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音乐鉴赏课堂笔记8篇

时间:2023-07-05 15:57:21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音乐鉴赏课堂笔记,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音乐鉴赏课堂笔记

篇1

关键词:音乐教学;多媒体技术;有效应用

高校音乐是艺术课程中重要组成部分,专业性质较强,也是大学生重要专业课程。高校的音乐教学目标主要培养学生艺术鉴赏能力、加强学生乐感以及音乐原创能力。将多媒体技术有效应用到音乐教学中,可以将音乐知识变得更生动具象,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相关节奏变化,为学生带来视听享受的课堂教学体验,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促进艺术修养的提升,有助于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创作出更多原创作品。

一、高校音乐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的重要作用

(一)教学内容更具体化

音乐的具体节奏能够充分给予人听觉和视觉上的艺术享受,音乐相对于其他课程,内容上更丰富多彩,表现形式上更多元化。传统的音乐教学过程中,音乐教师将乐谱都采用大面积的板报形式进行教课,即使借助于音乐弹奏乐器也没有办法带来全面的视听享受,学生只能了解认识基本音乐知识,并不能充分感受音乐自身的魅力特点。

(二)促进学生效率提升

根据相关调查结果显示,当视听结合所获取记住的知识高达百分之五十以上,这种科学有效的数据调查为多媒体技术应用在音乐教学中提供了有力保障。运用多媒体技术的多种生动表现形式,将学生从原来被动听讲变成主动学习,通过多媒体软件进行音乐教学,为学生带来强烈的视觉与听觉的双重刺激,促进了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

(三)增强音乐学习兴趣

没有学习兴趣,就等于学生失去了学习动力,对学习成绩造成严重影响,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更轻松掌握相关知识,在高校音乐教学中有效应用多媒体技术,极大程度的增强了学生对于音乐学习的兴兴趣,在传统音乐教学中,对于音乐理论历史方面的教学大多数课堂氛围比较沉闷,大部分学生敷衍应付的心理比较严重,但通过多媒体技术可以有效改善这种状况,教师可以将枯燥无味的音乐历史运用多媒体软件展示出历史人物、历史乐器以及历史音乐作品,多种形式的展现更加详细的诠释了音乐历史内容,还有效提升了学生学习兴趣,促进课堂教学效果。

二、关于高校音乐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有效应用

(一)在理论知识的应用

传统的音乐理论知识教学过程中,大多数教师采用灌输式教育方法进行授课,将相关知识要点全部记录在黑板当中,学生主要注意力全部用在摘抄课堂笔记上,严重忽视了教师所讲的相关音符、节奏以及调号等内容,影响听课质量与教学效果。运用多媒体技术能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并且将很多抽象的音乐知识变得生动形象化,教师通过具体的音乐教学软件帮助提升教学效果,在讲解相关知识要点时通过软件的配合,让学生切实感受到音乐的魅力,给学生带来良好的视觉享受,多媒体现场演示不仅节省了教师书写黑板笔记的时间,还加强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此外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二)在演唱练习的应用

演唱练习对学生音乐学习至关重要,也是高校音乐教学中的重点内容,通过演唱练习可以直接反映出学生音乐学习情况,以及对相关音乐节拍乐律掌握程度。传统的高校演唱练习教学中,大多数都是由教师利用钢琴伴奏,来对学生进行音乐的节拍、乐感以及发声等方面的指导,长时间这样的教学模式,会使学生失去兴趣并且不能满足现代教学发展的基本需求。通过多媒体技术应用到高校音乐教学当中,可以有效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演唱练习平台,有很多专业的练习软件,不仅师生可以通过软件进行在线互动,还包含数十种音质调试与声音特性联系,可以为学生带来综合练习。

(三)在音乐鉴赏的应用

音乐鉴赏简单说是针对某一音乐作品的整体欣赏,通过欣赏音乐作品对其作出相应的听后感与评价,他是一种主观与客观基本意识统一的行为活动。音乐鉴赏在高校音乐课程中占据比较重要的地位,能够将艺术情操贯穿学生整体欣赏过程中,提升学生艺术审美能力,加强音乐节奏感,对将来学生自主创作音乐作品具有重要影响。随着多媒体技术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很多高校音乐课堂中可以看见电脑以及智能投影机等先进多媒体设备,由于传统音乐鉴赏教学,方式存在落后,教学内容不够生动,影响了教学效果,但通过多媒体技术进行音乐鉴赏教学,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图片、电影、视频等形式的展现,现场向学生进行音乐作品演示,为学生营造良好的音乐课堂氛围,给学生带来全新的视听感受,极大程度提升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深刻感受到音乐艺术的魅力,全面了解音乐给人内心带来的情感影响,通过音乐可以理解作者创作时的主要情感,能更深入的了解音乐本身内涵,将主观感受与客观评价有效结合到一起。通过多媒体技术进行音乐鉴赏教学,学生可以将学到的基础音乐理论知识与鉴赏课堂中感受到的思想情感,充分的运用到日后原创作品当中,提升学生音乐创作的热情,促进高校学生音乐素养全面提高。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校音乐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技术,通过短片,图片以及音乐演唱表演等形式的表现,加深了学生对音乐知识的理解,是每个学生愿意积极参与到音乐教学活动当中,充分发挥学生学习音乐的主观能动性,提升音乐教学效果的同时,促进大学生艺术情操,为培养优秀的音乐艺术家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徐颖周.浅析多媒体技术在高校音乐教学中的应用[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0,11:29-30.

