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产业持续发展8篇

时间:2023-07-06 09:28:07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产业持续发展,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产业持续发展

篇1

[关键词]文化产业持续发展我国文化产业资源产业结构

文化产业已成为21世纪发展最快的朝阳产业之一,它与信息产业并称为21世纪的两大新兴支柱产业,并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两个新亮点。现代社会,文化产业发展已经成为带动国民经济发展和进出口贸易的重要力量:美国文化产业的产值已占GDP的18%至25%,其消费类视听技术文化产品出口额高达600亿美元,已经取代航空航天工业而成为第一大出口产品;在日韩两国,文化产业也成为在国内创造产值,出口创汇,在中国,摩根斯坦利的报告指出,对11种产业中建立世界级大企业所需年限的统计显示,传媒业只需8年时间,远远快于医药、银行、电力、建筑、日常消费等行业。中国传媒业甚至只需年2年就能建立区域或行业优势。文化产业已成为当今和未来中国经济的重要的增长点之一。2005年,文化产业在中国17个城市已成为支柱产业,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现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即指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文化及文化产品作为一种资源,有很强的可持续发展潜力。

文化作为一种产业,在现代经济结构中越来越显示出其基础性地位。文化需求具有比一般消费需求更高的收入弹性,因而,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文化消费需求的增长速度远远大于对物质消费需求的增长速度。文化产业是以精神产品为基础的产业,对自然资源、环境不构成威胁甚至不造成消耗,具备了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最基本要素。世界各国的相关经验证明,文化内容产业能够有效地结合传统产业,增加传统产业的文化附加值,充分体现现代文化产业的核心价值和发展方向。新兴文化内容产业不仅能够有效地建立起与传统产业的战略关系,促使传统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升级,而且还能够促进整个文化产业紧密地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跟上“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走新兴工业化道路”的战略步伐。

此外,文化产品价值具有增值效应。一件物品的使用价值是随着使用时间和使用次数的增加而减少的,而一个文化产品的使用价值却往往是不断增加的,这是文物、艺术品收藏之所以成为资产保值增值常用手段的前提条件。因此,文化产业是具有极大可持续发展潜力的产业。如果开发得当,文化产品往往可以产生很大的投入产出比,具有极为可观的边际效益。回顾我国启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历程,文化也曾被纳入可持续发展战略体系。然而,文化事业在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现状却令人不太乐观。迄今为止,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点是使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文化仍然没有在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操作层面上找到合适的位置,它的作用似乎仍然只限于利用文艺手段对人民群众进行宣传教育。在近些年的文化产业体制改革的摸索与发展中,可持续发展越来越到人们的重视。

一、文化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文化资源是文化产业的源泉,比如历经我国五千年历史洗礼下的文化古迹对于旅游业是一笔可循环开发利用的瑰宝;中华民族文学作品和民间流传的众多神话传说为电影,电视,戏剧戏曲以及相应的文化产品提供了大量宝贵的素材。文化资源具有无限丰富性和可发展性,但它也是需要加以保护的、在某些方面和某种意义上是不可再生的资源。文物和无形文化遗产是人类文化的历史遗存,它们都是不可再生的珍贵的文化资源。

迪士尼就是这方面卓有成效的例子,它不断地从世界各地汲取创造素材,再通过科技及创新重新编排故事,甚至对这些素材展现出来的思想予以创新并加入商业和娱乐元素,对人们耳熟能详的文化人物进行包装再出口,使之成为成熟的商业产品销往世界各地。其中,迪士尼动画《花木兰》中的故事和人物形象就是源于我国著名诗歌“木兰辞”,在保留故事情节的基础上,被赋予了崭新的美国式追求梦想,要求妇女平等主题,在98年推出之后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销售奇迹。一部较为尊重原著的《泰坦尼克号》,或者由莎士比亚戏剧而改变的动画片《狮子王》竟能创下十几亿美元的票房价值,可与我国几大产业的利润相匹敌。其所依靠的,不过是一点新颖的创意和简单的三维动画技术,还有借助“拿来主义”所吸纳的文化素材和历史背景。那些优秀的文化资源通过再开发和创新再利用,为文化产业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灵感和启发。

另一方面,中国作为一个文化古国,文化大国却少有充分利用其丰富的资源。而日本,这个与中国有着千丝万缕联系,从古至今多次向学习中国文化的邻国,却将很多中国古典文化发扬甚至创新,获得了很大成功。最典型的好比国人引以为傲的四大名著《西游记》,经日本动画大师手冢治虫的精心雕琢与包装摇身一变成为极受欢迎的漫画《孙悟空》,以及取材于西游记曾进风靡一时的漫画和动画《最游记》,还有曾在中国取景拍摄等等的日本版的电视连续剧《西游记》等等,都在日本本土乃至东南亚获得了巨大成功,收到了很好的经济效应。而中国除了多年前那部由六小龄童演绎的经典电视剧之外,基本上没有文化再开发的作品与之相匹敌。中国游戏产业也有待成熟,《三国志》这是日本光荣游戏的产品,有“三国志系列”等,任天堂则有“横山光辉三国志”等。加上其他日本公司的产品,至少有30款日本三国志系列游戏,日本改编的《三国志》和《水浒》,从漫画到游戏,衍生产品在亚洲各地热销。中国传统文化就像是一座富矿,源源不断地回报着深刻挖掘和爱护它的人们。

二、文化产业发展现状:文化市场需要引导和规范,去伪存真,去粗取精

我国文化产业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逐渐形成了所谓“大众文化”和“高雅文化”,大体上分为这两种类别。而无论是“大众”还是“高雅”,观众的文化鉴赏力,媒体的宣传导向以及政府的引导都是需要关注的。由于我国文化产业起步较晚,优秀作品未能百家争鸣,相比于高速发展的经济,表现出严重的“供不应求”。

于是,传统文化产业的保护主义抬起了头。他们坚守祖宗留下的文化遗产,面对日益万新的社会和市场却坚持不创新,不变通,不思进取,以保持传统的名义阻止变革和创意,甚至还要求社会和政府给与支持。这样的力量阻碍了我国文化产业的交流与发展,使得脆弱的传统文化在面对汹涌蓬勃的国际化趋势时,在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与开放的市场时,显得无力而很难适应。这些本应得到大力开发的内容产业,吃着祖宗留下的老本,由于不曾尝试可持续发展,创新与变革的道路,一点一点被破门而入的强势文化所蚕食。

同时,由于供不应求的文化市场,一些制作粗燥,缺少文化内涵的作品乘机冲击了文化市场,不仅对文化资源是一种极度浪费,对于消费者乃至整个社会来说都是一种文化垃圾,伤害着人们的视听。比如近两年网络上流行的一些颇有争议“芙蓉姐姐”、“木子美”等现象,不仅不能成为文化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反而可能浪费资源,错误引导未成年人,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广告行业也是如此,一些通过引起消费者的厌恶而取得商业效应的垃圾广告每天仍然污染着消费者的视听,却并没有受到管制,如著名的“脑白金广告”等。对于由于科技发展,信息爆炸时代产生出的垃圾文化产品,人民和社会应当联合起来抵制,阻止它们泛滥产生负的社会效应。

三、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产业链和国家竞争力

我国文化产业起步较晚,以前一直实行双轨制计划式发展,直到2006年才开始从试点转向全面改革。“十五”期间。相比速发展经济和总体消费水平,文化产业的发展却趋于缓慢。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文化产业化并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而是被当作一项由政府引导安排,社会响应,公众被动的一项公共事业。文化的两面性,是重点体现在文化产业中的经济效应(商品属性)和文化事业中的社会效应(使用属性)。而在计划经济时期,国家引导发展方向,管理高度集权和统一,国有企业不以盈利为目标,只需按政策组织完成计划,形成没有来自市场竞争和消费者选择的文化,被剥夺了其商品属性和盈利能力,使其很难出现生机勃勃,百花齐放的局面。由于用文化事业的方式管理文化产业,以至于资源有效配置不足,很难做到可持续发展。再加上出现很多准入限制和垄断,导致产业发展受到抑制,需求严重大于供给,文化产品多样性上也受到很大破坏,文化产业链更是难觅其踪。

