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初中心理健康教育说课8篇

时间:2023-07-05 15:57:28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初中心理健康教育说课,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初中心理健康教育说课

篇1

通过培训使全体新教师了解北辰区社会、经济、教育现状及发展形势,掌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要求和新理念。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和心理健康教育,学习和了解优秀教师成长历程,弘扬“爱岗、敬业、奉献”的精神,树立“为人师表,以身立教”的道德风范。了解当前学生教育状况,明确新时期青年教师、班主任应具备的素质与能力,学习掌握教育教学工作基本方法和技能。

通过培训,引导新教师在工作中加强现代教育理论学习,拓展学科基础知识和学科前沿知识,向综合全面发展。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使各位教师作好心理和精神准备,尽快适应和胜任教育教学工作,尽早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通过名师专家解读,了解教师专业成长、专业发展的规律,学习思考教师自身和谐发展的根本方法与途径,坚定教育信念,树立教育理想,追求教育成功。

二、培训时间和地点

培训时间:8月16日——8月24日,共9天,每天8课时。

培训地点:北辰电大三楼多功能厅。

日 期

内 容

主 讲 人

8月16日

(周二)

上午

1、开学典礼

2、北辰区教育发展现状与展望

进修学校

杨宝昆副局长

下午

1、北辰经济发展现状

2、问卷调查

北辰党校副校长:王 莹

继教办

8月17日

(周三)

上午

投身新课改,享受新教育

——新课改新理念

天津市特级教师、区名教师

47中学副校长:李伯生

下午

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与教

天津师大教授:唐卫海

8月18日

(周四)

上午

精彩亮相----《我的第一堂课》说课并点评指导。分四组(高中、初中、小学)

区名师:

下午

人事管理等相关事宜

区人事科:

8月19日

(周五)

上午

以公德教育为根基

——让学校德育回归生活

教师进修学校校长: 谢 瑞

下午

教师智慧与感情世界

天津师大教授:柳长友

8月20

(周六)

上午

教师礼仪与师德修养

进修学校副校长 :付桂兰

下午

法制专题《师生的权利和义务》

华辰学校校长:王凤清

8月21日

(周日)

上午

教师基本功特长展示(朗读、三笔字、简笔画等)

区名教师、进修学校继续教育办公室

下午

学校改革视野中的教师发展

天津师大教授、院长:杨宝忠

8月22日

(周一)

上午

班级管理之道

区十佳班主任集贤中学刘 澄

下午

回顾培训历程,交流培训体会

继教办

8月23日

(周二)

上午

基于课程标准的学生作业质量的诊断与评价

天津市教研室:陈萍

下午

青年教师专业化发展

区名师大张庄中学季树涛

8月24日

(周三)

上午

新理念下的教学设计

天津市河西教育中心

特级教师:李军

下午

篇2

[关键词]接近性教学法;理论依据;路径选择;原则把握 思想品德课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学科,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普遍感觉单调、枯燥、乏味,很难激起学习兴趣,常常造成教学活动事倍功半。要改变这种状况,关键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对此,初中思品课教师可充分运用接近性教学法,从时间、空间、语言、行为等多个方面与学生接近,让学生与教师成为“自家人”,从而提高学生对教师的信任感和认同感,有效调动学生学习思品课的积极性,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需要强调的是,在实施接近性教学法过程中,要围绕教学目标,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着力追求教学的有效性。

一、接近性教学法的理论依据

本文所说的“接近性”,是指在开展教学活动中,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师运用教材、传授知识、阐述观点、组织活动时所包括或隐含的语义、信息,与初中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特点、学习基础、认知需求、兴趣爱好等方面重合、相似或接近,从而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有效性。

一般认为,“接近性”是一个新闻学概念。《新闻学大辞典》对“接近性”的解释是:新闻价值要素之一,指事实同新闻受众在地理上和心理上的距离,距离近则新闻价值大,距离远则新闻价值小。新闻发生地点与新闻传播地点间的空间距离的远近,对新闻价值的影响很大。人们对发生在身边事情关心的程度,一般要胜过对发生在遥远地方事情的关心。心理学告诉我们,任何人在社会交往中都会因自身需要产生亲切动机和依赖动机,即接近心理。某些研究证明,新闻受众对那些可以满足自己需求的信息最容易产生心理上的接近感。构成新闻接近性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新闻的事件、地点、人物等都与新闻受众有相当密切的关系。受众对新闻中的熟悉或相同、相似之处,都会构成接近感,促使受众愿意下功夫了解,甚至探索研究。从中可以看出, “接近”就是兴趣,“接近”就是喜欢,越“接近”就越有价值。

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学与新闻传播有一定的类同性。新闻传播需要得到受众的认可才能达到传播效果,教学也需要学生认可才能达到教学效果。正因如此,思品课教学可以从新闻学理论中得到启发和借鉴。一个时期内,新闻宣传更多的以传者为中心,因而其传播是单向的。教学也是如此,一个时期内,教学以教师为中心,因而教学更多地体现为灌输式、填鸭式。随着社会的进步,随着新闻实践的发展,新闻理论也在不断进步之中,新闻传播从以传者为中心向以受者为中心转变,传播方式由单向向双向转变,形成了传者、受者的互动。教学也是如此,由教师为中心向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转化,变教师单纯讲向师生互动转化。因此,新闻学中有关“接近性”理论可成为接近性教学法的一个重要理论依据。

再从社会心理学角度看,接近性是其探讨的重要内容之一。接近性是有助于最初的人际吸引的因素之一。改编自美国着名心理学家戴维.迈尔斯《社会心理学》的《魅力何来:人际吸引的秘密》,把接近性放在那些有助于最初的人际吸引的因素的第一条来进行讨论:两个人能否成为朋友?接近性是一个强有力的预测源。尽管接近也可能诱发敌意,大多数攻击和谋杀都发生在住得很近的人们中间,但接近性更容易产生喜欢。对于那些沉浸于神秘的浪漫爱情幻想的人来说,接近也许是乏味的;但是社会学家已经证实,大多数人的婚姻对象是那些和他们居住在同一社区,或在同一个公司或单位工作,或曾在同一个班里上过课的人。环顾四周想一想,如果你要结婚的话,他或她也很可能是居住、工作或学习在你步行可及范围之内的人。由沙莲香主编的高等院校社会心理学课程教材《社会心理学》有关“熟悉”的说法,对接近性更容易产生喜欢作出了解释:熟悉本身可以增进喜欢――与我们接触及交往越频繁的人,越容易成为我们的朋友,这就是说所谓的“曝光效应”。前几年颇为流行的一首歌曲《同桌的你》,就反映了时空的接近性带来的熟悉与喜欢。社会心理学家们所讨论的多局限于“人际”,其实“人物”或“人事”的关系也是这样。人们对熟悉的物品会有依赖感、安全感,如开自己的车,因为熟悉而放心,而临时换一辆他人的车就会担心:性能好不好,刹车灵不灵,轮胎气压足不足,等等。对熟悉的事情,则听到会感觉亲切,起码不会对该事表示怀疑。这也是社会心理学对接近性教学法提供的理论依据。

从教育心理学角度来说,赋予了“接近性”更丰富的内涵。苏联教育心理学家M.M.季亚琴科在《高等学校心理学》一书中指出,所谓“接近性”是教育过程中群体和集体心理泛化的表现,主要指师生间的“相互关系,他们的心境、意见、自觉性、友谊、团结的水平和同情、厌恶等等。王振宏、李彩娜主编的《教育心理学》在论及“恰当而灵活地选择与设计教学方法”时强调,要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基础来选择与设计教学方法。教学活动的效果最终在学生身上得到体现,因此,在选择教学方法时,教师必须考虑学生的情况,只有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兴趣、需要和学习基础的教学方法,才能真正达到好的教学效果。他们在论及“建立有效课堂常规的原则”时指出,“教师尊重学生的意见,使学生有表达自己意见的机会,从而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课堂常规的制订既要以课的类型和课堂环境为依据,又应符合学生的年龄和行为能力”。他们在论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时认为,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在确定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目标、内容及实施形式时,综合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这里所说的“符合”就是“重合、相似或接近”,就是选择教学方法要与学生的年龄特征、兴趣、需要和学习基础重合、相似或接近;制订课堂常规要与学生的年龄和行为能力重合、相似或接近;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要充分尊重“特点和规律”、综合考虑“年龄特征”。其既重视生理上的接近性,又强调心理上的接近性。既强调学习基础的接近性,又强调行为能力的接近性。总之,“接近性”是教育心理学的重点研究内容,它在教学方法的选择、课堂管理、健康心理教育等多个方面,都强调了“接近性”。

