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10 09:24:20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小学音乐项目式教学,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小学阶段的课堂教学应将师生互动的方法进行大量运用,这个方法可以有效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而在学生的音乐课上使用该方法能够促使课堂教学内容更加多样化,增加课堂对学生的吸引力,并且还可以将课堂上所教的歌深深地印入学生的脑海里,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音乐潜力。
一、创造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使用互动式方法,要求教师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使得学生可以在教学过程中亲身体会到学习音乐的快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多和学生进行互动,在增加学生和教师互动的同时,更要增加学生之间的交流。在与学生交流过程中可以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互动,而且把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情感置入教学的过程当中,使学生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
二、创造相关的音乐课堂互动场景
(一)创造游戏场景
低年级的学生,一般都比较多动爱玩,对有趣的事物充满好奇心。因此,教师在开展互动的时候,要根据学生的特征来进行教学,将游戏融入课堂之中,增加课堂互动方式的多样性,使得学生可以在游戏中感受到快乐。游戏场景的创建可以极大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获得置身音乐课堂的乐趣,把枯燥的课堂变成多彩的课堂。教师可以找一些较受低年级学生欢迎的游戏,如唱歌接力互动。把学生分成小组,教师在游戏前介绍相关游戏规定,使全班学生都感受到游戏的乐趣,表扬胜的一方,且鼓励失败的一方。在教授《邮递马车》这首歌时,教师要向学生介绍音阶的变动,使学生感受到音阶变动所蕴含的感情。教师可以开展“‘马’上唱歌”的游戏,引导学生做出骑马的样子并唱歌,使学生们沉浸在学习的快乐当中。
(二)创设问题情境
十岁左右的学生有着十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音乐教师应依据学生的好奇心来创设问题场景,使用该场景来促进互动教学的进行。音乐教师要依据课本的内容来创设问题场景,用提问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和好奇心,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譬如,在教授小动物的说话这样的课程内容时,音乐教师就需要依照课本的内容向学生们提出问题,促进学生们自发进行小组议论和答题。由提出的问题来引导出新的课程。此后,教师可以用唱歌的方式,引导学生们猜测这首歌里面隐含了多少动物的名称。因为学生们有强烈的好奇心,所以更有兴趣参与到与教师的互动当中,用互动的方式来寻得最终的谜底。问题场景的创设不但可以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而且可以增加学生的发现水平,使教学成果更加丰硕。譬如,音乐教师在讲解《让我们荡起双桨》这首歌曲时,就可创设相关的问题抛给学生:船是用什么来驱动的?有没有小朋友在现实生活中看到过船桨?谁会使用船桨?学生可以依照教师所给的问题来慢慢深入,促进和教师之间的互动,使得整个课堂的气氛更加活泼和生动,让新课的学习成果进一步得到升级。
(三)积极合作,演绎场景话剧
侧重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是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重中之重,教师可使学生之间合作进行场景话剧的表演。学生的合作不但可以增强学生对合作的认同感,而且可以增加学生间的互动和联系。把学生分成小组,让小组之间进行合作,创作并演绎场景话剧。教师可以协助学生选定有关角色,引导学生在小组里进行讨论,然后一起创造,成功实现教师所定下来的互动目标。学生们之间的合作不但可以增强他们的合作思维,而且还可以发掘他们的音乐潜能。合作出演场景话剧作为促进学生之间交流互动的高效途径,可以使互动式教学发挥其最大作用。
三、结语
互动式的教学方法对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效率发挥着很大的促进作用。在小学的音乐课教授之中,教师应当使用互动式的教学方法,使课堂内容多样化,营造活泼愉快的课堂氛围。在使用互动式教学方法时,教师要依据学生们的需求,创造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使用互动式教学办法最大程度上完善新授课程的引入,创建相关的场景,使学生积极融入集体项目当中,共同出演场景话剧。互动式教学方法对小学音乐课堂的完善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广大教师要增强对该领域的研究,进一步完善小学音乐教学,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音乐教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1]刘海芳.试论互动教学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赤子(上中旬),2015(24):267.
[2]谭春兰.基于智慧教室系统的小学数学互动教学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6(23):22-24.
