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13 09:23:01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经典的传统文化,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 经典教育 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 G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06(b)-0066-01
我们在学习传统文化的同时,应该创造条件,让青少年学生利用有限的学习时间,接触那些更有阅读价值的经典文化,经典有些过时的内容,并不妨碍我们完整地阅读和理解。经典教育中需要我们加强的是培养学生正确看待经典文化的态度:我们尊重经典,重视经典,但绝不迷信经典,神化经典。
经典具有不朽价值,阅读经典不可或缺。作为有着数千年历史的古老文明,中华民族积淀了灿若星河的国学经典。这些经典承载着民族之魂,牵系着文化之根,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因此无论新旧文化怎样激烈地碰撞,无论东西方文明怎样相互融合渗透,面对浩如烟海的中华传统文化宝库,我们都无法漠视遗忘,因为我们的传统文化是一个最值得珍视的巨大宝藏。中国历来是一个在文化上崇尚理性、重视教化的国度,以儒家为正统的官方指导学说,一贯倡导开启民智、兴办教育,配合着“选贤与能”的科举制度,使教育发达、人才兴盛。在这种文教发达的背景下,产生的历史文献是世界各国中最多的。而在浩如烟海的传统文献中,则较少涌现出经过历史选择和检验的文化经典。这些经典是古人思想与智慧的结晶,承载着先民的生活常道与实践经验,传达着前人的文化心理和思维方式。这些经典在过去的若干世纪中,被一代又一代的人学习传诵,成为汲取智慧与灵感的源泉,其文化价值得到历史的检验与肯定。
青少年儿童在当代课堂上直接面向和熟悉这些经典,是理解和把握传统便捷与有效的方式。在传统文化教学中很多人都有体会,对于帮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而言,讲好一首唐诗胜过讲一通唐诗概论,阅读先秦诸子胜过讲述一通先秦思想概论。同时,经典不是陈旧,不是老朽,它是古老而至今还在鲜活着滋养我们生命,温润我们灵魂的元素。经典诵读的意义,或许不只在有益于语文、口才,其意义或许更多的在于通过目识口诵,烂熟于心,浸润其中,扎下思想的根,让灵魂融合于高远的智慧之中,从而远离了浮躁和平庸。
经典教育意义广泛,切忌功利化取向。倡导和鼓励青少年阅读经典的一个重要理由,在于经典教育具有广泛的意义,预期的收获是多面而非单一的。对此古人早有论述。孔子指出学《诗经》有审美、认识、教育等多方面的作用,学习《易经》有文学、修身、制器、卜筮多方面的作用,学习者可以各取所需。
经典,世界视野的、上下几千年、古今中外的大经典,我们何能取其沧海之一粟?文化,中西兼容、天文地理、哲学宗教的大文化,我们何能沐其九天之一缕?如此,倾己所有,竭我们所能,为了我们的人生发展奠基,我们心之所往、力之可及的又有几何?可是,大经典、大文化,又如此强有力地感召着我们,我们仰望着、追随着、践行着。
在经典教育实践中,当经典的局限性和经典教育的当代性与现实性相遇时,传统文化中存在的糟粕是否必须删除这一话题已经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充分的发酵。讨论双方大致分成了旗帜鲜明的两派。大部分讨论者赞成传统文化经典中有些部分所宣扬的价值观并不适用于当今社会。不过,问题的焦点逐渐集中在对这些“糟粕”的认定标准,以及是否有必要删改。例如,有些教育行政部门要求不能将经典中不合时宜的内容直接带进课堂。这些来自教育行政部门的忧虑和担心也并非全无道理:让一些年龄尚小的儿童学习经典,他们尚无足够的辨别能力,经典中一些过时的内容,会对他们带来负面影响。争论到了最后,隐约地殊途同归:“怎么教”才是传统文化教材存废的关键,和教材无关,和我们的教育方法有关。如果不采取一些手段加以解决,经典教育会遇到很大阻力,甚至会难以推行、半途而废。删改经典总是有些不得已而为之的理由,经典教育实践提出的问题总是要解决的。
在“经典浸润、文化育人”的使命感召引领下——我们能够做些什么呢?在“经典浸润、文化育人”的使命感召引领下——我们能够做得了多少,我们就做多少!长期以来,我们在教育领域,习惯于灌输式教育,只教给学生正确的东西,而让他们远离错误的东西;热衷于教给他们正确无误的知识,而不是教给他们保护自我和认识社会、进入社会的能力。我们很容易把这样的思维定式运用到对待经典教育方面,只希望青少年儿童接触经典中有积极意义的内容,不要接触那些消极的过时的内容。
中国是世界文明的发源地之一,生活中,我们处处可以感受到中国丰富多采的传统文化,这些传统的东西是祖国的瑰宝,是需要我们代代相传,一直传承下去。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弘扬传统文化主题的经典演讲稿,供大家参考学习。
弘扬传统文化主题的经典演讲稿
中国传统文化,最具魅力的莫过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经过几千年的延续和发展,形成了我泱泱大国的民族精神,并倍受世界各民族的推崇。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具有不朽的地位,有着光辉的作用。发扬中国传统文化有利于人们正确对待人与人,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关系;善于区别真、善、美与假、丑、恶,并能作出正确评价与判断;培养爱科学、爱劳动、守纪律、有礼貌、诚实、勇敢、尊师敬长、孝敬父母、团结友爱、助人为乐、勤劳节俭、见义勇为等优良道德品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的埃及,虽然历史比中国早一些,但先后被波斯、罗马、阿拉伯帝国所征服,其文化也被阿拉伯文化所代替;古代印度,其本民族历史的文字记载早已丧失殆尽;古巴比伦,作为一个国家的名称早已在历史上消失,其文化也被中断。人类文明的四大发源地,有三个都先后衰落了,或者分裂成许多国家,唯独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的发展绵延不断,经久不衰,世代相袭,至今仍然屹立于世界的东方,始终保持着旺盛的延续力,这是什么道理?原因方方面面,但其中有一个重要的根由,就是中国不仅有着共同祖先遗传下来的血统,而且有着共同的优秀文化和美德传统。就是这血统与传统,繁衍、培育、造就了世世代代的炎黄子孙;就是这两统影响着、凝聚着人口众多的中国社会的稳定运行,维系了社会和谐;就是这两统的凝聚性与延续性,使中华民族祖德与祖魂代代相传。
传统美德教育是前人经过五千多年不断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的结果。
我国是有几千年文明历史的古国,刻苦耐劳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劳动创造了世界,劳动创造了人类。古往今来,涌现出多少勤劳向上的名人,成为世人学习的楷模。
