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国内进出口贸易8篇

时间:2023-07-14 09:43:19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国内进出口贸易,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国内进出口贸易

篇1

这次经济危机是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一次,危机后全球经济的快速复苏实现难度较大,发达经济体将进入低速增长期。在这种背景下,我国的外贸出口受到严重影响,表现在出口增长速度减缓,各种贸易壁垒增多等方面。因此,在新的国际经济形势下,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转变出口贸易增长方式,推动对外贸易又好又快的发展。

一、我国的进出口贸易状况

1.我国出口贸易的增长方式现状

我国采用出口导向型战略,出口数量多,贸易顺差大,从1990年起我国进出口贸易基本连年顺差。由于受欧美经济复苏的节奏较慢以及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影响,2010年3月份我国进出口贸易首次出现逆差,其中出口1121.1亿美元,进口1193.5亿美元,贸易逆差为72.4亿美元。

2.我国进出口商品结构

从出口来看,据商务部统计,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出口产品结构已经从初级产品为主转变为工业制成品为主。至2006年,工业制成品占出口比重已经上升到了93.6%,达到一个相当高的水平。我国出口的增长主要是由工业制成品出口增长来拉动。货物贸易占据主流,机械加工制造及服装等轻工业出口,处于顺差优势,在金融危机之后,国际需求整体疲软,我国加工贸易面临加强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从进口来看,中国依赖进口的产品有两大类:一类是石油、铁矿石、铜精粉这三种最重的工业原料对外依存度相当之高;一类是大豆、食用油这两大类农业产品对外依存度非常高,尽管中国这五大资源性产品产量位居世界前五前,却仍需大量进口。且随着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步伐的不断加快,对重要资源能源,基础原材料以及大宗消费品、高科技产品的进口需求仍将延续快速增长势头。目前我国正在调整优化进口贸易结构,促进我国进出口贸易健康发展。

二、当前国际经济形势下我国进出口贸易的调整措施

1.降低国内企业对外贸的依存度,积极扩大内需

我国商品出口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对国外市场过度依赖。如对美国的家具出口占到我国家具出口总额的60%。引起了美国相关部门的警惕,因而对中国的出口便开始以各种方式进行限制。企业在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同时,应更加注重国内市场的开拓,注重内需的发展,以减少国民经济增长对外贸的依赖,弱化世界经济起伏动荡对中国经济的不利影响,从而使得中国经济更加健康的发展。

2.优化出口产品结构,推进贸易创新,形成自主知识产权

长期以来,我国外贸出口在很大程度上依赖生产的低成本,缺少技术创新,深受以美国为首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的影响和危害。改变传统的对外贸易发展方式,提高质量、档次,推进质量追溯体系建设,加强新技术的研制,改善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增加高技术产品的出口。制订国际品牌发展战略,培育自有出口品牌,提高商品附加值,推进名牌展会建设,发展自主知识产权。提升中国出口产品的科技含量和创新性是当务之急,关系到中国对外贸易的持续发展。

3.稳定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减弱人民币升值预期,消除汇率传导因素

美国次贷危机加速了美元贬值,使得人民币升值速度有所加快,令中国出口企业处于前所未有的困境。我国外贸出口企业应着力增强其汇率风险意识,增加结算币种,并学会运用更多的汇率避险工具来规避和管理风险,增强消化汇率升值而带来成本风险的能力。

4.大力促进服务贸易发展,注重服务质量

服务业生产效率是一国经济活力的重要因素,发达的服务业为货物贸易的快速发展创造条件和提供了保证。要顺应国际服务贸易快速发展的新趋势,推进服务贸易,大力发展来华旅游、技术转让、金融保险、国际运输、教育培训等领域的国际服务贸易。提高服务,以质取胜,树立产品和服务双重质量的思想,即从重视有形产品质量过渡到既重视有形产品质量,又重视附加在有形产品上的服务、维修、送货等无形产品的质量上,即服务的质量上。

5.保持进口与出口平衡发展,重视科技发展,改善部分产品依赖进口的现状

转变只重视出口,忽略进口重要性的惟顺差论。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主要来源于巨额的贸易顺差,为缓解这一压力,必须加大进口力度。首先考虑进口外国先进设备及相关技术和我国稀缺资源,保障国家安全,同时,我国很多高科技产品严重依赖进口,应重视科技进步,借鉴国外先进经验,自主研发满足自身需求。

篇2

    [关键词]进出口贸易 通货膨胀 影响 对策

    通货膨胀已经成为影响我国国民经济健康运行的最主要因素之一。究其原因,除了粮食、猪肉等农产品和原材料、能源产品等价格的大幅上涨以外,近年来我国对外贸易不平衡不断加剧以及人民币对外实际上处于贬值的状态才是当前我国物价上涨通货膨胀的真正原因。随着我国进一步融入全球经济体系,对外开放的领域日益拓宽,哪怕是全球经济的微小波动也会对我国经济产生一定的影响,因而有必要对国际贸易与通货膨胀的关系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

    一、从商品价格传导途径分析我国对外贸易对国内通货膨胀的影响

    从国际视角上来看,由于贸易的自由化,需求和供给也可以视为一种商品进行传输,一国商品和服务的进口形成国家总供给的一部分,出口构成总需求的一部分。在该国国内供给量和需求量一定情况下 ,进出口贸易会改变该国总供给—总需求平衡状况(即改变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关系),进而引起国内物价水平波动,使该国内通货膨胀水平发生变化。总需求的扩大将推动国民收入增加和物价水平上升,总供给的扩大则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迫使物价水平下降。

    国外商品的价格传导途径的传导机制是:当国外出现通货膨胀、价格上涨时,一方面,由于国外商品的价格上涨,会导致该国对外商品出口的增加,从而增加该国的对外贸易出口需求;另一方面,由于国外商品的价格上涨,又会减少本国居民对国外进口商品的消费,而转为增加对本国商品的消费,由此,一增一减,最终引起社会总需求的增加,由此形成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当前,我国的进出口贸易总额持续快速增加,贸易顺差屡创新高,加之长期以来的出口导向型政策,使得在国内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国内总供给增长缓慢,加之近几年鼓励扩大内需的政策,国内生产投资逐步升温,国内总需求增长大于国内总供给的增长,就会造成经济增长同时物价水平的持续上升,引发通货膨胀。

