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06 09:28:22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风险投资优缺点,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财富管理;投资渠道;创新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4-0323-02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迅速发展成为了一个较为富裕的国家,国内经济增长速度之迅猛、国民人均财富拥有量等方面成绩喜人。与此同时,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财富管理业务就已经成为国内各大商业银行主要盈利性业务之一,其主要特点是盈利性、客户稳定性、成长性突出。就目前而言,绝大多数投资者选择商业银行或证券公司作为其财富管理的主要机构。本文将对创新国内财务投资渠道这一课题进行分析。
1.中国财富管理行业形势
国民经济的发展带动个人财富的积累,这种趋势以后必然会持续下去,从需求方面来讲,中国财富管理行业未来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由于金融市场改革,为了适应中国经济,包括银行在内的传统金融机构都在向金融控股企业转型。而金融市场的竞争压力遽增让金融高层逐渐意识到中国财富管理行业发展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1.1 中国财富管理业务现状。对于逐步融入全球化市场的中国来说,利率水平较低引发了人们对进一步加强财富管理的需求增长,无论是作为企业还是个体来说,财富的增值保值、投资风险管理、资产合理配置等都将成为各方面关注的焦点。而中国以其丰富的客户市场、尚待完善的财富管理制度、大量有待开发的个人财富资金吸引了中外金融机构的目光。如何迅速抢占并合理利用中国这一庞大的财富管理市场成为各金融巨头桌案上头等大事。银行、保险、券商、第三方理财等机构纷纷利用各自的本源优势,各显神通打入中国财富管理市场。
与财富管理业务发展超过两百年历史的欧美等发达国家相较而言,我国的财富管理业务开展较迟,缺少多轮经济周期考验,目前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无论是外在制度形式还是内在的方案内容都还稍显稚嫩,这主要有如下表现:首先,各个金融机构所提供的财富管理业务趋于雷同,相似度太高造成理财产品工具形式单一,投资者选择少;其次,国内的大多数高净值客户都是家族或企业中第一代财富创始人,他们更相信个人的理财经验判断,对于财富管理业务中从业人员的专业化建议采取率较低;再次,在财富管理行业中,专业人才培养耗费成本大,造成专业人才短缺,进而影响到了国内财富管理行业的发展。
1.2 中国财富管理业务发展趋势。"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有投资就有风险,如何有效控制风险不仅是金融市场上也是财富管理市场上永恒的话题。国外丰富的财富管理业务发展给予了我国较多的参考经验,近几年乃至往后几十年我国的财富管理行业都将进入高度发展的阶段。上述文字中简要叙述了我国财富管理行业现状,从一定程度上来讲,存在的问题颇多,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加速发展财富管理业务成为当务之急。本文提出以下五点,既是解决问题的参考方案也是对我国财富管理行业未来发展趋势的预计。
第一,国内应当结合我国国情合理引进国外先进理财制度与理财产品,为客户提供更多选择以及更完善的财富管理服务。第二,中资金融机构应当在目前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自身优势,提高基础业务的品牌影响力与竞争力。第三,我国应当放开国门,使国内金融与财富管理业务全球化发展,同时实现资产配置的全球化运作。第四,在人才管理方面,应当加强对专业素质人才的培养,致使我国财富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第五,我国目前尚缺少关于财富管理业务的相关法律法规,在未来的发展阶段,应当制定相关法规政策弥补此方面的空白并为财富管理行业发展保驾护航。
2.财务投资渠道现状
投资主体为了满足自身某一方面的获利目的,将可利用的资金、资产投入某种经济活动,这种行为就被称为投资。目前我们所熟知的投资方式或者说是投资渠道主要有股票、基金、期货期权、债券、房地产、黄金、储蓄等。
