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社会治理调研8篇

时间:2023-07-12 09:32:38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社会治理调研,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社会治理调研

篇1

当前我镇正处于改革力度进一步加大及经济快速发展的进程中,也是各种矛盾比较凸显阶段,在新形势下如何保持社会稳定、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提高处置突发事件能力、促进我镇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构建平安和谐响水、维护社会稳定,是我们应当进一步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在此,就应积极探索创建思路,扎实推进创建进程。现结合我镇维稳工作实际情况调研谈谈自己对维护我镇稳定的见解:

随着改革发展步伐的不断加快,因各种利益关系调整而引发的各类社会矛盾和热点问题日益增多。目前,影响我镇的不稳定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因城镇建设、企业建设占地等征地拆迁、安置补偿引发的矛盾纠纷,虽然数量不多,但形成因素复杂,涉及面大,解决起来有很大难度,一旦处理不及时或处置不当,易引发群体性事件。发生的原因有企业自身问题,也有老百姓的不合理诉求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国有大中型企业只讲究自身效益,忽视老百姓生计问题,企业为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不执行国家政策,将企业生产的烟尘、粉尘及污水等污染物随意排放,致使企业周边的水源、空气、土地、庄稼、住房等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和损坏,影响了农民生产生活,威胁到农民生存环境;二是企业承诺帮助解决农民就业、农民用水、农民用电等,但随着企业改革改制,原来的承诺现在难以兑现;三是地域土地补偿差异大,农民之间相互攀比,对征地拆迁反映强烈;四是老百姓心态不平衡。由于矿产资源逐年减少,价格不断上涨,在经济利益驱使的作用下,哪怕受一点点损失,便漫天要价,不让步,使矛盾不法协调解决。

(二)、农村的山林、土地、坟堂、宅基地等矛盾纠纷随着林改、农民房屋搬迁的进行不断显现,调处难度增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的社会和谐和稳定。

(三)、问题虽得到了有效遏制,我镇现有涉毒人员276人,在册吸毒人员195人,由于涉毒人员群体庞大,加之“零包”贩毒窝点尚未被全部捣毁,给我镇的社会治安带来了诸多不稳定因素。

(四)、隐蔽战线对敌斗争复杂,我镇现有门徒会转化信徒7人(其中1人于2016年底死亡),在册善心会人员32人。

由于受体制等各方面因素的制约和影响,目前我镇政法工作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村级职能不完善,公共管理不到位。我镇现有13个村(居)委会,共管理着近3万人的常住人口和近6000人的流动人口,阳桥村从原来的农村变为城镇,但机构设置和管理模式仍延续村民委员会的模式,无法适应城镇管理的需要。城镇功能不全,城镇建设尚未全部成形,居民居住分散,且流动性大,村的各种管理措施难以落实。

(二)、流动人口管理机制无法落实到位,外来人口流串现象突出。对外来流动人口的管理是当前我镇政法工作的一大难题,由于对外来人口的管理没有一个专门的常设机构,而公安警力又不足,村职能又不完善,从而造成流动人口在管理上的失控。

(三)、基层社会治安防控网络不健全,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由于城镇建设尚未成形,居民住宅尚没有固定的管理模式,加之部分群众的治安防范意识不强,给不法分子有可乘之机。在农村,由于群防群治措施落实不好,有的村群防群治组织流于形式,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导致“偷牛盗马”、盗窃机动车辆、打架斗殴等案件时有发生。

(四)、违法犯罪活动日趋隐蔽,打击困难。为逃避公安机关的打击,吸、贩毒分子采取更加隐秘的方式,反侦查意识增强,暴力化倾向明显,交易手法狡诈,给打击工作带来了很大难度。

(五)、群众法律意识虽有所提高,但权利和义务对等的观念有待增强。近年来,通过广泛深入的普法宣传教育,广大群众的法律意识虽有了明显提高,但权利和义务对等的观念不强,往往过分强调自己的权利而回避自己应尽的义务。

(六)由于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大量的人力几乎都投入到了精准扶贫工作中去,办公人员没有达到工作的要求标准,人力资源远远不够用,办公人员每天白天下村搞扶贫,晚上回来还要加班整理资料,人手不够用来管辖本镇13个村居的综治维稳工作及调节矛盾纠纷等问题。

三、对今后综治维稳工作的对策与思考

维护社会稳定的任务是艰巨,因各种社会矛盾和热点问题增多的趋势在短期内难以根本改变,因此,我们要进一步增强做好新时期维稳工作的使命感和紧迫感,充分发挥政法队伍在维护稳定中的主力军作用。

(一)、做好宣传工作,努力营造平安创建工作的氛围。要充分利用流动宣传车、有线广播、宣传牌、悬挂横幅、黑板报等阵地,组织广大群众学习法律、法规,培训提高法治意识。大力开展平安建设宣传工作,调动人民群众参与平安创建的积极性,确保群众的知晓率和参与率达到95%以上。开展法律常识宣传和法律咨询服务,增强农民守法、用法的自觉性。

(二)、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努力维护社会稳定。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管理机制,有效控制本村、单位的矛盾纠纷。对个别调解不成的矛盾,落实汇总交办、跟踪督办、限期化解的工作要求,重点做好:一是在出台征地拆迁、林业改造、地质灾害拆迁等涉及群众利益的重大决策过程中,一定要充分听取群众意见,注重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矛盾纠纷的发生。二是建立镇、村二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网络,完善社情民意分析预测制度、重大矛盾纠纷报告制度、定期召开排查调处协调会议制度以及排查调处督办制度,做到制度建设走在工作前,预测工作走在预防前,预防工作走调解前,调解工作走在激化前。三是妥善做好各类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坚持抓小、抓早、抓苗头、抓源头的工作思路,做到发现一起、调处一起、稳定一起,有效防止矛盾纠纷的激化。四是切实做好群体性事件的处置工作,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群体性事件的升级和转化。五是认真做好涉法上访工作,避免上访事件的升级和扩大。六是做好村级矛盾纠纷及安全隐患信息报送工作,严格做到不漏报、虚报、瞒报,无纠纷零报告。

(三)、严厉打击刑事犯罪,集中整治突出治安问题。要建立健全治安形势分析评估和预警机制、工作决策部署机制、刑事政策运用机制等机制,增强严厉打击刑事犯罪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依法严厉打击影响当地社会治安的抢劫、重大伤害和入室盗窃、盗窃牲畜、盗窃机动车辆等多发性犯罪。要强化治安管理,认真排查治安混乱地区和突出治安问题,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社会治安难点和热点问题,集中精力、集中时间、采取有力措施,认真进行整治。 抓好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预防和减少犯罪。一是充分调动、整合各类社会资源,逐步建立以群防群治力量为基础,治保会、村(居)委会、单位内部保卫组织、保安为主体的社会治安人防网络;二是发动群众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提高人民群众及单位的防范意识;三是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强农村以党支部为核心的治保、调解、民兵和治安联防等组织建设,推广民兵联防、十户联防、片区联防等治安防范经验,维护农村的社会治安稳定;四是“打黑除恶”专项斗争深入开展,随时深入开展拉网式排查,露头就打,有黑就除。通过打击、防范,进一步增强群众安全感。

