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教育的基本使命8篇

时间:2023-07-06 09:28:09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教育的基本使命,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教育的基本使命

篇1

一、人力资源生命周期成本构成

人力资源的雇佣和其他事物一样也有一个生命周期,即引进期、成长期、成熟期和离职期。

(一)引用期人力资源成本的主要构成引进期是人力资源在企业里的诞生过程,是员工雇佣生命周期的开始。具体指的是企业的运营活动激发人力资源需求到企业吸收新员工这段期间。

这个时期,人力资源部主要从事以下工作:首先进行岗位增员分析,确定所需的人力资源的质量和数量两方面要求,从而采用不同的招聘方式吸收人员;其次对所有的应聘者采用不同的测评方式进行选拔;最后对合格人员进行录用和安置,使其进入工作岗位。由此可知人力资源引进期的成本(即获得成本)主要包括招聘成本(企业用于确定人力资源来源的费用)、选拔成本(企业在对全部应聘人员进行面试,以决定录用谁的过程中发生的费用)、录用和安置成本(录用合格人员并安置他们到具体工作岗位所发生的费用)。

(二)成长期人力资源成本的主要构成 成长期指的是新员工的业务水平达到与其工作岗位要求所需要的开发时间,对于员工自身而言该阶段是他们的适应阶段。根据成长期的性质企业完全可以通过比较同职位两名员工成长期的长度筛选出合适人才,提供岗位调动资料。

这一阶段企业为提高工作效率,需对已获得的人力资源进行开发,即进行适当的培训,使他们具有预期工作岗位要求的业务水平。因此在这一阶段主要发生的人力资源成本为开发成本(主要是指培训成本)和使用成本。

使用成本指维持和使用人力资源的成本,包括维持成本(工资、津贴、福利费)、奖励成本(奖金)和调剂成本(与员工相关的精神生活费用)。对于员工自身而言,成长期是员工精力充沛、奋发向上的拼搏阶段,所以本阶段可以忽略使用成本中的调剂成本,企业在该阶段所付出使用成本仅仅是为了满足员工的物质生活需要。

(三)成熟期人力资源成本的主要构成 成熟期是指员工胜任工作岗位并意愿在企业发展的时期。该阶段是人力资源雇佣周期中最辉煌的时期,也是员工为企业创造最高价值的时期。

在这个阶段的员工已具备娴熟的技术和较强的工作能力。员工需求发生了变化,一般不用为生活而奔波,因此该阶段人力资源成本支出主要是使用成本中的调剂成本(与员工相关的精神生活费用)和人力资源保障成本中的健康保障成本。

保障成本指保障人力资源在暂时或长期丧失使用价值时的生存权而必须支出的生存费用,包括劳动事故保障、健康保障、退休养老保障、失业保障等费用。

(四)离职期人力资源成本的主要构成 离职期指的是从员工提出离职到员工办妥离职手续这段时期。

离职期是人力资源生命周期的最后一个阶段,在此阶段除做好离职员工的安抚工作,可能还要涉及到人力资源生命周期第一个阶段的筹划工作。使得空职岗位及早被代替,减少相应成本的支出。在这个阶段员工士气不高,对自己职业生涯发展期望值降低,敬业精神弱化,因此在人力资源生命周期的离职期发生的费用支出(即离职成本)除了发生离职补偿成本外,还可能会发生离职前的低效率成本和空职成本。

综上可知,处于人力资源雇佣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员工有不同的特点,心理素质和需要各不相同,企业对人力资源的管理和人力资源成本的控制与分析必须建立在人力资源雇佣生命周期等基础上,分析每个阶段可能发生的成本投入,结合不同阶段员工的不同需求,依据激励理论设置良好的激励效果,以最低的人力资源成本投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二、案例背景资料

某钢铁有限公司于2004年5月建成投产,公司占地90亩,注册资金为1.5亿元,在职员工120人。公司设有五个行政管理部门,四个基本生产车间,一个辅助生产车间。作为一家现代化的钢铁深加工企业,该公司主要生产销售冷硬、光亮退火冷轧带钢,产品广泛应用于农居制造、五金制品、工业链条等行业。2010公司将产品生产主要定位于高端产品,这样可以摆脱粗加工的低利润局面,精加工提升企业在行业中的地位。同时公司在不断提高员工素质,主要措施有广泛招收大学生、高薪聘请工程师,建立图书馆提供职工学习的信息资源,走访同行学习先进经验,等等。

人力资源成本实证分析以人力资源成本过程分析为思路,依据现有的理论基础,分析该公司人力资源成本管理现状。人力资源成本=薪酬+人事消耗费用,而其中薪酬占人力资源总成本的比重较大,并且该公司人力资源成本中人事消耗费用占薪酬的10%左右,因此本文重点探讨人力资源成本中的薪酬部分。

(一)薪酬结构 该公司薪酬按部门核算,薪酬主要包括员工工资及福利,以下列示的(1)~(8)项之和为工资总额,第(9)项为员工福利,第(10)项为扣款,职工薪酬=工资总额+ 员工福利-扣款项。

(1)基本工资:大学生、普工800元/月;高薪外聘人员4000元/月。

(2)计产奖。计算过程如表1所示。

其中相关项目计算公式为:

(3)单项奖。具体内容如下:

第一,超产奖:各工段超产100吨以上时奖励200元,连续三个月超产,调整工段定产量。其中:酸洗工段定产4200吨/月,轧机工段定产4200吨/月,剪切工段定产3000吨/月,退火工段定产1600吨/月。

第二,质量奖:本月工段产成品(包括半成品)无质量异议,奖200元。

第三,安全生产奖:本月无工伤,将本工段200元。

(4)出勤补助:车间人员10元/天,后勤人员7元/天。

(5)餐补:6元/天

(6)其他补助:大学生补助(专科生500元/月,本科生700元/月,硕士生 900元/月);主管人员话费补贴200元/月。

(7)级别奖:工段长600元/月,班长400元/月,部门主管1000元/月。

(8)特许奖:根据实际情况,各部门可以向考评组提交奖励特许申请,考评组过半数人以上同意即可通过,由总经理决定奖金数额。

(8)职工福利:

失业保险费=单位缴费费率为2%,职工个人缴费费率为1%;

医疗保险费=单位缴费费率为8%,职工个人缴费费率为2%;

工伤保险费=单位缴费费率为0.5%-2%,职工个人不缴费;

(二)招聘渠道主管级别人员、技术人员,通过人际关系、网络从其它公司高薪招聘;大学生、普工,通过劳动力市场招聘。

三、基于雇佣生命周期的人力资源成本分析

该公司截止2010年5月31日在职人员141人,其中:正副经理3人,主管级别管理员4人(销售主管、财务主管、技术主管、采购主管),班基层管理员22人,普通员工112人。在此本文重点分析和控制公司聘用大学生人力资源成本,原因有两点:一是必要性。除近两年招收的大学生外,98%的职工(即125人)来自于公司所在地,工资待遇决定他们的去留,而公司工资待遇略高于当地平均工资,工作环境在同行业里是比较好的,因此相比而言没有研究的必要性;公司一直以来非常重视大学生,这7年来招收了一批批大学生,但是到目前为止工龄达到2年以上的6人,一年以上6人,一年以内7人,如此可见大学生的比重正逐年大幅度上涨,所以公司在用人之前更应当做好大学生人力资源成本分析和控制。二是可行性。本文作者之一是一名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在该公司实习了4个月,比较关心和了解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因此分析大学生人力资源成本更加可行,并且分析结果对于双方都有参考价值。

(一)大学生引用期人力资源成本分析 2010年1月份该公司招聘大学生情况如表2所示:

(1)引用期漏洞分析:通过表2数据可以看出,此次招聘最失败的是:以9:1的比例通过面试的14名工科大学生竟然在未入岗前放弃工作,这种现象的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问题呢?

