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企业经营风险及对策8篇

时间:2023-07-13 09:23:17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企业经营风险及对策,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企业经营风险及对策

篇1

关键词:施工;企业;风险;对策

中图分类号:C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经营风险

1.1签订合同风险

招标单位的声誉不佳风险。业主提出苛刻的条件,包括业主要求建筑施工企业垫资,带资,降低工程造价,提高预留工程保修金等的苛刻条件或要求,使以后中标施工增加极大

风险 。施工成本而损失过大的风险。投标工程造价过低的风险。施工现场周边环境差的风险。地方政府文件和承诺可靠性风险。业主其它过于苛刻的条件造成风险。通过私刻公章、利用原职务虚张声、一张收据盖多家公司印章等手段实施合同诈骗风险。

1.2合同履行期风险

设计变更过大,业主或监理工程师不及配合签字导致工程款大幅度增大风险。因业主工程款拖欠,不按时支付风险。因业主原因延长工期风险。发包人迟延提交设计图纸影响施工并由此引发施工费用增大和延长工期风险。发包人拖延工程验收风险。业主不及时签认工程联系单风险。项目审计与工程结算相差造成风险。因工程质量验收意见不同产生风险。因业主人动产生的工程结算风险。

1.3实例

①某公司承包了一高档商住楼工程,在施工过程中,某法院贴出公告将该在建工程查封,涉案金额 3000 多万元,如果继续施工,公司可能会受到比较大的损失,经公司初步结算,发包人尚拖欠工程款1081万元。

②某公司承包了一土建项目工程。施工过程中,工程设计发生变更。基于此变更,公司提出了增加工程款的书面要求。但发包人坚持等工程结束时一起结算。

2. 对策

2.1对招标人的声誉和诚信进行调查

了解招标人历年在社会上声誉和资信状况,银行评估诚信等级,招标人的资金实力等。

2.2搞好市场调查,避免盲目投标

施工企业承揽工程业务时必须对该项目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了解 如该工程是否经国家正式批准立项,是否列入国家基本建设计划,资金来源渠道是否正当,资金到位情况是否良好,建设用地是否征用,施工环境如何等。在此基础上要进行可行性研究,确定工程是否可承接,再论证本企业技术条件能否满足施工要求。

2.3施工企业通过各种手段维护自己权益

有法律规定的依据法律,没有法律规定的依据双方约定,因为双方约定纳入合同法保护,地方政府制订各项政策或部门规章要写入合同作为一种约定,因为只有法律、行政法律有强制力,大量的地方政府所发的文件或规章不具有法律强制力,只有纳入合同为约定才能对双方有约束力。合同中工程结算应有明确的时间限制,因为法律对工程结算细节没有明确规定,要约定工程造价程序和计算方法,包括工程价款确定办法,采用何种定额和取费标准,工程量如何确定,由业主哪个部门负责人签发,设计变更施工图纸增加的工程量如何确定价款和

对工期影响,工程价款的支付方式和期限等规定 凡实行项目投资法人责任制应查明项目投资法人是否真正组建起来,注册资本是否确实到位。由于项目新组建的投资法人通常还没有业绩,此时应调查其管理水平,诚信程度和道德素养等。

2.4保证材料供应质量

①招标方业主供应材料,如何对其质量标准认定、价格与管理费计取,供应时间是否影响施工工期,特别材料质量问题造成工程质量影响与验收,供货延期对进度影响均应写入合同。

②投标方采购建材,包括红砖、装饰材料、门窗等材料供应商,当业主不及时支付工程款,总承建商只能被迫拖欠分包工程款和材料货款,从而发生被诉讼的情况,如何处理写入合同中,可提出与分包商、供应商,树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理念,也就是提出与分包商、材料供应商签订合同,应力争支付分包工程款与业主支付工程款同步的条款。当材料供应商提供自行拟定的格式合同,这些格式合同其中有些是对承包商不利的,如果不加以审查,应会给总承包企业以后带来严重的隐患。如果诉讼法院为材料供应商所在单位的所在地,按《民诉法》规定,因合同纠纷提出的诉讼,通常由被告住所地或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可以争取在本方所在地打官司,大量案例说明打官司选择何处法院受理是关键一环。因为关系到本地经济利益、人际关系影响,本地诉讼效果较好,而异地诉讼阻力较大。合同书面约定承包违约需付违约金,而没有提及建设方违约应付违约金,或对承包方义务非常明确,甚至非常苛刻,但对建设方义务却非常含糊。这对施工企业损害极大,要采取合同起草权,避免以后遇到麻烦。

2.5合同时效风险

《民法通则》 规定,一般的诉讼时效为二年工程竣工结算后,业主如不能在约定期限内付清工程结算款时,要防止债权过期。对有履行能力,只是一时资金困难的,可与业主签订

还款协议,以书面形式确认欠款数额和还款计划,并要求对方提供担保,以利债权实现;对信誉较差,有大量外债甚至有资金链断裂现象的,应立即,并向法院申请采取保全措施。有的发包方为拖延付款,拒不组织验收,或故意出具不合格的验收报告,要求工程交工却不竣工,而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和合同法等法规建设工程款优先受偿权的规定,只要申诉材料齐全,证据充分,证明工程已按合同要求完工,应要敢打官司,申请法院予以竣工确认。

2.6提高增强工程的结算意识

工程价款能否如数按期收回,直接影响项目经济效益。因此施工项目部必须将工程款结算作为施工的重点中重点来抓。尤其是主要领导和财会人员,一定要牢固树立资金滚动时间价值观念,增强工程款结算意识,搞好各方面的关系,采取积极有效措施,达到工程款如数及时回收,加速资金周转的目的。

2.7加强工程合同管理

项目部经营人员一定要熟练运用经济合同等法规法则,在起草与审阅合同内容时要考虑周全,反得推敲,细致分析,合同用词恰当,即使一个字,一个标点符号细节都认真考虑,将验收计价、工程款结算的时间、方式、方法一整套程序以及工程款不能按时结算的违约条款填写清晰明确,切忌用模棱两可毫无约束或无时间约定的的词语,避免发生合同纠纷,给项目部带来不必要的损失,防止工程款的拖欠事件发生。

2.8在合同基础上进行结算编制

在履行合同过程中,第一,要注意进度结算。按形象进度完成工程量进行结算,要在合同约定的时间内提交结算报告,做好签收记录。如发包方延期付款,应以书面形式提交催款报告,做好签收记录。第二,变更价格结算。如图纸变更、工程量增加等,应及时做好相应签证,并做好签收记录。第三,竣工结算。作为项目部要严格按合同约定时间提交竣工结算报告和结算资料。如合同条款未约定“发包人收到承包人递交的竣工结算报告及结算资料后28天内进行核实,给予确认或提出修改意见,逾期视为认可竣工结算文件”的,我们在提交竣工结算报告和结算资料时,可另附一份报告,把以上条款再次约定明确,并要做好签收记录。

2.10注意及时维权

在履行合同过程中,当我们的权利受到侵害后,应当及时维权,不可一味垫资施工,丧失最佳索赔期。在向业主发出书面催款函没有效果的情况下,依照《合同法》的有关规定,

可行使以下权利,进行维权:

第一,行使代位权。如了解到业主方有到期债权,而业主又不去主张权利的,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根据《合同法》第73条之规定,行使代位权。也就是说,施工企业可以以自己的名义向法院提讼,代替业主方向业主的债务人主张债权。

篇2

关键词:施工企业;风险;对策

引言:建筑施工企业的经营风险主要有投标报价风险、承包合同风险、工程施工过程风险、分包管理风险、债权债务风险等。建筑施工企业如果没有风险意识,缺乏对经营风险的预防和控制,就很难在激烈的建筑市场竞争中有立足之地。下面对建筑施工企业面临的主要经营风险及对策进行探讨,为建筑施工企业经营管理提供必要参考。

