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精神病常见护理问题及措施8篇

时间:2023-07-07 09:20:20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精神病常见护理问题及措施,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精神病常见护理问题及措施

篇1

【关键词】 循证护理;精神病;高血压;依从性

DOI:10.14163/ki.11-5547/r.2016.29.181

在我国部分患者存在对高血压疾病认知率低, 治疗率低的情况, 尤其是精神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精神病患者疾病本身原因, 自我控制能力低, 治疗依从性差, 且其长期服用精神病类药物, 以至于活动减少、嗜睡, 存在诸多高血压高危因素, 不利于患者精神病及高血压的控制[1]。临床诸多研究提示加强护理干预能提高高血压患者的服药依从性, 提高血压控制的有效性。循证护理自开展以来, 在临床诸多疾病中广泛应用[2], 本文就其在精神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中应用效果进行探讨, 明确其临床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来本院接受治疗患有精神病合并高血压患者48例作为研究对象, 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各24例。所选患者均明确诊断为精神病合并高血压疾病, 排除合并严重心肝脑肾等基础疾病患者、意识障碍患者。

1. 2 护理措施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 向患者提供饮食、睡眠及运动等方面的健康教育, 配合医生完成日常的护理工作, 做好用药护理、心理护理, 监测患者病情。观察组以循证护理理念施以护理干预, 具体如下:①提出循证问题:根据相关文献资料及临床观察, 提出并探讨相关问题。②循证支持:对精神病合并高血压的患者在对其施以健康教育中会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评估, 进而由专家小组对其施以全面分析和探讨, 制定出合理、有效的健康教育方案。③主要措施:a.认知宣教。可藉由专栏、视频录制以及讲座等形式, 为患者进行自身疾病相关知识的普及, 为其解疑, 并竭力纠正患者对疾病的错误认知。b.应激处理训练。该环节应充分考虑患者的自身实际情况, 对性格、病情有一定程度的了解, 予以有针对性的训练和指导, 可让其通过太极、音乐、绘画、散步等方式处理应激。c.用药宣教。告知患者应严格遵循医嘱, 定时、定量的服用抗精神病和降压药的效用, 对可能出现的副作用与对应的处理方式做介绍和告知。d.自我保护宣教。对患者讲解自我保护知识, 包括在发生恶心、眩晕等不利情况时的处理方式。洗澡时, 可于41℃左右的温水淋浴, 尽可能避免因水温对血压造成不利影响。此外, 服药前后30 min应避免因剧烈运动所致的姿势性低血压。

1. 3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护理满意度以及血压控制情况:采用问卷调查方式, 调查所选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在护理前后测量所选患者的收缩压及舒张压, 比较两组患者血压控制情况。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服药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1.7%(22/24)、91.7%(22/24),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5%(15/24)、66.7%(16/24),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2. 2 两组患者血压控制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护理前收缩压、舒张压分别为(132.10±11.23)、(88.42±4.33)mm Hg

(1 mm Hg=0.133 kPa), 护理后收缩压、舒张压分别为(116.84± 10.45)、(70.52±4.33)mm Hg, 护理后较护理前改善明显(P0.05)。观察组护理后收缩压、舒张压均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高血压是心血管内科的常见病、多发病, 容易诱发脑卒中、冠心病等心脑血管事件, 有着较高的致残率、致死率, 严重威胁人们身体健康甚至生命安全。精神病患者本身疾病因素, 存在诸多情绪改变、行为异常以及性格的改变, 精神病合并高血压患者, 面对双重疾病, 更加影响治疗的信心, 加之本身疾病影响的记忆力衰退、行为异常等原因, 不能很好地遵医服药, 对医务人员存在极大的对抗心理, 不利于患者精神疾病及高血压的控制[3]。随着循证护理模式的开展, 近年来诸多关于载各种疾病的应用报道, 提示其有较好的效果。本文就循证护理在精神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以明确其临床价值, 以期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参考。

本文对24例精神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采用循证护理, 对患者就相关疾病知识、自我保护、用药知识以及血压的监测方面进行一系列的宣教及干预, 结果显示循证护理的观察组较常规护理的对照组, 患者服药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明显提高, 且血压控制情况较佳。进而提示循证护理在精神病合并高血压患者护理工作中的有效性。

总之, 对精神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采用循证护理, 可改善患者的不良认知和行为, 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以及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提高疾病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 彭红艳, 邓仁奎, 王玲, 等.应用循证护理对精神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探讨.医学信息, 2010, 23(6):1375-1376.

[2] 高爱梅, 卢慧兰, 李红, 等.循证护理在社区中老年高血压患者行为干预中的应用.卫生职业教育, 2013, 31(2):115-116.

篇2

【关键词】自杀;原因;防范措施

一、精神病的种类和表现

(一)精神疾病的种类

精神疾病分为多种类型:对于精神病分类各国的标准不同,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精神病的分类逐渐系统化,目前我国对精神疾病的习惯分为十三种:

1.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由于脑组织直接受到损害而造成的器质性精神病,如:脑外伤、脑出血、颅内肿瘤等因素所致。

2.躯体疾病伴发的精神障碍:这是由于躯体疾病影响了大脑功能而造成的,如:心、肺、肝、肾发生疾病,导致脑供血、供氧不足。

3.酒依赖或酒精中毒性精神障碍:由于长期饮酒形成依赖(成瘾)后逐渐出现精神障碍,或在突然停饮后急剧发作。

4.鸦片类及其他精神活性物质伴发的精神障碍。

5.中毒性精神障碍:某些非依赖物质(如苯中毒、铅中毒、一氧化碳、医学药物中毒等)短期大量或长期少量进入人体,引起急性或慢性中毒后,造成精神障碍。

6.精神分裂症:为较常见的重型精神病之一,多起病于青壮年,常见症状有:精神恍惚、狂躁不安、幻觉妄想、兴奋躁动、打人毁物、抑郁多疑等。

7.偏执型精神病:以系统的妄想为主要症状。

8.情感障碍:为较常见的重性精神疾病之-,以显著而持久的情绪改变为基本临床表现。

9.心因性精神障碍:由严重精神打击或强烈的精神刺激所致。

10.与文化相关的精神障碍:常见症状有:恐缩症即害怕。

11.人格障碍:人格特征明显偏离正常,影响其社会和职业功能,本人精神上感到很痛苦。

12.性心理障碍:指两在心理上偏离正常而导致活动行为上的异常。

13.精神发育迟滞:童年起即表现为全面智力低下和社会适应困难。

(二)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表现

1.性格改变:性格变得与平时不一样了。

2.行为异常:行为作派变化明显或者变得让人不可理解了。

3.语言异常:说话的方式方法变得不正常了。

总之,如果一个人现在与过去相比,像是变了一个人,与其他人相比,明显与众不同,那他可能患上了精神疾病。

二、精神病患者的自杀原因

(一)自杀与精神障碍

1.情感障碍:65%以上的自杀患者有情感障碍(主要为抑郁症),是最常见的自杀病因。

2.精神分裂症:精神分裂症自杀率约为5% ~10%。有研究提示自杀与精神病人的自知力有关,即认识到疾病性质,担心今后精神分裂症复发而自杀。

3.酒精中毒与药物滥用:酒精中毒自杀最危险的年龄为40-50岁,其他精神活性物质滥用自杀者多在年龄40岁以下,尤以30岁以下最常见。

4.神经症:抑郁性神经症的住院病人自杀率增高,主要是因为病人有惊恐发作。可能由于受过心理打击,当记忆重现在脑海时,就会造成心理的巨大压力,打击再此重现,于是选择自杀。