首先站在这14名学生的位置来评价这份工作。学生关心三个方面:第一,工资待遇;第二,工作环境;第三,发展空间。

从表3可以看出工科类的学生在车间工作的平均工资为2500~3500元/月(包住),这样的条件对于走出校门的大学生而言是一个比较理想的水平,因此从待遇上讲不会让所有人完全放弃这份工作。经过车间观察和切身体会,工作环境并不是非常恶劣,本人认为任何一名大学生都能克服。至于发展空间如何,没有在公司干一段时间的人是难以估测的,对于没有工作阅历的学生而言,其能够得到答案的另一途径是询问曾经在该公司工作过的学长们。

综上本人认为这一失败的原因在于:近两年公司在这两个专业里招聘了大批量的学生,但是至今留在公司的仅剩3人,而大部分离职学生将公司的消极因素(工艺流程简单,技术含量低、没有明确的培养方向)传递给下届的学生,这样反反复复的传递致使这14名学生将这份工作定为一个底线,因为当时他们跟公司商定待完成毕业设计后上岗,这4到5个月的时间让他们充满自信的穿梭于人才市场,时间如此的宽裕完全能够让每一个学生找到一份表面上看来更适合的工作,所以出现今天看到了这样的局面。

其次经过调查,公司在分配岗位时,没有完全按专业定岗位,没有经过缜密的培训就上岗,这使得学生们对以后的发展产生质疑,因为培训的深度能够反映岗位的含金量,显然该公司的岗位设置以及职权划分不明确。

最后,招聘之前就应该分析公司空缺岗位,根据岗位的性质选择合适的人才,而不是先招人,再按空补缺。比如说:公司很多岗位根本不接触英语,在招聘时面试官会将英语四、六级证作为一个指标,如此一来面试通过的学生都是班上的学习精英,这些学生走上岗位后逐渐发现这个岗位是不需要四、六级证,甚至不需要大学毕业证就可以胜任的,他们的能力得不到发挥。最后员工不稳定因素增加,导致离职率上升,显然人力资源成本上升了。

(2)避免引进期人力资源成本浪费的措施。具体包括:

其一,岗位设置。不及时给学生设定合适的岗位会造成企业人力资源成本的浪费;滋生学生的消极思想,挫伤其积极性和斗志,使其丧失了能力,降低人力资源成本的开发空间。

其二,人才需求分析。公司当然愿意招收综合素质高的学生,但是公司为此付出的人力资源成本会上升。该公司主要生产冷轧带钢,冷轧技术含量并不高,公司设备自动化逐步提高,因而公司在招聘车间操作人员时,应该将重心放在劳动力市场上,而不是以更高的工资在人才市场上招聘大学生。大学生是知识和能力的追求者,他们寻找的是具有挑战性的工作,而不是机械化的操作。笔者不反对公司为了提高员工素质广招大学生,但是公司在实施这项决策之前应当根据这类群体的特性重新划分公司的岗位,将学生安置在具有挑战性的岗位,并且明确岗位之间的等级,为学生铺设发展的空间。

(二)大学生成长期人力资源成本分析 2009年1月份左右该公司一次性招收了25名工科大学生(机电工程和信息工程)大部分于毕业后上岗,截止2010年4月底仅留下3名大学生。将近90%的学生在成长期放弃了工作,当然这并不是说对公司有多么不利,但是为什么如此规模的公司能够随意增加25 个员工,有这么多的岗位空缺吗。显然不是,公司里并没有这么多的空缺。

如果公司在引进期内还没有定岗,那么笔者认为公司应该增加培训,比如说以按比例报销学生在外培训费用的方法鼓励学生根据公司需要学习更多知识,学生获得激励后会根据企业现状和自身追求学习相关技能,这样双方达到共赢。

在该公司,大学生的成长期一般是3~6个月,工作任务是下车间锻炼,公司根据个人表现和岗位临时变动调动这些学生。学生在成长期是非常不稳定的,他们没有社会阅历,还不懂得在复杂人际关系中如何生存,倘若公司也在不根据学生和岗位的情况任用学生,他们会更加不稳定,甚至完全否定这份工作。

(三)大学生成熟期人力资源成本分析 现今处于成熟期的大学生有6人(工龄在2年以上,其中有4名是建厂第一批员工),分别在:财务部3人,销售部1人,生产部1人,后勤组1人。

成熟期的大学生已经去除了不稳定因素,反而更加而稳定,他们的能力达到了顶峰,此时对于公司和员工个人都是一个鼎盛时期。

既然在职位和工资上不能有跳跃性的提升,那么公司不妨从员工精神世界赢取民心,让他们感受到家的温馨。同时公司将成长期的学生安置在这些员工的部门,让引用期学生感受到成熟期学生的稳定和发展,让成熟期学生吸收引用期学生的积极性和挑战性。

(四)大学生离职期人力资源成本分析该公司一般不和学生签订合同,彼此是一种双向选择,学生可以随时申请辞职,在此期间公司不必承担很多人力资源成本。企业在该阶段需要做得工作是重新评价申请离职的学生工作能力等,通过内部调查了解离职原因,权衡学生能力和解决离职原因成本的分量。

综上分析,本人认为该公司生产车间还没有达到普及大学生的条件,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说明该公司的生产技术和工艺流程有待提高,现今的生产关系不适应落后的生产力。

参考文献:

篇2

信息技术给教育注入了生机和活力, 我们看到各学科的教学充斥着各种技术,大有技术喧宾夺主之势、乱花渐欲迷人眼之景。而技术学科却在刻意避开技术,甚至出现了泛技术、窄技术、非技术现象,这让人忧心不已。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读到了杨晓哲的博客——《追问把握学科本质》。文章例举了一节语文课《月食》的教学过程。教学中,教师用了很多技术,却没有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究其原因,是教师忽略了语文课本身,忽略了语文课重在文字分析、重在文字表达的培养,忽略了文字的精妙本来就在于表达情感。文中原本是讲述天狗食月的故事给主人公带来半信半疑的种种情感,这里只需要学生根据文字去遐想、揣摩、体会,然而教师却把重点放在了月食图的分析上,语文课变成了地理课或技术课也就成为了必然。

杨晓哲认为,符合学科本质是一节课的内在基本要求,明确学科本质非常重要。这句话给了我很大启发。的确,信息技术课程也是如此,如果我们把它上成了语文课或美术课,同样也是偏离了学科本质,同样也是本末倒置。

我在农村中学听过两节课,一节历史课、一节信息技术课。同样的常规课,同样的探究课,结果却大不一样。

历史老师在上课前已经在黑板上写下了几行漂亮的板书——探究1:佛教思想传播到中国对我国文化的影响;探究2:道教思想传播的原因,对我国文化的影响;探究3:司马迁是如何写成《史记》的,你从中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这似乎暗示着这是一节探究课。

教学从两位学生以互问互答的形式复习上一节课的知识开始,通过问题“《西游记》中的唐僧信奉佛教还是道教”, 引出“活动1”:快速阅读P92~P93内容,并思考问题——佛教何时传入中国?其思想如何?传播原因如何?对中国文化有什么影响?进而引出本节课课题——昌盛的秦汉文化。

通过教师的提问、学生的回答和新知的传授,自然过渡到本节课的第二个环节——道教的兴起。教学方法同上。然后,围绕着佛教和道教的异同分析、《史记》给我们的启示、宗教和的区别等问题,最后小结出本节课的几个知识点,并要求学生学习司马迁不畏权贵、秉笔直书的精神。

