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09 08:25:27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新古典金融学,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论文摘要:本文在对行为金融学的发展历史和理论体系介绍的基础上,探讨了深度心理学在行为金融学领域应用的方法,也就是利用深度心理学的方法提高投资者投资能力。
经济学和心理学两个在发展过程中有着割不断关系的学科,在现在越来越表现出了相互融合的趋势。金融学作为经济的皇冠,在这场变革中当然也是产生出了行为金融学这一巨大的成果,集中体现就是2002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颁给了始终坚持自己是心理学家的kahneman。但是在现在的行为金融学中,主要的心理学理论还是认知学派的,而且多是以经济学的方式来利用心理学的理论。本文就是在于探讨用除认知心理学以外的心理学理论和方法在改善投资者投资能力可能性,尤其是利用深度心理学的方法。
一、行为金融学的发展来源
1776年,斯密《国富论》的出版标志着经济学作为一门学科的独立,此时经济学被定义为对财富的生产和分配的科学。到了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的代表人物马歇尔那里,他说::“经济学是一门研究财富的学问,同时也是一门研究人的学问。”。在新古典主义经济学提到的两个基本假设之一的:人们充分利用所有可以获得的信息做决策,这一假设就足见对人的重视。为以后经济学在在对人的讨论方面奠定了基础,虽然这里的人是完全理性的人。
1947年herbert simon考虑到人的心理因素在经济行为中的作用,提出“有限理性”理论。“有限理性”是对新古典经济学关于“绝对理性”的否定,经济学对人的认识开始考虑现实的人的实际情况。
到了20 世纪70 年代, 心理学家kahneman 和tversky基于认知心理学的理论, 在“有限理性”假设的基础上, 更进一步提出了既非完全理性, 又不是凡事皆自私的“现实人”假定。他们的《不确定状态下的判断:启发式法则和偏差》和《前景理论:风险状态下的决策分析》两篇文章中侧重于研究人们在风险下进行判断和决策的过程,提出了决策心理学的重要理论:“前景理论”。kahneman也因为在此方面的突出贡献获得了2002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该理论对行为金融学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它的提出标志着行为金融学的真正兴起。
二、行为金融学的研究体系
行为金融学(behavioral finance)是一门介于心理学和经济学之间的边缘学科,就是以决策心理学的理论和研究为基础,探讨投资者的真实投资决策过程中的行为规律及心理机制,试图去解释在决策过程中,情绪和认知过程是如何对投资者的具体投资活动产生作用的。行为金融学将金融学、心理学、行为科学、人类学、社会学等学科融合在一起,来研究投资者实际决策行为对金融市场的运行和金融产品的定价的影响。
hersh shefrin认为行为金融学的研究主题分为三部分:直觉驱动偏差、框架依赖和无效市场。启直觉驱动偏差主要是指投资者在形成认知和做决策时存在着一些经验规则及与此相联系的系统性偏误, 从而导致个人在金融市场上表现出一系列的偏差。框架依赖是指个人因为情景和问题的陈述与表达不同会有不同的选择。无效市场是指在直觉驱动偏差和框架依赖的作用下导致价格偏离基本面价值。
在这三个主题中,要追究根本无疑前两个是主要讨论的对象,不只是因为无效市场是由他们产生,而且更重要的是前两个方面都是关于人的行为偏差的描述。在此试图用深度心理学的观点来解释这些行为的原因,已达到利用深度心理学的方法来帮助投资者提高投资能力的目的。
在直觉驱动偏差中,hersh shefrin主要指出了下面的一些影响人正确抉择的经验规则:典型性、过度自信、锚定、模糊性规避。在框架依赖中主要指出了:损失厌恶、协调决策、享乐式编辑、认知与情绪方面、自我控制、后悔、货币幻觉。
三、深度心理学在行为金融学中的应用方式
从以上对现在行为金融研究的陈述,发现在行为金融学还是主要在研究一些“金融怪象”,这些现象是用经典的金融理论所解释不了的,而且用的方法基本就是由心理学借鉴过来的实验法,在此基础上利用认知心理学的理论作基础来帮助解释。也就是说,在现有的行为金融学里还是在用基于统计学的研究来解释人的行为动机。那样对个人投资者来说,他们即便了解了这些现象但对自己的实际帮助在那呢?因为这些现象的根源很深,我们在实际的投资过程中尼要认识自己的这些错误都很难,你说要完全改过那就是更加的难上加难了。所以说需要用另外的眼光,用一种更加长远的方式来认识这些问题,从而寻找方法来逐渐帮助个人投资者来提高其投资能力
在kahneman的理论体系里,他提出了一种将人的认知过程区分为“直觉”和“推理”,并对二者做出了详细的区分。通过这个行为金融学里重要的理论——前景理论的前提,会发现直觉是很多很多错误的根源。这也就自然的想到了荣格关于人的意识功能的划分:感觉、思维、情感和直觉。在荣格这里,直觉是“直觉这种功能使你看见实际上看不见的东西,这是你自己在事实上做不到的。但直觉能为你做到,你也信任它”;“在你必须处理陌生情况而又无既定的价值标准或现成的观念可遵循的时候,你就会依赖直觉这种功能。”和“但你处于一种直觉的状态,你通常不再注意细节。”,可以看出这和kahneman给直觉的功能是一样的。
在荣格看来直觉更多的事无意识的表现,它可以无处不在的通过域下过程来影响你。这就是问题的所在那就是要改变直觉,就需要深入我人类的无意识当中来认识它和改变它。也就是说,最深刻的变化应该是从无意识的工作进行起。在这种情况下,荣格学派代表的深度心理学就是要针对人类的无意识来进行工作的。那深度心理学在行为金融学领域,也就是在帮助个人改善投资能力是最彻底和最好的。
参考文献
[1]【美】萨缪尔森;诺德豪斯.经济学(第十七版).北京: 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
论文摘要:本文在对行为金融学的发展历史和理论体系介绍的基础上,探讨了深度心理学在行为金融学领域应用的方法,也就是利用深度心理学的方法提高投资者投资能力。
经济学和心理学两个在发展过程中有着割不断关系的学科,在现在越来越表现出了相互融合的趋势。金融学作为经济的皇冠,在这场变革中当然也是产生出了行为金融学这一巨大的成果,集中体现就是2002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颁给了始终坚持自己是心理学家的Kahneman。但是在现在的行为金融学中,主要的心理学理论还是认知学派的,而且多是以经济学的方式来利用心理学的理论。本文就是在于探讨用除认知心理学以外的心理学理论和方法在改善投资者投资能力可能性,尤其是利用深度心理学的方法。
一、行为金融学的发展来源
1776年,斯密《国富论》的出版标志着经济学作为一门学科的独立,此时经济学被定义为对财富的生产和分配的科学。到了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的代表人物马歇尔那里,他说::“经济学是一门研究财富的学问,同时也是一门研究人的学问。”。在新古典主义经济学提到的两个基本假设之一的:人们充分利用所有可以获得的信息做决策,这一假设就足见对人的重视。为以后经济学在在对人的讨论方面奠定了基础,虽然这里的人是完全理性的人。
1947年Herbert Simon考虑到人的心理因素在经济行为中的作用,提出“有限理性”理论。“有限理性”是对新古典经济学关于“绝对理性”的否定,经济学对人的认识开始考虑现实的人的实际情况。
