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有趣的数字课件8篇

时间:2023-07-09 08:25:14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有趣的数字课件,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有趣的数字课件

篇1

关键词:动手操作、创设情境、联系生活、激发兴趣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创设情境,运用生动有趣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和灵感”。数学的教学内容较抽象、枯燥、无味,它没有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不易引起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作为教师,要善于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我在教学生认数和数数时,经常利用生动形象的事物和一些有趣的故事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如:为了让学生记住数字1-9的字形,我教学生背诵顺口溜“1像铅笔能写字,2像小鸭水中游,3像耳朵能听声音,4像小旗迎风飘,5像秤钩来买菜,6像勺子能盛饭,7像镰刀割青草,8像葫芦,9像气球”,从而帮助学生记住字形。通过这样的教学,激发了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不会让学生觉得这样的数字学习觉得无味。在教学加法时,创设故事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创设小白兔拔萝卜的情境,展示小白兔拔萝卜的课件,小白兔上午在菜地里拔了5个萝卜,下午小白兔家来客人了,兔妈妈叫白兔去菜地再拔3个萝卜,小白兔又去了,出示课件。最后出示小白兔的问题,“我一共拔了几个萝卜呢?”让学生帮着小白兔来解决这个问题。大家都很乐意帮小白兔的忙,所以都兴高采烈地说着该怎么算,“5加3等于8,是8个,”利用这样的情境教学,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取得好的教学效果。也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到知识。不会感觉到枯燥无味。

2.动手操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的好奇心强,并且活泼好动的。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充分尊重他的这一年龄特点。在教学中多设计一些动手操作的内容,让他多动动手,在动手操作中学习到知识,激发其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比如在教学认识物体时,为了让学生们认识各种形状的物体,可以布置学生带来各种形状的小物体,然后再在课堂中,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摆一摆、画一画、看一看、摸一摸等形式,引导学生观察,同伴互助探究,找出其不同与相同的地方进行分类,从而认识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球等各种形状的物体。在教学《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时,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动手操作中领悟知识。教师让每位学生先准备一个任意平行四边形,再让学生沿四边形的一条对角线剪开,得到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接着让学生通过旋转、平移,把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通过操作,学生很快知道了三角形的面积等于与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从而引导学生得出: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这样学生不但能很牢固地掌握了知识,而且激发了他们勇于探索知识奥妙的情趣,让他们成为获取知识的劳动者,成为一个真正的学习主人。在教学米的认识时,可以让学生动手操作,在一根长的绳子上截取1米长的绳子,通过动手操作,量一量,充分感知1米的长度。

3.联系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篇2

一、感受数字的有用

有用的数学既取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教育向生活的回归是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趋势。只有将生活问题数学化,将数学问题生活化,才能使幼儿的学习变成有意义的学习。

1.生活问题数学化。

回归生活的教育要求教师善于捕捉生活中的教育契机,安排教育活动内容。以“数字”这一幼儿在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内容为出发点,设置“设计车牌号码”、“我说你猜”等教学情境,模拟生活,让幼儿设计车牌号码,学习运用单双数,使幼儿体验到数学与日常生活是密切联系的,体会到数字的有用性,激发幼儿学习数的兴趣。

2.数学问题生活化。

数学教育不仅使幼儿获得有关经验,更重要的是提高幼儿对数学的兴趣、探究欲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拓展延伸环节,幼儿可以在区角活动(包括数学角、科学区、小超市),在生活活动中,进一步寻找生活中不同地方的数字,了解其作用;进一步运用已有数学经验解决生活中简单的问题。

生活问题的数学化、数学问题的生活化,能让数学教育真正成为沟通幼儿生活与学习的桥梁。

二、感受数字的有趣

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严密的逻辑性,而幼儿的思维具有具象性,要使幼儿感受到数字的有趣,本活动采用了以下三个策略:

1.数学学习的情境化。

数学的本质在于抽象。但是,幼儿的抽象数概念不是凭空而来的,它必须建立在具体的经验基础之上。本活动创设三个不同的情境,使幼儿在游戏情境中,感受数字的有趣。情境一“请上来”,根据数字的部分字形猜数字,幼儿都喜欢“猜谜语”,因为在猜的过程中,幼儿能体会到成功的乐趣,抓住这一心理特点,设计此环节帮助幼儿熟悉数字特征,同时也增强了活动的趣味性;情境二“设计车牌号码”,幼儿乐在其中;情境三“我说你猜”,幼儿综合运用已有数学经验获得礼物,既体验到数字和数学学习的有趣,又获得成就感。

