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新生儿护理培训8篇

时间:2023-07-05 15:57:00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新生儿护理培训,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新生儿护理培训

篇1

关键词:循证护理;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院内感染; 系统评价

新生儿静脉输液治疗要求的静脉通路开放,选择PICC置管,保证了新生儿长期治疗时给药和营养支持的需要。为了让护理人员熟练掌握置管理论知识,提高操作水平。我科将循证护理的方法,应用于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操作培训,降低了院内感染率,效果显著,现介绍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由护理部组织,新生儿科护士24人,年龄19~22岁,平均(20.10±1.4)岁,均为中等护理专业毕业,并有执业资格证,参加工作时间0.6~1.2年,平均(0.8±0.3)年,每12人分为一批,共分2批进行培训。

1.2方法

1.2.1理论学习 培训时间为每周2、4下午各2h,3个月共48学时,其中理论课32学时,实践课16学时,以讲座形式组织学习循证护理的基础知识,包括循证护理的诞生与发展,循证护理的概念和内涵,循证护理中的实证和临床应用,自拟循证护理计划。掌握Cochrane系统评价(systematic review.SR).Meta分析,随机化对照临床试验(Randomined controlled Trials.RCT),临床试验(Clinical.Controlled.Trails.CCT)等基本方法。由带教老师讲授静脉置管的理论知识,学习临床应用方面的文献,以寻找来源于研究领域的实证。分析穿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涉及到血管部位选择,进针角度,穿刺方法,置管时送管方式,穿刺成功后接管方法。强化预防院内感染理论教学。

1.2.2操作训练 由带教老师演示操作方法,培训对象实际操作,现场讨论,评审实证依据,制定实证的操作方法:将寻找的实证集中讨论,实证一:血管选择由于新生儿特殊生理条件,不需特别制动,让其自由活动,可防止肢体肿胀,肢体得到最大程度的舒适。对新生儿宜选用相对粗直、血流丰富、易于固定的血管。首选贵要静脉,依次为正中静脉,头静脉。实证二:进针角度,以60°角度进针时针头与皮肤接触面积小,进针压强大,速度快,表皮受损范围小的特点,35~40°角进针具有穿刺回血时间快,一次穿刺成功率高和静脉损伤程度轻的特点。培训时强调对进针角度灵活掌握。实证三:置管中的送管方式。采用边退针芯边置入外套管的方法,以避免针芯触及血管壁,同时外套管又有针芯支撑可顺利通过皮肤,置管成功率较高。

1.2.3循证护理相关证据的收集

1.2.3.1导管堵塞可由多种原因引起,但最常见的原因是纤维鞘形成或血栓,有文献报道[1]:60%的堵管是由血栓引起。患儿因素包括影响循环和/或凝血功能的病变,频繁使用CCAD采集血标本可引起医源性失血的潜在危险性,也是导致患儿感染的潜在因素。

1.2.3.2对静脉置管的记录应清楚准确,反应所使用的仪器和设备及用药情况。置管记录内容包括:置管日期及时间,穿刺部位,置管功能(如出现回血,抽血量及输液量)和所使用的静脉输液,药物或冲洗液。对静脉置管的处理不当可导致发病率、致残率和延长住院日数的严重后果。

1.3循证护理在新生儿静脉置管培训效果的评价方法 采用不同期对研究对象进行评价,即培训前,培训结束后两时点进行。①操作考核。评分标准参照基础护理技术操作规范[2],由护理部指定5名具有高级职称的老师监考,考核内容:完成时间,完成质量,进行打分,取平均分作为操作考核成绩。②理论考核:在两时点采用自行设计的试卷进行闭卷考试,内容包括:循证护理的理论根据,循证护理关于静脉置管的证据收集,临床护理文书的制定,新生儿静脉置管护理4个维度,共20个条目,采取Likert5级评分,总分为100分。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数据以(x±s)表示计量资料的差异性,采用t检验,检验水准a=0.05,P