到了20 世纪70 年代, 心理学家Kahneman 和Tversky基于认知心理学的理论, 在“有限理性”假设的基础上, 更进一步提出了既非完全理性, 又不是凡事皆自私的“现实人”假定。他们的《不确定状态下的判断:启发式法则和偏差》和《前景理论:风险状态下的决策分析》两篇文章中侧重于研究人们在风险下进行判断和决策的过程,提出了决策心理学的重要理论:“前景理论”。Kahneman也因为在此方面的突出贡献获得了2002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该理论对行为金融学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它的提出标志着行为金融学的真正兴起。
二、行为金融学的研究体系
行为金融学(Behavioral Finance)是一门介于心理学和经济学之间的边缘学科,就是以决策心理学的理论和研究为基础,探讨投资者的真实投资决策过程中的行为规律及心理机制,试图去解释在决策过程中,情绪和认知过程是如何对投资者的具体投资活动产生作用的。行为金融学将金融学、心理学、行为科学、人类学、社会学等学科融合在一起,来研究投资者实际决策行为对金融市场的运行和金融产品的定价的影响。
Hersh Shefrin认为行为金融学的研究主题分为三部分:直觉驱动偏差、框架依赖和无效市场。启直觉驱动偏差主要是指投资者在形成认知和做决策时存在着一些经验规则及与此相联系的系统性偏误, 从而导致个人在金融市场上表现出一系列的偏差。框架依赖是指个人因为情景和问题的陈述与表达不同会有不同的选择。无效市场是指在直觉驱动偏差和框架依赖的作用下导致价格偏离基本面价值。
在这三个主题中,要追究根本无疑前两个是主要讨论的对象,不只是因为无效市场是由他们产生,而且更重要的是前两个方面都是关于人的行为偏差的描述。在此试图用深度心理学的观点来解释这些行为的原因,已达到利用深度心理学的方法来帮助投资者提高投资能力的目的。
在直觉驱动偏差中,Hersh Shefrin主要指出了下面的一些影响人正确抉择的经验规则:典型性、过度自信、锚定、模糊性规避。在框架依赖中主要指出了:损失厌恶、协调决策、享乐式编辑、认知与情绪方面、自我控制、后悔、货币幻觉。
三、深度心理学在行为金融学中的应用方式
从以上对现在行为金融研究的陈述,发现在行为金融学还是主要在研究一些“金融怪象”,这些现象是用经典的金融理论所解释不了的,而且用的方法基本就是由心理学借鉴过来的实验法,在此基础上利用认知心理学的理论作基础来帮助解释。也就是说,在现有的行为金融学里还是在用基于统计学的研究来解释人的行为动机。那样对个人投资者来说,他们即便了解了这些现象但对自己的实际帮助在那呢?因为这些现象的根源很深,我们在实际的投资过程中尼要认识自己的这些错误都很难,你说要完全改过那就是更加的难上加难了。所以说需要用另外的眼光,用一种更加长远的方式来认识这些问题,从而寻找方法来逐渐帮助个人投资者来提高其投资能力
在Kahneman的理论体系里,他提出了一种将人的认知过程区分为“直觉”和“推理”,并对二者做出了详细的区分。通过这个行为金融学里重要的理论——前景理论的前提,会发现直觉是很多很多错误的根源。这也就自然的想到了荣格关于人的意识功能的划分:感觉、思维、情感和直觉。在荣格这里,直觉是“直觉这种功能使你看见实际上看不见的东西,这是你自己在事实上做不到的。但直觉能为你做到,你也信任它”;“在你必须处理陌生情况而又无既定的价值标准或现成的观念可遵循的时候,你就会依赖直觉这种功能。”和“但你处于一种直觉的状态,你通常不再注意细节。”,可以看出这和Kahneman给直觉的功能是一样的。
在荣格看来直觉更多的事无意识的表现,它可以无处不在的通过域下过程来影响你。这就是问题的所在那就是要改变直觉,就需要深入我人类的无意识当中来认识它和改变它。也就是说,最深刻的变化应该是从无意识的工作进行起。在这种情况下,荣格学派代表的深度心理学就是要针对人类的无意识来进行工作的。那深度心理学在行为金融学领域,也就是在帮助个人改善投资能力是最彻底和最好的。
参考文献
[1]【美】萨缪尔森;诺德豪斯.经济学(第十七版).北京: 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
关键词:行为金融学;深度心理学;投资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9-0126-01
经济学和心理学两个在发展过程中有着割不断关系的学科,在现在越来越表现出了相互融合的趋势。金融学作为经济的皇冠,在这场变革中当然也是产生出了行为金融学这一巨大的成果,集中体现就是2002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颁给了始终坚持自己是心理学家的Kahneman。但是在现在的行为金融学中,主要的心理学理论还是认知学派的,而且多是以经济学的方式来利用心理学的理论。本文就是在于探讨用除认知心理学以外的心理学理论和方法在改善投资者投资能力可能性,尤其是利用深度心理学的方法。
一、行为金融学的发展来源
1776年,斯密《国富论》的出版标志着经济学作为一门学科的独立,此时经济学被定义为对财富的生产和分配的科学。到了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的代表人物马歇尔那里,他说::“经济学是一门研究财富的学问,同时也是一门研究人的学问。”。在新古典主义经济学提到的两个基本假设之一的:人们充分利用所有可以获得的信息做决策,这一假设就足见对人的重视。为以后经济学在在对人的讨论方面奠定了基础,虽然这里的人是完全理性的人。
1947年Herbert Simon考虑到人的心理因素在经济行为中的作用,提出“有限理性”理论。“有限理性”是对新古典经济学关于“绝对理性”的否定,经济学对人的认识开始考虑现实的人的实际情况。
到了20 世纪70 年代, 心理学家Kahneman 和Tversky基于认知心理学的理论, 在“有限理性”假设的基础上, 更进一步提出了既非完全理性, 又不是凡事皆自私的“现实人”假定。他们的《不确定状态下的判断:启发式法则和偏差》和《前景理论:风险状态下的决策分析》两篇文章中侧重于研究人们在风险下进行判断和决策的过程,提出了决策心理学的重要理论:“前景理论”。Kahneman也因为在此方面的突出贡献获得了2002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该理论对行为金融学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它的提出标志着行为金融学的真正兴起。
二、行为金融学的研究体系
行为金融学(Behavioral Finance)是一门介于心理学和经济学之间的边缘学科,就是以决策心理学的理论和研究为基础,探讨投资者的真实投资决策过程中的行为规律及心理机制,试图去解释在决策过程中,情绪和认知过程是如何对投资者的具体投资活动产生作用的。行为金融学将金融学、心理学、行为科学、人类学、社会学等学科融合在一起,来研究投资者实际决策行为对金融市场的运行和金融产品的定价的影响。
Hersh Shefrin认为行为金融学的研究主题分为三部分:直觉驱动偏差、框架依赖和无效市场。启直觉驱动偏差主要是指投资者在形成认知和做决策时存在着一些经验规则及与此相联系的系统性偏误, 从而导致个人在金融市场上表现出一系列的偏差。框架依赖是指个人因为情景和问题的陈述与表达不同会有不同的选择。无效市场是指在直觉驱动偏差和框架依赖的作用下导致价格偏离基本面价值。
在这三个主题中,要追究根本无疑前两个是主要讨论的对象,不只是因为无效市场是由他们产生,而且更重要的是前两个方面都是关于人的行为偏差的描述。在此试图用深度心理学的观点来解释这些行为的原因,已达到利用深度心理学的方法来帮助投资者提高投资能力的目的。
在直觉驱动偏差中,Hersh Shefrin主要指出了下面的一些影响人正确抉择的经验规则:典型性、过度自信、锚定、模糊性规避。在框架依赖中主要指出了:损失厌恶、协调决策、享乐式编辑、认知与情绪方面、自我控制、后悔、货币幻觉。
三、深度心理学在行为金融学中的应用方式