篇2

关键词:影视艺术鉴赏;教学方法

G642.4;J905-4

电影作为一种新兴的艺术形式,被形象的称为“第七艺术”。[1]它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它兼具戏剧、文学、音乐、音乐、摄影、舞蹈等多种艺术的艺术特点。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观影的热情和要求越来越高,在大学里开设影视艺术课程,对大学生进行电影艺术鉴赏知识教育,显得很有必要。

一、影视艺术课程的开设现状

1. 影视艺术课程的开设现状

我国影视艺术素质教育课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中后期陆续出现。[2]2006年教育部办公厅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中指出公共艺术课程是我国高等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普通高等学校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并且明确将《影视鉴赏》课程纳入到各专业本科的教学计划中,成为公共艺术课程中的八门限定性选修课之一。在教育部的督促下,各个学校对学生的公共艺术教育越来越重视,影视艺术鉴赏也在学校的美育教育中越来越普及。

2. 学生观影水平和电影知识储备

不断刷新的高票房,也预示着人们的观影热情,但是对于学生来说,由于人生阅历和电影基础知识的缺乏,对于电影的观赏,仅仅是停留在电影观赏的浅层次。之前有进行过艺术知识方面学习的同学,大多是以绘画和音乐学习为主,很少有专门对电影知识进行系统学习的。学生们对于电影的理解,基本以娱乐和放松身心为主。在课堂上和学生交流时,具体分析为何这部电影好、口碑好,学生还是不能够从编剧、电影拍摄手法,造型艺术、音效等方面来解析。

二、影视艺术鉴赏课程教学中存在问题

1. 学生对于课程不够重视

公共艺术课在很多高校中并不受重视,影视艺术鉴赏课程也不例外。虽然影视艺术鉴赏课程为公共必修课,但是同学们依然是按照一个选修课的标准来对待。在上这门课的时候,一直用再影院观影的态度带着娱乐的心态来上课,虽然上课热情很高,但是上课既不做笔记,下课也很少复习,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远远不够。

2. 学生对于影视艺术鉴赏课的认识存在偏差

学生对于不够重视,是因为对于影视鉴赏课程的认识存在很大的偏差。学生认为鉴赏课只需要做到三点:一了解,二听懂、三听完有印象,就认为已经完成了课程。在课堂上不做笔记,下课之后也不预习、不温习。但是对于影视艺术鉴赏来说,如果没有完备基础知识作为支撑,那么对于影片的赏析和鉴赏仅仅就停留在影院看电影的水准上。

3.课程设置不尽合理

有学者在著述中指出, 在美国, 高校影视素质教育包括4 个方面:1)透视美国影视工业结构(包括从社会影响、影视法规到节目创意、影视经营等方面);2)探索信息与社会控制的关系(包括影视节目对社会、个人的冲击);3)分析影视节目中所体现出的社会行为、价值观念;4)了解影视节目劝服的本质、广告结构等[3]。对比看来,我国高校的影视教育基本上是以鉴赏为主,离美国的教育还存在较大的距离。并且由于授课课时要求,很难在2个课时的课堂上,完整的欣赏完一部经典影片后,再进行讲解。因此对于影片欣赏的完整性比较难以掌控。

三、影视艺术鉴赏课如何改进课程设置和教学效果

1. 针对学生特点,完善和改进课程设置,,充实教学素材,做到因材施教

由于公共艺术课程的听课对象都是跟非艺术类本科生,所以,学生的艺术欣赏基础很薄弱,艺术思维也很有局限性。因此我们在进行课程设置的时候,要注意根据学生特点,不能讲的太过深入和专业,要有意的穿插一些色彩和画面拍摄的基础知识。对于蒙太奇等抽象的概念,要多用文字加事例的方法加以具体化,使学生更容易理解。

对于课程的设置,我们一定要理论加上实践,既不能太严肃刻板,也不能太过随意。在上课过程中,在讲授理论的同时,要及时配图,穿插视频进行讲解。对于影片的赏析性播放,一定要有目的性。首先把问题抛给学生之后,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观看影片,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定要运用相应的剪辑软件,截取大量的视频资料,收集大量的图片,用图片和视频组成一个活泼的教学氛围。

2. 帮助学生进行适当的心理调适,配合课程安排,完成学习目标

受先入为主观念的影响,学生接触电影艺术欣赏的第一反应就是看电影。但是当课程中讲述理论知识的同时,由于有了课前对看电影的期望,在上课过程中对于理论知识的接受效果不好。在第一节课时,对于课程的安排和设置一定要给学生说清楚,纠正他们的固有的学习观念。电影艺术鉴赏的课程是为了教会他们如何从专业的角度去观看电影,并用专业知识对电影进行评论,提高自己审美观念和艺术修养。

