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10 09:24:09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护理心理学课件,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内科护理学教学 教学质量
内科护理学是研究生物、心理、社会因素对内科病人的影响,介绍维护人类身心健康的内科护理理论知识、技能和运用护理程序对护理对象实施整体护理的思维和方法,以达到减轻痛苦、促进康复、增进健康的一门临床护理学科。它是中专职业学校护理专业主干课程之一,在护士执照考试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其内容繁杂,知识面广,教学大纲要求全面,而课时递减,矛盾突出。
目前,由于进入卫校的中专学生,入学时的总体成绩下降,学生普遍基础较薄弱,内科护理学又是建立在解剖、生理、病理、药理、健康评估评、基护等多门课程基础上的综合性学科,内容抽象,枯燥复杂,学生又缺乏临床医学知识,理解能力较差,对疾病没有认识,且学习兴趣普遍不浓。
中专学校年轻教师比例增多,医学专业教师毕业后就进入各中专卫校,都未经过专门教学培训,初次教学,对教学大纲、教材内容及教学方法理解、熟悉程度较弱,特别缺乏临床护理的实践经验。要提高内科护理学的教学质量和护士执照考试通过率,培养出合格的护理人才。笔者就如何提高内科护理学的教学质量,谈一些教学体会。
1内科护理学教学应该贯穿现代护理模式,灌输系统化整体护理理念
现代护理模式就是系统化整体护理,即以人的健康为中心,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核心,将临床护理与护理管理的各个环节系统化的方式。目的是为了解决人的健康问题,教材的内容及疾病护理、大纲要求均按照此模式编写,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贯穿整体护理模式,疾病的讲解也应该按照护理程序的步骤进行,让学生熟悉整体护理模式,建立系统化整体护理理念,并与临床相结合,学生在做病例分析题和临床实习时都要加强护理程序的运用。
2内科护理学的教学目标要明确
对于中专学生而言,通过三年学习要达到什么样的层次,这是我们中职教育要思考的问题,所以我们为中专护生设立两个目标:一个短期目标,是学生通过三年学习要取得中专毕业证和护士执照,另一个长期目标是通过学习,能在临床为内科病人护理,在护理中显示护理专业的社会价值和护士的自身价值。
3内科护理学教学过程中讲课要做到结合三方面的知识
要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基础知识与临床知识相结合,教学大纲与护士执照考试大纲相结合。
3.1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教师首先要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
在备课时就要把临床病例融入疾病之中,这样才可以充实课堂,也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在讲“肺炎病人的护理”时,描述病例:张先生,25岁。2天前淋雨后突然寒战高热,体温达40℃,伴咳嗽、胸痛、咳铁锈色痰,气促,烦躁,四肢厥冷,出汗,急诊入院。体检:T40℃,P126次/min,R30次/min,BP75/45mmHg。神志模糊,烦躁不安,口唇发绀明显,右肺下野叩诊浊音、语颤增强、可闻及支气管呼吸音,心音低顿,心律126次/min。腹平软,无压痛,双下肢无水肿,指端发绀。X线胸片显示右肺下野可见大片状致密阴影。血常规检查见WBC15×109/L,N90%,L10%。由此病例可引出问题:可能的临床诊断?主要的护理诊断及合作性问题?对该病人采用哪些护理措施?结合病情列出护理诊断,制定护理措施。这样就加强了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通过病例来学习和巩固知识,也使学生对护理程序的应用更为灵活。
加强实训楼的建设,学生通过做实验可以加强动手能力,提高对课程的兴趣。
护生10个月的临床实习正是她们把平时课本所学到的理论知识用于实践的时候,最能反映学生学习情况和知识的运用程度,对下临床学习的护生要求她们完成3~5份完整护理病历的书写,并把其作为毕业的一个考核标准,可以加强学生的自学,也可以让她们更好地运用整体护理为病人服务。
3.2要做到基础知识与临床知识相结合,就要求老师备课全面
以教师的个人备课为主,加强集体备课,教师必须熟练地掌握教材的全部内容,了解整个教材的组织结构,分清重点、难点。在这基础上加上课程组的集体备课,能集思广益,得到提高。由于《内科护理学》教学内容复杂,知识点多,除了平时备课外,要想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在上课前必须下一番“熟悉教案”的功夫,这样,讲起课来才能得心应手。内科护理学所涵盖的知识面很广,解剖、生理等都是它的基础课程,所以在上课时要不断地给学生回顾,在讲到每个系统疾病之前都要给学生回顾该系统的解剖和生理特点,在讲到每个疾病时都要讲到该病的病理过程,疾病的治疗里要用到药理里的药物作用及护理,还要结合基础护理学里知识讲解每种疾病的症状及体征的护理等等,所以在上课时可用到启发式教学的方式帮助学生回顾并让学生学会将其他知识融入内科护理学的学习中,可以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3教学大纲与护士执照考试大纲相结合
中专学生大都是中考完后到卫校来读书的,又由于中专生突然没有升学压力,会完全放松,对于学习就会松懈下来,很多学生都到临考之前才开始看书,所以国家及各地方学校都开始把护士执照考试作为学生毕业的一个标准,学生有了压力自然就会重视课程学习。这就要求老师上课时要把护士执照的内容渗透入平时的教学中,老师要熟知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的内容,如: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的护理中,概述、病因及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治疗要点、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健康教育在教学大纲里有的是要熟练掌握的,有的是熟悉的内容,但它们在考试大纲里都是要掌握的,而且分属于不同的考试科目,治疗要点在相关专业知识里考到,而护理诊断和护理措施是在专业知识里考到,老师上课就要做到两方面相结合。如何能提高学生的执考通过率,这就需要加强对学生的练习和考核,中专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较差,老师讲过的东西,不会及时复习,就需要老师督促,老师在讲完一个疾病后就给学生一定的练习,练习要根据教学和考试大纲两方面编写,要把护士执照的习题编入其中让学生适应,每学完一个系统的疾病,对学生进行小测验,让学生反复的回顾,加强学习,在执考前一个月对所有学生进行强化训练,这可以提高执考通过率。
4灵活运用四种教学方法
4.1 命题教学法
为解决授课中存在的尖子生“吃不饱”,后进生“吃不消”的问题,探索出了学生自由命题教学法,即在教师指导下,规定范围,自己命题,自己解答。具体分为四个步骤:启发诱导、阅读理解、定性命题、自我答题。这种教学方法可用于自学内容。
4.2 讲解教学法
这是最传统的教学方式,也是目前普遍使用的教学方法,就是老师按照课本的内容给学生讲解,提出重点,讲解难点。
4.3 提纲演示法
就是老师把书本的内容按照自己的思路进行整理,在黑板上列出提纲,不按课本的顺序讲解,这用于课本内容过于冗杂,老师进行周密详细的备课后把内容简洁化,使条例更清晰,重点突出,学生易于理解,但这要求学生在上课之前必须先预习,上课时要认真听并做好笔记。
4.4 启发互动教学法
启发互动式教学法是指教师引导学生积极思维、进行启发教育,发展学生智慧的一种教学方法。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通过动机启发、问题启发、病例启发、联想启发、形象启发、情感启发、讨论启发等,先让学生自己积极地进行思考、作出答案,而后再由教师引导全体学生对答案进行研讨、评定和总结。充分发挥和培养同学们的主动思维能力。
我们除了要灵活运用以上四种教学方法以外,还应该结合多媒体和情景图文教学等,可以使内科更加生动直观。便于学生理解,提高学生兴趣。
5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提高教师素质
加强中专教师培养,建设“双师型”教学队伍,要采取多种方式,如:教师上岗前要进行有效的岗前培训,教师主要面对的是护理专业学生,所以特别要加强整体护理模式方面的知识,还有心理学基础知识的学习;同科目老师相互听课相互评课,起到促进作用;教师要多下临床,可以增加临床经验,丰富课堂内容。
内科护理学一直以来都是重点课程,也是学生学习困难的科目,通过以上的一些方式可以提高内科护理学的教学质量,让学生学习更有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和思维能力,从而提高内科护理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高健群,熊红霞.内科护理学[M]. 江西科技出版社,2008.
