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05 15:56:59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电子档案管理规范,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电子档案,是国家机构、社会组织或个人在社会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并已归档的电子文件及相应的支持软件产品和软、硬件说明。它伴随着信息技术对人类生活的渗透而产生,是档案多元化发展的产物,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它的规范化管理势在必行。本文试就在对已有实践回顾的基础上,对基层单位电子档案的规范化管理提出几点粗浅的建议。
一、我国目前电子档案的管理现状
1、电子档案管理的双套制。对于电子档案的管理,我国目前普遍采用的是双套制,即在获得电子文件的同时,仍然制作保留一份同样内容的纸质文件,以备不时之需。作为一项新生事物,电子档案尚处于摸索阶段,理论还不完善,各项制度也不成熟,还要通过实践来验证。因此,就目前来看,电子档案与传统档案将是一个优势互补、的局面。
2、电子档案管理还较混乱。在一些基层单位,电子文件常常只是作为过程性文件,分散保存在其形成的部门或是具体经办人的电脑中,随意处置,没有归档。有的即使归档,也只是电子数据的简单堆砌,未经系统化的整理和鉴定,管理混乱,保管措施不到位,数据丢失隐患严重。
3、电子档案管理制度缺失。电子档案有着不同于传统纸质档案的特有属性,对电子档案的管理方式也与纸质档案有所不同。比如说,为保证电子档案的长期可读性,必须保留与之相配套的软硬件系统,并定期做好备份工作,以保证电子档案的长期可读性。对于这些新特点、新要求,不少单位还没有制定专门的规章制度去规范和管理,使得电子档案的管理工作常常呈现出一种无章可循的状态。
二、电子档案管理不够规范的原因
1、现有规范无强制执行力。早在1996年,我国就出台了《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CAD电子文件光盘存储、归档与档案管理要求》、《电子公文归档管理暂行办法》等规范性文件,对电子文件管理提出了一系列规范性要求。但作为推荐性标准,虽有参考价值,却没有强制执行的效力。所以在常规性的档案检查中,也并未将其列入评审标准,使电子档案的管理处于失控的状态。
2、档案人员归档意识欠缺。电子文件是信息技术的产物,产生时间不长,对于不熟悉计算机操作技术的档案人员来说还很陌生。由于管理人员的知识结构尚无法满足电子文件管理的需要,故而很容易产生畏难心理。加之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一味地侧重纸质档案的完整性,从而忽视了电子档案的重要性,使得电子文件得不到有效管理。
3、来源过于分散增加了集中管理的难度。现代化的办公环境离不开计算机,电子文档的传输、修改、储存又相当便捷,而一些文档材料的读取使用又必须依托于软硬件系统,所以从文件的起草、收发、流转到最后的整理归档等各个环节,无时无刻不在生成大量的电子文件,这些文件流转于各个职能部门之间,呈现出杂乱无序的状态,这给档案人员平时及时收集整理也增加了不小的难度。
三、电子档案规范化管理的必要性
1、有利于资料的真实有效完整。基层单位往往掌握着重要的第一手资料,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以电子数据的形式存在,它们完整记录了事件处理的全过程,反映出当时的真实情况,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但是电子文件又极易被修改、复制,且变化不留痕迹,如果不能及时收集,很可能未及归档就已丢失,或者留存的已非最初版本,失去了归档的意义。为了保证归档电子文件的真实有效完整,必须对电子档案形成的各环节进行规范化管理。
