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12 09:32:50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环境学中环境的概念,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 政治认同 多维互动性 核心素养
在2016年苹果秋季新品会上,苹果公司宣布了一项“教育+iWork”计划。苹果将和全世界共计114所学校合作,南京外国语学校正是全球114所合作学校之一,成了唯一一座大中华区的公办学校加入了这个项目。在目前试点的高一政治课ipad教学状况来看,这种教学方式加入了“即时课堂反馈”和“课堂问卷调查及分析报告”等互动形式,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政治课堂的趣味性和实践性,但对于提高新课标理念下中学政治课的多维互动性仍需要进一步探索,教学工作者需要更加准确地理解政治课的内涵和意义。
一、紧扣“主旋律”:引领政治认同
(一)政治认同来源于学生与生活的互动。
政治课从根本上讲,是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有两个维度需要教学工作者思考,一个维度就是“谁的生活”,首选是学生的生活,第二个维度就是“什么样的生活”。首选是真实的生活。在高一政治课“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一堂课上,教学采取“用ipad分析在班学生的消费心理”方式进行课堂调查,调查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行为心理,实现课堂上对这样的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和总结,这就是从真实的生活出发。把政治课内容结合学生自身生活和心理的教学才能够增强政治课的理论说服力,这样的政治课更有利于培养和引领学生的政治认同。
(二)政治认同来源于学生与自身实践体验的互动。
没有实践活动就没有体验,没有学生真正地参与,就无法体验,实际上学生真正的体验应该到生活中,政治课程标准也是制订了活动性课程,并且要求三个必修模块,用三分之一的时间参与,可以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但有的时候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课时不够,交通不便,组织困难等一系列困难,但是教学工作者可以把生活搬进课堂。要把生活搬进课堂,需要课堂有一定的生活情境的展示,此时教学工作者更应该根据环境、条件、能力进行选择,最后在适时生活情境中,学生才能在实践和体验的基础上生成政治认同。
二、紧抓“核心素养”:使学生有所学更有所思
(一)学有所思,源于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互动。
把握新课改理念下的政治课培养目标就是将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贯穿每节课,使学生能够在课堂上有自己的感悟和思考。感悟来源于思考。学生只有思考,才会有感悟,激发思考,就需要有观点的交流,思想的碰撞。政治课堂需要有讨论、辩论,甚至有争论,否则很难引发学生的思考,更不要说深刻的思考,即所谓的“深度学习”。深度学习指有自己的感知、感受、感悟。这样的学习从学习过程的角度来分析,可解释为:内化,内化为学生的什么呢?内化为素养,这种素养称之为学科核心素养。
(二)立德树人,源于学生所学的各门学科素养之间的互动。
在新课标中有一个重要的词,一个是立德树人,政治课的目的是立德树人。在南京外国语学校政治课ipad教学课上,在高一政治课“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中,法治精神其实可以体现在消费心理和消费观的引导中,这里的法治精神既涉及政治,又涉及经济和文化。从这个角度讲,深度学习就是使学生实现学科知识的内化,实现立德树人。
三、紧握“指南针”:源于一切教育的形式与内容的有机互动
南京外国语学校的高一政治课ipad教学:“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一堂课中,教师最终的教学目的就是试图通过一定的现代数字化教学手段和方式让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存在什么样的消费心理,让学生认识到应该坚持什么样的消费观。现实生活中存在什么样的消费观是源于生活,学生应该坚持什么样的消费观是服务于生活。回到政治课的目的层面,这一节政治课要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消费观,并提升自己参与公共生活,过幸福生活的能力,否则这节政治课的意义和价值就没有实现。所以教师在定义核心素养时除了关键素质和必备品质这两个方面之外,还要谨记一个是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一个是学生自身的发展需要。
四、对未来中学政治课的思考:教育者与教育技术的互动
在政治课上,既然用现代手段,就必须思考这个互动的问题,可行的解决办法就是及时互动,深层开放。教师能够保证让技术服务于教育,技术才能激发学生的思考,调节课堂氛围。未来的中学政治课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个要求包括课程理念、学科素质、教学能力、信息技术素养等方面。
五、结语
政治课程标准会根据社会的进步和教育的发展不断完善,中学政治课会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提高和形式的丰富对教学工作者提出更高的专业素养要求和综合能力要求,教学工作者需要在教学实践和专业学习中不断提升自己,以适应最新的国情、社情、学情。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12.
[2]谢树平.思想政治课程及其资源开发研究[M].黑龙江: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11.10.
关键词:环境学;课程;教学改革
作者简介:樊建新(1982-)女,山东聊城人,重庆交通大学河海学院,讲师;王勇(1982-),男,山东聊城人,重庆交通大学管理学院,讲师。(重庆 400074)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35-0125-02
从20世纪末开始,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环境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大,所以我国环境高等教育得到空前的发展。众多高校相继开设了环境相关专业,截至到2009年,全国有214所高校设立环境科学专业。环境学作为本科环境科学专业和其他相关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其从原理、战略角度对环境问题的提出、危害与整体防控体系角度出发,从方法学上指导学生对环境专业主体课程与知识体系进行整体把握。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有助于学生掌握生态保护和污染防治的基本技术,树立坚定、自觉的环境保护意识。同时,该课程还具有激发学生对后续环境科学课程学习兴趣的作用,因此,环境学课程在环境专业教学中有重要的地位。
本课程具有内容广泛、综合性强的特点,对于从未接触过环境科学相关知识的学生而言,在理解和掌握上有一定的难度。如何使学生有效地理解专业概念,如何提高学生科学地识别环境问题、剖析环境问题和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以及如何在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环境科学的兴趣和愿望等,都是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的重要问题。这就要求专业教师要结合教学实践不断思考,对课程体系以及教学模式等进行改革、探究与创新。笔者就该课程讲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改革的途径进行了如下思考。
一、环境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重庆交通大学(以下简称“我校”)环境科学中环境学课程选择鞠美庭《环境学基础》(第二版)为主要参考教材,以周富春《环境保护基础》、钱易《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左玉辉《环境学》、林肇信《环境保护概论》和戴树桂主译的《环境科学:全球关注》为辅助参考资料进行该课程的讲授。鞠美庭的《环境学基础》是一本很优秀的教科书,属于“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此教材的编排内容上看,《环境学基础》的内容涉及到环境学相关的各个方面,按顺序主要包括绪论、全球环境问题、资源与环境、人口与环境、生态系统与生态保护、大气环境保护、土壤环境保护、固体废物处置与管理、物理污染与保护、生态城市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实践。[1]该教材从战略角度对环境学进行系统论述,为后续的专业学习提供方法指导。基于环境学的主要内容构成及其学科特点,在课堂教学及相关实践环节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教学内容枯燥
虽然本课程选用的教科书内容丰富,并且属于环境科学专业大一新生的入门课程,但是枯燥的环境学概念很容易引发学生对该课程的厌倦。此外,目前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一些新型的环境监测或分析手段出现,使得国内外的环境科学研究发展迅猛,所以仅仅依靠教科书上的知识很难引起学生对环境科学专业的热爱。另外,通过对环境专业本科新生的调查发现,发现很大一部分新生对自己专业认识的不明确,对基础知识的重要性理解具有片面性,甚至出现基础知识无用论的想法,再加上环境学课程中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多而缺乏趣味性,致使很多学生丧失了对专业知识学习的热情。
2.课程教学手段单一,不足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由于环境学课程涉及的大量概念、基本环境问题以及环境保护理论等,需要记忆的知识偏多。传统的教学都是釆用教师讲课、学生听课的传统模式,教学方法单调,师生之间缺乏互动,学生对该课程缺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
3.考试模式过于老套
培养学生的目的不是要求学生对知识的被动记忆,而是在于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牢固掌握,提高其思考能力和环境意识。但是传统的考核方式(即期末考试为主)并不能真正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仅能记录学生对知识的记忆程度。
二、课程改革目标
