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简述土木工程的内涵8篇

时间:2023-07-05 15:57:11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简述土木工程的内涵,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简述土木工程的内涵

篇1

关键词:工程测量 教学 工程意识

中图分类号:P2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01(c)-0172-02

工程意识一般是指工程建设人员在工程建设实践中形成的完成工程的能力和素质,是对工程的更深入的理解和对工程行为更本质的认识和思维方式。工程意识具有可持续性和可增长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到了要在现有教育体系中融入工程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等环节,为工程意识培养走进课堂指明了方向。很多学者也进行了这方面的研究和探索、王贵和[1]等认为工程意识应该包括:创新意识、实践意识、竞争意识、管理意识等。宋涛[2]等认为现代工程意识的内涵不仅包括科学意识、经济意识、环境意识和文化意识,而且包括系统决策意识。也有学者对工程意识在高等教育中的培养工作进行了研究[3],这些研究视野较为宏观,并且也各具特色。但实际上工程意识的培养和锻炼从学生接触专业课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因此,具体到某一门课程,应该如何结合课程自身的特点和规律,来进行工程意识的挖掘和培养,目前的研究还显不足。文章结合土木类基础必修课中工程测量课程,展开了基于课程的工程意识培养的教学实践活动。下面就在该课程中工程意识的几个子项培养点,及其在教学环节设计上的几点体会进行简述

1 工程责任意识的培养

如何在工程测量课程中进行工程责任意识的培养呢。首先责任意识最初表现为对自己和他人负责,然后上升到为集体负责,这样逐渐扩展到为社会负责。教师把责任意识融入到工程测量课程中各个部分的测量实际案例中进行讲述。让学生认识到测量工作的超前性,以及测量工作如果出现失误对于工程的危害,这些思想层面的案例教学要在平时的授课过程中与授课内容相结合并且展开。既要讲授成功方面的案例,比如国家的航天及卫星测控,高层建筑及跨海大桥施工中的成功测量和精度保证等;也要加入失误方面的案例,比如土木工程中轴线位置偏差导致的砌筑返工等。从正反两方面逐渐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测量责任的教育。从测量误差的传播规律引申出小的测量误差会产生大的工程事故,使W生能够对案例的内容感觉离得很近,体会到测量中的一毫一秒,都是工程责任意识的体现,逐步树立工程责任意识和负责的态度。

2 强制性标准意识

在工程项目建设中,有很多国家和行业的相关强制性标准,对这些标准的熟悉和掌握,是达到建设目标的根本保障,这种严格执行标准的意识也要在平时一点一滴地培养。测量工作中的强制性标准就是各项测量任务中的观测限差值,以及线路成果的误差容许值等,如果超出这些限值,是需要进行返工重测的。以往学生的实验与实习环节,主要是以学生练习为主,并没有完全按照限差要求,学生达到会操作熟悉流程就可以了。但是从工程意识培养的角度,教师们调整了相关的做法,返工重测成为必不可少的环节。在相关的实验和实习中严格要求成果的正确率,不容许有丝毫的超限及修改编造等行为。刚开始学生表现极其不适应,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磨练和体会,大多数学生能够开始自觉遵守测量的限差要求。因为他们也发现了,如果前阶段的测量误差超限,后阶段的测量超限的可能性极大,最终还是要返工,还不如一开始就按照限差要求把工作做好。通过这种严格的实战化的要求,强制性标准意识得到了较好的训练。

3 工程合作意识的培养

工程建设是系统而复杂的,需要多个专业的工程技术与管理人员相互配合才能完成,是基于工作的一种典型的团队合作关系。我们从工程测量课程自身的特点,有意识地针对学生的工程合作意识进行了培养设计。在测量实习中要求同学之间相互轮换各个测量操作岗位,既要保证小组任务的完成,又能使每个同学都得到锻炼,在轮换中使学生体验到了每个角色与其他角色的互动关系,也对自己的配合程度有了及时的反馈,经过几轮的磨合,各小组成员的团队协作逐渐成熟,最后的测量速度也逐渐加快。对于各小组中出现的矛盾和不和谐,要求学生以自主解决为主,如果反映到老师这解决,首先小组成绩统一降一等,采用这种办法后,再没有出现过学生互相告状的情况。

4 吃苦耐劳意识的培养

承担具体的工程建设任务,必须要在户外进行,这对于在优美安静的校园学习的学生来讲,感觉相对比较遥远。为此,我们在测量实习环节,有意识地加强了学生吃苦耐劳意识的培养和锻炼。在实习期间,测量室外作业需要携带测绘仪器,携带相关资料书籍,并要进行不同的测绘工作,同时还要保证这些设备和携带物品的安全,是典型的费体力又耗脑力的工作。我们要求学生取消以往的8 h上课的观念,以测量任务为导向,在清晨就需要外出观测,因为早上人员较少,利于测量工作的实施。白天还要忍受风吹日晒,并要保证测区环境的整洁。这些都比较符合工程现场的实际情况,许多同学两周下来,都出现了皮肤晒黑、体重减轻的现象,虽然感觉有些苦,但是也体会到了实践的乐趣。

5 结语

当然除了上面这几点,还可以挖掘出其他的工程意识训练条目,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通过上述工程意识的培养,该校学生在学完工程测量课程后,参加了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与国家地理信息局培训部门共同举行的的中级测量工考试,很多同学获得了相关资格证书。同时在吉林省测绘技能竞赛中多次获得优异成绩。很多毕业生的回馈信息反映,正是这些优良的工程意识品质,使他们在工作中脱颖而出,很快就成为了业务骨干。这些成绩的取得都是与工程意识的培养密不可分的。

参考文献

[1] 王贵和,吕建国.工科大学生工程意识的内涵与培养途径[J].中国地质教育,2006(4):62-64.