我国文化产业化程度偏低,结构不尽合理,产业链还未形成,缺乏国家竞争力。产业化发展需要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支撑。中国文化产业必须打造产业链,这样才能产生规模效应和互动效应。企业领导者所具有的视野和对所处产业的判断,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发展,对生存环境并不令人满意的民营企业,这种眼光更是生存的必备条件。中国文化产业面对国际大集团,“好比是单一步兵兵种和对方海陆空立体多兵种竞争”。在过去的计划体制下,文化行业都是单打独斗,唱戏的、做音像的、搞出版的,都是各自为政,中间没有关联。而国外最大的传媒公司,都是既生产内容,又发行各种产品。比如动漫产业,值得借鉴的是日本,美国等,纯熟的产业链运作和规模效应,如一部优秀的漫画作品,可以在一到两年内形成由受欢迎的连载到单行本发行,到动画,电影,唱片以至于周边商业产品等传播到世界各地的一系列产值的创造,使消费者需求及时全面的得到满足,有效地拉动了经济增长。迪斯尼、时代华纳、索尼等都是这方面比较成功的例子。

由此看来,文化产业和文化内容产业,是一个高度依赖文化内容资源的产业,它的繁荣发展是建立在对文化资源的占有和开发的基础上。我国应建立文化资源开发的人才战略。培养具有认识、开发、经营文化内容资源的高素质人才,是振兴文化产业的保障。文化内容资源开发属于“创意工业”的领域,参与文化内容资源开发的专业人才,必须对中华文明丰厚底蕴有全面掌握、对优秀文明成果有深刻领悟。

还应该实施文化资源开发的政府管理。政府部门作为文化市场的监管者和文化内容资源的保护者,应该站在发展和保护民族文化的高度,建立和制定文化资源开发利用规划,这是文化内容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只有在合理保护前提下的有效开发,才能够充分保障文化产业创意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再有,应该尽快建立文化产业链和产业园区,打品牌战术。例如可以借鉴的是机器猫,米老鼠等动画形象都已经连续创造产值几十上百年,由大受欢迎到成为经典,成为一支新的文化力量,推动着可持续发展。

最后,加强文化交流,将我国丰厚的文化推广到世界。只有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我国文化产业才能获得更大的国际舞台,继续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张晓明胡惠林章建刚:《2005: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社科文献出版社,2005

[2]江蓝生谢绳武:2005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3]祁述裕:中国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报告[M].北京:社会文献出版社,2004

[4]王哲平:“全球化”背景下世界文化产业发展新趋向[J].天府新论,2003

篇2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旅游文化;可持续旅游发展

近20多年,我国旅游产业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得到了迅猛的发展,经过对传统发展观的反思,人们意识到经济增长只是手段,经济发展才是目的,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成为普遍关注的中心议题。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科学发展观,为旅游业的未来发展指出了一条光明之路。旅游产业落实科学发展观,就必须深度发掘旅游文化内涵,从而构筑旅游业发展的新优势,实现旅游产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文化内涵的阐释

现代旅游是在人们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后,主动追求更高质量的生活方式而出现的一种综合性大众活动,文化要素对旅游活动影响很大。

文化的内涵,一直是一个众说纷纭的问题。笔者结合众多学者的观点和理解,总体上对文化的内涵得出以下认识:

1.文化的广泛性。文化是一个大的范畴,包括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人们对文化多角度、多侧面的研究也正说明文化内容丰富,外延宽广。从不同视角可以把文化进行细分,旅游文化是其中的一个分支。

2.文化的层次性。文化具备特有的层次结构,包括表层的物质文化、核心层的精神文化、中间层的制度文化和中介层的教育文化。所以“物态文化和心态文化互为表里地对立统一于整个旅游活动中。而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则是由物态到心态的中间性过渡环节,具有承上启下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制度文化是保证服务质量,提高旅游层次,促进旅游业健康发展的必不可少的因素,具有保证方向和指南的意义”。因此,深度发掘旅游文化内涵应当多方位、多层次思考。

3.文化的模糊性。由于文化涵盖面广泛,有学者提出文化天然就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其内容既具体又抽象,“模糊的文化和文化的模糊,使得我们在理解、研究文化时,有时不得不不求甚解”。理解和掌握旅游文化内涵必须分门别类,层层递进。

4.文化的差异性和发展性。文化是历史发展中各地区各民族实践中创造的产物,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下,文化作为一个不断进行物质和信息交换的动态开放系统,在稳定与发展的对立中不断实现自我保持和自我更新。文化与时俱进的发展进程中,人居于中心地位。要以人为本,客观地看待由旅游人群流动带来的文化交流,旅游客源地与目的地的文化差异并不能说明两地文化孰优孰劣。

结合旅游产业理解文化,旅游文化不是旅游与文化的简单叠加,它不仅仅局限在民族传统文化的领域,也不是仅仅关注文化旅游这类文化表征比较明显的旅游形式,而是要将旅游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进一步揭示其内在的固有规律,以利于其可持续发展。旅游文化和一般文化形式相同,也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多层次结构体系,“既涉及历史、地理、民族宗教、饮食服务、园林建筑、民俗娱乐与自然景观等旅游客体文化领域;又涉及旅游者自身文化素质、兴趣爱好、行为方式、思想信仰等文化主体领域;更涉及旅游业的服务文化、商品文化、管理文化、导游文化、政策法规等旅游介体文化”。全面而深刻地理解旅游的文化内涵,将使旅游文化建设更具目的性、针对性和实际可操作性。

二、文化在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1.先进的旅游文化引领旅游产业发展的方向。旅游是文化性很强的经济产业,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的文化本质特征必然要求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优先发展旅游文化,用先进文化引领旅游可持续发展。现代旅游是旅游者为了满足自己的精神文化需要而实施的一种高级消费,旅游者最大的收获就是精神的愉悦和一段回味无穷的美好记忆,所以没有文化就没有旅游,旅游产品和旅游产业的经济性、文化性是统一的。只有充分重视旅游产品的文化性,挖掘其文化内涵,展示文化特色,提高文化品位和文化含量,才能吸引旅游者,才能带来旅游业的蓬勃发展。

2.文化是旅游经济竞争的核心。旅游业的竞争本质上是文化的竞争,文化因素成为旅游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在旅游活动中,旅游者物质方面的需求是较低级的需求,易于满足;但是其最终目标是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属于高级而复杂的需求,较难于满足。由于各地域、各民族的文化差异性往往为一个地域、一个民族所独有,很难模仿和复制,可比性较低,易于创出自己的特色和品牌,形成发展旅游强有力的竞争能力,文化中所带有的民族和地域的独特信息,往往是不可再生也是不可替代的,突出旅游文化特色形成区域间文化特质,是培植旅游经济核心竞争力的关键。随着旅游开发逐渐向深度发展,文化象一只无形的手支配着旅游经济活动,只有通过文化创新才能保持旅游经济基业长青。

3.文化是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驱动力。知识经济时代,文化经济一体化是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重视文化因素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是世界性现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一份报告中强调:实现发展的动力实际上存在于文化之中,文化是发展的摇篮。国际旅游发展的经验显示,旅游业的收益越来越不依靠人数的增加,而来自于多元文化含量的旅游产品和特色旅游服务,旅游与文化交流结合程度愈高、旅游文化因素越多,旅游经济越发达。以北京大观园为例,从160万元《红楼梦》电视连续剧的制景费起家,不断发掘红楼文化,按《红楼梦》小说中的菜谱开发红楼宴、红楼宴舞,靠挖掘文化内涵使得企业发展成为国内旅游企业的知名品牌。在旅游资源走过普遍开发阶段之后,文化成为将旅游业发展引向深入的重要驱动力。

4.文化旅游是旅游产业的发展方向。我国旅游业在近年的迅猛发展,很大程度得益于我国悠久深厚的文化资源。2002年,海外游客对中国最感兴趣的旅游资源调查中,五种游客最感兴趣的旅游资源,文化类型就占了四种,其中对华侨的调查,文物古迹名列第一位。这体现了旅游对文化的依附性以及它本身具有的文化属性,中国独有的历史文化延续性、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繁多的文化资源种类,有利于开发结构完善、选择适应面广的旅游产品,形成优质品牌。目前,文化旅游市场开发方兴未艾,大力发展旅游文化、开发以文化为特色的旅游景点和旅游活动内容,可以满足游客的高层次文化需求,是中国旅游面向国际市场和竞争的必然选择,推进文化旅游的发展,才能使我国由旅游大国成为旅游强国。

5.旅游与文化相互作用。旅游者通过旅行活动,学习了解到旅游目的地的文化,同时也将自己本地区的文化带给了旅游目的地的居民,传播和交流了两地的文化。同时,为了吸引旅游者,旅游目的地也日益重视文化资源的开发和保护,这对于文化的发展无疑有着积极的作用。但是众多人类学家和社会学家的有关研究结果表明,这种旅游者大规模持续来访,对旅游目的地文化影响更多的是消极部分,最明显的是使当地文化不正常的商品化,这类变化对于那些原本以独具特色的文化和地方社会风情民俗为基本的旅游资源吸引旅游者来访的目的地是致命的,它将使这些目的地失去原有吸引力,失去旅游产业持续发展乃至维持其基本生存的基础。

