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11 09:20:27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重症医学科护理规章制度,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1.1全能急救护理人员欠缺,护士素质参差不齐,护士服务观念陈旧由于医院护理人员缺乏,急诊护理管理人员均来自不同科室人员,均未经过急诊专科的专业学习和专科培训,低年资护士均没有5年临床护理经验,直接上岗,法律知识缺乏,对处理突发状况的应急能力差,护理经验少,对医院的护理规章制度不能熟练掌握,高年资护士在急诊倒班有厌倦、懈怠情绪,对患者的服务意识差,不能仔细观察患者的病情,急诊患者家属普遍存在急躁、焦虑、言语冲动,甚至失态,而急诊的医护人员对各种各样的疾病又司空见惯,觉得家属过于夸张,产生反感情绪,因此,工作欠积极主动。
1.2各项规章制度落实不到位个别护士不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由于急救设备多,进行口头交接,做不到班班亲自开启各抢救设施查看备用状态,执行各项操作时,由于急救时病情危急,各种记录、标识不及时书写,护理文书记录不严密,查对不严格,抢救患者使用抢救仪器不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危重患者的抢救制度落实不彻底,不能及时巡视留观患者,造成液体外渗、滴空液体等现象,均可造成护理不良事件。
1.3相关科室方面的问题辅助科室如功能科、检验科、放射科、收费室、药剂科等由于急症患者没有时间性,随时来做检查,中午、夜间或节假日期间找不到人、机器现开机,或是患者未带足费用,相关科室不予检查,都会耽误时间,这些都容易引起纠纷,产生不满情绪。
2管理对策
2.1成立科内质控管理小组,加强安全管理科内成立质控小组,年资高的护士为质控组成员,按照护理质量标准分工明确,责任到人,互相监督,及时发现问题,随时告知,每月一次全科护理质量分析会,进行发现问题,分析、整改、反馈、评价,再整改、再评价,建立护理质量持续整改体系,运用现代化质量管理方法,将各种制度真正落实到位,使急诊护理质量管理制度化、标准化,真正落实到位,切实为患者提供安全放心满意的优质服务[2]。
2.2提高科内护士整体的急救护理操作技能重点加强培训年轻护士的严谨慎独精神:根据能级护士制订不同的培训计划,利用每天晨会交班完毕后组织护士按照培训计划进行急救专科理论操作技能的业务学习,学习各种急诊常见急症抢救流程,培养每名急诊护士的快速反应能力,娴熟的操作能力,临危不乱的应急能力[3],使护理人员在急救时从容应对各种急症,即使急救时间再紧迫,也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程,保证护理安全。
2.3保障各项制度的落实,加强规章制度的培训制度健全,但监督管理不到位,也是影响护理质量管理的因素,要不断加强规章制度的学习,尤其是对个别护士进行重点帮教,落实制度的自觉性,不定期检查制度落实情况,特别是查对、交接班制度,与平时工作考核挂钩,激发大家严格按照制度完成每一项护理操作,确保急救设备、器材随时处于备用状态。
2.4积极与院领导协调沟通,加强院领导对急诊医学科的重视医院成立急救小组,遇到大型交通事故和突发意外灾害患者多的情况,急诊医护人员应付不了,由院领导或总值班及时抽调备用人员参加抢救,不耽误任何抢救时机,对没钱无主患者,院总值班可以先签字做检查和入院,辅助科室要制订严格的相关规章制度,夜间节假日须向急诊医护人员说明去向,先做急诊再做平诊,增添新的抢救设备仪器,争取在短时间内及时救治急危重症患者,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
3结术语
1.1全能急救护理人员欠缺,护士素质参差不齐,护士服务观念陈旧
由于医院护理管理人员缺乏,急诊护理人员均来自不同科室人员,均未经过急诊专科的专业学习和专科培训,低年资护士均没有5年临床护理经验,直接上岗,法律知识缺乏,对处理突发状况的应急能力差,护理经验少,对医院的护理规章制度不能熟练掌握,高年资护士在急诊倒班有厌倦、懈怠情绪,对患者的服务意识差,不能仔细观察患者的病情,急诊患者家属普遍存在急躁、焦虑、言语冲动,甚至失态,而急诊的医护人员对各种各样的疾病又司空见惯,觉得家属过于夸张,产生反感情绪,因此,工作欠积极主动。
1.2各项规章制度落实不到位
个别护士不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由于急救设备多,进行口头交接,做不到班班亲自开启各抢救设施查看备用状态,执行各项操作时,由于急救时病情危急,各种记录、标识不及时书写,护理文书记录不严密,查对不严格,抢救患者使用抢救仪器不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危重患者的抢救制度落实不彻底,不能及时巡视留观患者,造成液体外渗、滴空液体等现象,均可造成护理不良事件。
1.3相关科室方面的问题
辅助科室如功能科、检验科、放射科、收费室、药剂科等由于急症患者没有时间性,随时来做检查,中午、夜间或节假日期间找不到人、机器现开机,或是患者未带足费用,相关科室不予检查,都会耽误时间,这些都容易引起纠纷,产生不满情绪。
2管理对策
2.1成立科内质控管理小组,加强安全管理
科内成立质控小组,年资高的护士为质控组成员,按照护理质量标准分工明确,责任到人,互相监督,及时发现问题,随时告知,每月一次全科护理质量分析会,进行发现问题,分析、整改、反馈、评价,再整改、再评价,建立护理质量持续整改体系,运用现代化质量管理方法,将各种制度真正落实到位,使急诊护理质量管理制度化、标准化,真正落实到位,切实为患者提供安全放心满意的优质服务。3.2提高科内护士整体的急救护理操作技能重点加强培训年轻护士的严谨慎独精神:根据能级护士制订不同的培训计划,利用每天晨会交班完毕后组织护士按照培训计划进行急救专科理论操作技能的业务学习,学习各种急诊常见急症抢救流程,培养每名急诊护士的快速反应能力,娴熟的操作能力,临危不乱的应急能力,使护理人员在急救时从容应对各种急症,即使急救时间再紧迫,也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程,保证护理安全。
2.3保障各项制度的落实,加强规章制度的培训
制度健全,但监督管理不到位,也是影响护理质量管理的因素,要不断加强规章制度的学习,尤其是对个别护士进行重点帮教,落实制度的自觉性,不定期检查制度落实情况,特别是查对、交接班制度,与平时工作考核挂钩,激发大家严格按照制度完成每一项护理操作,确保急救设备、器材随时处于备用状态。
2.4积极与院领导协调沟通,加强院领导对急诊医学科的重视
医院成立急救小组,遇到大型交通事故和突发意外灾害患者多的情况,急诊医护人员应付不了,由院领导或总值班及时抽调备用人员参加抢救,不耽误任何抢救时机,对没钱无主患者,院总值班可以先签字做检查和入院,辅助科室要制订严格的相关规章制度,夜间节假日须向急诊医护人员说明去向,先做急诊再做平诊,增添新的抢救设备仪器,争取在短时间内及时救治急危重症患者,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
3结术语
述职报告是任职者陈述自己任职情况,评议自己任职能力,接受上级领导考核和群众监督的一种应用文,具有汇报性、总结性和理论性的特点。下面就让小编带你去看看重症医学科护士长年终工作述职报告范文5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重症医学科护士长述职报告1斗转星移,寒来暑往。如今我在护士工作岗位上已耕耘了整整十年。从开始到现在,我都始终保持一种心态去工作,那就是既然做了就要用心做好每一件事,做到尽职尽责。
在学习上,严格要求自己,刻苦钻研,勤奋好学,态度端正,目标明确,基本上牢固的掌握了一些专业知识和技能,作到了理论联系实际;除了专业知识的学习外,还注意各方面知识的扩展,广泛的涉猎其他学科的知识,从而提高了自身的思想文化素质。
在ICU工作期间,在科主任及护士长的领导下,做到上班不迟到、不早退。正确执行医嘱及各项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做好基础护理。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和三查七对制度。
对待患者能文明礼貌的服务,做到举止、态度和蔼,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从患者的角度,用患者的观点,把患者的所思、所想、所需、所求、所急、所难作为护理工作的基本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做到“来有迎声、问有答声、走有送声。经常与患者沟通,及时了解他们的动态心理,并做好健康宣教。
除了ICU特有操作及基础操作外还掌握了血液净化、胎心监护等精密仪器的使用及相关护理并做好带教工作,把自己所学毫不保留的传授给组员及进修、实习生们。
在生活上,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生活充实而有条理,有严谨的生活态度和良好的生活态度和生活作风,为人热情大方,诚实守信,乐于助人,拥有自己的良好出事原则,能与同事们和睦相处;积极参加各项科外活动,从而不断的丰富自己的阅历。
随着护士角色范围的扩展,护士不仅仅是病人的照顾者,而且是病人及其家属的教育者、咨询者和健康行为的倡导者。对护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不断的学习,用知识充实自己,研究新技能,努力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