一、建筑行业投标报价风险分析及对策

投标报价风险是指建筑施工企业在投标报价过程中因报价失误或因技术处理不当造成项目低价中标而给企业带来的风险。从近几年建筑市场供求情况来看,供小于求比较突出,有时出现一个建设项目参与投标的施工单位多达十几家,竞争十分激烈。在工程项目招投标中,有相当一部分业主采用经评审的最低价确定中标单位,片面追求最低价中标,有的还将让利作为承包工程条件之一,并写入合同条款中。巨大的让利幅度势必导致建筑施工企业因不能有效消化压价让利损失而带来工程项目施工和安全生产管理难以到位,质量、工期和成本控制难度加大,企业经济效益不断下滑甚至导致亏损等风险因素。采取的对策是:建筑施工企业要有效控制和防范投标报价风险,必须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合理报价,增加科技含量,努力降低施工成本,不断增强消化压价让利的能力,促进建筑施工企业由规模效应型向质量效益型的转化。首先,竞标阶段合理报价。在建设项目的竞标阶段,建筑施工企业必须全方位搜集建设项目和业主方的有关资料,认真研究招标文件,及时、全面、准确地掌握建筑市场动态,深入了解建设项目施工环境,理解和吃透业主方的意图以及合同文本中的相关条款内容,在投标报价前分析可能发生的各类经营风险,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对项目进行风险评估后作出决策。项目承接优先考虑的是是否盈利,不要盲目投标,盲目报价。同时建立以净利润和现金流为导向的经营管理模式,从而最大限度的降低经营风险。其次,要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管理措施、经济措施等,有效降低工程成本,增强企业消化压价让利的能力。因此,建筑施工企业要推行项目成本管理,以建筑工程中标价扣除税金后作为工程结算收入,再扣除目标利润后确定目标成本。施工中要以人工费、材料费和机械费等作为项目成本的重点控制对象,应采取针对性措施,实施重点管理。对超预算的支出要建立追加预算的批审程序,以确保建筑施工企业工程成本的降低。

二、建筑工程承包合同风险分析及对策

承包合同风险是指建筑施工企业在签订承包合同时由于合同条款不全面,存在缺陷而带来的风险。主要表现在:一是合同存在着单方面的约束性,责权利不平等,使承包方在苛刻的条件下,被动地承受着质量、工期、安全等方面的诸多经营风险;二是业主违约,拖欠工程款的风险。由于业主的资信程度存在问题,建设资金缺乏或违规工程的存在,使后续工程建设资金不能到位,给承包方带来资金动作困难。三是建筑工程先定价后成交的价格风险。合同标的,往往需要一定过程才能完成;受市场诸多因素的影响,建筑材料价格有时会发生剧烈波动,合同的固定价、包死价均给施工方带来较大的风险。四是履约过程中的变更、签证风险。由于业主的原因,引起工程设计和施工图的更改,施工的自然条件和作业条件的意外变化等,工程量的增加,而业主不按时签证或回复联系单,给施工企业带来利益损失的风险等。应采取的对策是:建筑施工企业要有效防范承包合同风险,必须具有合同履约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首先,建筑施工企业管理层,在项目管理过程中要提高法律意识、履约意识。对能够预见的风险在签订合同前,通过合同条文加以约束,以避免可能发生的风险。其次,健全和完善合同管理制度。施工企业就工程合同管理的每个环节和操作程序进行规范,建立和健全具体的可操作流程。最后,要严把合同评审关。对重大承包工程项目要组织企业生产、技术、质量、安全、财务、预算等有关专家,在投标前,对招标文件的主要内容进行研究和评价,作出明确的评审结论,确定是否参加工程投标。在工程中标后、签订承包合同前,根据招标文件和合同规定的合约条款,进行综合评审,以避免承包合同风险的发生。

三、工程施工过程风险分析及对策

工程施工过程风险是指建筑施工企业在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组织不严密,措施不到位,责任不落实,导致工期、质量违约,成本失控,安全事故等经营风险。施工过程风险的控制,是建筑施工企业合同履行最重要环节。采取的对策是:建筑施工企业在施工阶段必须加大过程监控,做好成本、工期、质量、安全等经营风险的防范。第一,在开工前必须仔细研究合同,将合同条款逐条逐字消化,根据工程承包合同要求、施工图设计规范、施工环境,施工期间可能的气候变化等情况,结合自身施工技术水平,编制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第二,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制定科学严谨的进度计划,合理配置资源,以保证建筑工程高效有序均衡施工。工程建设期间的进度计划调整要及时报送现场监理以及业主审批,以作为工期费用索赔的有效依据。第三,要根据工程特点,明确质量目标,制定相应的质量计划,加强对人、机、料、法四大要素的有效控制实现质量目标。第四,建立健全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组织施工,加强人员的安全风险意识教育,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安全隐患要及时排查与整改,避免各类安全事故发生。最后,要建立项目施工运行机制,全面落实施工生产工作责任制。总之,建筑施工企业应充分发挥本企业的有效管理资源,合理配置和优化资源,严格按国家工程规范与技术标准,全面履行工程合同承诺,确保工程项目按工程承包合同约定顺利实施。

四、工程项目分包管理风险分析与对策

分包管理风险是指建筑施工企业在分包工程施工管理中,对分包商管理不到位,对分包工程施工过程监控不力,从而导致总承包项目的工期、质量、成本、安全等因素不能得到有效控制而带来的经营风险。在当前国情和经济环境条件下,工程分包商结构复杂,难免泥沙掺杂,工程分包不仅没有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的提高,反而在施工生产管理中出现混乱和无序,造成总承包工程整体在质量、工期、成本、安全等方面不能全面履行工程施工合同,给企业带来一定的经营风险。应采取的对策是:建筑施工企业在工程分包管理中,一是要严格建立工程分包商准入制度。按照程序验证工程分包商相关资质、营业许可证件,对其企业规模、各项管理制度情况、近年经营业绩、财务状况、合同履约情况、信誉度等进行审核,并作出综合评价,确认其可分包工程任务范围。二是签订合同时表述必须明确,数量条款、价格条款要清楚,工期、质量、安全条款要完备,履行期限和履行方式要明确,合同条款中要有违约责任约定条款和解决争议条款,不得有违反法律的条款,杜绝可能产生的缺陷和漏洞。三是对分包工程做到全过程的监管,严禁以包带管。同时加强施工过程的组织协调,与分包商队伍建立良好的协调关系,工地现场代表要时时深入施工现场进行指导和监督施工,实现对分包工程施工全过程的有效监控。

五、建筑工程债权债务风险分析与对策

债权债务风险是指建筑施工企业由于债务人的原因导致债权无法回收造成企业资产损失的风险,同时由于无法按时清偿分包工程款和材料款等有关债务,造成被债务人、相关政府行政主管部门问责等风险。近年来,建筑领域的工程款拖欠问题日趋严重,有愈演愈烈之势。应采取的对策是:对工程债权债务风险的控制关键在于有效防范工程债权风险,防止发生工程资金链断裂。为此,建筑施工企业要强化工程结算管理和资金管理,加大债权清收力度,有效化解企业的债权债务风险。首先,强化工程结算管理。一是要力争在工程合同中明确工程施工过程中进度款和工程竣工后结算款的时限有利条款。对于业主方有意拖延和无正当理由拒付工程款,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必要时通过法律手段来维护债权,确保企业的合法权益不受损害。二是要加强对工程应收账款的时效监控,及时预报潜在的问题和可能风险。对由于被拖欠工程款形成的企业应收帐款,要认真测算其管理成本、机会成本、坏账损失成本以及融资遇到困难导致的潜在风险和危机。三是要不断强化工程款拖欠的清收力度。针对不同工程拖欠款的特点,适时洽商或签订还款协议、诉讼或财产保全、债权债务转移和实物抵债等多种有效措施,回收工程拖欠款,以控制工程款坏账风险。其次,强化资金管理。建筑施工企业必须完善资金管理办法,规范结算纪律,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此外,建筑施工企业可以通过建立良好的银企合作关系,力求以最小的成本融集资金,以弥补资金的缺口和不足,规避分包商和供应商对施工企业的诉讼风险,满足施工生产经营需要。

篇3

关键词:中小餐饮企业;经营风险;对策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餐饮行业蓬勃发展,中小餐饮连锁店因为经营成本小、进入门槛低而吸引了大量投资者的进入,中小型餐饮连锁店的数量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受外部经济形势影响以及市场竞争程度的日益激烈,中小餐饮企业面临的经营风险不断加大,许多企业因为管理上的缺失而引发财务危机,影响了企业的发展。因此,必须对企业经营活动中的风险问题进行认真分析并采取有效的改进措施,以保障企业的稳定发展。

