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期刊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技术创新模式8篇

时间:2023-07-10 09:24:05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技术创新模式,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技术创新模式

篇1

关键词:轿车产业 技术创新 技术因素

中图分类号:C35文献标识码: A

技术因素是一个硬性指标,无论是技术密集度高的产业还是技术密集度低的产业,技术的作用都是无可比拟的,轿车产业所涉及的技术很多,从核心技术发动机到边缘技术车型无不与技术有关,因此,技术对轿车产业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在技术创新过程中,技术因素是几个因素中最重要的因素,技术上的发明与实现利润是技术创新实现的基础,同时,技术因素也决定着轿车产业技术创新模式的选择。影响轿车产业技术创新模式选择的技术因素包括技术引进、技术能力、研发能力以及技术更新速度。

一、技术更新速度

技术更新速度与轿车的模仿创新模式选择正相关,而与自主创新模式选择负相关。根据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每一个企业的产品都有一个开发、试制、成熟、衰退的过程,随着技术变迁,新的产品不断涌现,新的产品不断替代旧的产品。对于高新技术企业,如电子产品,手机、电脑等,其更新换代的速度非常惊人,对于这类产业如果不是行业中的领头企业,最好不要采取自主创新,由于时间紧、更新速度快,原有的技术差距使得自主创新出的产品很难赶上技术领先企业创新出的产品,而浪费了资源。而轿车行业属于重工业,构造较复杂,零部件也较多,其更新速度就相对慢一些,因此,节奏不是太快的轿车产业可能有机会通过自己的自主创新达到自主品牌实现的目的。德国大众公司与上海汽车公司合作生产的桑塔纳2000型轿车,在中国流行十几年仍然存在;奥迪A6轿车是上海大众与中国第一汽车制造厂合作生产的,到目前为止,仍然到处可见;美国克莱斯勒与北京汽车制造厂合资生产的北京吉普也历经了多年的风风雨雨,仍然存在,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因此,轿车产业的更新速度还是相对较慢,对于生产商,它有相对较多的时间研究、开发、创新,成功率自然很高。

二、技术引进

在轿车产业发展初期,其研发能力会很弱,不可能进行自主研发,此时技术引进是其发展的基础,也是产业发展的阶梯。但到轿车产业发展成熟期,单纯依靠技术引进是很难克服轿车产业发展瓶颈,无法获得竞争主动权,进而无法促进轿车产业发展,更不可能超越竞争对手。当技术引进无法引进到自己想要的技术,技术引进效果不理想时,轿车产业应该选择自主创新模式。以技术引进促进产业发展的例子最典型的为日本。日本在其轿车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即采取了“吸收型”的创新模式,大量引进率先创新者的核心技术,并在此基础上改进和完善,迅速达到商业化的目的。自20世纪40年代末,日本开始把大规模、有选择地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作为技术创新的中心环节,而其轿车的真正发展也是从引进欧美技术之后才开始的,在引进的基础上通过模仿―反求―再创新,以达到提高技术能力的目的。技术引进要达到理想的效果,还需要政府的引导。政府的扶持、引进技术质量的保障,是日本采取这一模式成功的关键,而在全球经济开放的今天,在WTO的规则下,已不再允许政府对于竞争的过多干预,也就是说,企业引进技术的难度加大了,那么,无论是以合资还是合作的方式引进技术,如果引进的都是发达国家落后、淘汰的技术,而并非尖端技术,同时又以市场或者利润作为代价,这样是得不偿失的,引进技术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模仿战略的成功与否,进而影响着技术创新模式的选择。尤其对于技术密集型的轿车产业,其技术引进的质量更是左右着技术的发展。另外,轿车技术引进的效果还受到技术输出方的影响。若轿车技术输出方自身与输入方之间的竞争较小,输入方对输出方的发展不会产生威胁,技术输出方才可能就自己的先进技术转让,否则,技术输出方是不可能转让自己的先进技术的,从而技术输入方的技术引进目标不会实现。因此,轿车产业的技术引进效果直接影响着其技术创新模式的选择。

三、技术能力

若轿车产业的技术能力低,则应该倾向于选择模仿创新模式;若轿车产业的技术能力较高,则应该倾向于选择自主创新模式。这里说的技术能力单纯指轿车产业的技术水平,是技术因素的一部分,它与技术创新模式的选择有着直接的关系。在技术能力非常弱的时候,不具备自己开发的能力,无法进行自主创新,自主创新还需要时间、资金、人力等因素的共同作用,如果顺利,也需要一定时间后才可能出现新技术,而出现的新技术是否适应市场的需求,是否会带来高利润还未加考证;如果不顺利,一段时间后可能根本发明不出新的技术,一旦新技术没有产生,时间、资源就会完全的浪费。尤其对于轿车产业,其技术复杂,涉及面广,创新一旦失败,则损失惨重。如果企业原有的技术能力非常弱,一般在此基础上发明的技术也不可能是高尖端的技术,而在这段时间,技术先进国的技术可能又进一步提高了,这样,差距只会越拉越大,所以此时应该以合资、合作等方式获取国外的技术,虽然需要一定的代价,但可以节约大量的时间,并且由于与其他国技术差距大,其他国家设置的技术壁垒不是很强,获取一般的技术也就更加的容易;相反,如果本国的轿车产业在技术水平上有一定的发展,技术仅仅是相对落后或不落后的情况下,大可不必选择引进――模仿创新模式,这个时候自主创新才是最优选择,因为本国有能力进行自主创新并且获得自,创立自主品牌,没有必要浪费市场、资源等不必要的代价。

四、研发能力

篇2

[关键词]低技术 制造业 技术创新 技术依存度

制造业主要指对原材料进行加工及再加工的行业。中国制造业主要集中于劳动与资本密集型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劳动密集环节,可以被称为低技术制造业。庞大的低技术产业群是中国的基本国情之一,低技术产业的发展与升级是我国产业发展过程中矛盾的主要方面。目前,中国低技术制造业的主要技术来源仍然是发达国家的技术扩散与转移,其技术创新效率低下。因此,如何针对低技术制造业的特点,研究其技术创新模式的阶段特征和演变过程,是理论和实践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对指导当前低技术制造业的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一、低技术制造业的界定

低技术制造业是技术比较成熟的产业。关于高、中、低技术产业的衡量标准,至今没有统一。经济发展和合作组织(OECD)是按研究开发(R&D)的含量对产业进行分类的:R&D含量小于1%,为低技术产业;R&D量在1%-3%之间为中技术产业;R&D含量大于3%为高技术产业。如果套用经合组织的定义,中国国民经济的低技术产业特征非常明显。按照《中国科技统计年鉴(2009)》的数据,中国制造业29个行业中就有23个行业处于低技术制造业范围内。

一般认为,低技术制造业是指研发强度、知识员工比率都低于产业平均数的制造行业和部门,主要包括食品制造业、纺织服装业、塑料与橡胶业、交通设施业、家具业、饮料业、金属制品工业等技术与市场条件成熟的产业。与高技术制造业不同,低技术制造业的市场相对稳定,产出主要是必需品,因此产品缺乏需求弹性,该类产业主要使用已有的技术进行生产,技术不是企业获取收益的主要渠道,技术绩效与商业绩效也无直接关系,生产商很少关注技术功能而更重视产品与市场,竞争优势的获得依赖于产品差异、成本优势和对补充性资产的控制。

二、中国低技术制造业的对外技术依存度分析

对外技术依存度是目前国际上通用的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技术对外依赖程度的指标。目前普遍采用的是从科学技术经费支出结构的角度表示技术依存度,即:技术依存度(%)=技术引进经费/(R&D经费+技术引进经费-技术出口经费)。由于目前我国没有技术出口经费的统计数据,且在我国的技术出口量很少,所以在规划的测度公式中将技术出口经费忽略为零,即:技术依存度(%)=技术引进经费/(R&D经费+技术引进经费)。采用上述方法,选取1996年、2001年、2004年以及2007年四个年份的数据对我国低技术制造业对外技术依存度进行测算,结果如表1所示。

从表1看出,在20世纪90年代,我国低技术制造业对外技术依存度保持在较高的水平,1996年平均高达48.22%。20世纪末期到21世纪初期,我国低技术制造业对外技术依存度快速下降,到2001年降至23.50%。2001年,中国加入WTO之后,开始逐渐放开国内市场,我国低技术制造业的对外技术依存度从2001年的23.50%迅速升至2004年的30.12%。2005年以来,国家大力倡导企业进行自主创新,整体上对国外技术的依赖程度处于下降的序列之中。

三、中国低技术制造业技术创新模式演变分析

尽管对外技术依存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某行业对国外技术的依赖水平,是评价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但由于现有统计口径涵盖对象欠全面、技术依存度自身受经济开放度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影响等原因,其数值的高低并不能成为判断一个行业自主创新能力强弱的根据,而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本文结合R&D强度指标对我国低技术制造业技术创新的发展阶段进行分析,如图1所示。

从图1可以清楚看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低技术制造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有着不同的技术创新模式。

1、低技术生产阶段(1978―1992年)

这一阶段表现为对外技术依存度与研发强度双低,此阶段我国低技术制造业自身研发能力低,同时因经济开放度很低,也无法获得国外的先进技术。这一时期,中国低技术制造业企业由于整体实力不强、科技资源不足,一般通过大批引进成套实用设备以迅速形成生产能力,企业只能从事技术水平较低和产业价值链中具有较低价值环节的制造活动,技术创新的内容只是进行适应性改造、开发一些零部件及简单设备。由于市场割据下区域性市场保护造成的重复引进,短期内特定产业和制造环节的生产与销售规模迅速扩大,同一产品的产量迅速大幅度增长,但单个企业的规模小、利润较低,价格竞争成为企业间竞争的重要手段。

2、技术依赖阶段(1993-2000年)

这一阶段表现为自身研发投入低,自主创新能力低,对国外技术高度依赖。这一时期,因经济开放度较高,我国低技术制造业有了广泛的技术来源,故都倾向于直接从国外获得先进技术和设备。同时由于国内市场迅速转变为买方市场,中国低技术制造企业开始尝试在引进部分关键设备与零部件的基础上进行工艺创新和产品外形设计,这使得中国低技术制造业企业在不断提高加工制造能力的同时,其产品和工艺创新能力也在不断增强。随着产业配套能力和工艺创新能力的增强,中国低技术制造业企业逐步进入一些关键零部件的研发生产过程,开始形成研发成本和制造成本的双重优势,产生差异化和低成本的国际竞争优势。