2、有利于档案的长期保存。对于那些保管期限较长甚至是永久保存的档案,为了延长档案的寿命,除对库房环境有一定要求外,有时也需要采取一定的预防性保护措施,如复制、修裱等。电子档案的存在就可以看做是对纸质版的复制,且不会占用太多的库房空间。在查阅利用档案时,也可以直接调取电子档案,进行拷贝、打印等操作,有效避免了纸质材料的二次损耗。
3、有利于档案的编研利用。档案的利用是档案的生命力所在,也是文件归档的意义所在。在档案的编研和利用过程中,电子档案有着一些传统的纸质档案所没有的优势。首先,电子档案体积小,易于携带。其次,在电子档案的移动和使用过程中,对档案制成材料的机械磨损相对较小。第三,在需要提供复制件的情况下,只要借助一定的辅助设备(如计算机的软硬件平台)即可将原始材料原样再现,省时省力。第四,在对现有档案进行编研时,电子档案也为编纂整理和排版布局工作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四、多管齐下,实现电子档案的规范化管理
1、强化档案人员归档意识。档案人员是档案工作的主体,他们的工作态度直接决定了档案整体质量的好坏,是电子档案制度实施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在规范电子档案的工作中,首先要做的就是提高档案管理者对电子档案重要性的认识,时刻树立档案信息意识,积极主动地对可能产生的电子文件加以收集,保证归档电子文件的完整、有序。
2、建立电子档案的长效管理机制。电子文件的归档工作尚处于摸索阶段,很多单位并没有成文的规章制度来加以明确。因此,应当在本单位现有立卷归档制度的基础上,尝试增加关于电子文件归档的条款,将电子文件的收集、整理、归档、保管、利用纳入文书处理程序并列入相关人员的岗位职责,作为年度考核的标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不断探索完善,逐步形成行之有效的操作规程,使电子文档的归档工作制度化、科学化、常态化。
3、加速档案从业人员的知识结构调整。电子文件载体材料的特殊性,决定了其从采集、整理、鉴定、著录直至最后归档的整个流程中,需要运用大量的现代化信息技术,建立一支具有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和业务知识的专业队伍至关重要。首先,档案人员需看到自身差距,主动学习,不断扩大知识面,更新原有知识体系,提升自己的素养,成为一名合格的档案工作者。其次,上级档案管理部门也应当加强对档案人员的业务指导和培训,比如利用好一年一次继续教育的契机,有计划、有目的地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4、加强电子档案的日常保管工作。鉴于电子文件的不稳定性,在电子档案进入档案室后,应当重视后续的保养维护工作。首先要为电子档案提供一个适宜的保存环境,防止温湿度、外界磁场、机械震动等各种可能的物理和化学损害;其次,对电子文件要定期进行安全性、有效性检查,并及时备份,保证电子文件在其保管期限内的可读取性。
[关键词]电子文件档案管理;重要性;方法
建立健全电子文件档案管理机制,是档案部门和档案工作者一项责无旁贷的任务。管理好电子文件档案关系到国家和社会历史记忆的长期保存,极具重要意义。面对电子文件档案的大量形成,研究和规范电子文件档案的管理、利用和电子文件长久保存,这就需要创新工作思路,适应当今信息时代,把电子文件档案管理工作做得更好。
一、归档方法
1.保证电子档案的质量。明确规定归档时间、归档范围、技术环境、相关软件、版本、数据类型、格式、作数据、检测数据等。
2.保证电子档案的可利用性,从电子文件形成就应有严格的管理制度和技术措施,确保其信息的真实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3.在内容、相关说明及描述上保持一致。此方法用于归档电子文件同时存在相应的纸质或其他载体形式的文件时。
4.适时生成纸质文件等硬拷贝。具有保存价值的电子文件进行归档时,必须将电子文件与相应的纸质文件等硬拷贝一并归档。
二、收集、积累方法
1. 及时按照要求制作电子文件备份。
2. 每份电子文件均需在电子文件登记表中登记。
3. 电子文件登记表应与电子文件的备份一同保存。
4. 电子文件登记表如果制成电子表格,应与备份文件一同保存,并附有纸张打印件。
