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德育教学的重要性8篇

时间:2023-07-10 09:24:29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德育教学的重要性,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德育教学的重要性

篇1

关键词:小学;教育教学;德育教育;思想观念

一小学德育教育的重要地位

在当今学校各项教育活动中都在力求体现新课改的思想,小学德育教育也不例外,结合新课改在德、意、行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和小学教学实际,小学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得到了非常多的关注,其突出的地位主要有:

(一)德育是国家精神的体现,民族之魂不可忽视

在中华大家庭中德育是深厚的国家精神的体现,中华民族立足世界之林的重要一步就是稳抓德育,而道德教育就应该从小学起步开始。中华文化是丰富的,中国人是智慧的,德育关系着中华民族的精魂的体现,小学阶段的德育教育正是培养小孩子的基础所在。小学阶段是教育学生的最佳时机,抓住最佳时间的德育教育能给学生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提供很多的优势条件。所谓万丈高楼皆从基础而来,小学阶段的德育教育能为中华民族精魂的传承打下坚实基础。

(二)德育教育能取得显著效果

纯洁一词能最好的将小学阶段的学生心思概括出来,说明小学生的内心能容纳很多的思想,但也因为学生各种能力和思想都是在启蒙时期,非常容易受到外来的不良观念的影响,所以德育教育需要在学生心智不完全,意志不坚定时期重点进行道德观念等的教育,以便让学生在人生的道路上走的更加长远和稳定。同时在小学阶段学生的人生观念等未成行,不能放任其在社会的各种环境中不断沉沦,需要及时在学校加强意志、品德等教育,使之能明辨是非,立德做人,发扬中华传统美德。在小学阶段抓住学生的身心特点进行德育教育能对学生的未来发展和人生观念等有显著的效果。

(三)德育教育能激发学生潜力,培育国家栋梁

在我国十会议上提出关于教育的改革,力求在现代化建设中落实教育改革,在全球化的浪潮下发展创新,抓住机遇。小学生是人生起步的阶段,是基础阶段,其发展的潜力是无穷的,作为国家潜力的代表性群体,是祖国花朵。他们的德育发展好坏决定了祖国未来的希望能否实现。中国未来的现代化建设和全球化发展需要有良好的品德和意志的接班者,小学生的德育教育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进行的,只有把德育教育落到实处,才能使得学生在未来能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体。小学生在继承了中华传统美德的情况下,保持良好的德行和意志品格走向社会,面向未来时才能时刻保持学习的心态,事事用良好的道德思想和道德品质去处理,从而在冷静中学会创造,在处事中掌握技巧。小学生在身心方面的白纸属性急需用高效的道德教育帮助他们终生重视德行与品质的提高。

(四)社会生存必备良好的德行

在现代化建设和全球化的浪潮的背景下,社会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的情况下,人才的素质和德行成为各大企业等评价的重要标准之一。因为用人单位的思想观念的变化,学历等不再是学生追求的唯一目标,而在综合型人才要求的影响下,小学生的发展需要进行德育教育,从而学会做事,学会在社会各种事项中用先进的道德观念去面对,这样才能在多变的社会中生存下来。

二小学教育教学中缺乏德育教育的表现

小学学生在生活等很多方面都与外界有密切的联系,加上他们的模仿天性,对接触了的各种思想进行模拟和学习。其中好的思想观念对其德育发展和学习生涯有很大的帮助,而坏的一面则会使得小学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表现的让人失望。而在常规教育教学中因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独立的机械进行德育教育效果是非常低效的,单纯的常规教育教学很难获得学生的心理认可,此外在小学常规教育教学中教学课堂没有参杂德育教育就很难全面引导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也就不能保障在常规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各项活动顺利实施。而且小学的教育教学中部分德育教育是被抵制或者忽视的,因为学生没有其独立的见解和自我约束的能力,很容易学到社会上的不良思想,德行等出现问题。而有的教师进行德育教育时态度不够和蔼,生硬灌输或者强制限制学生,采用的方式方法很不恰当,小学学生很难在不完善的思维能力下掌握各种教师讲述的做人的大道理。在小学常规教育教学中教师们的智慧是无限的,但在进行德育教育时很多教师没有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制约,也没有紧紧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德育教育。教师在课堂上也存在忽视学生的情况,这就很难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政治观念,也不可能把学生当成课堂上的重要人物,这就无法保证学生能在交流学习、小组合作等过程中养成良好的思想观念。

