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09 08:25:20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教师职业决策,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影响中小学女教师职业发展的因素
(一)我国传统观念和社会刻板的性别角色定位
我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将女性定位于“孝妇、贤妻、良母”的模式中,男性被认为是社会的主宰,女性则被认为是支持丈夫、照顾孩子的“贤内助”,女性自身的发展永远排在家庭之后。有调查显示,72.8%的人认为“丈夫的成功就是妻子的成功,妻子要全力支持丈夫”;51.1%的人赞同“男人以社会为主,女人以家庭为主”。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评价一名女性时,只要是“贤妻良母”就是“好女人”,而不论其事业是否有成。女性的成功被限定于家庭而非事业。人们认为男性具有理智、坚强、有力的特性,女性具有重情、脆弱、细腻的特性。社会更倾向于认同男性在事业上取得成功,而女性一旦取得成功则有可能被视为缺少“女性气质”,在社会舆论上也将面临比男性更大的压力。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中小学女教师虽然是知识女性,是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其工作对象是未成年人,因此人们潜意识里往往把中小学女教师视为母亲替代者和孩子的监护者,而把男教师视为知识的传播者。为获得与男教师同样的地位,女教师往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二)家庭生活的束缚
美国心理学家迪拉斯和盖俄曾提出现代女性角色扮演的“三择一”模式:①传统女性角色和社会塑型,即贤妻良母;②新型女性角色,与男性一样在社会上追逐功成名就;③双重角色扮演,兼顾家庭和事业双重责任。许多中小学女教师就是双重角色的扮演者,然而事业与家庭往往难以协调。女教师身为职业女性,学校领导、学生家长要求她们承担与男教师同样的教学和科研任务,希望她们工作出色,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学生;家庭成员又要求女教师能够做一个好女儿、好儿媳、好妻子、好母亲。在社会上,人们总是倾向于认为男性应以事业为中心,女性应以家庭为中心,女教师因此背负着更多的家庭责任,结果导致女教师要付出更多的精力。她们经常一边为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而绞尽脑汁,一边挂念着父母和孩子的身体,同时还要操心家里的柴米油盐。她们终日游走于这种双重角色中,顾此失彼,不堪重负。此外,在人们眼里教师子女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很多女教师对自己的孩子也有着较高的教育期望。而一旦孩子的成绩落后,她们就会觉得这既是作为家长的失败,也是作为教师的失败,是一种双重失败。因此,作为母亲,她们比一般家长承受着更大的精神压力。
(三)女教师个性特征的限制
女性情感比较细腻,也比较敏感,容易在方方面面产生挫折感。中小学女教师通常比普通女性有着更强的自尊心,对自己有更高的要求,既期望所教学科成绩名列前茅,又要求在日常班级管理中出类拔萃等,这都使得她们不断自我加压,身心疲惫。在性格方面,女教师也和大多数女性一样,具有顾虑多、心胸狭窄等弱点,这些都束缚了女教师们的创造力,不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也容易对学生产生不良影响。在排解压力方面,女教师往往缺乏一定的应对技能,如遇到困扰时,男性一般采取独自思考解决问题的应对方式,而女性一般采取情绪发泄策略,找朋友倾吐心事。由于自我保护意识较强,她们又会不自觉地把工作、生活中的压力转嫁给学生,结果造成对学生要求过高、缺乏耐心,在课堂上制造“情绪污染”。
此外,一些中小学女教师主观能动性较弱,自我发展意识不强。刚参加工作时,她们一般都有自己的奋斗目标和理想,随着目标的不断达成,便容易满足现状,不思进取。尤其是一些女教师在经历结婚、生子之后,逐渐丧失了斗志,缺乏竞争意识,不主动去学习新知识、接受新理论,导致知识老化、思想僵化,跟不上时展的潮流,难以在教学中有所创新。这些教师在职业生涯中将走向平庸,个人发展也将在此停滞。
(四)女性特有生理特点的影响
女教师一般都要经历每月的生理期以及怀孕、生育、更年期等,这些生理现象造成的内分泌变化会给她们的身体和情绪带来不适,甚至因此烦躁不安,导致工作和社会活动能力下降。例如,女教师在生育之后可能会将更多精力用于照顾孩子,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教学工作,虽然这不是她们的本意,但这种情况却在所难免。在休完产假、重新回到工作岗位时,也可能会在工作和照顾孩子的问题上矛盾重重。对于年龄较大的女教师而言则面临进入更年期的问题。女性进入更年期之后,雌性激素水平的降低导致这个阶段生理、心理功能失调,呈现出不同程度的更年期症状。另外,有研究表明,女性受教育程度越高,更年期症状就越严重。因此,处于更年期的女教师们会感到工作、生活压力巨大,她们极易处于各种不良的心理状态中,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质量。
二、促进女教师职业健康发展的对策
(一)加大宣传力度,重视中小学女教师的成长
国家和社会的支持是中小学女教师健康成长的重要保障。首先,社会要加大宣传力度,转变“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观念和价值取向,重新认识女性的价值,引导女性自立、自信、自强。其次,政府部门应积极宣传女教师工作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宣扬女教师职业的崇高和伟大,强调女教师的作用和价值,提高女教师的社会地位和声望,呼吁全社会都来关心、支持女教师,使其个人和事业得以健康发展。要制定法律法规维护女教师的合法权益,提高女教师待遇,减少她们心理上的不平衡感。此外,社会还要大力发展服务产业,建立完善的家政服务系统,开办全托幼儿园,使女教师从繁杂的家务劳动中解放出来,解决她们的后顾之忧。
(二)学校与家庭要关心、支持女教师的工作
学校要尽可能为女教师减压,在安排工作时要充分考虑女教师的特点。如对怀孕的教师要区别对待,保证她们有充足的休息时间,在考核上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手段,建立人性化的管理系统。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学校要建立起教师心理健康服务体系,聘请专家为教师进行心理咨询,以便她们能及时有效地缓解心理压力。
家庭是影响女教师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作为女教师的家属应尽可能为她们分担家庭责任。丈夫要转变传统性别观念,主动承担必要的家务劳动,支持妻子在事业上的发展,给予妻子物质和精神上的双重鼓励。
(三)正确认识自我,不断提升职业能力
女教师具有对教育事业高度的责任心和热情、专业基础知识比较扎实、情感比较细腻、容易与学生沟通等优势,女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这些优势,克服盲从、依附心理,勇于打破社会对女性的偏见,善待自己,做一个自立、自强的新女性。
具有真才实学是女教师立足之本。当今的社会是充满激烈竞争的社会,在这种环境下,女教师要常常进行反思,及时发现自身的不足,积极参加各种培训,充分利用各种机会学习新知识、新理论。只有熟悉各种教育理论并应用于实践,才能轻松驾驭课堂教学活动。一个具有充分自信和教学技巧的女教师,才能从容应对教学和生活中的各种难题。
(四)科学安排时间
[关键词] 高校;教师;职业倦怠;对策
[中图分类号]G4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3-5595(2013)06-0092-04
高校教师由于工作任务重、压力大,职业期待高等原因,极易导致职业倦怠。正如美国教育协会主席麦克古瑞所说:职业倦怠的感受正在打击着无数有爱心、有理想、乐于奉献的教师们——教师们已在逐渐地放弃他们的专业工作,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纠正,那么就会达到流行的程度。诸多研究表明,高校教师是一个最具职业压力的群体,也是容易导致职业倦怠的群体。针对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调查研究显示:在全国72所高校中,有94.6% 的教师表示有心理压力,其中压力很大的占35.6%[1];在全国15个行业中,教师的职业倦怠指数高居第三[2]。由此可见,目前高校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已严重危害到其身心健康,需要社会、高校等切实加以重视。
一、职业倦怠的相关理论
职业倦怠也称为“工作衰竭”、 “职业过劳”等,是一种个体因不能妥善应对工作中的挫折或合理地缓解工作压力,而导致的以身心极度疲惫为主要特征的综合性反应。美国作家Green于1961年在他的小说《一个倦怠的个案》中,首先对职业倦怠进行了描述,并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反响。精神病学家Freudenbemer于1974年首次正式提出职业倦怠的概念,他指出了助人工作者们在工作中所产生的情绪和身体的耗竭现象,并认为职业倦怠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助人工作者能力的发挥及其身心的健康[3]。一般来讲,人们的职业倦怠是一个在静态与动态交替情境下长期细微演变的过程,最初它都以应激的方式出现,个体在一段时间内会时不时地体验到这种应激状态的存在,随着时间的延长,个体逐渐感到情感上的枯竭和疲惫,进而就会改变工作态度和行为,最终导致职业倦怠的出现。
“职业倦怠”一词自诞生以来,许多研究者从不同的研究角度对其进行了界定。其中Harrison的社会胜任模式认为,职业倦怠与自我对工作胜任能力的知觉有关。这种胜任感取决于以下几方面因素:任务的挑战性、个体所具备的才能以及个体能力的发挥程度。如果个体感觉到工作能力能够改变服务对象的生活,便会对工作产生积极情感,反之,若未能够达到助人的目的,则有可能产生职业倦怠感[4]。Maslach等社会心理学家认为,职业倦怠是由三个维度构成的一种心理状态,三个维度分别为情绪衰竭、情感淡漠和成就感的降低[5]。而Crens等组织学家的观点认为,倦怠是对颇具压力、单调乏味工作的一种应对方式,导致倦怠产生的原因主要是个体的付出与所得不相符。这种不相符包括个体处于过多刺激的情境(如教师面对太多的学生)及在有限的刺激情境中个体感到缺少挑战(如教师常年教同一门课程),该观点尤其重视组织和社会文化背景是如何来影响个人对工作的反应的。
近20多年来,国外对职业倦怠的研究也已经延伸到教学领域并日益受到更多的重视。西方学者最初关于对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大多集中于对教师职业倦怠的界定、表现及应对上。1986 年,Maslach 提出了评估教师职业倦怠的可操作化的工具——职业倦怠问卷的教育版本,使得对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走向更为深入的实证研究。中国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部分学者对教师职业倦怠的现象进行了研究,进入 21 世纪后,这一研究成为学界关注的焦点。
二、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