2结果

2.1 研究对象新生儿静脉置管操作考核成绩比较,培训前操作考核成绩为(89.76±4.75)分,培训后为(93.38±3.53)分,两相比较t=4.98,P

2.2研究对象用循证护理在新生儿静脉置管操作培训效果评价,见表1。

3讨论

新生儿重症监护,需要采用经外周静脉穿刺置管,选择顶端定位于上腔静脉的通道,与院内感染率相关。通过循证护理,使护理人员全面地掌握了新生儿静脉置管的相关知识,了解新生儿的生理特点,为每一操作步骤提供理论依据,降低了院内感染率。

肢体循环障碍是留置管较常见的并发症,由于置管后静脉变窄及道管周围血栓形成,引起静脉管腔狭窄,导致静脉血液回流障碍。沈诺等研究表明:一次性输液可有3%的患者因液体压力变小,软管内回血处理不及时,导致软管被血液堵塞,增加穿刺次数[3]。研究表明:在内径和血流速度相同的血管内,直径小的留置针对血管壁的物理刺激也小,因此引起的炎性反应也较轻[4]。在护理操作时,最常见的并发症是导管阻塞和院内感染。近20年的文献显示:置管时严格无菌操作,具有资质的护理人员实行置管与维护操作,是减少导管相关性感染的重要手段[5]。1个月的新生儿院内感染数,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的患儿,重症监护,侵袭性操作等为发生院内感染的一般危险因素。新生儿所处的特殊环境,温箱光源,温度适宜,无菌条件好,操作前认真评估患儿情况,评估内容包括:患儿的全身情况,在穿刺过程中是否能保持生命体征的平稳,评估患儿血管情况,确定穿刺部位[6]。由于新生儿不具备自主生理反应能力,应加强巡视,及时处置意外情况。

综上所述,采用循证护理的方法,对新生儿科护理人员进行静脉置管的培训,在深入学习相关理论与操作知识的同时,提高个体综合能力,降低院内感染率。

参考文献:

[1]张世玲,李桂芹.小儿静脉留置针临床应用[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11):74-75.

[2]中华医学会.临床技术操作规范:护理分册[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46-47.

[3]沈诺,陈莉.静脉留置针与一次性静脉输液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体会[J].中外医学研究,2011,9(28):72-73.

[4]American Cent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Guide Linefor the prevention of intravascular catheter-related infec-tions[J]. MMWR Recomm Rep,2012,51(RR-10):11-29.

篇2

1 新生儿护理的主要风险因素

1.1生理机能的特殊性

对于出生未满28d的新生儿来说,其生理机能与成人有着很大的差异,病情特殊且复杂。新生儿机体防御性不高,生理调节能力和环境适应力差,容易受到细菌感染而引发疾病,其娇嫩的皮肤容易被擦伤和抓伤。加上新生儿无法支配语言和意识,不能表达身体所出现不适症状,难以主动配合医护人员,被动接受治疗和护理,显然增加了新生儿护理的风险。很多新生儿疾病具有发病快、急的特点,如果得不到及时的诊治,就会造成病情的延误,严重威胁新生儿的生命健康[1]。

1.2护理差错

正是由于新生儿生理机能存在特殊性,在临床治疗和护理的过程中,保证护理质量至关重要,这就需要护理人员具有更高的业务能力的技术水平,同时保持良好的职业素养。新生儿护理工作较为复杂和繁琐,护理人员承担着新生儿健康的重要责任,但是工作压力较大,加上其自身服务意识和责任心不强,很容易出现护理差错。医疗卫生法律法规以及相关制度执行不严格,查对和交接的过程中出现疏忽,病房巡视不及时,未能及时发现患儿的异常,延误治疗时机。一部分护理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技术水平不高,业务生疏,对于新技术和新设备的操作不熟练,未能达到职业规范的要求,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新生儿护理风险。