一、中小餐饮企业经营风险问题

(一)投资风险

许多中小餐饮企业为了快速占据市场盲目扩张,不断增加连锁店的数量,将大量的资金投入到设备、厂房等固定资产方面,但是大规模的物质基础投入却不一定能够带来丰厚的盈利,一边开设新店面一边店面倒闭的现象屡见不鲜,市场扩张期间出现现金流量的大量流出,造成企业偿还贷款能力的减弱。并且中小餐饮企业自有资本金额普遍不高,用于市场扩张的资金常常需要依赖外部借贷来补充,资产负债率的提高和财务杠杆系数的增大使得资本结构失衡,当外部市场经济形势不好时,企业可能因为原材料、人工成本的提高以及活动资金无法回收问题而导致资金流的断裂,引发财务危机。

(二)经营风险

在中小餐饮企业经营活动中面临的风险问题主要包括:一是采购风险问题,餐饮企业在购置原材料的过程中受市场条件影响很大,原材料价格上涨或者出现断货的问题是企业难以预料的,有的企业选择囤积原材料来防治物资短缺,材料价格的下降会使企业发生亏损,也有的时候因为流动资金紧张问题而无法购置急需的材料,导致经营活动中断。二是人员流动风险,连锁经营的中小餐饮企业多采取的是标准化的经营管理模式,企业员工在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前需要进行培训,但中小餐饮企业人员流动性较大,企业在员工培训上投入的大量资金会因为员工的离职而付诸东流,增加了企业经营的人力成本。

(三)财务管理风险

餐饮企业因为其经营活动的特殊性,在购置蔬菜、酒水等经营活动中经常是与一些零售商、菜农等散户进行流通,这些商品提供商常常无法提供发票,大量的小额资金进出以及发票开具方面制度的缺失导致企业收入和成本出现混杂的局面,难以施行有效的核算与监督,造成企业财务管理方面的难题,不利于企业财务风险方面的防范和预警。许多中小餐饮企业在实际生产经营中没能实行统一管理,允许各门店自行负责部分采购和支付工作,造成大量的沉淀资金分散在各门店,资金使用率降低,存在较大安全隐患。此外,许多中小餐饮企业采取家族管理模式,财务决策方面存在经验主义和主观主义问题,对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的不足难以及时反馈并提出合理化建议,难以保证财务工作的高效运转。

二、中小餐饮企业应对经营风险的对策

(一)加强企业内部控制与管理

完善企业内部控制与管理方面的工作制度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有序开展的重要保障,各中小餐饮企业应当积极推进规范化管理和标准化服务,规范企业的财务管理行为,尽可能的规避和防范财务风险的发生。在管理人才任用方面要避免任人唯亲,通过建立一支文化素质高且具备现代化经营管理理念的人才队伍,提高经营决策的科学性,帮助企业健康稳定发展。在财务管理方面要施行统一管理,避免各门店采购经营的随意性,加强对财会从业人员的监督和检查,严格财务发票管理确保财务数据的真实可靠性,增强财务管理的透明度,避免财务漏洞产生。

(二)强化经营风险意识

各中小餐饮企业要提高经营风险的敏感性,对可能产生经营风险的各环节加强控制和管理。在重大财务决策方面要注重财务方案制定的科学性,通过广泛的市场调研科学选择合适的财务方案,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的改进和完善,规避或减少财务风险的发生。在资金的使用和管理方面,要科学安排不同投资渠道的比率,避免盲目投资,通过完善资金的使用结构分散投资风险,提高资金的抗风险能力。当财务风险发生时要认真分析内部管理、成本、战略定位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找出相应解决方案,努力消除或减少财务风险对企业经营带来的危害,提高企业经济运行质量。

(三)完善绩效考核管理

各中小餐饮企业应当加强绩效考核管理,通过明确绩效考核目标,实施绩效评价和诊断工作对企业行为进行全过程控制,保证企业内部的高效运转。同时加强对员工的关注度,及时了解员工需求,广泛听取员工意见,为员工提供向上发展的机会,利用岗位晋升、薪酬激励等激励机制提高员工的工作热情,增强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为企业留住人才,减少企业人员的流动性,降低企业人员培训成本。各中小餐饮企业在绩效管理过程中要注意奖惩制度不能过于粗放,要做到赏罚分明,确保激励机制能够切实发挥实效,要能够充分调动企业人员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工作效率,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彭娟.我国餐饮零售快餐业态连锁企业发展战略模式研究――基于十家快餐连锁企业分析[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2014(5).

篇4

关键词:气候变化;农业生态环境;影响;防御对策

中图分类号: S162 文献标识码:A

丰都县地处四川盆地东部边缘,三峡库区腹心。长江横贯县境,全县地貌以山地为主,山区约占全县面积的3/5。在全球呈现气候变暖趋势下,丰都县境内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山脉东北至西南走向,山脉和丘陵、山间平坝相间分布,形成“四山夹三槽”的地形地貌特征,丰都县这种独特的地形成了影响丰都县气候状态、决定丰都县气候的重要因素。气候变化和特殊的地理环境,导致了丰都县干旱、雾害、冰雹、大风、低温、连阴雨、雷电灾害等气象灾害的频繁发生,严重影响了丰都县工农业生产,制约了丰都县的经济发展。通过做好为农天气预报服务,尽可能地掌控住气象灾害的发生,对减轻或避免灾害对工农业生产的影响,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提高适应气候变化能力,调整农业结构,对保证高产优质农业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资料来源

气象要素观测资料来自于丰都县气候基本站1959~2006年47年的资料,从丰都县民政局、县农业局、县防洪办、县气象局等单位的灾害调查资料以及《丰都县县志》整编资料获取气象灾害资料。通过对原始资料的分析统计,总结出了丰都县47年来的气候变化规律,以及气候变化对农业气象灾害的变化规律。

2 结果与分析

2.1 气温的变化

根据对丰都县国家气候基本观测站1959~2006年47年的观测资料统计,丰都县年平均气温为18.1℃,冬季(12月~次年2月)平均气温为8.5℃。丰都县1959~2006年47年气温变化如图1所示。

由图1可看出,气温的变化分为很明显的三个时段,即高-低-高的分布,只是各个时段的长短不一;从1959~1981年近22a来平均气温有一个逐渐下降的趋势,到1982年气温下降到历史最低值17.4℃;从1981~1986年连续6a平均气温均低于常年值;从1987~2006年20a平均气温又由低到高的一个上升趋势,到2006年气温上升到历史最高点19.5℃。由47a冬季气温变化(图2)和最低气温变化(图3)可看。

从1959~2006年47a中低于历年平均值的有12a,主要集中在1984~1996年间,历年最低冬季平均气温出现在1984年为6.7℃,1997~2006年10a间无一年冬季平均气温低于历年值;最低气温从1994~2006年再无低于0℃,表现为暖冬。2005年暖冬最为明显,较常年偏高2.7℃。不难看出,随着气候变暖,稳定通过日平均气温0℃的初、终日分别经历了提前和推迟到全年气温均高于0℃,无稳定通过0℃初、终日的过程,导致积温相应增多。积温增多对农业生产有2个方面的影响。有利的一面是暖冬出现,利于越冬作物冬小麦等的正常生长安全越冬;积温增多,无霜期延长热量增多,能够提高农作物的复种指数和产量。不利的一面是利于病虫害的越冬存活,加大了病虫害的存活基数,不利于作物病虫害的防治。气候变暖,气温升高,气流的流动会加大,导致地表蒸发、作物蒸腾量加大,能够促进改变原来的生态环境。

2.2 降水量的变化

丰都县47年间年平均总降水量为1058.7mm。从图4可看出,从1960~1980年21a间、1981~2006年26a间分别有7a、12a呈偏少状态,降水偏少最多的年份(1981、1992、2001年)均出现在这一时段,降水量的变化呈下降的趋势。通过以上的统计分析,在丰都县气候变化中,气候变暖和变干几乎是同步的,50~70年代,气温偏低,降水偏多,应属湿冷年份,80年代后至今,气温偏高,降水偏少,应属干暖年份,当然个别年份除外,整个趋势是这样。从分析的结果看,这种变暖又变干的趋势在丰都县不是很明显。

