生能力、完善学生人格的课堂。通过这样的课堂来培养学生内在的综合能力素质,培育学生灵性,完善学生个性,开启和丰富学生智慧。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
将教育科研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只有从课堂教学入手。使教育科研根植于实践、指导实践、服务于实践,开创教学与科研合一的良好局面。一线教师课题研究的基础是课堂教学,离开了课堂教学,课题研究便成了无本之木。广大教师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教学,积极开展校本教育科研,从而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科研水平,有效地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三、校本科研的方法和途径
1. 选择适合研究的问题,确定研究题目。教师在自己所讲授的课程范围内,针对那些自己感兴趣的适合自己研究特长的并对此有创新设想、研究欲望、可驾驭、有操作性的问题作为要研究的问题,将之提升确定为研究课题。例如,在语文课的作文教学中,教师可根据所教学生的年龄特点,确定几种课型的作文课授课方法,将之确定为研究题目。
2. 围绕选择的问题,调查研究、确定调查对象。依据确定了的研究题目,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同类问题的研究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确定解决方法,做好相应的实验前测。如,《小学作文教学方法的探讨》这一课题。在查阅同类课题研究情况的基础上,对实验的班级学生进行一次作文水平测试,作为实验前测的成绩,有待实验结束后与实验后测成绩相对比,确定实验结果。
3. 大胆创新,寻求策划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在研究解决问题方式、方法的过程中,根据研究的问题而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法一定是适合自己教学专长和学生年龄特点、学识基础、前所未有的,具有创新意识和有效性的新方法,制定相应的研究计划和实施方案。
4. 在日常工作过程实施研究计划。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树立问题意识。对学生存在的疑难问题以及对知识的偏颇理解之处加以记载,在对教学过程回顾梳理、进行教学反思的过程中,找到核心问题,收集来自学生的反馈信息,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可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其他教师对同类问题的研究现状,寻求理论支撑。同时,依据研究结果制定解决对策,改变自己的教学行为。以典型案例为抓手,不断调整教学设计,总结反思,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逐步完善教学。
[关键词]概念教学;语言;准确性;启发性;完整性
数学课上的“说”是一种特殊语言,它要求准确、精练,而且强调严密的逻辑性。严谨准确的语言是培养思维逻辑性和周密性的“良方”,清晰精练的语言是培养思维独立性和深刻性的“妙药”。因此,对于枯燥难懂的数学概念教学,教师要能在课堂上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兴趣,课堂语言是重要方面。
一、概念教学的课堂语言要有准确性
科学性是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原则。教师对重要的数学概念或规律的阐述,一定要注意用语正确,表达确切、简练,不允许有丝毫偏差,不应使学生有疑问和误解。
例如,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在学生出现答案不准确时,教师应及时追问。比如,教师问:“x+2是方程吗?”学生回答后,教师可追问:“该怎样改写成方程?”引导学生在争论中思考,在思考中争论“等式”与“式子”的关系,交流整理等式与方程的联系与区别,既理解了方程的定义,又使学生切实体会数学语言的准确性和严谨性,只有准确地表达概念,才能正确地理解概念,逐步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二、概念教学的课堂语言要有启发性
教师要抓住恰当的时机进行启发和点拨,好的课堂需要好的提问,但好的提问在课堂中并不全有好的回答,此时,需要教师对好加以激励表扬,对偏加以引正,对错加以点拨提升,借错改错,运用启发性的语言达到引起积极思考的目的。
例如,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小数的性质》一课,“小数的末尾添上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中的“小数的末尾”是概念教学的关键,也是学生理解的难点,有的学生会出现末尾就是小数点后面的错误理解。
师:怎样理解末尾?你能分别用一位小数、两位小数和三位小数举例说明吗?
生1:0.5,在小数十分位上5的后面添上0,小数大小不变。
生2:0.78,在小数百分位上8的后面添上0,小数大小不变。
生3:0.056,在小数千分位上6的后面添上0,小数大小不变。
师:(质疑)小数的末尾是小数点后面吗?
生1:不是,小数点后面是十分位。例如刚才的0.5,添在小数点后,就是0.05,改变了小数的大小。
生2:小数的末尾可以是十分位、百分位或千分位,所以不能说小数的末尾就是小数点的后面。
师:(提升)也就是要注意什么?