3、模仿创新阶段(2001-2004年)

这一阶段表现为在对外技术依赖程度较高的同时自身研发投入也在逐步提高,创新活动多以模仿创新为主。中国加入WTO后,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经济开放度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国际低技术制造业也加快了向中国转移的速度,原来所引进的技术优势不复存在,我国低技术制造业不得不加强对引进技术的消4UK,收,并开始模仿创新。虽然中国低技术制造业的主要技术来源仍然是发达国家的技术扩散与转移,但中国低技术制造业开始进行多层次的技术创新活动,并在一些领域内实现了技术突破,形成了竞争优势,从而带动了技术和产品结构的升级。

4、自主创新阶段(2005至今)

这一阶段表现为高研发投入、低对外技术依赖度,此阶段的产业具有一定的自主创新能力。随着企业技术的不断积累以及产业集群的不断形成,我国低技术制造业形成了开放式创新的局面,自主创新能力逐步提高。2005年以来,国家大力倡导企业进行自主创新,并力争到2020年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以上,对外技术依存度降低到30%以下。整体上看,企业为培养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开始注重自主创新,减少了对国外的技术引进,对国外技术的依赖程度处在下降的通道之中。

四、结论

第一,大量吸收国外先进技术是我国低技术制造业经济快速发展时期的阶段特征和技术追赶的重要战略路径。即便对于发达国家和国际领先企业而言,获取外部技术也是正常现象。因而较低水平的技术依存度不应成为我国低技术制造业科技发展规划尤其是近期战略规划追求的唯一目标。

篇3

【关键词】 先发优势 跨国公司 技术创新模式

一、有关跨国公司的创新观点

最早的创新概念是由熊彼特提出的“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这一说法。是指将一种从来没有过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具体包括六种情况:引进新产品、引进新技术、开辟新市场、控制原材料的新供应来源和实现企业的新组织。熊彼特创新理论的提出在经济理论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熊彼特之后,创新理论和研究范式又获得了发展。从技术和市场角度考虑,可以将当今跨国公司创新全球化的模式划分为以下创新的国际化模式、创新的全球化模式、创新的跨国化模式、创新的本地化四个类型。在跨国公司发展的早期,前面两种的创新模式在跨国公司创新中的运用较多。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跨国创新模式和本地化创新模式在经济中出现的所占比例越来越高,发展迅速。

二、跨国公司的技术创新模式

技术当今经济和技术全球化速度加快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使跨国获得市场和消费者需求的机会大大增加了;互联网的使用和全球电视网络使跨国公司的宣传成本降低,从而降低全球营销的成本;运输成本的降低和速度的加快,使跨国运输商品的成本下降;信息技术的大量采用增加了技术的不确定性。跨国公司要想解决好全球化技术创新的问题,应当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考虑,采取合理的技术创新方式有效地配置其研究开发、生产、营销和服务方面的资源。如此,基于信息技术的角度考察跨国公司的技术创新模式,可以将其区分为两种模式:一种是传统的创新模式,即一直以来,跨国公司为达到其自主创新战略目标而采用的线性创新形式。另一种是跨国公司网络创新模型,跨国公司技术创新的过程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且由于这种复杂性,公司不可能完全孤立地进行创新。因此,瑞典网络学派主张任何跨国企业组织都不是孤立的,跨国公司在网络中生存和发展。跨国公司创新网络就是针对具体的研究对象而言,相互有关联的链接组成的网络,每一个影响技术创新的联系就是一个链接,这种链接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是对B.L MANVALL所提出的要素和要素之间交互作用的描述,是要素之间相互影响、互相关联的关系。跨国公司技术创新离不开非技术创新,如管理创新、组织创新和服务支持领域的创新。跨国公司技术创新的实现可以通过跨国公司技术与非技术创新网络实现。

三、基于先发优势视角的跨国公司网络型技术创新模式

1、有关跨国公司创新网络化的观点。跨国公司采用网络型技术创新模式是弥补了跨国公司线性创新模式的不足。在网络型技术创新模式中,考察跨国公司是否会在某一国家进行研究开发投资并进行创新,还应该从市场、开放度、人力资源研究开发的集聚现象几个方面考虑该国创新要素的可得性。

2、基于先发优势因素的思考角度。在传统的跨国公司投资理论中,无论是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还是H-O理论强调都是跨国公司在资源,技术,资本等方面具备的静态的优势。若是从这个角度出发,跨国公司的技术创新模式采取的是传统线型的模式。通过这种模式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是可以获得相关的资源优势、垄断优势等。基于当今科技和信息技术发展对经济的影响,考察伴随跨国公司投资带来的技术创新的网络型创新模式现象可以归结为基于先发优势的因素考虑。笔者借鉴信息经济学中先发优势这个概念来考察跨国公司的投资原因,以及技术创新转移模式。在信息经济学中,先发优势(First-Mover Advantage,FMA)指的是某个新产品领域的第一个进入者或早期的进入者所能获得的潜在的竞争优势。对先发优势的研究在20世纪80年代左右得到蓬勃的发展,研究者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一般认为信息(技术)优势、规模经济与干中学是先发优势的两个主要方面。由于基于先发优势因素的考虑,一方面,为了获取技术优势,跨国公司常常需要结合当地的特殊情况的技术创新才能够具有更大的技术优势,跨国公司从获取技术优势的角度考虑,更多的应用网络型技术创新模式;处于对规模经济和干中学所带来的经济效益的追求,技术创新不能局限于传统的模式,更多的涉及网络结构的技术创新模式。在当代经济中,跨国公司总是作为先发优势的拥有着,这种优势在波特的理论中也被描述为具有持续性地竞争优势,有关跨国公司理论表现为技术垄断优势、规模经济代来的效益。

四、从贸易创造和贸易替代角度考察跨国公司技术创新模式的效应

1、跨国公司两种技术创新模式的贸易效应。一般来说,跨国公司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主要从FDI的角度进行研究。下文我们借用FDI对我国贸易的影响情况分析基于先发优势的跨国公司的创新模式的贸易经济效应。这些贸易效应可以区分为两种:第一种情况,通过传统技术创新模式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是对国际贸易产生了贸易替代作用。第二种情况,基于先发优势创新模式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是对国际贸易产生了贸易创造作用,对我国企业的出口贸易起到了互补的作用。许多学者以也通过了技术的益处效应等理论对此做出了解释。

2、基于先发优势的跨国公司技术创新模式贸易效应的实证分析。王洪庆博士结合有关数据,对跨国公司直接投资对我国外贸出口的情况通过建立回归模型,进行了计量分析,得出结论:在技术创新较高的行业,提高了出口企业的出口倾向,产生了贸易创造效应。在技术创新较低的行业,降低了出口企业的出口倾向,产生了贸易替代效益。这个研究结论正好以也验证本文的论点,基于先发优势的跨国公司的技术创新模式表现明显。在技术创新较高的行业,像现代新兴的IT行业、金融业行业等,跨国公司的投资效应表现为通过出口示范效应,技术的溢出效应,竞争效应等方式提高了出口企业的出口倾向,产生了贸易创造效应,对国内出口企业的产品起到了互补提升作用。基于先发优势的跨国公司的技术创新模式,对我国外贸竞争力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动态的,网络创新,将规模经济,干中学的积极效应发挥出来,大大提升了我国的对外贸易竞争力。然而,在技术创新较低的行业,跨国公司的技术创新模式主要是传统的线性模式。

五、基于先发优势视角的跨国公司创新模式对我国外贸竞争力提升的对策

1、积极寻求加入大型跨国公司技术创新网络的机会。我国国际贸易自主创新需要跨国公司的创新网络。我国企业积极参与到跨国公司基于先发优势的网络型技术创新模式的技术和经济网络之中,则意味着相关跨国公司创新网络对我国企业存在一种“溢出效应”,有关企业部门会因此而获益;同时,公共部门支持和推动的某些R&D(研究与开发)项目又是直接针对与企业有关的技术,某些新技术还是这些技术的主要使用者。这些都是基于先发优势的跨国公司创新网络对我国企业自主创新的直接影响。在实践过程中表现为吸引大型跨国公司的对华投资,提高外商直接投资的技术含量。在全球化经济中,大型跨国公司基于先发优势的技术创新模式选择更为突出,它们的投资对东道国的技术溢出效应表现明显。吸引大型跨国公司的投资对提升我国的外贸竞争力有重大作用。

2、推动我国企业创新形式与创新网络模式的商业性研究。推动我国企业创新形式与创新网络模式的商业性研究在我国企业自主创新的实现过程中非常重要,这在制造业的技术创新中已经得到证实,但目前针对服务创新的商业性研究很少。商业性研究应更加针对服务企业的需求,提高包括创新服务的开发技术、开发方法、开发原则和创新管理等方面的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为企业的创新活动提供更多理论和实践上的指导。

3、通过先发优势中规模经济效应和干中学的特征提升我国国际贸易的竞争力。先发优势中规模效应和干中学也可以表现为经常提到的关联效应,激励跨国公司与内资企业建立分包或者供应商的关系,加强两者的前向和后向关联,融入跨国公司的网络形态创新模式,以实现跨国公司在这一技术创新模式中产生规模经济效应和干中学效应。

【参考文献】

[1] 王洪庆:外商直接投资的贸易效应研究[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

[2] 扈华林:国际竞争力新论[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3] 柳卸林、胡志坚:跨国公司的创新全球化战略与中国企业的对策[J].中国软科学,2001(3).

