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13 09:22:53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科研经费管理原则,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科研经费管理是科研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同时也是医院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医院对科研工作日益的重视,科研经费的投入不断增大,科研与医疗在医院中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如何对医院现行科研经费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确保科研经费合理、高效的使用,是医学科研事业发展的重要保证。管好、用好科研经费已成为医院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课题制强调以课题为独立核算单元,强化科研经费的全程管理、细化管理,包括预算的编制、预算的执行、成本核算和效益评估,使用应本着"遵守财经纪律,专款专用,厉行节约"的原则, 提高科研经费使用效率,课题制管理提高了对财务管理的要求,为此,可设立科研经费管理专职岗位,不仅有助于课题组管好科研经费、用好科研经费,而且也有利于提高课题申请的成功率,也是医院科技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基本保证。
近年来,国家和政府有关部门的拨款及医院投入科研的资金逐年加大。但现行的医院财务制度对科研经费管理和核算相关规定不够明确,管理不规范,资金的使用不够合理,效益不高,做好科研经费管理工作,对提高医院的社会经济效益有着重要的意义。加强制度建设,医学科研经费的规范化使用是医学科研事业发展的重要保证。
科研经费拨款来源渠道多,加强筹措科研经费管理,同时统筹安排经费使用,量入为出,讲求经济效益,是科研经费管理的重要工作。争取以最少的消耗产生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科研经费管理的宗旨和目标。
1 科研资金管理应遵循的原则
1.1 计划性原则
科研经费的使用要确保科研项目的顺利进行,要根据项目计划进度合理安排资金,资金使用要先编制预算,预算项目要细化,一利于费用控制。
1.2 合理合规性原则
资金的使用必须符合国家财经制度的相关规定,确保资金的安全和按规定使用,同时,要考虑到科研项目的实际需要,在预算执行中确实需要追加经费或调整资金用途的,应按规定及时调整预算,以确保科研项目的顺利进行。
1.3 效率性原则
科研资金的安排、拨付在确保项目的用款需要的同时,又要考虑资金使用成本,防止闲置、浪费资金。
1.4 效益性原则
科研的最终目标是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对科研经费的管理应突出体现在效益优先的原则,在项目论证阶段就应重视科研项目产生的效益,对于效益不高的项目不应安排立项,对具有国际国内竞争力的新项目,应在资金上给予重点支持,确保科研项目按计划完成。
2 科研经费管理的重点
2.1 预算管理
重点是预算编制、执行、结算管理。在科研项目立项阶段,财务人员应参与项目经费的测算,为合理确定经费提供可靠依据,在项目立项后,应及时编制细化预算,对科研材料、动物实验费、专用医学仪器、设备等数量、价格作详细调查了解,据此编制预算,并细化预算具体项目,根据实践经验总结,按以下项目细化预算较符合预算控制要求:
2.1.1 购置科研所需的小型仪器、设备及零配件。
2.1.2 实验用试剂、药品及消耗性材料。
2.1.3 实验动物费及饲养费。
2.1.4 加工费、测试费及协作费。
2.1.5 科研所需的文印费、资料费及费等。
2.1.6 必要的调研、专家咨询费、科研差旅费。
2.1.7 科研成果的评审费或鉴定费、申奖费及专利申清费等。
2.1.8 科研管理费。
2.1.9 科研劳务酬金。
2.1.10 与科研活动有关的必要开支。
细化预算项目有利于确保预算顺利执行,对经费使用起到有效控制作用。
2.2 制度管理
建立健全科研经费管理制度,并制定措施,确保制度的有效执行。应按照国家有关科研管理规定,结合医院的实际,明确科研管理部门、财务部门、项目承担学科及课题负责人等有关各方面的管理职责,加强部门工作协调,并明确各部门对科研资金使用的管理流程,使各部门做到科研经费使用心中有数,规范科研经费使用范围和报销规定,确保资金合理合规使用,加强科研管理部门与财务部门的联系和沟通,使财务人员了解科研项目实际需求,增强财务人员业务判断能力,提高财务服务质量。
2.3 资产管理
科研仪器设备购置应实行预算、申报、审批、购置、验收制度,杜绝科研设备重复购置和利用率低下的浪费现象。
2.4 科研资源管理
重点是整合科研资源,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在从事科研工作时,所需要的科研仪器设备,若其他科室已拥有,可采用资源共享的办法,实行科室间相互使用的有偿原则,使其科室资源优化配置,提高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率。
2.5 设立科研经费管理专职财务岗位管理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对以财政拨款资助为主的各类科技计划实施课题制管理,课题制强调以课题为独立核算单元,强化科研经费的全程管理、细化管理,包括预算的编制、预算的执行、成本核算和效益评估,要达到此要求,应设立科研经费管理专职财务岗位,这不仅有助于课题组管好科研经费、用好科研经费,而且也有利于提高课题申请的成功率。
3 科研经费管理应注意的几个具体问题
3.1 专帐管理
科研经费下达后,应按一题一帐的原则,将每一课题经费单独设帐管理。将当年到位的经费划拨到课题组,由课题负责人根据课题进度合理安排使用。此做法有力于及时准确掌握资金使用情况,合理控制费用。
3.2 明确报账审批程序及各级审批限额
凡报销试剂、动物、动物饲养费及3000元以下(含3000元)的小型仪器和低质易耗品等,由医院科教部部长审核签字后方可报销;金额在3000-10000元的设备等须由科教部部长审核签字后并报分管院长签字后方可报销。金额在10000元(不含10000元)以上的设备等须由科教部部长审核并报分管院领导签字后再报院长签字方可报销。科研经费转拔,项目负责人应向医院科教部、财务部提出申请并共同审批,经费转拔业务由财务科统一办理并经院长批准。项目结题后的结余经费管理可转移至下一课题,原则上不超过2年,超过2年的结余经费转入院内科研基金中。
3.3 加强对人员经费和业务费等支出的管理
