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市场营销研究案例8篇

时间:2023-07-09 08:25:24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市场营销研究案例,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市场营销研究案例

篇1

关键词:“1+X”证书;案例教学设计;ADDIE模型

“1+X”证书制度自2019年开展实施以来,全国各类高职院校紧紧围绕学院专业特色开展研究和提升工作。重点是围绕修订新的人才培养方案,探索新的教育培养模式,打造新的专兼教学团队,创新校企合作路径,拓展新的社会服务等方面开展工作[1]。案例教学是还原真实的工作情景,设定工作中的矛盾与冲突,让学生站在主事人的角度,对问题进行分析与讨论,进而提出符合实际情境的解决方案[2]。准确恰当的案例,可以蕴含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的能力要求,实践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X证书涵盖工作岗位和任务要求,案例教学设计是课程教学的需要,因此,任务驱动下的案例教学可以体现X证书制度的一系列要求,任务驱动下的案例教学设计研究是推行“1+X”证书制度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磨合专兼结合教学团队、校企合作开发案例资源、锻炼学生服务社会能力的现实需要。

一、“1+X”证书背景下案例教学的新内涵

总体来看,案例教学在内涵上包括“教学案例”“学生主体”“思辨方式”“方法教学”等要素,案例教学的本质在于“情境+思考=知识+应用”。[3]

(一)案例遴选体现职业性

职业教育的职业性,一方面是服务性,服务于社会;另一方面是价值性,通过工作获取报酬。“1+X”证书背景下,职业教育的岗位性更加明显,技能要求更为突出。区别于传统的案例阐述过多、启发不足、案例之间的逻辑关联不强等情况,“1+X”证书背景下,课程案例更多地融入了基于X证书所涉及的工作岗位和典型工作任务的真实情境还原,体现出案例在岗位认知、课程思政、理论学习、技能锻炼、能力拓展等方面的因素,核心是能够体现课程教学过程中案例的职业性特点。将课程案例与学历证书的理论知识、技能等级的技能素养结合起来,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体现案例推演的职业性。

(二)学生为本体现主体性

一方面,工作任务具有复杂性。真实职业环境下,工作任务随着工作岗位层级的提升而越发体现出综合性。基层的工作往往只需要职业角色独立完成,而越往高层进阶,工作环境的复杂性、工作对象的多样性,都会对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针对X证书中所描述的岗位任务与胜任能力,案例教学设计需充分体现学生本体的主体性。在案例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任务驱动教学,在案例带入、案情研判、寻找冲突、逻辑解析、方案解决、复盘终结等流程中,做好引导者、旁观者、操盘者的角色,体现学生在案例中的主人翁角色。

(三)解决方案体现多样性

晋朝葛洪“抱朴子·任命”有云:“殊途同归;其致一也。”“罗马典故”里也有“条条大路通罗马”的谚语,在工作中,解决问题的方案往往是多样的,随机应变地处理各类问题,是职业素质的重要体现。学生在就业岗位上面临复杂的工作环境和对象,因此,解决方案也因时、因事而异。“1+X”证书背景下,教学案例既需要考虑简单工作任务的单项案例和复杂工作任务的综合案例相结合,也需要突出解决方案的多样性。这就要求在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从案例选取到引导讨论再到操作解决,都需要培养学生在分析问题时严谨的逻辑,在解决问题时,尽可能地全面和具有创造性,培养学生执行计划A,备选计划B、C的工作逻辑。

(四)兼顾学习能力的覆盖性

当前职业教育背景下,高职学校的生源多样。一个专业,往往会存在中职考生、分类招生考生、高考考生三类人群。这些学生的学习经历、知识素养、能力结构并不统一,进而对职业教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在案例教学中,要尽量兼顾各类学生的学情。在案例教学实施中,可以采取工作小组(即模拟现实工作情景,将学生合理分组,学生按工作小组完成案例任务,获取小组积分,作为课程考核分值,小组名称在教师审核下由学生自己选定,提高学生参与度)、模拟小微企业(即模拟小微企业,由学生成立小微企业,企业名称在教师审核下由学生自己选定,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角色互换,解决案例问题)等方式,兼顾不同类型学习能力的学生,调动学生的体验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

二、“市场营销学”案例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团队与X证书匹配不足

“1+X”证书背景下,对教学团队的要求更高也更加具体。从教学目标上看,教学团队要把学历证书和技能等级证书的知识与能力相互融通;从授课实践上看,要把专业教学标准和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相融通;从教学效果上看,要能践行产教的融通。当下,职业院校双师型比例正在不断提升。但是,客观上存在教师的双师证书与专业和职业匹配度不高,职业岗位关联度不大,教师获取X证书比例不高的情况。

(二)教学思想与X证书融通不够

教学理念是教师对教学工作的基本态度和观念。准确清晰的教学思想,对教学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从教学对象上看,教师应关注学生学情的分析和研判;从教学策略上看,教师应关注学生个体认知能力和动手能力的不同以及职业技能等级的科学进阶;从教学成果上看,教师应关注学生的阶段性检测和作业成果;从观察测量上看,教师应关注学生基本知识的理解和职业技能的掌握;从教学反思上看,教师应关注怎样更好地将教学与实际工作场景进行融合。从实际来看,还有一些教师的教学思想仍然较为传统与保守,课前针对X证书相关的学情分析不足,教师体现过多,学生主体体现不足,理论讲授过多,实际操作较少,学生的获得感不佳。教学中,关注综合能力较强的学生较多,标准容易一刀切,对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的引导和帮扶不够。与本行业或跨行业交流不足,教学场景设计容易脱离X证书实际情况。

(三)案例设计与X证书关联度不高

案例设计是案例教学的核心要素。案例的选取是否合适,案例和案例之间有无知识和技能上的递进关系,是否随着理论知识的由浅入深,案例也会提升难度,也会紧随行业发展变化,紧扣X证书技能考核点的素养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部分教师选择使用教材案例进行解析,案例的质量可以保证,但教材与X证书关联度不高;一部分教师采用网络案例讲解,案例的新鲜度可以保证,但又显得相对碎片化,难成体系。总体来说,案例教学与X证书的关联程度不够。

(四)教学方法对尊重学生X证书主体地位不充分

职业教育中,现场教学法和任务驱动法是较多使用的教学方法。从实际教学工作来看,确实可以增强学生的现场感、兴趣感和参与感,但更多的还是停留在老师示范、学生演练,老师教导、学生模拟的循环模式。教学过程中,较为普遍的是,教师提出问题、讲解问题、示范操作、学生操作,而不是教师引入任务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辨、教师讲解问题、示范操作、引导学生操作。教学实施中,对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没有做到充分认可。这就会导致在理论课上,教师激情澎湃地讲解,学生无精打采地聆听;在实践课上,教师专注于自己的示范操作,而真正能掌握动手能力的学生寥寥无几。

(五)实践教学与X证书融通不强

实践教学一直都是职业院校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X证书实施之前,实践教学往往是以学生完成某个或某些实践任务为主。学生对工作任务的认知,常常会高于对工作岗位的认知。X证书则不同,它以岗位来明确与之对应的具体工作任务。这就要求,X证书背景下的案例教学,要先明确工作岗位,再明确岗位对应的工作任务,最后明确对应的教学案例,进而开展相关的案例教学。

(六)教学评价与X证书评价标准不统一

X证书的落地工作正在各个职业院校稳步推进。从目前落地的情况来看,很多院校为了实现证书落地,往往采用短平快的方式。一般来说,是先论证、引入与本专业关联度高的X证书,进而组织教师参与证书培训,随后组织学生参与考试,获取首批证书,在组织考试的过程中,积极申报考点。但是,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对学生的教学评价还是以传统的理论考试或者实践操作考试为主,教学评价标准与X证书评价标准还存在不统一、两张皮的情况。

三、“1+X”证书背景下“市场营销学”案例设计的路径——任务驱动下的案例教学设计

“任务驱动式案例教学”是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在吸收了案例教学、任务驱动教学以及实践教学的优点后提出的教学模式[5]。刘红梅在《任务驱动式案例教学法的构建与应用》中指出,95.2%的学生更偏向于选择任务驱动式案例教学模式进行学习;有74.6%的学生认为,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任务驱动式案例教学模式下学习效果显著、学习效率更高。[6]