2.1 股票。股票代表着股票持有人对股份公司的所有权,表示股票持有人对于股份公司必须履行其法定的责任和义务,例如参加股东大会、投票表决参与决策,同时,也可分享红利收取股息,可以通过合法的金融机构对公司股票进行有偿买卖赚取收益。进行股票投资优缺点明显,其投资额度没有限制,收益大的同时风险也较高,并随时可以将其套现。
2.2 基金。基金是一种间接的投资方式,基金管理人利用集中筹集的资金投资证券、企业和项目,并且将获取的收益与投资人共享,同时风险也共担。较股票、期货期权而言,基金的投资风险较小,获取收益稳定性高,但投资期限较长,利率较低,套现较慢。
2.3 期货期权。期货期权投资相当于是对未来的一种投资,例如对石油、大米或其他产品价格的市场预估。其操作对于投资者的要求较高,非专业投资者很难在瞬息万变的期货市场上盈利,当然,就算是专业的投资者在进行期货期权投资时一旦投错又没有雄厚的后续资金支持,最终只能是血本无归,因此期货期权投资比股票风险更大。
2.4 债券。债券分为金融债券、企业债券与政府债券三种类型。债券投资的投资期限一般在一年以上,是一种定期赎回的投资工具,不同于储蓄存款的是债券虽然属于无风险投资、收益方式以利息为主即收益率固定,但其本质是债。在证券交易所进行债券投资时无论是企业债券还是金融债券都要交付一定的佣金,若为投资国债则可以免除佣金。
2.5 房地产。房地产究其根本是为了满足人们居住的需要,众多投资者抓住这一点大肆进行房地产投资,致使房地产除了工程、物理、政治特性,更带上了强烈的金融属性。对于这一特殊的投资产品,虽然其投资周期长、风险大、变现难、投资手续复杂,但因土地资源的固有性与稀缺性、投资回报高等特点使众多投资者对其趋之若鹜,而房地产市场也是久盛不衰。
2.6 储蓄。对于一般人而言,绝大多数人会选择将现金等资产投入到商业银行中进行储蓄。这一投资方式比较大众化,和债券比较类似的一点是银行存款风险小、获取回报的稳定性高。但相应的,存款利率变动主要受到通货膨胀与紧缩的影响,而靠利息来获取收益的结果就是收益率是在几种常见的投资方式中偏低。
对于个人投资者,我国现有的投资渠道还较为狭窄,投资产品与金融工具种类较少,一方面与国内的财富管理行业发展较晚有关,另一方面国人对于财富管理理解不够充分,对财富管理专业人士的信任度不够。除了以上几种常见的投资渠道以外,目前我国投资者还会进行其他方面的投资,例如外汇、黄金(纸黄金)、古玩字画、珍贵邮票书信等,但这些投资渠道对投资者的资金要求高,一般的投资客户难以进入这一市场进行平等交易。
当然,对于绝大部分家庭理财者而言目前我国的投资渠道尚且能满足市场基本需求。不过随着中国经济崛起,个人拥有的可投资资产日渐丰厚,人们对于资产保值增值、财富管理的意识越来越强,如果不能有效扩展投资渠道,在未来经济全球化发展愿景下,国内的财富管理行业中的投资渠道将很难满足日益庞大的投资者需求。而在扩展投资渠道的路途上,我们不仅要借鉴西方发达国家财富管理市场中的理财工具,更要努力创新,创造出更适应我国金融市场需求的投资工具。各大金融机构不仅要基于盈利目的开发金融衍生品等投资工具,也要加强投资运作透明度管理,打造一个公平、有效的财富管理市场。
【关键词】优先股 融资方式上市公司
一、优先股概述
2013年12月9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第16次主席办公会会议审议通过了《优先股试点管理办法》,2014年3月21日,中国证监会召开新闻会,正式《优先股试点管理办法》。该《办法》共九章70条,包含优先股股东的权利,公司发行优先股的条件,发行程序,交易转让,信息披露,回购重组以及监管和法律责任等内容。该《办法》的颁布标志着我国正式引入优先股这一融资方式。随后上交所和深交所先后了《上海证券交易所优先股业务试点管理办法》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优先股试点业务实施细则》,至此我国优先股发行和交易制度框架已经基本建立。
优先股最早诞生于美国19世纪30年代,主要应用于铁路建设的融资。优先股即拥有优先权的股票,这里的优先是相对于普通股而言的,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分配利润的优先,另一个是在公司解散时分配剩余财产的优先。通常优先股的股息率是固定的,所以优先股股利的支付一般不会受到公司经营状况的影响。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优先股的股东可以旱涝保收,如果公司经营亏损,无力支付股利,即使股息率有约定,优先股股东也有可能拿不到股利。优先股既然具有了这些方面的优先权,则其他权利便受到了限制,优先股股东一般没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也不能参与公司重大的经营决策。而且,优先股的股东是不能退股的,只能要求赎回(招股文件有规定的前提下)。所以优先股是一种介于普通股与债券之间的证券,既具有普通股的一些特点,又具有债券的一些特点,但又是和普通股、债券完全不同的一种证券。