(四)、大力开展扫黄、禁赌、除毒工作,加大群防群治力度,提升公众安全感。要结合全镇集中整治社会治安专项行动和吸毒人员“满员收戒”专项行动,认真开展了打击整治工作。在确保完成各项任务的同时,要营造各种有利声势,通过打击、收戒毒,有力地震慑违法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

篇2

本文着重对公司治理和企业社会责任协调机制进阐述,对公司治理和企业社会责任的协调机制的研究具有借鉴的意义。

二、公司治理和企业社会责任概念的界定

(一)公司治理

公司治理是建构在企业“所有权层次”上的一门科学,讲究的是科学地向职业经理人授权和监管。

1.公司治理结构判定基准

股东会作为公司价值聚焦“顶点”,为了维护和争取公司实现最佳经营业绩,公司价值投射向董事会、总经理和监事会三个利益“角位点”,此三个利益“角位点”相互制衡形成“三角形”;“顶点”和“三角形”构成“锥形体”,这是公司治理结构的标准模型。科学定理说明:三角形是这个世界上最稳定的结构。

2.公司治理结构仿生解析图

依照拟人化原则,一个企业如同一个人,全体股东投资成立有限公司形式的企业法人,董事会是企业的“大脑”,总经理是企业的“心脏”,总经理辖制的各部门是企业的“五脏六腑及肢体器官”,监事会是企业的“免疫力系统”,公司治理结构则是企业的“神经系统”。

3.权力构成

我们需要从人性的角度看待权力,看待构成权力的基本要素,权力就是由领导和监管两个要素构成的。领导就是命令,讲究的是一切行动听指挥,来自于上司的主观思维、意识形态,强调主观强制效力,不以预设客观要件为前提;而监管是基于法律和公司制度性文件规定而行使职权的行为,讲究客观要件强制效力,以预设客观要件为前提。

4.利益相者

在最宽广的层面,公司治理包含了规则、关系、制度和程序,都在这个框架之内由管理当局在公司中行使和控制。恰当的规则包括了当地可适用的法律和公司的内部规则而关系包括了所有相关人士之间的关系,最重要是那些拥有者、经理、董事会董事、管理当局、雇员和整个小区。

(二)企业社会责任

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在创造利润、对股东承担法律责任的同时,还要承担对员工、消费者、社区和环境的责任,企业的社会责任要求企业必须超越把利润作为唯一目标的传统理念,强调要在生产过程中对人的价值的关注,强调对环境、消费者、对社会的贡献。

1.发展历程

赢利至上: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关注环境: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社会责任运动:20世纪90年代至今

2.范围

(1)企业对政府的责任。

在现代社会,政府越来越演变为社会的服务机构,扮演着为公民和各类社会组织服务和实施社会公正的角色。在这种制度框架下,要求企业扮演好社会公民的角色,自觉按照政府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合法经营、照章纳税,承担政府规定的其他责任和义务,并接受政府的监督和依法干预。

(2)企业对股东的责任。

现代社会,股东队伍越来越庞大,遍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企业与股东的关系逐渐具有了企业与社会的关系的性质,企业对股东的责任也具有了社会性。

(3)企业对消费者的责任。

企业提供的各项产品和服务要保障消费者的各项权益,承担企业应有的责任,维护好当前良好地市场环境和商业信用体系。

(4)企业对员工的责任。

企业对员工的责任属于内部利益相关者问题。企业必须以相当大的注意力来考虑雇员的地位、待遇和满足感。在全球化背景下,劳动者的权利问题得到了世界各国政府及各社会团体的普遍重视。

(5)企业对资源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责任。

近半个世纪以来的环境革命改变了企业对待环境的态度,从矢口否认对环境的破坏转为承担起不再危害环境的责任,进而希望对环境施加积极的影响。

(6)企业对社区的责任。

企业是社会的组成部分,更是所在社区的组成部分,与所在社区建立和谐融洽的相互关系是企业的一项重要社会责任。

三、公司治理和企业社会责任的协调机制研究

(一)公司治理和企业社会责任的关系

公司治理结构与企业社会责任分别涉及企业内部与外部运作中缺之不可的要素。总的来说,公司治理需要讲究效率,而企业社会责任则讲究社会公正。企业社会责任主要探索企业与外部社会群体的关系,而公司治理结构则主要研究公司的内部事务。企业社会责任面临的挑战是如何在环境、社会、经济等方面公正对待受到企业影响的群体,而公司治理结构往往试图解决企业内部管理的效率问题。

(二)公司治理和企业社会责任协调的手段

1.合理立法。这是从法律的角度通过立法的形式来协调企业的社会责任所追求的公正性和公司治理注重效率性的矛盾,当前主要有《合同法》等相关的法律。

2.加强人们对公平性和效率性相互关系的正确认识。当前大多数人们对公平性和效率性的认识存在误区,股东过于看重效率性,认为公平性会损害效率的提高,同时其他利益相关者过于看重公平性,认为效率的提高会损害公平性。其实效率性的提高和公平性不是必然存在矛盾的,效率性提高的同时,股东主要到了公平性,股东也会考虑到维护其他相关者的利益,同时员工的公平性有利于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有利于效率的提高,这样实现了效率和公平的良性的循环。

3.提升民众素质,促进良好社会环境的形成。当前我国建立和谐型社会,使得人与人之间形成良性的互动关系,这就要加强对民众的素质教育,人们要有一个正确的社会责任观、正确的财富和权力观、消费观以及良性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篇3

一、发展现状

(一)社会团体登记情况。我市共登记社会组织223个,其中:社会团体166个,行业性社团129个,专业性社团29个,联合性社团3个,学术性社团5个;民办非企业单位57家,其中:民政类5家,教育类17家,劳动类10家,卫生类12家,科技类6家,文化类4家,体育类3家。据初步统计,我市社会组织从业人员现有38,500人左右,约占全市总人口的4.5%,各类社会组织去年总收入5亿多元,提供就业岗位15000余个。