这节课给我印象最深的地方有两个:一是学生的参与度非常广,整节课所有学生都围绕着教师提出的问题寻找答案,教师提出的问题与学生喜欢的《西游记》结合起来,的确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二是一个偏远的农村学校的教师可以大胆地运用探究课,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历史课后,我们来到了信息技术课堂。新课导入从“2014元旦贺卡”开始,进而引出了“请柬”这个概念。什么是“请柬”呢?学生在教师的要求下开始齐读教材中对“请柬”的定义部分。接着,教师用了至少5分钟阐述了“请柬”的分类:成品的、手工制作的、电脑制作的等。并且,教师还通过PPT对三种方式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从而得出结论——电脑制作的最好,进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担当沟通小使者”。

接着教师还用PPT表格形式展示了“请柬”的写作格式,从结构、标题、称谓、正文、敬语和落款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最后还给出了一个“请柬”的例子。教师讲完这些以后,要求学生开始完成“任务一”:探究“请柬”写作格式。

为给学生的探究提供技术支撑,教师还下发了三个搜索引擎地址,要求学生用不同的搜索引擎查找。我发现坐在我周围的学生开始变得兴奋起来,有的聊QQ、有的在玩游戏、有的浏览新闻。5分钟后,教师随机提问几位学生,似乎是对“探索一”活动的小结。

教学进入了第三个环节——探究“请柬”的几种版式。学生还没有探究,教师就详细介绍了常用的版式,包括横式、纵式、单页、双页、多页等。然后教师要求学生们再次上网进行探究。于是,学生们再次兴奋,再次自由……

完成了格式和版式的探究似乎还不够,还要探究“请柬”的色彩问题,红色与黑色如何搭配,红色象征着什么,等等。

时间已经所剩无几了,教学最后的大任务是要求学生在稿纸上完成“请柬”的结构草图。快下课了,教师提问了几个学生,还是几个女生比较听话,似乎完成了本节课的最终任务。

从听这节课开始,我就一直困惑:这是一节语文课,还是一节美术课,或是一节信息技术课?有一种“似曾相识燕归来”的感觉,但最终还是“无可奈何花落去”。

退一步说,我们承认它是一节信息技术课,但从标题上又很难猜测它的内容。此时我坐在机房里,只能在信息技术课的范围进行遐想,PPT?flash?随着教学的深入,我发现我又错了。从第一个活动任务来看,教师要求学生探究“请柬”写作格式,似乎预示着要学习网络搜索的相关知识,但令人奇怪的是并没有涉及搜索的任何知识,包括“关键字”构建技巧等。第二个活动也是这样,既没有难度上的递进,也与学生的需求脱离甚远,丝毫不能引起学生的一点儿兴趣。因为我们的教学不是在培养“请柬工作室”的专家,学生即使需要掌握这部分的内容,也应该是语文课或美术课的教学内容。显然,这种探究已经严重脱离了信息技术课的本质,其结果流于形式也就不足为奇了。当然,我们不反对在作品制作前进行规划,但绝不能让规划占据了主角的地位。

历史课和这节信息技术课都属同样的教学方法,但结果却大相径庭。前者学生真正参与了活动,围绕着问题寻找答案;后者学生把探究变成了“自由活动”,因为所设的问题丝毫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可见,教学设计如果以教材、教师为中心,忽略了中学生技术基础以及学生发展的需要,就只能是空中楼阁。所以,教师在设计探究任务时,“备学生”显得尤为重要。如果上机实践的任务不是源自学生自身实际问题的需要,如果探究缺少挑战性,缺少趣味性,缺少思维的梯度,学生不积极也就成了必然。

课后,信息技术教师似乎也很有委屈,“教材的确就是这样写的,我要尊重教材”。当时,我找不到更好的证据来推翻他的观点。

看了杨晓哲的《追问把握学科本质》的文章,突然发现那节语文课与这里的信息技术课有着惊人的相似:语文课上成了地理课;信息技术课上成了语文课。再回忆一下历史课,我终于有所悟:不管什么学科,都一定要有自己的学科体系,都要有自己的学科本质。所以,语文课不能把地理知识作为核心;同样,信息技术课也不能以语文教学范畴的文体知识作为核心。

篇3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心肺复苏基本生命支持术

心肺复苏基本生命支持术,又称现场急救,是心肺复苏术的初始急救技术,是指由专业或非专业人员对呼吸心跳停止的急危重病人进行现场徒手抢救的技术,集知识与技能于一体,实践性很强,既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更要掌握实践操作技能。笔者在心肺复苏基本生命支持术教学中应用项目教学法,取得了比较好的教学成效。

一、教学对象

我校2010级护理中专二年级学生60名,年龄16~17周岁,均为女生,已完成医学基础课程学习。为提高教学效果,采用小班教学,将学生编成2个教学班,每班30名学生,教学内容及方法一样。

二、教学方法

(一)课前准备。

1.组建团队。笔者采用抽签法将学生进行分组。具体方法是发给学生每人一支小木棒,在木棒上写上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然后装进预先准备的袋子里面,混合均匀后,用抽签方式决定分组。由教师抽出第一支小木棒,被抽中的学生作为第一组的第一位成员,再由该学生抽出第二支小木棒作为本组的第二位成员,以此类推,每一次均由被抽中的学生来抽出小木棒,用这种方法来抽出自己的组员,每6人一组,分成5小组,每小组各选一位组长。

2.学生学案设计。教师根据学生特点、教学内容设计学生学案,学案主要内容包括临床案例、学习目标、工作任务及思考题、学生自主练习指引、知识拓展五部分。临床案例主要围绕教学内容及临床实际创设心脏骤停情景,根据岗位需求和教学目标提出5项工作任务,分别是:任务1――判断意识、呼救;任务2――开放气道和判断呼吸;任务3――人工呼吸;任务4――胸外心脏按压;任务5――判断抢救效果。思考题主要根据此病例信息提出最可能出现的情况,且涵盖每项工作任务相关理论的知识要点。

3.学生自主查阅资料。每位学生根据学案提出的问题去查阅资料,查阅资料的方法可按自己的学习习惯,如查阅书籍、通过网络搜索资料或观看视频等。两天后,组长召集组员集中讨论,每个学生报告自己准备的内容,组员之间进行交流分享意见,然后制定出完成任务的计划和方法。讨论过程中当学生遇到没办法解决的问题时,教师进行必要的引导,与学生进行互助式课程学习。

4.临床见习。按照授课计划,在第三学期开学初,安排学生带着思考题到本校的附属医院进行为期一周的外科临床见习(包括心肺复苏)。

5.学生自主训练。授课前半周,学生在掌握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在夜自修期间开放实验室,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组长带领下进行安置复苏、开放气道、口对口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等训练。

(二)课堂教学。

1.角色扮演法引入案例。课前布置学生根据案例分担角色,上课时将案例以小品的形式展示出来,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激发了学生对本次课的学习兴趣。

2.对知识点进行分类排序。笔者在课前将心肺复苏基本生命支持术的操作步骤分解为八个步骤,然后将每个步骤分别写在8张小纸条上,以同样的方法将5项工作任务的知识点分解后制作小纸条。在引入案例后,将打乱的小纸条和2张A4纸发给每个小组,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然后把心肺复苏基本生命支持术的操作步骤排列顺序后贴在A4纸上面,将5项工作任务的知识点分类后粘贴在另一张A4纸上面,每小组再派一名代表解释分类排序的结果和依据,教师进行评价总结。