二、几种融资方式的比较
企业资产的来源为负债与所有者权益,所以企业通过发行股票与长期债务进行融资。股票融资包含普通股与优先股,长期债务融资又包含长期借款融资与公司债券融资。下面将这几种融资方式的优缺点进行比较分析。
普通股优势:没有固定股利负担;没有固定到期日;筹资风险小;能增加公司信誉;筹资限制少。劣势:资本成本较高;分散公司的控制权;信息披露成本高;被收购的风险增加优先股优势:与债券相比,不支付股利不会导致公司破产;与普通股相比,发行优先股一般不会稀释股东权益;无期限的优先股没有到期期限,不会减少公司现金流,不需要偿还本金。劣势:优先股股利不可以税前扣除,其税后成本高于负债筹资;优先股的股利支付虽然没有法律约束,但是经济上的约束是公司倾向于按时支付股利。
长期借款优势:筹资速度快;借款弹性好。劣势:财务风险大;限制条款多。公司债券优势:筹资规模较大;具有长期性和稳定性的特点;有利于资源优化配置。劣势:发行成本高;信息披露成本高。
企业在进行筹资时会考虑到多方面的因素:资本成本、还本付息压力以及控制权等等。然而传统的普通股与长期债务的筹资方式已不能满足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普通股与长期债务两种筹资方式优劣势的完全对立导致公司难以满足筹资需求,难以实现最优的资本结构。而优先股正是综合了普通股与长期债务这两种筹资方式的优点,在没有还本付息压力的同时又不分散原股东的控制权。对于投资者而言,优先股投资风险小、收益高,可以许多稳健型投资者的需求,伯克希尔公司就在2008年认购了美国第一大投行高盛50亿美元的优先股。三菱UFJ金融集团也购买了了摩根士丹利90亿美元的优先股。为了适应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投资者的投资需求,我国终于在2014年3月确立了优先股的发行制度。
三、我国发行优先股现状
《办法》颁布之后获得学术界与市场的一片叫好。广汇能源拔得优先股发行头筹,浦发银行紧随其后。截至目前为止,已有11家公司了优先股发行预案,共募集资金近4000亿元。这11家公司中商业银行占据6席,非金融类上市公司占据5席。虽然上市公司对优先股的热情十足,但是市场对这些上市公司发行的优先股并不十分认同。从这11家上市公司发行优先股预案的公告可以发现,这些公司都是通过非公开的方式发行优先股,这就意味着普通投资者难以参与到优先股的投资中来。再细看发行预案中的条款,对投资者来说条件是比较苛刻的。以广汇能源股份有限公司非公开发行优先股预案为例。广汇能源此次非公开发行优先股的数量不超过5000万股,募集资金规模不超过50亿元,发行对象不超过200名。预案中规定广汇能源本次发行的优先股采取浮动股息率,票面利率不高于公司最近两个会计年度的年均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且不设置赎回和回售条款,且优先股股息不累积支付。从广汇能源的公告中可以看出,其发行的优先股所具有的吸引力并不大。投资者购买优先股就是为了获得稳定的收益,但是广汇能源发行的优先股却采用浮动利率,而且公司对优先股的上限做出了规定,不高于最近两个会计年度的年均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以广汇能源最近两年的财务数据来看,其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均在10%左右,虽然10%的股息率不算低,但这10%仅仅是一个上限,广汇能源基本不可能发行以10%的股息率发行优先股。而且此次发行的优先股没有设置赎回和回购条款,这就意味着优先股股东不可能收回本金,更为重要的是广汇能源的优先股是不能累积的,也就是说一旦公司经营不善,优先股股东将拿不到股利,即使以后年度经营好转,公司也不再支付以前年度未发放的优先股股利。投资者基本上相当于购买了无限期的债券,且利息还不能得到保障。
虽然从今年以来我国颁布了一系列关于发展优先股的规范文件,发行优先股具备了政策上的可行性,也已经十余家公司获准发行优先股,并公布了优先股发行预案。上市公司寄希望于通过发行优先股优化财务结构,建立多元化的融资渠道,满足公司业务发展的资金需求。投资者寄希望于通过优先股扩宽投资渠道,获得稳定收益。但是从这些预案来看,优先股并不如预期那样吸引人。从美国发行优先股的经验来看,优先股的确具有普通股与长期债务不同的优势。但是我国毕竟刚开始引进优先股这一融资模式,在制度上需进一步完善。这样才能增强其吸引力,使之成为融资与投资渠道的一种有力补充。
参考文献
[1]丁楹.从美国优先股制度发展历程看中国转轨时期优先股制度的建立.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3.
