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超声在临床上的应用8篇

时间:2023-07-13 09:23:00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超声在临床上的应用,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超声在临床上的应用

篇1

【关键词】B型超声;腹部损伤;诊断;应用价值

腹部损伤具备变化多、发展快以及发病急等的特征,该疾病常常涉及到多个器官,如果不能立即进行诊断并及时处理,就会引发死亡[1]。据报道,针对腹部闭合性损伤,积极采用B型超声诊断,有方便、费用低、无创等特点,能够有效提高腹部损伤诊断准确率。本次研究通过B型超声诊断腹部损伤的临床应用,取得良好的应用价值,现将有关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随机选取我院收治腹部损伤患者157例,其中男69例,女88例,年龄在12岁-70岁之间;主要的损伤因素有27例坠落伤、21例挤压伤、64例车祸伤、25例斗殴以及20例其他原因损伤。全部患者都未有腹部外伤史,临床症状有恶心、腹痛等。

1.2方法让患者选取侧卧位或者是仰卧位,运用3.5-7.5MHz的探头频率的GE-ViVid7超声诊断仪进行检查。首先进行检查患者腹盆腔的髂窝、肝肾等,并观察是否出现积血积液。接着再进行常规检查肝、膀胱等脏器,并进行观察实质脏器的实质回声、形态大小、内部管道结构等;对于存在外力直接作用或者出现临床症状的部位,进行多切面和全方位的检查。如有需要可以将患者的进行变换,并仔细观察腹腔是否有游离气体,判断无胃肠腔有无发生破裂等。

2结果

通过采用超声进行分类诊断患者腹部损伤疾病,可知,其中在诊断膀胱损伤时,高达100%的诊断符合率,对于胃肠道损伤诊断时,出现的漏误诊的次数比较多,其诊断符合率只达34.48%。

3讨论

床上常见急腹症是腹部脏器损伤,由于脏器损伤,常常引发出血,甚至致成失血性休克。所以需要早期诊断,并立即处理,才能将腹部脏器损伤的死亡率降到最低[2]。通过本次分析B型超声在腹部损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可知:对于某些腹部损伤病情变化速度较快、不能搬动的患者,检查时,需要具备明确思路;针对不能及时明确诊断病情的患者,需要灵活应用跟踪观察及动态观察。对于浅表部位损伤的检查,需要应用高频探头探查,检查时,着重检查患者显著压痛与受伤下的脏器病情变化状况。注意空腔脏器破裂者,其游离气体回声不全出现在该空腔脏器破裂者中,需要将X线等检查方法结合,以致把诊断效率提高。对于复合伤患者诊断,不仅需要重视患者显著受伤部位,而且也要仔细检查患者隐蔽性损伤部位,防止漏诊。其次是在进行手术之前,没有准备充足,容易受到粪便、气体等影响,未巧妙运用实时动态观察和跟踪观察;最后是患者损伤程度较轻,积血积气相对少,未发现脏器损伤现象[3]。所以针对首次应用超声阴性,同时病情严重患者,需要结合另外相关检查手段,避免出现漏误诊。

对于实质性脏器破裂定位的诊断,积极采用超声进行诊断,能够提供相对全面的信息,而提高其诊断效率。对于肾、脾及肝损伤的诊断,采用的B型超声进行诊断,其达到的诊断效率较高,但诊断胰腺较低。多数都会产生实质内和破口附近的非均质性回声区,血肿产生的回声高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出血量、速度等,它会根据这些因素不同而变化,不管在同一时间检查同一患者的多处血肿回声,其血肿回声高低是不一致的。所以诊断时,注意掌握患者出现的主要损伤现象,保证正确诊断。腹部空腔脏器因有易变形性、弹性好等特征,因此对实质脏器的患病率较低。利用超声进行诊断时,很难发现患者损伤的现象,所以结合间接征象诊断。常见间接征象有腹腔积液积气等。通过积液判断腔脏是否损伤,其超声主要体现液性暗区,是因肠内容物常存在液体中,所以回声通常是液体强,甚至能见肠管固定[4]。斜卧位时,在膈下能见气体强回声;平卧时,在腹膜下能见条纹状游离气体回声,将图像进行放大时,清楚看见游离气体根据患者的变化而变化。但是并不是全部的胃肠道损伤均产生膈下游离气体,这是由于肠系膜或大网膜,包裹着小量的液体等,导致漏诊。若患者出现胃肠胀气,腹部有显著压痛和反跳痛,则可能是由于胃肠的损伤,引起腹膜炎胃肠麻痹,但不能将其损伤排除,而需要认真检查,减少盲区,并结合间接或直接征象诊断。所以,进行诊断未见实质脏器的损伤而具有严重症状患者时,需要将腹腔穿刺、X线等检查手段,有助于将空腔脏器损伤诊断率提高。

总之,通过探讨B型超声在腹部损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可知超声具备准确性高、无创、方便、费用低等优势。

参考文献

[1]罗雪,李波.腹部闭合性损伤内脏破裂出血的超声诊断[J].华西医学,2009,1(07):45-50.

[2]武先聪.B超在腹部闭合性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西南军医,2011,8(02):89-90.

篇2

【摘要】腹部闭合伤是当前急诊医学最常见就诊原因之一,能否及时判定有无内脏破裂出血是临床成功救治的关键,也是临床医师经常面临的问题[1]。笔者分析了经手术治疗或CT证实的102例BAT内脏破裂出血患者的声像图特征,旨在探讨超声在BAT的诊断价值及规律,提高超声诊断率。

【关键词】超声检查;腹部闭合性损伤;内脏破裂

【Abstract】Abdominal wound closure is the most common cause of emergency medicine doctor, one can judge whether visceral hemorrhage in clinical success is the key, and treatment of clinical physician often faced problems[1]. The author analyzed by surgery or CT scan confirmed 102 cases visceral bleeding in patients with BAT the ultrasonographic feature, aims to explore the diagnosis value BAT ultrasound in the diagnosis and laws, improve ultrasound.