二、接近性教学法的路径选择

从接近性教学法的理论依据中可以看出,接近性包含着丰富的内容,接近性的内容在不断地丰富发展之中,其也为接近性教学法提供了诸多实现路径。它既可以从时间、空间上接近,也可以从语言、行为上接近。

(一)时间接近法

所谓时间接近法,就是时间距离的接近,体现在初中思品课教学过程中,就是教师所应用的教学资料,应尽量体现时间上的接近,即在教学中所应用的知识、信息一定要新,要与新闻报道一样讲究时效性,跟上或大体跟得上实践的变化。

任何事物都有时间上的序列,从心理学角度说,人们往往对新近的事物更感兴趣,鲜活的、水灵灵的,总是惹人喜欢的。新闻业的兴旺发达说明了这一点:因为追求“新人新事”是社会大众的心理需求,而新闻业正是为了满足大众的这一需求而产生和发展。初中生自然也有“从众”心理,在讲课过程中,如果说的多是陈年旧事,会让学生兴味索然,而多讲一些“新事”,自然能达到时间的接近,从而增强学生的兴趣。也正因为如此,我们在实施时间接近教学法时,初中思品课教师要对课文中的一些事例进行时间距离上的“改造”,对教材上的事例时间进行“拉近”处理。因为无论如何更新出版,我们的课本总有个时间上的滞后性,如我们现在所用的课本是“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2004年初审通过”,距今天已过了好多年了,不少“人事”已是“人是物非”“事过境迁”。如在八年级上册第六课《网络交往新空间》中的“相关链接”是“截至2003年12月31日”的数据,说到“全球有4亿人使用因特网”“我国上网人数7950万人”。互联网的发展突飞猛进、日新月异,如果在讲课时采用这样的“老”数据,肯定会被学生“吐槽”。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于1997年11月第一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后,形成半年一次的报告机制。2012年7月19日的《第3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6月底,中国网民数量达到5.3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39.9%。其中2012年上半年网民增量为2450万,普及率提升1.6个百分点。这“新”数据与课文中的“老”数据已是今非昔比,恍如隔世。

当然,属于历史范畴的“时间久远”,不在时间接近法讨论范围之内。

(二)空间接近法

所谓空间接近法,就是地理距离的接近,体现在初中思品课教学过程中,就是教师所应用的教学资料,应尽量就地取材,联系本地、本校的实际甚至联系学生和教师自己身上或身边的事,而尽量避免远距离的事例。

任何事物都是一定的空间布局中发生、发展和运动的。从心理学角度说,人们对事物的感兴趣程度与地理距离成反比:距离越小,兴趣越浓;距离越大,兴趣越淡。而我们所采用的课本,是由课程教材研究所、思想品德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著,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的。其编著所考虑的空间是“全国性”乃至“全球性”的,其中的许多事例对当地学生来说,看不见、模不着,因而引不起他们阅读、了解、理解的兴趣。正因为如此,我们在实施空间接近教学法时,就要对课文中所讲的事例进行空间距离的“改造”,变远距离为近距离及至零距离,变外地为本地乃至本校,变“他们”为“我们”及至“我”,让教学事例成为发生在学生周围或身上的事,给学生一种实实在在的,看得见、摸得着的感觉,从而使比较抽象的概念变成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指导,这就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如在教学七年级上册第一课的《珍惜新起点》时,就可以大力实施空间接近法:说到“新学校,新同学”就可以说学生所在的自己的学校,说学生自己的同学;说到“创建新集体”,就可以说自己所在的新班级;说到班级同学的“团结协作,互助前行”,也不用说课本上的“南京师范大学附中的一个班级”,而说学生自己所在学校的班级就是了。这样近距离的事例,会让学生兴趣大增,集中学习的注意力,从而提高学习积极性。如在上八年级上册第五课《多元文化“地球村”》、九年级全一册第四课《了解基本国策与发展》中的“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时,就笔者所在的义乌来说,就可以由教师或家长带着学生上义乌国际商贸城、义乌异国风情街进行参观,从中感受到世界的多元文化,感受到改革开放对我国所带来的巨大影响,从而提高学习的兴趣,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当然,“距离产生美”也有其心理学依据,它属于空间接近法的反向案例。

(三)语言接近法

所谓语言接近法,就是初中思品课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他所采用的语言体系应与学生日常所用的语言体系相同、相似或相近,让学生更多地感受到教师与他们是“同龄人”,有着“共同的语言”,从而更多地接受你提供给他们的信息,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语言具有开放性、发展性,如随着改革开放的持续进行,与国外的交流越来越频繁,外来语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我们的语言体系中,初中生也会受到社会及家庭成员的影响。如随着互联网技术的突飞猛进,人们的网络交流也越来越普通,网络语言也就应运而生,风生水起,且更新速度非常之快,人民日报的一句“给力”曾让网民们欢呼,今天已是风光不再。在笔者撰写此稿之前,“元芳你怎么看”遮天盖地、漫山遍野,但月满则亏、盛极则衰,不久就呈消退之势。正是语言的这些特性,表现为不同的年龄,会有不同的语言体系,会有不同的语言爱好。如果缺少持续地学习和自身语言体系的进步,不同的年龄段之间就会有很大的语言年龄差。就“社会人”而言,坚守自己年龄段的语言体系并无大碍,而作为初中思品课教师如果这样,就会使学生有“你out了”的感觉,会与你“隔代相望”,增加语言沟通的难度,弱化了教学的有效性。因此,为了让教学达到更好的效果,初中思品课教师就必须在语言上与时俱进,充分让学生感觉到你与他们是“同时代的人”,与他们“有共同的语言”,减少沟通上的“语言障碍”。

(四)行为接近法

所谓行为接近法,就是思品课教师在开展教学过程中,要在授课内容中融入学生所喜欢的、所痴迷的活动内容,让他们感受到你是他们的同类,你与他们一样“好动”“好那样动”。总之,就是投其所好。

一般来说,不同的年龄段有不同的兴趣爱好,因而也有了不同的活动内容和活动方式。初中思品课教师也许与学生已有一定的年龄差,也就有了“行为差”,但你虽说不能与他们有一样的“行为”,但你要深入地了解初中生的兴趣爱好,了解他们的行为特征,把他们的爱好、兴趣融入到讲课内容之中,把自己“退回”到初中年代。如在上到八年级上册第三课《同侪携手并进》时必然会涉及“早恋”的问题。就如何防止与矫正初中生早恋倾向,教师可以“以身试法”,说说自己初中时可能有过的“早恋”现象:“记得班上有位女同学,不知怎么搞的,我老是会想到她,在上课时也会禁不住看她一眼。”教师的这一行为,与有“早恋”倾向的学生就有了自然的接近。然后,教师指出这是青春期性萌动的正常反应,再接着谈自己对“早恋”的看法。这样的效果就比较好,初中生们会觉得亲切可信,从而对教师的建议愿意听取采纳。如上八年级上册第6课《网络交往新空间》时,必然会涉及“网瘾”的问题,教师完全可以坦然面对,说到自己也曾上网成瘾,也喜欢玩游戏,然后进行引导。

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会相互影响。这种相互影响有时是无意的,有时则是有意的,即教师对学生有意识地施加影响,以此达到教学目的。有意施加影响的技巧很多,其中初中思品课教师要想方设法、殚精竭虑地与学生进行时空、言行等全方位的接近,使学生把你当成“自己人”,达到“自己人效应”。所谓“自己人”,是指对方把你与他归于同一类型的人。“自己人效应”是指对“自己人”所说的话更信赖、更容易接受。

三、接近性教学法的原则把握

接近性教学法充分体现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为出发点、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但在实施的过程中,不能就“接近”而“接近”,不能本末倒置,不能顾此失彼,而是要认定目标,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使教学取得理想的效果。

(一)目标性原则

所谓目标性原则,就是接近性教学法的运用是为完成教学目标服务的。因此,无论是接近性教学法的路径选择,还是教案实施,都要围绕教学目标而展开,而进行。

实施接近性教学法,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为了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而不是就“兴趣”而“兴趣”。我们可以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左右驰骋、上下翻滚,可以稀奇古怪、千变万化,但应做到形散而神不散,一切围绕教学目标,一切为教学目标服务。总之,“接近”只是手段,完成教学目标才是目的。比如基础知识是学生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前提和理论来源。能力主要来源于对基础知识扎实、灵活、全面、熟练的掌握。因此,在教学中,要把教材中的基本观点、概念、原理通过科学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加以理解记忆,内化为自己的东西、做到运用自如,才能对各种社会现象或时政热点进行思考、分析。这就要求我们在运用接近性教学法的过程中,抓好基础知识的落实,让学生构建起科学的知识网络,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储存、掌握、运用的能力。

(二)针对性原则

这里所说的针对性原则,是说初中思品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实际,既包括学生的学习基础,也包括他们的兴趣爱好;既包括他们的生理特征,也包括他们的心理特征,遵循教学规律,有针对性地实施接近性教学法。否则,就会变得无的放矢,“对牛弹琴”,自然是事倍功半甚至无功而返。

(三)引导性原则

所谓引导性原则,就是在实施接近性教学法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使教师与学生的作用都得以有效发挥。

接近性教学法,更多地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更多地体现了“投其所好”,但作为初中思品课教师不能因此而信马由缰、“放任自流”,而是要牢记教师的职责,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就好像是一名好导游,引导观赏者游览到景区的主要景点,欣赏到美景,感受到人文。

(四)有效性原则

篇3

教育到底怎么了?作为新时代的教育者,我们难道没有责任让教育变得快乐起来吗?人们常常对孩子说:“现在的痛苦,是为了将来的快乐和幸福”。我不赞同这种说法,理想的教育应该是让孩子现在就快乐幸福!