另外,要事先对学生的审美提出一定的要求。要求他们从上课之日起,看电影都要试着用专业眼光和专业角度去分析和接收,不能把自己的鉴赏水平停留在普通大众去影院欣赏大片的水平上面。

3.采用多样的课程考核方式

对于传统的考核方式来说,不能够很好的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为了提高学生的课堂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们采用多样化的方法对学生进行考核。在期末的考核方式中,可以采用课堂考试的方式,主要考察电影基础知识的掌握。在平时的作业中,也可以用上交剪辑视频,小剧本的形式。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也督促学生掌握了基础知识,将会更好的保证课堂效果。

4. 影视艺术是一门综合性艺术

影视艺术是一门综合性艺术,它兼具戏剧、文学、音乐、、摄影、舞蹈等多种艺术的艺术特点。在教讲课过程中呢,要避免照本宣科,死板单一。要涉猎戏剧、文学、音乐、摄影、舞蹈等多个领域的相关知识,能够做到深入浅出。做到以影视艺术为主线,其他艺术形式穿插其中,真正让学生领略到电影的综合性的特点。

总之,影视艺术鉴赏课程是公共艺术课重要的一部分。只有转变了教育方式,更新了思维观念,充实了课堂内容,才能够更好的实现课堂效果,才能够更好的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观影能力。

参考文献:

[1]陈旭光、戴清著.影视鉴赏[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6):16.

篇3

虽然我国大多数中学都实行了新课程改革,但是受传统音乐课堂教学的制约,很多中学音乐教学都处在由传统教育向素质教育过渡的阶段,这个过程中的高中音乐教学存在很多问题,总体来说有以下几点:

1.高中音乐教学目标不明确

目前,高中音乐教学缺乏具体的教学目标,有些学校即使有教学目标,但目标不够明确,而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高中音乐教学目标是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在音乐教学时,大多数高中学校不使用音乐教材,很多教师都是从流行音乐中选取一首较为简单的歌曲来教学生。这样一来,学生只是学会了唱一首歌曲,并没有提升音乐鉴赏能力。

2.高中音乐教学形式单一

目前,高中音乐教学仍然采用传统的音乐教学方法,教师仅仅向学生灌输单纯的音乐知识,讲课形式单一,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只是一味地做笔记,而且学生没有实践的机会,虽然对音乐教学存在的问题感到疑惑,但是没有及时地向教师请教,因为音乐不是高考的必考科目。这种教学方式使原本形象生动的音乐教学变得抽象化,久而久之,学生就失去了学习音乐的兴趣。

3.高中音乐教学缺乏合理的评价手段

想要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热情,教师就必须采用合理的评价手段。目前,虽然高中音乐教学算入考核成绩,但并没有纳入高考考试科目,所以很多学生认为音乐成绩只要及格就行了,并没有努力地提升自己的音乐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甚至有些高中教师也认为,高中音乐教学并不是高考的考试科目,没必要在平时的考核中“为难”学生,这种考核思想不利于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

二、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高中音乐教学方法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做好高中音乐教学工作,高中音乐教师必须充分挖掘教学资源,在丰富的教学资源基础上使用多种教学方法。除此之外,学校还应该改革现有的音乐课堂教学评价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审美能力。

1.充分挖掘音乐教学资源

现在的中学教室都配备了多媒体设备,教师可以积极利用互联网资源搜集教学资料,丰富教学内容。另外,很多中学的音乐教室都配有多种乐器,学校可以适当地安排与这些乐器有关的音乐课程,保证学生能够使用学校配备的乐器。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与音乐有关的课外活动,挖掘学生的音乐潜力,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鉴赏能力。

2.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传统音乐教学忽视了师生之间的交流,教师不能清楚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程度。因此,在音乐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加强师生交流,增进师生互动。如在教学传统京剧《红灯记》时,笔者首先向学生讲述《红灯记》的时代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随后播放了《红灯记》中的经典片段,和学生一起感受中国人不屈不挠的精神,然后引导学生分析每个人物的语言特征。随后,由教师讲述演唱重点和技巧,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或者戏曲编演。

3.优化教学评价模式

在高中音乐教学改革过程中,音乐课程教学评价应该作为改革的重点,教师既要注重书面成绩的考核,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此外,在进行评价的过程中,教师还要把学生的课堂表现以及个人水平计入考核总成绩。

三、结语

篇4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所谓古诗词教学情境,是指与古诗词内容相关的课堂教学氛围和师生情感体验的总称,同时也是课堂教学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无论是选择一段音乐,还是选择一段视频,乃至选择一段动画,都能够创设与古诗词内容相符的情境,达到集中学生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尽快融入诗词意境的目的。例如,在讲解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时,为了让学生体会到作者天马行空的想象、独特的构思和描述的梦里仙境,可让学生提前预习诗歌内容,再在课堂上播放歌曲《仙境》,让学生在音乐中体会诗歌与音乐的互通之处,以达到有效渲染诗歌意境的目的。音乐作为一种听觉语言,与人的心灵有共通之处,能够渲染气氛,引起读者共鸣,同时古诗词具有很强的节奏和韵律,以音乐来入题,可配合诗歌的节奏、韵律,有一定的美感。运用音乐可以消除时空上的隔膜,诗歌与音乐的结合可以快速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意境,体验诗歌魅力,还能激发学生的表现欲,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指导吟诵,读出诗意

