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05 15:57:30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金融和经济学,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综合经营;金融风险;银行业绩
1.引言
1933年通过的《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对于美国的金融体系是一场系统性的改革。该法案禁止商业银行从事证券经纪、承销业务,禁止商业银行的员工在证券公司兼职,商业银行从事保险业务也受到严格限制,而仅保留了承销政府债券的资格。该法案对利率上限和银行跨州经营也进行了严格限制。美国自此形成了长达66年的分业经营金融体制。
但是随着金融业深化和扩张,该法案形成的分业经营格局阻碍了银行业务扩展,而非银行机构侵入商业银行的存贷款领域,金融控股公司大量出现,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部分获得特许的商业银行开始从事证券承销业务,而1998年花旗银行和旅行者集团的合并标志着该法案已名存实亡。1999年11月,《金融服务现代化法》对分业经营的规定作出了实质性修改,准许银行控股公司转变为金融控股公司,打破了银行、证券与保险之间的金融防火墙,确立了综合经营的金融体制。
我国在资本市场的建设过程中,采用了分业经营的模式。《商业银行法》、《证券法》和《保险法》都对银行、证券、保险的综合经营做出了禁止性规定:“证券业和银行业、信托业、保险业实行分业经营、分业管理,证券公司与银行、信托、保险业务机构分别设立。”但是目前严格的分业经营都已被突破,光大集团、中信集团和平安集团成为实质上的金融控股公司,金融业务涉及银行、证券、信托、保险、基金、资产管理等行业和领域。国务院批准商业银行设立基金管理公司试点,允许保险资金按一定比例直接进入资本市场。由于现实与法律条文存在着脱节情况,因此立法机关、市场机构以及专家学者对这一禁止性规定争议较大。最后,三部法律在修改时,都在原有的综合经营禁止性规定基础上,加上了“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既为既成事实提供法律依据,也为下一步的金融改革和发展预留了空间。
根据世界银行2012年公布的银行监管数据,在其所统计的142个国家和地区中,已有110个国家和地区允许商业银行从事证券业务,79个国家和地区允许商业银行从事保险业务。但是,始于2008年的金融危机,加深了监管部门和市场对于金融风险的担忧,在综合经营的模型下,源于证券和衍生产品的风险很容易传导至同一家金融控股公司控制的商业银行部门,降低银行业务的稳健性。从短期影响来看,可能造成银行的监管资本无法有效吸收损失,金融机构的杠杆倍数较高,会进一步恶化市场风险。同时,信息不对称可能引发银行挤兑,造成银行流动性不足,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也会失去作用。信用风险、操作风险也可能加剧银行的不稳定性。从长期影响来看,由于金融市场存在着严重的外部性,金融体系存在内在的脆弱性和关联性,微观风险容易演化成为系统性风险,风险的直接传导(“多米诺骨牌效应”)会使风险传导至整个金融链条,造成金融资产缩水,金融机构经营质量下滑;风险的间接传导(“羊群效应”)会放大顺周期性,造成市场信心丧失,市场剧烈波动。
我国《商业银行法》修改时,把第四条“商业银行以效益性、安全性、流动性为经营原则”修改为“商业银行以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为经营原则”,这一原则顺序的变化,表明了立法机关对审慎监管、审慎经营的高度关注。本文认为应该分别从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的角度去分析中国是否应当采用综合经营模式、综合经营对金融业的影响以及我国建立综合经营体制的具体路径选择。
针对上文提出的问题,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通过73个国家的面板数据,使用固定效应模型,对世界范围内金融业综合经营的具体影响效果进行实证分析。
本文的结构安排如下:第二部分在简要回顾文献的基础上探讨综合经营的内涵、影响和我国建立综合经营体制的路径安排;第三部分介绍样本情况及描述性统计;第四部分进行实证检验并讨论结果;第五部分总结全文。
2.理论分析
1929年开始的大萧条中,美国倒闭的银行超过9000家,股市崩盘,金融系统无法稳定运行,美国国会对危机的调查认为正是商业银行涉足证券行业导致了金融危机。随后,美国通过《1933年银行法》(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1933年证券法》、《1934年证券交易法》以及《Q条例》,建立起了金融分业的防火墙,从业务、地域、人员和利率等方面,防止某一金融领域的风险传导到其他领域,避免发生系统性风险。
但是,由于银行类金融机构受到了严格的管制,非银行类金融机构逐渐绕开监管,与商业银行在业务上展开竞争。另一方面,商业银行面对着高额利润的刺激,也开始寻求规避途径。商业银行纷纷成立银行控股公司,跨州设立分支机构;进行业务和产品创新,产生了大量的金融工具(包括衍生工具)。监管部门顺应金融发展潮流,采取了一系列放松金融管制的措施,如取消存贷款利率上限、扩大银行的业务经营范围等等。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美国批准五家商业银行直接从事企业债的承销业务,并允许摩根大通公司承销股票,随后又扩展到其他银行。而1999年的《金融服务现代化法》废除了《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规定在一定条件下,银行控股公司可以转变成为金融控股公司,允许银行业、证券业与保险业交叉持股,业务经营相互渗透。
我国在金融改革试点的过程中,曾经尝试过综合经营的模式,中信公司、交通银行等都涉足银行、保险、证券和信托等业务,但由于宏观经济的波动以及制度建设不完善,金融市场出现过较大的混乱,1993年中国政府确立了分业经营的金融体制,《商业银行法》、《证券法》和《保险法》的实施,为分业经营提供了法律上依据;从监管体制上看,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分别对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进行分业监管。但是,现实中已经存在了所谓“光大模式”和“中信模式”(王鹤立,2008)的金融控股集团,在这种情况下,上述法律修改时在坚持分业经营体制的同时,加入了“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在一定限度上认可了综合经营模式,也预留了改革空间。
是否应当采纳综合经营模式,核心问题是综合经营对金融的影响程度。《证券法》在立法之初,正是吸取了亚洲金融危机的教训,因而禁止综合经营,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我国是否已经具备了建立综合经营体制的条件?