【Key words】Supersonic inspection; Abdomen closed damage; Internal organs breakage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我院2008年1月-2009年12月超声检测闭合性腹部创伤患者102例,男84例,女18例;年龄6~68岁。患者从受伤至来院就诊时间22 min~4 d,因车祸伤、跌伤、刺伤、挤压伤等行超声检查。

1.2 检测方法:使用惠普尖端影像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0~7.5 MHz。患者一般采取平卧位或侧卧位,尽量减少搬动,检查时动作轻柔。首先探查下腹部和盆腔有无液性回声,然后对腹部脏器进行全面仔细筛查。对不宜搬动的伤员进行床边检查。

2 结果

2.1 超声诊断:经手术或CT证实脾破裂51例,肝破裂24例,肾损伤12例,腹膜后血肿3例,胃肠破裂5例,复合性脏器破裂7例。超声检查均提示有不同程度腹腔积血,90例经手术证实出血量为400~5 000 mL。超声对内脏破裂出血定性检出率为100.0%(102/102),定位符合率为88.2%(90/102)。具体结果见表1。

表1 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超声诊断与临床确诊情况

病种n 手术治疗 保守治疗超声检查符合误诊漏诊符合率/%

脾破裂 5146 54731 92.1

肝破裂 2420 42121 87.5

肾损伤12931200 100.0

腹膜后血肿330300 100.0

空腔脏器破裂55 031160.0

复合性破裂 7 7 040357.1

合计1029012906688.2

2.2 脾破裂与肝破裂:本组脾破裂51例,其中超声显像诊断正确者47例,符合率为92.1%;肝破裂24例,超声显像诊断正确者21例,符合率为87.5%。

肝、脾破裂声像图表现:①肝、脾包膜连续性中断或明显不规则;②肝、脾实质内异常回声,肝脾实质内受损处出现不规则较强回声区,边缘不整齐,形态不规则,内部回声杂乱,随着时间推移2~3 d后形成低回声,甚至无回声区;③肝、脾包膜下血肿者表现为肝、脾实质边缘与肝、脾包膜之间可出现条状或不规则形无回声区或低回声区。

2.3 肾损伤:本组12例,超声显像诊断均符合。肾损伤声像图特点:①肾挫伤表现为肾包膜回声不完整,肾脏形态大小正常,肾实质回声稍增强或分布不均匀;②肾破裂表现为肾形态失常,包膜明显不完整,表面凹凸不平,肾中部或肾大部分内出现大片不规则的无回声区,低回声区,中等或稍强回声区,分布杂乱,延伸至肾周围及腹膜后形成血肿。

2.4 空腔脏器损伤:本组5例,超声显像诊断3例,符合率为60%[1]。肠破裂超声很难确切定位,但可以提供破裂的可靠佐证,主要为腹腔游离气体和液性暗区。游离气体不随呼吸及肠蠕动变化,但随改变而移动。即平卧位时,上腹部肝左叶被气体遮盖,呈一片强回声。嘱患者向左侧卧的进程中,将探头置于患者右季肋部,可见气体回声自左向右遮盖肝右叶[2]。高频超声能增加腹腔游离气体的检测准确性。

2.5 腹膜后血肿:本组5例,超声显像诊断均符合。双侧下腹部腹膜后见形态较规则的低回声区或夹有细小亮点的无回声区,多合并腹腔积液。

2.6 复合性内脏破裂:本组7例,超声显像诊断正确者4例,符合率57.1%。7例均能诊断有一个脏器破裂,其中3例合并其他脏器破裂或损伤漏诊。声像图表现除原有的脏器破裂声像图特征外,主要表现腹腔积液征象明显;破裂的脏器旁有血凝块聚积或大网膜移行,受损脏器部位有探头压痛或反跳痛。

3 讨论

本组102例闭合性腹部创伤内脏破裂出血类型繁多,涉及脏器范围广。虽然声像图复杂多变,各具特色,但其中却蕴含着共同特征。直接征象:受损实质脏器轮廓线不连续,包膜中断,内部损伤区以不均质不规则混合回声为主。空腔脏器无节段性增厚及扩张,胃肠蠕动减弱或消失。间接征象:①受损脏器部位有探头压痛和反跳痛,受损侧膈肌运动比健侧减低。②破裂的脏器周围大多有血凝块聚集或大网膜包裹。③腹腔积液征象:依据出血量多少所表现的区域亦不同,常出现在肝肾隐窝、膈下、脾肾隐窝、小网膜囊、双侧髂窝三角以及盆腔等处;且暗区随移动;随探头压力改变;肠襻在液体中蠕动。④空腔脏器破裂时腹腔内有游离气体存在。超声诊断腹腔脏器破裂,首先应确定有无脏器破裂,重点观察腹、盆腔内有无游离液体及气体,一旦外伤后发现腹盆腔内有游离暗区存在,尤其在右上腹肝肾隐窝,无论其量的多少,均应高度怀疑内脏破裂出血之存在;然后确定哪个或哪些脏器破裂,重点观察实质脏器轮廓线的完整性及内部有无不均质不规则混合回声区;空腔脏器无节段性增厚及扩张等详细信息。在检查过程中询问患者致伤原因,着力部位及受伤持续时间。超声对实质性脏器破裂敏感性、特异性均较高,对空腔脏器破裂也有独特的优势,可大致判定损伤部位。

参考文献

[1] 陆卫中.腹部脏器损伤的超声诊断[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06,8(2):108

