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07 09:20:17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教师德育笔记,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中国古代先哲对德育时机的认识与研究
1.孔孟荀的德育时机思想
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在其启发教学实践中认识到了德时机的重要作用。所谓:“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只有当受教育者进入积极维状态,产生强烈求知的愿望时,是教育者进行启发教学的最佳教学时机;另一儒学代表孟子在《孟子・尽心上》中提到:“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孟子主张把道德教育建立在个体差异性的基础上;荀子在其教育名篇《劝学》中,提到了德育时机的问题“不问而告谓之傲,问一而告二称之嗜;傲,非也;嗜,非也,……”荀子这一观点表明教育者解惑要避免急躁和有意隐瞒,应注意观察受教育者情绪变化和神情气色从而掌握其心理变化,把握最佳的德育时机。
2.颜之推的德育时机思想
南北朝时期教育家颜之推在《颜氏家训》中提到“及早施教”的思想,并认为道德教育是受教育者教育内容的主要方面。他从受教育者幼年奠定基础和可塑性两个方面论证了受教育者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并认为受教育者早期乃教育的最佳时机。
3.张载的德育时机思想
北宋思想家张载认为:“洪钟未有声,由扣乃有声;圣人未尝有知,由问乃有知:‘如时雨化之者,’当其可,乘其间而施之。不待彼有求有为而后教之也。”张载强调德要“当其可、乘其间而施之”,即根据受教育者的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等身心发展状况采用与之相适应的教育方法,把握最佳时机对受教育者加以适时适当的引导。
4.朱熹的德育时机思想
南宋哲学家、教育家,理学思想的集大成者朱熹从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的目的出发,特别强调对受教育者进行道德教育,并继承了孔子的教学思想,提倡启发式教学,主张育者应注意把握时机,对受教育者进行启发诱导,激发受教育者求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他在注释《论语》中“不愤不启,不排不发”一章时说: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述其辞。
5.王夫之的德育时机思想
“因机设教”是明末清初杰出思想家王夫之所主张的“因材施教”教育思想中的一个重要原则,体现了其注重把握德育时机的思想。王夫之认为,“教者之所以教,学者之所以学,皆以因人心自有之机,而纳之于道”,也就是说教育者之所以能够施教,受教育者之所以能够接受教育,是因为在受教育者身心发展循序一定规律,并存在着接受教育的最佳时机。
6.陶行知的德育时机思想
我国近代教育家陶行知认为人的幼年时期是进行道德教育及人格培养的最关键期,指出“人格教育,端赖六岁以前之培养。”凡人生需之重要习惯、倾向、态度多半可以在六岁以前培养成功。换句话说,六岁以前是人陶冶最重要的时期。这个时期培养得好,以后只须顺着他继长增高的培养上去,自然为社会优良的分子;倘使培养得不好,那么,习惯成了不易改,倾向定了不易移,态度决了不易变”。
二、国外对德育时机的认识与研究
在西方,教育被视为一种人为善的活动,教育目的包括着德育意图。在古希腊,智者派的杰出代表的苏格拉底提出“认识你自己”、“美德即知识”・等命题。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美国著名教育学家、近代教育理论的奠基人之一杜威,认为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养成品德。
1. 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卢梭将人的受教育全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他认为道德教育主要是与人的情感相关联的教育,情感的问题主要是对人际关系的一种意识,是在儿童晚期随着对社会了解和接触需要的增强而突出出来的,所以道德教育的实施应该晚些,即对儿童进行德育的时机在儿童晚期。
2.德国著名教育学家康德把儿童受教育过程分为管束、教化及道德陶冶三个步骤。管束是防止本来就有的恶的本性膨胀,抑制天生的野性,保障善的本性向外显露;教化是要教育训练儿童知晓各种社会交往立身处世的礼俗,对问题有分析判断的本领。管束和教化都是为了儿童适应社会环境,在社会上取得较好的地位。第三步是道德陶冶,即教育的最高层次。管束和教化阶段的教育是道德陶冶阶段的基础,因此,道德教育的最佳时机是在儿童的管束和教化阶段之后。
审计模式是审计导向性的目的、范围和等要素的组合,它规定了审计应从何处着手、如何着手以及何时着手等方面。随着的,审计目的在不断变化,被审计单位的具体情况在不断变化,因而审计模式也在不断发展。审计模式通常可归集为详细审计模式、报表审计模式、制度基础审计模式和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四类。
(一)详细审计模式
详细审计模式是最早出现的审计方法模式。在审计发展初期,审计业务量不多,被审计单位受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经营规模较小,经济业务比较简单,更重要的是其财产所有权与经营权尚未彻底分离,财产所有者能够直接监督和控制受托经营管理者。因此,审计的主要目的是受财产所有者的委托对受托经营管理者是否存在错误舞弊以及有无贪污盗窃等行为进行检查,即查错防弊。与其相适应的审计方法是以凭单核对为重心,以财务数据的可信性为着眼点,对被审计单位的会计凭证、账簿、报表等会计资料进行全面、详细的检查,旨在发现会计处理方面的错误舞弊和财产盗窃行为。详细审计模式与当初审计的主要目的和被审计单位的特点相适应,基本上能够满足当时保证审计工作质量的需要。但其局限性也显而易见:费工费时,效率低下;审计仅仅局限于会计资料本身,难以保证资产的安全与完整。
(二)会计报表审计模式
会计报表审计模式的形成经历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资产负债表审计阶段。19世纪中叶,股份公司的兴起导致资本所有权和经营权的进一步分离,多数资本所有者成为股份公司纯粹的股东,完全脱离了对资本直接和日常的经营管理,但出于自身利益考虑,又非常关心公司的财务状况,希望通过及时了解公司的财务信息帮助做出投资决策。资本对产业资本更为广泛的渗透,使得股份公司扩大生产规模成为可能,而股份公司的有限责任性质在降低股东风险的同时,又相应加大了提供信贷资金的银行的风险。为加强信贷资金的安全性,银行开始关注股份公司的财务状况特别是其偿债能力,把它作为是否提供信贷资金的主要依据。由此,而然地产生了资产负债表审计,其主要特点表现为:审计对象由会计账目扩展到资产负债表,审计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检查资产负债表数据确定财务状况,审计报告使用人包括企业股东和债权人,审计方法也从详细审计初步转向了抽样审计。
第二阶段是会计报表审计阶段。20世纪20年代末爆发的世界性经济危机严重破坏了资本主义正常的经济秩序,使得企业纷纷倒闭。人们意识到资产负债表只是静态报表,无法反映企业在激烈竞争中的获利能力,也就无法反映其真实的应变能力,因而要求审计企业的损益表,从而由资产负债表审计阶段发展到了包括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在内的会计报表审计阶段。这一阶段审计的主要特点表现为:审计的主要对象是以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为中心的全部会计报表与相关会计资料;审计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证实企业会计报表所反映的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可信性;审计报告使用人从企业投资人、债权人扩大到包括证券交易所、企业监管机构和潜在投资人等在内的多方面的财务报表利益关系人;审计方法较广泛地采用了抽样审计;注册会计师审计的责任也同时得到了明确和加强。
尽管在会计报表审计阶段已较广泛地采用了抽样审计技术,但当时的抽样审计方法无论是样本选择还是抽样数量均存在较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注册会计师主要根据自己的经验和判断来选定样本。由于注册会计师的水平、经验和判断不同,在审计中很可能遗漏重大的差错和舞弊,不同注册会计师对同一审计项目得出的审计结果也很可能大相径庭,严重损害了审计的权威性和人们对审计的信任度。
(三)制度基础审计模式