5. 电子文件性质代码:R―草稿性电子文件;U―非正式电子文件;O―正式电子文件;N―无纸电子文件;T―文本文件;I一图象文件;G―图形文件;V一影像文件;A―声音文件;M―多媒体文件;P―计算机程序;D―数据文件。
三、电子文件的整理
1. 电子文件的整理,应按内容、保管期限、密级等因素相对集中。
2. 电子文件应按《档案著录规则》著录,并制成机读目录。
3. 归档电子文件应填写登记表。
四、电子档案的移交与保管
电子文件归档后按有关规定移交至档案保管部门,作为电子档案进行保管。v1. 检验。档案保管部门应配备相应的处理设备,以保证完成电子档案的检验工作。归档的每套载体均应接受检验,合格率应达到100%。与纸质档案同时保存的电子档案可采取抽样检验的方法样本数不少于总数的20%合格率应达到100%。
2.检验项目。 载体有划痕,是否清洁,有无病毒。核实电子档案的完整性和有效性审核手续。 核实登记表、软件、说明资料等是否齐全。将检验结果填入电子档案人库登记表。检验有不合格的,应退回形成单位,重新制作。
3.移交手续验收合格后,档案保管部门在电子档案人库登记表上签字盖章,一式2份,一份交电子文件形成单位一份自存。
4.保管要求电子档案保管除应具备纸质档案一般的要求外,还应符合下列条件: 归档载体应作防写处理。不得擦、划、触摸记录涂层。载体应直立存放,做到防尘、防变形。环境温度选定范围: 14℃― 24℃;相对湿度选定范围:45%―60%。存放时应注意远离强磁场,并与有害气本隔离。电子档案在形成单位的保管,也应参照上述条件。
5.存效性保证。每满1年,对电子档案涉及的形成单位和档案保管部门的设备更新情况进行一次检查登记。每满2年进行一次抽样机读检验。抽样率不低于10%,如发现问题应及时采取恢复措施。设备环境更新时应确认库存载体与新设备的兼容性,如不兼容,应进行电子档案的载体转换工作,原载体同时保留时间不少于3年。磁性载体上的电子档案,每4年转存一次。原载体同时保留时间不少于4年。定期检验结果应填入电子档案管理登记表。
6.利用。电子档案的封存载体不得外借。利用时使用拷贝件,利用时要遵守保密规定。利用者对电子档案的使用应在权限规定范围之内。具有保密要求的电子档案上网时必须符合国家或部门有关保密的规定,要有稳妥的安全保密措施。
7.电子档案的销毁鉴定。电子档案的销毁鉴定,按国家现行有关规定执行。 电子档案的销毁,应在办理审批手续后,方可实施。非保密电子档案可进行逻辑删除,属于保密范围的电子档案被销毁时,如存储在不可擦除载体上,须连同存储载体一起销毁并在网络中彻底清除。
8. 统计档案保管部门应及时按年度对电子档案的保管,利用等情况进行统计。
五、电子文件档案管理的重要性
档案工作者应做到对于流动不定的电子文件,掌握它的来龙去脉,证实它的真实可靠,告诉利用者如何在铺天盖地的信息中淘出知识的真金。只有这样,档案职业的地位和档案工作者的作用才会获得应有的社会认可。同时,要结合工作实际需要和未来发展趋势,培养电子文件档案化管理人才,注意招聘一支有档案管理知识,有档案管理专业技术、技能的人才充实干部档案管理队伍,以提高档案工作人员的整体业务水平素质。
关键词:医院;电子档案;规范化管理
医院档案作为医院制定计划的主要依据,对医院长远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电子文档管理是医院档案管理中的新内容及新要求,加强档案管理的现代化建设,是医院档案实行现代化管理的根本任务。
一、医院电子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对电子档案的重视程度不够
在医院的运行过程中,有些单位对档案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认为档案管理不能够给医院带来经济效益,把档案工作简单的看成是各种数据的简单搜集和保存,没有把档案工作和医疗工作同步起来。另一方面,档案管理人员还没有真正转变管理思路,管理方法还停留在传统的文档管理层面,忽视了对各种电子视频文件、学术资料、典型医疗视频资料的整理和归档,不利于医院档案的丰富,影响了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推进。
(二)电子档案容易缺失破坏