加强自身业务建设,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从而使自己的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更上一个台阶,以便能更好的服务于患者。做一名优秀的护士,无愧于白衣天使的光荣称号。
重症医学科护士长述职报告2岁末年初,回顾重症医学科病房起步的这五个月当中,在院领导的关心,护理部及科主任指导,及全体护理人员的共同努力之下,ICU的护理工作顺利展开,初见成效,并借三甲医院评审契机,更上新台阶。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完善病房设施,加强病房管理:
ICU是危重病人进行抢救和严密监测的场所,要求病房环境合理、简洁、方便,利于观察和抢救,病房的抢救设施齐全,在院领导的支持下,筹建ICU病房并完善了各项设施和仪器。共备1台呼吸机,1台除颤仪,5台心电监护仪,6台注射泵,5台输液泵等各种医疗用品。
二、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完善的设施离不开有效的管理,这一年中相继制定了ICU相关制度:重症医学科工作制度,重症医学科入室管理制度,业务学习制度、三基考核制度、突发事件应急制度、护理查房制度,护理质量考核制度,贵重仪器管理制度、贵重药品管理制度、病房消毒隔离制度等。
做到理论基础定期巩固更新、三基培训时时训练、物品定点定位放置、固定仪器、药品、物资管理人员,责任到人。有效的病房管理保证了ICU的日常工作。我科的医务人员平均年龄低,资历浅,且大多数缺乏ICU专科经验,因此在建科初期我科制订了严格周密、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及诊疗护理常规,同时定期督查执行情况,保证了各项工作有章可循,从而使ICU秩序井然,忙而不乱。
三、提高医务人员业务素质,加强自身建设:
由于ICU的工作性质及严格要求,医生护士始终处于病人治疗及观察的第一线.因此,ICU医务人员的素质如何,将直接关系到ICU的护理工作质量。ICU护士的培训工作是我科工作之重点,在后续教育中采取了在职培训,外出进修,自学与考核相结合等办法。
每周开展业务学习,每月技术操作培训,开展护理查房。结合临床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定期开展例会,讨论学习,使工作流程常规化。
今年输送二名护士分别到上级医院ICU学习、进修,取得ICU岗位证书。鼓励全科护理人员均参加了护理专科或本科的在职教育。一年的培训使得ICU全体医务人员能基本胜任日常工作。
四、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初显:
五个月来,我科收治病人40余例,成功抢救了包括蛇伤致呼吸停止、产后DIC、肺部感染致呼吸道阻塞等病人,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一年来的护理工作由于院领导和医务科、护理部主任的重视、大力支持和帮助,内强管理,外塑形象,在医疗、护理质量、职业道德建设上取得一定成绩。
回顾工作既有成绩更有不足。今后应在行政管理提高效率、业务工作精益求精两方面苦下功夫,争创更好的成绩,为我院贯彻十__大精神,推动工作全面发展发挥应有的贡献。
望院领导在ICU院内、院外培训方面继续给予关心和支持,使我们不断提高ICU护理队伍整体素质,保障医疗安全。
重症医学科护士长述职报告3岁末年初,回顾,我在担任ICU护士长这一年期间,在院领导的关心下,在科主任和护理部主任的帮助和支持下,使ICU的护理工作得以正常运行.这一年来,在继续深入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思想指导下,顺利完成了本职工作,现将一年来的工作做如下几方面总结:
一:完善病房设施,加强病房管理:
ICU是危重病人进行抢救和严密监测的场所,要求病房环境合理、简洁、方便,利于观察和抢救,病房的抢救设施齐全,在原有ICU病房的简陋条件和设施下,在院领导的支持下,完善了各项设施和仪器,一年当中,增设了1台血滤机,,1台纤维支气管镜及储镜柜,一台超净工作台,以及各种医疗用品.,以优质的病房条件服务于患者,完善的设施离不开有效的管理,这一年中制定了:ICU仪器、设备的管理制度,各种药品管理制度,病房消毒措施.做到物品定点定位放置,固定了仪器管理人员,药品管理人员。.一年来,有效的病房管理保证了ICU的日常工作.
二:建立、健全、落实各项规章制度:
ICU收集全院各科室以及外院的危重病人,机构庞杂,医疗护理任务繁重,而我科的护理人员均年龄较轻,资历浅,工作责任心不够强,且ICU护?a href='//xuexila.com/yangsheng/kesou/' target='_blank'>咳嗽绷鞫洗?因此制订一套严格周密,切实可行的制度常规,以保证ICU的护理工作正常运转,本年度增加了各项护理操作常规,急救药品毒麻药品每日每班清点制,无菌物品治理制度,护士培训计划,消毒隔离制度等,制定的同时督促,检查执行情况,各项制度常规保证了各项工作有章可循,从而使ICU秩序井然,忙而不乱,其工作效能得以充分发挥.
三:提高护理人员业务素质,加强自身建设:
由于ICU的工作性质及严格要求,护士始终处于病人治疗及观察的第一线.因此,护理人员的素质如何,将直接关系到ICU的工作效率.这一年来,ICU护士的培训工作是我科工作之重点,我们除了科室制定的护士培训计划外,我们还参加了护理部安排的院内及院外的培训,另外在科主任的安排下,我科大部分护士还参加了弋矶山医院及二院举办的重症医学科年会。
在ICU护士的后续教育中,我们还将采取在职培训,外出进修,自学与考核相结合等办法,并结合医疗定期举办科内业务讲座及参加护理查房,严格按照培训计划进行培训并考核,全科护理人员均参加了护理专科的在职教育,一年的培训使得ICU护士能胜任日常工作,大多数护士成为ICU熟练人才.
要做好ICU护士姐妹的领头雁,必须加强自身学习,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我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和熟练把握操作技能,并在网络上查阅ICU相关资料,学习和探索,以提高自己的治理水平和业务水平。
重症医学科护士长述职报告4作为一名护士,我在院领导、科主任及护士长的领导下,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遵循,用于创新、锐意进取。工作中始终坚持将提高护理质量、强化医疗安全、创建和谐医患关系作为重中之重,以实现我科“病人满意、组织满意、自己满意”为目标。
南丁格乐曾经说过:“护理工作是平凡的工作,然而护理人员都用真诚的爱,去抚平病人心灵的创伤,用火一样的热情、去点燃患者战胜疾病的勇气。”
是的,护理工作的确是个非常平凡的工作,尤其我们ICU,患者病情重,完全不能自理,为了提高这些住院病人的生活质量,我和我科全体护士在护士长的带领下,在搞好医疗护理的同时,积极扩展生活护理范畴,从更新床单被褥,定期修剪指甲,指导病人做有益的文体活动,到谈心聊天,给予病人精神上治疗和安慰。
在工作中我本着“将工作做的更好”这一目标,严格执行医嘱,三查七对制度及无菌操作原则,坚守慎独精神,即使是一片维生素也决不马虎,不凭经验,不凭印象,积极完成各项任务,ICU患者病情重变化速度快,随时都有抢救的可能,我也曾不止一次地配合医生抢救过危重病人,但我们的及时抢救与精心护理下,病人意识逐渐清醒,转危为安,每当将他们从死神手中拉回,即使没有听到一声感谢的话语,我都会感到无比的高兴与欣慰。
因此护士不仅要有一颗同情的心,一双愿意工作的手,更应该用爱心、细心,和责任心去解除病人的病痛,用无私的奉献支撑起无力的生命。
我们科的护士比较少,病人多,工作强度大,晚夜班频繁,有时候难免会有一些抱怨,但在任何情况下,只要患者需要,病情需要,工作永远是第一位的,节假日的概念,我觉得护理事业是一项崇高而神圣的事业,我为自己是护士队伍中一员而自豪,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加倍努力,为人类护理事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重症医学科护士长述职报告5紧张而忙碌的20____年即将结束,担任ICU护士长这一年多的期间,在院领导的关心下,在科主任和护理部主任的帮助和支持下,使ICU的护理工作得以正常运行,根据年初的计划,圆满地完成了今年的护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总结如下:
一:完善病房设施,加强病房管理
ICU是危重病人进行抢救和严密监测的场所,要求病房环境合理、简洁、方便,利于观察和抢救,病房的抢救设施齐全,在原有ICU病房的简陋条件和设施下,在院领导的支持下,完善了各项设施和仪器,一年当中,增添了两台心电监护仪、一台亚低温治疗仪、更新升级了血气分析仪,并更换了各种心电监护仪旧的导联线,并安装了开水供应设施,以及各种生活设施,以优质的病房条件服务于患者,使得ICU的病房条件较前有了很大的改善。
二:建立、健全、落实各项规章制度
ICU危重病人较前明显增多,医疗护理任务繁重,而我科的护理人员均年龄较轻,资历浅,个别护理人员工作责任心不够强,因此在原有制度的基础上进行了不断完善和修改,制订了ICU护士入科须知、ICU工作流程及A、P、N班护士职责等以保证ICU的护理工作正常运转。
三:优质服务示范病房开展、绩效考核的落实
在护理部的大力支持下,我科于九月份开展了优质示范病房,根据科室的特点,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改进科室工作,努力为病人提供安全、优质、满意的护理服务。并将人性化服务落实到护理工作的各个环节,在不断的探索和改进中,ICU的优质护理服务工作质量与日俱增,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也大为提高。通过认真落实绩效考核工作,使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及工作积极性有了很大的提高。