三完善德育教育的措施

(一)德育教育与学科教学统一性分析

小学常规教育教学包含了众多内容且有很多关于生活、学习等方面的要求,利用德育教育能有效促进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当常规教育教学能和德育教育统一进行时效果往往能起到互补的作用。德育教育虽然在小学低年级阶段就开设了思想品德课程,用单独的科目给学生进行品德及思想观念教育,但是其真正落实还需要继续加强。学科教学中对于学生的管理需要用到很多的德育教育的内容,比如学生在课上容易出现乱动的行为这时就需要在课前做好思想教育活动,告诉学生上课下座位是扰乱课堂的行为不应该做,这就是德育教育和学科教学相结合的一种体现。有些小学为了尽可能让学生学成知识应对考试,把原本的德育课堂用来进行数学等应考科目的教学,这种将德育教育忽视的行为使得学生很难形成良好的思想习惯。在这种背景下,教师想要打造以学生为主的德育教育和应考知识统一的课堂,需要客观分析了实际教学情况和学生的心理,认真观测学生在日常学习等情况下表现出来的思想观念及行为,发挥他们表现好的一面,然后根据各科目实际教学的一些技巧引导其改正自己的不足,逐渐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会发表自己的思想看法,敢于在合作交流学习中与教师和同学展开交流沟通,做出行为表率。随着新课改的快速推进,很多地区的教学教材也发生了显著变化,出现了融合语言、趣味的插画、故事、寓言等鲜活的材料的教材,这些材料的利用也能促进德育教育与学科教育的融合。很多教材上的阅读材料中蕴含了丰富的思想政治观念,学科教育教学中教师若能利用好这些插画、故事、图片等引导学生学习其中先进的一面就能培养起学生融入学习、发展政治思想的习惯,也就是在落实德育教育。比如在《春天在哪里》这篇文章的学习时,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实际围绕学生开展情境探究活动。首先,在合作思想的前提下进行德育教育以便更好的让学生形成分组。教师通过合作思想的教育可以把学生小组快速凝聚起来,然后鼓励学生在合作中探究春初的植被萌芽、春后的植物枝繁叶茂的现象,引导学生外出锻炼的同时学会观察,树立事物变化发展的思想观念。这样就把学科知识教学和德育教育结合起来统一进行,学科教学做好德育教育工作能很好的促进教育教学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用师生情感做德育教育的纽带

小学德育教育一般需要紧紧围绕学生品德锻炼和情感知识教育展开,借用教师经验等的引导促进整个教育行为。但在新课改的理念下师生合作学习成为了潮流之一,这能让学生和教师在学习中建立亲切的情感纽带,也能让学生在教师的德育教育中锻炼自己意志和品德。当教师的权威现象一去不复返,当师生间的情感合作成为常见现象,那么学生的思想观念就会受到很好的引导,也就实现了德育教育。教师融入学生的学习或者锻炼过程中成为思想引导、辅助者,就能帮助学生在学习、锻炼过程中掌握先进的思想观念,树立科学的思想观和品德。小学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表现出的思想问题是教师需要重点进行德育教育的地方,只有帮助学生解决思想观念及行为问题,才能使得教师与学生展开合作,提升其品质和德行。

(三)加强家校联系,建立德育督导系统

小学学生的德育教育不能局限于学校系统,而是应该从他们的家庭开始,然后学校系统和家庭督导相结合才能最大化发挥德育教育的作用。学校应该定期组织家长召开家长会,把学校德育的内容和家长进行沟通和协调,针对学生品德缺陷,综合家长意见,制定详细的督导系统,确定德育教育的方向和方法这样才能进一步让孩子在家庭和学校两个系统中学会从小事树立德行,从生活锻炼德行的思想观念。比如:学生和家长都教导孩子要尊敬老人,他们才会在公共场所为一些老人服务。总之,在小学阶段进行德育教育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品德的保证,也是小学学生在未来的生存根本之一。小学教学中结合德育教育时应该充分利用好学生身心的纯洁状态,辅以教师才智,创设鲜活的教材、生活经验构成的德育环境,把师生联系起来,把家校联系起来,用良好情感促进学生德育教育的督导体系建立。尽管学生受到外界的思想观念的影响导致德育教育工作推进困难,但在实际教学中仍然可以用一些灵活的技巧和方法去克服。

作者:黄惠婷 单位:广东省珠海市灯笼中心小学

参考文献:

[1]过敏慧.林晓.“品德”视角下的小学思想品德教学研究[J].考试周刊.2012(08).

篇2

关键词:预科教育;大学基础课程;教学模式;德育教育方法

1引言

预科教育是我国非学历教育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大学预科教育阶段,汉语言学习和德育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两个方面,当前已有多数教师认识到了这两个方面教学的重要性,在我国所有学科阶段教育中,德育教育都未被重视起来,这不仅影响了学生思想道德的培养,同时也是学生身体素质锻炼机会的缺失。开展德育教育,既是学生自身成长的需要,同时也是为我国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的需要,更是社会发展对人才素质的高要求。预科教育阶段作为民族学生重要的转折点和新起点,是学生接触德育教育最为合适的阶段,如何在预科教育阶段渗透德育教育一直是教育工作者所探讨的问题。