为调动科研人员的科研积极性,使科研人员的劳动得到承认和体现,应允许从科研项目经费中支付人员经费、业务费和研究生助研津贴。为鼓励更多科研人员申报课题、医院应每年拿出年收入的一定比例作为科研教学的匹配研究经费;每年给予一定金额的资金作为院内青年基金的资助、院内护理基金的资助;国家级、省部级、自治区级项目按一定比例配套研究经费。
【关键词】石油企业; 经营管理; 科研经费管理
一、前言
科研机构在石油企业中是重要的管理部门,对石油产品创新和石油科技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为了保证石油企业科研机构的工作水平和工作质量,加强科研经费管理和控制,是提高石油企业科研工作效果的重要手段。基于这一认识,在科研经费管理中,应从积极实行预算管理、完善现有的财务管理制度以及增设明细科目,完善项目核算等方面入手,使石油企业科研经费管理能够满足准确性高效性原则,确保石油企业科研经费能够满足实际需要。
二、石油企业科研经费管理应积极实行预算管理
对于石油企业的科研机构而言,多数科研单位申报国家项目所获得的经费都是以定额补助式的经费资助方式,资助额度依据评议专家的意见和相关的财政、财务政策及规定的程序审核后确定,资助额度一经确定不能调整,因此预算编制的精准至关重要。结合石油企业科研机构管理实际,应在经费管理中应积极实行预算管理,具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建立具体的预算管理制度
根据石油企业科研经费的管理需要,只有建立完善的预算管理制度,才能保证科研经费管理有据可依。
2.将年度科研经费纳入到预算管理中
在具体预算管理中,应将石油企业科研机构的经费全部纳入到预算管理中,保证科研经费在预算制度的控制之下。
3.加强预算管理,严肃科研经费的审批使用制度
根据预算制度的要求,石油企业在科研经费使用中,应严格审批并加强把关,避免出现科研经费滥用的现象。
三、石油企业科研经费管理应完善现有的财务管理制度
从石油企业科研机构的运作来看,科研单位以科研业务为中心,争取科研课题、项目,落实科研经费是单位的首要工作。因此,各单位为鼓励科研人员积极争取课题经费,多出科研成果,出台了一些内部奖励政策,奖励支出一般在本项目列支,这些政策在一定时期内为单位科研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基于这一认识,完善现有的财务管理制度对提高科研经费管理是十分必要的,具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石油企业应保证财务管理制度的针对性
为了加强对科研经费的管理,石油企业应对财务管理制度进行改革和完善,提高财务管理制度的针对性。
2.石油企业应在财务管理制度中增加对经费的管控
基于石油企业科研机构经费管理的重要性,在财务管理制度应增加相应的条款实现对经费的合理管控。
3.石油企业应根据经费管理需要,完善财务管理制度
结合石油企业科研经费的管理需要,应立足财务管理制度实际,做好财务管理制度的完善,更好的为科研经费管理服务。
四、石油企业科研经费管理应增设明细科目,完善项目核算
考虑到石油企业科研经费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课题人员在报销费用时,按照科研项目开支内容记入新增设的明细科目中,及时归集项目的各类支出,在月末或季度末汇总统计出各科研项目预算支出数,及时编制预算执行情况表,考核科研项目预算执行进度。为了保证科研经费报销与核算在可控范围之内,增设明细科目并完善项目核算是十分必要的。基于这一需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根据经费需求计划,合理增设明细科目
从石油企业科研经费的实际使用来看,为了保证核销程序符合实际需要,合理增设报销明细科目是十分必要的。
2.加强对项目核算的管控,提高经费的控制质量
基于石油企业科研经费的报销实际,做好项目核算环节的控制,是提高经费控制质量和效果的重要措施。
3.把握项目核算原则,加强对核算费用的审核
在具体经费的核算过程中,应加强对核算费用的审核,使项目核算能够满足准确性、全面性和有效性原则,提高整体核算质量。
五、结论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知,为了保证石油企业科研机构的工作水平和工作质量,加强科研经费管理和控制,是提高石油企业科研工作效果的重要手段。基于这一认识,在科研经费管理中,应从积极实行预算管理、完善现有的财务管理制度以及增设明细科目,完善项目核算等方面入手,使石油企业科研经费管理能够满足准确性高效性原则,确保石油企业科研经费能够满足实际需要。
参考文献:
[1] 邓雪翔.企业科研经费管理模式探讨[J].山东煤炭科技,2014年02期
[2] 高茹英,张红莲,任蔚.我国科研经费投入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研究与发展管理,2013年06期
[3] 林亚男.基于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模式的科研经费管理思路[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3期
[4] 冯彦妍,张建新.我国科研经费管理使用现状分析与治理对策[J].经济论坛,2014年02期
关键词:科研经费 现状 未来发展
科研经费的管理要从资金的来源讲起。科研经费包括企业自筹经费和申请资助经费两部分。申请资助经费就是所谓的国家拨付科研专项经费。广义的科研经费管理,是指对专项经费和自筹经费这两部分经费的管控,以确保其有效使用。当然,管理的重点是科研专项经费。
一、企业科研经费管理的现状
2006年以来,国务院办公厅、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及各级地方政府下发了一系列文件作为企业管理和使用科研经费的指导。本着政策相符性、目标相关性和经济合理性原则,按照科研项目任务书中科研经费预算的要求,正确管理和使用科研经费是企业的责任。而现实中,因为企业的历史背景不同,所处环境和行业不同,企业文化不同,在政策的执行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偏差:
(一)在项目预算的编制阶段
由于科研项目归口不同,企业存在重复立项,共用卡号的现象。相同或相近的项目,企业可以从市里申请财政资金资助,同时还可以作为部委的专项项目再取得一次专项经费的支持。
业务费的预算存在偏差。项目预算大多由科研部门凭经验填写,企业为争取项目虚填乱填预算,或小支出大预算的情况时有发生。例如:燃动费、设备使用费的计算依据不足,且与财务上的核算方法不一致,违背政策相符性原则;虚报材料费和加工测试费,夸大差旅费、会议费、专家咨询费等费用需求,违背经济合理性原则。
劳务费的预算不够真实。劳务费是按照项目组人员的全时工作时间计算到每人每月,同时参加几个项目研究的人员要严格区分在各个项目中的实际工作时间。而科研部门在申请项目时,会有一个科研人员同时参与几个项目,各个项目的工时合计大于全时工作时间的现象出现。
