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安全评价分析8篇

时间:2023-07-10 09:24:01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安全评价分析,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安全评价分析

篇1

关键词 安全评价;非煤矿山;安全管理;体系研究

中图分类号TD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1)54-0059-02

安全评价是以实现工程、系统工程、系统安全为目的,应用安全系统工程的原理和方法,对工程、系统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识别与分析,判断工程、系统发生事故和急性职业危害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提出安全对策建议,从而为工程、系统制定防范措施和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其目的是查找、分析和预测工程、系统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及可能导致的危险、危害后果和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指导危险源监控和事故预防,以达到最低事故率、最少损失和最优的安全投资效益。非煤矿矿山的安全评价体系是安全评价体系中的一个体系。

1 矿山安全评价体系现状

矿山安全现状评价就是对当前矿山的生产系统的所有危险状态的主观把握。评价的过程中,因为不科学的定性指标、层次不同的评价人员、各式各样的评价方法,再加上一些不合理的操作和原始数据误差都将会直接导致整个评价结果的真实性。目前我国非煤矿矿山安全的评价方法当中,在理论上进行研究的相对比较多,然而,事实告诉我们,很多的评价方法还是缺少可操作性和实用性,在一些特定的危险因素中是很难进行安全评价的。当前,我国的非煤矿山企业都是每三年进行一次安全现状评价。如果出现了重大安全隐患或已经发生了伤亡事故,就必须要重新进行一次安全现状的评价。所以说矿山安全现状的评价和安全验收评价和安全预评价相比,是具有非常大的动态性。可是当前安全现状的评价分析和数据都已经在报告书中有所体现,想要长期对某一个区域的矿山进行安全现状的分析,就会显得有些困难了。

2 矿山安全管理体系

矿山安全管理的信息系统,主要就是通过对整个生产过程中所涉及到的生产、安全信息经过了收集、传输、存储、维护和更新的集成化的人机系统,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数据库、多层架构体系、WEB网络等技术,结合矿山实际特点,构建出一套矿山安全的数据体系,初步实现信息的综合查询、报表输出、录入、统计分析、修改、安全评价等。通常情况下,对非煤矿山的安全信息管理系统依据其功能的不同分为五个最见的模块,即矿山的安全信息管理、基本信息管理、系统恢复、安全评价和安全分析。其中安全信息管理模块其实就是对其信息的提前录入、修改和删除,通过这些具体的数据进行分析、查询和输出报表;基本信息管理模块指的是管理企业的用户以及基本信息的管理;系统恢复模块指的是如果系统一旦出现了问题时,对数据所进行的恢复工作;安全评价模块指的是对矿井通风、井巷掘进、井下爆破等所有的生产状况所进行的及时事故统计和安全评价;安全分析统计模块指的是对掘进支护、运输、填充和提升等生产过程所进行的分析。

3 安全评价方法及模块的设计

3.1 矿山安全评价方法

目前最为常见的矿山安全评价方法有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安全检查表、预先危险性分析法、工程类比法、专家评议法、经验分析法、事故树分析法、工程岩体稳定性分析法、影响分析法以及故障类型法等。这里安全检查表是最能普及应用的一种方法。此评价法就是把所有的项目进行列表分析,以准确定位系统的实际状态,能够定性地对整个系统进行相对比较综合的评价。制定检查表的意义就是为了实际检查过程中每一个生产环节、系统和操作人员能不能准确执行安全技术的操作规程,设施、设备、装置等能不能符合其安全要求,查找系统中潜在的有害因素,然后对其进行适当的分析,从而提出一些应对措施。

3.2 模块体系的结构

非煤矿山的安全信息管理系统中最为关键和主要的模块就是安全评价模块,它的主要功能是利用矿山安全检查表对矿井通风、井巷掘进、井下爆破、井下供电以及矿井提升等系统进行的安全评价。

3.3 制定矿山检查表

制定非煤矿山的安全检查表通常都是依照四个标准,即合法性、实用性、可操作性和针对性。简捷适用是关键,可操作性是基础,无论是在矿山的全面安全大型检查过程中,还是生产系统的检查中都可以用。对于一些矿山生产系统存在的危险源及安全隐患,可以有针对性、系统性地进行整改和检查,确保矿山处于安全运行的状态之中。例如,针对某地下矿山安全预评价,应综合考虑总图布置及运输、厂址选择、爆破、凿岩等采矿工艺过程及生产工艺,矿山开采中的开拓与采矿、提升、运输、通风、排水、供水、供风、充填、供电、消防等,以及废石场、爆破器材库、电力、通讯及建筑等公用辅助设施以及安全管理和外部周边情况等进行单元划分,从而全面地、系统地作出评价。

在非煤矿山生产企业中,采矿工艺系统众多,工艺过程复杂,要想全面地找出其系统危险源并对其危险性作出分析评价,采矿及系统安全专业知识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对评价人员的素质要求很高。但在目前的评价机构中,很多评价人员并不具备安全工程或采矿工程相关专业知识背景。因此,系统地学习采矿及安全知识是提高其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的必要条件。培训的方式多种多样,如可邀请当前国内权威的采矿及安全专家到机构内部进行培训,亦可将评价人员派送到政府、高校等部门组织的相关培训点或直接到高校进行采矿、安全专业知识的系统学习深造。

3.4 模块数据库的设计

以矿井的通风系统为例,在制定安全检查表、采集安全信息数据方面,对所有的原始数据都经过了多方位、多角度的分析和研究,对其进行了总结和归纳,把传统的数据库技术与业务数据报表、紧密地结合到一起,设计了一个可以存储所有原始安全数据的数据结构体系,为后面可视化的实现以及数据的分析提供了一个比较完整、全面的数据基础。

4 结论

对所有的非煤矿山来说,所有的安全评价都是防止事故频发,提高矿山安全管理水平的最有效的手段之一。目前,我国的矿山安全评价报告中还是存在一系列的问题。所以,一定要加强对安全评价过程的进一步地控制,做好档案的管理,重视整个安全评价队伍的人才建设,逐步完善和提高安全评价人员的业务能力和知识水平,为高质量安全评价报告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电气安全;评价因素;评价方法