从世界范围看,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已经建立了综合经营的金融体制,而绝对的分业经营已经非常罕见。我国加入WTO以后,金融业发展迅速,截至2012年底,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已达133.6万亿元人民币,与2004年底相比,增长了324.1%。银行业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截至2011年9月末,已有来自47个国家和地区的银行在中国设立机构,外资银行资产总额达到2.06万亿元人民币;综合经营的模式具有范围经济、规模经济的特点,有利于银行的降低经营成本,扩大业务范围,我国商业银行也加快了“走出去”的发展步伐,。
但是,2008年的金融危机暴露了综合经营下金融创新对金融稳定的巨大影响,监管标准和监管质量都较高的美国金融业在危机中损失惨重,以至于美国不得不实施“沃尔克规则”,禁止商业银行开展对冲基金、私人股权投资基金类似工具的大额投资,而且重回“格拉斯-斯蒂格尔防火墙”的呼声不绝于耳。
综合经营金融体制的建立,应当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金融市场发达程度和监管能力相适应(席涛,2010),纵然中国金融业已经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但我们不能忽视我国金融市场仍然较为落后,监管水平依然有限,金融机构治理水平不高,客观分析中国银行业改革发展取得的成就,相当程度上来源于经济增长、政策扶持等外部因素支撑,银行业机构作为市场主体的自生能力依旧欠缺,内在约束机制的有效性依然不足。截止2012年底,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已达4929亿元人民币,其中次级类贷款余额为2176亿元人民币。中国经济面临着较大的不确定性,宏观经济风险极易转化为金融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次级类贷款违约风险上升,进而造成流动性不足,影响银行稳定经营。建立综合经营体制必须考虑到我国证券业和保险业仍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的现实情况,尤其我国证券市场波动较大。
金融风险监管能力也是建立综合经营体制必须考虑的因素。我国金融监管立法不足,虽然已有《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但该法缺乏具体实施细节的规定,难以直接适用。国务院颁布了《证券公司监督管理条例》和《证券公司风险处置条例》,银监会近年来制定了《商业银行市场风险管理指引》、《银行并表监管指引(试行)》、《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但是,较高位阶的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依然较少,而红头文件的颁布和废止却十分随意,总之,我国金融监管的法律建设十分不健全。监管机构的执法水平和能力也较为欠缺,监管部门和市场机构对金融风险的测算、预防和处置,都缺乏足够的专业人才和经验。
银行业务与证券、保险业务的相互渗透,可能导致道德风险问题。综合经营模式下,同一金融控股公司控制下金融机构容易出现违法违规的关联交易、资金往来,相互挪用客户资金,金融防火墙无法发挥作用,原有的微观风险没有消除,还可能产生新的风险。由于信息不对称,信息公开缺乏严格、统一的标准,并表监管仍处于起步阶段,金融控股公司的整体风险难以识别,由于顺周期性的存在,控股公司持有的高杠杆工具在市场形势较好时,往往产生了较高的估值,造成金融机构资产虚高,处于同一控制人控制下的商业银行则可能从事相应的业务予以配合,因此被迫承担了本不需要承担的风险,造成经营效益低下。
基于以上的分析,本文提出两个待验证的假说:
假说1:综合经营模式下,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较高。
假说2:综合经营模式下,商业银行的净资产收益率较低。
3.研究设计
(1)样本选取
本文使用了73个国家和地区的面板数据,银行经营业绩数据取自于世界银行集团(World Bank Group)的全球金融发展数据库(Global Financial Development Database),金融经营体制的情况来源于《银行监督管理数据库》(Bank Regulation and Supervision Database)。各国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来源于世行《世界发展指标》(World Development Indicators)及《营商环境报告》(Doing Business Report)。
(2)模型设定与变量定义
根据前文提出的假说1和假说2,本文将待检验的回归模型设定为:
Bankperformanceit=β0+β1Universalbankingit+β2Xit+it (1)
1)被解释变量
模型(1)中,被解释变量Bankperformance代表银行业绩,包括银行的不良贷款率(Nonperformingloans)和净资产收益率(ROE)。前者是指不良贷款(包括扣除贷款损失准备金之前的不良贷款)与贷款总额的比率;后者是银行净利润与资产总额的比率。
2)解释变量
在世界银行公布的《银行监督管理数据库》中,披露了各国金融机构分业和综合经营的情况,本文将是否采用综合经营模式设置为虚拟变量Universalbanking,采用了综合经营体制(允许银行经营证券业、保险业),虚拟变量为1;禁止综合经营的,虚拟变量为0。
3)控制变量
本文选取人均国民生产总值(GDP)、城镇化率(Urban)、法治水平(LAW)、银行业集中程度(Concentration)和贷款拨备覆盖率(Provision)作为控制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的变量,引入回归模型。
(3)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和相关性分析
表1报告了本文变量的描述统计,包括了2005年至2010年73个国家和地区的数据。数据显示,被解释变量中,不良贷款率的平均值为4.59%,净资产收益率均值为11.94%。解释变量中,综合经营的均值是0.4。表1还列出了5个控制变量的描述统计,包括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城镇化率、法治水平、银行业集中程度和贷款拨备覆盖率,从中可以发现,标准差较大,说明各国在这几个指标上差异很大。
4.实证检验与分析
为了系统地考察综合经营金融体制对金融稳定以及银行经营业绩的影响,本节在控制了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城镇化率、法治水平、银行业集中程度和贷款拨备覆盖率的基础上,对面板数据进行了回归分析。
经过豪斯曼检验(Hausman Test),P值较小,本文所使用的两个回归模型都应当使用固定效应模型而非随机效应模型。
我们对综合经营下银行不良贷款率的情况进行检验,表2中的(1)列显示,综合经营模式对于银行不良贷款率存在着正向影响,并且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这证明了假说1是成立的。
本文对综合经营下银行净资产收益率的情况进行检验,在控制了相关经济社会发展程度指标的情况下,表2中列(2)显示综合经营体制对银行净资产收益率存在着负向影响,并且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由此说明,采用了综合经营模式的国家和地区,其金融机构呆坏账越多,银行的经营风险较高,经营效率越低。这也验证了假说2。
基于实证检验结果,我们可以发现,银行与证券、保险业务的相互渗透,的确与金融危机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虽然我们无法验证这种相关关系是否是因果关系,但是,这也提醒我们必须以审慎的态度对待我国综合经营模式的建立。银行的安全性已经超过流动性和效益性,成为最主要的经营原则。根据《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的规定,审慎经营规则,包括风险管理、内部控制、资本充足率、资产质量、损失准备金、风险集中、关联交易、资产流动性等内容,其中,资本充足率、风险管理、贷款损失拨备和流动性都是巴塞尔协议II和巴塞尔协议III最关心的问题。我国商业银行经营水平的提升,不仅要反映在利润率指标上,更要注重风险的防范和化解。而这不仅仅需要银行自身的努力,还需要监管部门做好制度设计,不断完善促进金融也健康有序发展的制度规范,为金融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
具体到综合经营的制度建设,由于我国综合经营试点已经实行了三十多年,但仍然缺少一部《金融控股公司条例》,法律中“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在现实中很难找到具体适用的依据,拥有综合经营特许的控股集团,一般仅能依靠政府部门的批准、决定等“红头文件”从事试点业务,这样不仅造成了市场的不公平竞争,也不利于这些金融控股公司稳定发展。
对于综合经营立法的影响,立法机关和学术界都缺少定量的成本-收益分析,如果难以证明为建立综合经营所支付的成本小于其带来的收益,那么综合经营体制的建设就缺少合理性、效益性和稳定性。
5.结论及建议
我国从改革开放之初就开始了金融综合经营的试点,目前已有数家金融控股集团从事银行、证券、保险和信托等综合经营业务,但是综合经营仍然缺少较高位阶的立法,而且对综合经营带来的影响分析非常不足。
目前大多数国家,尤其几乎所有的发达国家都已经采用了综合经营的金融体制,本文从理论的角度分析了综(下转第157页)(上接第154页)合经营的收益,认为综合经营有利于降低交易和经营成本,有利于金融市场规模扩张和业务创新。但是本文对综合经营下银行业的经营效益进行了实证检验,发现综合经营显著地降低了银行的经营效益,提高了银行的风险,与金融危机的发生存在着相关关系。本文认为,不论是宏观经济稳定性、金融市场发展程度还是制度建设以及监管水平,我国建立综合经营金融体制的条件都还不成熟,现阶段不适宜直接放开综合经营。
本文建议,应当加强对综合经营的影响研究,充分分析其对宏观经济、金融市场的影响,并且在此基础上完善综合经营的法律建设,尤其加强金融风险的识别、预防和化解制度建设,为未来综合经营的建立提供法律保障。
参考文献
[1]Barth,J.R.,G.Caprio Jr and R.Levine,Banking systems around the globe:Do regulation and ownership affect performance and stability?Prudential supervision:What works and what doesn’t.2001,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Cargill,T.F.,Glass-Steagall is still needed.Challenge,1988.31(6).