1.3医院护理管理水平不高

新生儿病房护理人员的工作具有很高的风险,承担着新生儿健康安全的重大责任,这无形当中给护理人员带来了很大的压力。护理人员心理压力对于其身心健康产生着不利的影响,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新生儿护理质量。对于医院护理管理工作而言,需要根据护理的人员的临床护理经验,合理进行人力资源的安排。但是很多医院在方面存在明显的不足,主要是由于护理管理水平不高,护理人员容易出现超负荷工作的情况,既不利于医护人员的自身健康,同时也会对临床护理质量产生影响。医护人员安排和搭配和不合理,难以应对繁琐且复杂的护理工作,无法做到有条不紊。病房和硬件设施亟待更新和完善,消毒隔离制度执行不严格,对于感染及非感染等不同类型疾病的患儿,未能有效的予以区别,反而同住一个病房,不利于患者的治疗与康复,容易引发新的疾病[2]。

2 新生儿护理的安全防范办法

2.1提升护理人员的业务能力和个人素质

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提升其业务能力和个人素质,树立风险意识和责任意识,熟练掌握和运用新技术和新设备,规范进行护理病历的书写,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和更好的为患者服务。不断更新和补充新生儿护理知识,加强技能培训,并在临床实践中不断的丰富和积累经验,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在进行技能培训的同时,加强心理素质的锻炼,提升心理素质及应变能力,能够从容、冷静的应对和处理突况,不受个人情绪干扰。从细节着手,全面提升护理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技术水平。加强风险预测和防范能力,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降低新生儿护理过程中的潜在风险,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予以有效诊疗,控制病情发展,进而确保新生儿护理的安全,保证优质的医疗护理服务[3]。

2.2建立标准化的新生儿护理方案

严格执行标准化的新生儿护理方案,保证新生儿护理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增进医护人员与患儿家属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增进彼此之间的信任,进而提升新生儿护理干预效果,加强对危重症患儿的护理监测,积极观察其体征和病情变化,并做好预防和应急预案。加强病房巡视,避免出现漏针、烫伤以及窒息等意外情况的发生。完善医院硬件设施,加强医疗设备的维护和保养,避免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故障,降低安全风险。医疗设备需定期进行清洗和消毒,确保无菌操作,预防新生儿皮肤发生擦伤、抓伤以及感染。不同类型疾病的患儿需要合理进行病区安排,建立早产儿、感染以及非感染病房,收治患有相应疾病的患儿,避免出现交叉感染,进行保护性隔离。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1年6月~2015年6月产科参加培训的在职护理人员46人,其中,注册护士44人,注册护师2人。培训分3期完成。

 

1.2方法

 

1.2.1培训方法 ①培训小组成员:由儿科主任牵头负责,2名医师参与制定培训内容并授课,培训包括正常足月新生儿特点与护理、新生儿常用诊疗技术操作及新生儿疾病知识3个方面。②分阶段分批次培训:考虑产科护理班次的特点、工作强度及学历水平,尽量确保每名产护人员不疲于应对,制定简单可行方案,以幻灯片形式授课,每次培训时间不超过30 min。③考核:培训前后分别组织人员对相关知识进行考试,以百分制计,对培训前后的成绩进行比较。

 

1.2.2培训内容 ①理论知识培训:主要包括正常足月儿生理特点、正常足月儿护理要点、新生儿早期常见病的临床表现。需产护协助完成的常用诊疗技术操作,如:新生儿窒息复苏技术、新生儿静脉穿刺、洗胃、黄疸监测等和母婴同室新生儿观察表的书写规范。②实践技能指导:儿科医师查房与产护病房交班时间同步,指导新生儿护理及如何与家长沟通,并进行细致的新生儿查体、黄疸监测、喂养指导增强产护感性认识。操作性技术观看视频熟悉标准化流程,指定护理小教员直接带教。

 

1.2.3评价指标 理论和实践技能各50分,满分100分。考核内容以培训内容为主,实践操作以重复率为标准。

 

1.3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培训前后人员成绩比较采用t检验的方法,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考核,所属人员培训后成绩明显优于培训前成绩(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通过对产护人员进行新生儿相关内容系统培训,临床护理质量明显提升,家长满意度调查明显提高。

 