四:提高护理人员业务素质,加强自身建设
由于ICU的工作性质及严格要求,护士始终处于病人治疗及观察的第一线。因此护理人员的素质如何,将直接关系到ICU的工作效率。这一年来,ICU护士的培训工作是我工作之重点,在ICU护士的后续教育中,我采取了在职培训,外出学习,自学与考核相结合等办法。结合我科情况定期举办科内业务讲座及护理查房,使我科每一位护理人员均能独立完成PPT的制作,并提高了她们的讲课水平。一年的培训使得ICU护士能胜任日常工作,大多数护士成为ICU熟练人才。
五:落实电子病历、规范了护理文书的书写
我院从2月份更新了新系统,逐步落实了电子病历,护理人员通过医院的培训与自学,均掌握了新系统的使用。在原有护理评估的基础上,增加了约束带使用告知书、护理记录中体现了管道滑脱、压疮及镇静的动态评分。
六:科研工作已初步开展
我科在院领导及护理部的大力支持下已初步开展了两项科研课题:“集束化护理干预脑卒中患者肺部感染的临床研究”与“羧基斯坦预防肺部感染的应用研究”已在课内进行了培训,增强了科内护理人员的科研意识,使她们对护理科研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关键词:重症医学科;用药安全;用药管理;对策
1重症医学科用药安全管理的现状
1.1医护人员
(1)药品存放不规范。重症医学科涉及的药物种类众多、药物数量较大,因此护理人员在进行药品摆放时,常因空间有限而擅自拆除药物外部包装,导致在以往的拿取及存放工作中因不易辨别,与其他药物混淆、拿错,加剧了用药安全问题。部分护理人员因自己的粗心大意,容易将药物放错药盒,长期将不同的药物混放。另外,冷藏的药物未能及时存放进冰箱冷冻保存,导致药效降低,甚至产生毒副作用的情况也是时有发生[2]。(2)药理知识欠缺。重症医学科的工作任务量繁多,招收进入的新护士常不能适应该科室的紧张环境,导致心理紧张。在入院考核时,考核制度不够严谨、门槛较低等因素,也导致护理人员队伍的职业素质参差不齐,药理知识有所欠缺。部分护士对药物使用方法和不良反应等方面的知识缺乏,因此在与患者及医生的沟通中也存在着问题。未在配药时使用专用的溶媒、未按照药物说明书严格用药、不能有效遵从医嘱等因素也加剧了用药安全问题的产生,从而引发医患纠纷。(3)核查制度不严谨。是否具有严格的核查制度、严格落实核查制度,是保障安全用药的前提条件。但在临床工作中,真正能做到按时、按次,严格落实核查制度的护理人员较少,常因各种因素未能严格执行,导致少用、多用、错用药物的问题。然而,研究证明,通过严格执行核查制度能够大大降低护理差错的发生率[3]。(4)缺乏严谨的护理意识。医嘱核对不仔细导致医嘱实行出现问题,导致患者延时用药、用错药的现象也有发生,这都与护理人员缺乏严谨的护理意识所造成的。护理工作待遇较低,部分护士受到资金、待遇的影响而敷衍工作,缺乏责任心和奉献精神。原有的奖惩制度强调在护理工作出现差错时给予护理人员惩罚,造成护士因逃避惩罚而隐瞒不报,不利于总结经验教训、也不利于护理工作的持续改进和完善。另外,护理人员法律意识淡薄、口头医嘱、单人取药等行为都可能带来法律隐患。
1.2仪器因素
重症监护室的治疗过程中,离不开各种精密仪器的运转,而仪器一旦发生故障也会威胁到患者的健康。因此,护理人员应提高警惕,不能过度依赖于仪器的指示,一旦仪器的指示灯出现故障,极易延误患者的治疗。重症患者在进行治疗时,需要护理人员与精密仪器的高度配合,两者中一旦有一方出现问题,很可能会耽误患者治疗,导致医疗事件的发生。
1.3管理制度
(1)人力资源配备不足。护理人员大多为女性,产假、病假等原因导致护理人员不能按时全部到岗,因此在临床护理工作中难免出现人手不足的问题。另外,危重症患者病情较急、病情变化快,日夜颠倒的工作情况经常发生,也导致了护理人员休息不足,在工作时不能保证充沛的精力。(2)组织管理不严格。对药物管理不够重视,组织管理不严格也是引发用药安全问题发生的因素之一。虽有较为专业的人员进行管理,没有严格的排班制度,在交接班时并不严谨,容易出现意外情况。科室没有专门的药物管理小组,未按时对药物进行检查,也没有组织相关人员学习药物使用知识[4]。(3)特殊药物管理不规范毒麻类、精神类药物由于其特殊性,在交接时出现纰漏很可能会诱发重大问题。如在紧急气管插管需用吗啡时,未按照要求实行双人双锁管理制度、处方药存在漏开等现象。(4)备用药物管理不严谨。由于危重症患者在治疗时较为特殊、治疗时间紧迫,在进行救治时常是先使用再记录,护理人员手忙脚乱之下,记录数据也不准确,领药、用药时会可能会出现数量不准确的情况。最终在患者死亡或出院时,电脑记录数据与实际情况不符,导致患者无法正常领药,降低工作效率,也容易引起患者不满。
2干预措施
2.1加强人员培训
(1)提高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通过加强组织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侵权责任法》,提高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让护理人员从心理上认可法律的重要性,认识到医疗纠纷及医疗事故的严重性。让护理人员学会用法律意识捍卫自身正当利益,提高自我风险的防范意识,严格遵守各个操作流程,降低可能意外事故的发生率[5]。(2)加强护理人员的药物知识基础。足够扎实的药物知识理论,是保证护理人员在进行重症医学科护理管理工作中的基础,也是提高用药安全性的前提条件。科室每月召开一次例会,安排讲课,讲授相关药物知识,学习药物的使用及管理知识。由护士长带头总结以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不断完善和改进护理管理措施。科室建立“常用药物使用说明书及配伍禁忌”档案,将科室常用药物的使用办法、不良反应、配伍禁忌等情况记录在册,要求护理人员按时学习,并加强认知。将药物知识理论列入季度考核中,考察护理人员对药物知识的掌握情况,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奖惩,调动工作积极性。
2.2完善管理制度
(1)设立专门管理小组。成立重症医学科的高风险药物安全管理小组,由科室主任和护士长担任正副组长,以高年资护士帮助低年资护士的方式,调动全体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护理能力。根据医院具体的规章制度,制定出适合本科室的、切实可行的药物管理规章制度和流程。有小组负责检查药物的存放及管理,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同时,组内成员应互帮互助,由于低年资护士的临床经验不足、应急能力较差,在应对意外情况和保管高风险药物方面尚有缺陷,高年资护士应主动负担起教导责任,帮助低年资护士尽快适应工作环境、提高业务能力。(2)加强药物管理。各类备用药物按照每季度检查一次的频率进行登记,过期或临近过期的药物应用醒目颜色的笔标注。抢救类药物应根据各科室需求不同,进行合理的数量调整,并建本登记。交接班时实行双人双锁管理,不能仅仅是口头医嘱,还应将盘点和检查情况记录在册,以方便查备。加强与医生的沟通,在使用毒麻类、精神类等高风险药物时应及时开处方并放入特定区域保存。各类药物根据科室使用数量不同,调整发放数量,做到资源的合理配备,减少浪费。护理人员在帮助患者服药时应仔细核对患者的信息和药物信息,以确保正确用药,保证患者的健康。
2.3检测设备仪器
定期检查和维修各类仪器,确保仪器的正常运作。护理人员不应完全依赖于仪器,还要加强巡视,观察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病情变化,避免意外情况的发生。通过添加药物标识、及时补充药物、按时清理维修等措施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
【关键词】重症医学科 专科护士 培训
重症医学科是医院急、危、重病人集中的地方,收住的病人往往处于生死关头,病情瞬息万变,甚至有猝死的危险。重症医学科的护士参与抢救的全过程,及时准确完成各项治疗护理,并24小时动态监护病人病情。护士严密监护的结果和治疗经过供医生作为诊疗参考,动态调整诊疗方案。因此,重症医学科护士在抢救危重病人中承担着重要的角色,她们的素质和护理质量直接影响到病人抢救的成功率。现把我院重症医学科护士规范化培训经验介绍如下。
1 我院重症医学科概况
1.1 我院属于县市级三级乙等综合医院,编制床位500张,重症医学科编制床位10张。年均收治病人1287人,床位使用率达75.8%,抢救成功率87.6%。
1.2 重症医学科护理人力资源配备 配备正护士长1人,副护士长1人,护士24名,护理员3名,床护比为1:2.6,符合国家综合医院人员配备标准。
1.3 重症医学科护理人力结构 配备的26名护士中,本科学历4人,专科学历8人,中专学历14人;副主任护师3人,主管护师4人,护师4人,护士15人。
2 重症医学科专科护士培训
2.1 护理人员素质
2.1.1 重症医学科固定在岗护士条件:①必须取得护士执业证书;②在医院其它科室试用3个月,经理论、技能考试合格;③在全院内、外大科轮转满3年,具有一定临床护理经验;④经过三个月的专科准入培训,培训结束后经理论、技能考核,成绩达标,方可从事重症医学科的护理工作。
2.1.2 重症医学科收住的均为危重病人,随机性大,病情严重而复杂,病情程度难以估计,往往需要紧急抢救。因此重症医学科护士还必需具备以下条件:①专业性强,知识面广。认真学习护理专业知识,掌握护理新动向,了解各种危重病的临床表现、抢救程序,熟练掌握各种器械、仪器性能及使用方法,有精湛的护理技能和敏锐的观察力;②镇定自如,反应灵敏,操作熟练,忙而不乱,争分夺秒地配合医生进行及时、准确、有效的抢救。③坚守岗位,严格遵守各项操作规程,认真执行“三查”、“八对”。④ 语言要有专业性、逻辑性,符合职业道德要求。具有双向法律防护意识,既要保护病人的利益,又要有自我保护意识,以免引起不必要的医疗纠纷。