生:(交流后得出结论)小数末尾的数可以在十分位、百分位、千分位等,要找准最后一位是在什么位,然后添上0。
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和掌握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教师在引导时,不妨从关键词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剖析,从而在启发中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概念的本质属性,准确、规范地使用数学语言。
三、概念教学的课堂语言要有完整性
数学语言的规范性和完整性也是影响学生概念理解和应用的重要因素,要求学生学会使用简洁的数学语言,并不意味着不要求学生完整地回答问题。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常常习惯于使用“只言片语”,但简洁不等于简化。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抓住重点,用简洁概括、连贯完整的语言进行表达,实现完整与简洁的完美统一。
注重知识联系,形成概念体系
认识论原理指出,人们对事物本质的认识不可能一次性完成,需要经历一个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循环往复的过程;同时,由于事物不可能孤立地存在,因此必须用联系的观点才能认清事物的本质。鉴于此,对于概念教学的规律,教师应该从过程和联系两个角度进行考察,也就是把概念放到相应的概念体系中去,考察它的来龙去脉,不仅要知道学习这一概念需要怎样的基础,还要知道掌握它以后能干什么,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形成结构更强大的概念体系。
在概念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地对教材进行重组,构建一个良好的知识体系框架,进行高结构化的概念教学,有基础、有铺垫、有延伸,充分运用知识迁移的原理来进行概念教学。例如,在教学《信息的概念》一课时,教材只是简单地给出信息的特征:信息是用来消除不确定性的东西。如果教师就此一笔带过,学生对信息及香农都不会有太多了解,但如果引入如何量化地度量信息量这个问题,不仅能让学生对信息论创始人香农有感性认识,也能让他们对“比特”这个信息量的度量单位有初步认识。因此,笔者先通过让学生猜硬币的正反面游戏(硬币的正面用1表示,反面用0表示),使学生明确猜一枚硬币的正反面需要的信息量就是1bit,这时再引出二进制数字,原来bit来自binary digit(二进制数字),二进制数系统中每个0或1就是一位(bit)。接着,笔者趁热打铁,以图表的形式请学生填写:一盏灯泡的状态(如果开用1,关用0表示),可用多少位存放;两盏灯泡的状态,可用多少位存放……四盏灯泡的状态,可用多少位存放。然后,笔者再反问:“4bit是几位二进制数,有多少种状态?可以存放从几到几的十进制数?”学生们马上得出4bit即4位二进制数,有16种状态,可以存放0到15的十进制数字,8bit即8位二进制数,有256种状态,可以存放0到255的十进制数字。最后,笔者又给出字节与比特的关系,原来8bit就是1字节,1字节可以存放0到255间的任意一个整数……通过这样的知识联系,学生对信息的概念有了清晰的认识。
对下载速度的单位bps,学生的理解也是存在偏差的。笔者设置了这样一个情境:电信局在你家的安装协议上写的是10Mbps,但是大家下载文件的时候,真能达到这个速度吗?为什么呢?这时候再把B和b的区别告诉学生,经过这样的概念引入,学生通过建立、巩固、深化的过程,然后对新概念和已学概念进行整理、归类,就形成了自己的概念体系。
另外,按照教育学理论,当知识构成一个网络时,人们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将会更为有效与深刻。所以,教师开展概念教学时,应尽可能地将原有知识体系与新的知识点结合起来,制作出相应的思维导图,这对体系化的知识点教学是相当有用的。例如,在学习计算机软硬件系统时,将整个计算机系统软硬件体系进行分层分类,形成一张思维导图,这也是一种相当有效的手段。
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形成认知体系
对概念的学习,光靠死记硬背没用,忘记它仅仅是时间问题。但是在理解的基础上,要记住概念就容易多了,也只有在理解的基础上,才能进一步实现概念的灵活运用和深化。所以,笔者认为在概念教学中的关键问题还在于教师如何有效地引导和帮助学生理解概念。
例如,IP地址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理论性较强,这就需要教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认识及理解IP地址的相关概念。笔者创设了如下情境:每位学生都有一个身份证号码,来标识自己的身份,网络中的计算机也需要一个身份证号码,这个身份证号码就是IP地址。现在我们来看一下这个IP地址是什么样的?有什么格式?之后,学生查看自己本机的IP地址并记录下来。师生共同归纳IP地址的基本格式。接着,请学生比较一下自己的IP地址和周围同学的IP地址有什么异同?比较后,学生发现前三段网络地址相同,最后一段主机地址不同,教师随即引入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的概念。最后,教师介绍三类IP地址。
在教学计算机网络的内容时,各网络设备的作用、协议的特点是较难理解的,尤其是在讲解网络中数据的分组、传输和应用时,如果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没有技术基础,认识理解这些概念是相当困难的。
