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民俗文化的基本特征8篇

时间:2023-07-12 09:32:43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民俗文化的基本特征,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民俗文化的基本特征

篇1

关键词:民间剪纸;剪纸符号;意象结构

中图分类号:J52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15-0179-01

剪纸,是遍布我国传统民间社会的一种特有的民俗文化形式,文化内涵丰厚,民俗结构完整,在我国剪纸是作为一种母体艺术存在的。传统剪纸文化的生成变化历程,表征了一代代剪纸人的生命延续过程。“生命”的含义包括两重:一是人本体的自然生命,二是剪纸民俗的文化生命。一方面,正是出于对人的生存和繁衍的强烈渴望,剪纸人才将人生未来的种种理想寄寓在阴阳组合的平面符号中;另一方面,正是由于对大量剪纸民俗符号中的生命意象的朴素而真诚的信仰,剪纸人才不断通过这些意象表达对生命的挚爱之情和寻求繁衍生命的希望。

在封闭而内敛的农耕经济条件下,剪纸也是属于一种满足自给自足生活并达到自我精神延续的“绘画型”经验图像。剪纸意象是剪纸民俗的物质载体,剪纸符号则是剪纸意象的灵魂。符号“一方面指称对象,另一方面又模铸意识”,将意与象整合于特定的民俗文化体系之中;同时“符号与人的个体的相对分离性使它成为一种社会性的文化存在物,具备完善而恒定的社会文化精神。

剪纸意象是民众长期感知外物的直觉经验的凝固,其基本结构生成,不是通过理性思辨和逻辑推导,而是顺应文化生命的自然法则最后水到渠成。从中华民族文化符号体系整体上看,剪纸符号是以普通认同的典型特征构成民俗文化意象系统,成为整个民族观念、精神的表征。深入剪纸符号里层,探索意象生成原理,是走进剪纸民俗世界的必要途径。

剪纸符号的基本构形思维方式是意象。意象思维借助联想、想象、类比、直觉等多种形象方式来揭示事物内涵,表达主体对意念的理解和对生命的体悟。对剪纸民俗而言,意象是建立在民众普遍认可的文化形象和共同遵从的情感意愿的基础之上,是民众共同认可的文化精神形式。民间剪纸的意象思维并不同于纯艺术创作中的形象思维方式。纯艺术创作中的形象思维最基本的美学特征和创造本源是无限自由广阔的艺术形象。但是,民间剪纸文化的思维方式却与此大相径庭。然而,剪纸民俗长期偏居一隅,基本程式千年不变,其意象思维更固执于自然率真的心象表露和蕴藉生动的灵性外射,即直觉经验的呈现。剪纸行为不同于主流艺术创作对主观性、个体性和特殊性的追求,而是执著于对固有的生活文化最真实的展露,是传统观念世界与外部生活世界的天然合一。

剪纸意象结构中的基础成分是“象”。剪纸取“象”丰富,几乎无所不及。概括言之有三种:自然物态的、民事生活的、虚拟构想的。自然物态的,如牡丹、红梅、黄菊、荷花、石榴、柿子等花卉佳果和牛、羊、鹿、猴、鸡、鹅、鹤、蝙蝠、青蛙、鲤鱼、蝎子等鸟兽鳞介;民事生活的,如植桑养蚕、采莲划船等等;虚拟构想的,如源于神话传说和民间信仰的女娲补天、大禹治水、八仙过海、天女散花、钟馗打鬼、老鼠嫁女等等。

民间剪纸意象的核心成分“意”,是民众群体按照特定目的附加于剪纸形象之上的深层体认,构成了民间文化的意义系统。剪纸之“意”,是我国民众文化心理中根深蒂固的思想情感,如团员和睦、吉祥如意、多子多孙、富贵长寿等,是在华夏民族数千年道德观念引导下,在传统社会经济刺激和宗教精神浸润下,经由社会成员世代传承与敷衍充实,不断获取新型认同群体,最终形成的意义凝定。意象符号中最核心的部分是“含义”,人类将含义加诸于实在事物或事件上,从而使它们成为符号。这种在实在事物或事件(“象”)上“强加”的复杂含义,就是“意”。剪纸人固有的文化心理中蕴藉这符号意义的不确定性,正如剪纸人所谓“花无真色,鸟无正名”,“取个意思就行”,所以剪纸中经常可见意象内涵亦此亦彼,模糊不辨的情况。这表明民间剪纸符号的创造并非局限于客体事物自然特征的机械模拟,而是在集体表象基础上的个体直觉经验的再创造。

剪纸意象的建构,是特定文化群体长期的民俗行为和习惯的结果,是约定俗称的文化心理的积淀和表征。因此,剪纸表面上是介于平面绘画和线条文字之间的一种粗线条民俗图形,在深层意义上则是通过象征模式显示的民众思想实体和民俗精神寄托。这些在民间社会常见的、代表中华民俗文化特点的剪纸意象,是千百年民众生活积累的、具有深刻历史文化渊源的集体表象的结果。这些意象具有稳定的民俗文化结构、与社会心理的密切相连的基本形式、反复出现的特质符号以及表现手法的符号化等民俗文化基本特征,体现了我国民众本土文化中最原始浑朴的人文心理。所以,民俗意象是我国剪纸民俗文化中的基本成分,也是整个中华民俗文化的精髓。

篇2

关键词:民俗特色;旅游;资源

中图分类号: F592.7 文献标识码:A

我国是一个拥有悠久文化的大国,民族文化内涵深厚、旅游资源丰富,要在保护融合的前提下合理开发当地特色文化旅游事业,探索民俗特色旅游资源开发,旨在弘扬民俗文化,促进民俗文化旅游事业的发展,提高旅游效益。而如何利用开发民俗资源来发展旅游事业则关系到国家、地区旅游事业有无吸引力、有无民俗特色等问题,目前,人们已经认识到开发利用民俗特色发展民俗特色旅游事业的重要性,但对民俗的开发与利用还缺少科学性、实践性与规划性。

一、民俗的概念

民俗又称民间文化,指一个社会群体在长期生产实践与社会生活中渐渐形成并且世代相传、较为稳定的文化内容,简单概括为民间流行的风俗、习俗等。

1、民俗的基本特征

(1)民俗具有集体性,民俗在生产流传过程中所体现出的基本特征即民俗的集体性,民俗文化的产生与传承不是个人行为,而是集体的语言、行为等。

(2)民俗具有类型性,民众共同遵守的标准、类型是民俗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一些民俗在形式或者内容上的大同小异也是造成民俗类型性的原因之一。

(3)民俗具有传承性,民俗文化的传承性主要表现在在时间上与空间上的延伸与发展。

(4)民俗的变异性与稳定性共存,随着社会不断发展,经济进步,民俗文化也会随之有着不同的变化与发展,虽然民俗会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演变,但归根结底还是具有稳定性,根本不会改变。

2、民俗旅游的主旨

民俗旅游通常指人们离开常住地,到陌生的地域领略异域风情的行为,主要以欣赏游玩为主的文化旅游活动的总和。现在的民俗旅游已经和自然风光、山水古迹融合到一起构成了具有特色的旅游三大系列产品。

二、民俗旅游的范围与价值

1、民俗旅游的范围

民俗旅游作为一种无形文化资产,其价值呈现出了巨大的吸引力,民俗旅游将社会文化、自然文化、传统现代、观赏体会更好地结合起来,反映出民俗地域丰厚的文化底蕴,体现了民俗区域多姿多彩的生活情趣。“民俗旅游”是一种更高层次的文化性质的旅游,民俗旅游以一个民族或国家的民俗活动等为旅游资源,其在形式上有突出的民族性,能在视觉上与心灵上满足游客的需求。

