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10 09:24:22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酒店财务知识,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字技能大赛;酒店人才;高职培养;无缝对接
【中图分类号】G710
高等职业教育是一种以技能教育为核心的就业教育,它面向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一线需要的技能型人才。高职院校是培养饭店行业人才的基地,每年都向社会输送大量的酒店专业毕业生,本应在充实行业人才与提升饭店整体服务方面发挥着无可比拟的作用。然而现实情况却是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毕业生到酒店就业率越来越低,大量人才流失导致企业招人难、酒店人力成本的增加。酒店人才供需出现严重不畅,人才不能很好的对接,究其原因,有酒店行业自身的因素,但是也有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脱离酒店需求的因素。
近年来,国家和地方连续几年举办规模大、竞争强、赛事规范的全国、省级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成为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风向标”,吸引了全国上千所高职高专院校参加。安徽工商职业学院酒店管理专业连续两年承办了安徽省中餐组技能大赛,并且连续两年在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上取得优异的成绩,两次分别获得全国一等奖和二等奖。在承办省赛和参加国赛的过程中,以技能大赛为契机,进行各项实践与改革,实现了高职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无缝对接。
一、高职职业技能大赛概况及特点
始于2009年的全国高等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至今已经举办了四届。纵观这几年的技能大赛,从赛项设计来看体现了行业标准和企业需求,通常紧跟市场需求,大赛组委会在比赛项目策划阶段会听取行业意见人士、走访企业获取最新需求信息,咨询专业并进行充分的调研与分析,从而确定比赛项目与流;从对选手的要求来看重点考察选手职业综合能力,酒店管理专业职业技能竞赛的比赛项目通常围绕主题创新设计、技能操作、动手制作能力、英语口语的表达、心理素质、和语言表达等方面,即能展示选手自身素质,又能直接面对就业的良好机遇;从赛事的终极目标来看旨在推动专业教学改革,提高人才质量。职业技能大赛引导职业院校重视技能训练,提高全体学生的技能水平,为社会培养大批实用性人才,发挥其正确导向的积极作用,引导整个职业院校的教学改革和技能创新。
全国高等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突出了人才的能力培养和就业导向。大赛要求选手既具备良好的理论基础,又必须具有较强的技能综合应用能力,而且与未来的职业资格要求相结合,与行业企业的要求越来越靠近,向企业标准靠近程度提高,技能要求提高,对新的掌握要求也逐年提升。而以往的学生无法迅速适应岗位要求,动手能力差、实践经验缺乏、创新能力不强,不仅不能取得大赛的好成绩,更不能在酒店很好的发展。
在技能大赛中职业院校有更多的机会与企业接触,有机会进一步深入市场调研、瞄准市场变化、贴近企业需求、努力实现培养目标与企业“零距离”对接,对职业需求及其变动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根据行业企业需求制定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案,以培养更多适应企业需求的高素质的合格人才,其目的是为了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使大赛成为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导航灯”,从而制定出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
今后技能大赛的趋势是与市场需求更加紧密,并且有可能偏向解决企业实际问题,而不局限对企业生产的再现与复制,从而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
二、目前酒店人才需求状况
近年来,我国酒店行业发展尤为迅猛,截止到2012年,我国的星级酒店数量达到14327家,其中五星级361家,四星级1631家,酒店客房数达到160万间。按照国际经验,酒店客房数与员工数的合理比例是1:1.1;即每100间客房需要配备员工110人。在我国这一比例略高,一般在1:1.5左右。按此比例计算,2012年我国酒店行业从业人员的理想人数是270万。据分析,2014年我国各类酒店管理人才的供需缺口至少达100万。如果进一步考虑到我国酒店业从业人员的学历现状(有关调查显示,我国酒店业从业人员大专以上学历的不足30%,其中毕业于旅游院校的不到25%),以及酒店业接近25%的员工平均流失率,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将远远超过一百万。服务业的整体水平不高,服务人才短缺情况严重,对专业人才的需求非常迫切,这些都为酒店管理专业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市场需求保障。
通过调研分析,我们发现酒店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也不再是简单的熟练基层服务操作人员,而是一个高技能复合型人才,酒店企业认同的高技能复合型人才应具备多方面知识素质能力要求。一是全面的专业知识结构。在熟知某部门的专业知识的条件下还能够一专多能、适应不同岗位的需要,胜任不同的工作环境。二是良好的沟通和谈判能力以及流利的英语尤其是英语口语能力也是企业判断是否成为高技能人才的标准之一。三是由于酒店业的综合性强,对行业从业者的职业道德素质和团队精神有着更严格的要求。另外,创新能力、积极的心态、仪容仪表、领导能力和良好的身体素质也成为现在酒店从业者的必备素质。
对酒店中高层管理者调查结果显示,认为酒店业最为看重的人才能力是工作态度、敬业精神、责任心、团队合作意识与口头表达能力等。目前高星级酒店业最紧缺的人才应具备的能力依次为:市场开发能力、管理能力、外语能力、财务与资本运作能力。据相关招聘网站与猎头信息显示,具备高专业度、强综合能力、精通外语、全球化视野、高星级酒店从业经历的人才备受欢迎。饭店业人才需求的发展趋势是知识型员工将更受青睐、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奖更走俏。
综上所述,我国目前饭店人才短缺现象突出,不仅表现在总量上的短缺,更重要的是结构性短缺:一是熟悉国际酒店管理运作与法律法规、具有国际战略眼光和丰富的国际酒店管理经验的高级经营管理人才,这类人才是“最抢手的人才”;二是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与专业背景,具备较高的语言沟通、组织协调和业务拓展能力,既精通业务技术又懂得一线管理的国际化管理型高技能人才,这类人才是“最急需的人才”;三是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良好的服务意识、较高的技术级别、能胜任餐厨、房务服务等一线操作岗位的技术型初中级技能人才,这类人才是“需要量最大的人才”。在这种背景下,酒店业管理型高技能人才的供需矛盾就显得特别突出。
三、以技能大赛为契机,加快酒店管理专业建设、促进酒店人才需求与高职培养的无缝对接
(一)校企对接,深化“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
