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建筑艺术审美特征8篇

时间:2023-07-05 15:57:25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建筑艺术审美特征,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建筑艺术审美特征

篇1

关键词:苏州博物馆 现代设计风格 和谐美

苏州博物馆新馆坐落于苏州市平江区东北街拙政园历史保护街区,毗邻世界文化遗产、苏州四大园林之一的拙政园,东临忠王府,建筑面积约19000平方米,由世界著名华裔设计师贝聿铭先生设计,于2006年10月竣工开馆,被称为贝聿铭先生的“封刀之作”。

贝聿铭先生出生于广东广州,祖籍江苏苏州,曾于1983年获得建筑界的“诺贝尔奖”――普利兹克建筑奖,作为20世纪世界最成功的建筑师之一, 他设计了大量的经典建筑,对于被称为贝聿铭先生“小女儿”的苏州博物馆新馆,他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对整体建筑环境的细节关注可谓细致入微。

一、建筑设计的整体性的和谐美特征

在苏州拙政园历史保护街区,我们看到了承袭了苏州本地古代建筑“粉墙黛瓦”的基本风貌的苏州博物馆新馆,建筑群体在现代几何的造型中颇具一番江南特色,深灰色花岗岩屋面与白墙搭配,充满了温馨清淡的江南韵味,在苏州古城历史保护街区中显示出独特的特点,而又与周围民居建筑浑然一体,巧妙的融入到历史文化环境之中,更加体现出了贝聿铭先生最初设计的“中而新、苏而新”特点。

水――构成苏州博物馆新馆景观的重要元素之一,水景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水本身作为建筑景观的一部分,将建筑、山石、亭廊倒影涵予其中,由于涟漪晃动,更加能够增添建筑的韵味与周边环境景观的和谐。贝聿铭先生在新馆设计中,巧妙的引入水体元素,并将水景景观延伸到馆内中心天井大堂位置,形成了面积不大但是内容丰富多变,造型突出的水景。

馆内中央庭院水景北侧有一处极其别致的景观,是新馆设计的一个亮点,利用古代园林元素精心打造的创意山水,贝聿铭先生“以壁为纸,以石为绘,借助拙政园南墙为纸,选泰山石切片,高低错落,砌于墙前。江南烟雨朦胧,似连绵山峦在雾里,如同米芾山水画立体呈现在眼前”,营造出一处具有米芾山水画作意境的园林景观。通过对石材的切片造型,将石材放置于沙滩之上,利用景观水系加以阻隔,完整的保护并体现了景观整体的画面感及空间尺度感,将苏州博物馆新馆与世界遗产拙政园巧妙的融合到了一起。

二、建筑布局及空间的功能形态和谐美特征

博物馆建筑群坐北朝南,被分为三大块功能分区:中间部分为入口、中央大厅和主庭院;西侧部分为博物馆主展区;东侧部分依次为次展区和行政办公用房。这种以中轴对称的东、中、西并列布局与东侧的忠王府格局相互映衬,显出的和谐统一,充满了空间层次的韵味,在空间布局上或者城市肌理方面都恰到好处,并且丰富了拙政园园林文化的艺术风格。

“不高不大不突出”是贝聿铭先生对新馆建筑设计体量上的把握,不与周边建筑产生制高点上的冲突,充分考虑尊重所在城市街区周边建筑历史风貌,建筑采用以地下一层,地面一层为主,主体建筑檐口高度控制在6米以内,中央大厅及西侧部分展厅建筑主体局部二层,以最高高度不超过16米为宜。使得“修旧如旧”的忠王府古建筑群作为博物馆建筑的一部分,与新馆建筑得以完美结合,成为一座现代与古老建筑交相辉映的综合性博物馆。

三、建筑造型、色彩、材质的和谐美特征

苏州博物馆新馆建筑设计风格讲究庭院深邃的整体建筑风貌,建筑群体由高低错落有致、外观形态各异的单体建筑组合而成,新馆的建筑色彩主要以体现江南民居“粉墙黛瓦”的深灰色与白色为主,结合周围建筑进行色彩轮廓的区分,建筑本身通过深灰色与灰白色对比,以达到与周边建筑的融合。传统建筑屋顶采用灰色小青瓦,新馆的房顶统一使用深灰色花岗岩石材,同时构成建筑边线的墙角采用深灰色石材镶边,来衬托出建筑的线条统一、和谐,在保证与“粉墙黛瓦”苏州古建效果一致的同时使建筑本身更具时代感。

“让光线来做设计”是贝聿铭先生曾经说过的名言,并且一直在孜孜不倦追求着的目标,在苏州博物馆新馆的建筑室内设计中你能够体会到这句话的重要含义。通过建筑本身结构的不同造型、运用雕刻、镂空等手法使建筑在不同的环境中产生不同的光影效果,来体现设计师的意图。新馆里处处可见贝聿铭先生对于光线的精雕细琢的处理,建筑厅院及走廊采用的大量的玻璃架构的顶棚,大多建筑都将天窗开在屋顶的中间部位,自然光线透过金属遮光条镂空的花格,配以磨砂灯片,经过色调柔和的遮光条的调节产生了层次,让光线有了变化,生动了空间,同时建筑多处使用了造型各异的取景窗,这些窗户有别于传统建筑窗户构成形式,经过构成变化设计成形态各异的几何形状,使庭院景观与建筑更为贴切的结合在一起,通过产生不同的光影效果来营造园林中的空间层次,达到移步换景的园林景观效果。

从香山饭店到卢浮宫的金字塔型建筑设计,精炼、抽象的几何形状一直是构成贝式建筑风格的重要元素,苏州博物馆新馆中,在墙面、顶面的处理上面,多处造型使用了交错几何形状反复重叠变换的处理手法,不仅丰富了室内空间的光影效果,也赋予室内空间更加玄妙的色彩。例如:三角造型作为馆内突出的造型元素及特征,表现在建筑主体的各个细节,馆内构成几何多维空间的元素都具有着几何图形的硬朗线条,如中央大厅的屋顶框架线,框内玻璃和白色天花相互交错,构成了一副抽象的几何立体画面。

新馆另类的建筑形式与极其高超的园林造景手法是分不开的,中轴线上的主庭院与分散于东西两侧若干小庭院构成了新馆内的主要景观,和谐统一成为馆内景观设计的核心理念,尤其处于入口处的主庭院,游客进入大门后,透过大厅向北望去即可一睹人造的江南水景特色,庭院水系北墙下设计的山石切片极好地成为了园林景观的画龙点睛之笔。

四、结束语

苏州博物馆作为一个文化展示的场地,被赋予了跟历史文化沟通的使命。一个城市建筑的设计代表着这个城市文化血脉的传承,没有自己文明的城市也就失去了自身存在的价值。

贝聿铭先生在苏州博物馆新馆的设计中倾注了全部的心血,新馆设计中的一点一滴都表达了这位老先生对自己作品唯美的追求,面对设计之初种种不和谐的乃至于反对的声音,贝聿铭先生用自己的作品做出了最好的诠释。苏州博物馆新馆无论从建筑尺度、园林造景以及细节设计无不体现出中国传统审美文化理念。

参考文献:

[1]陈薇.苏州博物馆新馆.《世界建筑》 2004(1).