2预科教育阶段渗透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预科教育阶段是学生进入大学学习的一个重要的环节,预科教育虽然是非学历教育,但预科教育是大学教育的基础,是我国在教育全面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预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门就是德育教育。德育教育是教师针对学生的身体和心理素质,所开展的培养学生德育观念、增强学生身体素质、提高学生心理素质、让学生养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重要教育工作。预科教育中的德育教育还没有引起重视,但德育教育的范围非常广,在实际的教学中不仅可以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弘扬和传承,同时还可以将世界其他优秀民族的文化引进过来,纠正学生的一些思想偏差、提高对事情的正确认识。我国教育部门在教学改革体系中对德育教育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学校在开展学科教育的同时,应该重视对学生德育教育工作,加强德育学习的理念,首先教师应该发挥先锋榜样作用,在任何学科教学中都应该适当对学生加强德育教育,将德育教育渗透到教学工作的每一个环节。在预科教学工作中,教师如果未能将德育教育渗透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这说明教师的教学工作存在漏洞,缺乏针对性,教学工作未能发挥出有效的手段和优势。基于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性,我国教育部门对各级教师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正处于社会发展变革的关键时期,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而国际关系越来越复杂,在此背景下,对学生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纠正学生不良思想和的思想观念,是各阶段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预科教学是学生进入大学学习的一个环节和阶段,在预科教学阶段,渗透德育教育显得尤为重要,这不仅可以提高高校教学质量,同时还可以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对德育学习的重要性,对于促进大学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3预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基本原则

德育教育是需要系统地进行教学的,其过程不仅复杂而且漫长,德育教育就是教学工作者在自身思想道德的基础上,以教学活动的形式,有目的地对学生施加教育影响,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受教育者接收外界信息,通过受教育者主体内部矛盾,将外界的教育影响转化为动机,通过活动和交往表现出来的外在的言行过程。由于德育过程的复杂性,教师在渗透德育的活动中应该讲究方法,遵循一些行之有效的原则,才能取得良好的德育效果。

3.1贴近生活与把握时代脉搏相结合的原则

德育教育是由多种因素集合在一起的一门学科,在新时代,德育教育不仅要贴近生活,同时还要与时代相结合。这就要求预科教育中的德育教育要肯定学生的个人正当欲望,因此,教师在其他课程中的渗透德育教育必须贴近生活,把握时代的脉搏。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社会的竞争压力比较大,许多学生担心毕业后的就业问题,这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合理的要求,然而在传统的道德教育观念中,大部分人把这种个人欲望视为“恶”,认为是消极的思想加以否定,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充分证明了个人的正当愿望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动力。因此,教师应在课程教学中融入德育教育,要积极肯定学生个人合理需求。

3.2人文性与学科性相结合的原则

德育教育过程是师生和谐共处、互动的过程,是心灵的相遇与思想的交流。如果教师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过程中,过多地表现出冷漠和无所谓,德育教育就会演变成机械的“教学”与缺乏人情味的“管教”。富有人文情怀的教师永远会密切关注学生的未来发展,始终表现出爱心、关怀、公平、积极公正,尊重学生个人发展。当然,这种人文主义应该与学科性相结合渗透德育教育,学科性原则是课程教学的主体,教师应认真发展教材中所包含的德育教育,例如,在化学、物理、数学教学中,充分利用教学内容中的唯物主义观点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培养学生争强好学的精神、严谨求实的实验作风、一丝不苟的学习状态与独立思考的科学创新精神。

3.3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教师在课程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积极的道德教育,应该在理论的基础上,开展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意识形态、政治、道德、法律等方面的教育。然而我国传统的教学模式过分注重理论教育,缺乏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如果仅有理论教育,那么这种教学模式必然是空虚无用的;如果仅有实践教育,这种教学模式将是空虚的,甚至导致学生逆反心理的滋生,很难获得德育教育的实效性成果。道德教育是实践的关键,其教育的效果最终体现在学生日常的行为当中。因此,在德育渗透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对学生进行积极的道德教育,还要提高学生的道德意识,要教会学生运用马克思的理论武装自己的思想,也要注意在行为实践中,引导学生参与各种社会实践,不断提高思想意识和实践能力,以此养成良好的习惯,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勤工俭学、公益活动、社区服务等实践活动,促进他们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3.4自然性、连续性与持久性相结合的原则

德育教育的过程不仅复杂,而且过程漫长,因此在预科教育中渗透德育教育就必然要遵循自然性、连续性和持久性原则,要将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在不知不觉、潜移默化中接受德育教育,同时还要将学科教育与德育教育结合起来。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不能离开教材这一载体,不要牵强附会式的说教,而应该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通过潜移默化来渗透到学生的头脑中。此外,由于德育教育的复杂性,德育渗透必须坚持连续性和持久性原则,学生良好品德与行为的形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周期长,见效慢,甚至有些学生品德的形成出现了反复的特点。以这一观点为例大学生厌学、社会责任缺失、失信、考试作弊、酗酒的行为问题比较多,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在教学上要更加有耐心,只有经过长时间的熏陶,反复渗透,良好的道德观念才可以转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德育教育的复杂性决定了教师应突破学科德育狭窄的视野,拓宽德育渠道,构建多元化的德育网络,注重德育渗透的原则。