技能大赛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引导职业院校重视学生技能及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提高学生的素质教育,为社会培养大批实用型人才。技能大赛对学生综合素质要求非常高,也为企业选拔人才带来了方便,使校企形成了很好的互动。依托技能大赛的契机,打破原有校企合作一头热即要么学校热情,企业不热情,要么企业热情,学校不热情的局面,实现了校企双赢;打破了原有的仅仅提供大赛物品的低层次的合作,更多的体现在实战场景的提供、企业技术骨干的支持、合作开发训练方案、共同解决技术难题等方面的深层次合作,更多的体现了“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校企合作模式。
为继续深化校企合作,我院酒店管理专业创新性的提出了“企业学院制”的校企合作新模式。由于是学校、企业、学生三方主动参与,搭建师生共同成长、学校企业共同发展的良好平台,真正践行“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实现教育标准、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的和谐统一,促进企业文化和校园文化的融合,最终获得合作共赢。在合作企业方面,选择国际著名的酒店管理集团或全国及省内知名的酒店集团企业进行合作。专业学生构成方面,经过职业倾向测试,组成“企业订单班”。在招生形式上,既可从已入校的旅游大类学生中自愿组班,也可根据安徽省教育厅相关政策,进行了“自主招生”考试制度改革。
(二)构建与市场零距离的课程体系
安徽工商职业学院酒店管理专业在借鉴能力本位职业教育基本理念的基础上,积极进行课程体系构建的有益探索。酒店管理专业建设团队以职业能力发展为导向,根据学生就业岗位群的任职能力要求,参照相关职业资格标准,通过与企业相关人员的共同研讨论证,进行课程设置。
课程体系构建明确了培养酒店基层、中层管理者的培养目标,以“酒店入职和基础从业素质培养酒店核心岗位职业能力培养酒店管理者的职业能力与素质培养”为教学主线,培养过程充分体现了酒店从业者从入职成为酒店员工,到发展成为管理者的职业生涯轨迹,体现了酒店从业者岗位晋升规律。
课程体系共分为六个能力模块,即酒店入职能力、基础从业能力、餐饮核心工作能力、前厅客房核心工作能力、会议核心工作能力和酒店运营管理能力等模块。各能力模块在职业分析的基础上,根据某一岗位或岗位群所需要的知识、技能、态度为目标设计课程。以“酒店入职能力”模块的课程设置为例,该模块课程和项目的设置与酒店入职培训相对接,充分体现了新员工入职所应具备的知识、技能和素养。
课程设置对应就业岗位(群),突出对职业能力的培养。课程体系由若干能力训练模块组成,每一个模块均对应了酒店相关岗位的能力要求。课程设置充分考虑到行业发展与学生就业岗位(群)的需求,专业核心课程直接对接岗位能力,体现了专业(职业岗位群)的针对性,突出了对职业能力的培养。
(三) 打造师资结构合理的“双师”教师团队,为培养与需求对接的实施提供师资保障。
为了尽快建设一支以专为主、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学院采取了一些做法:
1、鼓励教师参加职业资格证书的认证考核工作。在教学岗位上,把课堂教学与职业技能培训相结合,使专业教师在教学岗位上获得专业技术职务资格,成为“双师”,既能教学,又能在技能操作方面动手示范,身体力行。
2、招聘引进,加快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在学校中有很多课程应用型较强,需要既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有多年从事专业工作经验的专业人才任教。
3、与企业合作,进行“项目开发,共同教学”等活动,促进教师得到实践锻炼,使教师从单一教学型向教学、科研、实践一体化的“双师型”人才转变。
(四)竞赛搭台,加强实训基地的建设,保障学生技能训练与就业岗位间的无缝对接。
通过举办技能大赛,加强了实训基地建设。吸引技术先进、实力雄厚的企业积极投入各级技能大赛,更新实训设备,增加实训工位,优化实训情境,完善实训功能,全方位保障技能训练,使赛点建设与实训基地建设有机结合。安徽工商职业学院酒店管理专业改善了实习实训和实践条件,在校内构建了礼仪实训室、中西餐实训室、客房实训室、康乐实训室、案例陈列实训室等基本技能、模拟仿真实训室7个,建筑面积1000多平方米;“校中厂”1个――实习宾馆(与江苏启东宾馆共建),建筑面积4000多平方米,拥有66间房间、休闲吧1个、会议室2个;在校外构建了江苏启东宾馆、合肥古井假日酒店、元一希尔顿酒店等多个实践基地,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得到了很大提升。在对实验实训条件硬件建设的同时,积极探索以提高专业应用能力为主线的技能训练模块的建设;进行实训课题研究开发;加强实训指导教师业务培训;健全顶岗实习管理机制;积极探索社会服务的新模式。
(五)校企共育,建立与专业培养目标相适应的实践教学体系
专业应用能力的培养,在高职教育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因此,实践教学设计要体现多层次、多方位的训练,使学生毕业时达到酒店业基层管理人员和高级服务人员的水平。为了建立与专业培养目标相适应的实践教学体系,酒店管理专业设计了并执行了以下实践教学模块:(1)认知性实践,包括参观、社会调查,课堂讨论等;(2)仿真性实践,包括分别培养专业技能和专业能力的模拟教学、课程实验、技能实训等;(3)综合应用性实践,如我院自2007、2008级酒店管理专业开始将实行的在旅游涉外高星级酒店12个月的顶岗实习、毕业实习等。
(六) 构建科学有效的课程评价体系
职业教育课程评价应该以提高学生的技能为导向,应该具有社会性、适切性、情境性、形成性和多元性等特点。为了适应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就要建立以技术标准和职业素质为基础的评价体系。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开展正有利于这样的评价体系的建立。因为凡是在技能大赛中获奖选手,不但他们所选项目是企业所青睐的,而且,所选技术的操作过程更是与在真实环境中高度相似,它的评价标准则完全是真实职场的标准。这个评价标准对传统的课程评价有了一定冲击。引起评价职场岗位要求的标准的方向改革,使职业教育课程评价标准更合理,更与职场的岗位要求的相关标准趋于一致,更能促进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例如,在2009年的技能大赛中的中餐宴会摆台设计大赛中,安徽工商职业学院旅游管理系的教师到校企深度合作单位江苏启东宾馆、合肥古井假日酒店取经,了解中餐主题设计方面的最新趋势和最严格的评判标准,结果在大赛中获得了好成绩。通过技能大赛迫使他们对职场岗位要求标准进行深入了解与分析,这势必对其课程评价产生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关键词:星级酒店 财务管理 现状 问题 控制措施
一、引言
为在竞争中提高自身优势,星级酒店在管理模式上不再具备以往的粗放型,相继的采用精细化管理模式,财务管理是这一转变中重要的企业管理的构成部分,但是没有引起实际性的注重,以致于有很多问题的出现。必须在形势的紧张上做出足够的重视,转换经营管理模式,因此财务管理在星级酒店中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目前星级酒店财务管理的现状
(一)过分对自身收入额的注重
很多星级酒店的经营者为了尽快达到自己的销售指标,更多的取得属于自身的奖金提成,多数在旺季、淡季做大量的促销活动来增加销售收入,不在营销策略和盈利模式进行探索,现金流量管理工作过于轻视,即便有着红火的生意,利润的增加,始终难以提升资金存量。
(二)成本控制的重视程度不够
一部分星级酒店只在财务会计核算上有所重视,对成本控制的作用没有确切的认识,以至于不去设立成本控制的相关岗位。一部分星级酒店加强对收银系统的控制,忽视酒店财务管理软件的便捷、全面性,即使在软件上有所投资,实际的应用中也不能发挥出其相关的功能特征,价格差异大,多种类的服务项目是星级酒店的特征,由于计价工作量的繁多复杂,无法轻松的做好完善的成本控制工作。星级酒店要保证其良好的运作,就要在各个物品及环节上严格把握好成本控制,在成本控制上出现任何的差错,都极易在管理上产生出很多的问题,物品的积压越来越多,造成了大量的浪费。
(三)不健全的采购评价体系