2.2 综合培训
在临床内、外大科轮转了三年的护士已具有一定的护理临床经验和理论知识,但对危重患者的病情观察、如何配合医生进行抢救及紧急情况下抢救仪器的使用等方面的知识尚有欠缺,因此,对她们进行重症医学科的专科培训具有重要意义。
2.2.1 专科准入培训 培训时间为3个月,培训内容如下:第一周:①熟悉重症医学科的概况、环境布局;②掌握重症医学科的各项规章制度、各班次的工作内容及岗位职责;③掌握特殊感染病人的隔离、护理。第二周:①介绍接、送病人的程序;②在带教老师指导下看护一个病情较稳定的病人;③讲解心电监护仪的使用、消毒及保管。第三周:①熟练掌握病人生活护理及基础护理;②熟练插胃管、喂食,留取各种检验标本。第四周:熟悉外科各类导管相关知识及护理操作规程。第五周:①掌握深静脉置管护理;②学习动脉血气分析的采集及血气分析报告的阅读。第六周:学习本科表格式护理文件书写格式,在带教老师指导下书写护理记录。第七周:熟悉有创血压监测相关知识,掌握有创血压监测。第八周:掌握输液泵、微量泵的临床应用及护理;能独立进行人工气道的护理。第九周:①掌握简易呼吸器使用的相关知识;②学习与患者及家属沟通的技巧;③掌握医嘱处理流程,熟悉使用电脑处理医嘱。第十周:熟悉呼吸机使用的相关知识及操作技能。
第十一周:熟悉呼吸衰竭及ARDS的诊断、临床表现、治疗及护理。第十二周:学习心电除颤技术,掌握心肺复苏术。
2.2.2 专科理论知识培训 科内理论培训:每月二次业务学习;每月一次护士长晨间提问及护理业务查房;每二个月一次专科、三基理论考试;每季度一次护理疑难病例讨论,并做好记录。护理部理论培训:①五年以下护士:每月一次护理业务学习,每月进行一次专科、三基理论考试,成绩达标;②五年以上护士:每季度一次护理业务学习、专科及三基理论考试,成绩达标。每季度一次全院护理业务查房和疑难病例讨论。 转贴于
2.2.3 专科操作培训 护理操作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我们通过示教、讲解、提问、讨论的方法提高护士对护理操作技能的认识,加深对规范化操作流程的印象。最需要接受的操作培训项目是:简易人工呼吸器的使用、心肺复苏术,这也是患者突发心跳骤停后,在医生未到抢救现场时护士可以独立完成的急救操作,尽早实施此类操作能为患者获得成功复苏奠定良好的基础[1]。其次是:监护仪的使用、呼吸机的使用、除颤仪的使用、气管切开护理、气管内吸痰、经口鼻吸痰、接手术后患者、中心静脉压监测、静脉滴(推)注泵的使用、动脉穿刺术、轴线翻身法、心电图机的使用等。
科内操作培训:护士长定期组织全科护士进行专科操作培训,每季度有计划地进行各项操作考核,并做好记录。护理部专科操作培训:指定专人负责重症医学科护士进行专科操作培训,每季度有计划地进行专科各项操作考核,成绩达标,与个人年终考核成绩挂钩。
2.2.4 规范交接班培训 采取主动流程管理模式进行交接班,在交接班过程中,接班护士对患者病情的掌握较传统的交接班模式更全面,更能发挥护士的主观能动性,提高护士的风险意识和对患者病情的观察能力,避免发生护理不良事件[2]。护理部制定交接班制度,每周二次进行跟班检查,以强化规范化交接班。
2.2.5 专科再培训 重症医学科护士每两年需参加各级护理学会举办的学习班、专题讲座或学术论文交流,培训率达100%;每两年接受院部专科再培训,考核成绩必需达标,方可继续从事重症医学科的护理工作。
2.2.6 选派外出培训 为了掌握护理学科专业发展的趋势,在临床实践、管理、教学、科研等方面具有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护理部每年选派重症医学科优秀护士参加国内各种短期培训班或进修学习;为了配合医疗开展各种新业务、新项目,选派优秀骨干与医生同步外出进修学习,以提高专科技术水平。
2.3 科室考核与综合鉴定
2.3.1 重症医学科上岗护士培训结束后,由科室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成员对其进行专科理论知识、专科操作技能、基础护理操作考试。
2.3.2 护士长组织全科医务人员根据考试成绩和平时工作表现进行无计名投票,对新上岗护士进行综合鉴定,考核合格者方可从事重症医学科护理工作。对确实不能适应重症医学科护理工作的护士,由护士长递交书面报告上交护理部,严格把好留用关。
2.4 满意度调查
2.4.1 护士长带领科室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成员对住院患者每月进行一次满意度调查,做好记录,并与个人奖金分配挂钩。
2.4.2 护理部每月一次对科室住院患者及全院医生发放问卷调查表,了解病人及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和医生对重症医学科护理工作质量的评价。
2.4.3 将各种问卷调查结果与科室护理质量考核、护士长个人考核及十佳护士考核挂钩。
3 小结
重症医学科在岗护士经过严格规范的专科培训后,专业理论知识、专科操作技能、配合抢救能力、病情观察能力及应急处理能力均明显提高,全面提升了护理质量,病人及家属对重症医学科的护理服务满意度达99.2%,全院各科医生对重症医学科护理工作质量满意度达98.7%,在确保医疗护理安全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参 考 文 献
1设定专门的护理小组和具体方案
(1)建立护理二级班,近年来,随着医院各科室的快速发展,每年引进的新人也比较多,,由于重症医学科收治的是全院急、重症患者,这就对护理人员提出更多的挑战,不仅要具备专科护理知识和抢救知识,而且要对病人的病情有全面系统的认识,除此之外,还要熟练掌握各种监护仪器的使用,为此,医院可通过开展护理培训班,具体由护士长和主管护师以上的人员担任,全面提升重症医学科的护理工作质量。(2)建立专门的科室QQ群或微信平台,通过网络相互交流科内最新的动态,讨论护理患者的经验,技术等,有助于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水平,提高护理工作效率。此外,管理者还可以在节假日等特殊日子里,通过网络送上祝福,让护理人员感受到领导的关怀,有助于提高护理工作积极性,更好的为科室贡献自己的力量。(3)建立排休安排,为了体现人性化的护理理念,由本科室护士长设立排休安排,每周护士长在排班前,将需要休息的护理人员及时间写在排休安排上,护士长结合科室情况,尽可能安排休息或调班,使得每一位护理人员能够充分休息,且精力充沛工作,这种护理模式,有助于形成一种良好的氛围。(4)细微之处关心,尊重护士[1]。管理者应该具有敏锐的洞察力,从细微之处关心、体贴、尊重护理工作人员,帮助他们及时解决生活及工作的难处,同时增进与护理人员的交流,使他们以最大的积极性投入到工作中,更好的为患者服务,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加快患者康复进程。
2对患者的人性化护理
鉴于重症医学科患者发病较急骤,且病情的发展较快,同时并发症较多,加之病房的环境较为特殊,所以可能导致该科室患者的心理较一般患者有差异,如需要多种导管、治疗的在就诊的过程中需要暴露身体器官,或由于身体不适导致的焦虑恐慌,或监护设备以及抢救等带来的刺激等,均会导致患者对病房不适应,同时还可能由于某些患者语言障碍,或亲友探视时间较短,所以较孤僻。所以要求护理人员在实施护理的过程中应做到以下几点:①在和患者进行沟通交流的同时应采用亲切的称呼,并且向患者主动介绍,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应首先向患者简单介绍医院的基本情况,并告知患者基本规章制度,继而减少患者的陌生感。这对主管医师的基本情况向其介绍,取得患者的信任;②根据人性化护理服务的实际要求,做到语言规范化,当患者出现激动情绪时应适当予以处理,让患者体会到关心和关爱;③护理人员应予以患者尊重,尽量减少患者器官暴露的情况,在给患者进行更衣、擦浴、导尿、换药、灌肠等操作时应适当遮挡;④在对重症医学科患者实施护理时,可采取放松训练方法减轻患者的焦虑情绪,主要包括肌肉训练、呼吸训练以及想象放松法等。
3对家属的人性化护理
患者入院后不仅需要对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同时还应热情对待患者家属,并向其介绍医院的基本情况和规定,交谈应注意文明用语,并做到态度温和,在对患者进行护理操作时应动作熟练,给家属留下良好的印象。家属探视时应详细介绍患者病情恢复情况。同时告知家属患者的饮食、药物治疗以及排泄等情况,并让患者了解出现异常情况基本处理,并及时告知医生,指导家属加入患者的护理工作中,如经常帮助患者翻身、按摩以及擦洗等,让患者感受到关心。
4环境人性化护理
在针对环境的人性化护理方面,应做到如下几点:①患者入院后应给患者营造一个舒适、干净、卫生的住院环境,每天进行病房的消毒,并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给患者准备微波炉加热食物,进一步促进患者的康复,病房内窗帘最好选用暖色调,为患者营造一种家的感觉,此外还应注意保持病房内的安静,夜间按时熄灯,确保患者充足的睡眠时间和优质的睡眠质量;②对于康复的患者的重症患者应做好隔离,并将常规救治和尸体料理做好隔离。
3讨论
人性化护理方法主要是从细节入手,与护士、患者建立良好的关系,在护理工作中营造良好的氛围,此过程中,需要护理管理者树立人性化的护理理念,保证公平、公正的原则,营造一种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的工作环境,进而激发护理工作人员对重症医学科患者的护理热情,提高其工作积极性,全面打造一支高效、和谐的护理队伍[2]。本次实验对观察组患者实施任性化护理方法,具体从开展护理培训班、建立专门的科室QQ群或微信平台,建立排休安排,细微之处关心,尊重护士等方面!开展,有效提高了护理满意度,保证护理工作的质量。有研究曾通过对比分析传统的护理模式和人性化护理服务模式护理效果,结果发现实施传统护理的37例患者护理满意度为70.27%,而实施人性化护理服务的37例患者最终的护理满意度为97.30%,组件差异经统计学分析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该研究组表示,人性化护理服务是重症医学科患者的一种理想的护理模式。