篇3

关键词:上消化道溃疡;诊断;超声充盈检查法

一直以来,因为胃肠道中诸多因素如气体等的干扰,胃肠道疾病的超声检查在临床应用中受到很大局限[1],因此很长时间以来胃肠疾病的临床诊断主要依靠于胃镜检查与X线检查。在近年来超声造影技术不断改进下,超声检查在胃肠道疾病临床诊断中逐渐得到重视[2]。上消化道溃疡是指发生在胃与十二指肠中的慢性溃疡,近年来其发病率呈不断升高趋势[3]。为探讨上消化道溃疡诊断中应用超声充盈检查法的应用价值,笔者选取于我院接受超声充盈检查法诊断的上消化道溃疡患者94例,对其临床资料和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1年12月~2013年10月诊治上消化道溃疡患者94例,其中男53例,41例,年龄22~53岁,平均(27.5±2.6)岁;十二指肠溃疡59例,胃溃疡35例;患者临床表现为:75例患者有程度不同的上腹部不适或疼痛,8例有黑便症状,4例在空腹状态下腹部有痛感,7例饭后出现典型胀痛。所有患者均展开超声造影首诊检查,之后展开胃镜检查。

1.2方法 利用百胜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94例患者展开超声充盈检查,将探头频率为3.5~5.0MHz。患者经8~12h空腹后展开检查,先将1包速溶胃肠助显剂加到消毒杯内,将500~600ml 温度为90℃~100℃的开水加入其中,快速搅拌直至成为均匀的稀糊状,等冷却到30℃~50℃时由患者饮服并及时展开检查。患者取右侧卧位或平卧位,以坐位与左侧卧位为辅助接受检查,具体操作方法为:自胃部体表展开投影,按照贲门部、胃底部、胃体大小弯、胃前后壁、胃角切迹、胃窦和十二指肠球部这一次序展开完整、连续的切面扫描并观察,对检查结果进行记录。94例患者在完成超声充盈检查后展开胃镜检查。

1.3统计学分析 利用统计学分析软件SPSS 16.0对相关数据展开统计学分析,对计数数据进行χ2检验。当结果满足P

2 结果

2.1诊断结果分析 超声充盈检查法和胃镜检查结果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以胃镜检查结果为标准,超声充盈检查法检查结果符合率为93.62%(88/94)。

2.2上消化道溃疡患者超声表现分析 经超声造影诊断的88例患者临床表现为:①十二指肠球部溃疡:59例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经超声充盈检查,其中55例确诊,所有患者肠壁黏膜表面均可见凹陷,其中2例患者凹陷直径大于1.0mm,29例直径为1.0mm~5.0mm,24例直径在5.0mm以上。有4例患者漏诊,经胃镜检查发现球大弯侧壁溃疡1例,球小弯侧壁溃疡3例;②胃溃疡:33例胃溃疡患者的溃疡部位分别为:胃窦部12例,胃角部15例,胃体部6例,患者病变处胃壁蠕动均明显减弱,经超声检查,胃溃疡处凹陷直径为6~28mm,溃疡病灶壁厚度为8~19mm。经超声充盈检查,2例患者漏诊,经胃镜进一步检查发现漏诊患者为胃体溃疡1例,胃窦部浅表溃疡1例。

3 讨论

消化性溃疡是在诸多致病因子侵袭下,黏膜出现坏死性病变或炎症,病变深度直至黏膜基层之中的症状,常在与胃酸分泌有关的消化道黏膜中发病。目前消化性溃疡主要致病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多数学者认为该病主要和胃、十二指肠黏膜损害因素-自身分泌防御-修复因素间失衡密切相关,其中NSAID的普遍应用、H.pylori感染及胃酸分泌异常等均是导致消化性溃疡发病的常见原因。

上消化道溃疡是成年人常见胃肠道病症,可在任何年龄人群中发病,其发病率为5%~10%,男性发病率略高于女性,主要包括十二指肠溃疡与胃溃疡两种类型,其中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比胃溃疡更为多见[4]。在本次研究中,94例患者十二指肠肠溃疡为59例,占比为62.77%,胃溃疡患者35例,占比为37.23%,十二指肠肠溃疡发病率高于胃溃疡,这与上述观点一致。虽然目前人们生活水平及医疗保健水平不断提高,但在现代社会竞争压力逐渐增大及生活节奏逐渐加快下,上消化道溃疡疾病发病率不仅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反而呈现出不断上升趋势。最近10年来,上消化道溃疡临床症状逐渐发展为不典型性表现,初期多为胃部不规律痛,常难以引起人们的重视,很多患者都是在发生黑便或呕血时才去医院就诊,导致最佳治疗时机延误,因此,上消化道溃疡仍是临床治疗的重点,在临床中对其进行尽早诊断,及时展开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上消化道溃疡主要发患者群为青壮年,农村中发病率比城市高。在本次研究中所选病例为22~53岁,其中25~45岁患者共75例,占比为79.79%。目前胃镜检查是上消化道溃疡临床诊断的"金标准",该方法临床诊断准确率较高,可达100%,可确保上消化道溃疡的及时确诊,在对溃疡愈合过程进行监测时具有有效、直观的特点。然而同时,胃镜检查和X线检查均属于有创操作,通常会给患者造成一定痛苦与创伤,因此在上消化道溃疡患者中接受度相对较低,特别是在基层医院中应用十分有限。因此,在上消化道溃疡诊断中选取一种无痛苦、安全、无创、简单的检查方法具有重要意义。随着近年来超声诊断仪器分辨率不断提高和胃肠造影剂不断改进,上消化道溃疡中超声诊断的符合率逐渐提高,已有临床实践证实其符合率大89.2%。我院在为该类患者展开检查时,患者服用速溶肠胃助显剂后,对十二指肠和胃部展开超声充盈检查,可促使胃中构成回声均匀、相等的透声窗,而胃腔前后无明显声衰减或增强表现,可将黏液及其他的回声排除在外,对胃壁层和腔内结构予以清楚显示,并实现对胃、十二指肠运动状况的动态观察。利用超声对上消化道溃疡症状展开检查,不仅可实现对溃疡部位、形态及深度的准确测量,确保临床医师可对溃疡大小、胃壁范围及厚度等内容有准确把握,同时超声充盈检查在胃底部溃疡、高位胃体后壁溃疡及贲门下溃疡诊断中,具有比胃镜与X线钡餐造影这两种检查方法更高的敏感性,可对比胃镜与X线钡餐造影在上消化道溃疡检查中存在的不足加以弥补,故而可作为临床常用筛选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通过对94例上消化道性溃疡患者展开超声充盈检查与胃镜检查,发现超声充盈检查法检查结果符合率为93.62%。上消化道溃疡的超声表现如下:①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多发生在胃小弯侧壁和十二指肠球部前壁中,临床表现主要为:病灶处肠壁有低回声局限性隆起与增厚,中央黏膜中有破溃、中断,表现出大小不均的凹陷,且表面附着有强回声斑;十二指肠球部面积明显缩小且有明显变形,造影剂未充分、均匀充盈,存在激惹表现;②胃溃疡:发生部位主要为胃窦部、胃角和胃小弯处,超声表现主要是病变位置胃壁有低回声局限性隆起与增厚,中央胃黏膜存在破溃、中断现象,有大小不均匀的凹陷,黏膜表面附着有强回声斑点,四周胃壁具有清楚的层次,病变位置胃壁蠕动基本消失或有明显减弱。