高校教师的日常工作领域本身就是一种压力情境。教师面对差异越来越大的学生,复杂度越来越高的教学、科研任务,长时间的加班以及学校、社会的过高期望,就极容易由于各种挫折而产生不断加剧的挫败感,最终表现出精疲力竭、精神疲劳和焦虑紧张的状态,因此,教师的职业倦怠从本质上来讲是心理上的一种疾病。种种研究表明,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目前,中国高校教师面临的工作压力越来越大,由此导致的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现象也将普遍存在。中国高校教师当下职业倦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出现情感枯萎的现象
在一些高校中,部分教师出现了情感枯萎的现象,这是教师职业倦怠的核心表现,也是最容易发现的教师的职业倦怠的特征。高校教师如果长期处在教学、科研压力和管理考评的压力之下,就会对工作丧失热情、缺乏活力,总觉得处于极度疲惫的亚健康状态。教师职业倦怠的具体症状还表现为萎靡不振、对学生态度冷漠、对事业丧失兴趣、对任何事情都觉得无聊、总有强烈的危机感并缺少归属感等。
(二)出现人格异化的现象
高校教师一旦出现了职业倦怠的症状,就易产生人格异化的现象,其表现是刻意保持自身与学生、同事之间的距离,拒绝与学生接触,很少参与集体行动,对同事以及环境都采取消极的评价态度,行为比较怪异,并由此导致人际关系危机的出现,陷入力不从心的恶性循环之中。
(三)出现处事消极的现象
高校教师职业倦怠就会出现处事消极的现象,就会用一种消极的态度对待自己、同事、学生和工作。具体而言,表现为上课敷衍了事,教学鲜有创新,个人工作能力下降,开始厌恶本职工作,用消极的态度面对教书育人的事业。
(四)自我效能感低
高校教师产生职业倦怠后,就会使自我效能感降低,具体表现是自己从教学工作中几乎得不到任何的成就感,对教学工作感到无力及自卑,自我的存在感进一步下降,工作热情降低,从而慢慢习惯以类似于“习得性无助”的状态面对日常的教学、科研工作及生活。
三、高校教师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
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产生并非是对某一特定事件的即时反应,而是一个逐步递进发展的过程。引发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具体可以从相关理论和具体因素两方面进行分析。
(一)教师职业倦怠产生的相关理论
一是资源保存理论。该理论认为,当个人投入的资源并没有获得预期的收益时,就会本能地产生懈怠情绪,从而产生保存自己珍贵资源的行为。同时,需求的不满足就会造成个人情感的枯萎。
二是社会胜任模式。该理论认为,个人在社会中进行的活动,实际上是一种个人能力和社会要求相匹配的行为,当个人能力与社会要求达不到一致时(比如能力满足不了社会需求时),个人在社会工作中就难以扮演相应的角色,从而产生职业倦怠。
三是生态学模式。该理论从生态学的角度解释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认为职业倦怠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系统的功能失衡现象。个人的身心健康、教育状况、处世方式以及生态系统的运作环境、运作流程等因素都会对个人和生态系统产生影响,由此成为职业倦怠的因素。
(二)教师职业倦怠产生的具体因素
中国高校教师职业倦怠产生的具体因素主要包括内部和外部因素。内部因素包括自身特性、自我期望等;外部因素则包含教育对象、工作特性、宏观政策、客观条件、人文环境等。
1.教师的自身特性
教师的自身特性包括本人的职业技能、心理素质、精神状态、个人素养等,这是导致教师职业倦怠的主要内部因素之一。如性格内向、不善于交流的教师更容易产生职业倦怠感;心理素质不过硬、精神状态不佳的教师在面对繁重的工作任务时,往往会产生力不从心的感觉,进而对自身的能力产生怀疑与否定,从而影响工作情绪;有的教师在人生观、价值观方面存在问题,不能坦然对待名利得失,容易产生负面情绪;部分教师存在人格缺陷,不能采用科学的方式进行压力的缓解和释放,这都易导致职业倦怠。
2.教师的自我期望
人们普遍认为高校教师的职业是崇高的职业,这会在潜意识里影响很多教师,使他们对自己的职业赋予较大的期望。如许多刚参加工作的高校教师具有很高的工作热情,他们对教学、科研以及学生工作抱有高度的兴趣和热情,他们期望能够在工作岗位上最大化地展现自身的能力,获得社会认可,发誓要用实际行动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但是,当这种理想和抱负由于自己职前的“社会化”和专业准备不足而与目前高校的实际状况在某种程度上出现脱节时,他们就会感到自尊和抱负感受到伤害,就会对心理产生巨大冲击,从而产生职业倦怠。
3.教师的工作特性
高校教师的工作特性是职业倦怠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随着高校的扩招,高校中学生人数大幅度提升,教师的工作量必然大量增加,有的教师的工作量甚至达到了繁重的程度。高校教师的压力更多的是源于学校多方面的考评机制和量化指标,如有的学校有硬性指标,要求教师一年必须有多少科研项目,必须在权威、核心期刊上发表多少文章,这就使教师的精神时刻紧绷,不得不进行大量的工作。这种过高的科研压力和教学任务使教师身心俱疲,导致力不从心、工作效率下降,个人成就感降低,由此也会导致职业倦怠。
4.教育对象的影响
在教学中,学生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教师的身心状态。由于大学生正处于身心快速发展的阶段,其思维活跃,具有强烈的求知欲望,这些因素会促使高校教师投入更大的精力来满足大学生的求知欲望,这在一定程度上会使高校教师感到有压力。但同时,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一些大学生在急功近利心态的驱使下,对于教师的教学会提出一些不切实际的要求,如要求教师能将教学内容迅速转化为能够为其获得利益的知识,而对于相对枯燥的基本理论学习兴趣不大,从而导致一些学生消极对待课堂学习。高校教师面对教育对象的质疑和学习热情的衰退,常会对自我职业胜任感产生怀疑,导致挫败感,进而产生职业倦怠。
5.社会压力的影响
当前,由于大学生的就业比较难,因而,就使不少学生刚进入高校就考虑就业问题。在此形势下,社会和学生家长普遍认为,大学生就业难或学生出现问题,教师首先需要承担责任,认为这是高校教育教学质量存在问题。在这种不合适的责任归因下,就很容易导致高校教师产生委屈心理和失落感,进而对所从事的事业的意义产生怀疑。
6.精神荣誉和客观实际的反差
社会观念认为高校教师享有较高的声望和地位,但实际上高校教师并非如此。就客观实际而言,高校教师同样要面对价格居高不下的住房、越来越难的职称评定以及子女教育、老人抚养等诸多困难。“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崇高地位,并不能完全与教师的经济地位相一致,这种精神荣誉和客观实际的反差,容易导致高校教师心理落差的加剧和内心失衡,进而产生消极情绪,影响工作的积极性。
此外,由于高校教师是中国知识分子的典型代表,他们重真理、重自尊、重自我价值的实现,其工作的特殊性,容易导致他们的社交关系狭隘,人文环境单一,社会角色难以找到合适的定位,长期单调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容易引发心理疲惫感,诱发职业倦怠。
四、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预防对策
高校教师职业倦怠是社会、学校、学生以及教师自身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应在更宏观多元化的背景下,实施多维度的应对策略。
(一)提升教师的自身素质
高校教师的知识水平虽然较高,但其心理健康的水平却参差不齐。事实证明,高校教师因压力过大而导致失眠、焦虑、抑郁甚至心理危机的事件时有发生,这已严重影响到其身心和教学科研工作的质量。因此,高校应注重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为其建立心理健康档案,有针对性地开办心理讲座等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使教师学会用心理学的知识去应对工作和生活中所面临的各种压力。同时,高校教师也要树立正确的心态,培养乐观自信的生活态度,坦然面对各种名利得失,并掌握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的能力,营造和谐友善的工作氛围。在专业素质方面,高校教师也需要系统地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努力提升自我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从而有效地减少工作和生活中的挫败感。
(二)教师应确立合理的职业期望和定位
高校教师应充分认识到:学生学业的好坏、发展的快慢,并不仅仅取决于高校教师的一己之力,学生所在社会大环境对其具有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尤其是学生在人格的养成方面更是如此。因此,高校教师需要有一点适度的超脱情怀,在自己努力工作后,不能因学生的发展没有达到自己的期望而产生耗竭感和幻灭感。教师也不必把过多的对学生教育的责任统统由自身承担起来,经常在心理上承受理想与现实的落差压力。教师只有确立合理的职业期望与定位,才不会轻易被一时的挫折和逆境所打到,如此才能减少职业倦怠感出现的几率。
(三)社会和高校应注重减轻教师的心理压力
学生及家长应正确评价高校教师的社会角色,要理解和尊重高校教师,不应盲目对教师施加过大的压力。高校应给予教师更多的关注与理解,应维护教师的合法权利,纠正学生就业与教师的工作直接挂钩的过激观念,应建立合理的激励保障机制以调动教师的工作热情。同时,高校还应充分尊重教师个体的专业地位,尊重蕴含于专业地位中的个性;尽量减少一些急功近利方面的量化考核,努力为之构建一个能向社会证实教师自我价值、生命意义的平台和评价机制。
(四)高校应提高对教师的扶助力度
高校应采取措施对教师进行扶助工作,如应定期组织教师进修培训,为教师提供参与不同层次的学术交流的机会。同时,还应关注教师的日常生活和基本需求,尽量解决教师工作和生活方面的困难。要营造宽松和谐的工作氛围,从物质到精神各个层面对教师进行压力的释放,确保教师的身心健康。
(五)关注教师的个人发展
高校应关注教师的个人成长,为教师提供必要的可持续发展空间。因一些高校教师表示,可以接受工资相对低一些的待遇,但是需要保证自己有足够的发展空间,特别是在晋升和专业方面的发展和提升。为此,高校应建立完善的考核晋升机制,在年终绩效考核和职称评定中加大透明度,真正做到公正、公平、公开。
此外,高校还应给教师提供宽松的人文环境,尽量满足他们的合理需求。作为高级知识分子的高校教师,其精神需求层次往往比较高,因而,需要对他们给予更多的尊重与理解。高校应不断优化教师的工作环境,创造和谐、宽松、竞争、积极的校园氛围,并根据教师的个人特点,为其提供充分发挥其兴趣、特长的舞台。例如,应实行开放平等的民主管理模式,拓宽教师在办学方面的参与、监督和决策的渠道等。
综上所述,处于社会转型期的高校教师,其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自身内部的原因,也有来自于社会、学校、学生及其家庭方面的外部原因。职业倦怠对高校教师的身心健康危害很大,也严重影响到高校的教育教学质量。防治高校教师职业倦怠是一个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其解决不仅需要教师个人的努力,更需要社会、学校的广泛关注,只有这三方面积极合作采取行动,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问题才会得到有效解决,中国的高等教育事业才会有长足发展,为国家培养更多高层次专业人才的教育目标才能真正得以实现。
[参考文献]
[1] 刘晓明.高校教师工作压力管理[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0:40-41.
[2] 李兆良.高校教师工作压力状况及与职业倦怠关系调查分析[J].医学与社会,2007(2):60-62.