篇2

【关键词】图书馆;诗意;建筑;岳麓书院

1 “诗意”的含义

“诗意”,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诗意,指的是诗词歌赋借助于形象描写表现境界或情调的审美特性。古今中外关于“诗意”狭义含义的解释,皆类似于此。就中国诗学角度而言,尤其如此。从具有“赋、比、兴”特点的《诗经》,到中国当代诗歌,无不具有丰富多变的客观物象,同时又藉此充分渲染、表达主观情感,呈现出“情境交融”的特点,以及“意在言外”的审美意趣和“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特征。语言愈简短而回味愈无穷的,则被视为上乘之作。[1]

而广义的诗意,指的是被描写事物或实际事物以有限的构成、有限的形象等因素传达给人的很多想象、很多感概。如上所述,构成或形象愈有限,而回味愈无穷的,则愈有审美价值、文化价值和文化品位。

为便于讨论,在此指出,有诗意审美价值而在其它方面有明显价值缺欠的事物,本文称之为“残缺美”。

在本文讨论范畴之内,囊括狭义诗意与广义诗意。

2 图书馆建筑的诗意审美特征

图书馆建筑,包含多种审美特征,而其“诗意”审美特征,则常常为人们所忽略,因此,在图书馆的审美研究中留下偌大空白。事实上,很多建筑与诗歌都服从于表达意境与情趣的之需,图书馆建筑尤其如此。因此,使很多建筑与诗歌常傍久依,从而使很多建筑具有“诗意”审美特征。[2]而在中国传统文化范畴内,图书馆建筑的“诗意”审美特征表现得尤其突出。下面,以岳麓书院的图书馆建筑为例,从诗意角度浅论图书馆建筑的审美特征。[3]

3 从诗意角度浅论岳麓书院图书馆建筑的审美特征

3.1 岳麓书院图书馆建筑之简介

岳麓书院的图书馆建筑――亦即现在的御书楼――或曰岳麓书院的藏书楼,具有悠久的历史。1987年在原址基础上重建之后,主楼的主要受重部位全为钢筋混凝土,而外露部分则基本以古朴典雅的木结构为主,楼内配以空调等设施,以便书籍收藏和日常管理。现在,岳麓书院的藏书楼作为古籍图书馆,供书院相关人员及外来学研人员使用,藏书数量已逾五万册,很多珍贵古代典籍如《四库全书》等均有珍藏[5](见图1)。

3.2 岳麓书院图书馆建筑诗意美的形成基础

岳麓书院的根基是私人书院,与官式建筑、世俗建筑有着根本的区别,其实质是古代知识分子理想主义的体现和艺术审美的寄寓,亦即文人建筑。在此环境中,可更为充分地描绘客观物象,可更为深刻地倾吐一己心声,[3]因此,处处充盈着自然朴实之趣和直抒胸臆的旷达,诗文、题名、匾额、楹联处处盈目,处处皆是诗情画意,较之礼仪森严宏伟严谨的官式建筑与诗画淡薄实用俗气的世俗建筑,更具诗意审美特征。[3]岳麓书院的图书馆建筑亦然。

3.3 从诗意角度浅论岳麓书院图书馆建筑的审美特征

1)岳麓书院图书馆建筑的狭义诗意审美特征

岳麓书院的图书馆建筑通过题名匾额、楹联雕刻等,展示了书院的教化内容、文化内涵等,而傍依于图书馆建筑周边的亭台廊轩、花草树木等,也多含典故,饱蕴寓意。这些显性与隐性的要素,使岳麓书院图书馆建筑彰显出深邃茫远的诗意审美[5](见图2)。

正如英国学者安诺德所言:“一个时代最完美、最准确的判断,在其时之诗中,只因诗乃人之心力精华所成。”[4]而岳麓书院图书馆建筑的产生与成长,也可在相应诗文、碑刻等元素中体现出来。由唐代至今,关于岳麓书院图书馆建筑的歌赋诗词难计其数。如北宋赵拄的“雨久藏书蠢,风高老树斜。邻居尽金碧,一一梵王家”,描绘了藏书楼创建之际,岳麓山的佛庙已是香火鼎盛,而相较之下,书院则愈显孤寂冷清:书遭虫咬,老树在狂风中颤栗。“藏书楼上头,读书楼下屋。怀载千载心,俯仰数椽足。”[5]朱熹在《山斋》中,描绘了御书楼在上而讲堂在下的格局,使人隐约感受到到作者所生活年代的一些形貌,这就使岳麓书院图书馆建筑的历史生命在无形中获得延伸。“空中楼阁蔽松权,此日谁人文六经。尽在水声山色里,年年芳草逼人青。”通过明代吴愉的《尊经阁》一诗,我们依稀看到了岳麓书院图书馆建筑的今貌,岳麓书院图书馆建筑的历史生命更具张力与活力了。“仙家何地说蓬莱,百尺高楼接上台。绕槛溪山春隐映,宿窗星斗夜昭回。皋比旧以南轩重,典籍新从北闻来。莫谓神京看较远,缥囊细恢五云开。”清代王舜年在其《御书楼》诗作中,极尽笔墨渲染了岳麓书院图书馆建筑(御书楼)的神圣伟丽之形象,并刻意点睛,岳麓书院图书馆建筑(御书楼)多受历代帝王将相之褒奖。

岳麓书院图书馆建筑所具有的匾额与门联,则是从诗意角度发掘其审美价值的另一个切口。开始,匾额源于建筑,附于建筑,对应着建筑,而随着光阴荏苒,建筑往往也因为匾额而名声渐彰,如“御书楼”匾额。[5]

而楹联,俗称对联,源于唐代,由骈文、律诗发展而成,盛传至今。其语言精炼,活泼灵动,是中国诗歌园地中的一枝奇葩,谷向阳在《中国楹联学概论》中称之为“诗中的诗”。[5]楹联,用于渲染景物,装点建筑,丰富寓意,引思,可给观赏者以各种精神引领与文化启迪,不仅具修饰美化建筑形体之用,且有升华了建筑审美意蕴之功。岳麓书院图书馆建筑的文化底蕴和学术环境引发各类楹联的创作,而这些名联反过来强化了岳麓书院图书馆建筑的文化底蕴与审美品位。如,悬于御书楼的“训话笺注,六经周易尤专,探羲、文、周、孔之精,汉宋诸儒齐退听;节义文章,终身以道为准,继镰、洛、关、闽而起,元明两代一先生”,通过以点为面的艺术描绘方法,说明了岳麓书院图书馆(御书楼)在历史上享有盛名的大教学者们术有专攻,学问精湛,用功极深,求真务实,守道循义,也旁敲侧击地道出了岳麓书院图书馆(御书楼)的历史荣誉和历史地位。同样是悬于御书楼的“怪域修文,前有朱张讲坛,宋清哀翰;名山汲古,上藏三坟五典,诸子百家”之句,其上联以夸张手法颂书院是传统文化之传播圣地,下联则同以夸张手法赞咏御书楼藏书之广博丰富,通过概括力很强的几个字眼,将御书楼在古代学问史上的显赫地位和传播文化经久不衰之况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为岳麓书院图书馆(御书楼)赋予了深邃的历史生命和雄丽的审美意境。