    2011年,全国进出口总值为36420.6亿美元,其中加工贸易进出口总值为17174亿美元,占到总贸易额一半。由于加工贸易“两头在外、中间在内“的贸易方式更容易受到国际经济波动的影响,进而影响国内经济。据国家商务部数据显示,2011年1-12月全国加工贸易进出口总值为13052.1亿美元,同比增长12.7%,其中:出口8354.2亿美元,增长12.9%;进口4697.9亿美元,增长12.5%。加工贸易项下的顺差为3656.3亿美元,同比增加13.4%。我国快速增长的对外贸易,不仅提高了我国对出口商品的市场需求,而且也引发了整个社会总需求的膨胀。这种膨胀的社会总需求一旦失控,就会引起通货膨胀。

    二、从成本传导途径分析我国对外贸易对国内通货膨胀的影响

    对外贸易对通货膨胀输入的另一个方式是通过成本的传导,探讨中国进出口贸易是否可以通过价格的路径来影响通货膨胀,这需要考虑我国进口商品总量、比重以及它们在我国物价体系结构中的地位。成本传导途径的传导机制是:由于国际市场上原材料、燃料等价格上涨,导致国内这些基础产品的输入价格增加,从而引起国内的价格上涨,并最终引发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

    中国近几年的进口总额、初级产品进口额以及初级产品占进口总额的比例均在上升,并且在2008年有较大幅度的提高。2008年初级产品进口占到总进口额的32%。而在工业制成品的进口中,生产者所需的机械及运输设备也占了相当大的一个比例,基本上每年机械及运输设备占工业制成品的比例都超过了56%。另一方面,由于国家对重大技术装备的进口实行部分免税制度,所以此类的进口也呈上升态势。除此之外,美元的持续贬值和人民币的升值幅度不够,使得原材料相对价格大幅上涨,所以说中国生产者的生产资料成本是一直上升的。

    根据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在我国进口的绝大部分商品是生产的必需品,原材料、燃料、机械及运输设备的进口量在总进口额中占的比重比较大。这就决定了原材料价格的上涨会提高厂商的生产成本,引起物价上涨,会对国内通货膨胀水平产生一定的影响。

    三、结 论

    从2007年至今的通货膨胀,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其中,世界经济形式不明朗,国外商品价格上涨对我国的传导,以及国际LUNWEn.1KEJIAN.COM 市场上石油、原材料等生产资料成本的上升是主要原因。再结合本文的分析可以发现,有三个因素影响2011年CPI波动:一是2010年较高的CPI对2011年有翘尾因素影响;二是输入型的通货膨胀压力,包括国际市场上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以及美国第二次量化宽松政策,也会对输入型通胀产生影响;三是国内成本推动的因素。综合这三个原因来看,通货膨胀压力的存在很难在短期内解决,而是一个长期现象。

    在这一时刻,我们更应该未雨绸缪,在宏观调控上采取有效措施,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进出口贸易对通货膨胀的影响。 今后,我们应该把有效的控制进出口和保持物价稳定作为宏观调控的核心任务之一,以实现宏观经济总体的稳定增长。当然,以后的对外贸易也需要根据国家的经济战略、产业政策等做一些调整,以促进国内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铁矿石进口 依存度 贸易影响交易平台

1、我国铁矿石进口现状及其依存度分析

自2005年4月20日,由国务院总理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钢铁产业发展政策》,指出,要努力把中国建设成世界钢铁大国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钢铁强国后相当一段时间内我国钢铁产量都出现持续增涨的态势,同时由于我国铁矿石产量的局限性,进口会成为主要途径之一。数据显示,在2008年,在全球经济出现衰退的情况下,我国的GDP仍然出现了9%的高幅增长,钢铁进口同比增长15.9%,钢铁产业作为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之一,其行业发展的顺利与否直接制约我国经济能否持续稳定增长,但反观铁矿石价格居高不下的国际格局,钢铁行业无疑面对着两难的选择。

由表1我们可以看出,我国铁矿石的进口主要集中在澳大利亚、巴西、印度三个国家,虽然2008年较2007年累计比重有所降低,但仍未改变我国铁矿石进口对这三个国家的依赖,过高的铁矿石进口集中度不利于我国进口铁矿石风险的分散,而且这种情况在一段时间内仍得不到有效改善,因此铁矿石集中度问题在短期内并不能对我国钢铁企业的决策产生大影响。

对外依存度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进出口总额占该国或地区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对于铁矿石来说,铁矿石的对外依存度是衡量其质量好坏的关键标准,由于国内铁矿石品位较低,大约为进口矿石的50%,同时,根据海关统计数据显示我国进口矿石量与年国产矿石量折算,几年来我国的依存度均保持在50%以上,这也说明铁矿石仍然需要大量进口,且依存度居高不下。

2、以价格为衡量标准分析铁矿石进口

今年第一季度,亚洲市场铁矿石均价为108美元/吨,而通过表2中数据我们能明显看出,我国在今年第一季度每个月份的铁矿石进口单价均在120美元/吨以上,平均为127.88美元/吨。高昂的进口价格与大量的进口数量表明,尽管现阶段我国进口铁矿石数量巨大,但在国际市场方面仍缺乏与铁矿石进口大国相对应的话语权,进而导致我国在铁矿石进口上被迫接受高价,使钢铁企业承受高额的生产成本。这也表明,目前国际铁矿石市场的竞争性不够,卖方垄断现象严重,所以我国应该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以降低我国钢材的生产成本,通过降低成本来减轻对进口原材料的依赖度,从而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通过以上对我国铁矿石进口依存度及价格方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在改善对外依存度方面做一些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首先,国家可以推行一些引导型政策来带动国内企业有目的的应对我国现阶段原料依存度高的问题;其次,我们要通过资产力量大力扩充对铁矿石采矿权的掌握力度,并在铁矿石进口方面紧密团结起来,通过两方面的措施来取得谈判的更大力量;再次,研究并制定铁矿石战略储备的方针、政策、制度与运行管理等体制,增加铁矿石的战略储备也是非常必要的。