3 讨论

 

3.1以目前我院的儿科现状,加强产儿合作是必要的 WHO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在1991年联合发起了“爱婴医院计划”,提出了24 h母婴同室的措施,对产科和儿科有了更高的要求,儿科医师要在高危孕产妇分娩时预估新生儿分娩风险,并负责高危新生儿的管理工作,产科护士实施母婴同室的护理,这就要求母婴同室护理人员具备更多关于新生儿的知识,因此,我们组织了相关的培训内容,经考核,培训后成绩明显优于培训前,对培训知识的掌握让我们的护理人员可以更好的用理论指导实践。

 

3.2了解新生儿相关知识,优化产儿合作,提升服务质量 在产科,由传统的护理模式向母婴同室护理模式的转变,需要时间的适应和新生儿相关知识的学习,又面对新生儿这个特殊群体,许多低年资护理人员缺乏相应的经验及热情,巡视敷衍了事,有异常情况不能及时发现并报告医生,对家长反映的问题也不能及时反馈处理,缺乏有效的沟通。护理操作技术不娴熟,有关新生儿常用操作技术差,如静脉穿刺不能1次成功,送检标本凝血,重复洗胃等,这些均为我们的医疗行为埋下安全隐患,我们培训则弥补了潜在的隐患。实践证明,对母婴同室护理人员的培训使我们的护理人员更从容的面对新生儿护理工作,打破了新生儿有问题问儿科医生的尴尬局面。不仅满足了新生儿、产妇的需要,也让产妇对新生儿护理充满信心。

 

3.3提高家长满意度,减少医患矛盾 母婴床旁护理是一种新型护理模式,是由护士在床旁进行示范和指导等,家属积极参与其中,掌握有关育儿知识及产后的保养教育。林卫通过对母婴采用床旁护理的模式发现,通过该护理,产妇可以较快的融入新生儿的生活,增加哺育婴儿的自信,成功的转变角色。

 

母婴床旁护理即新生儿护理如喂养、沐浴、换尿片等操作都在护士的演示下在产妇床旁进行,鼓励父母参与其中。而我们开展的新生儿相关知识培训使产护人员更好地指导实践工作。产妇家庭在和护理人员的互动中增进了信任与理解,增加了沟通,无形中减少了医患矛盾。

 

4 结论

 

因此,对母婴同室护理人员进行新生儿知识的培训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对优化产儿合作意义重大。产科和儿科作为医院的两个高风险科室,纷争多,矛盾大,我们通过培训的模式,互相交流,增加了相互理解的机会,有助于高质量的完成每一次的产儿合作,这种模式值得临床相关合作科室推广使用。

篇4

关键词:新生儿;安全隐患;预防性护理;应用研究

我院在分析了护理安全隐患基础上,制定了更具针对性的预防性护理措施,并将其应用于临床中,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2月来我院分娩的125例新生儿作为本文研究对象,男74例,女51例,日龄在3~18d,按照随机分层分组法将125例新生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监护人均自愿参加本次实验,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观察组68例,男40例,女28例,平均日龄(10.4±2.1)d,胎龄6~42w,平均胎龄(38.9±0.5)w,其中足产儿63例,早产儿5例,分娩时体重(3.18±0.24)kg,无陪护病房新生儿12例,母婴同室新生儿56例,对照组57例,男34例,女23例,平均日龄(11.2±1.9)d,胎龄在37~41w,平均胎龄(39.6±0.6)w,其中足产儿55例,早产儿2例,分娩时体重(3.29±0.23)kg,无陪护病房新生儿8例,母婴同室新生儿49例,两组新生儿及其护理人员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安全隐患分析 分析新生儿护理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为制定预防干预措施提供参考,具体安全风险因素包括:新生儿因素,新生儿无语言表达及自我保护能力,加上新生儿机体免疫力低下,皮肤屏障功能尚未完全成熟,尤其是出生时伴有疾病患儿,临床护理过程中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1];护理人员因素,责任心不强、操作技能差、防范意识不足、设施设备操作不熟练及各项制度落实不到位等均会诱发安全事件,责任心和防范意识是预防安全事件、提高护理质量的基础,只要护理人员严格落实各项安全管理制度,能有效预防安全事件发生[2]。