注册会计师在长期审计实践过程中逐步认识到,如果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健全有效,则其资产安全性和会计资料准确性就高,会计上发生错误和舞弊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减少。而且,即使发生了错误和舞弊也能被迅速发现并纠正,这样,抽样审计结果的代表性就强,据此所作的总体性评价也就比较有把握。反之,抽样审计结果的准确性就会大打折扣。所以,运用审计抽样方法必须以被审计单位具有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为前提。与此同时,被审计单位出于管理需要,也开始逐步建立并完善其内部控制制度。这种主观认识的改变和客观条件的具备,使得制度基础审计模式在20世纪40年代应运而生。
制度基础审计要求注册会计师在审计中实施内部控制测试和实质性测试。首先从全面了解和评价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着手,将审计重点放在对被审计单位内控制度各个控制环节的审查上,然后根据了解和评价的结果决定实质性测试的时间、范围和程度,确定审计抽样的范围、重点和方法,实施实质性测试。由于健全完善的内部控制能够排除各种偶然因素对财务信息的,防止和及时发现舞弊行为或技术性错误,使被审计单位各项业务活动的发生和会计信息的产生建立在可靠的基础上,保证了抽样样本对总体的代表性,从而为保证抽样质量、降低审计风险提供了有效手段。正因为制度基础审计的审计重点明确,把企业内控制度及其执行情况作为重要的审计对象,极大地提高了审计抽样质量,因此可以说,制度基础审计在保证审计结论具有一定可靠水平的前提下提高了审计工作效率,并能够有效地帮助企业改善经营管理。
(四)风险导向审计模式
对于审计风险,制度基础审计有所涉及,但并不全面,更不直接予以处理。事实上,审计风险的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按照审计风险因素,每一项审计都存在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和检查风险,它们是最终导致审计风险存在的直接原因。而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和检查风险产生的原因则更为宽泛。比如固有风险的产生,既受到被审计单位某些账户和交易所特有的影响因素作用,又受到被审计单位所处行业和所在地区等诸多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它们是导致审计风险存在的间接原因。但制度基础审计过于关注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即控制风险,相对忽视了引发审计风险的其他因素和原因,未能做到有限审计资源的合理分配。正是出于弥合制度基础审计模式上述缺陷考虑,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得以产生。
风险导向审计以对审计风险进行系统的分析、为出发点,确定审计策略,制定符合被审计单位具体情况的审计计划,要求注册会计师不仅要对控制风险进行评价,而且要对产生风险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进行评价,用以确定实质性测试的重点和测试水平,确定如何收集、收集多少和收集何种性质的审计证据。风险导向审计包括审计风险评估、分析性复核、内部控制测试、交易业务实质性测试和余额细节测试等基本方法。其中审计风险评估和分析性复核方法贯穿于审计全过程,在审计计划阶段、审计实施阶段和审计报告阶段得到了广泛使用,使审计风险和整个审计过程更紧密地联系起来,使注册会计师能够重视产生审计风险的各个重要环节,从而也使审计过程成为一个不断克服和降低审计风险的过程,一旦认为审计风险已经被控制到可容忍水平的范围内,注册会计师就可以对所审计会计报表发表意见。应该说,由于风险导向审计模式要求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时刻关注、防范和化解审计风险,使注册会计师对审计风险由被动接受转化为主动控制,从而有利于降低审计风险,减轻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责任,缩小社会公众对审计作用的期望差;另一方面,在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下,只要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能够确信已经将审计风险控制到可容忍水平的范围内,即可对所审计会计报表发表意见,而无需继续其余的审计程序和工作,这又为保证审计效果、提高审计效率提供了新的思路。
审计模式选择
(一)以辩证、客观的态度正确认识风险导向审计模式
风险导向审计模式有其性和先进性。虽然它是在西方发达国家产生和起来的,但我们不能以经济发展水平和注册师行业发展水平的不同而否定该模式。我国的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20多年的历程,证券市场经过十多年的洗礼也已有一定的规模与。在跨国公司不断进入市场的同时,中国同样在不断地走出国门,向海外拓展业务。国际资本的流动也带动了注册会计师审计的跨国界发展。从这层意义上讲,审计是没有国界的。因此,中国审计准则的制定和颁布机构并未排斥风险导向审计模式,而是积极与世界审计与实务发展的潮流相适应。财政部颁布的中国独立审计准则在字里行间就已经或多或少地体现了风险导向审计的理念。如《错误与舞弊》、《内部控制与审计风险》、《审计重要性》、《性复核》、《持续经营》、《违反法规行为》、《与已审计会计报表一同披露的其他信息》和《了解被审计单位情况》等。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于2002年7月19日还颁布了《审计技术提示第1号——财务欺诈风险》,归纳了可能导致被审计单位进行财务欺诈,或者表明被审计单位可能存在财务欺诈的九个方面的因素,为注册会计师审计起到了很好的警示作用。不仅是政策层面,在审计实务界,也有一些国内会计师事务所在借鉴国际会计公司审计经验的基础上,自行开发了以风险评价为中心的审计程序。尽管如此,从行业整体分析,大多数注册会计师基本上仍按照详细审计模式或会计报表审计模式实施审计,把审计的主要精力放在具体交易事项或期末余额的细节测试上;大多数会计师事务所在观念上没有接受风险导向审计,更谈不上在实践中尝试和倡导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了。这反映了整个行业对风险导向审计这一审计模式认识上的欠缺。
当然,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同样也存在:一是自身尚未形成严密、科学的体系,缺乏必要的理论支撑;二是在审计实践中还缺乏有力印证。综观2001-2002年美国出现的一系列大型跨国公司财务舞弊招致的审计失败案例,大多是审计技术层面上的问题。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在尚未完全成熟的情况下被不恰当地大量运用,不能不说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
因此,我们对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应当持辩证、客观的科学态度,既不能拒之千里,又不能操之过急。在观念上要认同和接受这种审计理念,在行动上要循序渐进,通过实践逐步摸索、完善。
(二)针对不同的被审计单位选择采用不同的审计模式
每一种新审计模式的生成均有其深刻的原因和背景,均有其不同于原有审计模式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但新审计模式的产生,并不意味着原有审计模式的淘汰和消亡,而是意味着我们在实施审计时有了更多的审计模式可供选择。在实施审计时对审计模式的选择,不能脱离被审计单位的性质、规模等具体情况,不同的被审计单位应当适用不同的审计模式。在我国,可以考虑选择以下两种混合审计模式:一是以制度基础审计为主,风险导向审计为辅的混合审计模式;二是以会计报表审计为主,风险导向审计为辅的混合审计模式。
1.以制度基础审计为主,风险导向审计为辅的混合审计模式
跨国公司、上市公司、企业集团等大中型企业,通常其资产、资本和生产经营规模较大,经济业务比较复杂并且发生频繁,经营范围比较广,分支机构比较庞大、分散。因此,其正常的生产经营管理更多地依靠较为健全、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而非一个或数个经营管理者的直接指挥。对这类被审计单位,通常应当考虑选择采用以制度基础审计为主的审计模式,在保证审计效果的同时提高审计效率。
2.以会计报表审计为主,风险导向审计为辅的混合审计模式
中小型企业特别是小型企业,通常其资产、资本和生产经营规模较小,经济业务较少,业务流程简单,经营范围比较单一,管理层次很少,内部控制不太健全。通常应当考虑选择以会计报表审计为主的审计模式。
关键词: 网络交易 邮购交易 实体商店交易
网络技术的出现,破坏了传统经济体系的运作,创造出了新的交易方式,使得虚拟世界也能进行交易。新的交易环境与交易方式,导致市场上有人认为经济学已不敷使用,不能处理电子商务的经济问题,本文认为并非如此。发展电子商务的关键在于是否网络交易方式优于其它交易方式。问题的经济意义在于交易方式的改变与选择。忽略了交易成本,就无法回答交易方式选择的问题。
交易成本的改变影响交易方式的改变
(一)网络交易改变传统的交易方式