对于古诗词教学,朗诵是一个非常重要且有效的方法,就高中生而言,朗读更容易使他们集中注意力、提高学习兴趣。因此,教师要注重诗词教学过程中朗诵的重要地位,我们平常所说的“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等,都是强调诗歌教学中朗读教学的重要作用。教师可先进行示范朗读,再让学生自己朗读。朗读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把握朗读重音、节奏、情感

例如,在朗读《念奴娇・赤壁怀古》时,“纶”和“酹”是需要重点掌握的,要特别注意这两个字的读音、写法和含义;读到“乱世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时,“穿”、“拍”、“卷”三个字应当重读,这三个字展现了赤壁之上杂乱山石、长江水滚滚翻腾和浪花如飞雪的景象;而在读“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这一句时,要读得铿锵有力,节奏鲜明,赤壁火光中,刀光剑影中,周瑜这一笑,比星空还灿烂,曹操八十万大军化为灰、化为烟,从而体会作者追忆赤壁之战、怀念周瑜的情怀,更能想象赤壁之战的场景。又如在学习《雨霖铃》时,朗读到“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这一句时,要低缓、哀愁,使得学生在这种情境下能展开想象,想象亲朋好友难舍难分的场景。通过朗读来进行诗歌教学,可以加深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其效果也比仅仅是教师讲授要好得多。

2.根据风格选择朗读方式

常见的朗读方式有:教师范读、角色朗读、配乐朗读、个别朗读、齐声朗读等。让学生边听边读、边学边思考,不仅可以让学生得到有效的训练,还能营造学习气氛,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的佳境。例如在朗读李白的《蜀道难》时,该作品中凸显出作者独特的夸张、丰富的想象力和气势,这样的诗词就适合选择教师范读,再让全班学生齐声朗读,方能加深感受该诗的气势、作者的气魄。

三、联系实际,提升体验

高中古诗词教学应注重语文和实际生活的联系,实际生活包括社会、人文以及自然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引导学生将诗词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学习,结合平时生活中的积累,让学生表达对生活、对诗词的独特感受,才能深刻地领悟和理解诗词的真正内涵。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每个人的生活环境、生活经验都不尽相同,所以对诗词的理解也是不一样的。因此在古诗词教学过程中,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对诗歌内涵进行品味,得出独特的体验,教师应特别重视,这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在教学中,教师可有意地提供一些这样的机会,例如,在对诗词进行简单的介绍和朗读后可以这样切入:第一,请说出最喜欢的字词,并说明理由;第二,请挑选出写的最好的诗句,并说明原因;第三,请说出感到疑惑的地方,跟大家一起答疑解惑。

古诗词学习的关键,就是以一个小的、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和情感的切入点来进行教学。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最能够发散思维,表达一些精彩独特的见解而不受束缚,对诗词的理解也会更深刻,教师要尊重学生对诗歌的独特看法,不要僵化学生的思维。当然,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并不是说每一个细节都要做到联系实际,而是要求将学生的实际认知与情感、生活体验带到学习中来,不要将诗歌庸俗化。

四、注重积累,读透作品

在高中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可让学生多写多记,要经常整理笔记,以达到强化学生诗歌鉴赏能力的目的。如所学的诗词可按作者、风格或流派等进行分类,将多篇诗歌进行对比学习,体会同一作者不同时期的创作心境,体会不同风格却又是抒发同样情感的作者的心境。学习诗歌一定要积累各方面的经验、方法和技巧:(1)了解作者的时代背景、生平、创作思想以及风格、流派等。例如在学清照的《声声慢》时,首先要向学生讲解李清照的生活经历,各个时期的作品风格变化、以及作者创作这首词时所经历的情感或生活变动等,再将《声声慢》和《一剪梅》来进行对比,分析它们的创作时期、情感生活变动情况和词作风格等。(2)了解诗歌结构和艺术手法。在高中古诗词教学中,教师经常会教各种各样的结构或手法,如《琵琶行》中的双线结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夸张和丰富的想象等。将诗歌的结构和艺术手法与其他作品来比较,有助于学生更容易的去理解这首诗词。例如在学习柳永的《雨霖铃》时,与李清照的《声声慢》来进行比较,两首词都是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体现了凄惨悲凉之感。在理解了诗歌的大体结构和所采用的各种艺术手法之后,学生能够更快更容易的学习,教师也能更轻松更有效的教学。(3)注重名言佳句积累,陶冶情操,提升鉴赏能力。古诗词是语言中的精华,言语简单却形象生动,往往都是言简意赅、一字千金的,寥寥几字却能够让人心灵震撼,给读者充分的想象空间。通过对诗歌名句的积累,不仅能让学生提升鉴赏能力,还能在鉴赏诗歌的过程中陶冶情操。如“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就是激励人们要乐观开朗,不论多远,只要是朋友,心在一起,就是近在咫尺;如表达顽强拼搏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等千百年来耳熟能详的诗句,能陶冶情操,给人启示,成为我们的精神粮食。