从以上对现在行为金融研究的陈述,发现在行为金融学还是主要在研究一些“金融怪象”,这些现象是用经典的金融理论所解释不了的,而且用的方法基本就是由心理学借鉴过来的实验法,在此基础上利用认知心理学的理论作基础来帮助解释。也就是说,在现有的行为金融学里还是在用基于统计学的研究来解释人的行为动机。那样对个人投资者来说,他们即便了解了这些现象但对自己的实际帮助在那呢?因为这些现象的根源很深,我们在实际的投资过程中尼要认识自己的这些错误都很难,你说要完全改过那就是更加的难上加难了。所以说需要用另外的眼光,用一种更加长远的方式来认识这些问题,从而寻找方法来逐渐帮助个人投资者来提高其投资能力
在Kahneman的理论体系里,他提出了一种将人的认知过程区分为“直觉”和“推理”,并对二者做出了详细的区分。通过这个行为金融学里重要的理论――前景理论的前提,会发现直觉是很多很多错误的根源。这也就自然的想到了荣格关于人的意识功能的划分:感觉、思维、情感和直觉。在荣格这里,直觉是“直觉这种功能使你看见实际上看不见的东西,这是你自己在事实上做不到的。但直觉能为你做到,你也信任它”;“在你必须处理陌生情况而又无既定的价值标准或现成的观念可遵循的时候,你就会依赖直觉这种功能。”和“但你处于一种直觉的状态,你通常不再注意细节。”,可以看出这和Kahneman给直觉的功能是一样的。
在荣格看来直觉更多的事无意识的表现,它可以无处不在的通过域下过程来影响你。这就是问题的所在那就是要改变直觉,就需要深入我人类的无意识当中来认识它和改变它。也就是说,最深刻的变化应该是从无意识的工作进行起。在这种情况下,荣格学派代表的深度心理学就是要针对人类的无意识来进行工作的。那深度心理学在行为金融学领域,也就是在帮助个人改善投资能力是最彻底和最好的。
参考文献
[1]【美】萨缪尔森;诺德豪斯.经济学(第十七版).北京: 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
【何志雄先生,文华新城集团执行委员会董事,在加拿大和中国的私募股权、风险投资、投资银行、企业融资、上市公司管理、矿业资源及传媒、慈善等方面拥有超过20年的丰富经验;他获有多伦多大学金融学硕士学位、北京大学管理学硕士学位及国际经济学学士学位,曾于中国人民大学中美经济学培训中心(福特班)毕业。同时担任香港复康会委员,香港麦理浩医院院监,香港医院西联网招标委员会委员,亦为香港上善基金会的创始人之一,事业之余不忘回馈社会。】
有为于金融,亦无为于金融
“商界的最高境界,相信是接近道的感觉。摸索中,你知道应该什么时候向左转,什么时候向右转,转的力度有多大。除了道之外,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把你固定住。你越没有自己,道的感觉就越强,你的灵性就越接近上天的力量,进入无为而无所不为的状态。”――这是何志雄先生对于“商”的言论。
“道”虚无缥缈,难以捉摸,但是“商”却实实在在,看得见,摸得着,从中亦可以得窥何志雄先生过往的从业历程。顺着其事业的足迹,挖掘其时代脉络下的故事与人生感悟,以及思想的火花,不啻于听一场精彩的演讲,看一本言论新颖的书,让人有灵性之悟,有茅塞顿开之感。
何志雄先生何许人?为香港金融界中一位颇有知名度的专业人士。他在广州出生,在中国知名学府北京大学毕业,先后获得北京大学国际经济系学士学位,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硕士学位,并在中国人民大学中美经济学培训中心(福特班)毕业。1989年他前往加拿大,又在加拿大知名学府多伦多大学求学深造,获取金融学硕士学位,完成向金融专业人才的完美转变,攀登于金融之路上,以本我彰显人生之色彩。
何志雄先生的金融之路是从加拿大展开。当时他主持收购Pacific Gold Corporation,担任执行董事兼副总经理,此为一家在加拿大多伦多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公众公司,工作重点为在美国密西西比州的监水井作业。加拿大的工作经历显然令他记忆深刻,为此他用了一年时间,与北京电视台合作,倡议、融资、安排、出镜、写稿,拍摄了一部长达9集的电视纪录片《加拿大纪行》,赞助商包括世界上最大的航空模拟器公司CAE等四家大公司,成片于1994年,并在北京电视台等十四家电视台播出。令他回味起以前因为在中央电视节目主持大赛业余组中获得第四名(现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张泽群当年获同组第三),而得以在电视台工作的经历和在加拿大两家电台从事电台主持的经历。
但何志雄先生的工作重心依然是金融,主业也是金融,1997年回到香港后,他依然是从事风险投资等金融业务,并先后任职于不同的金融公司。他曾为元成基业之首席投资官,此为一香港风险基金公司,主要专注于早期阶段的科技投资及可立即在香港转换成上市股票的投资;他亦曾为香港Laidlaw Pacific (Asia) Limited之执行董事,Laidlaw Global Corporation中国区的首席代表,此为一华尔街投资银行;他并参与了亚洲太平洋电线电缆有限公司对中国及东南亚的所有投资,此为一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十亿美元投资的公司。
这一段工作经历,带给何志雄先生的是更加丰富的行业经验,更加精彩的人生阅历,也为他的金融之路夯实了基础,使他坦然地去迎接新的挑战和机遇。因而在两年前,他加入到文华新城集团,担任执行委员会董事,亦为文华新城集团旗下的文华新城理财顾问有限公司之项目总监。文华新城集团总部位于香港,主要关注首次公开上市及采矿、石油及天然气以及新型能源项目,也是最早进入中国的有关海外上市的财务顾问和矿业方面的投资顾问,刚刚完成世界上最大的铬矿的巨大融资。
何志雄先生在文华新城集团负责投资管理,到此时,他已经拥有超过15年的金融从业经验,已经是一名行业内的资深专业人士。而在金融服务的领域里,没有什么比专业才能更为重要,对于他来说,以国际视野配合区域性的经验,为客户提供更有效的金融服务,在这样一个大的环境下,是为“有为”,而在他内心深处,却一直保持着“无为”的本心。
在金融之路上,何志雄先生一直努力地去使自己保持一颗童心,在过程之中不为贪欲所迷惑,并时时保持清醒,做一个清醒的好人,在坚持原则性和灵活性之间找到平衡,懂得时刻准备好向所有人学习,懂得在社会中如何不断提升自己,懂得如何在不公平的情况下保持公平性。为此他认为要学习的,正是那种共荣共存的智慧,在中西文明中找到生存和统一之道。
而这个“道”,就是一种境界,或许终会达至“无为而无所不为”,在这个“有为”的社会中,发挥最佳的作用。
新古典儒家,君子自强不息
“其实,商界上最重要的,不是你的赚钱能力,而是你的缘分和把握缘分的能力。有了缘分,能够把握,你可以请其它有赚钱能力的人去执行。万事万物,看似孤立,其实,它们都是安排好的。千万人争得你死我活,为什么偏偏是他胜出,都不是偶然的!都是命运安排好的!只有跳出五行六欲的人们,才会真正明白这里的道理!”――何志雄先生之言论。
在何志雄先生身上,最让人叹服的地方,就是他在事业进行的同时,能够融汇人生之哲理,常常思考,每有研究,均能够直指中国传统文化内核。他称自己对国学是业余的研究,但他每年都几乎翻阅百余本相关书籍,亦会在读书有感之时,写下自己的感悟,也会写下一些自己的文章心得,并试图去找到一种能为政府接受、为既有利益者接受、也能够为西方接受并认可的东西。
为此何志雄先生在自我积累的基础之上,提出“新古典儒家思想”。即用先秦思想,配合西方现代可以吸收的东西,核心是中国的传统思想,也必须是中国先秦的思想和基础。因为他认为中国很早就有很多优秀的东西,譬如民主、人权、自由、和在很早就有提出,并不是西方所独有。这是一个可以与西方文明相统一的基础。西方的东西可以学习,只要以中国传统为基础就行。何志雄先生主张,用天的概念统一中西方文明。因此他认为在这样一个状态下,有很多可以做到的地方。比如宗教,它需要重新寻找形式、方法、和传播方式, 应该在全球化的条件下, 各种宗教逐渐统一起来, 而新古典儒家、佛家、道家提供一个统一的基础。