通过市场交易可以提高个人的效用,使得交易出现互利的结果,不过,以价格为依据在市场中达成交易,交易双方多存在使用价格机能的成本,换句话说,进行市场交易是有成本的。市场的交易成本指的是“为了进行一项市场交易,人们必须寻找他愿意与之进行交易的对象;告知交易对象与之进行交易的意愿以及交易的条件;与之议价并敲定价格;签订契约;进行必要的检验以确定对方是否遵守契约上的规定等”。市场上的交易方式有邮购、实体商店或电话下单等。电子商务的兴起,消费者可选择上网交易,也就是说,网络的出现可能改变大众的交易方式。网络交易,交易双方不用面对面,交易是在虚拟世界中进行。
(二)交易方式的改变与交易成本的改变
虚拟世界中的交易行为,以虚拟商店、虚拟对象与虚拟商品代替真实商店、真实对象和真实商品,交易双方通过网络达成交易条件的认定,以信用卡付款,商品的买卖非同时进行,交易主体会遇到很多新问题,因而,虚拟世界的交易不同于真实世界。例如:契约前:交易对象与商品的信息?交易对象的真实身份?虚拟商店是否诚实交易?虚拟商品是否真实?信用卡交易安全?网络信息传输安全?订契约:契约如何拟订?网络契约是对方发出?网络契约未遭窃取或修改?契约后:交货的方式?交易双方是否遵守契约规定?发生交易纠纷是否有法律保障?所以说,上网交易考虑的交易因素不同于其它交易方式,这就导致网络交易成本的变化,并影响消费者是否上网交易。简单地说,交易成本的改变影响交易方式的改变。
(三)交易方式的改变与技术进步
通讯技术未出现前,人与人的交易是面对面交易。电话普及后,人际之间,可通过电话互相传达信息,对于经常往来的商业伙伴,可经由电话下订单,但是这种方式受限于只能传输声音,不能应用于各种交易活动;同样地,传真机只能传递文书,不能应用于所有交易活动。个人计算机面世后,它可以帮助人们处理大量信息,不过,因特网技术未问世前,计算机之间犹如海洋中的各个孤岛,彼此不能互通往来。网际网络技术出现后,将各个计算机串连,使得大众可通过网络进行交易,这才兴起了至今仍在发展的电子商务。网络交易的发展,带动了上网机器设备(计算机、手机、信息家电)、网络频宽(电话、光纤网络、ADSL、cable modem、卫星通讯)、网络应用软件(ERP、CRM、SCM)、与网络上信息搜寻技术(信息人、智能型人)的进步。可知,交易方式的改变伴随着技术变动,二者相互影响。
三种交易方式交易成本的比较
市场上的交易方式不只一种,常见的有邮购、实体商店或电话下单。电子商务的兴起,使得市场上又多出了网络交易方式。不同的交易方式,订契约前、订契约及订契约后的成本各不相同,交易双方必将选择契约成本最低的交易方式进行市场交易。下文以消费者的角度,分析了消费者在选取网络、邮购或实体商店三种交易方式时面临的不同成本,并从交易成本的观点,对三种交易方式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
(一)订契约前的交易成本
1.网络交易的交易成本。搜寻商店与商品的信息成本;虚拟商店是否诚实交易的信息成本;网络不能提供嗅觉、味觉与触觉的信息成本;信息传输不安全的信息成本;消费者隐私权是否被侵犯的信息成本。
2.邮购交易的交易成本。搜寻商品的信息;邮购业者是否诚实交易的信息成本。
3.实体商店的交易成本。搜寻商家与商品的信息成本;experience goods商品性质的信息;credence goods 商品性质的信息;商店是否诚实交易的信息成本。
4.三种交易方式的比较。网络交易的有利点:降低搜寻商店与商品的信息成本。网络交易的不利点:较高辨识网络商店是否诚实交易的信息成本;网络不能提供嗅觉、味觉与触觉的信息成本;信息传输不安全的信息成本;网络商店是否侵犯消费者隐私权的信息成本。网络交易所需要的配合条件:有容易辨别网络商店诚实交易的方式;保护消费者隐私;防范计算机骇客危害网络信息的传输;保障信息传输安全。
(二)订契约时的交易成本
1.网络交易的交易成本:拟订契约成本;辨识契约是否真实、完整、与未被窃取或窜改的成本,以及契约是否为商家发出的辨识成本;议价成本。
2.邮购交易的交易成本:消费者以邮购的方式购买商品,可采用电话订购、传真订购或邮寄订购,付款的方式可选择货到付款、信用卡付款或邮政划拨。显然消费者与厂商进行邮购方式的契约行为,只要通过填写商品订单再传真或邮寄商品订单,或以电话告知商家订购那些商品与个人数据,之后选择三种付款方式的一种,经过厂商确认后,消费者便完成邮购契约的签订。也就是说,邮购签订契约的成本很低。
3.实体商店的交易成本。消费者上街购物,除了以货比三家的方式降低价格信息的不足外,还可以与厂商议价降低价格信息的不对称。因为货比三家搜寻价格信息的成本较高,消费者选择与厂商议价降低价格信息的不足,达到买到价廉的商品。相较之下,虚拟世界,比价的成本很低,使得商家不易对消费者进行价格歧视,进而降低消费者网络购物的议价成本。也就是说,与网络购物相比,真实市场交易的议价成本较高。
4.三种交易方式的比较。网络交易的有利点:较低的议价成本;拟订契约成本低。网络交易的不利点:辨识契约是否真实、完整、未被窃取或窜改的成本;契约是否为商家发出的辨识成本。网络交易所需要的配合条件:保障网络契约的执行;保障信息传输安全。
(三)订契约后的交易成本
1.网络交易的交易成本:取货成本;验货成本;商品延后消费的效用损失。
2.邮购交易的交易成本:取货成本;验货成本;商品延后消费的效用损失。
3.实体商店的交易成本:取货成本;验货成本与售后服务。
4.三种交易方式的比较。网络交易的有利点:数字化产品通过网络送货;网络上方便消费者查询送货状况以及商品保养或故障排除的信息。网络交易的不利点:实体商品延后消费;不能提供维修等售后服务;虚拟世界不能验货。网络交易所需要的配合条件:商家提供换货、退货或退款的保证;由实体商店提供维修等售后服务;发达的物流业。
基于交易成本考虑的交易方式的选择
(一)分析的假设
由于网络世界的法律与技术仍在不断的变化与发展中,所以消费者上网交易面临的不确定性也在变化,如果消费者的这些不确定不能降低,上网交易风险就太大。也就是说只有降低这些不确定性,消费者才可能上网交易。本文假设在安全的网络交易环境下,消费者如何选择交易方式。分析之前,要强调交易成本的主观性质。因为交易成本是主观的,所以,进行同样的市场交易,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交易成本,并且,不同人之间的交易成本是不能进行比较的(或者是说比较不同人之间交易成本的大小是无意义的)。再者,由于人们改变为网络交易方式的转换成本将愈来愈低,不会阻碍网络交易的进行。因此,我们认为,影响交易方式的选择主要在于不同交易方式契约成本的高低。
(二)邮购交易与网络交易的选择
假设在安全的网络交易环境下进行交易,如果消费者只有邮购交易或网络交易两种选择,对照二者订契约前的信息搜寻成本、订契约的成本与订契约后的成本,从上述可知,二者订契约的成本与订契约后的成本不相上下。然而,订契约前,网络交易搜寻合适商家与合适商品的信息成本较低,此时消费者将选择网络交易形式。换句话说,假设在安全的网络交易环境下,当消费者只可选择邮购交易或网络交易,网络交易的交易成本较低,消费者选择上网交易。
(三)实体商店交易与网络交易的选择
假设在安全的网络交易环境下,如果消费者只有邮购与网络交易方式,消费者选择网络交易,便不需再分析消费者有实体商店、邮购与网络三种交易方式,仅要继续分析消费者是选择实体商店交易或网络交易。换句话说,接下来的分析是,消费者会选择实体商店交易,还是网络交易?假设在安全的网络交易环境下进行市场交易,如果消费者可选择实体商店交易或网络交易,下面就这两种交易方式订契约的前、中、后分别进行分析。
1.订契约前。因为我们假设网络交易环境是安全的,所以订契约前消费者如果上网交易面临的以下不确定不会阻碍网络交易。网商是否诚实交易?信用卡支付是否安全?商家是否侵犯消费者的隐私权?不确定信息传输是否安全?因此,订契约前,网络交易与实体商店交易相比,不利网络交易的因素主要是网络不能提供嗅觉、味觉与触觉的信息,这就不利于消费者上网消费经验(日常)性物品(experience goods),除非这些商品供应商的商誉很好,或者消费者曾经重复交易。然而,上网交易搜寻合适商家与合适商品的信息成本却是较低的,换句话说,假设在安全的网络交易环境,在订契约前阶段,除了上网消费日用消费品之外,网络交易的交易成本较低。
2.订契约时。因为我们假设安全的网络交易环境,所以,订契约时消费者上网交易面临的以下不确定性也不会阻碍网络交易。契约是否真实、完整、未被窃取或窜改?契约是否商家发出?因此,订契约阶段,网络交易与实体商店交易相比,网络交易拟订契约的成本很低,不妨碍上网交易,并且网络交易比价的成本低或可形成集体议价,低于真实世界获取价格信息的成本。也就是说,假设在安全的网络交易环境,在订契约阶段,网络交易的交易成本较低。
3.订契约后。在订契约后阶段,消费者上网交易,无论是在家中接货或去便利店取货成本都不高,不阻碍上网交易。虽然虚拟世界不能验货,但是现在网商往往会提供消费者七至十天的验货期,如果消费者对到手的商品不满意,厂商承诺可以退货、换货或退款,这就降低了消费者的验货成本。此阶段上网交易剩下的不利因素主要是上网交易实体商品时,消费者会有延后消费的效用损失,以及网络商店无法提供保养维修的售后服务。因此,如果说实体商品延后消费的效用损失不大而且有实体商店配合提供保养维修的售后服务,就不会阻碍网络交易的进行。换句话说,假设在安全的网络交易环境,在订契约后阶段,如果实体商品延后消费的效用损害不大而且有实体商店配合提供保养维修的售后服务,那么,在订契约后阶段,网络交易的交易成本较低。
参考文献:
关键词:学而优则仕;美德即知识;孔子;苏格拉底;教育思想
中图分类号:G40-0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7)01A-0009-05