2、民俗旅游的价值

由于现在人们过度关注民俗旅游的形式,常导致民俗文化精神的丧失,源源不断出现一些大量的伪民俗,打破了旅游地民俗文化的和谐型,导致旅游地的民俗文化与外来文化融合,民俗文化独有的特色被外来文化同化甚至渐渐消失。民俗旅游是建立在丰厚的民间文化的基础上,理论上讲应该是利于弘扬传承民间文化的,但是现在,在许多地方,民俗旅游的开发反倒使民间文化受到了侵害,致使民族文化只剩表面形式,手工艺品的艺术价值也逐渐被商业价值所取代。

还有许多学者专家认为中国当代文化巨变的显著特点在物质文明和社会生活习俗的两极化发展,也就是说,一边在物质生活方式上飞速超越符合国情的消费,或错误地效仿西方文化信仰等,一边在民族习俗等行为观念上不加以区分地全面追求古旧宗法礼俗等。

三、民俗旅游开发所面临的问题

民俗旅游虽然日渐成为高层次的文化型旅游,但我国丰富的民俗旅游资源还未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利用,主要原因有:第一,开发深度不够,对民俗旅游产品的内涵挖掘不够深刻,虽然我国民俗旅游资源遍布全国各地,但是目前为止,没能开发出来的旅游资源比比皆是。第二,具有丰富民俗文化资源的地区具有思想观念的局限性,这些地区的居民通常是在经济欠发达地区,与外界接触较少,思想比较保守,不能充分意识到资源的可开发性。

四、如何进行民俗旅游的开发

1、丰富民俗旅游的内涵

社会上现有的旅游方式多以民俗陈列馆、民俗设施等为主导,例如满族风情民俗馆等都属于以静态观光旅游为主的旅游项目。这类文化陈列馆的优势在于可以向游客充分地展示当地民俗的文化价值,让游客大饱眼福,也可以有效地保护传统文化的完整性,避免人为破坏。但是随着旅游业的飞速发展,单纯只具备观赏性的旅游已经远不能满足游客的需求,所以,动静相结合的、让游客参与其中的游览方式则更受游客的追捧,这种动静结合的游览方式则更可以让游客身临其中,更好地感受当地的民俗风情,在各式各样的活动中满足与愉悦自身,大幅提升了民俗旅游的趣味性。

2、注重民俗文化与自然风景相结合

民俗本身还具有可移动性,民俗活动除了在当地开展活动吸引游客外,还可以转移到自然风景区,与其他旅游风景区进行交流,从而达到更好的经济效益,与自然风景相结合还可以利用民俗旅游拉动民间特色工艺。

3、进行原地浓缩、原生自然式改革

篇3

民俗文化,指的是世间广泛流传的各种风俗习尚的总称,包括存在于民间的物质文化、社会组织、意识形态和口头语言等各种社会习惯、风尚事物。民俗旅游是借助民俗事项来开展的旅游项目,它以一某一特定地域的民俗事项和民俗活动为旅游资源,并借助于一定的旅游设施开展旅游活动。地方性、特色型、神秘性等满足了游客猎奇、求新、求异、求知的心理需求,民俗文化旅游从发展伊始,对游客具有巨大的吸引力,它是一种高品味、高层次的文化旅游,满足了游客全方位的旅游需求,比如增长知识、陶冶情操、休闲养生等等。在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的过程中,一些问题亟待解决,本文以湖北宜昌长阳民俗文化和旅游产业的联动发展为研究视角,探讨该地民俗文化旅游发展的原则和对策。

一、长阳县民俗文化旅游的现状

巴兆祥认为,民俗旅游资源是指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一定的地域范围内形成的,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具有一定的旅游功能和旅游价值的民俗事象的总称。长阳县历史悠久,文化璀璨,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丰富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发展基础良好,是全省乃至全国有名的旅游强县,被誉为“梦幻土家,巴土天堂”。长阳文化三宝为山歌、南曲、巴山舞,流传至今的哭嫁等众多奇风异俗,成为古代巴人遗存在清江画廊的活化石,也为长阳民俗文化旅游增添浓墨重彩的一笔。长阳也是人类文明、巴人故里和土家族的发祥地,多文化交融汇聚,合生共存,文化底蕴厚重。巴文化在这里传承,使长阳县成为一块文化的沃土,如距今18.5万年的“长阳人”化石洞遗址,香炉石遗址、白虎垄廪君陵、石柱观、始建于唐朝的著名道教宫观天柱山景观等。长阳历史悠久,文化璀璨,素有“歌舞文化之乡”的美誉,2006年,长阳“撒叶儿嗬”入选国家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长阳山歌、薅草锣鼓、都镇湾故事入选省级第一批省非物质遗产保护名录。2010年先后举办过“中国巴人先祖廪君文化旅游节”和“缅怀巴人先祖,弘扬巴土文化”座谈会。长阳独特的白虎信仰、服饰习俗、居住习俗、婚嫁习俗、丧葬习俗、饮食习俗、茶文化等,无论在审美还是在求知、尝新方面,对于外来游客具有难以抗拒以及难以复制的吸引力。

二、长阳县民俗文化旅游的基本特性

民俗旅游的表现形态千差万别,它是一种文化现象,人类学、历史学、地理学、社会学、美学、文学等多学科交融并存,具有一定的旅游功能和旅游价值,它还包含有以下一些特征:

1、地域性和文化性。“由于各民族在地域空间分布的不同,民族发展历程、社会发展程度也不尽相同,生产生活方式存在巨大的差异,人生礼俗、婚葬习俗、居住习俗、饮食习俗、服饰习俗等,经过世代传承与传衍,存在一定的发展和变异,不同地域创造的民俗环境和民俗氛围,具有强烈的地域色彩,正因为如此,才形成民俗文化旅游的垄断性。”[1]各民族在繁衍过程中,与自然和谐共生共存,他们原始的生产、生活方式原本就是鲜活、动态、真实的民俗文化展示,具有强烈的文化特性,民俗文化的多样性和异质性也让民俗文化旅游成为可能。

2、神秘性和独特性。民俗文化是在长期传承的过程中,世代流传下来的,它保持了最初的原始色彩和神秘性,在漫长的传衍过程中,虽然外在形式发生些微的改变,但其内核和母题并未流变,并以一种固定的形式,纵深发展,每一种民俗事项是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服务的,应时而生,不断传承,生命力旺盛,作为长阳地区的丧葬习俗,与白虎信仰有机结合,特别的唱词、独特的丧服以及独特的动作,使其保持了一贯的神秘性和独特性,作为旅游文化资源的价值进一步提升。

3、发展性和参与性。民俗文化伴随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断纵深演变,它是一定地域社会历史阶段的产物,具有很深的社会根源、历史根源和地理根源。当下的民俗文化旅游,观光型旅游已经明显滞后于游客的心理需求,加强旅游服务的参与性和旅游体验的参与性,符合游客求知求异的特点,也成为外来游客了解和认知长阳民俗文化的窗口。让游客近身体悟土家文化,或者能亲自参与编制西兰卡普、唱一曲山歌、跳一段撒叶儿嗬等,民族文化的原初性和不可替代性,会让长阳民俗文化旅游保持恒久神秘的魅力。

