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供应链风险防范8篇

时间:2023-07-05 15:57:17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供应链风险防范,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供应链风险防范

篇1

【关键词】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

一、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产生原因及其研究意义

由于供应链金融既能有为我国中小企业提供新的融资渠道,又能有效地扩展银行的业务,所以近几年发展迅猛。然而,供应链金融模式的信用风险问题却日益突出。由于中小企业的贷款相对于其资产规模相对较高,而它们又是依托供应链上的核心企业来进行经营,品牌效益不高、企业的管理层水平参差不齐等等外在或内在原因,导致其违约成本低。而且一旦遇到了问题,它们甚至可以关掉原公司,另立新公司来掩盖以前的问题,从而使得违约率较高。因此,研究供应链金融上中小企业的信用风险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本文就从内部和外部两方面来论述对其的防范措施。

二、供应链金融的内部信用风险防范

供应链金融的内部防范主要是指:在商业银行的角度下,其通过完善自身的信用风险评级系统来提高其防范风险的能力。

首先,完善考核交易真实性的制度。银行应对交易双方提供的交易内容、交易目的和交易时间进行核查,并着重研究中小企业融资的申请材料以及双方的购销合同、运输单据、提货单据等,通过确保其待审核材料的真实性来控制交易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道德风险。

其次,完善现有的信用评价体系。银行应针对供应链金融的风险防范问题出台一套完整且行之有效的评价方法、评价指标和评价流程,而以前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融资信用评估主要是审核其财务报表、固定资产以及担保形式,是一种基于数字财务控制的评价模式,对于供应链金融的中小企业信用风险并不适用,因此,在供应链金融模式下,银行在了解供应链金融的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把过去对传统融资的一系列静态,单一,被动的授信模式转变为动态,多渠道,主动的授信模式。

再次,妥善监管和控制中小企业的融资资金。这是整个内部信用风险防范过程中最重要的一步,在供应链金融的模式下,由于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是核心企业的信用担保,因此,很可能会使中小企业在拿到资金后不按照合同约定的范畴来使用融资资金,从而产生逆向选择问题,将供应链金融融资的资金用于投资一些高风险高收益的资本产品,大大增加了中小企业的违约风险,也会使银行产生不必要的损失,因此,银行必须严格监管中小企业融资的用途和去向,而且督促其将资金按照合同来进行使用,并定期核审中小企业的购销合同的真实性,确保资金按照合同的要求执行。

最后,着重提高银行内部风险评级系统人员的专业素质。由于供应链金融涉及了复杂的信用风险评价模型,多变途运作模式,专业化的供应链金融背景,这就要求银行的信用风险评价人员具备相当好的专业素养和足够多的信用风险评价知识,但是目前,我国银行信用风险评价体系的高素质人员储备严重不足,银行应该重视对现有员工的技能培训以及对国外高素质人才的引进,从而加速信用风险评价体系的建立和健全。

三、供应链金融的外部信用风险防范

因为供应链金融上的核心企业是中小企业能获得银行融资的信用担保屏障,而物流企业又是银行监督中小企业能否履行合约的重要渠道,能够为贷款企业提供配送、监管、仓促等一系列服务,并且将服务的信息反馈给银行,降低中小企业违约的风险,所以核心企业和物流企业在整个风险防控过程当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但由于中小企业业务开展以及财政的不透明性,商业银行在监管中小企业的同时还需要加强对供应链上其他主题的交流力度来降低信用风险。

第一,谨慎选择合作的核心企业。因为在供应链模式下,银行是以核心企业的信用进行担保,来对中小企业进行贷款的,所以核心企业的选择就显得尤为重要。如果核心企业是一个行业的垄断企业,则这个供应链上的中小企业就要依靠市场进行交易,相关对象的随机性比较大,供应链的稳定度就会降低,因此垄断企业一般不太适合作为供应链金融模式中核心企业,所以银行应该对供应链金融当中的核心企业进行严格的准入机制,选择稳定、信用度高且与银行合作程度比较高的核心企业展开业务。

第二,加强对物流信息以及物流程序的监控。在中小企业信用度较低的供应链金融当中,银行应该设法和物流公司进行信息共享,加强对物流信息和物流程序的监管,并加强操作和监控的保密性,防止因为内部管理不善导致的信息泄露而发生信用风险。

第三,努力增强对抵押物的风险防范措施。规范抵押物的选取标准已经是商业银行降低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必备措施之一,价格透明、变现简便、质量合格、品质标准是银行选取抵押物的重要准则,并实时监控抵押物的价格变化和品质变化,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第四,完善供应链金融的信息共享机制。针对中小企业提供信息共享平台,审核商业银行、物流公司、信用风险以及核心企业的业务往来,降低信用风险发生的概率。

第五,针对供应链金融模式建立一个完善的数据库。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建立一个可以量化的数据库,来分析中小企业的信用风险,可以使人员分析的感性因素降低很多,从而增加理性分析风险的可靠性。

第六,健全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机制。国家应根据供应链金融上每个不同主体之间义务和责任的不同,建立相关的法律法规规范各自的行为,并监督调控各个主体在供应链金融当中的运行。同时,商业银行在发展供应链金融融资规模过程当中,应该呼吁政府尽可能地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以规避对方因法律漏洞而导致的信用风险。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商业银行 供应链融资 风险

21世纪是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期,但2008年金融危机的扩散和蔓延,我国的企业也受到了严重的冲击,出现了经营困难、贷款融资难的局面,一方面银行自身为了扩大业务范围降低业务风险,另一方面大型核心企业为在供应链中占据优势地位和解决供应链中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供应链融资越来越受到重视。

供应链融资模式发展最早是由银行主体发展而来,目前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等都发展有各自独特的供应链融资模式。供应链融资作为业界和银行越来越重视的一种融资方式,在其不断成熟发展的过程中,也因供应链融资产品特有的特征而存在一定的风险,如何更好认识进而有效防范这些风险成为银行在进行供应链融资业务特别需要注重的问题。

一、供应链融资风险来源

供应链融资产品作为一种新兴的融资方式,具有整个供应链为一个整体,采用结构化融资方案和以日常生产经营为基础这三大特征。商业银行供应链融资模式打破原来以单个企业为对象的融资模式,而是从核心企业入手考虑整个产业链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运营情况,根据产业链各个环节使用资金的不同特点,企业的不同状况,将票据、衍生产品、贷款融资、现金管理、托管、结算等多种产品嵌入到产业链的各个节点,形成产品的集群效应,以核心企业的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为基础,重点关注贸易背景的真实性、交易的连续性等。

供应链融资给商业银行的风险在宏观层面上看是多方面的,如自然环境风险、政策风险、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法律风险、企业文化差异风险、行为风险等等。这些都是会给供应链融资带来风险的重要因素,而在本篇文章中主要阐述因与供应链融资业务模式的特殊性,而给银行带来的风险。

1.专业操作能力低带来风险。供应链融资自成体系,融资产品多样而复杂,专业化程度非常的高,需要具备非常专业和综合素质的业务员才能有效胜任。需要对融资的企业的行业特征、产业链模式、风险表现等要有总体的把握,而在目前商业银行中普遍存在以传统的业务模式操作供应链融资过程中风险的问题,专业操作能力低带给供应链融资根本上的风险。