[3] FREUDENBERGER H J. Staff burnout [J].Journal of Social Jssues,1974,30(1):159-165.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教育学原理博士,曾访学德国。主要研究方向:学前教育基本理论、学前教育评价。曾主持包括“上海市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自我评价体系研究”在内的多项省部级课题研究,发表多篇关于幼儿园质量评价的论文、译文,目前致力于探索评价幼儿学习的方法。
随着国家把满足家长托儿需求、促进幼儿健康发展作为近期幼教工作的首要目标,许多地方开始增建学前教育机构。在此过程中出现的突出难题就是教师的短缺。由于幼儿教师队伍建设的政策还未完全成形,地方政府和幼儿园的决策者在招募教师时初显出三种不同的决策取向:草率应付取向、严格把关取向和持续发展取向。这些取向隐含着哪些对学前教育机构功能和教师专业素质养成的不同认识?在当前学前教育机构急需扩展、教师招募迫在眉睫的背景下,国家幼儿教师专业标准的制定、实施,如何与“国十条”所强调的,“通过多种途径加强幼儿教师队伍建设”的政策相互协调,并在纠正各级决策者的观念和行为上发挥作用?笔者认为:如果没有其他的法令或制度相配合,制定教师专业标准的意义十分有限;发挥不同功能定位的教师专业标准要在内容和形式上有所不同。
一、草率应付取向
这种取向在实践中表现出多种形态:不依任何素质标准随意招募人员做幼儿园教师,唯学历标准招募教师,直接让其他类型教育机构的教师转岗做幼儿教师而不加培训,或者只凭申请者短时间内学习几门专业课或象征性地通过几门课的考试即默认其为合格教师,[1]并不规定后续的培训要求。
这种取向背后隐含的是对于学前教育机构功能的简单化认识。有学者指出,许多地方的决策者仍将幼儿园视为替父母“看孩子”的地方,[2]教师自然被定位为“保姆”,似乎谁都能干。另有一些人认为,学前教育就是学校教育向下的延伸:曾在高一级学校任教过的人理所当然地能胜任内容更“简单”的幼儿园教学;有一定学历的人,哪怕未受过幼教专业训练,灌幼儿这“一小杯水”也一定“绰绰有余”。
这些认识与国内外对学前教育功能的定位都是不相符的,学前教育既不是单纯“照看孩子”,也不是小学教学工作的下移,它担负着保障和促进个体最初阶段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职责。要承担起这一职责,幼儿教师就不仅要有一般的文化素养,具有包括音乐、美术在内的具体学科的知识能力,而且要对学龄前儿童的发展特征和需求有深刻的把握,具备给予幼儿适度照料的能力,基于恰当的期望而接纳幼儿不成熟表现、与幼儿建立有安全感的人际关系的能力,辨别幼儿非言语方式表现的学习行为、并加以指导的能力,与家庭密切合作的能力,等等。
未受过幼教专业训练的教师在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已经揭示了其专业能力的不足,如,嫌幼儿好动、好表达、好提问而认为他们纪律差,要求幼儿长时间静坐;[3]强制幼儿学习不适合其年龄的内容;把幼儿因能力有限的犯错理解成故意捣蛋而严厉惩罚幼儿,等等。这些都有损于幼儿身心健康地发展,甚至可能造成幼儿安全隐患或心理不适应问题。
有些决策者在招募教师时也许考虑到了这些专业素质的必要性,因此设计了专业课短期培训与考试,但却误认为这种特殊能力能够在短期内通过专业课课堂学习即可形成,这种认识也不得不被列入草率决策的行列。因为所有这些专业能力,均不可能在短期内脱离实践情境而养成,更不可能通过笔试得到切实的考查评价。实际上,对于幼儿行为、需求的非歪曲性理解,需要在长时间接触幼儿的过程中逐渐形成;掌握与幼儿交往规律、指导幼儿学习的恰当行为,也需要通过教师不断反思自己的行为在幼儿身上带来的结果而逐渐产生。
这些草率应付的决策,如果没有其他弥补性的政策措施,不仅会损害幼儿的利益,同时也会给那些被招募进来、未做好准备的教师们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和工作压力,不利于他们做好迎接新职责的心理准备并寻找到未来专业发展的道路。这种专业认同感的薄弱比起能力上的欠缺,将会给幼儿教师队伍建设埋下更为深远的隐患。
检视现有与幼儿教师有关的法规条例,对教师任用的相关规定均缺乏“幼教专业性”。《幼儿园工作规程》第三十七条规定,幼儿教师必须具有《教师资格条例》规定的幼儿园教师资格,并符合该规程第三十五条的规定,即“幼儿园工作人员应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幼儿教育事业,爱护幼儿,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文化和专业水平,品德良好、为人师表,忠于职责,身体健康”,对幼儿教师基本的、底线专业知识和技能并无明确规定。
《教师资格条例》也只是在其第十六条提及“非师范院校毕业或者教师资格考试合格的公民申请认定幼儿园、小学或者其他教师资格的,应当进行面试和试讲,考查其教育、教学能力;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教育行政部门或者受委托的高等学校可以要求申请人补修教育学、心理学等课程”。这意味着通过面试和试讲即可考查出候选人的专业能力水平,对于补修幼教理论和实习课程也无强制规定。该条例第六条“教师资格条件”中的规定大多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执行,即“中国公民凡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具备本法规定的学历或者经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合格,有教育教学能力,经认定合格的,可以取得教师资格”“取得幼儿园教师资格,应当具备幼儿师范学校毕业及其以上学历”。该条例第十五条规定资格认定需提交的材料包括“身份证明、学历证书或者教师资格考试合格证明、体格检查证明、思想品德和有无犯罪记录的鉴定及证明材料”。可见,除了要求学历和通过考试认定的“教育、教学能力”之外,《教师资格条例》在“教师资格条件”中并没有明确给出“幼儿教育专业”特殊素质的底线要求。
《〈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的第八条对“教育、教学能力”也只笼统地界定为“承担教育、教学工作所必须的基本素质和能力、普通话二级乙等以上、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纵观各地幼儿教师资格考试中的教育、教学能力测试,最多以音乐、舞蹈和美术的技能代表其“专业特性”。
在幼儿师范学校专业办学规范还不完备的条件下,“幼儿师范学校毕业或同等学力”也很难证明候选人受到了“专业的教育”。但在教师资格认定时,毕业证书却还是被认为是“天经地义”地符合标准的认定材料。不仅如此,《教师资格条例》的第五条又给上一级学校教师在幼儿园担任教师开了方便之门:“取得教师资格的公民,可以在本级及其以下等级的各类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担任教师”。
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家幼儿教师专业标准的制定是否要对现有法规幼教“专业性”的不足进行弥补,是值得考虑的。而且,值得高度注意的是,所有有关教师的法律、条例,通常都没有约束或惩戒办园者招募教师的草率行为的条款。幼儿教师专业标准的相关条款是否能得到幼儿园注册制度、工作规程等相关法规的认可,是否能得到广大家长和教育行政干部的理解和拥护,决定了它在多大程度上能发挥规范教师队伍建设决策行为的作用,在多大程度上能够避免成为“一纸空文”。
二、严格把关取向
与前一取向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一些决策者在招募教师时,表现出“严格把关”的取向。他们在认定幼儿教师资格时,不唯学历是举,严格按照相关的条例规定,在教师资格考试的设计中既包括学前教育学和学前心理学的专业考试,还规定非师范专业的毕业生、非学前专业师范毕业生以及在职前培养中缺少实践环节的师范毕业生,都要参加“教育、教学能力测试”。这种测试通常包括写书面教案、试讲(或说课)以及面试,考查候选人的“专业理论知识与技能,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基本教育素质”,并且与其他级别学校教师资格考试相区别,特别要求申请幼儿园教师资格的人加试音乐、美术和舞蹈3项。
在一些幼儿教师编制紧张的地区,还在资格考试之外出现了竞争性的“编制考试”,即使对于幼师专业毕业生或接受过较长时间专业培训的人也不能“免试准入”,实可谓“严把入口关”。
这些决策者在招募教师时的严谨负责态度虽值得钦佩,但教师资格制度建立的初衷,就是在保障教师质量的同时,将教师招募的范围扩展到幼师专业毕业生之外的其他专业人员中。而在当前幼儿教师待遇政策不明朗的背景下,这一行业似乎还无法吸引较多素质全面的外专业优秀人才踊跃参加幼儿教师入职资格考试。如何设计资格考试,才能不阻挡专业认同程度高、可能在幼儿教师职业道路上有所发展、只是目前素质尚不全面的人进入幼教行业,不影响幼教行业吸纳人才的开放性,是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一方面,尽管前文笔者强调了“幼教专业素质”在教师资格认定中的必要性,但也不可走到另一极端,在职业门槛处即对候选人的这方面素质“高标准、严要求”。人们必须意识到,对教师队伍素质的高期望需要时间和不懈的努力才能达成。另一方面,尽管前文批评了幼儿教师任用中忽视“专业素质”的倾向,但也不可就此认为正规幼儿师范专业毕业的候选人一定在所有素质方面都高于未受过专业培训的人,毕竟专业的幼儿教师除了需要本专业的素养,还需要较高水平的一般文化素养和专门学科素养。因此,人们没有必要在“高学历”与“幼教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高”之间作孰优孰劣的简单比较,它们之间没有可比性。
况且,仅仅1~2小时的书写教案、试讲和面试,不可能准确评价候选人是否真正有“爱心、耐心,善于与幼儿沟通”,从而把“热爱这一岗位、适合这一岗位的人选拔到幼教队伍中来”。[4]正如有学者指出的,“资格考试中所规定的统一的、单一的标准、程序和量规,很难对教师的资质和发展进行准确的检测和评定”,[5]还容易引起人们对幼儿教师工作的复杂性、创造性产生不恰当的低估。如果仅凭把教师资格考试设计得“滴水不漏”“严把入口关”,来指望提高教师队伍的专业水平,借此一劳永逸地完成建设师资队伍的任务,恐怕可能会产生这样的结果:一方面,由于求全责备而阻挡了一批有专业发展潜力的人才;另一方面,由于教师队伍中“资格证”拥有率高而简单地认为完成了教师队伍建设的任务。
针对这一倾向,幼儿教师专业标准的制定,应考虑为各地的教育行政部门设计幼儿教师资格考试和资格认定提供相关指导,为他们指出各类候选人在各方面素质上所需要的“底线标准”,或者不同类型的候选人在其未受充分培训的那方面的“底线”素质,有效地避免“人才流失”。而确定“底线”素质的参照系,应是保障幼儿的安全、健康以及人格受到尊重,生存和发展等基本权利不受到损害,候选人必须在职业道德、专业素质方面能够做到这一点。
同时,标准还要另列“高素质幼儿教师的标准”,以引导各地的决策者意识到,教师队伍建设的任务,远不是像招聘有资格证的教师那么简单。
三、持续发展取向
从某些地方政府设计的转岗教师培训方案和某些接纳转岗教师或非幼教专业毕业生的幼儿园园长那里,人们可以看到这种决策取向。他们并不绝对地反对哪一渠道来的候选人,但也认真对待候选人的专业能力不足问题,并非通过一次性的选拔或短训来草率地解决这个问题。
这种“认真对待”体现出一种推进教师持续专业化发展的取向,表现为:认真评估这些新手素质结构中的长处与不足,帮助他们认识自己原有知识结构和经验对新工作的不适应之处,帮助他们寻找未来专业发展的方向、规划专业发展的步骤;用接纳而不是歧视的态度对待这些非科班出身的新手,创设一个互助的人际氛围,减轻他们的心理压力,让他们更容易与有经验的成熟教师进行交流,并给他们更长的时间从实践中学习和适应,不断观摩、反思,总结经验、吸取教训,积累实践知识,在与群体的分工合作中弥补教师某方面能力的欠缺;在幼儿园中形成研讨真实问题和困难的日常机制和开放氛围,鼓励大家平等参与;鼓励他们不断从与幼儿的成功互动中认识自己的价值,形成更稳定的专业认同感。[6]
这种取向与当前关于教师知识的新理解不谋而合。教师不是生活在真空中的人,他们的知识形成和发展与学生、学校、社会、文化传统之间有密切的关系。教师的实践知识往往是在行业圈中通过社会互动建构起来的,因此,“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不仅需要资格制度,而且需要更加贴近教师实践的切实可行的支持系统和辅助措施”[7]。
基于这样的认识,当前在解决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中的各种问题时,决策者应该着眼于长远、综合地设计政策。首先,在幼儿教师资格认定制度中既包含一些底线素质要求,也包含更长时间有指导的实习期,让候选人有更长的时间去展现自己真实的专业资质和实践能力,然后再对是否赋予其合格教师的资格作出公正的评判。其次,改革幼儿教师配备的相关政策和幼儿园的内部管理,支持教师持续的专业发展。在这方面,一些国家的经验值得借鉴。如,在新手教师的工作职责范围划定上,应随着其能力的增长而逐步扩展;在新手较多的幼儿园,适当降低生师比和班级人数,在新手教师的工作量分配上,应确保其有一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学习和反思;在教师工作组合的安排上,鼓励教师团队合作,通过合作互补、扬长避短,确保幼儿园各项工作的质量。最后,教师在职培训的形式和内容应该能满足不同素质背景和发展阶段的教师专业发展的需求。管理者应特别重视教师在幼儿园工作情境中的研讨和反思,并促进不同幼儿园之间的业务交流。
在这方面,教师专业标准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它可以为被称为“专业成长的第三条路径”[8]的“教师自我评价”提供支持,也为教师团体反思提供共同的平台。有些地区已经通过编制“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自我评价体系”在这方面作了尝试,[9]通过一些表现性指标和标准为不同专业发展阶段的教师指明了努力的方向,搭建了成长的阶梯。
必须注意的是,试图发挥这种作用的专业标准,不宜以硬性规定的法令式形式出现,更不宜简单地根据教师是否表现出标准所列的行为来考核教师。专业标准的作用是形成行业遵循的“行为准则”,而不是整个行业从业人员的“规定动作”。毕竟,幼儿教师的工作远比践行标准复杂得多,人们所期待的教师队伍是有智慧、有判断力的。因此,国家在制定专业标准时,要努力帮助教师在专业标准、标准背后与儿童发展有关系的原理、教师和同事在现实中的行为现象这三者之间建立联系,使标准成为形成教师智慧的桥梁,而不是束缚教师手脚的绳索;同时必须立场鲜明地向运用者说明专业标准的用途。
参考文献:
[1]樊未晨,等.政府担责 幼儿园之梦就能圆?比钱更重要的是儿童教育观[N].中国青年报,2010-03-25.