三、长阳民俗旅游资源开发和利用存在的问题

长阳民俗旅游资源异常丰富,民俗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会刺激当地经济发展,为传统文化保护和发展提供经济支撑,唤醒旅游地人民保护传统文化的自觉,通过开展旅游活动,提供旅游服务,加深与外来民族的了解,一定程度促进了社会和谐发展。伴随长阳民俗旅游开发,存在一些问题,不利于民俗旅游稳健发展。

1、民俗旅游事项开发庸俗化、商品化趋势明显。“在民俗旅游开发过程中,为了吸引游客,有些开发商,摒弃民俗文化的本真性,脱离当地民众的生活,随意改动民俗的内容和表现形式,采用现代光学、影音等技术,使得民俗文化展示过于舞台化、屏幕化、艺术化、瞬间化和庸俗化,失却了民俗的本土和乡土气息。”[2]观众能较直观感知当地的民俗,却未能深谙其间蕴藏的内涵,也不知其意。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民俗文化和经济建设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在开发民俗旅游项目中,不能一味迎合游客猎奇心理,追求热闹、回避精华,流于媚俗,甚至加入一些不健康和落后愚昧的内容,忽视民俗文化的地域性和独特性,漠视民俗固有的形式、内容和基本特征,扭曲民俗的历史文化和环境内涵,这无疑是舍本逐末的。

2、民俗文化开发同质化严重,缺乏深度和创意。目前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单一,雷同现象比较严重,创新性产品较少。对于山水、文物古迹旅游资源,民俗文化内涵挖掘力度不够,旅游产品略显单一,注重自然资源的开发,忽视了集民族地区特有的风土人情、民族文化、民族旅游产品的挖掘,这种粗放式经营方式日益成为民俗旅游发展的瓶颈,从而影响了游客在长阳的逗留时间,长阳欲打造优秀旅游目的地,一定要注重建设能满足游客物质和精神需求的服务设施和场所,还应加大民俗文化精神环境的挖掘与保护。“民俗承载着深厚文化底蕴的人文道统,在传承、开发、发展过程中,一定要密切联系受众群体存在的物质和精神环境。”[3]同时要打造精品旅游产品,创新旅游理念,在旅游路线和景点之间进行区域联合,但各景点又有特色鲜明的旅游产品。

3、民俗文化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机遇与挑战并存。民俗旅游开发,打破了长阳固有的封闭落后状态,多元文化交融共生,旅游者与当地民众的价值观、消费观、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发生激烈碰撞,大量信息进入,干扰了民俗文化原有的秩序和发展进程。在异质文化交融的过程中,外来的语言、服饰、食品、习俗等,会对长阳已有的民俗文化产生冲击,使其产生变异,导致民俗文化的独特性和神秘性逐渐消失。开发民俗旅游,会对当地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造成很大影响,比如每年黄金周,长阳沿江人满为患,食宿短缺,交通拥堵,停车位紧张,旅游垃圾等会影响长阳本地居民原有的生活秩序。伴随民俗旅游的推进,长阳民俗文化生态将会受到更加强烈的冲击。

四、长阳民俗文化旅游发展的基本对策

1、发展民俗旅游,应加大保护与传承民俗文化的政府调控力度。民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需要政策、法律及资金上的支持与保障,政府部门及旅游开发者应有选择性的扶持具有一定历史社会价值的民俗文化事象的生存与发展,鼓励优秀民俗文化的开拓与创新,比如对民间艺人进行调查、登记,并能提供时间、机缘、场所给他们表演,并为他们提升技艺以及传授技艺提供条件,注重开发原始的土家村寨,尽可能给予财政扶持,倡导全社会及个人积极参与民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活动。

2、发展民俗旅游,应注重静态与动态双向结合,使民俗旅游开发更加完备。加大对民俗文化挖掘、整理和研究的力度,尽快建立能吸引国内外游客的观赏性民俗旅游项目,加大投入,加快建设村镇两级民俗文化村、民俗文化展馆、土家古村落的保护等等。作为长阳想打造优质旅游目的地,需要进一步加深旅游地的流域性和历史文化性的发掘,比如当地的农耕文化、狩猎文化,展现当地的生产活动,丧葬习俗、宗教信仰等等,增强旅游行为的参与性,保持民族文化的原生态,增进该地旅游资源的稀缺性。虽然长阳开发了不同类型的旅游相关产品,但仍存在与景区文化关联性不大,旅游产品缺乏特色与吸引力,旅游产品的推介与宣传力度不够等问题,一定程度也成为长阳旅游发展的制约因素。

3、发展民俗旅游,应注重民俗文化生态环境的保护。发展民俗旅游,应保护民俗文化的生命力与活力,使其在个人、群体、社会中得以现实延续和有序发展,确保民俗文化在民俗旅游过程中,保持持久的生命力与张力。例如传承至今的婚丧习俗以及独特的白虎信仰等文化形式,存在于土家人的日常生活中,而不仅仅局限于一台歌舞或一个展馆的形式展现,民族文化形式包罗万象,应以最原生态的方式展现。长阳工艺独特的西兰卡普、用作婚庆、丧葬的哭嫁和撒叶儿嗬等,植根于土家人的日常生活中,古朴而独特,应避免将民族文化过于商品化和舞台化,而保持它的原汁原味,应加强当地的民族文化认同感,自觉了解土家文化的渊源,注重对民间自发性传承方式的尊重,营造一种全员保护民俗文化生态环境的自觉性。不能随意添加、篡改长阳地区的民间文化,遵循民俗演变的规律和特征。开发的民俗事项,应植根于长阳的社会生产生活中。

4、发展民俗旅游,应注重利用与保护相结合的原则。“生态环境是实现民族风俗旅游的载体。旅游业是资源依附性很强的产业,比任何其他行业都更依赖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质量。”[4]确保生态环境不被破坏,使其永续利用,是长阳地区发展民俗旅游的基本前提和生命线。在生态环境系统相对脆弱的山区,民族风俗旅游的发展必须把生态保护放在首位,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要正确处理保护和开发的关系,更要加强调保护与管理,坚决反对任何以牺牲旅游地资源为代价来换取一时“经济繁荣”的观念和做法。

篇4

[关键词]民俗文化旅游;地质旅游;资源整合

[中图分类号]F1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48-0105-02

1 民俗文化旅游与地质旅游融合的重要意义

1.1 民俗文化旅游发展面临的窘境

在国外,尤其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民俗旅游已成为世界各国宣传、发扬文化传统的重要手段,民俗旅游与文化旅游融为一体。但在我国民俗旅游开发迅猛发展的背后,制约其发展的不利因素也同样显著,其中尤为重要的一点就在于缺乏规划、全面开花的民俗文化旅游,多采取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掠夺式开发手段,以至于环境损耗和地方文化同化的恶果逐渐凸显,旅游资源质量及吸引力渐趋下降。总体而言,民族地区特别是中西部民族地区的民俗文化旅游开发非但未能给脆弱的生态环境带来可持续发展的促进作用,反而使文化生态与自然生态均遭受了不同程度的破坏,与世界“三N”(Nature、Nostalgia、Nirvana,自然、怀旧、天堂)的旅游潮流完全是背道而驰,由此看来,民俗文化旅游亟待新鲜元素的加入以谋求新的发展与进步。

1.2 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与地质旅游资源整合的重要意义

地质旅游是近年来新兴的旅游方式,起源于地质旅行活动,现已发展成为以地质内容为主,涵盖矿产、古生物、地震等多种类型的观光性质的科学旅游。我国西南地区地质地貌形态多样,地质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应用地质旅游方式可在旅游市场中形成崭新的亮点,并由此牵头整合区域内多种旅游资源,实现旅游资源的综合性开发。具体来说,民俗文化旅游与地质旅游的资源整合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四点:

(1)丰富旅游资源开发项目,走旅游资源综合化开发道路。地质旅游以山水为特色,通过整合西南省份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可对“七彩云南”“多彩贵州”形成最生动的诠释,最终形成区域特色旅游优势,对旅游产业及相关产业发展构成助推作用。

(2)地质旅游可实现区域旅游资源优势的最大限度发挥,成为全国旅游市场竞争中的特色项目、优势项目,树立品牌效应,实现旅游产业的跨越式发展。仅贵州目前就已有兴义、绥阳双河洞、关岭化石群、织金洞等8处国家地质公园,以及“十二五”期间申报的贵州三叠纪世界地质公园,乌江―梵净山世界地质公园,建设发展的喀斯特石漠化生态深度游、“水高原”生态旅游品牌,都可由此全面带动贵州旅游发展,以世界级的旅游品牌号召力抢占这一独特的资源品牌高地,由此促进贵州民族旅游的优化整合。

(3)民族旅游与地质旅游的资源整合可弥补西南地区民俗文化旅游的诸多欠缺。如交通问题,地质景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相对完善,两者的结合可使民俗旅游景点的硬件优势得到补充。比如喀斯特景区万峰林、顶效贵州龙博物馆与布依村寨民俗游连成一体后,既节省了旅游时间、路程,又丰富了路线内容。

(4)民俗旅游与地质旅游的整合可提升民俗文化旅游的档次和内容。二者均明显地表现出知识性、文化性的旅游特征,旅游资源的优势整合可使民族文化在文化内容层面上提升至更高的科学性层次,在地质旅游的自然科学元素中深入人文感性色彩,更可以体现出西南少数民族文化与人文景致的原生态特色,如黄果树瀑布节就将民族歌舞表演和唱山祭水大典糅合起来,形成了人文资源与山水形胜融合的特色旅游。

2 民俗文化旅游与地质旅游融合需注意到的问题

在将已成熟发展的民俗文化旅游与新兴旅游形式――地质旅游相融合的过程中,必须注意到地质科普旅游与旅游地质是两个不完全相同的概念,庄寿强等研究者指出,“凡是有石头的地方都可能开展不同形式和内容的地质旅游”。而目前我国现有的地质公园建设的主流思路是旅游地质而非地质旅游,如 “寒武系―震旦系地层界线”、 “三叶虫化石点”等类似景点在本质上仍归属于地质范畴。在将地质旅游景点沟通串联起来时,应当拓宽地质旅游思路,组合为不同的地质旅游类型,如探奇型连贯式地质旅游、引喻型插入式地质旅游等。因此,启动地质旅游产业的关键在于思想创新、理论创新。

3 民俗文化旅游与地质旅游融合的对策建议

地质旅游凸显的不仅是科学性,更要求的是旅游性、文化性。民俗文化旅游与地质旅游融合的发展应当体现出以新带旧、以新促旧的旅游资源发展思路,以地质文化为特色,整合民族旅游资源,树立旅游品牌,进而全盘带动地区旅游资源整合,走特色化发展道路。

3.1 开展旅游理论与规划研究,探讨旅游资源整合的契合点

地质旅游是一种新兴的旅游方式,其开发建设仍处于零启动状态,无成熟模式或案例用于借鉴。开发地质旅游首要的问题在于发展资源开发、地质公园建设等基础理论研究,对学科交叉部分如民族、地质等加以深入探讨,现阶段亟待处理的重点问题就是以地质旅游开发为契机,实现旅游资源的总体整合。其中,民族旅游与地质旅游融合的方式,必须做到兼顾“主动”与“被动”,所谓“被动”整合,是指地质旅游规划建设必须避免走重新建设、重复建设的老路,要善于组合、利用现有的旅游资源及基础设施,包含民俗文化游已建、在建项目资源在内,一次性规划到位,突出地质特色和地貌特点。“主动”整合所代指的则是地质旅游的发展应当主动整合民族旅游元素,丰富旅游线路资源,打造“七彩云南”“多彩贵州”旅游资源建设的新热点。

3.2 合理规划地质公园建设,为民族旅游资源发展预留空间

地质公园建设是保护不可再生的地质遗迹资源的重要途径,对拓展旅游空间、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实现地质资源可持续利用均具有重要意义。从西南地区地质公园建设来看,贵州省是我国国家级地质公园最多的省份,有兴义、绥阳双河溶洞、织金洞、六盘水、乌蒙山等多达8处的国家地质公园。在依照《中国国家地质公园建设技术要求和工作指南》(2002)开发建设的过程中,作为民俗文化旅游资源融合的重要元素,地质公园建设必须充分地考虑到公园建设与民族旅游资源发掘的深度、宽度问题。一方面西南地区丰富多彩的民族资源可为地质旅游主要是地质公园增添文化元素,民族旅游也可搭乘地质公园世界级品牌建设的契机找寻到恰当的宣传、推介平台,这也是当前地质公园建设与地质旅游发展中值得尝试的一条可行道路。另一方面,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地质旅游的观赏性和娱乐性相比较来说,是较为有限的,融入民族文化元素,即是情理之中的问题,前文提及的贵州省国家地质公园,其所在区域均分布有不同的少数民族,如兴义的布依族,平塘的布依、毛南和苗族等;云南玉龙黎明―老君山国家地质公园周边有纳西族等。

3.3 整合民俗文化与地质旅游资源,打造精品线游路

精品旅游线路在区域旅游资源开发的“窗口”,对区域旅游资源开发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规划精品线路必须符合4项基本特征:代表区域旅游特色,线路集中,时间紧凑,观赏性、娱乐性强。毋庸置疑,单纯的民俗文化游或地质旅游都无法适应精品旅游线路的建设要求,统筹开发、资源整合,才能使地质旅游与民族旅游形成产业龙头的带动作用。如云南丽江景区黄山――白沙乡村民族文化旅游带就将玉龙雪山、纳西民俗文化、茶马古道等品牌有机地糅合为一体;贵州的关岭――兴义的古生物化石考察路线,同时也可成为新的苗族、布依族文化旅游线路,经贵黄高速公路将关岭三叠纪海生爬行动物化石群、兴义贵州龙化石群、花江大峡谷、贞丰双乳峰、黄果树瀑布等典型地质景观串联起来,配合以沿线各少数民族的民俗文化资源,如兴义布依族的八音坐唱、砍嘎、赶鬼场等,对当前的旅游线路改造均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价值。总的来说,民俗文化旅游与地质旅游必须整合规划才可能形成优势品牌,精品建设才能促进区域旅游产业的整体发展。

3.4 综合开发,充分发掘旅游资源的附加值

在民俗文化旅游与地质旅游的结合中,地质旅游相对来说,投入少、起点高,开发难度大。在以地质旅游的品牌效应重新带动民俗旅游发展的过程中,二者应当互为补益,走综合开发道路。其中的关键就在于旅游资源的配套开发建设,形成强劲的产业带动力。譬如贵州地质旅游可适量开发观赏石资源、古生物化石模型等,周边的苗族蜡染、刺绣或其他民族手工艺品开发也有待于进一步形成规模。只有将旅游商品收入提升至旅游经济总量的40%以上,这才是正常、可持续的旅游资源开发模式。

4 结 论

综上,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与地质旅游资源的整合是当前深入挖掘旅游资源潜在效益的重要方法,是旅游二次创业的优选途径。以新带旧、以新促旧,对于各地民俗文化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和社会意义。而在具体实践中,仍需进一步改进与完善相应的旅游资源整合方案,以期探索出更适应地区社会经济及旅游产业健康持续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卢志明,郭建强等.地质公园的基本概念及相关问题思考[J].四川地质学报,2009(23).