一、我们如何立教

办学思想:让教育走向快乐。

办学理念:乐教乐学幸福成长。

培养目标:培育阳光心态、身心和谐、快乐学习、主动发展的魅力学生;培育阳光心态、身心和谐、快乐教学、主动发展的魅力教师。构筑师生快乐成长的精神家园。

二、我们如何实践

(一)乐土:优化环境构筑乐园

1.用优美环境美化人。

我们营造“净化、绿化、美化”的校园环境,让每一颗草、每一根树、每一朵花都散发出育人芳香。师生进校,校长写在两块木牌上醒目的话语就吸引着学生走向快乐:今天你微笑了吗?快乐可以美丽容颜,健康身心;今天你进步了吗?勤奋可以展示自我,成就未来。

2.用制度文化教化人。

学校以制度建设为抓手,制定和完善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并全力提高制度的执行力,即使面临极其敏感的“教师绩效工资”、“职称评定”等重大矛盾,学校仍然风正劲足、心齐气顺。

3.用精神文化感化人。

学校秉承传统,聚合农村学校草根文化(宁静、淳朴、敬业)和城市学校现代元素(书卷气、才气、大气),以“文化立校”引领学校发展。其精神培育的着力点在:师生共筑书香茶中、魅力茶中、和谐茶中,通过三个茶中的构建,积极推动“魅力教师”、“魅力学生”工程。

学校精神培育的载体:“三个工程”――润耳工程、悦目工程、养心工程。

润耳工程: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将中外名曲、校园歌曲、诗歌散文每年按照春之声、夏之灵、秋之诗、冬之韵四个篇章编制成碟,每天中午、下午课间播放半小时。每期请专家举办艺术讲座,提升师生艺术欣赏能力。

悦目工程:用文化墙、班级文化、各功能室文化等环境文化感染教化师生;每期聘请专业礼仪教师为全校做礼仪讲座;每班每月开展一次礼仪教育班会活动;每年开展礼仪之星评选活动。

养心工程:一是开展读书活动,开展品经典、漂好书、写笔记、做论坛系列常规活动.让读书成为师生的习惯,涵养师生的的书卷气、才气。二是开展心理辅导,维护师生的心理健康。每期开展面向全体师生的心理健康讲座。

(二)乐心:阳光心态,身心和谐

1.健康其体魄,提高师生的续航能力

学校大规模增添和改造了各种运动设施,并要求全校师生每天锻炼一小时,大课间活动校长带头,师生同做广播体操、健美操;学校开展健美操特色课程,师生人人会跳健美操,健康教育做到先美体后美心。

2.愉悦其身心,激发师生的心理潜能

一是开展心理教育专项培训。学校请重庆心理咨询师专家培训团队对全体教师进行心理教育专项培训,培养教师阳光心态,激发教师的心理能量,让每位班主任成为学生心理健康的引导者。

二是多渠道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学校成立了专门的心理咨询室,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讲座,每个年级一个专题,如一年级新生专题“走过美丽青春期”,二年级“我自信,我成功”,三年级“我的理想不是梦”等。

三是抓好为留守儿童送温暖活动。学校组织干部、党员、教师与留守儿童结对子,进行“手牵手”帮扶活动。开设“亲情热线”,设立“留守儿童之家”,开展走进孩子心灵的系列活动。

(三)乐业:追求卓越,幸福成长

1.加强理想教育,坚定快乐成长的信念。

学校十分注重对学生理想、价值观的教育。每年由本人主持对初一的学生进行“走过美丽青春期”的专题讲座;每年暑期组织学生读名人传记,并开展读书笔记的评选活动;在已有的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学校三个年级分别按“生命教育”、“公民素养”、“成长规划”三个篇章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并陆续汇编成系列德育校本教材,第一本校本教材《爱在这里传递》已经成书。

2、引导价值取向,分享快乐成长的体验

(1) 重视顶层设计,促进教师成长。

强校必先强教。学校制定了《茶园新城中学教师成长五年规划》,从顶层设计和制度安排上促进教师成长。

一是在品读经典中引导教师成长。利用每周教职工集中学习前8分钟时间,选派教职工进行经典解读。二是在教学实践中促进教师成长。学校引领教师深入钻研,组织开展了青年教师优质课大赛、校级骨干教师上展示课、“青蓝结对”活动中被指导教师上展示课、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班主任基本功大赛等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系列活动。三是在拓展培训中督促教师成长。学校邀请专家进行专题讲座,以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引领教师成长。组织全校教师阅读教育教学经验书籍、撰写教育教学经验论文等,不断加强教师的专业成长。四是在拓宽教师培训渠道中开阔教师眼界。每年分批次派出教师赴外地考察学习先进的办学经验,之后分学科进行高效课堂课程模式的探讨,展示研究课,从而提高教师专业能力和教学的实效性。

(2)挖掘课堂潜力,促进学生成长

一是催生快乐课堂。组织教师学习研讨,逐步形成学校快乐体验课堂教学模式;精心备课和分层设计作业,提升教学的有效性。

二是开发校本课程。依据学生年龄特点组织编写系列德育课程:一年级(生命教育);二年级(公民素养教育);三年级(生涯规划教育)。在学科课程中拓宽知识,培养能力;在德育课程中培养学生品行,树立学生“三观”。

三是丰富课外活动。开展“2+2”活动,即每个学生获得2项体育技能+1个艺术特长+1个科技技能。让学生学习生活动静交替、多姿多彩。

三、我们如何达成

(一) 师生精神全面提振

通过快乐教育的引领,最大成效是师生精神面貌的变化,师生们带着笑容走进学校:心更宽了、人更靓了,校更美了!

(二)教学质量明显提升

学校教学工作的扎实推进,确保了教学质量攀升:中考联招上线人数从2003年的53人,上升到2011年的251人,今年中考平均分名列初中第二位,体育中考成绩跃居全区第一名。

(三)师资水平迅速提高

以“教师专业成长五年发展规划”为指导,增添培训举措,加快专业发展,实施“教师成长计划”,取得显著成效。

青年教师杨万霞参加南岸区班主任基本功大赛荣获一等奖。

青年教师周洁参加重庆市数学学科说课比赛荣获一等奖。

青年教师徐银松参加重庆市政治学科优质课大赛荣获一等奖。

在学校承办的2009年南岸区教师专业发展现场会中,我校语文、数学、英语教师所上研究课受到全区好评,学校师资培训工作得到上级领导和专家的高度肯定,学校被授予南岸区2009年中小学教师教育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当大多数同行还在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夹缝中艰难跋涉时,我们已经在“乐教乐学”的坦途上快乐地穿越。

教育,让生命更精彩,让社会更和谐!