在环境学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以教材为纲,采用多种教学模式,以传播环境科学知识为使命,使学生掌握生态保护和污染防治的基本技术,最终实现大学生自觉的环境保护意识的教学目标。同时要使学生掌握正确的世界观、自然观、地球观,认识到环境对人类有着不可取代的价值,人类要存在要发展就必须协调好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关系。
环境学教学尽管已有长足的发展,但是仍存在一些问题。对该课程的教学进行一些改革尝试,探讨新时期普通高校环境学课程教学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有效的教学方法和评价考核制度改革是十分必要的。这次教学改革旨在构建适合该课程最优化的教学内容及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便更好地完成该课程培养目标。
三、环境学课程改革的思路
从环境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课程改革的目标出发,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对环境学教学进行改革:
1.教学内容的更新
在课程讲授过程中,教学内容以教材为纲,以环境科学的前沿进展及重大成就为背景,以现代科学技术新成果为依托,不断对相应的内容进行更新和深化。不仅让学生掌握经典知识概念,还引导学生关注环境学的前沿问题和发展方向,保持教学内容的前沿性。以第七章和第八章为例,污染物在水体和土壤中的迁移和转化机理分别在两章中占据了很重要的地位,同时也是目前环境科学研究的热点问题。研究者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也不断有新的突破,特别是新的分析技术和分析手段的运用使得污染物在界面中的迁移和转化机理解释更加明确。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就应该关注本学科的新发展,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教学内容中增加相关案例的讲解,比如在进行“土壤环境保护”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起我国典型的土壤污染案例。
2.建构新的教学模式
在教学中,注重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贯穿于教学改革的实践中,让学生们参与到教与学的过程中,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注重启发式、引导式教学方法的应用和探索。案例教学法是指在教师精心策划和指导下,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需要以及学生身心发展特点,运用典型案例,将学生带入特定事件的“现场”,深入角色,分析案例,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3]在环境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大量案例对授课内容进行多方论证:如在课堂上提出PM2.5、镉米、转基因食品等一系列有关我国大气污染、土壤污染以及食品安全的开拓性问题供学生讨论,这样既有助于活跃教学氛围,又能启迪学生的思考。另外,这种互动式案例教学法还有助于同学们之间的相互交流,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
目前,我国高校中已经配备了多媒体教学的设施,但教师利用多媒体的效率较低,仅仅是通过PPT讲授教材内容。虽然这种教学方式的应用使教学容量增大,但是并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因而,教师在设计制作PPT的过程中,要使枯燥的文字知识形象直观化,使学生在共鸣中接受、理解和掌握知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另外,充分利用现有的视频资料进行教学,即在传统课件的基础上增加有关环境污染事件、重大研究进展等相关视频,加强学生对环境污染严重危害人类生产生活的认识,使学生认识环境科学专业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从而激发学生对环境科学相关知识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综上所述,科学地利用多媒体手段,并与传统板书结合,通过适时板书、巧设提问,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出发点,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反应和创造为主要目标,培养学生批判性思考的习惯。
3.实现实践教学
环境学是一门开放性自然学科,仅仅依靠教师在课堂中的讲授只能使学生认识到环境问题的危害性,而真正要使学生的环境意识得到强化,还需要走出课堂与周围具体的环境问题相结合。环境学专业教师以及相关负责人应该积极与学校所在地的环保部门建立联系,了解当地的环境污染现状和相关修复措施,尽可能带学生参观相关项目。在实践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实际环境问题进行引导,让学生运用已经掌握的环境学知识进行分析,并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过程可以采取分组进行,每个小组的学生经过内部讨论提出问题的解决方案。这种实际案例的分析,不仅可以强化环境学基本概念知识,还可以引起学生对环境专业知识的需求欲,同时提高学生协作的能力。环境问题来自生产和生活实际,全球环境问题具有区域差异性。大学生来自全国各地,为了进一步加强学生的环境意识,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对家乡的环境问题进行实地调研。
4.完善考核制度
环境学作为基础课的考核方法主要是闭卷考试,而学生平时上课的表现成绩只占总成绩的20%。这种考核制度导致了一部分学生平时上课不认真,考前死记硬背。学生是否真正理解和应用课本知识,教师是否高质量完成知识传承的任务,这样的考核方式都无法给予很好的评定。因此,环境学的教学改革必须包含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
在借鉴国内外环境科学专业课程教学考核经验时发现,国外高校环境类课程的考核内容并不局限于期末的卷面考核上,学生创造能力、实践能力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等都包括在考核项目之中。[4]因此结合本学科的培养目标,以及教学方式的改革方向,新的环境学考核提升了平时成绩在总成绩中的比重,平时成绩和期末卷面成绩各占40%和60%,改变传统的轻平时、重期末的观念。[5]教学过程中给每一位同学建立一个平常表现的档案,教师在每堂课结束后根据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给学生打分,对积极参与课堂讨论的学生酌情加分。如:案例教学过程中,依据学生发言的主动性、回答内容的针对性和创新性等记录学生的课堂表现情况,可以给予相应的表现分;另外,学生提交的环境问题调查报告也是表现考核的重要组成部分,可根据报告完成的质量进行评分。课程结束后,统计每位学生平时表现中的成绩,以百分制为例,在期末卷面成绩60%的基础上加平时表现成绩的40%作为该门课程的总成绩。总之,新考核方式的最终目的是调动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的激情,倡导合作学习的氛围,强化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结语
目前,国内外课堂教学的改革主要表现出以下几种趋势:革新教学技术、运用信息技术、改进教学评价、变革教学文化和探索教学模式。[6]当前专门针对我国高校环境学课程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提出的一些改革尝试改变了学生以往学习的被动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了学生科研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鞠美庭.环境学基础[M].第二版.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
[2]陈奉英,黎小军,杨丽英.《环境伦理学》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9).
[3]王元珍.案例教学法的研究与实践[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4(12):145-146.
[4]朱雪竹,凌婉婷,韩进.中英高校环境科学专业课程教学考核体系的比较[J].教育研究与课程改革,2009,(6):38-40.
关键词:食品环境学 问题式教学 教学方法
面对21世纪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注重素质教育,重视创新能力培养,提高人才的综合素质势在必行。“The one real object of education is to have a man in the continually asking questions”(教育的真正目的就是让人不断提出问题)。来自哈佛大学的这句名言告诉我们:问题是增强求知欲的主要动力,问题是创新的源泉,没有问题就会使人的学习缺乏目标和动力,结果只能是事倍功半。因此,激发当代大学生学习兴趣并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就需要教师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将理论与实例相结合,引导学生不断地发现问题、探索问题,然后去解决问题。这种以问题为中心来开展教学活动的问题式教学方法,是激发学生不断提出问题从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已经应用于国内外很多高校的课堂教学中。
食品环境学课程是针对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基础专业课程,在本课程的教学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技能的素质,是实现教学目标、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环节。问题式教学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对问题的思考来学习并掌握理论知识、发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食品环境学教学中,采用问题式教学,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对于食品安全领域的很多相关学科知识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自觉地、独立地将食品安全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行辨证的理解。