关键词: 高师 钢琴 集体课 教学 模式 多元化 改革 研究
目前,我国普通高校钢琴课教学还不甚成熟。教学形式多样,有集体课、小组课和个别课。对于以钢琴集体课形式教学的高校来说还存在很多问题。因此,对目前普通高校钢琴教学现状进行分析,从中找出不足之处,从而对症下药,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1.钢琴教学情况的问题分析
通过对清华大学艺术教育中心的参观了解以及对西安交通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等几所全国较早开设普通高校钢琴集体课的院校的了解。每年新生入学报名参加钢琴集体课的人数都很多,但是学校师资有限,报名者需要参加考核方能进入该课程的学习。像清华大学就是通过音乐技能考核,选择报名的新生。这样就会出现有过钢琴技能训练或是有一定音乐基础的学生就有机会参加钢琴集体课程班,而一部分对钢琴有着极大兴趣的基础较差的学生来说,这样的机会往往也会与他们失之交臂。就清华大学一学期为例,管乐队、弦乐队、声乐队活动都在十次以上,而钢琴实践仅搞了一次内部的观摩学习。这些团队或是同其它国内甚至国外院校交流、或是参加大学生合唱节、大学生管弦乐大赛等这样的活动,既锻炼了学生又为学校赢得了荣誉,使团队走上了良险发展的道路。
2.用多元化的课程内容来确保课程设置的执行,为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提供保障
2.1教学时注意把握钢琴集体课内容结构的多元化。上述我们讲到钢琴集体课是一种集钢琴演奏基本技巧、识谱训练、基本乐理知识、节奏、视奏、移调、转调、即兴、创造于一体的综合课;上课时一定要把握这种课的多元性,充分发挥其基础作用,一般情况下,授课内容基本结构为:关联性基础知识的讲解、节奏视奏练习、即兴训练、创造性练习等。这将是钢琴教学改革的重点、基础,它将关系到改革的成败与否。
2.2传统小课注意课程内容结构的多元化。长期以来,钢琴教学只注意了钢琴弹奏技能的传授而忽略了培养目标———培养合格的中小学音乐教师。多年来,有80%的师范毕业生不会钢琴即兴伴奏,更不会弹唱。因此在传统的钢琴小课教学中要打破原有的模式,注意突出师范教育的特点,把钢琴教学有意地转向到服务于中、小学艺术教育,为培养学生综合的音乐教育能力打下基础。但弹唱能力是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能力之一,这个问题影响着教育的发展。在我看来,学生不能弹唱关键在:第一,弹唱意识培养的匮乏;第二,弹唱技能的训练被忽略。解决方法可以是,通过正规儿歌乐谱的伴奏,使学生掌握弹唱的基本功,积累一定的伴奏经验。这样促使学生背记许多的儿歌,为走上工作岗位作铺垫。
2.3钢琴即兴伴奏课教学中实现钢琴学科实用性教学的多元化。首先,钢琴即兴伴奏是建立在钢琴弹奏基础之上的实用性学科,教学时应充分照顾到学生的弹奏基础,注意到钢琴学科学习的延续性,因材施教,着重解决好钢琴弹奏———钢琴伴奏———钢琴即兴伴奏三者的关系问题。其次,钢琴伴奏是一门“边缘学科”,它与基础理论如乐理、和声、欣赏等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学中因围绕着学科的特点,确实把握好多元化的教学内容,确保教学的成功。再者,钢琴即兴伴奏是一门“边缘学科”又是一门具有自身规律的独立学科,教学中既要把握其理论体系又要注意其实用性。把钢琴即兴伴奏理论、中小学音乐课歌曲伴奏编配、小品编配等知识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分阶段、分层次把好教学关,确保每位学生掌握好学科基础知识。
2.4钢琴教学活动中实现理论联系实际的课程内容多元化。音乐教育专业的钢琴教学活动有别于其他专业的钢琴教学活动,在课程设置上作为学科基础而设置的,因此,教学中既要注重学生弹奏能力的培养又要注重学生理论知识的培养,做到技巧训练观念先行,掌握理论注重实际演练。有计划地将音乐史中不同时期代表作曲家的钢琴作品系统地介绍给学生,为学生的音乐文化积累提供资源保障;定期举办各种演奏会、观摩各类音乐会,为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提供有利的条件。
参考文献:
[1]宗励.谈高师音乐类成教开设数码钢琴集体课[J].中国成人教育.2006(07)
[2]黄忠昭.高师钢琴大、小课相结合的教学理论探索[J].艺术百家.2006(03)
[3]马晓鹃.成人教育音乐专业钢琴教学研究[J].艺术教育. 2006(03)
[4]李蕊.钢琴集体课优点浅析[J].教育与职业.2005(35)
[关键词]小学第二课堂舞蹈教学 方式与方法 注意问题
前言:小学的第二课堂舞蹈教育的主旨是通过创作、训练、表演对少儿进行德育、美育的教育,不仅为学生身心全面成长发育提供了广阔的舞台,而且还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打下扎实的基础。所以,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小学的第二课堂开设舞蹈教育课程是非常有必要的,为将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和艺术修养打下坚硬的建基石,培养健康向上的新一代。
一、小学舞蹈教育的重要性
从宏观来讲舞蹈教育就是通过教学生如何学习、欣赏和进行舞蹈表演,使学生提高艺术感知能力、审美能力,鉴赏能力的一门教育学科。
舞蹈训练既可以锻炼学生的身体各个部位的协调能力。通过发展、调整身体肌肉,来保持身体的平衡力,促进学生的生理机能发育,加快新陈代谢,使他们的有机体得到不断的生长,又可以增强学生对形体的审美能力和艺术美感。
二、舞蹈教学中的方式与方法
舞蹈教学应该依据教学对象的各方面条件来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法,如根据学生的年龄、能力去制定所需要的教材内容,去刺激学生的表演欲,逐步提高学生的舞蹈表现力,所以我觉得舞蹈教学中的方式应该有以下几种:
1. 综合式教学
因为小学生天生活泼好动,已经能够按自己的意识去做某件事,无兴趣的事他很难去做,所以呢,舞蹈教师要做的第一件事是用你的教学内容去吸引住这些意识随意的小学生,把随意变为有意,那么就可以采用综合教学法,把说、唱、跳结合在一起,内容一定要生动形象。这种方法能让学生更深入的认识到舞蹈、体会到音乐。从而使舞蹈既富有动感由富有表现力,富有感受力又富有感情。
2. 启发式教学
由于儿童知识面不广, 接触到的东西不丰富, 因此在舞蹈教学中应用小学生较快理解掌握讲授的内容及动作要领, 使动作比较规范的体现出来, 很大一部分取决于教师的启发式教学。由于舞蹈是人体艺术, 要求舞者有良好的体型和必要的舞蹈条件, 这样势必要坚持练功, 而舞蹈基训又是那么单调、乏味、枯燥, 学生很容易厌学,所以老师要多启发孩子们, 启发他们的思维, 给孩子们插上想象的翅膀。
