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13 09:23:11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教育与经济管理专业,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创新;专利;教育;经济学;管理学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4)02-0121-02
一、引言
党的十明确提出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新离不开具有创新创业思维的人才。高校则是培养人才的主要基地。尽管教育部在2010年就了《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但如何将创新创业教育与各类专业教育有机结合,仍然是一个有待进一步探索的问题。
各大学的经济管理学院在创新创业教育中扮演着特殊的角色。在各大学的经济管理学院有效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不仅直接培养面向经济主战场的创新型人才,而且,还可以通过全校通选课、跨院选修课、双学位教育和各种类型的第二课堂,将创新思维和创业技能向全校辐射,提升全校学生的创新创业素质。可以说,经济管理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高效结合对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尤为重要。
然而,在当前的经济学教育中,关于创新的教育处于微不足道的地位,几乎被忽视了。而且,并不仅仅是中国经济学教育才有这一问题,全球经济学教育也都多多少少存在这一问题。瑞典学者Johansson(2004)对欧洲大学里的经济学教材进行过词汇统计分析,发现与创新、创业等现实因素密切相关的词汇非常稀少。同时,研究生们学习过程中所接触的理论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解释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创新以及影响创新的制度性因素。这导致被培养出来的年轻经济学者们在分析现实问题时往往抓不到要害,进而导致很少有兴趣参与政策辩论。Calmfors (1996)指出,经济学教育集中于数理和统计方面,导致被评为优秀的学生不擅长分析现实问题,同时对现实问题感兴趣的学生又很难在学习中脱颖而出。进而,Lindbeck (2001)呼吁,社会需要的是既能驾驭数学工具又能研究重要现实问题的“会两条腿走路”的经济学家。在工商管理学科,虽然不少学校都开设了创业学和研发管理等课程,但绝大多数课程仍然将创新创业相关的内容排除在外。
笔者认为,导致这一局面的原因是还没有找到将创新创业教育与经济学、工商管理学科有机结合的途径。笔者在经济管理学院多年分管教学事务,同时从事与专利相关的科研工作,对如何将专利相关研究引入经济管理专业的教学活动有多年思考和实践经验。在实践中深深感悟到,在经济管理专业教育中引入专利相关研究,是增强学生对真实世界的感知能力、对经济动态发展趋势的洞察能力以及发掘并驾驭商机的能力的有效路径,有助于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与经济管理专业教育的高效融合。笔者所探索的在经济管理学院开展专利相关教育的模式包括本科生和研究生两个层次。其中,本科生层次包括集中的课程教学和分散的课程教学两个方面,研究生层次又分为针对学术硕士和专业硕士两种情形。下文将阐述各部分的具体教学理念和教学内容。最后,对政府主管部门如何推动这一领域的工作提出了建议。
二、本科层次开展专利相关教育的方式
本科生层次的专利相关教育包括集中课程教学、分散课程教学两大部分。现分述如下。
(一)集中的课程教学
集中的课程教学主要体现在《专利的经济学与管理》这门课程中。其授课对象既包括经济学专业学生,也包括工商管理专业学生。这门课的主要内容涉及对专利制度运行过程的介绍、专利制度的经济学分析、企业对专利制度的利用、专利法调整对企业策略的影响、企业对专利资产的经营管理等内容。这部分内容的教学,能让学生在具体的法律背景和市场背景下理解创新行为,增强学生对现实中动态经济发展过程的感知能力。
在当前经济学专业普遍采用的教学体系中,对企业这一微观经济主体的介绍多局限于在假设技术、市场需求和市场结构既定的条件下,企业如何确定使利润达到最大的产出。这是一种静态的思维方式。而《专利的经济学与管理》则集中展现了企业在动态竞争的环境中的决策,有助于克服现有教学过程中的主导性思维从静态向动态转变。
针对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开设这门课程也是有必要的。虽然目前已经开设的《研发管理》课程涉及到一些创新方面的知识,但主要关注研发环节的企业内部管理流程;《创业学》则主要关注创业环节的管理流程。其思维导向仍然是静态的。《专利的经济学与管理》这门课程的开设,则有利于增强学生在复杂的法律和竞争环境下发掘机遇、采用新方式组合生产要素以捕捉机遇的意识,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素质。
《专利的经济学与管理》的开设,让经济学、工商管理的学生既能从经济学视角分析专利制度与企业行为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又能从管理学角度理解企业如何在具体法律环境下配置资源和开发市场。对经济学专业本科生而言,有助于他们接触纯理论分析和数理思维象牙塔之外更真实的世界,在学习这门课程中更加娴熟地驾驭曾经学习过的经济理论和经济分析方法,在具体应用中感受经济学理论方法和数理工具的魅力。对工商管理专业学生而言,这一学习也有助于开拓视野和训练思维。
(二)分散的课程教学
除了集中开设《专利的经济学与管理》这门课外,还可在现有各门课程中引入专利相关议题,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一方面,在现有的经济学专业课程体系中,可在《发展经济学》中引入创新如何推动经济发展的内容,弥补发展经济学在很大程度上忽略创新的不足;在《制度经济学》中引入对专利制度的阐述,这部分内容可很好地展示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之间的互动关系;在《国际经济学》中引入对国际技术贸易市场的分析及国际知识产权协调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在《产业经济学》里引入对专利法对产业结构的影响;《经济史》中引入对专利交易市场演变的过程和原因的介绍;《经济思想史》中引入学术界对专利制度认识的演变;《博弈论基础》中,可以将政府专利法调整行为与企业研发行为之间的博弈作为例子,展示博弈论在经济生活中的应用;《信息经济学》里可以企业与发明型员工之间的契约为例,揭示企业和员工之间签订雇佣合同的内在机制。
另一方面,在现有管理学专业课程体系中,在《市场营销》里引入以专利技术进行营销的介绍;《公司治理》引入以专利技术为核心资产的新创企业的治理;《风险投资学》引入对以专利技术为核心资产的新创企业的投资与管理;《会计学》里引入对专利等知识产权资产的价值核算;《证券投资学》中引入对创业板企业投资时的知识产权评估技能;《战略管理》中引入如何将专利信息和其它经济信息结合起来制定企业战略的案例;《创业学》中开展以专利技术为核心资产的新创企业经营管理的案例教学;《人力资源管理》或《绩效管理》中开展针对发明型员工的管理和激励专题;《技术创新与研发管理》中介绍专利法律外部环境对企业经营行为的影响;《商务谈判》中引入专利技术买卖双方的谈判模拟,等等。
除了集中和分散的课堂教学之外,还存在形式多样的“第二课堂”,即在正式的课程教学时间之外进行的各类活动。这些活动的内容是对课程教学的延伸和拓展。例如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挑战杯创业大赛、有投资者和科技人员共同参与的沙龙、专题讲座、学术论坛、调查研究和毕业论文写作等。在这些活动中,也可融入专利相关教育。例如,笔者曾指导本科生开展一项创新杯项目,内容是调查某省专利技术交易市场的运行现状。在做项目的过程中,学生增强了将课堂所学基本方法用于认知现实经济世界的能力,使视野从书本拓展到社会,提高了对专业的热爱。
三、研究生层次开展专利相关教育的方式
研究生层次的专利相关教育又分为针对以培养学术理论研究能力为主的学术型硕(博)士和以培养实际操作能力为主的专业型硕士两种情形,现分述如下。
(一)针对学术型硕(博)士的教学
学术型研究生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学术理论研究能力为主。随着创新型国家建设进程的推进,我国既需要一些擅长为专利相关政策制定提供咨询的经济学者,也需要一些擅长发现产业界专利相关经济行为的内在规律性的经济或管理专家。我国目前培养这一领域专业人才的方式带有很强的零散性和自发性。培养人才的主要方式是在导师个人兴趣支配下,指导学生写作专利相关毕业论文。为了增强培养学术性人才的系统性,可以开设与专利相关的经济学或管理学专题课程。在这些课程中,引导学生跟踪国际学术界研究相关议题的前沿动态,掌握在这一领域开展研究的工具和方法。在课程论文或毕业论文中,可以结合中国现状开展相关议题的研究。
(二)针对专业型硕士的教学
专业型硕士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为主。在教学方式上,强调案例教学。工商管理硕士(MBA)是许多经济管理学院培养专业型硕士的主要形式。同工商管理专业的本科生一样,当前工商管理硕士的教学主要仍以对企业管理的流程介绍为主。因此,同样需要在各门课程中引入专利相关议题,来加深学生对创新活动的认识。有条件的学院可建设和开设《知识产权经营管理》课程,既讲授基础原理,也开展案例教学。此外,在专业型硕士的毕业论文设计环节,可指导MBA学生结合具体企业情况,撰写如何利用专利规则和制定专利相关策略的论文。可供撰写论文的选题是广泛的,例如,如何利用专利信息开展某企业的产品多元化经营策略、如何利用专利信息制定某企业的营销策略、如何为某企业制定合理的专利技术许可策略或干脆围绕某专利技术撰写创业计划书,等等。
四、政策建议
一、经济与管理类专业的特殊性
虽说我国开展经济与管理类专业教育已经有较长的时期,但是由于多种因素作用,我国经济与管理类专业也显示出其与其他专业不同的特殊性。
1、与现实经济发展紧密关联
由于经济与管理类专业和现实经济发展息息相关,而众所周知经济发展瞬息万变,所以,这两个专业无论是教学还是科研都必然要关注社会经济发展,而且教育产品(学生)和科研产品(论文、研究报告)都必须能够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相应支持。
2,与世界经济发展紧密关联
随着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我国对外开放的程度不断加深,各行各业都加强了对外联系,尤其是在经济方面,世界经济一体化是大趋势,我国也不例外,这就需要大量经济管理方面人才