2.数学学习的操作化。

“动作是连接主客体的桥梁。”(皮亚杰)通过幼儿自己“设计车牌号码”,每人5个数字,自己动手操作,变出好多新的车牌号。幼儿在与材料反复地相互作用中,在具体动作水平上协调和理解数的实际意义以及数与数之间的关系,从而不断地将外在的动作浓缩、内化为内在的动作,最终转化为头脑中的思考。这样,既获得了数的经验,又感受到数字的有趣。

3.数学学习的直观化。

“幼儿思维的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应注重引导幼儿通过直接的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进行科学学习。”(《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因此,为更好地将抽象的数学问题转化为具体的、可操作的生活活动,利用动画课件,将抽象的字型直观化、形象化、动态化,唤起幼儿对于数字学习的兴趣。

三、感受数字的有序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幼儿掌握数的序列结构,是掌握数概念和发展幼儿思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思维而教”的数学教育,根本扭转那种记忆式的数学学习,让幼儿真正感受到数学作为一种思维方式的魅力。对于幼儿来说,逻辑观念的重要性远大于数字的记忆。不必担心幼儿不会数数、不会计算,这都是由于他们还没有获得相应的逻辑观念。与其让幼儿死记硬背那些无法理解的数学,不如给幼儿提供有价值的逻辑经验。如排序的活动可以发展幼儿的序列观念,这看起来和数学无关,却是幼儿学习数学所必备的基础。

1.教学环节的递进性。

幼儿数概念形成及运算能力的发展是经历了图画表征实物操作表象数概念的发展过程。因此,活动体现了幼儿数概念形成的特点,先是猜数字,然后是运用单双数、数序等经验设计车牌号码,最后是运用数概念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从具体到抽象,条理清晰,环环相扣,符合幼儿认知特点。

篇3

1.怎样帮助智障儿童建立基本的时间概念?

2.课堂教学中怎样有效地实现学习数学与生活实践的整合?

【背景描述】

智障儿童由于智力缺陷而造成各种功能障碍,他们注意力短暂,抽象思维能力极差,因而数学学习对于智障儿童来说难度太大。多少年来,特教老师们多倾向于生活语文的教学,而数学学习点击率极低。但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他们生活中越来越多地需要数学知识,例如买东西需要认识人民币,认识人民币需要学习数字;生活离不开时间,了解时间需要认识钟表。因此根据智障儿童的学习认知能力,选择学习认识整点,对于智障程度较轻的孩子可以延伸学习认识半点。我班学生均属中、重度智障儿童,调皮、多动,注意力比较短暂,好奇心较强。根据学生的生活需要,选择了整点的认识与学习,通过认识钟面,A、B类学生能正确识读钟面数字,并能正确区分时针、分针与秒针,基本具备了学习整时的能力。为使学习更加直观化,学习内容生活化,把课题确定为“认识整点”,为真正抓住学生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我设计了生动有趣的课件,利用丰富多彩的练习形式,注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课件创设的情境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充分让学习与生活紧密联系,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会认识整点,初步建立时间概念,养成遵守时间的好习惯。

【案例描述】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识整点,能熟练地从钟面上识读整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并且能正确地在钟面模型上拨出整点,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A、B类学生)

2.通过多媒体创设的生活情境,结合学生在校作息时间,培养学生遵守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A、B类学生)

3.在教师的指导帮助下认识整点,指导拨出整点,帮助学生初步建立时间概念,懂得按时作息,建立良好的生活作息意识。(C类学生)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钟表模型。

学具准备:钟表模型、整点卡片。

教学重点:正确识读整点。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同学们,上周我们学习认识了钟面,现在老师就来考考你们(出示缺失数字和指针的钟面课件)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看看钟面上缺少了什么?

生:缺少了数字,还缺了时针、分针、秒针……

(引导学生观察找出缺少数字的位置并说出缺了哪些数字,指导学生拖鼠标填补数字。运用寻找钟面缺失数字和指针的游戏复习方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为本节课认识整点做好铺垫。)

二、教学过程

(一)J识整点

师:同学们已经非常熟练地掌握了钟面知识,今天咱们继续认识钟表,学习时间。

1.课件出示一组整点钟表,指导学生学习认识整点,揭示课题。

师:仔细观察你喜欢的钟表,你发现它的分针和时针分别指在几上?

生:我看到熊猫钟表的分针指在了12上,时针指在了8上。

生:我看到猴子钟表的分针指在了12上,时针指在了9上。

……

师:分针指在12上,时针指在几上,就是几点。

(此环节设置了三块动物钟表,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钟表上的时间分别是学生在校整理卫生、上课、大课间时间,使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紧密相连。学习中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分针和时针的位置,引导学生大胆描述,充分让学生试着说,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最后总结说出认识整点的规律。)

2.课件出示动态钟表,教师自如拨出整点,采取比一比的形式,引导学生独立说出钟表上表示的时间。重点强调12点,引导学生观察时针和分针的位置变化。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钟表上时针和分针的位置?

