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大学生网络心理论文8篇

时间:2022-05-05 08:03:20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大学生网络心理论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大学生网络心理论文

篇1

面对愈演愈烈的就业竞争,大学生只有以积极的心态主动出击,才能在走上社会后挣得自己的一席之地。因此大学生就业满意度的提高不仅要依赖传统的专业培养和就业指导,更应从心理上进行充分的铺垫和准备,激发就业主动性。所谓主动性,就是要落实到大学生对自我的肯定,只有肯定了自我,对自己有了积极的认知,才能内化为对未来的自信及规划从而有进一步就业的动力。网络心理教育作为针对学生心理情况开展的教育工作,能根据学生碰到的具体状况进行引导疏通,以案例分享、同伴督导等新颖的形式引发学生共鸣,唤起他们对就业的主动兴趣,以及对自我的认同。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有相似经历的同龄人,其个案的梳理对于大学生具有较强的说服力。在网络心理教育中大量充实着这类材料,完全可以归类整理成稿后为就业专设板块,引导大学生分析案例中的得失利弊,以及如何处理等,强化教育效果。

二、网络心理教育有利于引导大学生树立合理的就业观

当前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存在偏差,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一是自视过高,认为自己作为大学生是国家的高级人才,在地点、行业、待遇等具体方面多有挑剔,不愿从事基层工作而倾向于到管理岗位任职;二是妄自菲薄,由于生源地、成绩、口才或其他特殊原因等感觉不如他人而产生自卑心理,不敢挑战所谓的好工作。三是频繁跳槽,始终无法确认自己的职业定位,总觉得现有的工作无法发挥自己的一技之长,得不到应有的肯定等。就业观出现偏差主要是因为大学生与社会实际接触的机会较少,对外部存在的机遇、挑战和危机把握不够充分,对客观环境与个人适配度的认知不到位。网络心理教育一方面可以结合当前形势从入学开始就深入浅出的引导学生认知,使他们对客观环境有全面的了解,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线上线下多种途径鼓励大学生理性分析自身优缺点,跟踪记录他们的心理变化,分阶段予以帮助指导。对于初入社会的大学生来说,“先就业、再择业”是较为可取的就业观念。网络心理教育可以从大学生过高或过低的心理预期出发,以各种实际案例作为借鉴,让大学生深刻认识到在结构性失业趋势严峻的背景下,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先找到一份工作是实现自己人生理想的第一步。在相对柔和的教育方式下,使学生意识到一味的追求高薪、高职位的光鲜工作是不现实的,褪去外在光环,是否能从第一份工作中学习到足够的行业知识、实践技能,以及积累一定的工作经验及人际关系才是决定长期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网络心理教育与传统的说教式教育不同,能较大程度地跳出时间、地点和形式的限制,根据学生的实际心理状况以引导梳理为主,鼓励学生自主分析情势和自主抉择,也更容易为大学生所接收。

三、网络心理教育有利于帮助大学生乐观面对就业困难

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往往会遇到各种困难,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第一是选择困难,有的学生陆续面试了多家单位被录取,却不知该如何选择最合适自己的单位;第二是面试屡屡被拒绝,因此自怨自艾丧失信心;第三是不断攀比,与身边的亲友、同学反复对比,总认为自己的工作不如他人,从而不愿落实单位。造成大学生就业不顺利的原因很多,客观上的激烈竞争和人才相对饱和现象确实存在,但作为个人无法改变环境条件,更重要的显然是调整好自身的状态,尽快适应外部环境。尤其是在初次就业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这就要求大学生能理性面对问题,认清形势当机立断做出对自己最有利的选择。无论用人单位的要求如何细致,身边亲友的询问如何琐碎,大学生必须清楚自己的就业原则和目标是什么,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不应轻易为人左右想法,影响就业心态。每个大学生遇到的就业困难都不尽相同,这也是网络心理教育效果相对明显的原因,可以针对个案的不同境况细化指导。网络心理教育通过充分发挥丰富的资源优势对大学生就业困难进行分类,有针对性的进行疏导,不仅可以保护个人隐私,也能使教育效果系统性、长期化,形成良性循环。对学生的就业困惑进行重点梳理,也有助于形成文档性材料便于对后续学生因材施教,帮助他们有例可循,能及时迅速的解决问题。另外,部分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遇到困扰却又不愿与人深谈,潜意识里存在逃避的心态,如果以网络心理教育的方式进行一段时间的持续指导,将大大降低学生的排斥感从而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使他们能乐观的面对未知的困难。大学生经过网络心理教育的温和疏导,将对自己有更清晰的认识并逐渐在此基础上建立起自信,相信自己有能力应对就业过程中的各种情况,由此获得不断成长最终实现目标。

四、结语

篇2

【关键词】网络传播;人生观;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2-0015-01

网络新闻传播是社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把握好网络新闻传播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对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有重要的影响。

1什么是网络新闻

网络新闻是突破传统的新闻传播概念,在视、听、感方面给受众全新的体验。它将无序化的新闻进行有序的整合,并且大大压缩了信息的厚度,让人们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有效的新闻信息。不仅如此,未来的网络新闻将不再受传统新闻者的限制,受众可以自己的新闻,并在短时间内获得更快的传播,而且新闻将成为人们互动交流的平台。网络新闻将随着人们认识的提高向着更深的层次发展,这将完全颠覆网络新闻的传统概念。

网络新闻在空间上,地域跨度较大;在时间上,即时播报、可长期查阅使用;在与受众的关系上,从根本上改变了受众的被动处境,易于实现相互间的平等。

2网络新闻对大学生的正面影响

有利于大学生的自我意识与社会相连接。网络新闻具有良好的交互性,大学生可以利用网站上的“读者”、“留言簿”、“网上杂坛”等栏目,加强各方面的相互交流。在网络新闻上,可以增强读者与编辑、读者与读者的交流。读者不再被动地看,而是可以主动参与。不少大学生在读完网络新闻后,随即发来电子邮件,或在新闻之后跟帖,积极参与编辑工作,有的提建议,有的无偿提供资料。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提高大学生的社会意识,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会。

有利于大学生关注民生。网络新闻受众上网看新闻的第一兴趣是对生存信息的检索。可以说对生存信息的心理需求源于生理需要,生理需要是人类持续生存繁衍的基本需求。在这个层次上,大学生更关心的是维持自身生存方面的信息,行为上表现为对网页中吃、喝、性等新闻信息的关注。有关百姓的衣、食、住、行等百姓生计方面的新闻内容通常有较高的浏览率。如:网络受众通过网络查询各地方市场粮、油、蛋、肉、奶、菜价格的新闻资讯,关注房价涨势涨幅、房价问题的最新报道及国家宏观调控政策,铁路、公路、民航客运路线和价格调整等新闻资讯。根据这些信息,大学生能够深入了解他们关心的民生民计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有利于大学生关注社稷。大学生在学习的同时,也表出为对安全相关新闻的高度关注,主要包括对生命安全、身体健康、生远离灾难等方面信息的需求。如:“大头娃娃”、 “禽流感”、“H1N1”、“伊拉克战争”、“印度洋海啸”,频频发生的矿难、重大的恶性刑事案件等有较高的点击率。大学生对这类新闻资讯格外关注,点击、转载、留言的次数也远远超出其他的新闻资讯。通过浏览此类网络新闻,大学生能够了解社稷,从而对时事新闻保持自我看法,拓展视野。