篇2

关键词 桥梁工程师 研究生 培养方案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Bridge Engineering Course Group Excellence Engineer

Postgraduate Training Program Reform

WU Xun, ZHANG Zhichao

(Bridge Department, Tongji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92)

Abstract Curriculum system and teaching content reform is critical to the successful conduct of an outstanding engineer training must be completed and challenging critical work. Tongji Bridge Engineering Group lessons according to the "excellent engineer training program", in-depth research university postgraduate training program, and then carries out the reform of curriculum system and teaching content of bridge engineering graduate.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excellent engineer training program, and then according to the practice of Bridge Engineering, Tongji University graduate training, training program focused on reform, and look forward to this research can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bridge engineering education reform, for outstanding engineers successfully cultured to lay the foundation.

Key words bridge engineer; postgraduate; training program

1 卓越工程师培养与课程体系简述

大学课程体系是指大学根据本校制定的人才培养目标而设计和构建的由既各自独立又相互关联的一组课程所构成的有机整体。课程体系是大学人才培养的主要载体,是大学教育理念付诸实践和人才培养目标得以实现的桥梁。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对培养对象在知识、能力和素质方面提出的理想预期,而课程体系则决定了培养对象所能具有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决定了教育理想能否成为教育现实。因此,桥梁工程系人才培养的关键目标是课程体系的设计与构建。国家教育部通过多年研究和调研提出“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这是我国现有工程教育模式的重大创新和突破,教育主管部门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和改革措施主要是通过“卓越计划”参与专业的专业培养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得以实现,其中核心内容即为围绕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的专业培养方案改革。根据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指示和学校学院有关文件的精神,桥梁工程系制定自己的培养标准,以达到满足学校要求的培养目标,从而保证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顺利实施。本文根据“卓越计划”的总体要求,面向卓越工程师的培养,分析和研究桥梁工程研究生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首先分析评价桥梁工程系现有课程体系,根据教授沙龙,学生调研,教师反馈等手段汇总改革问题,寻找改革思路,以期为我校桥梁工程课群组“卓越计划”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提供借鉴和参考,为卓越工程师的成功培养奠定基础。

2 桥梁工程课群组培养方案改革

同济大学桥梁工程系研究生桥梁与隧道工程专业自学校办学之初开始设立,具有悠久的历史,师资力量雄厚,办学特色鲜明,先后有三位院士任职于桥梁工程系,多位院士被聘请为客座教授,目前为国内同类专业中综合实力最强,专业发展最为均衡的传统优势学科,以其培养的卓越人才和取得的丰硕教学科研成果在国内外学术界、工程界享有盛誉。桥梁工程系多年秉承理论联系实际,科研投身实践的育人思想,在加强教育教学的基础上,积极投身生产实践,努力培养出一大批优秀的研究生,他们参与我国桥梁工程事业的建设中,解决了众多技术难题,经过努力,其中多数已成为国内相关领域的领导和技术骨干。现今国家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基础工程和交通工程浩大,大量铁路、公路桥梁建设项目投入建设,为桥梁工程专业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实践平台,但同时也为研究生的教学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新的挑战。为了更好地面对国际化、竞争性、创新型的社会,保持专业的特色和优势,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有用之才,桥梁工程课群组落实同济大学提出的“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不断完善教学课程体系、先后建立实践教学平台、努力搭建国际交流平台。作为土木工程学院下属的重要单位之一,桥梁工程系应当着眼于桥梁工程专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根据《同济大学深入开展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精神,着力于培养具有人文精神、创新精神、国际视野和专业特色的卓越工程师。通过对当前社会需求以及桥梁工程学科发展的透彻分析,桥梁工程系在原有课程体系的基础之上,经过教授沙龙的多次讨论,对研究生的教学培养提出了诸多修改意见。由于研究生的课程教学主要为专业课和实践课,修改方案主要集中在专业课的设置和实践环节的课程设置。在新修订的培养方案中,同济大学桥梁工程方向的硕士研究生首次全部改为专业型硕士学位,取消了学术型硕士学位,有力地增强了学生实践能力和实地工程技能,为培养卓越工程师提供切实保障。专业课程也进行了修改,桥梁工程师同时建立“教学质量工程”,新的课程体系将纳入其中。同济大学桥梁工程系将在学校学院的领导下,继续深化改革,以全面提升桥梁工程系的教学质量和水平。

(1)研究生教育取消学术学位硕士,仅采用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一种培养模式。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是创新型卓越工程师的培养的重要内涵,对于工科学生的培养,就要着重于培养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创新精神,由此便产生工科学生高等教育的反思,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培养模式是研究生教育的重大突破,其实现的重要方式为在培养过程中和行业企业深化合作,通过加强创新高校与行业企业深化合作,可以引进企业敏锐的市场嗅觉和创新前沿,高校可以发挥自身创新性的优势,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卓越人才。针对这一要求,桥梁工程课群组研究生教育取消学术学位硕士,仅采用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一种培养模式。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培养模式是理论联系实际教学的重要改革,在其课程设置中,与原学术学位硕士培养模式最大的不同就是加入了学生工程实践环节,按照方案规定,每位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生需进行为期半年到一年的工程实践实习,相应的,每位硕士生的学分将由原来的28~32学分调整到36学分,其中增加的学分即为专业实践学分。为了确保学生的实习质量,土木工程学院和桥梁工程系曾多次联系合作单位,同中建集团、上海建工集团、中铁集团等多家实力较强的土木工程领域知名企业进行协商合作,确立了学校企业双导师制度,制定了完善的效果跟踪和考查办法,有力地保证了教学水平和质量。