二、经济与管理类专业开展双语教学的必要性
基于经济与管理类专业的特殊性,由于国外教育培养水平的先进,经济与管理类专业教学中吸收借鉴外国经验就成为必然选择。而随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开放,要进一步融入到世界经济环境中,社会对于既熟练掌握专业知识,又通晓专业性外语的人才需求越来越迫切,经济与管理类专业开展双语教学就更是迫在眉睫。
1、紧跟国外同专业前沿
由于国外经济发展较为迅速,专业研究也处于学科前沿,其教学更是如此。作为国内同专业,通过引进外国最新版本教材,能够在最大程度上使学生能够接触到学科最前沿的知识,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新的社会环境,同时他们掌握的学科知识在一段时期内不会陈旧。
2、掌握专业外语
以前大多数高校在经济与管理类专业开设专业英语课程,但效果并不好,因为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学生仅仅将这门课程当作英语课程的辅助课程来学习,死记硬背某些英文单词,过后不久就忘记了。通过开设双语教学课程,至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扭转这一局面,将外语融入专业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的同时掌握本专业领域的外语词汇,一举两得。同时能够提高学生对专业英语课程的兴趣。据实施双语教学的教师反映,学生对双语课程的学习热情远远高于对专业英语课程的学习热情,双语教学使学生处在新的起点上,如果成功会使学生有较强的成就感。随着双语教学课程的增加,甚至到将来某个时候可以完全取消专业外语课程,而学生并不会因此缺乏专业词汇的培养。
3、适应社会需要
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历来是高校教育的推动力量。正因为如此,随着社会对“英语+经济管理”类型人才需求的增加,作为高等教育必须为社会提供足够的人才,满足社会需要。仅仅依靠英语课程甚至专业英语课程并不能够彻底解决专业知识和英语知识脱钩问题,只有通过双语教学,在学习专业课程过程中让学生掌握专业外语词汇,才能在实践中真正自如运用,从而满足社会的需要。
三、目前经济与管理类专业双语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目前在国内很多高等院校的经济与管理类专业都开展了不同程度的双语教学活动,在这些教学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2005年长沙理工大学对管理学院的学生进行过一次双语教学的调查,调查结果并不令人满意。在江西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也有多位老师进行双语教学,教学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困难。综合来看,在双语教学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学生与教师的素质
学生英语水平、专业知识、教师英语素质都对双语教学存在重要影响。由于双语教学对学生和教师的要求特别是外语要求较高,这使得很多英语水平较差学生上课无法听懂,甚至教师授课中也存在语言错误等问题,这直接导致学生无法领会课堂教学内容,进而影响对专业课程知识的吸收。
对于双语教学来说,双语师资问题是几乎所有推广双语教学的国家或地区面临的一大难题。由于我国缺乏外语社会环境,双语教师短缺现象显得尤其突出,可以说已经成为阻碍当前我国双语教学目标实现的瓶颈问题。我国教师基本上都是单科型的:外语教师只能讲授英语课程,几乎没有其他科目的知识背景;学科教师专业基础比较扎实,但是英语交际能力尤其是听、说能力偏低。正是因为如此,聘请外语教师讲授双语课程会以牺牲学科知识为代价,而聘请不能用外语授课的专业教师则会以牺牲双语教学为代价。
要从根本上满足社会对双语教师的长期需求,单靠对在职教师加强培训只是权益之计,应该从学生的英语教学入手。有些学校虽然要求学生学习两年基础英语,但是进入三年级和四年级之后根本没有专业英语的学习要求。许多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无论在听、说还是在专业英语方面都有很大缺陷,这种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是很难适应双语教学的环境的。
2、先进教学技术和方法的结合
当前在高校教学中,多媒体教学使用并不广泛。对于双语教学这一新事物,多媒体、优秀教学方法应当结合到双语教学当中,教学中加强师生互动,引导学生逐步采用英语,结合专业知识对现实进行思考,提高学生专业知识和专业英语的运用能力。
用双语授课,特别是在用英语授课时,单一的教学方法无法达到满意的效果,由于没有语言环境,陌生的语言无法激活学生的反应能力,在使用中文时,教师有时仅仅是使用了抑扬顿挫的语调就使学生加深了印象,强调了重点,而使用英语则不能简单地在语音语速上作文章,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应运用到双语教学当中,配合图表手势以及其他的肢体语言激活学生头脑中已有的概念和图式,能达到事倍功半之效,这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有是一大挑战。
3、创建良好的双语环境
双语教学目标的实现离不开良好双语环境的支持,双语环境不仅包括学校环境而且包括社会环境。一些国家如新加坡、美国、加拿大,双语教学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是和他们的社会大环境分不开的。例如在新加坡工作语言是英语。新加坡的街道、商店、广告牌等公共设施标志都是用英语和汉语或马来语标记的。在这种自然的语言环境中,双语教学更容易取得成功。然而在我国,双语教学缺乏课堂以外的现实环境,学生感受不到外语在日常生活中的必要性,因而没有感到不得不用英语思维和交流的压力,缺乏学习外语的动力和热情。在整个社会缺少英语环境和文化的背景下,积极改进我国英语学习的社会环境对于双语教学的实现具有现实意义。
学校要主动创建双语环境。学校应加强双语教学氛围的建设,通过设计良好的校园环境和校园文化,通过设置英语角、英语俱乐部等教学形式让学生和教师时时处处都能看到和听到英语,逐步使英语成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流的工具。学校还要主动加强同国际学校的友好关系,通过将部分师生送出国门或者邀请外国学校师生来校访问等途径使学生真正感受到多元文化的影响,这对于学生开放性格、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形成也十分有益。
4.双语教学的效果问题
双语教学可以从两个方面评价其效果,一是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二是英语水平的提高。前者是主要的,但二者又相辅相成,要达到两个目标─这正是双语教学的目的所在,但在现实的双语教学实践中却不尽如人意,通过对江西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几位已经开设双语课程的教师所做的调查发现,在教学效果方面普遍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是进度问题,使用双语教学的进度普遍比非双语教学的课程进度较慢,影响学生对专业知识知识的掌握,不能很好地完成教学大纲的课程设置的要求。其次,由于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英语水平较好的学生常常受到鼓励,自信心增强,有成就感,往往越学越有劲,而英语水平较差的学生则干脆放弃,因为上课听不懂,自己看书又有较大的困难,教师也不能再放慢速度迁就这类学生,因此造成这样一种结果:一半热一半冷,热的是英语水平好的学生,冷的是英语水平差的学生,两极分化严重。要迅速提高这类学生的英语水平确实不是一两天的事情,那末要他们使用英语来学专业知识就更加难以办到了,对于这类学生以及学其他语种的学生(如日语、俄语、法语等)在双语教学中该如何处理成为一件棘手的问题。
对于这一类学生 授课教师应当给予更多的关注,笔者认为可以引入“愉快教学法”,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营造一个轻松活泼的气氛,师生之间可以平等交流,教师的角色是和学生探讨问题而不是居高临下的传授知识,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能动性,要做到这一步对教师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因为人民教师的传统形象会被打破。
参考文献:
[1]肖靖:《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实施双语教学的应对策略》*河南科技,2005年第七期。
[2]李争鸣:《经济学双语教学的实践与探讨》*山西高校社会科学学报,2005年第六期。
[3]王英:《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双语教学的实践与反思》*北方经贸,2005年第五期。
[4]杨四耕 戴云:《我国双语教学研究新进展》摘自《学校双语课程》,广西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5]课题组《愉快双语教学实验研究》徐汇教育信息网,2003年底月1日。
[6]王学良:《双语大家谈》百度论坛,2004年6月18日。
[7]张正东:《论双语教学》百度论坛,2004年6月8日。
[8]袁平 愈理明:《高校双语教学的理念和策略研究》*中国外语,2005年第一期。
[9]袁平 高捷:《上海交通大学双语教学研究与实践》高等学校双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集,2004年12月(大会专题报告)。
【关键词】经济管理,专业,加强,创业教育,研究,创新创业
时代在进步,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在不断进步,对人才的基本需求也越来越高,加强经济管理类专业创业教育,是时展的大趋势,更是对教育发展水平的考验。高校应构建什么教学方法与体系,培养什么样的创业人才,是目前高校经济管理专业的新课题。
一、加强经济管理类专业创业教育的目的与意义
高校培养的人才数量与质量,是我国未来经济增长的创新能力、进步能力的基础,也是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直接表现。在经济管理类专业中加强创业教育的渗透,可以在未来逐步优化我国人才结构资源,从根本上提高生产效率,在经济增长中实现全面、快速、健康与稳定的发展局面。由此可以看出,加强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创业教育是目前的重要课题,有针对性的培养创业、创新型人才,能够保障与促进经济增速,是目前高校的重要目标。