三、旅游文化内涵建设促进旅游可持续发展

实现旅游产业利益最大化和不断发展,关键在于开发利用各种文化资源,满足人们对旅游产品和服务中的文化需求,在深度挖掘旅游文化内涵的过程中,建立产业良性的内部运行机制和外部发展关系,从而提升产业素质,获得可持续发展。

1.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转变旅游发展观念。我国旅游业起步较晚,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提出“以旅游养旅游”、“五个一齐上”等发展思路,曾经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使人们对旅游从外事接待到事业再到产业的认识逐渐明晰,一些项目在一定时期内也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但是这种外延式扩张的粗放型发展,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对于旅游目的地的自然资源和社会文化资源造成的破坏难以用经济数字来计量。科学发展观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求旅游产业发展从数量型转向质量型和效益型,通过挖掘旅游文化内涵、提升产品附加价值,向深度发展。

2.坚持政府主导全面发挥旅游产业功能。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力发展和旅游产业发展水平条件下,形成了政府主导型旅游发展模式,并由此形成的政府主导、市场主体、企业运作、全民参与的产业发展态势,在旅游目的地,旅游投资经营者、游客、当地居民三者之间的利益交织在一起,只有政府才能协调好他们之间的现实矛盾,追求并达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文化效益的统一,因此,政府管理部门要提高管理的专业化、科学化水平,摒弃短期行为,做先进文化的代表,引导当地旅游产业健康持续发展,并由此全面发挥旅游产业功能。

3.构建旅游企业文化营造和谐旅游环境。随着我国旅游法制建设的逐步健全,促进了旅游市场环境的规范,但是旅游行业恶性竞争、虚假广告、合同欺诈等各种短期行为仍然在侵蚀着旅游经济本不健壮的肌体,严重威胁着旅游产业的长远发展。营造诚信公平的经营环境,改善旅游行业形象,是旅游经营企业必须面对和思考的问题。依法治旅完善旅游法律法规建设,可以一定程度地规范市场秩序,更重要的是依靠旅游经营企业的自律,通过构建旅游经营企业的企业文化倡导诚信守法经营。

4.深度开发旅游资源以品牌促发展。旅游资源开发中的文化内涵开发是差异化竞争的重要手段。旅游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核心是文化创意,在分析地方文脉的基础上确定文化的开发方向和主题格调,明确定位围绕主题进行内容组织,进而通过旅游产品加以体现,并不断丰富文化内涵,进行创造性的升级改造。其中,对旅游资源文化主题的感知和把握并经由旅游产品外显是关键,其本质在于对旅游文化资源进行概括、发掘、升华最终凝聚区域特色的个性化精神,然后通过物化、创新,实现更深层次的整合,将文化内涵渗透、表现在旅游产品的各个层面,形成特色品牌,强化旅游吸引力。

5.重视旅游对社会文化的影响做好前瞻性研究。我国旅游产业起步较晚,旅游经济基础比较薄弱,缺乏市场的纵深拓展能力;另一方面,羽翼尚未丰满,恰逢中国加入WTO的巨大变革,刚刚蹒跚学步就面临着信息化和全球化的挑战,客观上使得中国旅游产业不可能亦步亦趋照搬照抄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模式。同时,正是由于我国旅游产业发展的历史很短,旅游产业发展的焦点集中在经济领域,加上旅游对社会文化的影响不如它对经济和环境的影响那么直接和易于察觉,往往需要比较长的时间,其结果才逐渐显现出来,可一旦结果显现,其后果也就无可挽回,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研究远远落后于旅游对经济和环境影响的问题研究。我们必须重视这个现象并做好前瞻性研究,现阶段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旅游接待地区社会文化商品化问题、传统文化衰退问题、民族文化异化问题以及游客带来的文化示范对旅游接待地的文化影响问题等等,从事这些研究的不仅包括旅游工作者,还包括人类学家和社会学家,所以还应当重视做好成果共享和研究成果在实践中的应用推广。

6.加快人才培养夯实旅游产业发展基础。旅游产业链较长,属于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快人才培养,提高劳动者素质,充分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丰富的优势。长期以来,我国旅游专业教育是置于经济学范畴内的,旅游文化还不是一个独立的学科,对旅游人才文化素质的提高重视不够。而实际上旅游产品设计、资源开发和规划、旅游服务都是基于文化基础上的,但旅游从业人员文化层次偏低,对文化的认知度不够,旅游文化内涵的“白化”环节缺失,无法做到帮助不同文化背景旅游者感悟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旅游活动只能停留观光的浅显层面,不能适应现代旅游的发展要求。因此,要加快旅游人才培养,逐步从单纯的生产性投资转向人力资本投资,提高旅游从业人员业务素质,提高他们对所处环境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的了解程度,既要做好服务员,又要做好讲解员,通过每一位旅游工作者的一言一行给与游客全方位的物质和精神的双重享受,提升旅游文化品位。

旅游产业是兼有经济、文化、社会和环境四大功能的产业,但是一味追求经济效益忽视文化及其他功能的现象在很多地方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旅游资源的适度开发和永续利用要求提升产业素质,整合文化要素,进行品牌运作。要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研究精神文化,开发物质文化,打造制度文化和管理文化,推进教育文化,由政府以及与旅游产业有关各方参与,深度发掘旅游文化内涵,积极实践,促使旅游产业走向成熟,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谢春山.旅游文化——中国旅游业参与国际竞争成败的关键[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3).

[2]安宇,沈山.和谐社会的区域文化战略:江苏建设文化大省与发展文化产业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篇3

[关键词]重点林业;产业带;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U41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8-0245-01

引言:森林生态系统作为陆地上最大的生态系统,与社会发展紧密联系,是可再生资源。林业可持续发展应该立足于整体,将森林生态系统在自然和社会系统中的功能维护作为中心内容,通过对于森林生态系统管理,来为社会提供可持续的服务。所以,森林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成为了社会备受关注的话题。

一、概念

1.1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可持续发展思想最早起源于生态学,主要是在林业和渔业中广泛应用,就是指在资源不被破坏的状态下,怎么样能够恰当的收取整体资源的其中的一部分,并且逐渐新生的资源数量能够弥补所收取的数量。因此,可以说,可持续产量是其主要内涵。

可持续发展主要有三个层面的理论内涵,分别是:

(1)经济可持续发展。经济增长可以说是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是顺利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而可持续发展又能反作用于经济增长,能够对经济增长起鼓励作用,并且能够保持社会发展的原动力,从而为环境保护提供资金来源。但是,在经济不断增长中,应该积极鼓励改变经济增长方式(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从而提升经济效益以及资源利用率。

(2)生态可持续发展。生态可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也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生命支持系统,是特殊的社会资产,并且具有有限性。因此,发展必须要在生态环境能够承受的范围之内,已经遭到破坏的环境必须要采取改善措施,保证其能够更好的为发展进行服务。

(3)社会可持续发展。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最根本目的,促进人类社会能够得到全面性的进步,因此,为了更好地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首先就要保障公平性,只有社会处于公平的状态,才能够稳定发展,并且得到全面的发展。其次,还要对社会的整体结构以及功能进行综合考虑,找出适合整体的最佳发展。

1.2 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林业可持续发展实际上从森林生态系统在生命支持系统中的整体作用出发的,将森林生态系统在自然和社会系统中的功能维护作为核心内容,利用对森林生态系统的管理来为社会提供可持续服务,而不是单单指某一种物质产品。这种维护生态系统的功能,不只是索取森林资源使用价值的前提与基础,更能保障由森林资源使用价值所体现出的经济效益能够持续,同时也是人们赖以生存发展的生命支持系统的根本。

林业的可持续发展主要取决于以下三个方面:

(1)区域的经济实力:主要是包含资源、能源、资金以及信息等实用性效率、效益以及增长率、地区的人平均年收入、资源储量以及资本可替代性。

(2)区域社会综合实力:区域的社会综合实力主要包含区域的人口容量状况、居民素质水平、公共意识形态、文化道德水准以及生活方式等。

(3)生态支持能力:生态支持能力包含生态系统的弹性大小、资源承载力以及资源环境等。

二、重点林业带持续发展的保障措施

2.1 以林种的主导功能目标,进行森林资源结构调整

森林资源结构的调整是一项长期、复杂并且工作量较大的工程,但是如果采取科学、合理的森林经营技术也能够得到很好地解决。

2.1.1 深入开展森林分类经营

生态公益林和商品林区应该严格区分开,生态公益林应该交由政府进行统一组织管理或者是委托相关林业企业来进行经营,而需要的资金需求要由政府进行统筹解决,与此同时,还要大力吸收社会的力量共同参与,从而将生态效益发挥到最大。商品林是依据市场配置的相关要求按照基础性产业来进行管理,政府也要适时给予支持,并且还要发挥市场的作用,尽最大可能的发挥经济效益。

2.1.2 按各林种的主导功能定向培育森林

林业的生态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兼容性,通常具有多种生态功能,但是都有一个主导功能,根据林分的主导功能的差异性,因此所需的林分结构也具有差性。我国要想实现重点林业产业带的可持续发展,就要根据我国林业产业带的实际状况来制定各林种定向培养的目标以及林分结构,应该合理兼顾木材生产,实施生态性采伐。

2.1.3 区划森林经营固定小班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应该借助3S技术进行区划固定的小班,对林分结构和林种所需要的林分结构之间的差距进行具体分析,要有针对性的采取森林经营措施,以此用来指导森林经营活动,从而将失调的林分结构调整到最佳状态。

同时,以建立长期固定小班的森林资源档案的方式,来为各级森林经营以及资源管理部门的生产建设活动提供基础性材料和依据。

2.2 以森林资源培育为基础,调整林业产业结构

2.2.1 以林业龙头企业其带动作用,加快林业产业建设

为了更好地提高重点林业产业带持续发展的能力,应该以市场为导向,以林业培育为基础,以科技进步为保障,以产业结构调整作为主线,以精深加工作为突破口,以林业龙头企业起带动作用,积极地对第一产业进行调整优化,而全面性的提升第二产业,加大力度发展第三产业,并且要向着产业发展与生态建设协调发展的方向前进。同时,再科学、合理的制定林业产业发展规划的基础之上,要加强对于龙头企业的扶持,尤其是要加强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力度,建立健全市场体系,促进林业产业化经营。

2.2.2 以基地建设为主体,加快资源培育

要牢牢把握住国家、省、市林业重点工程建设最佳时机,将资源培育作为重点,加大力度建设好五大基地:即指以湿地松、杉树、楠竹为主的速生丰产用材林和桉树以及楠竹等为主要的工业原料林基地;将油茶作为主要的名优特新经济林基地;将杉木、松树等优良林木为主,以杜鹃花和富贵子等花卉品种为主的花卉草木基地。而作为重点建设基地的主要有:以厚朴和杜仲等药材的木本药材基地和以竹笋、香菇为主的森林绿色食品基地。

2.3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林业工作的执行力

在重点林业产业带的可持续发展中,人才是其关键的组成部分,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在林业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至少要加强三支队伍建设。

(1)第一支队伍就是林业的科研技术人员队伍。在重点林业产业带可持续发展中,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但是,目前我国的重点林业产业带持续发展的科技含量较低,为了改善目前的状况,首先应该充分利用林业科研技术部的专业人才,加强对于林业的病虫害防治以及资源监测和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其次,应该积极与科研院所的产学研积极合作,进行具有针对性的合作攻关。最后,相关的科技人员应该积极地开展好林业科技的推广工作,促进优良品种和技术在生产实践中得到良好的运用。

(2)第二只队伍指的是管理队伍。对于重点林业产业带可持续发展来说,管理往往能够出很大的经济效益,林业的主管部门以及管理队伍在政策咨询、资源管护、林政执法、生产组织、科技推广以及协调服务等方面都起着相当大的作用,同时对于相关的管理人员有着更高的要求与标准,尤其是相关行政人员必须要具备服务意识,要本着为林农服务,为企业服务的思想不断地改进办事风格以及管理方式,从而来提高工作效率。

(3)第三支队伍就是指生产队伍:在提高重点林业产业带持续发展能力的过程中,生产第一线是科学技术程度进行转化的第一现场,各种科学技术的应用都不能与第一线的生产工作人员脱离。所以,可以说生产一线的人员和相关的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有着同等重要的地位,应该严格的按照执业资格证制度进行,从而确保生产队伍具有较高的技能和素质。

结语

本文对于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以及林I的可持续发展都做了深刻的分析,并且提出了相关的保障措施,希望通过本文的论述,能够提高我国重点林业产业带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费本华,樊宝敏.中国现代林业建设及其产业发展浅析[J].世界林业研究,2007,05:27-32.

[2] 窦建德.宁夏林业发展策略探讨[J].宁夏农林科技,2009,04:43-45+11.

篇4

关键词: 蔬菜产业;蔬菜安全生产;可持续发展;政府职能;产业合作社;无公害蔬菜生产

长期以来党和人民政府十分重视蔬菜基地建设和发展蔬菜生产,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都提出了一系列发展蔬菜生产和保障城市蔬菜供应的方针政策。目前,在城市和大型工矿区,蔬菜的专业化、商品化、产业化生产是我国商品经济发展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趋势。现代化的蔬菜生产基地应该具备有较专一、符合一定品质标准、完全按照无公害蔬菜的生产规程进行栽培管理、生产能力达到一定规模的蔬菜产品。有专业化程度较高的蔬菜生产技术和采收、采后处理和储藏运输能力;有与之接轨的较完善的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体系。

1 蔬菜产业现状

1.1 生产持续发展

随着种植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全国蔬菜生产快速发展,产量大幅增长。播种面积由1900年的近666.66万hm2增加到2010年的1533.33万hm2左右,产量由2亿t提高到5亿t,常年生产的蔬菜达14大类150多个品种,逐渐满足了人们多样化的消费需求。

1.2 布局逐步优化

我国蔬菜生产基地逐步向优势区域集中,形成华南与西南热区冬春蔬菜、长江流域冬春蔬菜、黄土高原夏秋蔬菜、云贵高原夏秋蔬菜、北部高纬度夏秋蔬菜、黄淮河与环渤海设施蔬菜六大优势区域,实现栽培品种互补,上市档期不同,区域协调发展的格局。

1.3 质量显著提高

自2001年“全国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实施以来,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得到全面加强,蔬菜质量安全水平明显提高。据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结果,近3年蔬菜农残监测合格率稳定在95%以上,比2000年提高30多个百分点,净菜整理、分级、分袋、预冷处理逐年增加。

1.4 科技水平不断提高

我国蔬菜品种、生产技术不断创新与转化,显著提高了产业科技含量和生产技术水平。全国选育各类蔬菜优良品种3000多个,主要蔬菜良种更新5~6次,良种覆盖率达90%以上,设施蔬菜达到333.33多万hm2,特别是日光温室蔬菜高效节能栽培技术研发成功,实现了在室外-20℃严寒条件不用加温生产黄瓜、番茄等喜温蔬菜,其节能效果居世界领先水平,蔬菜集约化育苗技术快速发展,年产商品苗达800多亿株以上。此外,蔬菜病虫害综合防治,无土栽培,节水灌溉等技术也取得了明显进步。

1.5 市场流通体系不断完善

全国经营蔬菜的农产品批发市场2000余家,农贸市场2万余家,覆盖全国城乡的市场体系已经基本形成,在保障市场供应,促进农民增收、引发生产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据不完全统计,70%蔬菜经批发市场销售,在零售环节经农贸市场销售的占80%,在大中城市经超市销售的占15%,并保持快速发展势头。

2 蔬菜产业安全生产与可持续发展

当然我国蔬菜产业发展中也存在诸多问题,如国内产销方面,数量型发展之路不宜再延伸,质量标准体系建设严重滞后,市场体系不健全,菜农组织化较低;科技含量低,技术服务体系不健全;农残超标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农残品检测关口要前移,小生产与大市场,大流通和经济全球化矛盾突出,蔬菜商品化十分低下。在蔬菜出口方面,卫生安全和商品性不佳,出口企业信誉度不高,体制和机制严重不适应入世后面临的新挑战。现就实现我国蔬菜产业安全生产与可持续发展主要途径和措施谈谈自己的观点。

2.1 转变政府职能

加大力度,建立健全农业法规体系,按照WTO农产品协议对成员国的要求和规定,政府的角色要以蔬菜产业发展的直接管理者、指导者转变为制定和执行相关法规者,依法规范蔬菜生产,进出口和国内销售行为制定和实施蔬菜产业发展支持保障措施,建立蔬菜质量标准体系,主要包括产地环境条件,生产技术规程,产品质量标准等,进而为蔬菜生产者和加工、贸易企业提供公共服务。