(2)将原只重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为核心课程加扩展课程体系。为进一步提高桥梁工程系研究生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桥梁工程课群组针对当前教育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并对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进行透彻分析,在原有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对本系研究生培养方案做适当调整,对研究生教学的课程进行完善。同济大学桥梁工程课群组进过发多次专题会议讨论土木工程专业(桥梁工程课群组)课程体系改革,进过再三讨论,决定将原只重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为核心课程加扩展课程体系。

表1 桥梁工程课群组核心课程表

其中,核心课程主要为桥梁工程专业课程,包括高等桥梁结构理论、高等桥梁结构试验、数值分析等;扩展课程为跨学院课程,可在其他学院的研究生课程中选择,增强本系研究生的交叉能力培养。核心课程设置按照少而精,重原理,重训练的原则,通过大作业和大题量的训练来保证质量;扩展课程设置按照广而博,重系统,重实践的原则,鼓励研究生多做交叉研究,多了解相关学科前沿。同时,在核心课程建设中,要注重内涵建设。研究生课程是本科生课程的延续,很多内容具有相关性,其课程设计要既具有延续性,又避免重复性,这就需要加强课程内涵建设。考虑到各个学校本科生课程设置的不同,应该设置研究生选修本科生课程,这部分课程没有学分,供没有上过相关基础课程的研究生选修。

3 总结

实践证明,在创新型卓越工程师课程改革的指导下,通过改进课程教学内容和课程教学体系,加上实习实践环节的引入和加强,同济大学桥梁工程课群组形成的课程体系在教学和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通过与企业的交流合作,高校师生提高了实践能力,企业获得自身需要的研究人才,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培养模式提高了桥梁工程系各课程的教学质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课群组将对课程体系改革进行更加深入的探讨和努力,将学生的学术能力和职业能力进一步提升。

参考文献

[1] 赵洋,焦洪波,赵顺波.桥梁工程课程的教学内容改革研究[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2011.27(3).

篇3

论文摘要:我国当前的评估制度在施行过程中产生的一些弊端,并不完全是由于评估指标设计不够科学、评估技术不够完善,而是由于更为深刻、更为根本的原因所导致的,充分探讨适合我国国情的评估制度安排及其赖以建立的理论基础是较研究评估技术更为迫切的一项工作。尝试从高等教育质量观、不同评估制度安排的效益存在差异、政府在高等学校评价中的角色扮演、对不同高校的社会态度等四个方面对评估制度之基础理论进行初步探讨。

2003年 ,我国正式确立了五年一轮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制度 (以下简称评估制度)。截至2008年6月,第一个五年评估工作已经结束,其间有 500多所高校先后接受了评估。然而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程度的不断加深、高等教育质量问题的日益凸显,评估制度也暴露了一些不足之处,如由于委托关系而产生的评估主体的道德风险问题,由于行政性评价而导致的评价指标体系单一问题等。其实,现有评估中的一些弊端,并不完全是由于评估指标设计不够科学、评估技术不够完善所导致的,而是由于更为深刻、更为根本的原因,如评估制度安排不尽合理等。本文认为,充分探讨适合我国国情的评估制度安排及其赖以建立的理论基础是较研究评估技术更为迫切的一项工作,因为它是评估制度不断走向完善,在实践中走的更远,更能发挥实效的基础。

一、 对高等教育质量观的看法

高等教育质量观是一个有着丰富内涵的概念,它会因为研究者所站的立场、层面的不同而不同。例如,站在学校的立场,从微观的、具体的、操作的层面思考的研究者可能会着眼于学校的专业布局、课程结构等;站在社会的、政府的、公共福利的角度,从抽象的、宏观的、指导性的层面思考的研究者可能会着眼于人才培养的价值取向,如学术性与职业性的消长问题等。本文所说的高等教育质量观是站在社会的、政府的、公共福利的角度,从抽象的、宏观的、指导性的层面而言的。国内外有关专家学者已经对大众化条件下的高等教育质量观作了很多的探讨与论述,例如戚业国提出了高等教育多元化质量观,认为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甚至不同定位的院校应当有自身的质量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 “避免用一个统一的尺度来衡量”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高等教育质量,这实际上也是坚持了高等教育多元化质量观。

本文坚持高等教育多元化质量观,其特殊内涵简述于下。一所高等学校可以有不同于其他高等学校的质量追求。例如,同样是办土木工程专业的两所高校 (甲与乙),甲校以培养土木工程基础理论或技术研究人员胜任力为价值追求,如果其预期目标达到,那么它的办学可以称之为有质量,应该被社会承认;乙校以培养建筑工地工程技术人员胜任力为价值追求,如果其预期 目标达到,那么它的办学同样可以称之为有质量,同样应该被社会承认;类似上述甲乙两校关于土木工程专业的办学质量不应该进行排队、比较,否则会误导高校的发展。