2)岳麓书院图书馆建筑的广义诗意审美特征

除了上述这些显而易见的、直接彰于文字的诗意审美特征之外,岳麓书院图书馆建筑本身还隐含着基于传统文化的诗意审美特征。岳麓书院图书馆的文人建筑要素,是淡雅简洁而富有亲和力的,而礼制建筑要素,则是宏伟富丽而有严格的秩序等差的,与当前时代精神相契合而成,这样的建筑构造特色,富有对比特色,庄谐互彰,主次相映,传达出传统礼乐文化影响下的诗意审美特征[5](见图3、图4)。

3)岳麓书院图书馆建筑的“残缺美”特征

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事物,岳麓书院图书馆建筑及彰显其诗意审美特征的诸种元素亦然。是以,除了认真发掘岳麓书院图书馆建筑上述的“完整美”,我们还有必要去发现其因地域限制、时代限制而含有的“残缺美”。这样,我们就会从诗意角度全面解析出岳麓书院图书馆建筑的审美特征。譬如,岳麓书院图书馆建筑在彰显士文化建筑之典雅朴素之际,也不可避免地展现出过于“出世”的消极思想;在体现礼乐相映的和谐美感之际,亦表露出皇权时代依礼仪思想划分尊卑判分等级的专制主义思想;在体现天人合一物我两忘之境界之际,亦反映出风水等迷信思想。[5]

4 结语

在建筑国际化、个性化的时代潮流的裹挟下,中国图书馆建筑亦不例外地卷身其中,承载着厚重历史与浓重传统文化的图书馆建筑愈来愈鲜见。而传统文化脉络一旦割断,这个民族必然严重贫血、发育不良。因此,多方发掘图书馆建筑的价值,传承其传统文化精髓已刻不容缓。本文尝试着从诗意审美角度发掘中国图书馆建筑的价值,期引发有识之士的注意,为打造出具有时代意义、饱蕴“天人合一”等卓越思想价值的图书馆建筑而贡献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李凌.诗意的建造[M].2005:1-6

[2]张耀东.我国图书馆形态的历史沿革与未来[J].科技情报开发,2009(14):2-8.

[3]王良鹏.浅析中国古代图书馆的特征[J].浙江社会科学,2008:1-3.

[4]郭继锐.院校图书馆应自觉弘扬传统文化精华[J].中国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13(22,6)53.

篇3

一、建筑艺术的类别

建筑艺术的类别复杂而繁多,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分类。大体上有这样几类:从使用的角度来分类,有住宅建筑、生产建筑、文化建筑、园林建筑、纪念性建筑、陵墓建筑、宗教建筑等;从使用的建筑材料来分类,有木结构建筑、砖石建筑、钢筋水泥建筑、钢木建筑等等;从民族风格上来分类,有中国式、日本式、伊斯兰式、意大利式、英吉利式、俄罗斯式等等;从时代风格上来分类,可以分为古希腊式、古罗马式、哥特式、文艺复兴式、古典主义式等。从流派上来分类,就更多了,仅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就有历史主义、野性主义、新古典主义、象征主义、有机建筑、高度技术等等不胜枚举的流派。

二、建筑艺术的审美特征

(一)建筑艺术是物质功能性与审美功能性相结合的艺术

建筑的物质功能性是指建筑的实用性、群众性、耐久性。所谓实用性,即是说,建筑的目的首先是为了“用”,而不是为了“看”。即使是纪念碑、陵墓也要考虑举行纪念仪式时人流活动的具体要求。其它各类艺术,美可以是唯一目的或主要目的,而建筑却必须和实用联系在一起。建筑的实用性特点,影响着人们的审美观。即是说,建筑物对人类生活的功能好坏,往往决定着人们观感的美与丑,因而建筑的审美意义,有赖于实用意义。建筑的实用性是艺术性的基础,而艺术性中也常常包含着实用性。

建筑的物质功能性还表现在它的群众性上。没有一个人能离开建筑,建筑的审美是带“强制性”的。人们可以不听音乐,不看戏剧,不欣赏画展,不读小说,但却不可能不住住宅,不可能对矗立在自己眼前的建筑视而不见。因为它是物质存在,是实实在在的东西。建筑的物质功能性另一表现是在于它的耐久性。建筑是巨大的、造价可观的物质实体,一旦建成,除非地震火灾和战争破坏,它都会长期保留下去,很难被人遗忘或丢失,事实上成了一个时代、一个民族的纪念碑。建筑的物质功能性决定了建筑物具有纪念性。比如希腊的神庙、罗马的广场、巴黎的铁塔、中国的万里长城、非洲的原始村落,还有数不清的古城市、古村镇,当初并不是为了纪念而专门建筑的,但是到了后来,却成了纪念性很强的古迹,成为人们欣赏的历史文化了。

(二)建筑是空间延续性和环境特定性相结合的艺术

建筑是个空间环境,它要占据一定长、宽、高的位置。那么,我们在一定的视点上,不可能一下子看到全体,只能看到它的一部分面。比如,看一座坡屋顶的房子,在室外我们只看到三个面。如在室内,我们最多也只能看到它的五个面。我们要想看到全部的面,就要移动自己,才能陆续地把所有的面看完。即是说,人们在任何一点上欣赏建筑,感觉都是不完整的,只有在各个位置,从远而近,从外而内,从上到下,从前而后,围绕建筑走遍,才能获得完整的感觉。如果是一个建筑群体,那就更复杂,更需我们不断地变换观赏位置。人们就是在这种位置的不断变换中,也就是空间的不断延续中获得了审美感受。

正因为建筑具有空间延续性,因此,它的艺术形象永远和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有的甚至还主要靠环境才能构成完美的形象。道理很简单,建筑物一旦建成,就不能移动,除非特殊情况,不会出现房子搬家、桥梁搬家的事而一旦搬了家,其审美效果也随之改变,原来的效果不复存在,后来的又出现新的审美效果。比如埃及的金字塔,必须是置于埃及这广阔无垠的沙漠中,才有永恒的性格,如果搬到了东北大森林,很难设想,那是一种什么效果。又如,欧洲的哥特式教堂,必须是在中世纪狭窄、曲折的街巷中,才能充分显示飞腾向上的气势,如果放到宽阔的大街上或者林立的摩天大楼中间,就很难设想是什么景象了。由此可见,正是这种空间的延续性和环境的特定性构成了建筑艺术的又一个审美特征。