(一)“1+X”背景下任务驱动下的案例教学的特点

1.X证书典型任务与理论知识结合X证书的开发主体是职业教培相关组织,而职业教培组织的前身就是各类职业教育培训机构中,有良好培训业绩且熟悉职业技能等级标准规律的培训组织。职业教培组织,承担着职业技能等级的开发、培训和认证工作,而学校教育又必须以毕业证书的这个1为基础,这就要求,“1+X”背景下的案例教学,必须突出理实一体,理论知识与典型任务相结合。2.典型任务与教学案例相匹配X证书中各技能等级的具体工作任务是个人职业活动中能够独立执行的最小单元,是考核学生对于职业技能掌握情况的最小技能单元。一个典型的工作任务往往对应多个职业技能要求。从目前已经公布的X证书来看,一般1个工作任务会对应3至10个职业技能要求。这就要求在案例教学中,案例的选取必须与典型任务相匹配,根据案例实际,涵盖部分或者全部职业技能要求。3.突出学生职业能力培养X证书的开发,都是依照实际工作中的相关专业对应的岗位群进行的。X证书解决的是职业技能、职业素养和符合行业发展趋势的新技术的认知与实践。以往的案例教学设计,尽管也以任务驱动,但案例之间的关联度较低,往往割裂与独立。部分案例更是为了引导、认知、学习基础的理论知识而设计的,与职业技能等级相去甚远。为了与新时代职业教育理念相吻合,案例教学更应该凸显学生职业能力的塑造,而且这种职业能力的塑造应该伴随着课程的进行,体现出案例的由简单变复杂、由此及彼、由单一能力变综合能力的解决问题的逻辑过程。4.关注学生职业道德素养职业道德是所有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基本行为准则,涵盖了从业人员与工作对象、职业与职工、职业与职业之间的关系。职业道德是社会道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教育,一方面是技能教育,另一方面则是道德教育。正所谓先要成人再要成才。传统的案例教学,往往只在某个案例中体现职业道德,更多的是强调基本的知识原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1+X”证书背景下,案例教学的设计要结合课程思政,一方面突出思政典型案例,另一方面突出各个工作任务中的职业道德素养。因为职业道德是伴随每一次的职业行为发生的,在职业中的人的每一个工作行为,都是职业道德素养的具体体现。尤其是在处理某些复杂问题的时候,职业道德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1+X”背景下任务驱动下的案例教学设计

1.课岗赛证例一体化设计思路目前,“1+X”证书制度试点正在建设中,部分X证书的等级标准并不能完全符合当下行业企业的实际需求;在院校初次引进X证书的过程中,人才培养方案尚未与X证书进行磨合,X证书培训与课程教学尚未互联互通。因此,新形势下的案例教学设计,必须从人才培养方案与X证书融合入手,从课程体系、课程内容、就业岗位、技能素养、技能大赛、X证书融合入手,具体到某一门课程时,再根据课程内容、技能要求来设计具体案例。2.任务驱动下案例教学设计三步骤同教学设计一致,学情分析是案例教学设计的首要步骤,学生已经具备的认知和能力是激发求知兴趣、引发案例思考、触发案例讨论、开发职业技能的前提和保证。更进一步,则是对标知识点和技能点,筛选出合适案例。明确案例是筛选出来的,是来源于社会环境下的真实案例,需要教学团队或授课教师,或对照知识点和技能点寻找案例,或在典型案例中发掘出知识点和技能点。最后一步,则是设计案例的引入、讨论分析、原理或技能运用、问题解决、案例复盘、案例拓展的具体环节设计。3.构建X证书下的案例教学设计模型ADDIE模型起源于美国军方,是美国军方委托佛罗里达州立大学于1975年设计出的一个课程开发模型。该模型是一种课程开发的有效策略,可以应用于各种教学活动及课程设计蓝图中。该模型将课程开发分为五个阶段,即分析(Analysis)、设计(Design)、开发(Development)、实施(Implementation)和评估(Evaluation),即ADDIE模型。X证书背景下,案例教学可以采用ADDIE模型,来搭建案例教学设计模型。

四、结论

“市场营销学”课程是一门基础理论性和高度实践性相结合的一门课程。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行业发展的日新月异,竞争环境的变化莫测,客户需求的错综复杂,都给教学工作带来不小的挑战。案例教学是“市场营销学”课程的重要教学手段,通过案例教学可以引发求知欲,突出学生主体地位,解决实际工作问题,锤炼职业素养,检验教学效果。本文以任务驱动下的案例教学为研究视点,探索“1+X”证书背景下“市场营销学”案例教学的设计路径,引入ADDIE模型,构建案例的筛选、引入、退出机制。当然,探索符合X证书技能等级要求的案例教学,也只是教学改革的一个思路,如何更好地落地,还需要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李寿冰.高职院校开展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的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10):25-28.

[2]刘刚.哈佛商学院案例教学作用机制及其启示[J].中国高教研究,2008(5):89-91.

[3]吕承文,丁远.案例教学再思考:内涵、设计及实践[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7,21(2):85-89.

[4]兰霞萍,陈大超.案例教学的问题与出路[J].教学与管理,2017(10):1-4.

[5]傅永刚,王淑娟.管理教育中的案例教学法[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

篇2

关键词:案例教学;市场营销学;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09-0237-02

市场营销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较强的综合性课程,运用案例教学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利于培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近年来,市场营销学课的教学过程中普遍采用了案例教学法,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但案例教学也存在诸如“笑声不断,效果不见;笑声过后,一无所获”、案例选取不规范、案例教学等同于举例说明等现象,这使得案例教学的效果大打折扣。本文针对案例教学存在的一些缺陷,结合市场营销学教学实践,从案例教学的内涵、教学组织和教学应用三个方面对案例教学加以探讨,提出了案例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抓好四个关键环节和案例教学法需要注意的若干事项。

一、案例教学法内涵与特点

什么是案例教学呢? 案例教学,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教学目的的要求,组织学生通过对案例的调查、阅读、思考、分析、讨论和评价等话动,教给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或道理,加深他们对基本原理和概念的理解,进而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一种特定的教学方法。《市场营销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综合性学科,案例教学法与传统的以理论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法相比,具有如下特点:

(1)以案论理。传统的教学方法是先抽象地讲述某个市场营销的基本原理,然后再用实例子以说明,案例教学则是从具体案例分析入手,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总结,然后再上升到理论的高度,从而直观、生动地诠释教材上的理论知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阐明某个市场营销的基本原理,达到以案论理、直观形象的教学效果。(2)教学互动。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只是简单地听取教师的讲解,教与学是一种主动与被动的关系,而案例教学则通过学生自己分析案例,小组讨论等环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课堂教学气氛活跃,效果显著。案例教学是互动式的教学,使学生变被动听讲为主动参与,学生以“当事人”身份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做出自己独立的决策,从而不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3)思维创新。 传统的教学通常是按照市场营销经典的思维范式训练和培养学生,而案例教学强调的是对某一特定典型事件的剖析,通过学生自主学习,运用已经掌握的知识概念,寻找出市场营销的某一规律,从个性中寻找共性,促使学生突破原有的知识范围,弥补机械接受知识的弊病,培养学生的发散型、创造性思维方式。(4)能力培养。传统的教学往往是寻找“正确的答案”,而案例教学不是去寻找正确的答案,而是针对某一市场营销理论和某一特定的学生群体提出的有待于学生自己解决的实际典型事例,并创造性地寻找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是主动学习的过程,是由实践到理论、由感性到理性的过程,是一个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

二、案例教学组织

案例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对习惯了“老师讲,学生听”的学生来说效果不佳,教师对此应当有充分的认识,实施案例教学注重抓好四个关键环节:阅读案例,小组讨论,集体交流,评价总结。这四个环节环环相扣、循序渐进,是一个不断认识和分析问题的深入过程。

(1)阅读案例。 这是学生熟悉案例,进入角色,独立思考问题的阶段。一般在课堂教学之前要求学生提前阅读案例,并要求根据角色,阅读并熟悉案例提供的资料,进行必要的理论和实践准备。(2)分组讨论。 这个阶段是集中学生集体智能的阶段。在小组讨论中,小组内每人各抒己见,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陈述个人理由,依据不同方案进行分析比较,集思广益,力求达成共识。教师在案例教学中起引导作用,不要直接暴露自己的观点,以免影响学生的思维。教师应创造自由讨论的氛围,让学生成为案例讨论课的主角,充分表达学生自己的观点。(3)集体交流。 这个阶段由授课教师主持或由学生来主持。根据具体情况,可采用典型发言、自由发言等形式进行交流。在这一阶段,持不同意见和观点者相互争论,特别是各组学生承担不同角色时,争论的程度有时很激烈,每当此时,教师的角色是做好有效的引导。集体交流是案例教学的,是学习体会和展示成果的过程。(4)评价总结案例讨论结束后,教师要作一个简短的评价总结,总结的要点是:针对案例中的主要问题再作一次强调,重点对学生们讨论中不够深入、不够确切的问题,要进行全面、透彻的分析和说明,对学生的讨论要以正面激励为主进行评价。

三、案例教学应用

近年来,市场营销学课的教学过程中普遍采用了案例教学法,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但案例教学也存在相当多的问题,主要表现为: “笑声不断,效果不见;笑声过后,一无所获”;案例教学的组织驾驭不够,甚至将案例教学等同于举例说明;忽视调动同学积极参与到案例教学中来,这使得案例教学的效果大打折扣。本人结合多年教学实践,认为在案例教学过程中注意如下问题,可提高案例教学的效果。