在超声充盈检查中,有4例十二指肠溃疡患者漏诊,经胃镜检查确认为球大弯侧壁溃疡1例,球小弯侧壁溃疡3例,这一漏诊现象和检查者手法有关;同时有2例胃溃疡患者漏诊,经胃镜进一步检查发现漏诊患者为胃体溃疡1例,胃窦部浅表溃疡1例,其凹陷直径为3mm左右,由此可见超声诊断在凹陷深度不足5mm糜烂性胃炎、浅表性胃溃疡中鉴别难度较大,相较于胃镜检查而言,超声造影检查有一定局限性。通过对漏诊患者进行分析,可知在为上消化道溃疡患者行超声充盈检查时,超声造影检查对技术有较高要求,在对是否存在出血及活动性出血的检查上存在困难。然而,超声造影检查较强的重复性与无创性可为上消化道溃疡患者的随访及诊断提供更多信息,易于被患者接受。同时,超声检查可对各层结构、胃蠕动、胃壁厚度进行观察,还可对病灶大小、位置及其和周围脏器间的关系予以观察,尤其是在外压性疾病鉴别中应用价值更高。因此,在上消化道溃疡诊断中可先选用超声造影检查,当遇到巨大溃疡或关于检查结果有疑问时,再展开胃镜检查。本次研究在为上消化道溃疡患者行超声充盈检查时,除部分患者由于过于肥胖导致超声检查结果不理想外,其他受检者在超声扫查时均没有发生不良反应,这证实超声充盈检查法在上消化道溃疡诊断中应用时安全性较高。

综上所述,在上消化道溃疡诊断中,超声充盈检查法是在胃镜检查与钡餐试验之后客观、有效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可弥补胃镜与X线检查中的一部分不足,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张晓林,陈永霞,赵长艳,等.超声在消化性溃疡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实用医技杂志,2012,19(8):826-827.

[2]徐柏兴.无痛性上消化道溃疡并出血124例诊治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2012,5(3C):93-94.

篇4

【关键词】肌骨超声;应用价值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3-0104-01

近年来,随着我国运动医学的不断发展,超声仪器被广泛运用在临床上,运用超声检查对软组织疾病和肌肉骨骼疾病诊断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虽然与MRI和CT相比,在检查骨关节时,超声受到一定的限制,但是其可以充分显示出软组织的微结构,明显优于MRI显像和CT,并且具有价格便宜、无创性、操作简单、快捷等特点[1],更容易被广大患者所接受。因此,本文重点探讨了肌骨超声的临床运用价值,如下报道。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8月-2015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肌肉疼痛症状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60例为男性,40例为女性,年龄7~84岁,平均年龄为(41.2±5.6)岁。

1.2方法

运用LOG IQ E9彩超诊断仪对患者进行检查,探头为ML6-15,通常情况下,探头频率控制在7.5~15.0MHz左右,检查的过程中,让患者将检查部位充分暴露出来,根据检查需求,保持合适的,将解剖结构充分显示出来,按照常规方法,对患者进行全面检查,同时严格按照要求做好相应记录。

1.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检查,100例患者中,呈阳性反应者95例,占95%,其中15例为肌腱病,40例为滑囊炎,10例为肌腱撕裂,30例为腱鞘炎,其余5例受检者没有发现任何阳特征,占3%。