生:它们在一起了

师:时针和分针重叠在了一起,这时是12点。

(通过此环节的趣味练习,让学生从动态中认识整点,利于学生理解掌握整点,同时轻松突破本环节的教学重点。初步感知指针在不停运转,时间在不停地变化。)

(二)连一连

师:同学们真是火眼金睛!认整点有快又准!现在老师这里有几块钟表,不小心把下面的时间放乱了,你们能帮老师把钟表与正确的时间用线连起来吗?

课件出示一组整点钟表和一组打乱顺序的时间,让学生把钟表与正确时间连线。

(此环节通过学生连线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又巩固了学生对整点的认识。)

(三)拨一拨

1.教师用课件拨出整点,学生读时间,在自己的钟表模型上拨出相应时间。

2.教师说整点,学生拨整点。

3.学生任拨一个自己喜欢的整点。

(此环节利用钟表模型指导学生拨出整点,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加深对整点的认识。)

三、巩固小结、拓展延伸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会了认识整点,而且还会在钟表上拨出整点。我们在生活中也要学会运用时间,知道不同的时间应该做不同的事情。

观看学生在校一天的生活片段,帮助学生建立时间与生活的联系。

(结合课件中学生的生活片段说出时间。让学生了解不同时间会做不同的事情,初步建立时间联系生活的意识。)

四、思想教育,回扣课题

师:(正如刚才歌中唱的那样)时间像小马车一样不停地奔跑,老师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中要学会遵守时间,按时作息,争取做一个珍惜时间的好孩子。

(在欢快的音乐中结束课题,教育学生在生活中遵守时间,按时作息,和时间交朋友,回扣教育教学主题。)

案例反思

通过实际教学,我有两点非常深刻的感触:

第一,利用生动有趣的课堂情境给学生创设了愉悦的课堂气氛,让学生身心放松,全情投入,从思想上消除学生学习的被动感和紧张感。

复习导入部分缺失数字和指针的钟表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伴着优美的音乐不同的数字从礼盒里面飞出来,学生发出了惊喜的叫声,露出喜悦的神情。而“拨钟表”的活动又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活动热情,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创作,都在很短的时间内轻松地拨出了自己喜欢的时间,并且还说出了在这个时间他喜欢做什么。

篇4

教学点是农村学龄人口急剧减少的缩影与结果。教学点不是建制小学,成建制小学是一至六年级,如果只有一至三年级或一至四年级就是教学点了,现在很多村小就是如此。因而,笔者认为,教学点亦即不能形成完全建制的小学,它仅具有小学若干年级的不完全小学。教学点是农村教育的重要载体,它与中心校、完小的地位应该是平等的。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教学点在农村教育发展中不可或缺,我们应用正确的价值观去看待它、引导它,让它为农村教育出力。

二、什么是数字教育资源

数字化教学资源是指经过数字化处理,可以在多媒体计算机及网络环境下运行的多媒体教学材料。按信息的呈现方式划分,数字化教学资源可分为数字化幻灯、数字化投影、数字化音频、数字化视频、数字化网上教学资源等。与传统的教学资源相比,数字化教学资源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多样性———多媒体/超文本结构/友好交互界面/虚拟仿真。共享性———在网络环境下可以全球共享并随意获取。扩展性———可以在原有基础上补充、扩展。工具性———可以作为认知工具,探究知识、构建知识。

三、教学点英语教学的现状

1.教学资源匮乏。英语学习需要的硬件设施包括语音室、电脑室、电视机与DVD机、录音机(配套磁带)。远程教学点没有多媒体教室,也没有语音室。2.师资紧缺。根据资料显示农村中小学英语专业英语教师不到25%,教学点的英语教师师资紧缺的现象尤为突出,英语教学只能采用:一是中心校或相邻教学点的教师蜻蜓点水式地“走”教;二是非英语专业教师兼职,兼职英语教师一般都担任一个班级的“包班”教学,教学任务极其繁重。3.教学模式落后单一。当前,农村教学点英语教学基本上都是一名教师、一本教材、一支粉笔进教室上课的“古老”模式。只注重知识灌输,死记硬背,缺乏英语这种交际语言的交际场合和情境,忽略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学生对这种“哑巴”英语的学习缺乏兴趣和积极性,甚至是“不喜欢”或“厌恶”。教学点的英语教学质量低下,严重制约学生的均衡发展。

四、数字资源在教学点英语教学中的优势

篇5

人教版教材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初步感知对称图形并理解对称图形的含义。

2能准确地判断出哪些是对称图形并能找出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3通过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

4引导学生领略自然世界的美妙与对称世界的神奇,激发学生的数学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1对称图形和对称轴的概念。