设备购置中存在资源浪费现象。只顾争取科研经费,不考虑成本效益原则,不顾单位有可以替代的设备或通过租借更加经济实惠,而申请专项经费购置,这样的购置后果就是浪费。或者是相同的设备,不同的项目共用,套取科研经费。
(二)在科研专项经费的核算阶段
“专账管理,单独核算”实际操作不规范、不统一。首先是单独设置会计科目不准确,科研经费的归集,有的企业在“主营业务成本”,有的在“管理费用”中,新会计科目“在研支出”似乎并不被企业接受,二级明细科目的设置更是五花八门。其次是没有在会计系统中设置辅助明细账,以便对科研专项经费和自筹经费分别核算。
科研经费支出加计扣除的范围被扩大,造成国家税收流失。按照我国现行所得税法的规定,企业为进行科技开发形成的费用性支出的50%可以在所得税前加计扣除,这部分支出指的是企业自筹资金支出,但企业往往是自筹和专项经费不做区分,统统在税前做加计扣除。
实际报销中存在生产成本冲抵专项经费的问题。主要是针对“材料费”和“加工测试费”,科研项目所需要的材料往往和生产用材料一起采购,一起进行库存管理,加工测试费更是难以与日常生产经营发生的加工测试费区分,用生产成本冲抵专项经费的现象时有发生并且难判断。
(三)在科研项目结题阶段
多数企业内控制度不健全,尤其是科研经费内部监督机制缺失。我国目前通常只依靠中介机构来完成对科研经费管理和使用的外部监督,在科研项目结题前,由会计师事务所出具审计报告。这样以来,企业就把通过审计,拿到审计报告作为目标,而忽视了内部监督的必要性。
企业往往都是把主要精力放在生产经营上,科研并不是企业的主项,所以企业注意的是怎么拿到科研经费,怎么做好项目,更多的关注结果,很少关注科研经费的使用过程。
二、企业科研经费管理未来发展
针对科研专项经费管理中出现的以上问题,,在未来的发展进程中,国家应该充分发挥其导向性作用,通过政策的制定进行宏观调控,再配合以基础平台建设,引领企业加强和完善科研经费管理;企业则应该在具体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逐步进行整改,使科研经费的管理水平不断得到提升。
(一)国家的宏观调控
把科研经费预算的审批作为科研项目立项审批工作的重点。科研项目要经过:申请―审批―立项―实施―审计―验收等过程才能完成,在此过程中,审批是所有工作的重要环节,它的工作重点,一是审核企业申请的科研项目是否具有可行性、有用性,二是审核企业申请的科研经费是否合理。通常是组织专家评审,实践证明,即便是通过专家评审的项目预算,也常常会有确认偏差。因此可以尝试:通过公开招聘的方式更有机会找到真正的专家作评委,提高评审工作的有效性。在科研经费预算中提高“间接费用”的比例,让企业多些可以灵活运用的资金,多些自我协调的余地,不要绞尽脑汁地去做“大预算”,可以相对提高科研经费预算编制的准确性。根据合理性原则,提高绩效支出的比例,更能够调动本企业科研人员的积极性,而劳务费的预算比例可以减少。
(二)出台有关企业科研经费的会计准则和内部控制应用指引
根据我国现行的会计准则,有关科研经费的会计处理,一般是参照会计准则第16号――政府补助收入,与科研经费的核算要求并不贴合,有生搬硬套之嫌,企业需要更详细更明确的具体准则作为科研经费“专账管理,单独核算”的工作指南。同样,在我国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18项应用指引中,也没有对科研经费的管理和使用做出具体要求,企业需要有配套的内控应用指引来完善企业科研经费内部控制制度,这样企业对科研经费的管理和使用才能有据可依。
(三)完善科研经费事后监督检查机制,落实企业法人责任,加大处罚力度
在对科研经费管理和使用的监管上,我们可以借鉴德国的做法,以国家和州立法的形式对科研经费的管理和使用过程进行全方位监管,而财政部也就是科研项目主管单位并不安排专门的机构和人员,对科研经费预算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在我国以法制来管理科研经费只是开了个头,2012年国科发86号《关于进一步加强国家科技计划项目(课题)承担单位法人责任的若干意见》中第一次提到,对在承担科研项目中存在违约、违规的法人单位进行处罚的规定。
(四)进行科研项目平台建设,利用网络技术,实现信息共享
无论科研项目归口于哪个部门,所有项目的申请情况,参与人员信息,进展程度,以及结题项目的绩效评价,都可以在网上查询,一方面可以避免重复申请科研经费,造成资源浪费,另一方面可以建立企业诚信档案,作为科研项目申批的参考。
(五)企业的自身改进
学习和把握有关科研政策,建立健全企业科研经费管理制度。以科研项目实施过程为线索,以企业实际情况为基础,以国家政策为准绳,循序渐进地建立一系列科研经费管理制度,包括:科研经费预算管理制度,科研经费会计核算管理制度,科研经费结题审计管理制度等等。通过细化的制度建设,一是理顺科研、财务等相关部门的关系,提高工作效率;二是在工作中有章可循,使科研经费管理工作顺利进行。
设立科研财务岗位,明确工作职责。科研财务岗位要求财务人员即要有企业会计人员的财务基础,又要熟悉科研项目的立项流程,熟悉科研经费的日常核算要求。从科研项目的预算编制开始,就要参与进去,对科研项目经费预算的合理性和准确性进行把关,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项目经济效益分析;在科研项目实施阶段,建立健全项目台帐,对照项目预算书,审核日常报销凭证,进行科研经费总体控制;在项目结题审计阶段,负责与科研部门沟通,配合会计师事务所完成审计工作。科研财务的参与,会使企业科研经费管理工作提升到新的高度。
关键词:高职院校;横向科研项目;存在问题;措施对策
在职教发展,科研先行的指导思想下,国家对高职教育的科研经费投入也逐年增长,提升高职科研创新力是为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牵引和推动动力。科研项目一般分为纵向科研项目和横向科研项目。这两类科研项目中,因纵向项目来自于政府各职能部门,故其数量和经费都很有限。相反横向科研项目来自于社会,没有诸多限制,其获得的途径和方法多且灵活。根据高职院校以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定位,开发横向科研项目也是高职院校实现办学目标,服务社会经济建设,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最直接和最有效的途径。横向科研项目除增强自身的社会服务功能、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和实践能力外,还能提高学院社会知名度,但高职院校在横向科研经费管理中存在一些急待解决的问题:
一、横向科研管理制度不健全,经费管理缺乏科学性,预算编制与执行随意性大
高职院校缺乏有效的科研管理机制和内部管理机制,特别是横向科研管理制度不健全,经费管理缺乏科学性。现有文件主要针对的是纵向科研项目,对横向科研项目经费管理没有详细的可操作性文件,使一部分高校出于谨慎性原则就简单套用纵向科研经费管理制度,这就造成了对横向科研经费管理管得过细、过严,不但会抑制高校参与市场竞争的活力,还会导致一些经费体外循环,使学校无法进行统一协调和管理;高职院校科研人员财务知识储备不足,课题经费预算编制不规范,预算随意性大,往往与决算相脱离。