(二)精神病人的自杀与社会心理因素

精神病人由于长期疾病的原因,社会功能受损,许多病人存在人格缺损,不完整,并对社会、家庭均构成一定的危害,很难取得社会的理解与同情,与其他社会成员相比,精神病人所面临的社会心理压力就更大,他们面临着来自家庭矛盾的压力,亲人的拒绝,社会的冷落,面临着经济问题,他们期待着与其他人平等的权利,期待着社会的理解与接纳,由于这些社会心理因素所造成的精神病人自杀危险因素也是不容忽视的。

三、精神病患者自杀的手段

(一)精神病患者的自杀方法

精神病患者的自杀方式多种多样,主要方法有以下几种:1、服用大剂量抗精神病药或镇静安眠药或农药;2、自缢(上吊);3、触电;4、用尖锐物品自身伤害;5、撞头;6、溺水;7、跳楼;8、其他自杀方式。

(二)精神病人的自杀工具

精神病人精神失常,随时都可能发病,严重者随时可能做出一些预想不到的害人害己的事情。身边的物品随时都可能成为精神病人的作案和自杀的工具,如水果刀、棍子、锤子、斧头、电插头、绳子、电线等等。因此对日常不起眼的用品,严加看管。

四、精神病人自杀的防范措施

(一)非住院精神病人的防范措施

对有自杀企图的精神病人,家属要保证在24小时内不离人的照顾,要密切关注精神病人的一言一行,多与病人谈心,询问要自杀的原因及方法,好多时候精神病人的自杀主要来自于犯病、他人的歧视,因此作为精神病人的家属一定要加以重视,及早送病人住院治疗,只有住院治疗,才能进一步遏制住病人病情地发展,使其尽早康复。

(二)住院精神病人的防范及护理措施

1.严格监测生命体征

护理人员应仔细观察,及时给医生反映患者的病情变化和产生自杀行为的先兆,及早干预,以便及时调整药物的剂量,控制病情。

2.做好心理护理

与病人建立良好的治疗性人际关系,主动接触,态度和蔼,加强与患者内心世界的交流,使其在心理上得到宣泄,缓解消极的情绪,淡化自杀意念。

3.对有自杀意图者的护理

应床头交接班,将病人放在重点病房,专人护理,形影不离,不让患者单独活动,可让家属陪伴。

4.加强服药监护

每次发药时,应要求患者当场服下并仔细检查口腔,确实咽下方可离开,严防藏药或蓄积后一次性吞服。

5.加强保护性医疗制度

不向外人泄露患者的病情,尊重患者的人格,对患者的合理要求要尽量给予满足,家属探视时不给患者带任何危险物品,并对物品进行认真检查,不得疏漏。

6.严格执行各项安全制度

定期或不定期清查病人的床铺、室内物品,加强环境的安全检查。

7.做好恢复期的防范工作

相当一部分患者的自杀行为发生在恢复期,此时,护理人员应及时对患者加强自知力教育,及时观察患者的情绪变化,针对病情给患者精神上的支持、疏导和鼓励,帮助患者树立自信心,参加各种康复活动,培养生活的情趣,以减少自杀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张明圆:精神科手册,[M]第1版,上海;科学技术由版杆1999.311.

[2]周晓航等:浅谈精神分裂症病人自杀相关因素中国医药卫生杂志,2004,7(5).

篇3

【中图分类号】R15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2-0107-02

我院是一所精神病专科医院,在精神科进食障碍是临床常见的一组本能行为障碍症状,可见于各种精神疾病如精神分裂症、抑郁症、过分兴奋躁动、木僵状态、痴呆等精神病患者,进食障碍可持续几天至数周,直接严重影响患者的躯体健康和治疗措施的实施,也给护理工作带来很大困难。本文通过对86例住院精神病患者的进食障碍分析,结合护理实践,提出了相应的护理措施。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资料来源于我院1至4病室住院的精神病患者,男性63例,女性23例,平均年龄(44.68±10.86)岁。其中诊断为精神分裂症60例,双相情感性精神障碍5例,癔病5例,分裂样精神病4例,偏执性精神病2例,颅脑损伤所致精神障碍1例。

1.2方法:以2006年5月18日~2010年5月16日的护理交班报告为线索,结合病程记录,确定进食障碍的类型和原因。

1.3结果:从2006年5月18日~2010年5月16日,我院住院精神病患者中有进食障碍者共86例。进食障碍的类型最常见的是拒食52例,其次为厌食24例,异食6例,暴食4例。进食障碍原因所见,最常见的为被害妄想40例,其次为自罪妄想、意向倒错各20例,幻觉支配6例和过分兴奋5例,木僵和自杀各4例,违拗3例,痴呆、疑病妄想各2例。

2护理

从结果分析可以看出,被害妄想、幻觉等精神症状是导致进食障碍的主要原因,这就要求护理人员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及时做好护理工作,争取使患者的精神症状尽快恢复,根据不同情况,其护理如下。

2.1具有被害妄想的患者:护理人员应诚恳耐心地为患者做出解释,逐步取得患者的信任。不能粗暴地硬逼着患者进食,否则效果适得其反。必要时护士可带这样的患者到食堂观察整个饭菜的制作过程或让其自取餐具,到饭盆里盛饭,或让患者进餐厅任选一份饭菜,或与其他患者交换食物,也可由护理人员先尝一口饭菜,总之,千方百计打消患者的顾虑,让患者有信任感和安全感而进食。

2.2对自罪妄想的患者:护理人员细心劝说使其打消顾虑而自动进食,或预先将馒头、米饭、菜混合搅拌在一起,使其认为是残渣剩饭而吃下,并注意把污物收藏好,配膳室要加锁,严格防止因患者乱吃而引起消化道疾病或食物中毒。

2.3对因过份兴奋躁动而拒食的患者:应与其他患者分开进食,避免环境的刺激。这患者均日夜忙碌、躁闹不安,体力消耗很大,不顾及进食、进水、休息睡眠、上厕所等,生活自理能力下降,护理这样的患者,护士应有高度的责任心、同情心及蔼真诚、严肃认真的态度,注意观察患者的进食情况,以防营养不良、体重下降,应给予高热量、富有营养、易消化的饮食,进食确实困难者,可按医嘱给予鼻饲,在操作前,应设法让患者安静并做有效的解释,以免患者乱动而造成吸入性肺炎。

2.4对意向倒错患者:应特别加以注意,如可设专人看护,耐心地做说服解释工作,严防吃进污物,必要时可给予约束保护。

2.5对幻味、幻嗅,命令性幻听的患者:护理人员要与其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对患者要诚恳耐心、态度温和以取得患者的信任。对此类患者可采用集体进餐的办法,见其他患者吃得很香,平安无事,自己可放心地吃,也可换一下环境,分散患者的注意力而轻松地进餐。