4在预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

4.1加强对学生使命感和责任心的教育

预科教育是学生进入大学学习的前提,虽然是一种非学历的教育,但预科教育在学生人生中也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是学生人生的新起点和转折点,这一阶段的教育对学生未来人生的影响也有重要的意义。在预科教学阶段渗透德育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德育教育作为预科教学中的一项重要教学内容,例如在讲解交通运输业发展的章节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对传统的交通工具进行总结分析,进而分析人这一生不同阶段所使用的不同交通工具。其次在英语教学中,学生对英语普遍缺乏学习兴趣,那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德育教育渗透到英语教学中,使学生增加学习兴趣,积极参与社会建设,培养学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4.2加强对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

教学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直接影响学生今后在社会中的发展方向和行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着重加强对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培养,例如在英语教学中,为了更好地加强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引领性的作用,通过规范自身的行为为学生树立榜样,加强对学生思想观念的冲击和震撼,进而对学生进行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

5结语

德育工作具有复杂性和长久性的特点,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因此在预科教育中渗透德育教育应该要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要认识到这一工作是任重道远的,不仅需要我们这一代人的努力,下一代甚至好几代人都要认识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教师是培养学生的工匠,是主要力量,我们在进行德育教育的同时,也要加强我们自身思想道德品格的培养,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这样才能真正体现言传身教,为国家、社会培养出有责任感、有爱心、有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刘文娟.浅议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教育教学论坛,2012(S3).

[2]王宇.浅谈德育教育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渗透[J].读书文摘,2016(18).

[3]郭绍永.浅谈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方法[J].中学语文,2011(33).

[4]欧阳琦云.以文之道润物无声———对高中语文教学中强化德育渗透问题的再思考[J].语文知识,2016(21).

篇3

一、德育与学校体育的关系

1.德育是学校体育的基础,能指导学校体育的发展。现阶段的中小学生身体素质普遍下降,已经成为事实。当然,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很多,如家庭成员结构、社会环境、小学体育教学本身等。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的养成教育――德育,此因素从表面上看,似乎与小学生健康、学校体育没有什么联系。其实不然,懒惰;自觉性低;纪律性差;组织性、集体性、体育意识薄弱都是造成小学生体质下降的主要原因。可见思想品德教育对于学校体育教育的重要性,德育养成是学校体育教育的基础。

2.学校体育渗透德育教育,是德育教育的实践场地。小学体育教育是一门特殊的学科,它的教学形式、内容与其它学科都有明显的区别。它要求学生有较强的组织性、纪律性,要求学生有团结协作的精神和较强的集体主义责任感。它的某些项目能培养学生不怕苦、不怕累的拼搏精神。这恰恰是小学德育教育在体育课中的具体反映。所以,从这一角度看,体育教学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学校体育中渗透着德育教育。

二、体育教师在德育教学中的作用

体育教师作为知识传授的主体,在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是在德育教学中,教师的一举一动都会烙在学生的心里,给他们直接的视觉和思想冲击。营造有利于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学习环境、优化课程进程、突发事件德育教育、课外活动安排、教师自身素质的影响等教师作用的体现都会促进学生思想品德的养成,综合素质的提高。

1.营造有利于学生思想发展的学习环境。学习环境是一种对学生情感、认知、个性、道德、价值观产生深刻影响的隐性课程,它包括物质化的环境和人际关系的精神环境。

(1)物质层面。教师应在学校已有体育物质环境基础上,根据学生思想情感发展的需要和教育要求,精心优化田径场、篮球场、排球场、风雨操场等设施,包括田径场周围的标语、橱窗、绿化、体育专用宣传画廊等,充分发挥物质环境对学生思想发展的陶冶作用。

(2)精神层面。体育教师应发挥主体地位,起到表率作用,真诚地关心和热爱每一个学生,尊重和维护学生的基本权益,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可进行模范评比,以及体育明星、冠军事迹讲座,等等,在学生心中树立偶像参照物,规范其品德行为。

2.优化课程进程。体育教学中的每一个项目都有其适应学生学习的规律,体育教师应该找到其内在规律,制定科学的课程目标;挖掘和合理利用教材中思想教育因素,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制定合理的教学内容,合理的体育游戏可以激发学生的思想道德意识;补充适宜的教材内容,扩展学生的思想境界。

3.课外活动安排。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能满足学生的各种需要,丰富学生的思想情感、精神生活,促进学生个体身心的健康发展。

(1)教师应根据学生思想情感和个性发展的需要,对学生的在校课外活动加以规划。一是精心设计和组织好活动,规划好活动的内容、方式等;二是指导学生的自由活动和交往。学生在大型活动中会培养诸如团结、友爱、坚强等精神,而在自由活动中可以养成独立、自信等可贵的品质。