二、横向科研成本效益淡薄,没有实行全成本核算
大多科研人员普遍认为科研经费是通过自身努力、技能取得企业的薪酬,学校提取管理费和代扣税金后,就无需多加管制。有部分高校担心会挫伤科研人员争取横向经费的积极性也就放任自流,对支出内容缺少强约束规定,超范围支出和支出结构不合理现象严重;成本核算不规范,重直接费用轻间接费用的核算,长期结题不结账现象的存在,根本无管理和效益可言。
三、横向科研经费在日常使用中存在违规现象,固定资产流失严重
横向科研经费报销中常存在“失实”和“偷梁换柱”的现象,加之一些商家根据顾客要求随意变更发票中的商品名称、金额,使科研经费支出出现随意性。科研经费购置的固定资产仅在高校的资产管理部门登记,而财务部门只反映科研资产的金额,对科研设备的购置、使用、交接没有明确的规范,从而造成了学校固定资产的严重流失。
四、财务部门与科研管理部门配合不力
科研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缺少沟通和协作,科研管理部门只注重多争项目,多争经费,多出成果。科研立项后,科研管理部门不跟踪经费使用的合理性、合规性和有效性而财务部门又不熟悉科研工作,只是对费用进行简单的核算,造成管理脱节,实际支出与经费预算有很大差距,结余经费长期挂账等情况。
为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工作,针对存在的突出问题,笔者认为应从下面几个方面完善横向科研经费管理。
一、坚持宏观调控、微观搞活的原则,建立健全横向科研经费有效管理机制
首先从思想根源上认识到横向科研经费均为学院收入,须全部纳入学院财务统一管理、集中核算,纠正经费属于项目负责人个人所有的错误观念。其次,横向科研经费管理需要在学院领导关心、科研处和财务处牵头,从学院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要出发制定适合的横向科研经费管理的具体办法,并宣传推广,使科研人员在经费使用上有章可循。同时各相关职能部门在管理办法基础上形成切实有效的协调联动机制,使经费的管理合理有序,从而促进经费使用效益最大化。
二、横向科研经费建立分级管理体制、责任到人
学院要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责任到人”的横向科研经费管理模式,要明确各自在横向科研经费使用与管理中的权限,落实责任主体,建立健全横向科研经费管理责任制。在加强管理的同时,切实提高服务水平;综合运用各种手段,提高监管有效性,强调推进财务信息公开,严肃惩处违规违纪行为。
三、坚持效益原则,引入合理、有效的课题成本核算机制
对科研课题的成本核算应充分考虑高校自身的特点,引入合理、有效的科研项目成本核算机制,经费核算要做到切实可行、简单明了。按照权责发生制的原则,将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按科研课题和项目进行归集,构成科研成本,而期间费用,则应区别情况进行账务处理。对于用横向科研经费购置的仪器设备,要办理好预算、申报、审批、购置、验收、登记、交接等一系列手续。提高科研资金使用效率,尽可能实行与教学用设备的资源共享,避免浪费,增强项目之间的协作能力,使学校总体科研实力得到加强。
四、明确相关部门的职责,加强监督力度
要改变财务部门只重视财会条款,科研部门只注重立项目、出科研成果,要做到财务管理与科学研究有机结合。高职院校应针对现阶段科研经费管理出现的新问题,不断完善修正高校内部科研经费管理条例,确定不同项目经费的支出范围、比例及经费审批权限。改革目前的财务软件,增加项目预算管理系统,构建项目名称和支出明细的对应关系。建立结题结账制度,规定有效报销时间。建立监督机制。
总之,我们要与时俱进,用发展务实的眼光积极探索高职院校横向科研管理制度的创新,保证科研经费的合理合法使用,实现科研经费使用的最大化,使高职院校科研工作保持稳定良好的发展态势。
参考文献:
[1]王萍.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有效措施的探析[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9(02)
关键词:高校;科研经费;电算化;额度控制
中图分类号:F81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30-0125-02
高校是中国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从事科学研究的主阵地之一。近年来,随着中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各高等院校所承担的科研项目经费大幅增长,科研项目经费已经成为研究型大学资金的重要来源,其资金来源也呈现多元化的趋势。科研项目经费的科学管理,直接关系到科研项目的完成质量和科研创新能力的提升,关系到科研人员积极性的提高以及高等院校的学术风气、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工作。因此,在科研经费管理中引入预算控制的理念,由传统的手工控制额度向电算化额度控制升级,对于规范科研经费使用、预防腐败滋生、提高科研经费使用效益,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电算化额度控制的必要性
在手工环境下,虽然花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编制了预算,但由于无法得到实时动态的实际数据,导致预算控制的事前、事中和事后环节的脱节,事后层层汇总的实际数据已经失去了与预算数对比的意义,所以预算管理在许多高校并未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没有真正起到额度控制的效果。而额度控制是预算管理过程中的最核心环节,它的实施效果最终决定着预算管理成功与否,所以建立有效的电算化额度控制系统对于提高高校科研经费预算管理水平至关重要。
与传统手工控制额度相比,电算化额度控制利用计算机快速、准确和智能化的数据处理功能,不仅能通过总账子系统及时、准确地获取实际发生额、自动计算出实际发生额与预算之间的差异,而且通过局域网的内部数据共享功能,为科研项目管理部门、经费管理部门和课题组负责人提供经费支出的实时信息。与手工环境下额度控制相比,电算化额度控制系统具有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总结评估的三大优点:(1)能保证项目实施过程中经费支出最大程度地按照预算执行;(2)通过预算额度与实际支出的比较,能使项目负责人随时了解项目总经费中各科目额度使用情况,从而最大程度地提高项目经费的使用效率;(3)评估原始预算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为今后科学合理规范编制预算积累经验。