2.6对运动性抑制而拒食的患者:针对抑制程度种类进行护理:(1)对木僵、意识障碍、极度拒食不合作的患者,应注意饮食质量的合理调配,可给予鼻饲饮食,鼻饲前应将口腔内积满的唾液排出、头偏向一侧,防止流入气管,要认真检查胃管是否在胃内。(2)木僵患者的动作缓慢、喂饭时吃得很慢需要很长时间,有时吃进去又吐出来。护理人员必须耐心细致地少量试喂,避免强塞,防止损伤牙龈、口唇,甚至于发生窒息,食物不可太烫,温度要适宜,对重度木僵患者,护理人员可将饭菜放在患者床头桌上,立即离去,患者有时会自己进食。(3)对违拗患者,护理人员将饭菜放到病床上,让其他患者离开病室后,患者往往可自动进食,还可利用患者的症状特点向其提出相反的要求从而达到护理的目的,但应该注意饭菜温度要适宜。

2.7对以拒食作为自杀手段的抑郁症患者:护理人员应主动劝解,劝解时态度不要简单粗暴,要温和、亲切、热情,多鼓励、安慰患者,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打消其消极的念头,多安排参加集体活动。尽量让患者自己进食。也可让患者看到或体会到插鼻饲管的痛苦,为患者选择营养丰富、柔软、易消化的饮食,注意食物的色、香、味,以刺激食欲,达到促进患者进食的目的。

3讨论

精神病患者因心理功能紊乱,而导致进食障碍,这就更加要求护理人员更好地做好护理工作,根据各种不同愿同导致的进食障碍,需采取各种不同措施,并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争取使患者的精神状态尽早恢复,尽快进食,结果显示,实施护理干预后,病人拒食、厌食显著减少,贫食有所改善,说明针对这些问题所采取的护理措施效果较好,值得推广,采取护理干预后,贫食无显著变化,这可能与药物副作用有一定的关系,值得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冯瑞珍:陈淑君、宁左堂、精神科临床护理手册、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会2004.11。

[2]谢和秀、李美英、当代护士、当代护士杂志社2007.5。

篇4

【关键词】精神护理;安全隐患;防范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4-0380-02

前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维权意识不断提高,但社会上包括精神病人家属在内的大多数人对精神疾病的了解相当欠缺,易造成病人家属对护理和治疗的盲目干预。精神病人由于受到幻觉、妄想等精神症状的影响,常出现毁物、伤人行为,对其他病人和护理工作人员的安全带来威胁。在精神科临床护理工作中我们发现,护理安全隐患未经及时纠正往往会带来不可挽回的后果,采取完善的预防措施,则可有效地防范事故,确保为患者提供安全、健康的护理环境。我们通过对精神科护理工作中常见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进而制定相应的措施,以期排除隐患,保障护患双方的合法权益。

1精神科常见护理安全隐患分析

1.1患者方面

精神病患者在发病期受其症状影响,往往出现不可预料的冲动行为,如双相障碍患者躁狂发作时常伴有易激惹、打人行为,抑郁发作时又会出现自伤、自杀行为;精神分裂症患者则常伴有幻觉、妄想内容,并在幻觉和妄想支配下出现突发伤人、毁物。由于精神病人多数不具有自知力,在由家人强制住院时常与家属和护理工作人员发生冲突,或者采用绝食、吞异物等极端手段抗拒治疗。精神病患者在康复期症状基本消失,自知力恢复不全,患者能认识到自己发病时的行为给他人造成了伤害,但常由此产生负性情绪,担心出院后不能被社会接纳或会被人歧视,因此出现消极行为

1.2护理人员方面

护理人员敬业精神欠缺。精神病患者受其病情影响,不能正常沟通交流,且极易对护理人员人身安全造成威胁,导致部分精神科护理工作人员产生厌倦情绪,进而消极应对本职工作,出现机械执行医嘱、不认真观察病情、擅离职守等行为,或不严格执行安全规章制度,导致发生各种差错事故。护理人员业务水平有待提高。精神科患者治疗不仅仅是简单的服药、输液等,要求工作人员掌握精神科常见症状及处理方法,尤其对冲动、自伤等突况能进行及时有效的干预处理。精神科临床一线护理人员多为资历较浅的年轻护士,对专科知识学习不足,对突况处理的临床经验较少,观察能力及应急能力不足,导致在出现患者冲动伤人、外逃或自伤时,不能进行有效的处理。护理人员长期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

1.3医护沟通方面

在精神病患者治疗的过程中,护理工作人员在和患者24h不间断接触中,能更有效地发现患者病情变化情况,医护之间密切配合方能够最大程度地减少主观因素造成的错误。在实际工作中,有医生对患者病情未进行深入了解和分析,不能对患者的潜在冲动行为进行及时有效的预防,护理工作人员在护理时不能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导致患者伤人毁物;有时医生由于各种原因未能及时了解患者病情变化,对护理人员反映的患者情况不重视,仅凭经验进行治疗,用药过快过猛易导致患者出现恶性综合征或猝死,用药剂量过轻则导致病情迟迟不能控制,增加了科室的安全隐患。

2 精神科护理安全隐患防范措施

2.1提高业务水平,强化专业素质

作为精神专科护理工作人员,不仅要熟悉护理操作规范,掌握娴熟的护理操作技术,还要学习精神科专业知识,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敏锐的观察力,遵守行为准则,加强对心理护理能力的培养;要加强对专业理论和技能的强化学习,拓宽知识面,提高与患者的沟通能力。精神专科护理对象为处于发病期的精神病患者,要随时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种意外情况。精神病患者攻击对象主要为密切接触的护理工作人员,这就要求护理人员不仅要掌握娴熟的护理能力和一定的专业知识,还要培养观察能力、应变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和敬业精神。

2.2规范护理流程,注重健康宣教

精神科护理工作除常规护理任务外,还包括每班对患者人数的清点、对患者出入院的接诊和交班、24h值班等特殊工作内容。针对精神专科护理内容的每一个环节制定科学有效的工作流程规范,如交接班制度、查对制度、送接诊制度,建立完善的护理管理体系,要求护理工作人员严格按照护理规范进行操作,如接诊病人时针对不同病情的患者遵循不同的护理流程规范,可大大减少因业务不熟而导致的意外事故。精神科护理对象在发病期不能听从护理人员指示,在对患者进行护理操作时必须严格执行技术操作规程,如发药时三查七对,对患者服药情况做好记录及时反馈给主管医生;交接班时必须清点人数、检查抢救设备,对患者的治疗做到心中有数;加强对病房的巡视,对有潜在冲动、自伤行为的患者重点关注,有意外情况及时联系当班医生进行处理,可有效预防意外事故。