但据调查,现在的中小学生,爱劳动、有较好劳动习惯的约占1/3,另外的2/3是不爱劳动或不太爱劳动的。有些孩子,懒得铺床叠被,懒得洗袜子、洗手绢,懒得收拾书包、收拾桌子,甚至于懒得洗脸、洗脚,连喝水也懒得自己倒。过去的公子哥儿、娇小姐什么样,他们也差不多了。
事实上,家长重视对孩子从小培养热爱劳动品质的并不多。现在,我国几千万个独生子女家庭中,有不少家庭把独生子女视为“小太阳”,凡事都围着独生子女转。现在的青少年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处于幸福家庭,优越的生活环境,祖辈父辈们过多的照顾、宠爱、放任和袒护,致使独生子女从小就以家庭“小皇帝”自居,养成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不良习惯,产生了父母宠爱自己是天经地义、本该如此的错误思想。而一些学校为了迎接科技挑战,只顾传授科技知识和能力,却严重地忽视了对学生进行民族精神与民族道德素质的培养。结果,智能上去了,德能下来了。一些青少年思想品质出现问题,见利忘义、骗财害人,不讲人格、不顾国格;自私自利、损害公德;虐待父母、不讲孝敬的非道德现象时有发生,民族形与民族魂,遭到严重的扭曲。要遏止和消除这些社会的非文明、非道德现象,除采取综合治理的办法外,还必须进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而传统美德的教育除了家庭、学校的教导以外,更需要整个社会的配合。
二十一世纪,人类第三次站在了世纪的起跑线上,未来的中国面临严重的挑战,迎接跨世纪的挑战,关键在于人的素质。试想一下如果未来的接班人连修身也做不好,更不用说什么“齐家、治国、平天下”了。
所以,应当站在培养21世纪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战略高度来认识和理解开展传统美德教育的重要意义。提高学生道德认识,使他们知道懂得什么是美德,什么是非美德,从中能正确分辨真与伪、善与恶和美与丑,知荣辱、明爱憎,让学生实践良好的道德行为,引导学生勇于实践,着力实践,真正按着道德准则,规范自己的行为。
弘扬传统文化主题的经典演讲稿
孔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宏人。”曾子说:“士不可以弘毅,任重而道远。”然而,在这所谓的道义背后,在一桩桩英雄事迹之中,始终有一个千年不变的精神内容存在,这便是—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是一个在民族适应环境,改造世界,形成自己特有语言,习俗和人文传统的长期发展历程中,表现出来富有生命力的优秀思想,高尚品格和坚定志向。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
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先有孟子的“养浩然之气”,“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后有井冈山精神、精神、延安精神、抗洪精神,等等一切为祖国,为人民勇往直前,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去学习。而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上,继承和发扬优秀的民族精神,无疑更具有现实意义。
__大报告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任务加以强调是对民族精神内涵的发展,也是对文化建设理论的深化。培育民族精神应该从大小环境做起,大小年龄进行普及教育。大的环境,国家应该倡导,鼓励这种精神,使国民具备这种精神,并使其变为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的动力。而从小的方面来说,应该在各类教育中渗透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大力发展教育从而提高全民族的文化教养。
当前,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首先要培育与弘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知难而进、艰苦奋斗、自强不息、清正廉洁、永不自满,乐于奉献等的民族精神,不落于时代而不断发展;不囿于陈规而勇于创新;不敢于骄傲而奋发向上,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振兴中华的民族精神。今天的伟大变革和新的伟大实践,正是孕育新民族精神的最佳时期,我们要抓住机遇,反复提炼,不断总结,为民族精神的宝库增光添彩,这既是民族精神发展的攻坚战,又是民族精神前进的光辉点。
仰望中华世纪的圣火我们感到中华民族正闪耀着我们民族特有的坚忍不拔,不畏艰难的伟大精神。而且,正是这种不屈的民族精神,使古老的中国从落魄中重新崛起,并再次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作为祖国后代的我们,所要做的是同先辈们一样把个人的命运同祖国的命运紧密联系起来,真正地做到:弘扬民族精神,立志报效祖国。这不但是每个中华儿女实现自己人生价值根本途径,更是祖国对我们的要求。
让我们一起为中华传统文化这颗长寿树浇水、施肥吧!
弘扬传统文化主题的经典演讲稿
今天站在这里,我感到既惭愧又兴奋。惭愧的是,我从十岁开始背诵《三字经》到现在接触传统文化也不过区区十年功夫,和真正的大师相比,是蜉蝣和大鹏鸟的差别。然而令我兴奋的是,年轻的我尚有充足的精力和热情去恣意遨游,在传统文化的精神海洋里乘风破浪。
我非常感谢首都师范大学给我们这样的大学生提供了十分舒适的环境和便捷的渠道,北一区的图书馆可能没有想象中那么宏伟,但是你一进去,首先引入眼帘的就是一排排厚厚的《传世藏书》,满满排了三个柜子。
我认为“典籍”便是传统文化走进校园,走进我们大学生活的第一通道。我专门了解过身边的同学对于传统文化的一些看法。有的同学会直接将“传统文化”等同于“文言文”。其实这也是我小时候的想法。这种理解看似简单粗暴,但其实有一定的道理。没错,进入大学之前的我们,基本上都是从课本教材里面学习一些零星的传统文化文本,为了应付考试也根本无暇思索背后的精神内涵。而一旦进入大学,也有不少同学对“之乎者也”的古文嗤之以鼻,总想赶紧摆脱。
面对这样的现象,有人痛心,也有人痛斥,但我觉得,时代的浪潮会把所有的泥沙都淘洗干净,只要是金子总会发光。只要有像在座各位一样热爱传统文化的人存在,我相信我们的民族精华就有希望薪火相传。我身边就有一个非常典型的榜样,他是我们文学院师范班的同学,熟读四书五经,信手拈来完全不是问题。
一开始大家会觉得他就是个书呆子,平常也不怎么说话,走路飞快,人称“小马达”。但是在我和他交流,或者说“辩论”之后,我就完全被他的修养所折服了,这个看起来瘦瘦弱弱的书生完全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抱负和气魄。也是因为他,让我对传统文化有了新的认识。它不是我们学习中的垫脚石,而是不可或缺的,值得我们反复咀嚼的精神食粮。
除了文化典籍之外,“活动”是传统文化走入大学校园的另一个重要的渠道。相比于高小的学生而言,大学生无疑有更多可以自由利用的时间。在这里,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一些亲身经历。除了参加一些校内组织的活动之外,通过老师的介绍,我还参加了一些社会上的有关传统文化的活动。比如说书院中国的一些有关茶文化、古琴文化的雅集和四维通慧书院的讲座和游学。现在社会上传播传统文化的法人组织有很多,“四维国学”是我个人认为当中做的最得比较成功和有特色的。