2.2 建立蔬菜合作社(协会)是今后蔬菜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为了更好地使得蔬菜产业也做到安全生产与可持续发展,必须构造集体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蔬菜经营体系,建立蔬菜生产合作社(协会)是今后蔬菜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2.2.1 成立县(市)蔬菜合作社(协会)。适时将菜农组织起来,选举蔬菜合作社(协会)理事、会长、成立县(市)蔬菜合作社(协会)。它是全县(市)蔬菜安全生产、销售经营为一体的经济组织,具有法人地位,负责全县(市)蔬菜供应,加工,出口。内设蔬菜开发研究、菜农培训、生产管理、蔬菜监测、蔬菜销售管理机构等。各乡镇根据其蔬菜生产特点,相应成立蔬菜合作分社(分协会)。省市二级蔬菜合作社(协会)负责指导、协调县(市)蔬菜合作社(协会)的工作。

2.2.2 构筑蔬菜产业的科技支撑体系。蔬菜产业化发展的科技支撑体系应包括开发研究体系,推广服务体系和经营管理体系。一方面要根据蔬菜产业发展规划与区划,对现有的蔬菜科研和技术推广体系进行层次化、区域化、社会化改造;另一方面要用高新技术装备武装蔬菜科研、技术推广机构,使他们具备开展社会服务的功能,从而为发展蔬菜产业所需的优良种苗、物质材料、生产技术、采后处理、储藏、加工、包装技术、以及仓储、运输、贸易、生产经营信息提供社会服务。大力组织实施面向基层农技推广人员的知识更新培训工程;大力组织实施菜农蔬菜安全生产知识和职业道德培训和教育。

2.2.3 普及无公害蔬菜栽培。无公害蔬菜栽培是指在生态环境符合无公害栽培要求的地块上安排蔬菜生产,并且在生产过程中不使用任何有害的化学合成物质,完全按照无公害蔬菜的生产规程进行栽培管理的蔬菜栽培。发展无公害蔬菜生产,不仅是保障人体健康的需要,也是蔬菜出口创汇,使我国蔬菜业走向世界的需要,发展无公害蔬菜生产与生态环境,农业可持续发展也有着紧密关系,是关系到子孙后代的千秋大业。合作社(协会)要将菜农(社员)组织起来,举办无公害蔬菜栽培学习班,反复宣讲无公害蔬菜栽培的意义,图文并茂介绍无公害栽培的要点,做好农业防治,生物防治,重施有机肥,不施硝态氮肥的教育。合作社(协会)一定要做好统一种苗,统一肥料,统一药品的发放工作,蔬菜农残检测要贯彻蔬菜生产全过程。

2.2.4 蔬菜合作社(协会)一统蔬菜销售市场,确保人民吃上放心菜。现在菜场出售的蔬菜既没有商标,也没有厂家,蔬菜安全性全不知,老百姓买蔬菜总觉得不放心。将来县(市)蔬菜合作社(协会)要将所有菜市场统一管理,出售本合作社(协会)生产、加工的蔬菜,也可以销售通过正常途径调进的蔬菜调节本县蔬菜供应,增加本县(市)蔬菜品种。坚决取缔零星菜农生产的蔬菜上市,只能自产自用。蔬菜的经营体制要不断改革,逐步实施净菜上市销售,减少城镇生活垃圾污染;逐步实施净菜网上采购。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人民吃上放心菜。(收稿:2014-04-12)

篇5

关键词:矿产资源产业;可持续发展;区位商;甘肃

中图分类号:F127.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161(2008)03-0113-03

50多年来,甘肃省基于能源和矿产资源具有的相对优势,加强资源的开发,促进了后续原材料工业的发展,成为我国重要的材料工业基地[1],矿产资源的开发有力地支持了甘肃省经济的发展,资源型产业因此也在甘肃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1.矿产资源及其产业的现状和特点

截止2005年底,甘肃省已发现各类矿产173种(含亚种,下同),已探明资源储量的矿产97种,其中:能源矿产7种、金属矿产35种、非金属矿产53种、水气矿产2种。在已查明资源储量的矿产中,居全国第一位的有10种,为镍、钴、铂、钯、锇、铱、钌、铑、硒和铸型粘土;居全国第二位有3种,为铬、铍、普通萤石;居全国第三位有4种,为锌、金、碲、红柱石;居全国第四位有3种,为铅、冶金用石英岩、重晶石;居全国第五位有5种,为锑、钒、芒硝、稀土、水泥配料用砂。

甘肃省探明矿产资源在全国占有较重要地位,探获矿种多,主要矿产种类齐全,资源组合优势明显;有色金属和贵金属矿产具有比较优势,资源储量分布集中;多组分综合矿床多,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但综合利用程度较差;有些重要矿产如铁矿、磷、硫铁矿等贫矿多,难采、难冶的矿多,富矿少;探获资源储量的矿产以中小型为主,大型矿床少;一些常用大宗矿产如石油、天然气、铜、硫等的资源储量不足,又存在结构性缺陷。

2.矿产资源产业在甘肃经济发展中的地位

1949年以来,甘肃在全国的经济布局和地域分工上,被确立为国家能源和原材料基地。因此,甘肃的经济发展对矿产资源的依赖程度尤为突出,矿业产业在国民经济所占的比重和贡献率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

矿业在甘肃处于基础地位:一是矿业产值和矿业增加值在工业产值中和工业增加值中均占有较大的比重;二是矿业产业的延伸和与矿产资源为依托的相关产业从总体上推动着甘肃经济的发展。矿产资源在甘肃经济结构尤其是第二产业中居于主导地位,甘肃省第三产业相当大的部分是由矿业所产生的产业链效应形成的,比如,第三产业中的社会服务业、交通运输、邮电通信业等相关产业都离不开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支撑和带动作用。

3.矿产资源产业结构分析与评价

偏离-份额分析法[2] (Shift-Share Method,缩写为SSM)基本原理是把区域经济的变化看作动态的过程,以其所在更大区域或国家的经济发展为参照系,将区域自身经济总量在某时期的变动分解为三个分量,即份额分量(Nj)、结构偏离分量(Pj)和竞争力偏离分量(Dj)。

从计算结果可以看出,甘肃省矿业产业相对增长率为0.8820,增长速度低于全国。2000~2005年甘肃省的矿业产业工业总产值增加890.2181亿元,这些增加值中有144.7702亿元来自全国平均增长。结构偏离分量为937.3407亿元,即结构性因素是甘肃省矿业产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竞争力偏离-份额为191.892亿元,竞争效果指数为0.8791,说明矿业产业增长速度慢于全国,主要是由于竞争力因素的负面影响较大,矿业产业竞争力明显不足,导致甘肃省矿业产业在近年来的发展中处于比较被动的局面。

甘肃省Nj>0,Pj>0,Dj>0的产业部门仅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以及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说明仅有这两个部门工业产值增长速度超过全国矿业相应部门的工业产值的增长速度,部门内部产业结构比较合理,在全国矿业产业发展中具有竞争优势。在甘肃省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和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其产业结构偏离分量为正值,竞争力偏离分量却为负,说明这些部门内部的结构还比较合理,但在在全国矿业经济发展中竞争能力较弱。尤其是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总偏离分量为-13.6791亿元,开发应用研究不够,经济效益普偏低,资源优势未能形成经济优势。

4.矿产资源产业可持续发展区位商分析

随着人口增长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甘肃省对矿产资源的需求将更加强劲,矿产品的需求量与日俱增,可以预见,今后相当长时期内,甘肃省第二、三产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都要依赖于矿产资源产业。

数据来源:《甘肃省统计年鉴》(2001-2006),《中国统计年鉴》(2001-2006) 本文用区位商指标分析甘肃省矿产资源产业进行分析。某区域某部门的区位商大于1,说明该部门在该区域的相对集中度比较高,对于本区域的发展起着比较重要的作用,是基础部门,区位商值越大,则研究区域在该产业部门的集中程度越高[3]。表3是2000~2005年甘肃省矿业产业增加值区位商。