二、经济管理类创业教育的基准点
高技能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不仅是高校发展的重要体现,更多的是经济发展中所表现出的客观需求,社会竞争强烈呼唤一些富有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我国经济建设对人才的需求是多样化的,这其中,创新人才具有核心竞争力,他们可以为各个领域提供发展的灵感与源泉。教育是培养人才的根本,所以,要将教育作为强国发展的支撑点。从另一个侧面看,高校经济管理专业的教育发展也同时需要经济作为坚实的后盾,经济发展的程度无形地制约着教育的发展规模与速度。高等教育通过人才培养来传播知识与思想,通过科学研究来创造知识与功能,作为强国发展的重要因素,创业教育非常重要。
三、如何加强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创业教育
(一)重视思想政治文化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无论何时都要作为创业教育的核心指导方针,培养学生,首先要懂得尊重学生在指导思想上人格的自由及个性的发展,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里面,学会知识、学会为人与处事,才能学会成长发展与创新创造;强化学生的创新创业素质,同时强调基本品德养成同样重要;突出学生的实践性与积极性;贴近学生们关心的社会热点与社会实际问题,开阔学生视野,提供创业的灵感;加强学生心理变化,重视健康教育,关注重视大学生心理与自尊、自强、自律、自爱等品格养成,增强学生接受考验的承受能力,形成具有多样化、开放性特点的思想政治指导工作教育内容。
经济管理类专业要努力建设一种能体现时代特征与学校文化的校园氛围,突出文化素质的教育,完善文化、活动设施,同时开展积极向上、丰富多彩的科技、学术、艺术、体育娱乐活动以及专题教育活动;也可以开展对学生有帮助的创业活动,请一些创业者分享成功的个案;举行各式创业创新计划的比赛,不断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及创业理念,形成活跃的创业思想氛围。
(二)重视社会实践
想要加强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创业教育,就要构建一个经济管理类的创业平台,加大基础设施的投入,以帮助该专业学生们开展以本专业为核心的一些自主创业实践活动,同时,应在工商注册、财务管理及经营方法等方面给予专业启蒙与指导;在开展创业教育的过程中,可以发展校企联合的教学模式,即联手当地企事业单位共同建立学生创业实践基地,以便为学生提供创业实战的重要练习场所,要根据专业设置情况及自身情况,为他们制定创业培养计划。通过创业教育实践活动,学生能够从中体会到创业的乐趣以及创业的艰辛与不易,还可以在创业教育中看到社会需求在经济管理中的不足,重视自己的专业方向,加强自己的专业水平。
(三)创业教育的课程设计
开展创业教育是经济管理类专业培养大学生职业素养的重要方式之一,通过创业教育的培养,能够锻炼学生们艰苦拼搏、勇于创新的重要精神,强化学生们的专业创新意识,同时开发与提高学生们的专业能力与精神品质,改变学生不成熟的就业观与择业观。
做好创业教育,就要建立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专业教育指导课程,开设全面的的核心指导公共课程,让学生们在经济管理专业上提高专业管理知识与水平,加强基本技能的学习。在课程设计中,要增强课程的可选择性与弹性设计,尽量增加管理类选修课,提高选修课所占比重,多元化满足学生们的创业需求,拓展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除此以外,还要完善教育教材体系,借鉴国外经验,结合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实际情况,科学、完整、系统地设计经济管理类专业创业教育课程,在教学计划改革中加以体现。
(四)创业教育基础保障
经济管理类专业创业教育保障体制划分为三部分,即硬件制度、软件体系与评价机制。
硬件方面,根据发展需求,应完善学生的奖惩与激励措施,以促进经济管理类学生加强创业教育的积极性。制定创业教育制度,使创业教育从单纯的教育向咨询转换,从垂直管理向精细化方向方展。增加培养学生创业机制教育的经费投入,将经济管理类专业创业教育投入资金用于教育的过程,为学生创业实践提供建设保障。软件方面,结合市场对经济管理类专业的需求与社会发展开展创新研究。更好的培养经管类高素质人才,鼓励与组织学生参与科研,让他们尽早参与经管类专业的研究训练,了解与掌握科研方法。可以参考伯克利大学的案例,该大学把本科科研作为本科教育重要内容,学校甚至成立了本科研究办公室,组织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并且提供参与科研的机会。我国经济管理类专业也应将研究工作作为创业教育与实践的基础,让三者之间相互促进与,在探索中获得有价值的成果。
四、结语
经济管理类专业创业教育的培养是从理论知识到实践能力,从创新思维到创业能动性的综合教育与培养。加强经管类的创业教育,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相互结合,将学生的培养更多地以实际为出发点,培养出符合社会要求的复合型人才,为经济发展贡献重要力量。
参考文献:
[1]徐小州,叶映华.中国加强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创业教育[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0
自从教育部2001年颁布《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以来,全国各高校都对双语教学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和探索,双语教学正在如火如荼地展开。而经济管理类专业作为其中的一大门类,更是双语教学的先行者。经济管理类专业主要包括会计、经济学、国际贸易、金融、市场营销、管理等几大类专业。
笔者从授课者的角度,结合实践认为并不是所有专业课程都适合开展双语教学,应当有选择性、有针对性地进行。例如,笔者本学期讲授的《经济法》课程,不宜开展双语教学。原因主要有:(1)经济法作为经济管理类的基础课,课时较少,采用双语教学势必减缓教学进程;(2)经济管理类学生并无法律基础,若采用双语教学,学生对英文法律专业名词的掌握将是一大难点;(3)双语教学一般采用英汉双语进行,而我国属于大陆法系,如采用原版教材,以法语德语原文居多。若把我国现行教材翻译再用或者自编教材或讲义,其质量也会因为编者的水平而受到限制。因此,经济法并不适合双语教学。
举一反三,笔者建议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开展双语教学应当综合考虑,选择适合和必要的课程进行。下面本文将结合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的实际,对经济管理类专业双语教学方案进行探讨。
二、经济管理类专业双语教学方案
(一)教学目标
根据教育部双语示范课程评价体系表,双语教学的目标主要包括语言目标、知识目标和学术目标。对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来说,这三个目标都是为最终目标――文化理解目标,即培养学生的跨文化理解能力而服务的。不管是通过双语教学提高学生的书面和口头沟通能力,掌握先进的学科知识,还是在国际上发表具有影响力的学术成果,这些最终都要服务于学生毕业后所从事的方向。
经济管理类学生毕业后多从事会计、经济、金融、营销以及管理类工作,也可能出国留学、继续深造、从事科学研究。较高的跨文化理解能力不仅能够培养具有专业知识的高素质双语人才,也将大大提高学生在就业、升学及进一步事业发展中的竞争力。
(二)教学模式
双语教学的模式主要有三种:全外语型(沉浸式)双语教学、混合式双语教学和半外语型双语教学。体现在我国各大高校双语教学的实践中,主要有英文教材,英文讲授;英文教材,中英文混合讲授;英文教材,中文讲授;中英文教材共用,英文讲授;中英文教材共用,中英文混合讲授等等。
根据地方院校学生的实际,本文认为由于经济管理类所涉专业较多,要切忌一刀切。应结合各专业学生的实际,选择适合学生的教学模式。以国际贸易专业学生为例,虽比不上重点大学,但学生录取时对外语水平要求较高,大一大二期间通过英语四六级的比例也较一般专业高,且由于专业中的涉外因素,因此双语教学模式可以采取英文教材,中英文混合讲授;英文教材,中文讲授;中英文教材共用,中英文混合讲授等模式。剩下的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的英文水平普遍稍低。但可以效仿笔者的学校,对学生按照英文水平分为快班和慢班。快班可采取英文教材,中文讲授或者中英文教材共用,中英文混合讲授等模式。慢班可以开设双语课和普通课,学生自由选择。
(三)教学方法
双语教学的教学方法非常多。但殊途同归,教学方法最终解决的还是如何提高学生的课业表现,让学生把已经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从已知中探索未知。因此,笔者主张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双语教学应当以学生为中心,通过相关的案例和实验提高学生认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经济管理类各专业都具有与实际密切结合的特点,教学中案例和实验也较多,因此以学生为主导,教师组织和引导的教学方法更适合这些专业的双语教学。
在教材的选择上,应该结合经济管理类各专业学生的实际,选择英文原版教材或者编著适合学生的教材或讲义。
当然,在课堂教学中,笔者认为应结合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按照“汉语开课、汉英搭配、以英为主”的路线循序渐进地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经济管理;专业教育;融合;仿真实验;跨专业
一、前言