[2]宣,赵美珍.美国风险投资优先股制度的演进与运用.环球扫描.2011.
[3]范利民,张辉锋,谢鸿华.关于我国发行优先股融资的相关探讨.商业研究.2014.
关键词:产业转移;政策支持;金融资源配置;承接模式;比较研究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31(2011)05-0041-05DOI:10.3969/j.issn.1003-9031.2011.05.10
一、样本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发展状况
(一)承接规模大致相当,承接质量存在较大差异
从规模水平来看,湖南郴州、永州两市工业园区建设面积197.2平方公里,比江西上饶、赣州两市的118.7平方公里要有显著优势,转移企业总量相差不多。但是,湖南两市吸纳劳动力18.6万人,仅为江西两市40.3万人的46.2%(见表1)。2009年湖南两市引进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253亿元,仅为江西两市488.3亿元的51.8%;实现利润29.9亿元,仅为江西两市89.6亿元的33.4%;转移企业的进出口额6.3亿美元,仅为江西两市18.5亿美元的34.05%(见表2)。
(二)特色产业集群贡献率均较高,但结构差异较为明显
四个地区产业集群规模以上企业工业增加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均达到了65%以上,其中最高的赣州市达82%。但样本地区也存在较大的发展差距,如永州市产业集群主要以劳动密集型企业为主,其工业增加值明显偏低,仅89.6亿元;而以有色金属深加工及电子信息为主的赣州市、郴州市的工业增加值均较高。新材料等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形成集聚,并带动了产业结构的改善,如郴州、上饶和赣州第二产业贡献率均达到了42%以上,而永州仅为34%。对比2004年产业转移初期的三次产业结构,2009年郴州、永州、上饶、赣州第二产业占比分别增加了8个、5.4个、8.1个、8.9个百分点,赣州的三次产业结构排序实现了从“三二一”到“二三一”的转变;与郴州、上饶同步,永州也实现了“三一二”到“三二一”的转变(见表3)。
二、样本地区产业转移承接模式的综合对比分析
(一)样本地区承接模式简介
1.郴州模式――全面招商+标准厂房+金融跟进
一是全面招商。二是标准厂房建设。2009年起每年安排8亿元专项资金重点支持园区标准厂房建设。三是金融跟进。2009年末,该市金融机构工业园区贷款余额107亿元,占全市贷款总余额的26.7%。开办了贵金属质押、应收账款质押、林权抵押、仓单质押等40余项特色金融产品;引进了中国光大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交通银行等股份制银行,成立了6家民营小额贷款公司,完善了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
2.永州模式――厂房补贴+以商(乡)招商+金融助推
一是建设厂房奖励。企业在园区投入达到总投资的40%后,政府将企业预交的土地款作为奖励全部退还,同时鼓励企业和民间资本在园区兴建标准厂房,补贴标准最低达到146元/M2。二是以商(乡)招商。以转移进来的企业为支点,撬动有关联的上下游企业进驻工业园区,以老乡或熟人牵线进行招商引资。三是金融全面助推。开办了保理融资、仓单质押等贷款品种,设立了外汇远程核销点和湖南省建设银行系统首家县级外汇指定银行,建立了产业转移企业信用信息数据库。
3.上饶模式――核心企业+上市公司+金融对接
一是引进核心企业,围绕“三度三业”招商选资。“三度”即重点考量项目的投资额度、强度和进度,自2008年起,投资低于1亿元(或1000万美元)的项目原则上不再引进,鼓励进标准厂房发展;投资强度要求每亩至少达到100万元以上;项目签约供地后要求2年内无条件建成投产并生效,否则进行清理整顿。“三业”即做大光伏、机械电子、有色金属等三大产业簇群。目前,核心区内有企业近千家,其中投资过亿元项目193家,多为高新技术企业。二是培育上市公司。样本地区仅有上饶市在承接产业转移中培育了一家上市公司――2010年5月江西晶科能源有限公司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三是金融及时对接。2008、2009年连续举办“政银企融资对接月”活动,现已有20家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公司。