从对我国铁矿石进口依存度的分析及相关应对措施可以看出,在当前国际铁矿石市场近乎由必和必拓、力拓、淡水河谷、澳洲FMG等大型采矿商垄断的大背景下,我国作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铁矿石进口国想要解决铁矿石价格谈判中话语权不足的问题,最主要且有效的方法还应该从自身入手。既2010年铁矿石谈判无果而终后,在2010年4月开始的新年度中,三大国际采矿商打破了传统的“铁矿石年度定价”模式,将之改成了“季度定价”模式。使铁矿石协议期限由12个月改为3个月,随着协议期限的缩短,铁矿石价格的波动也变得愈发激烈。为稳定国内铁矿石市场,改善我国当前存在铁矿石进出口被动局面,以为中外企业提供更丰富、便捷的交易渠道,减少人为恶意炒作引发的铁矿石价格大幅波动,推动形成公平、公正、合理透明的国际铁矿石定价机制,促进铁矿石市场健康、有序、稳定发展为目的的中国铁矿石现货交易平台在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和中国五矿化工进出口商会共同发起下于2012年1月16日,在北京国际矿业权交易所成立。平台的建立表明我国在尝试走出被动局面的同时也在努力成为全球铁矿石价格形成中心。4月19日,随着最后一个矿山巨头必和必拓在北京与北京国际矿业权交易所举行入世协议签约仪式,正式成为中国铁矿石现货交易平台发起会员;至此,世界四大矿山巨头力拓、必和必拓、淡水河谷及澳洲FMG均加入其中。而拥有国外大矿山及国内矿山企业同时存在的中国铁矿石现货交易平台,其所形成的价格也将在某种程度上反应我国矿山企业在铁矿石进出口贸易中与国外矿山之间的相互影响。

3、通过铁矿石现货交易平台现状探索国际市场对我国国内矿山企业的影响

平台成立之初,人们怀着对钢铁市场未来的美好憧憬对平台寄予厚望,但由于钢铁行业的持续萧条,平台并未能及时回馈人们满意的表现,平台自2012年5月8日开通,截至8月8日的三个月时间里,总申报658笔,其中买盘申报153笔,卖盘申报505笔,总成交25笔,总成交数量322万吨,总成交合计金额4.38亿美元,其中七月份整月,成交数量四笔,交易量占进口比例不到1%。如此惨淡的数据未尝不能说平台的建立雷声大雨点小,特别是由于平台没有涉及实质性的投放量问题,大矿山的加入更多的是表态对中国铁矿石现货交易平台的支持,其形式意味大于实质;因此尽管大矿山已经成为发起会员,但是并没有明确表示投放多少量进入该平台交易,而且由于在该平台主要是“线上撮合,线下交易”的模式,这使得平台对交易的最终完成缺乏一定的约束力,后劲不足情况的出现成为了必然。通过种种表现我们能明显看出,平台的建立并未起到预想的效果,平台建立的初衷是为改善我国对国际铁矿砂市场的过分依赖,通过平台为国内的矿山企业与国际大矿山建立联系,为国内矿山企业提供一个能与国际接轨的大环境,因此国际大矿山的加入就显得至关重要了,但是我们从上面可以了解到,国际大矿山的加入更多的是在表面的形式上,并没有承诺或表态将提供多少量投入到平台交易中,因此大矿山的加入其形式意味大于实质。在没有国际大矿山实质加入的情况下,平台建立的作用无疑显得鸡肋,从国内矿山企业与钢铁生产商之间的交易情况来开分析,其间的交易可能完全不需要平台来撮合,甚至企业不愿将完成的交易展示于平台之上,显然每个企业都不希望自己与合作企业之间的交易成交价被作为其他企业拿来竞争或压价的砝码。在囚徒困境中,只有每个参与者都保持沉默才能使社会总收益最大,因此平台的建立若不能达成最初的愿望则可能反过来有损国内与矿石有关企业的总体利益,最终减缓我国钢铁市场的发展。通过此分析我们很容易的联想到平台建立的初衷是否仍为我们想象的为改善我国在国际铁矿石市场上的尴尬局面,如若加入一定的政治因素而使得对我国铁矿石市场的分析不能单纯的从经济学原理入手,使得我国的铁矿石市场上不仅有一双“看不见的手”,还有一双操控能力更强的“看得见的政治的手”的存在,那么,过于形式或动机不纯粹的努力当然容易使平台的影响大打折扣。

同时由于国际铁矿石价格的下降,钢材市场是明显的收益人之一,并且,从客观情况看,中国铁矿石需求在过去十余年间一直在不断增长。数据显示,中国进口铁矿石数量从2000年的6900万吨直线上升到了2013年的8.19亿吨。有预测称,在2020年之前,中国的进口铁矿石的总量或许不会发生根本性逆转,因为市场上仍有大量贸易商在一段时间刻意囤积矿石,且市场口铁矿石库存一直维持在接近1亿吨的水平。国际铁矿石价格的下跌,国内铁矿石的需求量并未下降这两方面原因导致了我国的矿山企业受到了来自国际铁矿石市场的巨大挑战。目前我国的像三大矿商那种挖出来就能装船、离岸成本只有20多美元每吨的铁矿资源,已经极少,新开矿山距离远、选矿难、成本高,需慎重分析和预测未来铁矿石经济可采的边界。正由于在进口铁矿石与国产铁矿石的价格博弈中,国外铁矿石拥有很大的盈利空间,因此,即使由于国内钢铁价格下跌,倒逼进口铁矿石价格下跌的趋势已愈发明显,但凭借着较国内矿山企业更大的降价空间,国外大矿山抱着赌博的心态,从中国铁矿石库存量处于低位角度预计中国市场的铁矿石现货价格将开始复苏。而国内的矿山企业,因其不具备太大的利润空间,当国内的钢铁企业将与国外大矿山博弈的锋芒转嫁到国内矿山企业身上时,国内矿山企业很可能由于无法或不愿在成本上挣扎而退出铁矿石市场。在只看供求不看市场的铁矿石市场,虽然作为一种自然资源,但“级差地租”式的定价法并不能解救国内矿山企业高成本的被动处境,这样,国外大矿山通过“以低价换市场”的手段,使国内矿山企业面临生存危机,当大量国内矿山企业退出国内铁矿石市场一个必然的结果就是国内钢铁企业加大铁矿石进口量,进一步提高铁矿石进口依存度,从而进入一种恶性循环。

4、结语

国家的稳定、繁荣需要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而钢铁产业作为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之一,其行业发展的顺利与否直接制约我国经济能否持续稳定增长,在全球遭到金融危机导致铁矿石市场持续低迷的格局下,在国际铁矿石市场被国外大矿山垄断而我国作为全球最大铁矿石进口商依然缺乏应有的话语权的特殊局面中,为缓解我国国内钢铁市场过分依赖铁矿石进口的现状,我国发起并建立的中国铁矿石现货交易平台,在尝试走出被动局面的同时也在努力成为全球铁矿石价格形成中心,但由于平台建立后几个月的平淡表现让人们意识到,美好的憧憬下,漫长的寒冬依然要一步一步的走过,但近期平台活跃度略有升温的优异表现,再次让人们感到一丝暖意。为更好的改善我国在国际铁矿石市场上的被动处境:首先,我国应在国内加大找矿力度,增长铁矿石投资项目,提高国产矿石的供给量以达成与进口矿石的有力对抗;其次,在国际方面,坚持生产以对国际铁矿石价格形成支撑,减缓铁矿石价格的下降,为自身争取更大的利润空间也是缓解市场压力聊胜于无的方法;最后,我国矿山企业要充分利用国家提供的平台,根据自身情况,发觉自身优势,在国际铁矿石价格低位徘徊,且并不回升趋势的现时,承受住来自国际市场的压力,敢于迎接挑战,快速适应市场供求形势,最终使自己稳步度过“寒冬”。