[2]王长生.暂缓开发――地质遗迹资源开发利用中的一个重要原则[J].四川地质学报,2005(25).

[3]刘德谦.乡村旅游、农业旅游与民俗旅游――关于乡村旅游、农业旅游与民俗旅游的个人诊释[J].昆明大学学报(综合版),2005(Z).

[4]刘瑞,苏维词,滕建珍.贵州乡村生态旅游发展构想[J].生态经济,2005(6).

[5]李家清.武汉旅游资源深度开发与整合的探讨[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版),2001(35).

篇5

关键词:戏曲 发展 三大基础

一、群众基础

戏曲艺术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以中国人的审美态度和生活态度来看,戏曲艺术在中国人的心中占有太重要的位置。中国人常常把自已经历的生活设想成一台戏,所以在日常的俗语当中,我们经常会听到诸如此类的话:“人生就如一台戏,你方唱罢我登场”;把某个重要的人的出现叫做“粉墨登场”;把没有结果的事说成“没戏”;把某些人背后的支持者称作“后台”;等等。可见,戏曲与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息息相关。戏里戏外,台上台下,几乎合为一体,亦真亦假了。所以戏曲与中国人是血脉相通的。

艺术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基层劳动人民普普通通的劳作生息之中。我们这个古老的民族,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在长期的劳动生活中,创造出了光辉灿烂的戏曲、音乐、舞蹈、绘画艺术。戏曲艺术在诸多艺术门类中乃至在我国民族文化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其中京剧艺术与中国画和中医药一起被称为三大“国粹”。戏曲艺术之所以在我国民族文化中占有如此重要的位置,其主要原因之一是来自于它的群众性。戏曲艺术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我国是一个疆域宽广、幅员辽阔的国家,在戏曲艺术产生、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时期,由于社会生产力落后、经济不发达等原因,各地域之间人们很少交流,形成了“三里不同音”“五里不同语”的语音各异的状况。这种语音种类的繁多现象,是产生诸多戏曲种类的基础。戏曲的唱来自于日常的“说”,声腔旋律的基础来自于语言的音调,在各地语音基础上产生了各地的戏曲声腔,使用地方戏曲得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二、经济基础

改革开放以后,很多地区面对戏曲发展的颓势,提出了“振兴戏曲”的口号,加强了领导力量和宣传力度,加大了投资拨款的数额;但其所想挽回的,却依然是古典戏曲时代和革命戏曲时代的往昔辉煌。岂不知世易时移,进入市场经济社会之后已经不同于自然经济和计划经济社会,市场经济下的中国戏曲已经无法再走前两个戏曲时代的旧路了。

对于市场经济到来后中国戏曲的这一历史阶段,按其必须投身国内外文化市场并在其中作为流通商品实现自身价值的基本特征,可以称之为商品戏曲时代。和市场经济社会对中国社会发展有划时代意义一样,商品戏曲时代也必将是中国戏曲发展史上又一无比辉煌的新纪元。商品戏曲无疑是古典戏曲和革命戏曲的继承和发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商品戏曲也必然是社会主义的商品戏曲。首先戏曲要在国家宏观调控下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责无旁贷地担当着精神文明建设的神圣使命。由社会制度保障,我们今天的商品戏曲不会使戏曲人才重沦为卖艺糊口、生死无着的艺术乞丐。艺人既是精神文明的建设者,又是民族传统艺术的传承者,戏曲由国家给以政策性扶持和保护性投资是应该和必须的。但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适应和开拓市场。而这市场,其实就是人民大众的精神需求。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市场经济要受市场规律调节,市场经济下的商品戏曲也要顺从戏曲商品进入文化市场后的游戏规则运行,实现经济效益。这就必需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完美协调一致。否则将受到惩罚:或在市场滞销,或在市场亏本,或被市场淘汰等等。市场经济社会的基本价值标准是以市场赢利来主导生产和销售,商品戏曲时代也必将以演出市场的观众爱看来决定排戏和演戏。

我们不必担心市场经济会加速戏曲没落。其实正好相反,正是这潜力无限的市场大潮,才是激励中国戏曲全面更新换代,最终以适应国内外文化市场的强大推动力。一方水土养一方生灵,一季春夏发一季新花,一种社会经济生活必然养育出属于自己的艺术芬芳。自然经济培育了古典戏曲,计划经济促成了革命戏曲,市场经济也一定能催生出更绚丽迷人的商品戏曲。她必然是在汲取前两个历史阶段戏曲精华的基础上,适应新的社会土壤,生新根、发新芽、吐新枝、开新花、结新果、升新华,繁荣旺盛,生机盎然。

三、文化基础

戏曲源于民俗文化,但在其与民俗文化的漫长交融、分裂、撞击中,一方面其独立的形态品格逐渐形成,一方面民俗文化中的情感、精神和思想性逐渐“分工”转移过来,戏曲成为民俗活动、庙会活动的核心内容,成为“每赛会必须演戏”的法则。民俗活动是一个杂烩,精神的、物质的、生活的、艺术的等等,都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以节日庙会等形式保存并发展。戏曲情感的传达使它的精神性、思想性(包括)在民俗活动中有更多的深入和侵蚀,成为精神、思想集中的一个集散场。渐渐地,戏曲所表达的情感内容和精神意蕴上升为民俗文化的精神层面,一定程度上成为民俗文化、民俗活动的思想灵魂,所以戏曲演出成为了民俗文化必然的和最为重要的构成。这样我们就可以理解何以这种民间的演出观众总是“如醉如痴”、“万人空巷”,形成民间轰轰烈烈的演出。演出及祭仪所赋予的功能和意义,使得演出所具有的这种思想性和精神性成为整个民俗活动的核心和灵魂,是民俗文化、民俗活动的精神所在。

戏曲与民俗文化、民俗活动的这种关系,建立起中国戏曲生存、发展的有效机制。纵观世界戏剧发展的历程,其他一些古老的戏剧已经成为博物馆艺术。但中国戏曲则不然,它千百年来流行不衰,这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始终与民间与民俗文化、民俗活动相依相偎,没有脱离它生存的环境和土壤,成为民众物质与精神生活的栖息地。历史在发展,时代在变化,人们的审美趣味也在变化,戏曲也在变化。新陈代谢是一条颠扑不破的规律和真理,但中国戏曲不仅没有消亡,没有成为博物馆艺术,而是发扬光大,走向了全国,在各地诞生了许许多多的地方戏剧种。中国戏曲的历史代谢正是在民俗文化、民俗活动中完成的,有衰落,有消亡,但根深叶茂,此消彼长,病树前头万木春,有更多的符合民众审美趣味和期待的剧种、样式诞生。

篇6

摘要本文以“‘三少’民族桦树皮文化概述”为课题,旨在从整体的游猎文化形态探讨桦树皮制品上纹饰的文化意义。遵循这样的思路,本文主要从如下途径展开讨论:首先考察“三少”民族桦树皮器具的纹饰样式;其次从自然生活、民俗传统、信仰意识3个层面,复现“三少”民族的桦树皮器具装饰图案展现的文化氛围;最后概括桦树皮文化的基本特征。