二、电算化额度控制系统的设计原则
电算化额度控制是指财务人员利用现有高校财务管理软件并与信息技术人员合作,共同开发针对不同类型科研项目特点的经费预算额度控制管理信息系统,包括项目总经费额度控制、总经费中各科目的额度控制以及部分科目可调整弹性额度控制等三个层次。通过经费预算额度控制管理信息系统实行电算化额度控制,财务人员可以方便地对科研项目经费财务信息进行实时动态查询、统计、分析和管理。在对科研项目经费进行总体指标控制的同时还可对其具体使用费用指标进行控制,在使用中如出现个别费用超支,系统会做出相应的提示。保证科研项目经费按照控制额度使用,做到对科研项目经费的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总结评估的有机统一,确保资金使用计划按预算严格执行的同时还可以进行成本分析核算。在项目完成时,通过电脑可以迅速的作出财务报表,并作出相关财务指标分析,为以后的经费使用提供基础,从而做到了事后绩效评估。
电算化额度控制系统的设计要遵循“以项目经费管理部门要求为宗旨,以项目类别为基础,以项目经费预算为依据,实现科学合理性和规范性相结合”的原则。首先,项目经费预算要遵循项目经费管理部门的要求和文件规定,在项目经费预算要求的总原则下合理编制各科目额度;其次,科研经费预算中额度控制依项目类别不同而异,高校科研经费按来源渠道可分为纵向经费和横向经费。纵向科研经费是指中国各级政府对高校的财政性科研资金的投入,横向科研经费是指高校受各类企事业单位以及国际组织委托开展科研项目所取得的经费。横向经费与纵向科研经费对额度控制的要求不同,各支出科目应根据科研需要合理设置;另一方面,纵向项目的项目性质也多种多样,如科技部973项目、863项目和科技支撑项目,分别侧重于基础研究、集成开发研究和示范推广应用研究,不同性质的项目总经费中各科目支出所占比例存在差异,如差旅费比例可从10%~30%,劳务费比例可从5%~15%,根据项目任务需求和预算比例,各科目的额度也应作相应调整,真正体现科学合理性与规范性相结合的原则。
三、电算化额度控制在科研经费预算管理中的作用
(一)电算化额度控制是实现科研项目管理部门与经费管理部门信息畅通的重要渠道
高校科研活动的管理包括两方面:科研项目管理和科研经费管理,科研部门负责科研项目管理和合同管理,财务部门负责科研经费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但长期以来,科研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缺少沟通和协作,科研管理部门只注重项目、经费总额、成果管理,对各课题项目经费的使用情况不清楚。很多高校的科研部门不向财务部门提供完整的项目资料与信息,不跟踪、评价经费的使用情况,把经费管理的责任全部推给财务部门。而财务部门只对费用进行核算,不了解科研进展情况,财务部门也没有及时向科研部门反馈经费开支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导致科研项目管理和科研项目经费管理两者各成一体,相互脱节,缺乏部门之间信息的沟通与配合,甚至出现账务不符或资产流失问题。
科研经费管理作为科研项目管理工作的重要支撑,离不开科研部门与财务部门的紧密协作。电算化额度控制是科研经费预算管理的核心环节,通过电算化额度控制,科研项目管理部门与经费管理部门都能及时了解项目经费使用情况,相互协调,共同管理,使有限的科研经费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科研项目的可行性研究、财务数据估测、预算编制、中期项目评估、项目完工决算都离不开财会人员的专业指导。从科研项目申请、立项到经费入账、中期评估以及项目结题结账的整个过程内,科研部门应与财务部门协调工作,提高科研经费管理质量,为财务部门在科学合理性和规范性相结合的原则下控制额度提供依据。同时,财务部门还可根据科研部门提供的信息资料,收集项目开展进程中经费支出等财务信息,并及时反馈给科研管理部门,共同督促项目组根据项目进程结合结余额度合理使用经费,实现项目时间管理、成本管理和效益管理的三者统一。
(二)电算化额度控制是规范科研经费支出的重要环节
在目前的高校科研经费管理体制下,项目负责人对科研经费的支出拥有较大的自。但是项目负责人多为学术型人才,往往缺乏科研经费管理经验和财务专业知识,从而在经费管理和使用中容易出现不合理或混乱现象。例如,由于项目负责人同时主持多个在研项目,平常的科学研究又具有相关性和交叉性,一次采集数据的差旅费可能几个项目都能支付,因此,项目负责人报销差旅费时在经费本的选择上往往具有很大随意性。假设在研甲、乙两个项目中差旅费预算各为10万元,此时在甲项目中已支差旅费12万,乙项目中列支3万,由于采用传统手工环境下控制额度,项目负责人看不到各科目的使用情况(又没时间去汇总),继续在甲项目中报支差旅费,这样的事屡屡发生,甲项目结题时会发现差旅费严重超支,其他支出科目如材料费明显偏低,等乙项目结题时相反差旅费明显不足,材料费又超支,这时为了结题就只有调账,将甲经费中的差旅费调到乙经费中列支。然而,使用电算化额度控制下,在凭证录入时输入科目明细后,系统会自动提示相应科目的控制额度和结余额度,从而进行有效的超支控制。因此,规范科研经费支出必须实现传统手工控制额度向电脑自动化控制额度转变。
(三)电算化额度控制是健全科研经费预算管理监管机制的重要内容
长期以来,关于科研经费的使用问题,往往由一些行业规定来规范,或各单位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以及财务人员对科研经费管理的理解制定一些管理规定,国家出台的正式规范文件还很不完善。这使得学校与学校之间在科研经费的管理要求、资金使用、开支范围等项目上标准不一、各行其是。科研经费管理监管机制的不健全,使得部分科研经费实际支出用途与申报时的用款计划不一致,为了保证结题报告的报出,项目负责人常常不按实际支出情况填报结题报告,或者通过调账等方式将不符合要求的支出更改为符合要求的支出,科研项目所取得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无从考核。财务审计人员在对科研项目的结题审计时也只是核对决算报表与财务系统中的余额是否一致,而传统手工控制额度下的各科目支出情况无从知晓,由于面广量大而无法核对。因为缺少对科研经费使用全过程的监控及对项目结果的考核评价,很多学校还存在根本不对已结题项目的科研经费使用情况进行结题审计或在结题审计时马虎对付的现象。使用电算化额度控制就有效地改变这种局面,财务审计部门通过登录权限密码进入项目查询系统,可一目了然地了解项目支出中各科目实际使用的明细和汇总的额度使用和结余情况,从而健全了科研经费预算管理的监管机制。
参考文献:
[1] 姚震,金云美,孙思惟.高校科研经费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56-58.
[2] 王舒.关于高校科研经费财务全周期管理的启示[J].会计师,2011,(7):33-35.