概括来讲,新古典儒家思想是指――先秦儒家思想中的人文主义、人道主义的、人本主义、民本主义、民(人)权主义、与民主主义,但是又与佛家道家背后的人的灵魂部分相结合的、既入世又出世的儒家思想,它是与一切宗教都可以兼容的、人类在行动方法和政治方法上的一套处理哲学,它是全球伦理道德统一和结合东西方文明的核心内容之一。它是先秦的儒家,是的儒家、自由的儒家、人道的儒家,是“人格单一化”与“俗圣二元化”有机结合的儒家,是与佛道相通的儒家。
中国现在的思想, 应该是以新古典儒家、佛家、道家为核心, 吸收西方文明的精华, 并将其提升至一个新的高度,同时在形式方面或“术”方面提升自己。在不远的将来,中西方文明两者看上去、感觉上却没有什么区别。就像钢化玻璃与有机玻璃看上去一样, 但两者的物质结构、物理指标是不同的, 只有在一定条件下, 它们的区别才会显现出来。即使在现在的条件下看上去差不多。人们不能拿“相”、“色”去判断“性”, 前者好不一定后者好,反之亦然。但是“性”代表长远的东西,代表“相”可能变动的方向,代表未来可能产生的结果。现在的“色”、“名”、“相”都是往昔种下的“因”所造成的, 包括改革开放、百年抗争的岁月、几千年的专制等等。而当改革开放到今天这一程度, 势力的崛起需要向世界展示新的“色”、“名”、“相”的时候, 中国潜在的“性”, 即中国的儒释道思想才会真正地显现出来。
当然,何志雄先生认为自己还有非常之多的不足,他说自己只是一滴水,“与先人相比,什么都不是”。因而他最喜欢的就是徜徉书海之间,以书为舟,以勤为径,除了每天晚上和周末学习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就是思考写作更多的东西。最直观的主题就是,做人、生意、文化与社会之间的平衡,即从做好人,做好生意,引领文化,创造价值,并身体力行地去回馈社会,做好事,做善事,做一个普通的人应该做的事。
何志雄先生相信――您的善行,正在影响着周边的人,影响着他们的从商之道和为人处事的方法。就像千万个发光点一样,逐渐的,光会越来越亮,善的力量越来越大,世界因您而改变。因此何志雄先生在投资中的理念就是,以快于别人几步的方法进到一个别人还没有意识到的领域,然后通过经营赚钱,达到“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这样一个状况。
一直以来,何志雄先生也是努力地践行自己的理念,事业之余不忘回馈社会,他担任香港复康会委员,亦为香港上善基金会的创始人之一,三年前在北京代表基金会参与创办非牟利性的机构上善医院,拥有大概200个床位,服务于广大的病患人群。另外他亦有心愿,正在筹备天仁安沃慈善基金,准备首先用现代传媒方法进行中国传统文化的全球推广;另外一个是大兴老人院,因为中国老龄化趋势加重,如此可以使老人得到更好地照顾;第三就是兴办教育,帮助读不起书的孩子,积极捐资助学。
关键词:实物期权;Ito引理;Bellman方法;或有债权分析
引言
作为20世纪末2l世纪重要的研究成果,实物期权(RealOption)是为数不多的由金融学界“反哺”经济学界的经济理论。它的创立为投资决策提供了新的思维,同时也更好解释了一些传统经济理论无法解释的投资问题,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投资理论的不足。
实物期权由金融期权演变而来。Bachelier(1900)首次使用布朗运动(Brownian Motion)和鞅(Martingale)来描述证券价格在连续时间中的运动过程,Sprenkle(1961)引入了几何布朗运动(Geometric Brownian Motion),之后在Boness(1964)、Samuelson(1965)等众多学者的共同努力下,Black and Scho~s(1973a)、Me~on(1973)正式解决了金融期权定价的问题。
Black-Scholes(1973a)之后,期权定价成为金融资产定价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与此同时,也有一些文献开始另辟蹊径,利用期权定价的思想研究了不确定性下的决策问题,克服了传统NPV法则的不足。在新古典的投资理论中,企业投资决策往往会用到Jorgenson(1963)和Tobin(1969)的理论,而Dixit and Pindyck(1994)认为这两种理论背后的渊源均是NPV法则,也即当NPV>0时企业选择投资,但是这种方法忽略了未来现金流的不确定性以及信息不对称,使得项目价值被低估,因而新古典投资理论的投资决策在不确定的投资环境中将偏离最优的决策,而且这一偏离将随着不确定性程度的提高而变大。Dixit and Pindyek(1994)也持有同样的观点,他们认为实际投资中不可逆、可延迟、未来现金流未定的特质决定了NPV法则的无效性。为了更好解决不确定下投资决策问题,学者们将期权引入到分析当中。Black-Scholes(1973b)首先引入期权定价的方法研究了公司负债的定价问题。Myers(1977)认为,当投资环境具有较强不确定性时,NPV法则将低估实际投资成本,认为企业拥有的投资选择权也具有价值。在此基础上Myers首次提出了实物期权的概念,认为企业的投资选择权也应包含在投资成本之中。Ross(1995)、Trigeorgis(2000)也提出了类似的观点,进一步拓展了实物期权理论。
在模型的建立上,主流文献一般使用Bellman方法和或有债权分析法(contingent Claims Analysis)。或有债权分析法涉及寻找孪生证券(Twins Secu6ty),即在金融市场中找到一种能够刻画项目现金流的证券组合,将其市场价格直接作为投资期权的价值。Manson and Merton(1985)认为,如果能够找到孪生证券,实物期权定价就将迎刃而解。但是Trigeorgis(1996)指出,要找到这种证券相当困难,而且也涉及到折现率确定上的问题,因此或有债权分析法在文献中并不常见,这也是实物期权文献与金融期权文献的最大的不同之处。
从方法论的角度,主流文献一般认为实物期权能够有效改善NPV法则的不足。Myers(1977)认为,当投资环境不确定时,企业投资的选择权具有价值。从机会成本的角度,企业应当将这一价值考虑到投资成本中,在这种观点下,单纯使用NPV进行投资决策的最终结果就是导致过度投资。Trigeorgis(1996)用实物期权的思想改进了NPV法则,引入了战略NPV,将其定义为项目NPV加上投资机会的价值,弥补了传统NPV法则决策的不足。在实物期嗫蚣芟拢每个项目都会存在一个阈值(Threshold Value),当决策变量触发该阈值时企业就进行决策,否则选择等待。
除了解决投资问题以外,实物期权在很多领域都有用武之地,正如期权的英文Option原意为选择,只要涉及到选择,从本质上就是实物期权的问题。这个选择可以是选择是否投资(见McDonald and Siegel,1986),是否融资并且以什么方式融资(见Haekbarth,2008),是否合并(见Lambreeht,2004和Tarsalewska,2015)。
本文首先对实物期权的方法进行一个较为全面的介绍,将实物期权的求解过程详细展现在读者面前;之后,试图从模型的角度,结合已有文献提出自己对实物期权方法的一些质疑;最后,将介绍实物期权应用的几个经典的例子,以期让读者感受到实物期权在决策上给我们带来的不同的思维方式。
一、实物期权的数学原理
(一)基本假设
实物期权模型往往有如下的假设:
(1)项目期限为无穷大;
(2)项目期内状态变量连续变动(比如企业连续分红);
(3)资本收益率要大于项目收益的增长率(在模型中表现为:r>a)。
这些假设保证了模型在数学上可解,但是由于其不符合现实(第1、2条),缺乏经济意义(第3条),也使得这一理论在学术界一直饱受争议,本文将在后面对这些假设进行一些探讨。