人物检索:

篇4

深圳市坪山新区在“十二五”期间,提出了“幸福德育”的育人目标,倡导幸福育人,育幸福的人,让教育回归生活,回归人的幸福成长。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在班主任专业发展方面进行了系列的探索,确立了“扶助+自主”发展模式。“扶助”就是专家引领、同伴互助、榜样示范,“自主”即为“自主研修”。自主研修则通过“专题学习、专题研讨、课题研究、课程开发、活动展示、比赛促进”等多种方式进行,扶助行动贯穿在自主研修的每个环节中,为坪山新区班主任铺设了专业化发展之路。经过五年的实践探索,区域班主任的专业成长模式已经特色初成,效果初显。

一、班主任素养专题学习

教师职业是一种劳心的职业,是一种用生命感动生命、用心灵浇灌心灵的职业,正如第斯多惠所言:“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作为一名班主任,更要加强自身专业素质,注重身心健康,积极乐观生活。因此,区域的班主任素养专题学习,从理论素养提升开始。每年组织班主任集中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名师专家的主场授课,辅以读书交流、才艺比拼、话题式头脑风暴、茶馆式讨论等多种形式的互动,让教师在生动活泼的氛围中理解和吸收德育理论知识。主动是最好的学习,理解是学习最好的品质。例如基于班主任专业能力,我们设计了《做一个专业的班主任》《教育转型与班主任专业素养》《班主任沟通技艺》《情绪调节,做宽容的班主任》《新时期,如何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等专题培训。以理论深度、实践广度、典型案例相结合的方式,为班主任开启德育智慧的大门。班主任通过学习、理解、应用、总结,把专业理论运用于德育实践,实现了智慧的生成,专业知识通过教育实践转化为专业能力。按德育理论理解专题、德育方法应用专题、德育艺术与技巧专题、教育心理学专题,为班主任专业发展提供丰富的学习内容。

二、德育专题研讨与观摩

定期开展班主任工作研讨会,每期一个主题,研讨的规模和形势多样化。围绕师德师风建设工作,2012年,我们开展了“我心目中理想教师形象”的大讨论,2013年,围绕“幸福德育”开展了如何建设富有特色的“幸福班级”专题研讨。通过沙龙、辩论、微讲坛等形式,促进了班主任落实幸福德育指导意见的思考,通过研讨,具有民主意义的“幸福班级”评价指标和评价表产生了。感悟教育的智慧,成为班主任们一个特有的好习惯。在研讨“如何做一名幸福的班主任”话题时,很多班主任争先发言,来自于教育中的师生故事,家校共建的故事,喜悦的,失落的,都给班主任们带来了深深的思考。这种交流,基于德育,基于实践,基于经历,为了成长,为了教育之爱。正如爱因斯坦所说的那样:“如果把学生的热情激发出来,那么学校所规定的功课就会被当作一种礼物来领受。”对于班主任的专业成长而言,道理亦是如此。为了更好的激发班主任的积极性,我们还开展了全区“研讨话题大征集”活动,而征集到的这些话题,又带给我们无限的思考,生长出德育专业发展的新路径。

除了展示交流,我们也通过多种渠道和形式,为班主任拓展学习的途径,组织班主任外出观摩,参加了“全国中小学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有效德育与班会课观摩研修班”,“影响中国班主任的力量――全国中小学班主任与学生核心素养建构高峰论坛”活动,“良好习惯与健全人格教育”专场观摩活动。每年组织不同层次的团队,去观摩德育的新主张、新做法,新模式,开拓德育视野,提升班主任专业品质。

三、开展德育课题研究

德育科研,就是以科研的思维来研究德育工作中的问题,寻求问题解决之道。区域层面积极开展德育课题的研究活动,在组织每一期科研课题申报立项评审活动时,都会考虑到一定数量的德育课题。而区域的德育工作也以课题研究来进行引领。近5年立项的省级课题中,德育课题占29.4%。其中《创建幸福班级,提升学生校园幸福感行动研究》作为区域共研的德育项目,是幸福德育落到实处的推动之举。《农村城市化进程中小学生习性教育研究》《生态德育模式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初中生良好行为习惯与健康人格有效养成的研究》《生态体验式心理健康教育校本特色课程建设研究》等作为学校德育的引领课题,班主任积极参与,把课题研究与班主任工作相结合,做到了“自主融合”的德育课题行动研究方式。在课程的研究过程建设和发展学校德育方面,教育特色也日渐彰显,德育科研不但助力班主任队伍的发展,为学校的德育发展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

四、德育课程开发与实施

坪山新区在创建幸福德育的过程中,以“真善美”为德育核心素养,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为目标,以尊重人性、发展个性、完美人性为目的,引领学校开发德育校本课程,在这个过程中,班主任成为了学校德育课程的开发者和实施者,为了帮助学校科学优质地进行课程开发,开展了区域课程建设的专题讲座,指导学校和教师进行课程建设。如今,在我区已产生了较有影响的德育课程,如坪山高级中学的《学会学习教育课程》《生命教育课程》,实验学校的《童蒙养正 少年养志》,坪山中学的《心灵故事》《家校之桥》,光祖中学的《家国之光》校史教育课程,汤坑小学的《微笑教育》,中山小学的《习性教育》,碧岭小学的《生动教育》《永恒的感恩》等,其中37%的课程获得了“坪山新区课程类优秀科研成果奖”。

德育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极大地丰富了家庭教育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教师无论是在对课程的理解能力还是课程实施能力上,都有了飞跃式的提升。同时,在课程开发中,团队的合作能力、教育资源的挖掘与整合能力以及教育的传承与创新意识都获得了极大的提升。

五、活动展示促进专业发展

德育队伍建设要为班主任提供实践、展示的空间,对班主任群体而言,提供互相学习、交流的平台。如以区域为组织单位开展的班队课赛课,班主任德育活动组织与策划能力也是专业素养的重要方面。每一次活动的展示,都相当于一次考试和评价,平日里做教育的有心人,才有底气和力量把爱的方式展示给同伴,才有活动的精彩与人分享。如“魅力班会”活动展示,班主任对主题班会的作用、组织、评价,素材的获得,文化价值的体现,展示的水平等方面都会得到一次系统的锻炼和提升。类似的展示活动每学期都有,或以区域层面组织,或以学校为单位进行。

对于学校而言,提供区域德育展示的机会,让班主任在展示活动中学会交流、分享、展示,让更多的同伴获得启迪,让每一次活动教育意义不断增长。2012年,深圳市深化中小学课程改革基层创新工作现场交流会在我区召开,坪山中学分会场以德育特色建设与特色活动为主题,进行了现场展示。情深意切的德育模范事迹报告会,丰富多彩的校本德育活动以及优质的德育课程,让与会者沉浸在创新德育的春风中,而在现场展示的背后,是班主任一个个爱与责任的付出与收获,是学校德育的融融春风。

六、系列比赛活动促进反思提升

每年,我区都有固定的德育专题比赛项目,通过相关的比赛活动,促进班主任沿着学习、积累、实践、反思、提升的成长路径,不断发展自己,树立终身学习、终身成长的意识。如每年春季学期的班主任能力大赛、教育案例的评审,每年秋季学期的“德育综合实践活动”说课比赛、德育论文评审。每年开展的全区卓越班主任评选活动,极大地提升了班主任的积极性,想发展、能发展、会发展,是班主任能力提升的轨迹。

同时,结合省市德育专项活动,我们组织教师参加相关比赛活动。2011年,在广东省思想品德教学案例比赛中,实验学校的余凡金、刘杰获一等奖;2012年在由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德育研究分会班主任工作学术委员会举办的论文评审中,实验学校张文、刘美云获一等奖;在广东省教育学会中学政治教学设计比赛中,实验学校余凡金、刘杰、坪山中学的伍雪容、坪山高中的程海燕、籍中华、李伟平、王博学等分获得一、二、三等奖;在广东省德育教学论文比赛中,坑梓中心小学姚小立获一等奖。

篇5

一、学校质量新的增长点在非考试科目

部分传统名校或热点学校,在学生考试成绩和学校升学率方面已达到较高的高度,不少学校凭借三流校园、二流生源、一流师资和相当好的管理,创造了一流的中好成绩,实属不易。

可以说,考试科目就分数来说,在现有生源渠道、硬件设施、评价机制下,学生的升学潜能得到较好挖掘。学校教学质量(包括分数)新的增长点在非考试科目,如音乐、体育、美术、综合实践、信息技术、历史、生物、地理、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等非中考科目或非中考常考科目。这些科目,就课程比例来说,周课时达18课时左右,接近周总课时的一半。仅从课程比例来看,保质保量开好上好非考试科目课,对提高学校教学质量意义非凡。就学科地位来说,非考试科目在学生人生中作用不小,也很实用。现在,政府和学校已经积极改善教学硬件,教师有条件精心教好上好非考试科目课,让学生爱上非考试科目,使之成为学校质量新的重要增长点。

二、学校质量新的增长点在校本课程和社团活动

学校教学质量的主战场在课堂,育人的主要渠道也在课堂。提供合格的教育,是学校的责任。提供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是理想教育工作者的追求。

学校必须严格执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想方设法开好校本课程。有专家指出,课程经历就是人生经历,我们传授的知识,不能太功利,所谓“有用”的知识要教,暂时“无用”的知识也要教。今天“无用”,不代表明天无用;现在“无用”,不代表将来无用。