(二)规章制度建设情况

1、健全规章制度。为使社会组织规范发展,市民政部门指导督促各类社会组织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规定各类社会组织必须将登记证书、资格证书、服务项目、收费标准等规章制度上墙公布,增强工作公开的透明度,按照章程规定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依法规范自身的行为,更好地为社会服务。2、规范财务管理。为贯彻中央精神,提高我市民间组织会计人员素质,民政部门下发了通知,要求各民间组织进行《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培训。通过培训,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的会计人员都已熟练掌握了新的会计制度,并已能在财务操作中实际应用,从而规范了民间组织的会计制度。3、落实四项制度。为规范管理,制定了社区民间组织的普查登记、注册登记、备案登记、社区民间组织负责人例会四项制度,由街道办事处负责指导,并及时掌握社区民间组织的发展变化,确保社区民间组织的健康发展。各社区所辖民间组织每月将活动开展情况,向居委会通报备案,居委会将社区民间组织开展活动的时间、地点、内容及照片资料登记造册,重大活动报登记机关备案。确保社区民间组织依法开展活动。

二、工作现状

(一)提高了民间组织的登记质量。我们以“依法行政、规范行为、提高服务”为登记工作理念,严格按照《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和《民办非企业登记管理暂行条例》等法律法规规定,认真细致地对民间组织地成立、变更和注销进行审批登记;对符合登记条件的民间组织发放“明白纸”,公开登记事项、申报程序及材料、行政许可时限和操作规程,让他们能够及时了解登记程序;我们在规定的时限内尽量提前完成审批登记手续,为登记对象节约办事时间,减少上门次数,提供热情服务。

(二)健全了民间组织的监督机制。我们把加大执法力度作为规范民间组织社会活动、促进社会稳定的重要举措,建立了“市、办、居”三级监督体系,形成“横向分类负责、纵向按级负责”的民间组织服务与监督一体化网络系统,做到及时发现和查处非法民间组织的违法活动,从而遏制不良组织的滋生和蔓延,扶持和保护合法的民间组织。近年来,我们多次与社团主管单位联合开展治理检查,注销不合格协会,规范了对民间组织的管理。

(三)加强了民间组织的年检工作。这几年,我们根据上级部门的要求和部署,结合自身情况,密切联系业务主管单位,本着规范管理、简化手续的原则,与业务主管单位一起对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开展了年检、换证工作,让参加年检的单位填写了《年度检查报告书》,委托市“恒正会计事务所”出具《民间组织年度财务审计报告》。对未开展活动和变更业务主管单位的民间组织依法予以了注销。

(四)深入开展了民办非企业单位的诚信建设。我们对新成立的民办非企业单位严格要求,规范各项规章制度,建立诚信档案,接受公众监督;对已登记的民办非企业单位,把诚信建设作为年度检查的一项重要内容,进一步完善信息披露制度,督促其按照章程开展活动;不断完善服务承诺制,制订长远规划和有效措施,通过在服务内容、服务方式、服务责任等方面做出的公开承诺,增强透明度,提高服务质量。

三、存在问题

1、整体质量不高,作用发挥不到位。从质量上看,目前我市民间组织发展整体结构不够优化,尤其是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行业协会、农村经济类协会、公益慈善和基层服务性民间组织发展不足,自主创新和社会服务能力较弱;少数民间组织法制观念淡薄,内部管理制度不完善,自律机制不健全,社会公共责任缺失,社会公信力不高。从作用发挥上看,大多数民间组织尚未充分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和作用。如行业协会,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在行业协调、行业管理、行业维权、行业服务等方面还存在着许多不足和问题。

2、政策法规不完善。民间组织法律法规还不健全,使得民办非企业单位的设立、性质、地位、作用及职能等没有进一步明确和规范。我国虽然制定了《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且是暂行性行政法规,在很多具体问题上缺乏明晰的界定和具体可操作性的规定,并与业务主管部门中的法律法规在许多问题上不协调、不统一。有的业务主管单位对社团的申请成立热情高,而对社团的年检,变更,注销,和对社团依据其章程开展活动情况的监督重视程度不够,应付差事。

3、执法力度较薄弱。对民间组织进行监督管理和开展执法活动是登记管理机关的一项重要职能。《行政许可法》实施后,虽然是登记管理机关但却没有执法权,缺乏行政执法的基本职能,管理力量非常薄弱,总体情况为“力不从心,监管难以到位”。具体地讲:一是机构、人员、经费不到位。不同民间组织都是以民政部门名义进行登记管理,但实际上,民间组织登记管理人员编制只有1人,与实际工作量不对称,工作中常疲于应付,监管过程中也无专项业务活动经费。二是全市有200多个社团,其业务分属不同业务主管单位,协调工作、争取配合工作量大。三是《社团登记管理条例》专门设置了“处罚”一章,对社团的一些违规行为的处罚作了规定,但由于缺少执法督查队伍,处罚很难落实。尤其是取缔非法民间组织缺少法制手段,造成一些未登记的民间组织取缔困难。

4、发展存在不平衡。民间组织的发展与各项社会事业的总体要求不相适应,主要有:营利倾向较明显,服务功能却欠缺;规模偏小,在专职人员、办公设施、专业水平等方面还有差距;分布的社会领域不均匀,在教育、卫生、民政领域较多,在科技、劳动、体育领域相对较少,与实际的社会需求还有一定距离。

四、解决对策

(一)建立健全民间组织法律法规体系。根据我国目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应适时出台与民间组织有关的法律及配套的政策法规,应尽快出台新的《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加快修订《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对民办非企业单位的界定要具体、明确;民办非企业单位的名称应区别于有关社会组织的名称,即民办非企业单位的名称中应体现民办,方便于对民办非企业单位的管理;改革民间组织的管理体制,建立和完善民间组织管理的政策制订、执行、评价和监督之间相互协调的运行机制,以及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

(二)加快民间组织执法队伍建设步伐。民间组织执法工作是登记管理机关的一项重要职责,但是现在登记管理机关还没有执法队伍,也没有必要的督查经费。希望上级有关部门切实落实民间组织管理机构和人员编制,充实民间组织管理力量,尽快组建高质量的民间组织执法队伍,提高执法的权威性。要确保民间组织管理者具有行政执法资格;配备必要的执法工具,确保执法的质量和效果;定期对执法人员进行有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和执法程序、执法手段的培训,增强执法人员依法行政的能力。

(三)加大民间组织的扶持力度。希望政府在购买服务、项目扶持等方面对民间组织予以支持,同时支持民间组织获得合法的服务性收入,实现资金来源的多元化;应尽快完善民间组织的各种优惠政策,为民间组织发展创造宽松环境,形成一套系统、可行的民间组织税收激励机制;在政府资助和社会捐赠的基础上,能够建立民间组织发展专项基金,为民间组织发展提供长远的资金来源。采取有力措施,在房屋租赁、场地使用、设施配备等方面给予扶持,推进民间组织的健康快速发展。

篇4

关键词 在研究生 学习倦怠 学习压力 社会支持 调节作用

分类号 B842.3

1 问题提出

在研究生教育就是国家计划内,以在人员的身份,部分时间在工作,部分时间在校学习的研究生学历教育的一种类型。近年来,在研究生越来越多并呈现出快速增长趋势。虽然在研究生人数不断增长能够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他们学习欲望非常强烈,但是他们真正的学习状况如何?截至目前,尚未见到有关在研究生学习状况的报道。现实情况是,很多在研究生学习时常常感到力不从心、无所适从,对学习感到比较厌烦。