综上,实施人性化护理方法,可有效减少重症医学科的护理差错事件发生率,保证护理质量,促使患者尽早康复。
参考文献:
[1]黄子波,李观庆,罗宇欢.分析人性化护理服务在重症医学科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5,01(10):203-204.
[2]汪蓉,杨宝义,杨建国.重症医学科的人性化管理方法[J].中国医药导报,2011,12(17):122-123.
[3]徐微.重症医学科人性化护理管理效果分析[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3,05(18),:175-176.
【关键词】 重症医学科;术前访视;护士
[Abstract] Objective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is to discuss the impact of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on perioperative stress response and postoperative recovery. Methods Select January 2009 ~ December 2009, are already line into intensive all-around-doctors full-time preoperative supervision postoperative patients 70 cases of the observer group, including 30 cases of rheumatism sex heart disease, 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 10 cases, 30 patients with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Select in January~ December 2008 were not line into intensive all-around-doctors full-time preoperative supervision postoperative patients for 70 cases of control group. One of 30 cases of rheumatism sex heart disease, 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 10 cases, 30 patients with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Compare two sets of patients to the satisfaction of postoperative nursing work. Results two groups of patients to observe the satisfaction of nursing,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1). Clew full-time preoperative supervision more patients to nursing job satisfaction. Conclusion full-time preoperative supervision can improve the patient to nursing job satisfaction. Make the patient can with good state of mind, to face the surgery postoperative recovery.
[Keywords] Intensive Medicine; Preoperative visit; Nurses
1.前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术前访视是将医学、心理、社会等知识综合运用于患者手术期护理的实践过程,国际手术室护士协会(AORN)规定:术前访视是手术室护士的职能和职责之一。术前访视作为围手术期护理工作的一种新生事物,已在中国大陆广泛开展[1]。目前术前访视主要由手术室护士负责,她们访视的内容也多针对术中护理阶段,远不能满足病人术后相关知识的需求。就全国而言,对术前访视的认识程度不一,实施方法缺乏规范,但对访视者、访视内容、访视时间也有了一定共识[2]。重症医学科作为接收术后病人的主要场所,有必要采取适当措施以实现对病人高质量的护理并促进康复。
为满足病人术后需求,促进其康复,本院重症医学科于2007 年10 月设置了专职术前访视员,对择期手术后需进入重症医学科的病人进行专职术前访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访视采用术前访视单提问并记录,了解病人情况、介绍手术配合的注意事项、与病人交谈,病人能提问。本次研究调查对象为我院重症医学科2008 和2009 的手术病人。2008 年重症医学科手术病人805 例、2009 年重症医学科手术病人794 例。病人主要病种有风湿性心脏、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病人年龄跨度12 天至88 岁,学历程度高中居多约占61%。2008 年对没有专职术前访视过的病人进行满意度问卷调查80 例,2009 年参考2008 年的问卷有针对性的对病人进行选择包括年龄、病种、病史、身体状况、学历等尽量选与参考对象一致的病人,对术前专职访视过的病人进行满意度问卷调查77 例。最终对基本情况进行分析、筛选观察组和对照组都定为70 人。
术前访视的意义:①有研究认为有效的心理干预可调节患者的心理环境,提高疼痛阈值,并能使手术患者的焦虑值明显降低,使疼痛减轻[3],缓解紧张情绪,帮助病人顺利渡过手术难关。②有研究显示,术前一日手术室护士访视病人对缓解病人的焦虑情绪有显著效果。③术前访视,有针对性地实施心理疏导,可使病人感到被尊敬和被关心,在心理上获得满足感和安全感。对手术充满信心,以适应手术的需要,安静、顺利地接受手术[4]。④术前访视是手术室整体护理收集资料的一种重要手段。⑤术前访视可提高手术室护理人员的沟通技巧,激发求知欲。
1.2 研究目的及目标
目的是研究专职术前访视对重症医学科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影响。
1.3 关键词及定义
重症医学科:(Critical Care Medicine,CCM)是研究各种危及生命的病理生理状态的发生、发展规律及其诊治方法的一门临床二级医学学科[5]。它通过对因各种原因导致危及生命或处于危险的病理生理状态、并且有一个或多个器官与系统功能障碍的危重病人,及时采取系统的、高质量的医学监护和救治手段,应用先进的诊断、检测、监护和治疗设备与技术,对病情进行连续、动态的定性和定量观察,并通过各种有效的干预措施,为危重病人提供全面规范、有效的生命支持,以最大程度挽救病人的生命、改善病人生存后的生活质量。是卫生部在《医疗机构诊疗科目名录》中新增加的诊疗科目。重症医学科的主要业务范围: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和延续性生命支持;发生多器官功能障碍患者的治疗和器官功能支持;防治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
术前访视:术前访视是将医学、心理、社会等知识综合运用于患者围手术期的实践过程[6]。
护士:是指经执业注册取得护士执业证书,依照本条例规定从事护理活动,履行保护生命、减轻痛苦、增进健康职责的卫生技术人员[7]可以分成通科护士、专科护士。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设计
本研究为类试验性研究。
2.2 研究对象及标准
根据本科室收治病人的特点和有关疾病流行病学分布特点,制定病人入组标准:行心脏外科手术术后一周内;术后意识清醒,能够进行正常的沟通和交流。采用方便取样法,资料收集的特点:①由于医疗模式的转变,2008 年未进行过专职术前访视病人相对集中,2009 年进行过专职术前访视的病人相对集中。②病人资料的收集在西安市高新医院完成。③医疗模式转型提供了研究的时机,加速了资料收集速度使研究能在两年顺利完成。④2008 年对没有专职术前访视过的病人进行满意度问卷调查80 例,2009 年参考2008 年的问卷有针对性的对病人进行选择包括年龄、病种、病史、身体状况、学历等尽量选择与参考对象一致的病人,对术前专职访视过的病人进行满意度问卷调查77 例。最终对基本资料进行分析、筛选,选用70 例进行过专职术前访视的病人为观察组。选用70 例未进行过专职术前访视的病人为对照组。
2.3 研究工具及方法
采用自制问卷调查表进行。
2.3.1 抽样方法
研究时间定为两年,分成专职术前访视和未专职术前访视两组进行研究,先进行未专职术前访视调查,根据往年病人数量设计调查80 例。采用方便取样法,我院重症医学科2008 年805 例病人、2009 年794 例病人。经过筛选收集2009 年1 月~2009 年12 月进入重症医学科的进行过专职术前访视的病人70 例为观察组。收集2008 年1 月~2008 年12 月进入重症医学科的未行专职术前访视的病人70 例为对照组。