2画出对称图形的对称轴的方法。

【教学难点】

确定对称图形的位置和条数。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各一,剪刀、彩纸等。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同学们,这节课老师要带领大家到有趣的图形王国里去游玩,大家高兴吗?可是图形王国里有几个调皮的图形想为难一下同学们,他们把自己的半张脸遮了起来,(课件出示蝴蝶、喜洋洋、狗的半张图片)如果你们能猜出它们都是谁,我们就可以顺利地去图形王国了。下面我们来猜一猜,谁能说说你是怎么猜的?(露出的一半和遮住的一半一样)其实,在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像这样左右两边一样的物体有很多,我们就说它们是对称的,对称的物体有什么特点呢?下面我们就走进图形王国、走进神奇的对称世界来探索其中的奥秘吧!(板书课题)

二、主动参与,探究新知

1创设情境,初步感知对称

走进图形王国,我们首先来听一个有趣的小故事,(课件播放蝴蝶带领蜻蜓寻找家族成员的故事)小蝴蝶为什么说蜻蜓、树叶他们都是一家人呢?(课件展示蜻蜓、蝴蝶和树叶的图片)他们有什么共同特点?(左右两边完全一样)用什么方法来证明左右两边完全一样?(大屏幕演示3个图形两侧重合的动画过程)对折以后两边完全重合的图形是对称图形,也叫轴对称图形。

2走进生活,寻找欣赏对称

(1)说出生活中哪些物体是对称的?

(2)欣赏生活中的对称。(课件播放脸谱艺术、剪纸艺术、图案设计、车标设计、交通标志、中外著名建筑、千手观音,还有数字、字母、汉字等)

3动手操作,亲身体验对称

创作一幅对称的作品,互相欣赏。

4深化认识,辨析拓展对称

我们在剪对称图形时是先对折再剪,(演示剪出的对称图形――上衣),说明这条折痕就是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我们可以用虚线画出来。请你们在自己剪出的对称图形中画出对称轴。

三、综合实践,学以致用

1基础练习,加深认识。找出五角星的5条对称轴。

2综合练习,拓展思维

(1)折一折。(指导学生利用正方形、长方形、圆折纸,看各有几条对称轴。根据学生的汇报逐个利用大屏幕演示折的过程,然后启发学生说出: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2)画一画。(检验学生是否会在小方格中画出对称图形)

(3)剪一剪。(根据对称图形特点)

篇6

关键词 多媒体技术 课件 大班教学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Application of Multimedia Technology in Large Classes Teaching

ZHA Yingxin

(He'nan Experimental Kindergarten, Zhengzhou, He'nan 450003)

Abstract Multimedia technology is vivid, lifelike dynamics, sound beautiful, can stimulate children's interest in learning, to make up for the shortcomings of traditional education. Multimedia technology used in teaching kindergarteners can and regional activities, language activities, math activities, art activities and daily life integration, so that teaching becomes boring colorful children's attention, and control has increased, to increased vitality to large class teaching.

Key words multimedia technology; courseware; large classes teaching

大班孩子对周围世界有极强的好奇心, “这是什么?” “那是什么?”“这是怎么来的?”“那是什么做的?”“为什么会这样” ……这样的问题常常出现在他们的小嘴巴里。大班孩子对自然现象、机械运动等科学知识有积极的求知和探索欲望。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概括分类、语言表达能力比以前有明显提高。他们能系统地叙述生活中的见闻,生动有感情地描述事物,对图书阅读兴趣浓厚,并对文字产生兴趣,他们在书上或路牌、门牌、广告中看到自己认识的汉字时会很兴奋,常常围着大人教他们认字,在自己的绘画作品上歪歪扭扭地写字,还边看图书边连懵带猜地读书里的文字。阅读成了他们生活中很大的乐趣。

随着科技的进步,多媒体技术进入了大班教学,幻灯、投影、白板、播放器、电脑、点读机……越来越多地走入大班孩子的生活里。它新颖生动、感染力强,以模拟性、启发性的直观手段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激发了大班孩子的学习兴趣。在科学活动、语言活动、数学游戏等活动中,孩子们清楚地看到事物发展的完整过程,通过多媒体技术变静为动,变繁为简,变虚为实,把那些枯燥抽象的知识趣味化、直观化、形象化、色彩化、具体化。这样的转化有利于孩子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巩固和记忆,还能激发他们的创造思维。同时大班孩子爱动手、爱动口、爱动脑的习惯也得到了锻炼,他们积极主动、全身心地投入各项活动中,身心获得全面发展。

1 多媒体技术让区域活动开心快乐

早饭后,大班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纷纷进入他们感兴趣的区域:科学区、建构区、数学区、美劳区、语言区、表演区进行活动。