3. 示范法教学
教师要准确、形象、富有表情地表演舞蹈作品的每一个动作,使学生对要学习的内容有一个直观的印象。示范时还要伴随着语言的讲解,我一般是面向学生做镜面示范。因此教师要在教学上做到有准确的规格、有浓郁的风格、有动人的表演, 给学生以生动形象的示范, 使学生有一个全貌而完整形象, 从而做到模仿无误, 另外还可以让学生自己模仿小动物形象,站在孩子们的角度去看世界, 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和增强学生的模仿能力。
4、兴趣性教学
在舞蹈教学中, 让孩子们达到成人化的基训要求, 天真、活泼的孩童不易做到, 更不易“服服帖帖”地去做, 所以要将孩子们的积极性调动起来, 让爱美、爱善良、纯真无瑕的儿童对所学内容感兴趣。
三、舞蹈教学中注意的问题
1、首先选材得当,适合学生舞蹈自身艺术特点,运用儿童舞蹈语言来表达作品内容。纯真性也是小学舞蹈的一个重要特点,因为孩子们具有丰富想象力和奇异的幻想。选材内容应易懂,易于儿童表现。
2、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在小学舞蹈教育的启蒙阶段,任何一项课堂教学内容,都不应该让学生觉得困难,要使学生觉得是一件有趣的事,能跟老师进行愉快的合作。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从学生生活天地取材进行教育。动作有趣、音乐好听,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舞蹈,增加了学习兴趣,学得快、也学得好。软开度训练是舞蹈身体素质训练基础项目之一。软开度训练,许多刚接触舞蹈的学生感到害怕。
3、充分发挥音乐在舞蹈中的重要作用。在小学舞蹈教学中,不仅是教会学生舞蹈动作,而且让学生在学习舞蹈艺术的同时逐步了解音乐世界。在学生学习舞蹈时,掌握了所有动作以后别忙着合音乐,而是让学生安静地聆听整首舞曲,可向学生简单介绍舞曲的基本旋律、情绪、背景。让他们有一个初步的印象。
4、让学生自己去体会舞蹈动作。一堂课学生在老师的指挥下重复练习,那怕一个小动作没做好,也要从头到尾练一遍,加强了学生对动作的印象和协调性,时间一长学生疲惫不堪。
【关键词】小学体育;篮球教学;游戏模式
小学体育教学工作一直是学校素质教育中非常重要的科目,其中篮球教学的游戏模式所具有的娱乐性和趣味性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篮球运动是一项要求团队配合的体育项目,教学的意义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习如何持球、控球、传球、投篮等篮球技巧,也要让学生了解团队之间该如何配合。在教学中,教师一味地讲解理论知识和示范动作,内容较为枯燥,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将游戏教学模式应用于篮球教学中是符合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心理特征的,其趣味性较强能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篮球课堂中,便于教师进行授课。
一、小学体育篮球游戏模式教学的意义
(一)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
篮球是一项极具趣味性的团队运动,在进行篮球比赛时,双方各需准备5人的团队搭配针对性战术,形成彼此间默契传球、进攻投篮得分、积极防守、良性竞争的运动模式。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开展篮球训练时,队员通过彼此相互配合与信任,逐渐明白团队的重要性,只有团队之间互帮互助,才能获得比赛胜利。
(二)激发学生的篮球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原动力。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播放一些球星的比赛集锦视频,并询问学生心目中有没有崇拜喜爱的球星,通过对篮球明星事迹的讲述,勾起小学生的好奇心,如在讲解“麦迪时刻”时,教师结合幽默的语言、生动的肢体动作,介绍麦迪如何在最后几分钟里力挽狂澜,最终逆转了比赛局面,进而激发学生的篮球学习兴趣。
二、小学体育篮球游戏模式教学的应用
(一)进行分级化游戏教学
在小学体育篮球教学中,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教学的难度应该循序渐进。低年级学生年龄较小,体能相对较弱,其教学重心应该以熟悉球感为主,准备的游戏也要简单一些,以篮球作为活动器械,欢快的音乐为辅助,设定类似于“击鼓传花”的规则,传球过程中球不能落地,由教师控制音乐,惩罚就是原地做几个蹲起,在紧张欢快的节奏里反复进行传球,不仅能提高学生的球感,也能提高团队的合作意识。面对高年级学生授课时,教师重心以篮球技巧的掌握为主,如运球、变向过人、上篮等。高年级的学生体力较强,在制定规则且确保安全以后,可考虑5~10分钟的团队竞技模式,通过在实践中学习简单的篮球技巧。小学体育篮球教学中游戏教学模式的应用,可以充分吸引学生参与其中,创建阶段化篮球教育体系,让学生从小学阶段开始就沉浸在体育的竞技魅力中。
(二)注重创新教学方法
教师在对游戏教学法的应用过程中,不但要加强理论知识学习,而且要和学生的实际受教情况相结合,不断创新自身教学方法,对篮球游戏教学的创编要能体现出娱乐性以及层次性等特征,在小学六年中形成一个系统的、完整的教学体系,从而提高篮球技能,强健体魄。
(三)小学篮球教学中游戏教学流程规划
小学篮球教学中的游戏教学大致为三个阶段:课堂中基础知识的应用、篮球技巧方面的应用和篮球游戏在结束部分时的应用。在课程开始时,篮球教学都要做预热准备运动,加入游戏元素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在利于开场的同时能避免运动造成的损伤。在篮球技巧方面的应用中,多以基础技巧的强化为中心,将学生分为两组,通过运球接力的游戏方式,强化基本技巧,在热闹的氛围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为后续课程内容教学做铺垫。在篮球游戏结束部分时,教师要对整节课的教学内容做一个简单总结,对游戏过程中运球、投篮、抢断等篮球技巧进行分解,使原本较为枯燥的知识点转化为游戏中的细节。这样做讲解,学生爱听、爱学,对篮球学习的兴趣大大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工作得到肯定,并在一次次肯定中不断提高自身教学水平。