2.交易合同的真实性带来风险。商业银行在供应链融资模式中,更加关注的是企业现金流的状况,而不是以往的抵押优先,更加关注的不是对单个借款主题的规模、还款能力等各个方面的情况的评估,而是对正比交易与核心企业整个链条进行评估。在这其中,各个上下游企业与核心企业之间交易合同的真实性就成为评估供应链融资风险的关键所在,如双汇集团的“瘦肉精”事件,正是以双汇为核心的企业的上游企业养殖场等企业与核心企业交易时存在欺骗、隐瞒事实,导致“瘦肉精”事件的发生让“双汇发展”股价跌停,一天就蒸发掉市值12.68亿元,产业链条中的一个环节疏忽,带来整个以核心企业为核心的产业链条群的危机,自然而然波及商业银行的融资业务与风险。

3.核心企业的风险传递。供应链融资主要是银行依赖核心企业的信用,向整个供应链提供融资的金融解决方案。而核心企业一般都是较大型的企业,其上下游企业大部分是中小企业,实际上是将核心企业的融资能力转化为上下游中小企业企业的融资能力,提升上下游中小企业的信用级别。在这个过程中,核心企业与其上下游中小企业是信用的捆绑关系。在融资工具向上下游延伸过程中,一旦核心企业信用出现风险,这种风险也必然会随着交易链条扩散到系统 中的上下游中小企业,进而影响供应链金融的整体安全性。

二、供应链融资风险控制

针对以上商业银行在进行供应链融资业务中风险来源的分析,有的放矢,有效的控制其中的风险,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建立信息化电子平台。供应链融资业务要求商业银行业务员具有较高的专业素质,对于商业银行来说,加强从事供应链业务专业人才的专业素质培养,培育一支技术、营销和管理的专业队伍是必不可少的。另一方面建立信息化电子平台也是推进供应链融资业务发展和防范因业务水平欠缺带来风险的关键。银行可以借助信息化电子平台为企业提供买卖双方资信评估、现金流预测、单据管理、代开发票、争议沟通、对账服务等,在办理融资业务的同时,将其管理模式、商务链活动、相关金融服务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高效资金运行链,弥补由于人员专业化不足带来的风险。

2.谨慎选择核心企业。可以说在所有的行业中都存在供应链,都需要供应链企业之间的相互协作,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行业都适合开展供应链融资行业。从选择行业的角度来看,适合选择供应链较长,生产产品较高端的产品的行业,如钢铁行业。在选择到恰当的行业的同时,严格甄别此行业中的核心企业是在确保交易合同准确性的关键点。核心企业的慎重选举,及是很大程度上对上下游企业的保证及交易真实性、可靠性的保证。

3.设计与供应链融资需求相适应的授信管理模式和业务流程。正是由于供应链是基于核心企业信用的捆绑业务,核心企业的风险传递是供应链融资的一大潜在风险。一方面商业银行主动与第三方企业进行合作,使整个供应链的交易过程被第三方有效监控、确保交易合同的真实性。另一方面供应链金融各产品的组合和捆绑销售也是现行供应链融资中有规避风险的有效工具。最后,商业还可以通过业务外包分散风险。如建立物流监管方合作和评估体系,通过合格第三方的仓储、运输和现场监管的专业操作,实施物流监控。

供应链融资作为一项新的、正在发展中的融资模式为商业银行业务提供了竞争优势,但随之而来是供应链融资的特殊性所带来的风险。全面认识并建立一套系统的防范供应链融资风险的体系,才能将供应链融资的风险降到最低程度,才能为商业银行创造最大的收益。

参考文献

[1]刘士宁. 供应链金融的发展现状和风险防范.中国物流与采购,2007.07.

篇3

【关键词】供应链金融;核心企业;无追索买断;成本-风险-收益配比

一、供应链金融中各方的角色定位

(一)核心企业

作为供应链的组织者、管理者和终极受惠者,核心企业是最具有供应链大局观的成员,并存在为供应链整体利益的优化做出主动安排和调整的强激励。由于供应链和渠道链其他成员的绩效直接影响到核心企业本身的绩效,核心企业愿意其他成员融资的便利性和成本节约做出安排,包括直接信用的提供,或以信用介入的方式,对成员向金融机构申请融资提供支持。

(二)银行

随着金融脱媒和利率市场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中小企业业务正在成为银行提升贷款收益水平、加强客户粘性,加快推进转型发展的重要领域。。供应链金融的客户群是多元化的,既包括核心大企业及其战略伙伴,也包括供应链中小企业成员,相关金融服务几乎涵盖了银行所有产品,收益增长点也覆盖了资产业务、负债业务和中间业务。同时,供应链金融提供的多边谈判体制和内在约束机制,有效降低了客户开发、维护成本,提升了客户粘性,降低了客户流失率。

(三)供应链成员企业

由于核心企业在供应链中常常具有压倒性的谈判地位,一旦核心企业选定了供应链金融的服务主办银行,链条中的其他成员企业将被动接受并乐于接受这种安排,依托核心企业与银行协商更加优惠的融资条款,通过参与核心企业与主办银行排他性的结算体系,更加紧密地建立与核心企业的业务协作关系。

二、供应链金融主要业务模式及主要风险

以生产型企业单阶段生产周期的资金需求来看,银行融资的切入点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采购阶段的预付账款融资、生产阶段的存货融资,以及销售阶段的应收账款融资。

(一)应收账款融资

应收账款是无追索的买断方式被广泛采用,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中可以直接借记货币资金,贷记应收账款,可以理解为在给予一定折让的前提下,提前回收应收账款。需要注意的是,企业依据会计准则和自身理解确认的应收账款,可能基于银行对于应收账款确认充分条件而产生不同,导致提供融资的时间差异。

(二)存货融资

存货融资是供应链金融业务开展最为活跃的领域。对于钢铁、有色等大宗物资的融资大都采用静态模式,即要求质押货物特定化。随着业务的迅速发展,汽车、煤炭、钢铁、油品等成为存货融资新兴的主流担保货品。同时,操作模式进一步放松,动态的核定库存方式逐渐占据主流。随着《物权法》对浮动抵押方式的认可,生产线上的半成品、在途物资也逐渐被接受。

(三)预付款融资

预付款融资模式作为存货融资的延伸,也正在被接受,银行、客户及其上游企业的三方协议是最常用的模式。该模式被引入国际贸易中,即所谓的“信用证项下未来货权质押授信”业务。银行还开发出了订单融资、采购融资模式,即在企业收到订单后,预计将通过采购、生产和销售的过程在未来的2-6个月内发生销售回款的前提下,银行就可以提前给予融资。

传统的信贷业务主要考核企业资质、业绩、财务特征和担保方式等,从单一主体经营、财务、市场等角度对企业综合实力、还款能力进行的信用评价。在供应链背景下,链上企业的风险不仅受自身风险因素的影响,同时还受供应链因素的影响。一方面,供应链上核心企业较高的信用水平和增级效用以及真实贸易项下产生的自偿性还款现金来源降低了上下游交易方的信用风险;另一方面,供应链上各环节主体之间环环相扣,相互传递的风险因素又使各企业所面临的环境更加的复杂多变,不仅包括主体自身的信用风险,还涉及到企业所处供应链的整体运营风险、交易对手风险、贸易背景真实性风险、交易资产风险、操作环节风险以及来自于物流监管合作方的风险等。