它不仅有联合北京高校的支教活动,而且还会资助大学生组织传统文化游学。去年暑假,我个人担当了第五届“瞻礼圣王”游学的领队,和刘宏毅老师一起去河南游学,收获颇丰。这些社会活动可以帮助大学生走出校园,去更广阔的天地,获取到更多优秀的文化资源和更高维度的能量。归根结底,其实这些社会活动是为了帮助我们建设更美好的精神花园,也有利于传统文化更好地走进校园,走进我们的生活。就首都师范大学而言,本身就有非常优厚的文化资源。
文学院就有鹿鸣演颂社和鹤鸣吟诵社,两个社团都已发扬传统文化精神作为自己的宗旨,并在此方向指引下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作为鹿鸣演颂社的社长,我十分荣幸接触到著名演颂家胡乐民老师,在他的指导下,我们演颂社蓬勃发展,先后出演了二十几场大大小小的活动。比如说4月23号的世界读书日,东城区第一图书馆邀请我社参加读书活动,我社社员集体表演了《光的赞歌》。对处于这个阶段的我们来说,学习传统文化,老师的带领对我们来说至关重要。
胡乐民老师正是这样一个具有强烈责任心的能给我们很多帮助和指引的老师。胡老师为人十分随和,每次他出差回来都会和我们同学交流心得。最近他去成都参加中国影视高考培训联盟会议,他将所思所得分享在我们的微信群里,足足有一个小册子那么长,我和我的小伙伴们都惊呆了。在鹿鸣演颂社里,同学们不仅能原创古诗,还能将之生动地演绎出来。
此外,我本人还在鹤鸣吟诵社担任骨干,参演过一些吟诵节目,比如说《木兰辞》、《木瓜》等等。主要是我个人比较感兴趣,吟诵是古代读书人学习与交往的基本方式,优美而高雅。古人三五知己,怡然唱和,旗亭画壁,流觞曲水。
以这样一种真诚而高雅姿态生活怎么能不让人向往和倾羡?恰好学校也提供了非常优厚的吟诵资源,比如说像杨懿兰老师的讲座、徐建顺老师的吟诵课等这个暑假我们还将迎来第三届“中华吟诵周”,到时候名师济济一堂,场面会更加盛大。在这些活动中,我不仅能学会各种各样的朗诵、吟诵的技能,还亲身体验到一种更加自然而惬意的生活态度。所以,我认为,传统文化离我们大学生其实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遥远,反而可以说是触手可及的,我们要做的,可能就是用自己更多的身体力行去表现,去感染。但并非刻意地表现,唯有我们自己本人真正了解和受益于传统文化,我们才能将之发扬光大。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必须知道自己是谁,是从哪里来的,要到哪里去,想明白了、想对了,就要坚定不移朝着目标前进。”__在北大师生座谈会的讲话中提到“传统文化”四个字多达五次,所引用的传统文化文本更是超过二十余条。我们是谁?从哪里来?又要到哪里去?这堪称世界上最难的三个哲学问题几乎都可以在我们的传统文化里找到答案。
我们本自具足如此优厚之文化资源,怎能坐而废弃?因此最后,我想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斗胆以鄙人之见阐述我对“传统文化走进校园”的四点建议:
第一,沉下来。我认为大学生首先要具有敏锐的眼光和前远的意识,这就要靠积累和沉淀,一边从阅读中积累,一边从活动经验中沉淀。从下往上打基础。也就是__所说的“勤学”和“明辨”。
第二,走进去。身处校园之中的我们,不能两耳只闻窗外,一心只读圣贤,必须先有勇气走进社会去实践。扩大自己的经验范围。在这个环节,是否能做到“修德”和“笃实”往往决定了一个人价值的高低。
一、开展中华传统经典诵读的价值
1.全面提升语文素养
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是现行《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基本理念之一。《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应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应该继续关注学生的语言积累以及语感和思维的发展,帮助学生在阅读与欣赏、表达与交流的实践中,掌握学习语文的方法,增强语文应用能力,培养审美能力、探究能力。”课标还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列作课程基本理念的第一条,把语文素养提升到“立人”的高度加以强调。中华传统经典作为语言文字的精华,时时诵读,咀嚼涵咏,随着时间的积累,将有利于提高中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从而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2.凝聚精气神
精、气、神原本是中国传统经典经常使用的哲学术语,指形成宇宙万物的原始物质。“精”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是人生命的起源。“气”是生命活动的原动力,即是维持生命的动力。“神”是精神、意志、知觉、运动等一切生命活动的最高统帅,是生命力的体现。人的精、气、神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三者常常合在一起使用,代表着人的生命状态。
3.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增强中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国学大师南怀瑾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重在文化的传承,最可怕的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自己的根本文化亡掉了,这就会沦为万劫不复,永远不会翻身。”每个人都站在传统的延长线上,尤其是当今的青少年,是社会的栋梁之才,更是文化的传承者。然而,长期以来传统文化备受摧残,流传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作品也逐渐淡出中国的教育体系。我们在学校里见不到品读经典、与先哲对话的孩子,也听不到诵读经典名句的琅琅书声。进入二十一世纪,这种文化断层的现象在80后、90后的年轻一代身上更为突出。
向世界传播中华文化。传统和现代并非二元论,不能把二者强行分割两块,甚至放到对立的两极。传统就像是牛顿所说的“巨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们才会有更加开阔的视野,看到丰富多彩的世界。
在全球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一种文化的发展,不但体现了这个文化体系本身的政治经济实力,更重要的是,它作为一种软力量,在改变着人们对自身和世界的认识。一个充满历史想象的民族,在向世界叙述自己的传奇时,不但要让世界听懂,还要让世界与我们共吟唱。
二、开展中华传统经典诵读的途径
1.搭建宽广的诵读平台