篇5

高中阶段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时期,音乐课的开设不仅可以塑造学生良好的审美情操,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促进学生良好综合素质的形成。可是令多数音乐教师头疼的是,学生都非常喜欢音乐,喜欢听钢琴曲,喜欢听流行歌曲,却非常不喜欢音乐课上的内容。究其原因,音乐课堂多数是听教师讲解枯燥无比的乐理知识,他们喜欢学的内容少之又少。同时,学生也片面地认为音乐课就是听听流行歌曲,弹弹琴而已,音乐课是休闲和放松的课堂。音乐是一门倾听和欣赏的多元化艺术,其中包括了多个门类,如音乐鉴赏、演唱、乐器演奏、音乐与舞蹈、音乐与戏剧等。因此,对于音乐教师,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便是如何引导学生从简单的听觉享受过渡到正确理解音乐艺术的内涵,能理解和欣赏多元化的音乐种类,掌握基础的音乐知识,从而提高自身音乐素养,最终形成音乐审美能力,全面实现了音乐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作为一名音乐教师,音乐课上采用的教学态度和方法会直接影响其教学的有效性,本人深感需要从以下方面做出努力。

一、发扬榜样的力量,调动兴趣

记得大学时期,上因特网选修课,主讲教师每次都背着笔记本来讲课,那个时候个人笔记本还是很新鲜的。打开笔记本,连接上投影仪,他便洋洋洒洒地讲起来,一节课也不用写一个字。他的课堂每次都是满座,我们都喜欢听他在那里侃侃而谈。最后结课时,一位学生给教师的评语是三个字:“倍儿帅。”这件事深深启发了我,我一定要做让学生喜欢的教师!因此,作为二十一世纪的音乐教师,他一定不可以讲课老套陈旧,老夫子的音乐课学生怎么会喜欢。教师要拥有青春时尚的思想,足够吸引学生的艺术才华,同时还要乐与学生沟通,知道他们的爱好所在,这样的教师才能驾驭课堂,赢得学生的热爱。相信有教师的引导,学生上音乐课的重心一定不会只是听听流行歌曲,他们对音乐这门艺术的兴趣便会慢慢被激发。

高中时期的学生,除了喜欢音乐,同时也喜欢音乐的表演者——音乐家或歌手,甚至视这些明星为偶像而加以模仿和崇拜。因此,教师要善于利用这些明星的力量,正确引导学生不要单纯地迷恋和崇拜明星,而是把对他们的欣赏化为自身上进的力量,以明星取得的成功为榜样对自己进行鞭策。例如,在课堂讲解当前时代流行的音乐风格时,可以以台湾歌手周杰伦为例,他的曲风涵盖了Rap、Hip Hop、R&B,同时还融入了传统的京剧唱腔。他的个性、才华以及多元化的音乐创作引领了当代新音乐曲风的潮流。借着大家对周杰伦的喜欢,教师可以以此展开教学,介绍什么是Rap、Hip Hop和R&B,还可延伸到黑人文化的起源与发展,等等。

二、潜心研究教材,巧用课堂教学艺术

要实现有效的课堂教学,需要教师深刻理解教材,并巧妙地利用教材进行教学设计,这是关键所在。教师在进行备课时,首先要吃透教材,深刻理解编者的内容设计,涵盖了哪些音乐要素?对于举例的音乐作品,教材首先要去鉴赏作品的思想表达,为什么要选用这个作品?它对于教学有哪些鲜明的特点和非凡的意义?对这些内容进行推敲之后,教师的教学目标也就明确了。接下来就要施展自身的聪明才智来设计教学环节。音乐课本中涉及音乐作品的种类繁多,从古典到现代,从戏剧到舞剧,从悲剧到梨园,对于高中时期的学生,要让他们对这些作品来者不拒,统统感兴趣,这是很难的,主要是他们自身的生活阅历和审美能力没有到达这样的层次。他们的兴趣爱好只是音乐艺术这个大观园中的一小部分,比如,流行歌曲、经典的钢琴曲、中国古典名曲、民歌,等等。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环节时,就要充分调动他们的兴趣,打消他们对不喜好的内容的厌烦情绪。

例如,讲解《音乐与时代》这个单元的内容时,为了让学生深刻理解不同时代的音乐风格的发展变化,教师可以组织一个唱歌活动,先让学生搜集一下不同年代的流行歌曲,比如,六七十年代爷爷奶奶们唱的是革命样板戏《沙家浜》《红灯记》,八十年代唱《年轻的朋友来相会》,等等。学生在班上进行表演唱,不仅活跃了课堂,更是让他们对自己原来不感兴趣的教学内容开始慢慢变得喜欢,教学的有效性得以体现。