一般情况下,采购部、财务部和使用部门进行调查后再作采购成本的实际确定,这是星级酒店的常见方式,实行采购时,详细的对各环节做出审核,及质量是否达标的监测工作。很多星级酒店目前没有形成有效的采购评价体系,在购销上的监查力度不够,以至于采购中很多问题的出现,难以有所缩减的采购成本,使星级酒店的效益无法得以真正的提升。
(四)预算执行不到位
预算对酒店未来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和作用,现阶段虽然很多的酒店也认识到了预算对酒店发展的重要性,也积极组织酒店财务人员进行预算编制,但很多的酒店只是把预算应付上级部门或者领导检查的工作,其形式大于实际,在预算执行中不严格按照制定好的预算来执行,而是随着开支各项费用,即使某些费用大大出了本来制定好的预算标准也不加以控制,这不仅影响了酒店财务管理水平和质量的提升,更影响了酒店的经济效益。
三、星级酒店财务管理中的主要问题
对星级酒店的财务管理,在目前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销售收入追求的盲目性
星级酒店在运作过程当中,通常在财务管理和经营销售上产生困难,利润收入与经营销售没有一个很好的融合。销售量非常大时,产生不了高利润,甚至出现越多销售更亏损的状况。这就难以具备正规的星级酒店条件,星级酒店的销售管理人员浅薄的财务风险意识,最主要的原因在于较多的追求销售收入。对销售收入的增加只选择在淡季度、旺季促销活动,不去在新赢利模式及其营销策略上做探索;没有在财务管理利润管理战术上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唯一关注的是自身销售奖金的数目。在传统思维方式中,睡着不断增长的销售量,带来的是广泛的个人收入,难以做到从全局出发,站在酒店的运营利润同总体经济收入的位置随做综合的分析和考虑。
(二)不合理的资源利用
传统酒店的财务管理在通常情况下往往忽略掉财务成本的调控,只对核算管理工作有所重视。价格差异大,多种类的服务项目是星级酒店的特征,这使得计价十分的繁杂,只在星级酒店的餐饮服务上看,有多达百余种的菜肴、酒水和饮料;在日用品的采购如妥协、牙膏和一次性梳子等物品上也有较大工作量,难以做到全面的成本控制。但是,星级酒店确保其良好的运作,必须要做到成本控制的全面性,应从战略的角度出发,加强成本控制的有效提升。过于忽视控制,将给管理工作带来更多的不便,不能对库存物品做全面的利用,那么就无法避免过度浪费现象的出现,导致恶性循环的形成。
(三)不合理的定价指标
星级酒店的采购价给成本水平造成很大的影响。通常,采购部、财务部和使用部门进行调查后再作采购成本的最终。实际工作时,却很少落实采购价的相关指标,的高于采购价格的问题发生时,就相互推脱,由于没有明确的奖励和惩罚制度,对问题的责任无处追究,因此就不能够发挥出重要的作用于财务管理部门的采购预算。
四、星级酒店财务管理的具体控制措施
国际一流的连锁酒店,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作用相继进入国内,本土的星级酒店管理者对财务管理工作急需做出重新定位,以顺应时代形势的发展潮流。星级酒店在经营管理中要以财务管理作核心,并在以下几方面做出完善:
(一)创新财务管理的运营理念
星级酒店财务管理部门应做到与时俱进,改变以往传统财务管理下的思路,引入先进的理念,以提高现金流和资本利用率,并充分发挥资金的使用效率。实施的成本差异化和低成本战略,利用现有的资源,特别是无形资产的资本化,资本管理经营的实施做充分的利用,以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和可持续发展,运用当前优势形成规模化,多元化的连锁酒店,待时机成熟时发展成跨国酒店企业集团,通过竞争优势获得规模效益。
(二)强化成本控制
传统财务成本管理的主要出发点是降低消耗、对费用的节约及产品成本核算。星级酒店管理在要求更多更好的提供个性产品及客户的一级化服,所以要将顾客等外部因素考虑在成本管理之内。这样才能在激烈竞争中做到成本的领先,争取到更多积极竞争条件。要使星级酒店成本管理效益获得提升,就应运用主动的财务战略成本管理,转变以往传统被动的成本核算管理,可以在成本管理的组织上做更多战略方式的选择将成本信息融入进管理之内。采用合理有效的统计分析方法,寻找到星级酒店发展的主要优势所在,给高层管理者的管理提供更多的便利,进而能在外部持续变化环境上具备良好的适应能力。
(三)完整的财务危机预警体系
财务危机预警体系的一级指标选择通常有五个方面的要素,即发展能力、现金流量能力、赢利能力、偿债能力及营运能力上的指标。星级酒店应根据自身经营特点,在各指标上做出选择,在敏感性财务指标及相关数值集合体上做出确定,以建立具有较强敏感性的财务预警体系,进而对酒店财务状况以及后期是否能良好运作做合理、准确的判断,以更好地防控可能产生的危机。
(四)财务管理团队素质的提升
我国的酒店业财务管理者的素质始终参差不齐,而星级酒店的财务管理团队同样有此问题的存在。这就要求对星级酒店财务管理团队要全面的提升其综合素质,对财务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做逐步加强,替换并淘汰掉工作岗位适应性差者,以尽快对人才流动机制做出完善,财务岗位上不断充实进具备较高综合素质者的财务管理人员。这些都有利于酒店人力资源管理方式的运作,在员工队伍旺盛的生命力上长久性保持,进而使酒店经营效益得以有效提高。
五、结束语
面对不断发展的新形势,星级酒店经营者及财务管理者应时刻保持警醒,树立起正确、规范的财务管理意识,不断创新思维和举措,在酒店财务管理国际化、标准化水平上不断做出加强,进而使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得以长久的生存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徐静.浅议酒店财务管理的特殊性[J].财政监督,2006,(06)
[2]曹选刚.关于酒店业财务管理若干问题及看法[J].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09,(01)
关键词:连锁酒店 财务管理
连锁酒店作为酒店发展的一种经营模式已经日益普遍,这对于提高酒店的相互协调进而提高酒店的创利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给连锁酒店的财务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连锁酒店的财务管理应该根据酒店连锁的方式不同而采取不同的管理模式。但是其重点是构建高效财务管理体系,确立总部财务的核心地位,充分发挥总部财务的管理职能。
一、 连锁酒店的不同模式
根据总部和各零售企业的控制关系,可以将连锁经营分为直营连锁、特许连锁、自愿连锁等形式。直营式连锁酒店根据相互之间的资金关系,又可以分为两种不同的连锁方式:全资式直营连锁模式和控股式直营连锁模式。全资式直营连锁酒店实质是总店与分店的关系。分店的资金投入全部出自总店,分店的一切事务均由总店负责,包括分店的店长也由总店委派,分店只负责日常的经营和管理。控股式直营连锁酒店是总店向分店投入一定资金,对分店实行控股,分店按照股份制企业运转。直营连锁具有一定的普遍性。特许式连锁也称加盟式连锁,是通过契约实现连锁的一种方式,总店对分店没有所有权,只有经营权的统一管理,常常伴随某种特许授权,并从授权中获得一定的利益。自愿式的连锁酒店以某种共同利益为纽带,以合同为基础开展相互支持和协助,相互之间关系比较松散,店与店之间相互独立。三种模式中由于直营和加盟形成总店和分店的关系,所以这两种连锁方式就会产生管理关系,而自愿式连锁就没有建立这种关系。直营式连锁酒店的管理模式又具有示范性,所以对其财务管理进行分析,对各种连锁经营酒店的财务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二、 直营式连锁酒店的财务管理分析
(一)全资式直营连锁酒店的财务管理
全资酒店因为是严格的总店和分店的关系,所以,分店的一切事务都应该由总店负责。包括物流、管理制度、人力资源、薪酬、财务核算,甚至酒店标识、员工服饰等都应该统一。分店的财务更应该由总店全权负责,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财务人员的配备。财务人员应该由总店根据分店的营业状况进行核定配备。二是财务制度的统一。各分店财务制度均由总店统一制定,并按统一标准操作。三是财务人员的考核。各分店的财务人员应该由总店负责考核。四是财务人员的培训。财务人员应该由总店负责集中的培训,以完全实现财务制度掌控的统一性。五是财务系统的集中。各分店的财务系统必须汇集于一个总系统内,总店的财务负责人可以实时查看各分店的财务状况及营业状况。