2.3合理调配资源,改善护理环境

精神科护理工作繁重而风险大,且多以女护理人员为主,在工作中处于高度紧张状态,情绪极易波动,从而给患者造成不良影响。院方应从减轻护理工作人员压力源的角度考虑,首先要保证足够的护理人员在岗,然后根据各科室的实际情况结合各护理人员的工作能力,合理安排护理人员,灵活安排班次;在周末要适当增加排班,保证工作持续安全进行;对护理人员休息时间进行适当的调整,避免长时间工作带来的身心压力;针对精神病患者对医务人员怀有畏惧心理的特点,强调医护配合,要求医务人员在工作中重视护理工作人员的反馈意见,并积极协助护理人员处理各种突发事件,可相对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并促进医护人员交流,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结语:精神科护理工作贯穿于患者住院治疗的全部过程,根据我院的实际情况分析相关安全隐患,找出积极有效的防范措施,不仅能保障护理工作人员的安全,也能有效地保障患者的人身安全,通过各部门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护理水平和护理质量,进而适应群众对医疗服务的不断增长的要求,为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篇5

方法:将我院2012年8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9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两组治疗方法相同,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

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的焦虑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

结论:心理护理有利于促进精神病患者恢复期患者的心理重建,减少焦虑状态,促进病情康复。

关键词:心理护理精神病恢复期焦虑状态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4-0226-02

虽然药物能改善和控制精神病湿性症状,但仍残留有精神症状,心理问题较为突出。随着医学护理模式的转变,护理不仅要注重提高治疗效果,更要重视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心理和生理的舒适性。尤其是精神分裂症患者进入恢复期后,精神症状得到基本控制,重入社会难以适应角色转换,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影响患者康复和生活质量[1]。因此,对患者实施必要的心理护理,对促进其更好地适应社会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我院2012年8月至2013年1月对45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加强心理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9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纳入标准:①符合CCMD-3的标准;②年龄16~60岁,均签署知情同意书;③文化程度初中以上;④入院前心电图在正常范围;⑤既往无心血管病史;⑥精神症状已缓解。排除标准:①妊娠及哺乳期妇女;②合并其他严重疾病(如恶性肿瘤)及内、外科合并症,;③情感性精神障碍、器质性精神障碍等其他精神障碍;④合并酒精及药物依赖;⑤对语言文字理解和沟通困难者;⑥脑部肿瘤,有意识障碍。其中男性42例,女性48例,年龄16~63岁,平均41.5±6.3岁,病程2~13年,平均7.5±3.5年。将该组患者分为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两组在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所有患者均采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心理护理,具体措施如下:

1.2.1心理支持。护士应使自己从语言、表情、动作到专业技术水平都给患者可信赖和亲切的感觉。尽量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取得患者的信任。注意倾听患者的感受,表达适度的理解和同情,发挥倾听者的作用,在言行上、感情上认可患者的主诉。结合患者不同的心理特征,给予启发、安慰、鼓励、诱导、保证、暗示、督促等方法[2]。帮助患者建立合理而规律的生活制度,为出院后的社会功能恢复打下良好基础。

1.2.2松弛疗法。教会患者放松训练,指导患者在心情较为烦躁、抑郁时可自行进行训练。具体方法为:吸气时10s先将身上的肌肉群紧张起来,吐气时缓缓放松,放松部位从双手开始,依次双脚、下肢、头部、最后是躯体。借此可感受到紧张与放松的感觉,反复8~10次,使患者充分达到精神的放松状态。期间还也可播放轻松、舒缓的音乐作为干预材料。

1.2.3非语言沟通的运用。通过眼神、表情、适当的触摸和手势的运用,让患者感受到护士对他的重视、关心、体贴。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时表现的有条不紊、淡定、从容,增加患者治疗的信心。保持平和冷静、态度温顺,表现出勇敢、坚毅、镇定、当机立断等非语言行为,以减少患者的疑虑、误会。

1.3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焦虑情况和社会功能情况。其中焦虑:采用医院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定。该量表均20个条目。轻度焦虑:SAS评分50~59分为,中度焦虑:SAS评分60~69分,重度焦虑:SAS评分≥70分。评分越高,说明患者越焦虑。社会功能采用住院精神病患者康复疗效评定量表(IPROS)评价。该量表包括生活需督促、孤僻退缩、对周围活动无兴趣和对他人态度四个方面。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处理,用(X±S)表示计量资料,组间比较用t检验,以P

2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的SAS评分为48.54±8.79,对照组为57.87±8.75,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

3讨论

精神分裂症是常见的精神科疾病,患者常表现为于兴奋、幻觉、抑郁、妄想等精神症状,常见于青壮年,具有迁延性、易复发、高致残性疾病等特点。随着工作和生活压力的增大,精神分裂症的发病率有逐渐增加的趋势,给患病个人、家庭、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精神病患者计入恢复期后,心理活动更为复杂多变,一方面他们得益于疾病的治愈,另一方面又会产生很多顾虑,担心在社会中收到其实,与人交际也较为敏感、多疑。

心理护理是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护理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心理护理着眼患者的心理与生理相互转化的因果关系,以人为本,通过采用特殊的干预手段缓解患者相关的负性心理,缓解患者对疾病的紧张、焦虑、悲观、抑郁等情绪,消除患者的顾虑,帮助患者保持最佳身心状态,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使患者尽早适应新的角色及住院环境,帮助患者建立新的人际关系。本研究对精神病恢复期患者实施心理护理,主要措施有心理支持、非语言沟通和松弛疗法等,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后的焦虑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社会功能方面显著好于对照组(P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 精神科护士

职业风险

防护措施

1 精神科护士的职业安全现状

为了解精神科护士职业危险因素对护士造成侵害的程度,采用自制《职业危险调查表》对本院的护士进行了调查。

对象:抽取2010年8月泉州市第三医院从事精神科临床护理工作的100名护士为调查对象。其中女97名,男3名;年龄21~51a,平均28.15±8.46a;护龄1~35a,平均9.58±6.84年;职称:副主任护师6名,主管护师30名,护师31名,护士33名。本科生:8名,大专生:73名,19名中专生

职业危险调查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职业危险调查结果

调查内容

遭受 未遭受

是否受过不同原因的伤害 98.0% 2.0%

是否曾遭受过暴力袭击 67.7% 32.3%

是否遭病人或家属唾骂 96.8% 3.2%

是否经历突发危险事件 15.0% 85.0%

是否经受护患纠纷 0.2% 99.8%

职业防护的调查结果(见表2):80.4%的护士能正确处理针刺伤后的伤口,37.2%不知道或部分知道针剌伤后伤口的正确处理程序;45.3%不知道或部分知道针刺伤后应采取的预防血源性感染疾病的措施;62.5%的精神科护士认为服务对象是精神病人,传染疾病的机会非常小。

表2 职业防护调查结果

类别

正确处理 不正确处理

能否处理针刺伤后的伤口 80.4% 19.6%

是否知道伤口的正确处理程序 62.8% 37.2%

预防血源性感染疾病的措施 54.7% 45.3%

传染疾病的机会 37.5% 62.5%

2 影响精神科护士职业安全的因素

2.1生物性危害

精神病人与普通病人一样,可能携带或患有传染性疾病最常见的为血源性传播疾病和呼吸道传染病。在精神科的治疗护理中,护士同样也会进行一些侵入性操作,护士若不注意个人防护,会造成自身感染。但是调查显示护士有62.5%的精神科护士认为精神病人传染疾病的机会非常小,这种防护意识的薄弱会增加他们感染血源性传播疾病的几率。