一、问题式教学在食品环境学教学中的应用
1.课堂提问
在食品环境学的理论教学中,问题式教学的目的是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发散性思维和身边发生的实际案例,有效地解决对纯理论概念、定义和和相关法律法规的理解和运用。问题式教学的关键在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主动参与意识,培养学生积极探索、主动思考、力求发展的精神。问题式教学主要采用的手段是课堂提问,如何提出问题、提出什么问题则是问题式教学顺利实施的前提。这就要求教师不仅对本课程所涉及的边缘学科有一定的了解、对本课程所涉及的专业课知识比较熟悉,而且对教育对象有正确的认识,能够了解学生对本课程以前的专业课的掌握程度和对本课程接受能力,使所提的问题让学生凭所学到的知识,经过认真思考就能多少说出一些道理,从而提高学生对基本知识的理解和应用知识的能力。
食品环境学课程中提出的问题,都应该是在食品安全和环境关系基础上提出来的。提问大多面对所有听课学生,由学生自由回答。根据学生发言情况教师能在短时间内获得反馈信息,了解学生的认识和掌握程度,然后对问题再进行讲解、分析和总结,帮助学生提高的认识问题和分析问题的水平。由于回答问题不仅需要具有相关的知识和理解课堂上刚学过的理论,还需要较强的理论分析和思维条理化能力,同时,跟学生对周围食品安全事件和环境问题的关注程度也有很多关系。这就免不了在回答问题时发生各种分歧和争论,使得课堂气氛变得很热烈,有助于深入研究和思考,为教师的深入阐述营造较好氛围。这时学生的思维会特别的活跃,为了使自己的见解得到认可,会积极思考并快速反应,从而在这个过程中提高自己。例如,在讲解食品原料与环境关系时,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基础自由发挥,这样每个人都会根据自己对食品质量与安全的关注角度提出见解。由于每个人所处的环境都不尽相同,使得分析问题的角度和出发点也不同。由于答案都是在积极思考中形成或被接受的,这样很容易就能将食品原料与环境关系中所涉及的问题各个层面显露出来,使学生很容易了解到影响食品安全问题的各种环境要素。在问题的基础上再讨论解决办法和途径就更加的贴合实际。通过教师的稍微提示,同学们就很容易的理解和接受,从而增加自己对食品安全的责任感和我们国家食品安全的信心。
2.小组讨论
在问题式教学中,留出时间进行小组讨论也是一种很好的增加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求知欲的方法。例如,将前三章内容完成后,留出两个学时让学生分组来讨论自己眼中环境与食品安全的关系,我国食品质量与安全现状及其存在问题和解决方法。全班先推荐六名同学与教师一同组成评分组,其余同学被分成六组,每组分别推荐一个人来进行观点论述。发现这种方式极容易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同学们课外查资料和有关法律法规,并联系实际提出问题并给出自己的解决方案,虽然很多时候对问题的看法比较单一,但至少每个人都进行了参与和思考,对食品安全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即便是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要不时的参与其中,最主要的任务是给予一些问题进行提示,使得学生对问题讨论能够更深入,对问题的解决能够更理性化并具有可行性。例如,在讨论食品中各种农药和抗生素在农畜产品中的残留污染问题时,学生讨论结果普遍是利用国家法律限值超标产品进入市场,这个方案看似合理可行,那么具体如何实施就成为问题焦点,高额的检测费用谁负责、国家需要投入多少人力和物力来解决这个问题、由于受到相邻污染严重地域的影响而导致的矛盾如何解决等一系列问题随之而来,那么这个结论还可行吗?很多时候问题还暂时解决不了,但学生在查找资料和讨论过程中能够了解和接受很多相关知识,思考和解决问题全面性和理论知识的条理化能力都会得到提升,这有助于他们在以后学习和工作中更加全面的看待问题。
二、问题式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问题式教学就是将提出问题、形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贯穿于教学过程中,有一些环节还需要注意和把握。
1.对于相关学科的介绍
教师对于概念、理论的解释,对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所学内容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食品环境学涉及很多相关学科,对于学生来讲比较陌生,而且跟其它专业课的关系不是很紧密,接受起来也不太容易。教师在进行概念和理论阐述时,尽量将其产生背景能做以介绍,让相关人物和故事穿插于解释中,能更容易吸引学生注意力,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解释不仅要发音准确,而且要措辞精当,举例要适时、恰当。从而达到使学生明确概念、搞清原理的目的。
2.问题的提出
教师在教学中提出的问题要围绕所阐述的内容而展开,提出的问题不仅难易要适度,而且要适时、适量。问题难易适度,就要求教师对学生已经接触和学习的专业课有一定了解,在此基础上提出本专业需要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需要学生思考后有答案,太易和太难都不会有较好的教学效果。问题太难,回答过于复杂,学生答不上来,就会降低积极探索的愿望和兴趣,学习、探索的意志也会迅速下降;问题过于简单,无需经过思考就能轻而易举作答,学生就会感到没劲,会削弱学习的愿望、兴趣和意志力。问题适时,要求教师在解释清楚概念和原理后,立即围绕授课内容提问,这样可以使学生对已经学习的知识进行理解并条理化,在问题的提出和回答中检验自己理解的正确与否,增强接受程度。问题适量,要求教师在提问时,不但问题要新颖,而且提问的总量和频率分配要恰当。问题太少,达不到教学目的,问题太多,则难免引起学生厌问、拒问、乱答现象,产生负效应。
另外,对于学生的回答不管错对,要以鼓励为主。充分肯定正确答案,对于不同的答案要首先肯定学生的积极思考和有价值的探索,然后因势利导的解释错误原因。这样既不会伤害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又能帮助他们很好的理解和接受所学的知识。
3.时间的把握
提问尤其是在进行课堂不点名提问时,教师应在时间和内容上进行把握,使每个问题主要内容突出。对一个问题回答时,要求如果答案和见解相同则不必再重复,只发表个人有别于前面同学答案。教师所问问题一定要有中心内容,不能随着问题的深入漫无目的地进行链式接力。因为教学课时是有限的,教师对问题时间要适当限制,到预期时间后就对所有问题都进行最后的总结。这样在问题过程中即可以调动学习兴趣,又有比较清楚的条理化答案,便于学生在后续学习或复习中记忆和回顾。因为食品安全是一个新的学科,其安全性跟各种环境要素有着必然联系,而环境要素又包罗万象,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在备课时提炼关键元素和问题,而且要努力增强语言表达能力,做到用词一定要准确、逻辑一定要条理清楚、叙述一定情真意切或幽默风趣。这样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更多的关于食品安全与环境之间的知识。
三、结论
问题式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融会贯通地掌握基本知识,又能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食品环境学课程中采用这种教学方法,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本门课程的兴趣,还能有效引导学生掌握好的学习方法,增强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和对本门课程乃至本专业知识的掌握和分析能力。问题式教学方法不仅适用于食品环境学课程,在其它的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学习中也会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现阶段,这一新的教学方式完全符合教育学的发展规律和科学发展观的总要求,可以为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奠定基础,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创新精神方面功不可没。
参考文献:
[1]吴齐全,励箭生.问题教学模式的研究现状及改进[J].物理教学,2006,28(8):36-38.
[2]王泽,蔡换夫.计算机专业综合性实验教学改革与创新[J],职业教育研究,2010,(2):117-118.
1 何为“水足迹”
水足迹概念最早由荷兰学者阿尔杰恩・胡克斯特拉于2002年提出,其完整概念包括“国家水足迹”和“个人水足迹”两部分。水足迹指的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或一个人,在一定时间内消费的所有产品和服务所需要的水资源数量,形象地说,就是水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踏过的脚印。
2 运用“水足迹”提升中学生节水意识的实践案例
2009年6月13、14日,华东师范大学的8名学生参加了由中国环保部宣教中心和上海市教委教研室等8部委联合举办的“千名青年环境友好使者”培训,成为中国“千名青年环境友好使者”。在之后的“千名青年环境友好使者”节能减排全民行动方案设计大赛中,该校的5名使者组成了节能减排参赛团队――“水宝队”。该团队旨在引入新兴的荷兰的“水足迹”概念,开展初高中生的环保节水宣教活动,并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培训对象心理特点,采取不同的宣教策略因材施教,以学生为主角,运用教育学革新理念推行教学法,自编自制,研制出了具有理论基础的水足迹教案和互动游戏用具,培养了学生的节水意识,鼓励了双向交流和科学探究。该项目为期一年。
由于“水宝队”环保宣教方案的成功践行,在2010年6月5日的2010年世界环境日纪念大会上,副总理参观了“水宝队”的环境保护展览,并会见了该团队的环境友好使者代表。该队的全民节能减排项目“减少水足迹,从小朋友做起”也被评为上海地区“千名青年环境友好使者”节能减排全民行动方案设计大赛的最佳实践方案,“水宝队”的两名队员被评为“优秀使者”。可见,该团队运用“水足迹”概念对中学生进行节水意识的提倡宣教是非常成功的。
该团队在培训方法上采取个性教育。所谓个性教育,就是指根据受教育对象的特点制订教育目标和培育方法,从而有效整合教育资源,深层发掘教育对象的潜能,以达到预期教育效果的教育理念。该团队的这种教育模式同样适用于中学生物课堂,即分层教学、因材施教。
3 “水足迹”概念在中学生物课堂推广的现实意义
中学时期是个人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阶段,趁早在中学生心中播撒环保的绿色“种子”,将使环境友好观念更加根深蒂固地植入他们成长的过程,从而长远地影响未来的国家建设和国际活动。同时,现行国家中学生物课程标准课程理念之一是“培养中学生的科学素养”,环保节水意识的培养也是中学生科学素养培养的一个方面。目前,国内水足迹的推广还不成熟,民众对于“水足迹”概念还知之甚少,在中学生物课堂上推广“水足迹”的概念,可以恰到时机地培养初高中生节约用水和时刻留意自己的水足迹的意识。