参考文献:

[1]焦军普.国际经济学[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篇4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现代科技的不断进步,以及社会公众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绿色环保的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随着低碳经济的提出,各国的服装纺织企业纷纷对于改进服装纺织生产,促进服装贸易可持续发展给予了充分的重视和关注。为了能够在保持并促进服装贸易经济增长水平的同时,不断对于服装纺织行业的生产技术标准进行提高,各国不断采用通过新的行业法规或标准的方式使本国服装纺织产品的质量得到改善和提高,同时,进口国通过国际贸易政策作为壁垒,对于低标准的产品输入进行限制。从服装纺织行业的发展角度看,各国的新法规和新标准确实有助于促使服装纺织企业完成高投入、高耗能、高污染的增长模式的转变,也有助于促进服装纺织产业的升级,同时对于保护生态环境、维护人类的生命健康也有很大的帮助。然而,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行业技术水平毕竟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国际服装贸易的发展也十分不平衡,这就导致了服装纺织产业的行业标准的国际化进程很难能够在世界的范围内得到一致的认可。假如发达国家以其发达的社会经济背景为支撑,利用先进的行业技术优势在是世界范围内强势推行服装贸易行业的国际化标准,必然会极大程度地扭曲国际服装贸易的发展格局,特别是会极大程度地影响发展中国家的服装进出口贸易。近年来,由于世界经济的发展,发展中国家社会经济的崛起,发达国家的服装贸易逆差正在不断扩大,针对于这一现象,欧、美等发达国家甚至将服装进出口贸易和经济、政治目的相挂钩,通过各种借口和理由对国际服装贸易的自由化进程进行阻挠。

从我国的服装进出口贸易的客观实际看,自进入WTO以来,我国服装进出口贸易在国际贸易中一直遭遇黄灯。在取消配额制度以后,我国的服装进出口贸易并没有因此得到解放,服装进出口贸易的自由化局面并没有因此而出现,以欧美的发达国家为代表,我国服装出口贸易一直遭受到设限,并且受到他们所谓的“中国”的影响,在服装出口贸易方面一直遭受到各种限制措施。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欧美等发达国家所引起的舆论影响和示范效应,其他国家或地区也作出了一些跟风的反应,针对我国的服装纺织产品制订并实施了一系列限制贸易的措施,我国的服装进出口贸易因此受到了巨大的影响。

尽管我国服装进出口贸易在国际贸易环境中受到了很多不公的待遇,但是最终还是要从经济发展的影响上寻找根源,为此,回顾我国经济与服装进出口贸易的发展历程,分析经济发展对于我国服装进出口的影响,有助于我国服装进出口贸易行业明确自身在国际贸易中所处的位置,制订出有效的应对措施。

一、经济起步阶段的服装进出口贸易

建国初期,百废待兴,我国的工业发展几乎是零基础,面对以美国为代表的国际帝国主义在经济上的封锁,在服装纺织行业的目标是要能够尽快地解决我国广大人民的穿衣问题。为了尽快实现这一目标,国家立足国内现有资源,特别是依靠农业基础,凭借天然原材料重点促进棉纺织工业的发展,兼顾丝织、麻、毛以及化纤等服装纺织工业的发展。经过全国人民的团结努力、自力更生,到了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的服装纺织行业已经发展成为具有丰富品种和齐全工业门类的产业部门,为我国的服装纺织产业和服装进出口贸易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这一阶段,我国服装纺织工业的发展主要还在于满足国内的需求,产量主要多用于自给自足,服装进出口贸易的量非常少,出口的纺织类产品也主要是初级产品,被出口用于吸引外汇从而进口国内经济建设所必须的物资。举例说明,在1978年,我国的服装进出口贸易额仅仅是24.3亿美元,这一数字在世界服装进出口贸易总额中的比重非常微小,也由于当时我国与国际服装纺织品贸易及世界服装纺织行业的联系很少,因此在我国服装进出口贸易中与国际上的纠纷和摩擦也较少。

二、经济快速发展阶段的服装进出口贸易

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改革开放促使我国服装纺织工业的发展进入了高速发展的阶段,服装纺织产业的发展终于走出自给自足的发展模式,从内需型的导向转变为出口导向型。在这一时期,国内服装纺织工业抓住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基于,不断进行企业改革的探索和深化,引进了市场经济体制的模式对国有服装纺织企业进行改革,在对外方面,服装纺织工业以增加出口创汇为契机,扩大对外开放,不断向外向型经济进行转变。在经济发展的刺激,以及内外兼顾的发展战略作用下,我国服装纺织行业的工业基础得到了十分显著的提高,服装进出口贸易的能力也得到了持续的增强。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在1986年至2001年间,我国的服装纺织品出口的年均增长率达到15.4%,在世界服装纺织品进出口贸易总额中的比重不断攀升。到了1994年,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的服装纺织品出口国家,并将这一地位一直保持到现在。2001年我国的服装进出口贸易总额达到了534.76亿美元,在世界服装纺织品进出口贸易总额中的比重也从1980年的4.6%上升到了15.71%,说明在服装进出口贸易方面,我国已经跻身成为世界服装进出口贸易大国。

伴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我国服装进出口贸易能力也在不断得到增强,服装纺织产业的外向型特征不断突显,但是贸易纠纷在贸易摩擦也在不断增加。这一阶段在我国服装进出口贸易所遭遇的贸易纠纷和贸易摩擦中,我国往往处于孤立而被动的境地,总结原因有三个方面的因素:第一,当时我国还未成为GATT(《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或MFA(《多种纺织品纤维协定》)成员国,因此在进行服装进出口贸易协定的谈判中,始终无法获得GATT或MFA的支持和保护,使我国经常陷入被动、孤立的境地,因此在迫于压力的情况下签订的协议经常是不平等、不合理的;第二,在进行服装进出口贸易的过程中,由于缺少类似于GATT或MFA这种多边贸易组织的监督和约束,贸易进口方经常以各种借口和理由制造贸易纠纷和摩擦,更过分地会单方面地扩大对我国服装进出口贸易的设限额度和设限范围,对我国的服装类产品配额进行扣减,相 比于其他是贸易组织成员的国家,我国服装进出口贸易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中处于明显不平等的地位;第三,因为当时我国未成为GATT或MFA成员国,在服装进出口贸易纠纷中无法通过这些机构解决贸易争端,即使能够上诉到这些机构通常也无法得到公正的裁决。