甘肃省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未形成基础部门,但是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的区位商却显著大于1,并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由2000年的2.82上升到2005年的6.50,表明甘肃省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的相对优势在迅速上升。甘肃省石油、天然气资源不丰富,人均石油占有量不足10吨,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严重依赖外省供给。青海油田年原油产能222万吨、天然气17.8亿立方米(截至2004年),通过已经投入使用的涩北――敦煌、涩北――西宁――兰州天然气输气管道,部分资源已经输往甘肃。目前新疆境内的克拉玛依、塔里木、吐哈三大油田年产量已超过 2000 万吨,区域内的原油产能远远超过其加工消费能力,每年原油出疆量 1080 万吨,随着乌鲁木齐――兰州 1000 万吨成品油管道、鄯善――兰州 2000 万吨原油管道的生产运营,甘肃省加工所需油气资源即可得到满足。

甘肃省黑色金属矿采选业的区位商明显小于1,未形成基础部门,这是因为甘肃省黑色金属矿产以小型为主,且矿石质量欠佳,贫矿、难选矿、复杂矿多,富矿很少。但是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的区位商大于1,在全国具有相对优势。甘肃省铁矿石消费单位主要是酒钢公司所属企业,其外购矿量呈逐年上升的态势,现已占总消费量的50%左右。甘肃省富铁矿十分短缺,目前主要由酒钢开采黑鹰山铁矿和外购大量富矿予以解决。中、远期可以采用两种方式,一是投资开发新疆哈密地区富铁矿;二是向俄罗斯或哈萨克斯坦购进富矿石,或投资开发哈萨克斯坦铁矿。

甘肃省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和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区位商均显著大于1,在全国具有明显优势,但是有色金属矿采选业的区位商呈现逐步下降的趋势,由2000年的3.89下降到2005年的2.14。甘肃省有色金属资源储量十分丰富,铅锌、镍、锑等,按现有能力,一般均可保证30年或更长时期的需求。未来冶金工业的发展将是金属合金的冶炼技术的创新,提高材质性能的收益将远大于提高产品数量的收益[4]。目前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金属材料的消费结构向高层次转化,对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保持较强的增长趋势[5]。甘肃省有色金属产业应依靠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优化延伸产品产业链,发展有色金属新材料、新产品,使现有的粗放型的初级产品上升为市场需要的高附加值产品。

甘肃省非金属矿采选业的区位商呈逐年下降的趋势,由2000年的4.19下降到2005年的0.84,表明甘肃省非金属矿采选业的相对优势在急剧下降;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的区位商小于1,未形成基础部门;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的区位商也呈逐年下降的趋势,由2000年的1.32下降到2005年的0.70,表明甘肃省非金属矿制品业的相对优势在下降。甘肃省非金属矿产资源丰富,矿产种类多,非金属矿产矿山数量占总量的76.84%,但人均产值低,多以原矿或初级产品投放市场。随着世界工业化水平的提高,高新技术的发展,非金属矿产在环保、节能、电子通讯、高档建材等领域显示出广阔应用前景,应对价格低廉的原矿和初加工产品进行超细、超纯、改性、合成等工艺处理,这样将形成极高的附加经济价值 [6],资源优势才能得到充分发挥。

5.对策和建议

5.1 全面规划、科学管理、合理开发、综合利用

合理开发利用现有资源,进行科学管理,使其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7]。加强矿产资源开发工作,实行综合勘查、综合开采、综合利用,使有限的矿产资源得到合理有序开发和充分利用。实施资源增值战略,延长产业链,使资源加工增值,提高资源型产业的综合效益。

5.2 加大非金属矿产开发力度

甘肃省为非金属矿产资源大省,非金属矿产资源极为丰富。但是矿山采掘技术装备落后,开采规模小,不但环境污染严重,而且竞争力弱;加工落后,产品单一,大多数以原矿或初级产品出售;综合利用和应用研究差。甘肃省在巩固发展金属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同时,应加快非金属矿物深加工技术创新和产业化步伐,扩大非金属矿物制品的深加工和出口,提高甘肃非金属矿业的竞争力。

5.3 开辟两个市场,利用两种资源,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总体而言,甘肃省矿产资源既有总量不足,又有结构性短缺,而临近省区及国外资源对甘肃资源有很强的互补性。因此甘肃省在用好省内资源的基础上,应充分扩大矿产资源领域的省外和国际合作与交流,利用省内外、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创造条件,通过市场调节和优势互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采取多种方式以有效利用省外、国外矿产资源,并积极开拓省外、国外矿产品市场。

5.4 依靠科学技术,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竞争力

科学技术是促进矿产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矿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把科技创新与甘肃矿业发展结合起来,有针对性地加大矿业技术改进和科研投入,努力提高劳动者素质,不断创新,及时吸收、引进新的科学技术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促进产业升级、扩大产业规模,积极参与市场竞争。

5.5 促进矿产资源区域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甘肃省自然生态环境本来就十分脆弱,长期以来粗放式的矿产资源开发模式,致使生态环境遭受了严重破坏矿产,生态环境的退化已成为矿产资源产业发展的一个制约因素。在开发利用矿产资源的同时,应做好环境保护工作,使经济效益、资源效益、环境效益和生活质量提高等方面之间有机结合,协调发展[8]。

参考文献:

[1]甘肃省发展改革委员会.甘肃省国土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研究[M].甘肃:甘肃人民出版社,2005.

[2]崔功豪, 魏清泉等. 区域分析与规划[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68-72.

[3]王铮,李刚强等.中国新经济产业区域专业化水平分析[J].地理学报,2007,(8):831-839.

[4]蒋毅.论甘肃矿产资源接替与有色金属工业可持续发展[J].甘肃冶金,2005,(9):16-19.

[5]王波.湖北省金属矿产资源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3,(7):327-331.

[6]姚书振,胡立山.湖北省矿产资源与经济可持续发展[J].地球科学,1999,(7):344-350.

[7]张翔,牛洪斌,李海林.甘肃省矿产资源及开发利用对策探讨[J].甘肃冶金,2005,(1):1-4.

篇6

《经济》:2009年是我国进入新世纪以来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面对全球金融危机等诸多严峻的挑战,各产业迎难而上,全年经济工作各项任务圆满完成。请您介绍一下,哪些因素是我国经济发展取得成功的关键?哪个产业的亮点最突出?

冯飞:2009年,中国经济稳步回升,呈现V型趋势。众所周知,消费、出口、投资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外贸出口受阻,而外需的恢复性增长是取决于世界经济的恢复过程,但是这一过程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因此,中央制定了一系列拉动内需的政策措施。这一轮经济增长的阶段性特点非常明显,我认为消费结构升级、城镇化进程加速是中国经济内生增长机制的两个重要方面。第一,中国的内需特别是居民的消费需求偏低,居民消费倾向很强,而且消费弹性很高,消费结构升级导致消费需求的增加;第二,我国城镇化正以每年0.9个百分点的速度快速增长,在加速发展过程中,城市化带动对基础原材料、相关设备需求的增加等,这些都对重化工业产品产生了巨大的需求。

从经济周期性发展过程来看,产业的高增长拉动了经济的高增长。其中,汽车和房地产在2009年产业发展过程中表现最为突出,是2009年产业发展的亮点。汽车产业2009年增幅为46%,增幅出乎意料;房地产的增长更加突出。这两个产业的突出特点是对相关产业的拉动作用强,汽车及其拉动的相关产业(包括钢铁、石化、玻璃、化工、有色金属等)占GDP的比例在4.5%左右。但是另一方面,由于汽车和房地产的快速增长,也造成了如城市交通堵塞、尾气排放、一些城市房地产市场价格上涨过快、存在资产泡沫等问题。

《经济》:培育新兴产业是继“四万亿”投资和十大产业振兴规划之后中央出台的又一刺激经济增长的重大举措,您是如何理解这七大新兴产业的?比如说上下游产业链的机会,或是产业空间布局过程中的配套资源,它们具有哪些共性?

冯飞:“十一五”期间,中国经济高速增长还是靠重化工业拉动,但目前重化产品已经告别了短缺,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在减弱,必须要有新的产业来接替。提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问题,我认为是考虑到新一轮的经济增长需要新兴产业来带动。中国的自主创新较弱,在产业国际分工中处于低端位置。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对于保持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带动产业结构的调整、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和占领全球产业经济结构调整的制高点可以起到引领性作用,对可持续发展具有战略意义。从七大产业所具有的共性来看,我认为:一是对经济总量的带动大,二是对结构调整的贡献大,三是对技术创新的能力提升作用强,具有良好经济技术效益,四是最重要的,就是有市场需求,而且是巨大的市场需求。

《经济》:在培育新兴产业过程中,我们遇到过重复建设和产能过剩的问题,对于这次培育的七大战略新型产业,我们应该怎么去平衡营造环境和产能过剩两者之间的关系?除此之外,我们还应该避免哪些问题?