环境对于教育的作用,从古至今都被教育者所重视。中学语文开展中华传统经典诵读,需要为学生搭建一个广阔的诵读平台,创设一个良好的诵读环境。诸如打造书香校园,创造家庭诵读氛围和社区古典文化环境等举措都是非常有效的方法。
2.开发有特色的校本课程
学校是开展中华传统经典诵读教育的主要场所,把经典诵读纳入学校教育体系,在不加重中学生学习负担的前提下,开设中华传统经典诵读课程。
首先,明确经典诵读教育的目标。一是激发诵读兴趣;二是增加文化涵养;三是培养读书思考的习惯。
其次,丰富教学内容。要开发有特色的校本课程,关键之处就在于突出“特色”,而有“特色”最好的展现方式就是不断丰富校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中华传统经典诵读不同于一般的语文教学,它需要不断挖掘经典中所包含的思想精华、精神养料、情感因素,以此来丰富中学生的精神世界。因此,对于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开展形式要尽量扩大其外延,用活泼生动的方式来避免诵读经典产生的枯燥感。
最后,优化评价方式。中学生广泛诵读中华传统经典,目的在于实现中华传统经典传承文化、立人立志、提升语文综合素养的价值。因此,评价中学生诵读经典的效果,不能单一地以诵读数量为唯一标准,而应该扩展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学习态度等方面,可以通过教师评价、学生评价和家长反馈等方式来综合考量。
3.利用广泛的教学资源
语文教育与生活是息息相关的,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论“生活即教育”,认为教育应该在生活中寻找灵感。美国教育家杜威的教育思想中有一个重要命题“教育即生活”,也认为教育的触角应延伸到生活的每一处角落。中华传统经典作为历史长河中的瑰宝,不能孤立来谈,而是要充分利用广泛的教学资源,让经典诵读教育成为一种立体、生动的教育活动。要做到立足课堂本身,用好语文教材;加强学科整合,打开诵读视野;挖掘网络资源,善用影视媒体等。
[关键词] 传统文化;古寺;能乐;庭园
小津安二郎(1903―1963)是日本比较著名的电影导演,他导演的电影作品以1945年为界线,可以分为战前和战后两大部分。战前的作品,一部分是着重表现窄街陋巷里平民百姓的温暖人情;另一部分是表现在社会结构的变化下被扭曲了的人。战后小津的作品有了更深的思考,正如日本的影评所说,小津的电影开始聚焦于传统的人与人之间关系在现代社会里的走向,探讨在新的人与人的关系下人们的冷淡、寂寞和无奈。2003年,小津诞辰100年,逝世40周年,日本文艺界对小津的电影作品做了一次系列回顾,高度评价了他的艺术成就。
小津安二郎战后拍摄的作品,其中最早的代表作是《东京物语》(1953),作品中几乎有三分之一的画面就是“平凡的日常”[1]。作者通过这些“平凡的日常”展开了作者的重要主题――日本战后社会文化中的“家”的位置以及“家族”的传统与变化。在电影《东京物语》之前,小津曾导演了电影《春》(1949),《宗方姊妹》(1950),《麦秋》(1951),此后还导演了《茶泡饭的味道》(1952),逐步奠定了以描写“平凡的日常”来叙事的作风。因此,有的日本评论家称小津的电影是“小市民映画”,是“家庭连续剧”[2]。
电影《春》讲述的是只有父女二人的家庭变化的故事。大学教授周吉的妻子已故,女儿为了照顾父亲的日常生活一直没有考虑结婚。父亲希望年近28岁的女儿能早日出嫁,劝说女儿去相亲;而女儿则担心一旦自己出嫁离开父亲,不会洗衣做饭的父亲没有人照顾会难以生活。于是父亲只好谎称自己也许准备续弦,女儿终于答应了去相亲。女儿结婚前,父女俩一起去京都旅行,女儿说希望能够永远和父亲在一起,父亲劝说女儿应该走向新的生活。女儿的结婚,意味着一个新家庭的生活开始,同时也是女儿原来所在的家庭的一次分解。电影里的父亲看着穿上了新娘衣装的女儿,眼神里有幸福,也有一丝幸福以外的失落。婚礼结束后,父亲周吉一个人回到家里,笨拙的手慢慢地削起了苹果,电影最后的这个镜头,象征着父亲开始了晚年孤独的生活。
电影《晚春》虽然是一部描写父女二人的家庭物语,但是在画面上,却有许多着重表现日本传统建筑、传统文化以及传统艺术的镜头。例如`仓的圆觉寺和寺内的茶会、`仓的长谷大佛、染井能乐舞台和舞台上表演的能乐曲目《杜若》、京都的古寺清水寺、京都著名的枯山水庭园龙安寺等。这些实排的镜头向观众展现了日本古代以来的有代表性的传统文化以及这些文化的象征。电影中的人物映衬着古寺名刹,这和小津的其他电影作品中以民居小巷为人物主要背景的特点大不相同。有的影评说这部电影中的传统文化镜头是小津在日本战后的混乱时期,对逐渐被忘却的“日本美”的凝视[3]。
电影的一开始是北`仓车站的画面,然后是怀抱圆觉寺与寺院为一体的山,然后是圆觉寺伽蓝(这里应该是实景拍摄,北`仓车站恰好在圆觉寺山门之前,笔者曾在此下车参观过圆觉寺)。之后镜头转向了室内――正在准备举办茶会的茶室,几位身着和服的女士端坐在这里等候茶会的开始。这时,一位年轻美丽的女性静静地到来,她就是电影女主人公纪子,纪子先双手放在榻榻米上伏身向各位女士一一施礼,平身端坐,向同样来习茶的姑妈秋子悄声打招呼;然后,几位女士一同正襟端坐静观茶道师傅的点茶。茶室、挂画、茶器与赏茶人构成了一幅娴雅从容的画面,这中间,镜头两次转向茶室之外的古朴建筑。
`仓圆觉寺开山于日本弘安五(1282)年,由当时`仓幕府的第九代执政者北条时宗从中国请来无学祖元禅师创建,是日本佛教史以及文化史上的重要寺院。`仓时代的佛寺建筑和佛教美术都开创了新的风格。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仓的长谷大佛,最具有代表性的是线条明快的木刻像。而圆觉寺寺藏的唐画宋瓷等国宝也一直是文人墨客的话题。电影《晚春》的一开始就把镜头对准了`仓古寺,可见导演小津要表现的是什么了。轻松悠长的音乐下,银幕上展现出一组美丽的镜头――古寂的寺院伽蓝,娴美的和服女性,静心凝神的点茶,几乎不能让人相信镜头里竟是日本1949年的景象。
1949年,是日本战败后的第四年,在东京等大城市,还随处可见炮火的废墟;市街不整,食品匮乏。当时在民间有一句流行语叫做“剥竹笋的生活”,指一家的主妇为了全家的生计一件一件地卖掉自己的和服用来换粮食的困窘。电影《晚春》里出现的圆觉寺茶会的场面,在当时应该是中产阶级有闲妇女的修身课程,但绝不是后来小津电影里经常表现的普通人的“平凡的日常”。《晚春》最初一连串的镜头向观众突出地展示了人们因十几年来的战争而久违了的传统,祥和的画面。
电影《晚春》的主人公,是家住在北`仓的大学教授。这也许是为了特意要拍摄北`仓圆觉寺的镜头而设计的条件。事实上,圆觉寺不仅仅是日本`仓时代的社会、宗教与文化的结晶,同时也是日本近代以来许多文人寻求精神文化家园的所在。文人们或前去访问,以求一见寺藏之宝,或入寺坐禅,以求精神上安定或升华。例如思想家铃木大拙、作家夏目漱石等都与`仓圆觉寺结缘不浅。小说家芥川龙之介也在笔下写过圆觉寺和当时的圆觉寺高僧释宗演的逸事。战后的川端康成就居住在圆觉寺附近,川端在小说《舞姬》中也描写了一位家住北`仓的教授和女儿的故事。小津安二郎晚年住在`仓的净智寺附近①,据说电影《彼岸花》(1958)就是以`仓的英胜寺境内盛开的彼岸花来命名的,并且电影中也有英胜寺内的实拍镜头。可见小津对`仓古寺的偏爱。而在电影《晚春》里最先出现在镜头上的圆觉寺还是小津安二郎的长眠之地。[3]
影片中和纪子的茶会场面相对应的是父女二人观看能乐舞台演出的场面,影片中的舞台上演出的是观世流的能乐曲目《杜若》。虽然仅仅是电影里的一个场面的演出,能乐演员的名单按舞台上所扮演的角色都一一印在了电影的演员表字幕上,可见能乐演员在当时的艺术知名度。电影的镜头由舞台到观众席再到舞台,画面来回移动,电影的声音却一直是《杜若》的演出伴唱和配乐,奉献给电影观众的能乐听觉欣赏一直持续了7分钟。