1.3护理方法 我院制定了预防性护理干预措施,具体包括:加强护理人员培训,定期组织新生儿护理人员学习培训,培训内容包括职业道德、操作技能、设施设备使用、护理文书书写及病房管理等,通过不同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及职业水平;加强基础护理质量,严格执行各项管理制度,如消毒隔离、新生儿喂养等制度,对于母婴同时新生儿还应指导家属如何开展新生儿护理,教授家属如何喂奶、沐浴等,确保在以上基础护理过程中新生儿不受到伤害;加强院感护理,感染是新生儿常见的并发症[3],护理人员工作过程中严格遵守隔离消毒制度,接触新生儿分泌物、排泄物等时严格执行七步洗手法,定期进行病房空间监测,必要时可进行空间消毒;护理人员减压疏导,有利于减少工作差错和安全事件发生。

1.3观察指标 新生儿护理过程常见的安全事件包括腕带遗失、床头坠落、感染、护患纠纷、红臀、发错药物等,护理质量观察指标包括技能操作、病房管理、健康教育及文书书写,根据观察指标优劣将其分为优、良、差三类,并对比两组所占比例;护理满意度采用我院自制问卷表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护理态度、护理技能、护患沟通等,根据调查结果将护理满意情况分为满意、一般、不满意三类,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医学软件SPSS16.0对患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组间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组间计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当统计值P

2结果

2.1两组护理安全情况及护理质量比较 观察组护理期间发生腕带遗失1例,院内感染1例,红臀1例,安全事件发生率为4.4%(3/68),对照组护理期间发生腕带遗失3例,感染1例,床头坠落1例,红臀2例,护患纠纷3例,安全事件发生率为17.5%(10/5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观察组护理满意率为88.2%(60/68),对照组护理满意率为75.4%(43/5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新生儿临床护理中存在较多安全隐患及护理缺陷,属于医疗机构中风险较高的科室之一,新生儿病房多为无家属陪护病房,更衣、沐浴、进食等基础工作多由护理人员完成,因此新生儿护理工作量大、风险高、责任重大,本文结果显示,观察组安全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护理质量观察指标及护理满意率则明显优于对照组,由此预防性护理措施能有效降低护理安全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在新生儿临床护理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赵菲菲.新生儿病房的护理风险管理体会[J].医学信息,2014,27(12):348-349.

篇5

1.1一般资料

抽选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时间段内我院治疗的200例剖宫产术产妇,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中产妇年龄是20-36岁,平均是(29.5±4.4)岁,新生儿Apgar评分是9-10分,90例直切口,10例横切口;观察组中产妇年龄是21-39岁,平均是(30.6±4.7)岁,新生儿Apgar评分是9-10分,85例直切口,15例直切口,对比两组产妇的一般资料,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但具备可比性。200例产妇签订知情同意书,同意参与本次研究。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培训母乳喂养的专业知识,并开展健康教育,以提高产妇以及家属对于母乳喂养的认识;观察组产妇在对照组产妇护理方案的基础上,再实施Orem自理模式。

1.2.1支持教育系统

在住院期间,支持教育系统一直存在,能够实时观察产妇的心理需求,并及时发现产妇在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或进行矫正,或产妇家属进行指导。护理人员需向产妇及其家属详细介绍有关于挤奶、换尿布、抚触、淋浴等相关知识。

1.2.2完全补偿系统

剖宫产术后6h内就需开展完全补偿护理,主要是因为剖宫产术产妇的自我护理能力还未恢复,护理人员需做好基础、皮肤、专科等护理,以疏导产妇的不良心理,提高产妇对于母乳喂养的认识,增强信心。