对于非理性投资行为与理性投资者的套利行为,行为经济学派与新古典经济学派是存在严重分歧的,可以将其归为“行为范式”与“理论范式”,见表1。新古典经济学派认为,若金融产品的价格偏离均衡价格,这时候对价格高者做空头并同时对价格低者做多头,就会套取无风险利润。不过,这种观点受到了行为金融学派的质疑。行为金融学派虽然同样也认为当有吸引力的投资机会出现时,毫无疑问这种机会将迅速被人发掘,但是行为金融学不认为理易者会立即抓住机会,使误价得到矫正,因为矫正误价的策略也可能会面临很大的风险,使得这种机会不再有吸引力,因此,误价很可能会长期地保持下去。行为金融学派认为没有“免费的午餐”,由于现实中的金融市场套利行为(理性投资者的活动)是有局限性的,因此,要享受“午餐”必须承担风险。“理论范式”与“行为范式”的争议的核心是,对于所发现的金融市场上各种“异常现象”,到底是基本假定的错误引起的还是只反映人们预期心理(如对风险评价)的变化。
如果某种学说在理论或在现实经济中其假设条件不成立,那么盲目地应用理论指导投资决策、资产定价,在理论上将会导致错误的结论,而在实践中脱离金融市场的实际进行投资活动,就会对金融产品价值的大小做出错误的判断,导致重大的资金损失。究竟谁对谁错,目前没有定论。因此“理论范式”与“行为范式”问题,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是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
二、理性投资的系统结构与套利交易行为分析
从复杂系统角度来看,系统结构决定系统行为。那么金融系统结构是如何决定金融系统行为呢?本文认为,套利活动是这个复杂金融系统的其中一个子系统,该子系统行为是由市场价格、基本价值、理性投资者的多空头交易等要素组成的负反馈结构决定的(以下简记为子系统甲)。例如,当证券价格被高估时,证券价格高于其基本价值,理性投资者就会卖空证券(或增发证券),通过多空头对冲套利获得了无风险利润,造成证券价格下降;当证券价格被低估时,理性投资者就会买入证券(或回购证券),通过套利获得了无风险利润,造成证券价格上升。只要证券价格与其基本价值不相符,就存在套利机会。最终结果将会使证券价格达到均衡状态。
因此,套利力量将会推动市场重建均衡,结果推动市场走向均衡的供需力量一定会使它们的收益率变得相等。这一子系统的运行结果满足了“理论范式”,首先,一旦价格偏离内在价值,即产生了误价,一个有吸引力的投资机会也就产生了。其次,理易者会立即抓住机会,使误价得到矫正。市场效率越高,误价达到均衡状态的速度越快;反之,误价得到矫正的速度越慢。
可以看出,如果满足了“理论范式”的假设条件,那么其理论可能是正确的。但是,从理论上来看,通过套利获得了无风险利润是有局限性的。这种局限性正是其基本的假设条件。新古典经济学派的“理论范式”的套利理论的基本假设包括两个方面:①无摩擦环境假设,是指不需要交易成本;企业的信息披露是公正的。②投资者理性的假设。即,第一,假设投资者是理性的,因此投资者可以理性地评估资产价值。第二,即使有些投资者不是理性的,但由于他们的交易是随机产生的,交易互相抵消,不至于影响资产的价格;第三,即使投资者的非理并非随机而是具有相关性,他们在市场中将遇到理性的套利者,后者会消除前者对价格的影响。然而实际上套利是有风险的:即无摩擦环境风险暴露(如交易费用)、完全理性风险暴露。这样就会得出与“行为范式”相同的结论。在现实的经济中,其条件在许多条件下是不成立的。脱离市场的实际进行套利活动将会导致错误的结论。另外,如果存在履约成本,也会使套利活动受到限制。而且,在金融实践中,所有的金融市场参与者是否能始终保持理性,是令人怀疑的。更何况人们的想法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套利行为是否存在完全理性风险暴露,是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因此,从系统考虑,子系统甲的结构并不完整,是应修正和补充的。即使“理论范式”的假设条件成立,从实际情况来看,“理论范式”无法解释证券市场价格的过度异常波动,因此其理论存在局限性。
另外,“理论范式”也存在噪音交易者风险。噪音交易者风险,是1990年由De Long提出、并由1997年Shleifer和Vishny发展的观点,指的是套利者为了利用误价反而在短期内加剧了误价的风险。原因在于很多现实中的套利者目光短浅,而并非目光远大。这是因为,很多进行套利的人(如专业的投资组合经理人),并非经管他们自己的钱,而是替别人理财。用施莱夫和Vishny的话(1997)来说,这是“智力和资本的分离”。这种的特性会造成严重的后果。由于缺乏评估套利者策略的价值的专业知识,投资者可能会简单地按照回报来评估套利者的价值。如果被套利者利用的某种误价在短期内加剧,并造成账面损失,投资者可能会断定套利者不能胜任,并抽回资金。从而套利者非但不能渡过短期损失的难关,而且套利者还不得不在投资的最佳时机过早地套现。债权人会加剧这种困难局面。经历短期的损失后,眼看着自己的财产被蚕食,债权人会要求套利者偿还贷款,这使得过早套现的窘境雪上加霜。
三、非理性投资的系统结构与非理分析
金融市场参与者之中的非理性投资行为对市场价格的影响可用非理性投资子系统表示,以下简记为子系统乙。该子系统行为是由非理性投资者个人能力、信息、情绪、认知、买卖投资、市场价格等要素组成的正反馈结构决定的。当市场价格处于低价时,非理性投资者受到个人能力、信息、情绪局限,根据经验、直觉或不对称信息作为决策的依据,往往使他们对证券价格的真实价值的认知做出错误判断,认为证券价格偏高(实际上低于基本价值),他们就会卖空证券(或非理性投资机构增发证券),结果造成证券价格进一步下降,市场价格出现非理性偏差。这就是在金融市场上出现的反应过度或不足现象的原因。这一结论与行为经济学派是一致的。
实际上,非理在金融领域中确实存在,这样的投资者行为常常与理性决策背道而驰。例如在中国A股市场的股票“四川长虹”,由于有几年业绩突出,投资者对该股票的预期便脱离公司的基本情况,将其优良业绩外推到较远的将来,如把它“想象”为蓝筹股、长期绩优股,直到它的业绩连续数年变差,甚至急转直下才开始转变对它的看法,股票价格才逐步调整。欧汀1998年在《金融学报》发表的研究表明,普通个人投资者每年会把已赚钱股票中的14.8%卖掉,与此相比,只有9.8%的赔钱股票被卖出(样本包括1万个人投资者账户),因此,愿意把已赚钱的股票抛售的程度是愿意把已赔钱股票抛售的1.5倍。那么,这种“赢则卖赔则留”的交易行为是否意味着更好的投资业绩呢?在这1万个股民的交易记录中,欧汀发现,他们卖掉的股票反而比留下没出售但已赔钱的股票的回报率更好,三个月后,被卖掉的股票平均回报率比留下的股票要多1.03%,一年内平均多3.41%。
四、金融市场的系统结构分析及实证研究
如果把子系统甲和子系统乙结合在一起,就可得到金融市场的基本系统结构。其共同作用会产生以下几种典型的结果。第一种结果,误价得到矫正。这是因为套利子系统成为主导负反馈作用的结果。第二种结果,市场价格出现过度波动。这是由于非理性投资子系统成为主导正反馈作用的结果。第三种结果,短期、中期市场价格出现过度波动,长期市场误价得到矫正。这是由于短期市场、中期市场非理性投资子系统成为主导正反馈作用。长期市场套利子系统成为主导负反馈作用的结果。第四种结果,非理对价格的影响是实质性的和长期的。但是此时的均衡价格往往会偏离套利者预期的均衡价格。行为金融理论相比传统的有效市场理论最大的成功之一是通过一系列理论文章表明在理易者和非理易者相互影响的经济体中,非理性对价格的影响是实质性的和长期的,也就是说理易者的套利活动存在着局限性。
1907年,两家当时完全独立的公司――皇家荷兰与壳牌运输,同意按照60:40的比率合并它们的股权,但双方仍保留为单独的实体。皇家荷兰的股权最初在美国和荷兰交易,占两家公司总的现金流的60%,壳牌运输最初在英国交易,占现金流剩余的40%。如果价格等于基本价值,皇家荷兰的权益价值始终应该是壳牌权益价值的1.5倍。然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Froot and Dabora(1999)发现两者的股权价值之比严重偏离1.5,而且,皇家荷兰按平价有时35%被低估,有时15%被高估。