2.3.2 访视方法
观察组进行专职术前访视,术前一天下午,由专职术前访视员到各病区与管床医生进行交流,了解次日手术后需入住重症医学科的病人情况;仔细阅读病历,详细了解病史、药物过敏史、既往史及各种化验结果,对异常检查结果作重点记录[8];在术前访视记录单上记录病人的一般资料、术前诊断和手术方式,然后到病房对病人进行相关内容的访视工作。
2.3.3 专职术前访视内容
①向病人介绍外科重症医学科环境,需要准备的生活用品及入住外科重症医学科的手续;介绍外科重症医学科的探视制度,记录家属的联系方式,如有问题及时通知家属。②介绍外科重症医学科的医生管床制度,即入住重症医学科之前的原病区医生和重症医学科医生共同负责病人的治疗。③详细介绍术后入住外科重症医学科期间可能出现的情况,指导病人予以配合的方法。④观察并询问病人心理需求,做好病人的心理疏导工作,回答病人提出的问题,教会病人放松紧张心理的方法,如听自己喜欢的音乐、深呼吸、数数字、向家属或医护人员倾诉等。⑤根据病人的疾病特点和手术方式进行个性化的术前访视,回顾性提问病人术前访视的内容,根据相关专业知识或操作指南评估病人的掌握程度,如未掌握,可再次培训直至掌握为止。
2.3.4 评价方法
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评价,在参考刘玉琼[9]等问卷的基础上自行设计而成。包括病人对重症医学科护士在科室环境介绍、制度介绍、心理疏导和相关知识介绍满意度4 项内容。每项内容按满意、不满意两个等级进行评价。
2.3.5 观察指标
根据入组要求,术后一周内进行问卷调查,收集观察组和对照组病人资料。建立表格对数据进行整理,综合数据判断满意度。
2.4 研究步骤
2.4.1 建立编组
标准根据本科室收治病人的特点和有关疾病流行病学分布特点,制定病人入组标准:需要心脏外科手术治疗的病人;10~70 岁之间;无复杂心脏病;无多器官合并症;术后意识清醒,能正常沟通和交流。
2.4.2 收集资料
采用方便取样法,收集2009 年1 月~2009 年12 月进入重症医学科的病人70 例为观察组,已行专职术前访视。收集2008 年1 月~2008 年12 月进入重症医学科的病人70 例为对照组,未行专职术前访视。
2.4.3 统计分析
数据列表计算。
2.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3 结果
3.1 两组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比较
表1 两组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比较
访视项目 观察组(n=70) 对照组(n=70) χ² P小于
满意例数 满意率(%) 满意例数 满意率(%)
制度介绍 66 94.29 55 78.57 7.368 0.01
知识介绍 67 95.71 57 81.43 7.056 0.01
心理疏导 66 94.29 54 77.14 8.400 0.01
环境介绍 68 97.14 59 84.29 6.869 0.01
结果显示观察组的病人对护理工作各方面的满意度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问卷详见附录二共20 题,1~5 是环境介绍、6~12 为相关知识、13~17 为心理疏导、18~20 为制度介绍。每题可得一分或不得分,环境介绍5 分得3 分为满意、相关知识7 分得4 分为满意、心理疏导5 分得3 分为满意、制度介绍3 分得2 分为满意。
4 讨论
4.1 专职术前访视的作用
4.1.1 专职术前访视可以提高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观察组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具体分析如下:①床头悬挂异常情况提示牌,不仅方便护士观察病情,而且由于责任护士对病人的病情了解全面,护理工作更细致,让病人感到安心。②本科收治的风湿性心脏病较多,这些病人担心自己不能耐受手术的刺激,往往产生焦虑情绪。刘琳等认为[10],术前对手术病人术前访视,可解除或减轻术前手术病人的焦虑情绪,对术后病人的恢复起到积极作用。申青春的研究表明[11],规范化术前访视可降低择期手术病人的焦虑情绪。马育璇等的研究显示[12],规范化访视内容后,病人担心的问题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或缓解。而专职术前访视能不同程度地消除病人的顾虑,增加其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③对于冠状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病人,专职术前访视员在访视时往往从病情了解、交班内容、心理指导等多方面给予充分的关注,在其入住重症医学科后责任护士给予充分的重视,加强护理在用药、补液方面均给予积极的处理,降低了术后心律失常的发生率,病人及家属增强了对治疗的信心,从而提高了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④外科重症医学科病人病情复杂多变,本科室管理者根据术前访视信息,按病情轻重及病人的要求动态进行排班,安排高年资、经验丰富的护士管理大手术后的危重病人,而由低年资的护士管理手术后病情相对平稳的病人,从而为病人安全快速地康复提供保障,有利于提高病人的满意度。
4.2 专职术前访视存在的问题
本研究表明,外科重症医学科建立术前访视制度,为医护人员有目的、有计划地工作提供了依据,提高了医护人员对病人进行治疗和护理的效率,同时也有助于满足病人的特殊要求,促进了医护患关系的和谐发展。但是我在临床工作中体会到,专职术前访视在临床工作中面临护士素质低和人力资源不足的问题。
4.2.1 护士素质低
专职术前访视要由爱岗敬业、具有较高的心理健康水平、具备丰富的知识和多种能力的护士负责[13]。由于本院护理人员更新较快,低年资的护士所占比例较大,她们的临床实践能力和专业知识都有待提高。
4.2.2 护理人力资源不足
WHO资料显示,中国护士比例,护士与床位比均明显低于世界大多数国家。本院也不例外,床护比约为1:0.3,低于卫生部1:0.6的标准,同时本院护士人员流动性大,护理人员相对不足,设置专职术前访视护士必然增加护理工作量。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还需在今后工作中继续探讨。
5 结论
本研究表明,在重症医学科设置术前访视护士,能够大大提高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使患者得到了更科学、及时、全面的护理。护士对患者高度负责,提高了护理质量,改善了医患关系,提高了患者满意度,体现了护士的专业价值,从而激发了护士的工作热情。对护士进行不断的培训和反复的临床实践是达到目的有效方法之一。然而术前访视护士如何能够做到与病人有效的沟通和交流,是一项艰巨和长远的任务。 附录1:手术病人术前访视单
姓名_________ 性别____ 年龄____ 病区____ 床号_____住院号_ _
日期__________诊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拟施手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手术期宣教内容:
( ) 1. 手术室的环境介绍,解除病人因环境陌生而再产生的不安。
( ) 2. 心理护理,解除病人恐惧、紧张心理,使病人处于最佳状态下接受手术。
( ) 3. 宣教入手术室前的各项准备工作,使病人能自觉配合,做好术前各项准备。确保手术安全性。
( ) 4. 麻醉的配合及术后注意点,使病人能更好地配合麻醉的实施,平稳渡过围手术期。
( ) 5. 特殊训练,避免患者因手术殊而不适。
( ) 6. 深呼吸练习,咳嗽、咳痰的宣教,以减少术后肺部并发症。
( ) 7. 戒烟及个人卫生宣教,减少对机体的不利因素。
( ) 8. 排尿练习,减轻术后尿潴留及其引起的伤口疼痛和不适。
( ) 9. 术后早期活动的重要性,促进各部功能的恢复。
( )10. 术后合理的饮食调节,利于增强抵抗力,促进机体恢复。
( )11. 解释术后短期内可能出现的不适,告知自我调节的方法。
附录2: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表
尊敬的病友和家属:
为提升医疗服务品质,恳请您填写下列问题,并提出您宝贵意见。谢谢您的协助!请在最适合您的想法之文字下打[√]。
姓名
性别:
年龄:
住院号_
_
1、护士是否介绍病房环境,取热水,餐厅? 介绍 未介绍
2、科室医疗设备是否配置合理,使用满意? 满意 不满意
3、护士是否能及时更换床单? 能 不能
4、你对病房的卫生保洁工作是否满意? 满意 不满意
5、护士是否介绍了主管护士和主管医生? 介绍 未介绍
6、护士是否对你的病情做了比较详细的介绍? 介绍 未介绍
7、护士是否介绍了有关你饮食方面的知识? 介绍 未介绍
8、护士是否介绍了锻炼与休息方面的知识? 介绍 未介绍
9、如果你使用药物,护士是否介绍有关药物的知识? 介绍 未介绍
10、发药时,护士能否指导你按时服药? 能 不能
11、给你做检查/化验的护士能否讲明有关注意事项? 能 不能
12、你手术前后,护士是否交待过有关注意事项? 能 不能
13、护士是否经常与你交谈? 介绍 未介绍
14、当你将遇到的问题告诉护士时,能否及时得到帮助? 能 不能
15、护士能否做到语言文明,微笑服务? 能 不能
16、护士能否做到说话,走路,开关门,操作轻? 能 不能
17、解释术后短期内可能出现的不适,告知自我调节的方法? 能 不能
18、护士介绍了医院的规章制度? 介绍 未介绍
19、你对重症医学科的管理制度是否满意? 满意 不满意
20、你对重症医学科探视制度是否理解? 理解 不理解
请留下你的宝贵意见!