3网络新闻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

给大学生的心理成长带来负面影响。学生在关注负面新闻的同时,也产生了与负面新闻同样的负面心理。如“芙蓉姐姐”在网络上变态走红之后,“凤姐”也开始在网络上开始炒作自己。那么在继他们之后,还会不会有人还会以此方式走红。现在一些大学生渴望关注,渴望出名,会对其走红的现状产生羡慕心理,尽而会模仿其走红的方式。久而久之,其心理成长就会朝着畸形的方向发展。

将大学生对新闻的关注引入歧途。某些网站利用学生的猎奇心理,加大对某些事件的炒作和渲染。如对明星离婚事件、明星结婚事件、明星恋爱细节的挖掘。这使得学生把大把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在关注“爆料”身上。而那些真正需要关注的事件,却被忽略了。网络负面新闻将学生的视点带到了“盲区”,一些大学生大谈明星在什么时间地点结婚,却不知十召开的时间和地点。

4总结

如何创造有利于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媒介环境,是大学生成长教育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首先,大学生心理健康是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就学校范围来说,可以加强以下工作,加强对心理卫生的宣传和教育,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建立多形式多层次的疏通渠道,并加强心理咨询工作。

其次,中华传统文化所体现的“重人”、“重德”、追求和谐的人文精神,是心理健康运动的思想基础,中华传统文化中所宣扬的一些为人处世哲学和态度有维持心理平衡的作用。采取各种形式,积极鼓励在校大学生阅读中国传统文化书籍。如举办大学生读书节、大学生艺术节等喜闻乐见的活动;多开设中国传统文化与文学的课程,并将其列为学生课业考察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

第三,鼓励学生订阅健康向上的报纸,有条件的学校可采取学生报刊订阅补贴。学生阅读后,定期上交思想心得,或者学校举办类似的辩论赛及座谈会等。另外,在校园范围内增加报刊阅读栏的数量,并将报刊阅读栏延伸到学生宿舍。潜移默化中为学生创造理性的阅读环境。

第四,在改善校园周边网络环境的同时,培养大学生鉴别是非的能力,积极开展各种网络活动,自身装备“网络心理健康防火墙”,使大学生自觉地维护和保护自己的身心健康。另外,加强大学生的网络责任意识,高校还应制订《上网学生行为规范》及《大学生上网违章行为处罚条例》,加强法规制度的宣传教育,一旦发现网络违法行为则严加处罚。

第五,开展网上心理咨询。开展网络咨询应以从各方面入手:一是利用网络快捷、保密性好、传播面广的优势,开设网上心理咨询:如设立心理咨询网站,传播心理知识,进行网上行为训练的指导,开设在线心理咨询。二是抓好学生上网的心理、网络人际交往的心理特征、网络心理障碍、虚拟与现实的人际关系的比较等大学生网络心理问题的研究,确立一套可操作的、有效性强的网络心理障碍咨询方案。

第六,加强大学生影视文化教育。定期播放一批优秀影片,从而让大学生认识到积极心态和情绪的 重要性。提高大学生自我欣赏和评价影视作品的能力。

总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全社会的事业,需要全社会团结起来,为大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参考文献

[1]鲍海波,杨洁,王喜严.《新闻记者》.2004年5月

[2]钟以谦.《媒介与广告》.2001年1月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篇3

关键词:网络;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当代大学生的学习以及生活越来越离不开网络,同时也逐渐影响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如何在网络视阈下合理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摆在高校教育工作者面前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网络视阈下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成因

1)大学生人际交往出现问题。由于网络存在虚拟性以及匿名性等特点,大学生在网络的交流方式主要为人机对话,在虚拟的空间当中大学生可以无拘无束的与对方交流,尽情释放自己内心的情绪,这种方式自由性较强,同时也拉大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从而影响了大学生正常的人际交往以及心理发展。

2)大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欠缺。网络作为巨大的资源库,能够给学生提供数以万计的信息,大学生在学习以及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基本都能在网上找到答案,这就导致部分学生对于网络产生了强烈的依赖性,久而久之,就渐渐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3)大学生的价值取向紊乱。现如今多元价值取向、多元文化交融、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严重影响着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现时代大学生思想上还不够成熟,难以应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无法分辨错误的价值观念并及时规避,在此种情况下,大学生的价值取向趋于多元化,价值选择也更加迷茫。

二、网络视阈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途径

1)加强大学生网络行为的自我管理和约束。开展以自我教育以及自我管理为主的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有效防止大学生网络心理障碍及网络行为失当。高校应当加大网络监管力度,正确引导大学生实现自我管理及约束,给大学生提供“引导”,而不是单纯“灌输”,最大限度地开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各项活动,正确进行自我心理调节。

2)加强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开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途径。目前,大部分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都以传统的方式进行,主要集中在教室以及心理咨询室等地方,这种方式对于一些性格内向、对隐私保密要求较高的大学生来说,交流起来相对困难,他们更倾向于采用网络咨询的方式,我们可以借助网络的开放性、互动性等特点,构建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可以通过电子邮箱、QQ、留言板等形式,实现与学生的交流互动;通过建立网上心理论坛,及时发现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

3)健全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信息库,切实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干预体系。从新生入校开始就对其基本信息、心理测试结果、心理特点等信息建立个人档案,并不断进行追踪了解,根据学生的心理变化以及特点,有效地进行心理干预,建立切合实际的干预体系,高校还应该强化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方法研究,及时找到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特点的有效教育方法,尤其是把心理健康问题分门别类进行区分,同时建立相应的心理健康档案及心理健康预警记录,及时为以后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

4)充分开展社团活动,帮助学生获得健康心理。为了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借助社团的力量,通过社团的活动调查学生的心理发展,有助于及时发现学生心理方面的问题,建立贴吧、公共平台、论坛、微博等,教师和学生可以进行有效的互动交流,及时解答学生的心理问题。各类社团和协会是高校优秀学生的集聚地,在大学生群体中影响力深厚。将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植根于社团和协会的活动中,有助于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程,尤其是成立心理健康协会,通过举办心理健康月、心理拓展训练等大型活动,结合心理征文等日常教育活动,举办心理话剧、心理知识竞赛,心理影片赏析等活动,为学生获取心理健康知识提供丰富的资源。另外,班团活动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主题,更易于贴近学生、贴近生活,有助于保证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了有利条件,尤其是促进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序发展,我们应该把握机遇,有效利用网络教育阵地,开创网络视阈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陈峥峥.网络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创新[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09,19(5)

[2]张永飞.网络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负面影响及教育对策分析[J].大理学院学报,2006,5(5)