3.1 “水足迹”概念对于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
科学素养是当今国际科学教育的宗旨,它的提出,标志着科学教育价值取向从强调培养少数科学家转向注重提高每位学生的科学素养。
3.1.1 科学素养的定义与内涵
科学素养目前比较公认的是两个定义:
第一种定义,国际科学素养促进研究中心主任米勒教授提出的科学素养三维度模型:
第一维度,对重要科学术语和概念(即科学知识)的理解。
第二维度,对科学、原理和方法(即科学本质)的理解。
第三维度,对科学技术社会影响的意识和理解。
国际学生评价项目(PISA)是由经合组织(OECD)发起组织实施,通过对阅读素养、科学素养和数学素养三个领域的测试以便于各国进行比较的国际性比较评价项目。第二种定义,PISA对科学素养的界定。
PISA科学素养测试采用了与米勒类似的三维结构体系:
第一维:科学概念。为了理解自然界及其由于人类的活动所导致的变化,学生们需要掌握一系列基本的科学概念,这些概念涉及物理、化学、生物科学、地球与空间科学等学科。
第二维:科学过程。考查学生运用科学知识及对科学过程的了解;要求学生具有获取证据、解释证据和运用证据的能力。
第三维:科学境况。主要了解日常生活中涉及的科技问题或科技事务与人们的关系。
3.1.2 “水足迹”概念对于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
无论是米勒的科学素养三维度模型,还是PISA的科学素养三维结构体系,“水足迹”概念都有利于学生科学素养第三维度的培养。“水足迹”概念能够让学生感受到现代化的科学对社会水资源所产生的广泛影响;同时,对于作为消费者的学生个人,其日常生活方式与环保节水意识,会对环境产生广泛影响。
3.1.3 “水足迹”概念的引入对于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培养
我国现行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对生物科学素养界定为:
“生物科学素养是指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科学概念和科学探究能力,包括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理解科学的本质以及形成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
“水足迹”概念,正是教师引导学生将科学、技术与实际社会相结合的很好的载体,有利于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培养,主要体现在这些方面:
第一,通过“水足迹”概念的引入,能促使学生了解人类对生物圈尤其是水圈的影响。学生可以更加深刻地意识到,目前世界各地缺水现象已成为一个日益严峻的问题,而在各种耗水载体上携带表明产品“水足迹”的标签,正是一种提高公众意识、减少食品和饮料制造商在产品制造过程中水耗量的好方法。
第二,通过“水足迹”,学生认识到能够通过改变自己的日常用品以及习惯生活方式来减少水足迹。一般来说,商品的加工程度越高,水足迹就越多,从而能促使学生少购置奢侈用品以及消耗水多的用品,转而使用环保节能产品;并且在食物的选择上,学生也可以减少自己消费的水足迹,食物的水足迹携带量由多到少依次为:肉类、谷物、蛋类、蔬菜、水果、奶。
第三,“水足迹”概念的引入能让学生了解到日常生活中的饮用、烹调和洗涤无不使用大量水资源,而更多的水则应用于粮食生产、造纸以及棉布生产等行业。
3.2 “水足迹”概念对于中学生环保意识的培养以及和谐生态观的教育
环保意识――作为学生运用生物科学概念和科学探究的能力,包括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理解科学的本质以及形成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在生物学科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2008年的《中国环境状况公报》中就着重强调了环境宣传教育。
生物的生存和发展都与环境密切相关,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也是如此。在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当代社会,让学生通过生物学课程的学习,从生态学的角度认识生物界的现象和规律,认识人与环境的对立统一
关系,进而建立生态学的基本观点,树立环境意识,获得关于保护生物多样性、环境污染对生物和人体健康的不利影响以及如何消除环境污染、增强人类自我保护意识的知识,对于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进而提高全民族的环境意识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同时,“水足迹”概念也有利于在生物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和谐的生态观教育,它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水足迹”概念有利于培养学生树立人与自然的和谐意识。
生物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关系的科学,其关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生态平衡的原理、生物多样性理论等,有助于学生正确认识自然界与人类的关系。人类是环境中的一员,不可能置身于自然界之外,也不可能去征服它,人类的生存和幸福依赖于环境。“水足迹”概念能够让学生了解到地球上有限的淡水资源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性。
(2)“水足迹”概念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生态道德。
“水足迹”概念能够让学生更深切地了解到:作为一个世界公民,理应对节水、环境保护作出贡献。
(3)“水足迹”概念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危机意识。
通过“水足迹”,学生会发现,原来除了家里水表上的具体数字,还有平时消费的产品和服务在生产过程中所耗费的大量看不见的水。同时,由“水足迹”概念,学生也会了解欧洲环境学家巴洛的观点:水危机和五年前气候变化的情形差不多。水危机刚刚开始进入媒体和人们的意识,五年后它将成为人们谈论话题。而且,学生也能知道: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9年的《世界水资源开发报告》指出:到2030年,47%的世界人口将居住在用水高度紧张的地区,预计将有2400万~7亿人口会因为缺水而背井离乡。通过“水足迹”,让学生充分树立起了水资源的危机意识:人不可一日无水,水是生命之源,珍惜水就是珍惜生命。从而,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自觉树立节水意识。
课堂上,教师还可向学生介绍:目前计算“水足迹”的主要数据,都来自于国外的研究数据。为了警示人们对水的巨大消耗,荷兰的科学家仿效碳足迹计算器,设计了一个专门计算水足迹的网站(省略)。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计算水足迹的消耗量,从而使他们有了直观的体验,这也是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进行CAI教学的实践。
(4)“水足迹”概念有利于帮助学生确立可持续发展观念。
确立可持续发展观念,要从本质上使学生理解生态消费的观念,倡导生态消费、适度消费,消费内容方式要符合生态要求,有利于环保和消费者的健康,提倡减少资源的浪费和过度消耗,既满足现代人的需要,又考虑到后代人的利益,做到可持续发展。
“水足迹”概念能够让学生知道产品的水足迹是指在产品生产过程中实际所用的淡水量,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到日常生活中哪些物品和哪种生活方式所携带的“水足迹”更少,使其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引导节水环保的生活方式。
3.3 “水足迹”概念的引入可在生物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1)“水足迹”概念联系实际,贴近生活,尤其是切合现行生物教材中的“人与生物圈”、“生物与环境”章节,使生物课上所讲的内容贴近生活,易于理解和掌握,让学生觉得所学的知识亲切和容易,学了有用。
(2)“水足迹”概念前沿求新,幽默形象,使得课堂拥有很好的师生互动。富有好奇心是青少年突出的表现,“水足迹”灵动的形象和新颖的概念能给学生新奇的感觉,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课堂气氛活跃。笔者在将“水足迹”的概念应用于对上海闵行四中和时代中学的初中学生进行的科学普及教育时,学生们都表现出很强的积极性,主动参与互动,同时学生也很快掌握和理解了生命科学中环保和节水的知识。
(3)“水足迹”概念能够挖掘知识的魅力,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布鲁纳曾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任何内容的教材都有一定的魅力,魅力是使学生为之神往的力量,生物课本中所涉及内容的魅力更是不言而喻的。教师在教学中对教学内容要深刻钻研,仔细揣度,挖掘魅力,可以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使教与学双方都感到轻松有趣。从本质上讲,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蕴含在知识之中的,教师要让教材、教学方法成为刺激学生学习的条件,而不要用考试的分数来刺激学生。如能让知识本身的魅力成为刺激学生学习的兴趣,这种动力是任何条件都无法比拟的。
一、初中教学数学中环境构建的重要性
初中数学作为初中教学中的重要学科直接关系到日后数学教学的开展以及延伸。良好的数学环境对于学生的思维观察、学习记忆、注意力等学习能力的提高有着显著的作用。同时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意志以及自控能力等非智力的能力培养。
就我国教育体制和数学教学目标来看,数学能力是学生学习生涯中必须掌握技能之一,数学理论涵盖在生活当中的方方面面也作用于生活实践当中。例如日常的计算教学学习中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专心、严格、细致等学习中不可或缺的品质。这些优良品质的培养不仅数学教学有着益处,在很大程度上给学生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认真是万物的核心,同样也是数学计算教学的核心。故而,与数学相关的环境构建,尤其是数学课堂环境的构建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1]
二、初中数学教学环境构建的现状分析