源于电子档案的数字化特征,如果管理不善,很容易出现缺失或者破坏的问题。首先,档案的多头管理容易造成档案的丢失。有些电子档案材料是由多个科室进行保管,缺乏规范和统一的管理,很容易出现电子档案损坏和丢失现象,影响了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推进;其次,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网络安全、病毒防范等问题凸显,如果不能够有效保障计算机的安全,电子文档就会面临被病毒和黑客攻击的危险;再次,由于电子文档信息修改的不可识别性和信息载体的分离性,电子档案的原始记录内容和形式就不复存在,不利于对医院档案的追溯。
(三)电子档案管理缺乏相应的专业技术能力
近年来,医院档案管理的数字化发展趋势越来越强,电子档案变的非常普遍。对于电子档案来说,它是计算机文字处理的最后一个文本,没有印稿和草稿的区别,也没有副本和正本的差异,文件和档案之间很难有个清晰的界限。所以,在医院电子档案管理的过程中,一定需要管理人员具备较强的专业技术能力,能够对电子文档进行相应的操作,保证医院电子文档的规范性和合理性。
二、强化医院电子档案规范化管理的对策
(一)优化电子档案的管理要求
根据当前医院发展的实际和信息技术发展的趋势,医院要进一步明确电子档案归档的范围以及管理要求。首先,明确电子档案的采集范围。医院档案部门应该加强对医院电子文书、电子图像、影像材料、视频材料等的搜集和整理,完善电子档案数据库;其次,明确电子档案的管理要求。要根据医院发展的实际需求,明确电子档案的管理要求,在档案管理的具体工作中,工作人员需要第一时间处理医院相关部门的信息,通过计算机进行数据的整理和汇总,然后通过网络实现资源共享,确保档案信息的及时性和有效性;再次,结合医院实际,编写《档案实体分类大纲》等多种规范性文件,统一标准,确保档案工作的顺利推进。
三、优化医院电子档案归档的具体操作
首先,医院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建立一整套《电子档案管理制度》。在制度的框架下,明确档案管理流程和相应人员的岗位职责,以便于能够更好地对医院电子文档进行制作和归档,实现对医院电子档案的全过程控制;其次,合理归纳电子文档和纸质媒介,实现两者的相互补充、相互配合。在电子档案的整理过程中,采用编码的形式对其进行标准,方便匹配和查找;再次,对医院陈旧档案实行“数字化”管理。利用先进的技术设备对档案进行技术转换,把纸质版档案转变为电子版,进一步丰富医院的电子档案数据库。
四、积极改善电子档案存储条件
首先,改善医院档案馆建设。医院应该加大财政投入力度,进一步丰富档案馆建设,购置先进的电脑设备、扫描仪、刻录机等,引入先进的档案管理软件,确保电子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推进;其次,优化电子档案保存环境。依托于载体的特征,建立合理完善的档案控件,保持良好的湿度和温度,防止电子档案的自然老化现象,进一步保障电子档案;再次,对已归档电子档案载体实行定期有效的检测和维护,同时保证电子档案所依靠的技术及相关支持软件,定期或不定期对其进行相应的复制、转储,转储后的载体与原载体同样编号保存,对于出现破损的电子档案及时修复和补救,从而更好地保证电子档案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
信息高速发展对档案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档案管理方式必然向现代信息化电子档案管理方式转变。医院必须从自身发展实际出发,采取积极的措施,不断强化对电子档案的规范化管理,进而更好地为医院决策层、为医院建设发展提供有价值的档案信息服务。
参考文献:
[1]薛.对医院内部审计档案规范化建设的思考[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08(06).
[2]岳书静.探讨如何做好医院档案规范化管理[J].黑龙江史志,2013(13).
[3]李春梅.加强档案规范化管理促进疾控工作可持续发展[J].南方论刊,2007(01).