3.体验完成5项工作任务。该项活动是本次课的核心部分,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5项工作任务,条件允许时请1~2名专业教师帮忙带教,教师穿梭于各个小组之间,以便及时了解各组完成任务的情况。各小组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可分为四步:第一步,小组讨论,主要内容为完成该项学习任务要掌握的技巧和注意事项;第二步,实施操作,小组成员轮流扮演现场救护者,并在心肺复苏模型上实施操作;第三步,评价反馈,包括三个方面,学生自我评价、小组互相评价、教师评价;评价反馈在小组成员实施操作后进行,评价标准由教师课前制定;第四步,小组推选一位成员进行操作,再次评价纠正。

4.成果展示。用投骰子的方法随机抽取1至2个小组展示心肺复苏基本生命支持术的全过程,然后进行评价反馈。

三、思考

(一)项目教学法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项目教学法是以“项目为主线、能力为目标,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教师不仅要具备完成一个项目所涉及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还要不断提高项目研究能力,包括课程设计能力、课程整合能力和课程开发能力;同时教师还需具有较强的课堂驾驭能力,能根据学生项目活动的进展情况灵活应变及时调整,能合理处理一些偶发事件。

(二)教师要注重积极、多样化的评价形式。

评价是项目教学法中的关键步骤之一。评价的形式要多样化,有自我评价、小组互评、教师评价等。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要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学生通过自我评价,不仅可以对自己获得的成果进行分析以加深印象,还可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主动弥补。组评价能让学生分享其他同学是如何完成任务,在方法上与自己有什么不同,以集思广益,开拓思路。教师评价则应关注学生在获取知识过程中的发展变化以及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态度、情感和思维方式,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的创新精神。

(三)项目教学法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应用项目教学方法,将学生所要学习的知识和技能隐含在5项工作任务之中,学生通过对任务的分析、讨论,明确任务所涉及的知识范畴,在努力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根据任务需要进行自主学习,并在教师的引导下应用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这样使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参与教学全过程,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兴趣。

(四)项目教学法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在教学中,通过组建学习团队,将单独学习变为合作学习。通过模拟真实的临床场景,让学生合作完成工作任务,使学生体会到在临床工作中协作精神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学生自我评价和小组互评,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作者单位:广东省潮州卫生学校)

参考文献:

[1]贺平.项目教学法的实践探索[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22).

篇4

关键词:大学使命;民办应用型大学;演变

大学使命是人们对大学这一特殊组织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的一种确定,是人们对大学应有价值的判断、追求和选择,具体体现为大学组织的宗旨、理想、目的和责任。[1]大学的使命是大学精神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是大学定位理念的体现。在大学组织内部,大学使命有助于形成价值认同,促成文化共识,产生组织凝合力,使大学内各部门及亚群体向着同一个目标努力,并传承大学的精神文化特质。从大学与外部社会关系的视角来看,使命既是大学对自身目标、职能和存在价值的宣告与承诺,也是人们对大学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的一种认定和要求,对学校的运行发展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世界上许多大学特别是一流大学都明确了公布了自己的大学的使命。目前,高等教育“双一流”战略被列为我国的十三五规划中,我国越来越多学校都以创建世界一流大学为自己的奋斗目标,这意味着我国大学使命进入新的阶段,因此这为研究民办应用型大学使命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以我国应用型民办大学中的排名前50所大学(以2016年数据为准)为研究对象,采用词频分析方法对大学使命陈述进行统计分析,同时借鉴陆一先生分析模型,基于大学使命的“古典”、“现代”、“21世纪”3个维度组成的分析模型[2]对50所学校进行分析,揭示我国应用型民办大学的使命特点,并探究我国应用型民办大学使命的演变过程以及新的挑战。

一、我国应用型民办大学的使命特点

本文对我国排名前50所应用型大学的使命陈述进行关键词词频归纳,结果如表 1所示 。通过统计,这些关键词可归纳为四个方面的核心使命:学校办学定位、教学与人才培养、公共服务、国际化与全球视野。(各大学的使命宣言文本主要从其官方网站上获取,也有部分来自于正式宣传册页。)

从表1得知,在民办应用型大学的使命分析中,存在共性的特点:在办学定位方面,学校都提出要创办“应用型”大学,这是由于我国宏观政策影响;在教学与人才培养方面,大多数学校提出教学中“以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办学、育人理念,强调学校对于道德的素养的培育;在服务社会方面,大多学校提出要学校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服务社会,培养满足社会需要的人才的使命;在国际化与全球视野方面,很多学校提出了“国际化”、“多元化”的理念。

核心职能所占比重不同。在统计中,我们发现我国民办应用型大学对于使命描述,基本具备了“培养人才、发展科学、服务社会”的核心职能。但是对于“培养人才、服务社会”的偏重点多些,对于科研的内容相对较少,这与我国与国外的研究型高校的使命陈述有些区别。见表2。

使命描述差异性不明显。在统计中,我们发现民办应用型大学对于使命描述词汇的使用上相似度很高,同样的词汇在多所学校中都有提到,学校间的差异性很少。例如“以人为本”的陈述,在17所学校中都提到过,相似度达到34%。

二、我国应用型民办大学使命的演变

上述关键词词频分析结果显示,我国应用型民办大学使命在学校办学定位、教学与人才培养、公共服务、国际化与全球视野方面有着相似的使命,从中我们可以探究我国应用型民办大学使命的演变。本文根据陆一先生对于大学使命宣言的分析指标,(见表3)将对我国应用型民办大学使演变历程进行梳理和总结。

(一)古典使命。中世纪大学追求真理与知识的使命,这是古典使命的传统。古典使命拥有卓越的立校传统或伟大的创始人,使命宣言以尊重历史、敬重先辈为亮点,在使命宣言中突出大学的文化根基,向内、外部传播的精神文化信号。由于民办应用型大学是由民间出资创办的特点,很多学校都有卓越的立校传统或伟大的创始人的精神,如西安外事学院以“鱼化龙”精神为核心;上海建桥学院提出“民I模式、公益性质、人本观念、文化管理 ”。这就意味着民办应用型大学的学校的使命中都会体现古典使命的内容。但是,由于这些学校都是一些地方院校,精神的传播往往受到局限,不像一流大学的学校精神广泛流传,往往知之甚少。其他区域的人或者外国人并不容易像本地区人那样了解精神遗产意味着什么。这就使得这些学校在古典使命的承担上,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真是民办应用型大学在使命陈述中往往不注重精神文化宣传,缺少文化的精神内核,因此这些学校在大学定位、教育目标中就缺少灵魂,只重视近期效应,没有清晰的愿景规划。

(二)现代使命。现代大学的理念可以追溯到洪堡时期,“德国大学的最高理想就是造就天性得到发展的、 善于独立判断思考和富有创造力的新生一代……”[3],在这样的使命下,现代大学师生应致力创造性的学术研究为重心, 教授和学生都是科学研究人员。但是随着大学发展,中国民办应用型大学在承担现代使命中,更多倾向大学重视当下的社会需求、讲求办学效率,或者大学的使命和战略概括为体现“ 务实”的价值观。从上述的使命特点可以看到,24%的民办应用型大学都重视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服务社会的为使命。如海口经济学院指出“以生为本、以师为魂、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为办学理念;西安欧亚学院提出“当今市场经济最新鲜的变革,并且能够前瞻性地把握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都体现了现代学校的使命。但是对于学术研究的使命却是重视不够,这也是由于国家政策、经费不足等外在原因所导致。

(三)21世纪使命。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作为经济活动主体的人必然在世界范围内流动,世界多极化以及文化多样化的趋势越来越突出。大学使命有了新的内涵:国际化、产学研,产管学、终身制。高等教育结构的交叉发展和众多政策推动了国际化的发展,这促进了大学另一个重要使命:国际化。所有民办应用型大学生基本意识到了这点,20%的大学在大学使命中诠释了这点。把国际化作为其学校的使命陈述,我国民办应用型大学的用词频率比公办大学高,这是由于民办应用型大学更具有灵活的办学条件与机制所决定的,此外我们看到部分学校已经提到产学研,产管学的使命,把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到了战略高度。例如山东协和学院等在探索学校发展时提出“学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坚持走产学结合之路”。