1.传统教学环境尚未改变
近年来随着教育的加强,初中升学压力逐渐增大。学生家长希望学生有个好的未来,期待学生考上理想的高中,最终考上理想的大学。但是这很大程度上的期待初不仅提高的升学率,也给学生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一方面源于家长的压力,一方面源于社会环境。究其本质而言,就是传统数学教学环境尚未发生变化。例如,很多学校将学校数学成绩放在了学生教学的第一位。学校只看重数据,不看重数学学习能力成了当下许多学校的数学教学环境。再如,再如,有的学校采用一板一眼的套路教学模式,无论学生的特长天性有何不同,一律按照规定流程进行教学。这在最大程度上扼杀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初中数学教学环境赋予学生的只能是解题而不能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这种传统的数学环境将的创造性思维扼杀在萌芽状态。
2.教师缺乏创新思维
数学是科学的根基,生活中的任何知识都有着数学原理。数学中所取得的学术成就往往是前人对生活经验的总结与研究而得出的。但就当下数学课堂教学环境来看,远远没有没有语文、地理和历史等学科生动有趣,同时也没有物理与化学那一类学科更贴近生活。数学教学中就多样性而言与其他学科相比是处于弱势的。这也使得很多教育工作者认为数学教学是刻板的,枯燥乏味的,对数学教学环境也就缺乏重视。[2]
同时数学不像语文历史,它强调答案的准确性。这更加使得很多教师只重视学习答案,而不注重学习过程。对很多抽象概念采取生搬硬套的方法,对学生的教学依旧采用灌输式的方式。因此,由于教师缺乏创新思维,进而导致了数学教学的课堂环境缺乏创新,依旧延续了以往枯燥、乏味的形式。
3.缺乏数学思维和理念
眼下,大部分初中数学教学中课堂环境都较为压抑,这种情况的出现主要是由于教师自身的一种惯性思维。在很多初中数学教师眼中,数学就是数学,没什么道理可讲。一些数学教师甚至片面地认为只要明白算数方法并且勤加练习就可以,至于其中的道理是数学家才需要去探索的,而学生只要结果就好。这种不负责的教学态度,使得数学课堂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形成了一种缺乏数学理论和数学思维的状况,很大程度上加大了学生对数学的抵触心理。而且,这种数学课堂环境学生不懂其中的演变奥秘,只得生搬硬套,从而会造成学生不能适应数学中的千变万化,导致数学思维发展有限,认知有限。最终,学生对于日后的数学学习缺乏相应的数学思维,大多数学生不能够通过现象看本质,得出数学理论。
三、初中教学数学课堂环境构建的改善措施
1.不断降低应试教育的影响
学校对应试教育的重视,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数学课堂的教学环境。所以作为初中数学教师,首先要尽可能的在数学课堂环境中消除应试教育带来的影响,从而保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所以,在日常教学中,考试便只能作为学习成绩的一种检测手段,而不是对一名学生学习能力,甚至学生人格的判断。教师应当尽量避免以分数论成败的环境和氛围出现,同时将这一理念灌输到学生家长的脑海中,让家长充分认识到学习数学知识的意义,而不是简单的考上学校这么片面。
2.加强培养教师的创新思维
生活是数学的来源,同时数学也在反作用于生活。自古以来,中国教育提倡应材施教。人与人之间是具有差异的,这反映到学生学习中也是不一样的。有些学生理解一个知识很快,但有些学生就很慢。作为老师,要顾及到所有学生。将枯燥的数学理论,变换成生活现象。让学生明白数学就在生活周围,从而对数学感兴趣。同时在日常的教学中,老师要摆脱应试教育的影响,最大程度的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例如,在讲几何学的时候,老师总是喜欢在黑板画图,让学生想象。正方形切去一个角,还有几个角。这对于空间感较强的学生来说,很容易得出结果,但同时也有空间感较弱的学生,这使得其不能理解教学真谛。不如每人发一块橡皮泥,真正的自己切一下。在动手的过程中,最大程度上理解知识。[3]
3.加强培养学生的自我思考能力
初中生处在思考能力旺盛的青春期,这个阶段的学生对于一切都有着好奇叛逆的心理。也正是因为叛逆,老师强行灌输知识,会让学生产生抵触情绪。同时死记硬背的教学模式,使得很多学生抵触数学课堂环境。时间久了,并不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教师一定要根据这一情况学会变动,化被动讲授变主动引导,让学生自己去研究,探索数学真谛。将数学死板的理论公式,最大程度上与现实生活练习起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自己成为自己的老师,提出问题、小组讨论、教师引导、解决问题。
关键词:环境教育 生物教学 对策
人类文明的进步,是以环境的破坏为代价。工业革命以来,伴随人类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我们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的物质财富,大大加速了人类文明的进程。与此同时,人类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的耗损与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酸雨蔓延、森林锐减、土地荒漠化、大气污染、水污染、海洋污染、危险性废物越境转移全球十大环境污染。环境遭到破坏的严重后果最终会反作用于社会和经济,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危害人类的生存。
一、环境教育的内涵
(一)环境教育的定义
环境教育是实现环境保护目标的一种教育,是证明环境价值和澄清概念的一种过程,是培养人们具有理解和评价人、文化及其同环境之间相互关系所必需的技能和态度的过程。它也包括要人们遵循为保护环境所作的决策及行为准则的教育。
环境教育包括两个方面的任务:一方面是使整个社会对人类和环境的相互关系有一新的、敏锐的理解;另一方面是通过教育培养出消除污染、保护环境以及维护高质量环境所需要的各种专业人员。
(二)我国校园环境教育的发展历程
中国的校园环境教育开始于20世纪七十年代。中国校园环境教育在理论和实践上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其发展过程经历了起步、发展、提高三个阶段。我国教育部在1992年颁布的新大纲中明确提出在相关学科教学内容中要讲授环境保护知识, 1996年以后,“绿色学校”的创建使中国环境教育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二、高中生物环境教育现状
(一)环境教育在生物学科中的分布
翻开生物教材,随处可见教材中渗入了大量与环境教育有关的内容,因为生物学科独有的特点,所以在开展环境教育的过程中具有很大的优势。
在高中生物教材中环境教育的渗透点有很多,但教材上的渗透点分布很不均衡,因为教材内容的安排有其逻辑顺序,不会因为加进环境教育而改变生物教材本身的体系,在教学中对于分布比较少的章节要注意拓展延伸,在分布比较多的章节,要恰当的用好,多开展实验和活动,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二)高中生物环境教育缺陷
1.缺乏专职的环境教育教师。现行教育体制下,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各级学校都没有配备专职的环境教育教师,这已经成为制约高中阶段开展环境教育的重要因素。
2.没有专门的生物环境教育教材。现阶段,环境教育的主要方式是“渗透模式”,编写教材很难形成统一的体系,也易造成学科之间在某些知识点上的重复。
3.环境教育内容系统性不够。环境教育由于采用的是“渗透教育"模式,而不是“单一学科模式",即将内容分散到有关的学科内容中,必然导致环境教育内容的分散,不系统。在生物课程中也只能加进与本学科有关的内容,如果要加进其他学科内容比较困难。
4.缺少实践活动。目前大部分老师对生物课堂中渗透环境知识的处理主要是讲授,很少有老师会思考通过实践活动实施环境教育、可以开展哪些实践活动。生物教材人教版必修三第5章第五节课后有一个制作活动《设计并制作生态瓶,观察其稳定性》,很多老师只是课上分析该生态瓶维持稳态的原理,很少有人真正动手制作。
5.环境教育的资金投入不足。目前,中小学环境教育还没有纳入国家教育的计划渠道,环境教育往往就没有正常的经费来源,再加上国家基础教育所给予的经费本来就不足,因此各级中小学校就很难再从教育经费中拿出一部分来开展环境教育。
6.学校生物教师之间缺乏相互沟通观摩。目前,各级学校和教师开展环境教育基本还是各自为政,各级学校和生物教师几乎没有环境教育方面的沟通观摩。另一方面,生物教师与其他学科教师也缺乏交流沟通观摩。这样就造成了各学校之间、各学科之间没有信息交流缺乏沟通,好的经验和做法得不到及时的学习和推广。
三、改善高中生物环境教育的对策
(一)加强师资培训,建立高素质的环境教育生物教师队伍
首先要注重对生物教师学科意识的培养,使他们认识到环境教育生物学科扮演着重要角色,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其次,环境学科是边缘学科,涉及到的相关知识相当庞杂,生物教师对生态学方面的知识比较熟悉,但对地理、化学、物理等学科的知识比较陌生,当在进行环境教育遇到这些问题时,将难以实施,因此需要对在职生物教师定期进行环境教育的专业知识的培训。
(二)进一步明确高中阶段生物环境教育的目标
可以从以下三个层次来确定高中生物环境教育的目标:(1)环境知识层次:通过生物环境教育让学生了解环境知识如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稳态、了解人类对环境的破坏应当进行生态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理论等等;(2)环境能力层次:培养学生认识环境问题和具有初步发现、分析、尝试解决环境问题的技能;(3)环境态度行为价值观层次:通过生物环境教育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关心环境,使学生树立尊重与善待自然、关心个人并关心人类、着眼当前并思虑未来的环境伦理观,获得积极主动参与环境保护的动力。
(三)拓展生物教材,补充与环境教育相关的内容
教材是教师最好的参考书。让很多有志于开展环境教育的生物教师苦恼的是现行的生物教材与环境教育的要求有很大差别,生物教师擅长的是生物学方面的知识,欠缺的是环境保护的一些知识以及相关学科的知识。拿着生物教材讲一些不熟悉的环境知识,对于很多生物老师难度很大。如果以现行生物教材为基础,拓展补充丰富生物教材,在相关章节补充环境教育的相关内容,这样的教材或资料会很受欢迎,这样既能发挥生物教师的特长,又能开展环境教育,可以起到很好的教育效果。
(四)大力组织生物环境教育的实践活动
可以进行环境教育的实践活动有:可以组织学生参加“3.5植树节”,定期清理公共场地垃圾,开展“班级垃圾分类放”活动,观察校园植物的生长,开展保护益鸟的活动,开展节约水电、等活动。在“地球日”“湿地日”“环境日”开展环境宣传活动。通过义务咨询、散发资料、广播讲座等形式,有针对性地向周围民众宣传环保知识,提高全民环保意识。可以组织学生参观考察南水北调中线干渠、郑州引黄干渠、柿园水厂、河南省环境监测中心站、郑州市五龙口污水处理厂,对三门峡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西峡恐龙地质公园等野外进行考察。