关键词:档案管理;规范化水平;有效途径
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和发展,不同领域的发展已经逐渐完善并且规范化和制度化。在以往的档案管理中,档案管理理念和档案管理方式较为落后,档案管理存在较多不足,给档案管理工作带来较大困难。作为档案管理人员应当紧跟时展步伐,不断完善档案管理方式,提高档案管理规范化水平。
一、档案管理规范化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现代化的建设中,档案管理工作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档案管理技术也在不断提高。档案管理是国家、企业、个人以及社会组织等形成的各种历史记录。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实现档案管理的标准化和制度化,不断提高档案管理的规范化水平。档案工作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它是单位或者个人在一个持续时间段内在工作和管理中的积累。它的表现形式是多元化的。对于每个单位档案是一笔巨大的无形财富,它记录了各种历史性的决策以及建设方向,记录了单位的发展以及各种成功,它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增加的重要资本。进行档案管理工作是所有单位发展要求,同时也在我国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我国不断培养技术和实用性人才,用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代替传统专业型人才教育方法。不断加强档案管理工作可以使企事业单位培养更好的人才进行正确方向的提供。另外,规范化的进行档案管理工作可以使各项工作水平得到提高,可以提供理论依据促进单位的发展,做好档案管理工作才可以把数据库的作用更好的发挥,使各个部门之间工作的主动性和链接进行提高,有利于整合各类资料,使工作量减少,工作效率得到提高。
二、加强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提高档案管理规范化
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快速发展,在新的形势下档案管理需要紧跟时代步伐,促使档案管理朝着信息化方向发展。在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中,需要完善相关的档案管理信息设备,改变以往纸质档案载体模式。纸质档案不易保存,储存时间较短,存储空间较大,存在比较大的浪费。借助现代化信息技术和设备,开展档案管理工作,可以改变档案管理工作现状,同时借助网络技术可以及时获取相关资料。借助信息技术构建档案管理信息数据库,制定相应的登录查询平台,用户可以登录数据库,查阅相关的档案资料。借助信息化管理设备可以实现档案信息的分析和利用,保证档案信息的安全、完整,节约档案管理时间。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目前很多档案的管理工作都开始走向信息化和数字化,原有的纸质档案管理工作正在逐步退出历史舞台。所以在目前档案的管理规范化过程中,应该做好二者的结合工作,提升档案管理的桂芳华水平。在很多单位的档案实际管理工作中,纸质档案管理和电子档案管理应当具备独立的管理体系,同时发挥自身的优势相互配合,促进档案管理工作有效开展,提高档案管理工作效率。结合纸质档案管理工作,要保证档案管理工作信息化建设逐步完善,同时做好紙质档案向电子化档案的转型工作。在电子档案管理开展时,可以推动纸质档案管理的开展,促进两者的有效融合,可以促进档案管理更加高效的开展。电子档案管理可以实现快速检索,不断完善档案查找和利用功能,促进两者的融合,借助电子档案管理模式可以从纸质档案中快速查找档案。
三、提高档案管理能力,优化档案服务方式
大多数档案管理人员对新技术和新设备操作方式掌握不足,加强档案管理人员系统化培训,在实际工作中灵活利用现代技术和方式。如工程类档案管理工作中,管理人员需要掌握一定的工程基础知识,能够熟练掌握和操作计算机。同时档案管理人员具备突发事件应对能力,灵活应对突发事件。随着现代技术和现代管理理念的引入,档案管理的服务方式也发生变化,从信息管理逐渐转变成信息服务。档案管理人员经过系统化的培训工作,具有一定的档案管理能力,同时需要改变以往的服务方式,做好档案资料采集、整理和存储工作的同时,同时更加注重档案资料的开发和利用。同时借助网络平台构建信息服务平台,打破空间和时间的局限性,做好各类档案资源的共享工作。所有的档案管理都是为实际工作做好服务的,利用好各类档案信息,发挥出档案的核心价值,不断提升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化水平,这是充分发挥出档案信息价值的最有利保证。那么在档案管理工作中,如何体现档案信息的资料价值,可以说是档案管理工作的一项重大课题。档案资料价值开发的过程中,想要发掘档案资料价值,注重社会公众开发度的强化,让大众可以阅读和查阅相应的档案资料,深入发掘档案价值。注重档案资料和实际生活的有效结合,针对一些适当公开的档案资料,适当增加开放程度,利用档案资料促进社会发展。
四、结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档案管理工作需要采取现代化和规范化管理方式,不断提高档案管理规范化水平。在实际档案管理工作中,需要借助新技术和新设备,开展综合性培训工作,加强档案管理培养。档案管理工作需要紧跟时代脚步,应当革新档案管理理念,完善档案管理制度,注重信息化建设,完善档案服务方式。
参考文献
[1]陈希.新时期如何做好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J].农家参谋,2017 (24 ).
[2]丁文,陈丽.对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创新思路探讨[J].中国高新区,2018 (09 ).