2.3 丰都县主要农业气象灾害的特点

2.3.1 干旱

干旱是在某时段日降水量低于某值,来衡量是否达到干旱标准。主要是由于长期无降水或降水显著偏少,造成土壤缺水、不能满足作物的正常生长发育,最终导致作物减产。按干旱的成因可把干旱分为土壤干旱、大气干旱、生理干旱3种类型。实际上,只有当作物出现生理干旱时,才足以使作物受害。干旱造成农作物减产,工业、畜牧业等遭受巨大的经济损失。

在丰都县干旱一年四季都可能发生,发生较为普遍的。从对全县干旱的统计情况来看,伏旱发生最多最重,47a间有38a不同程度的发生,出现频率81%,影响是最大的。其中1959年、1978年、2001年、2006年是较重的。例如2006年7月8日到9月4日,≥35℃高温日数达52d,≥37℃暑热日数达42d,≥40℃酷热日数达14d,9月4日极端最高气温达38.4℃。全县31个乡镇均出现严重旱情,农经作物受旱面积46200hm2(其中绝收面积11387hm2),干旱高温造成73.5万人受灾,39.1万人、37.9万头牲畜饮水困难。全县现蓄水总量仅为0.105亿m3,实际蓄水量占应蓄水量15%,高温干旱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17850万元,其中农业损失12165万元。

2.3.2 雾害

按照世界气象组织规定,水平能见度降≤1km以下即达到雾的标准,能见度在1~10km的称为轻雾。常见的雾多为乳白色。雾的出现,导致地面的水平能见度显著降低,湿度增大。雾容易引发呼吸道、风湿关节炎等疾病;浓雾易造成交通事故等,对交通人体健康有很大的影响。

从图5对每年雾日的统计中可以看出,丰都县每年都有雾发生。在1959~1978年间雾日都在平均值以下,1979~2006年间除了1981、1984、2006年外,均在平均值以上,处在多雾的时段,雾害有加重的趋势。

2.3.3 雷电灾害

雷电灾害被联合国有关部门列为“最严重的十种自然灾害之一”,被中国国防电工委员会称为“电子时代的一大公害”。可能造成生命财产的重大损失。

从图6对丰都县雷暴日统计情况来看,1959~2006年雷暴平均日数32.8d。在1959~1982年23a间只有3a的雷暴日数在平均值以上,在这些时段雷暴发生的次数是较少的;1983~2006年24a有5a的雷暴日数在平均值以下。从上面的统计情况来看,丰都县的雷暴日数的变化呈现一个前少后多,有一个上升的趋势。

2.3.4 病虫害

全球气候变暖,致使丰都县暖冬越来越明显,造成丰都县水稻、玉米等主要作物病虫害也日趋严重,每年丰都县都会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病虫害防治,但是丰都县近几年水稻病虫害还是不同程度地发生了。主要是冬暖利于病虫害越冬,使得越冬虫卵基数增大,给病虫害防治加大难度;高空气流的加强,助长了病虫害的迁飞加大了距离传播,导致病虫害的不断发生。

2.4 对策建议

2.4.1采取提高绿色植物种植面积,减少地表面积,减少突发性强降水天气发生的几率,减少雨水直接对地面的侵蚀从而达到避免或减少强降水造成泥石流、山体滑坡等衍生灾害发生。

2.4.2在冬天应搞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加强病险库、塘整治。降水期间能够充分利用每次降水蓄水,保证干旱期间工农业生产需水;雨水多的时节能够自由调节唐库蓄水,做到强降水唐库无损安全度汛。

2.4.3积极做好人工增雨消雹工作。在丰都县的伏旱少雨季节,应大力开展人工增雨工作,增加靠天吃饭田地需水,在南部山区易发生冰雹区,要适时开展人工消雹,减少风雹灾对烤烟等的影响。

2.4.4积极建设为农服务“两个体系”,提高气象为农服务和防灾减灾能力,从而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做好农用天气预报气象服务,拓宽气象服务信息渠道,保证旗下服务信息能尽快尽早的让一线生产的同志知晓,灾害来临时能尽早采取规避措施,避免或减少灾害损失。

2.4.5做好病虫害防治的科学指导,坚持多采用生物防治技术,少使用化学药品的原则,减少病虫害防治在农作物上的残留,从而达到尽可能减轻使用化学防治药品,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

2.4.6做好灾害防御知识宣传工作,让群众掌握各种应急抢险防御措施,减少灾害损失。提高群众防灾减灾和规避灾害的风险意识。

参考文献

[1]胡毅,李萍,杨建功,朱毅. 应用气象学[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7.

[2]黄建,成秀虎.农业气象观测规范[M].北京:气象出版社,1993.

[3]赵广才.保护性耕作农田病虫害防治[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

篇5

关键词:低碳经济;汽车企业;风险;对策

一、低碳经济的基本内涵

低碳经济这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其含义重点在"低"这个字上。这种经济模式要求能源使用量低,污染排放量少,污染程度低。发展这种经济模式主要靠改革创新能源使用技术、生产结构和制度,促进人们传统发展观念的改变。但当前全球汽车市场状况并不乐观,汽车生产明显大于人们对汽车的购买需求,导致汽车生产商竞争激烈,优胜劣汰明显。因此各国汽车生产商都在寻找新的生产结构,创新企业生产制度,响应号召进行低碳生产,共同促进低碳转型。

二、汽车营销风险的理性分析

1.汽车营销宏观层面可能遭致的风险

首先可能面对的是气候变化带来的风险。世界经济发展大部分还处于高耗能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这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发展最终会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相关机构表明若不尽快改变当前不合理的经济发展结构,会使到全球气温到本世纪末平均上升5~6℃,使全球生产总值减少10%以内,使发展中国家中的贫穷国家经济损失超过国内生产总值的10%。其次是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落后国家设置贸易壁垒带来的风险。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贸易合作也日益频繁,但有的发展中国家为保护本国经济设置对外贸易壁垒。还有可能面对的是经济发展仍然以高耗能产业为支柱而带来的风险。工业发展主要依赖于煤炭,且生产技术落后,因此争取实现汽车生产低碳化对于汽车生产制造商来说还是一个触不可及的梦想。最后是发达国家率先掌握低碳核心技术带来的风险。发达国家努力研发低碳发展核心技术,并企图率先垄断低碳技术,向发展中国家高价出售,这对我国汽车生产商来说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绊脚石和发展风险。

2.微观层面潜在的风险

第一,缺少市场销售的指导体系和经验。没有科学的营销指导理念和市场销售的实战经验是我国汽车企业中一直存在的问题 ,并且没有形成科学的管理体系,因此导致企业不能在市场需求动态变化的同时及时把握住需求变化趋势。第二,汽车生产的风险。汽车生产技术落后,且生产数量过量,这种做法和倡导低碳经济的口号相违背。第三,车企之间通过不断降低价格来获取销售量而带来的风险。中国的汽车市场产能过剩是早就存在的现象,汽车生产商之间为互相打压进行价格战,不断降低汽车的价格,来取得在汽车市场中的优势,但他们忽略了消费者在购买过程中买高不买低的消费心理,致使生产商虽然大幅度降低了价格但销售量仍然低下的现象,获取的利润也少之又少。第四,汽车销售渠道风险。我国的汽车销售渠道最开始是由国家垄断,但之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汽车生产商可以自己开拓销售渠道,建立自己的汽车销售模式,当前汽车市场面临的风险是销售途径向二、三级市场下沉,各个车企“划地圈地”,虽然满足了生产商扩大销售量的需求,但经销商的销售素质和质量都不高,对经销的汽车品牌坚持度不高,一旦经销的品牌市场销售量大幅减少,经销商就会抛弃本品牌而选择其他品牌。第五,促销风险。促进汽车销售主要是靠广告效果,人员推销,营业宣传。促销带来的风险主要是指人员推销带来的风险,已购汽车客户只有在等汽车有了损坏才会回来修理,这样车企就有很大的被动性,要想做到汽车销售人员主动上门检查是非常困难的,并且汽车销售人员对客户的态度和服务都需要有很大的改善和提高。