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做一系列形象的类比,从用户在浏览器点击某个超链接开始,从本地计算机开始到因特网,这个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例如,货物(http请求的数据)被倾倒入小车(数据包)中,贴上发件人地址(源IP)和收件人地址(目的IP),进入到家门外的路上(局域网),经过主干道路(交换机)和枢纽路口(路由器),离开海关口岸(防火墙核验数据)后,来到广阔的交通网络(互联网)中。
至此,教师将数据发送至互联网的过程描述了一遍,接下来交给学生,让他们完成从数据到服务器并回传的过程,并将教材中出现的各个概念一一筛选,在生活中寻找合适的类比。
又如,在讲解“信息压缩”这一概念时,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比较、讨论等方法,将抽象的概念形象化。活动一:教师给出一串重复的数字“2340000000000000000012”让两组学生传递,一组逐个报数,一组用“234,17个0,12”的方式报数,比较哪组传递得快。活动二:图像压缩游戏(“用相同颜色连续出现的次数+该颜色名称”来计算图像容量,发现图像的容量比原来小了一半多)。学生通过活动明白:信息可以压缩是因为存在重复的冗余信息。接着,教师再讲解两类压缩的特点和适用范围,用ACDSee和WinRAR软件进行压缩实验,比较压缩前后及解压还原后文件的大小。学生亲历活动,对概念的理解就更深刻了。
关键字:概念书籍;创新思维;审美教育
一提到书,都会想到书店里一排排整齐的印刷品,它是记录知识、传递信息的印刷品或出版物。而书籍装帧的形式,也是随着历史的推移,逐渐演变过来的,期间经历了结绳记事--刻画(甲骨文)--手抄--印刷等,在当代的信息化时代,我们还可以利用先进的数码影像技术记录。
然而现阶段人们感兴趣的所谓“概念书籍设计”,则是一门培养我们将书籍艺术形态转换成有效表现思想创造性设计启迪教育的课程。强调视觉艺术的概念书籍设计,目的是启发积极的创新性思想、思维意识的习惯。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认识概念书籍:
一、概念设计的含义
概念设计是由分析用户需求到生成概念产品的一系列有序的、可组织的、有目标的设计活动,它表现为一个由粗到精、由模糊到清晰、由具体到抽象的不断进化的过程。概念设计即是利用设计概念并以其为主线贯穿全部设计过程的设计方法。概念设计是完整而全面的设计过程,它通过设计概念将设计者繁复的感性和瞬间思维上升到统一的理性思维从而完成整个设计。
以某种“概念”作为设计的出发点,可谓是有紫红名副其实的概念设计,如同人们能够普遍接受的“概念车”、“时装表演”那样。概念性的设计是向人们展示设计人员新颖、独特的构思,更多地摆脱了传统意义上的思维模式,尽情甚至夸张地展示自己的独特魅力。
二、什么是概念书籍
概念书秉承了概念设计的含义,运用崭新的思维和表现形态体现书籍与众不同的内涵,令人耳目一新,是独具个性特征的新形态书籍,概念书籍的设计,不仅要体现现代社会发展的现状,更要体现生活观念和意识形态的变化,要有先进的设计理念,也要在创意中表现一定的哲理,对文化或设计的切身感受。形态可以不拘一格,可以运用游戏的方式演绎为视觉化形态或阅读方式,也可以在视觉语法中延展意义,运用图片表达而不是文字,将书籍真正变为“图书”。图像可以为卡通、漫画、时装、汽车、家居以及旅游等,在视觉的盛宴和享受中让读者忘却文字的必需。但这些插图却不同于传统的连环画,连环画是根据文本的内容对文字的注解和描述,而概念书籍的主角是“插图”,文字大多是去的配角。
因此,概念书籍的设计,不仅仅是书籍的封面设计,而是一个多侧面、多因素、多层次、动态的系统工程。卡夫卡曾说过:“艺术家试图给人以另一副眼光,以便通过这种办法改变现实。”所以现代概念书籍设计师要将思维打开,吸收传统的良性因素,大胆地学习和采纳现代设计理念,用新的视角、新的观念,新的设计方式来不断提升书籍设计的审美功能与文化品位。
三、教育学院的概念书籍课题研究
现代学院教育及课题研究讲述的概念演绎为要概念的书,将书的理念各异化,利用独特的视角,多样的形式和手法,不再以具体的知识传播为主要目的,而是让人们从书中得到与一般传统书籍现象相反的阅读体验,得到更多的是视觉信息,从而达到视觉的享受和翻阅的。当形式有了姿态,它就立刻鲜活起来,一本普普通通的书,会因之活泼生动,使人爱不释手。当形式有了姿态,它也就有了生命。它会和读者交融,也能发出情感的信息,同时也就使书籍产生了主动的态势,伸出了它灵敏的触角。书籍设计中同样蕴涵着艺术的各种概念。
概念书籍设计课程的进行建立在探索性、未来性、实验性基础上,教学目的是使学生了解与掌握书籍设计的概念性表现,针对书籍设计专业的同学,注重前瞻性与观念性的思考与创造,在书籍设计的概念之上,探索设计的创新性表现以及形态与神态的完美关系、 阅读行为与设计技巧的关系、书籍设计与艺术观念表达的关系。设计的思想和行为应当指向未来,概念书籍设计也不例外。针对学生尽力引导全方位释放自我能力,于是探索、思考和进步,于是有了意想不到的创意点和崭新的视觉表现。去用心体会什么是设计?什么是传达?什么是观念?什么是设计要指向未来?于是同学们试着把自己放进书籍的每一个角落,寻找自己的方式,去创造。让灵感释放,创想,成长。
概念书设计是书籍设计中的一种探索。从表现形式、材料工艺上进行前所未有的尝试,并且在人们对书籍艺术的审美和对书籍的阅读习惯以及接受程度上寻求未来书籍的设计方向。它的意义就在于扩大大众接受信息模式的范围,提供人们接受知识、信息的多元化方法,更好地表现作者的思想内涵,它是设计师传达信息的最新载体。
设计必须创新。创新思维就是不受线程的常规的思路的约束,寻求对问题的全新的独特性的解答和方法的思维过程。例如德国的教育思想体现了这个民族的一种创新精神,他们注重艺术本质-即个性化和“创新”研究,学生们相当注重表现,而忌讳被人说成类同。因此对于现代教育学院的宗旨就是培养学生的这种创新意识,具有时代感,在自己的作品中尽量体现时代文化的视觉质感。
关键词:教学语言 课程改革理念 互动 发展 合作 探究
1.问题的提出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激励者、促进者。但是,受传统教学观念影响较深的广大教师在实施课程改革时,有的显得那么的不如意。当我们重新审视课堂教学时,我们还不时听到这样的教学语言:
“同学们请大家配合老师上好这节课好吗?”