三、供应链金融业务风险防范策略

(一)加强核心企业和供应链成员企业的准入管理

结合供应链总体运营状况对授信企业的主体准入和交易质量进行整体性的评审。一是加强授信前尽职调查工作。立足供应链金融业务特征,注重对授信主体和交易信息的并重调查,加强对主体承贷能力、经营情况、财务状况及还款能力调查。二是加强核心企业的筛选。核心企业要具有一定的行业地位和相当的经营实力,能够承担起对成员企业信用加保的作用。三是坚持成员企业信用审查要求。重点选择与与核心企业业务关系稳健,各类财务和经营指标良好的成员企业。

(二)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程,切实防范操作风险

对供应链金融审核、签约、核保、放宽的各个流程加强有效控制,制订专门的业务操作指引、建立有效的内控管理制度、健全相应的操作风险管理机制。贷前调查人员应按照模板要求的框架进行信息搜集,降低调查人员自身能力对调查结果的负面影响;与授信主体及其上下游企业之间合同协议签订,印章核实,票据、文书等的传递以及应收类业务项下通知程序的履行等事项,要明确操作职责、操作要点和规范要求;在出账和贷后管理环节,要明确资金支付、质物监控、货款回笼等事项的操作流程、关注风险点和操作步骤要求。

(三)加强对质押品选择和动态监控管理

一是注重对抵质押资产的选择。应选择价值相对稳定、易处置变现、易保存的产品,对质权人提供相关的交易合同、付款凭证、增值税发票等凭证进行严格审查,有效核实质物权属。选择交易对手实力强、资信高,合作关系稳定、履约记录好、交易内容和债权债务关系清晰的应收款,应确保应收账款所依附的基础合同真实有效。二是要审慎选择物流监管方,充分发挥物流监管方“监管者”、“中间者”和“信息中枢”的作用,通过对质押物的监管来实现物流和资金流的无缝对接。

参考文献:

[1]巫刚,姚伊娜.物流金融与期货交割相结合的价值创造[J].物流科技,2007(10).

[2]浦徐进,唐建荣.物流金融服务创新与VMI系统中的风险防范[J].研究与探讨,2007(11).

[3]赵道致,白马鹏.解析基于应收票据管理的NRF-LC物流金融模式[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8(3).

篇4

关键词: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风险防范

1供应链金融的含义

供应链金融大致可以从狭义和广义两个角度来分析,广义的供应链金融是供应链金融资源的整合,由供应链定的金融组织为其提供完善的解决方案。狭义的供应链金融是金融机构为上、下游提供的信贷产品。从金融机构的角度来说,供应链金融是商业银行等特定的金融机构以供应链上的真实贸易为背景,以企业经营的贸易行为产生的确定的未来现金流为直接还款来源,并根据核心企业与相关贸对象的信用水平,为企业提供原材料采购、生产制造以及产品销售环节过程中有针对性的信用增级、担保、融资、风险规避、结算等金融产品与服务。

2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的风险因素分析

2.1政策风险

一方面,供应链融资作为一种新的金融产品,其相关的政策、法律不尽完善。随着供应链金融的不断充实与发展,新的金融信贷产品不断推陈出新,新的信贷产品所涉及的市场与相关领域不断广阔,因此这些新的信贷产品所涉及的领域其法律法规往往存在空白,甚至有些地方存在着一定的矛盾,相关商业银行一旦遇到法律纠纷,通过相关的司法程序维护自己权益就会面临一定的困难,尤其是我国动产浮动抵押的相关法律制度不够完善,动产浮动抵押面临主要抵押财产不特定性,容易产生担保物债权的不稳定。另一方面,供应链金融中应收账款质押登记管理不完善。相关的管理机构对应收账款质押登记的内容撰写缺乏规范性的要求,而这些将导致商业银行在相应债权到期后无法顺利实现自身权利。

2.2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也被称作违约风险,它是指交易对手在合同到期时未能履行其义务而导致损失的风险。信用风险是整个供应链金融中商业银行所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也是商业银行在业务流程中面临的难题与制约供应链金融发展的瓶颈之一。传统信贷业务是对单个企业作为主要考察对象,而供应链金融是通过核心企业作为传导,实现供应链中上下游企业、仓储物流公司、第三方监管和银行多方位、多主体全面参与的有效运营模式。因此,供应链金融主体的多元化也势必造成风险源的多元化、复杂化,而这些风险突出的表现为资金引发的风险与质押货物引发的风险。在资金引发的风险方面,一旦核心企业资金链条无法正常运转,这样风险会迅速波及当前供应链条上的各个主体,给商业银行造成巨大损失,或者融资企业由于自身财务等问题,无法归还信贷资金与利息都会使商业银行遭受损失。在质押物引发风险的方面,由于在供应链金融业务流程中,商业银行对质押物的管理较传统信贷业务有所创新,在整个监管过程中,商业银行只过于依赖第三方监管公司,如果监管公司对质押物处置不当就会导致商业银行遭受风险甚至重大损失。

2.3市场风险

所谓金融市场风险是指由于金融市场环境的变动及不确定性造成市场商品价格大幅变动而给银行带来的风险,主要分为价格风险、汇率风险、利率风险。首先,价格风险是市场上商品价格变动所带来的风险。在供应链金融中,企业商品流通产生的现金流是融资企业归还商业银行的第一还款来源,所以平稳的市场价格是融资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之一,一旦质押物因为市场价格下跌则会导致企业蒙受损失,进而影响商业银行收回信贷资金及利息产生风险。其次,汇率风险是由于汇率波动继而导致商业银行的长期市值和净收益下降的风险,供应链中,如果相关的供应链主体涉及国际结算,汇率则会对融资企业及商业银行造成一定的风险。最后,利率风险是指金融市场利率发生变化对商业银行造成的损失。当前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融资产品在定价方式上仍然采取传统的信贷模式下的固定利率定价方式,如果国家对当前利率进行调整,而商业银行不能根据当前市场利率及时调整其战略计划,那么银行只能承担此期间因利率调整而带来的风险。

2.4操作风险

根据供应链金融的特点来看,其面临的操作风险主要因素有信贷流程不完善、内部因素、外部因素。首先,信贷流程不完善导致的风险,由于供应链融资过程较一般信贷业务流程主体众多且流程复杂,且由于供应链金融发展起步较晚,配套的业务规范、流程制度不完善,因此在操作过程中,信贷经办人员无据可依,进而造成操作失误引发操作风险;其次,内部因素导致的风险。内部因素主要是指供应链金融业务的相关业务人员在业务调查、授信审批以及贷后监管过程中,由于其经验、技能不足或者人为主观原因产生渎职、欺诈等行为而导致的风险;第三,外部因素引发的风险。外部因素主要是自然灾害、战争等不可抗拒的因素。这些风险一旦涉及供应链融资中的相关主体或者是质押物,都会引发资金链断裂,直接或者间接给银行带来风险。