学习倦怠是指学生对学业没有兴趣或者缺乏动力却又为外部因素所迫不得不为之时,其对学习的有关认识就会发生改变,从而感到厌倦、疲惫、沮丧、挫折和缺乏热情等身心俱疲的心理状态,并以消极或者逃避的态度对待学习的一系列行为。上述在研究生在学习上的表现就属于学习倦怠。学习倦怠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学业成就均会产生负面影响。那么,目前在研究生学习倦怠的现状如何?学习压力、社会支持是否影响学习倦怠?它们是如何影响学习倦怠的?截至目前,尚未见到有关研究。本研究拟就上述问题进行探讨。

2 研究方法

2.1被试

2.1.1试测被试

从高等院校简单随机抽取100名在研究生进行试测。

2.1.2正式测验被试

从陕西、江苏、北京、山东简单随机抽取543名在研究生进行了调查。其中,男254人,女277人,未填写性别者12人。

2.2研究工具

2.2.1学习倦怠问卷

通过检索国内外学习倦怠相关文献发现,我国台湾学者杨婷淳参照学习倦怠相关量表修订了信度、效度较高的在进修人员《学习倦怠量表》。该量表包括消极学习态度、人际疏离、学业不良情绪和情绪耗竭四个维度。消极学习态度是指个体以消极的态度衡量自己的学习表现,因而感到失望、无意义感。人际疏离表示个体对学校人际关系的知觉显得负面及疏离。学业不良情绪表示个体对学校功课感到厌倦、乏力、提不起劲。情绪耗竭表示个体感到挫折、沮丧、不被关心、不被了解。被试在学习倦怠问卷上的得分越高,说明学习倦怠程度越高;而被试在学习倦怠问卷上的得分越低,说明学习倦怠程度越低。

简单随机抽取10名在研究生及其导师进行访谈,了解在研究生学习状况,并请他们对杨婷淳修订的在进修人员《学习倦怠量表》每个条目的可读性与理解程度、内容的相关性、意义的明确性以及问卷条目的编排和呈现形式等进行评定。他们一致认为,该量表简单、易懂,能够准确反映在研究生学习状况。

采用整群抽样法从高等院校抽取1130名在研究生进行《学习倦怠问卷》试测,然后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在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之前,检验KMO值为.93,Bartlett球形检验卡方值为6502.08,P=0.001,说明适合作因素分析。以主成分法抽取因子,采用方差极大正交旋转法得到各项目的因子载荷。结果表明特征值大于1的因素有4个,4个因子可以解释全部项目变异的63.65%。根据4个因子的内容,结合已有文献和本研究的理论构想,我们把4个因子分别命名为:消极学习态度、人际疏离、学业不良情绪和情绪耗竭。

为了进一步验证学习倦怠问卷的结构效度,我们利用Amos17.0对探索性因素分析的4因素结构进行了验证性因素分析。验证性因素分析所用数据为543人正式测验结果。下表为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其中,括号前的数字为项目,括号内的数据为标准化路径系数,即各项目在其所属维度的载荷。

从表1可以看出:所有项目的路径系数都大于0.63,说明整个问卷具有较好的项目结构效度。在研究生学习倦怠问卷验证性因素分析模型整体拟合情况:x2/df=4.28(

学习倦怠问卷的Cronbach’s alpha系数为0.93,分半信度系数为0.86。由此可见,学习倦怠问卷信效度较好,适应于在研究生。

2.2.2在研究生学习压力问卷

参考学习压力相关问卷及相关文献自编《在研究生学习压力问卷》。该问卷从专业学习、科研能力、论文写作、学业考核等方面考察在研究生面临的学习压力。问卷为李克特五点量表,共13题,问卷得分越高,说明被试的学习压力越大。试测问卷探索性因素分析表明,该问卷可以抽取一个因素,特征根为5.92,该因子可以解释全部项目变异的45.55%。除项目2因子载荷为。21(

为了进一步验证在研究生学习压力问卷的结构效度,我们利用Amos17.0对探索性因素分析的因素结构进行了验证性因素分析。验证性因素分析所用数据为543人正式测验结果。表3为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其中,括号前的数字为项目,括号内的数据为标准化路径系数,即各项目在其所属维度的载荷。

从表2可以看出:所有项目的路径系数都大于0.35,说明整个问卷具有较好的项目结构效度。

从表10可知,社会支持对学习倦怠具有显著的负向作用,学习压力对学习倦怠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即学习压力越高,社会支持水平越低,在研究生学习倦怠越高。第一层变量社会支持和学习压力进入回归方程之后,决定系数R2为0.22,在两者的交互作用作为第二层变量进入回归方程后,决定系数R2变为0.24。Rsup>2为0.02,并且交互作用的回归系数显著,说明存在社会支持和学习压力的交互作用,也就是说社会支持是学习压力和学习倦怠的调节变量。

把社会支持得分在平均数一个标准差以上的在研究生分为高社会支持组,一个标准差以下的分为低社会支持组;再把学习压力得分在平均数一个标准差以上的教师分为高学习压力组,一个标准差以下的分为低学习压力组,做社会支持和学习压力的交互作用示意图,见图1。从图1可知,在学习压力比较高的在研究生中,获得不同社会支持的在研究生,其学习倦怠存在较大差异,获得社会支持比较多的在研究生学习倦怠程度低于获得社会支持比较少的在研究生。同样,在学习压力比较低的在研究生中,获得不同社会支持的在研究生,其学习倦怠也存在差异,获得社会支持比较多的在研究生学习倦怠程度低于获得社会支持比较少的在研究生。

4 讨论

4.1在研究生学习倦怠现状

本研究发现,6.07%的在研究生学习倦怠非常强烈。其中一个原因是在研究生学习目的不明确,存在混文凭思想,对学习采取放任的态度,以为在学习能够应付了事,企图蒙混过关。还有个别在研究生看见他人深造,因不甘落后、不甘示弱,便盲目跟风,加入在进修的大军,而等真正入学后却发现要顺利毕业并非易事,于是产生学习倦怠心理。出现学习倦怠的在研究生,他们往往对学习生活充满厌倦感,什么都不想做,认为什么都不好;对什么都没兴趣,即便是曾经感兴趣的学科,曾经喜欢参加的活动,也觉得索然无味。他们终日态度消沉,情绪低落,灰心丧气,无精打采,闷闷不乐,但又把所有的愁苦、愤懑积压于心,不向别人倾诉。当这种厌倦和郁闷积累到了一定的程度,就有可能对学校、教师甚至人生、社会都产生厌恶感,甚至自暴自弃,自伤自杀。在人员攻读研究生既是我国拓宽高层次人才培养途径的重要举措,也是搭建在人员终身学习的重要平台,对我国建设创新型社会、培养人才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和深远影响。因此,各高等院校应重视和关心在研究生的学习,加强其管理工作,改善其学习状况,以保障研究生培养和学位授予质量。