关键词:“三少”民族 桦树皮文化 纹饰

中图分类号:J51 文献标识码:A

桦树皮文化属于先陶文化,这种文化形态的赓续,是“三少”民族(内蒙古“三少”民族包括鄂温克族、鄂伦春族、达斡尔族3种民族)在适应游猎生活和自然环境的过程中反复筛选的结果。他们以桦树皮为原料制作生产、生活用具,并由此积淀为独具韵味的民间艺术。至今,在这些民族的生产生活中依然部分地保留有桦树皮文化,在文化人类学上有“活化石”之称。针对材料搜集的时间及地域跨度,本文研究范围限定在建国后到20世纪90年代之间,生活在内蒙古地区的“三少”民族所创造的附有纹饰的桦树皮制品上。

一 “三少”民族桦树皮文化中图案的概述

桦树皮器物是“三少”民族具有独特地域性的民族文化产物,而桦树皮器物上的纹饰直接承担了早期社会活动中民族心理活动述说者的角色,缓慢引领着原始艺术想象力的开始和发展,沉淀出可以表达民俗文化艺术风貌的符号。为便于制作,这些简单线条的物象逐渐向装饰化、工艺化发展,并由此形成了桦树皮纹饰的基础文脉。下文是依据搜集的文献和图像资料统计出的内蒙古“三少”民族桦树皮器具之纹饰类别:

1 线形纹:包括直线纹、斜线纹、折线纹、波浪纹、锯齿纹等。

2 几何纹:包括点纹、半圆纹、圆圈纹(圆环纹、双环纹)、三角纹、方格纹、田字格纹、菱形纹(单菱形纹、交叉菱形纹)、锯齿纹、云卷形纹、山形纹、“十”字形纹、“冂”形纹、“”形纹、“L”形纹、回纹(单“回”纹、双“回”纹)、八结盘肠纹、字纹等。

3 植物纹:包括树形纹、树干纹、叶形纹、花朵纹(南绰罗花纹、牡丹花纹、宝相花纹、灵芝纹、梅花纹、兰花纹、杏纹等)、半花朵纹、花瓣纹、花草纹、幼芽纹等。

4 动物纹:包括驯鹿纹(鹿角纹、鹿头纹)、马纹、虎纹、兽角纹、鱼纹、鸟纹、松鼠纹、蝴蝶纹等。

5 文字纹:包括寿字纹、满汉吉祥纹(福、禄、寿、财)等。

6 建筑纹:楼台亭阁、小桥流水和山野树木等自然与人文结合的景象(仅见于达斡尔族与鄂温克族索伦部的桦树皮器具装饰中)。

7 人物故事:民间故事为主要题材,以花鸟山水为陪衬,组成完整的平视画面(仅见于达斡尔族与鄂温克族索伦部的桦树皮器具装饰中)。

8 其他:包括火纹、星座纹等。

二 桦树皮器具装饰图案展现的文化氛围

“三少”民族成长和发展于北方原生态的土壤,因其偏远的地理位置和凛冽气候,受外来影响较少,形成了相对封闭的民族生态圈。纹饰造型发展中出现了一系列具有形象的独立元素,从线形纹、几何纹、植物纹、动物纹到人物故事纹等,首先是一种社会生活的近似直觉的感受性传达,其次是原始审美意识的萌发过程,从简单的线条到实体,再到变形的实体,记录了一个完整又简单的原始审美的理念和过程,同时深刻地表达出精神信仰的膜拜。桦树皮器具的装饰图案所展现的文化氛围,与“三少”民族独特的自然生活、民俗文化、信仰意识密切相关。下文的论述将从这3个层面展开:

1 自然图景的启示

艺术来源于自然,来源于生活。对于“三少”民族来说,来自于自然的,就是来自于生活的。大兴安岭的气候、植被、生物特点,熔铸了桦树皮器具纹饰的审美氛围。纹饰的造型原形都来自于在大自然中的生活感知和自然本身。作为生存视野的自然环境是装饰中被摄取的对象,自然物象既是他们的生存之本,也是其民间艺术创作的灵感之源。大兴安岭地处我国东北高寒地带,气候寒冷湿润,冬季漫长,全年有7个月都在零度以下,生长在这里的植物在短暂的3、4个月的时光里交替着开花结实……短暂的夏季给予它们的感受是鲜明而丰富的,植被及花的意象成为桦树皮器具中带有初步审美理想及审美感受的表达。花草正是一种自然精神的浓缩,是生命的象征。花草纹体现对生命的礼赞,它既是生命的概括,也成为了永恒艺术之源,从中可以获得一种源源不断的、趋于伟大的力量。在桦树皮器具中,这些描摹花草的简单、质朴的线条像一种永恒的精神,诉说着一个民族的心灵世界,折射着他们带有哲学意味的艺术灵光。一朵花、一颗草摇曳在清风中,都具有了非凡的生命力量,正如鲜明丰富的自然季节,艺术家运用鲜明质朴的线条去刻画、传达着这种原始意味极强的原生态的艺术直觉。

大兴安岭的神奇土壤与“三少”民族的生活浑然天成,桦树皮器物上纹饰的最初创作灵感就直接来源于对生存空间及自然环境物象的感受性传达和描摹,这也是早期桦树皮器物中重要的具有原始意味的审美特征。这种来源于大自然的表现能力,在心灵的转瞬即逝的一般表现中,在观念的沉淀积累中,逐渐通过该民族集体潜意识的固化,获得一种相对永恒的表现形式及象征意义。并以此区别于现代文明中崇尚的艺术能力,这里没有个体意义或个性意义上的艺术家,这或许正是民间艺术现象与现代艺术诉求的不同特征。

2 民俗生活的舒展

桦树皮器具是“三少”民族民俗构成的重要部分,它传达了一个民族的生存特点,其器具上的纹饰传达了该民族的精神信念及神性理想。民俗既是民俗精神的体现和传承,也在发展中宣传和凸现民族自我成为可能,是一个完整的文化系统并以特色形态做为其表象特征,在内外的民族文化冲突中承袭、改造和再生。民间美术与一个民族民俗文化的生成息息相关,并由此造就了这个民族的具有开创意义的精神先验,承袭着这个民族的民俗文化,表达着该民族集体潜意识的理想诉求。由桦树皮器具反映出的“三少”民族民俗文化特,点集中体现在桦树皮器具的纹饰上。逐渐成为主要装饰母题之一的鹿纹,是“三少”民族桦树皮文化中独具典型意义的基本纹饰。鄂温克族饲养驯鹿,驯鹿为他们提供衣食,鄂温克人至今仍保存了内涵最为丰富的驯鹿民俗文化,他们的装饰中不同形式的鹿纹被反复地描绘。驯鹿不仅是“三少”民族的重要生活内容,更形成了其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传统。驯鹿成为一种民俗文化的象征,同时也是一种文化艺术想象力展开的起点,并成为一种具有民族凝聚力的象征符号。鹿角及鹿的形态都成为了桦树皮器具上生命的礼赞,在这里,装饰艺术与该民族的民俗传统巧妙而自然地结合,形成了以驯鹿纹为表现形式的装饰母题,这是一个民族基于本民族生存形态对艺术的想象。鹿纹经过了民族心理及其潜意识的心灵固化后融入到该民族的民俗文化中并成为一种默认的公共符号,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心灵演化与精神折射后,鹿纹纹饰开始成为一种带有神圣意味的民族象征符号。