推而广之,同质的事物才可以进行排队、比较,不同质的事物不可以直接进行排队、比较。也就是说只有同质的高校、专业等才可以进行质量达成度方面的排队、比较。一所学校将来的发展不应该过早地被非科学外力所决定,而应该建立一套发现其“内力”的机制,发挥其内力的平台,在科学外力的激励下,不断获得成长条件,逐步发展壮大,或者及时淘汰,有效提高社会的整体福利水平。当然,多元化的质量观并不排斥不同高校质量追求达成度之间的排队、比较,只是说,多元化质量观是一个更基础的观念,只有在此基础之上,只有在坚持不同高校可以根据自己的学校定位、专业发展目标、课程设置标准等多元化发展的基础之上,我们才能进一步审慎地探索对同质高校、同质专业等进行质量达成度方面的排队、比较,或者根据特定的技术处理将不同质的高校、专业等进行同质转换后再进行排队、比较,进而根据排队、比较的结果以及相应的技术措施赋予相应的社会资源。同质转换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 ,不是本文探讨的重点。下面我们可以用图示的方法揭示本文所秉持 的高等教育质量观的内在要求,这也是我们探讨高等学校评估制度安排的一个基础。

二 、不同评估制度安排的效益存在差异

高等学校的客户是多个群体的混合体,这个混合体里有家庭、企业、还有代表社会公共利益的政府等。不同的客户对于高等学校的期待是不一样的,这取决于客户的结构状态、理智水平等,例如家庭可能期待学校能够提供富有竞争力的文凭,丰富学生的学识,提高学生的能力 ;企业可能期待学校能够提供使受教育者具有团队协作精神、扎实专业知识、良好综合素质的教育服务或者具有市场价值的研究成果 ;政府可能期待学校能够加强基础学科的研究,生产具有重大理论或应用价值的研究成果 ,塑造学生的精神品质。一所高等学校要想存在发展乃至辉煌卓越 ,必须考虑其是否能够满足客户的需求 ,如果能够很好地满足客户的需求,那么它可以被称之为是有质量的,否则是无质量的。从理论上讲 ,一所高等学校最终的客户即直接利益相关者利益的满足程度应该作为评价其办学质量的基础。评估制度安排的设计应该建立在这一基础之上,否则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所以,评估制度安排中评估主体的设计应该紧紧围绕直接利益相关群体开展,建立利益诉求信息通道,使利益诉求信息得到充分表达,从而为科学评价高等学校的办学质量建立一套有力的动态标准、监督体制。我们应该建立一个多样化发展的高等学校集合与其主要客户群体互动 的良性平台,这个 良性平台类似我们建立秩序良好的市场环境以供买卖双方互利互赢增加社会总剩余一样。假设高等学校有三个主要的客户群 A、B、c和误差客户集合(0,理论上讲,高等学校的评估制度安排(记作 cuES)应该考虑到这三个要素和误差客户集合的利益诉求,应该是 A、B、C和利益诉求的一个函数,即 F(A、B、c、‘o),当缺少一个及以上主要客户群或者显著但没有考虑时,高等学校的评估制度安排就是不完全的,不良性的,不平衡的。

当前我国的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制度是政府主导的行政性评估,评估制度安排忽视了部分直接利益相关群体,如企业和家庭,造成了部分直接利益相关人利益诉求渠道缺失或利益诉求链条过长而导致利益诉求信息扭曲的结果,从而难以发挥企业和家庭在评估中的作用,难以形成合理的制约监督机制。当然,企业和家庭在评估制度中的体现并不一定是实实在在的所有家庭和企业 的参与,而是一种更加可行、合理的制度安排,如可以是企业的人或者家庭的人,这两个人能够受到家庭和企业充分的监督与信任,能够充分代表家庭和企业的利益等。

三 、 政府在高等学校评价中的角色扮演

政府是购买高校 “产品”的一个重要客户,例如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民族精神等。由于某些高校 “产品”的特殊性 ,如果没有政府或者某些特殊机构 (例如企业、慈善机构等 )的支持或采购,这些 “产品”可能难以被高校生产出来。从评估角度来讲 ,当前评估制度安排的一个基础无疑是 “政府评价政府”,也就是说,政府办学 ,同时政府评价自己的办学,尽管政府办学的主体与政府评价的主体不同且有着不同的职责,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人并不一定会严格履行职责,他们很有可能背着被人谋取私利,很可能使评价大打折扣。这里我们有两个根本的问题需要思考:一是政府充当了评价的主体,忽视了高校 “产品”的其他直接利益群体的监督参与,政府是否可以很充分地代表其他直接利益群体的利益;二是当前本科教学评估中政府的评价者是否可以政府对政府的办学者进行很好的评价。通过当前社会对高校教学质量的一片唏嘘声我们可以清楚地感到,社会直接利益群体的利益没有被很好地通过政府内化为学校的专业建设、课程更新、教学模式、管理行为等。另外,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制度运行过程中的一些弊端也充分说明了“政府评价政府”,委托之问进行评价的制度设计问题。所以说,政府在高等学校评价中到底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是关系评估制度设计的又一个基础理论问题。通过上边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评估制度和现代高等学校制度的建立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也就是说,政府首先需要确定自己在高校 “产品”生产中扮演生么样的角色以及如何扮演这个角色。其次,“政府评价政府”是一种非良性评价制度。评价制度设计中应该充分考虑高校 “产品”其他直接利益群体的参与,使其利益得到表达转化为高校 “产品”的特性 ,同时通过评价主体多元化制度安排,也有利于形成评价主体之问相互监督、相互制衡的格局,从而为高校 “产品”质量的提高打下一个坚实的导向环节。