(2)教师应指导和优化学生的课间十分钟活动,提高课间十分钟对学生情绪调节、情感交往、审美等方面的教育功能,避免在课间找学生进行训诫性谈话,提倡教师和学生进行思想情感交流。

4.教师自身素质的影响。教师是德育教学的主体,也是影响学生德育发展的主要因素。教师素质的高低决定德育效果的好坏。要想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让学生对体育课认识更为全面,体育教师就应当从自身做起,让学生从内心佩服自己。因此,作为一名体育教师,除了具备一名普通教师的基本素质和过硬的学科技能外,还应该继续加强自身的文化修养。文化具有教化、劝善的功能,文化的熏陶可以加深人们对人生意义、生命价值的认识。体育教师只有加强自身的文化修养,在学生面前才能有说服力;也只有这样,体育教师的内在气质才能在学生面前有所展示,才能成为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榜样。

三、结语

德育和学校体育教育相辅相成的关系决定了体育教师在德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体育教师要在自己的岗位上体现上述作用,在体育教学实践中真正体现德育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篇4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学;德育教育;重要性;必要性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8-0253-01

德育教育的目的主要是按照素质教育的发展要求,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不断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随着英语课程的不断变革,在教学过程中逐渐渗透了德育教育,在提高学生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同时,锻炼了学生的意志,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同时丰富了学生的阅历,在思维能力以及合作精神上也得到了提高。因此,从整体上来看,德育教育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1 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能够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

在小学教学过程中,英语教师通过结合学生的心理结构、情感结构以及认识结构,制定正确的心理策略,循序渐进地渗透德育教育。在语言知识的机械学习以及操作中,注入了情感的交流,同时以小学生为主体,从教学实际出发,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学习的心理需要。在教学实践中,通过组织多元化的教学形式来丰富教学,例如在比赛、游戏、唱歌以及表演中可以拓宽有限的课堂空间,从中传递情感的体验,开发学生的潜力,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学生情感品质。例如在教学中,通过运用礼貌语言"I'm sorry"、" It is nothing",在课堂中创造良好的情境教学,从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Tituation:放学后,Marry和Tom约定晚上六点一起去Linda家里做客,只有Marry按时去了Linda家,Tom六点半才到,此时Tom该怎么说呢?

Guide:Tom:Sorry,I am late.I am sorry to bring you so much trouble.

Linda:That is all right.

Tom:It does not matter.

通过情境表演,在培养学生礼貌的过程中,可以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Tom因为家里有事迟到了,当表示歉意的时候,Linda和Tom都表示谅解、没有关系。在这种场合中,小学生在注意语言运用的同时,也培养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2 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由于小学生处在思想的启蒙阶段,心智不成熟,自我意思比较强烈,不懂得关心父母、爱护他人,在学习以及生活上都缺乏自主性,同时在生活方式以及学习方法上都必须要教师进行循循善诱,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通过展现不同的精神文明内容,在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同时,能够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以及生活习惯。

Tituation:当9月10日教师节到了的时候,学生们该怎么说?怎么做呢?

Guide:student:Happy Teachers Day.

Teacher:Thank you and good luck.

在这个情境中,不仅激发了小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帮助小学生形成了关心老师、爱护他人的良好习惯,丰富了小学生们的感情世界。从整体上来讲,在情境表演中可以培养小学生喜爱节日、热爱学习、关爱他人的良好品质,可以让学生知道做错了事就应该道歉"I am Sorry(对不起)",在接受别人的帮助后就应该心存感激"thank you"(谢谢你),同时接受别人表扬以及礼物时,更要要说"thank you(谢谢你)",在过母亲节时,要积极引导学生制作贺卡,并附上祝福语:"The world is only a good mother.I love you! Mom.(世上只有妈妈好,我爱你!妈妈),让小学在生活中感受英语的同时,还能够保持一颗赤诚、感恩之心,激发对美好事物的认知情感,体验心灵上的快乐。

3 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精神

合作精神是小学生教育的关键内容,对于小学生的成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英语教学中,积极运用任务型教学法以及整体教学法,通过创设语言情境教学,从而将小学生的认知活动以及情感体验进行巧妙结合,在思想道德教育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合作以及互助的品质。

Tituation:当Jo手划伤了,处在一边的Susan、Cindy和Connie该怎么做呢?

Guide:Susan:I'll take care of him.

Cindy:I ask for help.

Connie:I go to the teacher.

在这个过程中,Susan、Cindy和Connie分工合作,首先Susan在现场照顾Jo,其次Cindy去寻求同学帮助,Connie去汇报老师,三个人之间进行了完美的配合,从而成功帮助了Jo,培养了小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

4 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自信心作为小学生教育的的重要因素,对于小学生的健康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在不断穿插德育教育的过程中,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帮助学生寻找答案以及攻克难关。

Tituation:当Angal在回答问题的时候犹豫不决时,教师该怎么说? Guide:Teacher:I believe in you.

student:thank you.