2 讨论

肌肉骨骼系统是人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病变部位主要包括手腕部、肩部、膝部、肘部、髋部以及足踝部等多个部位的肌腱、肌肉是否出现了炎症、损伤、肌腱病以及撕裂等,周围软组织是否存在淋巴水肿、关节腔内有没有积液、腱鞘以及滑囊是否有炎症等,由于病变部位不同,所以超声影像学的表现特点也有所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滑囊炎:①肩峰下滑囊炎。三角肌下滑囊明显扩张,增生滑囊滑膜,超声影像学检查结果显示滑囊壁明显增加,且增加血流信号[2];②鹰嘴滑囊炎。滑囊内存在大量积液,内部产生碎屑性回声,增厚滑囊壁,出现蜂窝织炎;(2)腱鞘炎。腱鞘炎是腱鞘部位比较常见的一种炎症,四肢肌腱部位均可发病,并且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腕部腱鞘炎和手部腱鞘炎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两种腱鞘炎类型,并且长时间、快速用力使用腕部和手指的中老年女性为该病的高发人群。超声影像学检查结果显示为回声明显降低,掌指关节处腱鞘明显增厚,具有丰富的血流信号;(3)肌腱炎。肌腱炎在临床上又被称之为肌腱病,其发病部位有以下几处:①肩部。肩部肌腱炎是一种慢性损伤,年轻运动员为该病的高发人群,超声影像学检查节骨显示肌腱明显增厚肿胀,降低回声,且连接肌腱肌肉处明显增加血流信号;②肘部。超声影像学检查结果显示为伸肌总腱附着处明显增粗,降低回声,且呈现出不均匀状态,肌腱周围存在少量积液;③膝部。临床研究资料表明,反复是微小创伤和膝关节的过度伸屈运动是诱发肌腱病的主要原因,同时,代谢性疾病、风湿病以及慢性劳损等也容易导致该病,使膝部肌腱出现退行性改变,其中股四头肌腱和髌腱为该病的高发部位,超声影像学检查结果显示为肌腱局部增厚、肿胀;④足踝部。肌腱炎是比较常见的一种肌腱异常,诱发该病的因素有很多,其中以过度劳损和急性创伤为主。超声影像学检查结果显示为肌腱弥漫性或者局部肿大,增宽低回声间隙;(4)肌腱撕裂。①肘部。临床上比较常见的是肱二头肌远端肌腱撕裂,超声影像学检查结果显示为桡骨粗隆胖有明显的血肿,肌腱纤维明显中断,撕裂处增强回声;②膝部。膝部肌腱撕裂经常出现在髌腱和股四头肌腱部位,超声影像学检查结果显示为局部肌腱缺失纤维,呈低回声;③足踝部。临床上比较常见的是跟腱和胫骨后肌腱撕裂,超声影像学检查结果显示为纤维部分中断,呈现出低回声,同时可见腱旁积液和腱旁组织炎[3]。

综上所述,临床上运用肌骨超声对肌肉疼痛患者进行检查,具有价格便宜、无创性、操作简单、快捷等特点,并且可以实施观察肌肉和肌腱运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诊断的准确率,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依据。

参考文献:

[1]王金锐.王吉斌.肌肉骨骼系统超声影像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7:10.

篇5

1.1方法对所有入组患者使用超声诊断仪进行超声检查。经腹部超声检查设置探头频率为3.5MHz,患者检查前适当喝水使膀胱充盈,检查时呈仰卧位,使用探头对患者的下腹部实施常规横切、纵切、斜切等扫查,对其子宫与卵巢的体积、形态、状况进行观察,同时观察子宫壁回声情况、子宫旁与宫腔内孕囊情况、肿块的体积、形态、内部回声等情况,检查腹盆腔内液性暗区情况等。经阴道超声检查设置探头频率为6.5MHz,排空患者膀胱,检查时呈截石位,探头上涂抹耦合剂并套用后送入阴道进行超声检查,对患者子宫、卵巢及附件区进行各个切面与角度的扫查,仔细观察各器官的体积、形态、回声情况,并注意宫腔孕囊、积液情况,附件区孕囊、包块情况,以及腹盆腔积液情况等。而后根据患者的经腹部、经阴道超声检查结果由同一医师对其进行临床诊断,并将手术病理学结果作为金标准对诊断准确性进行对比评估。1.2观察指标以手术病理学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所有患者经腹部、经阴道单一诊断与联合诊断的准确性,并将所得数据进行组间统计学对比分析。1.3数据处理对两组患者数据应用SPSS软件17.0版实施统计学检验。可信区间95%,检验水准为0.05,p﹤0.05表明样本数据差异明显且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不同影像学检查其临床诊断情况是:经腹部与经阴道超声联合应用对妇产科急腹症的临床诊断准确率为94.90%,明显高于单一应用经腹部超声或经阴道超声,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讨论

篇6

【关键词】超声医学;胎儿发育异常;超声诊断

新生儿先天性畸形具有3%的发病率,其中还有2%的新生儿由于畸形严重而夭折。所以对胎儿畸形的产前诊断是促进新生儿死亡率不断降低以及人口素质提升的关键环节[1]。在对具有明显解剖形态学改变的畸形进行诊断的时候具有较高的确诊率,对于那些仅有生物径线测值改变,而没有明显生态学改变的异常发育却会非常容易出现漏诊的情况。所以说在对胎儿发育异常进行筛查和诊断的时候,超声具有一定的局限性[2]。本文对畸形胎儿产前超声诊断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超声医学在胎儿发育异常诊断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在2009年1月至2014年1月共收治了12周以上的住院产妇共计有6021例,年龄在19―42岁之间,孕周在13―42周之间,共计有72例在院分娩畸形胎儿,在产妇产前采取超声检查的方式针对胎儿系统进行检查,经过超声检查发现有58例胎儿畸形,在足月产或者引产之后得以证实,此外还有14例漏诊,在分娩之后才发现畸形。

1.2方法

采用彩色三维超声成像仪,采用探头的频率5―9MHz,经过阴道三维容积探头。在检查者将膀胱排空之后,取膀胱截石位,在阴道后穹窿进行探头的置放,对子宫以及双附件进行二维常规扫查,采用三维成像的方式针对可疑子宫发育异常的患者。在表面模式成像之后,检查人员进行分析和观察,采用存盘的方式对所有的三维超声数据进行处理[3]。