综上所述,在民办应用型大学使命的演变中,从宏观方面民办应用型大学的使命有原来的承接国家的大学扩招的规模办学到应用型办学的转型发展中。根据大学使命的模型分类上看,我国民办应用型大学更多承担的现代大学以及21世纪大学的使命,各个学校在秉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教育价值观念基础上,都提出了学校肩负“服务社会,重视社会责任”、“产学研,产管学”、“国际化”的使命。基本属于务实进取型,均衡稳健性的学校很少,只有西安外事学院、西安欧亚学院、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上海杉达学院这几所学校较为全面。

三、我国应用型民办大学使命面临的挑战

从上文得知,大学使命演变由外在使命和内在使命所制约与影响。在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过程中,由于环境的变化要求外在使命与内在使命的保持一致,这要求我们立足大学面临挑战深刻的反思大学使命的新变化:

(一)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

终身学习理念的兴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当今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的广泛运用,生产力发生重大变革,生产力出现软化趋势。全球电脑终端的人们都可以作为虚拟实践个体步入虚拟实践的全过程,这样人们可以共享全球的知识库,可以相互交换和创造知识。每个人都可以随时随地的接触高深的理论,高科技,物质生产在生产与再生产的全过程中精神生产的作用越大。在信息完全对称下,教育从“精英”阶层扩大到全社会,每个人在闲暇时间里发挥的才智能力在虚拟空间中叠加,形成一种空前的全社会规模生产,基于虚拟空间的信息共享和个体智慧成就了精神生产活动的大众时。精神的生产不再是特殊阶层里个体的个人化创造,形成了在协作互动基础上的生产劳动,因此“精神生产共同体”在社会中出现。碎片化学习时代已经来临。

我国民办应用型大学如何紧跟时代,丰富自己的教育手段,通过信息手段改变教学模式,通过建立微客、MOOC等课堂,使学校的生产、传播、交流更加开放、便利,使教师与学生之间形成平等的交流分享关系,关注到终身学习机会的均等问题,这将是民办应用型大学面临新的使命。

(二)关注受教育者个体的切身利益。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公共政策研究生院教育社会学家马丁.特罗教授根据适龄青年入学率指标, 认为高等教育发展总体上是一个从“精英”向“大众”向“普及”发展的规模扩张过程。截止到 2006 年,根据特罗理论,我国已经完全迈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4]

民办应用型大学的教育已经完成了“规模的扩张”阶段,到达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阶段。应用型大学提出,要求民变大学的发展定位由“量”的增长标准到高等教育系统的“质”的变化。但是在我国民办应用型大学对于这个阶段的理解还是侧重于将所有受教育者作为一个群体,认为我们国家的教育仅仅停留在“大众化”阶段,并没有过多重视受教育者个体,即个体参与并分享高等教育。很多学校依然没有明确教育规模扩张并不是教育的终极目的。随着教育内部的变化,民办应用型大学教育理念和价值观念需要突破与转变,关注个体的切身利益,这要求大学使命逐渐突出多元化、个性化。

(三)建立区域性的特色使命。

面向21世纪,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知识经济时代已经到来。知识经济的根本性变化引起了产业结构的剧变,现代大学不再不再游离在公众与社会、政府之外,逐渐从社会的边缘走向中心。在这个过程中,大学的角色也发生了重要改变, 已经由社会的边缘组织转变为经济社会的轴心,在实现创新、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等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5]

我民办应用型大学大多由民间出资,多为地方大学,承担地方培养人才等使命,对于它们而言逐渐从远离世俗的“象牙塔”成为服务地方的“社会服务站”,这就要求民办应用型大学立足区域经济发展的水平与特点,制定符合自身的大学使命。正如早稻田大学校长白井克彦教授所说,“现代大学的核心使命是市民、企业、地区、政府以及世界范围的高等学府携手合作,创造性解决多元社会的各种问题”。更多学校应该借鉴温州大学的78年的办学经历,他们依托温州的文化传统,形成本学校的“厚培德本、深F智源”的办学传统,遵循了“以人为本、质量立校、服务地方、特色取胜、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在找准自己的位置同时,积极转变观念,深度融入区域创新体系建设。这要求民办应用型大学主动与地方建立合作共赢的合作伙伴关系,为促进地区发展,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等方面发挥自己的作用。

哈佛前校长洛韦尔曾经说过:“大学的存在时间超过了任何形式的政府,任何传统、法律的变革和科学思想,因为它们满足了人们的永恒需求。在人类的种种创造中,没有任何东西比大学更经受住漫长的吞没一切的时间历程的考验。”我国民办应用型大学在大学使命演变中,应最终全社会共同利益与价值,寻求全社会的命运根本。

参考文献:

[1]眭依凡. 大学的使命及其守护[J].教育研究,2011(1):68-72.

[2]陆一.世界知名大学使命宣言的文本解析[J].比较教育研究,2012(9):23-28.

[3]郭必裕.大学使命的选择与践行[J].现代教育科学,2007(6):13-15.

篇5

关键词:高职院校;文化建设;奥尔托加·加塞特

奥尔托加·加塞特是20世纪西班牙著名的思想家和社会活动家,他一生从事过教师、作家、出版商兼编辑、哲学家、政治家等多种职业,丰富的社会经历和敏锐的思维使他具有一般学者所不具备的广阔视野,并在众多领域取得成就。《大学的使命》是他在应马德里大学生联合会邀请所作的关于高等教育改革问题的讲演的基础上修改而成的,作者紧扣西班牙乃至欧洲高等教育面临的问题,痛快淋漓地剖析了当时欧洲大学的弊端,进而提出与论证了自己独特的改革思路。

奥尔托加·加塞特在《大学的使命》一书中剖析了欧洲社会与大学存在的弊端:“欧洲大学忽视文化的教学或传播活动,大学所培养出的工程师、内科医生、律师、科学家等是有知识无文化的新生的野蛮人。”“欧洲正经历着一个极度无文化的时代,社会形势动荡”。他由此提出要对大学进行改革,要加强大学的基础功能尤其是文化传授的功能。笔者由《大学的使命》联想到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目前,我国的高职教育已占据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因此加快高职院校的文化建设已显得十分必要。

奥尔托加·加塞特关于大学文化传授功能的阐述

奥尔托加·加塞特在《大学的使命》一书中提到,大学的职能除专业教学与科学研究、新科学家的培养之外,还有文化传授的职能,文化传授是大学的基本功能,是大学凌驾于其他一切之上的基本功能。奥尔托加·加塞特从文化与科学之间的关系来阐述文化传授的重要性。

首先,奥尔托加·加塞特从历史的角度分析了文化的特性。文化不是科学,文化是一种生命信念、一种带有时代特征的信念,是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中世纪,文化作为一种包容各种信仰的综合体系带领人们走向启蒙,使人类生活免于陷入纯粹的灾难之中,使人类过上一种不会发展无谓悲剧或内心感到耻辱的生活。他认为,文化是我们生活的一个方面,就像手是人的一部分那样,人没有手就不再是正常人而是残疾人,没有文化的生活是有缺陷的生活,是遭到破坏的、不真实的生活。奥尔托加·加塞特认为,与中世纪的大学相比,现代的大学已将专业教育这颗大学唯一的种子演变成了一项巨大的活动,并增添了研究的功能,使现代大学已几乎完全遗弃了文化的教学或传播活动,这样的变更是有害的,如今的欧洲正在自食其果。造成目前欧洲形势动荡的原因,事实上是由于普通的英国人、法国人、德国人缺乏文化修养,他们对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有关世界和人类的基本思想体系一无所知。这样的普通人是属于没有文化修养的新生的野蛮人,是落后于时代文明的迟钝者,而且既原始又落后,与其自身存在的既现代又冷酷的问题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种野蛮人毕竟都是专业人员,要比以前的人更有知识,但同时更没有文化修养,如一些工程师、内科医生、律师、科学家等。