(二)控股式直营连锁酒店的财务管理
股份制连锁酒店财务管理应该按照股份制企业机制进行。对于控股型的连锁酒店,其财务可以借鉴全资型酒店,对酒店的日常财务状况进行较为严格的掌控,同样,对财务活动中出现的问题负主要责任,同时应该按照股份原则,兼顾和关注其他股东对财务管理方面提出的有关建议,但是决定权在控股方。财务人员应以控股方派遣为主。
(三)直营式连锁酒店财务管理的特点
对于直营式连锁酒店的财务管理来说,存在“三多三少”的特点:统一多分散少、集中多自由少、纠结多归属少。从财务标准看统一多分散少。由于集中管理的需要,直营式连锁酒店要按照总店确定的统一原则操作,从财务制度到会计信息汇总要统一,财务政策和纳税要统一,分析、预算口径要统一,进而实现总店对分店经营状况的动态掌控,财务人员对于总店的部署会不折不扣地执行,相对而言总店的相关政策容易贯彻落到实处,有利于总店对分店考核指标的执行和总店统一采购的执行等,分店的财务操作就减少了分散度和运行风险。从财务管理看集中多自由少。资金实现集中管理,形成统一的现金流,统一调配,统一理财,统一投资,减少资金沉淀和资金风险,提高资金利用率。总店对分店的资金运转全力集中以后也会带来另一个问题,即分店经营者由于自由度的减少,财务支配权受到总店制约,经营积极性会受到一定影响,从而影响经营效率。从财务人员看纠结多归属少。由于总店总管财务的一切,分店财务人员会产生一些纠结,对总部财务产生依赖,在遇到问题时,只想上交给总店,自己不去思考解决,或是推卸责任,结果是不利于及时解决分店日常经营中的问题;分店财务由于需要与总店进行沟通,所以对市场环境变化主动应对意识弱,应对能力不足,不能很好地充当门店经营者的助手;分店财务人员反馈给总店的问题可能由于信息不对称,造成总店财务总部做出误判或是分店财务人员传达时未能准确到位;由于分店财务人员由总店委派且由总店考核管理,所以容易造成财务人员与分店经营者之间的隔阂,财务人员会认为对分店其他部门没必要配合,也不必参与太多的经营,只对总部负责,分店经营者也会认为财务人员是总部的人,他们只要做好会计工作就行,其他经营活动与他们无关。由此造成参与意识较强的财务人员也很难发挥积极作用,容易形成不和谐情绪,造成财务人员孤立的局面,工作难以开展。由于客观上存在的隔阂可能性,造成分店经营者对于分店财务人员在考核上关注的只是任务性,而不是准确性,有时还会掺杂情绪,所以总店对分店财务人员的考核也只能从直接的业务来往上反映,其他情况则很难了解到。
如何较好地解决“三多三少”问题,这是直营式连锁酒店财务管理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同时也是对直营式连锁酒店整个财务系统设置、管理和日常运转提出的一个考验。
三、 直营式连锁酒店财务管理的重点
直营式连锁酒店的财务管理比起单一酒店更显复杂。除了上述特点以外,客观上也存在一些原因。第一,酒店地域分散。这是连锁酒店的必然现象。分店可能分布在各地,空间上存在距离。第二,财务人员分散。因为财务人员随着酒店工作,所以地域上的分散必然导致财务人员的分散,尽管可以通过机制把财务人员连接在一起,但是分散问题客观存在。第三,管理结构复杂。连锁酒店的财务管理还存在多层级问题,总店与分店间至少存在两级管理,如果是控股式直营连锁,不仅有内部层级还有对外交往和协商任务。第四,存在一定风险。对于总店来说,由于财务人员实际在各酒店工作,总店无法及时了解这些人员的情况,如果出现财务人员与店长之间的不良合作,那么财务上存在一定风险就难以避免。
为了应对连锁酒店客观上存在的难题,同时也为了保证酒店的正常健康运行,直营式连锁酒店的财务管理应做好以下重点工作:
(一)健全规章制度,做到有章可循
规章制度是连锁酒店运行需要遵守的基本准则,建立相应的制度,能够使财务工作做到标准化、规范化,是保证总店对分店的管理顺利实施、保证酒店正常运行的基本前提,特别是保证财务安全运行的基础和保障,从而实现总部的运行目标。
(二)加强日常监管,保证行为规范
对于酒店经营者来说,如何保护各方的权益,既是权力,更是责任。为了防止各种可能的情况发生,避免各方利益受到侵害,就要加强对各店日常财务工作的监管。监管的目的在于保证规范和制度的落实。这种监管可以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抽查、现场检查等方式进行。要加强日审、内审,开展定期和不定期审计工作。加强对分店预算的审核和管理,控制分店运行成本,提高酒店创效能力。要及时分析各分店的财务状况,从中获取分店日常运行情况的基本表征,做到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及时,纠正问题及时,确保酒店的健康发展。还可以采取分店财务人员轮岗制度,既可防止不良行为的发生,也可为总部财务培养骨干。
(三)运用管理系统,提高管理效率
地域分散客观上会给实际工作带来困难,所以对连锁酒店的财务管理来说,要充分利用现代科技,通过网络等手段,“缩短”酒店之间的实际空间距离,提高管理效率。要运用ERP企业信息管理系统,实现物质资源、资金资源和信息资源集成一体化管理。通过ERP,建立一个以管理会计为核心,涉及物资资源管理(物流)、人力资源管理(人流)、财务资源管理(财流)、信息资源管理(信息流)诸方面,能提供跨地区、跨部门、甚至跨公司整合实时信息的管理系统,提高连锁酒店的管理效率。
(四)加强人员培训,提升整体素质
财务人员的培训首先在于业务能力的提升。财务人员分散各店,要做到财务的统一,就要加强统一性培训,确保连锁酒店财务制度和财务标准的统一。首先要让财务人员在坚持总部大原则的前提下,能放手工作,敢于监督,敢于负责,善于提出工作建议。其次是法制教育。为了有效防止不良现象发生,还要加强法制教育和财务政策教育,使财务人员知法懂法不违法。再次要加强财务人员的职业诚信教育,防止财务人员通过虚假信息侵害权利人利益,危害酒店的健康发展。最后要加强财务人员的沟通能力培养。由于连锁酒店财务人员由总店统一派遣,为了日常工作能够顺利开展,财务人员要善于与分店负责人协作、沟通,对于股份制连锁酒店的财务人员,更要掌握股份制企业的相关法律法规,善于与各股东沟通。X
参考文献:
关键词:有线电视 网络企业 内部 财务控制
一、有线电视网络企业增强内部财务控制的价值分析
(一)优化财务控制环境,改善财务风险评估体系
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采取有效的内部财务控制的电视网络运营企业,在发展中会突出明显的优势。尤其是在财务分析上,有效性十分明显。在财务分析过程中,如果财务报表上的信息不够真实,那么无论采取何种有效的分析策略,都不会形成真实、客观的财务分析。
在现代社会竞争压力如此之大的情况下,财务风险是任何企业都必须会面对的情况。近些年,许多企业大肆提倡企业内部财务控制,认为其能够有效弥补企业在内部控制上的局限。不仅能够有效分析企业内部风险,还能优化财务风险评估体系,有效地预估风险、分析风险,采取有效措施规避风险。
(二)有利于企业企业资产保值增值
在当前时期的企业管理当中,许多企业将内部控制的效果,作为衡量企业管理能力的重要标准。优化企业内部的管理制度,增加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是完善企业治理结构、保障资产安全的主要途径。有线电视网络运营企业采用有效的内部控制措施,能够促进企业资本保值增值。与此同时,还保障企业获取的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保障企业决策来源的可靠性,从根本上降低企业经营风险。
(三)帮助企业有效应对复杂的经济形势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形式之下,广电网络企业必须要从长远发展目标着手,建立科学性的内部控制系统,并在管理上多下功夫,保障其有效实施,从而更好得保障广电网络企业的高效运行。
二、有线电视网络企业的财务管理当中的问题分析
(一)管理理念落后