近年来,有的学校以前瞻眼光和社会责任,创办资优班、培优班、艺术教育实验班,为部分智力过剩或有特长的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有的学校开设语文阅读课、英语口语课、书法课等校本课程,拓展学生视野,为培养学生深厚的人文素养和终身阅读的习惯服务;有的学校每年举办四节,即谷雨读书节、金秋体育节、探索之旅科技节、希望之星艺术节等,让每一个孩子参加,让每一个孩子每年有两三次上全校大舞台的机会;有的学校创办文学社、广播站,舞蹈队、健美操队、棋社、合唱团、体育俱乐部、城市少年宫等单个或综合的社团组织,为学生个性发展提供场所和平台。北京十一学校为教育改革提供了一个样本,它启示我们,如果初中学校也能开出几十门有影响的选修课,能形成几十个有实力的社团,能达到每周2~5个下午或4~10节课的固定时间上选修课或开展社团活动就能带来办学的新特色,新路径;如果我们的老师人人能开选修课或带社团,学生人人参与选修课或参与社团,就能带来办学的新气象、新水平,就有了学校教学质量新的增长点。

三、教师校本研修和教师学习力的持续发展

张晓风在《我交给你们一个孩子》中写道:“他开始识字,开始读书,当然,他也要读报纸、听音乐或看电视、电影,古往今来的撰述者啊,各种方式的知识传递者啊,我的孩子会因你们得到什么呢?你们将饮之以琼浆,灌之以醍醐,还是哺之以糟粕?他会因而变得正直、忠信,还是学会奸猾、诡诈?当我把我的孩子交出来,当他向这世界求知若渴,世界啊,你给他的会是什么呢?”

由此可见,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力有多大,社会或家长期望有多高。

教师是学校的第一资源,也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有什么样的教师,就有什么样的学生。目前的师资,校长不能选择,但可以培训提高。

一是对教师开展四级培训。入职教师――青蓝工程,合格教师――研修工程,优秀教师――学科带头人,著名名师――名师工作室、特级教师等。我们要树立“培训是终身学习的必然要求,培训就是福利,培训就是机遇”的理念。

二是坚持两项制度。其一是坚持教师外出学习交流并回校汇报制度,一年一至两次以教研组为单位的外出学习,省外、国外都要有。教研组教师外出学习后必须写好学习心得在全组交流,并推举代表在全校发言介绍。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省内外、国内外的优秀同行在想什么?干什么?干到什么程度?有什么效果?需要我们了解、思考,实践。其二是坚持市校两级教研制度,一周一次,常抓常新。有效开展问题教研,组内提出问题,通过实践探索,然后集中交流;探索开展网络教研、主题教研、同课异构、资源建设、试卷分析等;也可以赛促研,开展磨课、听课、说课、评课、仿课、陪课;可开展反思、交流、展示、表彰等。如外出赛课的模式:个人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备课组定基本框架,教研组定基本内容,专家组定基本形式,市中心组指导细节。

四、做好顶层设计和制度建设

篇6

关键词:团体动力学;小班化;初中英语;听说课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其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实际语言运用能力,让学生学会在不同情景中正确用英语去表达思想和获取信息,因而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就成了英语教学的必然趋势。无论是一个自然班的大团体还是每一个学习小组的小团体,其团体特点、团体凝聚力、团体成员之间的关系以及团体成员的相互作用都会对学习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目前对于小班化教学的研究,主要是集中在激发个体的学习兴趣、注重学生个体差异和因材施教上,而对于学生所处的学习团体或学习小组对学生学习内驱力的促进和维持作用的研究并不多。

团体动力学是一门以团体为研究对象,旨在探索团体发展规律,团体的内在动力,团体与个体及其他团体的关系的学科。运用这一理论指导小班化英语教学,能够帮助教师在教学设计中更好地运用学习小组进行情景创设,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和自我效能感,提升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的兴趣和信心,从而真正体现英语学科的工具性和交际性。

一、基于“学习者中心”的初中小班化英语团体动力学教学模式

1.理论基础

团体动力学(group dynamics)一词最初由Kurt.Lewin于1939年提出。勒温认为,个体行为是由个体特征和场(指环境的影响)相互作用的结果。团体动力学旨在探索团体发展的规律、团体的内在动力、团体与个体、团体与其他团体的关系。在团体活动过程中,团体成员的个体活动和成员间的互动活动会产生影响团体成员及整个团体的力量,这种力量就是“团体动力”。根据这样的理解,在课堂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间的互动也会产生团体动力,它会影响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学习兴趣、学习效能感和学习效果。

在实际的初中小班化英语教学中,教师利用教学情境的创设,逐步引导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通过完成不同的学习任务和探索,达到获取知识、锻炼技能、提高能力、升华情感的目的。在这一过程中,笔者发现运用团体动力学有关理论指导下的小组合作学习教学设计的效果和学生自我成就体验要优于单纯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去完成学习任务的教学设计。由此,笔者认为依据团体动力学相关理论进行教学设计,对于初中小班化英语教学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2.教学模式的构建

从微观层面上来看,根据团体动力的发展规律,结合小班化教学和英语教学的特点,参考钟志农“心理辅导活动课的微观发展进程四阶段”理论,将一堂40~45分钟的英语课堂划分为如下四个阶段:

(1)小组合作启动阶段

该阶段主要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对本节课将要学习的内容产生一定的好奇心和探索的热情,并将自己的精力集中到学习活动或任务中,即产生小组合作学习的团体动力。这一阶段可以通过情景创设或课堂导入启动,也可以延伸到课前自主预习中去。并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或生活经验,借由问题、任务或活动为载体,进而引发学生去探索的欲望,在学生心中种下一棵供信息成长的种子。在本阶段,学生虽然产生了学习的内驱力,但还没有明确的方向,小组的团体性还不是很强。不同学生的兴趣点是不同的,动机水平也有高有低,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形成团体凝聚力。

(2)小组合作发展阶段

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通过听、说、读、写等教材限定内容或教师选定内容的学习和操练,将注意力逐渐集中到一个大家都关注的话题上,即在小组成员的互动学习中产生团体凝聚力和团体向心力。这一阶段主要是语言的输入,通过语言材料的学习,学生能够获取英语语言运用的一些规则和多样化的语言使用语境,伴随着听力和阅读练习,以培养和提升英语语感,扩大词汇量。同时,学生通过在教师指导下的合作学习,逐渐解决自己在启动阶段所产生的问题或疑惑,满足好奇心和求知欲,同时又在互动中产生新的疑问,并通过教师的引导,将小组不同成员关心的话题向着某个特定的方向(即学习目标)转移,使团体动力有了比较明确的指向,并逐步形成本组内成员间活动的规则,为后一阶段的开展打下基础。

需要指出的是,本阶段的小组合作学习虽然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但依然要秉承“以学习者为中心”,教师可以灵活地选择和使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视听法、多媒体教学法、角色扮演法和任务型教学法等),以利于学生以学习为宗旨,努力让学生始终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

(3)小组合作阶段

到了本阶段,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足够的目标语言,且小组成员间互动合作学习的规则业已成形,团体凝聚力和向心力较强。这一阶段主要是语言的输出,也是课堂的和精华部分。各个小组成员均能够围绕着课堂活动的主题,按照本组内既定规则展开讨论或探索,并为实现最终的学习目标付出努力。在本阶段的教学设计中,教师宜选取一些开放性的合作学习活动或任务(如就某一话题开展讨论、进行调查、设计项目、表演场景等),让学生充分去实践所学。学习活动或任务应尽量贴合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有话可说。内容可以由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现实生活去设定一些,可以根据上一阶段学生的问题去生成任务,也可以由学生根据本组成员所共同感兴趣的话题来确定,不必拘泥于教材。不同小组间的学习任务可以不同,只要能够实现对目标学习语言的运用,从而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技能、获取情感和能力的提升就可以了。

在本阶段学习过程中,小组成员只需要按照规则和分工开展学习活动就可以了,因而能够分出时间和精力去关注其他学习小组的学习活动,这为小组间的竞争和合作提供了可能。小组团体动力可以指向自己小组内部,也可以指向其他小组。这种将小组作为一个整体投放到更大的班级团体中去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极大地提升小组成员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小组活动的主动性。在“荣辱与共”的情境下,每个人都愿意为了团体的荣誉去付出最大的努力,同时也真正体现了英语作为一个获取信息和交流思想工具的现实功能。

(4)小组合作结束阶段

最后进入结束阶段,所有学生对目标语言有了比较清晰的理解,并能认识到在什么场合中去运用,能够达到什么目的。小组成员间可能有不同的看法,可以通过交流进行总结和归纳,并对自己所在小组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估。效果评估应采用自评、互评、师评相结合,结果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重点是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如何去应用目标学习语言及存在的得失方面。也可以进一步提出一些问题,作为下节课学习或自主探索的知识增长点,以逐步构建起知识的网络和体系。这时团体动力就成了每个学生、合作学习小组或整个班集体持续发展的力量,以维持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

二、该模式在初中英语听说课中的实践案例探讨

1.学习内容

本节课以人教版初中英语教材Go for it八年级UNIT 5 Do you want to watch a game show?中Section A为例,来说明该教学设计模式在听说课中的具体应用。

2.单元构思

本单元所探讨的是有关娱乐的话题,其中“看电视”是中学生所普遍采用的娱乐方式之一,也是很多初中生与家长产生矛盾的冲突点。大多数学生认为中学生不该被剥夺看电视的权利,针对这一现实话题,笔者将本部分学习情境创设为共同完成一份倡议书,来说服家长归还中学生的“TV Time”。而本次听说课的目的便是为完成倡议书而广泛收集同学们的观点。

3.学习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要达到:

(1)掌握各类电视节目的名称,了解不同类型节目的特点

(2)学会就电视节目来谈论自己的喜好和陈述自己的看法

(3)学会从多角度看问题,树立客观地看待问题的态度

(4)体会生活中沟通和交流的重要性

4.学习过程

(1)小组合作启动阶段

课前自主预习-课前小调查

①What kinds of TV shows do you know?What do you think of them?Why?