[2]崔炎. 护理学基础[M].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
在多年的教育工作实践中,笔者深深体会到,我国的教育机制还不太重视学生的人格和心理健康的形成;对学生的心理教育、环境教育、人文精神教育等方面比较欠缺;学校往往凭学生成绩的好坏来评价一个学生,社会又对大中专学生期望值很高,这给学生造成很大压力。在期望与现实离得太远时,学生的心理防线就会很快崩溃;严重的个性压抑会带来巨大的个性膨胀,受到压抑的个性最终会为自己的伸展找个缺口,悲剧往往由此产生。众所周知的西安音乐学院大三学生药家鑫,2010年10月20日深夜驾车撞人后又将伤者刺了八刀致其死亡,便是一个警示案例。因此,笔者认为,在学科教学中,任何一名教师均不能忽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学校更不能仅依赖数量寥寥的专职心理辅导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必须体现在日常的教学过程里,绝不让任何一位学生脱离老师关注的眼睛。
一、不容忽视的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如何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如何帮助大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优化心理品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生活适应能力,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是在新形势下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学生工作中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高校需要培养更多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而高素质人才必须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但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不会自然而然产生的,必须大力培养才行[1]。进入高校,大学生的自我意识迅速增长,其生理机能发展趋于成熟,但其心理发展水平相对滞后,极易产生情感上的动荡,自控能力相对较差。根据有关资料统计显示,目前困扰大学生的有以下8个方面的问题:考试焦虑;不善于人际交往;就业焦虑;社交恐惧;梦境解析;网络成瘾;个人情感问题;强迫症[2]。高等教育对大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必须贯穿在高校教本文由收集整理育的全过程中。
1、大一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值得关注
对刚进入大一的新生来说,面对一个与中学有着很大不同的场所,在学习方面也有一定的不适应性。在生活方面,有很多学生吃穿相互攀比,当家庭经济难以满足他们时,易产生埋怨情绪,使家庭贫寒的学生增加了思想负担,有意识的把自己封闭起来,不愿与人交往,产生严重的自卑感。对于学习自信心弱的学生,我们应更加予以关注,提醒他们不要轻易怀疑自己的素质和能力,帮助他们树立生活和学习自信心。对于盲目攀比的学生,应进行正确的引导,使他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和人生观。
调查显示,新生对自身心理健康表示极大关心,新生心理问题反映在适应困难、人际关系、情绪波动等方面。一些学生刚刚摆脱了高考阶段极度紧张的学习考试,考入高等学府后,情绪落差,产生一种松弛感,想过自由日子。但入校后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全新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法和手段,以及更高的学习目标,加之住校生面临新的环境和人际沟通的适应,均形成明显的反差,使部分学生产生紧张不安的情绪,思想混乱、空虚、压抑。另外,人际关系障碍也严重的影响了学生们正常的学习和生活。人际关系是一种重要的社会心理现象,有人称之为“心理气氛”。如果一个人与周围的人保持良好关系,或者说与周围人维持一种融洽的感情交流,就获得一种安全感,并且在这种交流中,使情感得以宣泄,郁闷得以排泄,精神得以升华,从而有助于身心健康,相反,如果人际关系不良,就会处于莫名的“不安”状况中,感到“无助”或“孤独”。正如我国著名医学心理学家丁瓒指出:人类心理适应,最主要的是人际关系的适应,人类心理变态主要由人际关系交往失调而来,产生心理问题造成忧虑、压抑情绪。新生往往行为消极,自我封闭,社交方式多采用一对一或三五成群,说明他们一方面渴望别人了解自己,另一方面封闭自我,陷入困惑。
综上所述,大一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确实值得学校管理层和每一位教师的关注,同时,在教学过程和日常生活中,教师和相关领导应该通过对新生容易产生的心理问题做到重视、预防、疏导、帮助、解决。
2、高年级学生的学习态度、就业预期容易因环境和社会因素而转变
当代大学生比较关注社会问题,当有些问题找不到答案又无人能理解时便产生悲观失望,甚至导致焦虑不安。也有些学生对自己缺乏正确的认识,自以为是,高傲自大,过高的估计自己,遇事不能包容,极易产生对立情绪,也有些学生遇到矛盾或不顺心的事情时,便一蹶不振,茶饭不思。随着学习的深入和年龄的增长,高年级学生对于自己的未来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看法,但是,当现实与理想的距离太大时,他们往往会失去目标,改变自己的学习态度,对自己的就业也失去信心。大学生的学习态度直接影响其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态度与学习动机有直接的联系,学习动机分为直接动机和间接动机。大学生的直接性学习动机,如分数赞赏、奖励、避免惩罚等随着年纪的升高而逐渐减弱;而间接性学习动机,如求知欲、探索欲、成就感、创造性等随着年纪的升高而逐渐增强。
因此,教师要时刻关注高年级学生的学习态度,引导他们正确对待生活当中的种种挫折,培养他们坚忍不拔的品质和永不放弃的精神。
二、在学科教学中不容忽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我校2007级护理专业2个新疆班学生93名,1班45名,2班48名,均为女生。年龄最大23岁,最小17岁,平均年龄为19.5岁,均为参加全国统考入学的学生。学制5年,前3学年在新疆伊宁卫生学校学习,第4学年进入我校继续学习临床护理课程。学生1班为实验组,实施案例教学法;2班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由同一教师按同一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及授课计划授课,保证授课内容同步。2组学生在年龄、性别、平均智育成绩等方面经统计学检验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实验组教学方法
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课堂教学实施双向互动式案例教学法,课后学习采取内容拓展式案例教学法。