4.2不同亚群在研究生学习倦怠的特点

4.2.1不同年龄在研究生学习倦怠的差异

本研究发现:在研究生学习倦怠存在显著的年龄差异。从整体上看,30岁以下的在研究生学习倦怠程度最高,30~40岁在研究生学习倦怠程度次之,40岁以上的在研究生学习倦怠程度最低。这是因为30岁以下的在研究生刚踏上工作岗位或刚工作几年,正处于业的探索期,工作热情比较高涨,因而单位领导一般都交给其比较多的工作任务,但由于业务不熟练、经验缺乏等方面的原因,致使其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精力才能完成工作任务。另外,由于受高等院校扩招、就业难等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各单位大学毕业生所从事的工作要么与大学所学专业不对口,要么与学历低的老员工相差无几,甚至比老员工的工作还要差。“知识贬值”往往会令大学毕业生迷茫、困惑、失落,随着社会上学历“水涨船高”,他们在就读准备不足的情况下匆匆加入在进修行列,因事先对学校、所学专业、研究领域等缺乏了解,致使其学习倦怠程度比较高。40岁以上的在研究生工作经验比较丰富,对其所从事的工作已经轻车熟路,重回学校多是因自身的兴趣爱好或者强烈的感受到学习新知识必要,他们把学习看作是一种提升自我的机会,学习动机比较强,所以学习倦怠程度最低。

4.2.2不同工龄在研究生学习倦怠的差异

本研究表明:在研究生学习倦怠存在显著的工龄差异。从整体上看,工作5―10年的在研究生学习倦怠程度最高,工作15年以上的在研究生学习倦怠程度最低。这是因为工作5―10年的在研究生已经进入业发展的稳定阶段,成为单位的骨干力量,同时也面临着很大的工作压力;另外,他们正处于成家、养家糊口的阶段,上有老,下有小,家庭生活的重担、生活压力比较大。工作、生活的双重压力致使该工龄段的在研究生心力交瘁、疲于奔命,这样必然会对在学习造成强烈的冲击,因而其学习倦怠水平比较高。工龄可以反映员工经验的积累和内化的程度。工作15年以上的在研究生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工作经验比较丰富,能够比较娴熟地驾驭所从事的工作,在工作中往往能取得较好的工作效果和满意的工作成绩;另外由于其工龄较长,场上已经具有稳定良好的人际交往圈子,因而其工作方面的烦扰相对较少,能够挤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学习,因而其学习倦怠程度较低。

4.2.3不同工作单位在研究生学习倦怠的差异

本研究发现:不同工作单位在研究生在学习倦怠的人际疏离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进一步分析发现企业单位人际疏离程度显著高于事业单位。这可能是由于工作单位性质、工作内容、工作要求、工作负荷的大小等不同造成的。相对而言,企业单位工作节奏比较快,员工工作压力比较大,人际间的竞争比较激烈,员工与上司、员工与员工间的良性互动较少,为了完成工作任务,有的员工经常加班加点,致使其无暇顾及在学习,而事业单位相对比较轻松一些,员工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学习、与他人沟通交流学习问题,充实、提高自己,因而他们学习倦怠程度比较低。

4.3社会支持在学习压力对学习倦怠影响中的调节作用

几乎所有的研究结果都显示任务量的大小与时间上的压力与倦怠存在高相关。任何超负荷都会导致个体产生倦怠感。回归分析发现:学习压力越大,在研究生学习倦怠程度越高。在学习对在研究生的个人素质的要求比较高,既要完成学校规定的专业课、公共课学习,又要撰写科研论文,因而学习任务比较重。繁重的学习压力是在研究生学习倦怠的重要原因之一。本研究对在研究生的调查及访谈表明他们的学习压力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外语水平差,检索、阅读外文文献费时费力;不能把握本专业领域学术前沿;专业基础知识薄弱,学习时常常力不从心;专业的研究训练缺乏;科研能力不强;学习新的研究方法吃力;写作、发表高水平科研论文的难度较大;学习时间不够;缺乏良好的科研环境;与导师的沟通、交流较少;对专业缺乏兴趣;研究生学业考核难度较大;与研究团队协作、沟通较少。由于学习负担比较重,思想压力、心理压力比较大,导致有些在研究生在压力面前,容易产生畏难情绪,失去学习信心。

社会支持是以个体(被支持者)为中心,个体及其周围与之有接触的人们(支持者)、以及个体与这些人之间的交往活动(支持性的活动)所构成的系统。从功能上讲,社会支持是个体从其所拥有的社会关系中所获得的精神上和物质上的支持;从操作上讲,社会支持是个体所拥有的社会关系的量化表征。社会支持从性质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为客观的、可见的或实际的支持,包括物质上的直接援助和社会网络、团体关系的存在和参与,后者是指稳定的婚姻(如家庭、婚姻、朋友、同事等)或不稳定的社会联系如非正式团体、暂时性的社会交际等的大小和可获得程度,这类支持独立于个体的感受,是客观存在的现实。另一类是主观的、体验到的情感上的支持,指的是个体在社会中受尊重、被支持、理解的情感体验和满意程度,与个体的主观感受密切相关。

本研究表明:社会支持在学习压力对在研究生学习倦怠的影响中起调节作用。具体地说,社会支持对减轻或降低学习压力起积极作用,获得社会支持比较高的在研究生,能够缓解或降低学习压力,进而能够缓解或降低学习倦怠程度。这是因为在现代社会中,人与人之间被更多地紧密联系在一起。分工协作已成为现代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而强有力的社会支持不仅能为学习、工作和家庭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提供解决办法,而且也为个体的学习、家庭生活和工作创设了一种积极的氛围,减少了在研究生知觉到的学习压力。虽然学习压力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关键的是在研究生自身对学习压力的主观认识、评价和体验。不论领导、同事、导师、家人、同学、和朋友等提供给在研究生的实际的支持(例如,提供学习资源、提供学习便利条件、帮助学习疑难问题等),还是他们提供给在研究生情感上的支持(例如,关心在研究生学习状况等),都能够减少在研究生知觉到的学习压力对学习倦怠的影响,增强在研究生学习的积极性,帮助他们正确对待在学习,使他们安心学业,潜心研究,提高学习效率,有效缓解或消除学习倦怠。因而,社会支持能够降低学习压力对在研究生学习倦怠的造成的消极影响。