日本语中的“杜若”读音为“KAKITSUBATA”,是一种水生花草,每年初夏开花。能乐舞台上的曲目《杜若》,名字缘于日本古典文学《伊势物语》第九段《三河的八桥》故事。《伊势物语》的这段故事讲的是一位擅长和歌的某男(一说指历史上的实在人物在原业平)从京都出发,向东旅行,途中路过名叫三河的地方(现日本爱知县东部),一行人决定在支流多歧的水沼地“八桥”小憩。此时水沼中杜若花正在盛开,随行的众人请男主人公以杜若的花名为缘作一首和歌。于是主人公就以杜若花的花名KA KI TSU BA TA五个音节为每一句的开头音,吟咏了一首绝妙的和歌,让众人感叹不已。
以《伊势物语》这段故事中的花名“杜若”为题,能乐舞台的《杜若》表现的是《伊势物语》若干年之后一位旅行僧人的见闻:有一位旅行的僧人,一路来到了《伊势物语》主人公曾经以杜若花为题吟咏过和歌的三河,此时恰好也是杜若花盛开的时节,旅行的僧人在赏花的八桥桥畔,偶然遇到了一位乡女,乡女向旅行僧讲述了从前的在原业平(日本古代著名歌人,一说为《伊势物语》的主人公,作有和歌《杜若》)与这里的杜若花结下的缘分。后来乡女在旅行僧的追问下承认自己就是杜若花的花精。然后花精起舞,舞了一段《伊势物语》的故事。
电影《晚春》中能乐舞台演出的拍摄场景是当时著名的“染井能乐舞台”。该舞台最初建于1875年,建于东京的根岸,供露天演出用。后于1919年移建于染井(现东京都丰岛区),并把舞台设在了室内,类似于剧场。在电影《晚春》拍摄的1949年,染井能乐舞台由于躲过战火的焚烧而完整保持了原貌,所以经常有各个流派的能乐演出。(该剧场和舞台已于1965年拆除,解体后的舞台部分捐给了横滨能乐堂。)电影里的舞台上扮演杜若花精的能乐演员是观世流梅派的传家人第二代梅若万太郎。
在电影《晚春》里,父亲和女儿坐在榻榻米席位的前排,父亲手里拿着剧本,偶尔看上一眼,似乎是要确认台上的唱词。电影里看到的舞台,是杜若花精正在起舞的场面。前半场乡女打扮的演员已经更换了衣装,扮成了王朝时期京都贵族的模样。花精头上着冠,戴着假面慢慢起舞,述说古代和歌的济世功能和艺术至上的神圣。那位旅行僧人坐在舞台伴唱行列的一侧,似乎是在倾听花精的述说。这时,观看能乐舞台演出的女儿纪子,发现父亲曾向远处观众席上的一位女士点了一下头表示致意,而那位女士就是姑妈要介绍给父亲续弦的中年丧偶女性。父亲向那位女性点头致意后又专心观赏舞台上的演出,可女儿却再也无心观赏,沉入了自己的心思。在这个场景里,电影中的人物没有一句台词,只有舞台上节奏顿挫的伴鼓声和低沉抑扬的配唱声。7分钟,台上传统艺术的精妙和台下人物内心的微动都表现得非常自然、细致。
能乐是日本的传统艺术,也是日本的无形文化遗产.能乐舞台的演出,主演者要戴上专用的假面,舞台侧面配有乐队和伴唱。有许多曲目的题材来自于日本的古典文学。电影导演小津似乎是很喜欢能乐舞台上带的假面。在电影《晚春》里扮演父亲角色的演员笠智众先生晚年接受采访时曾回忆说,他在主演小津导演的电影《父在》(1942)时,小津要求他“请按能面来表演,在我的作品里不需要表情,要无表情”[4]。实际上,能乐舞台的假面有多种,每一种假面都表现了某种剧中角色的任务内心与性格。小津说的“无表情”应该是指不要演员的人为的表情吧。在电影《晚春》里的能乐舞台上的那一段花精的假面舞,可以说是演出来了假面无表情下的丰富表情。
电影的后半部是决定出嫁的女儿陪父亲去京都旅行的场景,镜头里出现了著名的古都文化景观――京都东山的清水寺,寺内悬建在崖上的木结构佛堂(俗称“清水寺舞台”)、龙安寺砂石造型的枯山水的庭园。这两处可以说都是最有代表性的历史文化建筑。清水寺是日本古代的名寺,好多古典文学作品里都出现过清水寺的名字。该寺的佛殿最初建于公元798年,后发展为寺院建筑群;龙安寺最初是贵族的别墅,于1450年改为禅寺,1488年建起了方丈及诸堂。位于方丈南侧的庭园就是著名的枯山水砂石庭园。据考证,该庭园造于15世纪中期,庭园中白砂石铺地,配五组块石群,以表现海洋、岛屿和山峦。电影中的父亲坐在方丈的檐下凝视着眼前的枯山水庭园,老人的身姿如黑色剪影。越过这沧桑的背影,庭园里被抽象化了的无限山水也许才是小津要表现的永恒。
注释:
① 小津在`}共住了11年,49岁~60岁。其墓碑上只刻一个“o”字。
[参考文献]
[1] [日]四方田犬彦.日本电影100年[M].王众一,译.北京: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
[2] Donald Richie.家的问题•小津安二郎――映像中的日本[J].国文学,1977(刊号).
[3] 高桥治.小津安二郎的三部作[J].妇人画报,2000(01).
[4] 中野翠.爱好小津/17/笠智众的故事[J].CHIKUMA,2006(10).
[关键词]中华传经典诵读;文化价值;途径
[中图分类号]G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2)5-0145-02
1 前 言
经典的文学创作是人类文明不断进步的精华,中华传经典不仅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根基,同时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神养料。中华传经典诵读是我们延续上千年的优良教育传,尤其是在现代语文教育中是完全不能被忽视的。近几年来,经典诵读的浪潮在逐渐涌现出来,特别是出现了很多有关青少年诵读经典文学作品的事件,进而也产生了很多的争论,逐渐朝着“读经现象”发展。正当中华传经典诵读在全国开展很激烈的时候,中学语文却出现了对开展中华传经典诵读不平衡的现象出现。其中有些中学非常重视中华传经典的教育价值和文学价值,同时学校也开发出了很多有关经典诵读的课程,建立了一个较为完整的教育体系;相反,有些中学却忽略了中华传经典的教育价值和文学价值,只是在语文教学中略微涉及一点有关中华传经典的内容,但是,还没有形成一个系;还有一部分中学根本就不学习中华传经典诵读的内容。由此看来,中华传经典和语文教育是不可分割的。本文主要从提升语文素养、凝聚精气神以及发扬传文化阐述了开展中华传经典诵读的文化价值,并具体提出了一些开展中华传经典诵读的有效途径。
2 开展中华传经典诵读的文化价值
2.1 可以提升语文素养
(1)可以大量积累文化知识。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不仅内容丰富而且内容也比较独特,在日常生活的任何一个领域都有可能涉及中国文化。中国文化的组成部分有很多,例如:建筑、饮食、服装、文学、舞蹈等。教师在语文课堂上讲解中国传文化,如果只讲解一些观念文化,而缺少具体的文化成果的讲解,那么教师并没有全面的将中国传文化介绍给学生,更不要说提高学生学习中华传文化的兴趣了。不管我们生活在什么样时代,积累文化知识是非常有必要的。人们大量诵读中华传经典,可以积累更多的文学知识,开阔视野。例如:中国的传节日文化不仅代表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且也和我们现代人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些传节日都具有独特的来源。例如:春节是新一年的第一天,代表着做任何事情都顺利,有一个好的开端。正月十五是元宵佳节,是新的一年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人们每年都有赏灯、猜灯谜的习俗。清明节不仅仅是一个节日,同时也是一个节气,清明节正值春天,万物复苏,人们在这一天要插柳、放风筝等。八月十五中秋节,人们要赏月和吃月饼,代表着一家人团圆、幸福美满。