三、基于低碳经济下汽车企业的营销风险防范对策

1.气候危机和贸易风险的防范。第一步,倡导汽车生产技术的改革创新,国家政府要对车企积极进行引导和帮助,对发展有困难的车企进行财政支持,加大资金投入,鼓励车企发展新能源,制造节能汽车,政府要推动节能汽车在大中城市进行试点。第二步,大力推动汽车生产技术的革新,加快发展低碳经济,但不能过度追求速度,低碳经济的发展要遵循经济发展的规律,一步一步慢慢来,当然这也需要国家政府制定适当的政策来加以合理的引导。

2.产业风险的防范。注意汽车生产环境变化和政府相关政策的转变。当前我国低碳经济初步发展,国家对低碳产业的关注和支持都较大,大多数汽车生产商也会纷纷向低碳生产靠拢,这必然将会导致汽车市场的竞争力增强,国家也会出台相关政策来调整汽车市场竞争状态,促进产业的平稳发展,因为汽车生产商要对这些方面多加注意以此来防范风险。

3.低碳核心技术风险的防范。当前低碳核心技术竞争十分激烈,各国都在努力革新生产技术,跟上低碳发展的大潮,但发达国家正试图垄断低碳核心技术,这一经济发展背景促使我国车企进行技术革新,加快发展步伐。

4.汽车企业应树立并强化绿色营销观。这种观念要求车企要坚持可持续发展观念,努力践行低碳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发展自身经济,获取大额利润,损害消费者的权益和利益。汽车现在是人们出行的重要代步工具,这就要求汽车的质量和性能都要提高,汽车尾气的排放对环境的污染也很大,因此车企要注意汽车制造时要通过创新降低尾气排放污染程度。

5.重视低碳产品的研发。企业要想促进自身的产业结构转变就要重视低碳产品的研发,要将研发重点放在:力求做到将对非可再生资源的损害降到最低;产品的生产原料量减少;产品生产耗能低;产品排污量少且是经过处理后排污;产品可再回收利用。因此汽车企业应该做到:鼓励企业员工技术创新;要建立畅通的渠道连接消费者,尽快了解消费者需求的变化。

6.打造健全的汽车企业低碳生态链。车企要将低碳观念不止仅仅体现在汽车的制造过程中,还要将低碳观念注入到汽车生产和销售的各个环节中,例如汽车广告宣传,人员推销都可以体现低碳观念。

参考文献:

[1]单宝.解读低碳经济[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9(06).

篇6

关键词:国际工程承包 海外风险 对策研究

中国对外承包工程企业“走出去”已有三十余年,根据多年的经验,特别是深刻反思某些项目的教训,当前国际工程承包企业在管理工作中存在着亟待解决的管理问题,形成了影响企业海外经营的重大风险,即经营开发风险、境外项目管理风险、政治风险、合同管理风险、总部管控风险和人力资源风险。

一、海外经营风险研究

(一)经营开发管理风险

在海外经营中,项目的投标价格及投标方案直接决定了项目中标的可能性,如果项目价格较高,所有的投标工作都可能白费,如果低价中标,轻则没收投标保函,重则给公司造成严重亏损。

应对措施:一是明确总部与各二级单位的经营开发职能和权责,建立全公司清晰明确的经营开发体系;二是明确现汇、运作、援外等各类项目经营开发程序,明确各类项目评审程序、范围和内容;三是总部预算管理部门要及时对项目成本进行测算,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对项目方案及成本进行考核评估,落实奖惩;四是本方人员参与项目的投标,重点是组价、施组安排,主导项目的经营开发工作,有效控制投标风险。

(二)境外项目管理风险

境外项目管理风险导致该项目无法按照计划正常施工,致使工程拖期、人员窝工现象严重、质量不合格、资源浪费、项目严重亏损、面临业主巨额索赔及罚款,带来企业信誉上的负面影响,丧失企业在项目所在国的市场地位和发展机会。

应对措施:一是优化项目管理模式,根据境外项目规模、实施难度和自身情况,妥善考虑以何种方式进行项目管理;二是通过推进内控体系建设工作,明确总部及子分公司的风险管理权责,强化二级单位人员配备、机构建设,完善二级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强化总部对二级单位及项目的支持和考核;三是切实推进全面预算管理,明确项目成本目标,强化过程监督,加大项目考核力度;四是加强对项目国内合作队伍的选择、考核和评估,选择实施能力强,信誉好的单位,建立长期合作协议,稳步推进市场开拓。

(三)政治风险

政治风险主要是项目所在国政治动荡等因素导致项目成本大幅上升,预期收益降低或无法实现,驻外人员安全受到极大威胁。

应对措施:一是编制大型项目追踪情况数据库,对拟开发项目进行国别风险调查,从项目开发阶段起制定相应的风险预警措施和解决方案;二是加强与商务部、商会、口行、中信保、各使领馆经商机构等的密切联系,及时了解项目所在国政治变化;三是强化风险意识,严格执行评审管理相关规定,提高项目决策的科学性;四是针对存在政治风险的项目,可考虑引入保险机制,转移风险。

(四)合同管理风险

合同管理失误将直接影响合同的正常履行,影响合同项目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甚至造成企业巨额亏损与市场占有率的降低,对企业的生存发展、市场竞争力与长远的市场布局等战略目标实现均产生重要影响。

应对措施:一是将合同管理的重点前移至项目承揽的前期,注重标前评审及评审意见的落实,对重大的合同项目,法律人员赴业务一线参与商签合同,随时把控合同谈判、签订中的法律风险;二是加强项目管理人员尤其是境外一线合同管理人员队伍建设,通过加大合同管理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打造各地区、各国家合同管理专才,有效控制项目的合同管理风险;三是加强对合同履行的后续管理,建立项目实施状况的信息反馈制度,及时掌握合同实施、运行情况。

(五)总部管控风险

总部管理工作的薄弱甚至缺失将影响信息的传递的真实和效率,造成企业决策的失误;二级单位执行力不强将影响公司领导决策的执行,使二级单位经营管理方向出现偏差。

应对措施:一是明确总部对二级单位指导、监督、服务、考核的职能定位;二是以项目型管理公司作为发展方向,总部各部门围绕上述职能,重点是围绕如何有效及时的进行监督监督建立健全总部财务、工程、人事、法律、审计等各项管理制度,发挥总部的管理作用;三是加强执行力文化建设,营造反应迅速的企业执行力氛围,努力把公司的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六)人力资源风险

人力资源风险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方面人员的无效引入影响企业的经营生产;另一方面人才的大量流失也造成企业职工队伍的不稳定,影响职工的士气,使企业缺乏凝聚力。

应对措施:一是企业应本着公正、公平、公开和择优的原则开展人才引进工作,以产业结构和企业需求为导向,重点吸纳培养高层次人才和急需人才;二是完善薪酬、休假、职评等和员工个人利益紧密相关的各类制度,形成相应的激励机制和关爱机制;三是加强青年员工职业规划工作,充分培养锻炼青年人,尤其是加强对工程管理和技术人才的培养;四是积极推进人才属地化方式,大胆启用当地人才;五是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加强对境外员工的关心和爱护,提升企业的凝聚力。

二、进一步提高海外风险防范能力的对策研究

风险管理是海外经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海外经营是利润和风险相伴的事业,国际承包市场环境错综复杂,全面加强风险管理,采取积极的防范措施,严格规章制度、优化工程管理、严密施工组织,做到事前有防范,事中有控制,事后有补救,是避免和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从而赢得生存和发展的可行之路。

(一)完善内控制度,建立全面风险管理资料库

进一步建立完善海外风险管理内控制度,加强项目监控,大于5000万美元的海外项目,强化评审和阶段性的风险管控。结合海外业务实际,不断丰富和完善风险管控制度,设立风险管控的专门人员,认真组织实施海外项目的风险管理解决方案,使各项具体措施求真务实地落实到位;对于重大风险工程项目,实行紧急状态,直至风险有效化解后解除。