三、调动灵感和想象,带领学生遨游音乐殿堂

有这样一件关于音乐的趣事:一个钢琴家上台表演一首著名的钢琴曲。他走到钢琴前坐下来,却一个音符也不弹,只是静静坐着沉思,3分钟后起身离开。台下的人都没弄明白怎么回事。最后大家都明白了,音乐可以带给我们无与伦比的想象力。音乐的美需要想象,需要共鸣,才能发现那种从心灵深处传来的力量。由于学生的个体发展存在差异,对音乐的理解也有深有浅。这时,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如何去调动所有的感官和大脑,让灵感和想象力迸发出来,这样才能体验音乐的美妙所在。例如,听到叮咚的旋律,脑海里涌出的是清澈的泉水和闪光的水花;听到《月光奏鸣曲》眼前便是一个宁静的、舒服的洒满银色月光的夜晚;听大型交响乐《黄河大合唱》,呈现出的便是一幅金戈铁马、英勇抗战的壮丽图景。

篇6

一、优化导入环节,顺利走进古典诗词文本

中国古典诗词虽然极具诸多美学审美特质,但是因其所写之事、所绘之景、所抒之情等均距今久远,表达的语言方式也与当代高中学生的阅读习惯迥异,所以,教学古典诗词时,我们常常发现学生并没有表现出我们所预期的那种阅读热情。故此,我们有必要打破教学古典诗词时直接点题进入阅读与鉴赏文本的常规教学方法,在课前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创设与教学内容、风格、形式等类同的情境引导学生在短时间内关注所学文本,迅速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古典诗词文本的浓厚兴趣,继之引导学生顺利走近作者、深入文本,进行赏心悦目的古典诗词文学鉴赏活动。

比如,教学宋代著名豪放派词人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时,我曾采用下列课前情境导入方式营造和谐、自然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快速走进文本,取得了良好的学习效果。其法如下:

备课时,我将从网络精心挑选下载的展示长江巨浪滔天、奔腾不息的图片以及国家一级演员、中央戏剧学院教授鲍国安配乐朗诵的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视频进行整合,制成一个播放时间为4分钟左右的精美的PPT课件,以此烘托雄伟壮阔的长江之美,凸显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所表现的借古咏怀、苍凉雄浑、磅礴大气、境界宏阔、寓情于景等诸多美学特质。上课伊始,就运用多媒体电教设施在课堂播放。而后,又引导学生在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片首曲《滚滚长江东逝水》纯音乐的背景中开展现场配乐朗诵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活动。不仅快速引导学生直观、立体、多层面、多维度地感知到了文本中蕴含着的诸多美学特质,也有效激发了学生鉴赏《念奴娇・赤壁怀古》文本美学意蕴的强烈兴趣。

二、优化管理环节,因材施教

无需置疑,任何一位教师都特别欣赏头脑灵活、语文知识基础牢固、语文知识面广、课前预习到位、上课听课认真、思考问题积极、回答问题有独到之处的优秀学生。可是,正是这种看似合情合理“欣赏”优等生的现象,使很多教师忽视了班级中的普通学生。故此,教学时,我们应该首先摸清班级中学生的整体水平与在阅读鉴赏古典诗词文化和自主学习古典诗词能力方面的诸多差异,杜绝传统教学观念中的统一制定教学目标、统一布置理解、品鉴、背诵古典诗词等教学方法,强力提倡目标分层管理式教学方法。其法:一方面充分调动和发挥班级中古典诗词阅读鉴赏水平高的优等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内驱力,引导并鼓励他们成为带领班级同学努力学习、愉快学习古典诗词的带队人,另一方面帮助并指导各学习小组的普通学生进行阅读、吟咏、探究、品鉴古典诗词,并对古典诗词阅读鉴赏水平尚有较大提升空间的普通学生,分层设置阅读教学目标。

比如,教学宋代著名爱国词人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时,可以把阅读鉴赏教学目标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把握诗与词的异同点;在第一课时内,有节奏、有表情、流畅地吟咏这首词;了解该词的大意。

第二层次:在第一课时内准确了解这首词的大意,背诵、默写这首词。

第三层次:在第一、第二层次的基础上,出任小老师角色――代替老师领读这首词,向同学们讲讲这首词的大意和写作特色;在词中自认为有补写价值的“留白”之处进行再度创作。

实践证明:上述分层设置诵读、鉴赏古典诗词教学管理目标的做法,既有效激发了古典诗词文学修养极佳的学生学习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浓厚兴趣和自信心,又充分尊重了普通学生极为强烈的自尊心,从而有效激发了班级中所有学生学习这首词的热情。因为,在整个课堂阅读品鉴过程中,所有的学生都在极力往教师为之预设的更高一个层次攀升,尤其是第三层次的优等生,更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与表现欲。

三、优化品鉴环节,开展个性化解读

教学古典诗词时,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是基于细读深品古典诗词之上的更高层次的阅读模式,是教师引导学生在古典诗词鉴赏理论和鉴赏规律下进行的有效阅读,而非不着边际的自由阅读。教学时,教师在引导学生紧扣古典诗词“主旋律”细读深品时,学生会因为不同的生活经验、不同的文学鉴赏水平等原因,对古典诗词的阅读、理解和鉴赏等审美体验出现巨大的差别,与作者、与作品中塑造的人物形象、与寄寓于作品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等碰撞出不尽相同的火花。这时,我们应该紧紧把握这难得的课堂生成契机,巧妙引导学生启动想象、联想等多向思维,对文本中的妙词佳句、情感意蕴、人物形象、表现手法、创作技巧、深刻主题、美丽意境等开展细读深品活动,并鼓励学生畅所言之自己独到见解。