2.2物理性危害

噪音

精神科护士的非精神病性精神障碍的发生率较普通护士高,其中的原因之一是他们常常遭受噪音的危害。精神病人的某些症状如兴奋、烦躁等会表现莫名大声叫喊或大声叫骂,约束在床患者的叫骂声及用脚踢床板的击打声,使我们的工作环境非常嘈杂。相关研究表明,噪声引起人们最重要的反应是厌烦,因为噪声能引起大脑皮层功能紊乱,使抑制和兴奋过程平衡失调,出现头昏、失眠、易疲倦等神经衰弱表现。长期在厌烦的心理状态下会对人的健康产生一定的危害,尤其是引起非精神病性精神障碍。

2.3潜在的人身损害

精神科护士在工作中常受到暴力攻击的伤害,精神障碍患者在病态思维的支配下随时可能出现攻击行为。

患者突发冲动攻击:精神病患者受幻觉、妄想支配,会将护士作为攻击对象;不安心住院,想离开医院;提出的无理要求得不到满足等,有时为达目的,在值班人员少时突然攻击护士,甚至几个患者联合采取行动。护士在制止患者冲动行为时未注意自身防护或患者过度反抗;或几个人在制止极度兴奋躁动的病人时配合不好,护士在督促患者服药时,均会受到患者的人身伤害。

攻击行为是精神科中最常见的致伤致残因素之一。精神病患者暴力行为发生率约为一般人的10倍,陆爱益等调查发现[1],精神病患者攻击行为总发生率28.9%。患者精神症状出现的时间不确定,因此伤人具有突发性、随机性强等特点。在这样的高危人群集中的地方,杜绝意外事件是极为困难的,给医护人员会造成严重威胁。根据调查,精神科护士在临床工作中受到病人的暴力攻击时有发生,约为67.7%。

除此之外,这种威胁还常常来自于病人家属。发生纠纷后,“家属”对医护人员地进行人身攻击,是精神科护士面临的重大威胁。

2.4心理性危害

2.4.1 精神和体力的疲溃

精神科科护士与其他专科的护士一样,需要轮换不同的班次,饮食起居不规律。而且,长期紧张的脑力劳动和超负荷的工作状态,容易使护士产生烦躁、易怒、焦虑、抑郁,对工作产生疲溃感等心理问题。另外,精神科护士还要承受意外伤害的威胁带来的压力。蔡壮等研究表明,遭受过精神病病人暴力行为攻击的临床医护人员有明显的焦虑和抑郁倾向[5]。

2.4.2 消极悲观的心理

精神病医院内部重医轻护,护士继续学习和深造的机会较少。因此造成护士的心理不平衡,觉得前途渺茫,产生消极悲观的心理。

个人的应对能力差,患者和家属对护士的要求过高等均会使精神科护士的心理压力增高,产生不良的应激反应,高强度的压力可使其产生工作疲溃感,甚至出现心身耗竭综合征。

2.5 护患、医务过失纠纷

随着法律制度的健全和公民法律维权意识的增强,人们通过法律手段来解决医疗纠纷问题越来越多。精神科的护理工作由于工作的特殊性,如必要时应对病人进行约束的强势措施,常会造成病人及家属的不理解,从而引起护理投诉,进而导致医疗纠纷事件。

此外,精神科病人由于疾病的特殊性也较容易发生意外,而病人家属常常将这些意外的发生归咎于医护人员。据沈均等的调查显示[2],住院精神病人因自伤、自杀等引起的问题,86%的精神病人家属认为医院应该负全部责任。这些医疗纠纷常会给护士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

2.6社会性危害

由于社会对精神卫生的认识不足,人们对精神病人普遍存在恐惧和排斥的心理,甚至对精神卫生工作者产生偏见,尤其是精神科护士,导致精神科护理人员的社会地位低,被人另眼相看,病人及家属对精神科护士的要求也较苛刻,护士的工作常不被认可,护士的自我价值得不到的肯定与尊重,从而产生自卑、无助的心理。而有些精神病人由于治疗效果差、易反复发作,常不易得到病人及家属的理解,护士工作缺乏成就感。

3 职业防护措施

3.1 增强职业防护意识培训

加强管理加强临床护士的防护培训,定期对护士进行多种形式医院感染和专科职业风险知识培训,培训护理人员风险意识及抗风险能力,及时收集现在的和潜在的护理风险信息,改变护士的不安全行为。

3.2提高自身的保护意识

对严重兴奋吵闹的患者应及时地隔离,住易观察的小病室内.必要时遵医嘱使用药物。

3.3 提高职业防护技能,加强对病人病情的评估,重视行为干预

3.3.1 提高防护技能。应针对精神科护理人员意外损伤的情况采取相应的对策,加强护士安全教育,定期进行专业防卫技能训练,灵活运用与患者沟通的技巧,从而提高护士的防护技能。掌握与患者的沟通技巧及适当的应对措施,主动与患者沟通,尊重、关心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掌握患者的心理动态,与同事相互配合,最大限度地做到既保护患者,又不伤害到自己。进行健康教育宣传,使患者获得更多的精神卫生知识。

3.3.2 对入院时不同症状的患者进行针对性治疗。对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精神分裂症患者等,应重点观察,加强安全检查,必要时隔离病房观察,尽快调整药物治疗,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避免精神刺激,最大限度地减少攻击行为的发生,减少安全隐患。而对酒精所致精神障碍及抑郁症患者的安全隐患措施应建议有专人陪护,防止其自杀、自伤、自残行为的发生。对极度兴奋躁动,发生伤人、自伤的患者,给予适当的约束,但约束时要严格执行约束带使用的护理操作规程。

3.3.3 有效的治疗是减少攻击行为的关键[3]。30%的病人是在精神症状的支配下发生攻击行为[4],护士应及时给医生反映病人的病情变化,以便正确调整药物,尽快控制病情。

3.3.4 重视行为干预。引导病人多参加集体活动和工娱疗活动,如下棋、打扑克、听音乐、整理卫生等,既能丰富住院生活,又能分散其注意力,消耗旺盛的精力,从而减少或避免暴力行为的发生。

3.3.5 病人家属危害因素的防护:定期做好健康宣教。家属因缺乏相关的疾病知识,对病人的某些治疗、护理往往不能理解。利用讲座、工休座谈的形式给家属讲解疾病的相关治疗和护理,以提高家属对疾病的认知水平。

3.4 科学安排工作,改善护士工作环境

3.4.1 科学安排工作。合理安排护士休假、进修、学习、工作等。适当调整责任护士的人数,减少了护士的工作量。安排夜班和休息要合理,在上完夜班后应保证充分的休息时间,促进其体力和精神的恢复。学会自我调整,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及时调整心态,稳定情绪,保持健康的心身和平静的情绪。