2 结果

分娩的72例畸形胎儿当中,有22例中枢神经系统畸形,其中包括12例脑积水、2例无脑儿、8例脊柱裂;18例消化道畸形,其中有8例内脏外翻、2例先天巨肠结以及8例直肠闭锁;14例唇裂;2例脑积水;4例尿道下裂;10例肢体异常,2例胸前壁血管瘤和胎儿后腹膜畸胎瘤,其中还有14例畸形胎儿属于两种以上复合畸形。在经过超声检查之后,14例漏诊的包括4例唇裂、4例尿道下裂以及6例直肠闭锁,达到了83%的畸形检出率。

3 讨论

所谓的出生缺陷就是指的胎儿发育异常,其中包括功能异常以及形态结构异常,在最近几年以来,随着孕期规范的产前检查以及在临床上超声的广泛应用,能够对胎儿的发育异常实现及时的发现,从而将妊娠及时终止。超声是促进新生儿死亡率不断降低以及人口素质提升的关键环节[4]。

脊柱裂、脑膜脑膨出、脑膜膨出、脑积水以及无脑畸形,其中最为常见的就是无脑儿。在超声检查中主要表现为颅骨光环的缺少,瘤结样团块会在胎儿头颅出现,蛙眼症是其典型的表现,一般情况下,最早可以在第十二周查出来。异常增多的脑脊液积聚在颅腔内就是所谓的脑积水,最多可以达到1000毫升的贮积量,增加的脑脊液以及受压的脑实质,非常容易造成梗阻性难产在引产过程中的发生。侧脑室在临床20周前会出现暂时性的失调,所以不要轻易对脑积水下诊断结论。脑膜脑膨出以及脑膜膨出属于颅骨先天性缺损,最为常见的是枕部。脊柱裂在腰骶部出现的比较多,主要是因为先天椎管闭合不全而引起。典型的超声影像会在中枢神经系统畸形中有所体现,经常会共存着两种或两种以上畸形,超声在对这种畸形进行检查的时候基本上可以达到100%的诊断率。

消化系统畸形包括内脏外翻、内脏膨出以及消化道闭锁。最容易漏诊的就是消化道闭锁影像,常常会在喂奶呕吐或者产后无胎粪时发现。在妊娠12周之后临床上与超声影像相结合就可以较快的作出诊断。泌尿生殖系统畸形可以在超声显像中被发现的包括肾发育不全、尿路梗阻或闭锁、肾积水、多囊肾等。一般情况下在妊娠20周之后进行诊断。

肢体异常主要包括手足畸形、断肢畸形、无肢畸形以及缺肢等。以超声像图为根据可对之进行诊断,然而却需要仔细寻找小的畸形。其中较为少见的就是胎儿肿瘤,其具有多样的发病形式,在发病的时候同时还会伴有羊水过多以及多种胎儿畸形。具有较大肿瘤时会出现分娩困难。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以及医疗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开始越来越广泛的重视优生优育的问题。作为一种方便的、无创的检测手段,超声可以为临床上的治疗和诊断提供非常可靠地依据,从而成为对胎儿畸形进行筛选的临床上的非常关键的诊断方法。此外,早期发现胎儿畸形,并且给予早期治疗以及早期诊断可以将大量的财力、物力以及人力节省下来,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沈国放,闻辉,季珍.超声筛查胎儿畸形存在问题分析[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12, 19(1): 82-83.

[2] 严英榴,杨秀雄,沈理,等. 全莲花.超声诊断胎儿畸形的探讨[J].中国超声诊断杂志,2013,4(5):395.

[3] 杨太珠.胎儿骨骼系统畸形的超声诊断[J].中国实用妇产科与产科杂志, 2010, 21(9): 528-529.

篇7

关键词:高频超声;上肢周围损伤

【中图分类号】R743.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5-0161-01

周围神经损伤是一种在临床上比较常见神经损伤类型。临床上通常表现为运动、感觉和自主神经功能三方面的障碍,严重者甚至会造成肢体的残废。目前,在临床上对周围神经的损伤主要通过临床体格检查,并结合电生理检查(肌电图和体感诱发电位)进行诊断[1]。临床表现的主观性比较强,特异性以及敏感性比较差。神经电生理检查易受到外界干扰因素的影响,有时会造成结果发生大的偏差。为此,我们使用高频超声技术对上肢周围神经损伤患者在术前完善高频超声检查。将术前超声诊断的结果与术中所见神经损伤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以术中探查结果为标准,计算术前超声诊断的符合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32例上肢单根周围神经损伤的患者,男性18例,女性14例;年龄最大的63岁,最小的16岁,平均年龄32.92岁。受伤原因:均为外伤,其中锐器切割伤15例,钝器挫裂伤12例,车祸致伤5例。受损神经:尺神经12例,正中神经11例,桡神经9例。损伤平面:上臂16例,前臂5例,腕关节11例。

1.2 方法

1.2.1 高频超声检查:采用HD11型彩色多普勒超声仪(Philips公司,荷兰),探头频率5-12MHz。检查时保持探头与神经处于垂直状态;患侧与健侧进行对比扫描,判断神经尺寸、神经和失神经支配肌肉的异常;通过主动、被动运动动态扫描,使神经与毗邻肌腱、肌肉筋膜、腱膜鉴别,判定瘫痪肌肉肌腹有无收缩;对走行在神经-血管束内的神经,借助所显示的血管为标志,探明神经病变和(或)卡压病变与毗邻血管的关系,以及病变本身的血供情况。探头从正常区域逐渐移行到病变区域。从纵切面逐渐旋转至横断面[2-4]。

1.2.2 检查结果与术中所见的比较:全部患者均在臂丛麻醉下行神经探查术,术中充分暴露损伤的神经。将患者术中所见的神经损伤的类型及部位结果与术前所做的高频超声检查结果进行比较。