冯友兰曾在评价孔子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时说:“孔子的行为及其在中国历史之影响,与苏格拉底之行为及其在西洋历史上之影响,相仿佛。”[1]孔子是中国第一个使学术民众化,以教育为职业的“教授老儒”;苏格拉底则是希腊继“智者派”之后的“万世之师”。两者生于几近同时代的东西异域,其教育智慧却熠熠闪光,遥相呼应,体现着历史的共同性。不仅如此,孔子的“学而优则仕”和苏格拉底的“美德即知识”的观点所蕴含的教育意蕴也有其相似之处。然而,人们对孔子的“学而优则仕”和苏格拉底的“美德即知识”的认识却有失偏颇。有鉴于此,本文拟在阐释“学而优则仕”和“美德即知识”涵义的基础上进一步对两者进行比较,以期揭示其真实意义及其对当今素质教育的启示。
一、“学而优则仕”与“美德即知识”之内涵辨析
(一)学而优则仕
“仕而则学,学而优则仕”,出自《论语・子张》,为子夏之言。《论语》乃是记载孔子及其学生学习言论的著作,后人多据此推论,孔子主张“学而优则仕”,也可以说是提倡一种“读书做官论”。但笔者认为,此主张并非孔子的真实意思的表达。正确解读“优”和“仕”是明了“学而优则仕”内涵之关键所在。
1.“优”即丰厚
对于“优”的解释,目前主要有两种:一是“饶”,即有余力;二是优秀。对于“学而优则仕”中的“优”即“饶”的考证,主要来自于清代汉学家段玉裁的注释:“食部饶下曰‘饱也’。引伸之凡有余皆曰饶。诗《瞻卯》传曰:‘优,渥也。’笺云:‘宽也。’《周语》注曰:‘优,饶也。’《鲁语》注曰:‘优,裕也。’其义一也。引伸之为优游,为优柔,为徘优;《商颂》:‘布政优优。’《小雅》:‘既优既渥。’今本皆假优为之。”从中可以看出,“优”本意为饶,包含优裕、富足、丰富、有余力诸多义项。后人对“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进行注解时,大都将“优”解释为有余力。朱熹说:“优,有余力也。仕与学理同而事异。故当其事者,必先有以尽其事,而后可及其余。”而对“优”即优秀之意的考证,则甚为鲜见,而多用于现代的日常用语。
以上是从训诂学角度的考证。时代造伟人,伟人又推进了历史,从孔子所处的时代背景,也可以证实学而优则仕中“优”即丰厚的意思。诚如《论语》所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孔子一生的志愿和教授的初衷,乃是因目睹各种制度崩坏、“天下无道”,而期天下有道,故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可见孔子作为教师,心怀天下;教授徒弟,更关注其个人品格。他鼓励学生说:“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体现了一代教育大家对学生学习态度和德性的重视。
2.“优”不一定为“仕”
孔子的教育思想为“优”不一定为“仕”提供了依据。关于人性,孔子在中国历史上首次提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肯定了教育对人发展的重要作用;在教育对象上,提倡有教无类,认为不分贵贱贫富和种族,人人都可以入学受教育;在教育方法上,主张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从教育目的看,孔子重视君子的品格甚于从政。《论语・宪问》记载:“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犹病诸?’”由此观之,孔子培养的君子品格,对己能“修己”,对人能“安人”,以至“安百姓”。从孔门弟子来看,因材施教的结果并非培养的都是政治人。例如比较杰出的弟子各擅其长:“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由、子夏。”体现了教育影响的多样化。可见,“学而优则仕”强调的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的内圣之学,追求的是个体德性的养成,而并非是单纯以做官为目的。
(二)美德即知识
“美德即知识”是苏格拉底道德哲学的一个基本命题,他认为道德和知识是统一的。他把人类的道德行为全部归纳为理性的知识,主张在价值层面建立可靠的知识――“善”的知识。而智者派和现代情感主义则极力反对这种观点,他们认为任何道德判断都是纯粹的情感表达,体现了主体的情感、态度和意志,是主体性的而非客体的、事实的,也就是说,客体性的知识和主体性的美德之间不可能建立任何联系,进而认为美德不可教。这种观点或许有一定的道理,或许我们也可以从苏格拉底的哲学观及其身处的时代系统解读、深层理解“美德即知识”的内涵。
1.美德与知识
苏格拉底的哲学观与以前自然哲学家的观点不同:后者主要探讨整个宇宙万物即自然界的本性和规律,苏格拉底则提出“认识你自己”,将哲学观转向作为认知主体的人。在哲学活动中,力图探求合乎逻辑的定义,寻求普遍定义,这便是其理念论的雏形。“美德即知识”这一道德哲学命题也是以理念论为基础的,理念论在知识论上是一个逻辑的概念、系统的范畴。苏格拉底通过理念给事物下定义,对理论和实践进行理性的概括。苏格拉底的美德和知识便是在这个理论系统中来探讨和界定的,即美德和知识都属于逻辑的概念,两者有内在的同一性。
在苏格拉底看来,无人自愿为恶,人内心深处都有一条无法逾越的道德原则,尽管人们自身并不知道,却可以凭借这条原则衡量某一行为是否属于美德。“美德(arete)在希腊文中原指事物的特性、品质、特长和功能,即使一事物成为该事物的本性”。[2]而人的美德就是人之为人的本性,这种美德或类似于中国古代孟子之“人之四端”,即“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另外,当苏格拉底在开导美诺“什么是美德”时说道:“美德,不论他们有多少种不同,如何不同,他们都有一种使他们成为美德的共同本性,而要回答什么是美德这一问题的人,最好着眼于这种共同的本性。”[3]
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中的“知识”,并非指自然的具体知识,而是指人能够认识自己的本性。它不同于感受、意见或者经验,而是整个世界理念的知识、善的知识、自我的知识,是一种理性的必然真理。从苏格拉底的对话可知,所谓的“知识”是一种定义性的逻辑知识,他试图从逻辑概念方面来探讨各种范畴的意义,认为这种“意义”是事物的本质,是永恒的、不变的,把握了这个“意义”,也就把握了真理、得到了真知识。[4]
2.美德是可教的
建立在理念论上的“美德即知识”这一命题,说明了美德的本性是知识,人的理智本性和道德本性是同一的。这种同一性为美德的可教性提供了前提条件。美德是否可教主要体现在苏格拉底的《美诺篇》中。苏格拉底指出:只有当美德是知识时,它才是可教的;而且如果美德是知识,那么美德就是可教的。所以“美德是知识”是“美德可教性”的充分必要条件。另外,关于美德是否是知识的问题,苏格拉底认为,美德的共同本性就是知识,人的理智本性贯穿在道德本性之中,因此,不管是作为部分还是整体,美德都是智慧,都是知识。至此,“美德是可教的”这一命题得以成立。人可以通过学习获得美德,也可以通过教育改造社会。通过理智的道德教育,让社会发展建立在理性的道德价值基础之上,从而谋求合理的社会秩序和社会生活,正是这种信念,才使苏格拉底成为一名教师。
由此观之,“美德即知识”是建立在对美德本质探讨的基础之上,美德的本质是普遍的、一般的,是可以教授可以学习的知识。
二、“学而优则仕”与“美德即知识”之比^
在明辨“学而优则仕”与“美德即知识”涵义的基础上,为进一步了解两种观点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下面拟从教育目的、教育过程、教育方式三方面对其进行比较分析。
(一)教育目的:以德为根与德性为先
孔子生于春秋战国末期,当时天下无道,社会动荡,道德沦丧,诸国战乱越礼。孔子也徘徊惆怅,积极寻求一种社会剂,以期有一天“社会有道”,运行“礼”的秩序,推行“仁”的政治。《礼记・学记》说道:“古之王者,建国军民,教学为先。”《学记》云:“发虑宪,求善良,足以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5]为“化民成俗”,解决社会问题,孔子将目光聚焦在教育上。主张培养德才兼备的君子,希望通过知识分子来挽救危难。孔子认为个人修养的丰厚是成为君子的前提条件:“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三方面的修养都必要。这一点和《学记》对于教育的要求有异曲同工之妙:“君子曰:大德不官,大道不器,大信不约,大时不齐。察于此四者,可以有志于本矣。三王之祭川也,皆先河而后海,或源也,或委也,此之谓务本。”孔子认为:“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学而优则仕”体现了孔子的教育目的既着眼于社会的发展,又关注个体德性的丰厚;在两者的逻辑关系上,主张为学之道务求其本的教育目的观,对当今的教育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与孔子相似,苏格拉底对教育的关注也是源于当时的时代背景。然而不同的是,苏格拉底居安思危,见微知著。他虽身处繁荣的雅典都城,却心系整个希腊城邦:“农民破产,田园荒芜,整个城邦一幅动荡、衰败的景象。”[6]加之智者派的个人主义、相对主义极度泛滥,更加剧了社会意识的混乱。当时的哲学流派关注的焦点主要是自然科学,而较少关注社会伦理。其眼观之而心忧之。苏格拉底也曾学习自然科学,但是认为自然科学并不能解决当时的社会问题,故将哲学研究的视角从自然拉向伦理,主张关注伦理问题。他认为必须通过教育来使城邦人民获得美德,解决社会道德沦丧的问题。“美德即知识”的观点为美德的学习提供了理论基础,而对于城邦人民的美德要求,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做了进一步的发展,认为教育的最高目标应该是培养哲学王――智者们的教育只能将人引向歧途,教人争辩,争权夺利;而教育的目的在于引导人们灵魂的转向,认识“善的理念”,培养人的德性。