篇4

论文摘要:网络时代的文化形态发生转变,对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提出新要求。博雅理念下的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有助于培养网络时代大学生文化素质。博雅理念下的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目标为提升媒介素养培养,提高网络应用能力和唤醒网络文化意识;在教学上,可以采用多种课堂教学法和多元课外实践方式;在支持资源上,应该体现人文关怀,聚焦网络文化,采用适当的技术,构建生态资源。

论文关键词:博雅理念;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大学生;文化素质

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文化的信息载体不断演变,传播形式不断革新。相应地,人们信息能力的内涵也应该不断更新,并采用适当方式加以教育。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文化传播越来越倚重于网络,对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提出了新要求。

一、博雅理念下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缘由分析

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源于网络文化对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影响,源于当前大学生网络文化素质的不足。如何引导大学生适应网络时代的学习生活,需要针对性的网络媒介素养教育。

1.网络时代文化形态转变:提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新要求

伴随网络技术的普遍使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网络资源令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给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带来了极大冲击。例如,网络具有声画并茂的传播优势,大学生很容易沉湎于其所营造的虚幻空间,而拒绝与他人沟通和外界交往,导致视野狭窄或极端自我内化。

在网络文化日益凸显的背景下,大学生的生活经验与行为在发生转向:由基于面对面的直接交往转变为基于网络的人机交互。由此引发交往对象、交往方式、交往性质以及交往心理等多方面的重大嬗变。网络文化深刻改变大学生的生存方式、行为方式乃至思维方式,甚至影响他们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网络时代的文化形态发生转变,对大学生文化素质提出新的要求。大学生不仅需要具备传统媒体的应用能力,还必须具备网络媒介素养。大学生的网络媒介素养需要经过培养训练才能提高。为此,需要充分利用各种网络材料和有效的教育途径,引导大学生理解网络媒体所传达的内容意义,把握网络背后的文化内涵,提升大学生应用网络的水平。

2.博雅理念下的网络媒介素养教育:提升大学生文化素质

“博雅”即博学而高雅。“‘博’指学识广博,见闻丰富,超越单纯的学科知识,融会贯通与举一反三,为治学和修养的法。而‘雅’指举止娴雅,不同流俗,即融审美情感与道德情感为一体,发于中而显于外,是人文精神的境界。”

博雅理念下的教育“与其说是灌输知识的教育,不如说是陶冶性情的教育;它与其要给人某种绝对不变的结论或教条,不如说重视教育之过程。”以博雅理念为指导,将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置于文化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从提升大学生文化素质的角度加以审视,能够为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实施提供有益启示。

博雅理念下的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对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具体说来,博雅理念下的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紧扣网络时代信息行为特点,让大学生理解网络文化内容与形式之间的关系,不断增强应用网络的能力,探讨如何有效运用网络文化来表达思想。

二、博雅理念下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目标阐释

“‘博雅’之‘博’,不仅是形容知识之广博,而更在于法论的打通。通过‘道问学’而‘致广大’,超越知识层面,致乎大道。”博雅理念下的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应让大学生具有多元的价值选择与开放的胸襟,在应用网络媒介分析、解决现实问题时,既学识广博、见闻丰富,又不同流俗、行为娴雅,既不随波逐流而拥有主见,又宽容和善而乐于助人。

1.面向具体学生,赋予网络媒介素养新内涵

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培养的内容包括:网络阅读能力(即感知层面看的能力)、网络解读能力(即解读网络隐含意义的能力)、网络表达能力(即网络交流创作能力)、网络创造能力(即高水平的网络应用能力)。不仅如此,还需要面向学习者的具体情况和专业需要,设计特定的与大学生素质相关的教学目标,不断增强他们的网络信息解读能力、网络交流能力以及网络创作能力。

2.面向生活实践,提高大学生的网络应用能力

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体现了从理论讲解到实践应用。首先,阐述媒介素养与网络文化的基本概念,让大学生了解相关知识,奠定进一步学习的理论基础。其次,根据大学生的经验和知识,分析网络媒体的特征。最后,讲述网络文化的价值,提高大学生网络信息的接受、评估和创造能力。

3.人文价值引导,唤醒大学生的网络文化意识

博雅教育追求“在个体人格中达成理性与情感意志、科学与人文等方面素质的协调发展,追求集真善美为一体的人格的形成”。大学生对于网络文化的意识应包含对内部网络文化的“自知之明”意识,对外部网络文化的“博采众长”意识,对历史网络文化的“批判继承”意识以及对未来网络文化的“积极建设”意识。

“博雅理念包含着受教育者的知识积累的广博性,更标志着其作为行为主体的优雅与高尚。”博雅理念下的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从文化素质教育视角出发,将网络技术与网络文化相结合,以大学生媒介素养培养为目标,以网络信息的解读、传播与创造为内容,引导大学生创造性运用网络,促进有效学习,支持思想表达和实现个人成长。  三、博雅理念下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教学开展

“说教式的做法将受教育者视为一个被动的、像机械的容器那样的可以任意填充内容与材料的载体,很难将伦理道德与具体的社会规范内化于受教育者本身。”大学生是有发展潜力的、独特的个体人,需要不断的在自我扬弃、自我创造的过程中成长。

博雅理念下的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并不是网络知识的简单灌输,而是高水平思维的复杂训练。因此,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必须让大学生从多种视角对网络信息用心思考,然后赋予意义、做出判断和解释甚至形成多种见解。

1.课堂教学:多种方法,阐释网络知识

课堂教学以多媒体技术资源为支持,采用演示和讨论等方式,让大学生理解网络媒体的内涵意义。首先,采用启发式教学法,阐述网络知识的内涵。教师应用启发式教学法,由浅入深,层层递进,讲授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引导大学生完成网络知识的学习。其次,在课堂讲授的基础上,采用案例法,引导大学生分析、评价和应用网络媒体案例,增进网络知识的理解。最后,采用讨论法,促进网络知识的应用。讨论法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团队精神,增加师生间的信息交流,让教师针对性进行指导、评价、反思和总结,不断提升大学生的网络应用能力。

2.课外实践:多元方式,提高网络应用

博雅理念不仅注重学习基础知识,更主张关注生活世界,开展实践活动,让大学生提升视野、优化行为。博雅理念下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课外实践活动通过历史的方式、比较的方式,分析现实生活中的网络文化现象,让大学生将课堂学到的知识应用到课外实践中,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识与素养共提升。

首先,应用历史的方式,考察不同时期网络媒体的差异。在此过程中,引导大学生以历史的眼光分析网络媒体的发展历史,既提高网络媒体的欣赏水平,又增强网络文化的理解能力。其次,应用比较的方式,分析不同网络媒体的特点。在此过程中,引导大学生分析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差异,深刻理解网络媒体的特征。最后,应用实践的方式,体验网络媒体的实际价值。在此过程中,创造良好的课外实践性教学环境,鼓励设计网络媒体案例,并以小组方式进行案例分析与交流,引导学生体验网络媒体的创作过程,感受网络媒体的效用。