可见,“理论范式”与“行为范式”均是局部思考,因而得出结论是不完全的。证券价格的高低取决于理性投资者、非理性投资者的互动。证券价格的高低是由证券供求力量、套利力量、非理性力量此消彼长共同作用的结果。金融系统是一个环环相扣的复杂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如果不同的人(理性套利者、非理性投资者)在同一金融系统中都趋向于同一结果,这就不能从个别人、个别事去找原因,而要看到其背后的结构,找到解决问题的深层次原因,即结构上的原因。过度地强调一个方面(“理论范式”与“行为范式”),将会造成系统失衡,金融系统动荡,带来意想不到的投资损失,增加金融风险。
【关键词】卢卡斯批判 理性预期 动态计量
引言
2011年诺贝经济学奖授予了,萨金特(thomas sargen)、西姆斯(christopher-sime)表彰了两位为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体系的建立和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两位学者对宏观经济模型中预期的作用、动态经济理论与时间序列分析的关系等方面做出了开创性的工作。使得宏观经济学研究更强调实证分析与理论的结合,为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凯恩斯(1936)发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标志着现代宏观经济学的诞生。
凯恩斯的思想和方法之后为萨缪尔森与托宾等继承,从而形成了新古典综合学派。但是70年代的滞涨现象,以凯恩斯主义为基础的宏观计量经济模型的预测和解释能力得到了巨大的挑战。Lucas(1976)指出,政策制度的改变会改变个人对政策的反应方式,而个人行为的改变会使经济模型的参数发生变化,而参数的变化又是难以衡量的,使得很多早期计量经济模型很难评价经济政策的效果。
一、动态计量经济学在理性预期中运用
根据“卢卡斯批判”,经济人会根据变化的经济环境随时调整自身的参数。传统宏观经济学模型不能持续描述经济主体的变化,在拟合一段时间后,误差将逐渐加大。经济学研究者,需要迫切解决的是如何利用随机数据来反映理性预期的思想。在动态时间序列分析中,对一个AR(自回归)过程的估计,可以转化为一个无限期随机项的MA(移动平均)过程,这样就可以利用随机误差项对参数的真实值进行估计了。萨金特(1980)使用了厂商优化模型来体现理性预期的思想。设厂商目标函数为:
■E■■β■(γ■+α■-w■)n■-(r■/2)n■■-(δ/2)(n■-n■)■
(1)
其中,β为贴现率,n■为第t期劳动力投入,α■为第t期技术水平,w■为第t期工资水平。γ■,γ■,β为待估参数。根据利润最大化得:
nt=ρnt-1-(ρ/δ)■(βρ)jEt[wt+j-at+j-γ■] (2)
利用wiener-kolmogorov算子把t+j期工资率和技术水平内生化得:
n■=ρn■-(ρ/δ)Uξ(λ)-1[1+■(■(λ)■ξ■)L■]x■+(ρ/δ)(λ)■[1+■(■(λ)■a■)L■]a■+ργ■/[δ/(1-λ)]其中,λ=βρ,U是一个1×p的向量。定义π(L)=(ρ/δ)(λ)■[1+■(■(λ)■a■)L■],则误差项为α(L)et=π(L)v■■,定义μ(L)=n(ρ/δ)ξ(λ)■[1+■(■(λ)■ξ■)L■],c■=v■■-vv■■。对v■■的OLS估计可得第t期的最优劳动力投入为:
nt=(1-ρL]-1[μ(L)+π(L)α(L)-1vξ(L)]xt+(1-ρL)-1π(L)α(L)-1ct (3)
通过ML估计出参数r0,γ1,δ,v,α(L),ξ(L)这些估计出的参数是具有理性预期的经济人最优目标中含有的参数以及技术水平参数,这样就可以通过所估计的参数来体现理性预期思想了。
二、动态计量经济学在一般均衡中的运用
(一)有关经济周期的计量
与萨金特相比,西姆斯更集中于计量经济学方面的研究。西姆斯(1972)研究了时间序列数据的区间问题,他认为,二次可积函数中具有滞后分布的时间序列分布模型的时间距离和频率空间是等距同构的。在这个度量空间下,二者可以相互转化,可进行普通最小二乘估计,1974年西姆斯提出了消除时间序列季节影响因素的计量方法。
(二)有关格兰杰因果检验
在格兰杰因果检验中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确定是假设一个变量为被解释变量而另外一个变量的滞后项为解释变量时,回归结果的整体显著性检验是否成立。该检验只是体现变量与滞后变量的整体性关系,也就是说研究一个变量的历史数据对另外一个变量所产生的影响。西姆斯(1972)在格兰杰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检验方法,他认为在时间序列中,如果解释变量是外生的,对滞后项的整体性检验存在错误。他提出的因果性检验是通过比较一个变量为被解释变量与另外一个变量的未来值为解释变量时,回归后的整体显著性检验是否成立。西姆斯(1983)对货币供应是否是引起经济周期波动的原因的实证研究提出了怀疑,并对这些实证研究提出了反驳。
(三)有关离散时间模型
西姆斯(1971)认为当把具有连续时间分布滞后的计量转化为离散时间的计量时往往需要对分布滞后项增加平滑约束条件使得估计更准确,西姆斯(1980)把这种思想发展成为后来广泛使用的向量自回归方法(VAR)。西姆斯(1988)认为在贝叶斯分析中由于某些参数是无法量化或量化不够准确因此无法使用事前prior概率分布给参数赋值。研究者从简化模型的角度出发,经常只需估计有限的参数,这样会导致事前事件的似然性降低。研究发现,时间序列模型分析中通过模型检验选择模型形式的方法并不可靠。检验的显著性会受到样本数量的影响,而非样本本身。另外,许多研究者经常利用估计好的模型进行事后检验,通过对未来值进行预测,比较预测值与真实值的差距,从而检验模型设计是否合理。这种方法在短期时间序列模型中比较有效,在长期却很难成立。在预测方面,往往需要在正则性和协方差平稳的前提下进行,然而在实际预测中,非正则性和非平稳性会经常出现,这使得预测误差变得很大。
三、结论
在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统治了近半个世纪后卢卡斯、普雷斯科特等人建立了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而2011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萨金特与西姆斯,使得动态宏观计量思想为大多数研究者所认可。且对传统经典计量经济学提出了挑战,他们的研究工作使得小样本最小二乘估计法被放弃,而使得大样本的ML、GMM、贝叶斯估计等方法广泛使用。而且VAR模型在经济变量的因果关系分析、脉冲响应分析、波动分析等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使得动态计量方法在现代宏观经济研究中既能帮助政策制定者制定合理的经济政策,也可以对政策执行效果进行一定的评估。因此,萨金特与西姆斯的研究成果不但能应用在宏观经济研究领域,在经济决策分析中也能得到极大的运用。
参考文献
[1]Hansen,L.&T.J.Sargent.Formulating and estimating dynamic linear rational expectations models[J].Journal of Economic Dynamics and Control,1980(02):7-46.
[2]Sims,C.A.Discrete approximations to continuous time distributed lags in econometrics[J].Econometrica,1971,39(03):545-563.
[3]郭路,刘霞辉.动态计量方法在宏观经济学中的应用——2011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学术成就评述[J].经济学动态,2011(12):98-103.