桦树皮器物的纹饰不仅是独特民族的地域性产物,同时也反映了“三少”民族在长期社会生活积累中的物质反映和精神体验,因此成为“三少”民族民俗文化的发端,反映出“三少”民族单纯、质朴的艺术想象力。

3 泛神论与艺术的复生

“三少”民族的信仰体系中,主要以“万物有灵”的自然属性的萨满教为主,即从自然走向崇高的神性崇拜。泛神论的自然崇拜将自然物象带到桦树皮器具的纹饰表现中来,纹饰承载着精神信仰的言说。桦树皮器具最初是被用做一种简单的生活用具,与人们的生活融为一体,在与自然的接触中,某些不被理解并带有神秘崇高意味的自然物象和被赋予美好情感的自然物象,逐渐地被“三少”民族用简单的线条反映到桦树皮器具上。“三少”民族最重山神,称山神为“白那查”。山神是游猎时代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文化形态等诸多因素的精神象征。萨满教中的“宇宙树”形象也是诸多分享萨满教传统的狩猎民族的普遍现象。使驯鹿的伙伴――鄂温克人至今未走出森林,因为森林中的树就是他们的宇宙,而天上的至上神就居住在原始森林中的一棵最高的大树上。无论山或一棵树,都寓有天国的意思,镌刻着对自然的尊崇,所以山纹与树纹成为桦树皮器物上稳定的装饰母题。“三少”民族的图腾崇拜主要有鹿、熊等,鹿在原始艺术及民俗文化的发端中都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在很多桦树皮器具中,所谓的原始艺术,其最初的表现是通过对鹿的形态及鹿角形态的描摹得以实现的。这首先与其民俗习惯息息相关,正如上面刚刚提到的驯鹿文化,这种纹饰在其民族发展中是具有神性象征意义的图腾意象,是原始部族心理机制的重要组成,并在后来的文化模式、宗教观念中占据重要地位。再如,变形鹿角纹与“阿隆”神(保护驯鹿的神)、“奥豪尔”纹(缠绕组合而成的植物纹样)的弧形结构之复合关系,可以推断鹿角纹由具象到抽象的演变并不是我们惯常理解的“内容向形式转化和积淀的结果”,它仍然对应着信仰意识的不同内容。鹿角纹成为对鹿的一个整体描摹的象征,将实体的鹿从自然物象中剥离出来,通过这种原始意味的艺术塑造,鹿角纹成为一个带有民族集体潜意识的共享符号,传达出对自然的膜拜、对神灵的尊崇。通过图腾崇拜心理的驱使,鹿纹、鹿角纹充斥在桦树皮器具的纹饰表现中,形成较为固定的风格和范式。这里也是原始艺术及精神信仰的开始,鹿是被“三少”民族膜拜的物象,通过民族心理的集体塑造,在桦树皮器物上的鹿纹既是一种坚定的信念,也是一种神性的崇高。动物纹(以鹿纹居多)、植物纹的再现,体现出他们对实体自然力量的感受和精神寄托,无论是心智的成熟还是信仰的形成,都被完全溶解到对自然的探知和崇拜中。

“三少”民族的生存环境是一种原生态的人与自然完全相溶的状态,原生态的心理感知来自于纯净心灵对自然的膜拜。自然崇拜的信息与图腾文化的内容是作为该民族艺术表现的象征符号出现的,带有独具意味的神秘文化色彩,充斥着文明涉足前的人类认知,为民间艺术提供创作素材。在对某些图象的刻意描摹中,我们可以感受到神性的皈依与信仰境界的升腾。泛神论为艺术提供精神栖居的土壤,艺术实现着泛神论思想中的种种猜测和质疑,并升华着原始艺术精神与泛神论的最高心灵旨归。

三 结语

桦树皮器物的纹饰,刻录了一段居于北方大、小兴安岭一带的“三少”民族,在游猎生活中懵懂的美学心理体验、神性的自然崇拜及早期社会文明的暗示。在桦树皮器具的纹饰中,最早出现的是自然物象的描摹和自然感知体验的映射。自然是所有民族发展的物质依托,同时,客观物质条件的差异影响着不同民族的生存方式,并由此积淀为不同地域风采的民俗文化。桦树皮文化正是“三少”民族民俗文化的重要构成,同时,在桦树皮器具装饰母题的展演中,更多体现的是森林民族独特的民俗文化特性。从最初的生活用具中纹饰所具有的单纯色彩和简洁线条,到以鹿纹为代表的自然崇拜升华出的图腾信仰,自然意识在心理机制及精神体验的再现中得到固化,即逐渐成为该民族集体潜意识及思维趋向的共识。自然和神性成为桦树皮器物中纹饰美学艺术感受性的两大皈依主题。皈依是从人类童年开始的,当对客观世界一无所知时,最初的心理感受性的传达是寻找外界与感知的相似性,这种模仿性在原始部族的岩画中被广泛发现,而桦树皮器具的纹饰中,线形纹饰更类似于直感的传达,几何形纹饰更趋向于这种相似性的寻找。鹿纹饰的出现集中体现着在自然物象中皈依的心智的成熟,进而通过变形鹿角纹的表现模式,皈依的主题得到最完满的体现和解读。由此纹饰也从单纯的自然万象的皈依固化为民族集体潜意识的神性自然的皈依。神性中的自然,自然中的神性,纹饰母题的变化是原始审美意识和信仰境界的升腾。

参考文献:

[1] 鄂嫩哈拉・苏日台:《鄂温克民间美术研究》,内蒙古文化出版社,1997年版。

[2] 鄂嫩哈拉・苏日台:《鄂伦春狩猎民俗与艺术》,内蒙古文化出版社,2000年版。

[3] 鄂晓楠、鄂嫩哈拉・苏日台:《达斡尔族造型艺术》,远方出版社,2002年版。

篇7

关键词:中原文化;基本特征;思考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2-0012-01

中原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富,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在岁月的洗礼下,积淀下了不少宝贵财富。一个地区文化的形成于发展会深深的打上本地区的烙印,中原文化特征的形成,既是这个地区文化长期累积的过程,也是以自己的文化底蕴为基础,对周边文化的吸收和融合的过程,是历史发展的时间和地理环境的空间的结合体,是文化内在逻辑演变和文化空间形态变迁的统一。为了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提升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影响力,党和政府就要积极探索,寻找扩大中原文化影响力的有效措施,为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产生推动作用。

一、中原文化的基本特征

1.类型多样性

在中原文化的发展过程中,与其他地区的文化交流日渐频繁,中原地区自身独特的地理优势,更促进了各种文化在此地的交融。多样性是文化因子富集和活跃的标志,更是文化生命力的基础,在交融与发展之中,中原文化的多样性特点日渐突出,现在的中原文化大致可以分为十八类别,文化的多样性涵盖了整个文化系统的大部分,充分证明了中原文化深厚的历史积淀与文化高度。

2.空间广布性

空间的广布性是指在一定的区域内,文明均衡的覆盖到域内的人群。中原地区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也是重要的政治和经济中心,人口稠密,工业、农业、手工业都十分发达,借助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中原文化的辐射效应十分强大,只要有人类活动的地方,就有中原文化的身影。以史为证,全国古都河南占据四个,以洛阳、郑州、开封、安阳为中心,中原文化辐射到了整个河南的重要城市,历史古都有着深深的文化烙印,记录了历史发展的痕迹,在空间上,四大古都形成了一个文化辐射网络,使得中原文化在河南境内的辐射范围基本没有死角。