四、结束语
环境教育作为素质教育重要组成部分,探究在高中学习中有效实施环境教育是本文的目的。本文综述了环境教育的概念,实施环境教育的意义,环境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生物学科在环境教育的体现。以期达到激发学生从生物课上探寻环境保护的欲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提高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环境科学知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解决实际环境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小学生环境教育专题教育大纲的通知(Z).教基厅[2003]3号.
[2]李素敏、邓双进,国外中小学环境教育课程设置的模式[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2(1):15.
[3]祝怀新.环境教育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5.
[4]孙方民.环境教育简明教程[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0.
[5]戴簧.环境教育多学科渗透理论及其在生物学教学中应用的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6:83—84.
关键词:环境审计;环境责任;信息披露
本文受湛江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项目编号:ZJ14GJ01);广东实践科学发展观研究基地――城乡协调发展研究基地项目资助(项目编号:2014JD01);湛江师范学院校级一般项目“组织合法性视角下国有企业环境责任与环境信息披露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W1207)。项目主持人:湛江师范学院刘儒
中图分类号:F239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4年5月31日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速,企业重大环境污染事件也进入频发期,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引发社会高度关注。环境问题已然成为我国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所面临的严峻考验。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将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与政治、文化、经济、社会等“四个建设”同等的地位,可见,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已经上升到党和国家的发展战略高度。
环境污染80%来自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企业承担环境责任是建设“两型社会”实现“生态文明”的必要手段。企业生态学理论认为,企业价值最大化不仅仅是要求企业的经济效益达到最大化,更重要的是要兼顾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实现三者共同最优。企业承担环境责任已是学界的共识。一般认为,环境责任是指企业在谋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应当运用先进技术进行科学生产和经营,以履行其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自然资源、维护环境公共利益的社会责任。
美国联邦最高法院法官路易斯・布兰代斯在其传世之作《别人的钱》中写到:“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灯光是最好的警察”,这正是信息披露的精髓所在。环境信息披露就是要企业将其环境信息曝露在公众面前,目的是要督促企业更好地承担环境责任。
对外进行环境信息披露,反映环境责任履行情况,满足社会公众对企业环境信息日益强烈的需求,建立环境管理体系,从环境审计等方面积极探寻环境问题的解决方案,通过对环境现状的监管和评价,促进企业的绿色管理,加强环境保护,保证企业甚至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由之路。
一、环境信息审计的概念及意义
环境信息审计作为审计的一个新领域,已成为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热点。环境信息审计是指对环境管理进行检查、检验、核实和监督,通过对环境组织和环境管理是否发挥作用进行系统和定期的客观评价,简化管理环境活动,评定企业政策与环境管理要求是否相符。
企业环境审计报告是站在企业和公众利益的角度,以企业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为依据,客观公正地监督评价企业的环境信息并向相关利益群体提交审计结果的报告。它是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持、监督环境管理系统正常运行的基础工作,为环境管理系统的运作提供有力的支持。
在我国开展环境信息审计已是一项紧迫任务,有重要的意义:
1、有利于加强环境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环境审计可以监督企业执行环保法律的履行情况,促使企业主动地将企业发展与环境保护联系起来,最大限度地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2、有利于环境法律法规的执行。审计部门作为独立于企业和政府的监督部门,对企业环境管理活动进行独立、综合审查和评价,从而促进国家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完善和全面有效执行。
3、有利于促进审计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完善。从审计目的角度看,环境审计是防护性、建设性并重的典型反映;从审计手段角度看,环境审计运用了自然科学中的许多技术方法,包括物理、化学、生物等方面,涵盖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环境审计工作的开展,是对审计领域的拓宽,有利于进一步完善审计职能、丰富审计手段和增强审计技能,促进审计向更广泛的领域、更高的层次发展。
二、我国环境审计现状
1、对环境审计的认识还很不够。受“GDP唯上”的发展观和增长模式影响,不惜以污染环境和过度开采自然资源为代价,片面强调经济发展的思想还很顽固。加上人们对于审计重要性的认识还不够充分,因此开展环境审计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还没有被社会所公认,现实中环境审计的实践仍然存在许多障碍,这在一定程度上延迟了环境审计工作的深化和推广。
2、环境审计领域的理论研究还很欠缺。环境审计涉及面广,专业性、技术性、综合性强,要求环境审计研究人员不仅具备环境学、审计学、会计学等方面的知识,还需了解环境经济学、环境生物学、环境法学等方面知识,这对环境审计研究人员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目前,我国环境审计研究人员的知识结构还不能够满足全面开展环境审计理论研究的内在要求,环境审计理论研究的匮乏大大削弱了环境审计在促进可持续发展和解决资源环境问题方面的作用。
3、尚未建立统一的环境审计准则和评价标准。自环境审计工作开展以来,我国已陆续了一系列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但是迄今为止没有形成一部权威统一的环境审计的具体实施办法和操作规范,再加上环境污染的类型又很多很复杂,涉及到的评价标准众多且专业性很强,更增加了环境审计工作的难度。
4、环境监管不力。我国政府对环保责任履行情况的监管和惩罚力度不够,未能引起企业和社会公众对环境保护工作的普遍关注和高度重视。尽管我国政府部门在强调发展经济的同时对环境保护有所侧重,但是其监管和惩罚力度不够,企业和社会公众对环境保护的意识仍然很淡薄,在一定程度上也就阻碍了我国环境审计的健康发展。
三、完善我国环境信息审计工作的建议
1、加强环境审计的宣传工作,提高公众环保意识。通过宣传促使社会公众充分认识环境审计的重要性,使社会公众确信环境审计有助于他们理性的投资和决策,从侧面促使企业重视环境保护,主动增加治理污染的费用,谋求良好的社会公众形象。同时,积极发挥社会公众、环保组织的作用,通过社会公众、环保组织的积极参与、支持和推动,促进环境审计的顺利开展。
2、学习国外先进经验。早在1992年,英国标准协会就制定了环境保护准则,并在实务中设置了外部审计认证制度,即由独立于企业的第三方查明环境管理系统的有效性并对其进行认证。欧盟也在1994年5月便开始执行环境审计制度,该制度包括企业内部环境审计和由外部鉴证人进行的外部审计。而我国开展环境审计的时间较晚,也缺乏成熟的经验,因此结合我国实际,借鉴国外先进经验,不失为快速推进我国环境审计的一条捷径。
3、完善环境信息审计相关法律法规。近年来,我国加快了环保以及环境信息披露方面的规章制度的建设,这为我国环境信息审计工作的实施提供了一定的依据。但是,这些法规还比较粗糙,环境审计和环境信息披露监管方面仍缺乏真正行之有效的法律规章体系,为此,一方面加强环境审计法律、法规建设;另一方面补充立法,尽快补充原有法律中未作规定和授权的内容,适当扩大审计部门的权限,使环境审计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以促进环境审计的健康发展。
4、加强环境信息审计理论研究,尽快出台相关审计准则。审计准则是审计工作的准绳,因此制定环境信息审计的相关准则,对于规范和推进环境信息审计工作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我国目前还没有独立的环境信息审计方面的准则或制度,环境信息审计的理论和方法体系还缺乏科学的确认和计量方法,使得环境信息审计缺乏可操作性。建议由政府组织,组建由审计学、会计学、环境科学、经济学等学科学者组成的研究团队,对环境信息审计理论和实务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借鉴国外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制定可行的环境信息审计准则以及实施细则,以规范环境信息审计工作的开展。
另一方面,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和内部审计协会应该积极引导注册会计师和内部审计师开展环境信息审计工作,并且进一步出台与环境审计相关的业务准则和指南,以使注册会计师和内部审计师也积极参与到企业环境审计的工作中,进一步拓展我国目前以政府环境审计为主的审计模式。政府也应该在这方面积极倡导推动内部环境审计与社会环境审计工作的开展,促进审计主体实现多元化,大力推进客观、公正、独立的社会环境审计工作。
主要参考文献:
[1]李越冬,舒进.环境审计现状分析――基于环境信息披露的视角[J].商业会计,2011.15.