1、关于电气安全与评价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电气安全是安全检测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涉及电气领域的科学技术和管理项目,其中涵盖了实践、教育、科研三个方面的内容,是一种以安全为目的的应用型科学,这门科学的应用价值极高,其基本理论包括电磁学理论和安全原理两个部分。随着电能应用的普及,人们日常的生活生产都离不开电力,在使用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安全问题,因此电气安全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内容。电气安全具有综合性的特点,电气的使用几乎涵盖了生活生产的方方面面,例如在电气工业、建筑业、煤炭业、冶金业以及石油化工等行业都涉及到电气安全工作。另外,电气安全也包括一部分的工程技术,其中还包括了组织管理方面的内容。电气安全评价是工程项目验收的重要内容,包括有效性和经济性两个方面的评价。首先,对于系统电气安全有效性的评价,主要是以电气安全的角度,分析系统中各部分布置的合理性;判断各部分采用的安全防范措施是否科学有效;认真分析系统各部分能不能协调工作;检测系统内是否存在电气安全上的漏洞。实际上,电气安全评价也就是对建筑系统中的电气危险因素进行排查,分析各种电气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并依据评价结果提出电气安全的防治措施和整改意见。在一般的建筑中,电气火灾、爆炸、雷电、静电以及触电等都是电气使用过程中的频发事故,由于建筑物功能的不同,电气安全防治的侧重点也不同。在进行电气安全评价时,要根据不同企业的实际情况具体分析,例如:对于油田企业,火灾和爆炸是引起重大事故的主要因素,因此在进行安全电气评价时,要将评价重点放在电气火灾、雷电、静电方面;对于机械厂,厂内金属材料相对较多,在评价时的重要内容应该涵盖静电触电等频发事故。评价因素体系是进行电气安全评价的基础,只有建立了完善、科学、合理的评价因素体系,才能有效指导电气安全评价工作的进行,以下是在建立评价因素体系时应注意的几个基本原则:(1)科学合理:一个体系的建立首先要检验其科学合理性,电气安全评价因素的建立要遵循科学性,要充分反映客观实际以及事物的本质,这种体系的建立要充分突出影响企业自身安全的各种相关因素。因此,只有坚持科学合理的基本原则,电气安全评价因素体系的建立才具有客观性和可靠性,才能有效指导评价工作的进行;(2)全面考虑:要综合考虑影响企业电气安全的各种行为因素。因此,电气安全评价是一项综合多方面因素的复杂工作,为了保证电气安全评价的可靠,在选取评价因素时要具有代表性,在选择时要从评价对象的各个方面着手,全面考虑,注重细节,不放过每一个可能发生的安全隐患,以保证在最终确定评价因素时有选取余地;(3)具体可行:电气安全评价程序要化繁就简,尽量保证评价工作的简便可行,这样实施方案才能更容易地被安全部门接受;电气安全评价体系的建立应基于对大量数据资料的收集和分析,对于评价对象的比较工作要有具体的评价标准,因此评价因素应该进行量化;电气安全评价包括电气安全技术和电气安全管理两方面,既包括技术也包括管理,因此评价对象比较复杂,对于上述所说的量化评价因素有时难以实现,但是为了确保评价的准确性,必须努力做到评价标准的量化;(4)稳定可靠:作为安全评价的标准,确保安全稳定可靠是评价电气安全的重要指标,因此在选取时要选取比较具有规律性的因素,将偶然因素带来的影响降到最低。

2、电气安全评价的相关因素

虽然事故的发生具有很大的偶然性,但是其中必然有安全隐患的存在,直接或间接的安全隐患都会造成电气事故的发生。从安全原理的观点来看,生产以及管理因素、社会因素以及其他危险因素都有可能被偶然事件触发导致电气事故的发生,因此生产环境,生产管理以及社会环境等就成为安全评价中需要关注的危险因素,其中生产管理因素最为关键。

2.1电气设备

电气设备是工业生产以及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人们在日常工作中经常会接触这些电气设备,因此,电气设自身的的安全性就对企业的电气安全有着直接的影响。在对企业的电气安全进行安全评价时,应将对电气设备自身的安全评价作为重点工作。

2.2电气环境

电气环境是指对电气安全有影响的各种因素,大致分为自然和非自然因素,其中自然因素包括我们经常见到的雷电以及我们熟知的静电等,非自然因素主要指相关企业的生产环境以及相关的电气安全管理。电气环境在很大一方面影响着建筑的电气安全,在进行电气安全评价时,电气环境的有关安全也应该列为关注的重点。

2.3安全管理

建筑的电气安全评价工作具有综合性的特点,包括工程技术与组织管理两方面的内容,二者相辅相成,紧密联系。在严格管理下,工程技术才能有效实施;有了可靠的工程技术的支持,组织管理才能应用于实际,因此要做好电气安全评价工作,要将工程技术与组织管理相结合,重视综合性的电气安全措施。

3、电气安全评价方法

就目前的众多评价方法来看,比较受关注的是模糊综合安全评价方法。这种方法依据事故理论的综合论观点,建立多层次的电气安全评价因素体系;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确定评价因素的权重;采用多层次模糊综合评判模型综合评价结果;使用安全特征量处理评价结果。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可以对多因素体系做出定量的评价,以数量化的形式表达人们的主观判断,然后进行模糊运算处理。另外,这种评价方法采用安全等级模糊特征量划分安全等级,有效解决了评价结果失真或均化的问题。经过实际应用表明,这种方法与企业实际结合紧密,可操作性强,有效避免了现有评价方法全面性不强、量化标准不严谨的缺点,可以对评价结果进行更优化的处理。因此,这种方法被广泛应用在一般的电气安全评价中,此外还有配套的评价软件,为电气安全评价工作提供了更为便捷的应用工具。此外,电气安全评价的方法还有很多,在实际的电气安全评价工作中,较多地采用了事故树分析的方法,但是这种分析方法不够全面,不能很好地结合企业的生产活动特点,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就失去了安全评价的意义。综合来看,电气安全评价可以结合电气安全检查表,采用模糊综合评价的方法,再对个别要重点关注的危险因素,采用定量的技术评价或事故树分析的方法,再次进行安全评价。

4、结束语

电气安全评价是建筑生产活动的重点工作内容,企业要针对自身特点,制定科学合理的电气安全评价体系,为企业安全管理部门和评价机构提供高效可靠的评价工具。组织专业的管理队伍,与可靠的工程技术相结合,进行全面、客观、科学的评价。总之,在日常生产活动中,要注意对电气安全的监管,防患于未然,有效避免电气事故的发生,防止给建筑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参考文献

[1]李茂龄.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在建筑电气安全评价中的应用【J】.安全.2004(25).3-5.

[2]赵寿堂,胡玢.建筑电气安全评价方法研究【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5(3).33-35.