总结这一阶段,在我国经济建设高速发展的情况下,我国服装进出口贸易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但是由于不平等的国际贸易地位,使我国在服装进出口贸易纠纷中遭受了很大的经济利益的损失,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服装进出口贸易的发展。

三、经济发展调整阶段的服装进出口贸易

随着经济实力的不断增长,中国在世界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2002年之后,我国终于能够以WTO成员国的身份正式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贸易。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于促进我国经济增长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为我国服装进出口贸易的发展带来了无限的商机和活力。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极大了减轻了配额对于我国服装进出口贸易的束缚,使我国服装进出口贸易能够在更为广阔和自由的环境中参与国际服装进出口贸易活动,使我国的服装进出口贸易的出口能力得到了很大的增强。在2002年至2004年间,我国对欧、美市场的服装出口贸易增速达到了32.96%,在欧、美等国家的市场占有率也得到了稳步的提升。

与此同时,随着经济的增长和服装进出口贸易业务量的增加,我国在服装进出口贸易中遇到的贸易纠纷和摩擦也在迅速增加,遭遇到的设限范围之广、设限数量之多也是前所未见的。根据世界贸易组织的数据统计,我国在进入世界贸易组织的第一年在世界反倾销案件占了276起中的47起,数量达到了世界第一位。俗话说树大招风,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引起了世界上一些国家的警惕,无论是欧、美发达国家,或者是发展中国家,纷纷把矛头对准了中国,加大了对我国服装进出口贸易的打击。在这一阶段,各国对我国服装进出口贸易的摩擦和打击主要通过五个方面的途径进行。第一,故意将世界纺织品配额的释放进程推迟。ATC(《纺织品和服装协议》)规定了成员国要在1995年1月1日到2005年1月1日完成全球范围内的服装进出口贸易一体化进程。然而,实际情况是各国在进行每个阶段的执行时,其增加的一体化金额远远低于数量,并未达到ATC所规定的配额追加增长要求。这种要到最后的时刻才将配额全部释放的行为不但抑制了我国服装进出口贸易的发展,而且使国际服装进出口贸易长期性的处在扭曲的状态,不利于国际服装进出口贸易的发展。第二,欧美等国家长期对中国服装进出口贸易实行高压政策。这些国家利用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和政治影响力,频繁地对我国服装进出口贸易进行施压,更过分地是在国际社会中肆意鼓吹中国。美国的纺织品行会还通过联合各洲的国会力量以及纺织工人的组织对世界范围内的纺织品贸易相关议题进行施压,矛头指向中国和印度。在欧美等国家的影响下,世界上共计65个国家相关行业组织签署了《伊斯坦布尔公告》,规定世界贸易组织讲纺织品配额制度延长到2007年底,极大了损害了我国服装进出口贸易的利益,影响了我国服装进出口贸易的发展。第三,发达国家通过采取双边协定、补贴以及高关税等各种方法和手段达到限制我国服装进出口贸易的目的。根据世界贸易组织的数据统计,2003年,美国、加拿大和欧盟等国家的服装进口关税平均为7%到10%,甚至有达到30%的高关税,是在所有进出口货物中关税最高的产品。根据国际纺织品服装局的数据统计显示,2001年美国的进口关税收入中,有42%是来自于纺织品或服装类货物。此外,美国、加拿大以及欧盟等国家还通过双边协议的方式对非洲及加勒比国家以及其他一些欠发达国家和地区给予贸易优惠的待遇,例如免配额、免关税等方式,这种行为一方面对于缺乏优势的纺织业生产地区起到了扶持作用,使国际服装进出口贸易格局遭到扭曲,另一方面是发达国家为了扩大面料出口,变相地对本国纺织业进行补贴的手段。由于我国并不属于世界上的任何组织或集团,不仅不能享受到进口国的优惠待遇,还要受到进口国最严厉的限制,使我国的服装进出口贸易的发展遭到了打击,蒙受了不必要是损失。第四,通过各种借口和理由对我国服装出口贸易进行设限。长久以来,欧美国家一直警惕我国的经济发展,对于我国的服装进出口贸易一直保持高度的重视。在我国进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这些国家不断地对我国服装进出口贸易进行挑衅,同时采取了各种限制措施。由于这些发达国家十分担心我国的服装进出口贸易会对其国内市场造成扰乱,会对其国内经济发展造成威胁或者损害,因此经常寻找借口讲对于我国服装进出口贸易的制裁进行延长。这种对贸易设限的延长,使我国服装进出口贸易在国际贸易的竞争中,长期处于不平等的地位,抑制了我国服装进出口贸易的发展。

四、结束语

随着全球经济的持续发展,世界服装进出口贸易也将更加自由化,更加一体化,但是由于各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贸易保护的现象还将继续在国际贸易的舞台上继续保留一定的戏份,并且将不断地衍生出更多新的保护措施和贸易保护的相关理论,通过更加灵活而隐蔽的方法对全球服装进出口贸易的各个方面造成影响。因此,为了促进服装进出口贸易的健康发展,加快世界服装进出口贸易的自由化、一体化进程,关键在于保证世界经济的平衡发展,从而减少贸易保护的情况发生,最终使这种现象完全消失。

参考文献:

王丽萍.纺织产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当代经济管理,2007,(1).