(1)双向互动式案例教学。课程组教师利用假期分项目、有目的地到医院收集有关资料,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案例,按照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要求精编案例,并根据课程项目、任务、内容提出相关问题,引导学生在具体问题情景中积极思考、主动探索,以提高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讲授“妊娠合并心脏病”章节时,学生在内科护理学中已经学习过心脏病病人的基本护理知识,本章节的学习任务是使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围产期的孕产妇。首先教师选择几例妊娠合并心脏病的典型案例发给学生,同时提出明确的讨论要求;然后学生以小组(4~5人)为单位,讨论妊娠与心脏病的相互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制订相应的护理计划;最后学生进行发言,汇报讨论结果,小组间相互评价,教师点评。讨论过程中教师给予引导,但不发表结论性意见。通过讨论,学生完成从理论到实践的第一步,同时锻炼了其临床思维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2)课外内容拓展式案例教学。以学生思考为主,重在应用。如学习“孕期保健”章节时,教师给出教学案例,要求学生自己查阅资料,了解孕妇孕期常见症状、自我监护方法和健康指导等内容,制订有针对性的孕期保健计划,并能指导孕妇自我监护。这种教学方法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有机结合,巩固、加深了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互相讨论或询问教师,不断扩大知识面,增强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2.2对照组教学方法
采用传统课堂教授法,即以学科为中心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法,配以多媒体课件,教师按预先准备的教学程序,将教学内容有步骤地讲授给学生,以达到教学目的。
1.3效果评价
1.3.1考试成绩
课程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妇产科护理学理论考试,统一命题(案例分析占成绩的30%)、统一考试、统一阅卷。
1.3.2问卷调查
自制问卷调查表,调查实验组学生对案例教学法的认同情况,共发放45份问卷,无记名填写,当场回收,有效回收率为100%。
1.3.3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2.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2组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
2结果
2.12组学生考试成绩比较(见表1)
3讨论
3.1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采用双向互动式案例教学法,教学过程注重的是教师、学生与课程内容之间双重双向的活动构建。通过设置案例,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拉近了学生与临床的距离,使学生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真正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了其学习专业课的兴趣和积极性。由表2可以看出,实验组的全部学生都认为案例教学法有利于提高学习兴趣,促进自主学习。3.2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案例教学法是一个围绕具体案例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其本质就是巩固和运用知识的过程[2],学生运用已学过的知识去思考问题,将理论与临床案例有机结合,使枯燥的知识变得生动,便于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最终使学生能将所学知识运用于临床护理工作中,以解决临床实际问题。表1显示,实验组期末理论考试与案例分析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成绩有显著性差异;表2显示,实验组100%的学生认为案例教学法有利于加深其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加强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3.3培养了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妇产科护理学是一门临床护理课程,学生积累的理论知识必须通过实践才能转变成能力[3]。案例分析是一个预实践的过程,对案例中病人病情的发生、发展、治疗、护理等的观察和思考涉及临床多学科知识,学生通过对案例中复杂的内容进行整合和深入分析,有利于形成有效的临床推理过程,为其将来进入工作岗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表2显示,实验组93.3%的学生认为案例教学法有利于提高其临床思维能力。
3.4提高了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案例教学是通过对一个含有临床实际问题的具体案例的展示,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考、分析和讨论、交流,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以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在实施过程中,多进行情景模拟和角色扮演,学生在复杂的问题情景中逐渐形成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技能,并提高了自身自主学习、团队协作的能力。2组学生案例分析成绩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案例教学法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实际应用知识的能力;而课外内容拓展式案例教学把教学内容向更宽的领域和更深的层面延伸,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关键词】 胸心血管外科;危重;监护;处理
胸心血管外科危重患者较多,且病情危重、复杂、变化较快,随时可能发生生命危险,故需要持续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对其进行全面的监护与治疗,这就需要临床一线医生明确胸心血管外科的常规监护,对接诊患者能做到第一时间对症处理,同时也要做好患者的基础生理及生活需要,预防并发症,达到最佳的恢复状态,从而使患者尽快康复。
1 危重患者的监护