科学区植物生长观察记录中,孩子们用画笔记录植物生长过程,观察叶子上的水珠的变化:早上来时见到了它,区域活动后就不见了;第二天早上,水珠又出现在叶子上,区域活动结束后又不见了。这是怎么回事呢?我们将这个科学现象用故事的形式编成《小水滴的旅行》,又把故事做成动画,孩子们不仅喜欢看,还从动画中明白了雨滴的形成过程,初步了解了雨的形成原理。如果我们只是用图片,枯燥地讲解水蒸气、蒸发、乌云等问题,孩子不容易理解。孩子们了解了露珠的秘密,走进科学区还争着记录“植物生长”“每日天气”:温度、风力、云的变化、穿衣指数、雨具。这些促进了大班孩子对科学知识的兴趣。

建构区的孩子们用积木 、插塑、纸箱、纸盒、易拉罐搭建了中原福塔、国贸大厦、郑东新高铁站。洋洋用插塑、子弹头火车搭出了目前郑州在建的地铁1号线、2号线。他说:每天妈妈送我来幼儿园总是堵车,有还几次来晚了。他想让地铁赶快建好,早上来幼儿园就不会迟到了。我们用视频向孩子们展示了世界各地不同城市的交通,孩子们看到了轻轨、新干线、磁悬浮、轨道老爷车。于是,洋洋和小伙伴一起用积木、插塑、纸箱、纸板……在建构区为郑州设计了地上有轻轨、立交,地下有通道、地铁的立体综合式的城市交通。

语言区里的“凹凸有声拼音电子挂图”吸引了孩子们,蕊蕊和娇娇一边按着字母,一边跟着电子挂图读者a、o、e……牛牛和妮妮用点读笔听故事,学认字,牛牛还用点读笔考试妮妮,不时从点读笔里发出“答对了”的声音。

表演区里的孩子正表演皮影戏《武松打虎》。他们在播放器的音乐伴奏下,挤在大纸箱做成的舞台后面,双手举着皮影武松、老虎。高个子杰杰还为他们打着手电站在后面。

2 多媒体技术让语言活动生动形象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提出“要提高幼儿语言交往的积极性,为幼儿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并能用清晰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发展语言能力”。多媒体课件以它独有的功能把故事内容、语言、意境融合在一起,将生动有趣的画面展现给孩子们,大大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提高了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大班孩子对词义理解加深,掌握词类范围扩大,口头表达能力大大提高,也能复述较长的故事,能看图编故事,还能围绕一个主题编出有个性的故事。

语言活动《我们班是个动物园》,孩子们从白板上看到了班上三位老师的照片,看到了老师们对自己形象有趣的动物比喻:“这是张老师,她是一只百灵鸟,经常为我们歌唱,声音既优美又动听。这是李老师,她是一只白天鹅。这是王老师,她是一只小蜜蜂。”经过大家分析讨论,每个孩子的照片和有趣的动物形象有机结合,再加上每个人不同的声音解说,又配上表现各种动物特征形象的音乐,一部完整有趣的自创课件――《我们班是动物园》新鲜出炉。这个活动融入多媒体技术后,让人物、动物形象具体化、生动化,让抽象的形象直观化、简单化,营造了一种有活力和吸引力的学习氛围,使孩子的思想渠道更加顺畅,还优化了大班教学结构。

语言活动中的绘本阅读更是少不了多媒体技术。如《一根羽毛也不能动》课件中反复弹出鸭子和天鹅心理的活动:“我要赢,我不能动,就连一根羽毛也不能动。”以及狐狸被鸭子咬伤鼻子后,流出了“鲜血”,仓皇逃走时的配乐,这些多媒体技术的运用都使这个绘本的形象直观、个性鲜明、动静结合、更加生动了。不仅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增强幼儿的学习主动性,而且实现了良好的学习效果。

3 多媒体技术让数学活动直观有趣

大班孩子学习数学的热情和积极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对学习素材的兴趣。有趣的、现实的、有挑战性的情境,很容易激发他们的学习愿望。

例如,大班孩子学习8的分解,在传统教学中,老师一般将多个1~7数字贴在白板上,或让孩子反复地分彩棒、小方块,教学方法单一,趣味性不强。我们制作的《小瓢虫的旅行――8的组成》课件,以小瓢虫要出门旅行引入学习内容,用课件进行操作,将小瓢虫分到两片叶子上,让孩子通过课件自主探索出8的7种分解方法,再通过观察两片叶子的几种变化画面,发现数与数之间的互补关系,从而对等量、互换关系进行了学习。