篇4

摘要:首先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开放式技术创新进行了理论研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企业吸收能力和网络能力的内涵及与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关系,论证了吸收能力和网络能力是开放创新模式下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关键能力要素。

关键词:技术创新;吸收能力;网络能力;开放式创新

中图分类号:F27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409(2013)10-0059-05

Research on the Enterprise Technology

Innovation Capacity under the New Model of Open Innovation

NI Ziyin1, 2, LIU Qiang1

(1.School of Management, Jiangsu University, Zhenjiang 212013;

2.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Yanche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Yancheng 224051)

Abstract: This paper has a theoretical research on th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capability and open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On this basis, it focuses on researching the elements of absorptive capacity and network capacity. And then it demonstrates that the absorptive capacity and network capacity are critical capacity factors of open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bility. Eventually it proposed the framework of the constituent elements of th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capability in the open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mode.

Key words: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capability; absorptive capacity; network capacity; open innovation

在经济全球化、技术变革、知识扩散、技术外溢程度高以及风险投资兴起等外因和企业为缩短研发周期、降低研发成本、资源共享、降低风险以及国际化战略需求等内因的共同作用下,企业的技术创新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传统的封闭创新模式逐渐显现出其自身的局限性,而学术界和企业界正在积极探索和寻求新的创新模式。

2003年,Henry Chesbrough教授提出了“开放式创新”概念,开创了一种新的技术创新模式。核心理念就是“不再把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局限在企业内部,企业外部的创新资源同样可以,也应该被纳入为企业的技术创新所用”[1]。即企业应该综合利用内外部的创新资源,以有效地进行技术创新。

近年来,开放式创新概念已经被国内外学者广泛认同,并成为管理和创新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外部资源的重要性已经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重视。在大多数研究成果中,其共同点是以Chesbrough提出的开放式创新理念为基础,把外部创新能力纳入成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构成要素。但是,他们的研究或过于偏重外部创新能力要素,或过于偏重内部创新能力要素,没有能够很好地平衡企业内外部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

本文针对以往研究的不足,对企业技术创新的能力要素进行了重新界定。首先,一般情况下,企业是通过建立以知识为基础的外部关系网络,获取外部知识资源,由此可见,网络能力应该是企业获取外部知识资源的决定性能力。然而,企业建立了有效的外部关系网络还不够,它本身还需具备很强的吸收能力,这是因为吸收能力是企业能否有效地识别、吸收和利用外部知识资源的决定性能力。因此,本文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拟将外部创新关键能力界定为网络能力,内部创新关键能力中再增加一个吸收能力作为关键能力要素。

1文献综述及理论基础

11技术创新能力的文献综述

纵观以往有关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研究,众多国内外学者基于各自不同的视角和立场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构成要素进行了研究。

D L Barton认为:管理系统、技术系统、掌握专业知识的人和企业价值观共同构成了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2];Burgelman和M A Maidigue认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是促进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一系列特征之和,包括对技术发展的理解能力、可利用资源及分配、结构和文化条件、对行业发展的理解能力以及战略管理能力等[3];Lary E Westphal认为:创新能力、适应能力、组织能力和获取信息与技术的能力共同构成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4]。

国内,许庆瑞、魏江、傅家骥等人是对技术创新能力研究比较有代表性的学者。魏江和许庆瑞认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是企业为实现技术创新,以工艺创新能力和产品创新能力为核心的系统整合功能[5];傅家骥认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是企业技术能力的核心,并指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是由创新管理能力、研发能力、创新倾向、制造能力、创新资源的投入能力和营销能力构成的[6]。

从以上研究成果可以看出:由于研究视角的不同,各位学者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具体构成要素的分类也有所不同。D L Barton基于技术创新资源要素的视角,认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是由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相关的资源要素决定的,指出了知识管理在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中的作用,强调人在企业技术创新活动中的作用,但该定义的整合性还有待完善;Burgelman和M A Maidigue基于企业战略的视角,指出企业的技术创新战略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强调技术创新战略管理的重要性,但该定义较狭义,未能全面考虑到制度、环境和竞争等的影响;Lary E Westphal基于能力本体论的视角,认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是一系列与技术创新相关能力的综合,但该定义过于抽象笼统;许庆瑞和魏江基于技术创新过程的视角,认为技术创新能力可以被分成产品创新能力和工艺创新能力。但企业的技术创新过程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影响因素有很多,若只是简单地把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划分为产品和工艺两项创新能力,其准确性和合理性还有待商榷。

综上所述,尽管国内外学者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划分有所不同,但他们都认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是由若干能力要素构成的复合型能力系统。本文对以往关于技术创新能力的构成界定研究进行总结,得出技术创新能力是由创新投入能力、R&D能力、市场营销能力、创新生产能力和创新管理能力构成的。

1.2开放式技术创新理论

2003年,美国哈佛大学教授Henry Chesbrough首次提出开放创新模式,它是一种与传统的封闭创新模式完全相反的理念。Chesbrough对企业开放式技术创新进行了开创性的研究,并且给出了开放式技术创新的模型,如图1所示。从图1可以看出:开放式技术创新最大的特点是企业的创意不只产生于企业内部,企业外部同样可以给企业带来同等重要的创意[7]。在开放创新模式下,企业的边界具有可渗透性,信息可以透过企业边界在企业与外部组织之间进行自由交换,即外部的创意可以透过企业的边界流入到企业内部,企业也可以通过技术许可、技术转让等把自己的技术转移到企业外部。Chesbrough指出:开放创新模式的本质就是重视外部资源的获取和利用,这意味着企业应该有效地利用外部的互补性资源,并对内外部资源进行整合以进行技术创新。

由图1可知:开放创新模式是一种与封闭创新模式相反的模式,它的本质是重视外部资源的获取和利用,强调的是企业对内外部创新资源的整合,因此,在技术创新过程中,企业应适当地打开自己的组织边界,积极主动地与外部组织多交流合作,综合利用企业内外部的互补性创新资源以实现技术创新。

2吸收能力与技术创新绩效的关系

吸收能力的概念最早是由Cohen和Levinthal在1989年提出的,他们认为吸收能力包含了知识搜索能力、知识获取能力、知识消化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8]。2002年,Zahra和George 在Cohen和Levinthal研究的基础上,整合了其他学者的观点,从企业动态能力视角出发,认为吸收能力是一种包含了知识获取、消化、转化和利用能力的动态能力[9],并提出了吸收能力的概念模型,如图2所示。在该模型中,吸收能力又可以被划分为潜在吸收能力与实际吸收能力,前者强调知识的获取和消化能力,后者强调知识的转化和利用能力。二者对组织的技术创新活动起着不同的作用,但相互之间是一种互补的关系。

吸收能力是如何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呢?一些学者指出:吸收能力在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中有着调节作用。Escribano、Fosfuri和Tribo(2005)认为吸收能力可以影响企业发现、辨别外部知识溢出的能力,从而提高了企业的技术创新绩效[10]。首先,企业自身的吸收能力越强,就越能发现组织外部知识溢出的存在,一个吸收能力强的企业,甚至可以通过反向工程等手段推出竞争对手新产品中的知识;其次,吸收能力决定了企业在外部知识溢出中辨别和确定有用信息的能力,企业自身的吸收能力越强,就越容易发现和辨别知识溢出中的互补性知识,从而能更有效地利用外部知识,并与内部知识进行有效融合,最终提升企业技术创新的绩效。因此,在同等存量的知识溢出中,吸收能力水平越高的组织,越能获得更多的知识,这种效应被称作“吸收能力的调节作用”。

Griliches(1998)也曾指出企业的外部知识不像自然的矿藏,一直停留在原地待人开发,它是一种复杂交织的信息流,对企业来说,在某一时间点只有很小的一部分对企业是有用的。不仅如此,外部知识还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复杂性和模糊性。因此,企业只有具备了一定的吸收能力才能获得、消化、转化和利用有效的外部知识。由上可知,企业的动机和知识溢出源虽然很重要,但是如果没有一定的吸收能力,企业也很难有效地利用外部的溢出知识。所以,吸收能力是企业获取外部溢出性知识的关键能力要素,这充分反映了吸收能力对企业技术创新活动重要的调节作用。

在开放创新模式下,吸收能力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远不止体现在间接作用上,更主要的还是体现在直接作用上。如图2所示。在Zahra和George提出的吸收能力的概念模型中,企业利用自身的潜在吸收能力在内部(比如组织危机)和外部(制度转变)驱动因素的推动下,主动获取和吸收外部知识源,例如通过与外部组织合作研发、知识共享等主动地获取外部互补性资源,而不再是被动地等待外部的溢出性知识。然后,企业利用具体吸收能力对组织内外部知识进行整合,通过市场创新、产品创新和管理创新等流程,有效地转化和利用整合后的知识,以产生新知识并最终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该模型还指出企业先验知识的存量决定了自身吸收能力的强弱,即企业内部知识存量的增加能提高吸收能力。此外,模型在吸收能力与技术创新结果之间,引入了收益独占机制作为调节变量,并指出在强的收益独占机制下,关系网络外的其他竞争者必须花费更高的模仿成本,因此,吸收能力与企业的技术创新绩效之间有着明显的正相关。

吴隆增(2008)指出:企业自身吸收能力是企业获取外部知识的能力的基础,企业的吸收能力越强,能够掌握环境和信息的能力就越强,同时也就能更有效地辨别和吸收对组织有用的知识,对组织的技术创新绩效产生正向促进作用[11];Cokeburn和Henderson(1998)证明了企业自身吸收能力会影响组织的技术创新绩效,例如在制药企业的研发生产中,吸收能力甚至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决定着研发的效率。很多其他学者也都通过不同的实证研究,证实了企业自身的吸收能力对技术创新绩效有着正向促进作用。

由上可知,吸收能力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有着直接和间接的双重影响。另外,研究发现:在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中,企业利用自身的吸收能力获得外部互补性知识,增加了企业内部的知识存量,从而加快了技术创新的速度,最终提高了技术创新绩效。反过来,技术创新绩效会对技术创新活动进行反馈,反馈回来的信息又将成为企业内部知识存量的一部分,而知识存量又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吸收能力,故技术创新绩效的提高反过来又可以增强吸收能力。这就是说,吸收能力和技术创新绩效之间呈现着一种螺旋上升的关系。即随着企业创新活动的不断进行,企业的吸收能力会越来越强,而企业技术创新绩效也随之不断被提高,二者相互促进,每一次循环都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3网络能力与技术创新绩效的关系