其主要内容是对危重患者进行全方位的严密监测,对患者临床症状进行综合分析以作出正确诊断,主要内容包括:①循环系统监测:心电图是常规监测项目,主要是为了解心率的快慢及心律失常类型、心肌缺血的判断;血流动力学监测可反映患者的循环状态,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在手术过程中,维持危重患者的循环功能稳定是十分重要的,当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低于10 mm Hg则表示心脏前负荷降低,有效循环血量不足,当PCWP高于18 mm Hg时则说明心脏负荷升高;当心肌收缩性降低时,则心脏指数和左心室排血做功指数降低。②呼吸功能监测:主要监测肺通气功能、氧合功能和呼吸机械功能,以帮助判断肺功能的损伤程度、治疗效果以及组织器官对氧的输送和利用状况。③水、电解质和酸碱失衡的调控:体液和酸碱的动态平衡是维持人体内环境稳定和正常生理功能的必要条件,在危重患者,因某种病因和病理生理改变,使其自身调控能力受到限制或完全丧失,严重可危及患者生命。酸碱失衡还涉及到多系统的相互交叉影响,不仅可使生理功能发生障碍,而且可影响机体对药物治疗的反应。故在手术过程当中,需要根据生理和病态对体液和电解质的需求以及临床监测所获得的实际参数维持体液和电解质出入量的平衡,维持血管内晶体和胶体渗透压的正常和稳定,维持酸碱平衡,避免发生呼吸性或代谢性酸碱失衡。
2 危重患者的处理
2.1 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 ACS大多是由慢性稳定性心肌缺血演变恶化引起冠心病急性发作的临床类型,其发病是一个动态演变过程。主要分为不稳定型心绞痛、非ST段抬高型心绞痛、ST段抬高型心绞痛。入院后10 min内应该行心电监护,包括12导联心电图(ECG)在内的快速检查评价,绝对不应超过20 min,到达医院至开始治疗时间应短于30 min;对于怀疑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患者应吸氧,开放两个静脉通道,进行ECG和血压监测;对于血压正常或者偏高的患者,应给予舌下含服及静脉滴注硝酸甘油,因硝酸甘油可解除冠脉痉挛,减轻心脏前后负荷,降低心肌氧耗量,挽救濒死心肌及缩小梗死范围;对于烦躁不安,应用硝酸甘油胸痛持续的患者,可给予小剂量吗啡或杜冷丁;嚼服拜阿司匹林300 mg,AMI治疗中单独应用拜阿司匹林可降低35 d内死亡率达23%;对于有心律失常患者应给予相应的抗心律失常制剂,常见为室性心律失常,一般给予利多卡因静脉滴注治疗;休克的患者应给予多巴胺静脉滴注,尽量能使血压达正常范围之内,再送入导管室或ICU病房;有心力衰竭的患者可给予患者速尿、多巴酚丁胺静脉推注,若血压偏高,可给予酚妥拉明或乌拉地儿静脉滴注,亦可同时给予吗啡2 mg静脉滴注。
2.2 气胸 患者入院后应及时抽血查血气分析;并行痰培养及药敏实验、痰找结核杆菌或癌细胞;对患者进行血尿常规、血糖、血电解质、肝肾功能进行实验室检查;行胸部X线、心电图、胸部CT检查。闭合性气胸时间较长且积气量少得患者,不需要特殊处理,一般在1~2周内自行吸收。大量气胸需要进行胸膜腔穿刺抽气,或行闭式胸腔引流,促进肺尽早膨胀,并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开放性气胸应使用无菌辅料或清洁器材制作不透气敷料和压迫物,在伤员用力呼气末封盖吸吮伤口并加压包扎。转运途中,如果伤员呼吸困难加重或有张力性气胸表现,则应在呼气时开放敷料,排除高压气体,至医院进一步处理为:给氧,补充血容量,纠正休克;清创、缝合胸壁伤口,并作闭式胸腔引流;给予抗生素,鼓励患者咳嗽排痰,预防感染,如怀疑有胸腔内脏损伤或进行性出血,则需要行开胸探查术。张力性气胸需要使用粗针头穿刺胸膜腔减压,并外接单项活瓣装置;使胸腔内高压气体易于排除,外界空气不能进入胸腔,病情稳定后行闭式胸腔引流,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待漏气停止24 h后X线证实肺已膨胀,方可拔除[2]。持续漏气而肺难以膨胀时则应考虑开胸探查。
2.3 上消化道大出血 入院后迅速完善相关检查,并开通两个静脉通道,给予患者持续心电血压脉搏检测,持续吸氧对症处理。首先补充血容量抗休克治疗,输液时可快速输入晶体液1000~2000 ml,如不能维持血压,则需要输入全血或其他胶体液。另外应积极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用药应根据血气分析结果;应用止血药物,通过胃管可注入冰盐水,内加肾上腺素0.02 mg/ml反复灌洗,全身使用血管加压素可使内脏小动脉收缩,减少血流量;病因处理: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如果患者年龄小于30岁,出血多可自愈,年龄大于45岁,病史较长,多系慢性溃疡,出血很难自愈,应采取胃大部切除术。门脉高压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常为食管曲张静脉破裂所引起,可采用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无效可急诊断流或分流术,应激性溃疡可采用H2受体阻滞剂或质子泵抑制剂。胃癌患者合并出血,则应根据具体病情行根治性尾大部切除或全胃切除术。对于原因不明的上消化道出血,经积极非手术治疗后,血流动力学仍不稳定者应考虑早期行剖腹探查,以期找出原因,进行止血;对于溃疡出血和防止高危患者再出血,可使用内镜进行治疗,对于曲张静脉出血可行急诊内镜下硬化剂注射和胶圈套扎,治疗无效可行急诊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内科治疗或内镜治疗失败的患者或高龄有再出血可能的患者可行手术治疗,直接缝合出血的血管或行胃切除或溃疡病灶切除或胃十二指肠动脉结扎。
2.4 肺血栓栓塞症 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是以各种栓子阻塞肺动脉系统为其发病原因的一组疾病或临床综合征的总称[3]。患者可表现出呼吸困难及气促、胸痛、晕厥、咯血等症状,入院后应行抽血急查血常规、乳酸脱氢酶、D,二聚体;查胸部X线平片及螺旋CT、超声心动图必要时可行肺动脉造影。对于高度怀疑或确诊的PE患者,应进行严密监护,检测呼吸心率血压、ECG及血气的变化,绝对卧床,保持大便通畅,以防栓子再次脱落。对于有焦虑、胸痛、发热、咳嗽的等症状可给予镇静、止痛、镇咳等相应的对症处理;给予患者呼吸循环支持治疗,采用鼻导管或面罩吸氧,当合并严重的呼吸衰竭时,可使用经鼻面罩无创性机械通气或经气管行机械通气;补液治疗中应注意给入液体量,保护心功能;迅速溶解部分或全部血栓,恢复肺组织再灌注,减少肺动脉阻力,降低肺动脉压,改善右室功能,减少严重肺栓塞患者的病死率和复发率。溶栓时间窗一般定为14 d以内,在肺栓塞确诊的前提下尽早开始溶栓,注意个体化的原则,掌握适应证和禁忌证,用药前应充分评估出血的危险性;因肺栓塞常有反复发作,故应抗凝治疗,可有效预防血栓再发生,目前临床常用的有低分子肝素及华法林;若经过保守治疗无效的紧急情况,应在符合适应证的前提下行肺动脉血栓摘除术。
2.5 主动脉夹层 主动脉夹层分为急性期、亚急性期和慢性期。临床症状凶险、病死率高。入院后应迅速完善血象检查、心电图、X线胸片、超声心动图、胸部大血管CT检查。当怀疑主动脉夹层时,应将患者绝对卧床休息,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和血管受累征象,迅速送入ICU病房,给予有效止痛、镇静和吸氧治疗;给予患者静脉使用大剂量吗啡或盐酸哌替啶;血压升高者应迅速静脉应用降压药物,将收缩压降至100~120 mm Hg左右,遏制主动脉夹层的迅速扩展,维持主要脏器的供血,使用美托洛尔减少心肌收缩力;急性期夹层>5 cm或有并发症的急、慢性期患者均应手术治疗[4];Ⅲ型患者适宜手术的的采用介入治疗。
参 考 文 献
[1] 江雯珑, 熊旭东. 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早期介入时机研究.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11, 31(7):546,547.
[2] 季秋平.胸腔闭式引流胸膜粘连治疗气胸复发临床观察. 中外医疗, 2011, 04:8, 10.