建立全面风险管理资料库。包括:国内外的风险管理知识、工程风险状态报告、工程风险案例、风险管理汇总数据、各个不同阶段风险检查表、风险应对方案、风险管理工具及模板、项目风险归纳总结、大型项目风险管理协同过程模型(雇主、承包商、咨询公司等)及全面风险管理综合模型等。

(二)增强风险研判能力,完善风险管理流程

一是开展风险识别工作。要对项目所在地区的政治形势、经济形势、业主资信、物资供应、交通运输、自然条件、治安状况、工人来源和技术素质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聘请有经验的专家对投标文件、有关法律法规、金融保险、贸易政策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收集与项目风险有关的各类信息,编制项目风险识别报告,对风险进行多维度分析,按照统一制定的标准和指标,对影响力较大的重要风险进行可量化的综合评估和评价工作,评估、评价尽量做到分析精辟、充类至尽。二是进行风险评估工作。要对风险识别报告中列出的各类风险逐一进行分析研究,根据每一个风险因素发生的概率和可能造成的损失量确定风险等级,为选择风险防范措施和风险管理提供依据。三是采取合理的风险防范措施。要学会风险回避,在投标阶段及时发现招标文件中可能导致风险的问题,争取在合同谈判阶段通过修改、补充合同来回避风险;要学会风险转移,将总承包合同中风险较大的部分及时转移到分包合同中,或通过向社会保险机构投保等方式进行风险转移;要控制风险损失,对一些不可回避又无法转移的自留风险,在报价中要考虑一定比例的风险费用,作为潜在风险的处理预备金。

(三)提升项目管理模式,推进“属地化”经营

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以不同条件下精细严格的合同管理,资金风险与结算赢余机率并存的财务管理,型号与标准不一的设备物资和施工技术管理,文化背景和行为方式相异的劳务管理为重点的项目精细化管理。稳步开展境外资金集中管理,制定符合公司实际的境外资金集中管理制度、方案,加强国际利率、汇率及金融产品研究,保障境外资产安全。加强境外应急管理,加大防疾病、防恐怖袭击、防自然灾害等工作力度,健全完善境外突发事件预警和处理机制,保障境外人员和机构的安全。

继续推进属地化经营,一方面积极吸收当地高水平人才充实我方管理队伍,降低人工成本的同时,减少境外经营管理中遇到的非技术性困难,尽早熟悉当地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准确把握当地市场动态;另一方面在项目投标及实施过程中,注重与当地优势企业的合作,提高项目中标率、有效防范项目风险、控制项目成本。同时,加强与当地政府、商贸机构的沟通和了解,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推广企业属地化文化,加大企业影响,提升企业形象。

(四)强化合同管理,大力培养国际化经营人才

工程合同是项目全面风险管理的主要依据。一是要强化合同管理体系建设,完善项目管理各阶段评审管理制度,实现合同管理规范化,在合同中限制风险和转移风险;二是要将合同管理的重点前移至项目承揽的前期,注重标前评审及评审意见的落实,对重大的合同项目,法律人员须赴业务一线参与商签合同,随时把控合同谈判、签订中的法律风险;三是要加强项目管理人员尤其是境外一线合同管理人员队伍建设,通过加大合同管理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打造各地区、各国家合同管理专才,有效控制项目的合同管理风险;四是要加强对合同履行的后续管理,建立项目实施状况的信息反馈制度,及时掌握合同实施、运行情况。

海外经营不仅要求经营者通晓国际投资、金融、贸易等必要的专业知识,熟悉国际惯例环境和国际市场,还要求对东道国的历史、文化背景、政治环境、法律制度、经济情况有一定的了解,并具备较强的管理技能。在人才的培养和使用上要坚持两条腿走路,在尽快从企业内部培养国际化经营人才的同时,实施人才全球化和本土化策略,在人才的招聘和使用上,大胆使用国外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篇7

隨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第三方物流企业作为连接生产和消费的重要推动力,取得了显著的发展。因此,在一定的程度上,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经营活动推动了物流行业的发展,如何有效的实施第三方物流企业风险管理与控制成为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的重点[1]。在互联网技术产生和发展以来,其影响和改革能力不断提升,与此同时,也为第三方物流企业法律风险的管理与控制提供了崭新的思路,加强对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将能够极大提升第三方物流企业法律防范能力。但是,在互联网背景下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风险管理缺少相关的法律法规[2]。与此同时,国家出台的许多物流方面的法律法规层次不高,法律约束力不够,各种法规之间还存在不协调的现象。因此,目前国家出台的物流法律政策有一定滞后性,这将会阻碍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发展。第三方物流企业法律风险控制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分析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法律风险管理能力,采取适当的措施来控制此风险,对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分析第三方物流企业在如何的状态下承担法律责任,就要分析其法律风险来源。因为第三方物流企业提供的服务是多样性的,其法律关系也相对比较复杂,或许会面临着很大的法律风险。因此,在互联网环境下,第三方物流企业要加强法律风险应对的防范意识,制定出防范风险的应对策略,以强化其法律风险防范能力,提高企业管理与竞争能力[3]。

1互联网背景下第三方物流企业法律风险现状

1.1国家制度、法律政策风险

从规范化来讲,目前我国还未制定统一的、完备的行业内标准,而对于物流行业及第三方物流企业来说,则缺乏系统及专门的相关法律规定,具有可操作性的及直接的物流法律法规的层次比较低,法律的实际效力比较小,物流法律法规之间存在不协调的现象。因而现在物流法律法规的滞后和不完善,阻碍了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发展。

1.2物流合同的法律风险

物流合同的法律风险,也就是服务需求方与物流企业之间的物流服务主合约风险[4]。物流服务主合约指的是:在合同中,物流服务需求方一方与供应商一方之间订立的合约[5],而第三方物流企业的供应商与需求方,针对“服务”的采办,进行合约的约束与签订,然后在合约里面规定详细的利益关系。但是,物流企业在执行合约的时候,货物其实一直在其掌控下,一旦物品发生问题,第三方物流企业就必须承担相关法律的风险。在实际案件中,一种情况是,在第三方物流企业合同的格式条款中,其作为物流服务提供方,将要承担对其做出不利阐释的后果。而另一种情况是第三方物流企业为了挽留客户,被迫地履行了一些不平等的条目,因而在无形当中给企业增长了一定的法律风险。

1.3违反合同法律约定的责任

根据物流过程的主要环节,第三方物流企业经营的危机主要来源于运输、装卸搬运、配送和信息服务等环节。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服务违约责任中最为常见的有物流过程中货物的损毁、货物不能按时送达,以及对错误送达的赔偿责任[6]。基于违约责任和侵权责任的分类,第三方物流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的违约责任,是合同风险的重要体现。在实际案例中,物流服务合同里,依照《合同法》的规定,双方当事人会将如在运输过程中货物的损毁、错误送达以及延迟送达等问题,进行责任的分配。当第三方物流企业未能按照合同约定完全履行的时候,客户便依照合同追究其违约的责任。依照《合同法》第三百一十一条规定,承运人对运输过程中货物的毁损、灭失承担损害赔偿责任,但承运人证明货物的毁损、灭失是因不可抗力、货物本身的自然性质或者合理损耗以及托运人、收货人的过错造成的,不承担损害赔偿责任。由此可以看出,物流企业承担违约责任是一般情况,但免责是特例。另一方面,第三方物流企业在提供物流服务的同时,如果进行了加害的给付,也存在侵权的风险,这样在最后就会承担相应的违约风险。因此,客户会二者选择其一来进行追诉。这种竞合的情况,虽然在实务中时有发生,但毕竟是加害的给付,要有第三方物流合同的存在才可能发生[7],因此法律风险研究的重点就要放在违约的责任上。

1.4第三方物流企业针对物流分包的行为对客户进行负责

第三方物流企业还要承担的法律风险就是其就物流分包行为对客户负责。在实际案例中,第三方物流服务的需求方,通常是与物流服务企业进行合同的签订,而现代物流涉及公路、铁路等多种货运形式,所以这种分二包行为也很十分普遍。然而,物流的客户却不直接与物流分包企业打交道,这样第三方物流企業与物流分包企业签订了物流合同之后,就会针对其此种行为为客户一一负责。因此,物流分包的行为也给第三方物流企业带出来了巨大的风险,收入高低在很大程度上会受物流分包企业业绩好坏的影响。但是,假如在物流服务中出现了一些问题,那么不管是第三方物流企业还是其他企业的责任,一般都先由第三方物流企业来进行索赔,并且保持对物流分包企业索要补偿的权利。根据“合同相对性”的阐述,委托方交托于第三方物流企业将其分支行为,而物流商将其承运活动交托于分包商。