其次,奥尔托加·加塞特主张在大学里开展文化教学。大学首先应该把普通人培养成有文化修养的人,使他们处于时代标准所要求的高度。他所说的文化修养是指人的精神,要培养基本的文化修养,应该向学生传授一些装饰性知识,从某种程度上说是要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与理智。实现大学的基本功能涉及传授一些重要的文化学科,即世界的自然体系(物理学),有机生命的基本主题(生物学),人类发展的历史过程(历史学),社会生活的结构与功能(社会学),一般概念的体系(哲学)等等。没有物理学、历史学与生物学概念以及缺乏思辨哲学思维的人,不是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人,除非他碰巧具备了某些超常的素质,否则,从完全意义上说,这种人是不太可能成为一名好医生、好法官、好的技术专家的。

奥尔托加·加塞特的思想对高职教育发展的启示

奥尔托加·加塞特在《大学的使命》中提出,大学教育应包括“文化传授、专业教学、科学研究与新科学家的培养”三项职能。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占据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理应承担起文化传授的责任,不能将目光停留在狭隘的“小职教观”上,以学生能从事某种终身不变的职业为满足,而应注重将培养一种有文化品味的、有教养的人当作自己的使命。

首先,这是由高职教育的性质决定的。奥尔托加·加塞特认为,大学要有合理的分工与定位,大学通过履行不同的职能培养不同层次的人才,但是文化传授是大学最基本的、首要的功能。除了文化训练之外,大学要利用人类智慧所发明的最经济、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将普通人培养成最优秀的专业人才。文化传授与专业教育是任何层次的大学都必须承担的职能,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承担起这一使命。

其次,这是由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决定的。高职教育所培养的人才在掌握职业岗位或岗位群所需要的应用技术与职业技能之外,必须是一个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发展的人,高职教育应将文化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对学生进行人文、社会科学与现代自然科学技术的基本教育,这既是培养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发展的人才的需要,也是培养具有一定的适应未来应用技术与职业技能变化的人才的需要。目前在高职教育的发展过程中,并没有找到正确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知识、能力、素质孰重孰轻一直成为争论的焦点,高职教育一度曾提出“知识本位”的目标,继而提出“能力本位”的目标,如今又提出“人格本位”的目标。无论培养目标如何定位,加强文化传授都是至关重要的,否则,“他们培养出来的人才可能会成为新一代的‘野蛮人’,或者是不能成为真正好的专业技术人才”。这就要求高职教育承担起文化传授的使命。

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的途径

高职院校要提高文化品位,必须全面加强文化建设,包括大学精神文化、大学物质文化、大学制度文化与大学环境文化的建设,积淀与创造深厚的文化底蕴,不断增强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培养优秀的职教人才。

首先,要通过制度建设进行文化引导。最能体现学校文化水平的制度建设在高职院校还处于一种不完善状态,因此,高职院校应结合自身的特点,结合学校文化定位进行制度建设。一是在制度建设中要根据高职院校的特殊性强化制度自身的文化内涵,使人们在学习、理解与落实制度的规范中获得文化熏陶,使制度成为一种人化的制度。二是要通过制度的规定对文化的意义与地位进行强调,使文化建设成为管理的重要目标,成为教学的重要内容。只有这样,在学校文化建设中才能形成制度文化,并以这种文化为基础,使学校的文化建设蓬勃地开展起来。

其次,要强化文化认同的基础。高职院校存在着文化淡漠的现象,要改变这种现状,就要强化文化认同的基础。一是要有效地提高教师的文化水平。教师是学生知识的传授者,也是文化的引导者,教师对知识进行文化的提升,通过知识与知识的联系形成一种文化视野,再运用这种文化视野进行具体知识的讲授,促成学生文化修养的形成,使教师由知识积累到文化修养的过程得以实现。二是要奠定学生的文化基础。要使学生具备文化修养,必须强化他们的知识基础,只有具备了丰富的专业知识、广博的生活知识、深厚的人文知识,才能通过多层面不同知识的组合与渗透形成文化修养。只有师生具备了共同的文化认同的基础,逐渐形成文化意识,才能搞好校园的文化建设。

再次,要开设人文类课程。人文类课程的开设对高职院校有着特殊的意义,既是对过去文化基础欠缺的弥补,也是对学生将来从事专业岗位工作的准备。在具体实施中,要从不同学科的特点进行妥善处理,对于文科类专业,要强化专业课程的文化意义,强化培养想象力课程的开设;对于理科类专业,则要注重人文修养的培养,开设一些文化类课程。这些课程的开设不仅会增加学生的文化修养,而且对学校文化的整体建设也是不可或缺的。

最后,要强化文化建设的氛围。文化氛围的建设对高职院校有着重要的意义,直接关系到高职院校的生存与发展。由于文化作用于人的特殊性,即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实现对人的塑造,因此要求在强化文化建设氛围的过程中,充分关注学校硬件的文化氛围,如学校校园的设计与规划等等,同时还应注重学校软件文化氛围的加强,如教师的文化修养、教学中知识的文化提升等等。软硬件要做到内容与形式统一,充分体现高职院校校园文化设计的整体观念。

参考文献

[1]奥尔托加·加塞特.大学的使命[M].徐小洲,陈军,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2]李政云,李尚群.奥尔特加·加塞特的大学发展与大学教育思想探析[J].高等农业教育,2005,(5):18-22.

篇6

论文摘要: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和实效,要重视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训练。“思政”课青年教师在基本功训练中,思想上要明确学科性质与特点,增强职业使命感与责任感,自觉塑造良好教学气质;教学实践中要明确教学宗旨,确定科学的教学方法,也要处理好传统技能与现代教学手段之间的关系。

活跃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学第一线的青年教师是“思政”课教学队伍的新生力量,他们往往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热爱教育事业,但由于教学经验不足,思想认识模糊,在教学实践中存在着忽视教学基本功训练、基本功不扎实的问题,影响了教学的质量与实效。重视“思政”课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的训练,根据“思政”课学科特点,探讨青年教师基本功训练的基本内容,不仅是提高青年教师教学水平的必然要求,也是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学实效、维护“思政”课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地位的必然要求。

基本功指从事某种工作所掌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教学基本功则应是教师在教学工作中需要掌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就教学基本知识而言,教学基本功应当包括对所教课程的学科性质、学科教学宗旨与教学方法的认知;就教学技能而言,教学基本功则应当包括对各种教学环节的处理和对教学手段的应用。正是基于对这些教学基本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与应用,教师实现了把知识传授给学生的教学过程。根据青年教师基本功训练中存在的问题,“思政”课青年教师的教学基本功训练首先要明确对自身学科性质的认知,树立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其次,要明确对课程教学宗旨的认知,确定科学的教学方法;第三,明确对现代教育发展需要的认知,掌握现代教学技能与手段。

一、明确“思政”课学科性质与特点,增强职业使命感与责任感,自觉塑造良好教学气质

明确“思政”课学科性质与特点,增强职业使命感和责任感,是青年教师基本功训练的思想保证,是青年教师提升自身教学技能和水平的内在动力,决定青年教师教学的基本态度和气质。