Hakansson在1987年最早提出企业网络能力的概念,他通过实证研究证明了不同的企业在处理自身外部网络关系的效果和技巧上有所差异,即有些企业外部网络关系处理得非常糟糕,但有些企业却处理得十分内行,并由此提出了企业网络能力的概念。他认为:企业的网络能力是由企业处理单个关系的能力和改善自身网络位置的能力这两方面构成的[12]。类似的,Gulati(1999)认为:企业为了应对当前变化速度不断加快的外部环境,不得不积极寻求与外部的顾客、供应商、竞争对手以及中介组织等合作,这些合作关系的强弱将影响企业应对快速变化的环境的能力,进而影响企业的竞争力[13]。因此,企业必须重视与其他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发展与管理这些合作关系,这就需要企业必须具备构建和管理自身与外部组织之间这种合作关系的能力,即网络能力。任胜钢、孙丽萍(2010)认为:网络能力是指企业通过发现和辨别外部网络机会与价值,构建和管理各种不同的网络关系,去获得资源和信息的动态能力,进一步可以被划分为网络构建能力、网络愿景能力、关系组合能力和关系管理能力[14]。

在开放创新模式下,企业处在复杂的关系网络中,要进行知识和信息的交流和沟通,实现对关系网络中互补资源的整合和转化,进而提升技术创新的绩效,这依赖于自身是否具备有效的关系网络。也就是说,企业依赖自身的网络能力,通过构建对自己有利的关系网络,以促进技术创新。本文从结构和关系两个维度选择网络位置和网络联系强度以衡量企业外部关系网络的结构特征,进而提出网络能力与技术创新绩效的关系模型,如图3所示。

企业网络联系强度是指企业与外部关系网络中的其他主体(例如顾客、供应商、政府机构、竞争对手以及大学科研机构等)间联系的密切程度、频繁程度、诚实互信程度。一般情况下,网络联系强度越高,企业与关系网络中其他主体之间的联系就越密切,彼此之间就会更了解,合作会更紧密,知识共享程度也就越高,企业因此更容易获得外部的互补性知识资源,尤其是一些隐性知识和复杂知识。Uzzi(1997)对纽约服装产业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自身外部网络联系强度高的企业更容易取得关系网络中其他组织的信任,从而更容易获得外部的隐性知识和复杂知识,对加快信息处理有着直接影响,新知识与组织内部知识进一步融合,可以放大组织现有的技术创新资源效应[15]。此外,强联系还有助于企业之间建立信任,从而有效地控制机会主义行为,使得网络中的隐性知识和复杂知识更容易进行交换,这对于以知识为基础的技术创新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强联系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存在着正向的促进作用。

企业网络位置是指企业在网络中占据战略位置的重要程度,一般用网络中心度来表示,具体用网络中心位置和结构洞位置来衡量。网络中心位置反映的是企业离网络中央位置的远近程度,网络中心位置靠近网络中央的企业就处于网络的核心位置。处在网络核心位置的企业有以下优势:①网络核心位置的企业可以利用位置优势拥有更多的信息渠道和信息源;②网络核心位置的企业因位置优势更容易接近其他企业的关键资源,参与整个网络战略决策的程度更高。相比网络中心位置强调企业自身的直接联系特性,结构洞位置则更强调企业的间接联系特性。根据Burt的结构洞理论,网络中很多节点之间往往并不存在直接联系,但他们可以通过一个共同的节点,从而建立联系,就称这个中间节点占据了一个结构洞[16]。结构洞位置是指企业拥有结构洞的数量,企业拥有的结构洞数量越多,企业在网络中就占据着越有利的位置。因为其他组织之间必须借助焦点企业所占据的结构洞建立联系,这样焦点企业就通过协调其他组织之间的交易行为,控制着信息与知识资源流动,从中获得信息利益与控制利益。综上,网络位置的中心度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存在着正向的促进作用。

由上文可知:企业的网络联系强度与网络位置影响着技术创新绩效,在网络的动态演化过程中,企业网络能力的差异往往会带来企业外部网络结构特征的不同,那么,企业网络能力是如何决定关系网络的以上两个结构特征呢?

在网络愿景能力较强时,企业对外部环境中可能的战略机会的感知和识别能力就比较强,这有利于促成企业与现有合作伙伴之间在新领域中继续合作,增加了合作的时间,加深了彼此之间的关系情感,从而提高了企业的网络联系强度;当网络构建能力和关系管理能力较强时,企业更擅于协调和控制自己所处的关系网络,特别是优化和协调各种二元关系,不容易被抱怨或投诉,继续被合作伙伴认可,从而提高了与合作伙伴之间的网络联系强度;当关系组合能力较强时,企业优化和协调多元关系的能力很强,这有利于企业解决网络中其他伙伴间的冲突问题,从而避免了网络中多元合作关系的对立,提高了企业的网络联系强度。

在网络愿景能力和网络构建能力较强时,企业能够较早发现有利的网络机会,并从整个网络的角度对企业进行战略定位,构建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关系网络,就成为关系网络中的核心企业,处于中心位置。当关系管理能力和关系组合能力较强时,企业可以对自身所处的关系网络中的二元关系和多元关系进行有效地改善和发展,这有利于企业得到合作伙伴的认可,建立和维持与供应商、顾客、科研机构等组织的关系,增加自己的网络影响力,从而提高自己在网络中的地位。因此,企业网络能力对自身的网络位置有着正向的促进作用,即企业的网络能力越强,自身的网络位置中心度就越高。

4结论

本文通过回顾相关文献,从理论上分析论述了开放创新模式下吸收能力、网络能力与企业技术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得到如下结论:

(1)在开放创新模式下,吸收能力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起着关键性作用,具体有着直接和间接的双重作用。另外研究发现吸收能力与技术创新绩效之间存在着螺旋上升的关系,即吸收能力可以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绩效,而技术创新绩效的提高反过来又可以增强吸收能力,二者相互促进,每一次循环都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2)在开放创新模式下,企业利用自身的网络能力,通过影响网络联系强度与网络位置等关系网络的结构特征,可以有效地提升企业的技术创新绩效,对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有着不可替代的促进作用。

(3)进一步研究建议。其一,由于篇幅限制,本文并没有进一步做相关的实证分析,在以后的研究中,可以通过问卷调查,搜集相关的数据,对上述结论再进行验证;其二,本文对吸收能力和网络能力与技术创新绩效的关系是分别研究的,在以后的研究中,可以尝试把二者结合在一起与技术创新绩效的关系进行研究。

综上所述,在开放创新模式下,吸收能力和网络能力对企业的技术创新绩效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吸收能力和网络能力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关键能力要素。

参考文献:

[1]Henry Chesbrough. Open Innovation: The New Imperative for Creating and Profiting from Technology[M].Boston: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2003.

[2]D L Barton. Core Capability & Core Rigidities[J].Journal of Scientific & Industrial Research,1992(13):56-61.

[3]Robert A. Burgelman. Strategic Management of Technology and Innovation[M]. New York: McGraw-Hill Irwin Press, 1996.

[4]Fransman M, King K. Technological Capability in the Third World[M].Macmillan,1984.163-279.

[5]许庆瑞.全面创新管理——理论与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6]傅家骥.技术创新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7]Henry Chesbrough.开放式创新——进行技术创新并从中赢利的新规则[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8]W M Cohen, D A Levinthal. Innovation and Learning: The Two Faces of R&D[J].The Economic Journal,1989,99(397):569-596.

[9]S Zahra G. George. Absorptive Capacity: A Review, Reconceptualization and Extension[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002,27(2):185-203.

[10]Escribano, Fosfuri, Tribo. Managing External Knowledge Flows: The Moderating Role of Absorptive Capacity[J]. Research Policy,2009,38(1):96-105.

[11]吴隆增.吸收能力对组织学习和组织创新的影响——珠三角地区高科技企业的实证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8,28(5):135-138.

[12]Hakansson H. No Business is an Island: The Network Concept of Business Strategy[J].Scandinavian Journal of Management,1989(5):187-200.

[13]Gulati R. Where do Interorganizational Networks Come from?[J].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999,104(5):1439-1493.

[14]任胜钢,孙丽萍.企业网络能力结构的测度及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10,13(1):69-80.

篇5

【关键词】 民营企业 技术创新 模式 研究

1 对技术创新及模式的研究

创新方式的主导模式及基本特征。

笔者认为,我国民营企业发展大致经过5个阶段,即创办期、求生存期、高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在不同阶段,企业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存在很大的差异,因而需要选择不同的创新模式。

创办期和求生存期是企业创立和初始发展的阶段。处于这两个阶段的民营企业,在进入市场时多采用模仿创新。通过模仿和扩散,形成新的技术能力,从而培育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进入高速成长期,企业的实力加强,有了主导产品,生产能力已经形成,开始盈利,扩张欲望增强。因此企业此时的技术创新可以有意识地向自主创新进行转变。

企业成熟期是企业生命中最理想的一个阶段,进入成熟期企业在市场上完全站稳,盈利水平达到了高峰,管理日趋成熟,此时的企业创新能力非常强,企业适于采取自主创新战略。由于资源短缺等原因民营企业在进行重大技术创新时,应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资金分摊和风险共享,从而降低创新风险,提高创新成功的可能性。

企业进入衰退期,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思想僵化症”等企业病,企业创新精神受到了排斥。但衰退并不是必然命运,只要企业不断地进行制度、技术、管理创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探索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机制和战略,企业也会不断获得新的成长。

民营企业在其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应采取不同的创新模式,各种创新战略并不是互相排斥的,民营企业可以进行创新组合,将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有机结合起来,配合使用多种战略,以产生最好的创新效果。

2 国外一般的技术创新模式

国外发达国家的技术创新一般由跨国公司充任创新主体,跨国企业一般将技术创新模式分为模仿创新、自主创新与二次创新。标致兄弟创立的标致集团就是一个从个体企业发展成为国际性跨国公司并在技术创新方面获得成功的最好典范。