[3]Carow,K.A.and E.J.Kane,Event-study evidence of the value of relaxing long-standing regulatory restraints on banks,1970-2000.The Quarterly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2002.42(3).
[4]Kroszner,R.S.and R.G.Rajan,Is the Glass-Steagall Act justified?A study of the US experience with universal banking before 1933.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94.
[5]Tilly,R.,Universal banking in historical perspective.Journal of Institutional and Theoretical Economics,1998.
[6]巴曙松,朱元倩.巴塞尔资本协议Ⅲ研究[M].中国金融出版社,2011.
[7]孙世重.银行公司治理的中国式问题:反思与启示.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工作论文[J].2013(3).
[8]王鹤立.我国金融混业经营前景研究[J].金融研究,2008(9).
[9]吴晓灵.金融混业经营和监管现实[N].金融时报,2004-3-23.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经济学
一、经济学视角下互联网金融的核心竞争力
(一)互联网金融中主营业务的竞争力互联网金融当中的主营业务主要包括第三方支付、众筹、P2P网贷、大数据金融以及金融理财等,其分值均高于六分,主要体现出五大基础业务与传统的金融业务相比存在的明显竞争优势。其中,第三方支付的定位最早是电子商务工作的辅助,然而因为第三方支付具备资金沉淀与资金流的信息数据的相应分析与存储的功能,因此使其进一步的发展成了互联网金融中核心化的业务。第三方支付主要是在互联网技术基础上,把金融服务进一步的下沉到了零散小账户当中,扩展到了低净值的账户当中,不仅能够提升盈利,还能够促进普惠金融进一步的发展。
(二)互联网金融中企业战略与结构的竞争力由于互联网金融行业不断的发展,使得互联网金融新兴企业与传统的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尽管互联网金融给国内长尾客户与小微企业等提供了突破融资难与融资贵的发展困境的有效途径;其能够提供便捷且跨地域,甚至是转账成本较低的支付方式给众多的网民,然而互联网金融的新兴为了能够在传统的金融市场当中立于不败之地,不被时展所淘汰,首先应当建立健全高标准的行业发展战略与明确的企业产权结构,积极地引进以及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技术人才与管理人才,时刻保持战略技术的创新性,实时的分析以及掌握竞争者的动态做到防范于未然。
二、经济学视角下促进互联网金融的核心竞争力提升的有效措施
(一)创新性的资源配置,智能化的配置借贷双方的实际需求传统的金融模式当中,因为借贷双方欠缺合理的信息交流与沟通的平台,所以需要利用专门中介公司完成相应的操作。此外,因为借贷人进行信息审核以及审批等相关操作时均需要人工完成,所以办理的效率普遍较低,资源有效利用率同样非常低。但是,互联网金融的模式之下,便能够在计算机技术基础上自定的完成相关信息的搜索,从而在极大程度上提升了工作的效率。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客户在进行贷款手续的办理过程中,仅需在线进行表格的填写,便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收到答复,这样便大大的节约了排队等候所用的时间。
(二)产品形式的多元化互联网产业中提出的长尾理论主要就是互联网在互联网平台的基础上把大量闲散资金全部汇集到一起,统一的进行相应的理财以及投资。而这样的模式和传统的基金行业当中把细小的资金全部归集到一起进行集中化的投资存在相似之处,两者之间的不同在于平台。互联网金融需要充分地运用自身潜在的巨大客户资源优势,开发出各种多元化的金融产品进而满足于普通民众的实际需求,而进行互联网金融产品的不断创新才能够不断地扩展互联网金融的增量市场。与此同时,因为互联网金融平台不存在空间与时间上的局限性,同时其拥有操作便利、低成本等优势,这便让碎片式的理财有了实现的可能性。所以,为了能够进一步的提高互联网金融的核心竞争力,便应当在自身优势的基础上,不断地进行创新,实现产品的多元化。
(三)加大大数据控制与管理的力度随着互联网不断地发展,使得大数据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与普及。目前,社会中的网上购物、网络贷款以及小额理财早已十分普及,互联网早已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大数据能够利用用户数据库的沉淀,增强对于用户在投资理财中风险的有效评估力度;众多的中小企业在贷款的时候同样是利用数据模型相关研究,进而选择恰当的创新型金融产品。经由大数据的强化管理,让信息变得更为透明且对称,进行大数据的有机整合以及有效的利用,使资源利用率能够最大化,促进互联网金融进一步的发展。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核心竞争力;经济学;资源配置
一、引言
2015年,中国人民银行等十部委《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了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方向,并提出了打造互联网金融领域“一站式投融资服务平台”的构想,为提升互联网金融核心竞争力提供了必要的制度保障。文章首先概述了互联网金融的主要特点,随后在介绍了集中互联网金融发展模式的基础上,从经济学角度提出了提升互联网金融核心竞争力的措施。
二、互联网金融的主要特点
1.覆盖范围广
互联网的应用优势之一在于能够打破时间和空间的束缚,实现了多种数据信息和金融资源的交流、共享。客户能够随时随地的在互联网上查找自己所需要的金融资源,并且根据金融市场信息的变化,及时做出决策。目前,互联网金融的客户仍然面向小微企业,随着互联网金融覆盖范围的不断扩大,还能够实现区域内市场要素和各类资源的最优化配置,为加快地区间实体经济的融合起到了积极作用。
2.业务办理效率高
传统的金融业务办理主要由人工来完成,客户往往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排队等候,业务办理效率较低。而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许多简单性的工作都可以由计算机来完成,极大的提高了业务办理效率,为客户带来了更加完善的服务体验。以阿里巴巴小微贷款为例,客户只需要登录贷款申请界面,后台就会自动调用数据库内的客户信息,并进行风险预测和资信调查。当系统检测到客户信息符合贷款要求时,就会自动完成贷款。整个流程只需要几秒钟,真正实现了互联网金融业务办理的智能化和自动化。