②What’s your parents’ opionon about the TV shows?Do they allow you to watch TV?

Step1:Watch a flash about the TV shows. Talk about what kinds of TV shows they are.

【设计说明】通过自主预习阶段的小调查,让学生对电视节目有更深入和全面的了解,也明确了父母的想法。学生会带着“我的理由足以说服父母吗?别人有没有更具有说服了的想法?”这样的问题进入课堂。然后运用有关电视节目的小短片使学生们的注意力和兴趣迅速地集中到课堂内容上。

(2)小组合作发展阶段

Step2:借助教材1a和1b部分以及教师出示的一些节目图片,让学生对电视节目类型有更清晰的认识。

Step3:针对What do you want to watch?和What do you think of...?这两个话题的小组交流,了解彼此对电视节目的喜好。

Step4:通过教材2a和2b的听力训练,使学生了解如何去表述自己对某类电视节目的看法以及询问他人的想法。同时注意引导学生去感知听力材料中说话者是如何运用语音语调变化来增强语言的说服力的。

Step5:每个小组根据本组成员的喜好选定一个或几个希望能够允许去看的电视节目,采用两两轮流合作的方式操练对话,在对话中充分运用本节课所学习的知识。

【设计说明】通过上述几个学习活动的完成,各学习小组逐渐将话题聚焦到了大家共同感兴趣的节目类型上,目标趋向一致,所要学习的目标语言也得到了充分操练,团体动力指向如何充分论证这几个节目值得观看。

(3)小组合作阶段

Step6:信息采集员:每个小组各派出一名成员组成新的小组,在新小组内交流各小组的观点和看法,并将自己认为可取的想法记录下来。

Step7:信息整合:回归原来的小组,每个成员来汇报自己的信息采集成果,并进行汇总。

(4)小组合作结束阶段

Step8:小组共同汇报本组的学习成果。

Step9:回顾整节课,总结出本节课的得失,并将它记录在课堂活动单上。

Step10:作业设计

LevelA:写倡议书。根据你本次课中所收集的信息,选择某一个电视节目,说明应该去看的理由。

LevelB:写句子。运用所学知识,去采访两位同学的看法,并将他们的观点记录下来。

参考文献:

[1]申荷永.团体动力学的理论与方法[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0(1):101-105.

[2]周杨经,施海尧,杨艳.微观下的心理活动课团体动力发展[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3(7):4-7.

[3]王初明.内容要创造 语言要模仿[J].外语界,2014(2):42-48.

注: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课题名称(课题批准号)。

篇7

为进一步提高我校管理水平,促进学校科学发展,根据《亳州市教育局在全市中小学校实施精细化管理的意见(试行)》(教基[2017]273号)、《谯城区中小学精细化管理实施方案》(谯教基[2015]264号)文件精神,特制定亳州四中精细化管理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省、市、区有关学校管理文件精神,着眼于学校内涵发展和师生全面发展,制定目标、完善过程、落实措施、注重结果,把精细化管理贯穿于学校各项工作,打造学校品牌、促进学校持续发展。

二、工作目标

1、学校各项管理制度健全,措施得力,方法得当,责任明确,检查到位,严格细致,做到事事有人管,事事有人做。

2、校园布局合理,做到绿化、美化、净化、教育化、人文化;教育教学、消防安全、师生生活设施齐全。

3、严格按新课程标准开足开齐课程,以教学“五认真”为抓手,细化教学过程管理,探索课堂教学新模式,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4、教职工敬业爱岗,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无私奉献。

5、学生文明守纪,自强、自立,积极向上,珍爱生命,充满青春活力。

三、具体内容

1、学校管理

学校出台三年发展规划和制定学期计划,明确学校办学理念、办学宗旨、办学目标、管理措施,要求严密、细致、具体可行,做到职责分明、制度完善。学校出台的各项具体工作计划。

加强党建工作。落实基层标准化建设的责任,做好党员的教育管理。

大力推进依法治校,初步实现规范化办学。建立健全学校的工会、共青团组织,建立完善学校章程及各项管理制度。

实行校长负责制。

校长积极参与指导教育教学活动,定期参与教师备课、教研活动、及时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坚持每周听课不少于三节,定期主持召开教育教学工作会议。

坚持校务公开制度,对关系到学校发展和教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要经过教代会。

建立档案管理制度。建立规范的档案室,档案资料齐全规范、实行信息化管理,建立荣誉室。

实行每日巡查制度。每学期,按照学校的制度要求,严格落实值班领导制度,每天由领导值班对各项工作进行了检查,并如实填写亳州四中校务日志,学校把此结果作为班级、教师个人考评及班主任评优晋级的重要依据。

严格落实出勤、请假制度。

学校依据有关的文件,健全了教职工请假制度。凡请假的教职工必须由学校研究批准,而且手续资料齐全,上报教育局批准备案。本学期请假的教职工做到了手续齐全均上报教育局备案。

学校依据有关文件对本校各处(室)和每个岗位的工作内容、数量和质量,完成工作的程序、标准和时限,以及应有的权力和应负的责任等进行明确的规定。严格落实设岗、职责相称,权责一致、责任分明,以适当形式进行公示自觉接受群众监督。

建立文件、事项督办制度,下发到各处室的文件、事项一要在规定时间内办结并向校长或办公室汇报。

2、教育教学管理

严格执行课程计划,按计划开足、开齐各学科课程。按照国家中小学的课程要求开足、开齐所有学科(包括亳州市地方教育课程国学经典)。强化教学法规意识,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严格抓好教学常规。学校将加大教学常规管理检查力度(教师上情况、出勤、作业、教案、辅导、教研、学习培训、教学成果),按照计划,对各项工作定期检查,使每一位教师增强自己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对教学负责,对学生负责。并要求认真做好检查记录。

创新德育形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以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达标为手段,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为主线,以创建“经典诵读”、“普通话推广”、“胜利纪念日”“我的中国梦”“中秋节”“国庆节”为载体,以法制教育、诚信教育、国防教育、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为抓手,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在养成教育和德育工作中,要从学生主动、和谐、全面发展的高度来培养学生的自主、自立、自强、自护意识,提高综合能力和素质。要发挥家长学校的教育功能,坚持家校联合制度,定期家访、召开家长会,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作用,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立体育人网络。制定“优秀班级”评比细则,每天检查每周公布,并以此为依据,每学期评出优秀班集体和优秀班主任;制定“三好学生”评比细则,每学期末进行评比。制定班主任考核细则,激励班主任加强对学生的养成教育。

认真制定教学计划,计划要有指导思想、任务目标、改进教学的措施,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教学时间的及考试时间的安排等。

加强集体备课。同学科教师共同钻研教材,吃透教材,用活教材,同时充分发挥每位教师的才智,取长补短,从而保证课堂四十五分钟的有效性。要有教案电子备课教案,教务处、教研中心、年级组、学科组要有计划、年终有总结,有各类备课过程性资料。

坚持“以人为本,以质量为本”开展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每一堂课的效益。积极推进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转变。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造性地使用教案与学案。依据课程标准制定课堂评价制度,教学重点把握住,教学方法的熟练程度,学生的参与度、教学目标的达成度。

规范课后辅导,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有针对性的开展,坚持个别辅导与指导自学为主的原则,查明原因,建立档案,倾注爱心,培养其学习兴趣,帮助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加强家长与学校的双向反馈交流,实现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互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加强实验教学和信息化教学,学校生机比、师机比均衡发展的要求,按照课程标准及教学计划开足学科实验,实验有通知单、教学计划、实验记录、实验报告等实验过程性材料。