“老师还没有让你们讨论,你们怎么就讨论开了?”
显然这些教学语言与我门所倡导课改理念是矛盾的,这就要求我们对课改理念下的教学语言进行反思。新课程中教师的最大变化是角色的变化,教师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教师的角色如何转变?直接地反映在教师教学语言的变化上。所谓“口为心声”,语言是思维的外在表现形式。透过教师在教学语言的变化,我们可以清晰地感受到教师在教学观念上的巨大变化。
2.教学语言中渗透课改理念的几点思考
1.增强教学语言的民主化,由教师教学专制转向师生民主合作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用了32年的时间思考如下问题:究竟在教育工作中什么是最重要、|最主要的?他的回答是:“最重要的是要把学生看成活生生的人。学习――这并不是把知识从教师的头脑里移注到学生的头脑里,而首先是教师与学生之间活生生的人的相互关系。”他还认为:“如果缺少同孩子的友谊,在精神上同孩子没有共同点,教育就会在黑暗中迷失路途。”课堂上只有和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和深厚的友谊,教师才能真正民主平等地对待学生,以激情洋溢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智慧,为此,教学语言必须民主化。
2.强化教学语言的开放性,促进学生由被动接受转向自主探索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学生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传统的教学观念却视学生为知识的被动接受者。教学中,往往是教师知道要教什么、为什么教和怎么教,学生却不知道学什么、为什么学和怎么学,学生的学习缺少方向、缺少动力。走进新课程,教师要确立新的学生观,在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巧妙地创设问题情境,强化教学语言的开放性,开放学生的学习时空,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激励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
3.增强教学语言的亲和力,促进学生由自我封闭转向合作交流
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是师与生、生与生的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知识、情感、体验和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充分发挥教学语言的魅力,诱导学生敢想、敢说,会想、会说,学会交往、学会交流。
学生是独立的个体,个性之间有差异,对同一问题的理解程度、角度不同。因此,教学中要增强教学语言的亲和力,诱发学生的交流欲望。如:“你是怎样知道的,愿意把你的想法讲给同学们听吗?”“那么多的方法你喜欢哪一种,可以让我们知道吗?”“愿意”、“喜欢”等语言很容易激起学生的表达欲望,同时给学生以说的机会,学生在交流中,理解深刻了,体会更丰富了。
4.增强教学语言的激励性,激发学生由讨厌数学转向热爱数学
200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奖得主吴文俊院士在获奖后答记者问时,深情的说:“小时候,我对数学并没有多大兴趣,甚至想辍学不念。是一个姓武的老师的精彩授课使我改变了对数学的看法,对数学的兴趣发生了几何级的跳跃,最终把数学研究确立为终身职业。”
读了这一段话,我想身为教师的我们都会引起激励或喜悦。教师怎样激励学生思考?如何成为一位和学生交流意见的参与者?如何帮助学生发现错误?其中,转变教学语言,增强激励性、鼓舞性是关键的一个环节。
首先,教师要乐于接受所有学生的观点,鼓励他们大胆而真实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如在一些学生的精彩表现之后,教师及时给予肯定:“你们已经学会了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心去体会,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用自己的嘴去表达,实在是太妙了!”此时,学生的情绪已处于极其亢奋的状态,接下来所总结的规律、方法易于被学生接受。这样,能使学生及时感受到学习群体的认同与鼓舞,体验到求学的快乐。
其次,教师还要学会弯下腰来倾听学生的心声,发现学生思维过程中的闪光点,用自己的真情唤醒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
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提出问题后,有的学生踊跃发言,有的学生却默不作声。究其原因,默不作声者,或因为性格内向羞于发言,或因为基础不扎实,对老师的问题没有把握。怎样让他们大胆、自信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呢?教师可以走到学生的身边,对他说:“不要紧,你可以先轻轻地把答案告诉我。”然后倾听他的悄悄话,当听到学生的解答正确时,教师把解答过程公布于众,并给予赞赏,再适时引导:“说得很好嘛,下次你自己大声地告诉大家,那就更好了!”对于解答不足的学生,教师可以帮助他稍加修正,并充分肯定学生思维劳动的成果:“说得很有道理,其他同学补充补充吧。”对于错误的解答,教师话锋一转说:“某某同学已经积极地思考了,而且已有了一个答案,你们是怎么想的呢?”引导全体学生把问题深入讨论下去。这样,缩短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充满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有效地使缺乏自信的同学逐渐树立信心,敢于表达、乐于交流、学会合作。
3.结束语
课程改革并不总是与标准、理念等宏大的东西连在一起,更重要的是要在平时的教学细节中不断地体会、反思、总结,把新课程理念渗透到教学细节中,从细节做起。教学语言就是这样的细节,教师的一句话,说话时一个动作、一个表情,表现的都是教学过程的变化、灵动和创造,透视的都是教师对课改理念的把握和实践。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每一个年轻的心灵里都存放着求知、好学、渴望知识的‘火药’。就看你能不能点燃这‘火药’。” 笔者认为增强教学语言的民主化、开放性、亲和力、激励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就是点燃这渴望知识火药的导火索。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年7月
[2]徐良辉.《数学教学语言及其特征运用》,数学通报,1987年
新课改小学教育基础教育小学生处于思想教育启蒙阶段,小学基础教育是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自新课标改革推行以来,冲击了传统的小学基础教育,小学基础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如何在新课改理念下进行小学基础教育是当前小学教育关注的焦点。因此,研究新课改理念下的小学基础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新课程改革的基本内涵分析
要了解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基础教育,了解新课改理念的内涵和基础教育改革的目标是关键。
1.新课改理念的内涵
新课程改革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举措。从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上看,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理念是倡导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更加关注学生发展、强调教师成长、重视以学定教。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将贯穿整个新课程改革的始终。新课改理念的提出是对传统课堂教学的革新,颠覆了教育思想的习惯性思维,代表着现代教育的发展方向,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使得我国从应试教育走向素质教育成为可能。