四、博雅理念下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资源支持

为满足大学生网络文化素质的普遍需求,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面向不同学科背景的学生开设。由于学生知识结构、授课时间等条件的限制,如何对不同专业、不同个性、不同水平学生因材施教,是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的挑战。博雅理念下的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通过不断完善教学资源,丰富学习资源,以满足大学生的多元学习需要,促进他们文化素质发展。

1.注重体现人文关怀,形成资源建设的理念

博雅理念下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资源应该体现人文关怀,实现从单一的认知目标到多元的综合素质。教育资源的符号形式与文化内涵充分融合,教育资源与感悟精神家园有机结合,激发大学生应用网络文化,追求更加美好的生活方式。为此,应该利用信息技术的工具手段和多媒体的表达形式,构建对大学生充满魅力的新型数字资源,开发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案例;提供BBS支持讨论和交流,让不同意见交流碰撞,产生思想火花。

2.聚焦网络文化,体现资源的内容特色

博雅理念下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应该不断创造丰富的网络资源,开发教学互动平台,为大学生提供体验、交流和实践平台。为此,需要结合历史、文化、科技和社会等方面的背景资料,以外显与内涵、历史与现实、认知与审美为分析视角,既探究传统媒体的历史意义,又剖析网络媒体的当代价值,然后分析如何应用网络媒体实现教育价值。

3.采用适当技术,构建有效的资源平台

虽然网络技术形式多样,有多种可供选择,但也要发挥人的主体性,选择适当的技术。“适当的技术是指一种对于解决问题来说是最简单的、最好的工具或手段。适当的技术必须与当地的用户、文化和经济情况相联系。”[7]对于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资源开发而言,不在于技术方面标新立异,而要考虑网络资源与大学生的关系,要考虑他们对什么样的资源类型情有独钟、什么样的资源内容喜闻乐见、什么样的资源呈现方式更容易理解接受。

4.构建生态资源,促进资源的高效应用

为有效支持学生学习过程建构文化知识、分享不同见解和生成应用网络的智慧,资源建设中需要提供丰富多样的知识建构和信息交流工具。从而,在博雅理念下的网络媒介素养教育中,大学生可以在信息与信息的交融中,领悟网络文化的魅力;在多重视角的反思中,辨析网络文化的多元价值;在社会性的互动中,创造性运用网络实现自我发展。

篇5

论文关键词:博雅理念;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大学生;文化素质

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文化的信息载体不断演变,传播形式不断革新。相应地,人们信息能力的内涵也应该不断更新,并采用适当方式加以教育。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文化传播越来越倚重于网络,对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提出了新要求。

一、博雅理念下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缘由分析

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源于网络文化对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影响,源于当前大学生网络文化素质的不足。如何引导大学生适应网络时代的学习生活,需要针对性的网络媒介素养教育。

1.网络时代文化形态转变:提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新要求

伴随网络技术的普遍使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网络资源令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给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带来了极大冲击。例如,网络具有声画并茂的传播优势,大学生很容易沉湎于其所营造的虚幻空间,而拒绝与他人沟通和外界交往,导致视野狭窄或极端自我内化。

在网络文化日益凸显的背景下,大学生的生活经验与行为在发生转向:由基于面对面的直接交往转变为基于网络的人机交互。由此引发交往对象、交往方式、交往性质以及交往心理等多方面的重大嬗变。网络文化深刻改变大学生的生存方式、行为方式乃至思维方式,甚至影响他们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网络时代的文化形态发生转变,对大学生文化素质提出新的要求。大学生不仅需要具备传统媒体的应用能力,还必须具备网络媒介素养。大学生的网络媒介素养需要经过培养训练才能提高。为此,需要充分利用各种网络材料和有效的教育途径,引导大学生理解网络媒体所传达的内容意义,把握网络背后的文化内涵,提升大学生应用网络的水平。

2.博雅理念下的网络媒介素养教育:提升大学生文化素质

“博雅”即博学而高雅。“‘博’指学识广博,见闻丰富,超越单纯的学科知识,融会贯通与举一反三,为治学和修养的法。而‘雅’指举止娴雅,不同流俗,即融审美情感与道德情感为一体,发于中而显于外,是人文精神的境界。”

博雅理念下的教育“与其说是灌输知识的教育,不如说是陶冶性情的教育;它与其要给人某种绝对不变的结论或教条,不如说重视教育之过程。”以博雅理念为指导,将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置于文化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从提升大学生文化素质的角度加以审视,能够为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实施提供有益启示。

博雅理念下的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对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具体说来,博雅理念下的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紧扣网络时代信息行为特点,让大学生理解网络文化内容与形式之间的关系,不断增强应用网络的能力,探讨如何有效运用网络文化来表达思想。

二、博雅理念下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目标阐释

“‘博雅’之‘博’,不仅是形容知识之广博,而更在于法论的打通。通过‘道问学’而‘致广大’,超越知识层面,致乎大道。”博雅理念下的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应让大学生具有多元的价值选择与开放的胸襟,在应用网络媒介分析、解决现实问题时,既学识广博、见闻丰富,又不同流俗、行为娴雅,既不随波逐流而拥有主见,又宽容和善而乐于助人。

1.面向具体学生,赋予网络媒介素养新内涵

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培养的内容包括:网络阅读能力(即感知层面看的能力)、网络解读能力(即解读网络隐含意义的能力)、网络表达能力(即网络交流创作能力)、网络创造能力(即高水平的网络应用能力)。不仅如此,还需要面向学习者的具体情况和专业需要,设计特定的与大学生素质相关的教学目标,不断增强他们的网络信息解读能力、网络交流能力以及网络创作能力。

2.面向生活实践,提高大学生的网络应用能力

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体现了从理论讲解到实践应用。首先,阐述媒介素养与网络文化的基本概念,让大学生了解相关知识,奠定进一步学习的理论基础。其次,根据大学生的经验和知识,分析网络媒体的特征。最后,讲述网络文化的价值,提高大学生网络信息的接受、评估和创造能力。

3.人文价值引导,唤醒大学生的网络文化意识

博雅教育追求“在个体人格中达成理性与情感意志、科学与人文等方面素质的协调发展,追求集真善美为一体的人格的形成”。大学生对于网络文化的意识应包含对内部网络文化的“自知之明”意识,对外部网络文化的“博采众长”意识,对历史网络文化的“批判继承”意识以及对未来网络文化的“积极建设”意识。

“博雅理念包含着受教育者的知识积累的广博性,更标志着其作为行为主体的优雅与高尚。”博雅理念下的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从文化素质教育视角出发,将网络技术与网络文化相结合,以大学生媒介素养培养为目标,以网络信息的解读、传播与创造为内容,引导大学生创造性运用网络,促进有效学习,支持思想表达和实现个人成长。

三、博雅理念下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教学开展

“说教式的做法将受教育者视为一个被动的、像机械的容器那样的可以任意填充内容与材料的载体,很难将伦理道德与具体的社会规范内化于受教育者本身。”大学生是有发展潜力的、独特的个体人,需要不断的在自我扬弃、自我创造的过程中成长。