1.2.3部分补偿系统

需在剖宫产术6h后开展,主要是因为产妇以恢复清醒,除了手术切口疼痛外,产妇生命体征较为稳定,护理人员需积极鼓励产妇进行自我护理,并辅助产妇变换为半卧位,以方便给新生儿喂奶、淋浴以及换尿片等,并指导这个过程中产妇的不当行为。

1.3判定标准

在临床护理过程中,对产妇的自我护理能力进行观察,并对产妇的新生儿护理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进行评估。优:产妇出院前,已能够熟练进行哺乳姿势,例如:卧、怀抱以及坐等;良:产妇在护理人员的辅助下能够顺利进行;差:产妇无法自行完成哺乳姿势,且在护理人员的帮助下也无法完成。产妇需通过笔试方式进行评估,优:≥90分;良:70-89分;及格:60-69分;不及格:<60分。

1.4统计学处理

通过软件SPSS18.0统计分析本次探究的相关资料,计量资料开展t检验,计数资料开展x2检验,P<0.05表示两组比较存在差异性,具备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产妇母乳喂养技巧掌握程度比较

通过本次探究过程中发现:观察组产妇的母乳喂养技巧掌握明显优于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性(P<0.05)。

2.2两组产妇新生儿护理知识掌握程度比较

观察组产妇的新生儿护理知识掌握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性(P<0.05)。

3.讨论

篇6

1.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1月~6月为对照阶段,2013年7月~12月为观察阶段。两阶段护理人员的年龄、学历组成及科室基本情况等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分别于两阶段内随机抽取45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对照阶段新生儿中男性26例,女性19例,新生儿的年龄为1~5d,平均年龄(2.5±1.7)d;观察阶段新生儿中男性及女性新生儿分别为24例和21例,新生儿的平均年龄为(2.7±1.2)d。两阶段新生儿的年龄、性别比等一般资料比较结果未见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不安全因素分析对照阶段新生儿护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可将不安全因素总结如下:①人员素质因素。部分护理人员不具备良好的专业技能,容易出现未及时了解到新生儿需求的现象,导致不安全事件的发生。共有7例新生儿由于护理人员素质不达标而发生不安全事件。②人员配置因素。护士的排班制度无法很好地满足实际的工作需要,不仅会给护理人员带来较大压力,也会影响工作效率,对新生儿的护理质量造成不利影响。有5例新生儿由于这一原因导致不良事件。③质量管理因素。护理管理者对护理质量监督工作缺乏正确认知,对不安全事件缺乏主动防范意识。共有6例新生儿由于质量管理不当而导致不安全事件的发生。

1.2.2护理管理在观察阶段采取的护理管理措施包括:①加强人员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技能及工作责任心,实现综合素质的提高;同时培养护理管理人员的预见性意识;②根据工作需求优化排班制度,并使交接班工作规范化。③将新生儿的护理工作流程化,并落实工作责任制;④制定科学的质量管理制度,定期对护理工作进行评比,并做出相应奖惩处理。

1.3观察指标统计两个阶段新生儿在护理工作中,出现手牌丢失、皮肤划伤、发生感染等不安全事件的新生儿数量;同时调查新生儿家属的护理满意率。

1.4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本次研究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当P<0.05时,视为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阶段45例新生儿发生手牌丢失的数量为2例,发生皮肤划伤及感染的新生儿数量分别为1例、0例,观察阶段的不安全事件发生率为6.7%;对照阶段新生儿的资料显示,共有5例发生手牌丢失,2例皮肤划伤及1例感染新生儿,不安全事件的发生率为17.8%。观察阶段的不安全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阶段,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阶段新生儿家属的护理满意率为93.3%(42/45),对照阶段的护理满意率为84.4%(38/45)。两阶段新生儿护理满意率的组间比较也有显著差异(P<0.05)。

3讨论

3.1不安全因素分析结果

3.1.1人员的综合素质新生儿的护理工作难度较大,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普遍较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护理人员的能力发挥,使新生儿的护理质量下降;且医疗器械的更新速度较快,部分护理人员无法熟练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护理人员出现能力不一现象,导致人员的协作状况出现不和谐现象,不利于新生儿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3.1.2人员配置不合理护理人员数量有限,由于其它不可控因素的影响,导致某一时段内入院患儿数量的增多,进而出现人手不足现象,增大不安全事件的发生几率;且晚间护理人员的数量与白天一致或更少,极易导致晚间护理工作出现纰漏,造成不安全事件的发生。