在20世纪金融理论的发展史上,50年代是一个重要的分水岭。一般认为,现代金融理论起始于50年代初马柯维茨提出的投资组合理论。而在此之前已存在的金融理论体系,则被称为是古典经济学中的金融理论。
古典金融理论在凯恩斯主义出现之前,一直是以“货币与实物经济相分离”的古典经济学“两分法”为手段,从实物经济的层面出发,对货币的职能、银行的流动性、信用机制、货币与经济的关系、国际收支平衡、汇率的决定等问题进行探讨,并取得相当成就。该阶段所出现的影响较大的理论成果有:甘末尔学说(1907年)、费雪的现金交易数量理论(1911年)、马歇尔的现金余额数量论(1923年)、庇古的剑桥方程式(1917年)、哈耶克的中立货币理论(1931年)、莫尔顿的银行可转换性理论(1918年)、勒纳等的弹性理论(30年代)、卡塞尔的购买力平价理论(1922年)、阿夫塔里昂的汇兑心理理论(1927年)、凯恩斯与爱因齐格的利率平价理论(1930年)等。
1936年凯恩斯的《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问世,这不仅在经济发展史上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称为经济学的一场革命,特别在古典金融理论的发展史上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凯恩斯将货币视为一种资产,把货币资产融入实际经济中,指出货币对就业、产出、收入等实际经济有着重要而特殊的作用,填平了货币与实物经济之间的“两分”,创立了以货币经济为特征的宏观经济学。在凯恩斯之后,希克斯与汉森于1949年创立了商品市场与货币市场相结合的IS-LM模型,鲍莫尔于1952年提出了平方根定律,弗里德曼于50年代提出现代货币数量论。
50、60年代,由于直接融资的迅速发展,金融市场上金融工具不断创新,新的金融机构不断涌现。在金融理论方面,不仅出现了商业银行的负债管理理论,而且出现了大量以金融市场为研究对象的微观金融理论。尤其是,1952年马柯维茨提出了证券组合理论,创立现代金融理论之开端。以风险—收益理论、期权定理、有效市场理论与公司理论为四大支柱,构建了现代金融理论体系,并推进金融理论研究由定性描述向定量分析的方向发展。该阶段的代表性理论成果有:普鲁克诺的银行预期收入理论(1949年)、银行负债管理理论(60年代)、莫迪利亚尼与米勒的资本结构理论(1958年)、夏普等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1958年)、托宾的资产选择理论(1958年)等。
60、70年代,国际金融市场发展迅速,国际金融形势出现了较大的转变。资本在国际间的流动日益频繁,7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固定汇率制被浮动汇率制逐渐代替。此外,一批优秀的经济金融学家开始关注于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发展问题。该时期出现的代表性理论成果有:孟德尔的国际收支与货币分析法(60年代)、讷克斯的国际资本流动理论、戈德史密斯的金融结构理论(1969年)、麦金农的金融压制论(1973年)、爱德华·肖的金融深化论(1973年)以及布莱克的发展中国家汇率理论(70年代)等。
70、80年代,各种金融创新活动层出不穷,为了防范各种衍生金融风险,各种套期保值工具日益多样化,金融机构的业务向纵深发展,对国际汇率制度的研究有所完善。有关金融工具的定价、风险估测及金融规避等问题成为研究的重点。由此,产生了汤姆与齐曼的股市风潮理论(1975年)、罗斯的套利定价模型(1977年)、多恩布茨的资本市场理论(70年代)、布朗逊·库礼的汇率资产组合平衡模式(70年代)、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理论(70年代)、布兰查与沃森的投机泡沫理论(1982年)。并且,一门以现代金融理论为基础,以数学模型为分析方法,兼收经济学、投资学、数学等学科的新型交叉学科——金融工程学在西方兴起,并呈方兴未艾之势。
80、90年代,接连爆发了西方股灾、拉美债务危机、欧洲货币危机、东南亚金融危机,有关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危机的生成原因、防范机制、监管模式等的研究已成为经济学家们关注的焦点。该时期的代表性理论,主要有:克鲁格曼的国际收支模型(1979年)、奥布斯特菲尔德的危机预期理论(1994年)、克鲁格曼的道德风险模型(1998年)。
综观百年,金融理论的发展从古典走向现代,主要实现了三个方面的转变。其一,分析工具的转变。古典金融理论承袭古典经济学的一般均衡分析法,侧重于理性研究,进行问题的纯理性描述。而现代金融理论越来越多地运用数学、模型分析法,侧重于定量分析,对问题进行较严格的科学论证。其二,问题研究层面的转变。古典金融理论无论是对货币的供求,还是对通货膨胀、就业等问题的分析,较多的是从宏观层面对金融问题进行探讨。而现代金融理论在宏观层面之外,越来越多地从微观层面对金融进行研究,成为指导微观金融企业行为的重要手段。其三,研究领域的转变。古典金融理论的研究集中于经济金融领域,而现代金融理论的研究已跨出这一领域而走向社会工程化。
二、20世纪金融理论的重大贡献
20世纪以来,金融理论研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其主要内容集中于以下6个方面:
(一)货币金融理论的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
货币金融理论一直都是金融理论的核心组成部分。在凯恩斯发表《通论》之前,货币金融理论集中研究货币的本质、职能与作用。1936年,《通论》发表,凯恩斯率先在其《通论》中提出了货币不仅是一种交换媒介,而且是一种资产,可以进行选择与替代;在实际经济中,货币的作用是非中性的,从而实现了对早期的传统货币数量论、货币中性论的质的突破。其后,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下,凯恩斯主义、新古典综合派、新剑桥学派、货币主义、供给学派、理性预期学派等经济学流派相继形成。他们对货币金融理论的争论,客观上促进了货币金融理论的发展,从而在货币需求、货币供给、通货膨胀、货币政策、利息理论等方面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展。
货币需求理论,从本世纪初以甘末尔与费雪的现金交易数量理论等为代表,通过货币数量与物价之间的关系,间接体现对货币需求的决定,发展到凯恩斯的流动偏好理论、新古典综合派的平方根定律、托宾的资产选择理论、新剑桥学派的货币需求三类七动机说以及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货币需求理论已经成为一个相对成熟的、独立的理论体系。
货币供给理论,以1952年米德首次在《货币数量与银行体系》一文中用货币供应对货币供给与银行系统作出系统研究为标志,现代货币供给理论正式形成,并在接下去的几十年间,构成一个比较完整的货币供给理论体系。在对货币供给的研究中,各个学派的经济学家集中于探寻货币的“内生性”与“外生性”。本世纪上半叶,凯恩斯在他的货币供给理论中率先提出外生货币论。但随后的新剑桥学派、新古典综合派、货币学派都摒弃了这种论调,提出内生货币论。他们认为货币供应量不是由中央银行控制的外生变量,而是除由中央银行之外,还要受商业银行以及社会大众行为影响的内生变量,使货币的概念更贴近真实状况。
通货膨胀理论,随着本世纪30年代信用制度的推行而逐渐形成。凯恩斯最早于1936年提出了较为完整的“半通货膨胀理论”,他认为货币量对物价的影响是间接的。而此后,新剑桥学派、货币学派、供给学派、西德学派的研究表明通货膨胀的直接原因就在于货币量过多。除此之外,经济金融学家们还对通货膨胀的形成原因、传导机制进行了系统研究,产生了较成熟的通货膨胀理论,例如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理论、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理论、结构性通货膨胀理论以及通货膨胀的北欧模型等。70年代,理性预期理论广为流传,货币金融理论界由此又发展了包含预期因素在内的全球性通货膨胀模型(林德白克,1980年)以及预期通胀理论。
利息理论,在传统的均衡利率论中以分析资本供求来研究利率的形成与决定机制。对于货币与利率之间的关系这一核心问题,各学派各有己见。后凯恩斯主义在假定其他条件不变时,货币量增加将会使利息下降,利率是传导枢纽;货币学派则认为货币量增加会在短期内降低利率,而在长期使利率上升;而理性预期学派认为公众的理性预期,会使货币量的变动对利率失去效力。
(二)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从传统走向现代化