博雅理念下的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并不是网络知识的简单灌输,而是高水平思维的复杂训练。因此,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必须让大学生从多种视角对网络信息用心思考,然后赋予意义、做出判断和解释甚至形成多种见解。

1.课堂教学:多种方法,阐释网络知识

课堂教学以多媒体技术资源为支持,采用演示和讨论等方式,让大学生理解网络媒体的内涵意义。首先,采用启发式教学法,阐述网络知识的内涵。教师应用启发式教学法,由浅入深,层层递进,讲授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引导大学生完成网络知识的学习。其次,在课堂讲授的基础上,采用案例法,引导大学生分析、评价和应用网络媒体案例,增进网络知识的理解。最后,采用讨论法,促进网络知识的应用。讨论法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团队精神,增加师生间的信息交流,让教师针对性进行指导、评价、反思和总结,不断提升大学生的网络应用能力。

2.课外实践:多元方式,提高网络应用

博雅理念不仅注重学习基础知识,更主张关注生活世界,开展实践活动,让大学生提升视野、优化行为。博雅理念下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课外实践活动通过历史的方式、比较的方式,分析现实生活中的网络文化现象,让大学生将课堂学到的知识应用到课外实践中,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识与素养共提升。

首先,应用历史的方式,考察不同时期网络媒体的差异。在此过程中,引导大学生以历史的眼光分析网络媒体的发展历史,既提高网络媒体的欣赏水平,又增强网络文化的理解能力。其次,应用比较的方式,分析不同网络媒体的特点。在此过程中,引导大学生分析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差异,深刻理解网络媒体的特征。最后,应用实践的方式,体验网络媒体的实际价值。在此过程中,创造良好的课外实践性教学环境,鼓励设计网络媒体案例,并以小组方式进行案例分析与交流,引导学生体验网络媒体的创作过程,感受网络媒体的效用。

四、博雅理念下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资源支持

为满足大学生网络文化素质的普遍需求,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面向不同学科背景的学生开设。由于学生知识结构、授课时间等条件的限制,如何对不同专业、不同个性、不同水平学生因材施教,是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的挑战。博雅理念下的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通过不断完善教学资源,丰富学习资源,以满足大学生的多元学习需要,促进他们文化素质发展。

1.注重体现人文关怀,形成资源建设的理念

博雅理念下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资源应该体现人文关怀,实现从单一的认知目标到多元的综合素质。教育资源的符号形式与文化内涵充分融合,教育资源与感悟精神家园有机结合,激发大学生应用网络文化,追求更加美好的生活方式。为此,应该利用信息技术的工具手段和多媒体的表达形式,构建对大学生充满魅力的新型数字资源,开发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案例;提供BBS支持讨论和交流,让不同意见交流碰撞,产生思想火花。

2.聚焦网络文化,体现资源的内容特色

博雅理念下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应该不断创造丰富的网络资源,开发教学互动平台,为大学生提供体验、交流和实践平台。为此,需要结合历史、文化、科技和社会等方面的背景资料,以外显与内涵、历史与现实、认知与审美为分析视角,既探究传统媒体的历史意义,又剖析网络媒体的当代价值,然后分析如何应用网络媒体实现教育价值。

3.采用适当技术,构建有效的资源平台

虽然网络技术形式多样,有多种可供选择,但也要发挥人的主体性,选择适当的技术。“适当的技术是指一种对于解决问题来说是最简单的、最好的工具或手段。适当的技术必须与当地的用户、文化和经济情况相联系。”[7]对于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资源开发而言,不在于技术方面标新立异,而要考虑网络资源与大学生的关系,要考虑他们对什么样的资源类型情有独钟、什么样的资源内容喜闻乐见、什么样的资源呈现方式更容易理解接受。

4.构建生态资源,促进资源的高效应用

为有效支持学生学习过程建构文化知识、分享不同见解和生成应用网络的智慧,资源建设中需要提供丰富多样的知识建构和信息交流工具。从而,在博雅理念下的网络媒介素养教育中,大学生可以在信息与信息的交融中,领悟网络文化的魅力;在多重视角的反思中,辨析网络文化的多元价值;在社会性的互动中,创造性运用网络实现自我发展。

篇6

(云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管理学院 ,650000)

摘 要:本文综合已有研究成果,通过问卷调查法,以《大学生网络疏离感量表》和《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质量调查问卷》为研究工具,选取363名在校大学生作为被试,对大学生网络疏离感及宿舍人际关系两者之间各维度的相关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干预方案,指导大学生合理使用网络,促进宿舍人际和谐。

关键词 :大学生网络疏离感 宿舍人际关系

1 前言

网民不正确地使用网络而导致一系列严重后果的现象,被称为“网络成瘾”。除了网络成瘾之外,人们在使用网络的过程中还存在着另外一种不同的消极体验,这种区别于网络成瘾的消极情感体验就是网络疏离感。网络疏离感是指个体在使用网络的过程中,因为自身与网络的正常关系发生异化甚至感觉生活受到了网络的挤压、控制和支配,从而引发个体对网络产生的一种茫然无目的感、空虚感、无价值感等一系列消极情感体验[1]。

国外网络疏离感的研究极少,研究大多探究疏离感和问题行为之间关系。国内孔祥娜[2]开创了研究疏离感与网络成瘾关系的先河,其研究发现:网络成瘾与人际疏离感、压迫拘束感、无意义感、无能为力感、空虚感、自我疏离感和文化疏离感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杨东、吴晓蓉[3]自编《大学生疏离感问卷》,对重庆地区大学生进行了研究,并表明大学生群体中疏离感人数约占总人数的10%左右。张喜琴[4]发现大学生的网络成瘾与疏离感、人际疏离感、压迫拘束感、无意义感、无能为力感、空虚感、自我疏离感和文化分离感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

国内关于“宿舍人际关系”的研究数量相对较少,其研究内容主要表现在:宿舍人际关系类型、影响宿舍人际关系的因素、宿舍人际关系特点及现状、宿舍人际关系的调节对策。且研究角度主要停留在思想政治工作方面,欠缺从心理学的角度对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进行理论探讨。已有的少数研究绝大部分是进行个案研究,往往是选取一个或几个宿舍进行,研究方法也主要集中于访谈法,欠缺对当前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现状进行一个宏观的调查和把握,归因分析的维度也显得简单化。

本研究将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以《大学生网络疏离感量表》[1]和《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质量调查问卷》[9]为工具,对大学生网络疏离感与宿舍人际关系二者的相关进行探究,进而为大学生正确使用网络,减少网络疏离感,促进宿舍人际和谐,提出一些理论依据,以期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2 研究方法

本研究对不同在读本科生发放问卷400份,收回问卷363份,回收率为90.75%,后根据测谎题剔除无效问卷20份,共得343份有效问卷,问卷回收有效率为85.75%。