问卷共20 题,1~5 是环境介绍、6~12 为相关知识、13~17 为心理疏导、18~20 为制度介绍。每题可得一分或不得分,环境介绍5 分得3 分为满意、相关知识7 分得4 分为满意、心理疏导5分得3 分为满意、制度介绍3 分得2 分为满意。
参考文献
[1] 朱劲松,董晓红.术前护理访视的现状及发展简述[J].黑龙江医药杂志,2008,31(1):75.
[2] 赵静.术前访视的现状与对策[J].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2006:7.
[3] 应瑛.术前访视减轻患者手术日晨间紧张心理的研究[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5,22(4):4-5.
[4] 谢倩.我国医院手术室术前访视的现状及展望[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10):809.
[5] 钟泽.重症医学科管理和制度汇编[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4-4.
[6] 王玲,王伟智.术前访视在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7
[7] 王侠,于兰贞.护士核心能力的研究进展[J].护士进修杂志, 2007,7
[8] 郑军.对择期手术病人进行术前访视[J].中国疗养医学, 2008,17(1):33-34.
[9] 刘玉琼,徐文.住院病人对护理人员满意度的调查与分析[J].中国疗养医学,2008,14(8):988-989.
[10] 刘琳,周青萍.术前访视对手术病人焦虑情绪的影响[J].家庭护士,2008.6(11):964.
[11] 申青春.规范化术前访视对择期手术病人的影响[J].当代护士,2008,(9):28-29.
重症医学(critical care medicine,CCM)是研究危及生命的疾病状态的发生、发展规律及其诊治方法的临床学科。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是重症医学学科的临床基地,对因各种原因导致的一个或多个器官与系统的功能障碍、危及生命或具有潜在高危因素的患者,可以及时提供系统的、高质量的医学监护和救治技术,是医院集中监护和救治重症患者的专业科室。ICU应用先进的诊断、监护和治疗设备与技术对患者病情进行连续、动态的定性和定量的观察,并通过有效的干预措施,为重症患者提供规范的、高质量的生命支持,从而改善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重症患者的生命支持技术水平直接反映医院的综合救治能力,体现医院的整体医疗实力,是医院现代化的重要标志。重症医学学科规范和发展是社会现代化与医学学科发展的必然趋势[1]。
1 推动CCM发展的相关因素
推动CCM发展的相关因素包括:人类对危及生命的严重疾患或并发症发生机制的深入认识;衰竭脏器功能的支持与治疗手段的完善;高科技含量的先进技术在检测、监护与治疗领域的广泛应用;人口老龄化对医疗服务由低层次向更高层次转换的压力[2-6]。我国的CCM是20世纪80年代开始逐渐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尤其是经过2003年的SARS和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等突发性灾难事件,ICU的特殊医疗功能,专职医师和护士的专业水平以及CCM的存在意义,终于赢得了社会的认可。CCM的发展更加系统化、规范化。ICU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普及,科室建制及人员梯队组成也更加规范,各地CCM分会的规模逐渐发展,学术水平明显提高。
2 学科管理的规范化和系统化
学科的规范化和系统化管理是学科发展的基础。重症医学科集中了有生命危险的患者,要降低这些患者的死亡率,不仅需要坚实的学术基础和先进的治疗手段,而且需要团队合作与有效的执行力。作为迅速发展的学科,CCM有着广泛的发展前景和强大的发展动力[7]。
2.1 重症医学科对团队的要求
重症医学科的工作特点是团队工作(team work)。在专业方面首先要有正确的医疗理念,要不断提高这个团队的工作效率,这些理念不仅要被自身团队的每个人所接受,并真正地被消化吸收。这样才能使这个团队成为具有共同语言、合作默契的集体[8]。重症医学科的人员组成、模式、工作程序、对重症疾病的认识程度、对设备的掌控能力、医院其他科室的专业水平以及科室之间的合作,都对重症医学科具体工作的实施有重大影响[9]。近几年来,我国CCM发展的大事一件接着一件,2008年7月4日国家对CCM的学科进行了认定,在学科分类标准中将CCM作为临床医学二级学科,并建立了CCM的学科代码——320.58;2009年1月19日卫生部颁发了关于在《医疗机构的诊疗科目名录》中增加“重症医学科”为一级诊疗科目,随后颁布了《重症医学科设置与管理规范》;CCM专业人员晋升第一次开始了本专业统一报名考试等。所有这些对我国CCM事业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标志着我国CCM事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规范化、系统化的新阶段,是我国卫生事业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
2.2 重症医学科的规范管理[10]
2.2.1 基本要求
①我国三级和有条件的二级医院均应设立重症医学科,重症医学科属于临床独立学科,直属医院职能部门直接领导。ICU是重症医学学科的临床基地。②ICU必须配备足够数量、受过专门训练、掌握重症医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术、具备独立工作能力的专职医护人员。③ICU必须配置必要的监护和治疗设备,接收医院各科的重症患者。
2.2.2 ICU的规模
ICU的病床数量根据医院等级和实际收治患者的需要,一般以该ICU服务病床数或医院病床总数的2%~8%为宜,可根据实际需要适当增加。从医疗运作角度考虑,每个ICU管理单元以8~12张床位为宜;床位使用率以65%~75%为宜,超过80%则表明ICU的床位数不能满足医院的临床需要,应该扩大规模。
2.2.3 ICU的人员配备
①医师与床位配备比例:ICU专科医师的固定编制人数与床位数之比为0.8~1∶1以上。ICU日常工作中可有部分轮科、进修医师。ICU医师组成应包括高级、中级和初级医师,每个管理单元必须至少配备一名具有高级职称的医师全面负责医疗工作。②护士与床位数配备比例:ICU专科护士的固定编制人数与床位数之比为2.5~3∶1以上。③其它:ICU可以根据需要配备适当数量的医疗辅助人员,有条件的医院可配备相关的技术与维修人员。
2.2.4 ICU医护人员专业要求
①ICU医师应经过严格的专业理论和技术培训,以胜任对重症患者进行各项监测与治疗的要求。②ICU医师应经过规范化的相关学科轮转培训。③ICU医师必须具备重症医学相关理论知识,掌握重要脏器和系统的相关生理、病理及病理生理学知识、ICU相关的临床药理学知识和伦理学概念。④ICU医师应掌握重症患者重要器官、系统功能监测和支持的理论与技能:(1)复苏;(2)休克;(3)呼吸功能衰竭;(4)心功能不全、严重心律失常;(5)急性肾功能不全;(6)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7)严重肝功能障碍;(8)胃肠功能障碍与消化道大出血;(9)急性凝血功能障碍;(10)严重内分泌与代谢紊乱;(11)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紊乱;(12)肠内与肠外营养支持;(13)镇静与镇痛;(14)严重感染;(15)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16)免疫功能紊乱。⑤ICU医师除一般临床监护和治疗技术外,应具备独立完成以下监测与支持技术的能力:(1)心肺复苏术;(2)人工气道建立与管理;(3)机械通气技术;(4)纤维支气管镜技术;(5)深静脉及动脉置管技术;(6)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7)胸穿、心包穿刺术及胸腔闭式引流术;(8)电复律与心脏除颤术;(9)床旁临时心脏起搏技术;(10)持续血液净化技术;(11)疾病危重程度评估方法。⑥ICU医师每年至少参加1次省级或省级以上重症医学相关继续医学教育培训项目的学习,不断加强知识更新。⑦ICU护士必须经过严格的专业培训,熟练掌握重症护理基本理论和技能,经过专科考核合格后,才能独立上岗。
2.3 ICU的医疗管理