篇3

关键字:深基坑工程;安全评价;生命周期安全;设计施工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随着各个城市对地下空间的开发与利用,使基坑工程向更深、更大的方向发展。但在其建设过程中,由于施工技术难度加大、基坑开挖与支护工期长、现场施工条件复杂等原因,产生了很多安全事故和环境破坏的问题。由于岩土工程的不确定性,深基坑工程的风险相对于地面以上结构的风险要大的多,因此科学的针对深基坑工程的各项内容进行安全评价分析,得到一个基坑生命周期内的整体安全指数,已成为大型深基坑工程中必备的安全评价分析的手段。随之而产生对深基坑工程安全评价方法进行的研究也越来越重要。[1][2]

安全评价同时也叫危险度评价。它是以实现安全为目的,运用安全系统工程原理和方法,对企事业单位的安全状况进行预测、度量、评估和提出安全对策措施建议。国内外学者对工程安全评价已取得一定的成果,其中很多研究与深基坑工程密切相关。Morgenstern(1995)研究了岩土工程中的安全问题,认为岩土工程的安全主要分为模型安全、参数安全和管理安全,并给出了常用的安全评估方法和安全接受准则。K.Ho(2000)研究了岩土工程中的定量安全评估的原理和应用,提出了定量安全评估发展方向。李惠强等用故障树法(FTA)编写了一基坑边坡开挖的故障树,用数学法计算了边坡失效的概率。毛金萍等用故障树对深基坑支护结构方案进行了安全分析,认为支护结构失效、整体失稳、基底管涌和流砂等失效模式是基坑支护系统失效的具体表现,并用可靠度方法计算出支护系统的失概率值。杨子胜等分析了基坑工程项目中不确定性的问题,阐述了基坑工程项目安全管理的概念、特点以及管理措施和方法黄宏伟分析了深基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危险因素,结合一个深基坑工程事例,对此深基坑工程施工期进行安全性评估。[3][4][5]

通过对深基坑工程的安全评价体系进行研究,目的为减少深基坑对环境的影响并提高深基坑工程的安全化程度,实现对深基坑工程勘探、设计、施工和使用监测过程的安全控制,建立安全和环保的最优方案,为决策提供最好的依据。

1深基坑事故类型及风险

基坑工程事故类型可分为:

1、周边环境破坏;

2、支护体系破坏;

3、土体渗透破坏;

4、物体打击伤害;

5、高处坠落伤害;

6、机械伤害;

7、触电伤害;

8、坍塌;

9、车辆伤害。

上述基坑工程事故,只是从某一种形式上表现了基坑破坏,实际上基坑工程事故的事故的发生往往具有多发性,有一个连锁效应,表现形式也呈现多样性。

2深基坑工程安全评价

安全评价方法有许多种,在实际的安全评价中也会用到许多安全评价方法。常用到的安全评价方法有:1、安全检查和安全检查表法;2、预先危险性分析;3、故障假设分析与故障假设;4、危险与可操作性研究;5、故障树分析法;6、事件数;7 鱼刺图;8、ICI蒙德法;10 “六阶段安全评价”方法。本论文针对深基坑工程中常用的安全检查表法进行分析。[6][7]

2.1 安全检查表法

安全检查表分析是将一系列项目列出检查表进行分析,以确定系统、场所的状态,这些项目可以包括场地、周边环境、设施、设备、操作、管理等各方面,目的为检查某些系统的安全状况而事先制定的问题清单。

表一 深基坑工程安全评价分析表

从设计和施工两大方面对深基坑基坑工程的内容进行列表分析评价工程的安全,保证深基坑工程从设计到施工各个方面的安全,从根本上排除深基坑风险的来源,是深基坑工程中常用的方法。传统的深基坑安全评价仅从施工单方面进行评价,是基于深基坑在设计过程中过于保守的情况下,将设计内容列入深基坑工程安全评价体系中,可以在保证深基坑安全的基础上实现材料的节约,由于大部分深基坑都是一种临时的围护结构,减少不必要的浪费也是绿色施工的一部分。

3深基坑工程生命周期安全评价模型

建立深基坑工程生命周期安全评价的模型分为四步:一、确定深基坑工程生命周期安全评价指标的权重;二、用模糊综合评价理论来建立深基坑工程生命周期安全评价的模型;三、对深基坑工程安全和环保得出综合的评价。

3.1 深基坑工程生命周期安全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安全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是综合安全评价中的关键的一步,用层次分析法来确定指标的权重是较为合理的一种方法。

3.2 深基坑工程生命周期安全评价方法和模型

采用模糊评价法对深基坑的生命周期安全进行评价,该方法数学模型简单,因此容易深基坑的生命周期安全的模型,而且评价效果较好,有很强的应用性。由于深基坑工程安全与周边复杂环境的各种因素相关,运用数学中的模糊变换原理和最大隶属度的原则,此模型能对深基坑工程生命周期安全做出综合评价。具体建立深基坑生命周期安全的数学模型过程有以下七个步骤。

1、确定生命周期安全评价因子的对象集合。

2、确定生命周期安全评价评价标准抉择评语集合。

3、对每个因子,做出单因子评价,得单因子评价向量。

4、建立单因子评价矩阵。评价矩阵 R 实际上是表示 U 与 V 之间的隶属模糊关系,即R: U×V[0,1]。

5、将各因子的权重值来构成权向量;;。

6、进行生命周期安全的综合评判。评价向量 B=A。

其中

若评价结果为应将它归一化计算。

7、得出安全评价的结论。若,则对所评价对象做出评语集。

3.3 深基坑工程生命周期安全评价基准的确定

评定等级基于国家颁布的建筑法律法规、安全生产法规和环境保护的法规等来进行评价。评分标准是文字描述,具体结合深基坑的实际情况。

4结语

本文总结分析了影响基坑安全的因素,将设计因素添加到安全检查表方法中,完善了该方法对深基坑安全评价的内容。借鉴深基坑工程申明周期安全评价数学模型的建立过程,做出一定的分析。建议将该方法应用于更多的深基坑工程的安全评价分析过程中,以实现深基坑工程更科学、安全、绿色的完成施工。

参考文献

[1]刘国彬, 王卫东.基坑工程手册[M].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9.

[2]高大钊;软土深基坑支护技术中的若干土力学问题. [J]岩土力学, 1995, 9:16(3).

[3]Bastian A.GasosJ.Type I elstrueture identifieation approach using feed-forward Neural networks[A].Proeof the1994 IEE Int Conf on Neural Networks[C],New Jersey,1994:3256-3260.

[4]唐业清,李启民,崔江余,基坑工程事故分析与处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5]杜显洲,基坑支护工程的优化设计研究,土工基础,2005年第3期.

篇4

[关键词] 煤矿通风;安全评价;分析与建议

中图分类号:TD441

1、 前言

安全是人类最重要和最基本的需求,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安全生产既是企业职工生命健康的基本保障,又是企业良好生产效益的有力保证。众所周知,安全问题是煤炭企业的重中之重,它直接关系到工人生命、企业效益、国家财产的根本性问题。良好的安全保证良好的生产,良好的生产会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良好的经济效益又保证良好的安全投入。如何做好煤矿通风评价,通过安全评价判断出煤矿通风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改善矿井通风,对煤矿安全生产有着重要的意义。

矿井通风系统向井下各用风地点提供新鲜空气,以保证井下作业人员的生存、安全,改善劳动环境;在发生灾变时,有效、及时地控制风向及风量,并配合其他措施,防止灾害的扩大。因此,经过评价,及时了解矿井通风状况,对开展通风等级队竞赛,提高矿井通风管理水平,防止瓦斯、煤尘和自然发火等事故的发生,达到安全生产的目的具有重要的意义。评价矿井通风状况时会涉及许多非确定性的因素,如通风系统、局部通风、 瓦斯抽放等,因此从多方面对矿井通风状况进行评价难免带有模糊性和主观性。若用传统的评价方法如总分法和加权平均法,虽然评价分级界限分明,但结果单一并绝对化,容易掩盖一些重要的信息,而采用模糊数学的方法进行评价将使结果尽量客观,从而取得更好的实际效果。