3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风险防控措施

3.1建立严格的准入条件

首先,商业银行在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的伊始要对核心企业进行全方位的审查,挑选效益好、行业前景好且规模大,具有较强影响力的企业作为核心企业,同时对供应链金融内的其他交易主体进行严格筛选。其次,鼓励核心企业对其上下游的交易企业设置奖罚措施,这样有利于商业银行利用核心企业的行业地位约束融资企业,降低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最后,充分利用核心企业给予上下游企业的排他性优惠措施,有利于商业银行实施信用捆绑技术,降低商业银行承受的信用风险。

3.2建立科学的供应链金融风险预警机制

构建科学的供应链风险预警机制可以有效对供应链内可能发生的风险进行预测与防范,发现风险发生的源头,提前对风险源进行处理,降低供应链金融风险发生概率,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供应链金融风险预警机制:首先,建立科学的风险分析机制。科学的风险分析机制能够发挥供应链金融风险信号的检测诊断功能,通过发现供应链金融中的异常信号,应用当代科学的风险诊断技术对其进行分析与判断,对风险的大小与可能带来的不良后果进行评估。风险预警机制的基本办法是将其采集的信号传输给供应链金融预警分析系统,通过各项风险指标与风险预警的判断模型对风险的发展趋势以及可能带来的不良后果进行判断;其次,完善风险预警后相应措施。通过供应链金融预警信号进行分析,根据不同的风险类别对风险进行有效处理,将可能出现的损失降到最小。

3.3加强供应链金融现金流风险管理

供应链金融必须基于真实的贸易背景并以贸易项下利润的实现与结算的控制去引导现金回流至银行的通道,进而保证了银行信贷资金的还款来源。因此信贷资金的专款专用体现了现金流的有效管理,也是保障融资企业还款来源的核心技术之一。首先,流量管理。商业银行对现金的流量管理具体地体现为授信额度与规模。因此,商业银行要重点考察现金流量与授信企业的经营规模与支持性资产的匹配状况,以及供应链网络内各主体的经营能力;其次,流向管理。商业银行要在供应链金融的具体环节通过对回流资金的时间、额度与路径的控制,实现对现金流向的控制;最后,循环周期管理。这种管理方式要在综合行业结算方式、平均销售周期的基础上,计算出一个完成的资金循环时间,从而保证授信企业在供应链内完成资金流与物流的循环。

作者:薛静 单位:中国建设银行公司

参考文献:

[1]杨晏忠.论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的风险防范[J].金融论坛,2007(10).

篇5

一、供应链金融风险的类型

1.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是指因为市场出现意外或者特殊情况,造成企业不能很据预先的方案实现产品的销售,资金回收出现问题,而无法如期还款给商业银行,造成了一定的风险。市场风险出现的主要原因可以分为两种不同的情况,首先是同期的市场上出现了较为新型的替代产品,使得企业的销售方案无法按照计划实施,或者资金回收出现问题,资金链条出现断档的情况。

2.信用风险

中小企业在进行贷款的过程各种,需要一定的信用,而信用缺失则是国内商业银行贷款活动无法实现的主要因素之一,其也是供应链金融风险的主要来源。出现该问题的原因主要是中小企业的管理力度不足、管理效果不佳,技术水平不足,资产较为有限,忽视了信用管理等,其也逐步成为了现代商业银行中针对中小信贷业务发展困难的主要因素。

3.政策风险

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国家会与之俱进的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或者修正、完善原有的规范,实施各种经济政策,其法规及政策的变动也会对供应链的各种活动产生巨大的影响,包括资金的筹集、投资方向或者其他方面的经营活动等,提高了供应链经营环节中的风险隐患,如国家宏观调控中需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 即会制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或者行政措施,为企业的投资起到指导作用,或者约束其各项产业行为,限制其某些活动,保障市场的稳定性及经济发展方向的正确性,而供应链企业原本的投资方向可能会受到政策的限制及管理,或造成一定的损失,因此也会出现较多的风险。

4.信息交流环节风险

供应链是企业自发的联盟,包括数量不等、类型不同的企业,各个企业在经营及管理上均有自己的独特的模式。经济不断发展,供应链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张,机构逐渐的复杂化,其需要进行大量的信息交流与沟通,在该过程中会由于各种因素导致信息沟通的不及时、不畅通,或者信息的传递出现误差,造成操作人员的理解错等,直接影响到商业银行对于企业情况的评估,使得风险增加。

二、风险防范措施

1.审核准入条件

产业链中的相关企业的融资行为需要核心企业为进行担保,而核心企业在经营出现的风险同样会影响到供应链上其他企业,关系到供应链业务整体的稳定性及安全性,因此需要对其进行准入条件的审核。银行需要制定核心企业的准入条件,具体分为以下几点:①对核心企业的经营情况及综合实力进行评估,包括主要经营范围、股权结构、收益情况、税收政策等,根据过去的采购成本或者营销效益设定一定的比例限额,授予其一定的供应链信用额度;②评估核心企业对银行的协助情况,核心企业适口能够凭借其管理客户关系的能力,帮助银行提升供应链金融的违约成本;③核心企业管理各个类型客户的状态 核心企业管理各个类型客户关系的内容是十分丰富,包括其对于供应商及经销商准入及退出管理、排他性有利政策的分析、激励机制及约束规范等。

2.完善操作规范

商业银行在进行贷款之前需要先进行全面的调查。由于该业务在信息方面的要求相较一般企业授信流程更多、更加复杂,银行应先构建专门的专业组、审查模板及相关的指引,调查人员可以根据模板的结构,收集相关信息,避免调查人员的主观因素对信息的真实性有效性造成一定的影响。开展授信业务的过程中,需要在和授信主体或者上下游企业之间签订合同协议的过程及规范更加细化,抓好各项细节工作,包括神恶化印章、各类票据、文书的传达等,明确职责,操作规则及相应规范。在进行出账及贷后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对明确各项操作的要点、要求流程,包括资金支付、质物动态监督、货款回收等,操作人员的行为受到一定的约束,使之能够更加规范,缩小了自由裁量权的范围,减少风险。

3.做好信息化建设

狠抓信息化建设工作,能够保障各种信息交流活动的无偏差,使得供应链金融中各项经营管理活动更加有效的协调,包括物流管理、资金流管理等,音粗需要提高信息管理硬件的资金及人才投入。下拨专门的款项构建相应的信息设备,包括性能良好的电脑,ERP系统平台,引进EDI 等信息处理技术,构建物资与资金数据共享平台,并组织人员进行相关的专业培训,有效的组织其供应链的上下游企业,强化各个企业间的信息交流,使之联系更加紧密,避免信息传递中出现的风险隐患。

4.抵质押物权的选择

抵质押资产是银行授信的物质保障,变现能力直接关系到授信的安全性。银行需要联合专业的资产评估机构、物流企业等,准确的评估抵质押的各类资产,并根据各类资产的特点进行合理的选择。在选择的过程中需要对存货有一定的要求,包括数量足够、质量合格、容易保存、易于流动、货权明确等。针对应收账款的选择,需要注意作为应收账款依托的基础合同的真实性、时效性等。预付款则需要上游企业货源较为充足,具有足够的违约赔偿能力,并考察出现违约后企业对于回购意志及实际的购买能力。