3.群体覆盖性

群体的覆盖性是指文化的分层界限不明显,即很多文化产品不是垄断性的,中原文化的根本特点是族群共享性。中原文化在发展过程中,不断与其他地区的文化发生碰撞与交融,形成了多种多样的中原特色文化,中原文化具有很强的群体覆盖性,几乎无孔不入地深入中原人民的生活之中。中原的戏曲文化来源于生活,得到了民众的广泛认可,具有浓重的乡土气息,民众在生活劳作中,借助戏曲来表达自身的情感,不拘泥于一定的形势,表达形势多样。中原的民俗文化特色鲜明,体现在饮食、服饰、礼仪等诸多方面,这些民俗文化在民众的日常生活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文化的共享性大大增加了中原人民对中原文化的认同感,使得中原文化永远年轻,充满活力,这种文化的共享性增加了民众之间的交流,有助于和谐中原的建立。

4.精神传承性

精神的传承性是指地域文化的核心价值能够稳定的进化和代际延续下去。中原文化的成熟首先表现在有一个突出的核心价值,这个核心价值就是以儒家文化为核心,整合各家思想的传统文化思想和以红色文化为核心的现当代文化。中华文化的发源地就是中原地区,中原文化在整个中华文明体系中具有发端和母体的地位,夏、商、西周的文化发源于河南,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诸子的思想,究其根本也是发源于河南,在今天,诸子思想仍在传承,大到治理国家,小到修身齐家,正是文化的传承性使得文化的财富可以造福一代代人民。

5.稳定开放性

内在结构的稳定是文化在交融碰撞时保持独立性的根本前提。河南占据独特的地理位置,是文化的重要聚集地,然而中原文化能够在众多文化冲击下保持中原文化特色,靠的就是中原文化的稳定开放性。中原地区几经朝代变迁,在岁月的磨砺中,逐渐形成了中原文化特有的结构与制度,正是文化的结构稳定性才保证了传播过程的稳定。

二、如何提升中原文化影响力

1.“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

河南政府要充分利用河南的地理优势,举办文化交流会,积极申请承办国际知名赛事,积极宣传河南,吸引更多的外国友人走进河南,了解河南;河南政府可以从中原特色文化出发,例如将“梨园春”推向世界舞台,将河南戏曲送上世界知名歌剧院,将少林功夫借助于电影等多种形式进行传播。

2.文化节会与经贸交流相结合

河南政府要充分利用中原文化的丰富性与多样性,举办多种类型的文化节,达到文化与经济的双重交流,以文化交流推动经济发展。文化节可以分为民间节会、寻根节会、特色节会等,例如:信阳茶文化节、安阳殷商文化节、鹿邑国际老子文化节、开封国际清明文化节等。河南举办文化节时应注意选择与中原经济区建设相吻合的项目,逐步实现“官办节会”向“民间节会”的转变,进一步提升文化节的档次与质量。

3.品牌建设与活动推广相结合

中原文化内容丰富,涵盖面非常广。在进行文化建设的过程中,河南政府要充分考虑中原文化的品牌效应,努力打造文化品牌,牢牢树立品牌意识,这样的文化发展更具有长久性。文化的传播与推广需要借助于现代化的技术与手段,中原文化的传播更应该借着传媒技术不断发展的东风,进一步扩大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河南政府可以将“梨园春”打造成中原戏曲文化品牌,抽出专项基金进行扶植与发展,扩大河南戏曲文化的影响力,还可以将“少林寺”打造成中原功夫品牌,在世界范围内举办交流会,开设武馆,进行宣传,吸引更多人来学习少林寺功夫,扩大功夫文化的影响力。

三、结语

中原文化具有类型多样性、空间广布性、群体覆盖性、精神传承性与稳定开放性等特征,在新时期,河南政府通过多种手段,实行多种有利于文化发展的政策,定能够不断扩大中原文化的影响力。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地域文化;城市规划;独具特色;文化传统

地域文化作为中华大地特定区域源远流长、独具特色的文化传统,传承至今仍发挥重要作用。在科学发展观日益成为城市规划重要指导思想的背景下,将地域文化特色更好的融入到城市规划中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城市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绿地规划为题对地域文化特色的运用方式进行分析,以期更好的将地域文化特色融入绿地规划之中。

绿地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表征载体,它可以很好的体现出地域文化。在当今城市更加注重生态景观绿地的建设机遇下,绿地规划不仅要结合城市的自然地形地貌特征,还要充分将城市的地域文化融入绿地建设中。建设具有地方文化精髓的城市绿地可以展现出城市精神风貌,提升城市内涵品位,同时这也是进一步提升城市魅力并增强城市竞争力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一个成功的城市绿地建设必须结合地域文化保护,通过有形景观要素体现出城市地域文化特色,形成风格迥异、内涵丰富的绿地生态网络。良好的绿地系统可以引导城市良性发展与建设,其特色集中反映在适应人与自然环境和谐、蕴含城市社会文化、与城市整体空间形态相协调并满足弹性运作机制等方面。因此,城市绿地规划不仅仅是绿地空间自身形态与品位的定位设计,更要重的在于绿地的空间与城市历史背景与地域文化条件可以实现有机的融合,使绿地系统空间规划具有复合功能。在实现将地域文化合理的植入绿地规划时应主要考虑以下几方面因素:

(1)加强城市绿地整体性结构,全面提升城市文化的外部形象。城市绿地直接关系到城市大众的生活环境质量,其建设目的、环保功效众人皆知。但作为城市文化的外在表象,绿地不仅反映城市绿化建设水平,更重要的是体现城市精神风貌。如果只从城市公园绿地去反映城市历史,远不能体现城市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因而必须在充分理解城市自然格局的基础上,以城市地域文化为基础、梳理城市文化脉络,“以点带线、以线带面”,对城市空间进行多层次、多角度地结构解构重组,全面提升城市文化的外在表征。

(2)以公园绿地为基点,营造城市文化氛围,增强城市印象。公园绿地占城市绿化建设较大比例,因其与民众生活息息相关,能最直接、有效地反映城市文化。游客以休闲的心情了解城市文化,体验城市文明;同时,城市文化所蕴含的凝聚力和城市精神也会影响游人,加深城市印象,进而增强对城市理解,提高公园游憩质量。因此,绿地系统规划应注重公园绿地建设,分级别、有重点体现城市文化,将城市文化融于公园绿地建设中,营造城市文化氛围。

(3)充分挖掘地域性古迹文化。城市生活赋予历史古迹丰富的文化内涵,而古迹文化的传承与城市经济、社会生活、价值观念等息息相关。城市绿地的建设与古迹文化保护息息相关,两者相互协调,相互补充。

(4)融入民俗文化。民俗文化即为大众文化,反映着一个时代民众的理想、信念、情趣、价值观和生活习俗。是民众生活状态和风俗习惯的真实体现。对民俗文化的具体分析,可提炼出具体的物化形态,例如各具特色的民间用品、民间工艺、民间戏曲等,进而转化为绿地景观的外在表现形式,在园林小品、雕塑等景观要素中予以体现,弘扬民俗精神,彰显城市大众文化底蕴。

(5)反应一定的宗教文化。宗教本身就是人类文化活动的结果,以异化的方式反映现实生活,通过系列的宗教活动影响人的思想情 趣,成为社会精神生活的组成部分之一。但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宗教文化受各类文化影响并趋于融合。因而,城市绿地建设中应体现其多重文化性,结合特定的历史街区,展现城市独有的文化特色。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