随着本世纪30年代信用制度的推行,银行在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银行经营管理理论在短短几十年里也经历了几次变革。
首先,银行家们突破了古老的真实票据理论,莫尔顿于1918年提出了可转换性理论、普鲁克诺于1949年提出了预期收入理论。前者认为银行贷款不一定要用于自偿性项目,可将资金投入具有次级市场条件的证券,这样,就将银行的资产业务拓展到证券投资业。后者强调银行发放贷款可以借款人的预期收入为基础,从而鼓励银行将资产业务从短期贷款扩展到中长期贷款。
此外,60年代银行学家提出了商业银行负债管理理论,强调商业银行以借入资金的方式保持经营的流动性。到了70年代,银行学家又提出了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理论,如偿还期对称理论、资产分散理论、资产分配理论、缺口管理理论等,将银行的经营重心从负债方扩展到资产方,要求通过对资产结构与负债结构的共同调整,实现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目标要求。
(三)金融市场理论横空出世逐步走向系统化
20世纪是金融市场蓬勃发展的时代,与此相呼应,金融市场理论日益丰富并逐渐系统化。随着对衍生金融工具的风险定价等金融微观企业行为的关注,金融市场的理论研究也从定性分析推向了科学的定量分析。
公司金融理论方面,莫迪利亚尼与米勒于1958年《资本成本、公司财务与投资理论》,提出了著名的“MM定理”,奠定了现代公司资本结构理论的基础。
风险收益理论方面,马柯维茨于1952年提出证券投资组合理论,奠定了现代证券投资理论的基础。6年后,威廉·夏普、约翰·林特纳、简·莫辛建立了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模型),根据证券预期的收益与风险方差寻找最佳证券结合。1971年,斯蒂芬·罗斯从影响证券报酬率的各个因素出发,建立了套利定价模型(APT模型),从而为实践中的证券投资决策提供良好的理论参考。
期权定价理论方面,1973年肖尔斯与布莱克发表了《期权与公司债务的定价》,1973年密尔顿又发表了《合理期权定价理论》等文章,为期权及其他衍生金融商品的定价提供了可选择的计算公式,为今后金融定价理论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
股市投机理论方面,齐曼于1974年、汤姆于1975年共同提出了股市风潮理论,布兰查与沃森于1982年提出了投机泡沫理论。前者已经开始将股市参与者区分为“保守者”与“投机者”,将投机风险因素正式从股市中抽离出来。后者在此基础上进而提出投机孕育了虚拟的资产泡沫,并将成为股市崩溃的直接隐患这一思想,从而为更科学地对股市进行研究提供理论指导,并为今后的金融风险、金融安全理论的产生发展作了铺垫。
(四)国际金融理论得到了繁荣发展
国际金融理论有三个基本组成部分,即汇率决定理论、国际收支调节理论、国际通货膨胀理论。
国际收支调节理论,在20世纪不同的时期,在不同的国际金融背景下,形成了不同的分支理论。30年代大萧条时期,产生了国际收支弹性理论,解释了国际收支中贸易差额的由来。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产生了国际收支的吸收理论,解释国际收支与宏观经济之间的关系。20世纪60至70年代,产生了国际收支的货币理论,这是当代西方国际收支调节理论中最流行的一种学说,解释各国国际收支的联系以及国际收支的自动调节过程,并通过强调货币供求对国际收支平衡的直接影响,实现了对大卫一休谟的“价格—现金流动机制”的超越。这三种国际收支理论在很大程度是互补而非相互替代的。这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分析法上,弹性理论和吸收理论注重短期和中期的均衡条件分析,货币理论注重长期收支均衡条件的分析。其二,分析对象上,弹性理论解释贸易差额,吸收理论解释经常项目差额,货币理论解释整个国际收支。其三,在分析的理论层面上,弹性理论是对商品市场的微观经济分析,吸收理论和货币理论分别是对商品市场与货币市场的宏观分析。
汇率决定理论,在20世纪的20、30年代,以传统理论为主流,即购买力平价理论(20年代)与利率平价理论(30年代)。70年代,浮动汇率制的日益盛行、金融创新活动的兴盛,使得一批新型汇率决定理论向传统汇率理论提出挑战,其中主要的代表理论是:资本市场理论(70年代)、布朗逊·库礼的汇率资产组合平衡模式(70年代)、阿尔盖的汇率国际收支说(1981年)。在汇率决定理论的新旧更替之间,经济金融学家们在一般均衡分析法之外,又发展了收益—风险分析法,实现了对研究领域的层层拓展,即从最初的商品市场,拓展到货币市场,最终将证券市场也包括在内。
国际通货膨胀理论,基本有两个分支,一是国际传递结构论,一是国际传递货币论。结构论没有形成一个系统性的理论体系,只是简单地概括出通货膨胀国际传导的5类机制。而货币论从70年代初出现后,已自成体系,其理论分为4大类:社会成本推进分析、世界性通货膨胀的货币分析、小国开放模型和世界性通货膨胀的凯恩斯派分析。研究集中于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以及通货膨胀的国际传导机制。
(五)经济金融发展理论形成以金融理论为核心的分析体系
金融与国民经济息息相关,而且还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一直以来,传统经济学的分析往往脱离金融而集中于资本、劳动力与技术等的要素分析。直到20世纪50年代,一些经济学家才注意到金融发展的滞后已成为阻碍许多国家,尤其是许多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深层原因。至此,金融与经济才得以结合,成为一个研究整体,并相应形成了一些较有影响力的经济金融发展理论:戈德斯密斯的金融结构理论(1969年)、爱德华·肖的金融深化论(1973年)、罗纳德·麦金农的金融压制论(1973年)。金融理论也从分析体系的边缘走向了核心地位。戈德史密斯在金融结构理论中将各国的金融现象归纳为:金融工具、金融机构、金融结构。一国的金融工具与金融机构的相对规模,构成了该国的金融结构。他还提出以金融相关率为衡量金融发展水平的唯一特征,由此开创了现代金融发展理论。
爱德华·肖与罗纳德·麦金农则分别在金融深化论、金融压制论的具体分析过程中,将货币与非货币资产统一,将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统一,形成广义的货币金融概念,并提出了一国金融体制与该国的经济发展之间存在一种互相刺激、互相制约的关系,政府应该放弃过份的干预与管制,以推进经济增长。
在同一时期,发达国家的金融机构出于规避政府管制的目的,如火如荼地开展金融创新活动。各种探讨创新原因的创新理论也相继形成,如技术发展论、货币因素论、财富增长论、约束一诱导论、回避管制论、交易成本下降论、制度因素论、结构变化论等。
(六)金融危机理论成为世纪末理论研究的焦点
自本世纪30年代拉开世界性金融危机的序幕以来,灾难性的世界金融危机接踵而至,对金融危机理论提出了挑战。
现有的金融危机理论主要是金融体系内在脆弱性假说以及一些相对零散的危机模型。金融体系脆弱性假说在分析上缺乏微观基础,因此难以称为理论,而成为假说。它主要包括以明斯基为代表的对危机产生的周期性解释,以及以弗里德曼为代表的对危机生成的货币性解释两大分支。随着80年代信息经济学、博弈论的兴起,它们被经济学家作为有效的分析手段尝试着用于研究微观金融层面中金融风险的生成机制,从而将金融危机理论的发展推进了一大步。
在金融危机模型方面,最成形的是货币危机的三代模型。第一代,克鲁格曼的国际收支模型(1979年),说明财政赤字导致货币金融危机的必然性。第二代,奥布斯特菲尔德的预期模型(1994年),说明金融危机可以脱离宏观经济状况的好坏,具有自促成性质。第三代,克鲁格曼的道德风险模型(1998年),说明道德风险对危机的产生有触发与推动作用。
三、跨世纪的两大金融前沿问题
21世纪,金融理论将面临以下两大前沿问题:一是宏观层面上的金融问题,即全球金融一体化条件下的金融稳定问题;二是微观层面上的金融问题,即金融工程问题。
1.全球金融一体化条件下的金融稳定问题。金融稳定问题是当今全球金融一体化条件下各国共同关注的中心问题。金融稳定包含着两方面的含义:金融体系的稳定以及金融市场的稳定。
金融体系的稳定是金融稳定的基础与根本保证。安全、稳健的金融体系包含了货币币值的稳定以及银行体系的稳健。币值的稳定与一国的财政、货币、汇率政策有关;银行体系的稳健则需要存在一个安全保障体系。21世纪,就此重大课题,理论界可着手解决以下几个问题:(1)开放经济条件下,国内外经济金融政策的协调问题;(2)区域货币资金的流动问题;(3)最优国际货币体系的重建问题;(4)全球网络化条件下,银行的内控与外部监管机制的构建问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