[关键词]高校;科研经费;审计
doi:10.3969/j.issn.1673-0194.2013.08.007
[中图分类号]F239.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194(2013)08-0014-03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高校科研经费投入的逐步加大,社会企事业单位与高校科研合作和创新不断加强,高校科研项目及经费逐年增加。如果对科研经费不严格监管,可能导致经费投向失策、使用失控、效用失利,甚至出现。如何从内部审计角度有效规范、科学使用有限的科研经费,提高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益,直接影响着科研质量、科研水平和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以及高校科研事业的发展。
1 现行高校科研经费内部审计管理原则和程序
1.1 科研经费管理原则
纵向科研经费实行预算管理,执行国家相关经费管理办法,严格按照项目主管部门批复的预算范围及开支比例规范使用科研经费。
横向科研经费实行合同管理,必须严格按照项目合同书中约定的经费使用用途、范围和开支标准,执行国家和学校相关办法,合理、规范使用科研经费。
1.2 科研经费审计的一般程序
课题组负责人在科研课题完成时应根据项目委托方要求填报项目结题资料,向科研管理部门提出结题申请。科研管理部门向内审部门出具科研项目经费审计委托书,高校内审部门接到科研项目经费审计委托书及相关项目结题资料后成立审计小组进行审计。在规定时限内,内审部门向科研管理部门提交科研项目经费审计报告,并在向委托方报送的科研项目结题资料上签署审计意见。
1.3 科研经费全程审计程序和重点
2 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现状及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
2.1 科研经费来源多元化,管理与核算难度增大
高校科研经费的申报有多种渠道,①教育主管部门和各行业主管部门下拨的纵向科研经费,如:国家级科研经费,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计划、 863 计划、973 计划等;②学校与社会其他部门及企业进行科研合作、科技咨询或科研成果转让所获得的横向科研经费,由于项目合作的内容不同,对经费的核算也不同;③高校自筹的配套科研经费。
由于科研经费来源渠道的多元化,科研经费的提供部门对经费使用没有明确统一的规定,各个渠道的科研项目使用要求不同,这就带来了科研经费管理和核算的复杂性,加大了经费管理及监督的难度。
2.2 科研经费成本核算不规范,意识薄弱
由于高校目前采用的是事业单位预算会计制度核算方法,即以“收付实现制”原则为核算基础,没有采用“权责发生制”原则进行成本核算,所以高校的科研经费无需进行项目全成本核算,只包含部分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一般包含部分的材料费、设备费、办公费、劳务费、差旅费以及高校提取的管理费等必要的费用,而课题实验所耗费的现有房屋、水费、电费、仪器设备使用费等间接费用,科研人员的工资、奖金等直接费用并没有在课题经费里分摊,却直接列入事业经费支出。在资金的使用过程中,没有严格区分教学业务支出与科研项目支出,科研经费与事业经费的支出相互渗透。高校的科研经费成本核算方法不规范,核算内容不完整,导致高校的科研项目成本只是部分从科研经费收入中得到补偿。高校普遍对科研经费成本核算意识薄弱,项目支出未按照经费管理办法的规定按比例进行控制,未对科研经费进行成本核算。
2.3 科研经费管理不严密,监督少
目前在高校普遍推行课题制科研经费管理模式,项目负责人负责全程管理课题的立项、组织经费使用、项目验收及项目所形成的资产和成果。有些高校只关注如何争取经费,而对科研经费的使用情况及效益性不予以重视;有些财务管理缺乏规范有效的监督手段,出现对已有的财务管理制度执行不严格,从而致使学校在科研经费管理方面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问题,影响了科研工作的开展和科研效益的提高。
高校老大难问题——科研项目结题不结账。审计过程中发现,科研项目和财务账务存在多个环节脱节,有些从立项申请到项目验收结题等环节均没有详细的档案资料,审计中往往难以取证,致使科研经费管理也难以规范。
2.4 绩效评价指标的缺乏
开展科研经费绩效审计需要对效率性、效益性、效果性进行评价,其中效益性评价包括经济效益、技术效益和社会效益3方面。技术效益的评价往往超出审计人员的专业范畴,社会效益评价以定性描述居多,使审计评价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很难操作。切实可行的绩效评价指标空白导致无法有效地开展科研经费绩效审计,这也是制约其向深层次发展的主要原因。
3 提高高校科研经费审计质量的措施
3.1 统一认识,明确职责,完善科研经费管理内部控制制度
不断加强对科研人员使命责任、科研道德和法规制度以及廉政监督规定等内容的学习,切实澄清科研人员思想上存在的各种模糊认识,让每个科研人员明白哪些是违规、不合理的经费开支项目。同时,进一步加大利用网络、电视广播等媒体,有组织、有机会、有针对性地进行科研经费管理政策的宣讲,不断强化依法借鉴和规范使用科研经费的观念,真正把每笔款、每分钱管住用好,花出效益来。
不断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充分发挥好科研、财务、纪检、审计等职能部门的监管作用。年初,科研部门下达的新立项与续研项目计划表应及时通知财务部门,使财务部门能够及时掌握当年立项和在研的全部科研项目,方便经费的管理与核算。财务部门要坚决把好审批报销的关口,严格科研项目经费的开支范围和开支标准,加强票据审核把关,对收据、自制票据等非正规发票要从严控制,不符合规定的坚决不予报销;纪检、审计部门要切实把好大型科研仪器设备和耗材购买的关口,严格按程序招标采购,防止暗箱操作。年底,在结题项目完成审核验收后,科研部门应及时将信息通知财务部门,出具项目结题通知书,财务部门依据通知及时对结余经费进行账务处理,从而提高科研费的管理效率。同时注意拓宽群众参与监督渠道,构建立体监管网络,对结题的项目经费及成果,在职能部门严格审计评估基础上,采取网上公示等方式接受专家和群众监督检验。
3.2 重视科研项目立项调整和预算
前移审计关口,在科研部门严格立项审查和立项调整审批的基础上,审计部门应密切配合科研部门和财务部门,严把预算关。对通过科研部门立项审批的项目经费预算进行审计,审计其可行性和合理性,使科研经费管理既要重视立项也要重视预算,从而使科研经费预算更加科学合理真实。
3.3 加强科研项目成本意识
各级领导应充分认识科研经费成本核算的重要性,加强科研经费的成本核算,提高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率。研发、使用专门的科研经费核算软件,在系统中提前输入课题相关的明细预算信息,包括项目名称、经费预算、开支范围、开支标准、有效期限及各类管理规定的限制性要求等条件。当课题经费支出不符合预算信息或限制性规定时,系统能够自动提示,经费支出无法通过,从而形成经费支出与项目预算、规定要求相联动的控制机制,增加科研经费的管控力度,切实保证科研项目经费按预算、按标准、按开支范围规定支出,实现科研项目经费管理的科学化和信息化。
3.4 选择性地开展绩效审计
开展科研经费绩效审计,可以避免科研经费自的滥用,为国家节省科研经费。审计部门可以通过对科研项目完成率、有效资金率、科研效益、成本效益率、科研经费节约率、成果应用率、科研成果得奖率等指标的权衡和计算,对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益进行综合分析评估,对实施科研项目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进行综合考核和评价,确保其经济性、适用性和效果性。
3.5 完善奖励制度和落实责任追究制度
在科学编制预算、严格预算执行的基础上,采取奖励等方式鼓励科研人员节省经费,例如:将课题结余经费中的10%划入课题负责人所在科室,作为留用经费专项用于该课题负责人科研开支,剩余的90%由学校统筹用于次年的科研经费安排使用,但课题负责人对此项经费拥有优先申报权,从而有效调动课题负责人的科研积极性,提高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益。同时,应严格落实责任追究制,对违法违规行为,必须严肃处罚,以震慑和教育潜在违规者,高校科研管理部门可以会同财务、纪检监察等职能部门,对科研经费违法行为进行周密的统计调查分析,制定针对性强的制度规章,以便在处理违法违规问题时真正有法可依、有规可查。
主要参考文献
[1]欧阳卓平. 高校科研经费审计现状及改进措施探讨[J]. 审计月刊,2011(2).