在这个情境中,教师通过鼓舞学生,从而让学生能够正确面对自己,树立学习的信心。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能够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以及合作精神,树立学生的自信心,从而使学生真正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方新会.谈德育教育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渗透[J].科学导报,2013(01).

[2] 范晓君.德育教育在小学英语教学的运用[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3(15).

[3] 苗京华.浅析小学英语教学和德育教育[J].民风(科学教育),2013(02).

篇5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德育教育

作为一名初中历史教师,在历史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值得不断探究和完善的问题。本人从教二十多年,始终在教育教学第一线,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情况,就历史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性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历史教学中开展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当前许多学生和家长更加注重学习成绩,对思想品质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再加上现在的家庭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家庭,孩子在家中更是娇生惯养。多方面的原因使得许多学生以自我为中心,任何事情都从自身的角度出发,不肯吃苦,不尊敬师长,打架、斗殴现象时有发生,没有社会责任感。由此可见,现代教育对青少年的德育教育重视程度不够,在对青少年的德育教学方面还比较薄弱。对青少年的德育教育应该放到重要的日程上来。历史教师应该以历史教学为突破口,运用好历史教材的优势,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工作。通过历史学习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历史,从中受到感化,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继承我国传统的优良美德,形成正确的荣辱观和爱国主义情感。

二、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的现状

在中考的压力之下,许多教师、家长和学生所看重的仍然是分数,对学生进行评价时还是采用单一的评价方式――考试成绩,对德育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这样不仅使历史教学起不到应有的作用,也不利于学生和社会的发展。

1.在历史教学中,仍然是注重学生的历史成绩,没有意识到德育教育的作用

随着新课标的实施,对历史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历史教学中不仅要教给学生历史知识,还要让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但是,在实际教学当中,分数在历史教学中仍然具有主要地位。一切教学为了考试服务。只要学生成绩好,其它方面不会受到任何影响。教师在教学时,只是向学生传授历史知识,让学生对历史知识点进行机械记忆,以取得好成绩。在这种教学模式之下,学生的德育教育被忽视,不利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也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能力的形成,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也有着制约作用。

2.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的标准仍然是成绩

成绩好的学生就是优秀的学生,成绩不好的学生就是差学生。这种单一的评价方式忽视了学生其它方面优秀的品质,学生得不到正确的评价,必然会影响学生的健康发展。这和现代教育所提倡的教学观点是相违背的。

三、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德育教育对学生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德育教育也被提到了重要的位置之上。因此,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好历史教材,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1.教师要深入研究历史教材,从中挖掘德育教学内容

历史学习包括丰富的内容,有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现代史。教师在课前要深入研究历史教材,从中挖掘出对学生品质有教育意义的材料,结合实际问题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例如:在学习古代史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形成“ 以德治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思想。在学习中国近现代史时,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让学生形成民族荣辱感。教师在历史教学中,还可以穿插一些历史小故事、介绍一些著名的历史人物,如司马迁狱中忍辱负重,坚韧顽强,谱下历史巨作《史记》;张骞不惧路途的遥远与劳累,勇于开拓,出使西域;李时珍用毕生的经历,尝遍百草,终于完成《本草纲目》等等。增强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激发爱国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让学生从中受到鼓舞。

2.树立历史人物的榜样作用,深化思想教育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有着众多的杰出人物,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适时的选择正面的人物,对其所做出的贡献给予介绍与点评,指出积极学习榜样的哪些方面。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呼吁“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顾炎武;“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等等,都是当代青少年学习的榜样。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联系现实生活,历史人物的榜样作用,会对自己的生活有哪些影响,自己又能从中学到什么?

学校是教育的主阵地,学校教育应该是综合教育。在对学生传授文化知识的同时,德育教育也不容忽视。初中历史教师要发挥出学科教学的优势,在历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思想品质。只有这样,才能为社会培养大量的合格人才。

作为一名初中历史教师,一定要认真研读历史教学大纲和历史教材,深入挖掘教材当中所蕴含的德育思想,找准在历史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推动素质教育的进程。

参考文献:

[1]朱汉国.初中历史教材,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2]朱汉国.中学历史教师教学用书,2007年.

[3]沈宏.浅谈中学历史教学[J] .吉林教育.2010年.