[2]林文龙,郭少峰.七百中小学老师转岗幼儿园[N].新京报,2011-02-26.
[3]于红伟,王跃刚.当小学转岗教师进入幼儿园[J].学前教育(幼教版),2006(4).
[4]中国政府网.国务委员刘延东就发展学前教育工作提出三点意见[EB/OL].省略/wszb/zhibo419/content_1757325.htm,2010-12-01.
[5]陈向明.教师资格制度的反思与重构[J].教育发展研究,2008(15).
[6]张士文.农村中心园转岗教师的指导[J].学前教育(幼教版),2010(5).
[7]陈向明.教师资格制度的反思与重构[J].教育发展研究,2008(15).
[8]郑友训.第三条路径:教师专业成长的新视点[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3(4).
一、教师职业道德淡化的成因
有心理学家分析,教师职业道德淡化问题产生的原因错综复杂,但有一点是明确的,长期的职业压力会造成其情绪失常和情感疲惫。一方面,随着社会对人的素质要求的不断提高,对教育质量的要求也水涨船高,使教师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而另一方面,教师的情绪得不到有效的疏通,特别是遇到困难或是某些待遇得不到解决时,心中便充满了怨气,导致心理严重失衡。通过多年的观察了解,笔者认为,教师感受到的压力和职业道德淡化的原因,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原因。一方面是社会观念的压力。长期以来,教师都是一个公众人物。那些政治风云人物和娱乐圈的明星是流星,而教师则是“流星花园”里的恒星。作为公众人物的教师,在社会上“万众瞩目”,在学校里“众目睽睽”,职业道德的规范,举手投足间都是目光的焦点。人们认为教师应该是十全十美的,教师必须从整体上扮演一个完美的教育者,使自己达到“至善”,使学生达到“至美”,这些都使教师对“做教师难”的感受日益加深。同时,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教师常常扮演为人师表的重要角色,这种职业的神圣感在客观上迫使教师不得不掩饰自己的喜怒哀乐;另一方面,社会对教师的期望值越来越高,常常使教师感到力不从心。面对家长望子成龙的心态,学校以升学率、成绩排名论英雄的现实,不少教师感到“吾生苦载愁中愁”,因而深感职业道德与现实要求的双重负担,已形成双重压力。久而久之,便出现了教师的职业道德与社会责任淡化现象。
2.学校原因。如今在校的教师并不像一些人想象的那么轻松、自在。一方面,教师的工作强度很大,教师的工作性质决定了教师的劳动不能以8小时来计算。教师们大多数是提前上班,推迟下班,晚上还要将作业带回家批改,很多教师放弃休息时间。这就使教师普遍感到身心疲惫,精力不济,尤其是中老年教师表现得尤为突出。
3.自身原因。心理学家认为,人们经受心理挫折并缺乏正确的心理调节手段是产生心理问题的直接原因。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的心理问题也是主观与客观、理想与现实、个人与社会之间发生摩擦、碰撞和冲突的必然结果。教师本身也没有把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作为一项事业来做,而是把它当作一种谋生的手段。所以,也会导致职业道德淡化,工作缺乏激情,产生精神抑郁、心理疲惫,在自豪中自怜,在挫折中哀怨,最终形成了教师职业道德淡化的局面。
二、解决教师职业道德淡化的途径
如何解决教师职业道德淡化的问题,是促进教师自身素质提高的内在需要,是教师职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培养身心健康学生的客观需要。
首先,要关注教师的精神需求。作为人不仅有物质需求,更有精神的需求。教师作为精神产品的生产者和传播者,与社会其他行业人群或个体相比,有着更加强烈的精神需求,也更为关注自身精神需求的满足程度。学校管理者应把关注教师的精神需求纳入自己的工作范畴。就目前来讲,要在满足教师人格平等、社会地位提高、理解和尊重等需求方面加强工作,应积极为教师创造有利条件,帮助他们获得成功。譬如,满足青年教师的“发展需求”,满足中年教师多出成果的“成就需求”,满足老年教师的“尊重需求”。为每一位教师创造成功的机会,以实现自我价值,消除心理障碍;实现人格平等、谋求社会地位提高,使教师始终保持良好的积极向上的心态。
其次,要关心教师的家庭生活及心理健康。要多为教师解决困难,做好事、做实事,保证教师的合法收入。要为教师创造更好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主动走访、谈心,开设心理教育讲座,缓解心理压力,使教师始终保持愉快的心情、平和的心态和良好、持久的工作热情。
其三,提高教师自身的抗压能力。研究表明,一个人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感兴趣,工作压力就会降到最低,所以要引导教师寻找工作中的幸福感,把教书育人作为一项事业来追求,让教师真正领悟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乐趣,真正体验到“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的自豪感和幸福感。培养教师热情、开朗的性格,做到“四要”,即工作要把握好度,心理要平衡,行动要积极,劳逸要结合。除此之外,还要引导教师悦纳自己,学会宽容,同事之间真心相交,真情相待。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抗压能力,变压力为动力,使教师工作生活愉快,身心健康,潜移默化地强化教师的职业道德。
关键词:选择效应;竞争效应;区位决策;企业异质性
中图分类号:F272.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862X(2013)04-0044-007
一、引 言
企业区位决策不仅直接影响微观层面的企业利润和组织效率,更决定宏观层面的产业空间分布和资源整体配置效率。[1]65企业是产业的微观载体和组织单元,只有深入洞察影响其区位决策的根本因素和动力机制,才能科学合理地制定区域和产业政策,按照市场规律推动企业成长、资源配置优化及产业转型升级。
企业区位决策研究主要从两条线索展开:一是企业同质性视角,强调比较优势、自然禀赋、外部性等因素的外生作用,但忽视了企业异质性及其导致的相互间策略行为的现实性与内生性;二是企业异质性视角,洞察了企业生产效率差异、需求争夺、价值创造与流动等因素引致企业差异化行为的可能影响,但未能有效解释基于竞争的企业行为模式和过程。
一定意义上,新经济地理学(NEG)隐含了产品异质性假设[2],但产品间有限替代弹性作为通用假设,难以洞见企业行为演化;“新”新经济地理学(NNEG)以企业异质性为基本理论前提,发现生产效率或技术水平差异会导致企业的空间“选择”和“分类”行为。[3]345企业空间行为的本质过程是对不同市场差别化竞争程度的异质性反应,但这些文献并未分析企业行为是如何发生的,有必要从这一视角对上述文献进行理论补充和修正。对基于需求争夺的企业间策略和博弈过程的研究最早源于Hotelling模型[4],后续文献围绕是否存在企业空间竞争导致的集聚及其影响因素等展开了有价值的拓展[5][6][7];全球价值链(GVC)理论也认识到基于需求和价值创造与流动的企业间竞争将导致产业在全球范围呈现“大区域分散、小区域集聚”空间演绎特征。[8]43进一步地,最近也有研究在线性城市模型中,分析了企业生产两种产品时的区位选择。[9]这启发我们思考:是否能在Hotelling框架下,考察连续性空间中异质性企业的区位决策模式?这一过程是否存在基于竞争的选择行为或者逃离竞争效应?本文从企业异质性角度构建一个简单的线性空间模型,试图回答上述问题。
二、企业性质与行为:基于文献的讨论
1.企业性质与区位决策
既有讨论企业区位决策的文献主要从企业同质性和异质性两条线索展开。
基于企业同质性假定的研究可以进一步分为三个理论学派:一是早期区位论研究,包括农业区位、工业区位、中心地学说、市场网络理论、区域与城市科学等,强调基于生产和运输成本等内部因素为导向的区位企业决策与行为,其中导致空间成本差异的主要因素是自然禀赋差异和比较优势;[10]165二是转向后的经济地理学,强调以降低成本和增加创新价值为核心的企业行为和产业动态,其动力来源于地理嵌入的非经济关联外部性优势,包括社会网络和关系资本[11]368、正式与非正式制度[12]166、文化特征[13]139-146等;三是新经济地理学(NEG),强调以规模经济和生产外部性为核心的个体区位变动和产业空间演化,其动力来源于报酬递增和运输成本引致的集聚力(本地市场效应和价格指数效应)和分散力(拥挤效应)权衡。[2]同质意味着企业间无差异,此时区位决策差异只能从外部寻找答案,如自然禀赋差异、外部性等,但是企业异质性的现实存在及基于此的相互间策略行为意味着同质性假设无法洞察产业空间分布的根本动力。必须指出,尽管NEG假定了企业同质性,但为了实现报酬递增和反应消费者差异化偏好,仍然假设了差异化产品间的有限替代弹性,即产品间的非完全替代性(替代弹性大于1)。正是因为这一点才使得规模生产和差异化需求之间存在消长关系,导致了均衡的存在。
基于企业异质性假定的研究也可分为两个视角:一是需求视角,全球价值链理论探讨跨国企业主导下的价值链在全球范围内分布与资源整合,企业以附加值最大化为导向,追求最有利的区位分布[14];Hotelling区位选择理论探讨线性空间(需求平均分布)中企业如何通过需求竞争实现空间均衡。[4]二是生产视角,“新”新经济地理学以存在区域间空间差异为前提,探讨异质性企业如何通过空间和区位调整实现资源配置优化和利润提升。后者洞察了企业生产效率差异、需求争夺、价值创造与流动等因素引致的企业差异化行为,但并不能从微观上解释基于竞争的企业行为模式和过程。
2.企业行为与区位决策
如企业是同质的,则其行为也是一致的,即只考虑生产和利润函数,而不需考虑互动行为策略;但若是异质的,则必然存在自身特征决定的行为差异。不管是经济学范式,还是其他范式,异质性企业都会面临异质性程度和规模经济之间的决策。[15]938-951[16]465
企业以最大利润为目标,即π=(p-c)q,则区位选择必须考虑产品价格、边际成本和生产规模三个因素。其中,企业成本具有相对可控性,经济地理和新经济地理因素从禀赋优势和外部性视角已经分析了这一点,但企业市场定价和生产规模却有赖于市场整体需求和其他企业定价策略。全球价值链视角下,主导企业(以跨国企业为主)在实现分工深入过程中[17]191,既要追求成本优势,又要追求最优定价,更要获取消费市场(规模经济),企业空间行为必然是异质性的:生产环节转移到具有成本优势区域、通过创新和品牌策略获取最大定价、尽量实现消费市场毗邻。[11][18][19]55在不考虑消费分布且总量既定条件下,围绕相同产品竞争的企业数量越多,则其越倾向于选择差异化市场和空间竞争策略[20]464[21]951,因而企业异质性引致了企业基于自身特征和竞争的选择行为[3] 。而且市场行为和空间行为是耦合的,市场竞争可能导致产业的空间集聚或分散[22]1148;市场竞争空间上表现对需求分布和价值创造的追逐[23],消费者异质性偏好或需求差异化分布对企业区位选择行为的影响可能是模糊的[24]961-974,依赖于市场势力、信息密度等因素[25],可能是促进其走向集聚[5]1150[26]325[27]324,也可能走向分散[28]177。