孔子和苏格拉底是世界上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一个是中国的“圣人”,一个是西方的“智者”,面对不同的国家境遇,他们做出了相同的选择――教育。通过比较“学而优则仕”和“美德即知识”,发现教育目的有其异曲同工之妙:社会本位,德行为先。
(二)教育过程:启发诱导与动态生成
“学而优则仕”,那么怎样在教学过程中达到修养丰厚呢?从宏观上看,孔子将这一抽象概念用“仁”和“礼”具体形象化,即君子之“仁”主要表现在日常“礼”的具体行为中;从微观的教学过程上看,主要表现在机智动态的教学过程。首先,在教学组织形式上,孔子在固定的场所收徒讲学,采用一问一答的对话教学形式;其次,在回答学生问题时,孔子注重教学时机的把握,关注学习知识的意义生成,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如子贡与孔子的一段对话: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欤?”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然而,在教学中也会出现不能举一反三的情况,这时,孔子则针对学生不同的资质、不同的学习领悟能力,给予不同的教育,或点到为止,或层层深入,体现出教学方法的因材施教。统观整个教学过程,为达到“学而优”,孔子的教育过程体现为动态的对话和交流,通过捕捉有效的教学时机,循循善诱,促进学生自觉领悟。
“学而优则仕”的君子观念为混乱的社会秩序树起了一面道德的旗帜,加之孔子的聚徒宣讲,君子之风迅速扬起;而在个人主义盛行的希腊,宣扬“美德即知识”,教导城邦公民学习美德的苏格拉底虽兢兢业业,奔走呼号,却处处受阻,困难重重。苏格拉底认为,无人故意为恶,之所以为恶是因为无知,因而提出“美德即知识”。他认为孝道、友爱、勇敢、正义等只是美德的内容,是美德的具体表现形式,我们应该超越这种形式,找到永恒的、普遍的、本质的美德知识,教会城邦人民学习这样的知识,就会成为一个有美德的人。为寻求美德真理,他奔走辩论,实践自己的“产婆术”。在辩论时,他先对对方的发言提出提问,并不断追问,迫使对方陷入自相矛盾,然后再帮助提问者找到答案,从众多具体的事物中找出共性、本质,最后进行归纳定义。整个过程是一种动态的辨证过程,在辩论刚开始时,对方并不知道论辩话题的本质是什么,在不断的追问问题、产生矛盾、纠正观点、归纳概括的过程中,才找到了相对本质的、终极的、具有普遍意义的结论。苏格拉底在这种思想的交流和碰撞中不断寻求归纳和定义,不断寻求美德的本质,其对美德的寻求过程也是其教育的过程,教师通过追问和帮助解答矛盾,使教学过程富有张力,在动态中促进知识的学习。
比较孔子与苏格拉底的教育过程,两者都体现出教育过程的生成性和动态性,较为关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时机的把握。
(三)教育方式:情理分殊与各具特色
“学而优则仕”体现出的教育指向是“学而优”然后去做事,是一种从抽象概念到具体行为的指向。孔子主张“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学而》),即要求首先做一个品行符合道德标准的社会公民,然后再去学习文化知识。在孔子的教学中,道德教育没有专门的学科,而是通过文化知识的传授灌输道德观念,以文化知识学科教学服务于道德教育。[7]而文化知识学科,即《诗》《书》《礼》《乐》《易》《春秋》,注重现实的人事,通过教和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文化知识来实现君子之教。如《学而》中子夏之言:“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可见学生对于君子的理解体现在日常的行为中,体现在“事父母”“事君”“与朋友交”等形象可感的具体行为中,而不像苏格拉底那样把各种各样的美德形式归纳定义为普遍的真理和定义。以此为起点,后世文人也多以演绎法讲道修身。例如,《礼记・大学》中的表述:“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体现了严密的演绎逻辑。可以说,以孔子的“学而优则仕”为代表的这种演绎逻辑为我国人文学科综合演绎思维提供了科学的方法,形成了独具东方特色的重演绎思维的民族文化传统。
相较于孔子,苏格拉底的“美德即知识”则呈现出相反的思维形式,集中体现在他的“产婆术”中。产婆术又叫定义法,也叫概念辩证法,一般包括讽刺、助产、归纳和定义四个步骤,实际上是一种从个别到一般的归纳论证方法。也就是说,苏格拉底的教育指向是一种从具体到抽象定义的分析思维。定义法对于经验知识的定义得到了大多数学者的认可,然而对于美德知识,定义法是否依然奏效,至今是学者们争论不休的话题。受到时代的限制,苏格拉底选择求助于“精灵”来完成其对“美德即知识”的追求。在独具理性能力的现代人看来,这种选择或许不是最佳解决途径,但是不可否认,“苏格拉底是将希腊哲学推向全盛高峰的开路人,由他倡导的理性主义传统成为西方哲学和科学的主流,一直影响着西方全部文明”[8]。正如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中所强调的,“有两件事可以公正地归于苏格拉底,即归纳论证、普遍性定义,这二者都是科学的出发点”[9]。
比较孔子与苏格拉底的“学而优则仕”与“美德即知识”,两者同工却异曲:教育目的和教育过程关注的焦点惊人地相似,但具体教学方法中的思维逻辑却迥异:孔子的启发式教学是从一般到个别的感性思维,苏格拉底的“产婆术”则是从个别到一般的理性分析,二者相去甚远。东西方各具特色的民族思维习惯和文化传统或许可以从此找到源头。
三、“学而优则仕”与“美德即知识”对于当代教育之启示
(一)教育成人之道,首当以德为本
比较孔子与苏格拉底两位圣人,孔子是在沧海横流的乱世,提出“学而优则仕”,欲砥柱中流,挽狂澜于既倒;苏格拉底是在歌舞升平的治世,提出“美德即知识”,欲防微杜渐,扶大厦于将倾。[10]不同的境遇中,他们选择了同样的焦点――教育,主张为学之道,以德为本。以史为鉴,反观现实,人民物质丰裕,社会安定有序,而人们对于“学而优则仕”的追求却出现异化:过于看重高分数、高升学率,追求出仕为官,而轻视德性之教。《论语・学而》篇说:“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要求孝弟谨信、爱众亲仁为先,学文为末,本末不能倒置。我们生于繁华治世,对教育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为学之道的根本――德性,更应有更高的追求。
(二)善捕教育时机,注重意义生成
孔子的启发式教学和苏格拉底的产婆术,或反诘追问或启发诱导,或笑而不语或循循善诱,其辨证变化的教学艺术,至今仍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反观当今的课堂教学,有的老师极其认真负责,为学生准备好所有的问题和答案,上课学生回答问题,直接告知错误与否,然后将标准答案毫无保留地呈现给学生。不可否认的是,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在比较短的时间内教给了学生某些知识,但却忽视了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素质教育是时代的要求,独立性、创造性思维是其关键要素。追溯孔子、苏格拉底动态的教学过程和智慧的教学方法,或许可以给我们一些启示:首先,教师要对整堂课的教学重点、教学目标、教学进程与动态有整体的把握,以便把控教育时机。其次,教师应该慧眼慧心,善于捕捉,用心观察,用心感知,在课堂细微的矛盾和冲突中准确预知和果敢决断,因势利导,实现课堂教学意义生成。最后,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思维动态,愤悱启发,给学生留有时间思考,这样的教学虽慢一点,但是对学生思维的培养是有益处的。
(三)强化理性思维,追寻情理和谐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孔子的“学而优则仕”和苏格拉底的“美德即知识”包含着深邃的哲学思辨思维和科学严谨的理性分析逻辑,他们在教育学生时不仅传授学生知识,而且锻炼了学生的思维。不同的是前者偏重感性思维的锻炼,后者偏重理性分析能力的培养。当今是一个知识信息更新越来越快的时代,强调知识积累的传统教育已经不适应时展的需求,应该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而学会学习的基础便是形成思维能力。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人的感性思维和演绎能力较西方稍强,但是在理性分析能力上则偏弱,因此素质教育中应该强化理性思维的训练,追寻情理和谐的逻辑思维。
参考文献:
[1]冯友兰.中国哲学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60.