3.具有一定的风险性
互联网金融作为一种新型的金融管理和服务模式,目前尚处于初级阶段,相应的监管机制和行业规定还有待进一步的健全,行业自身也面临较多的法律风险和商业风险。其中較为突出的有两类:第一类是信用风险,目前互联网金融尚未纳入到人民银行的征信系统,加上互联网金融本身的违约追究困难,也容易诱发互联网金融诈骗。第二类是网络风险,互联网作为完全开放的环境,自身的安全性问题一直得不到彻底的解决,一旦受到网络黑客的攻击,客户的信息安全、资金安全都会受到威胁。
三、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模式
1.第三方支付
第三方支付是在银行监管下保障交易双方利益的独立机构,是买卖双方在交易中的资金“中间平台”。第三方支付以其简化的交易操作流程、较低的商家和银行之间资金使用成本和交易记录详尽易查被用户所青睐。互联网金融第三方支付近几年发展迅猛,以支付宝、财付通为代表,极大的改变了大众的消费支付习惯。另一方面,作为第三方支付的纽带-银行,也表现出对第三方支付平台越来越多的依赖,接下来银行与第三方支付之间的联系将愈加紧密。
2.众筹
众筹是目前互联网金融一种较为普遍的模式,它主要是通过大众筹资,借助于网络预购等形式,向网友募集项目资金。众筹主要是利用了互联网快速进行信息传播的特性,将个人的项目在网络上进行展示,并且借助于互联网推广等手段,在短时间内尽可能多的获取网友的关注和支持,进而达到获取资金援助的效果。近年来,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众筹平台也逐渐增多。
3.P2P网贷
贷款人将资金放置于第三方的互联网平台上,然后借助于该平台的影响力吸引一定数量的借贷人。互联网平台根据实现确定的出借标准,对借贷人的资信、身份等信息进行确认,从而挑选出符合要求的借贷人。目前来看,P2P网贷主要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线上模式,即所有的借贷款活动均在互联网平台上完成,主要的认证方式以视频认证、上传身份认证等;另一种是线上与线下结合的模式,借贷人在线上提交申请后,由就近的商负责一对一调查借贷人的相关信息。
四、互联网金融核心竞争力分析
1.互联网金融主营业务竞争力
互联网金融主营业务有第三方支付、众筹、P2P网贷、大数据金融、金融理财产品,这五大业务的分值都在6分以上,体现了这五大业务对比传统金融业务有突出的竞争优势。第三方支付最初定位是电子商务的辅助工具,但由于它的资金沉淀功能和资金流数据分析存储功能,使其发展成为互联网金融的核心业务,第三方支付依托的互联网技术将金融服务下沉到零散的小额账户内,延伸至低净值客户中,在提高自身盈利的同时推动我国普惠金融的进程。从2011年央行首批发放第三方支付牌照,到2015年3月已有270家第三方支付机构被获准进入金融支付领域,2014年互联网支付用户规模达4.5亿人,2015年双11当天支付宝系统支付峰值达到每秒钟8.59万笔,这是全球首个应用在金融业务的分布式关系数据库OceanBase的显著效果,支付宝也成为第三方支付机构在网络购物、网商支付领域开展金融业务活动的成功代表。
2.互联网金融企业的战略、结构竞争力
随着互联网金融业的发展壮大,新兴互联网金融企业和传统金融机构展开激烈竞争,虽然互联网金融为中国数以亿计的长尾客户人群和小微企业打破了融资难、融资贵的金融困境;随时随地便捷、跨地域、低转账成本的支付方式也惠及了6万多网民,但是互联网金融企业要想在传统金融主导的市场中求生存谋发展,必须制定高标准的发展战略和建立明晰的产权结构,引进和培养高端的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走在战略技术创新的最前端,实时洞察分析竞争者的行为动态防范于未然。从互联网金融企业的战略、结构与竞争的四个二级指标看分值都在6分以上,这表明互联网金融企业的战略发展目标是明确的、企业产权结构是科学合理的、同类企业之间的竞争程度是理性的、管理人员的工作态度是积极向上的,但是与传统金融行业相比其竞争力还是远远不够的。
五、经济学角度提升互联网金融核心竞争力的措施
1.资源配置上谋求创新
智能匹配借贷双方需求。在以往的金融模式下,由于借贷双方之间缺乏有效的信息沟通渠道,因此需要借助于专门的中介公司来完成。同时,由于借贷人的信息审核、审批等工作全部由人工来完成,因此办理效率较慢,资源的利用率较低。而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可以借助于计算机技术实现信息的自动搜索,提高了工作效率。例如,客户在办理贷款手续时,只需要在线填写一份表格,就能够在短短几秒内得到答复,省去了排队等候的时间。
2.交易方式的变革
交易成本是影响到互联网金融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性因素。与传统的金融模式相比,互联网金融由于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桎梏,因此极大的降低了交易成本。在交易方式上,随着互联网金融行业的不断发展,传统的现金交易也正逐渐被电子支付所代替。接下来进一步完善交易和支付流程,建立严格的风险管控制度,提升普通大众的安全感和信任度是提升互联网核心竞争力的有效措施。
3.产品形式更加多元化
互联网行业的长尾理论是指互联网利用其平台将无数的闲散资金通过互联网平台汇集起来,进行理财投资。这有点类似于传统基金行业将众多细小资金归集起来进行集中投资,其不同之处在于平台不一样。互联网金融应充分利用其巨大的潜在客户资源、开发多元化的产品满足普通大众的不同需求,不断创新的互联网金融产品才是开拓互联网金融增量市场的主导力量。另外由于互联网平台没有地域限制,加上操作方便、成本较低,使得“碎片化理财”成为可能。因此,只有利用自身优势,不断创新、产品多元化发展才是提升互联网金融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4.加强大数据管理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使大数据据时代真正到来。现在人人都在网上购物、冲浪、网络贷款、小额理财,互联网已成为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大数据可以通过沉淀用户的数据库,从而加强对用户投资理财的风险评估;很多中小企业贷款也是通过对数据模型的研究,从而确定合适的金融创新产品。通过加强对大数据的管理,使得信息透明化、对称化,对产生的大数据进行整合利用,让资源得到最大化的利用。毫无疑问,大数据管理将加速推动互联网金融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孙磊.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客户服务模式的借鉴意义--基于商业银行零售业务的思考[J].中国农业银行武汉培训学院学报,2016(1):36-40.
[2]姜震,郭健新.搭建多元化互联网金融平台提升农村信用社核心竞争力[J].吉林农业,2017(1):105-105.