3.1.3管理制度缺乏科学性管理制度不具有实效性,在工作过程中极易出现责任界限模糊,容易引起争吵。同时,交接班模式的混乱,还可能造成资料丢失,使新生儿的对应资料混淆不清,造成安全隐患。

3.2护理管理加强措施

3.1.1加强培训新生儿护理人员必须具备的知识与技能包括:①对新生儿危重病学的相关知识;②护理流程及工作要求;③护理工作的法律责任;④常用的急救技术及输液穿刺技能等。因此,应从以上几个方面对新生儿护理人员加强培训,帮助护理人员形成正确的工作态度和高水平的工作技能,最大限度地控制新生儿发生不安全事件的几率。3.2.2优化排班模式,制定科学制度做好工作调查,根据新生儿的收治特点制定合理化的排班模式,并加强夜间巡视。同时制定科学的管理制度,护士长不定期对护理工作进行质量评估及监督,并加强对常见问题的预防性护理,有效提高新生儿的护理质量。

篇7

床旁新生儿护理技能指导作为我国临床医学领域中的创新性产科护理模式,在实践环节往往能够极为有效地提高临床康复护理工作的质量,特别是在产妇分娩的护理服务当中,能够有效减少产妇出现不良情绪的几率,帮助产妇顺利生产。这种优质化的临床护理模式在实践环节强调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在具体的技能指导过程中秉承以患者需求为己任的服务模式,具有较高的推广和应用价值[1]。本文主要对床旁新生儿护理技能指导在住院分娩产妇临床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情况进行探究,以此为我国今后的分娩产妇临床康复护理优化与创新提供可行性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3年8月-2014年12月收治的120例入院分娩的产妇为研究对象,产妇年龄分布为17-34岁,平均年龄(23±4.7)岁;身高分布为150-172cm,平均身高(158.25±13.21)cm;体重分布为51-86kg,平均体重(61.25±7.21)kg。将120例产妇随机分为实验组(60例)与对照组(60例),两组在平均身高、体重、年龄等方面资料上具有可比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产妇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产妇接受优质化护理,给予床旁新生儿护理技能方面的指导,并在对照组护理服务的基础上进行一对一护理,根据不同产妇的实际情况,为每一位产妇进行新生儿护理母乳喂养技能方面的指导与培训,帮助产妇更好的掌握新生儿母乳喂养的方法。同时,医护人员还需要根据新生儿的精神状态、喂奶后情况、皮肤情况、排泄情况与四肢活动情况,相应安排新生儿护理。

1.3评价指标

在临床护理服务实施前后,分别对住院患者及家属发放问卷形式的调查,由患者对医护工作进行评分,得分越高说明护理效果越好。具体观察指标为,≥85分为非常满意: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消失,心理状态积极乐观,85-60分之间为满意:症状明显好转,护理效果良好;

2结果

实验组60例产妇在接受床旁新生儿护理技能指导后,焦虑抑郁及常见病症的发生率明显降低,临床康复护理的总满意度为97.2%;对照组60例患者在接受常规护理后,大部分病症消除,部分患者仍有较强的焦虑抑郁感,临床康复护理的总满意度为81.5%;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随着我国临床医疗服务水平的不断提高,优质化护理服务模式逐渐成为临床医疗领域关注与重视的重点内容。优质化护理模式具体指的是以患者为中心,在医疗行为与思想层面上处处为患者考虑的一种新型医疗护理模式[2]。为了进一步深化临床护理服务的专业内涵,我国医务工作者及相关研究人员理应在传统护理模式的基础上不断优化创新,让患者真正得到优质、满意、放心的医疗服务[3]。针对我国住院分娩产妇的临床护理情况进行分析可知,产妇的临床护理与其他疾病症状患者的护理服务相比具有较大的差异性,分娩产妇在临床护理干预的过程中需要多方面。多角度的关注与看护,不仅局限于身体健康层面的护理服务,更需要对产妇的精神状态以及情感焦虑等情况进行实时监督与指导,以此才能确保产妇临床分娩以及新生儿母乳喂养的安全性,充分提升产妇临床康复护理的整体满意度。