篇6

关键词:德育教育;初中教育教学;重要性

一、中学德育工作现状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国门大开,一些资本主义的腐朽思想、利己主义、拜金主义充斥着社会,严重影响着年轻人思想意识和辨别是非的能力,而中学生正处于思想极其波动的时期,还没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一旦在思想认识上形成错误的意识形态,就会影响到中学生的一生,因此,要加强中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强调中学时期德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目前在初中教育教学工作中,普遍存在着一种不良倾向,只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知识,而忽略了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良好的人格,从而导致部分学生不是德、智、体全面发展,这些中学生在思想认识上没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精神,对于尊老爱幼、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也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在当前的社会形势下加强初中生的德育工作已刻不容缓。

二、德育贯穿于初中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性

1.能帮助初中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决定着一个人的思想境界、人生道路、一生的追求以及道德情操和行为准则等,一个人如果没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就不会成为一个对社会和国家有用的人,那么他的一生也就毫无意义,如同行尸走肉,正如诗人臧克家为纪念鲁迅先生所写的诗《有的人》中所说:“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的诗句,这正是对人的一生的正确评价,在中学教育教学过程中,把德育融于语文、历史、地理、体育等科目教学中,结合课文内容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使初中生得到全面发展。

2.是增强中学生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的需要

篇7

随着现代教育的发展对体育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德育在整个学校教育中占有首要地位,那么在体育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呢?尤其意志品质的培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如果忽视了这一点,既限制了学生将来能力的全面发展,又失去体育教学的意义。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深深地认识到,在体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意志品质培养及其重要。

一、教师应为人师表树立良好的形象

教师本身就是教育内容的体现者和表现者。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教师的思想品德、言谈举止都会使学生产生深刻的印象,将会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如一些学校对体育课的重视程度不够,因此体育老师的教学态度不严谨、业务不精等不良行为,将会对学生产生思想的懈怠。为此,教师要加强自身的修养,要严于律己、为人师表,要以良好的师德、精湛的教艺去教育启迪学生,赢得学生的尊敬和信赖,在学生心里树立良好的形象和威望,这样,学生就会产生巨大的向心力,思想品德教育才能收到最佳的效果。

二、寓情于教,以情感人

体育教学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双向活动,也是师生之间通过活动进行情感、意志、兴趣、能力的心理交流。在教学中采用多种方法进行交流,如在体育教学中也尝试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小组之间、学生之间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以及机智勇敢的意志品质。对一些体质较差的学生多给温暖和鼓励;经常进行师生谈心和交流,善于运用表扬和批评等手段,会使师生之间建立一种良好的情感。这样,思想品德教育在良好情感的催化下,学生会自觉愉快地接受,甚至还能转化为学生自身的迫切要求。思想品德教育只有在这种和谐、愉快、情感交融的教学气氛中,才能起到激励其奋向上、积极进取的作用。

三、意志品质培养的重要性。

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严,标准越来越高,这就要求学生在校就应加强应变能力和社会适应性,以及勇敢、顽强、刚毅、果断、吃苦耐苦的意志品质锻炼,培养灵活机智,不甘落后的进取精神和自我调节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在将来学生步入社会后要比他们学习的文化课更加重要。体育教学能锻炼学生的身体,提高学生的体质,磨炼他们的意志,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是具有健康的体魂,丰富的知识,坚强意志品质的人才。所以,体育教学对加强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四、在体育教学中培养意志品质的方法。

(1)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动机,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只有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掌握体育的知识、技术、技能,增强体质,将来成为建设的合格人才,才能激发学生自觉地培养自己的意志品质。

(2)利用课堂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首先,利用竞赛法。竞赛法是在比赛的条件下进行的一种方法,它能使学生在竞争条件下进行学习。其次,还可利用游戏教学法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所谓游戏法就是指以游戏的方式组织学生进行练习的方法,学生在条件变化的情况下掌握和运用体育的知识、技术、技能,培养机智,灵敏和独立创造能力;培养集体主义精神,自觉遵守纪律和勇敢、果断的意志品质。

(3)选择适当的体育项目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其它学科主要在理论上,思想上对学生进行教育,而体育教学则是通过学生自身的本体感觉承受一定的生理负荷,调节因受场地器材的约束和周围环境的干扰所表现出来的各种不同的情绪和行为。体育运动项目繁多,不同的运动项目所培养的意志品质不同。如球类运动,这是一种集体合作的项目,能培养学生强烈的进取心、高度的纪律性、集体主义精神以及勇敢拼搏、不畏强手的意志品质。单杠、高低杠等项目,田径中的跨栏,撑杆跳等难度大、技术性高、危险性大的运动项目,则可以培养学生竞争意识以及机智勇敢,顽强果断的意志品质。队列练习,则可以培养学生的目的性、纪律性、坚韧性。由此可见,只要合理地选择各种不同的运动项目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就能使他们的意志品质得到全面的培养。

(4)气候、环境、器材设备的优劣也是培养学生意志品质的一个重要方面。让学生在不利的条件下训练,能培养其勇敢顽强、不畏困难的意志品质。

五、充分挖掘教学内容的思想内涵

篇8

关键词:英语文学;英语教学;重要性

引言:英国文学发展历史比较深远,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和历史演变,在演变的过程中,文学也受到了各种现实理论和外界力量的侵蚀,受到了历史、政治以及文化的熏陶和影响,发展到现今,也逐渐成熟。随着世界经济贸易的发展,当前英语文学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高职院校在英语教学中也要引起重视,开展英语文学教学研究,对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英语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一、英语文学的内涵分析