关键词:农村金融;供给;需求;河南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4-0060-02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实现河南省经济的跨越式发展离不开金融资源的支持。资金投入是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对河南农村金融市场的需求和供给状况进行调查与分析,进一步加大支农资金整合力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大力发挥金融机构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持作用,对河南农村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农村金融服务供给状况分析
1.银行业金融机构资金供给规模不足。当前,大量农村资金通过邮政储蓄、商业银行等转化为城市工商业资金,使农村可用资金越来越少;而作为支农主力军的农村信用社由于体制、机制、结算渠道等因素制约,市场竞争力严重不足,很难有效组织资金满足支农的需要。截至2009年末,河南农村地区各项存款余额2 625.17亿元,占全省存款余额的23.4%;农业贷款余额1 519.13亿元,只占全省贷款余额的35.6%。
2.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覆盖率低。截至2006年末,河南农村银行业机构营业网点6 869个,平均7.2个行政村拥有1个营业网点,银行业机构覆盖率仅为13.9%。从农村银行业金融机构普及水平来看,平均每万农村居民拥有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数为0.89个,平均每万农村居民拥有银行业金融服务人员9.04个,分别较全省平均水平少0.29个和5.72个。此外,河南目前仍有10个乡镇因地理位置偏远、交通不便或人口偏少而没有银行业金融机构,成为金融机构服务的“盲点”。
3.银行业金融机构金融产品和服务供给不足。当前,全国城市金融创新较快,业务品种相对丰富,电子银行、代客理财、衍生产品、资产证券化等新的金融产品层出不穷,极大地改变了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而目前农村金融只能提供基本的存、贷、汇“老三样”服务,农村金融创新能力不足,业务品种缺乏,服务方式单一,结算手段落后,难以满足多元化的金融服务需求。同时,在金融产品供给不足的前提下,河南农村金融服务也呈现较低的覆盖水平。截至2009年末,河南农村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支持农户仅占全省农户总数的35%左右,有近50%的农户资金需求得不到满足。
4.农村储蓄转化投资能力不足。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功能是通过发挥金融中介职能将社会闲置资金集中并配置到最需要的地方。农村银行业金融服务供给效率不仅体现在资金的转化能力、资金的融通速度和规模上,还体现在资金的配置质量上。2009年末,河南农村存贷款差额为1106.04亿元,存贷款比例为60.1%。过高的存贷差意味着农村在向外输出资金,直接限制了河南农村储蓄向投资的转化能力。
二、农村金融服务需求状况分析
1.金融服务需求类型多元化。从金融服务类型来看,农村企业和农户表现出不同的金融服务需求特征。33.4%和44.2%的被调查农户需要存款和贷款服务,需要汇款服务的占9.8%,存、贷、汇需求占被调查人数的87.4%。而被调查农村企业最需要的金融服务类型排序则是贷款63.2%、汇款20.4%、存款9.8%和商业票据3%,其中,贷款、结算和票据占到被调查农村企业金融需求的74.3%。两类主体的金融服务需求差异一目了然。
2.资金需求金额多元化。从资金需求的金额分布来看,农村企业和农户也表现出不同的分布模式。农户需求具有“两头少、中间多”特点,资金需求金额主要集中在5 000元~50 000元范围内。而农村企业则表现出资金规模偏好特征,资金规模越大,需求主体数量越多,从另一个角度反映了农村企业的“资金饥渴”状况。
3.资金用途多元化。河南农村企业和农户资金投放的目标表现各异,农村企业资金用途分布比较集中,而农户资金用途分布比较分散,总体具有多元化特征。据调查,56.9%的被调查农村企业希望获得企业流动资金贷款,32.4%的被调查农村企业希望获得扩大再生产资金,说明农村企业资金需求虽然主要用于生产性投资,但这两种资金需求的性质是截然不同的,一个是短期资金需求,另一个是长期资金需求。相比之下,农户的资金需求集中度不如农村企业,目标相对分散。
4.资金需求期限多元化。受农村企业和农户的生产、流通周期等因素的影响,河南农村资金需求期限也呈现多元化的特征。40.3%的被调查农村企业和46.3%的被调查农户希望的贷款期限为一至二年,30.3%的被调查农村企业和36.7%的被调查农户希望的贷款期限为六个月至一年。除此之外,25.4%和12.9%的被调查农村企业和农户资金需求期限超过二年。总体来看,农村资金需求的期限分布较为分散,二年以上的资金需求比例不低,这部分资金需求的金额较高,从需求总量来看,比例会更高。
摘要:面对金融危机对职业教育工学结合的考验,作为职业教育工作者必须重新审视和深刻思考工学结合的组织工作,调整好工学结合组织的相关对策,更好地开展毕业生的就业推荐工作。
关键词:金融危机;背景;工学结合
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职业学校已经明显感到毕业生就业的压力,开始体味就业“寒冬”的丝丝凉意,长期紧密联系的企业对学生就业的意向已经明显淡薄,对工学结合开展的热情也明显降温。在这个经济寒冬中,如何有序调整和落实好相关对策,积极组织和开展好工学结合,对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就业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
一、工学结合的涵义
工学结合是要求实现“工作过程”和“教学过程”有机结合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广义的“工学结合”是泛指 “工作过程”和“教学过程”的结合。特定的职业教育中的“工学结合”是指在职业教育的活动中有机结合工作过程的活动。
二、工学结合的动因分析
(一)国家政策大力促进工学结合
《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试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意见》(教职成[2006]4号)文件中指出:“职业院校试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是遵循教育规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需要;是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有效促进学生就业的需要;是帮助学生,特别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的需要;是关系到建设有中国特色职业教育的一个带有方向性的关键问题。”由此可见,国家已经从宏观层面对工学结合提出了政策性意见,各级政府和教育职能部门也在考虑如何制定、贯彻和落实详细的、可操作的实施方案和细则。
(二)学校发展要求开展工学结合
工学结合为培养学生的职业品格和职业素质提供了理想场所:学生直接参与生产与设计,毕业后能迅速适应企业环境,缩短了入厂适应期,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学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工学结合为农村困难家庭子女的求学开辟了康庄大道:职业学校实行“2+1培养模式”,根据学生专业学习的实际情况,按照用人单位意愿,安排学生到意向单位进行顶岗实习,取得相应的劳动报酬,有效地缓解贫困生的家庭负担,帮助贫困生顺利完成学业;工学结合也为教师教学实践水平的提高提供了良好平台:教师带学生到合作企业现场实习,不仅可以做到对生产服务一线的经营管理、劳动组织、技术工艺心中有数,还可以检验自己的教学效果,提高实践能力,进一步丰富实践性教育教学内容,减少空洞的说教。
(三)企业利益热切呼唤工学结合
1.工学结合为企业节省了大量经费投入。
企业作为市场主体,往往片面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只对能立即带来利益的成熟技术感兴趣,而很多企业内部研发能力相对不足,工学结合把职业教育的育人功能融入企业价值链中,主动承担为企业培养高技能应用性人才的任务,学校与企业共同致力于新技术的开发,为企业节省了大量的科研经费投入。