(2)扩展阅读视野范围。提高人们的文学修养,是和语言文字所蕴涵的文化素养转变为人们自身的文化修养是分不开的,然而文化修养的提高就是需要学生进行大量的阅读,这在语文教学中叫做阅读教学。现如今,大多数中小学教师都在努力研究提升学生们阅读能力的方法,但是,大量的阅读是提高语文修养的一个重要环节,而现如今,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却存在很大的危机,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网络技术逐渐代替了传的读书看报形式,人们逐渐在怀疑阅读的意义,特别是对经典阅读的程度大大的下降了。中学生应该大量吸收各类知识和信息,但是,由于他们学习的科目较多,学习时间紧张,相对阅读的时间就很少,这使得他们将阅读的内容仅仅局限在了课本和考试的材料中,阅读面较小,不能开阔阅读视野,这样将直接阻碍语文素养的提高。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化的时代,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有很多,例如,网络、电视、光碟等,是一个发展比较好的趋势,同时也是文化多元化的内在要求。然而,中华传的经典作品也是学生阅读的主要来源。任何一个国家都有各自的经典作品,同样,阅读这些经典作品也是不可缺少的环节。中华传经典诵读不仅具有文化价值,而且还有一定的教育价值,同时也能扩展阅读视野范围,在头脑中积累大量的知识,尤其对于提升中学生的语文素养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3)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对于中学生来说,语言表达的逻辑性和层次性越来越受到教师的重视,不仅要将表达的内容表达完全,而且还要带有一定的情感,解决语言干瘪的问题。经常诵读是让学生在头脑中快速储存各种材料和知识的最有效的途径。中华传经典内容丰富多彩,覆盖了很多领域的信息。如果经常诵读中华传经典作品,将文字背后作者的思想感情熟记在头脑中。经过不断的积累,很多经典语句慢慢的内化语感。如:古代的经典诗歌,尽管和现代相隔的距离较远,但是,我们可以经过想象,领略作者真实抒发的情感,从而不会阻碍现代人的阅读。
2.2 凝聚精气神
(1)有利于培养强烈的责任感。一个人身体里是不能缺少强烈的责任感的,在中国传文化中,主要宣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精神。体验生活主要有两种途径,一种是在真实的生活中领悟自身存在的世界,建立自己的精神家园。而另一种途径就是从书籍中学到,和他们进行交谈,从而走进他们构造的精神家园。古时候的英雄和文学圣人的事迹都已经成为历史,但是,他们精神的传递却从没有停止过。我们在阅读每一本经典作品时,作品所蕴涵的精神和情感都会融入到读者的心里。由此看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强烈责任感,是任何一个时代任何一个人所必不可少的东西。
(2)有助于培养旷达的精神。现代社会中,社会的环境在不断的发生变化,人们对理想的追求也有所不同。高考是每个学生都要面临的一道坎,高考考的不仅仅是知识和分数,而且还是考察学生的心理素质。现在有很多学生承受不了高考带来的压力而出现了轻生的现象,真是让人汗颜。其实高考只是人生的一个小小转折点,如果因为一个简单的考试就结束了自己的生命,那么人生漫长的路有很多都是我们所意想不到的困难我们又该怎么面对呢?由此看来,保持乐观旷达的精神才能让人们在巨大的困难和挫折面前找到心灵归宿,让生命充满无限活力。
2.3 传承和发扬中华传文化
(1)增强学生对传文化的认识。每个人都是传文化的继承人,但是近几年由于传文化经典出现了断层,结果使上千年的传文化之经典渐渐地从中国的教育体系中分离出来了。特别是进入21世纪之后,在学校中听不到学生东渡诵读经典名句的声音。学生对中华传的经典作品不加了解,那么更没有办法理解其内在的真正含义和价值。现如今,文化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青少年更加喜爱西方的文化,他们在沉迷于西方国家文化的同时也逐渐将中华传的经典忘掉了。例如:青年朋友喜欢圣诞节超过了春节,外国的情人节是情侣之间送玫瑰花和巧克力来表达各自的情意的,他们却忘了中国的情人节也蕴涵着一个非常浪漫的故事,甚至有些青年人连端午节、中秋节是哪天都不清楚。因此,学生要大量诵读中华传的经典,从而增强学生对传文化的认识。
(2)可以向世界传播中华文化。现如今,我们又重新提到经典诵读,而且将中华传经典诵读归纳到教育体系中,从而构建了传文化和现代文化沟通的桥梁。通过经典的无穷力量,将民族文化血脉注入到青少年的心里,充分发挥他们的力量展示出中华文化无穷的魅力。
3 开展中华传经典诵读的有效途径
3.1 构建宽广的诵读平台
学校可以开展中华传经典诗歌朗诵比赛。通过对优秀作品的朗诵,用比赛的形式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到活动当中来。比赛获奖只是表面形式,而真正的目的是为学生创造更多诵读中华传经典作品的机会,让学生的阅读视野扩大,同时也有利于提高他们口语表达能力。也可以建立开放式的图书馆,让学生在课余时间阅读一些中华传经典的作品。
3.2 开发具有特色的课程
鼓励学生多诵读中华传的经典作品,最终目的是为了继承中华传的经典文化,从而进一步提高语文综合修养。所以,中学生读经典作品不能只是一味的追求诵读的数量而不求诵读的质量,而是要将诵读发展成为学生学习的兴趣。学校开发具有特色的课程,增加文化涵养。因为文化涵养可以让人的内心变得更加强大,不只是表现在人头脑中储存能量多少,同时人的语言和行为也能表现出一个人的文化涵养。所以,开发具有特色的课程,不管是用什么形式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注重增强学生的文化涵养。
3.3 充分利用教学资源
中华传经典诵读和历史内容结合在一起。我们在诵读中华传经典时,往往不清楚其历史背景,只有站在历史的角度上才能真正读懂文字所要表达的真正情感。所以,在诵读中华传经典作品时将语文课本上的知识和历史知识相结合,打破学科间学习的障碍,从而扩展学生的视野。
4 结 论
总体说来,我国古代的文学作品,都称之为经典的艺术作品,不仅代表着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而且在这些优秀作品中还蕴涵着中华民族的传美德和伟大的精神。我们在欣赏和学习这些优秀的作品时,不仅可以提高我们的文学素养,而且也可以更加深入的了解我国古代的文学知识,同时也能增加我们的爱国情感,陶冶情操、树立远大的志向。我们要充分认识到诵读中华传经典的文化价值,并找到一些开展中华传经典诵读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于守海,韩娇.经典诵读与人文教育[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
[2]宁殿霞,张青丽.开展经典诵读提升综合素质[J].新西部(下旬刊),2011(2).