为了调动大班孩子学习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我们还选择了一些符合大班孩子年龄和接受程度的数学教学课件。例如,在教孩子大小数比较时,我们选用了“小熊翘翘板”游戏,让孩子自己用鼠标移动不同数量的小熊,并比较;如果回答正确时,计算机则马上说:“你真棒”。回答错误,则鼓励再试一次。

多媒体技术正是在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与幼儿思维的形象性之间建造起一座桥梁。它新颖、形象、生动、有趣的画面,动态的直观演示,吸引着孩子们的眼球,为孩子创造了一个活泼、生动的获取信息、获得知识的氛围。

4 多媒体技术让艺术活动鲜明具体

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这是孩子园艺术领域的目标。大班孩子的艺术活动在多媒体技术的融入下,化静为动、化难为易、化虚为实、化远为近,以独特的教育功能,将艺术活动形象、鲜明、具体地表现出来,增强了艺术教育活动的趣味性,引发了孩子们探索学习的兴趣,大大提高了教学活动的质量。撕贴画《春花烂漫》课件,将PPT画面定格在不同大小、色彩各异的花朵照片上,引导孩子感受与理解。孩子们一边看课件,一边卷一卷,折一折,撕一撕,贴一贴,和老师一起走进美丽的花的世界,领略撕贴画的魅力。

音乐欣赏对大班孩子来说比较抽象,不容易理解。运用多媒体技术后,听觉效果和视觉效果结合起来,大班孩子能容易地感受音乐,理解音乐。打击乐《拉德斯基进行曲》课件,让孩子们通过视频看到了欧洲十九世纪军队队列表演,音乐图谱是用一个个小士兵排列起来的,孩子们随着音乐的节奏,看着小士兵音乐图谱,先用拍手、跺脚、拍腿进行练习,逐步用碰铃、响板、铃鼓等分组合作习进行演奏。通过这样图像、音乐、视频、动画的组合、拼接,打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使现实中无法实现和感受的事物有机地结合起来。

5 多媒体技术让日常活动丰富多彩

在开饭,起床,梳头,收整游戏材料、图书、玩具的间隙时间,我们有计划地安排播放内容《儿童歌曲》《经典儿童故事》《十万个为什么》《儿童自我保护》……孩子们会自然地被吸引进去,遨游在求知和获取的海洋里。

在大班孩子进行游戏活动时,有选择地用相机、摄像机进行抓拍或实录。如周四下午伴随着特定的音乐,孩子们每周固定的角色游戏结束了,大家围在一起坐好,开始对本次角色游戏进行评析。白板上再现了刚才小朋友的游戏画面:娃娃家里妮妮正为宝宝穿小袜子,嘴里还不停地说:“别哭,马上就穿好了。”丁丁警察在有章有序地解决一起出租车交通事故。这边的饶大夫在为病人开刀时,把医用托盘、麻醉针、输液器都堆在地上。嘟嘟大厨师刚上完卫生间就去串羊肉串……画面刚刚出现就被火眼金睛的小伙伴们给逮了个正着,纷纷对饶大夫和嘟嘟大厨提出了卫生方面的批评。这样的活动,让孩子们来讨论、分析,共同制定有效的游戏规则,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游戏质量。

篇7

【关键词】新课改 小学数学 教学导入

课堂教学的成功和导入的效果如何具有很大关系,别具一格的导入方式,能够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旧知导入,温故知新

数学与其他学科有很大的不同,不仅逻辑性非常强,系统性也非常强,知识体系相当完善,新知识与旧知识之间存在密切联系,并不是各自孤立存在的。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学的最高技巧在于使学生通过利用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去学习新知识。”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尤其要重视不同知识之间的联系,尽力在新旧知识之间搭建起一定的桥梁,使学生通过旧知识来掌握新知识。这样,学生既可以巩固旧知识,同时也能为新知识的掌握奠定基础,从而使学生能够完成由旧知识到新知识的过渡。比如,在学习画圆这节内容时,教师在导入时可以借助于前边已经学过的关于圆的知识,引导学生回忆圆的特点,这样,学生再学习画圆这部分内容就会较为简单了。教师这样的导入设计有利于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起一定的联系,使学生在复习旧知识的时候完成新知识的学习。

二、故事导入,趣味横生

在很多小学生心目中,数学是枯燥乏味的一门科目,因此很多小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教师可以在导入新知识的时候为学生编一些有趣的故事,通过趣味故事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听故事的时候会保持高度的注意力,教师要善于将学生对故事的注意力巧妙转移到新知识的学习中,使学生在极度兴奋的状态下完成知识的学习。比如在教低年级小学生认识数字的时候,教师首先将数字制作成卡片,然后对学生说:“在庞大的数字王国里有0—9十个好朋友,今天他们一起来到你们身边,你们愿不愿意和它们做朋友呢?”学生齐声回答:“愿意!”教师抓住时机说:“那么我们是不是先要分清这十位好朋友呢?如何来区分呢?”教师拿出卡片,然后教小学生通过歌谣来描述数字的特征:“1像树枝细又长,2像小鸭水中游……”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教学效果将会得到很大改善。