2互联网背景下第三方物流企业法律风险应对策略与建议

2.1国家应完善互联网环境下物流行业的相关法律制度和政策

企业的管理与发展离不开相关政策的支持和引导,互联网背景下,第三方物流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要重视法律风险的防范与控制[8],因此必须要及时建立和完善相关的制度措施,充分支持和引导第三方物流企业在防范法律风险的过程中得到稳定的发展,以充分提升其管理水平。一方面,政府部门审时度势,对当前大数据和互联网+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对物流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有效的预测,在此基础上制定出详细的发展规划,针对物流行业的发展态势,制定出能够辅助其发展的政策,使得第三方物流企业在防范法律风险的过程中能够有效应用相关政策,提升法律防范和控制的能力。

2.2应增强互联网环境下法律风险意识,实现对物流运作全过程的风险控制

鉴于第三方物流企业活动过程中产生的法律关系较为复杂,会涉及到许多主体相互之间的利益纠纷,诸多风险贯穿于物流活动的过程之中。因此,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管理人员要明确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存在经营活动就将有风险,因此务必在行动上有所防范。详细地讲,首要的一步就是要做好项目的法律论证,最要紧的是,要保证该条目在法律上和经济上都是可行的。例如,在订立第三方物流合同之前,应该积极地向法律专家进行咨询,让专业人员来协助鉴定检查合同文本和可行性有无缺陷,通过这样的方法,在起始阶段就能有效地规避风险。

2.3通过投保商业保险转嫁风险

在现代贸易实践之中,投保第三方保险已经成为社会主义经济市场主体最为常用的规避危机的手段。在相关研究中,发现有64%的被调查企业会选择投保商业保险来规避危机,也就是说大多数人都喜欢通过投保以转移规避风险。在实务中,除了投保物流责任保险,还能根据自身风险的情况,投保盗窃责任、流通加工和包装责任、提货不着责任等保险。因此,一般企业,为了有效地防止被诈骗的风险,就会通过投保信用保险来规避风险,一旦被骗,第三方物流企业就能向保险公司提出申请,要求补偿。因此,提升第三方物流企业法律防范和控制能力,可以通过与专门的商业保险合作,这样做可以在发生风险时得到相应的经济弥补。

2.4增加用于法律风险管理和控制的资金投入

第三方物流企业增加法律风险管理和控制的金钱投入,似乎增多了企业的成本,看起来会影响到企业的经济效益,但如果因为法律风险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将法律风险导致的极大损失被弥补的结果看成是企业的收入,那么收入与成本的关系孰轻孰重应该一目了然。所以第三方物流企业若想长远发展,就应该加大此项投入,在管理和控制企业法律意识的过程中,增加其资金的投入。

2.5企业应利用互联网技术,提高员工的法律素质

第三方物流企业法律风险的管理与控制,也少不了依靠员工去执行。因此,员工的意识也会影响这些管理和控制措施的实施效果。所以第三方物流企业应该加强和提高员工的法律素质的管理。例如,可以通过邀请一些实战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士和律师经常为企业员工进行知识培训,在企业内部进行物流法律知识考核等,促使企业员工整体法律水平的提升。

3结论

篇8

Abstract: The toy export is one of the pillar industries in Guangdong, most of the toy export enterprises have small scale, low-tech, and weak anti-risk ability. Since China has adopted RMB floating exchange rate regime in 2005, the continued appreciation and volatility of RMB make them face unprecedented challenge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exchange rate risk of toy export enterprises in Guangdong, the paper puts forward specific solutions.

关键词: 玩具出口;汇率风险;应对策略

Key words: toy export;exchange rate risk;coping strategies

中图分类号:F74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22-0153-03

1 广东玩具出口企业的发展现状

在我国出口商品中,玩具出口一直占有较高比重,近几年来,年出口总额在230亿美元左右,占出口总额的约1%。在地理分布上,又以广东为主,占到玩具出口的50%以上,从业人员达400万人。以2012年1-10月的数据为例,此期间玩具出口2,118,356万元,其中广东出口1,165,763.00万美元,山东省355,552.00万美元、浙江省208,583.00万美元、其他各省为388,458.00万美元。

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广东玩具行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总体而言,还是以劳动力密集型为特征的传统行业,且附加值低,2012年1-9月全国规模以上玩具制造行业企业数量为1,223.00家,玩具制造行业资产合计68,676,292.00千元,同比增加12.9%;实现销售收入94,850,861.00千元,同比增加11.03%;完成利润总额3,623,314.00千元。销售利润率只有3.8%。此外,其玩具多销往美国和欧盟这两个世界上最大的玩具消费市场,一般以美元和欧元结算,出口企业需要承担汇率风险。

在如此微薄利润空间的条件下,出口企业为了防止损失,急需提高商品价格。可是虽然“中国制造”的玩具在欧美市场上占有很大的比例,与国际知名品牌玩具公司相比,广东玩具业长期以来忽视品牌建设,大多数都是靠低价和加工贸易来实现的,产品附加值低。如美国的“Disney”、丹麦的“Lego”等,缺少技术支持、文化依托,再加上新兴发展中国家的竞争,是广东的玩具出口企业几乎没有议价能力。人民币升值一个百分点,假定其生产成本不变,其利润将降低27%(以2012年1-9月的数据为例)。可见对于玩具出口企业来讲,人民币的升值不啻为一种生死考验,因此进行有效的汇率风险管理是一件十分必要的

工作。

2 广东省玩具出口企业面临的汇率风险现状

2.1 汇率风险的内容 汇率风险,也叫外汇风险,是指不同的货币,在相互兑换或折算过程中,因汇率在一定时期内发生可能的波动,从而使有关经济主体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或实际成本与预期成本发生背离而蒙受经济损失的可能性。汇率风险的产生主要受国际收支状况、货币供应量、相对利率变化、相对通货膨胀率、汇率政策与政府管制、投机活动与市场预期等因素的影响。

从汇率风险发生的成因来看,玩具出口企业的汇率风险一般分为经济风险、交易风险与折算风险三种类型:

①经济风险。是指不论是否真正涉及到外汇交易,由于非预期的汇率变化导致玩具出口企业未来的收益发生变化的外汇风险。比如汇率变动可能影响玩具出口企业未来的销售、价格,甚至降低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使企业实际获利能力减弱,改变企业的营运现金流。②交易风险。外币交易产生的权利或义务,因交易日与结算日之间汇率变动将使得实际的现金流量与预期的现金流量产生差异,由此所造成的利益或损失称为交易风险。交易风险是评估汇率变动所造成对财务价值的改变程度,这些利益或损失必须记入本期的损益之中,对玩具企业当期的营运效益产生影响。③折算风险。折算风险是由于记账本位币的不同引致的。存在于从事国际经营的跨国贸易企业,因汇率变动使得所编制的合并财务报表发生异动。由于汇率变动的经常性和不确定性,折算汇率与记账汇率的差异使得会计报表中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发生变动,从而产生换算损益,这种类型的汇率风险被称为折算风险。折算风险由会计核算而产生,又称为会计风险。

2.2 广东玩具出口企业汇率风险的典型特征

2.2.1 玩具行业起步晚,议价能力弱,玩具出口企业的抵御汇率风险的能力非常低。广东玩具行业的起步,开始于上个世纪80年代中后期,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和纺织、制衣、制鞋产业一样,国内玩具经历了一段中国制造的辉煌时期。20世纪90年代,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国内玩具产业发展取得了较大的进步。然而广东约80%以上的玩具企业为“OEM”代工生产方式。由于存在因设计缺陷而被动承担责任的风险,核心技术受制于人,OEM玩具企业缺乏自主创新能力。