[2]周采.外国教育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53.
[3]邓晓芒.苏格拉底与孔子的言说方式比较[J].哲学动态,2000(7).
[4]~秀山.苏格拉底及其哲学思想[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81.
[5]刘震.《学记》释义[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4:1.
[6]滕大春.外国教育史(第一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47.
[7]孙培青.中国教育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34.
[8]汪子嵩.希腊哲学史(2)[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97.
韩国的小学英语教育采取沟通式的教学方法,采用以对话、游戏、戏剧为主的课本或教材。针对一、二年级的学生设置了一些简单的非正式的英语活动。从小学三年级开始,英语就是所有小学的国民公共基础课程中的重要科目。韩国也投入大量的资金,倾力推行英语教育,韩国想要落实国际化政策与国家发展,只能从教育改革中提升全民英文能力,才能使自己国家跻身国际化之列。看到日、韩小学英语教育的现状,我国作为向国际接轨的发展中国家,从20世纪初开始推行小学英语教育,2001年中国教育部下达了从2001年秋季开始全国各地小学开始开设英语课程的规定,次年全国的小学基本都开设了英语课程。当然,这只是大部分地区,一些偏远的山区根本没有能力开设英语课程。
大部分地区都是从三年级开始设立英语课程,当然,一些比较发达的地区是从一年级开始。甚至在一些发达城市,双语幼儿园也比比皆是。英语教学的水平是通过课堂质量体现的,但是,教育部下达的文件中,给英语的课时只有百分之六到百分之八,与日韩相比,中国小学英语教育的课时较少。另外,小学的英语教师,尤其是县城小学英语教师,大多数都不是英语专业毕业,且绝大多数的小学没有配备外教,学生没有一个英文环境,所以学习到的英语并不纯正。而且,小学的英语教育大多以拼写单词为主,并不注重口语的练习,这使得大多数学生学习的都是“哑巴”英语,只会拼写,发音不标准,不会运用这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意思。
二、日韩两国小学英语教育的特点
1.课程设立的目标层次化、立体化
日本英语的学习方式都采用了目标———内容———建议的方式。下一个阶段的课程设置往往是上一个阶段的深化和继续,小学生在最初接触外语时需要具有上下衔接的连贯性,这样既可以学到新的知识同时以前学过的也不会遗忘。课程设立的目标都是加深对文化还有语言的理解,培养学生用英语交流的积极态度,重视学生用英语进行交流和沟通。
2.语言要素和语言功能的配合
语言要素和语言功能要进行有效的配合。语言要素指的是句式、词汇、语音、语法条目,在教学的时候要把这些语言要素融会贯通,不能只会听和说,而且这两者本身是不能死记硬背的。学习知识的本身在于结合实际情况然后再去灵活运用。小学生学习英语一般都没有主动力,这就需要教师的循循善诱,启发小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面向新世纪的英语教育更重视学习者内在的自我发展,要培养起学习的自主性,从老师占主导地位转变到以学生为主体;倡导着重过程的教学,逐渐从“结果”转向“过程”,强调从“过程”中获得“结果”。
3.韩国小学英语教育的特点
首先,韩国政府对英语教育的资金投入非常大。韩国政府不遗余力地推行英语教育,动用大量的人力、物力,不惜砸下重金,倾力建设重体、发展软体,把英语教育和国际竞争力划上等号。采用沟通式教学法,规定各级老师上课全部采用英语教学。韩国政府与民间财团耗资巨大,陆续建构大型英语村。韩国政府还聘请大量的外籍老师到小学任教。曾有一份研究报告指出,韩国每年在个人英语学习投入153亿的资金,语言学习花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9%。这些资金上的巨额投入足以见证韩国政府对小学英语教育的重视程度。其次,韩国政府实施有效的教师培训计划。为了弥补小学英语老师不足的缺点,韩国政府实施120小时的培训计划。课程中包含了46个小时的语言技巧练习,39个小时的教学法课程,20个小时背景知识课程和15个小时教育理论课程。英语语言技巧训练包括语言技巧与写作;教学法课程包括小学英语教学理论、小学英语教学法、听与说之教学方法、教科书分析、教具制作与使用;背景知识课程包括背景文化、英语语言等。除了在韩国国内设立培训老师的机构,还斥资补助一万名老师出国,与国外大学英语院校教育科系合作,进行暑期的英语语言能力与教学能力的进修训练。同时增加外籍教师名额,进入国小协助英语教学。
三、日韩两国小学英语教育对我国的启示
中国教育部在2001公布的《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中规定:外语是基础教育阶段的必修课程,英语是外语课程中的主要语种之一。国家英语课程标准是从小学三年级开始的。在这之前,我国很多城市是从小学四年级开始的,而农村的英语课程是从初中一年级才开始设立的。所以,我国的英语教育在系统性和科学性的整体规划上欠佳。很多地方存在着重复,各阶段的英语教学内容既不能衔接而且又存在分工的不合理。中国的英语教育多数只是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积累,通过教师来向学生灌输英语的语音、语法和词汇等具体知识。学生只能是被动地去死记硬背,接收老师所教给的这些知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不大。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没有像韩国政府提供大量的资金去支持英语教育的大力发展,也没有采取沟通式的教学方法,更没法提供大量的外籍教师去深入到每个学校,尤其是偏远城市或者山区。
虽然21世纪以来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已经在逐步完善和落实,但在取得一些不错的成果的同时也发现了一些弊端。老师有时候会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学生在动中学,但是有些时候学生忽视了知识学习,考虑的只是玩游戏时的短暂快乐。新课标中还要求让老师尽量使用英语来贯穿课堂,这无疑对学生的听力及反应力是有帮助的,但是更多的学生并不明白老师想要表达的意思。老师要通过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的配合来让学生明白所说英语的含义。多媒体的信息化也逐步进入了课堂,在外籍老师不完善的情况下,更多是借助多媒体的教学。尽管这些课件里面有绚烂的色彩、动人的音乐和好看的动画,但很多学生欣赏到的只是外在的美,他们喜欢各种色彩带来的视觉冲击,思想却一直处于被动的状态,他们无法专心致志地关注教学的内容。只有正确地看待信息化所带来的优势再加上老师的灵活运用,才能真正让学生掌握英语知识,达到教育目的的所在。
美国的一个教学班人数少,教师在课堂上更容易洞察学生的思想,从而给予适当的帮助,课堂教学也易组织。同时,美国高校体育教育还注重培养学生一生的锻炼习惯。各学校的体育课引进了多种健身模式,有学校选择了公路自行车锻炼和救生员训练,有学校采用瑜珈教学,更有学校用电视游戏“劲舞革命”进行体育锻炼,由此很多学生爱上体育课。学校体育在培养学生体育能力的过程中,促进了学生的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为他们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打下了基础。
2中美体育教育对比
教育条件方面我国应重视并加大力度进行体育设施建设与优化,增加高校体育教育设施资金投入,加大国内体育教育资金预算。体育教育理念美国大大优于国内。美国认为:“体育课程以发展学生身体为目的,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向自觉学习的方向转化,并以此激发他们在创造力上的闪光点。”美国高校体育教学模式。一是体育能力教育培养模式,表现形式是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参与尝试探索的体验,以培养提高体育能力教学模式策略。各种体育能力通过探索式的体验得到培养与提高。