1.案例选择和组合。选取合适的案例是进行案例教学的核心。案例的篇幅要合理,重点要突出,大小结合。可以采用两种案例教学:第一种就是在课堂教学中穿插大量的小案例,通过它们来引证基本理论和观念。例如在课堂讲授市场定位时,理论知识是:“如果本企业产品与竞争对手产品相比,确实存在明显差异,那就寻找差异,如果不存在明显差异,那就制造差异。”通过金龙鱼食用油1∶1∶1的均衡营养比例和创维不闪烁的“健康电视”(人为制造行业标准)两个例子来分析如何制造差异。第二种就是采用大案例,这种案例教学一般是在课程基本结束的时候采用,这种大案例的分析主要是让学生在整体上去把握营销体系和营销的本质。

2.案例教学和理论学习相配合。据我们调查,学生可能过度重视营销案例展现出来的表面现象,不能从案例中理解营销的规律、原理等,这样易出现“笑声不断,效果不见;笑声过后,一无所获”的现象。因此,案例教学不能代替传统的以知识传授为主的课堂教学。没有一定的市场营销理论知识做基础,案例讨论难以展开,勉强为之也较为肤浅。以《市场营销学》课程中“市场细分与目标市场选择”为例,来探讨案例与理论结合的问题。首先推出“宁夏红”案例,“宁夏红”的目标市场选择,既不是白酒,也不是葡萄酒,更不是单纯的保健酒,而是红酒这一市场空档定位,并采用差异性市场策略;其“健康饮酒、饮酒健康”的概念定位,符合消费者追求自然、时尚、健康的消费理念。然后引出市场细分与目标市场选择的重点、难点,最后给予详细和系统的分析和讲解,目的是加深理解课程内容,并启发学生的思维。

3.激发学生参与兴趣,教学互动。课堂讨论有时出现少数几个学生积极参与,而大多数学生冷眼旁观的现象。在案例教学中,教师的角色是导演,而学生是演员。教师启迪、引导学生自己或集体做分析和判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如关于“市场细分与目标市场选择”的讨论,提出如下问题:企业为什么要对市场细分?―寻找市场机会;市场细分要以市场调查为基础―必须掌握全面的、真实的市场信息;选择日标市场还要注意什么?―不能忽略企业本身条件、市场空间、获利能力等等;市场定位也是走向成功的关键因素―市场的准确定位能使企业实施有效的营销。许多问题可以让学生自已去挖掘,最后老师根据讨论结果进行归纳总结,并作出,让学生在讨论和老师的分析中领悟课程内容。

4.探索多样化实践教学模式。市场营销学是一门应用性和操作性极强的课程,积累一定的市场营销实践经验是理解其理论的基础和前提,可以采取以下三种形式的实践教学模式。(1)课外企业的模拟实习。学校组织或同学自行联系企业的营销部门进行实习,由教师布置或同学自行确定主题,教师进行指导。利用节假日,尤其是寒暑假、“五一”、“十一”、元旦等机会积极参与企业各种营销活动,如全国大学生“方正”营销策划大赛等活动,不仅扩大学生营销实践经验,还提高了学生设计营销策划方案的能力和创造性思维;(2)营销实践模拟软件。利用计算机模拟实际,以此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3)第二课堂活动。积极组织和鼓励同学参加第二课堂活动,组织市场营销策划大赛和创业计划大赛。大赛以市场营销知识为基础,以企业营销策划方案设计为中心,以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为形式。竞赛的计划、组织和实施都由学生自主进行,教师的作用是动员、策划,指导学生收集、分析、整合资料以及营销策划方案的制作。由教师初评并给出入围作品的修改意见,学生修改后组织决赛答辩。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达到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的目的,教师指导学生也更有针对性,教学效果可望大大提高。

实践证明,在市场营销学教学中案例教学不仅能够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教学效果,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发现问题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具有传统理论教学法所不能比拟的优越性,但案例教学法也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在组织实施教学过程中,应结合具体教学环境,通过不断探索、不断改进,科学有效地组织案例教学,才能发挥案例教学应有的实效。

参考文献:

[1]范云峰.市场营销实战[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2.

[2]于秀芝.案例教学在高职教学中的运用[J].辽宁高职学报,2005,(6).

[3]蔡燕农.市场营销案例分析[M].北京:中国物质出版社,2002:3.

篇3

由于市场营销专业的性质,案例教学法在高校市场营销专业中应用较为普遍。然而,案例教学法在市场营销专业中的应用中也存在不少问题。本文在对案例教学法概述的基础上,针对案例教学法在高校市场营销专业应用中所出现的问题,本文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

市场营销;案例教学法;应用

随着市场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多数企业从外贸订单逐渐转向内销,市场营销的专业人才就变得尤为稀缺。即使是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仍然非常重视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生的实践能力。但由于应试教育制度的影响,学生所学的市场营销知识与企业的要求不甚相符,这使得学生没有发挥的市场空间,更使得企业找不到合适的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市场营销不但要求学生学好基础知识,还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因此,要改变这种现状,就需要教师在市场营销的教学工作中寻求解决方法。在高校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通过课堂教学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是改变现状的有效途径之一[1]。

一、案例教学法的概述

案例教学的雏形源于在古希腊、罗马时代,苏格拉底和学生之间的问答教学法。虽然案例教学法在中国的高校中还不太成熟,但在西方教育中已经拥有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来进行教学。由于案例教学法明显优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所以会被大家广泛应用到教学中。例如,应用比较早的是美国哈佛大学的法学院,还有之后的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的工商管理专业[2]。案例教学法之所以被广泛推广,是因为它不再以教师讲授理论为中心,学生只能被动接受的传统教学模式来进行课堂教学。它是采用开放式的教学模式的,就是教师通过引导,让学生围绕案例来进行思考和讨论。这样开放式的教学模式既避免了传统教学的缺点,又增强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但由于案例教学法在中国的高校中还没有成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所以在取得效果的同时,还有很多的问题需要研究解决。

二、案例教学法在高校市场营销专业应用的现状

(一)缺少典型的教学案例

由于市场营销专业在我国开设的比较晚,所以在目前的中国高校中,案例教学法还没有成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如果要掌握成熟的案例教学方法,就需要完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而要完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就必须解决案例来源不充足的问题。哈佛大学商学院的案例教学法之所以相当成熟,离不开其拥有比较完整的案例库和强大的案例编写队伍。在其实际教学中,应用案例讲解的课程就不少于80%。在我国的案例教学中,案例来源往往具有局限性,它主要的来源有两个:第一、教师自己制作的案例;第二、国内编写的营销案例和国外相关的案例。由于缺少案例来源,在实际教学中,案例的内容过于落后且死板,又或者会出现案例不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情况,最终使得引用的案例与教学目标不符。因此,教学案例的来源不足,成为阻碍案例教学法成熟的因素之一。

(二)僵化的课堂教学方式

由于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在当前的市场营销教学中,教师依然占据着主体地位,这就导致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得不到提高。教师的授课局限于授课教材,学生的理解就局限于按部就班,最终形成了学习的知识不能解决实际问题的状态,造成与社会工作严重脱节的情况。

(三)忽略了实践的环节

虽然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对于案例教学法越发的重视,但因为市场营销专业是一个特殊的学科,所以在实际教学中的实践环节中仍然存在较多问题。大多数的高校会采取到固定合作的工厂实习的方式来进行实践教学环节,但由于过于表面化的培训使得学生接触不到实际案例,学生不能切实提高自身的能力水平,久而久之,就会使学生产生抵触心理,从而影响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的有效掌握[3]。

(四)师生的适应能力差

教育理念的落后,使得教师的现代教育学素养不够高,不能与时俱进的采用新式教学方法。同时,学生也不愿积极主动地去解决问题和思考问题。在实施案例教学法时,往往就需要学生发挥积极主动性。在西方国家中,教师本身就拥有实践活动的经历,所以就能以自身经验进行指导,能够很好的把实践与理论结合来进行教学。因此,在西方国家中,案例教学才能取得较好的成果。而在我国,一方面应试教育对于教师的要求更多的是教授理论知识;另一方面应试教育背景下的当代学生自身也更重视理论的学习,从而忽视了在企业中培养实战运作能力;并且,企业也不愿意增加负担来对起不到实际作用的学生进行培训,最终导致了学生很难有机会在企业营销实战中深入研究学习[4]。

(五)缺少学习效果评价

案例教学法之所以不能在中国高校成功的运用,还在于案例分析讨论环节的表现,对于学生的成绩评价没有直接影响。因此,学生对于案例分析与讨论就选择消极对待,不查资料阅读,也不认真的进行系统的分析和思考。当然,形成这样的情况也是由于中国当前的教育体制造成的。欧美国家普遍以小班教学的方式为主,教师的教学工作量小,能对每个学生都进行细致关注。而案例分析不要求分析结果的一致性,就使得欧美教师能更加的重视评价学生思考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过程。