(三)建筑艺术是正面抽象性与象征表现性相结合的艺术

篇4

一、建筑艺术的概述

随着人类社会实践的发展,起先出现了建筑,然后在此基础上出现了建筑艺术的相关解释和内涵。人类结合自己的需求,在实践的基础上利用了建筑材料等建造了为自己所用的实体空间。建筑的丰富意义体现在当今社会的好多方面:第一,体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和宗教祭祀和精神寄托之中;第二,作为实体空间的建筑是真实存在的,而不是凭空捏造和虚幻的空间;第三,建筑总是依据某种介质而存在的,并不会因为自身的结构而存在。在原始社会中,人们为了满足人类社会生产需求和需要,能够从事自给自足的生产,所以建立了人们最原始的生存空间。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一些建筑作品和结构中,已经完美的体现出了建筑艺术,也就是说,建筑和建筑艺术已经密不可分。对于建筑艺术来讲,现如今的建筑作品与建筑艺术已经融入了更多的审美艺术因素,而不再是以前那种单纯的实体空间,随着建筑艺术的发展,建筑美表达得越来越突出,两者相互协调,共同发展。

二、建筑审美的特殊方式

建筑审美要根据建筑自身的特征,通过感受建筑的艺术美和形式美,来深深地感受建筑美。建筑美需要人们在社会生产、生活实践中,来体会这种建筑审美而达到的精神境界。建筑的形式美和功能美更能突出表现人的审美享受,感悟建筑的内涵以及从中获取审美感觉。

(一)个性化体验

不管是什么样的装饰、什么样的特征、什么样的建筑设计,建筑的功能性和形式性都要完美结合,协调统一,使得建筑更加具有审美价值。如果像绘画大师那样把建筑纯粹的描绘出来,那只是虚无存在的,并不是真实意义上的空间,所以这里的个性化体验有着特别的内涵和意义。

第一,实践性。对于建筑空间的审美活动需要人们实地的去欣赏,需要人们切实履行实践活动,个性化体验的身体性表达出了一种实践性,而不是一种纯粹的观赏活动。如果一个建筑设计者,不亲身实践感悟建筑空间,就不会出现特色的建筑研究作品。只上网搜索图片看建筑,以及领悟书上的建筑模型,是不会感受建筑空间的伟大的。所以我们在建筑审美的认识中,要不断地参加社会实践去实地理解建筑空间。

第二,参与性。绘画的图形图画内容更能深刻的直接的影响他人,而建筑是形式性和功能性相互协调的一种实体空间,所以人们在领悟建筑美的时候,必须要参与建筑空间,感悟其审美效果。比如一些美术作品欣赏、音乐赏析、文学作品的赏析等,在作品中也能体会出审美,但这些都不是自己亲身经历的完整的参与。而建筑的审美。则是具有实体空间的特点,这样更有利于人们更好地去领悟审美思想。

第三,社会性。建筑是一种社会化的艺术,建筑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我们都会天天见到各种各样的建筑,而绘画、音乐、文学等,都是根据自身的审美需要去看,去读,去审,在社会生活中,一抬头总会看见美丽的建筑形式,和完整的建筑功能,可是其他的艺术形式总是在需要的时候才会看见,比如博物馆等。

(二)目的性体验

在日常生活中,建筑是合乎人们审美艺术需要的,它的存在肯定是有一定的价值。一般建筑的目的性体验首先是指向归属体验或者居住生存体验,人们居住的建筑也可以是精神上的寄托和归属感,所以没有更多的审美感觉,缺少了对精神方面的追求。我们把建筑当成了一种单纯的居住空间,这些目的性的特点都会影响人们对建筑的审美。

三、建筑审美的影响因素

如果人们想获得审美趣味,可以在建筑对象中进行享受。人们是否在建筑中拥有审美观点,里面掺杂着很多不同的方面,人们若要从建筑中拥有审美享受,必须正确地理解诠释这些不同的方面,这样才会更好地诠释建筑本身的审美特点。

(一)主流文化的审美倾向

主流文化的方向可以对艺术的审美起着引导作用。权利机构以及大人物来控制着主流文化的发展趋势,虽然这种权力机构不是官方的,但是他们却和权力阶层的审美观念是统一的,并且有着很大的号召力和影响力,也叫正统派代表。例如,在农村,居民建筑要受到风水、旧思想的影响,这些都是正统派代表施加的额外压力,所以这些以上的因素,使得建筑的构造和设计不利于人们拥有更好的审美效果,而面临着正统派代表具有影响力的艺术审美统治。

(二)建筑功能的完备情况

建筑的特性是形式性、实用性和功能性,而人们会更倾向于实用性和功能性的建筑选择。如果建筑的实用性和功能性不能被人们所感知,那么人们就不会喜欢这个建筑,就会感觉到这个建筑没有什么审美价值。

(三)人的情感因素

人们的情感也会影响着人们对于建筑的审美效果。在当今社会经济发展中,西安也出现了许多现代化建筑,但是这些建筑风格和西安的文化气息并不协调,并没有更好地体现出建筑的审美风格,这有可能是由于个人的情感因素所影响的。

四、结语

建筑艺术作为体现文化和时代的一面镜子,能够直接表达出社会的文化内涵以及审美价值,只有真实地了解到建筑审美的特殊方式和影响因素,才能创造出更好的建筑艺术作品,才能更深刻地了解人对建筑艺术的审美关系和文化内涵,进而使得这些建筑具有很高的审美认识价值和文化价值。

参考文献:

[1] 邓焱.建筑艺术论[ M] . 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1991.

[2] 汪国瑜. 建筑人类生息的环境艺术[ 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6.

[3] 楼庆西.建筑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篇5

本文就建筑艺术的文化内涵、建筑艺术审美特征、东西方建筑文化对比入手,就建筑艺术设计与东西方文化的关系进行了浅析。

关键词:建筑艺术 文化习俗

中图分类号:J59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建筑是艺术、哲学、历史、经济等的综合体,是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而产生的。而建筑艺术拥有独特的艺术语言,这种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具有象征性、形象美,体现出民族性和时代感。建筑艺术可分为纪念性建筑、宫殿陵墓建筑、宗教建筑、住宅建筑、园林建筑、生产建筑等类型。

一、建筑艺术的文化内涵

由于建筑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巨大的艺术表现力量以及它与人类文化的深刻的对应关系,杰出的建筑艺术作品都是文化的最鲜明、最深刻也是最长久的体现。不同文化圈的人群会有不同的建筑观念,不同的建筑艺术手法、趣味,不同地域、民族、阶级,不同时代,建筑艺术作品都有不同的面貌,反映出深刻的文化内涵。法国作家雨果在著名的《巴黎圣母院》中说过:“人类没有任何一种重要的思想不被建筑艺术写在石头上。”雨果称建筑是“石头的史书”。俄国作家果戈里说过:“建筑是历史的年鉴”。他们都认为建筑艺术反映人类深刻的文化。当代艺术家简森在《世界美术史》中说:“当我们想起任何一种重要的文明的时候,我们有一种习惯,就是用伟大的建筑来代表它。”