篇6

关键词:供应链金融:动因:模式:风险防范

中图分类号:F8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92(2010)03-0020-04

一、引言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供应链理论日渐流行。供应链是指企业从原材料和零部件采购、运输、加工制造、分销直至把产品运到最终消费者手中的连续过程。这一过程被看作是一个环环相扣的链条,而被形象地称为供应链。这个链条集成了产品设计和开发、原材料和零部件采购、运输、仓储、加工制造和分销等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过程,集中了原材料生产供应商、半成品或零部件加工商、运输商、最终产品生产商和分销商等各类经济活动主体。供应链理论将企业的经营看作是一个价值增值的过程,主张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合作,将竞争战略理论实用化。供应链金融从资金流角度上将供应链节点上的参与主体联系在一起,搭建了新型的战略合作关系。研究金融与供应链企业协同发展之道,既是解决中小企业困境、实现“供应链”共赢的要求,也是金融企业进行业务创新、提升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在此背景下,供应链金融作为一项商业银行的业务创新日益受到市场的关注。

二、供应链金融的出现动因

中小企业作为一种特殊的企业群体,对经济增长贡献具有巨大的作用,但由于其自身规模的限制,融资难已成为中小企业发展普遍存在的一大困境,中小企业在信贷市场处于不利地位,其根源在于中小企业信用的先天性缺陷和先天性规模小,缺乏同大企业相比的信贷融资所必须的信息优势,金融机构的结构调整并不能提升中小企业整体的信用水平,并不能从根本上克服中小企业在信贷市场上的不利地位。著名经济学家克里斯多夫指出,市场上只有供应链而没有企业,真正的竞争不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供应链上的核心企业与众多中小企业都愿意通过合作和协同运营,来实现供应链系统的成本的最小化和价值增值的最大化。因此。中小企业信用缺陷的途径不能单纯从其内部治理结构人手,还应从供应链上中小企业与大企业的分工合作体系上,从大企业在信贷市场的信息优势来弥补中小企业信用缺位,提升中小企业的信用水平和信贷能力。基于解决这种企业与银行之间的矛盾的客观要求,供应链金融应运而生。

由此可见,要解决这些企业融资难问题不能仅仅停留在单个主体上找原因,应从整条供应链出发来寻找中小企业融资的新途径。1999年深圳发展银行个别分行在当地开展业务时进行了供应链金融的探索与尝试。在2003年,深圳发展银行在业内率先提出了“1+N”的融资模式,“1+N”中的1是指供应链中的核心企业,一般都是大型高端企业,构成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安全港”:N是指核心企业上下游的供应链成员企业,即利用供应链产业集群的伴生网络关系,将核心企业的信用引入对其上下游的授信服务之中,并开展面向供应链成员企业的批发性营销。2005年,深圳发展银行又提出“供应链金融”这个品牌产品,所谓“供应链金融”是指在对供应链内部的交易结构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运用自偿性贸易融资的信贷模式,并引入核心企业、物流监管公司、资金流导引工具等新的风险控制变量,对供应链的不同节点提供封闭的授信支持及其他结算、理财等综合金融服务。通俗地说,就是银行通过借助与中小企业有合作关系的供应链中核心企业的信用或者以两者之间的业务合同为担保,同时,依靠第三方物流企业等的参与来共同分担贷款风险,帮助银行控制中小企业的贷款去向,保证贷款资金的安全,有效地控制银行的贷款风险。从而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同时,通过这样的金融支持,银行加强了其与企业的合作关系,拥有了相应稳定的企业客户,经营风险随之降低,经营效益获得提高。

因此,可以说,供应链金融是在物流金融基础上的创新,它在物流金融基础上将融资从商品销售阶段延伸到采购和生产阶段。供应链融资模式在一定的程度上有助于缓解与核心企业打交道的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这种融资模式可以让核心企业进一步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增强市场竞争力;可以解决上下游中小企业的资金周转问题,提高其谈判地位:可以让第三方物流企业争取到客户资源、拓展服务范围,最终提升物流企业的服务质量和效率,同时,还能让商业银行扩大中间业务收入来源、稳定结算性存款。可见它让多方参与者都获得利益最大化。并形成了信誉链。

三、供应链金融运作模式

结合中小企业运营管理周期的特点,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相应有动产质押融资模式、应收账款融资模式、保兑仓融资模式三种。

(一)动产质押融资模式

动产质押是商业银行以借款人的自有货物作为质押物,向借款人发放授信贷款的业务。该模式主要是以动产质押贷款的方式,将中小企业的存货、仓单、商品合格证等动产质押给银行而取得贷款。动产质押模式将“死”物资或权利凭证向“活”的资产转换,加速动产的流动,缓解了中小企业的现金流短缺的压力,解决中小企业流动资金的不足,提高中小企业的运营能力。

(二)应收账款融资模式

应收账款融资模式,是指以中小企业对供应链上核心大企业的应收账款单据凭证作为质押担保物,向商业银行申请期限不超过应收账款账龄的短期贷款,由银行为处于供应链上游的中小企业提供融资的方式。简单的说,就是以未到期的应收账款向金融机构办理融资的行为。在该模式中,作为债务企业的核心大企业,由于具有较好的资信实力,并且与银行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信贷关系,因而在为中小企业融资的过程中起着反担保的作用,一旦中小企业无法偿还贷款。其也要承担相应的偿还责任。

(三)保兑仓融资模式

保兑仓融资模式,也称为“厂商银”业务,是基于上下游和商品提货权的一种供应链金融业务,该业务主要是通过生产商、经销商、仓库和银行的四方签署合作协议而开展的特定业务模式,银行承兑汇票是该模式下的主要产品和金融工具。这种业务模式,实现了融资企业的杠杆采购和供应商的批量销售,为处于供应链结点上的中小企业提供融资便利,有效解决了其全额购货的资金困境,使银行贷款的风险大为降低。

融资模式有区别于传统融资方式是供应链金融的显著特点。供应链金融对中小企业融资准入评价。不是孤立地对单个企业的财务状况和信用风险的进行评估,重点是在于它对整个供应链的重要性、地位的研究,以及与核心企业既往的交易记录。供应链金融也区别于传统的固定资产抵押贷款,它充分利用供应链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动产或权利作为担保,

即主要是基于商品交易中的存货、预付款、应收账款等资产的融资,并将核心企业的良好信用能力延伸到供应链上下游中小企业:此外其还强调授信还款来源的自偿性,即把销售收入直接用于偿还授信;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不仅引入了核心企业的信用,进行信用捆绑,而且也引入了物流企业的合作,承担监管货物的责任。其具体与传统融资方式的区别见下表所示。

四、供应链金融存在的风险及其防范

目前,供应链金融尽管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中小企业受信中的道德风险。但是,由于供应链融资中的中小企业自身抗市场风险能力较弱,且供应链金融参与者众多,而且可能涉及不同的产业、技术领域,其运作存在的一些潜在风险不容忽视。

一是供应链自身风险。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由于参与者众多而内生的混乱和不确定因素,供应链由于参与者众多,受到诸多内外因素的影响,混乱和不确定成为市场的主要特征,需求波动加剧,产品与技术的生命周期明显缩短,引入竞争性产品使生命周期更加难以预测,受到销售促进、季节性刺激和再订货数量等因素的影响,供应链易产生大量的混乱。另一方面是供应链风险的自发扩散。由于供应链金融的信用基础是基于供应链整体管理程度和核心企业的管理与信用实力,因此,随着融资工具向上下游延伸,风险也会相应扩散,如果供应链上某一成员出现了融资方面的问题,其影响会迅速地蔓延到整条供应链,而核心企业作为供应链的最大受益者一定会受到最大的影响,