2.基础教育改革的目标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明确地表述了本次课改的具体目标:一是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二是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三是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四是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五是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六是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二、新课改理念下的小学基础教育的策略
为进一步提高小学基础教育的教学水平,在了解新课改理念的内涵和基础教育改革的目标的基础上,新课改理念下的小学基础教育的策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改变教学理念,引导自主学习
改变教学理念,引导自主学习是新课改理念下小学基础教育的关键。长期以来,传统的教学理念注重知识的灌输,以“教师讲、学生听”的形式普遍存在,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非常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在小学基础教育中,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在教学活动中注意学生个体能力的发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小学基础教育教师而言,应积极转变观念,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肯定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适时加以引导,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样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有利于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进而实现小学基础教育的教学目标。
2.注重教学过程,实施因材施教
注重教学过程,实施因材施教是新课改理念下小学基础教育的重要环节。对小学基础教育教师而言,要注重教学过程的作用,教师要善于观察、善于发现,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的性格和特点,实施因材施教。可以采用分层教学的教学方法,将学生进行分层,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和基础较好的学生,区别对待,通过分析学生学习的现状而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对于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的布置上,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注意作业设计的坡度,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学习中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趣化教材,活用教材。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灵活多样地采取形象化的教学方式,也有利于小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来。与此同时,在整合教材的过程中,要多联系生活实际,可以鼓励小学生参与社会调查和实践活动,让抽象化的知识转变为具体的生活知识,更易于小学生理解。
3.更新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
更新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对于新课改理念下的小学基础教育也至关重要。在小学基础教育中,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教学,是小学基础教育的必然趋势。对小学基础教育而言,通过科学技术推进现代化教学是小学教育的有效举措,是教学手段更好地促进小学教育的发展的表现。多媒体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如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小学教育教学,小学基础教育中的教学内容以文本、图像、视频、动画和声音等方式传达给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无疑可以有效促进课堂教学的大容量、多信息和高效率,让学生在多媒体教学中理解教学内容。对小学教师而言,应结合小学基础教育的教材内容,制作符合小学生年龄特征的多媒体课件,以便在课堂教学中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开拓学生思维,促进学生发挥合理想象和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4.优化教学评价,体现以人为本
优化教学评价,体现以人为本是新课改理念下小学基础教育的有效途径。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是新课程改革对小学基础教育提出的新的要求。学校评价改革,是学生发展的力量源泉。就目前而言,在小学基础教育中教学评价工作还存在着很多不足,片面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忽视学生的身心健康的评价方式还客观存在。为此,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优化教学评价,要把对学生的教学评价从片面注重学习成绩的思维中解放出来,注重从学生的心理素质、自主能力和兴趣爱好等方面,综合开展对学生的评价工作,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将以人为本的原则贯彻到教学评价中,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使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
三、结语
总之,新课改理念下的小学基础教育是一项综合的系统工程,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小学基础教育应深入理解新课改理念的内涵和基础教育改革的目标,积极转变教学理念,引导自主学习;注重教学过程,实施因材施教;更新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优化教学评价,体现以人为本,不断探索新课改理念下的小学基础教育的策略。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小学基础教育的教学水平,促进小学基础教育又好又快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彩虹.小学素质教育发展的关键要素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0,(15).
\[2\]李瑞芹.小学教育改革的必要性及其方向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21).
\[3\]隋娟.浅谈小学课堂教育的“以学生为中心”的主动性培养\[J\].商业文化,2010,(10).