冯飞:针对营造新兴产业环境和抑制产能过剩的问题,前提是看国内的消费能力。2009年颁布的抑制六大行业重复建设和产能过剩的文件涉及到多晶硅和风电,它们均属于新能源的范围。为什么新能源产业也会出现产能过剩的问题?我认为产能过剩是阶段性的产物,而并非“洪水猛兽”,真正充分竞争的市场,产能绝不会像计划经济时代一样完全等于需求。在有效竞争的市场结构下,必然出现供大于求,许多市场经济国家其产能利用率平均在80%左右,消费者的选择范围也大大拓宽。现在,我们需要考虑的应该是如何避免技术风险问题,鼓励自主创新,对于新兴产业要区别于传统产业的管理方式,要形成有利于创新的体制机制。

《经济》:公布的七大产业,除了新能源和新材料外,其他五个产业在此前都没有放到战略性的高度来谈。这次把其他的产业提上来,这七个产业基本上就是平起平坐的。从长期看,难以评判孰轻孰重,但就投入产出时间表来说,则可以有相应的序列。在您心目中,投入产出的序列是?

冯飞:此次提出的七大战略新兴产业,从投入产出方面,确定一个排序为时尚早,只能从产业基础、产业发展态势和局部性突破技术来分析。新能源和信息网络产业具有较好的产业发展基础,生物医药、生物农业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仅以新能源汽车为例,我国在发展新能源汽车方面具有三大优势,一是中国有多元化市场需求,对一些新能源、新产品、新概念的容纳性好;二是我们取得了技术上的进展,电池工业全球最大,研发产品层次高,产业化优势明显;三是资源优势,中国是世界第三大资源国,锂、锰等稀缺金属资源丰富。数据表明,1.4万亿的投资规模,每年增幅可达到15%,5年后增幅将达到一倍。发展新能源汽车既是解决能源环境制约的重要途径,也是提升我国汽车产业竞争力的制高点。其关键在于既要抓住全球汽车产业面临技术革命的历史机遇,下大力量发展新能源汽车,实现跨越式发展,同时要注重过渡期的技术选择,解决现实问题,如我国的整车企业技术过度依赖国外,技术研发基础不牢固,基础设施不足等问题。

总体来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面临着技术创新能力不足和高端创新人才短缺这两大瓶颈。新兴产业的发展,必须要有新的发展思路,以及有利于创新的体制机制,不能走传统产业的发展路子。追求发展速度和规模的方式,不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题中之义。要突出创新特别是原始创新能力的培育,不能走重复引进的老路。而培育原始创新能力,就需要有新的组织形式、新的做法,要高度重视发展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实现产学研用的紧密结合。

《经济》:哥本哈根会议之后,中国公布了到2020年的碳减排目标,40%~45%的碳强度减排展现了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形象,这背后意味着未来10年可再生能源、新能源汽车、清洁煤、工业节能等多个领域将持续快速发展,国内低碳经济的概念也应运而生,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篇7

新疆棉花产业发展现状

依托“一黑一白”战略,新疆棉花产业从20世纪90年代获得了快速发展。2010年以来,全疆棉花种植面积维持在150万hm2,产量250万吨左右,新疆棉花产量约占全国棉花总产量的30%。棉花已经成为新疆重要的经济农作物,种植面积占全疆农作物种植面积的31%,仅次于粮食作物,在产业脱贫、助农增收、实现全面小康目标中发挥了突出的作用[1]。

新疆棉花产业发展面临的瓶颈问题

(一)生产成本瓶颈。生产成本持续上涨是当前新疆棉花产业发展面临的突出瓶颈之一。近年来,受人工、农药化肥以及物流成本的上涨,新疆棉花生产成本年均增长幅度在10%以上。以采棉工为例,2009年月工资在2000元左右,2014年则上升到3500元,2014年的人工成本较2009年增长了75%(数据来源于《新疆统计年鉴》)。生产成本持续上涨,影响了棉农的生产积极性,尤其是近年来受全球经济波动的影响,新疆棉花产业出现了典型的“增产不增收”情况,新疆棉花种植规模从历史最高的178.26万hm2(2007年)下跌,并一直维持在150万hm2左右;产量则从2008年最高的301.55万吨下跌并维持在250万吨左右[1]。

(二)生产过程中面临着生态瓶颈。生态农业是21世纪农业发展的基本趋势,也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根本要求。从新疆棉花产业发展现状来看,离生态农业的要求还较远。一是地膜污染较为严重。据估计,照目前的种植模式持续10年,农田残留的地膜将会达到150kg/hm2~300kg/hm2,造成严重的地膜污染,并会导致新疆现有的棉田资源废弃[2]。届时新疆适合种植棉花的耕地面积将会大幅减少,从而失去了发展棉花产业的物质基础。二是农药化肥污染。据普查,当前新疆各类棉田均面临不同程度的农药化肥污染,棉田面源污染较为严重。而且,由于常年使用农药化肥,造成了棉田土壤板结、微生物活动减弱等情况,进一步影响了土质,加大了污染程度。

(三)流通与产业化瓶颈。现代产业发展依托于现代物流。但是新疆地处西部内陆,而且全疆地域广阔,物流基础设施落后的情况十分明显。新疆棉花无论是向内陆销售还是对外出口,都面临着较高的物流成本,影响了新疆棉花的竞争力。在产业化发展方面,由于新疆建设兵团和地方在管理体制上的差异,棉花产业的区域规模效应较差。此外从产业链发展来看,新疆棉花生产、经营、加工各环节目前还处在彼此分散经营的阶段,彼此间的利益均沾机制尚未形成。相反,各环节“彼此为敌”、期望获得最大化利益的情况还十分突出。在价格机制上,新疆棉花没有很好的风险应对和抵御能力,容易受到市场波动影响,加大了各环节产业化发展风险。同时,风险应对机制的缺乏,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当前新疆棉花产业发展的“散、小、弱”,龙头企业不足和知名品牌不足,新疆棉花产业在整个产业链中还处在相对末端的环节。

新疆棉花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一)用好市场和宏观调控“两只手”,破解成本瓶颈。面临不断上涨的成本,新疆棉花产业要坚持市场和宏观调控“两只手”综合运用。一是要尊重市场行为,尤其是要尊重棉农、有关涉棉企业和行业的市场选择;鼓励各类社会资本参与棉花产业链建设,广泛吸收各类社会资本;鼓励有实力的企业进行收购、兼并、重组等市场活动等。二是积极发挥宏观调控作用。在给予棉农、涉棉企业等适当补贴的同时,重点探索其他宏观调控手段。比如开展“科技支棉”活动,通过提高科技支撑力度,让棉农获得更高的收益,从而抵消成本上涨带来的压力;又比如鼓励种植大户租种其他农户的闲置土地,大力推动棉花种植规模化和集约化;又比如推广机械作业,降低人工采摘率,达到减少人工成本的目的。

(二)增强科技服务能力,实现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双协调”。破解棉花产业发展中的生态瓶颈是新疆棉花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从新疆棉花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要把增强科技服务能力作为核心工作。一是要加大降解膜的推广力度。地膜污染是新疆棉花种植面临的主要生态问题之一。近年来,随着地膜污染的问题日益严重,新疆各级部门加大了降解膜的推广力度。但是由于降解膜的费用和操作问题,推广效果不能令满意。针对此,要考虑探索降解膜补贴制度,降低降解膜的使用成本。同时,有关科技推广部门还要加大降解膜使用技术推广,努力纠正传统地膜的“技术依赖”,让种植户尽快适应降解膜的操作技能。二是要积极采用良种以及相适应的栽培技术。依托国家良种补贴等惠农政策,大力推广并普及良种;密切与专业科研院所等联系,积极争取国家、区级科研资金,持续开展良种培育、更新等工作;推广膜下滴灌、高密度栽培、间作、轮作、测土施肥等技术,尽量维持土壤生态平衡。

(三)加大产业化发展力度,实现产业可持续发展。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新疆物流基础设施将会得到极大的改善,新疆棉花产业所面临的物流瓶颈将会不断被打破。在这一基础上,为了实现新疆棉花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要加大产业化发展力度。一是要根据南、北疆的气候、文化、耕作习惯以及新疆建设兵团管理体制的特殊性,对南、北疆棉花产业发展进行总体规划,明确各地、各部门的“主打”,通过产业分工不断完善新疆棉花产业链。二是要不断探索风险均沾机制,努力形成棉农、收购商、纺织企业等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机制,破解“各自为政”、“相互为敌”的局面。要推动棉农互助组织建设,加大涉棉企业金融扶持力度,推进涉棉企业整合;利用信息化建设,建立并完善棉花预警机制,及时掌握棉花国内、国际价格、供求等信息,降低价格风险[3]。

总之,在肯定新疆棉花产业发展成就的同时,还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新疆棉花产业发展还面临着较大的瓶颈制约。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确定,新疆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难度进一步加大。棉花产业作为优化全疆经济结构、实现全面小康的重要产业,需要在认清形势的基础上,开拓创新,坚持可持续发展,为新疆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统计局.新疆统计年鉴(2014)[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4.