从消费角度看,消费者对产品中所包含信息的认知和接受完全是差异化的[8],进而促进消费者(或市场)分类。即使对同一个产品,不同消费者的不同效用评价可能使得生产同一种产品的企业必须对面不同的市场结构。
综合以上讨论,异质性对解释和认识企业区位选择行为至关重要,而既有从企业选择行为的研究固然对选择效应进行了解析,但却不能分析行为过程,而只是描述了结果。那么,当企业产品面临差异化市场需求,或者更本质地理解为企业产品结构包含不同程度的异质性的时候,企业如何选择区位进而影响产业空间布局?本文通过在线性空间中引入企业异性拓展Hotelling模型,分析发现了企业的竞争和选择效应、差异化策略效应,从而可以更好地理解企业空间和市场行为。
三、模型建立
1.基本假定
假定在一个长度为1的连续线性空间上,存在两个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异质性企业:1和2,各生产1种产品。企业i的位置为yi∈[0,1],其中(i=1,2),不失一般性,可假设y1y2,反之亦然。
企业异质性:假定企业具有不同的技术水平,企业技术(T0+Ti)由两部分组成,其中T0表示技术水平相同的部分,Ti表示技术水平差异化部分。这种假定的合理性在于,如果考虑技术水平为一个连续分布区间[0,T],技术异质性表现为T的数值大小。如图1,企业1和企业2的技术水平分别为T1、T2。为了将企业行为与消费行为相联系,假设企业技术异质性映射在所生产的产品结构差异上,可表现为企业(fi)的产品(pi)由同质性(C)和异质性(A和B)两部分构成(如图1):p1=p(A+C)和p2=p(B+C)。
同质性可进一步划分为产业内和产品间两类:前者表现在品名、功能、形象等多方面,比如汽车品类,具有运输工具、都使用某种燃料驱动、都是制造品等诸多同质特征;后者则表现在广义上,比如衣服和飞机,尽管属于不同品类,但作为消费品,都具有满足人类日常用度的功能。异质性则更为普遍,既可以是产品本身的,例如运动鞋和皮鞋是不用场合鞋品;也可以是产品附加内容的,比如同样是运动鞋,NIKE和ANTA在产地、品牌、质量等方面都不同。这一对应性假设的合理性在于,不同技术含量产品包含信息的差异,如价格信息(生产技术、效率等)、品牌创新(战略行为)、空间地理(运输成本、产地等),从而使消费需求差异性偏好可与企业生产技术异质性相对应。
消费者均匀分布于城市空间,且每个消费都买且只购买一种商品,并且从中获得的总效用为S。对于一个位于x∈[0,1]的消费者,其从企业i购买商品时的交通成本为t(x-yi)2。二次函数形式既保证均衡的存在性,也可以理解为产品差异性带来的消费效用合意性对交通成本的补偿。[26]基于产品效用或价值,对于线性城市上的任何一点x∈[0,1]的消费者分为三类(如表1):无偏好消费者——注重产品中同质性部分,而不考虑产品(企业)差异,比例为b?叟0;产品1偏好者——注重产品中异质性部分,而只购买产品1(企业生产),比例为c?叟0;产品2偏好者——注重产品中异质性部分,而只购买产品2(企业生产),比例为c?叟0;b+2c=1。
这一假设也可以理解为:在消费者中,两企业产品中无差异部分在满足消费者效用时完全同质或无差异,则b部分消费者选择时,二选一即可;而各有c部分消费者只对一个企业的产品中差异化部分感兴趣。这种假设类似于C-P模型[2]关于农业和工业品部门的设定。因此,同一种产品是竞争的也是竞争的。为了简化分析,我们假设两个企业生产每种产品的边际成本均为常数且都被假定为零。
2.博弈时序如下:第一阶段,企业首先选择区位;第二阶段,企业产品进行价格竞争。
3.产品市场定价
当企业i={1,2}选址yi时,考虑产品异质性引致的垄断性,不难得到定价为:
pi=S-t·max{(1-yi)2,y2i}——(1)
如果产品价格高则只有周围较近区域消费者购买,而当价格等于距离最远消费者保留价格时,可能覆盖整个市场。由于市场价格和需求共同影响利润,因此,企业理则需综合考虑市场价格和市场总体需求规模之间寻求合理组合,以最大化其利润。考虑到前面每种产品都具有一定垄断性,意味着只要消费者效用足够大,则最远距离消费者保留价格也较高,因而市场定价不是完全竞争时市场定价,而应该是距离企业最远的消费的保留价格(当然,这里不考虑价格歧视情况)。
四、市场均衡与效应分析
采用倒推法求解模型的均衡。
1.市场竞争
首先考虑,在第二阶段,给定企业的区位,企业的产品进行价格竞争。前文把市场分成三部分,则每个企业利润来源于两部分:一是完全偏好本企业产品的消费者购买(垄断利润);二是偏好消费者的购买(竞争利润)。则两企业垄断利润为:
π11=c[S-t·max{(1-y1)2,y21}],
π21=c[S-t·max{(1-y2)2,y22}]——(2)
竞争利润为:
π12=b,
π22=b——(3)
结合(2)、(3),得到给定区位下企业总利润:
π1=π11+π12=c[S-t·max{(1-y1)2,y21}]+
b,
π2=π21+π22=c[S-t·max{(1-y2)2,y22}]+
b——(4)
2.区位选择
在这一阶段,企业在充分考虑选址对于随后价格竞争影响的情况下,选择自己的最优位置yi(i=1,2)。显然,均衡时,存在两种对称选址行为(y1y2或y2y1)。进而,区位选择存在三种可能情况:分居城市两端(y1=0,y2=0)、集聚在城市中心(y1=和y2=)、分散分布于中心两侧区间内(y1∈[0,]和y2∈[,1])。
经过计算:
——12cb1时,企业分居城市两端(y1=0,y2=1)。此时,偏好于产品异质性的消费者份额远远小于无偏好消费者份额,企业利润主要来源于同质性产品市场份额争夺,价格竞争策略驱动企业通过降低价格获取更大需求和利润。则可得到:
结论1:当消费者差异化偏好弱于同质性偏好时,竞争效应或分离效应主导空间区位选择模式,因而企业选择远离竞争对手,通过空间距离(运输成本)缓解竞争(选择效应),即:竞争效应是空间离散力。
值得指出的是,由于向中心靠近或集中可以获取更大的市场份额,市场规模效应也可能主导企业空间区位选择模式,但因对运输成本函数给予二次型设定使得竞争效应强于市场规模效应,因此,本文中均衡结果仍是分布在城市或市场的两端。
——0b2c时,企业集聚在城市中心(y1=和y2=)。此时,偏好于产品异质性部分的消费者规模大于无差异消费者份额,企业利润主要来源于差异化消费者的购买。此时企业采取最远距离消费者保留价格定价策略,获取最大利润,通过不断向最远距离消费者靠近方式选择区位,并最终在中点处取得均衡。
结论2:当消费者差异化偏好强于同质性偏好时,垄断效应(差异化策略)主导企业区位决策模式。
这一结论同时得到NNEG模型结论支持。差异化产品生产时,若初始状态较为均衡,则异质性的边际变化对企业产品的市场需求具有较大的弹性,因而企业倾向于通过品牌和管理优化等策略走差异化发展道路[16][18]。
——2c
结论3:当消费者偏好不明确或不稳定时,企业区位选择不是某均衡点,而是存在一个在两点之间的连续选择空间。
五、进一步讨论
1.生产效率、竞争与产业技术链
上文遵循“企业技术异质性-产品异质性-消费者决策差异—企业区位决策”的逻辑路径分析了企业基于消费竞争的空间行为模式,其中,对企业异质性源于技术连续区间上水平值差异。生产效率是产品的投入与产出关系的表征,企业是产品生产活动的组织载体,则可将技术水平理解为企业生产效率,因而这个连续区间就是产业链。新经济地理学分析了基于技术关联的产业分布模式,认识到了中间投入,也即产业内企业上下游技术间关系的重要性。所以,要理解生产技术或效率异质性与竞争之间关系,有必要认识“产业链-企业-生产效率”间的关系。
从图2左可见,在一个包含了若干环节的产业链上([0,M]),企业数量分布可能是非均衡的,某些产业环节上可能分布着大量企业(A点),而某些产业环节上可能只有极少数几个企业甚至1个企业(B点)。在消费需求总量既定条件下,企业数量越多,则市场竞争越激烈,这与既有研究结论是一致的。[29]84-89同时,企业异质性可进一步具体到产业(品)内和产业(品)间两个层面(图2右)。如果以核心产品作为定义尺度,以汽车产业为例,上海汽车、一汽大众等发动机制造、整车装配的核心企业可视为“汽车”产业的“产业内关联企业”,中航电子等汽车电子、汽车轮胎等配套企业则可视为“产业间关联企业”。从产业技术链角度,企业是产业链环节的微观“物质流”载体,产业链不同环节的技术效率异质性最终以企业形式表现出来;由于产业间企业互补(合作)性大于竞争性,产业内企业竞争性大于互补(合作)性,则说明技术联系强弱和竞争程度对生产效率的弹性差异也必将因为不同外部环境而引致企业区位决策差异。
2.选择、竞争与区位决策:生产效率分布的进一步分解
企业效率异质性本质上是企业技术水平的多样化、差异化特征[30],可进一步从多样性(richness)和均等性(evenness)两个维度理解[31]991。考虑每个企业对应的生产效率水平在[0,M]区间分布:如果M值越大,则说明多样性越大,则企业所在市场上可容纳最低生产成本企业越多,则企业进入概率越大而竞争程度相对越小;如果企业效率水平越接近(均等),则给定某一时期企业数量条件下,每个效率水平上企业数量越多。如图2左中,A点均等性较大,企业数量分布集中某个较小区域,而B点均等性较小,企业分布在多个效率层次。如果同一效率水平企业数量较多,则竞争较为激烈。区别两个维度效率异质性的意义在于,现实市场竞争中,既有相同产品的竞争,也有替代性产品的竞争;既有高技术产品竞争,也有低技术产品竞争。
六、总结与结论
本文在需求均匀连续分布的同质性空间下构建了一个企业区位决策模型,分析了企业异质性(产品异质性)如何影响企业区位选择,发现不同消费偏好会导致存在竞争(分离)效应和选择(逃离竞争)效应、规模经济效应及差异化策略效应,并决定企业不同空间行为模式。研究结果表明,当垄断(异质性或差异化)类市场需求(消费者)比例很高时,企业会选择集聚策略;当竞争(同质性)类消费比例很高时,企业会选择尽量远离对方的策略;当二者数量相差不是很大时,企业会选择中间状态。
本文假定产品有可分离的同质性和异质性两部分组成,这决定了市场中产品之间的有限替代性,这也符合一般NEG模型的基本假设。由于产品的完全异质性或同质性情况极少,则市场竞争可能是垄断和竞争并存的,这与NEG的垄断竞争假设是内在一致的,也进一步证明了基于D-S的本地市场效应(规模经济)的合理性。企业基于竞争进行自我的空间行为选择并产生空间分离或分异具有内在驱动力,这也从另一个角度验证了选择效应的合理性。
这一结论的实践价值在于,与企业在区位选择时,不仅要考虑传统区位研究强调的比较优势、经济地理学强调的地理嵌入外部性、新经济地理学强调的中间投入外部性等因素外,更必须考虑基于企业异质性的选择行为和竞争策略。进一步地,从产业发展和政策制定角度,传统产业转移理论忽视企业异质性可能导致区域资源配置失当,从企业微观异质性层面可以更好地优化生产组织效率,为产业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参考文献:
[1]范剑勇,李方文.中国制造业空间集聚的影响:一个综述[J]. 南方经济,2011,(6):53-65.