1979年,澳大利亚裔英国环境教育学者亚瑟・卢卡斯(M.A.Lucas)在他的著作《环境与环境教育》中提出了著名的“卢卡斯模式”,对世界特别是澳洲环境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产生了重大影,即环境教育是“关于环境的教育(Education about the Environment)”“在环境中的教育(Education in the Environment)”“为了环境的教育(Education for the Environment)”三个层面的总和。新西兰中小学高度重视环境教育,并深受“卢卡斯模式”的影响,不仅重视环境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同时也关注环境实践教学,以培养中小学生正确的环境价值观和道德感,从而有效地提升中小学生的综合环境素质。
一、新西兰中小学环境教育的历史发展
早在殖民时代,新西兰就被构筑为一个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地方。教育年轻人有关自然世界及其与自然世界的关系是新西兰正规教育的重要内容。
20世纪60年代,随着世界经济的高速发展,新西兰人民强烈意识到人类社会已给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由此,环境教育越来越受到关注。70年代以来,受现代教育理论的影响,体验式教学在中小学盛行,相应地,新西兰环境教育也越来越多地强调“在环境中的教育”,试图通过实践学习来培养中小学生正确的环境价值观。[1]
1987年,新西兰成立了环境部,以加强政府对环境和自然资源的监管。90年代,新西兰环境教育协会倡导制定环境教育准则。1995年,新西兰环境部颁布《2010年环境战略》,并于1998年出台题为《学会保护我们的环境》的国家战略,该文件将环境教育定义为“培养人们有关创建可持续性环境所需的知识、技能、意识、态度和价值观”,正式将“卢卡斯模式”的三个层面纳入环境教育指导框架之中。1999年,新西兰教育部颁布了《新西兰学校环境教育指南》,对《学会保护我们的环境》进行了解读,进一步明确了“卢卡斯模式”下新西兰环境教育的基本理念,阐明了环境教育可以在包括中小学在内的各级各类教学场所进行,同时对学校环境教育的安排和活动组织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可以说,该指南的出台为新西兰环境教育工作者指明了理论和实践的方向。[2]
21世纪以来,新西兰中小学环境教育朝着可持续发展的方向纵深发展,并继续以“卢卡斯模式”的基本理念为基础,开展了一系列环境教育实践。2001年,全国环境学校(Environment Schools)计划正式启动,强调以环境知识为基础,户外实践教学为策略,促进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2002年,新西兰教育部建立了国家可持续教育(NEFS)小组,其宗旨是为教师开展面向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教育提供专业指导,同时该小组与学校教师及其他环境教育工作者合作,共同促进将环境教育有效地纳入现行课程体系中。[3]2007年,修订后的《新西兰课程》,该文件明确要求中小学将环境教育纳入学校课程,由此,新西兰中小学环境教育课程紧紧围绕“卢卡斯模式”的三个层面展开。
二、新西兰中小学环境教育的基本理论
(一)基于“卢卡斯模式”的环境教育理念
“卢卡斯模式”将掌握有关环境的知识和技能、重视环境保护的过程和方法、形成有关环境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作为环境教育的内在规定,其本质是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环境素质。新西兰教育部将“卢卡斯模式”作为其环境教育的理论依据,在1999年出台的《新西兰学校环境教育指南》中明确指出,一个平衡的环境教育计划应涉及如下三个方面――“关于环境的教育”“在环境中的教育”和“为了环境的教育”。
“关于环境的教育”注重向学生传授有关环境的基本知识,强调发展学生与环境领域相关的认知能力,并能较好地理解解决环境问题的基本原理。学生通过习得与理解这些知识,培养科学的环境态度,从而产生关心和保护环境的意识与愿望。环境教育的内容体现在各个学科之中,贯穿于新西兰中小学课程体系,与环境教育相关的各种问题和主题都被融入到各个学科之中,尤其是科学、地理、历史、技术等学科。
“在环境中的教育”将环境本身视为有效的学习资源,允许学生在真实的活动中发展知识和理解力,培养学生的调查、交流、协作等能力,从而激发学生的环境情感。这种实际参与的过程是新西兰正规教育中保证环境教育取得成效的最重要形式之一。老师们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去实地感受和理解环境,如通过开展栽种植物、照料动物、记录天气、访问公园与农场、参观博物馆和考古遗址等活动,来促进环境教育目标的实现。
“为了环境的教育”强调对于学生价值观与态度的培养,注重发展学生对环境问题的关注,根本目的是使每个学生发展个人与环境相关的思想与理念。教师通过多种方式鼓励和引导,使学生树立对个人与环境负责任的态度和价值观,并做出保护环境的行为,同时注重学生形成开阔胸怀,使学生能够尊重他人的观点和信念。
(二)基于“卢卡斯模式”的环境教育目标
《新西兰学校环境教育指南》提出了中小学环境教育的五大目标:1.对环境的意识和敏感性;2.对环境的知识和了解;3.对环境的态度和价值观;4.识别和解决环境问题的技能;5.参与和行动的环境责任感。这五大目标也是紧紧围绕“卢卡斯模式”中环境教育的理论框架展开的。其中,目标1和2侧重强调“关于环境的教育”,并为实现“为了环境的教育”打下基础;目标3强调“为了环境的教育”,即培养学生对于环境的情感;目标4的实现则需要学生运用由“关于环境的教育”获得的知识,通过“在环境中的教育”来形成相关技能;目标5主要强调通过“在环境中的教育”来加深对于“为了环境的教育”的认识。“卢卡斯模式”的这三个层面在新西兰环境教育的五大目标上各有侧重,并体现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特点。
(三)基于“卢卡斯模式”的环境教育内涵
除了以上五大目标,《新西兰学校环境教育指南》进一步表明,应该支持环境教育的四个关键概念,即相互依存、可持续性、生物多样性以及个人和社会行动的责任,它们共同构成新西兰环境教育的内涵。这些内涵也离不开“卢卡斯模式”的基本理论框架。具体表现为:
第一,世界是相互依存、普遍联系的。生态环境由多个环境子系统构成,各子系统之间相互影响,区域生态环境与全球生态环境之间也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同时,影响生态环境的因素包括经济、文化、社会、历史等多方面,这些因素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除此之外,自然社会和人类社会之间也是相互影响的。因此,教师应该通过环境教育使学生懂得人类和大自然和谐相处的道理,从而加深学生对环境知识的理解与认知,有效地实现“关于环境的教育”。
第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地球资源的再生潜能和自然生态系统的自我恢复潜能决定了生态环境的承载力,而生态环境的承载力是有限的。可持续发展包括精神和物质两个方面:在精神方面,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之间要加强交流与合作;在物质方面,人类要有节制地利用当下的物质资源,以便给人类后代和其他生命后代的生存和发展留一条后路。因此,在环境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学生开阔胸怀的养成,积极与他人交流学习,并形成对后代负责任的环境保护态度,从而促进“为了环境的教育”。
第三,保护生物多样性,尊重不同文化。生物多样性与文化多样性是共同存在、相互促进的。生物多样性代表大自然的繁荣,而文化多样性代表着世界文明的进步。教师应该通过环境教育使学生了解到,人类只有尊重不同的生活方式和发展模式,才能有效地促进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由此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环境保护态度和价值观,即实现“为了环境的教育”的目标。