采用两种问卷(量表)对在校本科大学生进行正式施测。

1.大学生网络疏离感调查量表。选用嵇东海等人(2010)编制的《大学生网络疏离感调查量表》(适用于大学生)。该问卷包括30个项目,四个维度(即茫然无目的感、陌生异化感、无价值感和被控制感)。采用likert7点量表评分法。

2.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质量调查问卷。选用吴连海、钱兰英(2007)编制的《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质量调查问卷》(适用于大学生)。该问卷包括19个题目,均为李克特5点量表,包括四个维度(即人际情感融洽、人际行为沟通、人际区域差异、人际扰他影响),该问卷的常模=64.5。

3.研究结果与分析

为了考察大学生网络疏离感及其各维度与宿舍人际关系及其各维度之间的相关关系,本研究将网络疏离感与宿舍人际关系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见表1所示。

从表1可以看出,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与网络疏离感之间呈现出非常显著的负相关,其中宿舍人际行为沟通与茫然无目的感、无价值感,宿舍人际区域差异与茫然无目的感、无价值感未表现出相关,其他维度之间都呈现出显著的负相关。

为进一步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使用回归分析的方法来确定用特定自变量去预测因变量的预测力大小。以宿舍人际关系为自变量,以网络疏离感为因变量,进行一元线性回归分析,根据F检验,结果见表2。

从以上分析可知,宿舍人际关系可以对网络疏离感及其四个子维度进行有效预测。由F检验统计量看,可认为宿舍人际关系与网络疏离感及其各维度的线性关系非常显著,可以用线性模型描述和反映它们之间的关系。预测变量的标准化β系数均为负数,表示它对网络疏离感的影响是负向的;其中,对网络疏离感总分的影响程度最大,其标准化β系数为-1.065;然后依次是陌生异化感-0.381、被控制感-0.356、茫然无目的感-0.185、无价值感-0.142。

4 结论与讨论

研究表明,大学生网络疏离感总分及其各维度与宿舍人际关系总分及其各维度均呈现非常显著的负相关。根据回归分析结果进行拟合优度检验,宿舍人际关系对被控制感的预测力最高达到0.221,调整的判定系数为0.218,然后依次是网络疏离感总分0.121、陌生异化感0.180、茫然无目的感0.035、无价值感0.022。

大学生远离家庭来校求学,进入一个新的学习、生活环境,要逐渐独自面对各种学习压力、就业压力、人际交往的困惑,同宿舍的同学所提供的物质或信息的帮助,可以增加大学生的喜悦感、归属感,提高他们的自尊感、自信心,当他们面对压力性事件时,可以和同宿舍的人相互交流,得到舍友的安慰、开导和陪伴,并能提供良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良好的宿舍人际关系可以起到缓解压力、增强信心的作用,从而增加积极情感并抑制消极情感,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而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宿舍人际关系,在面对各种问题时,就会产生心理不适,因此在寝室往往会更多的使用网络,进行更多的网上活动,因而会更多的体验到网络带来的消极情绪。因此,宿舍人际关系能在一定程度上解释大学生网络疏离感,宿舍人际关系越好,网络疏离感越低。

5 研究启示

通过对大学生网络疏离感和宿舍人际关系相关研究分析,得到以下启示:1.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从大一开始就设定网络使用目标,针对各个年级进行不同的关注与辅导,为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使用观念。另外,学校应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多开展多种多样的文体和学术活动,针对不同年级开展相应的专业活动,让每个年级的学生都有机会投入到各种活动中,有效利用时间,降低无价值感。加强制度建设,增强校园网络文明,净化网络信息,减少网络对身心的侵蚀。2.针对宿舍人际关系的问题,应积极开展各具特色的宿舍集体活动,增进宿舍人际关系。对于宿舍的矛盾,要及时化解,要在学习、生活等各方面都互相帮助,互相理解,互相关爱,有效的促进宿舍人际和谐。从而减少网络疏离感对各自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嵇东海.大学生网络疏离感量表的编制及其与自尊的关系研究[D].西南大学2010届硕士论文.

[2] 孔祥娜.大学生自我认同感和疏离感的研究[J].河西学院学报,2005,2(3):63-67.

[3] 杨东,吴晓蓉.大学生疏离感的初步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8,(3):47-52.

[4]张喜琴.太原市大学生网络成瘾的状况及其与疏离感的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2008届硕士毕业论文

[5]毛小玲,李宏翰.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特点分析[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5,19(7):473-475.

[6] 杨荣.师专生宿舍人际关系现状及干预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士论文,2005:6.

[7] 许传新.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质量研究[J].当代青年研究,2005,04.

[8] 王荣.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新探[J]. 烟台教育学院学报,2005,3.

[9] 吴连海,钱兰英.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质量调查问卷初步编制及心理测量学检验[J].精神医学杂志2007,20(1).

The relation between college students’ network alienation and their dormitory interpersonal quality

Li Meng-xiao

(College of education science and management, Yunnan Normal University, Kunming, Yunnan, China.)

篇7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 网络成瘾 预防 途径

一、引言

国际上把上网成瘾称作“互联网成瘾综合症”,简称IAD,是指个体由于过度沉溺网络而导致明显的社会和心理损害的一种现象。主要表现为对电脑网络过度的心理依赖,上网时间长且难以自控,影响正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网络,以其丰富的资源、虚拟互动的特征、沟通的便利等优点渐渐成为人们生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大学生,成为了网络使用的主力军。他们正处于身心趋向成熟发展的关键阶段,特殊的心理特征和学习就业压力使他们成为网络成瘾的易感人群,身心健康易受影响。具有网瘾倾向或轻度网瘾的大学生一般能够较正常地进行在校学习和生活,但是出现一些躯体症状如晕胀、心烦等,一上网就处于兴奋状态,下网就变得空虚、懒散等现象。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身体健康、学业进步。而且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可以充分认识到网络成瘾所造成的危害,具有摆脱网瘾的愿望和动机,但仅凭自己的力量无法摆脱致瘾行为。这就需要高校采取及时有效的预防干预措施,以保证他们学会合理地使用网络,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二、造成网络成瘾倾向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大学生自身因素造成网瘾倾向

1.大学生特有的个性特征导致的网瘾倾向

虽然网络具有致瘾性,但不是每个上网时间较长的大学生都会形成网瘾倾向。Loytsker和Aiello得出结论,高水平的厌倦倾向、孤独、社交焦虑及自我封闭均可预测IAD的发生。这说明外向、开朗、合群的大学生,能积极地使用网络,他们上网主要是为了与同学、亲朋好友交流沟通,保持已有的人际关系。相反,网络成瘾倾向的大学生人格具有孤僻、内向、不善社交,具有很高的人际敏感性和警惕性的特点。其认知、自我管理能力较差,在人际交往中体现出不合群,意志力和纪律性不强,喜欢标新立异,不服从社会规范等特征。