体育教学的各项任务是通过抓住学生体育能力培养提高的这个重点的实现,以获得教学的全面效益,进而培养了大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与习惯。教学活动中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自主和自律,其结果是积极性、创造性、主动性得到实现,学生的各种体育能力通过主动探索、练习和发现得到了培养,各项教学任务也因此得到完成。二是发展学生个性模式。这种模式是通过多种多样、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以及生动活泼的组织形式培养提高学生个性的体育教学策略。体育教学活动遵从学生兴趣,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发展培养学生的个性,把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发挥体现在教学活动中,学生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在教学活动中也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积极的辅,使教学目标在体育活动中朝着确定的方向进行。这对我国体育教育的建设有一定的启发性。
3对策
3.1更新体育教学观念
观念决定行动,体育教学需要转变观念,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指导思想,树立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和习惯的思想,由于传统体育教育观念还残留重德、智,轻体育的片面性,要从根本上改变也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改变的,必须转变观念,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以人为本”,运用“引导式”、“启发式”、“指导式”等教学方法,营造宽松的和谐的学习状态,形成双向互动。
3.2优化教学内容
第一,教学大纲与专业使用的教材内容要与时俱进,要有可选择性和较大的灵活性;第二,教材的分类要尽可能避免单一的按运动项目分类的方法,要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从学生身心发展与健康特点进行分类,应当体现出分类为目标服务的要求;第三,教材排列上,要充分考虑到学生身心发育特点、针对不同年龄,教材内容的安排与要求应有所区别;第四,教材的选编应当体现教育价值;第五,重视体育教学内容与社会生活相联系,把学生终身体育能力培养作为重要目标;第六,重视体育理论与实践以及卫生保健的结合。
3.3推进体育教学组织形式与方法的改变
体育教学组织形式要讲究个性化和多样化,要加强师生间的互动、学生间互动和互助;鼓励调动学生自主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努力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思考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其体育活动中要留出时间给大学生进行思考。在组织形式上要体现出趣味性,通过多种形式增强大学生的体育意识,重视实践培养大学生自我锻炼的良好习惯,同时提倡学生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促进科学健身。
3.4加强体育课考核与评价体系的构建
1.教学设计是教学研究的基本载体
课堂是学生成长的主要场所,教师最重要的研究就是对课堂教学的研究,即研究一节课应该选择什么样的教学内容、选择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教师开展课堂教学研究的基本载体是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的过程就是一个问题解决的过程,而问题的解决是与具体的教学实践相结合的,特别是要在特定的情境中,着力解决具体科目的教学难题。教师在教学设计的规划阶段要考虑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教什么?即教学内容,教师需要明白这些知识是否值得教和学,何时呈现信息,教材说明了什么,学生是否愿意学。二是怎么教?即选择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三是教谁?关注学生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四是教得如何?即对学生进行评价〔1〕。因此,教学设计的完成需要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学科知识、教育心理学知识、教育实践知识以及教育研究知识去解决具体的教学问题。教学设计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它既是大学生大学阶段学业的总结,又是他们走进未来工作的开始。
2.教师职前教育与职后成长的断裂
有学者对小学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能力进行了研究,发现小学教师更多的是凭借经验设计教学过程,依赖于教学参考资料、现成的教案,设计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2〕。多数小学教师认为自己的教学设计能力是在职后形成的。从教1-5年的青年教师,开始教学时往往认为自己在师范教育中没有获得任何有助于教学的知识,放弃了用理论知识指导实践的想法,转向实践学习,特别是向身边教得好的老教师学习;一般从教5年之后,教师才发现教育学、心理学理论在分析学生、确定教学策略等方面的重要性,才开始重新学习相关理论知识〔3〕。由此可见,职前教育并没有使师范专业学生形成初步的教学设计能力,致使他们毕业以后仍然不会运用教育专业知识分析教育情境与学生需求、确定教育教学方案。这些教师只有经过实践摸索,才能意识到理论的重要性。可以看出,教师的职前教育与教师的职后成长是断裂的。
二、小学教育专业毕业教学设计的实施
1.毕业教学设计的内容与要求
毕业教学设计是实习教师在规定课程计划和标准的指导下,针对一个班级的学生,以某种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和传播学理论为基础,运用系统方法对某一学科一个单元或一个课题的内容,制定具体的课堂教学方案、试行方案、评价试行结果、修改方案、再次实施与评价反思、形成最终文稿的过程。毕业教学设计的过程要经历分析、规划、行动、观察、评价和调整的循环过程,主要包括教学内容分析、学习者分析、教学目标编制、评估方案工具设计、制定教学策略、开发和选择教学资源、课堂观察和课后学习效果测评、教学反思和教学方案的修改等环节。教学内容分析和学习者分析是教学设计的基础。教学内容分析是以学科课程标准为依据,分析所教教科书内容的知识、能力、方法、情感等方面的结构体系及其核心,确定学点及重点。教科书分析要把所教内容放在单元中进行分析,注意所教内容与单元内其他教学内容的关系以及教学内容所在单元与其他单元的关系。学习者分析是对所教班级学生状态的分析,包括班级学生的性别、年龄、家庭背景、认知、情感、学业成就水平等基本特征;学生的学习动机、喜欢的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将要学习内容的学习起点、学习需求、学习困难等方面。学习者分析要运用各种教育研究方法充分了解所教班级全体与个体的学习特征,要注意所教班级与其他班级以及同年龄孩子的差异。教材分析与学习者分析要相互联系,既要注意教学内容的可接受性与应用性,又要注意分析学生学习教学内容时的重点与难点。教学目标的制定是基于对学生需求的评估,即学生要达到的理想状态与现实状态的差距。确定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的核心,教学策略的制定与教学资源的开发、应用都取决于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既包括整体的教学思想、教学思路,也包括具体的教学程序、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及所采取的教学方法、所利用的教学媒体。评估方案工具的设计包括课前对学生学习状态的诊断评价方案和工具,课堂上对学生倾听、互动、目标达成的形成性评价方案和观察工具,课后对学生学习目标达成的总结性方案与测评工具。评估方案工具在整个教学设计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决定着教学设计的科学性。课堂观察、课后学习效果的测评都离不开评估工作,课后的教学反思是基于评估结果,对教学目标、教学思想、教学程序、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手段、教学资源等全面反思,然后修改教学方案,在新的班级再次实施、评价、反思。毕业教学设计与日常教学设计相比,它重视前提分析、课堂观察、课后反思,将设计、行动、反思、再行动融为一体。前期分析重视知识的结构与联系、学生发展的阶段性与连续性,体现了结构性与研究性。
2.毕业教学设计的步骤与保障