4.赣州模式――精品园区+直接融资+金融培育
一是构建精品园区。面向社会采取BT(建设――移交)开发方式,对暂无客商投资的项目,政府投入资金撬动,并适时退出。目前有1个国家级出口加工区、1个国家级开发区和8个省级工业园,集聚了全市三分之二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二是扩大直接融资。江西省第一个地方债券项目“2009赣州发展债”15亿元发行;2008年江信国际第一次在赣州发行2亿元“赣州香港产业园民生工程集合资金信托融资”产品;2009年,赣州市第一只创业投资基金“赣州高能矿业及能源基金”发行。三是金融培育扶持。建立了转移企业贷款资质培育制度,金融机构主动上门为企业服务,有111户转移企业获得贷款23.53亿;建立了以政府出资的政策性信用担保为主体,以企业交纳会费、实行企业间互保联保的互担保机构和由企业、个人出资组建、市场化运作的商业性担保机构为两翼的三个不同层次的信用担保体系[1]。
(二)样本地区要素禀赋、政策支持、金融资源配置比较分析
1.差异化导致承接产业转移规模和质量的差距
(1)要素禀赋:土地、水电、劳动力成本各具优势。与沿海发达地区相比较,四个样本地区的土地成本、用水用电、劳动力成本都具有比较优势,且优势各异(见表4)。
(2)政策机制:招商政策与行政管理机制的创新和落实存在不同差异。一是各地的招商政策推出存在时间差。上饶市早在2007年就出台了关于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的意见,在税收、用地、规费、项目审批和企业注册等方面对承接产业转移提供优惠政策;当年,上饶市开发区财政决定每年安排1亿元人民币以上资金设立工业发展基金,对引进的企业进行奖励扶持。赣州市专门出台了系列优化发展环境的政策文件,实施了领导挂点、部门服务、限时办结、跟办代办等一系列服务客商和企业的措施,实行了重大项目代办制、重大项目落实情况督查制、投资环境客商评价制等。而湖南省的规范性政策略晚。2009年5月,湖南省委、省政府出台支持承接产业转移先行先试的若干政策措施,在建设用地、环保审批、财政扶持、园区建设、物流平台建设等11个方面鼓励3个市州先行先试。郴州市财政2008年起每年安排5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承接产业转移工作;而永州市则从2009年起,市财政每年安排3000万元资金用于承接产业转移的基础设施建设、贷款贴息等。
二是在政策力度上也存在明显差异。例如,赣州市除享受西部大开发优惠政策外,还享受了国家钨和稀土新材料科技兴贸创新基地等优惠政策,因而被誉为“目前国内市级权限范围内最优惠的政策”。湖南郴州市虽然享有全国“有色金属”之都的美誉,但在政策方面却并不如江西的赣州市。上饶市既是国台办和江西省政府授予的台资企业转移重点承接地,又是海西经济区20个设区市之一,既收获了位居我国东部与中西部结点的地缘之先,又可享受到国家推进“万商西进”,优化产业布局的政策惠顾。
(3)金融资源配置:配置方式存在质的差别。赣州市和上饶市在承接产业转移的过程中,金融资源的配置方式已发生了质的飞跃,已由承接之初的自有资金、商业信用、民间借贷和亲友借贷为主的融资方式向直接融资、间接融资、社会信用等现代化融资方式转变。如2008年江信国际第一次在赣州市发行2亿元“赣州香港产业园民生工程集合资金信托融资”产品;2009年江西省第一个地方债券项目――“2009赣州发展债”15亿元发行;赣州市第一只创业投资基金――赣州高能矿业及能源基金也在2009年发行成功。上饶市的晶科能源有限公司2010年5月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与此同时,赣州市和上饶市的信用担保体系建设也趋于成熟。赣州的“一体两翼三层”信用担保组织,规模和机制都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作用显著。上饶市金融机构利用当地20家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信用放大功能,有力地推动了产业转移的承接。