三、解决案例教学法在高校市场营销专业应用问题的对策

在解决案例教学法在高校市场营销专业应用的问题时,除了要注意案例教学法在市场教学中的运用原则,例如,适应性原则、启发性原则等,还应该应用到以下的方法。

(一)建立完善化的案例库

首先,中国必须要建立完善的案例库,以供各个高校使用。教师除了可以通过参与教学团队来编写和改造案例,亦可以从各方搜集资源来进行加工。目前的互联网资源非常丰富,教师可以从这方面入手,对每年本土典型与热点商业案例进行改造加工,来用于课堂教学。当然,除了这些方法,教师也可以采取其它措施。教师可以利用国内外的获奖案例来进行教材编写,并将之应用到教学课堂中。不论国内还是国外都不乏可供选择的,已获过奖的广告类和营销类案例,但不能只凭获奖类型来选择,因为案例的优秀与否,不能仅仅依靠是否评奖来进行判断。在国内,通过中国杰出营销奖来奖励以中国本土市场为目标和实施杰出的市场的营销方案;在国外,通过克里奥广告奖来奖励在影视、广播以及网络设计等方面具有优秀表现的媒介作品。这些营销案例的采用,一方面避免了案例出现质量问题,另一方面也解决了案例不能及时更新的问题。其次,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参与案例编写。目前的大学校园里也会出现众多的商业服务活动和广告宣传的活动,大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切身体验来编写校园案例。这样既提供了可使用的课堂案例,又锻炼了学生运用市场营销知识来归纳问题、总结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由于现有教师队伍缺乏对企业商业实战的认识,所以教师在对市场营销以及工商管理等实验性较强的专业学生的教学方面就有所欠缺。要解决此类问题,可以采用让教师去企业里兼职的方式来提升教师的水平,也可以通过参与教授上课等多种方式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能力。

(三)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当前高校教学中所欠缺的环节。学生实践能力差会使得学生达不到企业的用人标准,不能与企业实现很好的对接。要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课程改革、实践实习教学等措施来弥补实践教学环节的缺失;另一方面如果还要增强动手实操能力,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入企业的营销实践中去进行深入的研究,这样就能参与到企业营销的全过程中,还能加深对企业营销活动的认识。

(四)缩小教学班级的规模

影响案例教学法在高校市场营销专业应用的因素还有一个,就是高校在进行大规模的扩招时,忽略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伴随着教育部启动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施行,高校也越发的重视提高教学的质量,在今后的发展中,高校要在稳定校生规模的前提下,通过壮大专职教师的队伍、缩小班级规模来提高教学的质量。

(五)建立多元的评价体系

为了要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建立多元的评价体系是十分必要的。在当前的教育教学中,应该更加注重对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培养,而不能只根据课程考试结果来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量化分析。高校中结构化的测验考试评比应该尽量减少使用,原因是这种单一的结构化评价方法过于片面,不能体现出教学的效果。因此,要采用多种手段和多种评价方法组合的方式,来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可以参考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来进行,它在注重评价个体成长的前提下,更突出学生评价的主体地位,并能最终使教学和评价相融合。

四、结束语

市场营销作为具有较强实践性的学科,案例教学法在其实际教学应用中可行性非常高。在教学过程中,它超越了传统的教学方法,避免了课堂教学氛围太过僵化,提高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理论实践能力的综合提升。为了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输送更多的市场营销专业的技术人才,教师需要不断地对案例教学法进行进一步的创新,并且要将其灵活的应用到教学中去。

作者:陈月梅 单位:金陵科技学院商学院

参考文献:

[1]兰芳.浅谈案例教学法在市场营销教学中的应用[J].商场现代化,2014,31:290-291.

[2]韩春梅.案例教学法在高职市场营销专业中的应用[J].教育与职业,2015,15:85-87.

篇4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市场营销案例教学

一、目前市场营销案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目标不明确

教学应该有明确的目标,教师不是为完成课时而教学,而是为培养人才而教学,因此教师每次教学都应该传授给学生具体的知识内容,并通过教学方法告诉学生如何应用这些知识,还应设计某种环节检验学生应用的熟练程度或者应用效果,这才是培养人才的有效方式及应该明确的教学目标。对学生来说,某种能力的培养绝非一蹴而就,需要长期的训练或应用,也就是要落实在教师的每次教学中,通过一次次教学目标的达成,最终实现培养目标。所以,教师每次教学应该有具体的目标。比如,以市场细分这一知识点为例,市场细分的含义、背景、标准、方法等是具体的知识目标,但教师的教学并非只是让学生了解这些概念与原理,而应告诉学生如何应用具体方法对特定市场进行细分,如何检验细分标准的合理性以及细分市场的有效性,所以,教师还应该设计具体的环节来验证学生的掌握程度及应用能力。但在实际教学中,个别教师的教学目标并不明确,教学只是为了完成任务,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放在自身科研上,并不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甚至认为这是学生课外自己锻炼的事情,所以学生在这种课堂上学到的也只是一些抽象理论,根本谈不上知识的应用及能力转化。

2.案例选取不严谨

好案例是案例教学的基础及教学效果的保障,也是应用能力转化的关键。但在实际教学中,有些教师在案例的选取上不甚严谨,甚至于比较随意,对于案例与教学内容的关联程度、案例是否典型、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效果以及案例本身的分析价值等方面考虑不多,更多考虑自己以前是否熟悉这个案例或者教材上是否有现成的案例材料。所以,有些教师的讲授案例若干年没有变化,缺乏更新,尽管市场背景、企业主体、竞争环境等发生了重大变化,案例依然照旧,学生听起来也没有任何新意,了无兴趣。比如“媒体传播”这个内容,随着互联网及社交媒体的高速发展,媒体环境早已发生了巨大变化,企业的传播方式与媒体组合等不同以往,但教师仍然在重复教材上的陈旧案例或照搬之前的熟悉案例来进行分析,显然有些张冠李戴或牵强附会,学生也会感到疑惑,很难实现教学目标。

3.案例分析不深入

浅尝辄止的案例分析是目前很多课堂案例教学的现实反映,这也大大制约了学生知识的应用与能力转化。案例分析不深入,往往是由于这样几个原因:首先是案例的分析价值本身不大,案例很浅显,案例中各条件或因素之间的关系比较直白,由此及彼的逻辑关系很明显。或者案例太空乏,涉及的范围太宽,方方面面似是而非。第二是案例分析题的设计缺乏深度,无需学生通过材料的挖掘、综合、研判等获得观点或启示,对知识的转化应用帮助不大。第三是作为学生应用能力典型体现的解决方案或对策措施缺乏操作性,流于空泛,难以实行。这本应该是案例分析中最重要的环节,但恰恰也是问题最大的一个环节。

4.学生参与不积极

学生的课堂参与是教师了解其教学目标实现情况的重要基础,但很多大学课堂并不活跃,甚至比较沉默。即使是案例教学中也有这种尴尬。首先是案例分析往往成为个别学生的专场,只有少数学生积极发言,踊跃参与,大部分学生成为看客或听众,习惯性认为与自己无关。第二是学生讨论或发言不主动,总是在教师的强力推动下被动进行,如果教师不个别点名,学生就不主动发言,教师不提出问题,学生就不会主动提出问题,教师反而成为了课堂的主角,师生互动陷入尴尬的沉闷。当然,这种状况也可能与教师的教学水平相关,比如讲授不清楚,方法无示范,导致学生没有领会所学内容,难以进行分析应用。

二、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案例教学改进与优化

1.分层制定教学目标并切实执行

大学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而是某种专业技能的培养,需要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转化应用,因此,教师的教学目标应该分层次,包括知识目标与能力目标。最基本的目标是知识目标,也就是把重要概念讲准确,把知识结构介绍全面,把方法步骤分析清楚,但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来说,这显然不够,教学还应该有更高的目标,即能力目标,就是告诉学生如何应用这些知识,并对其应用效果进行检验。无疑这一目标对教师的能力要求更高,挑战更大。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重点应该放在能力目标的达成上,从教学时间上分配,知识目标只需占用三分之一的时间,能力目标应该占三分之二的时间。目标明确后,教师必须严格执行,绝不因其他因素的干扰而敷衍、打折扣或者放弃。其最终的执行程度,一方面取决于教师的职业道德与修养,另一方面离不开教务部门的检查与督导,另外也需要学生的终端反馈。

2.用心选取案例,提高案例的针对性

一个好的案例,应该符合这样几个条件:首先是针对性强,与所学内容密切相关,是教学内容在实践中的典型反映,不能似是而非,也不能牵强附会,更不能指鹿为马。其次应该有一定的信息量与深度,不能太浅显,不能一看便知,那就失去了分析的价值,案例应该需要学生完成从表面材料到相关观点或问题的总结、归纳、提炼,这才是知识的转化与能力体现。第三,案例应该具有一定的时效性,部分教师出于便利查找或案头现有的原因,不愿意花时间和精力去收集整理最新案例,这自然会影响学生的分析兴趣。第四,最好选用中小企业成长的案例。相比可口可乐、宝洁、海尔、华为等这些大企业的案例,中小企业的案例或许更具代表性,这些企业在成长中出现的问题更典型,对学生的锻炼也更大,从学生以后的求职单位来说,这些中小企业也更贴近实际。