四 对于不同高校的社会态度

我们能够清楚地看到,很多高等学校从产生之日起就存在着差别,或是由于办学 目的不同而引起的办学资源的差异 ,或是由于某种难以改变的外力的原因而导致的办学资源的差异等等 ,总而言之学校存在差别是一种常态现象 ,关键的问题是,我们如何看待这种差别。本文认为,任何一所高校都应该有平等发展的权利。所谓平等发展的权力是指,社会应该为高校的产生,发展,消亡提供一个公平、科学的制度平台,依托于该平台,高校可以平等地产生 ,与此同时,其内部力量也将获得公平发展的条件,如果高校的内部力量能够有效发挥那么它将得到直接利益相关群体的认可,获得相应的社会资源,否则就应该予以淘汰或者并人其他效率更高经营更好的管理者手中,否则就是对社会财富的一种侵蚀。也就是说,我们需要在高等教育领域建立一种 “优胜劣汰”的制度机制,从而更加有效地利用高等教育资源。这种对不同高校的社会态度直接关系着评估制度的设计。依据这样的对不同高校的社会态度,评估制度的设计应该着眼于每一所高校的发展 ,关注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高校,通过实施评估,一方面通过给予适当资源量的正向激励手段激励经营得当的高校发挥优势,继续发展;另一方面通过减少或者剥夺资源的负向激励手段对经营不当的高校予以相应的惩罚。

参考文献

[1]潘懋元高等教育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

[2]袁庆明.新制度经济学[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5.2

[3]顾明远.高等教育评估中几个值得探讨的问题田.高教发展与评估.2006(3)

篇4

【关键词】市政排水设计;道路排水;规划原则;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TU992; 文献标识码:A

城市化发展的进程中,市政排水工程所发挥的作用日益巨大,它既可以使城市水能够及时排出,降低城市水污染程度,还可以使城市水资源达到科学合理的最大化利用。

一、市政排水设计的重要意义

(1)要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市政排水工程,市政排水工程在环境保护、提高人们生活品质等方面都发挥着积极的作用。给排水行业已经被国外界定为水工业中系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业内人士已经普遍接受了水工业这一概念。我国对水资源的需求量在经济发展、人口增加的不断推动下越来越大,城市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就是城市给排水,也是市政工作者重点需要研究的课题。另外,将排水工程的质量进行全面提高,是缓解给排水矛盾的有效途径,是市政工程质量的重要所在。(2)对市政排水进行科学合理设计,还是提高水资源高效开发的重要驱动力。传统的开渠取水方式所造成的水资源浪费是巨大的,所以应设计科学合理的给排水设施,进而实现水资源的高效利用。

二、市政道路排水工程设计的任务

城市生活污水、工业废水、雨雪等大气降水、其他废弃水的收集、输送、净化、利用、排放是市政排水的理论内涵。而市政排水工程设计的主要所指的是设计应用在市政道路上的收集、输送和排放城市雨水、污水的市政给排水设施。市政排水设计和人们的生产生活联系紧密,可以说其是生产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主要任务是:使生产生活中的污水、废水和自然降水能够及时排放。将所收集的污水进行消毒、利用、处理和排放。排水设计对城市的发展所起到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也是城市发展的推动力,创造着巨大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

三、市政排水设计的规划原则

1、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城市人口越来越稠密,我国的一、二线城市发展条件和经济环境处于不断的变化中,其中二线城市人口压力相对较小,发展空间更加广大。另外,乡村城镇化的发展速度也是日新月异,在这一点上娱乐场所表现的比较显著。和谐社会是我国目前所积极倡导的,发展的最终目标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统一体。所以应以更为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为基本前提,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处理好人与环境的关系,达到水资源的合理调配和利用目的,也是使城市更具有欣欣向荣的发展前景。

2、因地制宜的原则。众所周知,我国的水资源总量虽然丰富,可是可供饮用的淡水资源却比较匮乏,加之人口众多,人均占有量就更加不足。近年来,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有些地区出现了连年的干旱使得降水量严重偏少,人们的过度利用也使得水污染持续恶化,许多城市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缺水的情况。如果这些问题没有得到妥善处理,所影响的将是城市的发展,甚至是整个国家的繁荣稳定。所以应该设计较为科学合理的排水设计工程,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实现有效的节水。设计人员应先进行实地考察,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水量评估标准和分析方法。

四、市政排水工程规划设计的问题

1、市政排水体制不够科学、合理。市政排水体系对城市排水系统的设计、建设、维护具有决定性影响,同时和城市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是市政排水工程规划与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有不少地区采用了分流制的排水体系进行城市排水工程的改造,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使得很多地区也跟风学习,不顾当地的实际情况一概选择了分流制排水体系,从而造成当地排水体系不够科学与合理,没有真正发挥分流制排水体系的排水功能。

2、排水管网设计无法满足实际排水需求。在市政排水工程设计中,常常会出现部分道路的排水管、排水渠设计不够合理,相对应的管径和坡度通常会偏小,无法与该片区域的排水系统密切结合,无法与其他路段的排水管和排水渠实现连接,导致排水的不顺畅或容易造成管渠的堵塞,无法满足城市的实际排水需求。

3、市政排水设施建设不到位。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开发速度也迅速加快,但是相对应的城市基础设施尤其市政排水设施的建设却常常没有及时建设到位,相对滞后,这时会造成排水的无序性,各种生活污水或者处理不达标的污水可以随意排往附近的河涌、江、湖泊等,造成自然水的被污染,破坏生态环境,严重甚至影响城市的饮用水卫生安全。

五、加强市政排水工程设计的措施

1、重视科学性的设计。先进的科学技术对市政排水设计的推动作用是无可替代的,也是至关重要的,没有先进的科学技术作为支撑排水设计毫无发展可言。设计人员需要积极借鉴和吸取国外先进的技术方法和设计理念,并结合我国城市发展的实际情况,融会贯通的运用到市政排水工程的设计中。政府相关部门应在人力、财力、物力上给予足够的支持,多方联动,通力配合,保障我国城市排水系统的高效利用,不断的发展我国城市的基础设施。