[关键词]杜威 新课改 反省思维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0)01-0057-02
约翰•杜威(1859-1952)是美国著名的哲学家、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一直从事教育活动和教学理论的研究,形成了他独特的教育思想体系。新课改主要针对我国基础教育的弊端,以建构主义、多元智能理论、教育生态学为理论基础,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推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虽然新课改与杜威教育思想处于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国度,所基于的教育哲学基础不同,但是再度审视,可以看出杜威的教育思想与当今新课程改革理念有许多共性之处。本文通过比较杜威的教育思想与新课改的理念,进一步分析我国新课改对杜威教育思想的继承、发展和创新,凸显新课改的价值,推动新课改的深入开展。
一、杜威教育思想与新课改理念概述
(一)杜威教育思想概述
杜威是实用主义教育哲学的代表之一,在此哲学基础上他提出了自己的教育哲学思想:(1)“教育即生活”,杜威认为知识是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的,教学不应该脱离学生的日常生活和现实情况。(2)“教育即经验的改造或改组”,杜威认为学生已有的经验是获取知识的基础,离开经验对学生而言,知识是别人的知识,对学生本身而言没有实际的意义。(3)“学校即社会”,杜威认为学生在学校所学的一切是学生进入社会的准备,应该为学生创设一个典型的、纯净的、理想的社会环境,让学生感觉到学习的乐趣,积极主动地投入各项活动之中,在活动的过程中完成知识和社会经验的增长。(4)学习即反思的过程,杜威认为要想获得“真”知识需要对内容、策略、活动等一系列要素进行元知识监控,强调学习者对自己的思维过程、思维结果进行再认识,旨在帮助学习者“学会学习”。
(二)新课改理念概述
教育改革离不开教育理论的支持,每一轮新课程改革都是在新的教育、教学理论的基础上对原有的课程培养目标、课程设置进行修改、补充和完善的过程。根据相关的文献资料,笔者对新课改的教育理念进行了概括与总结,可以将其归纳为十二个字“自主、探究、合作、互动、体验、创新”。从这十二个字可以看出,第一,学习者是学习过程中“最具生机和活力的鲜活生命体”,教育者应为学生创设情景,让学生主动认知、探究问题,从而获得积极体验;第二,每一位学生在社会文化背景、知识和经验能力上存在差异,要学会尊重每一位学生,激发每一位学生的潜能;第三,学习不应脱离社会属性,学习的过程是相互交流、相互合作、共同发展的过程;第四,“自主、探究、合作、互动、体验、创新”是基于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由此可以看出,新课改理念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依据原有的知识结构积极地建构知识的过程,即“经验结构(知识、技能、态度价值观等)的建构或生长”。①
二、杜威教育思想与新课改共性之分析
(一)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与差异性
新课程改革理念始终贯彻着学生为主体的思想,认为学生不是“知识的旁观者”,而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是进行探究和研究性学习的主体,每个人都有独特的心智结构,在教学过程中要尊重主体间的差异性,充分发挥主体的潜能。而杜威的教育思想将学生视为经验的主体,是行动的主体,是思维的主体。同时在杜威的相关著作中,也体现了他对学习主体差异性的认同,例如他曾以柏拉图的思想为例来说明人的禀赋各有不同。综上所述,杜威的教育思想和新课改理念对于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者之间存在差异性的认识是一致的。
(二)强调情境创设,关注学生体验
新课改目的是打破教学中机械的、接受式的、死记硬背的训练方式,鼓励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通过解决问题来学习,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通过教师的逐步引导去体验和思考问题,从而形成概念和理论。杜威在其所著的《民主主义与教育》一书中提出了思维的五步法,在思维五步法中,提出了情境对于思维的重要性,“学生要有一个真实的经验的情境,在这个情境内部产生一个真实的问题,作为思维的刺激物” ②,让学生在情境中进行思考和体验。
(三)重视反省思维的重要性
新课改强调学生对学习内容、学习策略、元认知过程进行监控,强调教师对其教学行为进行分析与反思,要求教师和学生对教学以及学习活动中的表现做认真的观察和分析,通过观察、讨论得出需要改进的地方。杜威在其《民主主义与教育》一书中,花了大量的篇幅论述反省思维的重要性,他认为“人们往往走入一种误区,那就是认为知识学是我们视为当然的东西,是已经决定的,经过整理有的,已被确认的和已受控制的东西,是确凿的、有象把握的、是被批准的,于是人们不加思考地接纳,这并不是一种肯定的感觉” ③,他认为,反省思维可以将模糊、疑难矛盾以及某种混乱的情境转化为清晰的、连贯的、确定的和和谐的情境,是思维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四)强调“做中学”
新课改中认为学习者建构知识经验依赖于学习者对现实展开的观察、操作和实验,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判断、综合、推理、概括。也就说,新课改始终贯彻这样一条理念“为了认识物体,主体必须对它们施加动作,从而改变它们,他必须移动、连接、组合、拆散、再聚拢它们”,④因此,新课改中提出了探究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其目的在于让学生在“做”的过程中建构知识。这与杜威“做中学”的思想是相一致的,杜威认为“学习和生长是现在共同参与的活动的副产品”⑤,例如学生在学习缝纫的操作过程中可以将学科知识转为自己能够理解并应用的知识。
三、杜威教育思想与新课改差异性之分析
虽然在上文中我们提出了杜威的教育思想与当前的新课程改革理念有共性之处,但是由于二者所处的时代背景不同,在某些方面存在差异性。第一,在培养目标上,新课改着重培养“收集和处理信息的意识和能力”以及“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这是与信息时代人才的要求相符合的,而杜威的教育思想,从培养学生具体社会技能出发,例如缝纫工、电工等,带有明显的“实用主义者”色彩,缺乏终身学习的理念。第二,在教育的社会上,杜威认为“社会上有什么样的职业,学校就设置什么样的课程”,而新课改强调课程设置的综合化,强调文理渗透,相对于杜威的教育思想而言,新课改对于课程的设置更具灵活性和科学性。
综上比较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杜威所提出的教育思想满足当时美国资本主义现代化发展的要求,他所提出的教育思想如“教育即经验的改造或改组”、“学校即社会”、“做中学”,摒弃了传统的以课堂、书本、教师为中心的教育思想,实现了教育理论发展的历史性转变,他的教育思想对于当今的教育仍具有很强的感召力和借鉴作用。因此,学习杜威的教育思想有利于深化新课改。(2)新课改根据我国教育现状,吸收杜威教育思想的精华,并融入了新的教育教学理论,如建构主义、教育生态学、多元智能理论,是对杜威教育思想的发展和超越。它符合当前中国教育发展的要求,具有先进性和时代性。因此,作为教育者有必要、有责任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实施新课改所提出的教育理念,推进新课改的发展。
注释:
①陈琦.教育心里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172.