我国的有线电视网络运营的兴起时间较短,参与改制的经验不足,市场化发展还不够健全。在运营过程中,仍然坚持陈旧的行政管理模式,并没能进行较好的创新。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行政管理模式的弊端日益显现出来,观念的落后成为我国有线电视网络运营面临的根本性问题。从目前我国的企业管理实际情况来看,都是坚持所有权与经营权高度统一的模式,在这种模式的引导之下,企业的财务管理具有较大的自由度,缺少审计稽核部门等的有效监管。还有些企业只追求眼前的短期利益,忽略企业长期发展目标,只重视企业市场的开拓,而忽略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价值,大大降低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最终形成对企业资产不明、家底不清晰等状况,大大增加了有线电视网络运用的财务风险。
(二)有线电视网路运营企业财务管理权限不明
对于我国的有线电视网络运营企业的发展状况来说,其大多数都属于国有型企业,虽然具有较为系统的发展规划,较为严格的工作任务,但是在财务管理上却缺乏系统性和实践性。企业内部财务管理权限不明确的情况较为普遍,越权办事的情况时有发生。在国有企业中,往往缺乏灵活、独立的财务管理能力,管理人员具有较强的财务支配权威,容易出现财务滥用、管理混乱的情况,难以实现财务管理指定的目标,不利于企业长期发展规划。
(三)有线电视网络企业缺乏科学的投融资
任何一个企业的发展都依赖于足够的资金,网络运营更是如此。我国有线电视网络运营企业受到规模的影响较大,社会资本投入远远不能满足其实际发展要求。尤其是在三网融合之后,给企业内部的资金管理施加了压力。网络运营企业在网络建设、网络设备维修升级、业务拓展等方面都需要耗费大量的资金,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网络运营企业向社会获取资金的渠道较为狭窄,除了银行贷款之外,从别处获得的资金十分有限,难以满足实际的需求。除此之外,我国的有线电视网络企业缺乏明确的市场定位,难以选择最适应于企业自身发展的资金投资项目,及投资额度等,最终导致企业无法按照预期收回资金。这就给有线网络企业增加了财务风险。
三、增强有线电视网络企业内部财务控制的措施分析
(一)有效转变财务管理观念
在当前网络运用企业市场的不断成熟之下,该行业吸引了大量的和会资金。这对于有线电视网络企业的发展,是一项机遇,也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挑战。有线电视网络企业可以趁此机会加速市场化进程,拓宽企业投融资来源,积极开展新的社会合作项目,提升企业财务管理能力,不断扩充企业的市场份额,为企业长期发展争取一席之地。在目前我国的国有企业当中,有许多管理层面的人员并不熟悉市场发展的状况,对于市场产生的新信息、新技术手段不够敏感,只关注企业战略的科学性,忽视财务管理人才的专业知识技能和业务水平。导致企业的爱物管理水平无法满足新时期对财务管理工作的要求。在新的发展形式下,要充分认识到财务管理工作对于企业长期发展的重要价值,从企业的内部控制、管理手段等方面着手,将财务管理工作提升到企业发展日程上来,让人们重视财务管理,一方面能够保障财务管理的科学性,另一方面还可以增强企业各个部门对财务管理的监督。
(二)提升企业的财务管理能力
要想提升企业的财务管理能力,归根到底要从财务管理人员的能力着手。企业可以在聘用财务管理人员之前,就做好把关工作,针对应聘人员的专业基础、工作经验等选择适合的人才,并安排合适的岗位。然后企业要针对新入职人员进行有效的入职培训,让他们熟练掌握业务流程,树立一个科学严谨的管理态度。在入职后,企业要将财务管理提升到管理人员绩效考核的层面上来,严格督促管理人员。并对他们进行定期的职业培训,向他们宣传最新的财务管理有效手段,掌握更扎实的专业功底。如,在企业的日常运行过程中,企业首先要制定一个完善的财务管理体系,要对企业运行中的各项开支进行明确说明。增强企业对于资金支出的控制,防止出现细化财务中的风险,尽可能降低财务管理中的不确定因素。除此之外,还要建立一套有效的风险应对机制,该机制要具有一定的预见能力,提前检查企业运行中存在的资金风险隐患,提前做好资金风险预防措施。有线电视网络运营企业要时刻保持与市场的亲密联系,搜集市场发展最新的状态,保持对新信息、新技术的敏感度,在财务管理中变被动为主动,大大降低财务管理当中存在的风险因素,保障企业的平稳运营。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点就是严格制定企业发展的规章制度,要将企业的进管理提升到企业法规的高度上。其中包括设置明确的资金管理权限,任何部门不能私自挪用资金,也不可随意越权管理资金,必要时必须要上报财务部门进行审核。
(三)增加有线电视网络企业的人才投入
财务人员的管理能力在整个企业的财务管理上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有线电视网络企业要想增强企业财务管理能力,就要从打造一支专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团队着手。经过长期的发展,传统的财务统计方法的缺陷日益凸显,无法满足现代社会企业财务风险应对的需求。企业要定期对财务管理人员进行培训,让财务管理人员获取最新的市场信息,引导管理人员分析同行业竞争企业内部存在的财务问题,与自身的财务状况进行对比,提前做好财务风险应对准备。
四、结束语
我国有线电视网络运营企业兴起的时间不长,在经营过程中仍然呈现不成熟的状态。在现代市场经济竞争如此激烈的条件下,企业内部财务管理混乱情况越来越明显。因此,我们必须要从转变观念、政策制定、管理人员专业能力等角度出发,寻求提升有线电视网络企业发展的有效道路。
参考文献:
[1]孙威.浅谈电信企业内部控制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致富向导.2011(33)
[2]许皓.浅析股份公司内部财务控制[J].经营管理者.2011(21)
关键词:营运资金融资 财务风险 控制点
从价值目标与价值风险的角度来看,营运资金融资的资本提供者和传统模式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就要求企业使用有针对性的风险管理措施,来为之构成各种不同的财务风险控制点。在本文中,文章试图以理论的角度,来对各种融资模式情况中,资本投入者需要应对的财务风险作出对比,找出差异,并找出各种财务风险的关键控制点,以期为企业的营运资金融资作出简单的参考。
一、企业财务风险控制受融资模式影响的内在逻辑分析
从本质上来说,在产业资本从资本循环开始到结束的过程中,企业所依赖的,一般都是长时间投入的大量长期融资,并因此而使得其包含了传统的银行模式与市场模式这两种基本模式。通常来说,当其从生产循环开始的时候,供应商垫支的资本在经过销售循环之后,会再回到生产循环阶段,而在这个过程中,产业的资本主要是由供应商所提供的,并以此来使之形成应付账款融资。如果资本从销售循环开始时,那么,顾客所提供的资本就会在经过生产循环之后,回到销售循环当中,产业的资本主要是顾客提供的,以此来形成预收账款融资。
二、企业营运资金财务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营运资金管理制度不健全
就针对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在企业的运营过程中,还缺乏健全的管理制度,导致企业的营运资金管理出现混乱问题。此外,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个别人员对企业的营运资金进行随意的挪用,使得企业的总财产受到严重的影响,并为企业的发展造成了不好的影响。再加上企业对于营运资金使用情况并没有做出详细的记录,导致其在进行账目的核对时,难以对企业的盈利情况进行正确的评价,为企业带来非常严重的损失。
(二)营运资金内部管理环境差
在企业的管理中,由于对营运资金管理的不重视,导致其管理的内部条件相对来说比较差,再加上其内部组织结构的安排存在明显缺陷,往往只关注企业的经济发展,对于企业的文化建设步骤重视。此外,在企业的内部管理过程中,企业文化并没有一个较高的地位,难以发挥其自身的影响作用,导致企业的员工对于精神文化的追求不高等。
三、营运资金融资模式及其财务风险控制点
(一)顾客资本融资模式
事实上,顾客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资本提供者,而从本质上来说,其所提供的资本,不但是资本循环过程完成的重要标志,同时也表示其为相关的生产经营活动提供了必要的资金。在大多数的情况下,我们针对于顾客的预付资本,不是用现金来偿还的,而是要为之提供相应的产品与服务。也就是说,顾客本身要面临的风险,主要还是难以按期收货或者是在规定的期限内接受服务。如果存在这种问题,那么其将会对顾客对于企业的忠诚度产生不小的负面影响,并且会对日后的资本周转与投入产生影响。因此,企业应当对以下几点风险进行严格控制:需要进行全面的安全储备,确保生产运营的正常进行。严格控制产品与服务的质量,确保其能够为顾客提供高水平的服务。对销售规模进行严格控制,以此来保证其能够按时交货。