[2]Krugman, P.Increasing returns and economic geography[J].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91,99(3):483-499.
[3]Baldwin,R.,E.,Okubo,T.Heterogeneous firms, agglomeration and economic geography: spatial selection and sorting[J] .Journal of Economic Geography 2006,(6):23-346.
[4]Hotelling,H.Stability in Competition[J] . Economic Journal,1929,39(153):41-57.
[5]D’Aspremont,C.,Gabszewicz,Thisse,J-F.On the Hotelling’s Stability in Competition[J]. Econometrica, 1979,47(5):1145-1150.
[6]Economides,N.Minimal and Maximal Product Differentiation in Hotelling’s Duopoly[J]. Economcs Letters,1986,21(1):67-71.
[7]Mai,C., Peng, S.Cooperation vs Competition in a Spatial Model[J] .Regional Science&Urban Economics,1999, 29(4):463-472
[8]张辉.全球价值链理论与我国产业发展研究[J] . 中国工业经济,2004,(5):38-46.
[9]张剑虎,李长英.产品多样性与企业区位选择[J] . 经济学(季刊),2010,(9):1505-1518.
[10]陈建军,袁凯.基于产业链空间分布离散化的集群升级研究——对浙江经验的考察[C]. 中韩日国际地域经济研讨会,2012:161-180.
[11]Storper.M.,Venables,A.J.Buzz:face-to-face contact and the urban Economy[J]. Journal of Economic geography,2004,4:351-370.
[12]Storper,M.,Scott,A.J.Rethinking human capital, creativity and urban growth[J]. Journal of Economic Geography,2009 ,9 :147-167.
[13]Thrift,N.Theory, Culture & Society[M].London:SAGE,2006:139-146.
[14]Gereffi,G.A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Industrial Upgrading in the Apparel Commodity Chain [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1999,48(8):37-70.
[15]Ottaviano,GIP.,Thisse,J-F.Monopolistic Competition,Multiproduct Firms and Productivity Diversity[J]. The Manchester School,2011,79( 5):938-951.
[16]Tabuchi T.Multiproduct Firms in Hotelling’s Spatial Competition[J]. Journal of Economics & Mangement Strategy,2012,21( 2):445-467.
[17]Arndt,S., K.Kierzowski. Fragmentation:New Production Patterns in the World Economy[M].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1:183-191.
[18]Behrens,K.,Murata,Y.Trade, competition, and efficiency[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2012,87:1-17.
[19]巫强,刘志彪.本土装备制造业市场空间障碍分析——基于下游行业全球价值链的视角[J].中国工业经济,2012,(3),:43-55.
[20]Vogel,J. Spatial Competition with Heterogeneous Firms[J].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2008,116(3):423-465.
[21]Ottaviano,GIP.,Thisse,J-F.Monopolistic Competition,Multiproduct Firms and Productivity Diversity[J].The Manchester School,2011,79(.5):938-951.
[22]Behrens,K., Picard,P. M.Welfare, Home Market Effects, and Horizontal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J]. The Canadian Journal of Economics,2007, 40(41):1118-1148.
[23]Syverson,C.Market Structure and Productivity:a concrete example[R].NBER working paper,2004.
[24]Picard,P. M.,Okubo,T.Firms’ locations under demand heterogeneity[J]. Regional Science and Urban Economics ,2012,42:961–974.
[25]Brekke,K.,Straume,O.Bilateral Monopolies and Location Choice[J].Regional Science & Urban Economics,2004, 34(3):275-288.
[26]Neven,D.TwoStage(Perfect) Equilibrium in Hotelling’s Model[J].Journal of Industrial Economics, 1985,33(3):317-325.
[27]Zeng,DZ.New economic geography with heterogeneous preferences: An explanation of segregation[J]. 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2008,63 :306-324.
[28]Tabuchi,T. , Thisse,J-F.Taste Heterogeneity,Labor Mobility and Economic Geography[J].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2002,69:155-177.
[29]陆毅,李冬娅,方琦璐,陈熹.产业集聚与企业规模——来自中国的证据[J].管理世界,2010,(8):84-89.
【关键词】中职旅游管理;实践教学;对策
一、中职旅游管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实践教学指的是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有计划地组织学生以获取感性知识进行技能训练提高综合素质培养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的各种教学形式的统称。在中职教育教学的实践活动中学生是教育活动的对象,为促进学生的发展就要使学生成为活动的主体。只有学生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体才有可能在活动中积极主动地发挥其主体性的功能。实践教学能够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在实践环节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尝试解决问题。而且中职学生的学情是理论知识薄弱,思维逻辑能力相对会薄弱。实践教学这种生动直观的教学方式比较适合中职的学生。另外,旅游管理本身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旅游行业是实践性和操作性很强的行业,它要求从业人员既要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又要有实际操作和实施科学管理的能力。因此学校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实践教学。
二、中职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作为实践性极强的专业,成功的实践教学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旅游行业的实际,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并让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转化为技能。这将有助于中职学生就业并在进入企业后更好地适应企业的工作。但在实际教学中,实践教学却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在课程设置方面实践教学没有被重视。课程是教育质量的关键,是培养中职学生专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重要依据。但是很多中职学校的课程设置普遍存在滞后市场,对实践教学不重视。在专业设置方面,旅游专业实践教学一直被作为“辅”课程来设置。教学课程主要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的理论灌输”的传统教育模式为主。目前的实践教学多是以饭店的客房服务、前厅服务和旅行社、景点导游服务等旅游服务实习为主,且往往只能针对其中的某一项内容进行实习,不能互相兼顾、综合锻炼。这些课程也基本是以理论课为主,从理论课程中抽出部分课时上实践课。没有针对性的系统的实践教学安排,所以,实践教学往往目标不明确,实践教学环节应掌握哪些知识,练习什么技能,培养什么素质,这些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没有规范的要求。因此在很多实践教学中学生往往流于形式,走过场,没有充分掌握实际技能,导致培养出来的中职学生并不能满足企业的要求,学生不能适应企业,就业率低。
(2)内外实践教学条件难以发挥实践教学功能。实践教学的条件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校内的条件,另一种是校外条件。校内条件主要是指满足实践教学活动的实训场所的建立。比如客房实训室、前厅模拟实验室、吧台建设等。校外实训基地主要是校企合作。为了实现培养目标,增加学生的职业素养以及实际操作能力,学校和旅游企业合作让旅游企业给学生提供一些将理论应用于实践的机会。比如顶岗实习等。
校内的实践教学条件普标存在的问题是缺乏成熟的实训条件。有一些中职学校对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不够重视且因经费不足而不投资建立完善的实践教学实训室;有些学校认识到了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但是依然受到资金限制,实验室设备陈旧简陋,更新速度慢,没有办法支撑旅游管理的实践教学。因为客观的实训场所的限制导致在旅游管理课程方面的安排只能安排理论教学,学生在校内很难有实践机会和锻炼时间。
校企合作并没有明确的教学计划、教学目标、健全的管理制度而且实践环节并不是经过专门的实践教学设计的。而且,由于学校和企业代表的是不同的利益团体,企业从某种程度上只是缺乏劳动力,并不会去花时间精力成本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因此,从这两个方面来说,在校企合作中学生往往只是停留在服务层面作为企业劳动力的补充,并不能系统学习旅游方面的知识。而且由于工作方面的艰辛、不规范等原因,可能导致学生对于旅游行业产生错误的观点,甚至对于本职业的抵触。最后这些情况会导致旅游人才流失。
(3)缺乏“双师型”教师。师资是中职旅游教育的根本保证,在中专中旅游管理这个专业是个弱小专业存在师资不足的现象。而且,很多旅游管理的教师是 “半路出家”的多,新出校门的多,普遍缺少从事旅游实际工作的经验,擅长的是纸上谈兵,能说不能做,无法胜任学生专业实习指导工作的需要。而如果从企业聘请专门的从业人员来支持实践教学,问题也是存在的。这些企业操作能手中虽工作经验丰富但是总体上理论素养偏低,对专业服务与管理知识往往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能做不能说,普遍缺少进行规范的专业实习教学指导的带教能力。实践教学要求老师不但要具备广博深厚的专业理论知识,还必须具有一定实践能力。加强旅游专业教师队伍建设是旅游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成功的关键。
三、旅游管理实践教学的对策
(1)培养目标明确,课程设置重视实践教学。密切关注旅游行业发展以及行业市场对专业人才的动态需求。根据旅游行业的要求明确培养目标并设计培养计划,处理好知识与能力、能力与态度、教学与实践的关系,强化实践环节的教学。实践教学要系统、规范、合理并有明确的实践规划。
中职旅游管理教育的课程设置应以教学为基础,技能培训为推动环节,市场为发展导向为原则,改变以往从学科体系出发的传统。可以通过市场调查,毕业生的跟踪分析,也可以邀请旅旅游企业给学校课程设置提建议,然后校方在此基础上进行课程设计。学校领导一定要重视实践教学。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作用。实践性教学是一项长期而艰苦的工作,但只要各级领导高度重视、企业积极参与、广大师生共同努力,就一定能把这项工作做好,培养出受社会欢迎的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2)建立完善的校内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实践环境。校内完善的旅游实训基地是中职实践教学的有力保障。当学生有了一定的理论知识储备之后,要在理论指导下进行训练,通过实训室开展模拟教学和仿真实训教学,引导学生理论练习实际。通过仿真的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通过校内实训的实践教学确保人才培养与旅游企业人才距离对接。
关键词:读者决策采购 馆藏建设 图书馆员 角色定位 职业前景
中图分类号: G25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6938(2014)02-0086-04
Abstract Librarians play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the resources acquisition work, especially the collection librarians and subject librarians, who are the core power of the collection development. In recent years, a new acquisition mode (Patron-Driven Acquisitions) challenges the authority. Some researchers worry about the professional position of the librarians in the PDA mode.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insists that the librarians are still the main force of the systemic and subject collection construction. Simultaneously, the librarians play an essential role in the PDA program. And the application of PDA will bring new opportunities for the librarians, and create new career prospect. Librarians should make efforts to adapt to the new condition, make the role conversion and take the responsibility.