3.精心设计问题,提高案例的分析价值

有了好的案例,还需要结合知识内容对案例的问题进行精心设计,问题是学生分析的对象,需要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及目标进行总体把握,基于不同教材编写的质量、特点及偏向,完全选用教材现成的案例也许并不符合特定教学目标的实现,而很多通用的案例往往较古老,年代久远,不能与时俱进。因此,这一工作需要教师倾注较多的心血来完成。首先,问题的设计不能太浅显,学生思考的线索来源于案例素材,但素材中不能有现成的结论或者统一性、偏向性观点,而需要学生基于素材进行汇总,归纳、演绎,甚至计算,并最终得出各自的结论,这才是真正的知识转化与应用。第二,案例分析的各个问题之间应该由浅入深,并存在逻辑联系,这样才能引导学生一步步深入思考,找到分析的乐趣,并愿意不断去探究更高目标。第三,问题应该能够体现学生的主见、观点与创新。学生应用能力的较高体现当然是能针对具体问题提出操作性强的解决方案,能提出针对性的措施或对策,所以在问题的设计中要充分考虑这一点,检验学生的最终应用水平。

篇5

[关键词]市场营销;案例教学法;研究

[中图分类号]G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31-0038-02

市场营销学是建立在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多门学科基础上的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应用学科,案例教学是实现市场营销课程实践性教学的重要途径。研究如何把案例教学法运用到高等学校市场营销专业的教学中,对提高市场营销学课程的教学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1 案例教学法在市场营销教学中的意义

1.1 有利于实现师生优势互动

传统的教学大多采用 “填鸭式”的教学方法,知识单向流动,学生被动接受。而在案例教学中,教师改变了授课中 “自我说教式”的讲解和 “满堂灌”的教学方法,注意师生间的密切沟通、双向交流,学生变被动听讲为主动参与。又由于案例本身是有一定情节的典型事例,有很强的吸引力,能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大改变了被动接受学习的习惯,为主动进取创设了条件。

1.2 有利于加深学生对市场营销理论的理解

传统的教学是教师讲、学生抄、课后学生练、学期结束考试,没有生活体验和实际操作。学生只能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学习,可能记住了市场营销的概念、内容、策略和方法等,但一遇到实际问题往往不知所措。而案例教学把案例呈现给学生,让他们有针对性地运用市场营销理论知识去思考和讨论,从而加深对市场营销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通过角色扮演增强生活体验。多种案例又蕴涵着各种理论知识点,理解了案例解决方法就可以深入了解相应的理论知识。

1.3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案例分析讨论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由于市场营销案例教学不是单纯去帮助学生去寻找正确答案,而是让学生在案例的学习中激发思维,努力创设思考的空间,激发想象,以培养学生掌握正确的处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事实上市场营销案例的答案本身就不一定是唯一的,因为,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答案自然就不会相同。所以应重视让学生思考后得出结论的过程和分析的具体思路正确与否,而非答案的唯一。这样学生将从中受到多方面的启迪和锻炼,从而学会求知、做事、思维、创新。

1.4 有助于学生多种能力的培养

案例教学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种有效教学方法。案例的着眼点在于学生创造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逻辑思辨能力的发展,它不仅仅是对那些固定的理论知识、原理和规则的获取和掌握。借助于案例,可以提高学生的表达和讨论技能,提升学生将思想准确、及时地对外描述的能力。在案例教学中,学生有着较大的自,他们参与讲座与交流是其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教师实际上更多地从讲台前站到了学生的背后,这样既可调动学生学习和参与的积极性,也可使学生有展示自己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机会,达到培养学生提高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多种能力的效果。

1.5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案例教学的讨论环节一般分小组进行,小组成员之间各有分工,而案例分析成果评定是以小组为单位,因而要求各小组成员之间要有团队合作精神。这种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是营销人员的必备素质,也是学生工作后在任何工作岗位上不可缺少的。这样的能力培养在理论教学中很难实现。案例教学作为一项群体活动,通过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在合作中互相沟通,在沟通中增进合作,在这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教会学生相互沟通、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同时也增强了他们说服别人以及聆听他人的能力。

2 市场营销专业案例教学法的实施步骤

2.1 明确教学目标

即学生通过案例学习所应达到的能力水平及对学生进行测验的手段和标准。教学目标可分解,既要清楚通过案例解决营销活动中什么层次上的什么问题,又要明确体现出学生解决营销问题时所显现的能力水平;既要考虑到学生学习能力、态度的改变,又要考虑学生的条件和状况。

2.2 精选市场营销典型案例

上好市场营销案例教学课,教学案例的选择至关重要。教师要根据市场营销课程的教学内容要求,案例选择要紧密联系现实企业营销实践,收集真实的、典型的案例来进行分析和运用。这样既可以让学生提高分析和理解能力,又可以了解社会营销实践,为以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

2.3 精心设计讨论话题

讨论话题的充分准备是市场营销案例教学顺利实施的重要保证,没有充分的准备就会出现课堂秩序的混乱。选取适当案例后,教师应在充分熟悉案例的基础上,根据对理论知识的掌握要求,精心设计案例讨论任务。设计任务时,要由易到难,不求过于复杂;任务一定要具体,具有可操作性,使学生分析时有针对性,避免泛泛而谈。同时,任务设计要与案例内容所反映的理论相一致,不可牵强附会,往往一个案例可以用来说明多个理论,教师需对此进行把握。

2.4 案例的讨论

针对所收集的资料与学生事先学习的知识,进行现场案例的论述和分析讨论。通常情况下,案例分析是采取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小组讨论能调动每一位同学的积极性,集中群体的智慧,使得案例分析角度多样化、观点全面化和方法周全化。这样可节省时间,同时也可培养学生团队精神。

教师在这一环节中,要扮演好组织者的角色,要根据学生的气质、性格、能力和知识经验等进行合理分组,既要防止“一人操办”,还要防止“搭便车”。一般来说,小组成员不宜过多,以5 人左右为宜,可由教师指定或学生自愿组成,每组选一名组长,负责小组内部的分工协调与组织。

2.5 总结评价

讨论结束后,教师要对案例教学全过程进行归纳、总结和评价。教师应做简要总结,归纳出几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并对其进行评价,对好的思路与独到见解加以肯定,对学生讨论中不够深入、不够确切的问题,进行再次分析和讲解。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尤其要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以及他们合作讨论的过程。

3 对市场营销专业实施案例教学法的几点建议

3.1 正确处理好教师和学生的关系

在案例分析和讨论中,教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教师一定要尊重学生参与讨论的主体性地位,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对案例的参与性,引导学生分析案例并阐述自己的观点。

3.2 要鼓励创新

案例教学与传统教学相比,具有开放性的特点,在学生在案例讨论的过程中可能产生不同的观点和答案,这是好事,对于教师要加以鼓励,而不应对学生设定框框,更不能否定学生加以指责和批评。

3.3 要正确处理好案例教学法与其他教学法的关系

案例教学在市场营销教学中具有突出的优点,但市场营销是综合性、实践性、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统一,仅用一种教学方法不可能达到教学目的,还应与其他教学法如讲授教学、模拟教学等相配合。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合理地将其组合,以实现市场营销教学目标。

3.4 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完善继续培训制度

教师的案例教学能力和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案例教学的效果和质量。针对目前情况,需要对教师进行必要的培训,提高其案例教学水平和能力。要鼓励教师走出校门到企业锻炼,增强实践能力,提高市场营销案例教学的水平。

3.5 建立市场营销案例库

市场营销案例教学需要解决案例建设问题,建立市场营销案例库特别是本土化案例库是当务之急。中国的市场经济正处在快速发展阶段,我们在现实中遇到的许多营销问题都与国外的不太相同,本土化的市场营销案例能反映中国国情和企业实际,更具有现实意义。

在选择案例时应注意以下问题:第一,案例的选择要难易结合,与高校学生的特点及教学目的相适应。第二,案例的选择要具有时效性,使营销理论能与实践相结合,以减少理论的滞后性。第三,案例的选择应具有典型性,激发学生对案例教学的兴趣,加深学生对营销理论和实践的认识。

3.6 建立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提供实践教学场所

市场营销案例教学以课堂讨论为主,缺乏真实感。要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营销知识,必须要有一定数量的实习实训基地,让学生去了解、熟悉营销实践。学校要建立固定的校内外专业实习实训基地,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市场营销实践教学的场所。

参考文献:

[1]马永青,张志鹏.市场营销案例教学法的实践研究[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8(2).

[2]姜贵红.市场营销案例教学法浅析[J].中外企业家,2008(3).