2、我国矿井通风系统现状

近年来,我国煤矿技术高速发展,原煤产量较大提升但矿井事故却未相应减少,尤其煤矿瓦斯重大事故屡有发生。在部分开采时间较长的煤矿中,通风系统不科学合理是造成瓦斯重大事故的直接原因:随着开采范围的扩大、开采深度的加深、原煤产量的提高和瓦斯涌出量的增加,矿井出现了通风线路长、通风阻力大、通风设施差、漏风严重,通风能力不足等现象;尤其部分中小乡镇煤矿,通风人才较少、基础力量较低、改进意识薄弱,未对复杂落后、急需优化的通风系统进行优化改造,极易造成通风事故。为了确保矿井通风系统的合理、稳定、可靠,杜绝矿井通风及瓦斯、煤尘爆炸事故,各矿进行优化矿井通风系统尤为重要。

3、煤矿通风安全评价

3.1 煤矿通风的基础资料评价

煤矿瓦斯、 二氧化碳等级鉴定、开采煤层的自燃发火性、开采煤层的煤层爆炸性鉴定结果, 是反映煤矿存在该方面有无灾害的基础性资料。《煤矿安全规程》(以下简称规程) 第133条规定,矿井每年要进行瓦斯、二氧化碳涌出量鉴定,经省行业管理部门审批,报省级煤矿机构部门备案。鉴定应包括瓦斯、二氧化碳相对涌出量、绝对涌出量。《规程》 第151、第228条对煤层自燃发火性、煤尘爆炸性做了规定。

3.2 煤矿测风的评价

煤矿测风工作是通风管理的一项日常工作。测风数据一方面必须真实、准确,同时测风地点要全面,能反映出通风的状况。测风地点应包括进、回风井,主要进风巷、回风巷, 采 (盘)区进、回风巷,采掘用风点进、回风巷,可能漏风区域如:风门、风桥、密闭等;低风速区域:掘进工作面,回采工作面上隔角,角联巷道等。根据矿井测风数据,计算矿井各用风地点的风流风速。煤矿井下风流状态要求为紊流, 紊流可将井下有害气体如瓦斯、 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随风流带走, 紊流状态要求井巷中的风流风速必须大于 《规程》 规定的最小风速。同时由于巷道风速低的特点,低风速区域也是瓦斯容易积聚的地方, 是管理重点。井巷风流风速过大, 容易造成煤尘 (粉尘) 的飞扬, 必须低于 《规程》 规定的最高风速。根据《规程》163条的规定, 通过计算评价各用风地点的风量是否满足需要。漏风是矿井的必然现象, 通过测风, 要计算矿井外部漏风、 内部漏风。内部漏风又分直接进回风间的漏风和漏到采空区的漏风。外部漏风, 直接进回风间漏风影响矿井的通风效率, 而漏入采区的风量,对于开采有自燃发火性煤层的矿井将是严重的自燃发火隐患。

3.3 煤矿通风系统的评价

煤矿通风系统要以保障煤矿井下各用风地点风流稳定为出发点。煤矿的通风系统分为中央并列式、对角式、分区式等。要根据通风系统的特点,识别留设煤柱或岩柱是否满足该矿通风系统的要求:判别各种通风设施如风门、风窗、风桥、密闭是否符合要求, 矿井负压是否符合要求;矿井的风机、反风设施是否符合要求。判别煤矿通风系统中存在的角联部位, 特别是煤矿多水平生产,多井口进风的角联, 分析、 保障角联井巷中通风稳定的措施。合理的采(盘)区通风系统是保障采掘各用风地点实现独立通风、通风稳定的条件。如采区进、 回风巷必须贯穿整个采(盘)区,高瓦斯、有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的采区,开采容易自燃的煤层,必须设置专用回风巷。低瓦斯开采煤层群,分层开采采用联合布置的采(盘)区必须设置专用回风巷。回采工作面的通风系统有上行、下行通风之别,由于煤矿瓦斯较空气轻,上行通风风流与瓦斯自然流动状态一致,便于带走瓦斯。因此,《规程》规定大于120的煤层必须采用上行通风, 如要采用下行通风,工作面的风速必须大于1m/s。煤矿总回风巷的瓦斯及二氧化碳是煤矿通风各使用点通风稳定晴雨表,要通过煤矿一定时期总回风巷瓦斯测定记录,总回风巷瓦斯及二氧化碳浓度稳定或者变化,来判定通风系统中是否存在问题。矿井自然风压的评价自然风压是由于井巷风流温度差,井口高低差别,造成风流密度不同而形成的。自然风压有时可以帮助矿井通风,有时可以阻止矿井通风,因此评价时要根据矿井的特点计算矿井的自然风压,结合矿井的负压、供风情况,作出自然风压对矿井影响程度的评价。尤其要注意矿井系统中角联存在的影响。

4、改进煤矿通风的建议

(1) 对矿井开拓布置的建议。

(2) 矿井通风系统改进的建议。如: 减少角联, 从系统上减少漏风的措施, 保证风流稳定的措施。

(3)提高矿井安全装备水平,加强瓦斯监测,避免瓦斯超限作业,所有的煤矿都必须配备矿井安全生产综合监控系统,同时设立专职瓦斯监测员,随时对井下环境进行监测巡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4)加强对煤矿职工的安全技术培训,根本上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术。

(5)要建立完善的矿井安全管理体系,为安全生产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

(6)加强各级安全监察部门的监察力度,保证员工生命和财产的安全。

5.小结

在煤矿生产过程中存在的火害、煤尘灾害、瓦斯灾害、顶板灾害等主要危险、有害因素是可以预防并得到了有效控制的;“一通三防”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施工质量符合设计标准要求,满足安全生产需要。

参考文献:

[1]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安全评价,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5

篇5

关键词:中小煤矿 安全生产 问题 评价方法 管理措施 评价机构

我国煤矿大多是由井下工人开采,工人的工作条件差,生产系统复杂,特别是一些中小煤矿存在着诸多不安全因素。为了保证工人的人身安全和煤矿的安全生产,我们必须从抓安全开始,而抓安全必须有安全评价机构来制定评价标准。因此我们要完善我国煤矿安全评价中的不足之处,找出问题并解决问题,保证我国的煤炭行业安全生产,稳步发展。