三、游戏导入,愉悦求知

小学生的性格都很活泼,对游戏的兴趣很高,教师可以在导入环节为学生设置生动而有趣的游戏,使学生在玩中获得新知识。游戏导入因为与小学生的年龄特征相符,在教学实践中应用最广泛。当学习“能被3整除的数字特点”时,教师可以在黑板上列举一些数字,数字一个比一个大,这时候教师可以与学生进行比赛,从这些数字中快速找到能被3整除的数字,并计算出最终结果。随着数字越来越大,小学生速度会逐渐慢下来,他们不断地演算才能知道哪个数字符合教师的要求,而教师则非常省力,似乎一眼就能够知道哪一数字符合要求。学生非常想知道教师的秘诀,这样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学习的热情就会高涨起来。

四、动手操作,做中求知

小学生的实践能力很强,因此要求学生自己动手实践远比要他们安静地听老师讲解的兴趣要高,这一点与新课改的要求相符合。当学习“圆的周长”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想办法得出圆的长度。学生会开动脑筋,积极思考,有的说通过软尺测量得出长度,有的说用细线绕圆一圈,然后再测线的长度。这样学生的求知欲望被激发出来,从而以更加高涨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去。

五、多媒体导入,寓教于乐

多媒体集音乐、画面、声音于一体,不仅能够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得更为形象,而且能够同时刺激学生多种感觉器官,使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所以,教师一定要在数学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使数学课堂不再枯燥乏味,而是充满乐趣。学生将会喜欢上数学课堂,这样就能够积极参与到数学学习中,并且整节课都保持高度的注意力。比如在学习几何图形这节内容时,因为小学生空间想象能力较差,形象思维能力较发达,所以这节内容一直是小学数学中的难点。在教学中巧妙运用多媒体技术能够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借助于多媒体技术,可以把抽象的图形与生活中的日常形象联系在一起,使小学生感觉数学知识不再枯燥,这样能够大大提高课堂效率。教师在上课之前可以提前制作一些多媒体课件,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完全通过课件展现出来,学生通过多媒体课件就可以在数学课堂上欣赏到生活中经常见到的图像,这样就能够将大部分注意力转移到数学课堂中,使学生提高对所学内容的兴趣。

六、问题导入,激发兴趣

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是对任何事物都有强烈的好奇心,教师要善于利用这一点,将孩子们的好奇心转化为学习的动力。当小学生无法运用已有的知识建立起新的知识结构体系时,就会进入到积极的求知状态,进而产生学习的动机,希望通过思考以及探究来获得新知识。所以,教师不妨在课堂导入环节为学生设置一定的问题,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师一定要开动脑筋,发挥自己的创作力,用心设置导入问题,使问题导入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教师设计的问题首先要有针对性,即导入问题与教学目标之间要有密切联系,当问题解决时,教学目标也就实现了。其次,导入问题要有一定的趣味,否则容易使学生产生厌烦的感觉,降低学习效率。再次,问题难易度要适中。导入的问题要建立在学生现有知识水平的基础上,同时有一定的探索性,太难或者太简单都不能发挥出问题导入的应有作用。

七、结语

综上所述,当前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展开对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了一定的发展机遇,同时也使其面临着新的挑战。广大数学教师一定要认清形势,用全新的教学理念武装自己,改革课堂导入环节,使其更加适应小学生以及数学课堂的具体需要。

参考文献:

[1]刘先惠.试论小学数学新课的导入方法[J].安徽文学(下半月)

篇8

关键词: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体验学习;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30-0055-01

体验式学习已逐步进入数学课堂教学,并被许多数学教师认可。但是,很多人却存在着这样的疑惑:计算教学也能进行体验式学习吗?又如何操作呢?下面,就低年级计算教学如何进行体验式学习进行相关研究。