高校“思政”课是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渠道,它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增强抵制错误思潮和腐朽思想侵蚀的能力。因此,就学科性质与特点而言,“思政”课既具有严谨的理论性、知识性,又具有严肃的思想导向性,是知识性与思想导向性的统一。相应地,“思政”课教师就既是理论体系知识的传播者,也是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宣讲者,还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担任“思政”课教学工作的青年教师,应当充分认识在价值多元和多样化的全球化时代背景中,“思政”课教学工作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增强职业使命感和责任感。

青年教师增强职业使命感与责任感,在思想上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清并克服当前在教育中存在的实利主义倾向的影响。受市场经济利益驱动机制的影响,当代教育在培养的目标上也有实利趋向,较少关注人自身发展,是背离了教育本质的。当代社会精神道德危机的蔓延,种种社会问题的滋生不能不说与当前教育目标的这种实利性偏向有密切关系。唯经济至上、唯科学至上的教育观正受到社会普遍的反思与批评。马克思说:“人类全部力量的全面发展成为目的自身”,人自身的发展是教育的最高宗旨,而其中个体人的思想道德品质的提升始终应当居于核心地位。因此,广大的“思政”课青年教师在教学基本功的训练中,要自觉克服不良思想的影响,认清自身承载的时代使命与责任,以课堂为主要阵地,在国家人才培养和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道路上发挥应有的作用。

增强职业使命感与责任感,青年教师还要在思想上自觉塑造符合学科性质与特征的教学气质。教学气质是教师在长期的教学经历中逐步形成的,是教师个体人格魅力的表现。实践表明,教师个体的教学气质常常影响学生对课程的兴趣,大学生常常会因为欣赏任课教师的教学气质而喜欢上“思政”课。一位拥有优秀教学气质的“思政”课教师既应当具有丰富广博的专业知识与智慧,擅于应用各种教学技能与手段,也应当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胸怀远大理想,对生活充满热情,对学生充满关爱,擅于与学生沟通,具有亲和力,并能始终保持积极健康、乐观自信的教学情绪。青年教师秉持高度的职业使命感和责任感犷在教学基本功训练中要注意结合自己的个性特点,对塑造自身良好的教学气质形成自觉的认知,并予以实践。

二、明确教学宗旨,确定科学的教学方法

正确的学科意识和高度的职业使命感将推动青年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提高教学水平。具体的教学实践是青年教师展示教学基本功的阵地。在教学实践中,青年教师首先要明确教学指导思想,确定“教什么”和“怎么教”的问题,明确教学宗旨,确定科学的教学方法。

1.明确教学宗旨和任务,注重“求真”品质和反思精神的培养

明确教学宗旨和任务才能确定教学的方法以及具体的教学方式和手段。“思政”课教学内容体系丰富,涵盖面广,但始终是以培养学生对理论真理的兴趣和信仰作为最高宗旨的。无论是基本理论本身,还是理论的创立者及其继承发展者,都展现出热爱真理、追求真理和探索真理的“求真”精神。在教学中注重把知识本身蕴含的“求真”品质和精神传达给大学生,理论和思想才能真正进人大学生的头脑,令大学生信服。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教导我们:“教人求真,学做真人”,“求真”也是教育本身的宗旨所在。高校“思政”课教师尤其要注重以合理的方式向大学生传授理论所蕴含的真理品质,用理论的知识与方法,帮助大学生认识社会发展规律,探讨人生真谛。

“求真”的品质总是和反思的精神相伴随。高校“思政”课与一般知识性课程不同,它所具有的突出的思想教育性和行为导向性特征决定了它是一门现实感很强的课程。这要求青年教师在教学中一方面要有较强的“问题意识”,带着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可能遭遇到的困惑和疑问去教学,增强教学的现实感、生活感,以增强学生在课堂中的收获感;另一方面要启发学生思考,鼓励其积极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所谓“学而不思则阁,思而不学则殆”,知识的学习和品质的培养都要伴随主体自身自觉的反思,才能深化内心,并转化到行为中。现代社会是一个价值多样性的社会,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习惯,提升其运用理论分析同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具备一定的反思精神,有利于青年大学生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自觉抵制不良社会思潮的影响,健康成长。

2.发挥课堂多极主体性特征,以开放性视域开展启发式教学

启发式教学方法是现代教育主导的教育理念,是“受教育者在教育者的启发诱导下,主动获取知识,发展潜能,陶冶个性、形成完满人格的过程”。具体来说,启发式教学方法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和启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与思考。具体到“思政”课教学中,就是要求教师注意向学生讲清“问题产生的背景”、“问题的性质”以及“怎么解决问题”等内容,拓展问题视野。所谓“不愤不启,不徘不发”,启发式教学方法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需要,帮助学生养成主动学习的能力和习惯,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以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调查显示,现代大学生越来越强调自己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对那种孤立的、单向的、单一的注人式教学方式很不满意。

现代认知理论认为人的认知过程不是孤立个体主体对客体的认知过程,而强调个体认知是一个与他人、社会共同体相互作用的过程,认知主体因而具有“多极性”,而与“孤立”、“单级”的个体相对。在这一理论基础上,课堂教学实践过程就是一个由教师、学生、教材、教学参考资料等要素共同参与教学对话与沟通的过程,学生与教师共同成为课堂的主体,学生是课堂积极的参与者,通过多层面的交流、沟通、互动,主动获取知识,得到思想的教育和提升。“思政”课教师只有将大学生思想品质的塑造与培养置于这样一个立体开放、交互式的教学视域下进行,面向生活来设计教学,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多角度地启发和引导学生,建构一种开放的、互动的教学关系,才能更符合学生主体的认知规律,提高教学的实效性。从这个角度来说,青年教师在教学基本功训练中,要从思想上有意识地将启发式教学置于开放性的视域中进行,这也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时代性要求。

三、继承和发展传统教学技能,熟练应用现代教学基本手段

“教学是教育者机敏处事的能力,是教师的实践经验,掌握基本的教学技能是教学基本功的基本内容。一手漂亮的粉笔字、一口流利的普通话是传统意义上一个好教师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随着现代教育的发展,教学基本功中教学技能的内容也发生了一定的革新。除了书写能力、表达能力外,今天青年教师在教学中显然还需要熟练掌握一些新的技术和手段,如课件的制作、多媒体的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以及互动课堂的开展能力,等等。联系到调查中发现的青年教师在教学技能应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我们认为青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尤其应当注意处理好传统教学技能与现代教学手段之间的关系,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技能与手段。

1.处理好传统讲授法与现代教学手段应用的关系,推进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的运用

传统讲授法的模式是教师“讲”、学生“听”,往往被理解为“满堂灌”,这是一种片面理解。所谓“满堂灌”是指教师课堂中教学方式单一,只顾自己“滔滔不绝”,却不注意学生主体性发挥的教学方式。传统讲授法不应当简单地被看作就是“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在知识的传授中,教师“精彩地讲授”和学生“认真地听讲”仍是教与学中最基本的模式。调查表明,学生对教师“精彩地讲授”是欢迎的,排斥的只是枯燥单一的讲授方式,而不是讲授法本身。现代教育教学方法倡导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手段的运用,并不意味着放弃和排斥传统的讲授法。实际上,多样化的现代教学方法不仅包含传统讲授法,而且应当被理解为对传统讲授法的发展。讲授法有利于大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它在大学生认知能力的培养中占据不可或缺的地位。而就“思政”课的思想导向性而言,要让的理论与信念扎实地进人当代大学生的头脑,也还必须做到“以理服人”。只有积极应用的理论与方法对理论问题与现实问题进行深人浅出地分析、讲解,展现理论与方法的先进性与真理性,才能有助于增强大学生对理论的信仰,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认同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实践。因此,“思政”课青年教师在教学中应当重视自身讲授技能的训练与提升。