要提高经管类专业学生的综合性专业技能,实践教学是一个重要环节。从教学实践来看,由于各种原因,让学生到企业中学习锻炼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所以高校需要提供多专业综合性的实验平台供经管类专业学生进行实践。跨专业仿真实验课程依托跨专业仿真综合实习平台开展课程,该平台是一套仿真经济环境的经营模拟演练教学平台。它依托院校的基础硬件进行仿真环境设计,以企业经营与管理为主旨,采用信息技术建立软件对抗演练环境。同时进行多组织对抗、多人协同的模拟经营和业务运作,通过体验式综合实验教学,强化了学生对产业环境、企业经营决策、企业管理、竞争对抗、业务训练等专业技能的认知,有效培养和提升了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创新、创业能力,最终实现创新型、应用型高素质人才的培养目标。与传统的教育方式相比,它能突破空间限制,最大程度的给予学生私人定制的体验。仿真实验教学可以将多门课程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相结合,将教学与当前的数字化技术紧密结合,更好的实现资源共享,让虚拟化的实验和网络化的教育平台在实验中得到体现。对于企业来说还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资源的投入以及实验室的投入。
二、经管类专业人才新的实验教学理念构建
高校引入跨专业仿真实验平台,要在实验教学功能和教学方法上重新构建全新的实验教学理念。在实验教学功能上应该是从教学设计到评价设计形成一整套完整的驱动式的功能设计。同时实验教学方法也应该顺应教学功能的改变,建立“双主”教学模式,体验式的教学方法,在多种专业背景、多种角色配合中达到学生综合能力素质的提升,最终对接产业人才需求。
(一)“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双主”模式,激发自主学习
对于这种综合性实验课程,一定要改变“教师教、学生学”的被动式教学模式,要给学生最大的自由度和发挥的空间。教师只负责规则的解读,由学生自主发挥积极性、创造性地去完成工作。学生由自己组织的团队进行经营策划、组织与实施,发挥主体作用。教师起到教学设计、指导、监控(激励、答疑、纠错)和评估的主导作用。这种“双主”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教师分别指导和因材施教,提高实训的效果和质量。
(二)“虚拟场景、体验式的教法”使学生学用结合
跨专业仿真实验平台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其“仿真性”,平台通过构建模拟供应链下各企业运作的仿真环境,让学生在仿真环境中运用所学的各个专业知识进行企业运作的模拟演练和业务对抗。这种模拟场景让学生自主体验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环境中体验、在体验中学习,形成探究式、讨论式、沉浸式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的创新型思维。这种教学模式应注意三个问题:一是体验式教学要先有理论基础,学生在虚拟环境中体验的是理论的应用,而不是脱离理论的实践。二是教师一定要预先设计好教学内容,用体验的方式完成教师的教学任务,才能达到教学目的。三是创新考核制度,从实验过程、业绩到报告进行全方位的考核。
(三)“课后反思总结”强化实验成果
体验式教学方法的重点环节是体验后的分析和总结。只有体验,没有分析和总结,就像带着学生“做游戏”一样,无法达到深层的理性认识,更无法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总结环节也应分为教师和学生双方进行。学生每天要做好工作日志,既要对当天的工作进行分析,也要对下一天的业务开展进行规划。教师在学生的总结基础上再次进行全面总结。使学生形成总结经验教训的惯性思维,不断强化仿真实验的成果。
三、跨专业仿真实验的课程开发设计
跨专业仿真实验课有众多的先天优势,可以完成许多传统教学方法无法达到的体验式、综合性、创造性的教学目的。但跨专业仿真实验课程不能只停留在软件设计者设计的固定类型的企业和数据资源上,还有更多的功能有待开发。笔者认为,跨专业仿真实验可以在以下三方面完成和经管理专业教育的融合:
(一)跨专业仿真实验与地方经济发展结合
跨专业进行仿真实验需要建设一个更加有针对性的仿真平台,在建设的时候需要与本校所处的地方经济环境相结合,以地方经济发展和行业企业管理实际为案例建立实验数据库。以F高校为例,该校可以利用互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手段,虚拟福建海西经济区、平潭自由贸易试验区、福建财税金融保险、玉融国际创业小镇和当地大型企业,建立真实跨专业虚拟仿真实验数据资源供学生实验。这种结合方式即可以解决经管类专业学生实习难题,也促进高校因地制宜地开展教育事业,学生在就业的时候能够及时的适应社会。
(二)跨专业仿真实验与专业群建设结合
高校应用型转型发展正处于探索阶段,转型中寻求突出的办学特色,高校需要产业融合,需要优秀企业的合作,高校专业群对接地方产业群正顺应了转型中的需求。建立专业群,通过产业资源对接,使得高校逐步改变专业教学及人才供应过程,也成为企业扩展区域市场的重要手段。例如,F高校经济与管理学院顺应地方经济发展,建立了旅游专业群、“互联网+商贸”专业群。坚持产业发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我们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的办学思路,建立以市场需求、行业标准、职业需要为导向的人才培养体系。两个专业群分别围绕旅游和国际贸易两个行业设置形成。在专业群下,实验实训设施、设备上有大量是共用的,有相当一部分实验实训项目是共同的,所以跨专业仿真实训可以对专业群行业建设提供实验平台。经管类专业应依据经管学科专业方向和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将区域经济和宏观、微观经济等建立专业群,将专业群建设涉及的行业企业资料整合形成各种实验数据库,让学生在跨专业仿真实验平台就可以进行虚实结合的实验课程。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4)08―042―05
一、形相: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跨学科样貌
(一)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的跨学科形相
随着1997年《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的颁发,“教育经济学、教育管理学正式并作为教育经济与管理学”,至此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诞生。在《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简介》中,对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学科概况介绍如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该学科对于研究教育领域中的经济、教育管理科学化等问题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简介》中也特别说明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学生可授予管理学学位或者教育学学位,这从政策层面展现了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应有的样貌:跨学科。学界对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也都趋向于跨学科的定义。“教育经济与管理是教育学、经济学和管理学多学科交叉的学科。其特点是将经济学原理和管理学原理运用于教育管理过程之中”…。“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培养的跨学科人才的主要任务是探索教育与社会发展、政治经济之间的关系,并用管理理论分析教育系统运行机制,改革教育的管理体制,提高教育的资源配置,以揭示现代经济发展中教育与经济管理的运行规律及各级各类教育的发展、规模、速度、效益之间的变化”。
两个政策性文件不管是从学科设置还是从学位授予方面都给了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跨学科“合法身份”。
再从课程体系看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跨学科形相。我们以北京师范大学的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为例。作为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开设的先驱代表,它的课程体系也体现出跨学科的形相。如表1所示,北京师范大学根据每个学院的侧重点的不同,分别在教育学部、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管理学院等三个学院设置了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力求运用多方面的资源优化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但有实力在教育、经济、管理学院均开设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学校并不多,但每个学校都在课程设置的时候考虑到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跨学科特质,通过基础课、选修课和讲座等形式丰富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
(二)学科点设置的跨学科形相
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归属学科为教育学、经济学和管理学,而且可以授予管理学学位和教育学学位。因此,学界在专业点设置的时候,会根据大学的学科优势,将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放在不同的学院或者强强联合,在不同的学院同时设置,这也体现了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跨学科形相。
根据表2显示,在全国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硕士点设置中,设置在教育学院的比例最大,为40%,设置在公共管理学院的比例为35%,另有25%的硕士点是根据高校自身的资源、特点分设在不同的学院,不过鲜见设立在经济学门类中的硕士点。
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点设置的跨学科形象不仅体现在上述的分散性,也有多学院设置的情况。例如,学科发展较早且成熟的北京师范大学、西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湘潭大学等,都在不同的学院或研究院设置了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力求从不同的学院、研究院的特点出发,发展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某一学科优势。