【关键词】五官科护理学 文献检索
随着现代五官科护理学朝着融多学科知识、专业技术与人文关怀为一体的趋势发生着变化,护士已经意识到获取文献信息的重要性。获取最新的护理文献是更新知识、科研创新和提高护理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护理工作者能如何有效、充分、及时地开发利用各方面的护理文献相关信息资源是现在医院普遍存在的问题。为了帮助五官科护理工作者利用信息技术快速获取相关信息、知识和情报,笔者在实际工作中尝试着根据五官科护理学信息既集中又分散的特点,搜集常用的检索系统和搜索引擎,归纳、整理其检索方法及检索途径,从多渠道、多层次角度介绍获取五官科护理学信息的渠道及其检索技能。
1 五官科护理学信息常用的检索方法
在海量的五官科护理信息资源中,通常采用的检索方法有手工检索、光盘检索和网络检索。
1.1手工检索
是最基本的检索方法,也是目前纸质文献的常用检索方法。常用的检索工具和方式有:(1)《中华医院管理杂志》,以文摘、题录的形式揭示报道国内近200种护理专业期刊及相关学科期刊刊登的护理学文献信息,是获取国内护理学领域文献信息的首选工具书。检索方式有分类途径和主题途径。(2)《全科护理》介绍各科护理理论与实践的新发展、新动向、新技术,是直接获得文献信息的刊物。检索方式有分类途径和主题途径。(3)各种印刷版五官科护理学杂志。
1.2光盘检索
(compact Disc,CD)是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一种新型存储介质,其中常用的CD-ROM是文献信息数据库的常用载体。光盘检索具有不受时间地域的限制、操作简单、可多次重复修改检索式等优点。
1.3在线检索
这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概念,无论是联机检索还是光盘检索都日益融入网络检索中,如CBMDISC已经有网络版。目前,网络检索的主要方式有:(1)网上数据库,由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下属的美国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CBI)开发,是全球公认的世界上最大、最常用、最具权威性的生物医学免费检索系统,收录1950年至尽的70多个国家、37种语言的5000多公开发行的生物医学期刊之文献题录和文摘,部分文献还可在网上免费获取全文。数据库采用日更新。Pub Med因其使用免费、报道文献快、查全率和查准率高等优点深受护士的喜爱。检索系统有简单检索区、辅助检索区和专用检索区。(2)搜索引擎(Search Engine),泛指因特网上提供网页信息资源检索和网站导航服务的站点,按搜索内容、覆盖范围不同,分为综合型搜索引擎和专题型搜索引擎。利用综合型搜索引擎可将成千上万的网络连接起来,帮助五官科护士在更多范围内查询所需的信息资源。如利用谷歌(Google)高级搜索功能可查找学术讲座课件。常用的综合型搜索引擎有谷歌、百度、雅虎等。但因搜索引擎提供的信息质量良莠不齐,要准确、快速地查找五官科的学术信息,最好还是利用文献信息数据库。(3)核心期刊网站。综合型搜索引擎上有许多中华护理学会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护理学学术期刊网站,登陆后可免费获取期刊信息、约稿、近几年的期刊目录或论文摘要等信息。定期浏览核心期刊网站可跟踪期刊动向,防止期刊误投或上当受骗。核心期刊网站检索方法:登陆搜索引擎――输入检索式(期刊名称、网站),如《中华护理杂志》,网站的检索式:中华护理杂志网站。
2 五官科护理学文献检索途径
要了解五官科护理学的最新进展,应学会根据文献的性质和内容查阅医学文献信息。文献可根据内容的加工深度和功能的不同划分为一次文献、二次文献和三次文献。一次文献是指根据自己的研究成果为基本素材而写成的原始创作,具有创造性、新颖性、系统性之特点,如论著、研究报告、学位论文等;二次文献是将大量无序、分散的一次文献收集、整理、著录其特征,并按一定的顺序另以编排,是供读者检索所需一次文献线索的文献,如索引、文摘、目录等;三次文献作者围绕某一专题,借助于二次文献,在充分研究与利用大量一次文献的基础上,即经过阅读、分析、归纳、概括,撰写而成的新的文献,如综述、述评、专题等。三次文献最大的特点是不必大量阅读一次文献,就可借此比较全面地了解某一专题、某一领域当前的研究水平、动态。
2.1五官科护理检索途径
常用的有:(1)通过期刊查找原始信息,如根据《中华医院管理杂志》临床论著、综述及专题等栏目下刊载的文章中引用的参考文献,查找所需的原始论文;(2)从专家撰写的论文着手查阅。
2.2 获取文献全文的方式
(1)利用文献信息全文数据库获取相关文献原文,国内常用的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资源系统》和《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2)直接查阅国内外专业期刊,寻找相关课题,或通过检索性期刊获取文献线索,如GBM Disc、美国《医学索引》等。(3)运用综合型搜索引擎查找免费论文,以此扩大论文来源。各种综合型引擎均有自己的检索语言和检索途径,如百度可采用题名限制的方式或支持多种格式的文档搜索进行检索。再如,利用中文书名号搜索中外书籍亦是百度独特的检索途径。要熟练地运用搜索引擎检索网络信息,应注意留心各站点的帮助信息,多次检索练习,就熟练掌握正确的检索方法和适合自己习惯的检索方法。
随着五官科护理学信息越来越多,而且传播媒介检索越来越多,相对应其检索方式各异,五官科护理工作者要想更好,更快地开发和利用护理学信息资源,就必须多学习、反复练习,不断总结,才能把握和驾驭检索文献信息的方法和技能,及时找到自己所需的信息文献和资源。
语文是工具与人文相统一的学科,语文课本中潜藏着大量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充分挖掘教材中有利于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资源,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应是每一个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切实推行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一、课堂环境要宽松愉悦
你尊重孩子,孩子就懂得了尊重;你打骂孩子,孩子就接受了暴力;你宽容孩子,给他改正错误的机会,他就学会了理解,更加自励。俗话说:什么样的家庭,出什么样的孩子,就是指环境对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教学中,教师要以温和的态度与学生对话,以民主的方式指导和组织教学,热爱、尊重、理解、相信每一个学生,让学生感到学习是一件开心的事情。上课时,学生犯了错说:“不要紧,注意听讲,下次一定不会再错。”老师的鼓励可以给孩子信心和勇气。反之,严厉的呵责甚至辱骂,如:你在做什么!没有心了吗?怎么就你答错了!类似的话语则会使孩子陷入自卑羞耻的心理泥潭。语文是充满真善美的学科,字里行间都渗透着人文情怀,语文教师是传播真善美的天使,是学生心灵的塑造者。课堂气氛的平等、和谐,老师的关心、鼓励,是无形的心理教育资源,于潜移默化中感染着学生,转变着学生。
二、创设好学、乐学的教学情境
关键词:历史建筑;保护与利用;科学性;创新性
中图分类号:C91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144(2013)-08-60(5)