一、中小煤矿进行安全评价的必要性

找出煤矿生产中存在的危险因素,进行科学的管理和改善,把事故扼杀在摇篮之中,是煤矿进行安全评价的主要目的。

煤矿要安全生产,就必须要通过安全评价这个重要方法和程序,使煤矿在生产当中对事故的处理由被动地位变为主动地位,对危险因素的存在做到未雨绸缪;使煤矿的管理模式发生变化,由以前的事后处理变成事前预防,管理由原来的无的放矢变成现在的有的放矢,有力地保障了工人的人身安全和煤矿的安全生产。煤矿企业领导要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做出决策以及合理的投资选择,要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必须由安全评价来提供科学依据。安全评价也为实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提供依据。

二、中小煤矿安全评价存在的问题

1.评价机构不规范

安全评价机构在安全评价中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煤矿安全评价工作涉及到三个部分:国家煤矿安监部门、评价机构、煤矿企业,三者关系如下图所示。

图 三方之间的关系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评价机构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评价工作如果在这个环节出现问题,将会严重影响评价结果。评价机构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1)一些评价机构管理不规范。

(2)有些小煤矿由于缺少资金对安全方面投入很少,再加上生产条件差,在生产过程中存在大量的危险因素,如果完全按国家规定来进行安全评价,能达到合格要求的很少,公司要是不对这些煤矿进行评价,公司将无法生存下去。所以即使评价人员再多,但如果这些小煤矿进行评价时没有严格按照国家要求去做,这样安全评价就起不到什么作用。

2.安全评价标准不完整

目前,安全评价存在几个关键性问题:一是安全评价中大多数是用一个定性的要求去评价,而没有一个定量的标准;二是煤矿安全评价中如何选取指标;三是评价中没有明确的目标值,在评价过程中,心中无数,有很大的盲目性等。

3.安全评价方法单一

安全评价方法的选择单一,影响了煤矿安全评价的质量。目前我国常用的评价方法有安全检查表、预先危险分析、事件树分析、事故树分析等多种方法。但是大多数中小煤矿在进行安全评价的过程中只采用安全检查表来进行评价。有时对一个系统的评价进行验证时需要两种或多种评价方法来互相验证,用一种评价方法满足不了煤矿生产系统的复杂要求。

三、对策

1.完善评价机构及评价工作

(1)提高评价机构人员的素质,建立安全评价质量保障机制。要搞好安全评价必须熟悉煤矿安全生产,学会多种分析方法,组建一个专业水平高的高效团队。根据安全评价工作的要求,我们可以从两方面着手进行工作:一方面在原有安全评价工作的人员中加强安全评价工作的专业知识水平训练,开展培训班;另一方面国家可以在某些高校当中开办一些相关的专业课程,培养一些专业性人才。

(2)评价机构要严格履行自己的职责。安全评价机构的任务就是帮助煤矿排查出有安全隐患的问题,对可能发生的事故的预防以及发生后可能产生的后果进行评价分析,给出安全可行的技术措施。评价过程必须严格按照国家的规定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绝对不能为了自身的利益,在评价过程中,走马观花,不实事求是。评价机构要正确使用自己的职权,客观公正地对煤矿企业进行评价,对煤矿中存在的问题要一一提出并要督促企业尽快处理查出的问题,确保企业的安全生产。

2.完善评价体系,建立安全评价标准

安全评价在评价过程中要做到有法可循,有法可依。这些依据要来自国家的有关安全的政策、法律法规等规定。安全评价并不是说说那么简单,它在实施过程中包含较强的技术性。要想做好这个工作应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要有上下一致的标准,使安全评价机构在煤矿企业中工作时具有目的性和针对性,能够更好地为煤矿这个特殊行业服务。安全评价标准的制定要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要有一定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要对危险程度进行合理分级,使安全评价工作层次分明。

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为了搞好煤矿安全工作,保障企业安全、高产高效地进行生产,下发文件明确安全评价机构的职责,提高安全评价工作监督管理水平,使评价工作走向整体化、合理化、制度化。

3.合理选用评价方法

有的评价方法在理论上可行,但由于现场条件的限制使用起来非常麻烦或者评价的结果不是十分正确,这时我们就要因地制宜换用其他的评价方法。所以,我们要合理科学地选用安全评价的方法,要有利于操作而且容易被现场采用。由于我国的安全评价工作起步比较晚,评价方法的选择存在一些问题,为此我们要从以下两方面进行改进。

(1)积极开展安全评价方法的科学研究。煤矿是一个人、机械、环境组成的一个复杂的生产系统。事故的发生不仅有人为的因素,也包含自然条件的因素,还有机械系统的影响,如果只使用目前适用于人工系统、自然系统或者机械系统的单个评价方法对煤矿进行评价是不科学的。评价方法选择正确与否在评价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影响到评价的准确性。我国现阶段主要以定性分析来进行安全评价,这在安全评价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对事故风险不能做出准确预测。为了改变这种状态,我们要研究出更多实用的、先进的、科学的评价方法,并希望国家能够重视培养这方面的人才,使我国的安全评价工作慢慢成熟起来,为煤矿企业安全生产提供高效的、准确的技术服务。

(2)加大煤矿安全评价技术的研发力度。煤矿行业是一个特殊的行业,它的工作场所大部分是在地下,工作环境条件复杂,而且生产系统复杂,所以它的危险因素很多,能够对煤矿危险因素辨识和评价的方法很不到位,还需要国家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在这方面进行技术研究和实用性软件开发等。

篇6

关键词 安全评价质量 因素 控制

一、前言

为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确保建设项目中的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保证建设项目建成后在安全生产方面符合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和规定。

二、前期准备

评价目的:第一,为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确保建设项目中的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保证建设项目建成后在安全生产方面符合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和规定。第二,为安全验收把关,确保建设项目正式投产之后,系统能够安全运行;保障作业人员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此外安全验收评价还可作为今后企业持续改进、提高安全生产水平的基准。第三,对未达到安全目标的系统或单元提出安全补偿及补救措施,以利于提高建设项目本质安全程度,满足安全生产要求;也通过检查建设项目在系统上配套安全设施的状况(完备性和运行有效性)来验证系统安全,为安全验收提供依据。为企业强化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为安全生产监督部门实行安全监管提供参考和依据。第四,验证安全设计专篇中安全措施和设施的落实和有效性。

三、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和分析

(一)危险化学品理化性质指标

根据《危险化学品名录》(2015年版)、《易制毒化学品目录》和《监控化学品名录》,项目涉及具有爆炸性、可燃性、毒性、腐蚀性的化学品的危险类别情况如表1所示,具体见附件危险化学品的理化性质表。其中,环氧丙烷、氯甲烷、甲苯为国家安监总局公布的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其危险化学品数据情况。

项目储罐区建有乙醇储罐,但项目一期工程生产工艺无使用乙醇工艺,已建成的乙醇储罐未储存乙醇,对此未对乙醇的理化性质进行辨识分析。

(二)易制毒化学品辨识分析

项目涉及的危险化学品有氢氧化钠、氯甲烷、环氧丙烷、甲苯、异丙醇、乙酸、盐酸。根据《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45号)项目所使用的盐酸、甲苯为第三类易制毒化学品。