三、小学体育篮球游戏模式教学法
(一)教学内容以趣味性为主
传统体育教学内容大多为预习课间操,剩下的时间以自由活动为主。体育课堂的教学内容应该以游戏趣味性为主。小学阶段学生活泼好动,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同时自身约束能力较弱。通过游戏教学的应用,一方面可以有效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放松心情;另一方面,教师制定好合理的游戏规则,在规则内形成良性的竞争环境,提高学生的自制力。
(二)围绕小学生的学习特点灵活结合游戏教学
学生作为独立的个体,其性格、爱好以及体能差异都间接影响教学效果。男生多数偏向挑战性的体育游戏,女生则相反,教师在进行体育游戏教学时要以此为注重点,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进行分组调整,设计一些相对适宜的游戏活动,减少因为游戏强度安排不合理使学习效果大打折扣的情况。对小学生来讲,篮球游戏教学模式既具有吸引力也存在较大安全隐患。学生希望通过体育课堂学习到实用的篮球技巧,但教师也要做好安全预防工作。所以,课程内的游戏环节一定要把握好尺度,在保证学生安全的前提下,通过篮球游戏不断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教学内容的生动性和趣味性,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在游戏中不断成长,养成勇于克服困难的优秀品质。
四、结语
综上所述,网络及电子产品的快速发展,对小学生的身心发展影响重大,并且我国小学生的身体素质普遍较差,因此小学体育课程就显得尤为重要,作为全能运动的篮球项目,加入趣味性极强的游戏教学元素,更能吸引小学生积极参与其中,不仅可以强身健体,还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促进体育教学的发展,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助推体育教育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康,冯亚宁.小学体育篮球教学引入游戏教学模式的策略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20(29).
[2]陈金龙.基于体育核心素养理念下小学篮球课程教学的研究[J].学苑教育,2020(18).
关键词: 音乐教育 生态式教学模式 可持续发展
音乐教育系统作为一个生态学上无生命特征的系统个体,是通过“人”的活动来实现其教书育人的功能的。音乐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作为音乐教学行为执行者的教师、教学模式和评价方式。教师的持续发展除了与自身发展的能力有关外,还要正确定位教师发展的目标,完善教师持续发展的激励制度环境,激发和保障教师持续发展的动力。同时还要加强基础音乐教育,为音乐教育的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使音乐教育在和谐的生态环境中走持续、健康发展之路。
一、遵循“耐度定律”和“最适度原则”,促进教师的可持续发展
音乐教育系统作为一个生态学上无生命特征的系统个体,是通过“人”的活动来实现其教书育人功能的。音乐教育生存能力的提高,离不开作为音乐教学行为执行者的教师。音乐教育的持续发展和教师的持续发展是紧密联系的。
教师生态系统中,教师的数量、质量、梯队结构是这个生态系统中的主导因子。因此,教师生态系统中这三个结构中任何一个的变化都会影响到教育的实施与发展。在师资队伍的建设上,应摆脱“限制因子”①的束缚,调整师资队伍,调动岗位教师的积极性,使其达到最优化,并改革培养师资的课程结构与教学模式,加强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耐度定律”是1911年谢尔福德(Shelford)提出来的。他认为,一个生物能够出现,并且成功地生存下来,必然要依赖一种复杂的条件全盘地存在。如果其中任何一项因子的性质加以改变,或将其含量予以增减,使其量达到生物耐力的界限之外,就会使一种生物消灭或绝种。
音乐教育中个体生态的承受力和耐受度都有一定的范围。“过”和“不及”都会对个体生态产生不利的影响。音乐教育生态系统中的个体、群体和生态系统自身在发展的一定阶段,对周围的生态环境和各种生态因子都有自己适应范围的上限和下限。在这个上、下限范围之内,音乐教育生态主体就能够得到很好的发展,这就是教育、教学中应该遵守的最适度原则。
教师的经济地位,直接影响到师资队伍的平衡与协调发展。因此,国家和地区的有关部门要制定有力措施,保证教育经费的充足投入和合理使用;保证教师有相对稳定的收入和福利待遇;创造条件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满足其多方面的需要。促进教师持续发展的适度性,还应该根据教师个体的不同特点,给予不同的发展条件,因人而异,不断为其创造学习、进修,提高自身能力的机会和条件。促进教师的持续发展,能提高音乐教育的生存能力,从而促进音乐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教师的持续发展除离不开其自身目标的正确定位、心理调节外,还离不开其发展的外部环境。教师发展的外部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规范环境等。各类环境因子的功能各不相同,但它们都是通过制度的形式来规范其存在方式的。教师的持续发展离不开激励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因此首先应建立和完善教师持续发展的激励制度。教师的持续发展,需要其有持续发展的动力、潜力与耐力。维持这种动力的保障是激励制度的制定。
激励制度的建立应体现人文性、适应性、衔接性。首先,促进教师持续发展应注重教师的可持续发展。在制度建立时应体现对教师的人文关怀,注重教师的生活质量与生命质量。其次,激励制度的建立应具有一定的适应性,应根据学校、教师的不同特点而建立。同时还应考虑音乐教育的生态系统及其环境,随着环境的改变做出相应的调整。最后,激励制度应体现制度之间的衔接性。促进教师持续发展的激励制度不是单一的制度,应由多项激励制度组成,并且各项制度相互联系、共同作用。
教师的发展过程是一个持续发展的生态过程,每个教师都要经历聘任、考核、培养、发展的纵向发展过程,因此,必须结合教师发展历程的规律,建立和完善教师持续发展的激励制度,使教师在每个发展历程上都有持续发展的动力。