Keywords Patron-Driven Acquisitions(PDA); collection development; librarian; role orientation; career prospect
2010年,美国大学和研究图书馆协会( ACRL) 了未来大学图书馆的十大发展趋势,排在首位的就是“馆藏发展取决于用户需求”[1]。研究报告的结果预示着“用户中心”时代的全面到来,PDA正是适应了这一潮流,得到了图书馆界的广泛认同,短短十年内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迅速推广。当大部分人都在为这种全新的采购模式感到欢欣鼓舞的时候,也有人持质疑和悲观的态度,特别是对学科馆员及采访馆员的职业前景及职业地位表示了担忧。例如,William在其研究论文中明确表示,PDA剥夺了学科馆员拣选图书的权责,会造成学科化、系统化藏书体系的失衡、资金的浪费等[2]。一部分馆员自身也对PDA持怀疑态度,密西西比大学图书馆在2009年开始PDA项目的时候,一些学科馆员表示了他们的担忧:包括项目对馆员与读者和谐关系的不利影响;读者对项目的滥用;以及对自身作为“读者需求反馈第一人”地位的担忧[3]。
但也有一部分学者持相反意见。Dracine Hodges认为PDA并不能取代馆员地位,因为每年出版的大量学术著作中,即使是最大的数字供应商,也只能提供其中很小的一部分。PDA供应书商提供的购书纲目是有限的,远远不能满足学术图书馆馆藏建设的需要[4]。Michael Levine-clark认为PDA可以使馆员从日常程式化的选书工作中解脱出来,将更多地时间花在难找的文献资料上,从而提供更高质量的馆藏文献,有利于馆员整体地位的提升[5]。
1 馆员依然是系统化、学科化馆藏建设的主力军
PDA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应用,成为一种重要的图书采购模式,特别是在电子书的采购方面,更是发挥着独特的优势。然而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受现有的出版环境及自身局限性的限制,PDA依然只是传统馆藏建设模式的一种有效补充,不能代替馆员的主导地位。系统化、学科化的馆藏建设还是依赖于采访馆员、学科馆员的学科知识和专业技能。
首先是由图书馆的馆藏建设目标决定的。图书馆不是一个图书供应超市,让读者可以任选所需,而是有目标、有规划建设满足学科发展需要的特色化、系统化的馆藏保障体系。同时要对读者的阅读起到导向作用,引导读者发现有价值、高质量的文献资料。过于依赖PDA,读者的即时需求得到了充分满足,但可能会忽视了学科发展的长远需求或潜在需求,偏离图书馆的馆藏发展战略,从而使图书馆向图书商店的方向发展。因此,PDA只能是一有效的补充方式,不能代替馆员在长久工作中积累起来的选书经验,更不能违背馆藏发展规划。
其次,学术著作数字化进程的滞后。目前,PDA主要用于电子图书的采购(也有部分供应商提供纸质图书采购,但应用范围有限),与之相配套的出版社数字化进程却是不尽人意。最新调查显示,只有不到一半的学术著作提供数字版本,大部分依然只提供印刷版本[6]。导致的结果是目前市场上提供的电子书中,只有11%符合学术研究的需要,其他大多数都属于通俗读物的范畴[7]。我们不难推测,如果PDA成为采购的主导方式,对于学术馆藏的建设无疑是一个巨大的灾难。
2 PDA项目建设的重要参与者
部分学者认为PDA会导致馆员们无事可做,会动摇其地位,而事实证明这种担心完全没有必要。相反,引入PDA项目随之而来的一系列工作(系统的布置、参数的设置、读者培训等等)让一些人手不够的小馆不堪重负[8]。
通过对国外PDA项目的成功案例进行分析,我们不难发现,馆员在PDA项目中也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从合作书商的选择、预设文档的设立、采购标准的制定、选购环节的控制到实施效果的评估,都需要其参与和配合。项目管理人员一般也由馆际互借馆员(如普渡大学)、采访馆员或是学科馆员担任。PDA将具体的选书工作转交给了读者,从而使馆员从琐碎、重复的工作中解放出来,重心转向管理、协调、控制和监管等工作。
2.1 PDA采购系统的构建者
PDA项目引进之初,需要对采购系统进行构建。包括选择合作书商、设置预设文档、导入MARC数据、划分读者权限等一系列工作。
2.1.1 选择合作书商
PDA项目对书商的资质、信用有很高的要求,可以说书商提供的资源品质将直接影响到图书馆的馆藏质量,因此,选择一家高品质的书商是保障PDA项目成功开展的第一步。目前开展 PDA 服务的有 NetLibrary、EBL、Ingram Digital、MyiLibrary、ebrary 等大型电子书供应商,根据自身商业模式及图书馆具体情况提供各具特色的图书租赁及购买服务。不同供应商在触发机制、资源特色、系统平台、支付方式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差异,图书馆要根据自身学科情况及经费水平选择合适的电子书供应商。威尔斯利女子学院图书馆在合作书商的选择上,认为MARC记录的完整性、与本地系统的整合、免费浏览与打印、同时拥有纸本与电子版为最优先考虑的因素,其余还有无限并发用户、与纲目选书的契合等也是重要选项[9]。
2.1.2设置预设文档
预设文档的作用是图书馆对图书进行了初步选择,通过出版年限、语种、价格、学科、出版社、文献类型等参数的设置,对图书馆的馆藏框架进行了整体设定。从而保证了在给读者适度选择权的同时,又不至于失去控制。因此,预设文档是否科学合理将关系到馆藏的整体质量。馆员必须运用自身的专业知识及以往的采购经验,进行严格把关。另外,还有一些特殊情况,需要学科馆员单独处理。如德克萨斯 A&M 大学图书馆设定如果图书价格低于 150美元,且该馆没有收藏,将被直接购买。如果价格高于150美元,需要经过学科馆员的审核才可购买[10]。
2.1.3划分读者权限
不同层次的读者,其选择文献的水平具有差异。2011年,萨姆休斯顿州立大学的PDA项目评估结果显示,已采购的图书,仅有30%是学科馆员认为有必要购买的。该校的研究生比例不到14%,也就是说主要是本科生参与选书[11]。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普渡大学的数据,学科馆员认为PDA项目采购的图书中,85%的图书是值得购买的;90%的图书来自于大学出版社或其他学术出版社;仅有2%-4%的图书是超出图书馆馆藏范围。而该校的PDA项目主要由研究生和教师参与[12]。
由此可见,受文化程度、学术水平、阅读水平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不同层次的读者在选书水平上有很大的差异。但是,与此相矛盾的是,对于大多数综合性院校,本科生才是PDA最大的参与群体。例如,新西兰奥塔哥大学对2009年8月31日―9月14日半个月中参与PDA项目的503名读者进行了分类统计,其中本科生占到了50%,研究生占24%,研究人员(academic staff)占23%,普通职员(general staff)占3%[13]。
因此,有必要按照读者的不同身份,通过最高单价、累计金额、选书本数等参数的设定,来进行权限的划分。对于教师与研究生应予以较高权限,保证这一群体充分参与到PDA项目中,挖掘更多有价值的文献资源。而对于本科生,在保证其适当权益的同时,也要防止权力的滥用,以免造成经费的超支及大量非学术文献的购买。
2.2 PDA实施过程的沟通与协调者
PDA项目的实施涉及多方利益相关者(图书馆、学院、出版社、数据商、教师、学生等),为使项目顺畅运行,需要与多方进行沟通,协调多方利益。馆员特别是学科馆员,通过对院系的服务中积累了深厚的人脉关系,熟悉各方情况,是图书馆、读者、供应商三方进行沟通与交流的中间桥梁,在PDA项目中起到上传下达的作用。
(1)与数据商沟通。在项目引进之初,馆员需要与数据商进行商业谈判,就项目采购的价格、权利、义务等问题进行协商。项目运行过程中,定期将图书馆的需求进行收集和整理,并及时反馈给数据商,项目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及时与数据商进行沟通并监督其处理。
(2)与读者沟通。了解读者需求,反馈给供应商,定期更新OPAC系统中的书目数据。及时向读者传递PDA系统及资源的最新进展。必要时进行读者培训,让读者了解PDA项目的用户操作界面,并掌握选书方法。应充分利用PDA系统的用户操作界面平台来项目最新消息,保持沟通渠道畅通。密西西比大学图书馆在运行PDA 项目过程中,采用GIST(Getting It System Toolkit)模式,并利用这一平台来项目的最新消息及相关标准数据[14]。
(3)与馆内其他部门沟通。在PDA实施过程中,馆员还要注意协调项目组跟图书馆其他业务部门的关系。PDA项目涉及到图书馆多个业务流程,需要采编、流通、咨询、馆际互借等多个部门的配合。另外,PDA的实施对图书馆的业务流程有很大的改变,甚至会带部门的重组,例如普渡大学图书馆为了使PDA工作流程更为顺畅,决定将馆际互借部门并入到采访部。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图书馆认为通过整合采访部与编目部的工作流程,可进一步缩短图书加工时间。部门的的合并与重组必然带来人员的变动及职位调整,需要做出合理安排并协调好各方关系。
2.3 PDA实施效果的评估者
项目实施一段时间后,我们需要通过用户评价、流通数据、经费利用等指标的调查,对PDA项目的效益进行整体评估,从而了解项目存在的问题并即时进行修正。通过分析现有的研究文献,我们不难发现,很多图书馆都是采用收集馆员意见或直接采取馆员评价的方式,来对PDA项目的整体效益进行评估。俄亥俄州立大学图书馆PDA项目实施后,通过对学科馆员意见的收集,来对PDA采购图书的质量及经费利用情况进行评估[4]。普渡大学的学科馆员对该校十年间PDA项目采购的人文社科类图书进行评估,通过书名、出版社、学科等参数来判断PDA采购的图书是否符合馆藏范围[12]。
Gail Herrera认为安排时间对PDA项目的实施结果、相关标准、工作流程进行评估非常有必要,首先数据的分析让项目成员们可以对标准进行修订、优化工作流程,鼓励学科馆员成为项目成员的一部分。同时,成员们可以从失误中总结经验,从而进一步对工作流程、交流方式、交叉培训、技术支持等环节进行改善[3]。然而,现有对PDA项目的评估大部分源于一些自发性的研究课题,图书馆没有将其纳入项目日常工作的范畴。从长远来看,当PDA日益普及并成为一种常规的图书采购模式后,如何建立起一套长效、科学、易用的评估机制是馆员需要考虑的问题。
3 潜在的角色――全新的职业前景
除了在传统业务及PDA项目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外,馆员还可以积极扩展新的服务领域。当用户参与到选书过程时,馆员可以腾出更多时间来开展新的服务,这些服务可以充分利用他们独特的专业技能及理论视角。Nixon,Robert认为馆员在将来可能扮演的潜在角色:扩大电子资源;学术交流;参与科研、教学;担任咨询顾问;为管理服务等[14]。Marianne Stowell Bracke认为,馆员可以利用专业技能拓展以下的服务领域:教育职能;参与科研合作;参与学术团体;探索新技术;规划图书馆未来馆藏[15]。笔者认为,馆员将在以下领域发挥其独特的作用。
3.1 教育职能
对于图书馆是否承担教育职能,业内一直存有争议。长期以来,高校图书馆的定位是教辅机构,为教学和科研服务,并不作为一个独立的教学机构或学术机构[16]。然而近年来,随着图书馆功能的拓展,许多图书馆开始尝试在教学方面做出努力,如美国研究图书馆协会(ARL)的成员馆中,20%的成员在描述其图书馆使命时,用了明确的“教学(teaching)”一词,而不是“支持、辅助(support or assistance)”,并在实际工作中,将教育作为其核心价值之一,对学生的学业目标是否实现承担责任[2]。
3.2 参与科研
图书馆长期处于科研链的末端,只是作为科研成果的保存单位,负责论文、图书、试验数据的收集等工作,对于科研工作的参与程度不高。然而,馆员有机会参与科研的全过程。因为从科研的源头――选题阶段开始,一直到科研项目的结题,各个阶段都会有大量的相关数据产生,如何对这些数据进行识别、判断、储存及共享,是图书馆员需要考虑也是其擅长的事情。同时新角色让馆员有充裕的时间来进行思考,有机会发现研究课题,分享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从而创造一个可持续的科研环境及科研文化。馆员可以尝试参与学院的一些课题,这些课题往往需要图书情报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例如数据流和电子数据的管理等。
3.3 参与学校事务的管理
馆员可以通过参与社团和管理委员会,参与到学校相关事务的管理。从基础设施到信息素养、场地管理、建筑维修等学校生活的各个领域,馆员特有的专业技能将为管理带来独特的视角,在图书馆事务以外的领域发挥重要的作用。在国外的一些学校,馆员就拥有参与校园生活管理的特权[15]。
4 结语
虽然PDA还处于不断完善与改进的过程中,但其发展前景毋庸置疑,改革已经成为必然,在这种全球化的趋势面前,与其悲观恐惧,不如积极应对。我们的馆员必须顺应潮流,改变思路,实现角色的转变并成功担当起相关职责。正如Marianne Stowell Bracke在其论文中所描述,虽然一些馆员对这些正在发生的变化感到恐惧和不安,但是他却认为,这些变化带来的并不是危机和威胁,而是一个充满机遇的时代。传统的、舒适的常规角色注定要被淘汰,更多令人激动和值得期待的角色正在等待着我们的馆员[15]。
参考文献:
[1]2010 top ten trends in academic libraries :A review of the current literature[EB/OL].[2013-09-10].http:///content/71/6/286.short.