郴州市在完善多层次的金融组织结构方面先行一步,引进了中国光大银行、交通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等股份制商业银行,开设了6家小额贷款公司。而永州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其金融资源配置还停留在自有资金、民间借贷等为主的原始融资方式上,间接融资方式扮演了辅助角色,直接融资更难企及,信用担保体系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地方性金融组织建设也还在萌芽状态。
2.政策支持占主导,金融资源配置、要素禀赋的重要性不可偏废
(1)要素禀赋对低成本型和资源依赖型转移企业产生的影响较大,但总体的影响呈弱化趋势。与东部沿海地区相比,样本地区在劳动力价格、原材料价格、运输成本等相关环节都具有比较优势,低成本型产业转移模式因此成为首选。同时,矿产资源与农副产品资源丰富对于资源消耗型或资源依赖型产业具有明显的发展优势。特别是初级加工的产业,如永州市的竹木、农副产品加工等产业己形成了规模化发展。郴州市、赣州市的有色金融等对资源依赖较大的产业也因为产业链的相连纷纷安家落户。而不具备矿产、廉价劳动力资源的地区,转移成本偏高,承接力相对不足。但值得注意的是,随着要素流动障碍与成本的降低,资源禀赋的影响有弱化的趋势,特别是由于近年来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发展、物流运输成本的地区差异大大缩小,区位交通优势对承接力的影响正逐步下降[2]。
(2)政策支持,特别是地方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的落实力度和发展环境是影响承接力的关键“软实力”。由于产业资本的逐利性,政策支持对不同类型转移企业的影响都很关键。目前,大部分的承接地都倾向于产业集群的转移方式,通过引进和培育龙头企业建立起产业集聚效应,吸引大量相互配套产业链企业来投资落户。如各地工业园区的打造就为承接产业链集群型、市场开拓型企业提供了充足的发展空间,上饶市的光伏新能源产业集群、赣州市的矿产品深加工产业集群发展、郴州市的有色金属深加工产业集群,对整个工业的产业结构合理促进作用都非常明显。在产业转移过程中,起组织和领导作用的经济人角色主要是政府。政府通过优惠政策的组织实施和管理落实影响产业转移。这在各地政府招商引资硬性指标的约束下,更加凸显“双刃剑”的效用。
(3)金融资源配置的重要作用体现在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有效促进。我国产业转移企业融资方式与融资生命周期理论较吻合。对于部分市场开拓型的大型企业集团,如上市公司海螺水泥、华新水泥在永州市开设分厂,既是看中了原材料资源,也是瞄准了当地巨大的基础设施建设需求,但其集团规模融资能力强大,一般不需要承接地信贷支持。当前金融不支持或支持现有产业转移企业的状况已在某种程度上彰显了金融资源配置的重要作用。对于国家产业政策明令限制发展的“两高一剩一资”转移企业,国有商业银行有严格的准入门槛和一票否决制。在地方政府的敦促干预下,地方性中小金融机构、股份制商业银行对不符合信贷条件的转移企业也变相地采取多种方式支持贷款。在2009年宽松货币政策下,部分转移企业的信贷需求依然得不到满足,可见问题多在于转移企业的本身。此外,行之有效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是推动新生产业转移企业发展的利器,这一点在样本地区的创新实践中有许多成功案例,如创新和开办贵金属质押、应收账款质押、仓单质押等贷款业务。本质上讲,承接地的金融服务问题主要是中小企业融资难题,破解的重要途径还在于放宽金融约束条件,大力引进多层次的金融体系组织和丰富创新金融产品[3]。
(三)样本地区不同模式的优、缺点分析及优化重构
1.郴州“全面招商+标准厂房+金融跟进”模式
对扩大招商引资规模、减少企业投资成本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金融对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的扶持发挥了重点支持的作用。不足之处是当产业转移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继续全面招商就扩大了前期成本;政府出资建设标准厂房受到财力的限制,且已建好的厂房是否完全符合企业的整体规划还存不确定性因素。