5 结论

5.16.07%的在研究生学习倦怠非常强烈。

5.2不同年龄、不同工龄、不同工作单位在研究生学习倦怠存在显著差异。

篇5

【关键词】 孤独症;儿童;父母;焦虑;抑郁;社会支持

儿童孤独症在日本及港、台地区又称自闭症, 是广泛性发育障碍的最常见形式, 广泛性发育障碍是一组起病于婴幼儿时期的全面性精神发育障碍, 有学者称为孤独谱系障碍[1]。最新研究发现, 儿童孤独症的患病率接近1%, 男女比例为4:1, 但女孩一般较严重[2]。当面对一个面容聪慧、心身发育迟滞的孩子, 家长的内心感受是复杂的。为了解孤独症父母的心理健康状况和社会支持, 预防减少心理问题, 作者对96例孤独症患儿的父母进行调查,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研究组为2011年9月~2013年9月在本市孤独症康复训练机构进行康复训练的儿童的父母, 他们孩子的诊断符合ICD-10儿童孤独症的诊断标准。①经精神专科医院确诊为孤独症患儿的父母;②小学以上的文化程度;③无重大躯体疾病和精神疾病, 两系三代无精神疾病史;④自愿配合参加调查者。对照组为本市1所幼儿园和1所小学就读的正常儿童的父母, 孩子排除有发育性和智力问题。选择孤独症患儿父母96例作为研究组, 其中男83例, 女13例, 年龄37~125个月, 平均年龄(55.5±34.6)个月;选取正常儿童父母100例作为对照组, 其中男49例, 女51例, 年龄40~118个月, 平均年龄(49.6±23.8)个月;两组患儿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研究组患儿父母平均年龄(34.25±6.68)岁, 对照组儿童父母年龄(33.54±4.57)岁, 两组家长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1. 2. 1 调查形式 ①研究组调查形式:在康复训练机构训练时或者上门, 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 由家长当场完成填写。②对照组调查形式:取得园(校)方配合, 调查员说明调查目的和表格填写方法, 按标准由家长当场完成填写。

1. 2. 2 评估工具 ①SCL-90:该量表包括90个项目, 从0~4级分为5级评分, 得出均分和9个因子分;②SAS;③SDS;④EPQ:该量表含88项是否选择测试题, 分4个分量表, 即P、E、N、L。⑤社会支持量表:该量表共10个条目, 包括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及对社会支持利用度3个为维度。

1. 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研究组患儿父母的SDS、SAS、SCL-90的量表总均分和各分量表分均高于正常儿童父母,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本研究显示孤独症儿童父母的SDS、SAS、SCL-90的量表总均分和各分量表分均高于正常儿童父母, 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 但是在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和支持总分上均明显低于正常儿童父母, 提示孤独症患儿父母得到的实际支持和对支持的满意度较低。

孤独症患儿作为一个特殊群体, 在不同程度上与正常的儿童相比较有较多的言语发育交流障碍和行为问题等, 不仅不利于自身的发展, 且给父母也带来了较大的心理压力。有研究资料表明, 适当的社会支持可以增强孤独症患儿父母的生活能力, 能减少其恐慌、抑郁等心理情绪, 积极乐观的面对生活, 提高患儿父母的生活质量。良好的社会支持可降低个体对应激过程的认知评价, 使个体在面对压力情境时所承受的伤害程度减弱。家长身心健康对孤独症患儿的预后至关重要。要使孤独症治疗取得较好的效果, 关键在于坚持长期的干预。针对家长的情况进行个别的心理辅导, 举办家长座谈会, 让家长间进行充分的交流沟通, 以减轻家长焦虑、烦躁的情绪, 且能激发家长对患儿付出更多的关爱, 促进患儿的成长。

因此, 政府相关部门在关注孤独症患儿的同时, 勿忽视孤独症患儿父母的需要, 望尽快完善社会支持保障系统, 提供更多的经济资助和专业知识及技巧的培训等各类支持, 以缓解孤独症患儿父母面临的各种压力。本研究未就孤独症患儿家庭在养育类型、经济状况、家庭完整性、父母照料时间、父母间焦虑抑郁等方面进行对比并就父母的心理特性和社会支持开展研究, 有待于今后深入调查。

参考文献

[1] 江开达.精神病学高级教程.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13: 259-263.

篇6

妇联组织作为党和政府联系妇女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如何参与推动社会管理创新工作,进而把妇联组织建设成为党开展妇女工作的坚强阵地和深受广大妇女群众信赖和热爱的温暖之家是当前思考和研究的重要课题,市妇联围绕这一课题开展了广泛的调研工作。

社会管理及其创新工作涵义广泛、千头万绪,不仅涉及政府部门职能转变、管理模式的调整,也涉及人们参与社会生活的方式的改变,在这个重大课题中妇联组织大有可为。为摸清我市妇联组织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中的工作现状,找准工作的切入点和发力点,推进妇女事业发展进程,市妇联针对三个层面开展了调研活动。一是召开了有关部门座谈会,了解他们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中的工作方向以及对妇联的期待。寻找与相关部门进行合作的有效方式和最佳领域。二是在县区妇联先行上报调研情况的基础上,召开了基层妇联主席座谈会,了解基层妇联在实际工作中的经验和困境,以提炼符合我市情况的工作方式。三是走访长山社区等社区,了解社区工作的发展规划,以达到社区妇联工作计划紧跟社区工作规划节奏,防止出现纸上谈兵、说一套做一套的情况。通过调研,我们发现目前各级妇联组织参与社会管理与创新的工作较多立足妇联传统职能,注重依托队伍和阵地建设,积极参与社会发展、影响人们生活,体现了妇联组织联系广、反应快、影响大的特点。主要体现在:

一、主要做法和成效

(一)紧抓源头,男女平等意识普及有力。市妇联通过深入推进男女平等国策宣传进党校、进学校、进社区、进农村,男女平等意识已经成为社会思想主流并进入决策层。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妇女工作并支持妇联组织建设,全市2675个村(社区)都配备了妇联干部,女性进村(社区)“两委”比例有了大幅度提高。各级妇联组织通过宣传妇女先进典型、扶持妇女创业就业,保障妇女合法权益等举措,徐州妇女已经实实在在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半边天。涌现出了科技创新女杰闫丽娟、全国道德模范张公兰、优秀大学生村官张天然等一批妇女典型,成为徐州向社会推介的名片。通过建立并落实妇联常委、执委定期联系制度,开展“我为妇女发展献良策”等活动,有效调动了妇女代表推动妇女进步、参与社会发展的积极性。紧密联系人大女代表、政协女委员,促使她们关注妇女儿童发展议题,推动相关问题解决。去年市妇联提出的“促进徐州政服务业发展”的建议受到了市委、政府的重视,将家政服务网络中心建设列入XX年度为民办实事项目。