加强教科研工作。坚持“以人为本,以质量为本”开展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每一堂课的效益。学科教研组须制定学期教研活动计划,每周组织1次大的教研活动,并列入学校教学工作行事历,教研活动要结合教学实际展开,注重活动的有效性。注意资料的积累和整理。

教研活动要针对实际情况,以听课、评课、说课以及业务学习为主,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使教研活动真正地成为广大教师业务学习、探究教学、传递信息、提高能力的重要阵地。

强化教师听课、评课制度。

维护正常的教育教学制度,每学期开学、放假时间由市教育主管部门统一规定,学校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制定行事例,课程表/作息时间等。未经教育主管部门批准,学校有权拒绝任何组织和个人要求学生参加影响教学工作的各种社会活动。

加强作业管理。严格控制学生课外作业的总量,内容要精,难度要适宜要有针对性、典型性、层次性、实践性、和多样性。小学生的作业控制在每天一小时以内,初中控制在每天一个半小时以内。

加强教学用书管理。严格按照《教学用书目录》和省、市、区教育局的规定,选定教学用书。学校和教师不得以任何形式强制学生统一订购任何教学辅导书籍、书报等。

全面落实综合实践活动课。扎实开展劳动课、重视学生社团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内外活动,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

重视体育工作。通过体育课、课间操等形式的活动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活动,学校每年举行一次大型运动会。

3、后勤管理

严格制定并执行财务制度,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后勤管理制度,岗位职责明确,制定经费收支和资金管理办法,依法进行会计核算,如实提供财务资料,及时合理编制学校年度预决算。实行财务公开,加强资金管理,认真做好教育事业统计工作。

加强后勤的管理。以优质的服务,后勤保障为重点,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执行年度预算,勤俭节约。

做好财务收支管理。所有收入均纳入学校财务统一管理,并使用国家规定的合法票据,经费的支出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财务规章制度规定的开支范围与标准。专款专用,资金管理要规范。

加强固定资产的管理。建立固定资产总账及明细账分类账,按要求建账设卡,对购入的固定资产,材料及时办理入库手续,固定资产的增减手续完备,程序正确。对固定资产每年进行清查核对,做到账、卡、表、物相符。

建立健全校园用地及校舍的确权档案。健全财务管理档案和基建档案,各项资料齐全,完整、数据准确、绘图规范。加强学校各职能部门的资产管理,提高资产利用率。

加强教学仪器设备的监管。学校的教学仪器、体育器材、电教设备、图书、办公、事务设备及家具、文体设备等资产。进行科学分类、编号、登记,定位存放整齐、清洁、安全,完善相关防护、维修措施。

4、队伍管理。

外树形象,内强素质,把更新教育思想观念作为重点,通过对教师的理论和业务培训,促进全体教师以新的理念指导教学行为。以“四有”为标准来严格要求全体教职工,全面提升全体教职工的素质。

强抓师德师风建设,不断提高教师修养。学校将进一步加强教师思想品德、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建设,引导教职工树立正确的育人观、科学的发展观,以德修身,爱岗敬业、甘于奉献,淡泊名利,自觉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以无私奉献的精神服务于学校。

加强教师的培训,重视学校管理人员的培训,重视国家、区、市、校级骨干教师的培训和管理,使骨干教师占教师队伍25%以上。充分发挥各级骨干教师带动辐射作用。继续开展中青年教师结对帮扶活动,使年轻教师快速成长,不断提升教师整体师德水平和专业发展能力。培养网络管理、艺术人才、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特殊人才,优化教师队伍结构。重视培训资料档案的积累。

切实抓好班主任工作,以德育为突破口,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进一步完善班主任选聘、管理、考核制度,严格考核程序,不断提高班主任的待遇,强化班主任责任意识和创新精神。定时召开班主任经验交流会,不断创造条件选派班主任外出学习。

建立健全教师专业成长和发展的考评制度。学校把教师的教学研究、教学改革试验、创造性从教学和校本课程的开发以及师生关系列入考评项目。

推行教师聘任制,分配浮动考核制度以激励教师工作积极性。

5、学生管理

切实做好控流保学工作。学校主动争取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支持,采取社区、家校联动,家庭走访等有效办法做好控流保学工作。平时加强对学生的管控实行每日巡查制度,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并通知班主任及家长,平做好记录。

以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达标为手段,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为主线,以法制教育、诚信教育、国防教育、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为抓手,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通过开展“特色班级”创建活动、“班级文化活动”、国学经典散文诵读比赛”、“中华经典故事朗读比赛”等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升旗仪式、让学生的思想感情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升华。

丰富德育活动载体,把德育教育融入于形式多样的活动之中,寓教于乐,融德于心,显德于行,把学生的德育教育和健康教育、养成教育、心理教育、文化教育等紧密联系在一起,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建立学生成长档案。以实证材料、数据影像等记录学生在思品、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等方面的情况,关注学生学习成长的过程,培育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认真组织对学生的素质考评。

6、安全

高度重视安全工作。健全安全组织机构,及各项安全工作规章制度,各部门和岗位明确职责,层层签订责任书。建立安全工作应急预案。认真做好学校安全日志,及时处理排查出的问题,建好安全台账。定期开展安全应急演练。

建立校舍安全预警机制。加强对校舍安全的管理,定期对校舍进行检测,及时维修,确保安全,未经批准不得改动其用途与结构。不得随意改扩建、拆除、出租出让。发现隐患立即采取应急措施,同时上报。

配备安全人员。保证学校的治安状况良好,对安全动态反应迅速。安全管理人员和电工等特种行业从业人员要有专业培训的合格证书。对不安全的因素,按要求,请相关专业人员操作实施。

按照规定配置消防设施设备。楼梯走廊及其他安全通道设置合理,疏散标志规范,应急照明灯设置合理,各类用电设备与线路、开关相匹配。安全人员所需的器械工具齐全,楼梯、走廊护栏的设置和体育设施、教具符合安全要求。

强化安全教育。有计划、有总结、有过程性资料。定开展安全演练,防范突发流行性疾病和传染病的措施到位,重视网络安全教育。重视心理安全教育。

建立健全卫生室管理制度和巡视制度,门卫对进出人员要进行登记。

四、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动员阶段(1—3月)。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亳州市教育局在全市中小学校实施精细化管理的意见(试行)》(教基[2017]273号)、《谯城区中小学精细化管理实施方案》(谯教基[2015]264号)文件精神精神,制定本校《学精细管理工作实施方案》,提高全校师生对精细化管理的认识。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4—6月)。各部门全面落实《工作实施方案》,进一步修订有关制度,全面进行教风、学风、校风建设。全校师生都要树立强烈的质量意识,不断提高德育管理水平和课堂教学质量。学校要求各部门都要明确工作要求,细化工作目标,制定具体工作方案,层层把关,认真抓好落实。学校精细化管理领导小组将定期对各部门工作进行检查。

第三阶段,督查整改创优阶段(7—11月)。学校将组织领导小组对各部门精细化管理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对精细化管理工作中做得好的部门进行表扬,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整改措施,限期整改。

第四阶段,总结深化阶段(12月)。继续落实精细化管理,建立并完善长效精细化工作机制,组织考评,进行“精细管理年”专项总结,推动学校精细化管理工作的深入开展。

五、工作措施

1、成立学校实施精细化管理领导小组,成员名单如下:

组长:安劼 亳州四中校长、党支部书记(负责全面工作)

副组长:何涧亳州四中党支部组织委员、副校长(日常管理,督查落实)

成员:韩振成亳州四中党支部宣传委员、办公室主任

(协调关系、资料的汇总、监督考评、)

王小平教研中心主任(教研管理)

李刚 亳州四中党支部生活委员、总务处主任

(后期保障、财务)

李俊华 亳州四中 教务处主任(教育教学)

石泽华 亳州四中 政教处主任(学生教育管理、德育)

刘广远 亳州四中 电教中心主任

(电教、信息化、实验室管理)

孙丽川 亳州四中 政教处副主任(卫生疾病防控))

赵会银 亳州四中 总务处副主任(卫生、教材)

冯民 亳州四中 资助办主任(学生资助)

张张猛 亳州四中 保卫科长(安全)

卞广杰 亳州四中 党建专员、办公室副主任(党务)