2.工学结合解决了企业的人才问题。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关键,而工学结合对于我国企业科技创新、规范化管理、人力资源开发、业务领域拓展等具有战略意义。工学结合培养众多高技能应用性人才,企业是职业教育发展的直接受益者。企业以盈利为主要目标,要盈利就必须考虑成本与收益之比。从长期和社会整体上考虑,工学结合缩短员工的成熟期,节省员工培养的时间和资金,使企业快速获得人才,实现效益。
3.工学结合提高了企业的知名度。
现代企业要树立长远的发展战略和高层次的企业价值观,就要充分认识到开展工学结合是提升企业形象、提高企业未来竞争力的核心所在。一方面,学校进行招生宣传的过程,实际上也是扩大企业影响的过程。相关工学结合班的学生自入学之日起,身上就打上了相关企业的印记。他们本身就是企业的广告宣传力量。另一方面,学校在这些学生中组织有创意,有感染力的活动,像征文、演讲、辩论会等等来传播企业文化,塑造企业的良好形象。
三、金融危机对工学结合的影响及相关对策
虽然金融风波似乎已渐行渐远,但风波所留下的一片“狼藉”对后续的工学结合带来了不可小觑的影响。企业订单减少,生产线萎缩,如何缩身过冬,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维持生存,以渡过眼前的难关,成为企业考虑的首要问题。
(一)努力取得政府的支持,积极开展工学结合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企业缺乏优秀的技能型人才和大批高素质劳动者,这已经严重地制约了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速度与水平。工学结合的职业教育模式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但是要从根本上解决工学结合的问题,没有国家和地方相关政策的支持,实现实质性运作是十分困难的。就目前的情况看,解决工学结合问题的关键是要提高企业的积极性。因此,国家和地方应尽快出台和完善工学结合的职业教育政策,或投入相应的经费,推动双方工作的开展。同时还要考虑到既要有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鼓励性政策,也要有企业不履行职业教育义务的惩罚性政策法规,并严格执行。
(二)瞄准企业的闲置生产设备,大力推进工学结合
金融危机迫使一些企业减产,生产线的停止,造成大量生产设备的闲置。此时,学校应积极与企业联系,利用企业在生产转型和产品结构调整的时间、利用企业在谋求生存的关键时刻、利用企业在等待国家宏观政策出台的间隙,支付给企业一定的电费和设备使用费,积极安排学生进入企业,安排学生在空闲的机器设备上进行训练,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这是难得的机遇。
(三)聘请富有经验的技术人才,加强组织工学结合
深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一些知名企业的破产、跨国外企大量裁员、国内出口企业纷纷歇业、相关配套企业停线减产……造成企业一些具有丰富生产和管理经验的师傅富余,工作量不满,这对企业的生产来说是坏消息,而对于工学结合的开展却是可利用的宝贵资源。若是因为经济危机的原因,使得企业这些资源为工学结合所用,聘请工作量不足却富有经验的技术人才来组织工学结合,那么工学结合的效果肯定是明显的。世界上校企合作成功的模式证明,将学生送到车间和工厂一线培训,深入加工车间,顶上操作岗位,利用企业的设施设备和好的指导师傅,才能给学生以更多锻炼的机会。
参考文献:
[1] 王怀学,潘会波.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办学模式的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26
[2] 丁金昌,童卫军.关于高职教育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再认识[J] .高等教育研究.2008.6
[3] 陈彦许,王秀萍.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实践与探讨[J] .信息技术教育.2006.8
Abstract:The expansion of the Universities and the whole world financial crisis make the contemporary University students entering the employment of a new embarrassing situation. This article from the schools and students analyze the reasons for the poor competitiveness, and put forward the coping strategies.
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 竞争力 问题 对策
Key words:University students; Employment; Competitiveness; Problem; Countermeasure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069(2009)-09-0131-02
金融危机使当代的大学生都感到不知所措,就业的种种不如意,让大学里的老师不得不思考在教育育人方面和专业设置方面是不是存在问题?让即将毕业的大学生不得不回望四年大学生活:所学知识是不是太少?选择专业是不是太盲目?有没有为就业做过充分准备?其实就业压力的阵阵寒意从2002年就开始了,只不过前些年没那么突出,而今明两年高校的毕业生就业前景更加不如意而已。可知从十年前开始高校扩招,几乎每年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都是“严峻的”。但这一次的情况是全新的。高校的持续扩招加上目前金融危机的洗礼,2009年全国高校将近600万的毕业生,加上往年毕业而未能就业的高校生,就业大军就高达1000万人。这对即将步入社会的毕业生,是首次的、真实的并且是立刻的挑战,摆在他们面前的将不是重复十年前的老问题,而是一个全新的就业问题。所以我们有必要从学校和大学生们自身来分析和应对这个问题。
一. 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差原因分析
1.高校教育体制和制度不健全
1.1高校教育模式和学生引导、管理方面欠佳
我国高等教育模式与社会需求在许多方面有点背道而驰, 很多高校未能面向市场办学,其专业设置既没有符合社会的需求,也未能根据本校特点,打造具有本校特色的专业,有的甚至严重偏离社会要求。有的高校师资力量没有得到合理利用,理论和实践没有很好地结合,有的高校只注重理论教学,而忽视了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自主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有的高校没能够整合优势资源积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也没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锻炼和展示自我的平台,同时很多高校在学生管理方面也存在很多问题,没有建立完好的、科学的正确引导学生成功成才的体系。种种这些成为了影响毕业生能否顺利就业的重要因素。
1.2高校就业指导不健全
很多高校的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有的高校没有或者只有很少的职业指导的老师,一般都是由从事学生工作的老师和辅导员来指导,而这些老师往往缺乏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原来简单的和政策性、观念性的就业指导已远远不能满足大学生的需求,就业指导形式和内容的局限性、不规范性和就业指导服务机构的不完善、专业人员的缺乏、就业渠道的不通畅,这些使大学生就业面临更加难堪的境地。
2.大学生自我放纵和不思进取
目前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时代,但绝大部分大学生在观念上还停留在以往计划经济和精英时代,还沉迷于天之骄子的时代。其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2.1大学生自身综合素质欠佳