比如,教学爱国诗人屈原的《离骚》时,我曾引导学生在每细读深品一遍文本时就把自己的理解与感悟记录在读书笔记本上,结果收到了极好的“个性化阅读”效果。请看这位男生的鉴赏心得:

第一次品读:我仿佛看见远古时期出身高贵、政治才能与文学才能都极为杰出的屈原经常出入朝廷,与楚怀王商议国事……

第二次品读:我仿佛看见满怀爱国激情的屈原由于性格耿直和他人的诽谤与排挤,逐渐被楚怀王疏远最终被逐出郢都,流落汉北,但他仍然热爱祖国,常以诗歌的形式表达自己对楚怀王的忠心与对楚国命运的忧虑……

第三次品读:我仿佛看见屈原在悲愤欲绝之时,奋笔疾书写下《离骚》的最后一句诗句,而后自沉波涛滚滚的汨罗江。从此,中国历史文坛上第一颗闪烁着耀眼光芒的巨星陨落了。对此,我深感惋惜与悲愤……

篇7

[关键词]诗词 鉴赏 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18-035

诗词鉴赏教学有力地促进了学生对诗词的理解和感悟,使得诗词鉴赏更加科学有效。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首先就是教学功利化现象严重,只求数量不求质量,对诗词挖掘的深度往往不够。其次是教学模式僵化,几乎都是教师赏析,学生被动地做笔记,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得不到发展。为了避免这种现象对学生造成不良影响,笔者试图从激发兴趣、积累常识、自主学习、进行拓展活动四个方面来谈谈培养小学生诗词鉴赏能力的策略。

一、创设情境,激发诗词鉴赏兴趣

情境教学是导入诗词教学的有效方法,需要教师提前准备好与授课内容相关的视频、音乐或者图片,学生看到这些东西,就会很容易进入到教学情境中,也容易接受新知识。例如,赏析苏轼的《水调歌头》一词,上课时我先播放了歌曲《水调歌头》的后半部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听到歌曲,学生兴致勃勃。这几句词学生也较为熟悉。接下来再进入全词的讲解,就简单多了。借助歌曲,学生感受到作者对世事难料,世上难有十全十美事情的豁达心境,以及作者对亲人的思念之情和美好祝愿,感受到了作者旷达乐观的情怀。情境的创设有效触发了学生的感官,消除了课堂压抑紧张的氛围,有助于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融入诗词的意境之中,品读诗词的情感之美。

二、积累常识,归纳诗词鉴赏方法

我国诗词发展的历史漫长,诗词变化形式多样,内涵丰富多彩,如果没有一定的常识积累、经验总结,很难找到诗词鉴赏的切入口。因此在上诗词鉴赏课时,教师应注重学生常识的积累,平时的练习也应布置相关的作业,强化这方面的训练。首先,学生要了解诗歌的类别。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独有的一种文体,有着特殊的韵律及格式,其分类方法包括按音律和按内容分两种。按音律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诗经》《楚辞》《汉赋》《乐府》《南北朝民歌》等都属于古体诗;绝句和律诗则属于近体诗。按内容可分为:借景抒情、托物言志、临别送行、怀古咏史、山水田园和边塞军旅等主题。教师还要让学生懂得“赋、比、兴”等古诗词的传统表现手法。其次,要掌握著名诗人的风格。由于诗人所处的年代、人生阅历、写作手法、思想感情各具特色,诗词的风格也形成了各自的风采。比如李白的诗清逸洒脱,苏轼的词豪放豁达,陆游的诗雄浑奔放,杜牧的诗婉约含蓄……第三,要了解一些常见的诗词表现手法。比如于谦的《石灰吟》中的“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作者以石灰作比喻,表达了自己和石灰一样,不怕艰难、不怕牺牲、坚守清白,决心在艰苦的环境中提升自己的高洁情操。诗词往往借助各种艺术手法来抒感,学习时要灵活变通,切不可死记硬背、生搬硬套。

三、熟读背诵,提高自主鉴赏能力

熟读背诵是提高学生诗词鉴赏能力的好办法。学生只有将诗词读熟、读透,才能了然于心,运用时才能信手拈来。另外,背诵时要结合诗人的风格和诗词表达的情感,有节奏、有韵律地诵出来,音调上需有抑扬顿挫。比如读《蒹葭》要用低沉缓慢的调子,表达出诗人追求不到“伊人”时内心的忧伤。但读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时,那种“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气势一定要读出来,表达出作者忧国忧民的博怀,读出诗中的浪漫主义色彩。不同的诗词风格迥异,只有多诵读,才能把握诗词的格调,逐步提高学生鉴赏诗词的能力。