二、促进音乐教师能力和素养的提高
音乐教育具有多样性,不同的音乐教育对教师的能力要求有所差异。
(一)普通音乐教师
中小学和普通高校音乐教育教师,从事的是普及性的音乐教育工作,在工作能力方面,主要有音乐专业能力、教学工作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三个方面。
专业能力方面主要包括:具有音乐学科及相关的基本理论知识,具体指基本乐理、和声学、复调、曲式与作品分析、歌曲作法、中外音乐史、音乐欣赏、音乐学等。21世纪,随着普通学校音乐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中小学音乐课程标准提出了“音乐与相关文化”的内容。这一标准的提出,对音乐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要求音乐教师除了掌握音乐学科的基本科研课题知识以外,还必须掌握与音乐有密切关系的文化艺术知识,如舞蹈、美术、戏剧、文学、影视等姊妹艺术及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知识。其次,还必须掌握音乐方面的许多技能技巧,主要有视唱练耳、声乐、钢琴、合唱指挥等。随着电脑的普及和应用,音乐教师必须学会电脑的应用技术,以增强教学效果。
教学能力方面,要有音乐课堂的组织能力和教学能力,包括歌唱教学、欣赏教学等。这些内容的教学要根据音乐艺术和学生的身心特点,创造性地设计课堂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除此以外,还须有组织与辅导学生课外音乐活动的能力。
科研能力方面,要在不断学习新的教育理论的过程中,通过教学实践,勇于思考并大胆探索音乐教学的各种问题,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深入研究音乐教育、教学中的问题。
普通学校的音乐教育更多的是对学生进行审美能力的培养。因此音乐教师除了要具备以上提及的几种能力以外,还要通过科学的方法,将技术能力的培养转化为审美能力的培养,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二)专业音乐教育教师
音乐院校的培养目标是造就各种音乐门类的专门人才。由于这一教育的特殊性,对音乐教师的能力要求,除了要懂得教育理论和掌握科学的教法外,在不同的专业上应用明显有差异。
在声乐、钢琴等表演专业中,教师必须有规范而精湛的技艺水平,以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方法,进行科学的训练。各理论任课教师不仅要有本学科深厚的理论功底,而且要善于言传给学生,并指导学生学习相关文献,掌握本学科完整的理论知识框架。对这种教师的科研能力的要求,也比一般教师要高。只有具有了属于自己的科研成果,才能超越单纯知识传授,“以创造性人才的风范去影响学生,以造就音乐理论界富有开拓精神的一代神人”。②教学中不仅要重视音乐实践,而且要重视理论的研究,遵循整体发展原则,促进音乐教育的持续发展。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构建生态教育。一方面要创设良好的内部环境,提高教师的科研素质和创新能力,另一方面要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提高教师的积极性,使现有师资由单一型向复合型转变,改革培养师资队伍的教学模式,从而促进整个教师队伍的发展。
三、建立生态式教育模式
以往的教育有灌输式教育和园丁式教育两种。灌输式教学把学生看成是一种可以开发和榨取的土地,大量灌输知识;园丁式教育是一种充分尊重和顺从儿童自然天性的教育。这种教育观认为,儿童的生长就如种子一样,有其内在的自然规律。教育工作者的任务就像是园丁一样,为儿童潜能的发展提供一切发展和创造的机会。在这两种教育中,教师的位置不是处在一个与学生平等对话的层次上。灌输式教学中机械式的奖惩制度,容易造成学生不愿意学习,导致师生关系紧张。园丁式教学由于过于强调学生的天性、自主和自由发展,使教师的作用减弱,教师的能力和潜力得不到发挥,教学积极性无从发挥。
生态教育的对话模式既符合人类深层次意识的对话,又符合整个自然的二元对话模式的教育。在生态式教育中“教师必须从教育者的高位上下降,学生必须从被动接受的低位上升,二者形成一种相互激发、相互提高、互生互补的生态关系”。③这种教育是对话式的教育,改变了以往教育中师生之间教训与被教训、灌输与被灌输、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沟通性的、平等的、充满爱心的、双向交流的、积极的态度关系。音乐教育渗透“对话”教学,并把它作为一个基本的教学形式,有利于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使其具有不断创新和持续发展的能力。
四、建立多层次多方面的评价原则
传统的评价方式往往是用一个简单的分数式等级来标志和确定学生成绩的好坏,这种评价方式很难对一个学生作出全面的评价。生态式教育注重的是一个人的整体素质,素质高低的标志是看其是否具有不断创新和持续发展的能力。
按照《艺术课程标准》的要求,艺术类教育的评价原则既要注重学生艺术能力的评价,又要注重对其人文素质的评价。评价不能仅仅局限在容易度量的测定等方面上,这样容易让学生过于注重一些孤立的事实和技能技法。因此,评价要注意随机性,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和文化环境。在主观情感性和事实性之间,在知识技能和人文素质之间保持平衡,以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这种多层次多方面、涉及多种领域、扩大评价内涵、具有很强综合特征的评价模式,必然成为一种积极的能对教学作出指导的评价原则。
注释:
①“限制因子”是指达到或超过生物耐受限制的因子.
②廖家骅.音乐成才之路[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③滕守尧.艺术与创生――生态式艺术教育概论[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参考文献:
[1]吴鼎福,诸文蔚.教育生态学[M].浙江: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
[2]吴剑兰.生态学视野中的中学教师持续发展研究[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07.