篇6

[论文摘 要]市场营销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案例教学法是实现市场营销课程实践性教学的重要途径。通过市场营销案例教学,可以培养学生运用市场营销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能否有效地在课堂中开展市场营销案例教学,对实现高等教育的素质培养目标,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市场营销学是建立在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多门学科基础上的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应用学科,案例教学是实现市场营销课程实践性教学的重要途径。研究如何把案例教学法运用到高等学校市场营销专业的教学中,对提高市场营销学课程的教学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1 案例教学法在市场营销教学中的意义

1.1 有利于实现师生优势互动

传统的教学大多采用 “填鸭式”的教学方法,知识单向流动,学生被动接受。而在案例教学中,教师改变了授课中 “自我说教式”的讲解和 “满堂灌”的教学方法,注意师生间的密切沟通、双向交流,学生变被动听讲为主动参与。又由于案例本身是有一定情节的典型事例,有很强的吸引力,能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大改变了被动接受学习的习惯,为主动进取创设了条件。

1.2 有利于加深学生对市场营销理论的理解

传统的教学是教师讲、学生抄、课后学生练、学期结束考试,没有生活体验和实际操作。学生只能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学习,可能记住了市场营销的概念、内容、策略和方法等,但一遇到实际问题往往不知所措。而案例教学把案例呈现给学生,让他们有针对性地运用市场营销理论知识去思考和讨论,从而加深对市场营销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通过角色扮演增强生活体验。多种案例又蕴涵着各种理论知识点,理解了案例解决方法就可以深入了解相应的理论知识。

1.3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案例分析讨论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由于市场营销案例教学不是单纯去帮助学生去寻找正确答案,而是让学生在案例的学习中激发思维,努力创设思考的空间,激发想象,以培养学生掌握正确的处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事实上市场营销案例的答案本身就不一定是唯一的,因为,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答案自然就不会相同。所以应重视让学生思考后得出结论的过程和分析的具体思路正确与否,而非答案的唯一。这样学生将从中受到多方面的启迪和锻炼,从而学会求知、做事、思维、创新。

1.4 有助于学生多种能力的培养

案例教学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种有效教学方法。案例的着眼点在于学生创造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逻辑思辨能力的发展,它不仅仅是对那些固定的理论知识、原理和规则的获取和掌握。借助于案例,可以提高学生的表达和讨论技能,提升学生将思想准确、及时地对外描述的能力。在案例教学中,学生有着较大的自主权,他们参与讲座与交流是其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教师实际上更多地从讲台前站到了学生的背后,这样既可调动学生学习和参与的积极性,也可使学生有展示自己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机会,达到培养学生提高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多种能力的效果。

1.5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案例教学的讨论环节一般分小组进行,小组成员之间各有分工,而案例分析成果评定是以小组为单位,因而要求各小组成员之间要有团队合作精神。这种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是营销人员的必备素质,也是学生工作后在任何工作岗位上不可缺少的。这样的能力培养在理论教学中很难实现。案例教学作为一项群体活动,通过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在合作中互相沟通,在沟通中增进合作,在这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教会学生相互沟通、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同时也增强了他们说服别人以及聆听他人的能力。

2 市场营销专业案例教学法的实施步骤

2.1 明确教学目标

即学生通过案例学习所应达到的能力水平及对学生进行测验的手段和标准。教学目标可分解,既要清楚通过案例解决营销活动中什么层次上的什么问题,又要明确体现出学生解决营销问题时所显现的能力水平;既要考虑到学生学习能力、态度的改变,又要考虑学生的条件和状况。

2.2 精选市场营销典型案例

上好市场营销案例教学课,教学案例的选择至关重要。教师要根据市场营销课程的教学内容要求,案例选择要紧密联系现实企业营销实践,收集真实的、典型的案例来进行分析和运用。这样既可以让学生提高分析和理解能力,又可以了解社会营销实践,为以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

2.3 精心设计讨论话题

讨论话题的充分准备是市场营销案例教学顺利实施的重要保证,没有充分的准备就会出现课堂秩序的混乱。选取适当案例后,教师应在充分熟悉案例的基础上,根据对理论知识的掌握要求,精心设计案例讨论任务。设计任务时,要由易到难,不求过于复杂;任务一定要具体,具有可操作性,使学生分析时有针对性,避免泛泛而谈。同时,任务设计要与案例内容所反映的理论相一致,不可牵强附会,往往一个案例可以用来说明多个理论,教师需对此进行把握。

2.4 案例的讨论

针对所收集的资料与学生事先学习的知识,进行现场案例的论述和分析讨论。通常情况下,案例分析是采取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小组讨论能调动每一位同学的积极性,集中群体的智慧,使得案例分析角度多样化、观点全面化和方法周全化。这样可节省时间,同时也可培养学生团队精神。

教师在这一环节中,要扮演好组织者的角色,要根据学生的气质、性格、能力和知识经验等进行合理分组,既要防止“一人操办”,还要防止“搭便车”。一般来说,小组成员不宜过多,以5 人左右为宜,可由教师指定或学生自愿组成,每组选一名组长,负责小组内部的分工协调与组织。

2.5 总结评价

讨论结束后,教师要对案例教学全过程进行归纳、总结和评价。教师应做简要总结,归纳出几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并对其进行评价,对好的思路与独到见解加以肯定,对学生讨论中不够深入、不够确切的问题,进行再次分析和讲解。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尤其要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以及他们合作讨论的过程。

3 对市场营销专业实施案例教学法的几点建议

3.1 正确处理好教师和学生的关系

在案例分析和讨论中,教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教师一定要尊重学生参与讨论的主体性地位,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对案例的参与性,引导学生分析案例并阐述自己的观点。

3.2 要鼓励创新

案例教学与传统教学相比,具有开放性的特点,在学生在案例讨论的过程中可能产生不同的观点和答案,这是好事,对于教师要加以鼓励,而不应对学生设定框框,更不能否定学生加以指责和批评。

3.3 要正确处理好案例教学法与其他教学法的关系

案例教学在市场营销教学中具有突出的优点,但市场营销是综合性、实践性、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统一,仅用一种教学方法不可能达到教学目的,还应与其他教学法如讲授教学、模拟教学等相配合。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合理地将其组合,以实现市场营销教学目标。

3.4 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完善继续培训制度

教师的案例教学能力和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案例教学的效果和质量。针对目前情况,需要对教师进行必要的培训,提高其案例教学水平和能力。要鼓励教师走出校门到企业锻炼,增强实践能力,提高市场营销案例教学的水平。

3.5 建立市场营销案例库

市场营销案例教学需要解决案例建设问题,建立市场营销案例库特别是本土化案例库是当务之急。中国的市场经济正处在快速发展阶段,我们在现实中遇到的许多营销问题都与国外的不太相同,本土化的市场营销案例能反映中国国情和企业实际,更具有现实意义。

在选择案例时应注意以下问题:第一,案例的选择要难易结合,与高校学生的特点及教学目的相适应。第二,案例的选择要具有时效性,使营销理论能与实践相结合,以减少理论的滞后性。第三,案例的选择应具有典型性,激发学生对案例教学的兴趣,加深学生对营销理论和实践的认识。

3.6 建立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提供实践教学场所

市场营销案例教学以课堂讨论为主,缺乏真实感。要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营销知识,必须要有一定数量的实习实训基地,让学生去了解、熟悉营销实践。学校要建立固定的校内外专业实习实训基地,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市场营销实践教学的场所。

参考文献:

[1]马永青,张志鹏.市场营销案例教学法的实践研究[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8(2).

篇7

摘要:本文分析了离岸人民币市场与在岸人民币市场利率联动的机制,并运用VAR模型等定量的方法检验了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与在岸人民币市场的联动关系。实证结果表明:离岸与在岸人民币市场的利率联动效应已经初步存在,但存在较明显的单边效应,在岸人民币市场对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有显著的引导关系,反之不成立。据此,本文认为应从提供足够的离岸人民币存量、促进离岸人民币需求从投机转向投资等方面加快离岸人民币市场建设,还应从政策层面逐步放开离岸和在岸人民币市场的利率管制。

关键词:市场利率;联动效应;VAR模型

一、引言

近几年,离岸人民币市场快速发展,特别是香港已经成为了世界上最重要的离岸人民币业务中心。伴随着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建设,很多问题也随着被提出,比如为什么人民币离岸市场与境内市场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利差?两个市场存在着哪些区别和联系?两个市场的人民币利率是如何相互影响?离岸人民币市场的发展对我国人民币利率市场化改革存在怎样的推动作用?本文运用定量的方法对离岸与在岸人民币市场的利率联动关系进行了探讨,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早期关于境内外市场联动效应的研究主要涉及股票市场之间、债券市场之间和外汇市场之间等现货市场的联动效应。近年来,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以及离岸人民币市场的建设,对人民币境内外金融市场的研究逐渐增多。已有的文献对境内外人民币外汇市场的研究较多。如伍戈等(2012)研究发现境内银行间外汇市场对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的价格有引导作用,刘雅梅(2012)研究发现境内外汇市场在中期价格发现功能方面具有优势,而境外外汇市场在长期价格发现功能方面具有优势,熊鹭(2011)研究发现在即期汇率上,信息是从境内市场向境外市场流动,但在远期市场,境外NDF市场有一定的影响力。