当代的大学生群体,有相当大的一部分人,大学四年,基本上是在打游戏,上网吧,谈恋爱中度过的。四年大学生活,没有学到真本领,自身综合素质欠佳,社会适应能力差,解决问题的能力、社交协调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及开拓创新能力普遍缺乏,难以满足当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而当前大学生群体处于待业状态的多数就是这一类型的大学生。
2.2大学生未能正确对待就业
其一、当代的大学生,无论其生源来自农村还是城市,都陷入眼高手低的怪圈。就业的时候对工作要求甚高,不仅要求工作环境好,待遇高,而且还要工作轻松,社会地位高,这样由于定位不准,期望值偏高使得他们在形势严峻、竞争异常激烈的当今职场处处碰壁。其二、许多大学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对自己没有一个很好的评价,同时缺乏主观能动性,没有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又没有一个准确的求职标准,在求职过程中盲目从众,从而由于求职择业的盲目性使他们的就业成功率大为降低。其三,许多大学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存在不健康的心理,有的攀比心理较强,总是要求自己找的工作比别人好,有的自信心缺乏,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激烈的竞争,这些因素都严重影响着择业的成功。而据调查显示,用人单位对大学生需求素质最看重的5个指标是:专业知识与技艺;敬业精神;学习意愿强、可塑性高;沟通协调能力;基本的解决问题能力。然而这些对很多高校毕业生来说是严重缺乏的。
二.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差的应对策略
针对大学生就业问题难的现状,学校和学生自身必须采取多方面的措施,多管齐下,提出缓解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措施。
1. 高校应利用优势资源促进学生成功、成才
1.1改革教育体制
在学校教育方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强:(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合理利用师资力量,提高教学质量。加强学科建设努力打造具有鲜明特色的专业,同时不断增强学科专业实力。(2)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和改变教育理念,高校应积极面对市场的挑战,认真分析就业市场的特点和规律,不断调整专业设置方向符合社会的需要,同时应有大胆创新意识,例如本科生也可以尝试导师制培养模式,导师可以带相应的本科生进入自己的研究领域,学生在导师的带领下逐渐培养自己对本专业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学术能力,同时提高专业技能。
1.2加强就业指导
高校应切实加强就业指导和心理咨询工作, 建立健全就业指导制度,配备具有一定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教师,进行就业指导教育,积极引导毕业生正确对待择业、确定恰当的就业期望值和合理的择业目标,提高就业竞争力。另一方面学校还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咨询工作,加强就业心理指导,帮助学生排除心理障碍,缓解心理压力,保持良好的择业心态。同时在学习过程中,应该让专业课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介绍本专业的社会需求、专业特长和技能特点,这样能够让学生对本专业有更加完整的认识,同时能够积极引导学生在平常向着社会需求而努力,进而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提高竞争力。
1.3积极提高提供条件培养学生
有条件的高校可以采取举行关于模拟招聘会等这样的活动,模拟现实招聘情景,邀请学校附近的企业参加,给予一定的支持和帮助,让更多的同学提前了解、熟悉职场需求,进而在平常努力提高自身素质,达到社会要求,提高竞争力。另一方面,加强和企业的联系,这包含举办有针对性的讲座,邀请企业家和知名企业高管到校内演讲,交流经验,让学生有机会了解企业运作和企业对大学生的要求,也让企业有机会认识学生。在课程的规划和设计上,应该要更有弹性。大学教育应该要的是通才而不是专才,所以从终身学习的角度来看,大学应该培养的是“学习如何学习”的能力,而不是学什么具体内容,因为学生在学校学的知识,很多在踏出校门几年后会过时。因此学校应该设计更多辅修、双学位和选修课程,鼓励跨学院和跨学科的学习,培养更多元的学习兴趣。
2. 大学生应加强自我塑造提高综合素质,正确对待就业
对大学生来说读大学无非有三个目的:学习足够的专业知识、积累足够的人脉资源、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从而我们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提高、塑造自己从而应对当今就业压力。
2.1努力提高综合素质
在整个大学期间,我们应该按高要求有针对性、分阶段地不断充实自己、完善自己,逐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更多地应该培养自己的自学能力。在学好专业知识之余应该加强对非专业知识的学习,主要包括(1)准确的表达能力,包括口头表达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等;(2)完善的社会交际能力,学生步入社会后应该要能正确、有效地处理协调好职业生活中人与人的各种关系;(3)杰出的组织管理能力,要求大学生必须能从全局的角度加以协调处理好工作中涉及的日常事务,同时还应具备一定的领导能力;(4)正确的决断能力,良好的决断能力可以实现对目标的最佳选择及核心地位的确立;(5)沉着冷静的解决问题能力,包括应变能力和适应能力、操作能力及策划能力;(6)适度的自控能力,遇到不顺利的事要能压下心头的怒气,冷静处理;(7)新意的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是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人立足于现实的必备素质。
2.2正确对待就业
大学生应该正确地认识就业问题,改变择业观念,我们应该要完成一个从“天之骄子”的大学生,到一个现实的社会求职者的转变,抛开自以为是的光环,抛开幼想,认识自己所处的真实地位和“严酷”的社会现实,实事求是地面对就业这样一个现实。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加以选择,摆正自己的心态,客观、冷静地进入求职状态,认识社会,了解社会,以自身的实力,积极主动地去迎合社会需要,在选择社会职业的同时,也接受社会的选择,正确地迈出人生这关键的一步。
参考文献:
[1]李莉.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思考[J].昌吉学院学报,2004,02:83-85
[2]邓希泉,安国启.试析2003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成原因[J].高等教育,2003,(4):95
[3]楼锡锦,周树红,吴立玉.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05,(7):49-50
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房地产经济的发展情况一方面关系着国内房地产产业的发展情况和人民群众的住房情况,另一方面,对包括房地产产业在内的其他领域的发展也具有重要影响。面对金融危机的各种威胁和风险,如何准确把握房地产经济和谐发展的重要意义并通过建立房地产和谐发展的系统动力学模型来对房地产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已成为房地产领域亟须面临和解决的问题。
二、金融危机背景下房地产经济和谐发展的重要意义