[3]陈雨曦.从经典诵读活动看大学生对传文化的缺失及其对策[J].科技信息,2010(10).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身份标志,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创造的集体记忆与精神寄托。作为一所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老校,必须坚持以文化为引领,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树民族之根,立生命之魂。我校弘扬传统文化重在落实经典诗文教学。
中华经典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艺术精品,是民族瑰宝,在校园营造经典诗文的诵读氛围,可以把孩子精神生命的根须深深扎在民族文化的沃土里,可以体会先人得到的智慧,传承中华民族的美德。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大量诵读古诗文不仅能够识大量的字,而且学生的语言得到积累,写作能力得到提高,提升语文素养。从儿童识字阅读的需要出发,通过对《三字经》等国学经典蒙篇的文字与内容的拓展,以朗诵、识字、阅读和讲故事等形式,在增长知识的同时,全方位地开发儿童的记忆力、观察力、联想力和创造力等方面的潜力,开发儿童自主学习的能力。可以纠正"只背诵,不理解,重知识,轻做人"的错误倾向,同时,给拓展识字找到了一个平台,不再"为识字而识字",并且把随文识字和集中识字结合起来,让儿童在掌握规律的前提下快速识字,为提前阅读创造了条件。
俗语说得好"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腹有诗书气自华","厚积薄发"。通过诵读可以使学生积累诗的语言,感受时的情怀。所以只有积累丰富的语言素材,才能"厚积薄发","下笔如有神"。
许多诗词歌赋反映了我国民俗节日的来历及有关情景。适逢民俗节日,可向学生介绍有关的诗词,吟咏背诵,借以了解民俗节日的情况,以增长知识,开阔视野。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向学生介绍重阳节的来历及有关习俗:登高、赏菊、饮酒、插茱萸等;吟诵的词《采桑子?重阳》和王维的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 弟》。清明之前,可向学生介绍清明的来历;讲述丙辰清明天安门广场悼念的情景;抄录杜牧的诗《清明》。其他如端午节、元宵节等均可向学生推荐有关的 诗词歌赋,并背诵、赏析。
以上几点只是我个人的粗浅感受。其实,在浩瀚的语文知识中,各方面的内容都因其内在的联系而互相影响、相辅相成。教学中,教师只要深入钻研教材,科学安排 教学环节,适时、恰当地借用经典,有机地同课文、写作和学生的生活结合,就可以多方面发挥其特长,来为语文教学服务。从而收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下面是我运用"诵读经典诗文,提高学生双文素养"教学方法后的一些简要总结:
为提高学生书写技能,庆祝建党百年华诞,继承和发扬我国书法传统艺术,***中学举行主题为“传承经典文化 献礼百年华诞”学生书法大赛。
一、活动主题
传承经典文化献礼百年华诞
二、活动时间
2021年4月29日至2021年5月7日
三、活动对象
七年级、八年级、高一年级、高二年级
四、活动要求:
书法作品要求:
(1)软笔书法作品规格为四尺三裁至六尺整张宣纸(46厘米×69厘米至95厘米×180厘米)一律为竖式。硬笔书法作品规格为A4或A3彩色书法纸,学生自行准备。
(2)作品内容要求:反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经典诗文、成语、警句或古今名人名言,歌颂建党百年光辉历程,展现举世瞩目伟大成就的经典作品。
(3)作品背面右下角用铅笔写清班级、姓名。
(4)每班选送5幅软笔书法作品和5幅硬笔书法作品。
(5)5月6日课间操之前各年级组收齐,七年级交**老师,八年级交**老师,高一交**老师,高二交**老师。
(6)奖项设置为一、二、三等奖若干名。交稿数量和获奖成绩由德育处纳入班级量化考核。
一、李玉刚演唱的部分歌词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
中国传统文化含义极其广泛,李玉刚演唱的部分歌词不同程度地包含了众多传统文化元素。将这些传统元素渗入到歌词中并与旋律结合起来,使听众在享受音乐的同时也感受到一些传统文化的魅力。下面详细分析歌词中体现出的三种主要传统文化。
第一,与中国书画艺术的完美契合。我们以李玉刚演唱的《水墨丹青》和《落墨》这两首歌为例,即可看出这些歌词与中国书画艺术之间有明显的联系。
《水墨丹青》的词总体上给人清新悠远的感觉,歌名就体现出了很强的书画艺术韵味。词中有这样一句:“柔中带刚、横平竖直,强调神韵的工法;墨分五色,不同色调、不同的用法。”这里包含了书画艺术的几个特征:刚柔并济,讲究神似,墨分五彩。“刚柔并济”不仅是中国书法的特征,它也迎合了中国的中庸之道。“刚”就是在用笔中要求每一笔画都要用得有重量、有力度,形成一种立体感和动势。“柔”即在行笔时要恰到好处地掌握笔画间的微妙变化,一笔一画富有节奏感和弹性。“讲究神似”是要求书法做到形神结合,如点若“高山坠石”,横如“千里阵云”。“墨分五彩”的说法在绘画中用途居多。五彩是指黑、浓、淡、干、湿。[2]只有把浓、淡、干、湿相结合,墨色交错变化,中国画才能独显其风韵。此外,歌词中还说到“水墨丹青可以形容景色的灵动之美,可以比喻手法的行云流水”,以及《落墨》中一句“线条有如裙摆飘荡”,则道出了书法绘画中水与墨的转变以及行笔时所表现出的灵动飘逸的美感。
第二, 歌词中所体现出来的戏曲艺术。以《梦青衣》和《盛世霓裳》这两首歌曲为例,即体现了戏曲的水袖艺术、戏曲与梦幻的结合以及京剧唱腔艺术。
《梦青衣》体现了三个戏曲特征:其一是《梦青衣》中“长袖挥如流水”所体现出的水袖艺术。水袖就是戏曲服装袖端拖下来的部分,用白绸或绢制成。戏曲演员通常通过“甩”、“掸”、“拨”、“勾”、“挑”、“抖”、“打”、“扬”、“撑”、“冲”等十种基本动作表现人物情感。[4]中国戏曲的特点之一就是歌舞结合,以歌舞演故事。梅兰芳说:“中国戏曲的表演方法,是把舞蹈动作融化在生活里。人物登场,一举一动都是舞蹈化的。”(梅兰芳《我的电影生活》)例如在京剧舞台上,演员用水袖象征性地轻点双眼,使观众能够看到剧中人物在哭,却又不失形象美。[5]水袖是戏曲中“舞”的不可或缺的成分,水袖艺术的运用是戏曲艺术的一个重要特点,水袖功也是戏曲程式化动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南方剧种还是北方剧种,一个戏曲演员都应将水袖运转自如。
其二是中国戏曲与梦幻的结合。在我国古典戏曲中,自古以来以梦入戏或以梦命题的作品数不胜数,如元杂剧《蝴蝶梦》、《庄周梦》、《云窗梦》、《黄粱梦》。在我国,梦与文学的创作关系深远。元代评论家汤显祖、明代评论家谢肇等就提出“因情成梦”、“因梦成戏”、“戏与梦同”的重要论据。[6]在李玉刚的《梦青衣》中,歌词第一句就是“梦里听到一个声音,陌生又熟悉”,开篇就创造出一种如梦似幻的情景。在歌词中间,一句“蝶相追紧相随,唯恐梦醒爱成灰”,最后以“犹记心头梦魂消”作为本首歌词的结尾,整篇歌词以“梦”为线索、“青衣”为主线。此外,在李玉刚的《浣纱曲》这首歌词中,首句是“一阵花香梦醒了千年”,尾句是“就让此生不渝梦永远”,唱出了歌中人物西施浣纱似梦,人生如梦。这两首歌词都是以梦入、以梦出,梦贯穿始终。