西方文明对神灵的崇拜、对宗教的敬畏深深影响了他们的建筑艺术,突出建筑本体、风格多样变化和直指苍穹的艺术造型等个性特征在西方宗教建筑上表现得非常充分。从最早的多神教神庙到后来的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教堂和礼拜寺,以及文艺复兴以后的宗教建筑,几乎无不如此。

中国传统建筑,从整体到构件,大都采用木质材料。这种不同于阴冷的石头的材料,具有让人感觉温暖、实用、轻捷的特点,传达出一种入世的生活气息。

建筑的文化内涵表明,建筑艺术风格的形成和发展不只是物质因素的作用,同时可能是,甚至更主要的是精神文化因素促成的结果。欣赏建筑艺术时,我们要时刻把产生它们的时代的、民族的、地域的文化土壤联系起来,这样就会产生更深刻的感受。

二、建筑艺术的审美特征

1、物质功能性与审美功能性相结合的艺术

建筑的物质功能性是指建筑的实用性、群众性、耐久性。所谓实用性,即是说,建筑的目的首先是为了“用”,而不是为了“看”。即使是纪念碑、陵墓也要考虑举行纪念仪式时人流活动的具体要求。其它各类艺术,美可以是唯一目的或主要目的,而建筑却必须和实用联系在一起。

2、空间延续性和环境特定性相结合的艺术

人们在任何一点上欣赏建筑,感觉都是不完整的,只有在各个位置,从远而近,从外而内,从上到下,从前而后,围绕建筑走遍,才能获得完整的感觉。如果是一个建筑群体,那就更复杂,更需我们不断地变换观赏位置。人们就是在这种位置的不断变换中,也就是空间的不断延续中获得了审美感受。正因为建筑具有空间延续性,因此,它的艺术形象永远和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有的甚至还主要靠环境才能构成完美的形象。

3、正面抽象性与象征表现性相结合的艺术

建筑艺术在空间里塑造的永远是正面的抽象的形象。说它是正面的,是因为建筑所反映的社会生活只能为一般的,

而不可能出现什么悲剧式的,颓废式的、讽刺式的、伤感式的、漫画式的形象。

在建筑艺术中,象征的意义也是很广泛的,可以容纳很多内容,昨天可能是象征着皇权神威,今日可以是象征着统一团结,比如天安门就是明显的例子

三、东西方建筑艺术的区别与相互渗透

1、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典籍丰富,流派繁多,蔚为壮观。其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内容博大精神,影响深远,曾长期居于世界文化之先头。建筑艺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门类,是集艺术性与实用性于一体的社会物质产品。在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中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古代建筑艺术。

不管是哪一个阶段中国古代建筑艺术都蕴含了深刻的文化内涵。 首先,“天人合一”的理念。从现有的考古材料来看,古代中国在新石器时期已经有了维持生存的农耕技术。古代先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生活;寒来暑往,一枯一荣的自然现象;播种、收获,收获、播种的互动过程;与自然和周遭环境紧密相连的命运联系,构成了当时人们生存状态的全景图画。不管是哪一个阶段中国古代建筑艺术都蕴含了深刻的文化内涵。

其次,森严的等级制度。大诗人杜甫曾有诗曰:“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就是说仅从建筑上就能看出一个人所处的社会地位。

再次,浓郁的宗教气息。这类建筑主要是寺庙、塔类建筑,其在建设过程中,对质、数、文等做了相关要求,体现出来的都是道教的思想:1.天圆地方,天三地四的思想2.道教溶于自然,自然和谐的思想.3.道教五行相生相克的变化4.道教的风水理念等。这与佛、道文化在中国的普遍传播与人们对其认同感是不可分割的。走进寺庙类建筑,庄重严肃的气氛,加上袅袅的檀香气味,当你面对那宏伟的神像是,心中不由自主的便产生了一种顶礼膜拜的冲动。总之,不管是哪一类建筑总是与中国人的传统文化观念是分不开的。中国建筑特别重视群体组合的美。群体组合常取中轴对称的严谨构图方式,也有自由式组合。不管哪种,都十分重视对中和、平易、含蓄而深沉的美学性格的追求。但根据所在的朝代不同,每个朝代的审美时尚也有区别,使得中国古代建筑呈现明显的特征。这与中国人从小耳濡目染的影响了中国将近千年,不仅在意识形态上,更在建筑艺术上对中国产生深刻影响的儒家文化是密不可分的。

2、从城市发展的过程看,西方城市发展经历了由秩序理性的状态向混沌状态演变的过程。从16世纪的“乌托邦”、18世纪末的“田园城市”、1933年的《雅典》中的“秩序”到雅各布斯在《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亚历山大的《城市并非树形》中的反叛、民主、关注人的行为活动、反对精英主义和功能理性主义、注重文化与生活环境再到 “混沌”理论,文脉、场所理论,新城市主义,城市的发展趋于人性、活跃向着健康稳定的状态发展。

就建筑而言,可以概括为几个发展阶段的不同流派:古典主义、现代主义、新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前三者主要表现秩序与理性而后者则表现出了混沌思想模式)。古典主义的三个分支古典式、哥特式和折衷式,在构件选用合理性的探讨中存在着严重的分歧但有着共同遵守的原则,即按照新确认材料强度的科学,重新评价全部构件的比例;按照使用者的需要,合乎逻辑地进行规划与设计;以更灵活的观点看待古典对称与整齐的概念。著名的古典主义优秀作品是万神庙。

3、如今,世界各地的建筑风格基本趋于一致,但不会相同。材质都尽可能采用砖石,水泥,混凝土结构。这当然在很大程度上是出于建筑质量的考虑。但就现在建筑伍德艺术风格上,东西方的融合较为深入。我国很多的优秀建筑设计师,梁思成,贝津铭等,他们都非常虚心的吸收东西方建筑艺术的精髓,都是将东西方建筑艺术糅合成一的建筑大家。柯布西耶设计的马赛公寓,丹下健三设计的代代木国立室内综合体育馆,贝津铭的香山饭店。这些现代建筑的瑰宝,无一不体现了东西方艺术的糅合。它们都不是单一体现东方或西方的风俗文化,建筑风格。而是基于东西方建筑风格艺术的精髓,又经过大师们的创新发展而成就了建筑史上的佳话。

结束语:建筑风格是人们审美意识的体现,世界交流的日益频繁使当代建筑风格相差越来越小。虽然各地风格日趋多样化,但仍能体现不同文化风俗下的不同风格,可以做到去劣存优。在世界变得越来越小,各地风俗虽然还是各异,但不同文化风俗下的人们之间不再相互排斥,相互不理解,而是都多了一份包容。风俗文化的影响下,渐渐变得开放,流畅,风格也趋于多样化,艺术欣赏价值更高。

参考文献:

[1]张京祥. 西方城市规划思想史纲.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

篇6

——题记

艺术最大的特点是互通有无,艺术审美的实质就是把握艺术联觉,我们把这种普遍存在的现象归为同构联觉。从审美统觉的角度来说,同构联觉是一种在艺术活动中以审美统觉为基本心理机能,以感情为心理动力,表现创造主体人格、心境、意绪的一种统觉性、整体性、创造性的审美力。同构联觉是一种艺术创造的能力。对于一个艺术家而言,艺术联觉的能力越强,就越能敏感地把握形象的特征,领悟感觉之间的艺术联觉点,从而对艺术进行真实的描绘,创造无限的艺术想象空间;对于艺术接受者而言,艺术联觉能力越强,就越能在接受过程中与作者达到心灵的沟通,领会作者创造的意义,从而建构自己的艺术人格。同构联觉在艺术的创作和欣赏过程中,好比“桥梁”一样,使艺术之间相互沟通、转化,使人的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多种感觉互相沟通、互相转化,也使艺术之间互相影响、互相交流、互相启发。它对各种艺术触类旁通,甚至融会贯通,起着桥梁的重要作用。

一、同构联觉对建筑艺术审美特征的作用

建筑作为造型艺术,其主要审美特征是视觉传达的直观化、空间布局的风格化、形式美法则的凝练化。

1.视觉传达的直观化

视觉传达的直观化,是指造型艺术具有运用物质媒介在空间展示具体艺术形象的特性。造型艺术运用物质媒介创造出具体的艺术形象,直接诉诸人们的视觉感官。这种直接具体的形象蕴含着丰富的艺术意蕴,把具体可视或可触的形象直接呈现在观众面前,引起观众直观的美感。

形体主要由线、面、体组成。线是点移动的轨迹,它是构成物体形状的基本因素。线条具有独立的审美意味,比如,直线显示坚硬,横线显示平实,斜线显示有力,折线显示生硬,曲线显示流畅。倘再细分,垂直线给人以高耸感、严肃感,水平线给人以稳定感、安宁感,折线则包含着骚乱感、危机感。线条的这种审美意味广泛体现于现实生活中的许多美的领域,尤其在艺术创造中,它们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例如在建筑艺术中,线条成为建筑风格的主要因素。朱光潜说:“建筑风格的变化是以线为中心。希腊式建筑多用直线,罗马式建筑多用弧线,‘哥持式’建筑多用相交成尖角的斜线,这是最显著的例子。”

2.空间布局的风格化

空间布局的风格化,也体现在空间表现的差异性。在建筑艺术上是指在空间表现上具有彼此不同的特性。中西方建筑有着各自的特点,中国古典皇室建筑中讲究对称美。例如,中国故宫是典型的完全中轴对称,而西方建筑则在不同时期产生了不同的风格,但在空间布局上都综合同构联觉进行了充分的考虑。联觉是指一种感受引起另一种感觉的心理现象。建筑师不得不考虑多方面因素对建筑的影响。建筑与建筑之间的距离除受日照时间长短影响之外,还有很多风水学之说。从著名建筑师高迪的作品中,不难看出不同时期其建筑风格的转变。之所以空间表现会出现差异性源于人们不同时期的审美标准及当时视觉、听觉、嗅觉等因素对其的影响。总体来说,是同构联觉在无形中发生着作用。

3.形式美法则的凝练化

凝聚的形式美,建筑艺术上是指具有在艺术形象中凝结和聚合形式美的特性。形式美法则对于造型艺术具有普遍性,因而运用形式美法则对物质媒介进行加工,便可以整合出凝聚着形式美的艺术符号。可以说,形式美的法则(如对称、均衡、节奏、韵律、对比、比例、主从、尺度、明暗、虚实、多样统一等)运用在各门类艺术中,又凝聚成美的千姿百态,而这些都是同构联觉的体现。从抽象到具象,同构联觉如同经济学中“价值规律”,深入到艺术的各个方面,淋漓尽致地发挥其有形和无形的魔力。比如,比例的匀称、变化的节奏韵律、明暗对比、多样统一、虚实相生等,都是形式美法则在各种门类艺术中的集中呈现。

有人说“建筑是凝聚的音乐”,这是一个非常贴切的比喻,它说明了建筑艺术中的节奏美与韵律美。美的建筑不仅仅是视觉的享受,而是人视觉、听觉、嗅觉等多方位立体式的感受的享受。如北京颐和园的长廊,就具有古典音乐里的那种规则式的重复,这些流动的曲线不仅功能性俱佳,观赏性也颇高。这种二次创作的美也是观赏者同构联觉的体现,是建立在共同联觉与个人联觉之上的。伟大的建筑师正是利用了共同联觉以及个人的联觉创作出来的。一座伟大的建筑,表现出的不仅仅是空间的场所,而是一种让时间静止的美的凝聚。

二、同构联觉对建筑视觉审美特征的作用

每一种感觉都有特定的感觉经验。换句话说,一种感觉经验是不能连续地转变成另一种感觉经验的。同构联觉表明,各种感觉间又会发生相互影响,当视觉出现时也同样会伴随着另一种或多种感觉而生的情况。最常见的联觉是色听联觉,即对色彩的感觉能引起相应的听觉,现代的“彩色音乐”就是这一原理的运用。色觉又兼有温度感觉,如红、橙、黄色会使人感到温暖,所以这些颜色被称作暖色;蓝、青、绿色会使人感到寒冷,因此这些颜色被称作冷色。还有一种色觉称“光幻觉”,可伴有味、触、痛、嗅或温度觉。语色联觉是指某些词汇引起的色觉。日常生活中,人们常说“甜蜜的声音”“冰冷的脸色”等,都是一种同构联觉。

1.色彩对建筑视觉的影响

无论是有色还是无色,都有自己的表情特征,每一种色相当它的纯度和明度发生变化,或者处于不同的颜色搭配关系时,颜色的表情也就随之改变了。例如,2008年奥运场馆——水立方的设计。颜色上运用了水的蓝色,造型上结合了水分子的外部形态,整个建筑极具识别性。

色彩与形状是绘画与设计中满足视觉需要的两个重要因素,它们互相补充,色彩赋予感情,形状赋予精神表现,(转第31页)(接第27页)使我们获得整体的信息,这二者的阴阳耦合也都是同构联觉的作用。好的建筑会引导人们的共同联觉,使之向设计师希望的方向想象,最终和设计师保持基本一致的角度。