2008年7月1日实施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对历史建筑提出了明确的法定定义,即历史建筑为“经城市、县人民政府确定公布的具有一定保护价值,能够反映历史风貌和地方特色,未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也未登记为不可移动文物的建筑物、构筑物。”同时针对此类建筑提出了若干保护规定:(1)地方人民政府应(依照保护条例)确定公布历史建筑清单;(2)设置保护标志,建立历史建筑档案;(3)制定保护规划和保护方案;(4)应当保持历史建筑原有的高度、体量、外观形象及色彩等;(5)不得损坏或者擅自迁移、拆除历史建筑;(6)为保护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对历史建筑的维护和修缮给予补助。
作为保护级别低于文物保护单位的建筑遗产,相对于文物保护单位“必须遵守不改变原状”(《文物保护法》二十一条、二十六条,《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第2条)等严格规定,《条例》给予了历史建筑在保护和利用上一定弹性和自由裁定的空间,为我国城乡大量的历史建筑的保护提供了一种新的历史机遇,也为历史建筑保护与利用的目标、技术策略提出了新的挑战。
1 我国历史建筑保护利用的现状分析
1.1 历史建筑保护利用存在的问题
一是历史建筑是否得到科学的保护,即遵照什么样的原则和方法进行保护,在保护中如何理解 “真实性、完整性”的含义。由于受行政、管理、资金、技术等方面限制,历史建筑的保护成效良莠不齐,体现为两种极端,一种是采取了与文保单位类似的保护措施,将日常“使用着”的历史建筑被“博物馆式的冻结保护”,抹杀了历史建筑原本的历史文化意义与价值特征,如重庆磁器口街区中的钟家院子再利用为具有一定消费门槛的专题博物馆;第二种是过度扩大了这种“差别”的存在,认为不必按照“真实性、整体性”原则进行保护,采取更加大胆的整治措施,如按照现代的建造方式与使用要求,更改历史建筑的外立面形式、内部结构、平面布置等,使“灵活”变为“随意”,损害了历史建筑的固有价值,如北京南池子“劫后重生”的四合院。
二是历史建筑如何得到合理恰当的利用,与城镇现代化发展结合,即把握《条例》赋予的弹性空间。实践中历史建筑与历史街区的利用往往以旅游、商业为目的,迁出原使用者(大部分为居民),全面整治,甚至重建,或改造成仿古一条街,如北京前门大街,或塑造为精英高消费 “文化”的场所,如上海新天地,本质上都是将历史建成环境作为文化资本进行价值的再创造,过度强调了遗产的 “经济价值”。同时,更多大量的历史建筑仍然处于自身自灭的状态或者是 “静态”的保存,虽然保留了历史特征,但忽略了与现代实际生产生活相结合,历史建筑合理利用的探讨在城镇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往往被被遗忘。
1.2 问题产生的原因
《条例》中虽然对历史建筑的保护提出了基本要求,但对于历史建筑在城镇现代化过程中如何有效保护和创新利用在理论与实践层面仍然缺乏合理的指导和建议,也是目前以历史建筑为主体的众多历史文化街区(镇村)面临的现实困境。王景慧先生从“历史建筑”与文物保护单位的关系,从“历史建筑”的保护对象、保护方法入手,提出了历史建筑的保护利用原则为“按历史信息的含量来确定保护的部位和利用的强度.保存信息,延年益寿.科学利用。”笔者也认为,真实性、整体性仍然是历史建筑保护利用的基本准则和道德底线,并且基于王景慧先生提出的思路,从保护利用的科学性和创新性两个方面予以进一步探讨。
2 上海朱家角古镇“水乐堂”的保护与利用
2.1 背景简介
水乐堂为朱家角古镇漕港河北侧,西井街南段东侧,漕港滩3号为主相联的3组老宅,临街面河,南与古镇内著名的圆津禅寺隔河相望,东临明代始建、清代重建的上海地区现存最大的五孔石桥——放生桥。
“水乐堂”改造前为朱家角镇供销社所属江南水乡传统三进民居,是保护规划中确定的保留历史建筑。水乐堂的改造缘起于2007年著名音乐家谭盾来到朱家角采风,“当他听到圆津禅寺晚课时僧人的诵读声与撞钟声时,对于声音异常敏感的他当即决定,将工作室选址在那座与圆津禅寺隔河相望的,约有百余年历史的三进老宅中”。
改造项目由“谭盾与国际知名的日本矶崎新建筑工作室共同设计”,其核心理念是融合“东方与西方,天人合一,以水为主题把建筑与音乐融合到一起”,在建筑空间的表达上“确立一个全新的建筑音乐观念,把德国的"Bauhaus"建筑理念和谭盾独创的"Minhaus"建筑理念结合起来。水乐堂改造工程于2010年完工,原3组老宅被重新命名为纸乐堂、水乐堂、陶乐堂。水乐堂上演的以“古建筑与水音乐”作为卖点的《水乐堂 天顶上的一滴水》的演出使“朱家角艺术节,已经具有国际水准”。
2.2 保护内容
在认真甄别原有的3组老宅的建筑风格、建筑形式、建筑材料、建筑结构的基础上,水乐堂保护整治了原有建筑的外立面,保留了具有价值的建筑历史要素,主要的保护措施包括:采取当地的传统手工艺、当地的建筑材料,认真修复了建筑外立面的墙面、窗棂、门扇,使修复后的临街建筑外立面依然保持了原有民居低调而朴实的风格,与周边的街巷环境保持一致;保留了原有庭院中的历史墙体,采取了加固、去盐等建筑修复措施,新建墙体与历史建筑相映成趣。
2.3 改造内容
为了使得建筑成为音乐的一个容器,赋予建筑以节奏,模糊音乐和建筑之间的界限,并且与河、禅寺取得意境上的呼应,水乐堂的改造分为建筑结构和室内空间两部分。
建筑结构:原有的三进庭院为临街一侧的建筑高2层,临河一侧的建筑高1层,为满足观演与坐席需要,实现室内空间的联通,设计师将临河一侧的建筑抬高至2层,与临街建筑贯通,原有的木结构加以保留作为上层结构,使用轻型钢结构作为底层支撑。加盖庭院天井,屋顶材料采用了深灰的钛锌板,其颜色和铺设方法与周边保持环境一致,室内天花板则用银箔覆盖满足演出的灯光要求。
室内空间:以“水”“禅”为概念,以简洁、典雅作为主题风格,色彩素淡,原始木色、白色和黑色为主。底层舞台地面上设置了几处约10cm深的方形黑漆钢质水池,通过临河立面落地玻璃门视线室内外空间、视线、声音的交流;同时室内各部分被设计成乐器,如柱子,楼梯,地面,水面,穹顶 ,实现建筑与音乐融合的概念。
2.4 运营情况
水乐堂一诞生便被赋予了国际水准,代表了先锋音乐艺术的潮流,并且是朱家角水乡音乐节和文化旅游品牌的重要组成部分。2011年5月起每周六晚推出一小时左右的演出——《水乐堂 天顶上的一滴水》,包含了演奏、行为、声光等表演形式和中西方的音乐内容,不断阐释巴赫与禅宗、东西方文化等的对话。同时平日又作为当今社会,甚至是国际精英聚会、休闲、餐饮的高档会所,而高票价的演出及其新颖的创意和艺术感召力也使得水乐堂成为高收入群体的追逐消费的场所。
2.5 评价
2.5.1 积极的意义
建筑的保护与改造:用现代建筑的理念去解读一幢“历史建筑”,保持建筑原有的整体风貌,精心修复了建筑外立面、有价值的历史要素等。同时根据规划使用的要求,对建筑内部的结构、平面布置、装饰等进行了大胆的改造,但在内部空间、细节处理、建筑材料使用、意境表达上都独具匠心,完整地体现了与音乐概念的融合。
水乐堂的经营与品牌塑造:谭盾及其团队采取引入现代的、中西方融合的改造理念,重新赋予了历史建筑新的功能与文化意义,并且借助每周的艺术演出、平日的会所、餐饮运营等,使得水乐堂成为了具有国际影响水平的音乐厅,在实现自身经济价值的同时,也为古镇经济社会的复苏发挥了重要推动力,为古镇服务业的发展带来了客观的收入。
2.5.2 存在的问题
‘水乐堂’的尝试对于朱家角古镇及其大量存留的“历史建筑”是一件难得的好事,至今也在某些方面取得了成功,但也显现出两方面的问题:
就改造而言,项目对水乐堂原状有所考虑,大体的尺度、体量、色彩等方面基本尊重了原状,但在一些细节处理上却存在不足。首先是平面的彻底改造,很难再辨别出原有水乡古宅的平面特征与风格特色。其次是沿河建筑的抬高与其立面的新创作,虽然沿用了朴素和低调的特点,但立面大面积通透玻璃的使用仍然十分显眼。第三,为展现水乐堂与圆津禅寺在对景、声音之间的关系,设计师将原有建筑滨河的公共空间改造为建筑的庭院空间,虽有利于“水音乐”意境的营造,有利于观演者不被外来环境干扰,但却造成古镇公共资源被“私有化”,“精英化”,打断了古镇滨河公共步道的延续性。