(二)供应商资本融资模式
从本质上来说,供应商的资金主要是短期占用的形式,由于其流转的时间比较短,且其有着明确的用途,从而风险相对来说比较低。不过,在短借长用之后使之形成一定资本,将会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其风险程度。在大多数情况下,供应商资本的财务风险,关键在于货款能不能在规定期限中收回,而这一问题也将会严重影响到资本的再投入,导致其虽然有利润,但是并没有现金,因此难以继续组织生产经营活动。现阶段,就针对于大多数的供应商而言,其在供应链当中始终处于弱势地位,因此,为了有效的控制财务风险,就需要相关的管理者必须要全面降低营运资金融资风险,具体包括:应当选择一些现金流回收比较快,且投资回收期比较短的项目。应当强化对现金流量的控制。强化对生产、销售等阶段现金流量的控制,促使其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经营周期、回收销售货款。完善渠道资本,通过渠道资本的建立,来对固定供应商之间的合作进行有效的维护。提高在市场中的信用,并以此来获取供应商的信赖,并寻找更长的信贷周期。应当完善供应链,并坚持以供应链的共赢为基本目标,强化企业与供应商之间的良好关系,促进合作。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只要有融资,就有风险。所以说,企业必须要对财务风险进行强化控制。不过,就针对于不同的融资模式来说,其所面临的财务风险也将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说,我们必须要强化对财务风险控制点的合理分析,主动降低营运资金融资风险,以此来通过风险控制的方式,实现管理成本的降低,进而促进企业的快速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以创新创业实践能力提升为重点,推动高校与高校、企业、行业、地方政府等开展深度合作,实现各类教学资源的整合以促进教学,构建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创业教育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
创业教育;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
1前言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2015〕9号)提出,到2020年孵化培育一大批创新型小微企业,形成新的产业业态和经济增长点;创业群体高度活跃,以创业促进就业,提供更多高质量就业岗位。创新创业政策体系更加健全,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全社会创新创业文化氛围更加浓厚。作为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的建设和发展应该将该指导意见作为坚实的政策基础。将人才培养目标制定为根据自身发展的战略需求,以学生个性发展为核心,以创新创业实践能力提升为重点,推动高校与高校、企业、行业、地方政府等开展深度合作并协同创新,实现各类教学资源的整合来促进教学,构建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有许多高职院校都在开展“政校行企”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教育部也明确要求,建立和完善“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政校行企人才共育机制。做到“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形成“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格局,是职业教育界努力的目标和方向[1]。在广州市,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广州科技贸易职业学院等多所高职院相续开展了“政校行企”协同创新方面的研究并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但是在将“政校行企”协同创新与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创业教育有机结合、协同发展,构建相应的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方面,还未有深入的研究报道。因此,基于“政校行企”协同创新的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值得并亟待研究、开发和应用。
3高职院校协同创新创业型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人才培养模式定位不明确,创新创业理念淡薄很多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以能力为核心,以就业为导向,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更加注重学生的知识、技能和岗位能力,忽视了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2]。在当前电子商务高速发展的时代,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经成为时代的主旋律。尤其是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还需要具备创新创业的能力。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衔接不足目前,许多高职院校将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完全分隔开来各成体系。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无法进行衔接,即使有了衔接,也没有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到专业教育中去,尤其是与专业课的衔接,导致学生误解为创业与专业完全是两回事,无法满足电子商务专业协同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政校行企协同作用不能有效发挥如何有效发挥政府的搭建平台、完善政策、建立机制的行政指导作用,学校的全面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和社会服务的教学主体作用,行业的连接教育与产业的桥梁和纽带的衔接作用,企业的人才共育体系的主要载体作用,并将这些主体协同创新,有效纳入电子商务创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形成完整的人才培养模式,是许多高职院校尚不能够解决的问题[3]。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缺乏有效引导当前,大多数学生的创业都是自发的,基本上以网络销售为主。学生的创业热情高涨,但是大多停留在设计与构想阶段,即使有好的创新价值和创业项目也很难实施,主要是因为学生相关的专业知识和创业能力缺乏,需要学校的政策扶持和激励。电子商务是最具创业前景的行业,高职院校如何将电子商务创业教育引进电子商务教学中,通过政校行企协同创新等模式进行人才培养的综合改革,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4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基于政校行企协同创新