2、污水合流制和分流制。一般情况下,新城区的建设主要是以分流制为主,老城区则是以截流式合流制为主,就新阶段我国的市政排水系统的发展来看,将分流制真正的得以应用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里举某污水厂管网工程为例加以说明。要实现分流制,要从化粪池出口开始进行分流,施工人员还必须具有相当的专业素质,还要有专业人员在施工现场进行监督。初始阶段,雨水的污染比较严重,为了能够将雨水进行有效截流,截流式合流制是比较适宜采用的。

3、雨水管道的设计。对于地下水比较深的地区或缺水地区,雨水尽量不要排入下水道中,而是将雨水截留或渗透,这样做的好处之一是减少排水的负荷,进而减少雨水管道的投入力度。另一个好处就是增加地下水的补给,利于水生态恢复。在设计过程中,以工程的实际进行设置相应的雨水贮水池来截留雨水。如果地下水位较高,雨后地面湿润,且地下径流比较大的时候,不宜采用渗透法。进行设计中还要以节约资源为原则,科学合理的设计排水系统。

4、排水管材的选择。钢筋混凝土管道是比较常见的设计,由于钢筋混凝土管的质量大,管壁厚,沟槽开挖宽度也较大,增大了土方量,但在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塑料管道生产技术趋于完善,价格也逐渐降低。同时塑料管的内壁光滑,粗糙系数小,过水能力比同等管径的混凝土管大30%-50%,因而水力坡降小。在同等设计流量时,塑料管的管径可以比钢筋混凝土管小一级。因此在城市排水设计中,应大力推广塑料管材,以减少管径和坡度,进而减少埋深。

结束语

在城市功能中,道路排水系统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排水系统运行的通畅性将影响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和车辆行驶的安全。所以,应该科学合理的设计城市道路的排水系统,使其能够正常运行。

参考文献:

[1]刘英培.市政排水设计中的常见问题的分析[J].市政工程,2011(25).

篇5

关键词:基础力学;学习兴趣;课堂教学;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48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3-0107-03

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一个人知识的获取和能力的培养是与其兴趣、爱好密不可分的。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推动学习过程快乐进行的一种重要因素。因此在新时期的教学改革中,如何结合课程特点,培养学生广泛、稳定的学习兴趣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开发学生智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一、兴趣的转化与迁移

兴趣又可分为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直接兴趣是指对事物或活动过程本身的兴趣。例如,在教学过程中,新颖的内容、精彩的讲授、直观的模型、奇妙的实验以及师生间良好的互动等都会引起学生强烈的兴趣。一般说来,直接兴趣作用的时间相对较短,具有明显的感性特征。间接兴趣则是由对事物或活动的结果所产生的兴趣,如学生对课程的重要性具有明确的认识,对教学活动的目的、任务以及所达到的效果具有清晰地预测和判断,从而引起了主观上的重视或爱好。相对来说,间接兴趣则比较稳定且持久。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不是相互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和迁移。一方面直接兴趣是间接兴趣的基础,如果教学活动乏味枯燥,很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甚至令学生厌学,自然也就无法形成稳定的间接兴趣;反过来如果没有间接兴趣的激励和促进,直接兴趣也很难持久下去。另外,间接兴趣还是直接兴趣的积累、深化和升华,通过直接兴趣的不断转化和迁移最后完成认识和心理上的飞跃。基础力学涵盖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等课程,是理工科相关专业的重要基础课。课程的主要特点是理论性、实践性强,既有严谨的理论体系,又有明确的工程背景。课程开始时学生一般兴致较高,广泛的应用背景和对后续课程的重要支撑都会给学生带来瞬间高昂的学习热情,但随着课程的进行、理论的加深以及计算的烦琐等,都会使学生的热情大大降低,部分同学甚至产生厌学情绪,致使力学课程往往成为学生及格率较低的课程。当然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然而,如何进一步挖掘课程内涵、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成为了当前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和出发点。

二、教学内容的新颖性

内容是课程教学的核心,好的教学内容是激发学生兴趣的基础。传统的力学教材大都存在着内容陈旧、体系繁杂、重叠过多,与专业脱节等问题,不能反映现代工程和力学的发展,也使学生感到学无新意,学后又不消化,就像吃了夹生饭。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做了相应的调整和修改。

1.妥善处理相关课程中的重叠内容。有些内容在前导课程中已有涉及,但作为重要的基础和导入又需在后续课程中出现。对这类内容一般不再照本宣科,而是采用学生自学、教师点评、课堂讨论、扩充引申的方式进行。例如对理论力学中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共点力的合成与平衡,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牛顿定律,质点动量定理和机械能守恒;结构力学中的静定结构计算的部分内容等,都可由学生课下完成,教师在课堂上做总结性点评,重在对概念的准确把握、原理的加深理解、模型的简化、工程应用背景以及理论的补充与拓展。减少了课时,避免了重复,又增加了新意。

2.适当提高教学起点。利用学生在高等数学课程中所学过的微积分、矢量分析、解析几何和常微分方程等知识适当地提高教学起点。例如在讲授“点的运动”一章时,先利用矢量分析的方法导出物体运动速度的矢量式,再推导出各种不同坐标系下的具体表达式。对材料力学中梁的内力和挠度等章节也尽量从数学分析的角度进行讨论,利用功能原理分析结构的变形和稳定性问题。