篇8

【关键词】母婴床旁护理;产科护理;应用

近年来我国的医学水平不断的提升,对医院护理工作上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母婴床旁护理模式主要是将新生儿的护理工作在产妇的床旁完成,能让产妇更好的开展监督工作,并且也能让产妇在更短的时间内掌握更多的新生儿护理技能,提升对于护理服务的整体满意度。此外,通过母婴床旁护理模式能有效的保证产妇及新生儿的安全,体现医院的人性化护理服务。本次研究选择我院在2015年6月~2016年6月期间所收治的共120例妇产科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详细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在2015年6月~2016年6月期间所收治的共120例妇产科产妇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采取随机分配模式,将产妇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共有产妇60例。产妇年龄为20~40岁之间,本次选择的产妇均为单胎初产,没有精神疾病或残疾。同时两组产妇在年龄、家庭环境和受教育程度等方面也并无显著差异,因此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产妇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产妇则采取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对比分析两组产妇所掌握的新生儿护理情况,调查其护理满意度。观察组的主要护理措施为:(1)定期组织护理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和学习,增强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护理技术,提升综合素质,不断的丰富自我掌握的分娩专业知识和新生儿护理知识。在母婴床旁护理的过程中,要根据产妇以及家属的实际需求和建议来开展工作,为产妇尽量的提供个性化的服务。(2)实施母婴床旁护理过程中要对产妇及其家属讲述母乳喂养的好处、婴儿洗澡的方法和常见的一些婴儿生理变化等等,做好知识的普及工作。(3)在涉及到洗澡和换尿布等实践操作性比较强的知识时,需要通过演示的方式来进行讲解,并要求产妇共同参与其中进行操作练习,护士则负责监督和指导,从而帮助其更好的掌握新生儿的护理技巧。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产妇在新生儿护理技巧方面的掌握程度进行对比分析,主要使用医院自制的母婴保健知识及技能掌握表进行调查。同时在产妇出院前对产妇及其家属进行护理满意度的调查。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统计均采用SPSS18.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χ珋±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当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产妇的新生儿护理各项技能掌握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产妇新生儿护理技能掌握情况,对照组情况如下:母乳喂养87.5±7.9,沐浴81.2±8.5,抚触78.5±8.8,臀部护理85.2±9.1。观察组情况如下:母乳喂养85.3±6.5,沐浴75.6±8.3,抚触70.6±6.5,臀部护理77.6±7.8,P<0.05。对比两组产妇对护理服务满意度,对照组非常满意35例,满意15例,不满意10例,满意度83.3%。观察组非常满意45例,满意12例,不满意2例,满意度96.6%,P<0.05。

3讨论

母婴床旁护理是当前一种比较优质的产后服务措施,既能满足产妇的心理需求,同时也能让产妇更多的参与到新生儿的护理当中,促使母子之间的感情得到升华,可以说在产科当中应用母婴床旁护理措施是十分必要的。新生儿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通过床旁护理能让家属、产妇以及医护人员之间的关系更加的密切,并且也能有效的提升产妇对于护理人员的信任态度,对于提升护理满意度具有积极的意义。在本次的研究当中,我院共120例妇产科产妇分为2组对比观察分析。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产妇的新生儿护理各项技能掌握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96.6%)的护理满意度方面也要明显的高于对照组(8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充分的说明了采取母婴床旁护理模式的积极效果。

综上可知,在产科的护理当中采取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对于提升产妇的新生儿护理技能能产生重要的作用,同时也能有效提升护理服务满意度,十分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尹绪玲.产科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17,(12).

[2]邵海珍.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06).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