(二)重搭平台,借助多方力量强化服务职能。全市各级妇联组织善于发挥“联”字特长,通过搭建各类平台延伸了服务触角,有效参与了社会管理和服务。一是搭建了集咨询投诉、法律援助、司法保护、普法宣传为一体的妇女权益保障平台。率先建立了四级妇女法律维权岗(站)体系,共接受咨询、求助2632个,救助受害妇女368名、儿童324名;与市中院联合推进妇女维权合议庭建设,实现了妇联组织与法院诉调工作的完全对接;开办了“警察干预家庭暴力高级培训班”,在全省率先成立了家庭暴力庇护中心、伤情鉴定中心、110家暴投诉站等,成立了全国第一家“白丝带志愿者车队”,打造了妇女维权的徐州模式。覆盖全市的妇女权益保障网络已经成为全市法治建设、平安建设的重要保障。二是搭建了与各界妇女联系的联谊平台。建立了女企业家网站、制定了联谊活动计划、规范了相关协会、联谊会的活动章程和联络制度,建立起妇联组织与女企业家协会、女知识分子联谊会、女大学生村官联谊会等各类女性联谊组织的日常联系和互动的渠道与机制。通过加强与多个妇女团体、组织的联系,了解不同阶层妇女的心声,引导她们正确表达诉求。并积极利用各类妇女团体力量,组织她们共同参与和谐社会建设。如组织女知识分子联谊会会员深入农村开展送医疗、送文化、送科技、送法律活动。组织女企业家与女大学生村官结对,为女大学生创业提供实践基地和智力支持等。三是搭建困境妇女儿童扶助平台。以家政服务网络中心为平台,由政府用劳动力培训券、下岗职工培训费购买的方式,为妇女群众提供免费的家政培训,XX年共培训妇女1140人。以省儿基会徐州代表处为平台,广泛聚合社会各界力量,扶助贫困孤儿、留守儿童、单亲母亲等困境群体,促进社会公平。各级妇联也各自推出了具有地方特色和社会影响力的关爱项目。邳州“党员妈妈”行动自邳州市妇联在XX年开展以来,救助了数以千计的孤贫儿童。作为和谐邳州建设的重要品牌工作,邳州市委市政府把此项工作列为XX年50项重点实事之一,并拨付了专项活动基金。

篇7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调研;互动

作者简介:王海稳(1976-),男,河南桐柏人,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院,副教授;丁国浩(1980-),男,广东梅州人,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院,讲师。(浙江 杭州 310018)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0年浙江省新世纪教改项目“思想政治理论课‘互动—探究’式教学模式研究”(项目编号:zc2010026)、2012年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试点的研究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22-0129-02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目标和功能是多方面的,新时期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必须坚持与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相契合,才能在高等教育中找到自己的正确定位。在实际的教学中,如何使这一课程的教学与学生的思想素质和能力培养相结合是提高其课程教学实效性的关键所在。在长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过程中,紧紧围绕如何进一步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积极性,着眼于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和发展要求,设计并实施“调研—互动法”的教学模式,逐渐受到了广大学生的喜爱和认可,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一、“调研—互动法”的基本内涵与特点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调研—互动法”模式主要是指通过指导学生围绕相关课题进行社会调研,以加强学生、社会、教师之间的多重互动,并以课题调研报告和课堂展示作为学生成绩评定的基本依据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的实行,有利于打破传统的课堂灌输教学模式,改变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节的问题,有利于进一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对于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相关素质的培养都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学生通过社会调查认清社会现实,并以教学主体的身份在课堂进行阐述与展示,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参与性以及对理论的接受程度,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从而有效地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具体而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调研—互动法”教学模式主要突显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基本特点:

1.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发展要求

教学模式坚持把课堂教学转化为以学生中心,通过引导学生的深度参与和自我展示等方式,强化了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的发挥,为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教学平台。

2.促进了学生在课程教学中的参与性体验需要

美国著名教育家戴尔·卡耐基曾经说过:一两重的参与重于一吨重的说教。知识的获得应该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是知识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得过程的主动参与者。在传统的思政课教学模式中,通常强调和注重的是对学生理论知识的灌输,单向地把学生看成是思政课教学的客体,从而影响了学生在思政课教学中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参与性,因此,让学生成为自主学习的“主角”,鼓励学生通过自己亲身的调查研究来获得对思政课教学内容的理解与认同,是提高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有效手段。

3.强化了学生学习的实践探究性特点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一个坏的教员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员则教人发现真理。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能一味地向学生灌输知识,而要为学生留下更多的自主思考、探究和发现的空间,才能有助于学生能力和素质的提高。

二、实施“调研—互动法”的基本步骤和环节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调研—互动法”教学模式是一种创新性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实施的关键是要在具体的实践中得以顺利操作。该教学模式的基本操作步骤是由:“分组—布置调研课题和任务—社会调研—课堂展示与答辩—教师点评与总结”这样几个基本的阶段和环节所构成的。概括起来主要分为三大基本步骤和阶段:

第一步,调研课题的设计及准备阶段。这一步骤又分为三个具体环节。一是调研课题的设计。依据教学大纲,结合教学要求和社会实际,就课程中的一些理论难点、热点,提出详细的课题指南。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为例,可以设置大一新生大学适应性及个人预期的调查、大学生理想信念状况调查、大学生人生观与价值观现状调研、如何看待老人摔倒没人敢扶的现象、大学生网络道德状况调研、大学生择业观调研等课题。二是调研小组的设定。根据兴趣、宿舍组成和班级规模,一般以5—6人组成一个研究小组。课题小组内部可以进行具体的分工,以共同完成课题研究任务。三是对调研活动动员与引导。一般来说,“基础”课程是在大一学生中开设,对刚进大学的新生来说,这样的任务很具挑战性,有的学生甚至会产生畏难心理。因此,必须对他们进行鼓励和动员,加强必要的辅导,让他们能突破自我。

第二步,课题调研实施及过程控制阶段。这一步骤也包含了三个环节:调研问卷的设计、社会调研过程的实施及调研报告的撰写。要求学生在接到课题任务以后,根据课题内容通过查阅资料进行调研问卷的设计,并及时发给教师指导,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进一步修改和完善;在调查问卷确定之后可以采取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社会调研,并写成小组调查报告,发给教师进行具体的指导,修改之后的调研报告作为最后的成绩评定内容之一。

第三步,课题调研的总结与评定阶段。这一步骤包含三个重要环节:一是课堂展示与答辩。这一环节的进行,前提是需要学生将社会调查的结果以一定的形式如PPT展示、辩论、小品、演讲等生动形象地展示出来,展示的过程一定要与学生、教师进行互动。二是教师点评与总结。这一环节要求教师充分把握学生研究课题的内容,能够与学生进行对话,并对学生讲解的内容进行评价和总结。并以此展开或拓展课堂教学内容。三是成绩评定。依据社会调查报告、课堂互动与参与表现、答辩情况进行综合评定,成绩占总成绩中的比重应高于50%。