通常情况下,暖色使人产生温暖的感觉,如红、橙、黄等色,类似于太阳和烈火;冷色使人产生寒冷的感觉,类似于碧空和寒水。不同的颜色会带给我们不同的心理感受,色彩是抽象的表象符号。色彩抽象性在一定意义上是抽象与具象、感性与理性、普遍与特殊、个性与共性的复合。表意和表象有时同时存在,色彩表象性构形和色彩情感效应,与人类内在的情感等主观经验形式和联想有关。在一定条件下,以文化现象为基础,使得色彩有了某种系统价值。例如,北京香山饭店的总体布局,因考虑到饭店地处幽静、典雅的自然环境和众多的历史文物,建筑师有意将建筑物设计得比较低矮,不破坏四周的景观,并在外立面上设计了三层玻璃窗,利用视错觉造成建筑物只有三层的高度,从心理上进一步增加了建筑的低矮感觉。它的空间布局采取中国建筑传统的中轴线布局、多院相连的区分和联合方式。散发着浓郁现代民族气息的香山饭店,色彩配置运用中国传统抹灰墙面的白色、灰砖线脚为基本色调,素雅、干净、洗练,与江浙民居和园林建筑相照应。浑厚素朴的风格,朴拙单纯的传统工艺,视觉化的色彩形象,均散发出淡淡的乡土气味和思乡情结,表现了对乡土文化的深切眷恋。

2.造型对建筑视觉的影响

不同造型会给人带来不同的视觉感受,建筑通过其特有的空间结构关系和艺术表现力传递建筑的情感。比如,上海金茂大厦的造型,有意识地借鉴中国古塔的变化韵律,给人以中国古塔的定位联想。强化造型透视的逐层急促加快的节奏伸展,增加了塔楼的固有高度感,高峻威严,挺直雄健。银色基调的塔楼与天空背景融为一体,同时红色花岗石组成的红色基调房又增加了它与大地的关系,并衬托了银色基调的塔楼。该设计舍弃了具象形式的模仿以及机械僵硬地照搬重复传统,而是以明快、醒目、凝练的抽象形式表达了中国传统塔结构和塔文化的概念。再如,厦门高崎国际机场候机楼的外观造型,比例优美的折线形架空斜脊,同雄壮、两端向上微翘的正脊结构成屋顶形制,使得中国传统屋顶的神韵油然而生。逐层退台、升高的架空结构性语汇既符合这个建筑的构造逻辑,又自然地作为了造型的视觉元素。本土的传统建筑情感意念与现代设计审美思想,通过简约的塑型和空间序列的有机整合,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话语转化成现代感的设计语汇,保留在特定的结构之中,从而展现出华夏雄厚的建筑文化和气度非凡的精神。这些都是造型对建筑视觉所产生的不同感受。

结语

同构联觉是审美能力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是人自身无意识产生的心理联想及想象。它在艺术的创作和欣赏过程中融会贯通起着桥梁的重要作用。它的运用像一只无形的手,在艺术的创造和欣赏过程中,时刻发挥着自身的作用。建筑艺术之美离不开同构联觉的作用与影响。

参考文献:

[1]王宏建.艺术概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0.

篇7

【关键词】美术 感悟美术 美术学习

一、美术教学首先要感知美术

美术,指占据一定空间、具有可视形象以供欣赏的艺术。一般指除了建筑艺术之外的造型艺术的通称。“美术”这一名词始见于欧洲17世纪,也有人认为正式出现于18世纪中叶。近代日本以汉字意译,“五四”运动前后传入中国,开始普遍应用。也称“造型艺术”。按照目的可分为两大类,即:纯美术和工艺美术两类。

美术也称造型艺术或视觉艺术。它是利用一定的物质材料,通过造型手段创造出具有一定空间和审美价值的视觉形象的艺术。是以一定的物质材料,塑造可视的平面或立体形象,以反映客观世界和表达对客观世界的感受的一种艺术形式,因此,美术又称之为“造型艺术”“空间艺术”。

二、分类

在艺术分类中,美术又称造型艺术、视觉艺术、空间艺术。它是指艺术家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如颜色、纸张、画布、泥土、石头、木料、金属等,塑造可视的平面或立体的视觉形象,以反映自然和社会生活,表达艺术家的思想观念和感情的一种艺术活动。它主要包括绘画、雕塑、工艺、建筑等类型。

1.绘画。绘画是造型艺术中最主要的一种艺术形式。它是指运用线条、色彩和形体等艺术语言,通过造型、色彩和构图等艺术手段,在二维空间(即平面)里塑造出静态的视觉形象,以表达作者审美感受的艺术形式。绘画种类繁多,从不同的角度可将它划分为不同的类别。从地域看,绘画可分为东方绘画和西洋绘画;从工具材料看,绘画可分为水墨画、油画、壁画、版画、水彩画、水粉画等;从题材内容看,绘画可分为人物画、风景画、静物画、动物画等;从作品的形式看,绘画可分为壁画、年画、连环画、漫画、宣传画、插图等。不同类别的绘画形式,由于各自的历史传统不同,都有着各自独特的表现形式与审美特征。中国画又称水墨画,它在世界绘画领域中自成体系,独具特色,是东方绘画体系的主流。在工具材料上,中国画是用毛笔、墨在宣纸、绢帛上作画的,它讲究笔墨,着眼于用笔墨造型。在表现方法上,中国画采用一种散点透视的方法。在画面的构成上,中国画讲究诗、书、画、印交相辉映,形成独特的形式美与内容美。油画是西洋绘画的代表,它是世界绘画艺术中最有影响的画种。在工具材料上,油画是用油质颜料在布、木板或厚纸板上画成的。在表现方法上,传统的油画家采用焦点透视法作画。在画面构成上,它讲究画面景物充实,按自然的秩序布满画面,呈现出自然的真实境界。

2.雕塑。雕塑是用可雕刻和塑造的物质材料制作出具有实体形象、以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形式。雕塑的种类可以从不同角度来划分。从制作工艺来分,雕塑可分为雕和塑。雕是从完整而坚固的坯体上把多余部分删削、挖凿掉,如石雕、木雕、玉雕等,塑是用具有粘结性的材料联接、构成为所需要的形体,如泥塑、陶塑等。从表现形式来分,雕塑可分为圆雕、浮雕。

雕塑的产生和发展与人类的生产活动紧密相联,同时又受各个时代宗教、哲学等社会意识形态的直接影响。中国陕西何家湾和辽宁凌源、建平等地发现的5000~6000年前新石器时代的石雕、骨雕、人像和女神彩塑头像等,反映了人类对自然力的崇拜和对动物的崇拜以及认识人本身、认识世界的过程。

三、建筑艺术

建筑艺术是指按照美的规律,运用建筑艺术独特的艺术语言,使建筑形象具有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具有象征性和形式美,体现出民族性和时代感。以其功能性特点为标准,建筑艺术可分为纪念性建筑、宫殿陵墓建筑、宗教建筑、住宅建筑、园林建筑、生产建筑等类型。从总体来说,建筑艺术与工艺美术一样,也是一种实用性与审美性相结合的艺术。建筑的本质是人类建造以供居住和活动的生活场所,所以,实用性是建筑的首要功能;只是随着人类实践的发展,物质技术的进步,建筑越来越具有审美价值。