下设办公室由韩振成兼任办公室主任,办公室成员由刘南南、卞广杰、罗思雨。负责资料的整理。

2、实施“块状”管理,管理责任具体化、管理任务明确化,各部门制定本部门工作精细化管理实施细则。

篇8

1、进一步落实并修订《*区教学管理规范》,狠抓教学常规管理、常态教学、常态教研活动。规范教学管理的每一个环节,使课程管理常态化。在做好常规教研活动的同时,要抓好学校的主题教研活动,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2、作好教材培训工作,帮助教师吃透教材、深挖教材,能够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3、深入落实集体备课制度,抓好新课程备课研讨会。每学期开学初都要举行以分析教材、研究教材为主要内容的互动交流式学科新课程集体备课活动。以此为平台,促使教师养成教材研究常态化、深度化的习惯。

4、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以课例为载体,采用重点课例剖析法对典型课进行系统、精细的研究,围绕“真诚、深刻、精致”积极探索,努力构建出不同学科、不同课型的课堂教学模式。

5、开展以实施有效教学和常规教学为主题的校本教研。以教研组为依托,以落实课标用好教材为基础,以实施有效课堂教学为重点,让教师立足实践,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不断反思。利用同课异构、主题研究课、教师之间听常态课、观看名师课、人人上一节亮点课等校本研修手段,浓化研究氛围,提高教学水平。

6、扎实开展联片教研。充分发挥兼职教研员和联片教研组长的作用,在联片校范围内的每一所学校至少开展一次联片教研活动。

7、搭建平台,组织开展好各种教学比赛。有:教师基本功比赛、优质课评比、优秀教案评比、校园歌曲比赛等。

8、积极创造条件开展网上教研的研究。借鉴远程教育研修的有效方式,通过学科教研网页进行网上集体备课、在线观课、评课等活动,以增强教研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9.做好*年教学评估工作,把着眼点和落脚点放在总结经验、发现问题、研究对策、发展提高上,把评估与学习相结合,评估与指导相结合。

10.发挥兼职教研员的辐射作用,在教研服务中心的组织协调下,在区域内或在联片校中开展教学研究活动。

二、科研工作

以解决现实教育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为重点,以应用研究为主,以“面向实际,面向学生,面向一线”为工作方针,全面开展好教育科研工作。以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为教科研工作的中心,抓住课程改革这条主线,坚持教育创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开创教科研工作的新局面。

1、加强队伍建设完善教育科研网络

(1)加强二级管理职能。

全区教育科研实行区、校二级管理。

区教育科研室是全区教育科研中心,负责对全区教育科研的统一规划、组织、指导和立项研究、评审验收等管理工作;组织对优秀科研成果和教改经验的总结、鉴定、评奖和推广运用;开展教育决策咨询;加强研究队伍建设和基地建设;组织立项研究解决我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大理论与实际问题,促进全区教育改革和发展。

学校是教育科研的基地,既要接受市区级科研部门的指导,承担区下达的教育科研任务,负责具体的实施与管理;又要负责对本校教育科研的规划和组织,并立项解决对本校有重大现实意义的课题,提高办学效益。

(2)提高队伍研究水平

力争建立一支政治、业务素质好,研究水平高,组织能力强,一专多能,德才兼备的专、兼、群相结合的研究队伍,充分发挥这支队伍的骨干作用,发挥其研究、组织和教育科研的职责。

2、加强课题研究深化教育改革

坚持以课题研究为载体,带动教研、促进教改;选准突破口,推进整体改革。继续开展健康心理生活实验研究工作,扎实开展教师个人课题研究活动。每位教研员、教师都要树立小课题意识,从工作实践中寻找研究内容,切实解决自己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促进科研与教研的有机结合,突出教育科研工作的实效性。教研员要帮助、指导已立项的教师开展扎实有效的研究,解决教师在研究过程中出现的困难,推广教师的研究成果。

3、大力开展校本研究,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

建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校本教研制度,加强校本教研工作,提高认识,转变观念,组织和支持教师密切结合教学实践开展富有针对性的教学研究,扎实有效地推进校本教研工作,不断提高教师的教研能力和水平,有计划地开展联片教研活动。创新教育实验研究要有新的突破。

4、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教学效益

科研领先,常规压阵,向管理要质量。要把课堂教学的管理与指导作为改革的突破口和主阵地,以《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课堂教学行为规范化的研究》课题研究为依托,探索我区常规教学及管理的特点、规律和提高常规教学与管理效益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推广常规教学及管理的成功经验,提高管理水平和教学效益。

5、加强课题管理,确保研究质量

我区共有国家教育学会课题1项、省教育学会课题15项,心理健康教育项目校课题12项,创新基地校课题9项,个人课题64项。加强对课题研究的指导与服务,确保课题研究质量,以便顺利结题。

工作要点:

1.各校上交已立项课题研究各月活动安排。

2.各校及时上交国家、省、市级课题资料备案。

3.到学校了解课题研究情况。

4.参加秦皇岛市教育科研档案管理现场会。

5.开展课题成果推广活动。

6.编撰《*教育》第六期、第七期。

7.举办第五届中小学生创新能力发展检测暨第六届学生手脑奥林匹克创新竞赛。

8.《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课堂教学行为规范化研究》阶段小结。

三、师训工作

以全面提升中小学教师实施素质教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能力为目标,以“新理念、新课程、新技术”和师德教育为重点,突出培训工作时代性、创造性、实效性,促进全体教师更新教师教育思想观念,更新知识能力结构,提高综合素质,提高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提高自我发展能力,建设一支可持续发展的,具有创新精神和时代精神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1.培训目标

面向全体教师,突出青年教师,重点培训骨干教师,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提高我区教师的整体素质为核心建设,不断推进教师培训方法的改革,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善于从事素质教育和创新精神的教师队伍。

2.培训内容

(1)现代教育理论学习与实践:现代教育理论研修,教育思想与学科教学艺术研究(2)学科前沿知识与综合知识:学科研究成果及发展趋势综述,现代科技与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等;(3)现代教育技术与信息技术运用、计算机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理论与实践,信息技术等;(4)教育科学研究:教育科研课题立项、研究结题与成果鉴定等教育研究专题;(5)走出校门组织教师外出参观考察开扩视野,增长知识,借鉴经验;(6)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教育教学技能大赛,不断提升教学水平。

3.实施策略

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各学科课程标准和相应的教材为重点,力求培训模式和组织形式多样化,以参与式培训为主要模式,重视教师主体参与、开展实践反思、加强合作学习、体验成果分享,突出研训一体,切实提高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4.活动安排

(1)教师全员培训工作

①师德培训:针对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对教师进行行为规范及礼仪培训。(观看录像+研讨反思)

②新教材培训:组织各学科教师参加教材教法培训,并举办“案例研讨”。

③学科教师教材教法考试。(1次)(区级)

④依托天网地网人网做好关于新课程、新理念、新方法及班主任培训。

(2)岗位培训

①利用自身资源,对部分学科作总结提高培训(继续开展新课程经验交流活动)。

②聘请相关专家进行专题讲座,与北京东城区联系,引进优质教育资源,聘请优秀教师作课、说课,共同研讨。(每学期1次)

③开展专题性的业务领导论坛工作。

④依托市级干训工作做好我区的校长提高培训工作。

⑤开展班主任培训工作。

(3)组织参加河北省*年中小学教师培训

①小学、初中、高中骨干教师省级培训;

②高中英语教师高级研修;

③小学薄弱学科培训者培训;

④中小学班主任培训。

(4)完成中小学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工作

(5)充分利用“*教师研修工作室”、*中小学教师综合教育技术培训等博克,组织教师学习,并参与网络教研、论坛

(6)落实《*区骨干教师评选、管理和使用办法》

(7)检查指导学校校本培训工作

(8)组织教育管理干部及部分骨干教师外出学习考察

(9)加强骨干教师的培训及交流教师的管理

四、信息技术教育工作

1.组织全区中小学生(含高中)电脑制作、机器人竞赛活动,择优参加市级评比。

2.完成我区中小学河北远程教育网会员制工作。

3.组织*年度*区优秀CAI课件展示交流活动。

4.组织中小学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优质课评比活动,择优参加市级评比。

5.认真组织好*中考信息技术学科的考核工作。

6.组织中小学*年优秀课件制作与评比活动,择优参加省市级评比。

7.真抓好电教教材费的使用和管理,做好08年春、秋季电教教材的征订、发放工作。

8.一步加强对省级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的建设、指导和管理工作,认真做好“*”电教课题的研究工作。

9.进一步加强*年自制教学具、动植物标本的开发研制工作。争取有5件以上的作品获市级以上奖励。

10.组织初中毕业与升学理化生实验操作考试工作。按上级文件要求,认真组织制定试题及评分标准,落实考务方面的各项措施,确保考试工作安全顺利实施。

11.继续做好图书馆建设与管理工作,在进一步做好常规管理工作的基础上,

12.阅览优质课评比。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