一、创设情境,燃起学生对计算学习的热情

以往的计算教学,常常与“枯燥、机械重复”相连,是一项艰辛的劳动。过多地倚重计算题的量的训练,追求所谓的“熟能生巧”,学生会缺乏兴趣。计算教学不应该是单纯的纸和笔的枯燥运算,而应该创设有趣的情境,把计算课设计成一个生动活泼、主动、亲身体验的学习过程,从而让学生体会到计算的乐趣。课的开始,创设各种各样有趣的情境,能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对新课的学习兴趣,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我通常采用讲故事、猜谜语、小游戏或播放课件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学习进位加法(笔算)时,我创设了这样的情境:我从网上搜集了一些非常精美的鱼的图片并制作成了课件。师:小朋友,你们去过水族馆吗?老师去过。水族馆里的鱼儿非常美,非常有趣。老师这儿有一些水族馆里各种鱼儿的照片,想看看吗?生:(高声齐喊)想!师:(播放精美课件)仔细看呀! 师:好看吗?你觉得水族馆里好玩吗?生:太美了!太有趣、太好玩了!(学生情绪非常高涨)师:水族馆还藏着一些有趣的数学问题呢,咱们一起去找找?生:好!(此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了)师:让我们出发吧!请同学们先闭上眼睛,我们坐上车一会儿就到了。农村孩子很少有去过水族馆的,这些美丽的图片,引起了他们极大的兴趣,从而激发起他们强烈的兴趣和学习热情,为新课的学习做好了充分的精神上的准备。一开始上课,创设这样有趣的情境,能一下子抓住孩子们的注意力,激发起孩子们对新课的学习兴趣,点燃孩子们的学习热情。

二、寓教于乐,使学生在快乐的游戏和激烈的竞赛中体验计算的乐趣

低年级学生喜欢做游戏,在课堂上经常创设游戏式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学习计算,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学而不厌。同时,小学生的好胜心强,教师巧妙地把计算题的练习融入到竞争式情境中,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20以内数的加减法”这部分知识是学生学习100以内数的加减法的基础,是一年级上册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这部分知识,我设计了如下的游戏:(1)加法:学生自制两套(2~9)的数字卡片。游戏规则是:甲和乙两人每人一套。甲、乙同时各出一张卡,抢说两张卡的数之和。谁先说对,谁就赢得这两张卡。出完这8张卡后,数一数谁的卡片多,这一局谁就是赢家。(2)减法:自制(2~9和11~18)两套数字卡。规则和加法差不多,也是每人一套卡,两人同时各出一张,抢说两张卡上的数之差,谁先说对,谁赢得这两张卡。出完这8张卡为一轮,谁手里的卡片多,谁就是赢家。我把这个游戏先在课堂上教会学生,让他们两人一组玩。然后,让学生回家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家人一起玩。玩一段时间后,在班里举行擂台赛。孩子们的兴致很高,在不知不觉间提高了计算的准确性和速度。我还设计了很多诸如此类的小游戏、小竞赛活动,孩子们非常喜欢,学习积极性非常高。富有情趣的游戏、竞赛活动,使学生巩固了所学知识,获得了愉悦的情感体验,极大地提高了学习计算的兴趣。

三、学以致用,让学生在创设的“生活化”情境中体验计算的需要

计算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计算是帮助我们解决问题的工具,学生只有在具体的情境中才能真正认识到计算的作用。因此,教师要善于创设“生活化”情境,使计算教学充满生活气息。如我创设了“帮妈妈买衣物”的场景:星期天,上二年级的小丽陪妈妈逛商场买衣服,发现商场搞促销活动:买100元送30元。妈妈看好了一件价值178元的上衣、一条76元的长裤、一件102元的连衣裙和一双225元的皮鞋。可是,妈妈只带了300元钱,怎么买合适呢?如果你是小丽,你愿意帮妈妈出个主意吗?孩子们把自己置身于情境中,纷纷动脑筋想办法、出主意。想好之后,先在小组内讨论交流,然后集中交流。通过交流,找到了几种购买方案:第―种方案:先买一条102元的裙子,300-102+30=228(元),再买一双225元的皮鞋,228-225+60=63(元)。或者先买一双225元的皮鞋,300-225+60=135(元),再买一条102元的裙子,135-102+30=63(元)。第二种方案:先买76元的长裤和178元的上衣,300-(76+178)+60=106(元),再买102元的连衣裙,106-102+30=34(元)。第三种方案:先买178元的上衣和102元的连衣裙,300-(178+102)+60=80(元),再买76元的长裤,80-76=4(元)。第四种方案:先买76元的长裤和102元的裙子,300-(76+102)+30=152(元),再无法购买其他东西了。通过讨论、比较发现:第一种和第二种方案比较好,各得到了90元的优惠,第三种方案得到了60元的优惠,而第四种方案仅仅得到了30元的优惠,而且买的东西也少。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学生们需要灵活地运用估算、口算和笔算的有关知识。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们不但体验到各种计算的重要性,而且体验到了思考、交流以及解决问题的快乐。

四、结束语

“心中悟出始知深”,学生要想牢固地掌握数学知识,就必须用内心的创造与体验来学习数学。在计算内容的学习中,教师要让学生充分体验计算的重要,体验计算的乐趣,体验思维的快乐,让学生爱学、乐学,从而使计算教学更加精彩。

参考文献: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