第四,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加深对于环境知识的理解,提高对环境的敏感度,从而增强对于环境的责任感,对自己的行为保持更加谨慎科学的态度,即通过“在环境中的教育”促进“关于环境的教育”,实现“为了环境的教育”。
三、新西兰中小学环境教育的课程模式和
教学策略
(一)课程模式
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是实施整个教学工作的蓝图,对于环境教育来说也是如此。新西兰中小学环境教育基于“卢卡斯模式”,实施渗透模式和跨学科专题模式这两种课程模式。
1.渗透模式
渗透模式(infusion model)是指依据课程目标,将适当的环境内容(包括概念、态度和技能等)渗透到各门学科之中,通过各学科的课程实施,化整为零地实现环境教育的目的。[4]这种渗透课程模式,在不增加学生学业负担的前提下,既可以不影响现行学科教育目标的实现,又可以加深学生对于环境保护的理解,从而有效地促进环境教育目标的实现。
《新西兰课程》大纲明确要求在科学、健康和体育、地理等学科中渗透可持续发展理念和环境教育内容。例如,在科学课程目标中,教育部指出,通过学习科学,学生要学会利用科学知识和技能,就科学的传播、应用和影响作出明智的Q定,因为这些与他们自己的生活、文化以及环境的可持续性有关,这一要求体现了“关于环境的教育”理念;在健康和体育课程中,新西兰教育部提出了以下目标:学生通过学习和接受与健康相关的知识,学会思考健康的本质以及促进健康的方法,在培养他们的个人和社会责任感的同时,使其越来越能够为自己负责,并为他们周围的人、社区、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更广泛的社会担负起责任。由此,突出了“为了环境的教育”目标的实施途径。在具体实践中,新西兰中小学把在学校周围发现垃圾作为健康和体育课程中垃圾单元的一部分,由此培养学生对于周围环境的认知能力;把测量植物的生命周期作为科学课程的一部分,使学生在科学探索中形成亲近自然、珍爱生命、参与环境保护的意识和情感。[5]
2.跨学科专题模式
跨学科专题模式主要是指通过整合分属不同学科的相关内容来实施教学的一种模式,以跨学科项目为基础,在中小学校广泛开展有关环境主题的教学。具体而言,就是在教师指导下,开展以学生为中心、围绕某一特定专题的环境教育活动,通常有以下五大主题领域:生活景观、健康的水、生态建筑、珍贵能源和零废物。[3]
学生在参与这些环境教育活动的过程中,通过运用不同的学科知识,从多方面加深对于环境的认识,并形成正确的环境态度和价值观。例如,学校开展回收垃圾的活动,要求学生运用地理、科学、健康和体育等多学科的知识,探讨他们对于垃圾回收必要性和方法的认识。这种课程模式在加深学生对有关环境知识理解的同时,也促进了他们关于环境的正确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
总的来看,在常规学科教学中,学校根据学科性质开展相应的环境教育,如自然科学学科较为强调相关环境概念与技能的传授,社会科学学科则更侧重于引导学生树立对于环境的基本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在小学教育阶段,新西兰环境教育很少被当作一门独立学科来进行教学,大多采用渗透模式;在中等教育阶段,学校一般通过开展与环境问题有密切关系的教学活动来进行专题教育,科学、历史、地理和艺术等学科都在不同程度上被运用到跨学科的环境教育专题之中。
(二)教学策略
1.以课堂教学为主体的环境教育教学策略
在《新西兰课程》的指导框架下,教师在各学科课堂教学中自然地渗透环境教育的相关内容,由此加深学生对于环境知识层面的理解,从而实施“关于环境的教育”,并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环境态度与价值观,实现“为了环境的教育”。
以新西兰中小学地理课的教学为例,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小组讨论、提问等形式,引导学生了解合理使用资源的必要性以及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帮助学生理解世界各国的空间、资源和行为结果之间的相互联系,从而使学生认识到环境问题是全球性的问题,全球气候变暖、酸雨等环境问题的解决需要各国之间的有效合作,进而引导学生树立对于环境问题有态度的价值观和责任感。[5]
2.以实地探究为特色的环境教育教学策略
20世纪70年代,随着世界环境教育的蓬勃发展,新西兰中小学继承了传统的自然学习理念和方法,确立了“在环境中的教育”这一重要环境教育策略。1981年,新西兰教育部正式提出“教室外教育”(Education Outside the Classroom,以下简称EOTC)的概念,提倡将学生带到课堂之外去学习与自然相关的主题,并将其视为一种环境教育教学方法。[6]世纪之交时,教育部将“在环境中的教育”明确写入《新西兰学校环境教育指南》中,由此,以实地探究为特色的实践教学成为中小学环境教育的法定策略。
在《新西兰课程》中,户外教育作为健康和体育教育课程的七个关键领域之一被重点提及,强调学生通过接受“在环境中的教育”并采取负责任的关键行动,来促进个人、社区、环境(包括自然环境)以及更广泛的社会健康。
2016年,新西兰教育部更新了2009年出台的《EOTC指南――使课程活跃》,指出要“将学生带出教室去学习,这是新西兰一个多世纪以来学校教育的一部分,户外教育至今仍然是新西兰中小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将课堂学习与真实世界体验相联系的能力是他们长远学习的关键,相应地,促进学生参与精心设计的、以课程为基础的户外体验也有助于他们的学习”。
目前,户外实地探究是新西兰中小学环境教育的主要方法,学生在亲身参与的过程中产生热爱环境的情感、学习分析和解决环境问题的技能、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态度。例如,引导学生在户外做一个小花@,发展绿色园林计划,或者带着学生走出课堂将所学的环境知识传达给更广泛的社区等。[5]“在环境中的教育”被认为是帮助和激励学生扩大他们对于环境问题的参与、发展个人的环境价值观和道德感、形成良好行为模式的重要手段。
综上所述,《新西兰学校环境教育指南》以“卢卡斯模式”为理论框架,对本国中小学环境教育的目标和内涵作了具体而明确的界定。在该模式的指导下,新西兰中小学通过以课堂教学为主体的教学策略进行“关于环境的教育”,并通过以实地探究为特色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开展“在环境中的教育”,进而共同促进学生树立起对环境负责任的态度和价值观,从而更好地实现“为了环境的教育”目标。新西兰中小学的环境教育实践专注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环境素质,形成了颇具特色且卓有成效的环境教育体系。
参考文献:
[1]David Irwin,Jo Straker.Tenuous Affair:Environmental and Outdoor Education in Aotearoa New Zealand[J].Australian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2014,30(2):1-16.
[2]翟俊卿.新西兰环境教育政策述评[J].世界教育信息, 2006(1):50-51.
[3]Pamela Williams.Educating for Sustainability in New Zealand:Success Through Enviro-schools[A]//Margaret Robertson.Schooling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Berlin:Springer Netherlands,2012:33-48.
[4]祝怀新.环境教育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5:55.
[5]Chris Eames,Bronwen Cowie,Rachel Bolstad.An evaluation of characteristics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practice in New Zealand schools[J].Environmental Education Research,2008,14(1):3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