的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探析改革目标构建基于政校行企协同创新的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依托政府发挥“主导主控”作用,学校发挥“主体与主动”作用,行业发挥“指导引导”作用,企业发挥“参与合作”作用,结合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创业教育,构建协同创新的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和方案[4]。改革思路1)深入政府相关部门、电子商务相关行业协会、电子商务企业和相关高职院校的相关专业进行实地调研,并大量与毕业生及在校生进行访谈和调研,获得第一手资料,对毕业生的工作情况、企业的需求情况、行业的发展情况、政府的政策主导与发展情况等问题做深入了解。2)以研究团队为单位,专题研讨,并由政府人士、院校专家、行业由业内专业人士建议,引入相应的创业项目,对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创业工作过程进行层层分解,明确每一个工作项目所包含的工作任务,如何利用工作项目、工作任务来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实现基于“政校行企”的创业项目。3)在前期调研分析的基础上,构建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基于“政校行企”与创业教育协同创新的课程体系。4)结合学校实际情况,探讨基于“政校行企”协同创新的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创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并实践培养的方法和手段。5)就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基于“政校行企”协同创新的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一条思路,提供切实可行的方案。人才培养模式的制定与完善1)人才培养模式的制定。基于广州科技贸易职业学院现有电子商务专业与小聪软件公司、广州市金税信息系统集成有限公司、广州爱特思电子科技公司、广州神州数码有限公司、一呼百应、广东创电科技有限公司等电子商务相关企业的校企合作项目,发挥广州市番禺区外经贸委等政府主管部门对学院的行政指导作用,充分利用广州市电子商务行业协会会员单位的自身优势,紧密依托广州市电子商务行业协会,发挥行业协会的连接教育与产业的桥梁和纽带的作用,积极发挥学院的教学主体作用,探索“政校行企”与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创业教育的协同创新的发展方式,构建相应的人才培养模式。针对广州市高等职业教育自身发展的战略需求,以学生个性发展为核心,以创新创业实践能力提升为重点,推动高校与高校、企业、行业、地方政府等开展深度合作,实现各类教学资源的整合和科研促进教学,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5]。2)人才培养模式的完善。①依托政校行企平台,深入政府、院校、行业、企业进行实地调研,制定电子商务专业人才需求分析;②对电子商务专业能力和岗位能力进行分解,进行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创业行为分析;③以试点方式对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基于政校行企与创业教育协同创新的课程体系建设进行分析;④以工作流程来详细分解创业的步骤,并对每个步骤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分析,制定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创业步骤与风险防范对策;⑤以试点方式研究基于政校行企协同创新的电子商务专业创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⑥理论研究与实践相结合,提出适合广州科技贸易职业学院电子商务专业的政校行企协同创新的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制订相关的人才培养方案。
5结束语
构建基于政校行企协同创新的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能更好地推动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创业教育水平,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
作者:余骞 单位:广州科技贸易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黎素平,苏付保,安家成.政校行企合作育人运行方式创新探索[J].广东农业科学,2012(3):185-186.
[2]丁明华.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型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J].人才,2014(12):62-63.
在国家“厂网分开”的政策实施以后,近年来各大发电公司打破地域限制,纷纷走出家门,跨地区建电厂,各发电集团规模急剧扩张,于是许多新电厂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其主要特点包括跨流域广,涉及的行业较多,前期(或基建期)项目多且所处发展阶段不同,地区差异大,母公司对各子公司的控制情况各异。
以上种种新情况,也给发电集团财务部门带来不少新问题。本文将主要探讨分公司制度下的经营,特别是财务管理模式。
一、分公司财务负责的主要工作
在分公司管理模式下,分公司统管所属各电厂的财务工作,分公司财务不插手各电厂具体财务业务,更不能沉溺于日常业务的处理之中不能自拔。具体业务由各电厂财务自己去办,分公司财务主要负责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负责组织各电厂预算编制、预算审批,并监督预算执行情况,并依据预算执行情况进行绩效考核;(2)负责与电网协调,统一行动,及时回收电费;(3)负责全分公司范围内贷款合同的审批签订工作;(4)负责全分公司范围内的资金调度管理工作;(5)负责全分公司统一财务制度的制定及监督执行工作;(6)负责组织全分公司范围内的财务报告编制、审批工作;(7)负责全分公司财务基础工作检查及审计工作;(8)负责全分公司范围内的财务分析工作;(9)负责全分公司范围内财务人员的考试考核工作。
二、分公司的资金管理模式
根据分公司发展历程,分公司的资金管理可分三个阶段:
(一)分公司筹备阶段
此时不仅分公司本身还处于筹备阶段,其所属的项目公司还都处于电力建设前期阶段,主要表现在没有独立的资金来源,前期费主要由母公司代垫或者是就近的一个已投产的发电厂代垫;财务人员较少或不设财务,从代垫款的电厂借款后,支付各种前期费用,然后凭报销单据回有关电厂财务记账,冲销借款;没有工商执照,没有国税、地税的税务登记,由于处于筹备阶段,所以一般不能取得工商执照,因为按《公司法》有关规定,筹备处是不能核准登记的。正是基于以上原因,以及母公司工资,保险等管理的实际需要,分公司人员的各种工资,工资附加费由有关电厂代管。基本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生育保险,住房公积金、企业年金等(简称“五险两金”)由有关电厂核算,按属地原则缴纳。
这样情况下,会产生种种弊端,其一是分公司资金调度受电厂限制,不能独立运作、自主调度资金,常常出现资金调度不及时情况。其二是资金管理与前期工作进展脱节,无法真正实现财务的核算监督职能。其三是分公司支出,由有关电厂代垫,这样处理的合理合法性受到质疑。其四是如果分公司及各项目部不能完全独立核算,由有关电厂代垫费用,代为核算,不符合会计准则的“会计主体”假设。
(二)分公司所属项目核准,正式成立公司,即处于基建阶段