二是运营风险。由于供应链融资要提供多样化服务,而且客户的需要也不尽相同。因此,银行需要根据不同客户的具体信息来量身定做金融服务。同时企业各部门考虑重点不同,也会给银行的工作带来各种阻碍,特别是在供应链融资和服务过程中,企业销售部门希望能增加销量,决策部门则要求保证现金流周转速度,资金管理部门则希望能保证安全性。这就要求银行要能提供更加灵活的产品和服务,在扩大供应链金融运营范围,提供各种服务过程中自然放大了各种风险隐患。

三是企业信用风险。针对银行信用风险及企业的诚信往往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中小企业在采购、生产、销售数据等方面,可能对银行采取虚假或不实信息的行为,使银行无法获得真实数据,难以有效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无法降低资金的使用风险:供应链金融的主办或开户银行可能无法独立完成对供应链所有企业相关数据的调查和分析,也就难以利用自身的专业优势对企业的行业发展前景作出全面、准确的判断,从而不能准确了解供应链的整体情况,这将使其无法根据供应链成员的决策和经营,调整相应的信用贷款或服务方案。

因此,在大力发展供应链金融业务时,应注意做好以下风险防范工作:

一是加强供应链金融的风险管理。供应链金融主办银行要时刻关注供应链运作情况,掌握供应链企业的内部薄弱点,观测外部环境的发展趋势。同时要建立一整套预警评价指标体系,当其中一项以上的指标偏离正常水平并超过临界值时必须发出预警信号,减少意外并维持连贯性的资金周转,增加资金运作弹性,确保目标供应链良好有效的循环。同时,银行根据自身管理需要,建立信用模型和数据库,对供应链的各方之间的相互关系设置信用值,进行评级、授信、物流资质考评和关联客户相互监管等管理方法,变过去的静态评估为动态评估。

二是选择基础条件较好的企业链群。对供应链成员企业要不断优选,重点在钢铁、汽车、石化、电力、电信等产业链比较完备、行业秩序良好、与银行合作程度较高的若干行业进行优选。要通过调阅财务报表、查看过去的交易记录和电话调查等多种手段,帮助核心企业制度性地评估供应链成员企业。要引导核心企业在选择成员企业的过程中,将信用度的评价作为一项重要标准,对各加盟企业进行严格筛选,对潜在的不良成员要及时予以淘汰,保证企业供应链及供应链金融的和谐发展。

三是以核心企业为中心提供优质服务。在产品和服务方案设计中要从核心企业人手,借助核心企业向外辐射,贯穿整个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如对上游的原料供货商重点开拓应收账款质押融资、保理等产品,对下游的经销商着重提供动产和仓单质押等产品,编织供应链融资网络。体现“横到边、竖到底”的纵深服务。要结合产品创新提供个性化服务,从客户需求出发。积极研发服务新品,提供管理、营销、现金管理、重组企业供应链、供应链融资等一系列的创新服务,最大程度地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

四是建立供应链建设保障机制。要对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进行封闭运行。供应链金融要选择一个强大有实力的物流公司并与之合作,物流公司可为供应链提供信息、仓储和物流等服务,帮助银行监控物流和企业动产,达到银行控制货权的目的。企业的应收款指定账户开在银行,付款企业配合银行将采购款汇入指定账户。银行在给整个供应链融资和服务的过程中也会掌握整个供应链企业的经营信息,减少企业与银行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此外,可以通过订立各项契约维系平等利益主体之间合作关系,为供应链运营提供强制性的实施规则。同时将企业间原有的关联交易外化为契约交易,尽量避免摩擦,提高供应链的运营效率。

篇7

供应链金融服务是银行专门针对产业供应链设计的,它一方面优化银行业务结构、改善银行盈利模式、提升银行竞争力,另一方面顺畅企业资金流、增强供应链整理竞争力。

与国外商业银行发展差距

尽管供应链金融是商业银行发展的热门话题,但是该业务在西方商业银行已经发展了三十多年,国内商业银行对供应链金融的客户丁文、营销策略和风险管理缺乏足够的经验,呈现粗放式管理方式,与发达国家商业银行存在很大差距。西方供应链金融业务已经趋向成熟,借鉴西方发展经验,有利于我国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业务加速发展。

一、授信主体

西方银行将核心企业作为授信主体,对下游中小企业建立一对一的关系。而国内商业银行供应链融资业务则集中下游中小企业中。在国内业务中,银行关注整个供应链风险,如果下游中小企业不符合授信标准,便依托于信誉较好的大企业,也可以进行融资。供应链融资的授信是基于整个供应链和核心企业管理和实力,这就意味着一旦供应链上某个成员出现问题,风险会随着融资工具向上下游扩散。核心企业作为供应链的最大受益者会收到最大的影响。因此,供应链金融对自身资金管理和综合管理具有很大的考验。

二、信用体系与信息管理

中国目前并没有一个完整的信用体系,供应链成员之间和银行之间没有可靠的信用保证。国内很多企业没有建立完善的信用和资金刮泥体系,商业银行也没有建立有效的中小企业信用评价体系和准入标准,也就无法了解供应链整体情况,增加了银行授信风险。银行在于大客户交易中往往处于被动地位,银行所接受的信用评价信息往往来自于授信企业,缺乏真实性,很难客观准确对企业的信用进行分析和判断。

三、同业竞争

由于国内各商业银行市场定位、渠道建设、产品设计和客户偏好方面基本相同。银行间只能采用低价战,造成授信风险增加。通常变现为多头授信,即多家银行向统一客户授信,导致授信扩张。除此之外还会引发授信过度,银行用非承诺性贷款授信争夺优质客户,造成授信过度。

四、流动资产评估体系

商业银行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需要与物流公司合作,将流动资产作为抵押物,但是流动资产评估体系尚未建立,各种评估方法和标准不一致,造成融资风险升高。而国内动产担保法律不健全;监管部门对供应链金融风险特征、信贷技术以及核心价值的了解有限;缺乏供应链金融相关规范、引导和监督导致供应链金融操作和风险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五、信息技术和电子商务发展

供应链金融具有较高的操作成本,而运用信息技术可以有效地降低应用程度和操作成本。运用电子商务手段有助于增强贸易背景可视度、降低交易成本,但国内商业银行并没有意识到供应链金融与电子商业平台有有机结合的益处,带来贸易环节和融资环节的额外割裂成本。

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发展趋势

一、加强供应链金融品牌宣传力度

深圳发展银行作为国内最早系统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商业银行,在实践和理论领域一直遥遥领先于其他银行。而工商银行、中信银行、华夏银行交通银行等都在探寻独特的供应链金融发展道路,竞争尤为激烈,建立自己独有的品牌口碑是抢占供应链金融市场的关键之处。

二、优化供应链金融操作平台

商业银行的业务组织架构总前台负责拓展业务,通过分析宏观市场环境和内部资源的情况制定业务发展策略,后台职能是业务交易、渠道管理、战略管理等职能。从实践上看,在国内银行当前的技术手段层次和管理结构背景下,在地区或城市分行层次设置供应链金融集中操作后台,是供应链金融业务操作环节可以选择的解决方案之一。分行层次的集约化操作,可以避免支行重复劳动,取得操作规模经济。同时,分行的统一操作后台,有利于对新的操作政策及时、准确执行,避免政策传导的时滞和疏漏。