(三)项目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分析结论

根据项目生产原辅料、生产工艺、生产设施及设备等情况辨识分析,项目存在火灾、爆炸、中毒、窒息、灼烫、高处坠落、车辆伤害、机械伤害等危险有害因素,主要分布在生产工艺设备及相关辅助作业环节和部位。项目所涉及的危险化学品环氧丙烷、氯甲烷、甲苯属于国家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甲苯、盐酸属于第三类易制毒化学品。通过对项目储存的危险化学品种类和数量统计,对照《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辨识得出,项目构成重大危险源,重大危险源等级为三级。通过对项目是否属于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和危险化学品使用企业辨识分析得出,项目属于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同时为危险化学品使用企业。

四、评价方法选择及理由说明

项目为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验收评价,评价的主要内容为项目建成后与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志规范符合性的定性评价,此次评价主要使用安全检查表法开展安全评价。本次评价采用的评价方法说明见表3所示。

五、结论

第一,项目通过安全验收评价进入正常生产阶段后要按照《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财企〔2012〕16号)要求提取使用安全生产费用。第二,项目应当在通过安全验收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按照《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办法》(国家安监总局令第48号)规定对项目职业病危害进行申报。第三,项目中涉及多种特种设备,应严格按照国家对特种设备的检测检验要求定期进行,对主要装置、设备(设施)进行维护与保养。项目应严格按照国家防雷设施检验规定定期对防雷设施进行检测检验。第四,项目应该按照《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国家安监总局令第40号)的规定每年开展一次重大危险源专项应急预案演练,每半年至少进行一次重大危险源现场处置方案演练。第五,项目生产原、辅料所涉及的甲苯、盐酸为易制毒化学品,项目按照《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45条)的规定办理了甲苯、盐酸易制毒化学品购买备案证明,有效期至2015年7月9日,建议企业在易制毒化学品购买备案证明到期前及时延续购买备案证明。第六,通过提高企业安全评价认识,加强政府对评价机构的监督管理,发挥社会监督作用,通过评价机构人员的培养、技术支撑能力的建设和内部管理制度的规范来加强评价机构自身能力建设,安全评价机构的工作质量才能得到提高,才能使安全评价真正为企业所用,并为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管理决策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从而达到减少安全事故的最终目的。第七,经辨识分析项目属于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和危险化学品使用企业,项目应该在竣工验收后按照《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和《危险化学品安全使用许可证实施办法》的规定申请办理危险化学品生产许可证和危险化学使用许可证。

(作者单位为淮南永泰安全生产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作者简介:李高东(1985―),男,山东枣庄人,本科,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安全评价。]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字:SCADA系统;安全性;层次分析法;综合评价

中图分类号:TM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302(2013)12-0071-03

0 引 言

SCADA(监视控制与数据采集)系统在电力、水利、石油天然气、化工、交通运输等各个领域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及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SCADA系统已不再像以往那样,是一个相对安全的物理隔离的系统。如今很多SCADA系统已与企业网络互联,变得相对开放透明,这使得SCADA系统面临诸多安全问题,如恶意病毒、信息泄漏和篡改、系统不能使用等。SCADA 系统是工业控制系统的核心,是国家关键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加强SCADA 系统的安全已经成为工业控制中一个不可忽略的问题,人们也越来越多地关注SCADA系统的安全性问题。SCADA系统的安全评价是分析安全性水平、提高系统安全性的重要手段。

目前,安全评价的方法有很多,通常包括定性安全评价方法和定量安全评价方法以及定量与定性结合的方法。常用的定性安全评价方法有安全检查表法、专家现场咨询观察法、故障假设分析法等,定量安全评价法包括故障树分析法、事件树分析法等,而定量与定性结合的安全评价法通常为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判法。本文将采用层次分析法对SCADA系统的安全性进行综合评价,来提高系统的安全性。

1 SCADA系统的安全性分析

SCADA 系统主要由控制中心、通信网络和现场设备(可编程逻辑控制PLC、远程终端单元RTU和智能控制设备LED)组成。控制中心是SCADA系统中安全性比较薄弱的环节,其组态软件主要是基于Windows、Unix、Linux等操作系统的,这些操作系统本身具有其脆弱性,所以使得控制中心极易受到恶意代码和病毒的攻击。SCADA系统的通信网络部分很可能出现一些漏洞,这些漏洞也是攻击者主要攻击的目标。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 SCADA系统已逐渐与企业网络互联,因此 SCADA系统很容易受到基于TCP/IP协议的攻击威胁。即使采用防火墙将它们隔离,在很大程度上起到防范的作用,但对于内部人员有意或无意的破坏也是无能为力的。而对于安装在基层各站的现场设备PLC、RTU、LED、传感器、通信设备等,很容易受到就近的雷击、高压电缆等的浪涌或雷电电磁脉冲的破坏,从而导致系统停止工作或者操作失灵,甚至于降低设备的使用寿命,使之带来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SCADA系统的操作与维护人员,是与系统接触最密切的人,他们的安全意识、专业素质及责任心,也关系到SCADA系统的安全性问题,所以,建立健全各种安全管理制度是SCADA 系统安全运行的有力保证。

2 SCADA系统层次分析综合评价模型的建立

2.1 SCADA系统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科学地全面地建立一个SCADA系统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是进行安全评价的关键,所建立的指标体系应该符合科学性、独立性、系统性、层次性以及实用性等原则。本文通过参阅各种资料及专家咨询,建立的SCADA系统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如图1所示。

2.2 SCADA系统安全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在SCADA系统安全评价的各个指标中,每个因素指标对SCADA系统的安全影响程度是不同的。为了恰当地表示出各个因素的影响程度,需要对各因素赋予相应的权重值。安全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很多,有Delphi法(专家评议法)、专家调查法、层次分析法等,本文依据层次分析法来确定指标的权重。

首先,将安全评价各指标因素分为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接着采用因素的两两比较,构造出各层次的所有判别矩阵,来将定性的因素定量化。构造两两比较判断矩阵时,评价者需要比较两个因素哪一个更重要,重要多少,因而需要对重要多少赋予一定的数值,采用1~9比例标度的重要度定义如表1所列。

3 结 语

目前,国内关于SCADA系统安全评价方面的研究较少,本文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层次分析法应用于SCADA安全评价研究,数据处理方便,具有实用性。文中建立的层次分析法综合评价模型能对SCADA系统的总体安全状况进行评价,可以起到提前预防的作用,对降低SCADA系统的危害以及随之带来的经济损失,保证SCADA系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参 考 文 献

[1]徐金伟.工业领域基础设施SCADA系统简介——关于我国SCADA系统信息安全的研究与思考[J].计算机安全,2012(1):14-17.

[2]余勇,林为民.工业控制SCADA系统的信息安全防护体系研究[J].信息网络安全, 2012(5):80-83.

[3]赵淑杰,张利,刘丹,等.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防洪安全评价研究[J].东北水利水电,2013(2):52-54.