2.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导致的网瘾倾向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类的需求是从物质层面到精神层面依次排列的金字塔型的阶层。大学生进入了青年阶段,开始将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到发现自我、关心自我的存在上来,他们开始有明确的自我价值探索和追求,强烈要求独立,产生自我塑造、自我教育的紧迫感和实现自我目标的驱动力。但他们形成的自我意识还很不稳定,随着个体人生经验的积累,他们需要对自我意识不断地进行修正。一般来说,人格中以现实自我占优势的大学生,往往表现出较强的虚荣心和自我陶醉感,担心暴露自己的缺点,特别在乎得到别人的肯定评价,所以常炫耀自己的优点,以换取赞赏。而理想自我占优势的大学生,往往低估自己,否定自己的各个方面,忽视自己的优点。这两种情况的大学生都不善于在现实生活中对自我的不良情绪进行合理调节。前者便倾向于通过网络自由表现以求得仰慕和赞赏,后者往往借助网络寄托个人情感,获取安慰,谋求心理支持。并且依据埃里克森的理论,青年期的主要任务是建立亲密感。亲密感的范围很大,包括朋友关系的友谊,但最核心的关系还是指恋爱和婚姻。而大学生对交往、爱情和归属感等有强烈的渴望,但缺乏正确应对的经验。如果不能理智地进行情感和心态的调整,他们便可能对现实失去信心,转而向网络虚拟世界进行情感发泄或寻找感情寄托。

3.大学生逃避学习压力导致的网瘾倾向

大学的施教与大学生的学习方法都与中学有着明显的不同,不少大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后不能及时改变学习方法,导致他们无法适应大学学习生活。另外,还有一些学生习惯了教师家长严格监管的学习环境,进入大学后,无法适应拥有大量空闲时间的自主学习环境,从而出现学习科目不及格的现象,严重打击了他们的自信心,使他们对学习产生一种恐惧和厌烦的心理,从而采取逃避的方式。有研究结果表明,学生迟到或逃课现象越多,自习时间越短,学习成绩越差,网络依赖和网络成瘾率越高。有的网瘾倾向大学生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计划安排,学习效率低,甚至不把学习成绩下降当成一回事,而是沉溺于网络的虚拟世界中寻找成就感。

(二)外部环境因素造成网瘾倾向

1.学校目前的教育偏差导致的网瘾倾向

宽带校园网在为学生提供方便上网学习的同时,也为他们自由支配闲暇时间提供了可能。大学生在摆脱父母的监控之后,高校管理体制又给了他们较多的自由空间。加之应试教育的长期消极影响,高校重专业、轻人文,性知识教育观念淡薄,社会实践活动和人际交往能力等方面的培养严重不足。学校对学生心理需要关心不够,一味以学习成绩来评价学生的好坏,等等,所有这些都成为大学生对网络过份依赖的诱因。

2.父母教养方式不当导致的网瘾倾向

不当的家庭教育方式、不良家庭环境以及亲子沟通障碍都容易导致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同时也是导致大学生网瘾倾向的重要因素。在专制权威型、溺爱放纵型、冷漠无视型这些不恰当的早期教养方式下成长起来的孩子,其人格特征和人际关系方面都会存在较多的问题。大学生在大学生活中,进入了更广阔的交友、实践和学习空间,同时也会遇到许多困惑和选择。但部分父母对其子女的学习生活过度干涉和保护,对他们的兴趣爱好、心理需求了解甚少,一味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观念要求他们。当大学生遇到困惑时,父母无法理解和支撑他们,只采取严厉批评、枯燥说教等不恰当的教育方式,使孩子和父母之间产生了沟通障碍。此时,网络便成了他们尽情倾诉、寻求支撑的方式。另外,家庭给予大学生过高的期望和压力也会导致大学生迷恋网络。

三、高校大学生网络成瘾的预防途径探析

1.高校应注重培养大学生健康的人格,构建网瘾预防的长效机制

高校应建设有效的校园德育机制,培育大学生的健康人格。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急需关注的问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表现在其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但最终都会影响其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甚至影响其良好人格的形成。高校对大学生良好人格的培养,不仅可以降低大学生沉迷网络的概率,更可以使大学生的学习工作生活处于良好的发展状态。所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紧紧围绕学生个性心理发展特征开展教育活动,并力求建立长效机制作为培养健康人格的主渠道,并且高校应侧重加强对有明显人格缺陷群体的管理和引导。例如,四川农业大学通过对大一新生心理普查资料的整理,筛选出重点需要帮助的对象人群,建立心理档案以及后续心理跟踪辅导是行之有效的办法。

2.高校应根据大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努力丰富学校主题活动,辅以心理咨询服务,有针对性地预防网瘾

高校增加团体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能加强团体与个人之间的紧密性。因为在团体活动中,学生需要服从团体利益与规则,这就无形中培养了大学生对自己行为、意愿的约束能力。高校开展丰富多彩的科学、艺术、体育活动,引导网络成瘾倾向的学生发现自己身边喜爱的活动。在学习生活中丰富自己,使他们把注意力更多地投入现实生活的积极情绪体验中,在现实中获得归属感,而不再沉迷于虚拟的网络世界。另外,针对大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需要,高校要设立相应的心理咨询机构,配备相关咨询人员,并通过开设心理课程、讲座,教授大学生必要的自我调节、放松、时间监控等技巧,引导他们学会通过合理方式来控制调节不良情绪,维护大学生心理健康。对于已经形成网瘾倾向或轻度网瘾的大学生,应给予适当的指导,激发他们自主摆脱网络依赖的动机,帮助他们掌握摆脱网络依赖的技巧。必要时,还要求心理教师追踪辅导。

3.高校应注重网络使用的教育工作,使大学生网瘾倾向者实现向网络人才的转变

网络成瘾者的生理心理机能与网络创新者的生理、心理机能间存在着相应的联系、转化和激发的关系。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对100多名网瘾青少年实施干预过程中,发现有些人在思维的敏捷度思考的创新度和思路的深入度方面表现出“超常”的特征。大学生网瘾倾向群体都有一定的计算机水平。高校可通过培训班等形式加强他们的计算机知识及技能。鼓励他们在如网页制作、撰写博客等方面的创新,培养他们新的网络使用爱好和兴趣。实现网瘾倾向大学生向网络人才的转变。

4.高校应注重构建校园多维评价体系,建设绿色网络环境,为大学生健康学习生活提供保障

目前高校比较重视专业知识传授,弱化了素质教育,强化了学生评价体系单一化,难以为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必要的支撑。在单一评价标准的背景下,大学生往往只有通过获得良好学习成绩来满足大部分心理需求,获得成就感。学校应注重多维评价体系的建立,加强对学生的素质能力、社会实践的全面培养。鼓励其发展自己擅长的项目,使学生从单纯枯燥的学习过程与学习成绩不佳的焦虑中摆脱出来。这样学生就可以从多种渠道来获得自我价值的体现,从而摆脱网络成瘾倾向。另外,学校还应制定严格的宿舍管理制度、上课缺勤情况监管制度等。要求学生按时归宿熄灯、准时上课。学校还应对周边网吧进行相应的监管,可以减少学生长时间沉迷网吧的情况发生。

5.高校应注重与学生家长保持联系

学校与家庭是大学生教育的主要环境,两者在大学生的成长中都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其中一方出现问题都会直接影响到学生教育的连贯性。大学生网络成瘾,不仅仅是高校教育问题,更可能是家庭教育方式,尤其是早期家庭教育方法不当造成的。因此,大学生网络成瘾预防需要双方长期保持联系,准确把握学生基本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协商采取有力措施。同时,学校和家长在教育方式、内容、措施等方面要保持一致性、连续性,共同帮助大学走上健康的成长道路。

参考文献:

[1]朱美慧.我国大专学生个人特性、网络使用行为与网络成瘾关系之研究[J].台中:私立大华大学资讯管理研究所硕士论文,2000.