3.4.2 改善护士工作环境,关心维护护士身心健康。医院尽量为护士提供空气清新、较舒适的工作环境;根据本科室的工作性质的特殊性,结合各个护士的工作能力和实际情况。机动地调节人员结构,灵活安排班次,使人力资源得以合理配置;同时注重护士良好心理素质的培育,鼓励护士参加积极有益的文娱、休闲活动,尽量保持有规律的牛活,调节自己的身心。

3.4.3 医院领导要支持护理工作。为护士提供多元发展机会,要建立激励机制,注重精神和物质奖励,调动工作积极性,发挥护士的主观能动性。减轻护士心理压力。护士外出进修机会较少,应尽量向院领导争取学习机会。

3.5 积极拓展知识领域,增强法律观念

3.5.1 在日常工作中,积极拓展自身的知识领域,经常分析不安全因素,对可能引起的护理纠纷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杜绝安全隐患,减少护理纠纷的发生。

3.5.2 加强法律法规知识的学习,做到知法、懂法、守法。经常分析临床护理工作中的隐患安全,采取积极有效的防范措施,最大限度保护患者的安全,减少医疗事故和纠纷的发生。

3.6 建立健全社会支持系统,努力提高精神科护士社会地位

通过多种渠道宣传精神卫生知识, 采取多种形式宣传精神科护理工作的重要性,促进社会各界对精神工作者的关注、理解、支持、尊重护士;医院管理者应实行人性化的管理,重视精神科护士的心理需求,征求护士的意见,缓解护士的心理压力,减少管理源性的身心疾病,并注重精神和物质奖励,调动护士工作的积极性。同时与患者家属多沟通,取得家属理解。

综上所述,精神科护士不仅要与其他专科护士一样面对工作强度的压力和职业暴露的威胁,还需要承受更多的来自于生物、物理、意外伤害和社会性的危害,需要护理工作者及其管理者通过培训,提高精神科护士的职业防护意识,加强对病人病情的评估,及时发现及处理病人的暴力倾向,同时加强对社会的宣传,提高大众对精神科医护人员的理解和支持,缓解其心理压力。护士在平时必须加强业务知识的学习,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素质,在工作中工自律、谨慎,才能降低职业性危害对自己的影响。

参 考 文 献

[1]陆爱益 住院精神病患者攻击行为的相关性分析 [J].中外健康文摘,2009年27期.

[2]罗小年.关于住院精神病人损害事件责任讨论的几个问题[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02,28(3):223.

[3]张月香,刘桂霞.住院精神病人攻击行为因素分析与护理对策[J].山东精神医学,2003,16(2):112.

篇7

攻击是任何形式的有目的伤害另一生物体,而该生物体所不愿意接受的行为。攻击行为包括:躯体攻击、语言攻击、物体攻击和自身攻击[1]。攻击的极端形式称为暴力行为,可造成严重伤害或危及生命[2]。住院精神病人由于受其精神症状或其它诱发因素的影响,常常突然发生直接伤害他人或物体的攻击行为,对患者本身、他人及周围环境可能造成不良后果。对攻击行为的识别及处理,是精神科医护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分析住院精神病人攻击行为,掌握其发生的规律、特点及心理状态,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可减少对自身、他人造成的伤害,减少医疗纠纷,维护良好的住院环境。近年来精神医学界对攻击行为的分析和护理做多方面的探讨,现综述如下。

1 患者特征

1.1精神疾病类型 住院精神病人由于受其精神症状的影响或其它诱发因素的影响,常常发生攻击行为,目前较为一致的结论是精神分裂症病人攻击行为发生率最高,达49.38%-80%[1,3],其中尤以偏执型精神分裂症分裂症更为常见(占75%)[4];其次情感性精神病,癫痫性精神障碍、分裂样精神病、酒精中毒性精神障碍、神经症、人格障碍和精神发育迟滞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攻击行为发生报道。

1.2 攻击行为病人临床特征 比较一致的观点是攻击行为的发生与精神症状高度相关[3,5],最易出现攻击行为的精神症状是幻觉妄想,占所有精神主导症状的35%-45%,这类病人高度危险,他们常常有明确目标,周密计划,并且不轻易暴露自己的妄想内容;其次是情绪不稳定,易激惹、敌对猜疑、思维障碍、被强制入院、拒绝治疗及检查等是攻击行为产生的高危因素。而攻击行为发生时,97%的病人是缺乏自知力的[6],以上提示入院时表现兴奋、烦躁、情绪不稳、拒绝住院、易激怒、敌意、不合作、治疗医从性差、不承认自己有病及具有有关精神病性症状的病人易发生攻击行为。

2 攻击方式

由于精神科病房对危险物品管理较严格,病人很难得到施暴工具,所以病人攻击行为的方式主要有徒手攻击(包括拳打脚踢,卡勒颈部、咬人、扯头发、啐口水 、企图及言语性攻击,如:威胁性言语、辱骂、下流言语等)占62.01%-86.67%,其中以拳脚相加多见,言语性攻击常常早于人身攻击;其次为日常生活用品、危险物品攻击(如牙刷、口盅、痰盂、扫帚等)[3,5,7]。男病人的攻击行为多为伤人、自伤、毁物、威胁要打要杀、粗言谩骂、猥亵;女病人的攻击行为多为抓对方头发、咬人、踢人、辱骂、啐口水、摔盆碗、泼水等[8,9]。

3 攻击主要对象

由于精神科病房具有相对封闭的特点,病人攻击行为的对象多为与其有密切接触史的医护人员、病友、家属或陪护、病房工勤人员等,尤其以医护人员受攻击的频率最高,居攻击者首位,资料显示:医护人员占攻击对象的41.66%-68.3%、病人或家属及其他人员占8.34%-31.7%,在病人的攻击对象中,工作人员占首位,,而护士所占比例又最高,可见医护人员成为精神病人的主要攻击对象[7,8,10]。

4 发生攻击行为时间

据统计,住院精神病人的攻击行为发生时间多在入院后的1个月内,发生率占90%,入院1周内发生者近半数,入院半个月以内占56.67%,0.5-1个月占41%;入院1个月以上占3.33%,发生攻击行为的具体时间:白班(30.73%-37.3%),中晚班(28%)>上夜班(21.4%~49.32%)>下夜班(16.43%-19.8%)[5,10,11]。

5 诱导因素

精神病人的攻击行为除受病理因素影响外,环境因素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研究发现过度拥挤,缺少独处,闲散无事可能导致攻击行为[12]。刘克礼[13]报道过分拥挤增加攻击行为的可能性,精神分裂症尤其如此。精神病人多数不承认有病,被骗或强制住院,以及对医院环境陌生,作息制度不适应,饮食不习惯,进出不自由,有被监禁的感觉,因此产生紧张恐惧被害情绪而出现攻击行为[14]。此外医务人员的强制手段(如对病人进行保护性约束)与病人的攻击行为有密切相关[15]。医务人员服务态度与沟通方式不恰当,如病人提出的合理要求没有得到满足,说话态度生硬、粗暴或与病人争辩、有意等,环境存在可攻击他人的物品,如扫把、拖把、碗筷、椅子等均是造成病人攻击行为的因素,应引起精神科医务人员的高度重视。因此提示,病房环境的布置及执行治疗护理时,尽可能宽松一些,需全面考虑安全管理,这样可减少攻击行为的发生或至少使攻击行为的模式有所改变。