3.增补新的内容。按照专业要求,适当增加一些工程应用方面的知识。如:对胶凝材料和制品专业增加了桁架受力分析、工程中的齿轮传动计算、铆钉和焊接的强度计算,并结合教材分析了粉磨机、搅拌机和运输机械等的受力问题;对理论和应用力学专业增加了新型材料力学性质,各向异性力学实验;对土木工程专业增加了钢筋混凝土梁和楼板的应力分析、结构力学实验教学等。使学生增强了工程意识、提高了学习的间接兴趣。

三、教学方法的多样性

根据课程特点采用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有计划的开展教学双边活动,将有助于学生增强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1.讲授―复现法。由于基础力学课程一般在大二或大一时开设,学生的工程意识普遍欠缺,因此讲授―复现法成为最有效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的特点是系统性强、信息量大。但讲授要体现精讲的原则,突出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以及力学模型的建立与应用条件,次要的、易懂的内容留给学生自学。在材料专业少学时的《工程力学》中,理论力学部分确定了以静力学为主,在静力学中又以平面一般力学平衡问题为中心的思路;在材料力学中,着重讲授各种基本变形的强度计算公式的推导思路、产生背景、适用条件和工程应用,并注意培养学生怎样从实际中提炼模型、怎样近似和简化、怎样从具体到抽象、再从抽象到具体的分析能力。

2.学习―讨论法。对某些选学和拓展内容或者学习中常见的错误与模糊概念拟成题目交给学生讨论。讨论方式一般有两种:一种是课堂上发下题目,让学生在课后准备,下次课时大家一起讨论;另一种是根据课堂上的问题即兴开展讨论,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3.直观―实验法。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获得充分的感性材料以加深对基本理论的理解,还应注意加强直观性教学和实验教学。例如在讲授约束与约束反力的概念时,利用各种图片、动画、结构模型和工程实例分析约束的特点,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实验是力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针对课程内容加强实验教学外,我们还结合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面向本科教学构建了多层次、多模块、自主式、开放式的实验教学平台,为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学习兴趣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近年来,学校曾先后获全国基础力学实验竞赛团体二等奖和全国大学生周培源力学竞赛基础力学实验团体三等奖。

4.探索―发现法。探索―发现法是首先给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主动的学习和研究。在教学过程中,一般要先明确一个题目。题目可由教师提供,也可由学生自己提出或由教师和学生一起商定。题目的类型可包括课程内容的延伸、科学研究或实验设计等各种不同的形式,可结合课程学习、大学生创新、学术导师制、科技竞赛等各种活动一起进行。结合材料力学、结构力学、通识课和研讨课等课程每年都有一批面向本科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课题完成。事实表明:这种方法使学生在问题中探索,不仅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对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都有积极的意义。

四、课堂教学的艺术性

随着改革的深入,讲授―复现法不再是唯一的教学方法,但课堂教学仍然是最重要、最有效的教学方式。因此上好每一堂课对教师来说都至关重要。

1.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轻松愉快、生动活泼的气氛有助于激发学生的直接兴趣,使学生沉浸于求知和探索的美好境界中。要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教师首先要根据课程特点、教学目的、知识的内在联系和学生的心理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组织好每节课的教学。教师要有广袤的知识结构、专业的研究背景,并注意广泛收集可供教学的宝贵资料。正像教育家赫姆林斯基所说:“教师以终身的时间来准备一节好课”。

2.把握课堂教学的节奏。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组织好每一堂课,就像指挥一台大合唱。学生的情绪伴随着课堂的旋律而共鸣,形成一支优美和谐、引人入胜的交响乐。平淡的曲律容易使人疲劳,而一味高昂的曲调也容易使人兴奋过度且不利于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征。因此,教师要适时适度地把握课堂教学的节奏,使得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有节奏、有起伏地波浪式前进,不断将学生的求知欲推向。例如在讲授“力的弯曲应力”时,一上课便提出了梁的弯曲应力问题并指出它在材料力学中的重要地位从而引起学生的注意,接着围绕梁的弯曲变形,借助实验现象,提出假设,然后综合几何、物理和静力学关系倒出正应力公式。整个过程削枝强干,一气呵成。随后简述了弯曲应力公式产生的背景和历史典故,以及许多科学家对公式的产生所做出的贡献,不仅为深入讨论作好了准备,而且进一步鼓舞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事实表明,良好的课堂气氛和教学节奏,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篇6

关键词:有机化学;环境工程;兴趣;教学方法;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3-0074-02

有机化学是一门探讨有机分子结构性质、有机反应途径机理以及相关产物分离与结构鉴定的基础科学[1]。在本校环境工程专业本科教学计划中,有机化学被列为学科基础课程,面向动力机械环境材料类学科(动力、机械、土木工程、环境工程、暖通空调、材料科学等)二年级学生开设。通过这一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系统掌握有机化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发展方向以及其交叉学科的热点技术,为后续专业课程学习打下良好基础。然而,虽然已经修过普通化学,学生在学习有机化学时依然容易感到内容多、头绪乱,学习吃力。这除了与有机化学覆盖面广、知识繁杂、理论抽象的学科特点有关外,下述几个因素也不容忽视:(1)本课程的学时设置为32学时,课时较短。(2)为提高教学效果,课程内容有大幅度删减,仅保留了跟环境工程学习联系密切的部分,导致课程体系存在缺陷,知识环节容易脱节。(3)学生基础薄弱。部分学生甚至在高中阶段没有学习过化学,跟不上课程正常进度;(4)学生对于环境工程专业设立有机化学科目感到迷惑,觉得和专业相关较少,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打了很大折扣。针对上述问题,作为教师,我们有意识地在提高学生兴趣、改进教学方法、知识复习和梳理等环节进行改善加强,获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在此,总结了一些心得体会与大家交流分享,以便更好地推进有机化学教学。