李钊.中国纺织产业国际竞争力.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

篇5

关键词:进出口;贸易;路径;转型;升级

一、我国进出口贸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贸易顺差太大,贸易摩擦增多。我国进出口贸易顺差最先起源于欧美国家,还有东亚新兴经济体和我国之间产生的。我国需要从其他国家采购各种原材料以及零配件,还有一些中间产品,经过组装之后卖到国外。因此,把提高成本以及亚洲对欧美国家产生的贸易顺差直接转嫁给了我国,这就是我国针对欧美等国家产生的贸易顺差最为主要的来源。另外,随着人民币不断升值,受到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原材料成本不断上升,和各国之间的贸易摩擦也在逐渐增多。

(2)进出口贸易处于产业链低端,经济效益低下。我国进出口贸易企业在资本还有技术密集型产业当中经历的大部分都属于劳动密集型环节,重点在产品研发以及设计,还有制造以及销售,还有运输以及售后等不同的环节共同组成了整个产业链条,并且在这个产业链条中只进行对零部件做出简单的进出口。随着进出口贸易国外增值率其增长速度不断放缓,所以我国进出口贸易的经济效益也是比较低下的。大部分的高额利润都被国外企业拿走了。我国进出口贸易大部分的是依靠出售低生产要素的产品来获得低价回报的,随着技术密集型以及资本密集型类别的产品占据的市场比例越来越大,我国在进出口方面有着较低的附加值,目前还处于产业链以及价值链的最底端。

(3)对外依赖性以及依附性较强。造成我国进出口贸易依赖性以及依附性不断增强的最主要的原因在于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快速发展。一直以来,我国的进出口贸易都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因此,这种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就决定了我国进出口贸易的依存度比较高的根本原因所在。到目前为止,我国进出口贸易总体形势呈现稳步增长的态势,但是,一旦出现进出口贸易价格波动,对于国内经济的发展以及稳定都是非常不利的。

二、我国进出口贸易转型升级路径

(1)基于产品层面的转型升级。主要从微观层面来分析我国进出口贸易实现转型升级。把所有的进出口商品都按照具体的进出口方式进行分类,主要可以分为禁止类以及限制类,还有允许类等等。用此办法来限制我国进出口产品生产技术水平以及生产工艺水平较为落后的境况,并且对于容易引起出现贸易摩擦的产品,应该不断优化产品结构,全面促进进出口产品贸易转型升级。

(2)基于产业层面的转型升级。进出口贸易在整个产业层面进行转型升级主要是通过进出口贸易产品实现转型升级作为基本条件的,这同时也是进出口贸易产品实现转型升级最为直接的表现。另外,进出口贸易产品主要是由劳动密集型产品以及资源密集型产品逐步转向资本以及技术密集型产品方面实现转型升级的,目的在于带动我国进出口贸易由原先的资源密集型以及劳动密集型逐步转向资本以及技术密集型方面转变,大部分的进出口企业尤其是在产品工业流程方面实现产业升级对于带动国内进出口贸易实现价值链由先前的低端环节逐步转向高端环节方面升级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并且还能够更进一步地拉长整个价值链进入到产业发展领域,有效带动进出口贸易产业升级。

(3)基于区域层面的转型升级。从整个区域层面来看,我国进出口贸易要实现转型升级就应该针对当前进出口贸易存在较为严重的区域分布不均匀这一问题做好解决,全面促进我国进出口贸易区域性经济获得协调性发展。进出口贸易表现在区域层面上的产业转型升级主要体现在我国东南沿海区域,这些地区的进出口贸易相比较中西部地区而言存在着较大差距。因此,全面实现我国进出口贸易转型升级还应该让进出口贸易体现在产品层面以及产业层面这两个方面都做到转型升级,并且不同的区域都应该同时实现转型升级,不同区域之间还应该建立起优势互补以及相互联系的国际贸易产业价值链。

三、小结

目前,进出口贸易仍是我国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重要方式,我国不能否定也不能放弃发展进出口贸易,而要继续将进出口贸易作为我国的重要贸易战略。但是,中国作为一个经济大国,不能仅仅依靠传统的比较优势实现国家经济的长期发展,也不能依靠劳动密集型进出口贸易实现从贸易大国到贸易强国的转变。因此,我国进出口贸易转型升级面临巨大压力,对进出口贸易转型升级路径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吴百福,徐小薇.国学精品课教材:进出口贸易实务教程[M].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篇6

【关键词】人民币汇率 升值 进出口贸易 贸易顺差

一、引言

改革开发以来,人民币汇率逐渐发展为国民经济的稳健发展与内外均衡的经济变量。国际金融界一直对我国持续已久的贸易顺差进行着指责,近年来,鉴于出口导向型经济取得的巨大成就,中欧及中美双边贸易都呈现贸易顺差继续扩大的现状,人民币升值已经成为必然,因此人民币汇率成为我国进出口贸易前进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随着世界金融的全球化、一体化发展,我国的经济与国际经济的结合程度越来越高,这样人民币汇率的变动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愈发显著。所以有必要进行人民币汇率及我国进出口贸易之间关系的分析与研究。

二、我国进出口贸易特点

从改革开放发展至今,我国进出口贸易迅速壮大发展,大体呈现以下的特点。

(1)对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特别是对外开放和外贸体制改革步伐的加快,我国出口贸易呈现飞速发展的状态。1988年,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首次突破1000亿美元;2004年;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突破1万亿美元,居世界第3位。2007年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首次突破2万亿美元;2008年,我国进出口总额达到顶峰的25616亿美元。2009年,由于受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为22072亿美元,依然具有很大的规模。(2)进出口贸易依存度不断上升。进出口贸易依存度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国民经济对进出口贸易活动的依赖程度,通常用本国对外贸易额占本国GDP的比重来表示,具体可分为进口依存度与出口依存度。1997年至今,我国进出口依存度一直呈现稳步上升的趋势,尽管2009年金融危机略有下降,但是整体水平仍然较高。(3)加工贸易所占比重较大。国内企业使用国外厂商提供的零部件或原材料,并按国外厂商提出的质量技术标准加工出成品获取效益的贸易方式就叫做加工贸易。一般的商品买卖不同,加工贸易方式涉及的零部件、原材料及加工后出口的成品都是委托方所有,并没有发生货物所有权的转移。加工贸易使我国进出口呈现刚性发展:出口增加的同时,进口也在增加。

三、人民币汇率变动原因

人民币汇率的变动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影响。

(1)我国贸易顺差促进人民币升值。自从加入WTO后,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一直处于长期平稳的增长趋势中,这为国际贸易顺差创造了先决条件。但是贸易顺差在带来巨大外汇储备的同时也对形成了对人民币的升值压力,贸易顺差的出现将直接导致人民币汇率的变动。(2)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持续增长。由于我国对于投资环境的建设以及经济政策的实施,经济一直处于显著增长的阶段,促使外汇投资商信赖对人民币的投资,也加剧人民币汇率的上升压力。此外,由于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的爆发,国际经济增长明显变缓慢,但是我国经济却能持续增长,从而促使外汇逐渐价格下跌,进而诱发人民币升值。