(三)导师队伍的跨学科形象
在中国知网期刊数据库对设有教育经济与管理硕士点的“985”高校进行搜索,2009年到2013年共有612篇学位论文,根据选择的612篇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硕士论文指导教师排序,可以看到前十位的导师有教育学背景、哲学、管理学背景,如表3。这样多元化的教师队伍构成也体现出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具备跨学科形相。
二、形相与价值的分离: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研究生跨学科培养的困境
(一)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价值的困境之一――不足以称为学科
在谈教育经济与管理的学科价值之前,有必要先厘清学科、专业及其之间的关系。
从词源上来看,“学科”一词来自于英文中的diseipline,它最初的概念与知识和学习有着紧密的关系。伯顿?R?克拉克认为,“一门门知识则称作为‘学科’”,“学科活动的‘共同内容是知识操作’,其本身是‘发现、保存、提炼、传授以及应用知识’”。
而“专业”在《教育大辞典》中的解释是:我国高等教育培养学生的各个专门领域,相当于《国际教育标准分类》中的课程计划(program)或者美国高等学校的主修(major)专业。专业指向的是职业,它是基于劳动分工而产生的,在大学中它是指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人才培养基本组织单位。
学科和专业的区别主要体现在知识领域和组织实体两个方面。第一,在知识形态中,学科与以科学知识为基础,与门类清晰的知识体系相对应的;而专业则更多地体现在社会劳动分工,并根据分工的不同划分相应的门类。第二,在组织实体中,学科的是由学科的使命、学术信息和相关的学科物质支持资料等要素构成。学科力求的是知识的发展和创新,通过学科发展的力量带动知识的进步;而专业的构成要素则对应的是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等。
在厘清学科和专业之间的关系后,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之所以不能称为学科的原因也逐渐明朗。从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产生的背景来看,社会经济发展所面临的问题,越来越具有综合性,这也成为跨学科研究兴起和发展的第一推动力。跨学科人才的培养,特别是跨学科的研究生教育问题也逐渐进入学者们的视线。国家学位目录先后经过了1990年、1997年、2009年、2011年四次修订,通过四次修订我们可以看出,学位目录设置正在满足面向社会需求改进。在这样的大环境背景之下,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在1997年的学位目录修改中应运而生。
由此可见,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出现披上了浓厚的人为色彩,人为的力量大于学科内部的张力,它意在将教育作为公共事业,以教育问题为中心,整合管理、经济、教育的知识,解决教育的问题。教育作为一种社会普遍现象,可以从不同的学科进行研究,而且事实上,很多学科的学者都在基于自己的学科研究范式研究教育问题,而教育的研究范式也在广泛借鉴其他学科的精华。因此,主观上以教育问题为中心力图为适应社会需求,“造出”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专业),似乎本身就不必要。学位目录中即使没有这个学科,不少经济学、管理学的学者也自发地研究教育问题。
从上述内容可知,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设立缺乏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作为一个学科的学科知识发展内在张力。“学科的制度化指的是那些处于零散状态且缺乏独立性研究领域向独立的、组织化了的学科转变的过程”。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是否能够转变为一门独立的、组织化的学科,我们可以从学科组织和学科文化两方面情况进行分析。
学科组织是学科制度化的物质外在条件。“其标志有:①在大学里设立一些首席讲座职位,以保证学科教学、研究的权威性;②在大学里建立一些相关学系并开设学科课程,以保证学科知识的传承;③大学颁发学位证书,尤其是博士学位证书,以保证学科教学和研究的质量标准;④按学科建立各种学会(先是全国性的,然后是国际性的),以保证学科的群体知识消费性;⑤编辑学术期刊,以保证学科知识生产的前沿性和成果交流;⑥建立按学科分类的图书收藏制度”¨J。
对于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学科组织中,目前,鲜有院校开展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首席讲座职位,教学多数以班级制度展开,学科的影响力有限;成功地在大学中建立相关学系并开设课程;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可授予管理学学位和教育学学位,但全国范围内的博士点较少;在全国学会组织中,已经有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中国教育经济学会、中国宏观经济管理教育学会,但教育经济与管理目前没有独立的学会;和没有独立的学会一样,教育经济与管理也没有自己的学术期刊以及专门的图书收藏制度,这都导致教育经济与管理目前的学科内部张力不足。
学科文化指的是“学科在发展的过程中积淀形成的价值观念、语言符号及成员之间特有的精神风貌以及相应行为准则的总和。每个学科都有自己特有的知识传统――即思想范畴――以及相应的行为准则。刚刚进入不同学术专业的人,实际上是进入了不同的文化宫,在那里,他们分享相关的理论、方法论、技术和问题的信念”。教育经济与管理目前依然是一个很“年轻”的专业,在短时间内很难沉淀出学科共同的价值观念、学科文化、行为准则等。
由此可知,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不论从“形而下”来看,还是从“形而上”的学科来看,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目前仍不能完全称为学科。
(二)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价值的困境之二――跨学科知识整合的艰难
曼西利亚(Ver6nica Boix Mansilla)曾提出:“跨学科的三个特性:意图性、学科性和整合性。首先,跨学科是有意为之的活动,其目的在于拓展对某个问题的认识并不是为了去终结它,即提高我们理解问题、解决问题和提出新问题的能力;其次,跨学科研究需要基于学科得知识,不仅是学科研究的成果还包括该学科思维模式的特点;再次,跨学科研究的侧重点在于整合,而不是去并列各种学科视角,需要达到部分之和大于整体的效果。”
由于发展的时间短,学科本身的不成熟,研究学者群体较为单一,除了部分教育学科内人士对其的研究,无法引起更多相关背景的学者关注,这对于一个具有跨学科性质的专业来说,是极为不利的。
根据曼西利亚提出的跨学科的意图性来说,跨学科需要我们提高理解问题、解决问题和提出新问题的能力,在实际上“跨”的时候,各学科之间的融合的程度,“跨”的宽度和深度也都受制于这些所指向问题的限制。这是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跨学科的第一个难点,前面说到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创建之初,人为的力量大于学科本身的内在张力,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从建立至今对其的研究相对于其上位学科、平行学科来说可谓少之又少,更谈不上解决问题的创新性和前瞻性。
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跨学科知识整合的难点在于学科性、整合性。由于发展的时间短,学科本身的不成熟,研究学者群体较为单一,除了部分教育学科内人士对其的研究,无法引起更多相关背景的学者关注,这对于一个具有跨学科性质的专业来说,是极为不利的。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目前的学科知识多数还是以教育学为基础,如何更深入地和管理学、经济学融合,吸引相关背景的专业人士共同发展学科,并借用其思维模式的特点进行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这对于目前的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来说是难点,也是亟须解决的问题。
(三)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价值的困境之三――跨学科知识创新与研究生培养在实践上的“两张皮”
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跨学科的实践最终还是要落实到人才培养之上。人才培养是否真的能够体现跨学科的特性,我们可以从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学位论文来看。学位论文在人才教育培养工作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作为人才培养的一种物化形式能够综合体现研究生的基础理论知识、专业系统知识和学术科研能力。教育经济与管理作为一个具有跨学科性质的专业,无论是在论文的选题还是研究方法的选择上,无不应该体现出跨学科的特性,学位论文质量的好坏也直接反映出人才培养的优劣。
在通过上述提到的612篇学位论文,进行关键词统计,得到图1。
通过关键词频率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所选的612篇学位论文中,大多是对高等教育、高校出现问题进行一些定性的分析和提出对策。在这些定性的分析中,采用问卷调查、访谈、引用文献等方法进行研究的占多数。只有接近十分之一的论文使用了不同程度的定量研究和实证分析,例如,统计测量、实证实验、因素分析和模型建构及经济学分析等研究方法。