1.3 统计学处理:高频超声诊断由超声检查医师在双盲情况下做出。将超声诊断结果与术中所见结果进行比较,计算诊断准确率。

2 结果

本组32例研究对象中,神经完全断裂17例,神经部分断裂11例,神经陈旧性断裂伴神经鞘瘤形成4例;所有患者均进行手术探查。对不同损伤类型,术前高频超声诊断结论与术中所见结果的比较,术前高频超声诊断为神经完全断裂的17例患者中与术中所见完全符合的患者为15例,术前高频超声检查的正确率达88.2%;术前高频超声诊断为神经部分断裂的11例患者中与术中所见完全符合的患者为10例,术前高频超声检查的正确率达90.9%;术前高频超声诊断为陈旧性神经损伤伴神经鞘瘤形成的4例患者中与术中所见完全符合的患者为4例,术前高频超声检查的准确率为100%。

3 讨论

3.1 上肢周围神经损伤的病因:引起上肢周围神经损伤的病因有很多,临床上最常见的病因是机械性的损伤,火器伤是战争时期的主要致伤因素,化学性、物理性的致伤因素是特殊环境下导致损伤的病因。医源性的损伤是在外伤或者是疾病的治疗过程中因处理不恰当所导致的神经的损伤,它包括药物注射性的神经损伤、手术的误伤(如切割伤等)、闭合性骨折与关节脱位进行复位时处理不恰当所导致的神经的牵拉和压迫伤、麻醉(或昏迷、昏睡时)导致的神经损伤,产伤导致的新生儿神的经损伤(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等。除以上因素之外,代谢性或者是胶原性疾病、恶性肿瘤、内源性或者是外源性中毒也同样可以引起周围神经的损伤[5]。

在众多的损伤病因中切割伤所导致的周围神经损伤较多见,多是由于刀、玻璃、金属碎片、外科器械等锐器利刃的直接切断所致。神经损伤可以是完全断裂也可以是部分断裂,其断面比较整齐,同时合并有皮肤、皮下、肌肉、筋膜、腱膜、肌腱或者是骨的切割断裂伤,这属于开放性损伤。

由以上对上肢周围神经损伤病因的讨论及研究可以看出本次研究中的32例患者均以外部致伤因素而导致上肢周围神经的损伤,该结果再次证实了上肢周围神经损伤的常见病因。

3.2 高频超声检查在周围神经损伤诊断中的应用:超声检查,因为其能为检查者提供直观的、动态的观察以及它的方便性,早已在临床上成为了多种疾病主要的检查以及诊断方法。近几年,由于高频探头以及高分辨力超声仪的应用,提高了超声检查对周围神经损伤的识别能力和对周围神经疾病诊断的应用。Ammar以及Alberto等人的研究表明了高频超声检查可以清晰地显示出周围神经的分布、走行、细小的神经分支、神经的直径以及周围软组织的情况[6-8]。了解神经及其周围软组织的情况有助于对周围神经伤类型的判断,同时通过直观、动态的观察可以了解神经受压的情况。近年来,随着高频超声检查在周围神经损伤诊断中的应用,周围神经损伤的诊断水平已有了显著的提高。

3.3 术前高频超声检查结果分析:根据术前所行的高频超声检查,其图像的表现结果如下:①神经完全断裂的高频超声图像表现为:损伤区域神经的线性回声带的连续性完全中断,损伤的区域表现为无回声或者是低回声的表现。②神经部分断裂的高频超声图像表现为:损伤区域神经的线性回声带的连续性部分中断,中断区域的回声为低回声或者是没有回声结构。③神经陈旧性断裂伴神经鞘瘤形成的高频超声图像表现为:损伤区域神经的线性回声带的连续性完全的中断,神经近端的直径变粗,出现类圆形的、规整的实性肿物,肿物边界清晰,拥有完整的包膜,肿物内部为均匀的低回声或者是密度稍不均匀的粗糙的低回声。④神经卡压的高频超声图像表现为:神经被卡压处神经的走形表现为弯曲不整,神经直径变粗,近端神经增粗明显。⑤神经炎性肿胀粘连的高频超声图像表现为:发生粘连出处的神经走行弯曲,神经直径变粗,与周围软组织的边界不清楚,其内部的回声逐渐衰减为低回声,平行的线性的强回声不清晰,发生病变区域的周围的肌肉组织或者是软组织的回声同时也发生不同程度的声像学改变。 以上上肢周围神经损伤的类型及程度通过直接的图像展现给检查者。高频超声检查通过为检查者提供直观的声像表现来确定周围神经病变的形态、性质以及走行,这有助于对不同类型的周围神经的损伤做出正确的诊断。

3.4 高频超声临床使用的优势及准确性分析:对于上肢周围神经损伤的治疗手段,临床上已达成共识,即及早地进行手术探查修复。当神经损伤后,特别是对闭合性损伤的早期诊断及其损伤分度有着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及意义。但仅依据临床查体或者是肌电生理检查早期的做出神经损伤部位及类型并非易事,同时也无法满足此要求,目前也有关于通过MRI检查判定臂丛神经的损伤的报道,但此检查仅限于臂丛神经的损伤[9-10]。因此适当的影像学的辅助检查及诊断方法对于早期诊断上肢周围神经有十分重要的价值。虽然目前临床上仍然把肌电生理检查作为周围神经损伤的首选检查,但是高频超声检查是唯一可以为检查者提供病变部位直观影像图像的检查手段。高频超声检查具有无创、方便、直观、廉价、可重复观察等优点[11]。