[2]石勉. 对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和审计的探讨[J]. 经济师,2010(10).
[3]杨燕华. 对高校科研经费效益审计的探讨[J]. 福建财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1).
【关键词】 高等学校 科研经费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4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10(a)-0012-01
国家对高等学校科研经费的投入不断增加,如何提高科研经费资金使用效益,对提高我国科技水平,推动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实现国家发展战略具有重大的意义。因此高校应正确认识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重要性,创新科研经费管理方式方法,提高科研经费使用效率,确保财政资金的规范、安全、高效使用。但是,目前高等学校在经费管理过程中存在经费管理制度不完善、资金使用混乱等诸多问题。因此,如何规范合理地使用科研经费,对高等学校科研事业的发展意义重大。
1 科研经费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科研经费管理制度不完善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科研项目在向尖端化和多样化发展,国家和各级政府对高校科研经费的投入也越来越大,科研项目类型的日益增多,学校内部科研经费管理制度更新缓慢,造成学校内部科研经费管理制度滞后。即使学校制定科研经费内部管理制度, 往往只重视科研项目承揽的数量与规模, 以及科研项目的级别和科研收入的多少, 忽视科研经费使用管理和绩效评价制度的建立。
1.2 内控制度不健全,管理监督机制不完善
高校科研经费来源渠道较多,包括国家级、省厅级及其他课题,管理难度大。虽然现在很多高校建立了审核制度、对各项支出都有审核,但是往往审核把关不严,流于形式,不坚持原则、没有认真履行审核把关的职责。学校内部监督控制制度不健全,缺乏有效的监管和管理措施。高校及其科研人员,一般都是重视纵向科研项目的立项申报,尽力争取经费,而在申报成功之后,轻视和抵制对于科研经费的监督,这就导致了科研经费使用缺乏有效的监督措施。
1.3 科研经费预算管理水平低
目前科研经费预算是由科研项目负责人和课题组成人员在申请课题时编制的,往往没有财务人员的参与,而科研项目负责人对编制预算的各项内容不清楚,缺乏财务预算编制的知识,对预算的编制依据及编制的方法等不能熟练掌握,造成编制的预算不全面,甚至有的是根据项目预算表瞎编乱造的,科研预算成了单纯要钱的预算,那么拨下来的项目经费在实际执行中无法操作,使得预决算相差较大,预算失去约束力,从而在科研报销过程中的违规现象就不可避免地发生。
1.4 固定资产管理不规范,无形资产不入账
固定资产管理混乱,科研资源共享性差。对科研成果管理不严格或不规范,对高校科研成果形成的专利权、版权、软件等未及时进行知识产权登记保护,未及时纳入学校财务的无形资产的管理体系。
1.5 结余资金管理不规范
结余资金属于财政资金的一部分,依法应该严格管理。但目前高等学校中存在科研项目结题不结算、管理混乱等现象。科研项目在通过验收结题后,未将剩余经费在财务部门结算而继续用于其他途径,而是作为项目组奖励、发展基金等等。由于不再属于科研项目经费,加之个别单位科研经费管理不严格,结余资金管理较为宽松,容易出现经费使用中互相占用、开支电话费等与科研项目无关的支出等现象,甚至有些结余资金长期挂账,起不到促进科研发展的作用。
2 科研经费管理的对策及建议
2.1 完善科研经费管理制度
学校应根据新形势新要求,即使更新学校科研经费管理制度,加强科研经费科学化管理。同时高校应加强高校内部控制,把科研经费内部控制工程作为一项系统工程,这不仅是学校领导的责任,而是需要学校各部门联动,,各级领导、各个科研教学机构、审批人员、财务部门以及每个履行监督的人员都要负起责任,敢于坚持原则、认真履行职责,不能做老好人,形成相互制约的机制。把监督作为一项经常性的工作贯彻到科研管理的全过程,建立监督制度常态化,采取多种方式进行监督检查。
2.2 加强科研经费预算管理水平
建立科学的科研经费管理机制要以强化预算为核心,预算管理是科研经费管理的重要内容。科研人员应联同科研管理人员、财务人员,科学制定项目预算。应充分预估项目可能发生的费用支出,合理地编制科研经费预算,严肃预算执行,加强预算监督和控制。
2.3 科研项目与科研经费统筹管理
学校科研管理部门、财务部门等要在项目管理全过程中联合起着协调、控制、监督的作用,通过对科研活动的科学管理,优化资源配置,确保项目按期优质地完成。在科研项目不同阶段,各职能不能应积极参与,为老师提供优质服务,如在项目申报阶段,财务管理人员应指导老师编制项目预算,不仅技术可行,而且在经济层面具有可操作性。
2.4 规范结余资金使用
高校应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制定科研经费结余资金管理办法,明确项目结余资金的用途。对合理、节约、高效使用科研经费的项目组应积极奖励。高校应鼓励节约,提高实验室和大型仪器设备的利用率和科技资源优化配置,有利于提高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益。
随着科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政府和民间对科研单位的科研经费投入在不断增加,因此,必须加强科研经费管理,改革现有的管理办法,强化科研预算管理,完善科研经费财务管理制度,采取切实可行的办法管好用好科研经费,提高科研经费使用效益,更好地保障科研工作持续、健康发展,更好地保障科研工作多出成果,为科学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冯志永.浅谈财政体系改革对农业科研经费管理的影响[J].湖南农业科学,2008(4):140-141,144.