三、设计适当的业务流程

商业银行应当建立健全的业务流程,采用第三方监控可以确保合同的真实性,有效地规避操作风险,同时还可以利用外包服务,将风险评估环节移交给第三方操作,提高风险控制有效性。很多商业银行一经采用委托第三方物流监管的方式,提高物流监管有效性,保证货物总价高于银行授信所要求的最低价值,降低风险。还有一些商业银行与相关机构合作,如电子商务平台、政府扶持小企业担保部门,建立风险补偿金,一旦自己不能按期收回,可先用风险补偿金垫付,同时进行追偿。

四、加强从业人员培训

供应链金融具有知识面广、技术性强、操作复杂等特点,要求从业人员不仅要具备全面的业务知识,还需要了解供应链业务行业相关知识。因此银行应不断提高供应链金融业务人员综合素质,运用更多思想素质好,业务技能搞得优秀员工,为企业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同时银行还应建立法律知识强、业务也只是广的专业风险控制团队,设立动产和质押物监管部门,并制定应急方案,将供应链金融业务风险降低到最低。

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风险防控

一、审慎选择合作企业

我国正处于供应链金融发展起步阶段,在国际供应链管理中处于主导和核心地位的企业并不多。鉴于供应链金融对于我国商业银行来说还属于新兴业务,应采用稳步推进的原则,选择生产经营稳定、与商业银行合作程度较高的产业链群,除此之外,商业银行还应选择具备一定规模,在行业中具有较高商业信誉和影响力的核心企业,通过查阅财务报表、查看以往交易记录等手段帮助核心企业制度性地评估供应链成员企业,保证供应链及供应链金融的有效发展。

二、优化服务方案

商业银行在对实施供应链金融业务时应利用流程再造提高服务效率。尤其应针对中小企业业务流程设计改造。中小企业融资去求额度小,频率高,需求速度快与商业银行传统信贷审批制度不相符,因此需要适度放宽审批权限,简化程序提高审批质量和效率。加强准入管理。从产品办理条件、资金使用条件及客户信用等级等方面加强准入管理,严格准入条件落实。加强产品搭配,设计搭配降低供应链融资风险。避免重复融资,在为核心企业上游供货商或下游分销商发放单笔供应链融资产品过程中,应与牵头行及时联系,避免不同分行对同意交易重复融资。

三、加强信息沟通及风险预警

各分行应定期进行信息沟通,规范风险预警流程。重点加强对物流、自己留和单据流通的跟踪监控、加强对供应链上的各家企业的监测分析,建立加速反应机制。定期对供应链上各企业的生产经营、产品销售情况、财务状况进行分析,监控授信额度的使用情况,一旦出现不利于融资安全的情况,应及时要求企业追加保证金、补充担保或暂停办理新业务等措施控制风险。

四、建立法律检查和应急反应机制

银行和客户应明确各方的权利和义务,由于供应链融资业务涉及多方主体,质押物在各主体之间的流动,很可能产生所有权纠纷,加上业务开展时间短,目前并没有可靠地法律条例约束业务操作,也没有行业稳健依据,在业务开展过程中,各方主体应尽可能完善相关法律合同文本,将法律风险降到最低。

篇8

关键词:社会信用;供应链;违约风险;防范

在供应链环境下,供应链企业依然具有相对独立的经济利益,它们之间形成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实际上是在供应链的各节点企业间形成的一定时期内信息共享、共担风险、共同获利的一种协议关系。完整、高效的履约是交易成本降低、供应链优势发挥的前提和保证。它有利于减少环境的不确定性,在使交易的空间范围、频率扩大的同时确保交易对象相对稳定,并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和文化,从而有利于克服机会主义。交易成本的降低又促进了供应链网络的形成与完善,既克服了大企业等级森严的层级组织形式的弊端,又避免了完全通过市场交易的信息搜索成本和履行契约的高额执行成本。

但供应链和节点企业的目标冲突、协议设计不当或内容不完善、信息沟通不畅、利益分配不均和机会主义等原因都可以导致违约行为的产生。供应链企业违约的危害是极大的,直接的结果是各供应链成员的努力投入不高,供应链成员企业的士气不高,每个成员企业都抱有“搭便车”的心理――只要其他企业努力了,自身的收益也会增加。最终将导致供应链合作伙伴之间产生合作危机,甚至合作中断。因此,对契约的履行就成了供应链的

“生存保障”,解决了违约风险问题,不仅使成员企业受益,也使整个供应链的社会福利得到提高。即信用问题成为制约其正常运作的主要障碍。

一、基于社会信用制度的供应链违约风险防范

供应链中的供应、采购、承运、产品质量检验、资金结算等业务活动既是合作各方履约的过程也是彼此兑现各自信用的过程,因此供应链组织中任何契约的执行都需要社会信用制度保驾护航。同时,健全的社会信用制度将影响、改变企业的信用行为选择,使其确立正确的行为导向,即基于供应链合作伙伴的长期战略目标来调整自身的行为以实现合作竞争的多赢局面和持续的帕累托改进,而不是尔虞我诈的零和博弈。

社会信用制度主要通过激励惩罚机制影响企业的信用行为选择。对于目前我国大部分企业都存在信用危机的情形下,利用更广泛的、具有社会影响力的社会信用制度更显得迫切。下面分别从微观层面和宏观层面对此进行分析。

(一)从微观层面,基于市场载体的社会信用制度作用分析

现代市场经济本质是信用经济,企业信用对企业很重要。企业通过一贯的履约表现,使得社会对其信用形成了共识,就对企业建立起了信任。如果企业拥有很高的信用它将在很多方面获得“额外收益”;否则,将给企业带来严重的损失。社会信用体系从以下方面影响供应链企业的信用行为选择:

1、生产经营方面。社会信用环境通过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施加影响,促进企业履行承诺,提高自身的信用。如果企业信用缺失,将使信用作为支付手段的功能被削弱,降低资金的使用效率,制约对各类生产要素的有效配置,导致企业经营成本增加,企业经营绩效下降。比如,对供应链企业商业往来而言,企业的付款记录不好,供货商将要求提高现金结算的比例,从而增加企业的资金需求,增大企业大的经营成本。

2、交易成本方面。经济学家威廉姆形象地把交易成本比喻为经济世界中的“摩擦力”。与之相比,根据决策理论,企业通过一贯的履约表现,获得社会对它的信用共识,社会进而能够增进供应链企业间的信任关系,而信用恰如交易活动的“剂”,其在经济行为中的运用与发挥,可使交易行为更具确定性和周期性,使交易过程顺畅,减少风险防范费用,从而,减少交易活动的“摩擦力”,即降低交易成本(康芒斯,1997)。在现代经济中,交易成本是企业经济成本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只要尽可能降低经济活动中的交易成本,就能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从这个意义上讲,信用是企业的无形资产。

(二)从宏观层面,基于监督机构的社会信用制度作用分析

通过市场载体,社会信用制度可以影响供应链企业的信用行为选择。但由于市场的自身局限性,会产生市场失灵,因此还需通过“监管方”来充分发挥社会信用制度对企业信用行为的影响作用。