一、讲好绪论,正确引导

绪论是整个有机化学教学的简介部分,其重要性不亚于内容中的正式章节[2]。讲好绪论部分,阐明有机化学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才能使学生真正发挥主观能动性,力求积极主动地学好后续章节。在这一部分,教师介绍了有机化学的发展简史,有机化学的一些基本概念与发展前景,并概括了有机化学的教学特点、重点和学科学习方法,希望学生对所学科目加强了解的同时明确学习的目的。教师特意阐述了有机化学和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以及环境工程在环境污染治理过程中扮演的角色。虽然涉及较浅,但能在一定程度上引导学生去思考学习有机化学的必要性。通过11种农药“喂养”的豆角、可爆炸的西瓜,到富含有机物的工业废水排放,以及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充斥室内外环境等生动的例子,学生开始意识到媒体报道的各种环境污染和有机化学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有机化学是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基础。

二、改进教学环节,促进教学互动和教学相长

在授课过程中,我们发现大多数学生课前不预习,课后不复习,作业也是应付了事;刚开始上课时学生精力比较充沛,注意力也集中,慢慢地就开始左顾右盼,交头接耳,甚至伏案呼呼大睡;有些学生则抱着课外书读得津津有味。针对这些情况,教师对教学环节作了如下改进:

1.增强课程的趣味性。在相应章节适当增加了一些名人轶事、有趣的实验介绍和教师的部分实验室经历等,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氛围,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绪论部分讲述德国化学家韦勒因一时疏漏而失去了发现化学元素钒的机会,教育学生工作学习中不能疏忽和粗心大意;卤代烃章节中简述了化学家格利雅“浪子回头金不换”的故事,鼓励学生好好珍惜时间,不要虚度年华;旋光异构部分提到了帕金森症的治疗药“左旋多巴”和法国科学家巴斯德第一次用镊子分开左旋和右旋晶体;芳香烃苄基氧化过程中,介绍实验室曾经滴加浓硫酸过快,反应物冲出瓶口,把一个学生吓得发誓以后再不做有机试验的经历等。通过插播类似“小广告”,可以让学生耳目一新,大大提高了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学到书本知识之余,也一定程度上拓展了知识面,了解了一些试验技巧。

2.加强教学互动和教学相长。中国“90后”大学生勇于展现自我,自信张扬,逆反心理较强[3]。他们要求教师的授课角色顺应时展,从“教育者”和“管理者”的角色转变为“服务者”。因此,要真正做到教学互动和教学相长,就需要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创造良好的互动平台。课前和课间,教师都留下一些时间和单个学生交流学习情况。和学生一对一地交流,会让学生感觉被关注,更容易接受一些建议。在课堂上,教师也努力改变“满堂灌”的做法,讲解时会经常询问学生的理解情况,鼓励他们随时提出自己的观点或困惑。课后欢迎学生就有机化学课程进行交流探讨。这些行动相当程度上改变了过去老师高高在上、学生俯首帖耳的课堂模式。“90后”大学生远远不满足自己只是受教者的身份,他们很喜欢尝试受教和参教两种角色。有机化学不可避免涉及到化学方程式、电子结构、分子构型等抽象概念。仅仅依赖书本上的枯燥文字和简单图片,学生难以真正把握知识的内涵与本质,而电子课件可以作为有效的补充。教师号召学生与自己一起进行课件插件制作。事实证明,学生具有丰富的想象能力和创造力,他们画的结构式、机理示意图效果出众。而在参与过程中,学生们对一些抽象概念也加强了理解,学习兴趣大增。此外,教师也注意到这些电子课件虽然比起板书更形象直观,可以快速传递教学信息,提高课堂效率。但也同时可能造成授课速度过快,学生无法跟上进度等问题。而采取课件和板书相结合的方式,互为补充,相得益彰。

三、注重复习梳理

有机化学表面上知识点众多,反应繁杂,机理各异,但万变不离其宗,几乎所有的有机化学内容都能归结到化合物结构和性质上。对于初学者来说,如果不了解这点,就容易死记书本上散落的知识点,难以构建有效的知识体系,即所谓的“捡了芝麻,丢了西瓜”。针对这一现象,教师对交叉知识点反复提及和前后印证,如在绪论部分已经把有机化学中几种反应类型讲解清楚,课程以后涉及每个反应都会自动归类到基本反应类型中。又如介绍完SN和E反应后,每次遇到一种底物,都会要求学生预测在不同条件下的反应产物,以期学生能熟练掌握;每次课和每章节都进行复习梳理,这样有助于学生把本堂课和本章内容有效组织起来,整理成知识单元;而全部内容学完之后的总复习则有助于学生把知识单元联系起来,形成知识网络系统。

事实证明,采取上面一系列措施之后,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有了明显提高,课堂教学氛围和教学效果有了很大改善。这不仅对本科目学生学习起到积极作用,也能影响到学生对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态度。通过教学实践,我深深体会到:教师要加强专业知识积累,注重与学生的交流沟通,以满腔的热情享受教学过程。

参考文献:

[1]陶传洲,刘玮炜,曹志凌,等.环境工程专业有机化学课程教学现状及改革[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34):78-78.

[2]殷焕顺,周杰,钱萍,等.有机化学绪论课的重要性及教学实践[J].广州化工,2007,(35):6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