②约翰•杜威(著),王承绪(译).民主主义与教育[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179.
③约翰•杜威(著),王承绪(译).民主主义与教育[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207.
关键词: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改革
《2003-2007 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要“重点推进高水平大学和重点学科建设”,这意味着我国高等教育正进行着变革,产生质的变化。如何在世界林立的强校中加快提升我国研究型大学的水平、我国未来的大学体系是什么、研究型大学本科教学是否是改革的非重点等等。带着对这些问题的认真思考,本文以本科教育改革为视角,从教学模式、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几个方面探讨建设我国研究型大学。
一、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的重要性
何谓研究型大学?自纽曼断言“大学是传授知识的场所”以及中世纪巴黎大学模式,经过威廉・洪堡的创见“大学也是研究高深学问的机构”和与之相配的柏林大学模式,到范・海斯的新识“大学还是提供社会服务的部门”以及威斯康星大学模式以来,大学在历史延展中承担了育人、科研、服务的职能。结合中国的高等教育发展方向,本文以为研究型大学是以创新性的知识传播、生产和应用为中心,以产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和培养高层次精英人才为目标,在社会发展、经济建设、科技进步、文化繁荣、国家安全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大学。
在政策的指导下,我国虽加快了建设一流研究型大学的步伐,却日益陷入研究型大学即研究生大学、科研大学、综合性大学等误区。这些大学以科学研究成为办学的中心,研究生教育成为发展的重中之重。然而,在本科生教育方面,却存在着教学业务经费投入不足、办学资源紧缺、教师精力不到位、教学质量下滑等问题。
美国高等教育发展中也出现过类似的问题,1998年,美国博耶委员会(Boyer Commission)出台了《重建本科教育:美国研究型大学蓝图》,简称博耶报告。报告指出,虽然美国研究型大学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其本科教育思想、模式和师资方面都辜负了大众的期望。因此,报告对研究型大学本科生教育教学改革提出10条建议。其中包括“确立以研究为基础的学习方式”、“建构以探究为基础的新生学习活动”、“消除跨学科教育的障碍”、“融合交流技能与课程学习”、“创造性地利用信息技术”和“以顶峰体验作为本科教育的顶点”等内容。自报告公布之后,美国各研究型大学纷纷对本科教育进行了思考和改革,并掀起了本科教育改革的浪潮。
本科生是研究型大学学生群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水平的本科教学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一所高校的办学水平,决定着学校的声誉和发展。为避免重蹈美国本科教育的老路,我国研究型大学建设中要充分确立本科教育是基础、是关键的办学理念,不断探索研究型大学本科教学的规律,应当把研究型大学的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有机地统一起来,这是建设我国研究型大学的重要指导思想。
二、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中存在的不足
目前,国内研究型大学主要承担着科学研究和创新人才培养的双重任务,但是在两者孰轻孰重的问题上,研究型大学多数都偏向于科研,因此,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中存在这样几个现实问题:
一是重科研轻教学的考核方式影响了教师投入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多数研究型大学制定出优惠的科研政策,将科学研究作为研究型大学建设的主要任务。在这种政策的导向下,教师将主要的精力和时间投入科研中,除非学生主动质疑,多数教师很少主动关心学生的学习、思想和生活。
二是把发展研究生教育作为追求的首要目标。不少研究型大学将主要的教学资源都投入到研究生教育中,教授们主要给研究生上课,本科生难得见教授一面,更不要说与教授们进行讨论与交流,甚至出现由教授所带的博士生给本科生上课的情况。据教育部统计资料,2000年,在部分重点高校,有1/3的教授和1/5的副教授没有承担相应的本科生教学任务。其中,12所高校中的2/3的教授不承担本科生教学任务。
三是长期形成的知识传授型教学模式和方法积重难返。长期的应试教育决定了大部分教育过程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目标,学生和教师都对知识学习、知识传授驾轻就熟,而对于创设开放环境、发散思维、做创新思考则显得茫然失措。偏向专业知识传授,忽视综合素质培养的种种现象。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成为了一种口号,教学改革的力度、深度和广度都与之不相适应。
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有:一方面,社会一些评估机构的主要依据是科研经费、的期刊层次和数量、重点学科数、研究生规模等等;另一方面教师晋升技术职务、年终考核和奖励,评价标准也主要是科研成果、论文,而不是本科教学质量,在这样一种导向机制下,教学与科研相脱离、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相脱节。
三、研究型大学本科教学改革的思路
(一)转变教育理念以研究性学习为标准
应试教育的理念强调知识的准确传授,在这“知识的转移”中,学生处于消极被动的地位,教师替代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没有调动学生积极性的课堂里,教师教的感觉、学生学的乐趣必然显得索然无味,难有教学相长的快乐,研究性学习的教育理念可以转变这种现状,把教的创造性留给老师,把学的主动权留给学生。大学本科研究性学习是本科教学过程中促进学生发展“基于研究”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由学习科学真理的认识过程向发现科学真理的认识过程过渡。正如美国教育家约翰・杜威所倡导的教育思想“学习是基于导师指导下的发现而不是信息的传递”。