总的来讲,“调研—互动法”教学模式的具体过程、思路、结构如图1所示。

图1 教学模式具体过程

值得注意的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调研—互动法”教学模式的课题指南不仅来自于教师自己的备课,而且要充分听取学生的问题和意见,了解学生自己的兴趣和想法,结合思政课教学内容来进行确定。同时这些课题也要基于教学内容的需要和学生的思想现实问题,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判断和思考,进行有针对性的思考、探究,通过思考和探究澄清认识上的迷雾和理顺价值上的偏差。另外,在“调研—互动法”教学实施过程中,需要学生自主选择兴趣小组、确定研究计划、进行小组分工、小组调研、研讨和撰写调研报告,各环节都需要学生分工协作,相互之间紧密配合,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参与性,指导学生之间加强相互沟通和联络,让他们能够朝着自己团队的工作目标和任务团结一致,群策群力,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同时,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置于一个开放的场域,让学生带着课题任务走向社会生活实践,扩大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活动范围,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实践场域,并且通过有效的自我展示,有助于使学生的知识学习、能力锻炼和素质培养有机结合起来,从而有效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和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提高。

三、实施“调研—互动法”的创新意义及应该注意的问题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调研—互动法”教学模式与传统的知识灌输型思政课教学模式相比较而言,其创新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该教学模式通过提供学生探究性课题并进行社会调查,有效实现了教材知识与社会实际相结合,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也实现了学生主体知识的自我建构和学生主体行为的自我教育。第二,该教学模式通过“课堂展示与答辩”环节,有效实现了教师讲授与学生有效参与相结合,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主体性与创造性,也更有利于促进教学相长。第三,通过进行社会调查与课堂展示,有效地实现了学生、教师以及社会之间的互动,从而锻炼学生的能力和素质,提升课堂教学效果。第四,将课题调查报告、课堂展现以及平时参与课堂讨论综合起来作为期中成绩,并提高其比重,完善思政课教学的评价机制,有助于突破传统考试方式的弊端,促使学生将主要精力放在平时,以此推动学生平时道德素养的养成。

另外,要想在实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调研—互动法”教学模式过程中取得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还应该注意协调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基本问题:

一是要协调处理好学生在课程中的精力投入与各项能力训练的关系。要使本教学模式能够有效进行,就要突破目前学生单纯靠背书来完成课程的现状,使学生花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真正投入到社会调研实践中去,这样才能够对学生综合能力进行较好的训练。

二是要进一步协调处理好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问题。由于目前思政课教学存在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脱离,实践教学常常流于形式的情况,如何通过教学模式改革,将两者有效地统一在一起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这将直接影响学生从认知到行动转化的问题。

三是要处理好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问题。目前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内容高度浓缩,如何更好地对其加以诠释,紧密结合现实社会实际非常重要,因为它将直接影响课程教学的目的和意义。

四是要进一步提高这一教学模式的吸引力与感染力。以问题小组为组织形式,以探究性课题为轴心,可以激发学生对理论学习的兴趣,而且通过增加各种互动环节,可以有效地提升课堂教学中的学生有效参与问题,在增强课程体验性的同时也有利于学生思想素质的培养。

五是要处理好学生成绩的综合考评问题。应当通过加大平时成绩的分值比重,引导学生更加注重平时的表现并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可以认为,我们只有较好地解决了以上的几个相关的重要问题,“调研—互动法”教学模式才能够真正发挥它在思政课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和功能。

总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实施“调研—互动法”教学模式是理工科实验研究方法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领域的某种借鉴与运用,体现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人本化、实践化和生活化的发展取向,突显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能动性,对于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增强高校思政课教学的主体性、开放性、实践性和有效性,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查广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体验式实践教学探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9).

篇8

延安辰明沼气能源有限公司

韩长赋对该公司采取“市场运作、政府扶持、建管结合、收费服务”的服务模式表示肯定。

科技部调研总共25次,主要集中在科技创新、基础研究、科技体制改革等方面。

江淮汽车集团

安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势头很好,下一步要在应用推广上创新思路、创造经验,推动更多新能源汽车驶入普通家庭。

――万钢在江淮汽车集团考察时

公安部调研共有9次,主要集中在公安信息化建设、综治维稳、公安主题教育实践等方面。

南昌市公安局指挥中心

南昌市公安局的信息化建设在实战应用中初显成效,改进完善公安信息系统,进一步提高信息化应用水平,把公安信息化建设向更高层次推进。

――张新枫在江西调研时

环保部调研共14次,主要集中在污染治理、农村环境连片整治方面。

哈尔滨治理“三沟一河”

周生贤对哈尔滨市委市政府治理“三沟一河”的做法和决心给予高度赞扬。周生贤认为,改造好“三沟一河”,将会给哈尔滨带来新优势、新发展。“三沟一河”清,哈尔滨兴。周生贤表示,环境保护部将大力支持“三沟一河”的治理。周生贤建议,黑龙江省应该建设生物监测站。

住建部

住建部地方调研共4次,主要集中在保障房和房地产市场调控方面。

陕西咸阳连年

超额完成廉租房任务

从2007年开始,咸阳市率先在全省建设廉租房,已建设45.74万m2、9179套,连年超额完成省里下达的任务。2011年,咸阳全市已上报新建保障性安居工程项目48个,36264套,其中,廉租房占40%。姜伟新对咸阳市房地产市场调控和保障性住房建设工作给予充分肯定。

国土资源部

国土资源部调研共14次,主要集中在土地利用、矿产勘探、地质灾害防治等方面。

探索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新路

作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资源开发力度较强的省份,江苏尤其会日益受到土地资源、矿产资源的刚性制约,必须转变管理和发展理念,大力探索创新,在保障发展、保护资源、维护群众合法权益方面探索一条节约集约利用资源的新路。

――徐绍史在江苏调研时

民政部

民政部调研共16次,主要集中在公益慈善、养老服务、社会组织管理等方面。

公益慈善

民间公益慈善项目需要社会各界的扶持。同时,社会组织也应该通过完善内部治理结构等方式,把项目运行好,发挥好作用,提高社会公信力。

――李立国在北京西城区考察瓷娃娃项目时

水利部

水利部调研共21次,主要集中在水利对口支援、农村饮水安全、高效节水等方面。

贵州铜仁水利扶贫

铜仁水利扶贫和毕节重点扶持水利建设成效显著,水利良性发展体制和机制初步建立,水利行业能力全面提升,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和支撑作用凸显。

――矫勇在贵州铜仁考察水利工作时

卫生部

卫生部地方调研共16次,主要集中在医疗卫生改革、中医药发展、乡村医生保障等方面。

陕西府谷医改

陈竺在陕西府谷考察对府谷的医改工作给予了高度肯定,认为陕西省的卫生工作,特别是医改五项重点工作为全国创造了经验。

人社部

人社部调研共13次,主要集中在大学生创业就业、劳动保障、社会养老保险等方面。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