在此阶段,分公司已经至少有一个项目公司获得国家发改委核准,取得工商登记,正式动工,就可以取得银行借款了。工程建设,需要大量的建设资金,除了用资本金以外,其余建设资金全部靠贷款解决。所属项目公司有了资金来源,就相当于分公司有了自己的资金来源,可自主调度资金。
(三)电力项目投产后,即进入生产阶段
在此阶段,分公司下属的项目公司投产发电,资金来源除了资本金及银行贷款以外,资金来源方面又增加了电费收入,分公司根据需要,负责与电网的协调工作,催收电费,设立电费专用账户,每月收回的电费先在电费户归集,然后再根据需要拨付各电厂(或项目公司),按照资金计划(或预算)及贷款合同,归还银行长短期借款。如果资金还有剩余,可通过和银行做工作,提前归还一部分长期借款、这样可以减少企业财务费用,降低资金使用成本,增加企业利润总额及净利润。
三、分公司的会计机构设置及核算方法
分公司体制下,分公司不是法人,只是一级派出机构,负责管理境内各发电公司。我们常说“企业管理以经营管理为核心,经营管理又是以财务管理为核心”,因此我们若想实现分公司的管理职能,必须在分公司的统一领导下开展各电厂的经营管理工作。要实现分公司对各电厂经营工作的领导,就必须施行分公司对各电厂(项目筹备处)财务工作的统一领导。我们不妨建立一种“大财务”管理方式,即各电厂在分公司的统一领导下,执行分公司统一的财务规定,统一调度资金,统一编制预算及依据预算完成情况进行绩效考核。
这种财务管理体制,主要的优势就是:
首先是各电厂的财务工作由分公司财务部统一领导,对各发电厂能实施有效的监督和监控。在该体制下,各电厂的主要财务业务,都在分公司财务的实时监控之下,可以充分发挥分公司的管理效能,加强内部控制,极大的减少各电厂的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
其次是能够整合企业资源,更好的发挥整体实力。统一调度资金,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降低企业财务费用,降低企业财务风险。
最后是可争取合并计算增值税,合理降低分公司税负。除国务院另有规定外,企业之间不得合并交纳企业所得税。按企业所得税法有关规定,以企业为单位缴纳企业所得税,分公司一般不能合并交纳所得税,但特殊情况,国务院另有规定,就可以这样处理。分公司可以向所在省(市)税务局申请,请求其所属所有企业汇总缴纳企业所得税,这样如果部分电厂有亏损情况,按盈利企业和亏损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合计金额计算应纳税额,这样盈亏相抵后计算的应纳税额,小于单个企业交纳的所得税合计,可以合理降低整个分公司的税负。特别是分公司所属企业,多元化经营涉及行业较多,个别企业受国家宏观政策影响出现亏损时,分公司合并缴纳所得税,比各企业分别计算缴纳所得税,可以依法合理降低分公司整体税负。目前已有某国有大型化工企业取得此项优惠政策,其所属所有境内子公司合并计算交纳企业所得税。
四、分公司的财务人员人事管理模式
(一)实施内部正常轮换制度
在分公司范围内,财务干部正常交流,对财务人员进行正常换岗,既能提高财务人员的业务能力,又能减少舞弊的发生。
关键词: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C962 文献标识码:A
前言:“要鼓励自主创业”是总理在十一届四种全会政府工作中提出的教育指示,作为一种小型就业方式,其影响力不会减缓高职 院校学生就业压力,还会扭转国家的就业困境,为就业市场注入新鲜血液。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利用电子商务技术操作优势、实践能力优势, 可以精准的把握住电子商务市场的变化,从而成功创业,获得社会认 可。
一、创业型人才培养的必要性
在教育产业化发展的大环境下,高职院校每年毕业生呈井喷式发 展,在条件限制、学历限制的就业市场中,电子商务专业的高职学生并
不具备就业优势和招聘优势。为此,培养创业型人才依然成为高职学校 的一颗“救命稻草”,它能使学生在侵占较小社会资源的同时,利用政 策鼓励和优惠,充分发挥创业能力,促进电子商务产业多元发展。
创业发展成为学生就业发展的重要选择,这点在电子商务专业上尤 为突出。因为电子商务带有时代标志,对现代学生的诱惑力很强,可以 为高职院校开展创业型人才培养计划提供一个良好的教学平台。
二、电子商务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目标多元:因为电子商务专业教学内容广泛,岗位职业多给 学生提供了诸多就业选择。但是在创业型人才培养上,却给学校带来了 很大的选择。这样一来,电子商务教学会失去体系格局,在结构 上呈现诸多漏洞,无法与实践环节有效连接。
(二)师资储备不足:无论是电子管理,还是信息技术整合,电子 商务教材的来源侧重于理论,教学知识的实践效果并不好。同时,专业老师的能力有限,一般都是专业院校毕业的“学究”教师,他们的理 论知识丰富,实践经验不足,无法填补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空缺。因 此,电子商务专业教学的实践培训能力落后,会直接干扰学生的创新性 思维,进而造成创业能力短板。
(三)培养模式与教学计划的发展矛盾:以实践为目的开展教学
工作,是高职院校特有的一大教学亮点。但是引入创业型人才培养战 略,学校的专业设置、教学内容、计划和方案都需要相应调整。因为人才培养面对的是就业市场,专业教学面对的电子商务技术,二者的主体 对象本身就存在发展矛盾,如一味模拟演练,硬性连接融合,势必会使 它们之间的发展矛盾加剧。
三、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
据统计,2012年全国各省近93.34%高职院校开设了电子商务专业, 且侧重点各不相同,或以信息技术为主、或以商务运作管理为主。
(一)创建创业型人才培养理论和认知体系
理论知识的教学丰富度最高,因为知识的能动性最好,所以知识可 以将人、财、物三者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启发学生探索它们之间的发展关系和变化。所以培养战略应致力于知识和素质教育培养,通过各种测
试、激发学生认知知识、引用知识的能力。此外,还应在人才培养模式 中引入认知体系,让学生正确认识风险、诚信、等创业要素,使学生 能在创业之初便了解创业过程中的基本原则,依靠原则优势,获得成 功。
(二)优化课程体系设计
应将课程设置为以人文素养培训、知识传授、创业能力培养为中心的教学体系,对学生人格素质、心理素质、个性特点进行统一优化,让 他们学会懂得利用人文知识、专业知识,把握创业项目。引入《礼仪教
学》、《商务谈判》、《营销策划》等辅教学项目,提高学生的综 合创业能力,精准的把握电子商务市场。同时,开设竞赛活动,如创业 构想比拼、经验交流、实战演练、企业运作构思等,利用实践操作,让 学生深入到创业工作中,在电子商务市场中找寻机遇。
(三)加大师资力量投入
首先,转变电子商务专业性教材,丰富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让符 合职业需求、技能操作需求的教学项目的能动性更强;其次,鼓励专业教师参加各省市开办的研讨会,通过学术交流,增强自身教学素养,提 升指导能力,也可以聘用职场精英、资深电子商务行业人士担任兼职教师,向学生传输最前沿、最有效的市场信息;最后,老师需结合专业知 识、自身经验、实践学习等内容,将电子商务市场、创业方法、创业环 境评估等人才培养项目有机的融合在一起。如此一来,学生会在学习过 程中提前进入创业模式,提高自身创业能力。
四、结论
通过上文对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相关内容进行系统分析可知,无论是高职教育,还是人才培养计划,技术、理论、实践 培训相结合的发展方案,具有很强的培养价值。
[1]陈玉兰,张学兵.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J].职业技 术教育,2009,11(08):43-44
[2]金涛.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J].电子商务,2012,10 (03):75-77
[3]李冰.北京地区高职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北京劳动保障职 业学院学报,2013,29(04):1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