在本研究中,通过对32例上肢周围神经损伤的患者的双上肢扫描的结果进行统计,得到的结果与以往的文献相似,即对于上肢周围神经损伤的病例,高频超声的诊断其准确率较高。

综上所述,利用高频超声检查与肌电生理检查和临床查体相结合的方式,可以从形态上和功能两方面为上肢周围神经损伤的诊断上提供参考。将高频超声检查应用于上肢周围神经损伤的早期诊断,可减少误诊、漏诊的情况,为临床及时的治疗及手术方式的选择上提供可靠的依据[12]。高频超声检查具有方便简单、无创、无痛苦、可重复、客观、精确地优点,并且可以同时对上肢周围神经损伤的病因、损伤部位及损伤程度做出准确的判断,故高频超声检查应在上肢周围神经损伤的诊断上应在临床上广泛的应用。

参考文献

[1] 陈孝平.外科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031

[2] 曹文,郭瑞军.超声在周围神经损伤诊断中的应用[J].中国超声影像学杂志,2006,15(9):715-716

篇8

【关键词】 甲状腺结节;常规超声;超声弹性应变率;鉴别诊断

DOI:10.14163/ki.11-5547/r.2016.11.067

甲状腺结节作为临床上一种常见的疾病, 有着较高的发病率[1]。根据相关调查研究显示, 甲状腺结节发病率为20%~67%, 严重影响人类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2]。临床上提升甲状腺结节治疗成功率的关键是尽早确诊、尽早对症治疗[3]。本研究以166例经术前、术后检查的甲状腺结节患者为研究对象, 探讨超声弹性应变率的鉴别诊断价值,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本院收治的166例经术前、术后检查确诊的甲状腺结节患者为研究对象, 手术证实共204个甲状腺结节。166例患者中, 男98例, 女68例;年龄20~65岁, 平均年龄(42.5±11.3)岁。

1. 2 方法 超声弹性应变率检查所用仪器为Hitachi HI Vision 900彩色超声诊断仪, 以6~13 MHz为线阵探头频率。检查前, 引导患者取平卧位, 去枕, 充分暴露颈部。首先对患者实施甲状腺二维灰阶超声检查, 在较为理想的灰阶图像上, 进行多普勒超声叠加。根据患者具体情况, 为其选择恰当结节, 实施超声弹性成像。检查过程中, 检查者需手持探头轻轻振动患者结节病变部位, 确保病变组织位于探头中央, 以3~4为压放指数, 确保弹性图像持续3~4 s, 以获得能准确反映甲状腺结节硬度的图像。

1. 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 1 病理结果 本组166例患者共204个甲状腺结节, 其中52个恶性甲状腺结节, 包括49个状癌, 2个髓样癌, 1个滤泡癌;152个良性甲状腺结节, 包括120个结节性甲状腺肿, 30个腺瘤, 2个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

2. 2 超声弹性应变率最佳诊断界值 良性、恶性甲状腺结节弹性应变率分别为(1.9±1.2)、(4.6±2.5),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 3 三种诊断方法的诊断准确率对比 与术后病理结果相比, 常规超声诊断良性、恶性甲状腺结节准确的数量分别为114个、37个, 诊断准确率为74.0%;超声弹性应变率诊断良性、恶性甲状腺结节准确的数量分别为115个、38个, 诊断准确率为75.0%;联合诊断良性、恶性甲状腺结节准确的数量分别为138个、42个, 诊断准确率为88.2%。联合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常规超声(P0.05)。

3 讨论

甲状腺结节是临床上一种多发病、常见病, 及时发现并鉴别其良性、恶性对制定治疗方案, 提升治疗效果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4]。因此, 临床上采取积极措施, 提升甲状腺结节的鉴别价值就显得至关重要。

当前, 临床上多采用常规超声对甲状腺结节进行检查, 超声能提供甲状腺形态学方面的信息, 包括甲状腺结节部位、大小、数目、形态等。彩色多普勒超声能清晰显示血流速度、血流分布等血流动力学信息, 提升对小病灶的检出率。但考虑到甲状腺结节结构的复发性, 致使超声图像复杂, 不能清晰显示甲状腺结节硬度, 不能准确对良性、恶性甲状腺结节进行鉴别, 影响诊断准确率[5]。本研究结果显示, 常规超声诊断良性、恶性甲状腺结节分别为114个、37个, 诊断准确率为74.0%。反映了常规超声诊断鉴别的局限性。

超声弹性成像是临床上一种新兴技术, 能有效克服常规超声的弊端, 可以对甲状腺结节硬度进行准确反映。本研究结果显示, 超声弹性应变率诊断良性、恶性甲状腺结节分别为115个、38个, 诊断准确率为75.0%。常规超声与超声弹性应变率诊断结果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有研究认为, 在甲状腺结节临床鉴别诊断中, 联合应用常规超声及超声弹性成像, 能提升对良性、恶性甲状腺结节的鉴别价值[6]。本研究结果显示, 联合诊断良性、恶性甲状腺结节分别为138个、42个, 诊断准确率为88.2%。联合诊断的准确率明显高于常规超声,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 常规超声与超声弹性应变率在临床鉴别诊断甲状腺结节中的应用价值相当, 而两者联合, 能提升诊断准确率, 为临床治疗提供必要的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 安秀艳, 丛淑珍, 钱隽, 等. 对比研究超声弹性应变率与常规超声鉴别甲状腺结节的价值.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2013, 24(2):85-87.

[2] 袁家英, 朱红, 周智华, 等. 超声弹性成像应变率参数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2013, 7(4):1483-1485.

[3] 王伟娟, 南林, 王红梅, 等. 超声弹性成像联合常规超声鉴别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临床价值.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2014, 35(6):546-548.

[4] 凯娇・木哈西, 马富成. 超声弹性成像与常规超声对甲状腺结节诊断价值的Meta分析.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5, 23(1): 45-49.

[5] 郑明君. 超声弹性应变率与常规超声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鉴别价值对比. 河南医学研究, 2015, 24(6):19-21.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