[4]王中亚.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安全评价专家系统的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11.

[5]魏倩.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网络信息安全评价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08.

篇8

关键词:安全评价;旅游饭店企业;绩效;现状

中图分类号:F590.6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19-0153-05

引言

安全评价概括地讲,就是综合运用安全科学原理和相关科学的方法,特别是系统科学的方法,对系统的安全性(或危险性)进行分析、辨识和度量,预测和评价系统发生危险的可能性及其程度,寻求最佳对策,使系统达到事故率最低、损失最少、安全投资效益最高的最佳安全状态[1]。安全评价工作在中国开展时间不长,但该项工作的实施为中国安全生产形势的稳定好转已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许多学者对多种安全评价方法和评价体系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2]。

当前,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旅游饭店企业也得到蓬勃发展,在中国开展旅游饭店企业安全评价工作无论是对推进旅游饭店企业安全管理的科学化,还是为适应今后旅游饭店运行的高速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全面开展安全评价工作已是现代旅游饭店安全管理的发展趋势[3~4]。但由于安全评价工作在中国起步较晚,仅有一些学者对城市旅游地、旅游栈道、旅游生态安全、滨海旅游地等做了研究,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安全评价体系,因此,在实施过程当中尚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5~8]。

为进一步了解旅游饭店企业开展安全评价工作的实际状况,笔者对福建省福州市、厦门市、泉州市等九个地市的178家旅游饭店企业进行了调研,分析其实施安全评价工作的现状及所取得的效果。同时,针对目前旅游饭店企业安全评价工作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合理可行的对策措施,以期为旅游业有关部门推进安全评价工作提供科学依据[9]。

一、调查方法、对象及研究内容

1.调查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

2.调查对象:为随机抽取福建省福州、厦门、泉州、宁德、莆田、漳州、龙岩、三明、南平等共九个地市的178家旅游饭店企业(均为星级饭店)。

3.调研内容:包括旅游饭店企业对安全评价工作的接受程度、旅游饭店企业开展安全评价的目的、旅游饭店企业实施安全评价最为关注的问题、旅游饭店企业实施安全评价所取得的效果,主要表现为旅游饭店企业在安全设施、安全管理水平、安全事故发生频率等方面的改善情况。

二、结果与分析

(一)旅游饭店企业对安全评价工作的接受程度

根据调研的统计数据显示(见图1): 57.6%的旅游饭店企业对安全评价的接受程度的态度为很重视,25.3%的

图1旅游饭店企业对安全评价工作的接受程度

注:1为很重视;2为重视;3为无所谓;4为没有意义;5为很没有意义。

旅游饭店企业对安全评价的接受程度的态度为重视,只有0.8%的旅游饭店企业对于安全评价工作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同时也表明大部分旅游饭店企业已认识到安全评价工作的重要性,并积极开展安全评价工作,重视安全评价后的整改工作。

(二)旅游饭店企业开展安全评价的首要目的

对安全评价首要目的的调研数据选项,图2的数据显示:(1)45.7%的旅游饭店企业认为开展安全评价工作是为了提高安全水平,说明福建省大部分的旅游饭店企业安全管理人员对旅游饭店企业自身的安全已经有了一个深刻的认识。(2)10.4%的旅游饭店企业是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来开展安全评价的,19.1%的旅游饭店企业是由上级主管部门要求进行安全评价的。

两个方面都显示出了福建省仍有很多旅游饭店企业是由于来自政府方面的强制政策而不得不进行安全评价工作,体现出有些旅游饭店企业进行安全评价工作并非完全出于自愿,而是由于外界的压力。还有部分饭店企业是由于市场竞争需要而进行安全评价工作。

(三)旅游饭店企业实施安全评价最为关注的问题

图3的数据显示了旅游饭店企业实施安全评价最为关注的问题,具体分析如下:(1)提出的对策是否可行并有针对性,所占比例为44.7%。这说明在安全评价工作中,旅游饭店企业最为关注的还是所实施的评价是不是真正有利于旅游饭店企业自身的发展,这是旅游饭店企业安全意识提高的一种表现。(2)危险、有害因素能否辨别全面,所占比例为30.5%。这说明一些旅游饭店企业比较重视安全评价机构的能力和水平,且希望能够发现并解决所有的安全隐患。(3)评价报告能不能被通过的问题,所占比例为19.2%。这说明一些旅游饭店企业担心自身的安全设施设备、安全管理水平等硬件和软件达不到合格水平,从而会影响这些企业的正常经营活动。(4)安全预评价及评审所用的时间长短问题,所占比例为5.6%。因为安全评价工作完成后才能颁发安全生产许可证,评价报告一旦没有通过,旅游饭店企业就不能进行正常生产活动,因此,评价所用的时间太长,也会相应地影响旅游饭店企业的正常经营,也会给各方面带来很多恐慌。

(四)旅游饭店企业实施安全评价所取得的效果

1.安全评价前旅游饭店企业的安全状况。对这一部分数据,收集到的有效数据为169份。图4显示,进行安全评价前,绝大部分旅游饭店企业存在一些隐患,所占比例高达74.5%,

图4安全评价前旅游饭店企业的安全状况

注:1为存在很多安全隐患;2为存在一些安全隐患;3为安全状况良好。

其中有10.2%的旅游饭店企业存在着很多安全隐患,只有15.3%的旅游饭店企业安全状况良好。因此,可以看出福建省旅游饭店企业总体的安全状况不容乐观。为此,非常有必要对旅游饭店企业运行进行安全评价工作,这不仅是对旅游饭店企业人员的人身安全负责,也是对旅游饭店企业自身安全运行负责。

2.旅游饭店企业实施安全评价后取得的效果。

(1)企业对饭店地址选择、运行方案调整情况(如图5所示)。

图5数据显示:通过安全评价,绝大部分旅游饭店企业对饭店地址选择、运行方案进行过较大调整,所占比例为79.1%,说明旅游饭店企业本身确实存在的问题很多,需要改进;有部分调整的饭店企业占13.7%。通过旅游饭店企业的反馈意见获知,7.2%的旅游饭店企业是自身的安全管理水平已经达到了较高的水平,饭店地址选择、运行方案也很完整,所以这部分旅游饭店企业没有进行调整。

(2)提出的对策措施在项目初步设计时的整改情况(如图6所示)。

对这一部分数据,收集到的有效数据为164份,其中对提出的对策措施在项目初步设计时全部落实的旅游饭店企业有128家,所占比例为73.8%;部分落实的有36家,所占比例为26.2%;没有不落实的旅游饭店企业。可以看出,旅游饭店企业通过安全评价后,基本落实了评价机构所提出的对策措施,整体状况趋于良好。