3 我国民营企业的技术创新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

3.1 民营企业的技术创新发展现状

民营企业创业的基础是创新,技术创新是民营企业立业之本,民营企业技术创新有其阶段性。一般来说,企业技术创新模式大致可分为模仿创新,自主创新与二次创新。

(1)模仿创新是一种十分普遍的创新行为。模仿创新是当今许多企业参加市场竞争的有利武器。百度是一个善于模仿的企业,从模仿Google起家推出网页、图片和新闻搜索,以及模仿盈利模式推出baidu主题推广,再到模仿hao123推出网站网址(干脆把hao123收购),现在继续模仿和新浪爱问iAsk推出百度知道等等无不可以看到模仿的影子。

(2)自主创新是企业实现效益最大化的最有效方式。在改革大潮的推动下,一些企业勇于拼弃原有的技术优势,积极投身于企业的自主创新中,希望企业能够研发出行业领先,市场上受欢迎的产品,以实现企业自身的价值,从而使企业实现利益最大化。

(3)二次创新是民营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机制和战略。民营企业采取二次创业战略,是企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的根本标志和转折点。面对国内外的挑战和威胁,我国民营企业必须要进行二次创业。例如重庆摩托车产业,经过自身的模仿创新、自主创新后,企业得到一定的发展,但随着市场的发展和产品的衰退期的到来,现有的技术水平显然已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重庆摩托车兵团冷静的分析了市场竞争态势,紧紧围绕中国的市场需求,实施不同的策略,开发新机型。使得重庆摩托车产业又一次走出低谷,迎向更加灿烂的明天。

3.2 民营企业的技术创新存在的问题

(1)我国民营企业的家族制度性质根深蒂固,这对其技术创新行为也构成了一定的约束。(2)从总体上看,生产企业多,制造能力强,主要产业的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的开发应用水平较低,产品科技含量不高,主导技术仍以引进和模仿为主,发展后劲严重不足。(3)加入WTO后,竞争加剧,创新成为必然选择。(4)许多民营企业由于经济规模偏小,企业创新能力受到人力、物力、财力的限制,企业创新发展步伐缓慢。(5)企业技术开发投入不足,且资源配置不尽合理。这是一个普遍现象,投入的资金中用于“购置设备”比重较高,而用于“购买技术”和“新产品有关的培训费用”等方面的比重较低。(6)创新要素的错位。我国企业在技术创新中重资金轻人才的现象相当普遍,这形成了创新要素的错位。资金固然是技术创新中非常重要的因素,但创新人才的作用更显突出,然而许多企业技术创新的人才相当匮乏。(7)技术创新的环境和体系有待进一步优化。多数企业希望政府给予“税收减免等政策支持”、“政府资金支持”、“提供技术、市场和政策信息支持”,同时多数企业希望构造“加强企业知识产权保护”良好法律环境。(8)创新观念的错位,很多企业认为自己开展了技术创新,但实际上并没有取得应有的效益。这主要是由于他们简单地把上项目和开发一、两种产品与技术创新等同起来,造成创新观念的错位,不利于企业持续稳定地发展。

3.3 民营企业技术创新存在问题对策分析

(1)夯实人才基础,促进创新工作持续发展。家族企业必须转变思想,重视技术创新,从企业的长远利益出发,把企业的权利下放给真正的“能人”管理,让家族企业不再以“家族势力”为核心,而是以“能人集团”为核心,建立技术创新人才的激励机制,努力造就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和创新人才,通过务实、灵活和行之有效的手段,有针对性地引进关键技术人才、技术创新管理人才和具备综合素质的人才。政府应开展智力资源共享工程建设,建立特聘专家制度,采取柔性引智方法解决急需人才问题。要充分利用本地院校、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行业协会等优势力量,加快技术研发人才的培养,形成人才引进、培养、使用、交流、评价、激励和留人机制,创造一个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

(2)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政府部门要充分认识企业技术创新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正视民营企业技术创新中存在的困难和压力,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积极调整优化政府投资结构,努力形成以政府投入为导向、企业投人为主体、外资和社会投入为重要组成要素的多元化融资体系。政府有关部门应制定减税、财政补助、优惠用地等相应政策,加大对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引导、扶持力度,加强政策法规建设。有效地推进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

(3)构建基础平台设施,为中小企业提供创新技术服务。针对绝大多数中小民营企业没有内部的开发机构,也没有技术创新所必须的检测、试验的基础支撑条件,从区域经济发展和扶持中小民营企业成长发展的需要出发,加快建立关键产业的检测、认证、试验分析平台(中心、基地),建立面向企业创新能力提升的培训平台(中心),建立区域科技情报系统与数据中心平台,为中小民营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技术创新服务。

(4)向高科技要市场,立足于技术自主开发与创新。在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格局中,以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为特征的知识经济,不但改变着人类的生产、生活和思维方式,而且也改变着企业之间的竞争格局。

(5)正确理解技术创新,改变创新观念的错位。创新是在新的体系里引入“新的组合”。创新同科技发明不同,发明创造是科学技术的源泉,但要把科学技术变成生产力,首先要成为商品并市场化。技术创新首先要创新产品,创新产品就是要不断求新、求变,求特、求精。创新技术是提供企业市场竞争力的保障。技术创新,实现了产品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转变,技术创新,推动了产品技术革命,加速了产品的产业化进程。这正是企业必须持续开展技术创新的原因所在。

4 技术创新模式现实路径及选择方法

企业创新的必要性是基于产品的生命周期。一旦产品的生命周期结束,产品就失去市场,企业进入衰退期。但部分企业在创新目标上贪新求全,急功近利,没有充分考虑企业自身实力和市场需求,造成了创新目标的错位。实践证明,技术并非越新越好,脱离市场需求,漠视竞争环境,技术创新也会导致失败。

为了迅速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很多企业都在积极地采取技术引进的模仿创新模式。然而,这种技术创新要求其他的生产要素必须协调,厂房要改造,设备要更新,尤其是劳动力素质要提高,否则就会造成创新模式的错位。企业技术创新还应注意以下两点:

第一,技术创新必须面向市场。许多企业把“面向市场”简单地理解为“市场需要什么就生产什么”,把目光盯在市场热销的产品上,产品开发消极地跟着市场走,这就造成创新市场的错位。

第二,突出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作用。首先,在市场经济下,企业不仅是市场主体和法人实体,而且还是技术创新的主体。在国家产业政策的指导下,根据市场需求变化和竞争格局,自主选择适合本企业发展目标的创新项目,明确投资重点和方向。其次,企业是技术创新研发主体。密切关注市场需求变动,确定研发计划、重点和项目,推动企业经济效益的增长。再次,企业还是技术创新的利益分配主体。作为利益分配主体,有权对收入进行自主分配。企业在选择和启动技术创新项目的同时,不能只就项目抓项目,要研究创新技术的转化工作,第四,企业应加强对技术创新机制的建立和完善,为企业的技术创新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5 结语

创新是永恒的主题,以技术创新为基础来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对提高企业的核心竟争力是有积极意义的。我国的民营企业通过研究自身的条件背景,选择出最适合企业应用的技术创新模式。紧跟市场、开发市场和寻求市场,寻找出一条适合企业生存和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郭克莎,韩建军.中国最有影响的企业案例-管理[M].商务印书馆,2003,78-90.

[2]刘苏燕.企业技术创新的系统分析与评价[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0,(1).

[3]伊查克・爱迪思.企业生命周期[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168-170.

[4]魏杰.中国企业战略创新[M].中国发展出版社,2005,20-40.

[5]张晓东.中国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研究[D].武汉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0,4.

[6]吴永忠.技术创新的信息过程论[M].东北大学出版社,2002,23-45.

[7]杨晓峰,杨晓荣.中国企业核心竞争力经典―技术创新[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60-80.

[8]迈克尔・波特.竞争优势[M].华夏出版社,1998,64-70.

[9]胡继灵.高薪技术企业生命周期各阶段技术创新战略的选择[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1,47-48.

[10]卡海耶尔(美).管理百科全书[M].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147-151.

篇6

关键词:汽车;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模式

汽车工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在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的战略地位。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中国汽车工业尚存在较大差距。对此,国有品牌汽车企业理应大力推进技术创新,优化产品质量和性能,使中国汽车工业迅速壮大,并在全球性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技术创新对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的战略性意义

汽车工业的发展与当代高新技术发展同步俱进。汽车工业的历史就是技术进步和创新的发展史。现代高新技术的成果对汽车工业的作用日益明显。未来十年,微电子技术将使汽车充分智能化,传感技术的广泛使用、实时对话、高流量的网络传输、故障预警……汽车将变成一台“流动的计算机”。汽车工业的科技进步将触发新的技术革命。

技术创新及其模式的选择是民族汽车工业迅速崛起的突破口。综观中国和日本两国的民族汽车发展史,境况很相似,我们看到了技术创新在发展民族汽车工业中的重要性。二战后,汽车企业巨头丰田和日产都在学习轿车制造技术。日产更多地依赖外国技术,曾采用了CKD方式组装英国车,丰田也不得不大量依靠模仿和反求工程,但一直坚持自主学习,且把工厂当作实验室。当时,欧美企业的官僚组织接使研发和生产眼中脱节,丰田企业却把研发与工艺、销紧密结合系统思考和改造。结果是:丰田比日产具有更强的组能力,并创造出了精益生产方式;而日产落伍了,在90年代还一度陷入困境,不得不引入外资进行重组。 国有品牌汽车的技术创新是提升我国民族汽车产业水平的关键。改革开放到21世纪初,我国汽车产业发展主要走的是合资道路,其初衷是指望在经济和技术上得到扶持。实践证明,长期停留于“进口替代”是无法从根本上提升民族汽车工业水平的。我国大多数汽车合资企业的常态是自主开发能力及水平低,开发周期长,缺乏有产权的高端技术,不具备与时俱进的整车开发能力,而主要靠外资方引进,这严重阻碍了民族汽车产业的发展

民族汽车产业技术创新的发展现状和问题

1、合资模式制约了我国汽车企业的自主创新和发展

为了牟取高额利润,合资公司外资方采取在母公司研发,东道国方连一个螺丝都不能改动,以极力防止技术扩散。当然“好成绩”也迎合了过期的短期利益的需求。我们曾看到中国各地汽车企业竞相扩大规模,数千亿投资形成了数百万辆生产能力的装配车间,二不是竞争力强大的汽车工业。数据表明,从80年代到“十五”末,汽车产量不断增加,而自主品牌的市场占有率一直呈下降趋势。2004年,包括轿车MVP、SUV在内,国外品牌占78.7%,自主品牌仅占21.3%;引进技术占89.4%,自主开发的只占10.6%;2005年,轿车自主品牌只占20%左右。