篇8

关键词: 建筑 形式美 审美特性

一、建筑艺术

建筑文化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且建筑已经形成了自己复杂的形态体系,并在不断的发展,不断扩大。它既包括物质因素,又包含精神因素,建筑师在满足建筑实用功能基础上又赋予建筑丰富的精神内涵。建筑成为了一种艺术。建筑空间为艺术而生,是时代艺术行为的缩影。建筑师将自然抽象、升华,转化为带有时代特征和人的因素的艺术品过程,也就是建筑生成过程。建筑形成了岩石般的体量感。一切自然形态被单纯化后,以现代的方式成就了一种独特的建筑艺术美,独特的形式美,形成了其特有的风格,带来了不同寻常的感官震撼,这就是建筑之美。黑格尔曾说:“就存在或出现的次第来说,建筑是一门最早的艺术”。建筑有自己独特的体系,体现不同背景社会条件下的不同风格,独特的审美特点,风格和自我演变过程,具有原则性和序列性,如古代中国建筑就具有木构、斗拱、装饰、飞檐、整齐,对称、纵深发展的宫室特点。中国园林更具有东方式的亲切、融合自然之美。苏州园林就是一例。建筑师在设计中表达自己的美学追求,形成自己风格。因此,世界建筑呈现了多姿多彩的面貌。

二、建筑艺术的审美特性

1.空间造型性。空间具有其独特的造型语言,建筑空间既包括内部空间,也包括外部空间。完整的建筑是内外空间共同作用的结果。美国建筑大师赖特曾说过:“一个建筑的内部空间便是那个建筑的灵魂,这是一种最重要的概念,外部空间则应由室内居住的原状中生长出来。”因此我们看出,内外空间具有完整的统一性和协调性,是整体建筑美感的体现,带给人视觉上的冲击和精神上的享受,这种愉悦给人带来美的体验。这种与周围环境相结合所构成的空间感,使建筑具有整体美感,使建筑结合地域特色体现其历史感、时间性。

2.实用功能性。建筑之间之所以相互区别在于其不同的实用功能的使用特性。不同的使用需求具有不同的功能。建筑形象的艺术性与建筑物的效用密不可分,从本质上说,前者反映着建筑物的用途。所谓实用性,即是说,建筑的目的首先是为了“用”,而不是为了“看”。即使是纪念碑、陵墓也要考虑举行纪念仪式时人流活动的具体要求。其它各类艺术,美可以是唯一目的或主要目的,而建筑却必须和实用联系在一起。建筑的实用性特点,影响着人们的审美观。即是说,建筑物对人类生活的功能好坏,往往决定着人们观感的美与丑,因而建筑的审美意义,有赖于实用意义。试想,一座通风不良、噪声震耳、光线幽暗的车间,打扮得再华丽,也不会引起工人的美感;一座华贵高大的楼房,如果使风一吹就要倾倒,那么色彩无论怎么鲜艳,多姿多彩,住在这座楼房里的人也不会觉得它美。相反,如果实用功能处理得好,住起来很舒适,即使外形简单一般,也会给人以美的感受。即使是艺术比重大的建筑,比如展览馆、歌剧院、大会堂、高级酒店、园林,如果使用起来让人别扭,也会被认为“华而不实”。建筑的实用性是艺术性的基础,而艺术性中也常常包含着实用性。

3.环境的协调性。建筑设计应与当地环境相协调,与当地文化相适应,而不是随心所欲为之。因为任何地区都有它自身的民族特性、地风地貌和长时间的文化氛围与人文环境。建筑如果不能与周围环境相一致,那是称不上真正的好的建筑设计。赖特设计的流水别墅就是好的例子:建筑形态与周围自然风景有机结合,别墅坐落于山石之上,处于流水之间,建筑随四季变而景色变,具有如诗画般的意境和情怀,给观者带来心灵的触动。当然,建筑设计也体现了建筑师本身的文化素养和深邃的精神内涵。建筑大师贝聿铭设计的法国卢浮宫“金字塔”方案曾遭到强烈反对,然而建成后的宏伟建筑使世人看到了这一建筑不同寻常的伟大。也让人们看到了这样一位伟大建筑师的聪慧。时间证明了这一切。这一具有前瞻性的作品是环境与建筑相协调成功的一例。

4.工程的技术性。建筑与工程技术紧密相连。建筑之所以成为建筑与技术密不可分。换而言之,设计构思细致精巧的建筑都是通过技术实现的。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应用于大型工业制造上的技术都可以应用于建筑建造之上,它使图纸上任何天才的设计都有了实现的可能性,不再是纸上谈兵不切实际的设想。

建筑之美也通过不同材料与技术体现出来,如古希腊神殿取材于当地石材,古中国建筑依靠于木料。而现代,钢筋混凝土技术更是完成了建筑史上的变革。从“水晶宫”、“埃菲尔铁塔”面世的时候起,现代技术就已经应运而生了。

5.建筑的公共社会性。斯克拉顿指出,“建筑是公共性的。”建筑具有公共特征,服务于公共生活、大众社会,具有开放性,流动性。人们的生活作用于环境之中,与之发生密切的联系,建筑师、建造者、公众与参加者共同实现了建筑的实用功能。人们分享美的建筑给人带来的美的感受,完成各种社会生活体验。

6.建筑的表现性。建筑具有独特审美情趣,既反映了一种时代精神,也表现了精神层面内容。日本建筑大师安藤忠雄的作品总是安宁,详和,具有“禅意”。他所设计的可以说是灵动的建筑,是会说话的建筑,也是与人心灵相通的建筑。他的“光之教堂”,充分表达出他自己所说的“建筑的目的不只是与自然交谈,而是试图改造经由建筑表达出来的自然意义。”《水之教堂》等作品则让人感受到一种心灵的寄托,与所设计的作品形成了一种心灵的沟通和对话。真言宗本福寺水御堂也是安藤设计的非常特别的建筑物,他将主体寺建在一个很大很大的荷花池下。而沿着楼梯向下,就会发现别有洞天,这项作品也将安藤建筑与自然相结合的信念发挥得淋漓尽致,在反映了建筑物本身的特征时,更融合了建筑师个人的情感因素。另外,除却个人主观的理解之外,建筑的表现又往往具有预料之外的客观性。即由于时间、空间、色彩、光影、尺度、材质等因素影响所带来的效果。这也是建筑自身的表现性,如理石建筑在经过风雨的侵蚀后更能让人感受到历史的痕迹和时间的雕琢。

7.建筑艺术的兼容性。建筑艺术中包含了雕塑、绘画、工艺美术等不同层面的艺术,通过结合使之达到融合。雕塑、绘画(主要是壁画)、园艺、工艺美术乃至音乐都能融合到建筑艺术中去。比如欧洲古典建筑中的雕刻、壁画就是当时建筑艺术重要的组成部分,这在古代的教堂建筑中比较多见。建筑同时还能将文学、音乐等成分包容进来,创造出一种融合后的共同之美。

总之,建筑的艺术美是由各种特征共同作用形成的。因此,我们应不断地通过学习,提高自身的素质和审美能力。这样,才能够更好的理解和学师建筑中深邃的内涵和人文主义精神。欣赏到建筑的本质之美,艺术之美。

参考文献: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