境内外人民币利率市场是否也与外汇市场一样存在联动效应,关于这一问题的研究还不多。如于孝建等(2011)研究了以隔夜SHIBOR为标的境外无本金交割人民币隔夜利率互换市场和境内人民币隔夜利率互换市场的联动效应,发现境内外市场之间无明显的报酬溢出效应。刘亚等(2009)研究了以7天回购利率为标的人民币利率互换、离岸人民币无本金交割利率、国债和金融债之间的联动效应,发现境内外人民币利率之间总体上存在双向报酬溢出效应和波动溢出效用。本文尝试运用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的同业拆借利率和境内人民币市场的同业拆借利率等指标研究香港离岸与境内人民币市场的利率联动效应。

二、离岸与在岸人民币市场利率联动机制的理论分析

按照金融市场联动效应理论,不同市场的人民币利率联动效应主要包括报酬溢出效应和波动溢出效应。报酬溢出效应也称均值溢出效应,是指一个金融市场价格的变化引起另一个市场价格发生变化。波动溢出效应是指一个金融市场的波动传递到另一个金融市场,引起该市场的波动。

从理论上来讲,金融资产的定价机制是市场利率联动的首要原因,如“利率平价理论”。如果出现了某些信息能同时直接或间接影响两种或两种以上资产价格,将会导致金融市场之间呈现联动效应,或者一种利率的率先变化将会引发另一种利率的协同运动。同时,当利率的理论价格与实际价格之间存在差异时,套利行为将会出现,直至获利机会消失,而套利行为本身就携带一定量的信息,并导致信息在不同市场之间的传递。另外,市场参与者作为信息传递载体对市场利率联动发挥重要作用。当私有信息影响一个市场上的利率预期,会通过跨市场对冲(包括资产组合调整)影响其他市场,即市场间出现信息溢出。即使信息仅对某个市场适用,但由于其他市场上的投资者有限理性或者反应过度,会导致信息特别是风险“传染”到其他市场。

从传导路径看,利率在离岸与在岸人民币市场之间传导主要通过金融渠道和贸易渠道。其中金融渠道无疑是一个影响不同市场间利率传导的最重要方式。当离岸与在岸人民币市场的利率或者汇率存在差异,会导致资本在不同市场间进行均衡配置,使得资本的价格(即利率)在不同市场间大致趋同。如当前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的利率偏低,则吸引了大量内地的企业通过贷款、发行人民币债券等方式进行融资,增加了香港离岸市场人民币的需求量,导致利率上升。2013年6月中下旬,在岸人民币市场流动性趋紧,隔夜SHIBOR飙升,一些在香港设立分行的银行纷纷将资金调回内地,导致HIBOR也飙升,也是离岸与在岸人民币市场利率联动的很好例证。另外还有贸易渠道,如我国正在大力推进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导致的利率联动,生产力相继上升导致投资扩张的利率联动等。

三、离岸与在岸人民币市场利率联动实证分析

(一)数据选择与说明

在当前我国利率体系中,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利率是一种市场化程度很高的利率,能够较为迅速地反映货币市场上资金的供求情况,体现资金的真实价格。而离岸人民币市场尚处于起步阶段,以建设最早、规模最大的香港市场为例,中银香港于2009年11月推出了香港银行同业人民币拆息报价,但报价只有一家银行,缺乏代表性。香港财资市场公会于2013年6月24日才推出了人民币香港银行同业拆息定价机制,以香港金融管理局指定的15到18家报价银行所提供的报价资料作为制定基础,能较好反映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的资金价格。

因此,本文在实证研究中使用银行间同业拆息日度数据(SHIBOR表示)和人民币香港银行同业拆息日度数据(HIBOR表示)作为在岸和离岸人民币市场利率的变量,数据来源于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和香港财资市场公会网站。目前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的交易主要集中在隔夜、一周和两周三个品种,所以本文主要研究隔夜、一周和两周的利率联动效应。文中分别用SHIBOR、SHIBOR1W和SHIBOR2W代表隔夜SHIBOR、一周SHIBOR和两周SHIBOR,用HIBOR、HIBOR1W和HIBOR2W代表隔夜HIBOR、一周HIBOR和两周HIBOR。数据样本区间为2012年1月4日至2013年10月23日,剔除报价日期不一致的现象,共433个交易日数据,其中2013年6月24日之前的HIBOR数据采用中银香港的报价。

(二)Granger因果检验

在Granger因果检验之前,先对数据序列进行单位根检验,以确定其平稳性。单位根检验的方法有ADF检验、PP检验、ERS检验等,本文采用ADF检验方法。结果如表1所示,上述6个数据序列均为平稳序列,可以对其进行因果关系检验。对于Granger因果检验中的最优滞后阶段,本文采用建立VAR模型,根据AIC和SC来确定,分别选择2阶和7阶进行Granger因果检验。

表1ADF单位根检验结果

注:“≠>”表示“不能Granger引导”

Granger因果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在10%的显著水平下,无论滞后期数是2阶或7阶,SHIBOR对HIBOR、SHIBOR1W对HIBOR1W、SHIBOR2W对HIBOR2W均有显著的引导关系,反之则不成立。说明在岸人民币市场利率对离岸人民币市场利率存在显著的正向引导关系,在人民币利率报酬溢出效应方面,在岸人民币市场占据绝对优势。

(三)协整检验

协整检验是考察变量的不平稳序列间长期均衡关系的方法。本文采用Johansen协整检验方法检验SHIBOR和HIBOR之间变动的协整关系。检验结果表明(检验结果省略),SHIBOR和HIBOR、SHIBOR1W和HIBOR1W、SHIBOR2W和HIBOR2W三对变量之间均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说明随着离岸人民币市场的建设,境外人民币回流的债券、股票、贷款三大渠道全面打通,人民币外循环机制初步建立,使得在岸人民币市场和离岸人民币市场的利率联动已经初步实现。

(四)脉冲响应函数

变量间的协整关系反映了SHIBOR和HIBOR间的长期均衡关系,但不能反映它们之间的短期波动的动态交互机制,为了对SHIBOR和HIBOR间相互作用的大小及作用的时间进行研究,本文选用向量自回归模型,进行脉冲响应与方差分解分析。结果见下图1。

从图1的上面两个图可知,SHIBOR对HIBOR一个标准差新息短期内几乎没有反应,从第2期起产生了微弱的负向冲击,而SHIBOR对自身的一个标准差新息在当期即产生较大的同向变动,并从第2期起逐渐减弱。说明在岸人民币市场利率几乎不受离岸(香港)人民币市场利率的影响,这与前面的分析一致。主要是因为离岸人民币市场发展规模偏小,结构不够完善,人民币的外循环机制尚不顺畅,无法对在岸人民币市场造成联动影响。

图1SHIBOR和HIBOR对一个标准的冲击反应曲线

从图1的下面两个图可知,HIBOR对SHIBOR一个标准差新息短期内有一定的正向反应,且一直持续到第10期以后,而HIBOR对自身的一个标准差新息在当期即产生较大的同向变动,且大于其对SHIBOR利率变动的响应。说明离岸(香港)人民币市场利率受在岸人民币市场利率变动而变动,同时也受离岸人民币市场供求关系等因素影响。主要是因为在市场机制作用下,在岸市场利率对离岸市场利率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

四、基本结论与政策建议

(一)基本结论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基本结论:一是离岸与在岸人民币市场的利率联动效应已经初步存在。协整检验表明,SHIBOR和HIBOR、SHIBOR1W和HIBOR1W、SHIBOR2W和HIBOR2W三对变量之间均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说明离岸与在岸人民币市场利率间存在着共同的随机变量趋势。二是离岸与在岸人民币市场的利率联动效应呈现单边联动效应。Granger因果检验表明,SHIBOR对HIBOR、SHIBOR1W对HIBOR1W、SHIBOR2W对HIBOR2W均有显著的引导关系,反之则不成立。脉冲响应表明,在岸人民币市场利率几乎不受离岸(香港)人民币市场利率的影响。这些检验结果说明,受离岸人民币回流机制不顺畅、离岸人民币市场尚不完善、离岸与在岸人民币市场的利率市场化程度不高等影响,在岸人民币市场利率与离岸人民币市场利率呈现单向引导关系。