2.处理好传统板书与多媒体课件展示的关系,重视传统黑板板书的作用

随着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课堂教学的形式和内容变得更加丰富和充实,课堂教学的信息量、直观性和趣味性明显增强。但是,因此忽视甚至否定传统黑板板书的运用是不正确的。实际上,多媒体课件的展示往往是一个流水式的单向过程,不利于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整体把握,对教学的重点、难点也难以留下深刻印象。而传统黑板板书可以克服多媒体课件的这些不足。黑板正板书可以展示课堂内容的整体框架和重难点,而副板书往往可以起到提高学生注意力、强调教学内容的作用。而当教师通过板书对学生一些好的想法进行及时地记录和展示时,学生课堂参与的兴趣与热情也会迅速被激发。概而言之,传统板书和现代多媒体课件展示各有优缺点,青年教师应当扬长避短,结合使用两种教学手段,重视黑板这一传统教学工具的运用。

3.把握好新型课堂师生关系,积极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

篇7

那么,如何在新的历史时期充分发挥文言文教学的优势,使得中国的语言文字教学工作更深得人心地蓬勃开展下去,这成了语文教育工作者必须要考虑的问题。而准确地认识文言文教学的历史使命,使文言文教学改革能够为当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服务,使我们能够在当前的本土语言教学上取得领先地位,就显得十分重要。本文将结合文言文教学的历史上的和当前的使命来探讨如何在文言文教与学中更加有效地实现文言文教学改革。

一、古代文言文教学在历史上的使命:传承文化,选拔人才

文言文在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任务是传承文化,延续文明。文化传承是一个民族得以生存并不断发展、呈现顽强生命力的重要保证。中国文化在历史上从来没有出现过断层,即使在秦朝著名的焚书坑儒的巨大压力面前,中国文化也没因此断裂。其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国的文言文的作用。纵观世界文明史,没有哪个民族的文明能像中国文明这样有着不可思议的生命力。文言文作为中华民族古代文化中的瑰宝,它始终承载着中华五千年的文明。文言文教学于是就必然承担了传承中国文化的使命。从中国最古老的官学开始,到孔子开创的私学,再到官学私学并行,2000多年来,文言文的这一使命没有发生变化。文言文是精简、凝练、雅化的书面语,具较高的稳定性。烟如浩渺的古籍古典,是我们的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记录了他们的思想、行为等。如果不懂古文,则无法知思想之源,更无法知古以鉴今;不通古文,则无法真正的领悟中国有形文化与中国传统中无形的精神力量,更无法真正理解中华文明。

选拔人才是古代文言文教学的另一历史使命。中国古代选拔人才的方式经历了这么几个阶段:原始民主制——禅让制、西周世袭制、秦汉魏晋南北朝的察举制、隋唐到明清的科举制。在这中间,总少不了学校教育的影子。而科举制更是以其强大的生命力在中国历史上一呆就是一千两百多年,于此同时中国的学校教育(主要是文言文教学)也走上了辉煌。科举中虽然有人是通过自学成才的,但不可否认,学校教学为国家提供了大量的人才。以唐代为例。唐代以来官学、私学教育的不断昌盛,培养了大量具有较高文化素质的人才。贞观以后,仅国学生就有8000余人。国学生是参加科举的重要力量。而且唐朝对科举报考人员的要求也不甚严格,除作奸犯科者不得参加外,只要求商人或工人不得参加,应该说是比较开明的。这样整个唐朝的科举取士约一万人。在唐代的宰相中,十有八九是进士出身。可见,选拔人才是古代文言文教学的另一相当重要的历史使命。

二、当代文言文教学的历史使命:提高语文素养,传承文明,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贡献

在时代高速发展的今天,文言文教学的历史使命主要有如下两点:

篇8

关键词:当代大学教师 职责 使命

早在20世纪末,就有学者预言未来的21世纪,人类即将迎来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然而,当我们身处在这个年代,才真正感受到爆炸的威力远远超出了人们的想象。知识经济、信息互联、大数据等新型词汇已逐渐渗透到我们日常生活中。知识成为了一种提升综合国力以及增加国际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相应地,人才作为传承和创造知识的主要对象,是推动社会科技发展、生产力和社会文明的主要力量。然而,“人才的培养不是始于工厂或实验室,而是始于教室”,教育肩负着培养人才的伟大使命,承担着作为保护、促进、推动和丰富知识与文化、以及培养人才的神圣职责,承载着国家民族的希望和未来。与基础教育不同,大学教育的职责在于激发兴趣,启发思维。“人才的培养在于教育,教育的关键则在于教师”,大学教师作为大学教育的主要承载者,是教育事业的第一资源。教师的成长和发展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有了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就有了学校的提升和飞跃。

在传统的教育体系中,教师的主要职能仅仅是“传道”、“授业”和“解惑”。然而,随着知识的商品化、资本化、现代化以及生活化,它们的更新速度突飞猛进、科学技术也是日新月异,已有职能范围不足以概括大学教师的全部职责和使命。围绕“知识爆炸”这一时代背景,为了让大学教师能够承担起时代赋予他们的历史责任,培育能够将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除了传统职能,大学教师还应具备以下职责和使命:

一、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不断提高专业素养,成为研究型教师。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纵观当今世界,知识更新换代的频率正在加快,知识经济已初见端倪,终身教育已成为现代社会的需求。这就要求教师不能抱着自己的学历、躺在曾经的功劳簿上,用已经过时的知识和观念去培育学生,其结果必然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终身学习是21世纪基本生存素质,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更应该强化自身学习,树立终身学习观念。

我国已从传统的粗放型经济模式转向集约型模式,这就需要大批掌握新知识、新理念、新技术、新方法的新型人才。这就要求教师必须通过学习,具备扎实的教学基本功,掌握先进的文化和知识,从而达到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必须有一桶水的基本要求。例如,由于信息时代的到来,学生可以从网络上获得大量的信息,解答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任何问题。在这种情形下,拥有“一碗水”的教师就不需要给学生传道授业解惑了。那么,教师只有通过学习,不断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掌握现代技术和教学技能,才能延续职业生涯,防止逐渐枯萎。终身学习是一种知识传承、知识更新的要求,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要用尽自己一生利用各种机会去更新、深化和充实最初获得的知识,使自己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因此,终身学习应该成为现代教师的基于职责和使命。

二、勇于探索创新,创造行之有效的方法,成为创新型教师。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新技术、新发明不断涌现,为了能够第一时间抓住机遇、推进自主创新,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据主动,持续创新力已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本要求。这就要求教师不能教授已有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激发出学生的创造力,为建设国家培育为求真知、求新知而敢闯、敢试、敢冒风险的大无畏勇气的创新型人才。用于探索创新是21世纪社会进步的原动力,教师作为人才的培育者,更应该具备献身精神和进取意识等可贵的创新品质。

三、学会学习,做到知行合一,成为引导型教师。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作为专门从事人才培养的职业,从业者不但应该具备广博的专业知识,精湛的教学艺术,而且应该学会怎么学习,引导学生掌握学习的途径和方法,从而使学生在离开学校后,仍然可以自主学习,达到终身教育的目的。随着我国迈入信息化社会,知识的传播形式正在发生根本性变化,由传统的书本、口授等学习途径和方法逐渐扩大到了网络、讲座、视频、研讨、实践等形式,因此,如何利用信息化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便利条件,教授给学生学习方法,使他们能够由被动、机械地学习向主动、探究地学习并且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现自己感兴趣的问题;由依赖课本转变为关注社会实践、经验和其它信息资源;由盲从权威转变为发展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转变;由过分关注单一应试知识转变为注重认知、兴趣、科学精神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参考文献:

[1]林静.创造性人才培养的关键在于提高基础教育师资素质[J].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00(4):23-27.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