关键词: 高校;院级;档案管理
高校档案管理是高校对在其教学、科研、行政管理和其他活动中形成的记录和保存各种信息的各种文字、图表、音像制品等各种载体的综合进行收集、整理、保管、鉴定、统计和提供利用的系统活动。而院级档案管理是一种事后行为,往往容易忽视,或是不够规范。学院作为高校的二级单位同样也承担着较大的档案管理工作,除了有校级文件的归档还有院级教学事业发展的档案管理。因此完善的高校院级档案管理有利于高校教学、科研工作状态监控,有利于发展规划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科学化,有助于推动高校教学工作的发展,教学改革的深化和整体管理水平的提高。本文就现阶段我国高校院级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一些探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些对策与建议。
一、 高校院级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 档案管理理念落后, 管理意识淡薄。我国许多高校院级办公室的档案管理人员都是兼职的档案管理者,因此在日常的工作中,对档案的管理意识比较薄弱,往往只是流于形式,不重视日常材料的搜集和归档,缺乏责任心,工作态度敷衍塞责,重程序,轻结果,常常产生“ 文牍主义”和“目标置换”。并没有形成较好的管理规范。
第二、档案管理人员专业素质不高, 结构不合理。在高校里只有少数人员是专职的档案管理人员,而在院级单位的工作人员多数都是兼职的档案管理人员,并没有接受过专门的培训,因此对于如何开展文件的归档和规范管理好院级的档案是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同时目前有相当一部分档案人员还跟不上时代的步伐,还缺乏必要的素质和开发档案信息的能力。
第三、 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不足。由于院级办公室档案管理涉及到教学、科研、学生、对外联系等多种文献资料,是为了实现某项计划或一定目标而形成的文献,当某项计划或一定目标实现以后,由此而形成的文献资料往往不被人们所重视,错过及时整理和归档的大好时机,造成文献资料的丢失。
二、完善我国高校院级档案管理的建议
第一、要提高对高校档案管理工作规范化意识的正确认识。 高校院级档案的合理建立、有效管理、科学利用是高校院级档案管理工作规范化的主要目标。 从高校发展的实践看,完善院级办公室档案管理工作规范化,对推动教育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和工作效率、实现科学管理、开展科学研究、展示学校综合实力等具有重要作用。 为了加强院级办公室档案管理工作规范化建设,充分发挥档案在教学管理过程中的积极作用,要依据教育教学发展的客观规律,不断提高对院级办公室档案管理工作规范化认识,充分发挥各种档案资料的使用价值,使其为教学科研服务,为课程建设、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服务。
第二、要提高院级办公室兼职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目前,绝大多数高校的院级兼职档案管理人员都不是档案管理专业毕业的,大多是“门外汉”,档案管理知识很粗浅,不能很好地胜任此项工作。 这就需要高校创造各种机会对他们进行专业培训。 可以采取送他们到档案管理工作做得好的高校去学习,或请外校专家来作专题讲座。 通过各种途径来提高他们的综合管理水平和专业技能。 同时要健全院级档案管理规章制度,制定兼职档案管理人员的岗位责任制,不断增强档案管理人员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
第三、要建立档案管理信息化服务网络,实现高校档案管理信息资源共享的目的。 加大资金投入建立数字化网络平台,院级档案资料建设在创建传统纸质档案资料的同时,一定要优先发展电子档案资料,这将为院级档案资料建设和管理开辟广阔的前景。建立档案管理信息化服务网络的意义,在于通过网络可以联接分散于各处的信息资源,使所有档案管理信息实现资源共享,使得高校广大师生能够克服地域和时空的局限更好地协调了解学校教育管理信息和各种要求,实现档案管理信息化为一线教学服务。
第四、要根据档案管理规范化的要求,建立院级办公室档案资料索引自动化,设置和强化网上查询功能。 众所周知,电子档案系统的建立,节省了大量人力和物力,广大师生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不用支付任何费用就可以阅览或下载本院系几年来的文件资料,如经典教案、讲义、电子课件等。 这些丰富快捷的电子档案资料对于提高新教师的备课质量,使年轻教师尽快成长起来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也为教师更好地“教”和学生更好地“学”提供便捷的服务。 但许多高校院级电子档案功能远未开发出来,这种状况一旦改变,就会极大地推动广大师生间的学习和交流,从而提高教学实效。
第五、要重视和关心档案管理工作,不断提高院级档案管理水平。 院级领导应把档案管理规范化工作列入行政管理工作议事日程,院级班子成员中要有专人分管此项工作,平时要加强对档案管理规范化工作的指导和监督。 安排管理水平高,责任心强的院级办公室管理人员担当此项工作。 要建立检查监督激励机制,把院级档案管理工作做得出色的人员推荐到学院作经验交流。 并且,真正把院级办公室档案管理规范化工作纳入法制轨道,做到奖惩分明,使院级办公室档案管理工作规范化在高校教学管理中发挥积极作用。
高等教育承担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 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 高校院级档案管理工作需要不断创新,只有不断的创新才能促进质量的提高。 因此,实现高校院级档案管理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势在必行,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 陈昭楠.我国工商企业信息需求及对策研究[J].情报资料工作,1998,( 6) : 21-22.