(二)当前人民币利率联动的障碍

一是人民币回流机制不顺畅。离岸与在岸人民币市场要产生利率联动效应,必须有一个桥梁来联系在岸市场与离岸市场,这个桥梁就是顺畅的人民币回流机制。目前境外人民币回流的债券、股票、贷款三大渠道虽已全面打通,但仍受到种种限制,回流规模较为有限。如果资金出来之后回不去,且国际市场对人民币的认同度还有限,那两个市场之间的利率联动纽带就被割断。二是在岸与离岸市场的利率市场化程度较低。当前在岸人民币利率没有实现市场化,无法成为离岸人民币利率形成的基础。而离岸货币的利率形成机制也才刚刚建立,无法对在岸人民币利率造成影响。三是离岸人民币市场规模较小且尚不完善。离岸人民币要利率市场化,就需要建立与之规模相匹配的市场,市场中要有合适的产品让人们投资能够有更多的渠道。但是,这件事情在实际完成中却是不尽人意的,例如:香港市场,目前香港同胞的主要投资理财渠道就是债券或者人民币存款,并且这两项理财产品利率是十分低的,这主要是在香港市场上人民币投资品种比较缺乏,以人民币结算的金融类产品太少。

(三)利率联动的实现途径

一是加快离岸人民币市场的建设。首先是要提供足够的离岸人民币存量,向境外输出人民币和向境外投资者提供更多人民币计价金融产品。因为足够多的离岸人民币存量是离岸人民币利率市场化的基础,可以有效的帮助市场快速形成自主的决定市场利率,使得离岸人民币利率市场化可以快速实现。另外一个方面就是要加快离岸人民币需求进行转变,从之前的投机转变为真正的投资。根据凯恩斯主义的货币需求函数,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是货币需求的主要来源。目前,由于人民币强烈的升值预期,离岸人民币市场持有人民币的交易动机并不强烈,而主要是出于投机动机。导致很少有人愿意成为离岸人民币的负债方,对离岸人民币供需的失衡严重阻碍了离岸人民币利率市场化的实现。

二是从政策层面需要逐步的放开监管。要明确如果人民币利率市场化可以实现,这就需要中国人民银行要对人民币离岸市场利率的管制要逐步的放开并不断的放宽,最终实现离岸市场自身通过内部的供需调节机制来确定人民币的利率。然后,离岸人民币回流机制的建立也有待于政策进一步放宽。如逐步放开人民币资本项目管制,实现人民币的完全自由兑换,逐步完善汇率机制,改变人民币的单边升值预期。最后,要进一步推动在岸人民币的利率市场化。(作者单位:长沙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伍戈,裴诚.境内外人民币汇率价格关系的定量研究 [J]. 金融研究2012

[2]刘亚,东.境内外金融市场联动效应: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J]. 学术发展动态2010

[3]于孝建,菅映茜. 人民币隔夜利率互换境内外市场联动效应研究 [J]. 上海经济研究2011

[4]刘雅梅.人民币在岸市场与离岸市场关系的实证研究――兼论人民币二次汇改效应 [J]. 财经问题研究2012

[5]熊鹭.境内外人民币汇率互动关系实证研究――基于香港离岸市场成立后的数据分析[J]. 金融与经济2011

篇8

关键词:市场营销;经济环境;营销渠道

中图分类号:F274;F426.8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3) 22-0000-01

一、分析市场环境

根据2011年中国化妆品行业分析报告,十年间我国化妆品市场规模复合年均增长率高达15.8%,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市场之一。

从三个方面分析环境:

(一)政治环境分析

中国政府已经颁布了《中国化妆品生产管理条例》、《中国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为中国化妆品市场的有序竞争提供了制度保障。

(二)经济环境

根据2011年中国政府统计公报,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3919亿元,增长17.1%;

(三)社会环境

高城镇化率将大大扩大化妆品的市场空间,提升市场容量;而中小城市的飞速发展将有效改变化妆品的市场结构,这将对化妆品的销售渠道和销售模式带来巨大的影响。无论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由于全球经济复苏,消费者消费能力持续增强,特别是作为奢侈品的化妆品需求旺盛。其次我们来看佳丽宝公司(安徽)经营现状:

目前合肥市化妆品经营的商店主要集中在步行街周围,佳丽宝公司采用以百货大楼,百大CBD,沃尔玛及华联等大型购物中心和各类大中型超市为主要经营点开设化妆品专柜为主,以开设佳丽宝产品专卖店为辅的销售渠道。目前,合肥市共有佳丽宝产品28家,其中模范店1家,重点店13家,一般店14家。

二、佳丽宝营销现状

(一)营销渠道单一

而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安徽市场上,佳丽宝公司(安徽)的销售渠道主要由中高级百货店和专卖店组成,销售渠道单一,这使得作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营销竞争能力受到了极大的限制。

(二)市场开拓能力不强

佳丽宝公司的业务往往只集中于特定的消费人群,其顾客群并没有被进行市场细分,因而市场开拓能力和维护能力较为匮乏。

(三)缺乏长远市场规划

从目前佳丽宝公司的市场营销过程看,其营销重点主要在省内一些大城市,对中小城市没有投入更多的资源,缺乏有效的市场规划

(四)销售人员素质不高

销售人员往往将营销简单地仅视为销售,不重视营销工作。

三、利用SWOT进行分析:

(一)优势

1.实力雄厚

作为日本第二大化妆品公司,目前,其公司进驻百货大楼和药店已达900家。

2.产品优势

佳丽宝公司为中国消费者生产了多个系列的化妆品,主要包括护肤及底妆品、彩妆等,具体品牌包括Impress、LUNASOL、AQUA、COFFRET D’OR、KATE等等。

3.研发实力强

佳丽宝公司拥有多项世界领先的技术专利,不仅在美国纽约、法国巴黎,也在中国上海专门成立了化妆品研究基地,从事产品开发。

(二)劣势

1.价格劣势

对于高端产品的化妆品行业而言,消费群体的经济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压缩了客户群的数量,增加了销售难度。

2.品牌知名度低

以合肥市为例,佳丽宝公司的宣传方式单一且主要集中于中高档产品的研制,缺乏低端产品的投入,产品的档次分布不均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佳丽宝公司的发展。

3.渠道深度和宽度不够

对于佳丽宝化妆品公司(安徽)品牌来说,仅仅抓住省内一些重点城市的化妆品市场是不够的,其销售渠道的深度和广度远远不能适应日益激烈的化妆品竞争。

(三)威胁

1.国内化妆品市场竞争愈演愈烈

由于网络技术和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使得化妆品市场的竞争可谓混乱,低价格吸引了大量消费者集中于网络市场,这无疑冲击了化妆品市场,这种情形迫使佳丽宝化妆品公司(中国)不得不面临日益增强的市场压力,不得不参与惨烈的化妆品市场竞争。

2.公司的运营压力

网络市场上低价格化妆品严重冲击了佳丽宝公司的产品,再加上经济环境的恶劣,使得化妆品市场剧烈波动,市场预测更加困难;同时,受原材料价格的不断上升,使得公司运营成本不断增加,这使得佳丽宝公司的运营压力陡然增大,迫使公司不得不提升营销竞争力,以增加公司生存能力。

四、制定佳丽宝公司(安徽)营销竞争能力的提升策略

根据佳丽宝公司营销战略规划,未来佳丽宝公司营销竞争力提升的重点将放在以下五个方面,及提升竞争规模、提高运营标准、加强研发核心技术、实施科学化管理和实现品质优质化。

(一)市场布局

1.立足于合肥经济圈为首的省会市场(包括滁州、六安、淮南等),在巩固原有市场规模的基础上,主要向高端市场发展;

2.拓展以芜湖、马鞍山、安庆为首的沿江市场,借沿江经济带的东风,努力扩大沿江市场的占有份额;

3.拓展以蚌埠、淮北、阜阳为首的皖北市场,借“合芜蚌自主创新试验区”的东风,努力扩大皖北市场的占有份额。

(二)专业营销体系

1.确立营销目标

佳丽宝公司营销竞争力的两大目标为树立企业形象和树立企业品牌。

2.建立营销体系

加强营销团队建设,实行全员营销;提高营销人员的素质和能力,强化子公司在特定区域的市场营销;以一线营销人员为终端,建立客户关系管理体系;大力推行技术营销、质量营销、品牌营销等。

3.搞活营销机制

完善市场营销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提升制度执行力;不断完善和改进岗位激励、荣誉激励、薪酬激励;建立与战略合作伙伴共同营销机制

对于佳丽宝化妆品公司(安徽)来说,应该要创立新的销售渠道和新的销售手段,应建立以消费者为中心的营销策略创新,比如,可以大胆尝试将各种聚会与营销结合起来、创立家庭式营销、创立俱乐部营销、网络营销、博客营销等新营销传播手段。

五、结语

纵观在当今激励的市场竞争环境下,营销战略的选择对化妆品公司的未来生存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本文以佳丽宝化妆品公司(安徽)作为研究对象,系统全面的分析了该公司目前的营销现状,指出了其营销方面的优势与不足,充分利用外界的机遇与挑战,发挥自身优势的同时改进不足之处,全面提高本公司的营销竞争力,努力开拓更为理想的市场份额。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