对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影响的逻辑顺序进行分析可知,其首先对我国的出口企业产生影响,而后对其他企业的发展情况产生影响,且对沿海地区的影响要比内地的影响严重;先对实体经济产生影响,后对国内金融系统产生影响。对我国而言,金融危机带来的住房按揭贷款风险很有可能比美国次贷危机的风险还还要高出许多,原因是,美国次贷危机的贷款人信用仍然是存在着等级之分的,但我国住房贷款中的按揭贷款者几乎不存在信用等级。虽然,在房地产价格持续上涨时,较高的房价可以将因信用缺乏的住房贷款的潜在风险进行掩盖,可一旦国内房价价格出现下跌或发生较大波动,潜在的风险必然会暴露出来[1]。因此,将房地产经济和谐发展作为房地产产业发展的核心目标,并通过建立房地产经济和谐发展的系统动力学模型来分析影响其和谐发展的因素,对于促进房地产产业的健康、稳定、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金融危机下房地产经济不和谐的原因
对金融危机下,房地产经济不和谐的原因进行如下分析:
首先,是房地产地位的重要性不和谐,据国家相关部门统计,2008年,市场中的房地产资本仅占到国内固定资产投资的24.8%,但投资对GDP的贡献却高达40.1%,说明了在不计入相关产业前提下,仅房地产产业便占据了国民经济生产总值的10.2%,而房地产对就业的贡献率也达到10.0%左右,即在金融危机来临时,房地产及其相关产业领域的社会就业问题必将更为突出。
其次,是房地产经济所受政策影响特性的不和谐。受到金融危机和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我国央行在2008~2009年度两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与居民、企业贷款利率,虽然,利率的下调并不针对房地产产业,但利率的下调无疑会增加市场中的货币投放量,同时,帮助房地产开发商缓解货币资金压力,从而降低其贷款成本。由此可见,金融危机客观上也会为我国房地产行业提供一个适当的喘息时间,简单来说就是,若未发生金融危机,则国家对房地产行业的政策并不会做出迅速且及时地调整。
最后,资金运作机制的不和谐也是房地产经济不和谐发展的另一影响因素。由于对于房地产而言,诸多项目得以通过和运行的背后,大都会存在地方政府在利益方面的驱动,而此种非市场化的投资方式,使得国家和中央政府只能通过行政手段进行制止,可实际出现的情况大都是“一管即死,一放即乱”,可见,投资资金运作机制的不科学,是导致房地产经济波动较差的根本原因。
在对房地产经济不和谐的原因进行了解和分析的基础上,下文则通过建立房地产经济系统动力学模型的方式,为促使房地产经济的和谐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四、房地产经济和谐发展的动力学模型
(一)系统动力学分析
房地产经济和谐的发展的系统动力学体系主要是由房地产经济、房地产产业和社会系统共同构成的一个较为复杂的动态系统,其通常具有多个层次,且每个从此具有不同的因素,不同的因素则会随着时间、空间的变化而处于不断的变化与发展过程中。首先,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房地产产业的价格波动较小,此时,政策环境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中央以及地方政府关于利益的博弈并不明显。因此,房地产开发的价值链较短,房地产经济大都能够以和谐的态势发展,而房地产市场体系也得到了不断的完善,从而促进产业发展,即系统动力学模型的反馈效应。其次,房地产经济的和谐发展又要求房地产产业不仅要克服房地产要素市场,如能源市场、材料市场等制约因素,还要克服房地产体系完善程度对房地产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即系统动力学模型的负反馈效应[2]。
(二)模型建立的意义
房地产经济和谐发展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建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对以下几方面的问题具备更加深入的研究和理解,分别为:房地产价格波动、政策环境变化、中央和地方政府关于房地产经济所带来利益的博弈以及影响房地产经济和谐发展的其他问题;上述各方面因素对房地产经济和谐发展影响的权重问题;不同的组织状态,如房地产市场供应链的运作形式等,对房地产经济和谐发展的相关作用及影响;不同的技术环境以及社会经济的整体环境对房地产经济和谐发展的相关作用和影响[3]。从上述房地产经济和谐发展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建立的意义角度出发,可进一步将房地产经济和谐发展的系统动力学模型描述成如图1所示的形式。
图1 房地产经济和谐发展的网状动力学模型
图1中,A和B分别表示材料的供应商与建筑上,C和D分别表示投资商与开发商,E表示客户,而F则表示房屋住户。由图1可知,不同级别和同一级别的材料供应商与建筑上和投资商、开发商、客户之间均存在着关于房地产的业务往来,通过科学地选择供应链中的不同企业,则能够达到房地产经济发展的不同效果。
关键词:激光熔覆 力学性能 纳米压痕
中图分类号:TG1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12(b)-0074-02
随着工业和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单一材料往往无法满足某些应用领域的严苛要求。为了解决此局限性,高性能的功能梯度材料得到广泛研究,以便满足各种独特的操作条件和要求[1]。例如:钛合金材料由于其优越的比强度得到广泛应用,然而,由于其较高的摩擦系数决定了钛合金的耐磨性能较差。因此,应用激光熔覆技术对钛合金材料表面进行改性处理,制备高性能耐磨钛合金复合板就显得尤其重要。激光熔覆技术[2]是以高能激光束为热源,将预置或同步供给在基体表面的具有优异耐磨、耐蚀等性能的涂层材料熔化,并与基体形成良好冶金结合,从而获得特殊要求的表面改性技术。此技术具有稀释率低、热影响小、熔覆件扭曲变形小、过程易于实现自动化等优点。在激光熔覆过程中,激光、粉末材料及基体间相互作用形成熔覆层是一个较复杂的熔化-凝固冶金过程,熔池的凝固在固液界面前沿存在柱状晶和等轴晶的相互竞争生长与转化,这便导致熔覆层组织结构的复杂性。不同的环境温度会直接影响熔池的凝固过程,从而形成力学性能迥异的微观组织结构。因此,分析不同的环境温度下制备镍基合金激光熔覆层的力学性能,探索制备具有最优力学性能镍基合金熔覆层的最佳环境温度是十分有意义的。该文研究了在750 ℃环境温度下制备Inconel 718镍基合金激光熔覆层的力学性能,并与室温下制备镍基合金熔覆层的力学性能进行了对比。
1 实验材料与方法
一个4 mm厚的Ti-6Al-4V合金板被用做实验基底材料,熔覆层材料为Inconel 718粉末,粉末颗粒尺寸介于50~100 μm。镍基合金粉末通过有机粘结剂预置在基底材料表面,其厚度是1.0 mm。一束5kW CO2激光通过水冷铜镜反射照射在样品表面。选用的激光加工参数如下:功率P=4 kW,扫描速度V=10 mm/s,光束直径d=5 mm,重叠系数为0.3,实验分别在750 ℃环境温度与室温下进行。最后,纳米压痕仪被用来分析镍基合金激光熔覆层的耐磨性与硬度。
2 结果与讨论
通过纳米划痕试验,分别研究在750 ℃环境温度下与室温下制备镍基合金熔覆层的表面摩擦系数。摩擦系数是指纳米划痕实验过程中切向力Pl和法向力Pn之间的比率。在划痕试验中,法向载荷在3 s内从0μN增加到3 000 μN,当达到最大载荷时压头以0.3 μm/s的速度在样品上保持滑动40 s,最后法向载荷在3 s内减小到0 μN。750 ℃环境温度下制备镍基合金熔覆层的平均摩擦系数大约是0.168,而在室温下制备的样品平均摩擦系数却为0.215,如图1所示。较低的摩擦系数说明具有更强的耐磨性,这一发现表明750 ℃环境温度有利于镍基合金激光熔覆层耐磨性的提高。同时可以发现,750 ℃环境温度下制备镍基合金熔覆层的摩擦系数波动范围较小,这说明了熔覆层组织结构的均匀性也得到了优化。
为了进一步研究熔覆层的表面力学性能,图2分别出示了在750 ℃环境温度下与室温下制备镍基合金熔覆层横截面的纳米硬度分布状态。图2(a)出示了室温下制备样品在0.45 mm×1 mm尺寸范围内的纳米硬度分布,压痕在水平与垂直方向上的间隔都为0.05 mm,Y方向为熔覆层厚度方向,图像最上端对应熔覆层表面;图2(b)出示了750 ℃环境温度下制备熔覆层样品的纳米硬度分布,方法参数与图2(a)一致。从图2中可以看出,750 ℃环境温度下制备熔覆层的平均纳米硬度约为7.4 GPa,较室温下制备的样品(6.7 GPa)高10.4 %,这进一步证明了750 ℃环境温度对镍基合金激光熔覆层的强化作用。其内在机理可能是由于750 ℃环境温度使镍基合金熔覆层发生再结晶行为,合金组织由沉e态的初始柱状晶转化为等轴晶,Laves相完全固溶,针状δ相以及γ"强化相分别在晶界处以及γ基体上大量弥散析出。
3 结语
提高环境温度对镍基合金激光熔覆层的力学性能优化具有重要意义,750 ℃环境温度能够提升熔覆层的耐磨性和硬度。此强化机制可能主要依赖于镍基合金熔覆层再结晶过程中析出的高强度第二相,即γ"相、δ相以及碳化物。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