所谓的英语文学(English literature)主要指的就是用英语写成的文学作品,作品的创作者不一定是来自英格兰。在美国文学中的英语作品,也可以将其纳入到英语文学中,但一般情况下美国文学都是按照一个独立的重要学科进行处理的。英语文学发展历史悠久,具有丰富的内涵和价值。其中包括了古代文学、中世纪文学、文艺复兴、新古典主义文学等,其中包含了诗歌、散文、小说、戏剧以及字典等。其中最具代表作品也包含了很多,例如莎士比亚的戏剧、《哈姆雷特》、《李尔王》,乔治・查普曼的《荷马史诗》、詹姆士一世的英皇钦定本《圣经》等,都是英文作品中充满智慧的结晶。

二、在英语教学中贯穿英语文学的重要性分析

(一)培养学生英语学习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如果对一件事物比较感兴趣,就会积极的投入学习中,主动的去了解事物、认知事物。因此,高职英语教师在实施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就要加强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文学是语言艺术性的表现,具有生动、形象以及凝练的特性,文学可以作为学生学习英语的材料;文学语言有生活化的特征,其是来源于生活,又体现生活的一种作品,具有通俗易懂、自然的特征,将其应用于英语教学,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和吸收,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人们对于美丽的事物总是充满着好奇与好感,向学生展现英语中的美,有助于吸引学生的目光。英语和汉语一样,在语言中也处处有美的存在,是世界上最丰富的语言之一。在英语文学作品中,莎士比亚的戏剧、马克吐温的小说等都是历史上不朽的佳作,在为学生讲解的过程中,向学生揭示其中存在的美,可以让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审美意境中,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投入到英文文学的阅读和研究中,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学生的英文水平。

(二)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在英语文学中,富含了丰富的文学作品,其中也包含了大量的词汇、句式等,学生通过对英文文学作品的学习,可以将其中的知识吸收,并将其应用于生活实践。学习英文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学生不断的努力和学习。但是当前很多高职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接触到英语交际的情况比较少,其学习的知识也就不能用于实践,不能在实践中得到良好的锻炼和成长。因此,学生可以借助阅读和学习英文作品的机会,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践,在阅读和翻译的过程中,可以收货到更多的知识,让学生逐渐养成英语思维形式,提高学生英语思维的能力。

(三)有利于实现跨文化交际。语言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文化需要用语文来表达出来,语言也承载着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学习语言的目的不是单纯的学会使用,而且还要了解语言中的文化。高职英语教师在实施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采取多种教学方式,可以将英美国家的不同文化介绍给学生,也是学生掌握英语文化的一种有效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进入英语学习中,感受丰富的文化内涵。文学也是一个民族的思想文化精髓,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其中也蕴含着一个民族的经济、政治、文化以及风俗习惯等,学生通过对英语的学习,在学会听说读写的基础上,也可以更加深入的了解一个国家的文化、思想。当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交往也越来越频繁,英语作为一门国际通用语言,更需要对其思想、文化以及风俗习惯等进行了解,避免在交流过程中,出现不必要的误解和冲突。因此,对于学生的培养,不仅需要培养基本的语言能力,还要加强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对此引起重视,利用多种教学形式,通过文学作品鉴赏、光盘以及网络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加强对英语文学的学习,同时也可以通过聘请外教的方式,为学生提供有效地语言学习环境。

(四)有助于素质和德育教育。加强对英语文学的学习,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素质和德育教育。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表现形式,在英语文学作品中,可以为学生提供生动形象和丰富多彩的语言输入;文学是反应一个民族历史文化发展的轨迹,学生在大量阅读文学作品中,可以对其英语文化有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学生通过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和欣赏,可以学习英文中的知识,了解一个民族的文化,从而提高学生的素质。同时,在一些经典文学中,包含着一些深刻的人生哲理,学生通过对这些文学作品的阅读,在潜移默化中会受到作品中一些观点的影响,在提高自己语言能力的同时,也可以提升学生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

总结

总而言之,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如果采用英语文学的方式进行教学活动,让学生逐渐形成良好的英语思维能力,感受语言文化和魅力,刺激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不仅能够很好的促进学生的语象、心象和情象境界的形成,还能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不仅使得英语教学更加有魅力,同时也使得教学效率和质量得到提升。因此,大学英语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认识到英语文学的重要性,采取有效的教学措施,将其融入到英语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

参考文献:

[1] 张文璐. 新课程标准下口语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分析[J].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11:399+402.

[2] 李昆峰. 论英语文学在大学生公共英语教学中的融入效应[J]. 大学教育,2014,05:118-119.

[3] 陈小玲. 浅议英语文学阅读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J].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5:142-144.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