在存在监管的情况下,如政府机构通过制定法律、法规对交易中的违约行为进行严厉的惩罚,推动提高信用信息的质量和传播速度,增加违约行为的成本,发挥“第三方”的监督、约束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市场交易人将视监管力度的大小而相应的改变其行为选择模式。在市场博弈中,“监管方”的存在将改变企业行为的约束规则,它们的收益预期也会随之改变,从而会使追求效用最大化的个体行为选择发生变化,进而影响它们的信用行为选择。

在强有力的社会信用制度的“监督”下,交易双方自我道德约束行为形成的一系列规则就会成为交易双方相互博弈中的“可置信威胁”,对交易者的机会主义行为形成有效约束。一方面,如果企业在相关监督部门看来信用记录不好,企业将被当作重点监控对象,从而增加企业的经营成本;如果企业的不良信用记录进一步被主管部门公开披露,企业的经营环境将大大恶化。另一方面,在多次重复博弈交易过程中,企业可以通过诚实履约来表达自己的诚意,树立自己的声誉,减少道德风险,降低交易成本,从而以较低的边际成本获得较高的边际收益。这样,监督机构的监督不仅增加了企业的违约成本,而且提高了守信的收益。通过上述对企业违约行为的“成本-收益”分析可知,这将促使企业自觉履行契约,拒绝欺诈的信用模式,进而提高供应链运作的效率。由此,社会信用制度对企业的信用行为产生了强大的约束作用。

二、强化我国社会信用制度的思考

(一)我国信用制度发展及现状

虽然我国自古以来就有大量的关于“信用”的古训和格言,并且很早就出现了合同,但实际上,正如众多学者所指出:我国是个低信任度的国家,信任结构没有超越血缘宗法关系,没有把基本的认同和信任扩展到陌生人。

当前,我国处于经济转轨时期,法制不健全、政策具有多变性、社会道德秩序失衡和严重的信息不对称等,加剧了信用缺失的状况。在商品交易领域,假冒伪劣屡禁不绝,合同履约率低,我国社会普遍存在的信用危机大大增加了社会成本。据专家分析:我国市场交易中由于信用缺失,使得无效成本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至少为10-20%,已成为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障碍。

(二)我国现有信用制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目前在我国,市场参与者不守规则和无信经营导致社会信用缺失,市场经济秩序处于混乱状况;与现代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规范的社会信用体系还没有建立;市场本身对信用的需求十分迫切和强烈,但信用制度的自发供给却常常低于社会需求的最优水平;致使社会信用制度没有充分其对信用行为的激励惩罚功能。

1、信用缺失问题严重。人们信用意识淡薄,失信行为普遍存在,主要表现在:企业间信用关系扭曲,相互之间存在大量的、长期不能缓解的债务拖欠。目前,我国每年订立的经济合同大约有40亿份左右,但合同的履约率仅为60%左右(吴晶妹,2001)。

2、信用制度自发供给低于社会需求的最优水平。信用制度的供给者和需求者不可能像一般产品那样发生分离,即它的供给方和需求方是不可分离的,表现出显著的自己需求自己供给的特征。在制度的供给中会碰到外部效果和“搭便车”问题,影响了社会信用的自动供给机制。当信用制度供给不足时,就会出现普遍失信现象,阻滞经济发展,这时社会就会呼吁信用制度的出台。

(三)改进社会信用制度的对策

1、健全信用法律制度,规范市场行为。社会信用水平与法律的完善程度是高度相关的,因此人们常将国家信用管理体系运转良好和市场信用交易健康增长的国家称为“征信国家”。要形成一个良好的市场信用体系,其关键是要建立一套使守信者得益、失信者付出代价的制约机制,保证契约双方的权利不受侵害。因为信用关系的确立,是建立在信用主体合法、交易内容合法、交易程序合法的基础上,并使信用关系符合法律的规范性、统一性、稳定性和强制性等特点。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构建我国企业信用体系必须立法先行,尽快形成较为完整的信用法律体系。

2、加强市场经济信用文化的建设,培育社会诚信意识。企业信用水平的提高,固然需要必要的制度安排和法律法规作保障,但是信用的基础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为社会主体之间的诚信理念,企业信用关系需靠信用道德规范来维持。诚实守信是信用道德的基本准则。这就需要建立信用道德评价和约束机制,使企业自觉形成一种“守合同、重信用”的社会风气,造成“诚实守信”、“履约践诺”的良好氛围,打造一个良好的信用意识环境。政府要营造公平、公正、公开的市场竞争环境,努力打造信用优势环境。运用各种舆论工具和宣传教育方式,有针对性地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大规模的、持久的宣传教育活动,大力弘扬信用文化、健全社会信用教育体系,普及信用知识,强化信用意识,让全社会都认识到守信的重要性及失信的危害性。应让所有企业认识到将信用作为一种资源对企业长远发展的战略意义。通过树立良好的商业道德和信用意识,使全民的思想观念转变到市场经济要求的信用准则上来,非常珍惜已有信用,并努力创造新的信用。

3、整合社会资源,建立一个开放的全国性信用信息平台,增强市场透明度。在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企业、个人信用属于公共信息资源,市场交易者可以顺利获取所需资料,为交易决策提供必要参考,以减少交易风险。因此,我国应建立全面、完整的征信信息数据库资源,使它成为一个高效的信息传递机制。这不仅是资信评估机构生存和发展的关键,也是发挥社会监督作用,打击和抵制失信行为,推动信用制度建立的重要保障。从目前信用状况看,我国应采取政府行为保证信用建设和管理所需的高新技术、资金供给,建立起完整的国家信用制度,以国家的强制性保证其执行。

4、完善企业信用行为奖惩机制。激励与惩罚制度是企业信用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目前我国企业信用奖惩机制十分薄弱,以主使守信者未得到有效的保护,失信者未得到严厉的制裁。因此,建立和健全我国企业信用奖惩机制,就成为当务之急。激励制度就是对信用良好的企业在银行授信和商务活动中给予优先和优惠。失信惩罚制度则不仅限一般的行政处罚,更应体现对企业信誉评定的影响、道德的谴责和生存发展的制约等方面。其具体思路是:建立合理的惩罚尺度,以对不同程度的失信行为施以相应的处罚;建立快速收集有关失信行为的信息或举报机制;根据失信行为的严重程度,将企业的不良信用按照时间长短不同记录于各相关数据库;建立被惩罚人申诉制度。特别要制定、推行“失信成本”高于“守信成本”的惩治制度,只有增大失信的法律成本和交易成本,让失信者从失信中不仅无利可图,而且血本无归,才是真正解决问题的关键。同时要增加市场透明度,让失信者暴露在阳光之下,可以强化信息披露制,建立信用公示制度,来制止企业造假售假等违规经营行为。

参考文献:

1、Richard J A..Conditions for Asymmetric Information Solutions when Alliances Provide Acquisition Options and Due Dilegence[J].Journal of Economics,2004(3).

2、罗先进,许艳平.企业信用抉择分析[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6(3).

3、王琴梅.转型期信用机制断裂及再造设计[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6(1).

4、张维迎.企业失信行为研究[A].产权、政府与信誉[M].上海三联书店,2001.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