四、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进出口贸易影响

(一)人民币升值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积极作用

(1)有利于进口成本的降低。人民币升值使进口的原材料、能源及其他生产资料的价格下降,这将大大减少我国引进国外先进设备、技术和其他战略物资的成本。使大笔交易的进口成本将随着人民币升值而降低,从而提高了相关部门的盈利能力,并且提高了产品的竞争力。(2)有利于缓解贸易摩擦。自加入WTO以来,鉴于出口导向型经济取得的巨大成就,中欧及中美双边贸易都呈现贸易顺差继续扩大的现状。人民币升值可增加我国的进口总额,从而有助于减少贸易顺差、减少贸易纠纷,从而缓和我国与欧美主要贸易伙伴的关系,促进我国经济贸易的和谐发展。(3)有利于促进贸易结构优化升级。一直以来,“重出口,轻进口”便是我国对外贸易的战略,尽管它推动了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但是也增加了对出口的依存度。人民币的升值必然会造成一定程度上的进口增加及出口减少,可以缓解当前我国进出口贸易结构不均衡的局面。人民币升值对推动我国对外贸易结构的优化升级,激发国内企业自主创新,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人民币升值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消极影响

(1)削减了我国出口贸易。相对比国外收入增长幅度而言,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增长幅度小,其优势就被抵消了。在这种情况下,经过人民币实际汇率的调整然后升值,会导致我国贸易顺差减少,贸易出口利益将会缩水。(2)打击外商的投资积极性。外商在国内的贸易额度在我国出口贸易额度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人民币升值将直接减少外商在我国的投资成本,打击了外资注入的积极性。(3)影响国民经济的稳定增长。人民币升值直接影响着国民经济平稳健康的发展,人民币升值首先会增加出口成本,进而导致价格体系的变化,这不利于当前我国企业商品的价格体系,而且还会造成企业的人员流失及结构调整。另外,人民币升值还会造成国外商品的盲目进口,从而导致供需关系不平衡,影响国内商品市场的稳定,甚者会造成通货紧缩现象。(4)不利于国内企业的发展。人民币升值将降低进口商品在国内的销售价格,国内消费者用同样的货币可以购买质量更好、数量更多的进口商品,这将严重影响到国内相关企业的生存与发展。(5)加大我国国内就业压力。人民币的升值将削弱了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导致可以容纳众多劳动力的加工型出口企业利润下降。这些企业转向技术资本密集型产业后,必然会使许多素质较低的劳动者面临失业危机。

五、结论

中欧及中美双边贸易都呈现贸易顺差继续扩大的现状,人民币升值已经成为趋势。人民币升值对于我国进出口贸易有利有弊,为了更好的规避由人民币升值带来的不足,我们需要认真分析人民币汇率变动与我国进出口贸易之间的关系,研究相应的调整优化策略,以保证我国经济与贸易的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 何婷. 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J]. 时代金融, 2010,12.

[2] 刘崇献, 李彤. 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经济的影响[M]. 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

篇7

关键词: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升值;贬值;进出口贸易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得生产要素在世界范围内快速流动,进出口贸易迅速扩张成为各国宏观经济的重要部分。中国的经济飞速发展的现在,日益高涨的进出口贸易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自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以来人民币汇率频繁波动,使得进出口贸易与人民币汇率利益攸关。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变化影响我国进出口贸易一般分为三个层面。一是人民币有效汇率稳定性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二是汇率的预期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三是汇率变化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

一、汇率水平的变化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

(一)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升值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

(1)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升值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积极影响。第一,人民币的升值导致我国进口产品价格下降,从而加大了我国对国外先进设备的进口力度,为我国企业技术的向高层次转变提供良好条件。第二,人民币的升值加大了我国企业外来投资的能力。企业可选择原材料价格高的行业进行投资,从而减低企业成本、提高利润、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第三,人民的升值减少了贸易摩擦、缓和了与国际贸易伙伴的关系。

(2)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升值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消极影响。第一,人民币的升值冲击了我国的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出口。我国大部分出口企业为劳动密集型企业,比如工业制造业、文化用品等行业,属出口优势行业,而化工、交通工具等行业资本比较密集处于劣势状态。结构层次很低出口企业价格弹性比较高,议价能力比较差且技术含量不高。出口产品在价格上涨一定百分点的同时,相对应的出口产品数量会增速下降相应的百分点这样的一上一下抵消了我们出口企业原材料、劳动成本以及产品价格低的优势。这样如果人民币快速升值超过企业所能够承受的压力范围,出口企业就会把部分产品转销到国内从而影响国内市场,导致国内市场竞争加剧。第二,人民币的升值导致外商以外币投入我国的资本发生相应的贬值。外商通常会以人民币现汇的方式在我国国内直接投资,希望以此来减少相对应的投资成本,从而来避免贬值状况的发生。除了以上如果人民币发生贴水,汇率损失也是不可忽视的,这样就对外资的引进造成了一定的困扰,打消了外商对我国投资的积极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第三,人民币的升值导致了出口成本的增加。加大了企业对外出口机器设备、材料时的成本,进一步加大企业对外经营合作的风险。对外贸易企业和国际公司在进行期末结算时面临着汇率风险的增强,并致使收益减少、损失加大,回国利润缩水情况严重。

(二)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贬值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

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贬值实际不影响我国进出口商品的本身价值,它是通过在国际贸易中的相对价格来体现的。

(1)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贬值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积极影响。第一,人民币贬值致使我国出口商品的外币价格下降,外国对我国出口商品的需求上升,从而扩大了我国的出口规模。第二,人民币贬值,我国进口商品的本币价格上升,从而抑制我国对进口商品的需求,使进口的规模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人民币贬值后在我国所出口商品的外币没有下跌的前提下,我国出口取得的同样数量的外币可以换取更多的本币,从而使得出口厂商的利润增加,有效地提高了企业出口的积极性,扩大了我国的商品出口的规模。第三,人民币贬值后,因进口商品本币的价格提高,一些国内发展不理想的工业可以借此生存和发展起来,所以,即使由于一些原因人民币贬值后我国对进口商品的需求并不大,却依然可以抑制进口。总而言之,人民币的贬值,可以起到抑制进口,扩大出口的作用,从而改善我国的进出口贸易。