一、创新音乐教学理念,着力构建高效音乐教学
小学音乐教学课程标准中,对于学生培养目标提出了明确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音乐基础知识,同时要提高基础技能,并渗接受审美体验教育。在这样的目标要求下,教师应当对传统的教学理念进行创新,首先,要建立素质化的课堂教学,既要注重对学生的音乐技能训练,同时也要兼顾音乐知识的传授,以及审美教育等方面的引导;其次,教师要让创新意识渗透于整个教学活动始终,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教学中,教师给予学生充分的想象空间,让学生的思维挣脱禁锢,例如,在播放池塘交响曲的音乐中,引导学生闭眼想象一幅夏日美景图,提高学生想象能力,并在想象之中感悟意境,深刻理会音乐的精髓。
二、创新音乐教学模式,着力提升课堂教学水平
在音乐教学中,情感性、感悟性较为突出,教师在教学中首先发挥情境式教学的作用,例如,在教学国歌时,教师专门在课堂上播放了天安门国旗班升旗的庄严场景,让学生对于国歌的理解更加深刻,在教学过程中充满了爱国主义激情。教师在教学中还着力改变单向的教学模式,给予学生参与的空间,例如,在教学一名曲的时候,如教学贝多芬的月光交响曲,引导学生事先经过上网搜集、查阅资料的方式,了解了这一曲目创作的背景,以及贝多芬的生平等方面内容,在课堂上给予学生交流的空间,让学生在相互交流中增加对作品背景等方面的了解,有助于深入开展学习和感悟体会。教师在教学中,还注重引入民主理念,学生可以对其他同学的发言进行评价,也可以对教师的教学活动进行建议,以此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三、创新音乐教学手段,着力优化音乐教学过程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多媒体手段是近年来运用最为广泛的信息媒体,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充分发挥这一手段的作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具有演示生动形象的特点,教师可以将其作用发挥出来,播放与歌曲展示主题意境相一致的画面,增加学生的心灵感悟,为深刻领悟作品精髓奠定了良好基础。实践证明,将多媒体手段充分运用于小学音乐教学活动,能够为教学活动增添生机与活力,让学生对音乐学习更加感兴趣,投入程度更高,教师应当提高运用水平,并充分提高自主设计水平,尽可能地自己设计与制作教学课件,进一步提高教学活动的切合度。另外,教师还可以将音乐教学与其他学科学习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学科间渗透联合的方式,提高掌握效果。
四、创新音乐教学方法,着力提高学生感悟能力
音乐教学方法的创新,其出发点在于提高学生感悟能力,教师在音乐教学中,通过三种方式提升学生感悟能力。首先是运用感知法,通过画面观察、音乐欣赏、讲解分析等方式,让学生全神贯注地聆听自然界的各种旋律,感受音乐的美,领悟其中蕴含的深厚情感;其次是运用即兴法,增加学生感悟成效,如安排学生伴随着音乐的节奏与旋律翩翩起舞,自编自舞,让他们的肢体语言与音乐频率完美结合,给予他们自由表达内心思想情感的舞台,这种在音乐的熏陶下无忧无虑、无拘无束的表达,对于学生加深对音乐的感悟,具有明显的促进成效。另外教师还运用引导法加深学生感悟,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逐层深入地了解、掌握、感悟音乐之美。
五、创新音乐教学评价,着力激发积极学习情感
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将教学评价作为促进学生学习更加投入的重要切入点,教学中经常给予学生积极的评价,学生乐理知识掌握得好,演唱技巧把握得准,以及对音乐作品的感悟较为深刻等等,教师都给予积极的评价,让学生在音乐学习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助于内心情感的激发。实践证明,这种积极的学习情感有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对于教学活动的深入和有效开展具有明显促进作用。另外,在考核体系中,教师还实施了A+B模式考核。A是指定篇目内容类型的考核,是必须考核的项目,B是学生自主选择增加的内容,既体现了教学考核活动的统一性、规范性和严肃性,同时也体现了学生发展的差异性,实现对学生音乐学习的全面综合评估。
六、创新音乐教学拓展,着力整合各种教学资源
音乐教学属于一门拓展性较强的学科,教师在音乐教学活动中要推行课内外相结合的方式,全面提高课外活动的拓展效果。教师在教学中,经常性组织文娱活动,让学生将音乐所学展示出来,提高他们的满足感,让他们在展示的过程中获得成功,激发兴趣。另外,教师还组织了课外兴趣小组,有声乐兴趣小组,有器乐兴趣小组,教师抽空对学生开展技巧指导,帮助学生制定活动计划,并配合校外专门机构开展声乐。器乐方面的特长指导,提高学生音乐学习成效。实践证明,在小学音乐教学工作中,教师充分整合教育资源,能够为学生构建更加素质化的高效课堂,建立起课内外相结合的立体教学模式,为学生音乐素养的提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教师应当注重创新,充分将各种优质资源整合起来,促进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
关键词:百米定向;小学;课堂教学;情景教育
中图分类号:G807.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6-1487.2013.01.002
新的体育课程标准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现在在各中小学进行的如火如荼的百米定向恰恰切合了新课标的要求。百米定向是以参加者为中心,通过利用地图来指引行进方向,并要按顺序找到指定点标。在课堂中引入李吉林学者的情境教育,运用“体验式的情境教育方法”,把直观思维、想象思维等融入到课堂实际教学中,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让学生体验运动乐趣的同时,更是锻炼学生坚强的意志,培养学生果敢的性格。只有将情感活动和认知活动结合起来,知识才能鲜活实用,以最真实的情感还原学生的主体地位,抛开一切的口号式、机械式教学,还教育一片晴天。