其三就是李玉刚歌词中体现的京剧唱腔艺术。《盛世霓裳》中“京腔京韵,梦绕紫禁”、“看我国粹,历久弥新”、“听几许,天籁之音”以及《梦青衣》中“这声音余音绕梁百转千回”等句都体现出来。京剧的唱腔圆润优美,表现力强烈,以“二黄”和“西皮”为主,简称“皮黄”。[7]在京剧唱腔中,唱的内容包括抒情和叙事两个方面。首先是抒情,演员在唱抒情段时“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礼记・乐记》)例如《苏武牧羊》中“望乡”一场,苏武被困北海,登台遥望家乡时的唱腔血泪交加,如泣如诉,唱出了苏武此时壮志未酬和思念故国亲人的无限哀愁。叙事的唱腔情感因素掺杂相对较少,唱词通俗易懂。如《空城计》中诸葛亮唱的“我本是卧龙岗散淡的人”一段。念白是戏曲人物在舞台上说的话,又叫“道白”,在不同场合能够表达人物的不同思想感情。如《四进士》“一公堂”一场中宋士杰的那段“小人宋士杰”的念白,由著名演员马连良念得字字清晰又有层次,表现了人物的老练和饱经世故。京剧念白的语言具有音乐性,声调起伏、夸张、明晰又富有节奏美,是京剧表演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三,与古代诗词艺术相结合。以《归去来兮》和《梦回春秋》为例,这两首歌曲和古诗词联系颇深。
《归去来兮》是受古诗词影响最深的一首歌,其歌词形式是五言―七言―五言,例如“久阻归期忆别离,时闻漏转思乡起……以身许国去,一别千万里……浮光掠影昨日去,云淡风轻看今昔”,并在歌词中大量运用了古诗词常用的意象,如“秋风”、“明月”、“扁舟”、“归期”等,并赋之以诗词意境,演唱悠扬婉约。而《梦回春秋》这首歌在形式上是七言兼有杂言,在意境上更趋近于宋词的“婉而细”、“幽而深”。除此,还有些歌曲则直接引用了一些古诗词句子,如在《美人》这首歌中直接引用了李清照的“三杯两盏淡酒”,《梦青衣》中“回眸一笑百媚生”直接引用白居易的《长恨歌》,“君子好逑竞相邀”则化用《诗经・关雎》。这些词句的形式、内容和意境共同构成李玉刚演唱歌词中的诗词艺术。
二、大众对李玉刚演唱的歌曲及表演形式的看法与评价
艺术是大众的,舞台是观众的,一切艺术表演形式都与观众密不可分。我们从社会大众着手调查,对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生活环境的300人展开了对李玉刚舞台表演形式的看法与评价的调查。这些被调查群体按年龄可分为15-25岁,共100人;26-35岁、36-45岁、45-60岁、60岁,各50人;其中15-25岁群体大部分为在校学生。经调查发现对于李玉刚演唱的歌曲和他这种舞台表演形式,最受欢迎的是在60岁以上的老人群体中,其次是36-45岁的中年群体。如图一所示。
图一 各群体对李玉刚的喜欢率
调查还发现,当被问到最喜欢的表演形式时,前四个群体均以选择传统与流行相结合的最多。如表一所示。
表一 大众对不同表演风格的喜爱率
(注:表中A、B、C、D、E分别表示15-25岁、26-35岁、36-45岁、45-60岁、60岁以上五个群体)
此外,我们还调查了大众对传统文化的看法。如表二所示。
表二 大众对传统文化的看法
(注:表中A、B、C、D、E分别表示15-25岁、26-35岁、36-45岁、45-60岁、60岁以上五个群体)
通过以上三个图表可以看出,在15-25岁、26-35岁这两个群体中,有很多调查结果是相似的。如在对传统文化喜欢程度上数据接近,在所喜欢的表演形式上都是首选传统与流行相结合的表演形式,流行排第二,传统风格押尾。
三、对大众审美观的概括及趋势预测
首先是15-25岁群体,他们是当代社会的新生力量,从他们的审美趋向中可看出未来社会的艺术表演方向。他们对李玉刚表演形式的喜欢程度以“一般”居多,占66.2%。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程度也可从表二中看出,表二说明这个群体大部分对传统文化感兴趣,但他们对传统的艺术表演形式感兴趣的只占16.5%,而对传统与流行相结合的表演形式占了大部分。这些统计数据表明,对于当今青年学生来说,传统文化中有些部分不符合他们的审美观,纯粹的传统艺术无法阻挡当代流行元素的冲击。因此,传统与流行相结合的表演形式逐渐进入他们的审美领域,26-35岁的群体也有类似情况。在36-45岁、45-60岁群体中,大众对流行元素的喜欢程度逐渐减少,对传统元素和流行与传统相结合的表演形式喜爱增多。在60岁以上的老人群体中,大部分易接受传统风格的表演形式,不易接受纯流行元素。在调查结果中,我们发现大众最易接受的表演形式是传统与流行相结合的表演形式,究其原因,可能是现代流行元素越来越多,人们对于逐渐泛滥的某些流行元素也司空见惯,而纯粹的传统表演方式中的某些部分又不符合当代人们审美观的发展,适当加入传统元素会使观众眼前一亮,增加新奇感。因此,传统与流行相结合的表演形式就成为人们的首选。以国粹艺术为例,传统京剧在以前很受社会大众欢迎,但现代关注国粹的人特别是青少年越来越少。李玉刚在表演京剧时,适当地移入各种现代元素,如加入现代舞蹈与音乐之后表现出来的艺术虽与传统京剧不一样,但形神俱美的特点并未丢失,这种方式带动了许多人关注国粹、关注戏曲。
文化与审美本来就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和亲和性。就文化而言,本身就具有审美的性质,是人类审美活动的主要内容,从这一意义上来说,文化即审美。同时审美本身也是一种文化,充分展现出了人的精神特质。 我国的传统文化是千古流传下来的经典,传统文化中包含的审美因素和精神特征又形成了文化传统。但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并不是一个等同的概念,前者是在历史变动中保持下来的文化元素,后者是先人已经创造出的具体的文化,包括物质和精神两方面,是一种既定的存在。[8]对于传统文化,现在提倡“批判继承”、“百花齐放”、“古为今用”。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一定有其自身的基本精神,这个基本精神是为本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并具有的,是民族的共同心理和普遍性的精神。它不仅对民族兴旺发达起着积极作用,在民族危难时也是精神支撑。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具有强大的凝聚力,维系着民族的精神延续,决定着当代社会人们的审美倾向。当今社会变化万端,人们的审美观因人而异,但大众的大致审美观应是逐渐发展的。在传统与流行中寻找一个中介,再将二者融合到一起,是现今令人最易接受的方式。
论文所属项目:西华大学“西华杯”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项目,基金资助:西华大学“西华杯”;本文通讯作者:吕蒙,联系方式:
参考文献
[1] 朱哲.中国文化讲义[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
[2] 叶朗,费振刚.中国文化导读[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
[3] 赵山林.诗词曲论稿[M].北京:中华书局,2006.
[4] 黄钧,徐希博.京剧小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
[5] 石呈祥.京剧艺术――中国文化的一朵奇葩[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3.
[6] 郑传寅.传统文化与古典戏曲[M].长沙: 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
[7] 李中会.戏曲鉴赏[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