2.2.2 市场与客户结构单一,利润率及抗风险能力低。据海关总署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1~10月玩具出口额为84.03亿美元,较2009年同期上涨28.89%,其中对美国、欧盟分别出口玩具31.93亿美元和21.98亿美元。换算成一年出口额,2010年我国玩具出口额为101.06亿美元。数据表明,我国的玩具行业企业手持的订单大部分为外币结算的出口订单。这样一种情况,其实既是机遇但更多是挑战,人民币升值的影响更进一步挤压玩具出口企业的利润空间,在人民币持续升值的前提下,在以往国内最好年份的平均利润率不到10%的情况下,导致企业面临生产繁荣却无利可图甚至亏损的尴尬局面,是不可避免的。它主要是欧元和美元来结算交易的。

2010年合俊玩具厂倒闭,2011年东莞冠城玩具厂倒闭,其他玩具出口企业也出现资金周转困难的问题,这与人民币升值导致出口利润下降,一些企业甚至不敢接单,原本利润极低的玩具制造行业雪上加霜不无关系。

2.3 广东玩具出口企业汇率风险管理的现实特点

2.3.1 外汇风险管理意识薄弱。玩具生产的周期一般在6个月以内,由于这种生产周期较短的原因,在2011年以前,人民币汇率变动较为平稳,在此情况下,结算期与合同签订时汇率变动幅度不会太大,玩具出口企业对汇率风险不是非常敏感,基本处于麻状态,从而造成普遍的外汇风险管理意识薄弱,相对应的风险一直处于被动承受的

状态。

然而,从2012年以来,人民币汇率如同坐上了“过山车”,表现从上半年的贬值到下半年升值的反转,可以说是跌宕起伏。进入2013年以来,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更是在一路升值的趋势中震荡。如图2,今年1-4月,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已从6.29升值到6.235,变动率达到0.87%。如果一份以美元结算的订单在所初签订,而在4月下旬结算,则销售净利率将下降约1个百分点,这对于本来就是微利的玩具出口企业来说打击巨大。因此,像以往一样认为玩具出口企业可以不考虑汇率风险是不可行的。

2.3.2 汇率风险管理专业人才匮乏。广东省玩具出口企业一般为中小型规模,不重视风险管理,相应的专业人才基本没有。防范汇率风险是一项技术性较强的工作,在操作层面上,无疑需配置专业的人才。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只能利用远期、调期外汇买卖等金融衍生工具。但广东玩具出口企业大多缺乏对汇率的预测和防范汇率风险的研究工作,同时缺乏外汇管理的专业人才来从事专门金融避险工作。企业无法利用有效的手段对企业的外汇风险进行有效地防范,对各种金融衍生工具了解较少,缺乏对外汇风险进行有效管理及对管理收益和成本进行有效评估。同时也无法对外汇风险进行有效的识别和测量。因此当风险来袭,就算所有者希望进行相应的运作时,也找不到相应的执行人才和方案,只能坐以待毙。

3 广东玩具出口企业对汇率风险的应对策略

3.1 提高风险管理意识,设定汇率风险管理目标

3.1.1 建立汇率风险管理专业团队。远期、调期外汇买卖等金融衍生工具,具有一定的复杂性,防范汇率风险是一项技术性较强的工作,在操作层面上需配置专业的

人才。

3.1.2 提高风险管理意识。汇率波动区间继续扩大,波动频率更高,企业管理层应首先认识到人民币汇率改革的大趋势,高度重视汇率波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能适应这一趋势,增强汇率风险防范意识。

3.1.3 设定稳健的汇率风险管理目标。鉴于玩具出口企业的生产经营特点,汇率风险管理的目标是为了保值,应树立正确的防范汇率风险的理念,企业效益的主要来源仍应定位为玩具主营产品制造,玩具出口企业以生产制造为主业,要使汇率风险对企业当期经济效益的影响降至最低。以保值而非投机的心态对待汇率风险管理,要随时关注国际外汇市场汇率的变化动态,及时跟踪、研究和预测人民币汇率波动趋势,特别要注意我国对外汇管理政策的变化,保持稳健型的风险管理风格,增强对汇率变动的敏感性。因此在进行风险管理时,不可为了追逐风险收益而将企业资产置于高风险之下。

3.2 保证并提高产品质量,提高在出口过程中的议价能力 广东玩具出口当初是从价格低廉取胜,逐步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了一席之地,经过30年的发展和磨练,经过欧美苛刻的质量标准的洗礼,尽管仍主要以OEM的方式出口,但与新兴市场相比,质量优势已显而易见。因此,只要能严格执行合同规定的质量条款,在结算时,如果人民币升值,客户一般是愿意承担、至少可以与出口企业共同承担汇率风险的。玩具出口企业完全可以通过质量方面的诚信与能力获得汇率风险上的向外转移能力。即在合同中约定,要求购买方承担或部分承担人民币升值的汇率风险,从而降低玩具出口企业的汇率风险。

3.3 应用外汇金融衍生工具规避风险

3.3.1 外汇期权。外汇期权是国际外汇市场上应用最广泛、最灵活的避险工具。每天成交额高达数千亿美元,因为它不仅可以规避汇率风险,还存在让投资者盈利的机会。外汇期权分买入期权和卖出期权。买入期权的特点是,可以锁定风险,在先付出一笔期权费后,便没有任何风险可言,而收益则可以无穷大;卖出期权的特点是,得到的收益是固定的,而风险是无穷的,即敞口风险。外汇期权是非常主动的一种规避汇率风险的方式。从2011年12月起,我国各大商业银行已经开通外汇期权业务。玩具出口企业可以采用期权组合外汇金融衍生工具来规避风险。例如,当玩具出口企业以美元为结算货币时,由于担心人民币升值而使人民币收入减少时,希望尽可能地降低风险管理的成本,在不考虑再投资收益的情况下,采取银行给出的如下方案:卖出看涨期权,同时买入看中跌期权,期权到期日,若美元兑人民币汇率St=执行价,则不执行看跌期权,看涨期权被执行。此时,企业仍是以执行价的汇率卖出美元。也就是说,企业通过同时买入卖出两笔执行价、期限、标的、金额等要素相同的看跌和看涨期权,构造出了一笔实际上的远期结汇,不同的是,结汇汇率优于一笔简单的远期交易,增加了换汇收入。

3.3.2 出口宝业务。出口宝是专业为出口企业提供远期汇率锁定,规避防范汇率风险的金融工具,由深圳市中利保、深圳市鹏翀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香港徽商创业投资控股集团三家联合运营。出口宝主要功能是锁定汇率。出口企业与出口宝签订远期汇率锁定合同,约定将来办理结汇的人民币兑外汇币种、金额、汇率以及交割期限。在交割日当天,如出现人民币升值造成企业利润损失,出口企业可按照远期汇率锁定合同所确定的币种、金额、汇率,向中利保办理结汇亏损金额的赔付业务。出口宝操作方式简便,企业在出口宝网站,查看国际远期外汇牌价,可以直接进行汇率锁定,企业在操作时只需要提供订单的金额、期限和币种即可。因都是在线操作,企业不需向出口宝提供订单其他的信息,而且外汇也不用通过出口宝走账,只是企业支付手续费即可。出口宝的服务费根据企业锁定汇率的期限服务费的比例不同,从2~6月为1.25%~1.78%。

出口宝的优点在于:一是只是在出现汇损的时候,出口宝把汇损失支付给企业即可,企业不用和出口宝按照约定的汇率结算,在没有跌破约定的汇率的情况下;二是费用比远期结售汇低;三是简单,只需提供订单金额、期限和币种;四是方便,直接在网上操作。

参考文献:

[1]颜畅.金融危机背景出口业的困境与对策[J].金融与经济,2010(2).

[2]巍巍,栾敬东.中小玩具出口企业当前面临的问题与应对措施[J].经济研究导刊,2010.

[3]侯勇.浮动汇率机制下外向型企业汇率风险管理策略[J].银行与企业,2007(4):58-59.

[4]詹建光,刘冰.小玩具大产业:澄海领衔传统玩具产业升级转型[N].中国国门时报,2011-09-289,(8).

[5]耿群夏月.美元汇率、利率双低对中国外汇市场和外汇存贷款的影响[J].外汇市场,2004(7).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