[2]卢艳荣,齐卫东.大学生网络成瘾与学习状况的相互关系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7,(33).

[3]谭文芳.大学生网络使用动机、人格特征与网络成瘾之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6,14(3).

[4]Young Ks.Rodgers RC.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epression and Internet Addiction,1998.

[5]韩佩凌.台湾中学生网络使用者特性、网络使用行为、心理特性对网络沉迷现象之影响[J].台湾师范大学教育心理与辅导研究所硕士论文,2000.

[6]胡岚.大学生网络成瘾倾向于生活事件、应对方式、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D].浙江大学.

[7]张兰君.大学生网络成瘾倾向多因素研究[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3,11(4).

[8]麻艳丽.对有网瘾倾向大学生的干预机制研究[J].青年探索,2008,(5).

篇8

论文关键词:网络环境,大学生信息组织,共享模式

在易班中,这个新兴网络群体组织被统称为网络社区,在大家都比较熟悉的易班网按网络组织分为机构群和公共群,或者另外一种分类法叫做聊天群和非聊天群。这已经初步建立起网络组织和共享模式。从最早的BBS,从博客群到微博再到微信、易信,发展到现在的易班,大学生网络学习和生活由此真正也进入了专业化移动社区时代。自从易班校园好声音活动开播以来,易班网络社区在中国网络领域成为了后起之秀,逐渐成为大学师生获取、交流与传播信息的重要平台。

然而,在当今社会,QQ、微信、易信等平台仍然是主流新媒体。随着大学生网络社区的迅速发展,易班网络的社区信息资源的管理尤其是信息组织和分享方面的问题日益凸显。如何在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基础上有效地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如何控制网络组织中的信息流向,让信息流变成现实的管理数据库,如何把网络信息资源组织成有序而优化的信息管理反馈系统,比如学生的网络话语与学生的操行自动比对,形成管理者的共享材料。这是当前网络社区信息管理的几大难题,也是解决当前大学生网络社区信息个性化需求与高校有序管理需求之间的矛盾的主要措施。

1 易班的信息组织模式和理念还不能很好适应A—B

易班作为一个服务平台,首先应当是一个管理平台。社区化的思想应当首先服务于高校管理。过于追求社区化,当然某种意义上利于学生群体自由,但是不利于管理。试用易班后,多数高校发现了这个问题。易班原来英文名叫“E-class”,建立以班级为群体或者小社区的理念是它的初衷,这个是好的,但是班级一定要找到它的根,即要找到它的院系然后找到它的大学。这样才有管理的条件。而且班级新闻怎么推送上去要看这个链条是否完整,管理节点有没有。易班的信息组织模式要是能适应当前网络时代的发展,就一定要做到A—B—C的模式,其中第一个重要环节就是A—B,A就是网络服务提供商,就是教育部易班发展中心,B就是各个高校的管理层,这个脉络不仅在现实生活中非常清晰,而且要做到在网络中也非常清晰。学生有归属感,不至于游离于网络,如果让学生随心所欲,学生就可能走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舆论氛围,思想和精神得不到健康发展。

第二个环节才是B—C,B是各高校的管理者,C就是一个个的群组。B是架起易班服务的桥梁,C是群星灿烂的易班组织,B能体会到易班的精神并将之传导到C,C最终能共享易班服务成果。结合易班网络社区组织结构构成及功能特点,以及国内外有关信息组织结构和共享模式的相关理论,建立“A—B—C”系统化、个性化的大学生网络社区中的信息组织管理共享模式,不仅有利于解决网络社区中信息组织新出现的问题,促进网络社区中信息资源规范管理,现代企业管理论文而且从深层次上揭示信息组织和共享的结构机制,建立起适应复杂网络社区环境的、完善高校学生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组织和共享模式。

2 易班信息共享模式有待升华

易班网络目前停留在信息分享的初级阶段,各高校仍然不能很好分享或者获取网络中有价值的信息,也需要自己收集加工信息,这个情况造成很多辅导员职业疲倦。以至于讨厌易班,不愿意发动学生加入易班。网络社区中的信息组织和共享模式,不是对信息组织和共享模式的简单相加,而是对传统信息组织模式的升华和优化,是对传统社会中有关商业化网络信息组织共享模式的方法和经验进行借鉴、总结和改造的结果,是一种具有实践过程并将成果指导实践的研究。有具体的网络社区环境应用场地,有现实的易班网络平台,还要有虚拟的大数据分析分享系统,对于改善网络社区中的信息组织有重要的指导价值,能促进网络社区更加有序的运行具有重要的意义。

易班对网络社区的信息主要集中于大学生所关注的领域或者活动,无论从微社区、话题,还是轻应用,都比较“散”,范围非常广泛,缺乏提炼。学校和院系除了知道学生人数,剩下的事情就只停留在“点赞”和“刷屏”上了,真正获得有价值的信息,比如学生最近在干吗?学生普世价值观数据分析?学生社会行为学分析数据、学生心理需求方面分析数据等等这些信息无法拥有,老师们也就无力去再做些什么。所以易班要向这方面努力。概括起来主要有:1)信息共享应该接入整个学生数据库;2)分层级分享易班分析数据库,这个需要大数据支持;3)积分系统应该下放到管理层;4)好的应用明码标价或共享;5)应拓展数据分析的学科领域。科学地建立大学生易班网络社区中的信息组织和共享模式,以及大数据,将使易班更有吸引力,更有应用前景。

总的来说,易班网开辟了大学生信息组织和共享成果时代,是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尤其是网络思想文化方面一个巨大的进步。基于易班网在信息组织与共享模式上存在的缺陷,本文拟提出建立“A—B—C”的信息组织和共享模式,拓展大数据时代价值,结合信息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相关理论,系统地给各高校提供一个集分享和管理的信息模式,构建一个既能适应高校大学生个性化需求又能服务于高校管理信息化平台,以改善当今大学生网络社区中信息组织混乱无序的现状,同时为大学生网络组织和分享模式的研究另辟蹊径,促进科学和技术的交流与整合。

参考文献

[1]张明海,龙献忠.云传播时代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创新研究[J].图书馆,2014(5):99-101,106.

[2]潘燕桃,廖昀赟.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慕课”化趋势[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4(4):21-27.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