从人才培养的成果上看,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人才,无论在论文的选题还是研究的方法上,还没有真正体现出跨学研究的特性,研究的问题主要还是集中在教育领域,且单是教育领域自身即可解决的问题,无须使用经济、管理的理论和研究范式来解决,跨学科研究的整合性较差,更谈不上所需解决问题的前沿性和研究成果的创新性。
这样的人才培养结果是目前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真正跨学科程度的体现。学者们目前的科学研究跨学科本身的难度较大,因此,人才培养知识体系也难以真正跨学科。按照目前研究生教育的培养机制,学生只有三年的时间进行学习,在短短的三年时间内要掌握三个学科的知识根本不可能,延长学制明显也不可行。同时,跨学科知识创新与人才培养在实践上的“两张皮”现象还受到组织阻隔的强化。没有哪个学校真正是将教育经济与管理作为独立组织单位设置,其中的导师和课程授课教师都分属于不同单位,这是几乎所有跨学科作为二级学科的尴尬。
如上所述,正是由于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学科发轫的内在动力不足,几乎不能称之为一门学科。而知识逻辑的延伸和跨学科知识整合的艰难,直接导致无法为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研究生培养提供真正“跨”起来的知识体系,因此,纵然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具备较为完整的跨学科形相,但研究生培养的结果无法达到跨学科人才的要求。
三、价值提升: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研究生跨学科培养的优化途径
(一)内部求突破:找准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核心价值及学科定位
“从学科系统形成的角度上看,全部学科可以分为两个系统:其一以对象为中心建立起来的学科系统;其二则是以问题为中心建立起来的学科系统”。以对象为中心的学科系统通过经验归纳和理论演绎力求去解释世界是什么,而以问题为中心的学科系统则是通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去力求去改造世界。
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设置是人为的事,旨在面向社会需求,设置这个专业(二级学科)的核心价值应当是整合知识和培养复合型人才,属于典型的以问题为中心的学科,而非以对象为中心的学科。
普朗克曾在《世界物理图景的统一性》一书中说道:“科学是内在的整体。它被分割为单独的部门是取决于人类认识的局限性,而不是取决于事物的本质。”我们知道学科之间呈现出彼此分割的独立性,而科学却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而社会问题和需求也是一个复杂体,单个的科学研究和复杂的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和错位,为跨学科研究创造了条件,而这也正是教育经济与管理的核心价值的体现。
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应该走以问题中心的科学发展路线,以问题为中心产生特有的学科规训,以此建立一个有跨学科特色的知识、制度、规范及组织机构共同构成的完整体系。因此,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发展应该以问题为中心产生新的知识增长点,更密切地联系社会实践,解决实际问题,将教育学、经济学、管理学的科研成果更多地转化为现实的价值,让科学为实际工作服务。
(二)外部求生存:建立学科点建设评估和动态调整制度
硕士点作为专业学科实现教学的实体组织,既能体现出专业自身的发展成熟度,也能体现出教育界对于学科的重视程度以及社会经济对专业的需求度。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自1997年开办以来,随着研究生招生的不断扩招的大环境以及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自身的发展,教育经济与管理学专业的硕士点也在不断增加。在全国主要省份已有的94个硕士学位点中,师范类院校有27个,占比29%;非师范类综合院校有67个,占比71%(见表4)。
随着2002年一级学科下自主设置二级学科专业工作的开展,大量二级学科由学校自主设置。而目前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办学水平参差不齐,要求发展首先必须规范学科点的设置,引入学科评估和动态调整的制度,对学科点优胜劣汰。
通过对教学水平、教学成果和科研水平、科研成果两个维度对学科点的建设进行评估,对于无法通过评估的学位点勒令整改,无法在整改期限内再次通过评估的学位点撤销其办学权限。
四、动态调整: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研究生跨学科培养的推动力量
动态调整分为国家和学校两股力量,推动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发展。
(一)从国家的力量来看,将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设置为一级学科
通过国家学位目录先后四次修订过程可见,2011年的学科目录只设一级学科,二级学科不再出现在学科目录中。国家正在以二级学科设置为重点向一级学科设置为重点的变化,相应的管理和资源配置会越来越向一级学科倾斜。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位于公共管理的一级学科之下,与之平行的二级学科还有行政管理、社会保障、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土地资源管理以及其他新兴的二级学科。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在这些平行的二级学科中,无法在资源再配置的过程中获得优质资源,在这样夹缝中生存的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转为一级学科必然能带来更多的优质资源,通过这些优质资源来发展学科内部知识创新和外部组织建设,以此进入一个良性的循环。
(二)从学校的力量看,优化课程体系与教学资源条件,建立多元化的师资结构
根据以问题为中心的学科发展路线,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如下:力求培养以熟练掌握教育学、经济学、管理学基础原理为基础,灵活运用相关理论解决实际各级各类教育活动中出现的问题的实践型跨学科拔尖创新人才。
课程设置根据我们的培养目标而设定,而目前大多数学校的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并没有体现出其应有的跨学科人才要求,或是侧重于教育学原理,或是侧重于管理学原理。培养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跨学科人才首先要打破传统教育学院(系、研究院)课程体系,拓宽专业基础面,提高管理学和经济学专业课程比重,促进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有利于解决日益复杂的教育问题。
关键词:企业家精神 管理整合力 工商管理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3)07-138-02
我国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高等教育大众化既是当今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也是中国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国民素质提高的重要途径。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中,各专业毕业生或多或少都面临就业困难,其中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总体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已经开始出现下滑的趋势,在2011年教育部公布的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数据中,就业率区间连续三年处在B-至B+阶段。在此严峻的就业形势下,不少大学生在面对就业问题时选择了“创业”,随之而来的将是高校如何应对大学生“创业”的教育改革。创业教育的核心是企业家精神教育,我国现阶段大学生创业的现实表明,企业家精神是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必备素质,培养企业家精神对于大学生创业至关重要。因此本研究立足于企业家精神的内涵,总结国内外企业家精神培育的理论和实践,结合管理整合力理论,对工商管理专业学生企业家精神培育模式问题进行研究。
一、企业家精神教育的内涵及发展现状
1.企业家精神教育的内涵。美国考夫曼基金会创业领导中心将企业家精神教育进行了如下定义,即是向个体提供把握别人没有注意到的机会所需知识和技能的过程,是培养学员在别人犹豫不定的问题上具有洞察力和自信心的过程。企业家精神教育要在机会识别、整合资源以应对风险、创建企业方面给学员以具体的指导,同时要在新创建企业管理方面提供学员必要的知识,如商业计划的编写、资本开发、营销和现金流分析等。
2.企业家精神教育的发展现状。为了适应知识经济、网络经济、信息经济等新经济形态所带来的变化,迎接新经济时代带来的挑战,美国兴起了企业家精神教育,这是理论界和实践界共同努力尝试用新方法解决新问题的产物。1945年哈佛商学院首先开设企业家精神课程,20世纪60年代后期,企业家精神教育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发展起来;1970年,美国大约有25所高等教育机构提供企业家精神方面的课程;1980年这一数字增长到150家。据百森商学院和伦敦商学院联合的全球企业家精神监测报告显示,2001年美国超过1500所四年制大学和学院提供了创业课程进行企业家精神方面的教育,而近年来几乎所有工商管理类专业的高校都开设了企业家精神教育的相关课程。美国的企业家精神教育可以划分为以下四个阶段:萌芽阶段,1947-1970年;起步阶段,1970-1990年;发展阶段,1990-2000 年;成熟阶段,2000年至今。