6 攻击行为发生的征兆评估

病人在出现攻击行为前常常表现为不信任他人,怀疑一切,情绪不稳,目光中露出敌意,挑剔,骂人,无理要求多,坐立不安,活动量较平时增加,拒绝住院和治疗,存在精神症状如幻觉、妄想、意识障碍等。

7 防范措施

7.1 加强病房的安全管理

良好的组织管理工作不但是一项积极的预防措施,同时也是预防攻击行为的重要手段[16]。由于住院精神病人攻击行为的突发性、危害性和不可预测性,所以建立健全的各项规章制度、技术操作规程、岗位职责、应急预案和完善安全管理,杜绝危险物品进入病房,值班人员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及认真落实岗位职责,是防范病人攻击行为的保证。

此外,创建一个安静、安全、美观、舒适、整洁的休养环境。对有攻击行为史或现有暴力行为征兆的病人安置于安静、宽敞的隔离室内,不安排竞争性的工娱活动,遵医嘱及时给予保护性约束,病人的活动在工作人员的视线范围,均是攻击行为的防范措施。

7.2 全面掌握病人的诊断、病情、治疗、护理及心理状况

要全面地了解掌握入院病人的病情,认真做好入院评估,全面准确评估病史及症状变化情况[17],对其治疗及存在的护理问题要全面掌握,根据具体情况切实落实各项护理措施是防范攻击行为的基础。及时把病人的攻击倾向告知医生,以便及时有效进行医疗处理,并认真落实交接班制度。

7.3 健康教育

根据病人病情的不同阶段,有针对性的向病人进行健康教育,如入院初期,向病人宣教住院须知、安全制度、有关检查内容及检查的注意事项;病情稳定期,向病人宣教患病的原因、症状、治疗、预后及预防,使其正确认识疾病、安心住院、配合治疗,提高治疗的依从性,并指导其学会控制情绪,分散注意力,转移攻击行为的方法,用正确的方式、方法来宣泄自己的情绪[18]。出院前期,向患者宣教出院后的注意事项如坚持按医嘱服药及其目的,参加有益的社会活动,定期复查的重要性等。

7.4“ 以人为本”的人文护理

在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中,传统的服务观念已不适应,张静怡等[19]所采用的整体护理干预方法,从社会、文化、生理和心理的需要出发,考虑病人的健康问题,解决病人的实际需要,从而稳定病人的情绪,控制攻击行为的发生,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如为病人创造与家属沟通的机会(电话联系,探望),为病人提供喜爱的食品,为病人提供展现自我的机会(读书活动、演讲、谈心得、书法,手工制作、唱歌、跳舞、仪表整理、劳动等,并给予奖励),为病人创造节日的氛围(逢节日到来有问候声及祝福声,并召开公休座谈会议等),根据冬夏季节的变化,分别为病人提供防寒保暖措施及防暑降温工作。在护理工作过程中,正确对待精神病人的言行,做到打不还手,骂不还口,尊重病人的人格,文明服务。

7.5 行为干预[20]

要重视引导病人多参加集体活动、工娱疗活动及文体训练等。如下棋、打扑克、搞卫生、做操、书法、朗诵等,这样既丰富住院生活,又能分散注意力,对病人的努力和恰当表现,给予及时的鼓励和表扬。鼓励病人强化自我,使其改变行为方式,发挥最大的潜能,培养自己逐渐表达出社会能接受的态度,并给病人提供可模仿的角色榜样。对已发生攻击行为的病人,要尽快控制场面,疏散围观病人,转移被攻击的对象,应设法转移病人的注意力的同时称其不备多人快速对病人采取保护性约束,约束前病人告知保护的目的,并严格执行保护性约束制度,以减少因隔离约束引起病人消极的一面。

7.6 注重岗前培训及在职教育,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及防范措施

加强对各级各护理人员的培训及教育。培训内容有:职业道德规范,精神疾病的临床表现、接触病人的方式方法、各种相关防范措施、安全管理制度、相关法律法规学习等。经常开展各种安全意识教育和防范暴力行为知识学习,进行专业防护训练,掌握各种有效技术,包括言语、行为等综合有效措施,及时预防和制止病人暴力行为的发生[21]。

综上所述,作为精神科护理人员应牢固树立安全防范意识,全面了解分析攻击行为的特点,采取积极有效的防范措施,才能最大限度的防止或减少攻击行为的发生。

参 考 文 献

[1]王小平.攻击行为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精神病学分册,1995,22(1):23-27.

[2]Kaplan HI l Comprehensive Textbook of Psychiatry 4th ed.Vo1.1, 1985.

[3]张有成,鹿存芝.60例男性住院精神病人攻击行为分析[J].宁夏医学杂志,2006,28(11)844-848.

[4]沈云梅,黄国秀,等.精神病人产生攻击行为的特点及其对策[J].四川精神卫生,2002,15(3):180.

[5]黄月新,许贞琼.精神病人对护士进行攻击行为的相关因素调查与分析[J].四川精神卫生,2003,16(4):247.

[6]钱志萍.精神病人攻击行为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中国医学研究与临床,2007,5(6):51-52.

[7]霍桂芹,党伟.住院精神病人攻击行为因素分析及防护[J].中国保健,2006,14(16):79.

[8]危雪芳,谢小青.住院精神病患者攻击行为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11):2675-2676.

[9]穆世铭,高光平.谢小青.精神病人攻击行为的临床特点及护理干预[J].现代医药卫生,2003,19(5):645.

[10]杨颖,刁俊荣.121例住院精神病人攻击行为的调查结果分析[J].中国民康医学杂志,2005,17(12):741-742.

[11]王志英.住院精神病人发生危险行为因素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1995,30(2):80-83.

[12]Davis.住院精神病人的暴力行为[J].国外医学.精神病学分册,1992,19(1):35.

[13]刘克礼.精神病房内拥挤与攻击行为的关系[J].国外医学.精神病学分册,1992,19(2):115.

[14]武艳红,郭志芳,樊献丽.住院精神病人攻击行为分析及护理对策[J].护理研究,2003,17(7):848-849.

[15]卜永霞.住院精神病人攻击行为因素分析及护理[J].泰山医学院学报,2002,23(3):298-299.

[16]于庆波.精神医学与相关问题[M].长沙:湖南科技出版社,1986:155-158.

[17]陈常玉,郭丽,陈维香.住院精神病人暴力行为特点及护理干预[J].山东精神医学,2001,14(1):67.

[18]丁宝坤主编.护理心理学.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0:145—149.

[19]张静怡,冯风莲.整体护理对控制精神病人攻击行为的防范效果分析[J].宁夏医学杂志,1999,21(9):573-574.