[2]张江华.新疆棉田土壤中地膜残留污染现状调查分析及发展趋势[D].乌鲁木齐:新疆农业大学,2013.

篇8

伴随时代的不断发展以及社会经济体系的不断完善,我国经济收益总值在不断增长。核电行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元素,也是引领我国社会经济提升的重要内容。核电技术的应用为国家和社会提供了生产能源的新路径,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绿色、生态生产的需求。文章对新时期下我国核电产业可持续发展对策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核电产业;可持续发展;核电技术;绿色能源;生态环境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越来越重视生态环境的发展趋势,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也影响到生态环境的平衡与维护。关注到当下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现状以及行业不断发展给环境带来的巨大压力,采取切实有效的方式进行干预和平衡工作显得至关重要。本次研究的主体是关注核电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根据新时期我国社会对于环境和各行各业和谐发展提出的新要求,进行相关内容的改革与扶持,进而实现对社会经济体制的完善,对我国市场经济收益的提升以及对生态环境的保护。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与进步,也促进了新型能源和资源的使用,通过新型技术的支持实现对我国社会产业体系的完善,对于我国核电行业未来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如何转变核电行业发展理念,在传统行业生产模式的基础上进行改革,采取切实有效的方式坚持新时期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是未来我国社会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

1新时期下我国核电产业概述

伴随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加速,我国也越来越重视经济体系的发展和完善,核电技术的应用实现了对生产效率的提升,同时也满足了我国社会生产行业发展和进步的需要。早在20世纪50年代,西方国家率先发现了核电能源,并且广泛应用于生产和生活中,截至目前,世界使用核电能源的历史已经将近70年。核电能源是利用原子的反应能力构建了一个电子反应的体系,在这个体系当中实现对原子核的分离和增加,进而实现释放更多能源的需求,充分满足了社会生产力提升的需求。通过核反应堆的工作原理实现了核电站的构建,进而促进了核电行业的发展与运营,促进了社会对新型能源和资源的使用。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对于核电能源的使用越来越广泛,但是同时也给环境带来了巨大的负担。目前为止,世界上对于核电辐射的承载能力已经到达了饱和的程度,对于未来核电行业的发展存在辅助和支持能力不足的现象。

2新时期下我国核电产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2.1我国核电产业规模下技术缺失面对新时期的社会发展需求,社会各行各业都在不断完善和提升自身的生产和运营体系,希望能够取得更加优秀的成绩,但是实际的生产模式和生产效率提升的工作也会遇到方方面面的阻碍因素。只有正确地面对行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才能够更好地掌握和完善行业进步的战略措施部署。当下,我国核电产业面临的发展问题中,产业规模和技术的缺失是主要的阻碍因素。西方先进国家对于核电技术的开发与应用相对较早,而我国还处在起步和发展的阶段,如何正确地认识产业规模的扩展与提升,需要关注到技术等核心问题的运作形势,进而形成科学、合理的产业发展路径。目前,我国核电行业发展的过程中,需要进一步完善技术体系,对于实际的产业规模扩充工作也存在不到位的现象,需要进一步完善与发展。在具体生产的过程中会发现,生产技术的落后性质导致了实际的使用设备发展受到了阻碍。

2.2我国核电产业运营缺乏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目前,我国核电产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受到技术问题的干预,影响了实际的进步效率。由于缺乏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只是一味地进行生产研究,就会忽视行业给环境带来的巨大压力,导致实际的工作与生态平衡发生了矛盾。因为技术升级和产业发展的需要,企业在眼前的工作战略部署中更加关注生产效率的提升,反而忽视了行业的进步需求,导致实际的生产工作出现了缺乏安全性的问题。宏观的行业设计理念对于产业的影响至关重要,忽视对路线的规划和对技术的提升工作,也会导致核电行业未来的进步空间不断缩减。具体的管理工作不能落实到具体内容当中,会导致核电行业发展中存在危险因素,进而降低了工程的安全性和科学性。另外,我国企业更加重视对西方先进国家核电行业发展技术的借鉴,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生产中,导致对于实际的生产监督和管理工作出现了忽视,漏洞会影响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内容,进而影响了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和部署。

3新时期下我国核电产业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

3.1制定科学发展计划实施科学技术生产关注到核电行业发展对于我国社会市场经济的巨大影响作用,应当积极地面对产业结构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科学的对策分析和研究,实现完善行业生产体系的要求,实现对我国社会市场经济效益提升的目标,同时促进我国社会生态和谐发展的需求得以尽快的实现。面对当下我国核电行业发展现状进行具体问题的具体分析,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相关内容的完善和扶持,可以进一步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也能够完善整个行业的生产链条。制定科学的发展计划,就是在传统行业发展的基础上进行行业的战略部署,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和要求,在此基础上进行相关生产技术的提升和完善,保障核电行业在我国社会市场经济发展的大潮中立于不败之地。因为核电行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不断提升综合实力,因此,科学的发展观念是行业进步的关键,也是行业技术生产力提升的重点。

3.2完善我国核电行业生产体系优化制度和发展路线面对当下我国社会的经济环境进行产业的优化和发展,需要核电行业认识到自身发展的环境条件,在明确核电发展技术路径的前提之下进行行业生产制度的规范化要求。由于我国核电行业的生产技术还不能完全脱离西方先进国家的理论指导,因此,实际的核电行业生产工作需要在一定的条件和基础下进行自我提升和完善。由于在引进西方核电技术的过程中,实际的工作路线存在影响和阻碍因素,因此会导致生产体系出现缺失。选择先进的理念进行生产体系的优化,需要在一定的制度前提下进行。遵循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进行相关发展理念和发展路线的设计,也需要不断地进行技术的提升与革新。这种方式也是保障企业进步意识的关键。关注我国社会核电行业的发展现状可以发现,只有提升行业的生产效率,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技术的革新,并且保障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才能够奠定促进行业发展的基础,才参确保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部署和实施。

3.3关注我国核电行业生产安全性安全生产是近年来我国社会非常重视和认真对待的工作内容之一,政府和相关部门都非常关注安全生产的相关内容。面对核电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关注核电生产的安全性也是未来核电行业可持续发展战略部署和实施的关键内容之一。核电生产过程中涉及到很多环境和技术问题,核反应堆对于实际的环境污染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但同时也不能否定核电能源的出现对于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的巨大的改变,成功地提升了社会生产率,帮助行业的生产取得进一步的完善与发展机会。但是,面对核电工作的生产特征,又不得不让人们重视其核电工作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完善核电行业生产中的方方面面,需要制定相关的安全生产制度,并严格按照行业的生产监督条例进行规范化的管理。总之,应本着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在保障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进行行业的生产。

4结语

综上所述,本次研究的主题是关注新时期背景下,我国核电行业的发展现状,通过观察可持续发展战略在核电行业生产过程中的执行效果,评价体系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正面面对存在问题的相关因素,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给予改善和扶持。本文通过对新时期下,我国核电产业的相关内容进行理论技术的了解和分析,深入研究新时期下我国核电产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发现影响行业进步的重要因素涉及到我国核电产业规模下技术的缺失问题以及我国核电产业运营缺乏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理念。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新时期下我国核电产业可持续发展对策的分析和研究,希望能够制定科学发展计划实施科学技术生产,配合完善我国核电行业生产体系优化制度和发展路线,进而关注到我国核电行业生产安全性等具体工作,以全新的理念和思维支持我国社会生产能力的提升,为我国提升综合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保障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陈润羊.我国核产业发展的态势和对策[J].工业技术经济,2013,(2).

[2]郭淑贞.新时期我国电力新能源产业发展对策分析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2,(8).

[3]陈方强,王青松.新时期我国继续发展核电的必要性[J].能源技术经济,2012,(6).

[4]陈润羊,花明.核电产业几个关键问题研究展望[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

[5]罗来军,朱善利,邹宗宪.我国新能源战略的重大技术挑战及化解对策[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5,(2).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