国内工商管理教育基本上照搬了国外的工商管理教育课程体系,表现为课程体系与内容上的大同小异,课程设置的层次比较模糊,缺乏鲜明的特色。国内许多高校工商管理教育在人才培养目标导向和人才培养质量观上存在误区,大部分重点高校的工商管理本科教育以学科和科研为导向,相当一部分高校本科毕业生存在素质缺陷,无法较好地适应社会需求。这些问题导致高校一方面不能提供企业急需的高素质人才,即高素质人才有效供给不足;另一方面,很多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岗位,甚至无法就业,即一般性人才供给相对过剩。由此可见,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培养模式应当及时改革。根据发达国家高校的教学经验,企业家精神教育能适应新经济形态所带来的变化,形成了与以往不同的教学目标、方法和模式,应当成为传统工商管理教育的改革方向。但国内高校在对工商管理专业的企业家精神教育研究较少,没有形成理论体系和成熟可行的教育模式,培养有企业家精神的人才方面相对滞后,使部分有创业打算的毕业生缺乏创业能力和创业基本素养,不得不放弃或以失败告终。因此,对工商管理专业企业家精神教育模式进行研究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二、管理整合力的理论基础
从工商管理教育的角度,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解释管理整合力。广义方面是根据管理理论、管理技术和管理实践构成的管理的三维结构解释管理整合力。管理理论是对管理实践规律性的总结,法约尔是第一个提出一般管理理论的人,他把管理理论定义为用一般管理经验去尝试和检验管理规律、规则、方法和程序的总和;管理技术是管理的方法和手段,包括计划、组织、决策、绩效考核等技术方法;管理实践是指对企业资源进行有效配置、对供应链进行整合的具体活动。管理活动是管理理论、管理技术和管理实践的有机融合,三者互相依存、互相转换,缺少哪一维管理都是残缺的,所谓“管理整合”,是指对管理结构及其内在联系进行重构并形成新的一体化过程。因此管理整合力就是对管理理论、管理技术和管理实践整合应用于具体管理工作的能力。
从狭义方面解释管理整合力是从管理实践的角度出发,将管理整合力理解为管理实践中管理者在其权限许可范围内有效整合组织内部与外部资源,达到预定管理目标的能力,包括资源的整合意识与整合能力。狭义的管理整合力主要从五个方面度量,包括资源的拥有度、对资源的了解度、对资源的沟通度、对资源的使用度和对资源的拓展度。
三、基于管理整合力的工商管理专业企业家精神教育模式
目前各高校的企业家精神教育主要存在培养目标不明确,课程设置模式和体系需要创新,教学主体和方法需要改善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本文以广义的管理整合力为基础,将狭义的管理整合力嵌入广义的管理整合力概念中,使之充实完善,据此进行工商管理专业企业家精神教育模式的探讨。
1.培养目标的设定。根据信息经济、网络经济等新经济形态要求,设定工商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使学生成为能适应现代市场经济需要,具备管理学、经济学、市场营销等方面的基础知识,掌握现代管理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手段,熟悉经济管理领域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实际操作能力的管理人才。在此基础上确定企业精神教育的首要目标就是增加学生对新事业创始与管理过程的认知,增加对创业生涯的职业选择的了解。企业家精神教育既要在机会识别、整合资源以应对风险、创建企业方面给学员以理念和决策逻辑方面的指导,同时要在新创建企业管理方面提供学员必要的技能知识。将管理整合力意识细化在企业家精神教育中,融入工商管理专业培养目标中,要求学生在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学习中培养知识整合能力, 在课堂学习与课外实践中培养思维整合能力,在社团活动与社会实践中培养沟通整合能力。
2.课程设置及课程体系建设。企业家精神教育的核心在于培育学员在识别和把握机会、承担风险、迅速整合资源等方面的隐性知识。根据管理整合力的要求,在课程设置模式上,更加突出以企业家精神为核心的管理教育创新与整合的特征;强调以企业家精神为核心的整合课程设置模式和向管理职能活动的渗透;强调与环境的互动和应对不确定性的能力。在此根据广义管理整合力三维结构中管理理论、管理技术和管理实践构成的解释,改进企业家精神教育的圆形课程模式,构建基于管理整合力的企业家精神教育课程模式。如图1所示,以企业家精神教育为核心,以管理整合中的管理的三维结构为视角,其中的管理技术和管理结构中相关课程注重学生的基础教育,管理实践的教学中强调互动的灵活多样的授课方式,以期望学员从基于现实模拟的教学方法中逐步锻炼其企业家能力。该模式不割裂管理的三维结构,注重包括校内外导师、校友、战略联盟和网络关系在内的多渠道、多元化的知识获取。
在课程体系的具体建设方面,按照工商管理专业企业家精神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采用实践导向型课程体系,要求大学生紧密联系创业实践活动,通过撰写创业计划书和与真正的企业家进行互动等方式来提升学生对市场获利机会的识别、评估、捕捉和应对“不确定性”等方面的能力。根据课程设置中管理实践的内容,实践导向型课程设置主要是围绕着创业设计、案例研究、专题文献阅读、嘉宾演讲、教师课堂传授等教学环节来展开的。学生在校期间要有意识地多接触社会和企业,利用寒暑假和更多的业余时间,到企业去锻炼,从最基层的工作做起,积累从业经验,锻炼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创业能力和创业基本素养,提高这样在求职时才会具有竞争力,也能为创业和走上管理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
3.教学主体与教学方法。在教学主体方面,实践导向课程体系较理论导向课程体系更强调教学主体的实践经验,特别是已创办企业的教授或企业家成为了主讲教师队伍的主体,弥补高校专职教师实践经验缺乏的不足,管理理论和管理技术课程的教学以高校专职教师为主。
在教学方法上,企业家精神教育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讲授方法。从目前的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学实践来看,管理理论和管理技术课程的教学多采用传统的讲授、习题、考试的模式,一些课程虽然加入了案例教学,但还往往只是针对单独章节的习题式案例,不能使学生对整个学科体系有系统的认识。这样就导致了学生学习各章节知识的脱节,“学”与“用”的脱节,所学的内容只是停留在理论认知的阶段,而不知道这些理论在具体实践中何时应用、如何应用,如何系统的用好。针对上述问题,可以采用大案例背景下的多种教学手段相配合的方式,将教学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首先给出课程知识的应用情景,即基本涵盖整个课程的大型案例,再据以进行各章节基础知识的讲解,使学生有目的的掌握基本理论。第二阶段针对各专业学生的特点将大案例分解,设计对应大案例各个组成部分并与学生专业密切相关的小案例,使学生学会基本应用。第三阶段是培养学生独立实践和团队协作的能力的阶段,不再由教师设计案例,而由学生去寻找相关应用课题,按照前两个阶段的理论方法进行具体的管理实践,并以课程小组或创业大赛的形式去完成。另外,还可以组织学生团队设计并推荐商业计划书,邀请成功创业者向学生讲授现实创业的经验;组织学生进行个案分析,鼓励学生演讲,组织学生完成企业课题,定期召开课程研讨会和文献探讨等。
企业家精神教育是工商管理专业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其目标是培育具有创新性、创造性与理性承担风险能力的、适应新经济时代的企业家精神的管理人才,它以提高学生的创业素质为核心,以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为基础,是培养和提高人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教育活动。企业家精神教育并不是让所有的受教育者都成为企业经营者的教育,它的着眼点在于培养全体受教育者的创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提高他们的开拓能力。企业家精神教育具有终身教育的特征,要通过这一教育过程来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思维、创业知识和创业技能等综合素质,为将来的就业和创业打下一定的基础。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课题:基于管理整合力视角的地方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学生企业家精神教育模式研究,课题编号:GZB1212018】
参考文献:
1.赵纯均.工商管理研究备要[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2.张玉利,杨俊.国外企业家精神教育及其对我们的启示[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
3.侯锡林.企业家精神:高校创业教育的核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2)
4.李显君.关于管理整合的初步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3(4)
5.程宏伟.基于管理整合力的工商管理专业培养模式研究[J].教育与现代化,2008(6)
6.罗春元.基于企业家精神教育的工商管理创新教育模式研究[J].科技创业月刊,2009(9)
关键词:工科院校;经济管理;创新
经济管理是理论性与应用性、综合性与规范性相统一的专业。该专业既具有由多门学科交叉而形成的丰富的理论内容,又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因此,该专业培养的是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和较强专业能力的应用型人才。然而,现实的情况并非如此。许多人以为经济管理专业培养的都是“万金油”,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所从事的工作也多是销售、文秘、人事管理等对专业性要求不强的工作。究其原因,除人们对经济管理的认识误区以外,主要还是因为现行的传统教学模式不能适应社会对经济管理人才的培养要求,使得毕业生专业特点不突出,特色不强。尤其对于工科院校的经济管理专业,更成了一个相对“弱势”的专业。如何在竞争激烈的就业形势下,取长补短、错位竞争,体现工科特色,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是工科院校经济管理专业必须探讨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工科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办学的特点