一、以生活展示情感
生活中的教育无处不在,倘若说没有,那肯定是缺乏发现的眼光。教师可以把学生带入到生活角色中来,选择某一特定场景,作为学生观察、思考的客体。
教师可以在课堂中为学生创设一个小蝌蚪找妈妈的角色,传递学生这样一个信息:小蝌蚪和妈妈走失了,怎么办呢?当然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寻找妈妈,那么在寻找妈妈的途中,肯定需要有正确的路线以及按顺序来请问叔叔和阿姨们妈妈在什么地方,最后才能和自己的妈妈团聚。给学生一个自己熟悉的角色,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都争着要做这么一个“小蝌蚪”,通过蝌蚪叔叔阿姨的帮助,更贴切地把生活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去。
二、以实物演示情景
实物能起到强烈的视觉冲击,把百米定向的各个点标设计成缩小型的各个城市,如:上海、广州、南京、北京等等。再加入故事内容:一个王子带着宝剑到各个城市去消灭危害人间的的恶龙。学生们平时喜好动画故事的内容,创设一个这样的场景,让学生从电影、书本中的故事走出到现实的世界中来。担当王子角色,肩负维护人民百姓的责任,何尝不是一个很好的道德责任教育,比我们的口头讲座教育来的更直接更彻底更深刻。细心的教师也以把各个点标按城市的方位顺序来安排,提问学生有没有注意到老师设点的意图。锻炼学生责任感的同时也起到提高学生识别城市方位、熟悉中国地图的功能。
三、以图画再现情景
随着科技的进步,我们的教育也是从中获益,多媒体的出现弥补了很多人手不能做到的事。在第一次百米定向课中,可以安排在室内进行电脑模拟课堂教学,一方面通过电脑进行项目相关规则介绍;另一方面进行电脑模拟,更直观的传递给学生们百米定向的线路设计走向;再一方面,可以直接播放现场比赛的视频,展示学生赛前、赛中、赛后的方方面面注意事项、信息等等。多媒体的体育教学不仅新鲜灵活,而且能展示出直观的教学内容给学生。在学生脑中形成一个整体的印象,到真实场地进行课堂教学,就会变得容易上手,效率、质量得以提高。
四、以音乐渲染情景
音乐能带给人向上的信号,是一种抒情很强的艺术形式。通过控制音乐的起伏、节奏,让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变化。现在的体育课堂中,教师们用动作配合音乐来进行教学已是得心应手。在小学百米定向中,待到了一定的课时教学后,学生已熟悉掌握百米定向技能。此时要强调学生的完成速度,可以加入韵律、节奏感强的音乐来带动学生的速度。例如,在进行班内练习比赛中,刚开始可以播放稍微舒缓的音乐,随着比赛的深入,逐渐加快音乐节奏,可以播放足球世界杯等相关音乐,把学生带到一个特定的情景中去,更好地集中注意力,更好地融入到比赛学习中。
五、以表演体会情景
何为表演体会?在我看来可以这样理解:学生用身体充当点标,通过各种的身体形态变换再结合器材辅助,乔装成所在点标的具体信息。学生是实在的参与到运动中来,模拟成各种点标,学生要有较强的思维创造能力,要把脑中生成的形象利用身体形态表达出来。
如,学生根据地图的点标迅速找到自己该站的位置,再利用自己的创造力,利用身体摆成所对应点标的英文字母。此方法还有一好处,由于点标是学生利用身体造型出来的,到需要用到下一张地图进行教学演示时,学生可以随时变化身体姿势,不需要再利用额外的资源来摆点标。小学生的活泼好动,模仿能力强,在这样的情景中能很好地展示出来。
六、以语言描绘情景
语言是最富有表现力的一项工具,独为人类所享有。教师通过在场地中利用相应语言进行描绘、引导,能呈现给学生相当的形象性以及启发性。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对正在准备开始挑战的同学进行如下的语言描绘:某同学正准备开始新的旅途,他是否真的准备好了呢?前面等待他的是什么挑战呢?他该如何利用自己的智慧以及勇气,在最短时间内完成任务呢?我们在一旁的同学给他鼓励的掌声好吗?这样一来,教师通过语言的引入,传递给学生一种可知性的预知情景,学生更容易接受挑战,而不是一种虚无的未知畏惧。再者,在学生行进过程中,如果教师发现学生出现了错误,在学生还没有意识到错误仍继续前进的时候,教师可以适当地进行语言提醒。如:现在的这个地图可能会复杂一点,不细心的同学很可能就会走弯路。
情景教育可以为学生创设一个真正适合学生实际的教学环境,以生活展现、实物演示、图画再现、音乐渲染、表演体会、语言描绘等原则进行情景设计,符合新课标所要求的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探究教学,也是当下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模式体现。情景教育的有效性是视正在实行情境教育的行为发生时的具体情况而定的,一种方式可能在特定情况会收到良好效果,而另一情况可能收效甚微。创设情景教育时,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多加留意受教育者的实际动态,为受教育者创造各种条件,争取以最大程度发挥情景教育的功能。
小学百米定向项目,正是需要教师利用到情景教育去进行课程设计,激发学生的主体性学习。期待各位教育工作者通过各种方式的情景教育,尝试去超越以往的旧教学模式,争取发挥出巨大的能量,把百米定向项目进一步推广开来,成为终身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李吉林与情景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
大学出版社,2006.04
[2]张巧念.教育情景与情景教育[J].华东船舶工业学院学报,
就语文阅读教学来说,多媒体改变了传统的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方式往往是“拿本说书、板书列纲、学生跟读”,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是被动接受,缺少主动性,严重影响了学生课堂学习效率。多媒体为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注入新活力。那么,如何能够做到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合理利用多媒体呢?