关键词:科研经费使用;问题分析;监管;对策
中图分类号:F8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1)20-0318-02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研工作在国家经济发展、产业振兴和民族复兴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国际科技竞争加剧和国家科技战略的实施,各级政府对科学研究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支持力度和投资强度不断提升,科研单位产生了相当规模的资金流。同时,随着改革开放事业的发展,科研环境条件发生了巨大变化,面临的社会经济和社会活动越来越复杂,科研经费的使用面临着很大挑战。从近几年审计、检查的结果看,除了许多科研单位对科研经费管理制度和机制等管理问题外,科研经费违规使用问题同样十分突出,如不解决将严重制约科研事业的健康发展。
一、科研单位科研经费使用存在问题分析
(一)违法成本低,造成科研经费的滥用
目前我国科研经费监管过程中执行的文件多为指导性意见,这些意见重点强调是科研课题的流程式管理和经费使用建议,而不是强制的执行标准。由于缺乏行为的衡量尺度,很难科学界定这些违规行为的种类及特征,这使得科研经费的违规行为缺乏必要的惩罚措施,而且惩罚力度也相对宽容,可操作性很低。
(二)决算不及时,项目结题后对结余经费仍随意使用
正常情况下,研究课题结题后,作为本研究计划项目的科研活动己经停止。但从现实情况来看,课题负责人对这部分剩余经费仍有支配权,而且觉得理所当然,认为既然科研项目已经实施完毕,结余资金是自己节约下来的,自己就可以利用,甚至认为这是对科研人员的奖励,忽视了科研经费的专用性和政策原则性,致使结余资金长期挂账用于课题以外的支出。还有一种情况,对于已完成并通过验收的项目结余经费,按照有关规定,经归口部门批准后,可转入依托单位发展基金继续用于资助科学研究工作,目前很多做法是,这些经费转为发展基金后,由于不再属于科研项目的经费,管理较松,大部分作为业务招待费、咨询费、电话费和劳务费等与科研无关的支出。另外,财政部门在预算安排上未将结余可继续使用的专项资金纳入总盘子进行考虑,对实施完毕的项目,虽然职能部门参加了项目的验收,但并不清楚项目的结余资金数额,且对结余资金的使用、结转情况也未进行后续的监管,导致研项经费使用的随意性。
(三)横向课题经费使用漏洞大
近年来,随着科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活跃,横向科研课题经费占科研单位的比重在不断增加,但是,目前国家对横向课题经费还没有出台具体有效的管理办法,多数单位在横向科研经费使用和管理上相对滞后,将其作为科研创收管理,对经费支出没有实行应有的管理控制,以致经费开支范围随意。有些人甚至利用横向科研经费为个人牟取私利,使单位蒙受经济损失。
(四)科研人员成本效益意识差,单位没有实行成本核算
大多科研单位从选题、定题、研究直到课题完全结束没有进行项目的成本核算,往往以传统的完成经济技术指标和研究内容为标准,对经费使用的有效性很少分析计算。科研活动中本来可从科研经费中正常支出的经费却不能正常列支,而科研用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水电费等相关经费不列科研经费开支,导致事业支出攀升,这也影响单位发展。同时也反映了科研人员成本效益意识淡漠,大量重复购置设备,造成科研高成本。
(五)将财政资金当横向课题经费,未按预算规范使用,支出混乱
有的课题将国家大型科研项目的子题科研经费列为横向课题经费管理和使用,无细化的预算,由于经费充沛,支出的随意性很强,诸如考察费、咨询费、服装费、购物卡以及各种名目的维修费等。科研经费监管是科研单位科研管理的重要内容。科研经费是科研活动消耗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的最终货币表现形式,如果科研经费的使用得不到有效的保障,就有可能造成科研经费的浪费,科研项目就不可能顺利完成。
二、科研经费使用方面的监管对策
1.完善制度、强化责任
科研人员之所以滥用科研经费,其根本原因在于惩罚力度过宽、过软,未对其行为付出应有的代价,只有加大处罚力度,增加腐败成本,并在道德上进行严厉谴责,其震慑效能才能在心理深处产生作用。同时应恰当结合反面典型,让广大科研人员知晓违法行为背后巨大的心理压力与严重后果,认识到其行为是得不偿失的。形成一种科研人员“不想、不敢、不能、不必”的心理和外部环境,有效地遏制科研群体腐败的发生、发展。
2.加强信息平台建设,解决科研课题结题不结账的问题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科研单位有条件建立自己科研项目数据库,利用计算机处理技术, 科研管理部门与财务管理部门对同一项目应具有同一标识或统一编制项目代码输入信息平台,加强对科研项目的管理,具体的讲,科研管理部门将科研项目的名称、分类代码以及项目结题时间等信息输入计算机,通过管理软件定期统计出已结题项目的信息,为财务部门结账提供依据,待项目结束或通过验收后,科研管理部门及时通知财务部门已结题信息。原则上,项目负责人应在项目结束六个月内根据科研经费结账管理办法办理结账手续。对无正当理由逾期不办结账的科研项目,单位有权按照科研经费结账管理办法予以强制结账。将原来仅仅由课题主持人提出申请的结题方式,转变为科研管理部门、财务管理部门、课题组三方共同管理。对未如期完成的项目,及时督促课题负责人履行课题任务书中的合同规定,监督保障项目的及时完成。
3.加强横向课题经费的管理,合理使用,减少漏洞
横向科研经费大部分属于企业或个人向科研单位的一种投资,要以科技服务科研成果作为投资回报。对横向科研经费的管理主要是规范其收支,依据科研活动的实际需要,按照财务制度的要求进行核算。不得将课题经费用于经商办企业以及与课题活动无关的宴请。财务部门、科研管理部门要加强沟通与合作,制定科研经费财务管理制度,载明科研经费的使用原则、范围、办法和审批手续等。对科研经费中的人员费、评审费、管理费等也要作出相应的规定,使科研人员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自觉遵守有关财经规章制度,减少财务人员和科研人员在报账过程中出现的矛盾。
4.积极探索科研成本核算办法
目前,大多科研单位未对科研课题实行成本核算,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资源的浪费,因此,应考虑科研单位自身的特点,引入合理、有效的科研项目成本核算制度。实行科研项目的成本核算,有利于将有限的科研经费投入到急需的、重要的项目中,发挥科研资金的使用效益。有利于将一些效益较差的项目拿掉,具体的,可以组织财务及项目科研人员对项目进行测算。对科研的公共平台资产产生的相关费用,需要确定一个合理的分摊比率,依此合理分摊发生在这些资产上的成本按比率;也可以对大型的仪器设备、房屋等参照市场价进行合理估价,确定合理均衡负担的租金结构,而后按照使用的实际期限和使用情况,将租金计入科研成本;而对人员福利等比较容易归结的费用则可以直接计入项目成本,实现科学分摊。并通过建立和完善全额成本核算制度,确定项目经费支出的科学合理的水平,在保证科研工作顺利进行的前提下,更提倡勤俭节约的财务管理原则,严格控制与科研无关的开支标准。
参考文献:
[1] 岳方彤.科研经费管理的探讨[J].科研经济管理,2006,(3):23-25.
[2] 余三元.我国科研单位科研经费管理存在的弊端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0,(3):38-39.
[3] 冯旭.科研事业单位科研经费核算的若干问题浅析[J].福建稻麦科技, 2007,(4):45.
[4] 沈煜,佟仁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审计监督制度对我国的启示[J].科研管理,2009,30(4):138-143.
[5] 王萍. 加强科研单位科研经费管理有效措施的探析[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9,11(2):105-108.
[6] 陆学文.科研经费预算报账制中存在的新问题及对策思考[J].江苏农业科学,2009,(6):465-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