毕业教学设计的完成主要经历以下一些步骤:联系实习学校、确认教学年级与内容、准备开题报告与开题、结合实习展开教学设计、整理设计资料形成文稿、修改文稿准备答辩、答辩与进一步完善教学设计。天津师范大学小学教育专业的实习从第七学期第5周开始,第1周召开实习准备会,大学的指导教师、实习学校的领导与指导教师都要参加。学生与实习学校领导、教师协商决定实习学生执教年级,准备做教学设计的学生要与小学指导教师确定教学设计的内容,同时开始准备毕业教学设计开题报告。开题报告需要做的工作主要有:初步分析所教年级的教材结构体系;大致了解实习学校及所教班级的情况,编制分析学生的方案与工具;查阅所教内容已有的教学设计、课堂实录,确定设计的主要思想及基本思路;明确设计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确定教学设计的技术路线与步骤;初步制定课堂观察、课后教学效果测评方案与工具。学生开始实习后,按照开题报告设计方案,深入细致地完成教学设计的诸项内容。实习结束后,学生整理教学设计资料,撰写毕业教学设计文本。毕业教学设计文本格式主要包括:标题、中英文摘要和关键词、目录、正文、页下注释、文后参考文献、附录。标题一般采用“XX年级XX内容教学设计”,也可以加副标题,副标题可以强调主要完成的教学任务、采用的主要设计思想等。正文的撰写主要按照教学设计的流程,依次陈述教学设计的主要内容。附录主要包括调查问卷、课堂观察表、课后测试题、两次课堂实录等。学生毕业设计顺利、有质量地完成需要以下条件:一是建立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大学教师与小学教师形成良好的合作,共同指导学生完成毕业教学设计。二是学生要严格按照规定的时间完成各项工作。毕业教学设计与实习结合紧密,没有充分的分析,就没有科学的教育规划;没有实践对规划的检验,就没有进一步的修改调整;没有课堂观察和课后检测,也无法进行评价与反思。三是要成立研究小组,研究小组不仅包括大学与小学的指导教师,还有同在一个实习学校的实习学生。
三、小学教育专业毕业教学设计的实施效果
1.融通课程学习、教学实践和教学研究,提高了学生学习、实践与研究的质量
毕业教学设计是学生运用大学课程获得的学科知识、教育心理学知识、教育研究知识围绕实践进行的教育规划、教育反思等活动,它改变了小学教育专业课程学习、教育实习、毕业论文相互割裂的现状,实现了课程学习、教学实践、教学研究的融通。例如,要做一个古诗的教学设计,就需要大学古代文学课程中学习过的诗歌知识,学科教学论学习过的古诗教学知识,儿童的想象能力、记忆能力等心理学知识,还需要运用教育研究方法了解儿童对古诗的兴趣。为了完成好教学设计,学生必须查询相关知识,在查阅相关知识的过程中,既可以巩固他们学过的知识,也使他们增强了学习的意愿。这样的教育实习不再只是简单地观摩、实践,而是增加了主动的分析、规划与反思,提高了学生参与实习的自觉性。学生的教学设计与实践相结合,让他们感到研究具体化、可操作性强。毕业教学设计由两个过程组成:一是实际的分析、规划、反思、调整的设计过程,这一过程充满了探索与研究性;二是以文字材料的形式记录设计过程。它不只是单纯的论文写作,而是将论文写作与人的研究能力结合起来,与人的科研兴趣结合起来,变被动式的写作教育为主动性的写作实践,变拼凑式及堆砌式的写作形式为科学合理的探索和研究思想的逻辑性表达〔4〕。
2.丰富了准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有利于学生就业与尽快适应工作岗位
教师实践知识的形成是教师借助于教育理论,对自身实践反思的基础上,形成的富有个性的对教育实践的见解。本科生在完成毕业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对小学教材有了更多、更深入、更全面的了解,对小学生也有了不同于书本层面的见解,形成了个性化的教材知识、儿童知识,在学习环境的设计、教学策略的选择、教学效果的评价等方面还形成了教师情境知识、策略性知识、自我知识和批判反思知识。教师在实践中真正信奉的,并在其教育教学实践中实际使用的就是自己的实践性知识〔6〕。因此,有了在毕业教学设计中获得的诸多实践性知识,学生更容易找到工作,并迅速适应工作岗位。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句容 212400)
【摘要】本文旨在总结赴美培训的收获。通过中美教育模式、职业教育目标、教学方法、学习方法和课堂气氛的比较,得出对课程设置、教材、教学环境、评价制度、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的初步思路。
关键词 中美教育;教学改革;启示
在大洋彼岸,美国先进的理念和独特的管理,给我们展示了一道别样靓丽的风景线,也使我们产生了很多的思考。
1 赴美培训概况
1.1 培训学校
加州州立理工大学波莫纳分校,成立于1938年,是加州州立大学体系中23所高校之一。该校位于阳光怡人的南加州,校园占地面积8729亩,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学校共分为九个学院,提供56个学士学位专业,23个硕士学位专业。我们主要是在继续教育学院进行理论学习,在农学院的相关实验实训基地进行参观考察。
1.2 培训形式
两个月的培训既有课堂教学,又有实地考察;既有专业专家讲解,又有自修研究讨论;既有课室旁听观摩,又有教学演示比赛;既有知识讲解,又有双向互动。方式多姿多彩,让人耳目一新。
1.3 培训内容
一共上了17次专题课,专题内容涉及中美教育比较、教育艺术与教学技巧、教学方式方法、课程设计、教学管理、教学成果评估、学生管理等,7次专业专家讲座,内容包括:教材、评估工具、智能教室、学术等,进行了10次实验实训基地的实地参观考察,安排了14次课室旁听观摩,10次英语强化。内容丰富新颖,精彩纷呈。
丰富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使每位参加此次培训的教师在短期内都有一定的提高与收获。
2 中美教育比较
2.1 教育模式不同
中美两国社会制度不同,国情不同,价值观念不同、教育体制不同、教育模式也不同。教育模式是一种文化现象,不同的文化背景、文化传统,构成了不同国家、不同社会的教育差异。长期在中国古老传统文化浸染下的中国人,形成了谦逊与内敛的性格。这种性格反映在教学过程中,即:老师关注学生的缺点,希望通过弥补不足来完善学生品格,丰富知识、提高能力。美国第一代拓荒者开垦这块新大陆时那种对征服与梦想的追求传承下来,形成了美国的文化传统,体现在教育中,即:崇尚民主、张扬个性,教师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通过欣赏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两种教育模式各有优势,不好说孰优孰劣,也无法直接移植,适宜美国今日社会的教育模式或教育体制并不一定适应于中国现在的社会。但是,对于美国教育的一些做法特别是包含在其中的一些教学观念,还是很值得我们在教学中借鉴的。
2.2 中美职业教育目标比较
2.3 教学方法比较
2.4 学习方法比较
2.5 课堂气氛比较
3 对教学改革的启示
中美两国教育体制、教育模式、教学方法存在明显差异。美国教育有它的弊端:学生的学习动力较弱,毫无压力,不刻苦,不努力,基础知识很不扎实,基本功较差。中国的教育培养了具有一流知识的学生,却没有培养出一流的创新型的人材。美国的教育没有一流知识的学生,却培养了领先世界科学前沿的创新人材。这样的结果的确令人深思。因此我们应当借鉴其经验,进行教学改革。
3.1 更新教学观念,改革课程设置、教材选择和教学环境
准确定位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社会作用,明确高职教育的目标。设置多样的专业选修课程,使学生在完成必修课程的基础上,可以根据自已的爱好选择课程。选用项目式教材,在“做中学”。从教学环境上给学生创设学会选择的平台。
3.2 改革评价制度
与美国学生对比,中国的学生花很多的时间和精力掌握理论知识以应付让人胆颤心惊的闭卷考试。这样的体制确实制造了擅长考试的学生,但学生却不能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对于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来说,理论知识以“够用”为原则,因此必须改革以理论考试分数作为学生水平的唯一的评定标准,使评价内容多样化,尤其突出技能考核所占比例,以期符合高职教育的目标。
3.3 改革教学过程、教学方法
首先,教学模式上真正以学生为中心,实现“放养式”教学。其次,变单纯传授为教学互动,建立轻松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大胆质疑,鼓励学生展开讨论,形成自已的见解。再次,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学做合一,让学生既动手又动脑,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独立探索未知的世界,学会创造。最后,重视学生个性,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在课内、课外为学生提供机会发展自已的兴趣爱好和特长,鼓励学生个性自由发展,自由表现。
3.4 充分发挥网络及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