过去,集团管理层公文、新闻、通知等,要通过纸质打印、校对、印制、传送,时间长、流动性弱、受众面窄,影响常常局限在接触到文件的人员范围内。使用电子文件,在大量节约企业成本的同时,能够有效地整合各种资源、加快信息流通、提高办事效率,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维护电子档案的原始性与真实性
电子文档不同于传统的“白纸黑字”,具有易改动性、易出错性、易消失性以及易受攻击性。目前,我国部分企事业单位的电子文档处于一种流失、半流失的状况,有的电子文档随便改动、随便存放,不注意保持文档的原始性;有的电子文档用U盘等介质存放,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被淘汰;有的电子文档毫无病毒防护等必要的安全措施,容易受到黑客的攻击,等等。
对此,要采取具体有效的措施确保电子文档的原始性与真实性。根据电子文档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除开在各层级和各部门间的运行和传送的过程,电子文档大致可分为产生、归档、运用等三个阶段,保护措施的设立,也应围绕这三个阶段,构建起其原始性、真实性保护体系,保证电子文档一经产生,就能得到有效维护,从而确保其凭证作用。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加强电子文档生成定稿阶段的管理,确保归档文件的“原件”属性。
严格规范电子文件的归档与管理
一是严格落实国家《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增强省级党报集团工作人员参与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的自觉性,建立和维护正规的电子档案管理和利用信息的秩序。档案的信息载体及其管理方法会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改变,但是档案和档案工作的基本性质不会改变。因此,原有的规范纸质档案的各项档案管理制度,对电子文档的管理也同样起着规范的作用。在严格落实国家《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的同时,档案管理部门要从自身的职责和任务着手,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对《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的各项原则要求进一步细化。
二是建立平台软硬件的测试、维护和管理制度。对于硬件的技术指标、性能,对于软件的使用功能要进行定期的检测。
三是建立电子档案管理的建设与协作机制。信息资源共享和开发利用的公众化,是电子档案管理的重要特征。因此,必须建立电子档案管理的全方位协作。省级党报集团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业务需求,重点建立起档案管理部门与三个方面的协作机制:即建立与集团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协作机制,由档案管理部门负责牵头运作,重点解决电子文档的规范化、文档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等问题;建立与省档案局之间的协作机制;建立与其它单位之间的协作机制,重点解决信息资源共享和开发利用的问题。电子档案管理的协作过程,也是电子档案开发利用和完善发展的过程,只有建立起更加科学完善的运行与协调机制,才能更好地为省级党报集团内部各个部门和社会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
注重档案管理部门的各方面投入
现代档案的管理工作,对硬件和软件的配备都提出了新要求:一是改变省级党报集团当前档案管理部门设备落后的局面;二是档案工作者的业务能力和业务素质要相应提升。
这就需要尽快形成结构合理、素质复合的人才群体。除了按要求引进和配备专职档案管理人员外,还要积极提供教育培训和进修交流的机会,努力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和电子档案的管理水平。加强复合型管理人才的培养。加强电子档案的管理工作,确保信息资源的安全、开发与利用,就必须培养一批既精通计算机技术,又懂档案管理的复合型专业技术队伍。满足了集团无纸化办公条件下建网、管网、用网和档案信息资源开发运用的需要。
[关键词] 档案管理 信息化 规范化