2.永州“厂房补贴+以商(乡)招商+金融助推”模式
在一定程度上可减少企业建设标准厂房的成本、放大招商引资的扩散效应、满足转移企业不同的金融需求。不足之处是以乡招商受到人缘、地缘等先天因素的约束,以商招商的上游企业(特别是能决定下游企业必须随之转移的上游企业)毕竟属少数,而且下游企业建设周期需要较长的过程。金融全面助推涉及银行、保险、担保等机构,要发挥协同效应,必须要有一个权威的组织领导者,而现实情况是组织领导者缺位。
3.上饶“核心企业+上市公司+金融对接”模式
由招商“引”资向招商“选”资改变,也更易于培育公司上市,高档次、大规模的金融对接活动表明金融扶持力度的加大。不足之处是银企对接活动在时间上有局限性,难以满足转移企业不同时期的客观需要。
4.赣州“精品园区+直接融资+金融培育”模式
对园区规划和产业集群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也体现了政府与金融部门服务产业转移的意识较强。如有色产业基地、氟盐化工基地等专业园区的建立,园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和对环境保护的监管等整体规划,都做到了统筹合理布局;区域园区如香港、台湾、深圳工业园的建立,对相关地域企业转入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拉近心理上的距离。不足之处是精品园区建设和以政府为背景的直接融资,特别是债券融资受到地方财力的约束;金融培育机制缺乏广度与深度,并不能从根本上满足企业需求。
5.承接模式的优化与重构
综上所述,可以在总结样本地区不同模式优缺点的基础上重构一种模式:“精品园区+核心企业+直接融资+金融助推”。
(1)精品园区。政府部门要有全局性、前瞻性、战略性的眼光规划特色产业园或区域产业园,完善承接地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建设好承接地交通、供电、供水、排污、排水以及文化娱乐、生活等基础设施,为投资者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增强项目的吸纳和承载能力,使之有利于产业聚集作用的发挥、符合城市化发展的需要。园区建设过程中可以吸收永州模式中“厂房补贴”的成分,减轻政府出资的财政压力。
(2)核心企业。当产业转移发展到一定阶段后,要由招商引资转变为招商选资,引进战略投资者,引领本地经济发展。为了提高先进产业和生产环节的转移效率,要根据产业政策的需要协调采用以加速折旧、亏损弥补等各种税收政策优惠方式,促进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
(3)直接融资。在财政与金融的共同支持下,鼓励有条件的企业上市,实现直接融资;同时大力培育民间资本融合,鼓励发展风险投资介入产业转移企业。
(4)金融助推。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赋予一家牵头单位一定的权限,要求对银行、保险、担保等职能部门各司其责,并加大考核力度,满足转移企业不同的金融需求。在企业发展初期,银行等金融机构无法甄别企业好坏,因此非正式的内源性直接债务融资是企业资金的主要来源。随着企业经营的相对稳定,外源性的间接债务逐步成为企业主要的融资渠道,正式金融将取代非正式金融。在成长期,企业与外界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企业经营步入上升阶段,租赁、信用担保贷款等都可能是融资渠道之一。到了成熟期,中小企业也可以积极与商业银行合作,推出一些创新金融产品,如集合委托贷款、应收账款的信托、质押与转售。
三、结论及政策建议
(一)结论
1.“精品园区+核心企业+直接融资+金融助推”是较为优化的一种承接模式
该模式既突出了落后地区政府部门在产业转移中的主导作用,也强调了欠发达地区直接融资的重要性,还兼顾了金融助推在不同地区发展中不可或缺的普遍意义。这是本文的基本观点之一。
2.政策支持是影响承接产业转移的直接因素,要素禀赋的影响力有弱化趋势