2.3.1 ICU必须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制定各类人员的工作职责,规范诊疗常规。除执行政府和医院临床医疗的各种制度外,还应制订以下符合ICU相关工作特征的制度:(1)医疗质量控制制度;(2)临床诊疗及医疗护理操作常规;(3)患者转入、转出ICU制度;(4)抗生素使用制度;(5)血液与血液制品使用制度;(6)抢救设备操作、管理制度;(7)特殊药品管理制度;(8)院内感染控制制度;(9)不良医疗事件防范与报告制度;(10)疑难重症患者会诊制度;(11)医患沟通制度;(12)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人员紧急召集制度。
2.3.2 ICU医生负责制
ICU的患者由ICU医生负责管理。患者的相关专科情况,ICU医生应该与专科医生共同协商处理。
2.3.3 ICU的收治范围
①急性、可逆、已经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不全,经过ICU的严密监护和加强治疗短期内可能得到康复的患者。②存在各种高危因素,具有潜在生命危险,经过ICU严密的监护和随时有效治疗可能减少死亡风险的患者。③在慢性器官功能不全的基础上,出现急性加重且危及生命,经过ICU的严密监护和治疗可能恢复到原来状态的患者。④慢性消耗性疾病的终末状态、不可逆性疾病和不能从ICU的监护治疗中获得益处的患者,一般不是ICU的收治范围。
2.4 ICU病房建设标准
2.4.1 ICU地理位置
应该有特殊的,设置于方便患者转运、检查和治疗的区域并考虑以下因素:接近主要服务对象病区、手术室、影像学科、化验室和血库等,在横向无法实现“接近”时,应该考虑楼上楼下的纵向“接近”。
2.4.2 ICU开放式病床
每床的占地面积为15~18m2;每个ICU最少配备一个单间病房,面积为18~25m2。每个ICU中的正压和负压隔离病房的设立,可以根据患者专科来源和卫生行政部门的要求决定,通常配备负压隔离病房1~2间。鼓励在人力资源充足的条件下,多设计单间或分隔式病房。
2.4.3 ICU的基本辅助用房
包括医师办公室、主任办公室、工作人员休息室、中央工作站、治疗室、配药室、仪器室、更衣室、清洁室、污废物处理室、值班室、盥洗室等。有条件的ICU可配置其他辅助用房,包括示教室、家属接待室、实验室、营养准备室等。辅助用房面积与病房面积之比应达到1.5∶1以上。
2.4.3 ICU的整体布局
应该使放置病床的医疗区域、医疗辅助用房区域、污物处理区域和医务人员生活辅助用房区域等有相对的独立性,以减少彼此之间的互相干扰并有利于感染的控制。
2.4.5 ICU的通风、采光条件
有条件者最好装配气流方向从上到下的空气净化系统,能独立控制室内的温度和湿度。医疗区域内的温度应维持在(24±1.5)℃左右。每个单间的空气调节系统应该独立控制。安装足够的感应式洗手设施和手部消毒装置,单间每床1套,开放式病床至少每2床1套。
2.4.6 ICU的医疗流向
要有合理的包括人员流动和物流在内的医疗流向,最好通过不同的进出通道实现,以最大限度减少各种干扰和交叉感染。
2.4.7 ICU病房建筑装饰
必须遵循不产尘、不积尘、耐腐蚀、防潮防霉、防静电、容易清洁和符合消防要求的总原则。
2.4.8 ICU的设计要求
应该满足提供医护人员便利的观察条件和在必要时尽快接触患者的通道。
2.4.9 ICU的噪音要求
除了患者的呼叫信号、监护仪器的报警声外,电话铃声、打印机等仪器发出的声音等均属于ICU的噪音。在不影响正常工作的情况下,这些声音应尽可能减少到最小的水平。根据国际噪音协会的建议,ICU白天的噪音最好不要超过45分贝(A),傍晚40分贝(A),夜晚20分贝(A)。地面覆盖物、墙壁和天花板应该尽量采用高吸音的建筑材料。
2.4.10 其它
ICU应建立完善的通讯系统、网络与临床信息管理系统、广播系统。
2.5 ICU必配设备
①每床配备完善的功能设备带或功能架,提供电、氧气、压缩空气和负压吸引等功能支持。每张监护病床装配电源插座12个以上,氧气接口2个以上,压缩空气接口2个和负压吸引接口2个以上。医疗用电和生活照明用电线路分开。每个ICU床位的电源应该是独立的反馈电路供应。ICU最好有备用的不间断电力系统(UPS)和漏电保护装置;最好每个电路插座都在主面板上有独立的电路短路器。②应配备适合ICU使用的病床,配备防褥疮床垫。③每床配备床旁监护系统,进行心电、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有创压力监测等基本生命体征监护。为便于安全转运患者,每个ICU单元至少配备便携式监护仪1台。④三级医院的ICU应该每床配备1台呼吸机,二级医院的ICU可根据实际需要配备适当数量的呼吸机。每床配备简易呼吸器(复苏呼吸气囊)。为便于安全转运患者,每个ICU单元至少应有便携式呼吸机1台。⑤输液泵和微量注射泵每床均应配备,其中微量注射泵每床2套以上。另配备一定数量的肠内营养输注泵。⑥其他设备:心电图机、血气分析仪、除颤仪、血液净化仪、连续性血流动力学与氧代谢监测设备、心肺复苏抢救装备车(车上备有喉镜、气管导管、各种接头、急救药品以及其他抢救用具等)、体外起搏器、纤维支气管镜、电子升降温设备等。⑦医院或ICU必须有足够的设备,随时为ICU提供床旁B超、X光、生化和细菌学等检查。
2.6 ICU选配设备
除上述必配设备外,有条件者,视需要可选配以下设备:①简易生化仪和乳酸分析仪。②闭路电视探视系统,每床一个成像探头。③脑电双频指数监护仪(BIS)。④输液加温设备。⑤胃黏膜二氧化碳张力与pHi测定仪。⑥呼气末二氧化碳、代谢等监测设备。⑦体外膜肺(ECMO)。⑧床边脑电图和颅内压监测设备。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和左心辅助循环装置。10(10辅)防止下肢DVT发生的反搏处理仪器。11(11反)胸部震荡排痰装置。
3 展望
ICU作为重症医学学科的临床基地,已逐步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随着学术指南性文件的增加和内容的逐渐完善,重症医学学科的发展及ICU的工作规范化正向新的阶段迈进。新时代对社会和科学所提出的新需求,永远是学科发展的强大动力,CCM的发展面临着重要的机遇。国际学术动态正在预示着CCM发展的巨大潜力。注重发展我国的CCM,让其沿着规范化持续发展的道路,与全球进程同步,走向国际前沿。
参考文献
[1]刘大为.重症医学的学术内涵建设与学科发展[J].中国危重症急救医学,2009,1(1):1-2.
[2]The Leapfrog Group.Leapfrog hospital Quality and Safety Survey Results.Accessed at leapfroggroup.org/ep on 17 April 2008.
[3]Leay MM,Rapoport J,Lemeshow S,et al.Association between critical care physician management and patient mortality in the intensive care unit[J].Ann Intern Med,2008,148:801-809.
[4]Engoren M.The effect of prompt physician visits on intensive care unit mortality and cost[J].Crit Care Med,2005,33:727-732.
[5]Levy MM.Society of critical care medicine president's address:Making a difference[J].Cirt Care Med,2009,37:1541-1544.
[6]Falciglia M,Freybreg RW,Almenoff P,et al.Hyperglycemia-related mortality in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varies with admission diagnosis[J].Crit Care Med,2009,37:3001-3009.
[7]The NICE-SUGAR Study Investigators.Intensive versus conventional glucose control in critically ill patients[J].N Engl J Med,2009,360:1283-1297.
[8]The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 Study Investigators.Intensity of continuous renal-replacement therapy in critically ill patients[J].Engl J Med,2009,361,1627-1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