对于本科研究性学习的实施,是理念在实际行动中的落实。因此必须解决好如何将研究性学习方式渗透到教学过程中去,并且以各种教学制度的形式予以强化和贯彻,使其作为发展环节整合到学校的教学过程结构中去。
(二)教学模式的转变――将研究性学习融入课堂教学
探究是研究性学习中的一种重要的课堂传授知识的方法。它通过对教学过程和教学内容的重新设计与实施,激发学生对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开发求新、求异的创造精神,在探究中学习,在探究中发展,从而达到培养创新人才的目的。在研究性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作用不是减弱,而是要求更高,要变传授知识为教会方法,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意识和习惯,促其将外部信息加工内化,使其逐步具备信息化发展形势下自主构建知识体系的能力,这需要教师投入大量精力进行创造性劳动。
如何将研究性学习融入课堂教学?首先,建立探究性的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中充分渗透科学性、规律性、发散性、创新性的教学思想,配合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认知规律,形成以问题解决为中心的、信息来源开放性、知情交流互动性的教学模式,确立问题性质――寻找解决信息――反馈认知思路的教学程序。内容的选择应注意拓展的空间和相关学科的兼容性,有较为宽厚的横向与纵向背景,使学生的探究不至于拘泥在形式化的问答之中。
在我国,已有不少研究型大学意识到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性, 如厦门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等为新生开设“学科入门指导”课程,这些课程并不只是老师讲授学生积极参与的课程,而是带有研究性的课程;或者为一、二年级本科生配备指导教师;或者成立基础学部,将一年级学生集中管理,实施和构建研究式的教学模式。
(三)鼓励本科生参与科研创新工作
本科生是研究型大学学生群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决定着研究生教育的生源质量,研究型大学应该为本科教育提供丰富的智力和科研资源,积极吸引本科生参与科研,使教学与科研相结合,为学生智力和创造力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它能够提供机会使得师生一起参与研究,同时使学生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技巧,感受教师严谨的探索科学真理的态度,通过与教师和同学的交流发展友谊,培养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等等。
本科生参与到科研中,无论是以学徒方式参与以教师为主的研究小组,还是参加以项目和课题形式的研究性课程,都可以认为是从不同层次实施本科研究性学习。指导教师应该把进行科研工作的经验和发现、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融合到教学中传授给学生,促进科研成果“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为学生提供在其他环境中不可能得到的科研体验,力求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锻炼学生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具体的方法有:建立本科生参与科研项目的制度,学生申请参与院系教师的科研项目,接受教师一对一的科研指导,完成研究后要提交论文,阐明研究成果及收获,经审核合格可获得一定学分;鼓励和资助优秀本科生提出自己原创性的科研项目,独立开展研究等。目的是使学生尽早了解和参与研究过程,养成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四)构建完整和连贯的本科课程体系
课程的完整性是指本科课程应是一个完备的课程体系,各门课程之间应构成一个相互关联的统一的知识体系,以保持课程体系中各个知识系统之间的本质联系,使本科教育内容尽可能系统、连贯并形成一个整体。课程的连贯性是指本科课程之间应该具有逻辑的连贯性,即某些科目有其先后顺序的连贯,同时又有其左右次序的连贯。课程的整体性和连贯性有助于提高教育计划的质量。
为应对社会发展日趋综合化的新形势,研究型大学应以整体知识观为指导,改革本科课程体系,构建包括普通教育课程和专业教育课程为一体的连贯的本科课程体系,加强本科课程的广博性和基础性,注重设置综合性的跨学科课程,以加强相关学科间的联系、渗透。实现完整的本科教育,培养其创新思维,激发其创造潜能,大大调动了学生探索未知领域的积极性。
(五)建立教学与科研相融的教师奖励机制
研究型大学充足的研究资源能够对本科教学起到促进作用,但是单纯的研究价值取向也会给本科教育造成一定的阻碍,片面追求科研成果也会使学校把砝码加在了科研上。在美国,大约只有35%的大学将本科教学作为教师晋升和终身教职评定的一个重要参考内容。与国外一样,我国的大学虽然强调本科教育的重要性,但是在实践中也是把科研成果作为教师晋升和奖励的首要标准。
因此,要提升本科教育的地位,就要改革现有的教师激励机制,要从人才成长和培养的远期目标出发制定教师的评价和奖励制度。比如教师的年收入增加的部分,按一定比例以教学成果为依据;这样才能更好地调动教师从事本科教学的积极性,及时将科研中的先进成果应用于教学实践,并转化为教学资源,保证本科教育的质量。
参考文献:
[1]王战军.中国研究型大学的建设与发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2]朱崇实,潘懋元.本科教育:高校立校之本[N].中国教育报,2005-4-1:(4).
[3]王留栓.建立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课程新框架----学习+研究模式[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1,(4):89-92.
[4]赵恒平,龙婷.研究型大学本科教学定位与质量提升的路径选择[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120-124.
[5]印杰.中美本科教育改革比较[J].教育发展研究,2008,Z1:108-109.
[6]姜凤春.中美研究型大学本科课程结构比较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8,(6):4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