2、国有品牌企业的技术创新意识在增强和思路在改变

目前,大多数大中型国有品牌汽车企业在技术开发过程要经过商业分析――技术开发――市场实验――营销策划――商品化等阶段。这表明。他们已经在逐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从单纯依靠技术引进向自主研发转变。奇瑞、华晨等后起之秀更是加大新产品开发力度,其研发已向高性能发动机、高端变速箱延伸,其产品推向市场的周期也在缩短,奇瑞和吉利几乎每年都能推出一个以上的新品或换代产品,以填补产品线的不足,使品牌产品系列化。

3、中小国有品牌汽车企业在技术创新中起到了表率的作用

近十年来,一批民营企业和未合资的国企,如奇瑞、昌河、比亚迪、吉利、中华、哈飞、力帆、中兴、夏利等品牌厂,采用自我设计、委托开发和产品咨询相结合的集成开发模式,在产品上成绩显著,据2005年《中国汽车统计年鉴》,上述品牌的经济型轿车已在我国前十强中占据主导和领先地位,仅以奇瑞为例。该公司用9年建成了五大系列车型,仅2003年就推出QQ、东方之子和旗云三款车型,2006年奇瑞乘用车总销量达到了305236辆,杀入行业四强,成为首家突破年销乘用车307万辆记录的自主品牌。

改革开放后,合资公司逐渐整合了我国主要的汽车关联企业,新办内资汽车企业岌岌可危。雪上加霜的是,国家对中小汽车企业一度仅以提高门槛的方式,限制他们准入和发展。奇瑞、吉利等企业的自强不息的精神和自主创新的做法,给其他民族汽车企业做出了榜样。他们的成功还带动了一大批相关产业的发展,在相当程度上,拯救了民族汽车产业。对此,我们希望《中国汽车产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早日出台。

国有品牌汽车企业技术创新模式及其推荐

技术创新模式的选择是快速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关键,根据创新战略理论,结合日、韩等国的经验和我国国情,现对适合于民族汽车企业的技术创新模式进行归纳。

1、以奇瑞为代表的技术改进性创新模式

所谓技术改进性创新,是指企业通过消化吸收引进的技术,掌握其基本原理和专有技术后,在技术积累的基础上,逐步形成自己的研发能力,并根据市场的需求,对引进的技术进行改进的创新过程。其特点如下:(1)技术改进性。创新者同样需要大力投入对率先者的技术进行完善和深度开发;(2)技术和市场的跟随性。创新者做技术和市场跟随者,节省技术和市场开发的前期费用;(3)资源投入的中间聚积性。创新者将省去前期投入,创新集中于产品设计、工艺制造、装备改造等的中游环节;(4)创新的被动性。即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壁垒制约和影响创新的实际效果。奇瑞公司扬长避短地利用此模式,走出了一条成功的技术创新之路。

模仿的价值原则。一百年的技术落后只有靠模仿,对中小汽车企业更是如此。奇瑞的研发体系基本上走出了逆向开发――此模式的第一个阶段。例如,QQ就是奇瑞逆向开发的杰作。QQ的外观设计被公认为更优于原型车。虽然外界不时有抄袭的指控,但这不能掩盖奇瑞设计团队的创新和对客户价值的创造。没有图纸和数模条件下的反求工程,由于没有证据,因此够不上侵权。

及时的角色转换。一味模仿必然使技术跨越带来的后发优势不断递减。唯一的办法是持续提升创新能力。从2002年起,奇瑞逐渐脱离模仿者的角色,向此模式的第二个阶段,即正向开发阶段进军――首先做早期的概念设计,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分解、反复优化和试验,最后产品出线。此阶段对人员和能力知识的要求非常高。但怎样尽快接近和达到世界水平呢?当然单靠自己的力量很难做到。奇瑞采用了合作开发模式。结果,在最短的时间内,奇瑞具备了整车和主要零部件的正向开发能力,迅速在国内轿车市场占有了一席之地。

2、适合众多企业的合作开发模式

合作创新模式是指企业间或企业与科研机构、高校之间联合创新的方式。合作创新一般集中在高新技术领域,根据优势互补、成果共享的原则,以合作性研究开发为主。其优点是有利于创新资源的整合,缩短创新周期,分摊创新成本和风险,已成为技术创新日益重要的趋势。适合我国汽车业的合作开发模式如下:

国内集群的联合开发。以汽车电子技术为例,我国该市场的空间还很大,国外供应商纷至沓来,他们用40%的资本,控制了50%的市场,攫取了70%的利润。这也成为了国内企业集团的一大课题。我们建议:诸如上汽、一汽等大型企业可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和国家的优惠政策,吸引众多的企业和院所参与创新,带头解决技术难题,并最终通过整体创新能力的提高使所有参与者均受益。

国内外企业的合作开发。我国汽车工业几十年的发展走的是一条“引进技术一消化吸收一自己生产”之路。成本很高、引进技术有限、且受制于人的结果使得这条路越走越窄。此时,奇瑞人却找到了一条既经济又适宜发展的捷径――与国际一流的公司AVL合作,委托开发核心技术。2005年10月奇瑞推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ACTECO发动机(可达欧Ⅳ排放)。该机以优良的功效和节能性赢得了市场。截至2006年8月,此发动机已出口美国市场7000台。它使奇瑞A520和新东方之子整车成本大大降低,品牌的竞争优势凸显。采用此模式不能使企业独占创新成果而获取绝对垄断优势。但如果企业能够“以我为主”,掌握合作研发的主导权,就可克服此局限性。奇瑞与AVL的合作,奇瑞定制产品,AVL协助开发。奇瑞给AVL报酬,便成为创新成果的最大受益者。

3、以上汽为代表的高端介入模式

篇7

关键词:技术;设备;合成

根据对该集团企业资源状况的认识和在此基础上确立的生产经营模式,选择企业各个生产环节在主要技术参数上能够相互适应的设备是设备“配套”。将这些设备有机地整合在一起,使各种设备的能力得到充分发挥,以成为一个高效率的运行系统,称之为设备“合成”。固然,设备的选择配套也必然包含对所欲形成的设备系统的优化设计,但要使设计上的有效系统变成现实,还需要更多方面的知识和技术,通过反复调试、改进,甚至需要采取专门的技术措施。这就是说,合成是一个演进和创新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企业通过综合运用各种资源要素尤其是知识要素,通过相应的资源要素进行优选和创造性的融合,使适宜的结构形成一个有利于资源要素优势互补的有机整体。

设备技术合成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运用多方面的知识和技术,通过采取适当的技术措施,使各种设备平稳、高效地运行;二是对设备系统的运行提供完备的技术支持,使其保持稳定、可靠的运行状态。其内容一方面主要体现在设备系统的构建过程中,构成整个设备系统的一部分,合成的对象主要是技术成果;另一方面则主要体现在设备系统的运行过程中,表现为对设备系统的运行进行组织管理与保养维护的一系列制度、规程、标准与措施,合成的对象不仅包括技术成果,而且包括技术条件。

一、设备的选择配套

按照格申克龙关于落后国家赶超先进国家的后发利益或后发优势(The Advantage f Backwardness)理论,国外的发达企业由于可以享受最好的优势,能够取得企业更快的发展速度,甚至超越更好的国家的企业。所谓发达的企业优势就是指直接导入国内先进技术和实行高起点经营,而不是像其他国家的企业那样完全通过自主创新和长期积累以提高企业的技术水平和经营管理水平。这表现在技术装备的选择上,因而在生产设备和效力方面并不是通过引进最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以获得比发达企业更加有利的竞争地位。河南神火集团新利达公司有限责任公司的技术高起点、高技术、高质量、高效率、高效益方针,就体现了这样的思想。按“五高”方针进行技术改造时,首先根据河南神火集团新利达公司自身条件和自然资源状况,立足于采煤技术的最新发展水平,进行了设备的配套合成。全部选用自己公司的最先进技术、性能最优良、能力最强的采、掘、运、装设备,为整个生产系统能力的提高、系统组织的简化及稳定可靠运行奠定了基础。

二、构建高效率的设备系统

河南神火集团新利达有限责任公司主要通过3种方式对各种先进设备进行合成,以构建出高效率的设备系统。一是进行合理的试验。职工利用节假日时间,来自外部的各种干扰因素,企业内各部门也都可以停止其他一切工作全力支持试验,人为构造一个相对理想的设备运行环境,按照事先设计的方案,对设备系统可能达到的最大生产能力和效率水平、薄弱环节,以及运行中潜在的问题等进行测试,根据测试结果制定改进方案,从技术上对设备系统进行优化。在试验过程中既是对各种资源要素进行优选化,使其“以适宜的结构形成一个有利于资源要素优势互补的有机整体”的过程,获得重要的技术参数、操作技能和经验知识的过程。这些独特的技术参数、操作技能和经验知识,是构成企业特有技术资源和能力的重要内容,也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是根据在实践中获得的技术参数,结合世界采矿装备技术的新发展,不断进行设备改进与优化升级。一方面通过与主要设备供应商建立战略协作关系,由设备供应商根据公司提供的技术参数对现有设备的主要部件进行再设计;另一方面,通过对现有设备进行升级,将世界采矿装备新技术整合到企业设备系统中,使企业设备系统始终保持整体最优化。三是利用信息技术,通过使设备系统运行及监控适时化,提高各种设备及设备系统不同环节间协调运行的水平或合成度,具体措施就是实行矿井综合自动化。