1 多媒体引导,形象生动呈现
多媒体是一项集多项功能与作用为一体信息技术,能够根据学科项目的具体特征,运用灵活、多面的技术技能满足学生和教师的需要。教师可以根据小学语文阅读的具体内容和形式来决定如何科学使用这一技术,使学生在阅读学习中获得美的享受,进而产生学习阅读的兴趣。
教师完全可以通过利用多媒体技术,达到对知识教学的迁移、服务于学生和教师的目的。例如,在低年级小学语文教材课文阅读方面,教材课文多以童话为主,这些都是低年级小学生比较感兴趣的篇章。为了能够将这些原本天真有趣的童话更加生动传神地呈现在学生面前,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的视频播放功能,为学生播放一些与这些童话故事有关的视频。如《狼和小羊》这篇童话生动、传神地讲述了狼和小羊思想、言语与行动方面的斗争,为了能够让课堂教学生动形象,教师可以采撷《喜羊羊与灰太狼》这部动画片中一些相关的精彩的片段,为学生在课堂上播放。学生通过精彩生动的动画,在生动的声音、形象的画面的带动下,能够感受到其中的乐趣。这部动画片本身也是学生乐于观看的节目,观看过动画片之后再将阅读课文呈现给学生,学生依然沉浸在快乐的动画片中,带着好奇心和幸福感去积极投入精力赏析文章。这一过程是学生享受的过程,能够为学生的阅读学习注入新的活力。
2 多媒体引入,实现知识迁移
为了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受到存在于语文阅读中的乐趣,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与阅读能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来引导学生,通过多媒体达到知识的迁移与引导,为学生带来高品质的阅读课程享受。
例如,在学习《圆明园》这一课时,为了能够丰富教学课堂,教师要善于灵活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实行知识的迁移引导。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来为学生呈现与圆明园有关的历史事件,通过视频或者图画的形式来为学生播放历史史实,使学生学习到隐藏在《圆明园》后面的历史。通过对历史知识的掌握与学习,使学生加深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能够从全新的角度对祖国的历史文化加以赏析,接受历史文化的自然熏陶。学生通过理解其中的历史文化,能够产生更加浓厚的语文阅读学习兴趣,形成更具活力的语文教学课堂。
这就是利用多媒体进行多学科交叉教学的良好效果,通过知识迁移的方法达到对所学科目的深入理解和掌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知识项目,使学生感受到学习语文阅读的作用,能够从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进而投入更多的精力于语文阅读中,从阅读中获得更加丰富的经历和感受。
3 图画、声音做背景,形象呈现
多媒体能够为学生呈现图画和声音,为学生带来形象的视觉享受。很多的小学语文阅读都是以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这种阅读课文正好为学生提供了学习的契机。可以将多媒体技术引入这些景色阅读的讲解之中,利用多媒体网络信息技术,为学生真实地呈现阅读中所描述的场景,让学生在生动的画面、动态的视频中感受到阅读中所描绘的景色,从视觉、听觉等方面充分感受到阅读中景色的美感,从心灵深处感受到阅读学习的乐趣。
如《颐和园》这篇有名的描写真实景色的阅读篇章,为了能够让学生真实地看到、听到甚至是触摸到颐和园的美景,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关于颐和园的实景拍摄资料,可以根据园内各个景色项目来分部分、分章节呈现,呈现给学生一幅生动、传神的景色画面,结合所呈现的视频景色来讲解课文,达到对课文的生动诠释。学生欣赏着多媒体图面所呈现的风景,学习文章,达到寓教于乐的良好效果。
学生在多媒体画面与视频的有效配合下,必将能够真实地感受到颐和园的景色之美,能够体会到景色阅读课文的美感,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将精力投入对课文的学习与探索之中。这种多媒体画面呈现的方法打破了传统说教式教学方法的枯燥,丰富了阅读教学课堂,为学生和教师提供了更加生动的课堂氛围,是对传统教学的挑战,满足了学生和教师的需求,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带来良好的学习效果。
4 音乐导入,活跃课堂
阅读教学本身是对文学的赏析与探索,文学应该是生机盎然、风光无限的,学生学习语文阅读也应该是兴趣丛生、手不释卷的。为了达到这样的教学效果,教师应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创设这样的学习环境,通过多媒体为学生营造阅读学习的良好氛围。文学本身是一门艺术,艺术之间存在联系。艺术是蕴含着丰富感情因素的,所以,语文阅读教学也是一样。教师要善于将音乐艺术融入于阅读教学中,这样对于一些音乐爱好者来说是一个绝妙的机会,他们可以在美妙的音乐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教师要善于根据课文的感情基调、主旨内涵来配置音乐,让学生一边赏析课文一遍欣赏背景音乐,在音乐中表达感情,在情感与情趣之间自然体会到语文阅读的内涵,这样就达到了对阅读的深入理解,为语文阅读教学课堂带来新的活力。
例如,《卖火柴的小女孩》这一课讲述的是在黑暗社会背景下,普通民众的悲惨遭遇,其中描写了小女孩惨痛的结局。这是特具情感、触动人心的生动故事,为了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其中的思想感情,教师可以为学生配置一些低沉、哀怨的背景音乐渲染气氛,让学生能够身在其中,感受到小女孩的悲惨、社会的黑暗、时代的不公,进而更加珍惜自己的幸福,体会到现代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学生在悲凉情感音乐的带动下,定能够有所感触,更加深入地体会到来自于阅读文章的丰富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