四、开设讲座,拓展学生的鉴赏水平

教材中的诗词篇幅有限,要想获得更多的关于诗词的知识,就需要加强课外积累和阅读拓展。我们可以举办一些诗词鉴赏活动,开设相关的讲座。活动时给学生拟定一个活动主题,并且提供一些参考用书,让学生去图书馆查阅资料或者上网搜集资料,补充学习我国诗词发展的历史,延伸对诗词历史背景知识的学习。开设讲座时可以给学生多讲一些专题内容,如“诗圣”杜甫的诗和杜甫所在的历史时期,与“安史之乱”密切相关。教师可以着重给学生拓展“安史之乱”事件的原因、经过和结果,帮助学生拓宽知识面,加深学生对诗句内容的理解。

篇8

关键词: 古典诗歌鉴赏教学 诵读策略 时间“边角料” 多种方法 家长力量

古诗是我国文学史上最有生命力的瑰宝之一,它讲究音韵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给人以美的享受。这美非读是不能感受得到的。古诗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诵读,它是进入诗境最直接、最感性的方法。古语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形象地说明了读的重要性。在古典诗歌鉴赏教学中,诵读是贯穿始终的,最好让学生拉着腔调、摇头晃脑地来读,出声有感情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在读中直接与古人“对话”。因此,在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由表及里、逐步深入地读诗,以达到感其形、揣其意、悟其情、记其文的目的。

一、利用时间“边角料”,调动学生诵读的积极性

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学生在校的一些时间“边角料”,将诵读融入日常教学生活中,把养成良好的诵读习惯作为激发学生学习古诗兴趣的奠基石。

例如,开展以“锻炼口才、拓展视野、培养能力”为目的的“课前三分钟诗歌朗诵”活动。学生可上网查资料,做简单的课件辅助朗诵。上课时值日生投影幻灯片,就某一主题进行朗诵,或者播放欣赏磁带,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朗诵能力,又扩大了学生的诗歌阅读面,增进了对诗歌的感悟,提高了艺术鉴赏能力。所找资料,大多是学生从网上或图书室查找到的,这样,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教学效果很好。

可以利用每次语文早读,安排十分钟的“诵读古诗”时间,教师组织学生诵读,并做到全程参与,学生全员参与。期间,教师应准时进入教室并对学生的诵读加强指导。

还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开展活泼的诵读活动,可以是各种角度的各类对诗,可以是诗句接龙,可以是对歌竞赛,还可以组织学生欣赏名家朗诵,从多方面陶冶学生,让学生从心里接受古诗朗诵,进而自发朗读古典诗歌,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二、采用多种方法,增强学生诵读的持久性

诵读是古诗学习的基本手段,古诗教学应强调熟读、背诵。背熟了现在不能领会的东西,以后逐步体味出来,这样会终身受益。

1.利用音乐元素

诗歌与音乐相伴而生,就像两朵姊妹花。优美的曲调能创造特定的情境,把学生带进一种特殊的艺术氛围中去,帮助他们加强对诗歌的理解和记忆。因此,教古诗时,我们可以对一些文质皆美的篇目(或名句)进行配乐,让它们插上音乐的翅膀,让学生用歌唱的方式记住诗的内容,领悟诗的意境,进而获得一种强烈的审美愉悦和审美享受。尤其是教师利用一些广为传唱的古诗来让学生学唱,更能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增强诵读的持久性。

如教《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时,可以要求学生听王菲的《但愿人长久》,并在倾听中慢慢学唱,有条件还可以开个“诗歌演唱欣赏会”,让学生从中感受古典诗歌有的韵味。

2.采用多媒体

多媒体进入课堂,不仅可为教师提供直观、形象、高效的教学手段,而且可给学生提供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学习环境,为其学习古诗提供有效途径。在古诗教学中多媒体运用得当,就能创设诗境,引发诗情,在学生与诗歌间搭设一座桥梁,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弥补学生实践的不足,拨动学生情感的心弦,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意识,从而使诵读的持久性大大优于传统教学,较大地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例如,教《采薇》(《诗经》),根据诗意,配上几幅戍边士卒生活的图片和一段关于思乡(可以选用葫芦丝演奏)的音乐,使学生从中了解作者的思路,抓住关键字,用缺字法训练背诵,从易到难,不断减少屏幕出现的字数,最后让学生背诵。这样,学生能在指定的课时内高质量地完成学习任务。

3.变化诵读方式

在古诗教学中,诵读显得尤为重要。但是单一的诵读方式,会让学生陷入厌恶古诗的困境中。我们可以通过教师抑扬顿挫、声情并茂的范读或者名家录音范读,激发学生的朗读愿望,然后通过领读、齐读、轮读、赛读、自由读、配乐读、分组读、个别读等形式多样的诵读,或快或慢,或吟或唱,或接龙或当场试背,都可以,主要是让学生读出诗歌韵味。在诵读中要注意及时多给予表扬和鼓励,让学生的诵读兴趣维持得更久些。

4.凭借想象绘画

古诗的教和学都离不开想象。课要上得有趣,可以抓住古诗“诗中有画”的特点,凭借语言设法将“诗”和“画”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在把握诗意之后展开想象,在头脑中形成画面或用笔记下来,力求把单调的文字符号变成形象生动的画面,在感受语言文字的美的同时,引导学生读想背诵,最终达到记其文的目的。

三、巧借家长的力量,巩固学生诵读的成果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