利用方面,水乐堂设定的群体显然是能承受得起高消费的社会精英群体,在价格上拒绝了古镇内生活的一般大众和普通游客,反过来古镇居民也很难认可被改造成为水乐堂的历史建筑是其生活环境的一部分;其次水乐堂所传达的东西方融合的概念、具体的艺术内容以及独特的表演形式,是否真正地契合水乡传统文化的特质和精神,并且引领时代的创新?这些都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3 历史建筑保护、利用的科学性与创新性
3.1 科学性
3.1.1 历史建筑保护的底线——固有价值与历史信息的保护与传递
历史建筑是一类“随着时光流逝而获得文化意义的较为朴实的”遗产。既是遗产,与文保单位相似,作为历史的“文献”,其本体就拥有不同时期所积累下来的历史信息,是其最核心的要素。虽其整体价值、重要性不及文保单位,《条例》也对其保护给予了一定的灵活性,但对其采取的任何干预措施仍应遵守真实性原则,即在特征价值确认的基础上,通过对历史信息科学的分析、判断、评价,保留和传递体现其固有价值的历史信息,即保护特征价值与历史信息的物质载体。
针对历史建筑在我国存量大、类型多样、分布广的特点,各个地方已经采取根据历史建筑固有价值的高低和重要程度分为不同类别、采取相应措施予以保护的方法,如上海、杭州、天津等地就通过法规规范、保护规划将历史建筑划分为“保留历史建筑、甲等一般历史建筑、乙等一般历史建筑”等。但考虑到体现固有价值的历史信息的多样性、复杂性以及历史建筑保存状况不一,可在不同等级划定的基础上,进一步有的放矢,具体确定不同类别历史建筑需要保护的历史信息及其不同的物质载体,设定干预措施需要严格遵守的基本底线,同时考虑干预措施的可逆性与识别性,以有利于采取更灵活、有效的保护与再利用措施。这也正是王景慧先生提出的“根据有价值历史信息存在的部位决定更新利用的部位,根据历史信息要素的保存程度决定干预的程度”。
3.1.2 历史建筑保护的灵活性——与历史环境的协调
强调建筑历史信息的保护与传递方法的灵活性,并不意味着可以随意的更改添加。事实上,相对历史建筑固有价值的载体部分的严格保护,其他部分的干预措施是鼓励“开放性”的,如使用新材料、新工艺、新结构、新风格、新形式等,但如何才不至于使历史建筑沦为“不新不旧,不土不洋”的假古董?最重要的是要尊重历史建筑所在历史环境的整体风貌特色,不仅需要认知历史建筑的整体格局与传统风貌特色,历史建筑所在历史环境的特征,更需要认识历史建筑在其历史环境中扮演的角色——作为构成历史肌理与传统风貌的基本和重要要素。在不干扰固有价值和历史信息的前提下,历史建筑保护可实行相对“宽松”的干预原则,把握所在历史环境的“整体性”,采用与整体历史环境协调一致的干预措施,并且鼓励基于历史传统和基本原则上的创新,而非当下流行的喧宾夺主、标新立异的做法。当一幢历史建筑原是街巷深处的一处普通民宅时,它的修复就不应该采取喧宾夺主、张扬的风格;当一幢历史建筑原是一处精美的府邸时,那么对它只采取简单的结构加固、破损构建更换、外立面涂刷的做法也是不妥的。
3.1.3 保护结果评价与日常管理
历史建筑物质保护的目标是“遗产保存、设施改善、永续利用”。历史建筑与文保单位的根本不同在于其仍然有日常使用功能,这对于历史建筑“延年益寿”具有重要的作用,而反过来,不同使用者和不同的使用目的也不可避免的会对历史建筑造成破坏,因此通过日常动态管理避免使用中人为或自然破坏造成历史价值与信息的损失,尤其是大规模修缮后再次的持续破坏,是历史街区、城镇保护中的必要措施,而建立历史建筑相应的信息档案,包括历史人文信息、建造技术信息、材料信息、历次修缮信息等,是实现动态管理的技术支撑。通过信息的比照研究,能够反映出在不同时期历史建筑变化特点,为专业人员制定针对性的修缮措施和管理政策提供科学依据。同时,真实、客观、长期的记录过程为后人重新理解历史信息、判断历史建筑价值,采取新的修缮措施奠定了历史追溯的基础,也是历史建筑保护真实性与可逆性的科学保障。
3.2 创新性
3.2.1 历史建筑干预的历史尊重
历史建筑创新干预的历史尊重包括其物质特征、使用功能及其相互在历史中形成的特定关系,也是历史建筑价值现代确认的重要途径。
首先历史建筑的保护被赋予了灵活性,尤其鼓励在局部非历史信息的物质部分的整治改造进行创新。但这种创新应该是建立在对立面、结构、内部装饰、平面布局、材料、色彩等物质要素深刻认识基础上,符合历史建筑的物质特征,比如对巴渝山地穿斗建筑修缮就不应采取马头墙、观音兜,对江南厅堂建筑就不需使用北方四合院形式等“张冠李戴”的做法。这种做法实际混肴了历史的物质特征,严重违背了真实性的原则,是对历史的不尊重,也是不道德的行为。
其次历史建筑不是博物馆里的“古董”,也不是可随意改造的危旧房,而是实实在在的被人们长期使用着的建筑物,其反映出的历史信息、物质特征与实际的使用功能密切相关。因此,任何的创新必须根据历史物质特征与传统使用功能出发,提出符合与延续这种功能使用关系特征的措施,如传统民居可改造为民宿,也可改为“前商后住”、“下商上住”的商住,但却不适合将其整体改为酒吧、迪厅等娱乐设施,不但因为此类功能将彻底改造内部空间,极有可能破坏传统居民内部具有价值的生活性历史信息,而且更彻底割裂了传统民居物质空间与其传统使用功能之间内在固有的历史关系,导致改造后的历史建筑在当代背景下的“虚假化”。
3.2.2 历史建筑使用的人文尊重
人文尊重包括对历史建筑的尊重和对历史建筑所在历史环境自身历史文化的尊重。
历史建筑是历史文化街区(村镇)的组成部分,更是与当地居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包括居住、商业、祭祀等基本生活活动,也是其历史街区、村镇保护与发展的关键。因此任何创新活动都应以尊重、延续地方居民和生活为前提,留住原住民,留住真实的生活,促进历史街区、村镇内社会文化整体发展与繁荣,避免大规模运动式的将历史建筑、历史街区“私有化”、“旅游化”、“精英化”与“绅士化”,迁出原住民而改成一个精英占据和享受的“死”空间,如高档住宅、高档娱乐休闲场所,或专供旅游、参观的布景道具,使历史街区与建筑成为了资本寻租的实体空间和工具,如上海建业里。
同时,历史建筑经历了不同历史时期人们的使用,留存了不同时代民俗文化、审美情趣与生产方式的印记,是传统文化的物质载体。因此对历史建筑创新的人文尊重,关键在于协调传统文化特质与新引入的文化特征之间的关系,不能肤浅、简单借用历史符号或意向,通过资本商业化运作,强力迁出原使用者,引入与其历史文化特征无关或相悖的展示、商业、旅游等功能,使其成为丧失历史文化内涵的“躯壳”。正如朱家角水乐堂,从再利用的角度看具有积极意义,但改造措施却是从西方文化与价值观的角度出发,改造成为音乐演艺厅的空间形式,换言之,改造后的水乐堂只是带有江南传统民居建筑符号的西方建筑空间,传统江南水乡的文化特质与价值已经消失。
3.2.3 历史建筑功能的现代尊重
历史建筑与文物保护单位最大的区别在于它的实际使用者是要继续居住、工作或生活于此,乡土建筑要继续住人,近现代建筑与工业建筑做点改动可以有多种用途,因而对于历史建筑的使用而言,最重要的是要发扬它的使用功能、保持活力、促进繁荣。为此,一定要根据现代生活方式的要求,改进历史建筑的配套设施,引进电力、给排水、燃气等管道,加固建筑内部结构,提高建筑防火能力,使得历史建筑外观是传统的,但内部的配套设施确是现代的,这样才能留得住人,才能调动实际使用者的积极性,才能使建筑获得持续的生命力。如都江堰的西街,历史建筑的外立面、建筑结构与建筑细部得到了修缮与加固,保持了历史风貌,更具有现实意义的是,历史建筑的内部装饰与平面布置根据当地居民的生活需求做出了适应的更改,增加了与现代生活方式相符合的设施与空间,不仅留住了原住民,并且成为了一处满足现代生活需求的历史街区,保护与发展进入良性循环。