(3)安全设施、安全管理水平、事故发生频率方面的改进情况分别(如图7、图8、下页图9所示)。

由上页图7、上页图8、图9可知,旅游饭店企业在实施安全评价以后,在安全设施和安全管理方面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1)安全设施方面,有55.4%的旅游饭店企业安全设施改进很大,44.6%有所改进,说明旅游饭店企业很重视安全设施设备的更新换代,投入了大量资金;(2)安全管理水平方面,48.3%的旅游饭店企业在安全管理水平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改善,51.2%的旅游饭店企业有所改善,0.5%的旅游饭店企业没有变化,说明旅游饭店企业在投入硬件设施的同时也很重视软件水平的提高,重视培养安全管理方面的人才;(3)安全事故发生频率方面,43.7%的旅游饭店企业安全事故发生频率明显减少,39.9%的旅游饭店企业安全事故发生频率有所减少,总体状况趋于良好,但是,不能忽略的是,还有16.4%的旅游饭店企业安全事故发生频率依然没有发生本质的变化。

对该现象,通过在旅游饭店企业反馈的意见和建议中,可以得出产生这种现象的两个原因:一是个别旅游饭店企业安全事故依旧多发,安全运行状况没有发生本质的改变;二是部分旅游饭店企业本身已经具备了很好的安全运营条件,采取了完备的安全事故预防措施,评价前后均没有发生安全事故。

(五)安全评价机构所存在的主要问题

依据调查数据,收到的有效数据为172份。由图10可知,旅游饭店企业认为安全评价所存在的核心问题是评价机构的收费问题,被调研的饭店企业反映所占比例高达60.8%,因为由此直接给饭店企业带来的是所要承受的经济负担,这一方面反映最为强烈的是中小规模的旅游饭店企业。其次,就是评价结论流于形式,所占比例为17.4%。

目前,许多评价机构进行安全评价时总是使用单一的模板格式进行安全评价报告的写作,而很多法律法规标准可能根本不适用于某些旅游饭店企业,缺乏有效的针对性。

还有部分旅游饭店企业认为,评价机构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参差不齐,评价机构所评价的内容与星级饭店的实际情况脱离,评价人员的服务态度差等,这些不利因素也会影响旅游饭店企业进行安全评价工作的积极性。

此外,被调研的旅游饭店企业所反映的问题还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评价周期时间太长,能否提高评价机构的办事效率以免影响旅游饭店企业的正常经营活动;二是应适当地增加评价机构的数量以扩大其竞争的力度,以更好地为旅游饭店企业自身服务。

三、对策与建议

从对福建省旅游饭店企业实施安全评价工作绩效现状分析可以看出,目前福建省还有相当数量的旅游饭店企业对饭店的安全评价工作的认知度不高;不少旅游饭店企业安全意识淡薄,并不是出于自愿接受安全评价工作。但是鉴于中国旅游业安全的严峻形势,在现阶段,还必须要按照政府的强制政策和法律法规来推进饭店企业的安全评价工作。笔者针对安全评价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1.收费偏高。突出反映在很多中小规模的旅游饭店企业(尤其是经济性饭店),所收评价费用给一些旅游饭店企业带来了不小的经济负担。建议国家旅游相关部门尽快出台安全评价收费标准指南,使旅游饭店企业在预算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参考,增强其透明度。同时,考虑到各个省份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建议可以把权力下放到各个省份,根据该省份旅游饭店企业的经济发展水平,制定相应的安全评价收费标准细则。

2.安全评价耗时较长。安全评价耗时较长影响旅游饭店企业的正常运行时间,安全评价机构在保障安全评价质量的前提下,应尽可能缩短评价时间,减少不必要的、烦琐的安全评价程序,避免影响饭店企业的正常运营。

3.安全评价间隔周期短。部分旅游饭店企业反映安全评价比较频繁,且评价内容非常琐碎,应考虑在保证安全水平和安全性能的基础上把安全评价间隔周期适当延长。

4.专业技术人才缺乏。部分旅游饭店企业反映某些专业安全知识和问题在国内缺乏技术精湛的专家,应该增强对相关行业专业人员的培训和继续教育,提高其专业技术水平和安全技术能力。

5.安全评价工作的宣传力度不够。尤其表现在安全评价机构方面,对此,政府、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和相关的安全评价机构都应该加强对饭店安全评价工作的宣传活动,使安全评价工作深入人心,加强全民安全意识,提高旅游饭店企业的整体安全水平。

6.安全评价报告还存在一定的缺陷。对此应该突出重点,加强对重点危险、有害因素的分析和比较,避免分析、预测危险、有害因素单元时发生漏项等。

结论

1.旅游业的安全评价制度已经初步形成,安全评价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程度的进展。通过开展饭店安全评价工作,旅游饭店企业在安全运营意识、安全管理水平、安全技术方面也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改善,安全事故总体上呈现下降趋势。

2.目前安全评价工作尚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如收费偏高、安全评价耗时较长、安全评价间隔周期短、专业技术人才缺乏、安全评价工作的宣传力度不够、安全评价报告还存在一定的缺陷等。

3.旅游业安全形势依旧严峻,国家旅游有关部门应制定系统规范的法律法规来保障旅游安全评价工作。如尽快制定和出台《旅游安全评价条例》等法规文件,使旅游安全评价工作走上法制化轨道,从而促进旅游业健康、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安全评价:第3版[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5.

[2]成连华,李树刚,林海飞.基于过程方法的企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方法[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7,(1):66-69.

[3]P.Lois,J.Wang and A.Wall.Formal safety assessment of cruise ships[J].Tourism Management,2004,(1):93-109.

[4]Perry W.Hystad,Peter C.Keller.Towards a destination tourism disaster management framework: Long-term lessons from a forest fire disaster[J].Tourism Management,2008,(29):151-162.

[5]王丽华,俞金国.城市旅游地旅游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安全与环境工程,2010,(2):85-89.

[6]李若凝,王晶,程柯.云台山旅游景区生态安全评价与优化对策[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71-75.

[7]赵莹雪,郑海燕.滨海旅游地生态安全评价体系初探[J].商业时代,2008,(28):101-102.

[8]宋建学,袁英保,刘.旅游栈道安全评价技术研究[J].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2008,(3):129-132.

[9]樊晶光,王宝,等.660家企业实施安全评价工作绩效现状分析[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8,(2):45-49.

Analysis on the Safety Assessment Performance in Tourism Hotel Enterprises

――A Case Study of 178 Star Hotels in Fujian Province

GAO Ling,JING Xiu-yan

(Tourism Department,Minjiang College,Fuzhou 350108,China)

Abstract:To further improve the safety assessment work and to learn the implementation situation of safety assessment in tourism hotel enterprises,178 tourism hotel enterprises from all sections of Fujian province were investigated.Based on the safety situation of those hotel enterprises before safety assessment,the project site selection situation,the process adjustment situation and the measure correction situation during tourism safety assessment,and the improvement situation in safety facilities,safety management ability and accident frequency after safety assessment,the actual performance of implementing safety assessment in hotel enterprises was obtained.Besides,current problems existing in safety assessment were pointed out and corresponding counter measures were presented in tourism hotel enterprises of Fujian province.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