工科院校主要以涉及理工科学科为主要的发展发向,经济管理专业设置也是学校为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逐步开设的。因此,其培养模式应有别于其他高校,具有自身的特点:
1.依托工科背景,培养经济管理人才有工科优势
工科院校的学科发展重点在工科等学科方面,而工程技术、工业技术、电子技术等学科的持续发展和应用也需要管理学科和专业乃至相关人才的支持。因此,发展带有工科特色的管理专业具有现实需求。同时,在这些高校中开设经济管理专业、培养复合型经济管理人才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和基础优势,工科的发展为经济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与课题研究以至给毕业生就业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2.国家工业经济的蓬勃发展,需要具有工科知识和技能的复合型管理人才
21世纪是经济全面迅速发展的新世纪,建设良性循环的工业开发体系,促进工业经济持续发展是我国发展经济的战略目标。现代工业开发活动在迅速展现其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资源和环境问题,进行科学合理的工业管理成为实现工业事业发展目标和解决工业经济发展中相关问题的重要途径,而培养具有工业知识和技能的复合型管理人才成为工科院校开办经济管理专业的重要任务。
3.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促使经济管理专业的办学需要适应这种需要
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领城宽泛,除了工业经济之外,各省市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各个领城也需要具有基本管理知识和技能的经济管理人才。企业事业单位和行政机关尤其需要综合应用能力较强的复合型人才,经济管理学生在写作能力、表达能力、分析能力方面是许多用人单位看重的主要因素。
二、工科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师资力量相对薄弱
高校教师的教学水平决定教学质量,教学质量又直接影响毕业生的求职成功率。客观地说,工科院校经济管理专业的师资水平相对较低。由于教师大都是从政治学和社科专业发展而来的,因此,其知识结构中政治理论知识所占比例很大,而其他学科知识,特别是经济学知识相对欠缺。另外,教师的实践知识不够,实践能力相对于理论来说也有严重缺陷。这就使得教师的许多教学内容是比较陈旧的、不合时宜的,教出来的学生也不可能使知识得到更新和发展。因此,必须采取措施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2.专业课程设置不尽合理
一般工科院校是以专业为核心的三段式培养计划,即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这种培养模式的突出特点是:强调基础课程和通识课的教育,共性课程多,实践训练少,缺乏灵活性,导致学生创新能力和适应能力较差。在课程设置上,由于忽略社会对经济管理人才的需求特征,课程体系设计缺乏规范性和前瞻性,存在课程内容交叉重复、课时过多与课堂信息量小大并存、选修课少等显著缺陷。
3.教学方法比较陈旧
由于缺乏互动,教师难以了解学生对问题的理解程度,教学效果不佳,因为课程基本上为文字描述,学生自己可以通读整本书的内容。但是,文字背后的实际内涵,学生则无法掌握,也缺乏主动性的学习和了解。因此,需要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与学生进行互动,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
4.知识考核评价方法单一
在对学生知识学习能力的考核上,考核评价方法还比较单一。许多课程的成绩主要通过卷面考试成绩来反映,考核内容通常要求学生死记硬背,案例分析较为缺乏。具有创新性的实践过程考核、课程论文答辩考核、小组评价等评价方法还很少采用。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学生知识结构单一、片面,不能活用所学知识,缺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与社会对复合型、应用型高级人才的能力要求脱节严重。
三、工科院校经济管理专业教学创新的路径选择
1.创新教学师资队伍
工科院校经济管理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可面向社会和兄弟院校,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办学新路子,建设一支以专职任课教师为主体、兼职和聘请客座教授相结合的“三位一体”的高素质师资队伍。兼职教师应当聘请那些在国有、私营或外资企业单位工作的资深管理人员、企业家。他们工作实践经验丰富,且具备较高水平的指导实践教学的能力,旨在提升学生的专业学术水平和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1]因此,应当侧重聘请具有较高知名度的企业家、创业者举办学术讲座,讲授市场经济中生动的真实的经济管理案例,启发学生的实践思考,培养他们创造性思维能力。
2.创新教学内容
工科院校经济管理专业应有明显区别于其他类型高校的目标定位。既要改变目前培养对象所适应的工作领域的规定过于笼统,没有层次,对培养对象知识、能力、素质方面的要求不够具体,没有专业特点的情况;又要改变在定位上攀高,盲目要求培养对象成为“万金油”,各行各业无所不通的急躁心理。这就需要经济管理专业必须创新教学内容,以工科特色完善教学内容。工科院校在以理工科学科为主导的学科背景的条件下,相对于文科为主的大学来说,又有自己自身的优势,就是有一些较有特色的理工科专业,且又适合本校经济管理专业的学生学习。经济管理专业在课程设置过程中,在考虑文理知识兼容型、双专业交叉型、综合能力培养型模式的基础上,可开设如科技概论、工业管理学、工业法律等课程,并且把这些课程进行模块设计。在高校课程学分制度改革的前提下,作为经济管理专业的专业选修课模块学分,既可以保证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能体现经济管理专业的工业特色。
3.创新教学方法
工科院校经济管理专业更应注重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以适应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并有助于学生就业。在经济管理课程教学中,要针对该课程的特点和规律,通过研究改进教学方法,采用先进教学手段,切实加强实践性环节教学等措施来提高教学质量。具体方法有:第一,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就是教师以经济管理领域的教学案例为基础,在课堂中帮助学生达到特定学习目的的一整套教学方法和技巧,包括案例材料的选择(写作)和使用的方法,它具有多类型、多层次、灵活性的优势。[2]每位教师可根据自己的驾驭能力和不同的教学内容,探寻并试用适合自己的案例教学方式。比如,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可试用以理论为主线贯穿案例,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可以案例为主线阐述理论。第二,模拟教学法。模拟教学是在国外经济管理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之一。它是在课堂上设置一定的工作情境,然后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并在这样的情境下开展具体的活动和工作,从而体会工作中的不同感觉。这样,通过学生角色扮演,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3]第三,实践教学法。实习和操作技能训练在经济管理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过程中占有突出重要的地位。通过实习和其他社会实践环节,学生将课堂所学的知识和方法用于解决实际的管理问题,并在实践中积累实际的管理经验。目前,可采用如下几种形式:一是“双循环”教学。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的办法,让学生入学时专业目的明确,毕业时就业选择思路清晰。任课教师走出校门作专题调研,形成与教材相匹配的“活教案”,丰富课堂教学。学生参与经济岗位管理,带着管理疑问又回到经济管理理论上来。二是基地实习。让经济管理专业的学生在校期间就对企事业单位的运营状况有基本的了解,基地实习是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个好途径。三是实践调查。结合所学的有关课程和当时企事业单位的热点问题,利用节假日,让学生到社会中去调查并形成相关的调查报告。
4.创新教学考核模式
要使学生成为主动的求知者,培养其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探索精神,就要把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经济管理教学的重要价值取向。因此,必须对传统的考试方法进行反思和改革。一是改进考试方法,适当进行开卷考试。考试时允许学生带课本、笔记等资料,允许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对那些有创造性见解的答卷给予奖励,把学生的精力引导到对问题的分析和解决上来。二是改进考试内容。要尽量减少经济管理试卷中有关基本知识、理论方面要死记硬背的内容,尽可能地安排一些探讨性的问题,学生必须经过充分而深入的思考才能作出解答和完成;或者是一些综合性的试题,需要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经过反复、仔细的分析思考后才能作出回答。通过考试方法的改进,更加符合行政管理课程的教学要求和特点,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和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 曾五一,等.经济管理类统计学专业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创新[J].统计研究,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