(2)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贬值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消极影响。第一,人民币贬值后,我国出口商品的外币价格虽然下跌,但是外国对我国出口商品的需求不会马上加强,我国对他国的出口商品数量也不会急速增加。同时,我国进口商品的数量也不会随即贬值从而造成进口价格提高而立即减少。贬值对于我国出口的扩大,进口的一直要等到一段时间之后才能发挥作用。所以在人民币贬值的初期,我国的进出口贸易状况是不稳定的,甚至会出现恶性反应。这种时滞性的影响我们称它为j曲线效应。第二,人民币的贬值是否能很好地改善我国的进出口贸易,还要看进口商品以及出口商品的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马歇尔勒纳条件规定只有进口商品需求弹性和出口商品需求弹性的绝对值之和大于1时,人民币的贬值才能对改善我国进出口贸易起到作用。在小于1和等于1时会导致进出口贸易恶化。

二、汇率稳定性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

人民币有效汇率的频繁波动会引起进出口企业在生产、销售是的不确定,为了减少和规避风险一些企业会减少国际贸易,从而减少了我国的进出口贸易的收支,影响了我国经济发展,为了使企业不受汇率波动的影响,中国人民银行调节人民币的全部超额供给和需求,承担汇率波动风险。在面对汇率波动的风险时,我国进出口企业更倾向有采取保守的方式。人民币汇率的过度波动明显不利于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发展。

三、汇率的预期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

自金融危机以来人民币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升值压力,进出口贸易高水平的双顺差是人民币升值压力的主要原因,由于预期中国出口产品的价格会随着汇率的升值而提高,致使出口商品增加,而国内出口商品为了规避汇率升高带来的出口量下降的风险,会提高出口产品价格以此增加外汇收入,扩大我国进出口贸易的顺差。短期人民币汇率升值的预期有利于我国进出口贸易,但是随着双顺差的持续,如果预期变成现实,那么人民币汇率升值将会带来不可估量的负面影响。甚至导致我国进出贸易出现逆差。很多劳动密集型的企业将会因为丧失价格优势面临破产。

四、结束语

近几年来虽然我国的进出口贸易一直保持顺差并不断增长,但是顺差的持续也导致了诸多的问题。例如,外汇的增长,通货膨胀风险的加剧等,自金融危机以来,很多国家面对困境,是对我国巨额的贸易顺差进行的严厉批判,普遍认为造成了人民币的严重低估,从而要求人民币升值。我国不能只是依靠调节人民币汇率促进进出口贸易的发展,应该提高技术水平,提高资本技术密集商品的出口,提高高技术产品自供自足的能力从而降低对外进口的比重,降低对国际市场的依赖,同时提高进口商品的议价能力,增加我国国际贸易的竞争能力,不断改善我国的进出口贸易的数量和质量,从而达到持续和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刚.人民币汇率升值、进出口贸易与经济增长[J].西部金融,2012(6):17-20.

[2] 刘政宁.人民币汇率与中国进出口贸易关系的探讨[J].金融窗口,2013(1):123-126.

[3] 左晓慧,余国昌.人民币有效汇率对中国进出口贸易影响的研究[J].经济问题,2012(10):93-95.

篇8

关键词:汇率制度 进出口贸易

一、汇率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

汇率水平是影响进出口贸易的一个重大因素。经济学的常识告诉我们,本币升值,意味着其它国家的货币贬值,在进行出口贸易的时候,同样的货物进口国需要拿出更多的本国货币,因此进口国可能转而求其它国的商品,不利于本国的出口。而本币贬值,意味这他国的货币升值,进口同样的货品需要更多的本币,不利于他国出口。

汇率变动会影响进出口贸易以及贸易收支,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汇率变动引起收入变化,影响进出口贸易

汇率变动的最直接体现就是本币的升值或贬值。货币升值会造成进口商品价格下降,而出口商品价格上升,虽然不利于出口,但是可以改善国际收支,货币贬值则可以达到相反的效果。但是实际上,货币的贬值对收入的影响主要来自两个方面:贬值会造成进口商品价格上升,出口商品价格下降,从而使得贸易条件恶化。与此同时,在同样名义收入水平下,消费者只能购买较少的商品,也就是导致实际收入的下降,这必然导致该国支出的下降,从而改善贸易收支。另外,如该国存在尚未得到充分利用的资源,则贬值可以刺激国内外居民对本国该种产品的需求。根据凯恩斯经济学的原理,民众的经济支出会通过凯恩斯乘数而数倍提高国民收入,国民收入的提高又会提高国内支出,达到良性循环的结果。

2.汇率变动引起价格传递,影响进出口贸易

前面说到,汇率变动的最直接体现是货币的相对价格上升或下降,这首先在进出口贸易中体现出来。但在金融全球化的今天,国际市场的价格变动最终也会影响国内市场的一般价格。因此汇率的变动会引起国内一般价格水平,从而影响进出口商的贸易额和国家的贸易收支,这从以下两个方面体现:首先,货币的升值是以本币表示的进口商品价格下跌,如原料或半成品,然后通过价格传递,影响最终商品成本的下跌和价格的下跌。其次,汇率变动会使得贸易收支发生变化,如货币贬值后会出现贸易收支顺差,然后使得外汇储备增加,而外汇储备的增加,又使得央行必须通过购买外汇而在国内市场上投放更多的基础货币。显然,更多的基础货币会导致通货膨胀。近两年中国的外汇储备不断的增长,尽管不是人民币贬值的结果,但是大量的外汇储备和国际经济的变化,使得中国的通货膨胀率一直较高就是很好的说明。当通货膨胀出现的时候,其实是鼓励人们消费,因为在名义货币不变的情况下,公众更有意愿将货币转化成有形的资产,客观上又会推动物价上升。

二、应对汇率变化的一般对策

应对汇率变化的一般对策主要从进出口贸易中多样化的进口来源,结算货币的选择,以及利用各种金融工具。

1.选择多样化的进口来源

如同一国货币紧盯着另一国货币有很大风险一样,进口来源的单一很容易使得出口商转移汇率风险,甚至操纵价格。因为如果进口来源过于单一,反映了该国的某种资源对其贸易对象国或者地区的高度依赖。2007年底和2008年7月发生的两次大的石油涨价行为可以说明这一切,因为全球的石油资源过渡依赖一些产油国或地区。某些资源过于依赖单一国家或地区,必然导致企业的经营严重受制于该国的货币汇率的波动,该国进而将汇率的风险转嫁到进口商。这种单独的依赖本来就是不明智的选择,再加上当前全球经济的不明朗,进口商的经营风险进一步放大。因此,必须适当地扩大进出口业务的地域分布,在国际范围内分散原料来源和销售地点,在多个资金市场上以多种货币筹措资金,按照汇率走势和国际贸易形势,建立一定的货币组合,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分散国际贸易和投融资中的外汇风险。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