样本地区的分析表明,优惠政策出台的及时以及政策落实力度的大小,是决定承接产业转移质量的关键要素。同时,随着要素流动障碍与成本的降低,资源禀赋的影响更多地体现在特色产业集群的形成上,但总体上有弱化的趋势。
3.区域的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相辅相成,金融资源配置是影响承接产业转移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因素
区域经济规模和发展水平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当地金融发展和服务水平,同时,金融发展水平也限制了区域经济发展质量的提升[4]。在直接融资匮乏的欠发达地区,银行信贷的媒介作用相对更为突出。标志样本地区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重要原因,在于其金融资源配置方式和规模存在显著的差异。只有金融资源配置方式实现了突破,才会带来承接产业转移质的飞跃。
4.对处于不同生命周期的产业转移企业,承接的工作重点应各有侧重
各种融资工具在企业成长过程中的不同阶段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对处于婴儿期和青壮年期的转移企业,承接地应把工作重点放在园区建设和提供宽松的生存环境为主,金融组织以提供高水平的金融服务、多样化的支付手段以及优良的社会信用环境为主;从中年期到老年期,工作重点则在于实现融资方式由原始到现代的突破[5]。因此,政府和企业应深入了解金融市场的特点和运作机制,有的放矢。
(二)政策建议
1.承接产业转移要与“转方式、调结构”的战略方向一致,注重与本地的产业互补相结合
承接地要设立一定的承接转移“准入门槛”,坚持有利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发展,有利于三次产业协调发展,有利于增强产业的互补性和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的基本原则,从“招商引资”向“招商选资”转变,从“引资”到“引技”再到“引智”、“引制”转变,注重转移产业落户后的内生性、可持续发展。
2.充分发挥金融、财税、产业政策的协同效应,完善差别化区域经济发展政策制定的会商机制
差别化的区域政策制定应以省部级职能部门统筹协调为主,兼顾各地级市州的实际情况,赋予地级市州相应的权责;并充分协调金融、财税、产业等主管部门,建立差别化区域政策的会商研究机制,充分发挥各项政策在地方经济建设中的协同效应,在发展中解决地方经济、金融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
3.增加产业转移的金融制度供给,探索有效利用社会资本途径
以诱导性金融制度供给方式为主,政府强制性供给为辅,引导社会资本设立相关具有明确服务对象及目的的金融机构。如可成立阶段性的省级开发性金融机构,专司对全省产业转移中基础设施建设和配套项目的投资,在完成相关目的后即可撤销;鼓励民间资本和外资进入金融业,引导民间资本成立园区贷款公司、信托公司、风险投资基金、联合担保基金、产业链企业联保机制等,对现有机构进行一定的重组和改造,提高民间资本进入效能。
4.深入推进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为转移企业融资提供良好的环境
各企业主管部门、工商联和行业协会组织要加强对企业的诚信教育,引导企业诚信守法,建立良好银企关系。政府要重视建立为转移企业融资服务的信用担保机构,补充企业信用的不足,分担金融机构对转移企业融资的风险。相关职能部门要加强对房屋和土地的管理,规范发展产权交易市场,支持金融机构维护资产安全。制定适合当地实际的中介服务机构收费标准,加强对中介机构的业务指导和监督,规范服务行为。
参考文献:
[1]曾省晖.产业转移与承接:金融业如何作为――赣州案例[J].金融与经济,2008(2).
[2]马涛,李东,杨建华,翟相如.地区分工差距的度量:产业转移承接能力评价的视角[J].管理世界,2009(9).
[3]陈建军.产业区域转移与东扩西进战略――理论和实证分析[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