三、构建高效率的设备运行支持系统

河南神火集团新利达公司在对企业内外技术资源及组织资源进行集成的基础上建立了3大设备运行支持系统:企业资产管理系统(EAM)、配件供应系统和设备维修系统。EAM系统是以美国Datastream公司MP5i软件系统为基础,以设备综合管理为主要主导以维修工单为核心的设备资产全寿命管理系统用来管理公司内与生产有关的设备、配件、材料及相关的部门、人员、资金等。该系统通过对设备、重要部件从购入开始直到报废为止的全过程的数据信息进行记录、跟踪和转换,对设备的运行状况及时做出分析评价,自动生成维修工单,实现了对设备的预防性维修,并能够对维修工单中所需部件及材料进行预订、查询、分配、出库和入库管理,自动清点库存,动态调整配件安全库存,自动生成采购计划,进行采购报价和询价等,从而实现了设备生产能力的最大化。配件供应系统包括3个方面:一是利用MIS管理系统,优化引进配件计划管理。通过统计分析编制消耗定额,再采用ABC管理法编制年度计划,并通过对在用设备进行状态调查,结合过去的大修经验,编制大修通用标准配件计划,从而使配件订购计划和库存达到了超前、准确和经济合理的要求。二是在矿区建立保税库,储备大修件、索赔件和生产急用件3种类型的配件,并将在保税库储存一定比例的配件作为引进设备的条件,不仅保证了生产和大修用件之急需,而且由掌握设备配件消耗量和消耗品种的外方做储存计划,分解了配件供应压力,降低了采购成本,也减少了资金占用。三是与国内先进专业厂家建立协作关系,通过系统化、规范化地整理研究进口设备的技术资料,有计划、规模化地对进口设备进行整机和配件的国产化,以缩短供应周期,缓解配件供应紧张的局面,降低供应成本。对本企业使用主力机型的公司(如JOY、DBT等公司)采取合作大修方式,双方签订以控制工期、质量、费用为主要内容的大修协议,针对每一台设备签订具体的大修合同。外方负责按其大修工艺、标准对设备进行清洗、解体、检测、修复、装配全过程的技术支持、质量和工期控制等,并派一名负责大修的经理和相关专业人员现场指导和参加大修。河南神火集团新利达有限责任公司按国外设备大修工艺流程提供维修设施、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通过这种方式不仅有效地、动态地利用了国外生产厂家最先进的设备维修技术与工艺,保证了设备大修的技术水平和修理质量,降低了大修成本,而且获得了进口先进设备大修的工艺、技能及组织管理方法,培养出了高素质的维修队伍。更加有效地解决了设备更新换代快与自有维修及制造技术不能同步更新之间的矛盾。

四、合成创新的效果

合成创新的效果,可以从历年效率主要指标的变化中体现出来。新利达公司设备的配套合成创新是从2000年按规模化经营要求引进国外先进设备开始的,到2001年基本完成设备引进配套工作。2002年开始进行以提高设备系统合成度为主的技术创新,主要是进行了矿井综合自动化建设,综合自动化水平、直接工效率及全员工效等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均被称为国内先进水平。河南神火集团新利达公司以设备配套合成为核心的技术创新取得成功以后,河南神火集团新利达公司开始在其他各矿推广,并取得了显著效果。技术合成创新引起的生产效率水平的极大提高导致了矿井生产能力的大幅度提升,从而产生了规模效益,完全抵消了高技术装备水平所要求的高投入,使企业整体效益不断增长。

五、结论

第一,技术创新是煤炭企业实现高效率、规模化生产的有效途径,但只有立足于世界煤炭生产技术发展的最高水平,才能彻底改变我国煤炭工业的落后局面,取得世界一流的效率水平和效益水平。第二,生产的特殊性决定了煤炭企业技术创新的关键是通过合成创新建立最有效的生产系统。第三,实践证明,在广泛吸收国内外最先进技术资源基础上的合成创新,是到目前为止最适合煤炭企业生产特点的技术创新模式。依据这种模式,河南神火集团新利达有限责任公司创造的效率水平和效益水平,是我国煤炭企业过去所采用过的任何创新模式都无法比拟的。第四,从河南神火集团新利达有限责任公司自身的实践来看,仅引进最先进的技术装备并使其配套,对企业效率水平和效益水平提高的作用是有限的。在设备配套基础上的合成创新,才是提高企业效率水平和效益水平的关键。并且企业设备系统的合成度越高,效率水平和效益水平也越高。第五,煤炭企业以设备技术为主的合成创新,不仅包括对煤炭生产装备技术的合成,而且包括对其他一切可以利用的技术成果,尤其是信息技术成果的合成还包括对为设备系统高效、稳定运行提供技术支持的各种技术条件的合成。

参考文献:

1、钱铁军.构建生态矿区的产业发展技术体系[J].经济管理,2007(7).

篇8

关键词:技术创新;产业格局;纺织工业;产品开发

中图分类号:F273.1 文献标志码:A

New Models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Related Changes under New Business Pattern

Abstract: Currently, both the business pattern and the pattern of manufacturing industry have entered into a new era, and meanwhile, big data technology is restructuring business model and people’s behavior in an open, equal and public-participated way. Under such background, technology-driven and demanddriven have become an impetus that complements each other rather than favors one more than the other for developing new products, and new models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related changes under new business pattern deserve more attention. It is necessary for textile enterprises to learn and adopt new models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keep close attention to the changes of these new models and find the best and adaptable path of innovation.

Key words: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business pattern; product development; textile industry

技术创新是提高纺织产业社会生产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支撑,在产业转型升级和化解行业发展困难的工作全局中处于核心位置。纵观世界,科技发展呈现多点突破、交叉汇聚的态势,大数据科学成为新的科研范式,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成为科技创新的焦点,世界各国更加重视利用科技创新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产业科技、国家科技和学院科技三足鼎立、协同发展,科技创新资源配置呈现出全球化竞争与加速流动的趋势。同时,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推动下,世界商业和制造业也正发生着革命性的变化,涌现出新的发展潮流。

1 技术创新面临的新形势

1.1 知业社会到来

回看人类的产业发展历程,农业社会在地表层面上开发了自然的物理世界;工业社会进而从地下到太空对物理世界进行了深度开发;“知业革命”就是利用自然矿藏之外的信息与智力“矿藏”,进行第三次“人工世界”的大开发,进而回头更加深度地开发第一和第二的物理与心理世界,实现 3 个世界的和谐生存与可持续发展。农业社会的特征是地表资源的大开发,工业社会的特征是地下资源矿藏的大开发,而知业社会的特征是信息和智力的大开发,以重视和利用矿藏的方式,重视和利用数据。

1.2 商业3.0时代到来

大工业代表了商业1.0时代,PC主导的信息革命是商业2.0时代,移动互联网席卷下,人们将进入商业3.0时代,移动互联网将重构传统产业,必将带来一场深刻的商业变革。简言之,工业化是1.0时代,工业化+信息化是2.0时代,工业化+信息化+移动化是3.0时代。商业3.0时代将会呈现如下鲜明的趋势:线上线下融为一体,产业链上所有的要素都将重新组合;用户将真正释放,产品概念将再次定义;移动互联网重构一切,3 年公司可能超越30年公司;金融、零售、本地生活服务等将率先发生革命性变革。

1.3 工业4.0时代即将开启

工业1.0是第一次工业革命,实现机械生产代替手工劳动,工业2.0形成了生产线生产的阶段,开创产品批量生产的新模式,工业3.0的标志是电子工程和信息技术充实到工业过程之中,实现了生产的最优化。工业4.0将通过网络技术来决定生产制造过程,实现实时自动化管理。随着新一代移动通信、WIFI、数据采集(RFID、一维和二维条码)、GPS/GIS、智能手机/智能终端等技术的迅速发展和交汇,制造业正在进入智慧互联新时代。

1.4 “再工业化”推动全球制造业格局重组

目前,发达国家在新材料、新能源、生物技术和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方面占据显著优势。发达国家“再工业化”主要是对制造业产业链的重构,重点是对高附加值环节的再造。随着推动新工业革命先导技术的产业化进入快速发展期,高成本国家通过更灵活、更经济的新制造装备生产更具个性化、更高附加值的产品,未来在制造领域的实力对比将重新向发达国家倾斜。而发展中国家在制造业产出方面追赶发达国家的速度将较此前显著放慢。这会影响到全球产业的地域布局,进而导致全球产业格局出现大重组。1.5 大数据时代正在来临

大数据是继云计算、物联网之后IT产业又一次颠覆性的技术变革。根据IDC监测,全球数据量大约每两年翻一番,意味着人类在最近两年产生的数据量相当于之前产生的全部数据量。大数据最核心的价值就是在于对于海量数据进行存储和分析,找到背后的规律。大量化(Volume)、多样化(Variety)、快速化(Velocity)、价值密度低(Value)是“大数据”的显著特征。大数据为商业3.0时代带来新的特征:商业体系互联网化;新商业要素从“资本、劳动力”扩展到数据;新商业模式以数据分享与驱动手段,实现柔性化制造、个性化营销和社会化物流,从B2C到C2B、大规模个性化定制、客制化;产业格局从“大企业+小企业”发展到“小前端、大平台、富生态”;经济形态从“大规模、标准化、低成本”发展到“大范围、个性化、高价值”。

1.6 大互联(Web3.0)时代到来

Web1.0是门户时代,Web2.0是搜索/社交时代。Web3.0典型特点是多对多交互,不仅包括人与人,还包括人机交互以及多个终端的交互。由智能手机为代表的移动互联网开端,在真正的物联网时代将盛行。一开始仅仅是大互联时代的初期,真正的3.0时代一定是基于物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的智能生活时代,实现了“每个个体、时刻联网、各取所需、实时互动”的状态,也是一个“以人为本”的互联网思维指引下的新商业文明时代。

2 技术创新模式的转变

纺织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传统支柱产业和重要的民生产业,也是国际竞争优势明显的产业,同时也是时尚产业的重要推动力量和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载体,为很多工业部门提供重要材料支撑。但纺织工业发展面对的挑战也是不可回避且亟需破解的,这也亟需改变对技术创新的认识,并进行创新模式的转变。

2.1 拥抱互联网思维

人类社会每次经历的大飞跃,最关键的并不是物质催化,甚至不是技术催化,而本质是思维工具的迭代。互联网思维,就是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科技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对市场、对用户、对产品、对企业价值链乃至对整个商业生态进行重新审视的思考方式。

至今,已有研究者较为系统地提出九大互联网思维:用户思维、简约思维、极致思维、迭代思维、流量思维、社会化思维、大数据思维、平台思维、跨界思维,以专业的视角全方位剖析移动互联网给传统产业带来的变革,涉及战略规划、商业模式设计、品牌建设、产品研发、营销推广、组织转型、文化变革等企业经营价值链条的各个方面。