篇8

关键词:精神病人;康复期;失眠;护理

失眠是指从睡眠开始的入睡障碍和睡眠的维持障碍。失眠包括入睡困难,清晨觉醒过早,睡眠时间短,睡眠中断,白昼睡眠过多(1)。失眠给患者的身心健康带来困扰,使人的生理节律紊乱,活动能力降低,严重影响康复。我们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发现精神病人急性症状控制后,他们面临着诸多的问题;自卑感、行为退缩、残留症状、受到社会歧视、精神压力非常大,容易导致失眠(2)。遂采用问卷调查方法,了解82例康复期精神病人的失眠类型,失眠的相关因素,找出具有共性的问题,探索失眠发生的应对措施,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指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研究对象为2005年1月至2010年1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康复期失眠病人。将精神症状控制,病精好转后仍有失眠者82例。男38例,女44例,平均年龄35.62±12.81,文化小学18例,初中36例,高中(中专)19例,大专以上9例。职业农民48例,工人4例,教师11例,学生2例,干部2例,自由职业4例,无业11例。平均病程4.82±3.36年,疾病诊断按CCMD—Ⅲ标准,诊断为精神分裂症43例,情感性精神障碍28例,癔症9例,脑类所致精神障碍2例。

1.2 调查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方法,自行设计调查表,并通过对20例病人预调查后进行修改,成为正式问卷,问卷分两个部分(1)一般资料。(2)康复期精神病人的睡眠状况,重点是失眠的类型及影响睡眠的因素。

2 结果

2.1 失眠类型

2.1.1 入睡困难

82例失眠者中有42例,从想要入睡到实际入睡所用时间超过1小时,占51.22%。

2.1.2 早醒

36例病人早晨觉醒比正常时提前2小时以上,醒后即不能再入睡占43.90%。

2.1.3 不能熟睡

有34例病人陈述有轻微的响声刺激便会醒来,一夜睡眠中醒来达2次以上,占41.46%。

2.1.4 睡眠时间缩短

虽然有充裕的时间,但一夜合计睡眠少于5小时有32例,占39.02%。

2.2 影响因素

影响睡眠的因素及排列顺序见表1。

3 康复期精神病人睡眠障碍的护理

3.1 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

入睡困难是康复期精神病人最常见的类型,就失眠分类而言,本组42例有入睡困难,超过一半以上,精神病人面对疾病的折磨,环境的变化出现入睡困难,针对这一点,我们首先努力为患者提供安静、舒适、安全的睡眠环境和创造良好的睡眠条件,睡前通风、控制室内温、湿度,工作人员做到四轻,病人床铺及设施整齐、干净,根据季节变化更换被褥。将兴奋躁动病人与恢复期病人分开,避免影响睡眠。在不影响治疗护理的前题下,尽量满足个人生活方式,尊重病人生活习惯,其次指导病人讲究睡眠卫生,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指导病人采取一些放松的措施、减轻心理压力的方法,通过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及相关知识的宣教,对他们睡眠的恢复起到促进作用。

3.2 建立良好的家庭关系

患精神病后造成对家庭、社会的危害和经济负担加重,特别是那些病发时对家庭带来极大伤害的病人家属,对病人有显著的排斥,因此有时病人正常的需求都被家属拒绝,甚至还有恶语中伤。针对这些情况,当病人恢复自知力后及时辅以家庭干预,精神科工作人员要及时将疾病的有关常识向家属讲清楚,以求家属的理解,营造良好的家庭气氛,家属要正确对待病人,善于化解矛盾,鼓励病人正确对待疾病。住院经费问题是许多病人不能回避的现实问题,提示我们应站在病人角度合理安排其住院费用,让他们少一分担心,多一点放心。我院院领导非常重视病人住院费用问题。为提高病人的报销比处四处奔走,报销比例达70—75%。提供民政救助,困难患者有村上证明医院减免10%的住院费用,特别困难者还增加减免比例,这样可以尽量减轻经费问题带来的压力,使他们安心入睡。

3.3 采取社会心理干预措施

恢复期精神病人的最大难题,在于社会功能的恢复,我国精神卫生知识的宣传和普及相对滞后,精神病人得不到应有的关爱,甚至还受到不公正的歧视,致使许多病人无法触入社会生活,出现消极、悲观情绪,到致失眠,我院通过保山日报科普栏目、保山广播电台、168心理咨询电话、墙报、黑板报、节假日到市区街道,向社会广泛宣传精神卫生知识,向各级政府及社会各阶层不懈地宣传精神病防冶康复的重要性、消除偏见、关心精神病人,呼吁政府利用引导社会福利企业为精神病人提供尽可能多的职业康复机会,呼吁全社会理解尊重精神病人,使他们感到自己仍是社会的一员,从心理上走出疾病阴影,恢复健康心态,从而安心入睡。

3.4 健康教育的开展

为清除病人的紧张心理,及时了解病人睡眠情况及主观感觉,帮助分析影响睡眠的相关因素,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3)。我们结合整体护理工作,对病人进行疾病知识宣教,讲解失眠的发生原因,发展过程以及精神因素不良生活作息对疾病的影响,指导病人合理用药,培养良好的睡眠习惯,使其正确认识疾病,以积极的心态接受冶疗,解除患者紧张焦虑情绪,从而恢复正常睡眠。

4 讨论

精神病人病情缓解,自知力恢复后,大多不安心住院,同时又恐惧出院后受到歧视,有明显的无助和自卑,对前途丧失信心,并在以往冶疗过程中经过无数次失败,他们自感达不到亲朋、社会或自己的期望,心理经常伴有挫折感,个别病人对发病时的行为表现自责自罪,环境的改变,药物副反应都能使病人烦躁不安,因此出现失眠。为寻求较好的护理方法,我们对康复期失眠精神病人展开调查,通过调查分析,发现住院康复期精神病人的失眠与患者家庭、社会、医疗机构等因素有显著的临床意义,因此,第一要加强医疗机构自身的管理,认真落实医疗安全的各项措施,提高医护质量,在精神病人住院冶疗的全过程中都应密切观察,特别是对那些住院时间长,不安心住院,正常需求得不到满足,家属探视后,情绪发生变化的病人,应进行重点监护,健康教育,心理干预,在医疗制度,病房管理,要为病人创造一个安静、安全、舒适的睡眠环境。第二、做好精神卫生知识的宣传,全社会都应认识和尊重精神病人,努力协调好医、患、患者家属及社会四者之间的关系,对精神病人发病时病态的行为,要用医学的观点向家属解释,以求得家属对患者某些行为的谅解,积极配合治疗。第三、积极争取社会各界对精神卫生事业的支持,努力呼吁政府对精神卫生各项工作的重视,加大投入,不断改善精神病人住院环境,以利患者在治疗和恢复期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失眼作为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对康复期精神病人的体力,精力及机体的康复均带来了不利的影响,通过对82例康复期精神病人的失眠情况调查分析,使我们对本专科患者的失眠问题有了进一步认识,对康复期精神病人失眠患者应仔细分析影响因素,积极采取相应措施,从而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做好失眠患者的护理。

参考文献

[1]何晓明,李文涛,刘晶,等。睡眠障碍病人的护理。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1996,15(4):147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