[2]William H. Walters.Patron-Driven Acquisition and the Educational Mission of the Academic Library[J].Library Resources & Technical Services,2012,56(3):199-213.
[3]Gail Herrera ;Judy Greenwood . Patron-Initiated Purchasing: Evaluating Criteria and Workflows[J].Journal of Interlibrary Loan,Document Delivery &Electronic Reserve, 2011,21(1-2):9-24.
[4]Dracine Hodges;Cyndi Preston;Marsha J. Hamilton.. Patron-Initiated Collection Development: Progress of a Paradigm Shift[J]. Collection Management, 2011,35(3-4):208-221.
[5]Levine-clark, Michael. Developing a Multiformat Demand-Driven Acquisition Model[J].Collection Management, 2010, 35(3):201-207.
[6]Catherine S. Herlihy;Hua Yi.E-Books in Academic Libraries: How Does Currency Affect Usage?[J].New Library World ,2010,111(9/10): 371-380.
[7]Peter Just,.Electronic Books in the USA: Their Numbers and Development and a Comparison to Germany[J]. Library Hi-Tech ,2007,25(1):157-164.
[8]Deborah Lenares. Give the people what they want: Patron Driven Acquisition[EB/OL]. [2011-09-12]. http://libraries.wright.edu/noshelfrequired/?p=932.
[9]刘华.“读者决策采购”在美国大学图书馆的实践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2,(1):45-50.
[10]Leslie J. Reynolds, Carmelita Pickett, etc. User-driven acquisitions: allowing patron requests to drive collection development in an academic library[J]. Collection Management, 2010, 35:244-254.
[11]Lisa Shen et al. Head First into the Patron-Driven Acquisition Pool: A Comparison of Librarian Selections versus Patron Purchases[J]. Journal of Electronic Resources Librarianship, 2011,23(3): 203-218.
[12]Kristine J. Anderson, Robert S. Freeman et.al. Liberal Arts Books on Demand:A Decade of Patron-Driven Collection Development, Part 1[J].Collection Management, 2010,35(3/4):125-141.
[13]Demand driven eBook selection[EB/OL].[2013-05-25].http:///wp-content/uploads/2011/03/LIANZA-Demand-driven-EBL-blog1.pdf.
[14]Judith M Nixon,Robert S et al. Patron-Driven Acquisitions: Current Successes and Future Directions[M]. New York: Routledge, 2011.
[15]Marianne Stowell Bracke et al. Some Thoughts on Opportunities for Collection Development Librarians[J]. Collection Management,2010,35(3-4):255-259.
[16]吴慰慈;董焱.图书馆学概论[M].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8:115.
【关键词】快递物流企业;内部控制;精细化;决策
近几年,快递物流行业发展迅速,尤其是随着淘宝、卓越、一号店以及其他B2C网络商城的成熟运作,行业竞争变得日益激烈。目前,全国已有超过6000家快递公司注册在案,而物流公司则更是远远超过这个数量,对快递企业的物流成本进行合理的、最优化的管理和控制,是企业在巨大的市场竞争中获取独特优势的制胜法宝。而快递物流企业,大多是规模较小的民营企业,都有自己的财务系统和各种规章制度,但常常不能有效发挥作用,关键原因之一是欠缺精细化理念――未能将精细化概念充分融入财务分析和管理决策中。在此形势下,向财务管理要效益,积极推行精细化财务管理,便成为快递物流企业改善经营现状、提升管理层次的有效之举。
1.更新传统思维定势束缚,树立精细化管理理念
1.1应形成消灭一切物流浪费的现代成本意识
现代成本意识,即企业管理人员对内部控制管理给予足够重视,不受“成本无法再降低”的传统思维定势的束缚,充分认识到成本降低的潜力是无穷不尽的。精细化并不需要推倒重来另起炉灶,而是把事情做得比别人更精细一些。从内部控制管理角度最大限度地需要全体从事快递物流工作的员工的参与,每个员工都要有精细化理念愿望和意识,并进行自我控制。另外,物流成本的发生不仅应由物流部门负责,也涉及到供应、生产、销售等部门,因此物流成本的降低还需要各部门能力合作,企业各部门管理者财务精细化意识的培养,并通过管理层的影响力影响企业人员日常行为,以确保从总成本角度来降低物流成本。通过精细化分析,广泛利用模型和最优化手段对财务与非财务数据做精细化分析,并将分析结果应用于整个企业以支持各个层面的管理决策。
1.2加强对快递企业隐性成本核算
在我国,快递物流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其物流成本管理和物流成本的理论研究和实践都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目前企业最多只是把运输成本核算、物料成本核算、人工成本核算、其他成本核算等对外支付费用进行核算,而占一定比重的隐性成本,如库存呆滞产品成本、回程空载成本、异地调货费用等成本基本不核算。有些企业即使核算隐性成本,也没有统一的标准和口径,企业间无法就物流成本进行分析比较,从而也就无法得出确切的产业平均物流成本值。
隐性物流成本具有机会成本特性,并且其分离核算方法十分复杂。物流企业核算每次启返程的空载隐性成本时可以根据运输的距离、工具、环节、费用和时间来确定。退货产生的原因多种多样, 主要包括这些原因:重复运输、偷盗、缺少产品部件、定单输入出错、运输短少、产品过期和产品质量未达标等。而退货损失成本通常包括产品正常销售利润损失、运输成本和货物在运输途中的损坏等。对于这类隐性成本可采用调查和估算结合的方法进行核算。
2.完善分析方法,开展财务精细化分析
精细化财务分析,是提高管理效率和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精益物流体现了现代成本意识。它所追求的目标是尽善尽美,力图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以最快的速度进行设计和运作,不断地降低物流成本,追求零库存以及全面、高效、灵活、优质的服务。精细化管理物流的特点是对消灭物流浪费的无限追求。
2.1内部控制分析方法,从侧重技术方法到侧重行为动机着手
传统财务分析与管理决策侧重技术层面,很少涉及行为激励问题。技术方法固为重要,管理决策大多需要借助技术方法来实施。问题在于,管理实务上的大多难题不是产生于技术层面,而是产生于行为动机层面。企业管理者对物流管理精细化意识及执行力对企业员工会有一种牵引力,然而,如果高层领导者财务管理精细化意识不强,物流现场的作业人员就会缺乏增强改善财务管理精细化意识和决心。当事人一旦意识到行为动机和有效激励的重要性,传统财务管理与分析的弱点一下子就显现出来。
与技术导向的管理决策不同的是,行为导向管理决策并不关注技术层面上的择优,而是关注如何激励正确个体行为。激励管理者做出符合股东利益的决策最终目的是实现成本与融资成本之和的最小化,这一激励问题源于现代企业中最严重的一种冲突――管理者与所有者之间的利益冲突;管理控制系统则被用来解决发生在企业内部的激励问题,这种激励问题源于业务单元与企业整体(高层管理者)之间,以及各业务单元之间的利益冲突。无论在公司治理还是组织架构层面,激励问题和利益冲突原因相当复杂,而财务原因通常在其中扮演一个重要角色,虽然这个问题至今仍未被人们广泛意识到,成本财务管理和企业管理的薄弱领域。影响激励因素有很多,但决策权配置、业绩评价和奖酬体系是三个最基本因素。其中奖酬对于激励的作用来得更加直接和强烈。奖励的方式可以多样化:金钱、股票选择权方式、提拔、绩效股方式、晋升、表彰、带薪休假等等。对于企业管理层的符合性激励,目前主要是应提高企业高层管理者精细化管理意识的社会影响力和地位。每年在行业要举办十大财务精细化管理精英评选,但对于业绩排名较高的企业除了业绩排行榜外,对于由于精细化管理而取得成绩的,无论是媒体还是政府部门都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和奖励。可考虑通过设置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对企业管理层的符合性激励办法。
2.2加强网络结算中心管理,现实信息化的精细物流快递
利润左右现金流,现金流依托利润,利润既是企业现金流的补给源,也是隐瞒企业现金缺乏的罪魁祸首。所以,企业管理者在绩效财务分析评价时,应从以“利润”为中心转向以“现金流量”为中心。快递企业在扩张时一定要注意资金链的安全。快递企业扩张有自营网络模式、加盟网络模式、自营和加盟混合的网络模式三种。其中自营网络模式对资金链的稳健性要求很高。如果快递不考虑资金实际状况,盲目扩张自营网络,导致资金链断裂,对快递企业而言具有巨大的经营风险。
快递企业网络覆盖面广,针对自营网络模式,一般实行资金统一管理,集中使用;针对加盟网络模式,物料费、资费、中转费等费用结算要做到安全、快捷、方便。快递企业一般建立网络结算中心来完成内部结算和外部结算。
【参考文献】
[1]王雍君.财务精细化分析与公司管理决策[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