用户思维是对市场、消费者的理解,法则有三:得粉丝者得天下;兜售参与感;用户体验至上。简约思维是对产品规划、设计的理解,法则有二:专注,少即是多;简约即是美。极致思维是对产品/服务、用户体验的理解,法则有二:打造用户尖叫的产品;服务即是营销。迭代思维是对创新流程的理解,法则有二:小处着眼,微创新;精益创业,迅速迭代。流量思维是对经营模式的理解,法则有二:免费是为了更好地收费;坚持到质变的“临界点”。社会化思维是对关系链、传播链的理解,法则有二:利用社会化媒体,口碑营销;利用社会化网络,众包协作。大数据思维是对企业资产、竞争力的理解,法则有二:数据资产成为关键竞争力;用户不是一类人,而是每个人。平台思维是对商业模式、组织形态的理解,法则有三:打造多方共赢的生态圈;善用现有平台;把企业打造成员工的平台。跨界思维是对产业边界、产业链的理解,法则有二:携“用户”以令诸侯;用互联网思维,颠覆式创新。

新的时代背景下,企业技术创新模式向互联网思维转变得越早,受益也将越多,不具备互联网思维的企业将在新一波浪潮中失去竞争优势。

2.2 做好创新战略的顶层设计

从本质上讲,科学、技术和工程三者是不同类型的创造性活动,有着不同的发展规律,体现着不同的价值,需要不同的评价标准和支持政策。科学以探索发现为核心,主要是发现、探索研究事物运动的客观规律。科学发现,特别是纯科学的原始性创新突破,也就是纯基础研究。技术以发明革新为核心,着重解决“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也就是应用研究。工程着重解决“做出了什么”的问题,也就是开发试验。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将科学、技术与工程的区别和联系,比作为水、鱼和鱼市场之间的关系。

科学活动成果的主要形式是科学概念、科学定律、科学理论,是论文、著作,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公有的知识”,评价以学术水平为主要价值导向,注重国际同行评价;技术活动成果的主要形式是专利、图纸、配方、诀窍等,在一定时间内是“私有的知识”,评价更多地参考专利数量和质量;工程活动成果的主要形式是物质产品、物质设施,一般来说是“属于”某个特定的“主体”的,评价更多地参考工程实体的质量和水平,技术和工程都注重应用部门、用户和市场评价。

企业在创新过程中,应增进认知、分类管理、统筹推进,确定科学、技术与工程在创新活动中的不同的地位和作用。大力发展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积极促进技术、工程与经济社会紧密结合,发挥技术创新在支撑当前经济转型和持续发展中的核心作用。

企业应做好创新战略的顶层设计,需要解决 3 个突出问题:一是在理念上理清科学、技术、工程的概念与作用;二是企业作为创新的主体,但也只能根据自身的技术储备、人力物力资源进行己所能及的创新活动;三是在科技项目方面,应解决创新链各环节相互脱节、各自为战、无序发展的问题。

2.3 寻求需求导向与技术驱动的平衡

企业在开发产品的时以需求为导向,还是以技术为驱动,多年来业内对此话题争论不已。需求导向策略就是跟着市场走,从产品体系、结构、布局、品种、数量、品质、价格、服务等方面满足不同层次、维度的需求,例如吸湿排汗的服装可以满足运动员等特定人群的需求。技术驱动策略就是跟着技术走,能创造新的消费领域和消费市场,甚至推动产业革新及消费趋势变革。例如,海尔推出的洗土豆的洗衣机就是这样的案例。

可见,二者同样重要,只不过在消费品制造业,多数企业的口号均是以客户为中心,满足客户需求。因此,需求导向成为形式上的主流。然而,对于一些有实力的大企业来说可以创造需求,其实际效果应该甚至超出需求导向的作用。可以这样说,优秀的公司满足需求,伟大的公司创造需求,从优秀到伟大的过程就是需求导向加技术驱动协调发展、灵活变化的过程,并不是非黑即白、非彼即此的事情。

同时也要看到,先进技术只有培育出有效市场需求之后,才能成为真正实用的技术。最适宜的技术,不一定是最先进的技术,但一定是市场最需要的技术。技术可以创造需求,但并不能盲目发展技术,特别是可能被市场束之高阁的技术,而是注重技术创新定位的重要性,即与市场需求的契合与平衡。

2.4 引入“四位一体”的创新模式

纺织技术创新,应因地制宜地采用“源创新”、“流创新”、“集成创新”和“原始创新”,为当前和未来提供多方面的技术保障。

“源创新”挖掘新型市场,运用技术为消费者创造新的需求、引导新的消费方式、创造新的市场。例如,现有技术可以将老年人的脉搏、呼吸频次等生理指标的测量技术附着在服装上,并通过手机通讯,将老人或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生理信号实时显示给家属,可在超限时自动报警。源创新就是技术驱动型的创新,是利用需求为消费者创造新技术。

“流创新”需持续保持。流创新在原有生产体系中挖潜改造,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稳定质量、创造产品的差异化来迎合细分市场的需求的措施。此类技术创新会连续性地增加价值,但不可能产生经济效益飞跃和升级,其带来的优势都不能持久,要维持竞争优势,需要持续进行“流创新”。

“集成创新”促产业速升级。集成创新运用已有技术特别是外专业的技术,通过对市场信息的了解分析,针对某一特定的市场需求,进行产品功能创新、性能组合互补,创造出新的商品和市场需求。从超出纺织行业的范围找出成熟技术,并与纺织原有技术相结合,将是在短期内实现创新的有效方法,也是快速推动纺织经济升级的有效手段。

“原始创新”要大力支持。原始创新是前所未有的重大科学发现、技术发明、原理性主导技术等创新成果。其往往是在基础理论和高技术方面有独到的发现或发明,具有科学创新层面上的意义。中国纺织产业在原创性研究方面与国际差距尚大,建设纺织强国需要大量的原始创新来支撑,而原创性研究的开展离不开国家产业政策的支持。

2.5 完善企业内部创新体系

信息技术为企业竞争战略提供了必要条件:移动互联网带来人的高度协同;物联网也会带来物的高度协同;银行业供应链金融服务方兴未艾。互联网将人联网、物联网、金联网三网合一,进入信息化普惠工业企业、制造业的时代。

在新产业格局下,企业应完善内部技术创新体系,包括:信息资源收集、跟踪研究;技术人才引进与培养;科技创新奖励机制;知识产权保护;科研项目申报与执行;企业技术资质申请与管理等。在完备的体系保障下,进而打造企业强大的设计力、技术力和管理力。

3 下一步的技术创新方向

技术创新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战略核心之一。目前,全行业已形成共识:科技强国是纺织强国建设的首要战略目标,科技贡献是产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纺织行业转型升级的成效与质量取决于把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速度与程度,以智能技术提升劳动生产力、突破纤维资源瓶颈、节能减排和提高资源循环利用水平、强化基础研究、技术向生产环节之外的消费环节延伸,是科技创新过程中必须考虑的均衡性、包容性问题。

3.1 提升劳动生产率是首要问题

劳动生产率提升是纺织工业从传统产业向现代先进制造业转型的首要目标,智能技术的应用是重要标志。新型纺纱、织造、印染、针织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越来越以高效、自动化、智能化装备的应用作为标志。在线监控、数字化设计、RFID射频识别等信息化技术在化纤、棉纺、印染、服装和家纺等行业的广泛应用,将大大推动纺织工业劳动生产力的提升。

3.2 突破纤维资源瓶颈是根本任务

保障纤维原料供给是产业安全有序发展的根本。纤维材料产业已确立重点推进差别化纤维、高技术纤维、生物质纤维技术及其产业化,即一方面解决量大面广的纤维资源,另一方面是高技术纤维的开发与产业化。如提升化学纤维差别化率的在线添加技术、连续聚合技术、纳米改性技术、原液着色技术等关键共性技术,新溶剂法纤维素纤维、PTT、PLA、PHA等生物质合成纤维等关键技术突破,仿棉纤维的研发等。碳纤维、芳纶、聚苯硫醚、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聚酰亚胺、连续玄武岩等纤维基础创新能力的进一步提升,这些代表纺织工业技术水平的标志性产品,产业化进程有待加快。

3.3 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是存续保障

节能减排和资源循环利用水平提高是纺织工业赢得社会和政策认同、获取可持续发展空间的重要保障。节能降耗减排技术在全行业获得广泛推广应用具有战略意义,包括无PVA环保浆料、膜技术处理废旧聚酯瓶片清洗废水回用技术、粘胶行业废水废气的治理和回收技术、印染行业高效短流程前处理、少水及无水印染加工技术、废水深度处理及回用、废水分质分流及处理回用技术、太阳能板集热系统、空压机热能回收技术等。

3.4 基础研究软硬兼顾是必要手段

支撑产业发展的纺织基础研究需要软硬兼顾。以产业需求、消费需求和技术变革为牵引,及时融入新技术的元素,才能有效支撑行业的转型升级和矛盾的化解。特别是软技术,如标准的完善、技术导向与市场需求相结合的流行趋势研究、供应链管理技术、物流技术等。

3.5 创造需求、引导需求是更高目标

纺织行业亟需引发新的、更高层次消费需求的纺织技术。以数字化和绿色化为主线,纺织服装产业与IT产业、时尚产业的交叉融合,注定要在引领新的生活方式、营销方式方面做出表率。如人体工学技术(三维测量和试穿技术)、设计和裁剪技术、体现健康和功能性理念的智能可穿戴技术等。

参考文献

[1] 白春礼.当今世界科技呈现新的发展态势和特征[J].中国科技产业,2013(7):12.

[2] 王飞跃.“数据矿藏”对于“知业革命”的意义[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06-19.

[3] 万建民.商业3.0时代[J].中国企业家,2014(13):3.

[4] 张茉楠.全球制造业变局 中国如何突围[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14-08-11.

[5] 赵大伟.互联网思维“独孤九剑”[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

[6] 白春礼.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靠什么支撑?[N].光明日报,2014-

05-15.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