更重要的是,除设施的改善以外,历史建筑功能使用的创新是一个关乎文化、历史、传统、社会、经济等诸多因素的综合再利用,应赋予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新功能,使得历史建筑继续作为当地居民生活、工作空间的组成部分,使得街区发展得到延续。
4 结语
历史建筑数量众多、类型多样、分布广阔,其保护与利用会由于所在地区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理解的不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不同,出现各种不同的措施。一方面,我们应该鼓励各类灵活的维修改善的保护与整治方式,使历史建筑的复兴能与现代生活整合;但另一方面,我们也需建立科学的保护理论与技术策略,有效判断我们采取的保护措施是否合理,利用方式是否实现了建筑的可持续发展。鉴于《条例》赋予了“历史建筑”保护在实际工作中一定的弹性,有别于文保单位保护“严苛”的准则,确保“历史建筑”保护利用工作的科学性,必须坚守真实性、完整性的基本原则,不因价值或重要性变化而有所妥协,即树立“弹性”的底线;创新性是在遵守科学性的基础上,根据其所处社会经济背景,对历史建筑在利用方面的现代诠释,在创新过程中必须掌握对历史建筑在历史、人文和使用上的三个基本尊重,即解决如何把握“弹性”的“自由度”。
参考文献:
[1] 王景慧.从文物保护单位到历史建筑——文物古迹保护方法的深化[J].城市规划,2011,35(z1):45-47.
[2] 朱光亚,杨丽霞.历史建筑保护管理的困惑与思考[N].建筑学报,2010,(2):18-22.
[3]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GB 50357-2005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规范[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为某校2009级护理系学生,共18人,分为三组。已经系统学习《内科护理学》,对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的临床表现及常用治疗有了初步了解,并在校内分组参加了模拟教学实践,已具备冠心病重症监护病房专科护理课程的学习基础。
1.2 教学方法
1.2.1 教学前准备 老师准备:查房前临床老师与患者沟通,做好解释工作,并请患者配合。 临床老师为学生讲解注意事项及简单沟通技巧。准备教学所需物品。保持监护病房安静的环境,使学生能够注意力集中,又能感受监护病房的繁忙的工作环境。学生准备:熟悉本次课堂教学的流程和临床情景的病历,熟悉本次教学所涉及的内科护理学及其他相关专业的基础知识、综合知识和临床技能。
1.2.2 典型病例准备 对病房内患者进行甄选,根据症状和体征选取确诊为原发性高血压、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CI术后)3例病例[3]。
1.2.3 教学实施 带领学生一起逐一进行3例患者的查体和生命体征的观察。引导患者回顾发病前、发病中、发病后的症状体征及所接受的治疗,使学生详细了解该疾病的个性特征及主要治疗,与患者交流中针对病因、危险因素进行健康宣教。引导学生分析学习内容与临床病例特点,并提出各阶段的主要护理问题和护理措施。以此为基础,每组学生再重新对这3类临床情景中的患者实施护理,实践各项具体护理活动。每组学生在教学实习结束后,需要在课下对完成情况进行思考、讨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按照护理程序的步骤进行详细记录,完成1份标准的整体护理计划。1周后在老师组织下进行此次实习的系统考核及整体护理计划的评定。
2 效果
2.1 学生反馈 通过处理有针对性、真实性的案例,学会了CCU内重症患者的护理,了解护理计划的书写。并以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从调查的结果看87%的学生喜欢教学中采用情景教学方法,教学满意度达89%。
2.2 患者反馈 学生认真,态度端正,对患者的疑问能尽力解答。虽然有些听不太懂,但讲得很诚恳。希望以后加强学习,能够讲的更通俗易懂。
2.3 临床老师自身感受 在情景教学中要求带教老师要以丰富的临床经验,带领学生深入了解患者的病情,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进行讲授,精心设计教学场景。因此,情景教学法对教师的知识储备及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学相长,这对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和教学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无疑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对自身也是一次提升。
3 不足和展望
3.1 教学病例选择的不确定性 虽然学校提前2周通知学生下临床见习,但无法先行准备患者,因CCU患者病情变化快,周转快。临床老师只能提前一、两天进行病例准备、患者沟通等事宜,对临床老师平时工作要求高,只有在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对病例有深入了解的基础上才能进行。
3.2 现场环境与秩序的控制 学生询问病史时争先恐后,令患者不能适从,提出意见后好转。还有来自病房的干扰和其他患者的干扰。
3.3 深入的效果观察需要时间 患者生动的回顾与学生课堂知识的结合、消化需要时间,还有各项异常化验、检查指标的掌握需要时日。
4 讨论
护理专业的临床能力即护理临床能力,主要包括临床观察能力、临床技术操作能力、沟通交流能力、护士决策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是一种综合能力的体现。根据中国香港地区、美国高等护理教育学会和世界护士会对护士核心能力的界定,护理临床能力是护士核心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护理专业素质的核心内容之一[4]。
情景教学可极大地激发学生的主体学习作用,使学生轻松愉快地掌握了知识要点。这些都将有助于提高护理学学生的护理临床能力,适应临床工作,完成由学生到护士的角色转换。而根据心血管科疾病自身特点在CCU开展护理情景教学的实践,通过原发性高血压、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CI术后)3例具体的病例,生动、形象地设置了护患情景。在这种情景下,学生对原发性高血压、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CI术后)3种疾病的疑问逐渐清晰,相关护理能力也随之明显提高。
参考文献:
[1] Schoening AM, Sittner BJ, Tood MJ. Simulated clinical experience:Nursing students' perceptions and the educators'role[J].Nurse Education,2006,31(6):253-258.
[2] Terman KA. Clinical simulation laboratories and the clinical nursespecialist[J]. Journal for Advanced Nursing Practice,2007,21(2):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