地质档案资料是地质勘探开发过程中取得和形成的原始地质资料、成果地质资料及信息载体,是地质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基础资料。它充分反映了我省矿产的发现过程、勘查规律、取得的成就、经验教训及地质工作的全貌,是现在和今后地质工作的重要参考。我省的地质档案资料经过几代地质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辛勤工作和努力实践,管理水平尤其是档案管理的规范程度大大提高。
1 加强领导,增强档案管理意识
领导重视是关键。任何一项工作如果领导不重视、不支持,许多具体的工作都会困难重重。地质档案管理工作更是离不开领导的关心和重视,领导对档案工作的概念、态度,对地质工作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领导的档案管理意识及对档案的重视程度,决定着他们对档案工作的态度。除了宣传档案资料的重要性外,档案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工作效率、工作质量、工作成果也是决定因素。只有不断增强档案管理意识,爱岗敬业搞好服务,充分发挥地质档案资料在科研、生产、二次开发中的作用,才能得到领导的重视。
我馆从上世纪90年代初至今,在厅局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下,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档案基础建设进展显著,体现在:档案管理人员人手一台计算机;配备了服务器,建立电子阅览室;添置了空调、除湿机;更新档案柜、光盘柜;档案人员队伍也得到了充实。领导的重视为地质档案资料管理规范化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2 加强制度建设,重在基础管理
加强制度建设,是实现档案规范化的前提。我馆从建立以来,根据地质资料的特性和工作要求不断改进管理方法和制度,先后制定了《库房管理制度》、《地质资料进出库制度(借阅库)》、《地质资料进出库制度(备用库)》、《地质资料保密制度》、《地质资料定期检查制度》、《地质资料抢救修复制度》、《库房资料管理交接制度》、《库房温湿度控制制度》;1997年起对馆藏重要的地质资料进行数字化,制定了相应的《数字化地质资料保管制度》;2007年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和国土资源部国家保密局《全国地质资料清理工作方案》,对全馆馆藏地质资料进行地质资料的清理工作,制定了《地质资料借阅制度》。从而使我馆地质资料在归档接收、库房管理、借阅利用等每个环节做到有章可循、有记录可查。
3 加强信息化建设,推动地质档案规范化
健全完善档案管理网络,以信息化推动档案管理规范化。档案管理数字化、信息化是信息社会对档案工作的要求,也是档案工作发展的方向。在搞好硬件建设的同时抓好基础数据的录入工作是实现档案工作信息化的重要基础工作。
从1997年国土资源大调查数字国土工程项目开展以来,我馆先后使用全国地质资料目录信息服务系统、数字化地质资料光盘综合管理系统VIEN3.4、数字化地质资料光盘综合管理系统VIEN3.6、成果地质资料电子文档制作浏览系统(ED-Maker3.2)、中油V2.0成果地质资料制作浏览系统对原有和新增的重要地质资料进行了数字化处理,使我馆馆藏地质资料信息化水平得到很大提升。2007年,我馆与福州思进办公自动化有限公司联合开发了福建省地质资料电子阅览室系统,推进了我馆地质资料查阅利用方式现代化的变革。该软件通过计算机信息化处理和网络技术,实现对数字化馆藏地质资料的智能检索、权限判别、无损调阅、选择打印、实时统计等目标。为保证系统能够长期、安全、稳定、可靠、高效地运行,本系统做到了系统处理的准确性和及时性,系统的开放性和可扩充性,系统的易用性和易维护性,系统的先进性。利用者可以准确、快捷地查阅与调阅各类地质资料,使我馆档案管理规范化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4 提高管理人员素质,加强档案管理规范化
知识经济的到来、科技进步所引发的档案工作变革,给地质档案工作人员一个新的定位。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档案工作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以光盘、磁带为载体的电子档案逐步代替纸质档案;地质档案资料的归档、整编、借阅正通过网络来实现。如何适应这些变化和满足新时期档案工作的需要,如何提高地质档案的管理水平,搞好档案管理规范化,档案工作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地质档案资料管理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它不仅要求管理人员既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又要有扎实的档案管理知识,还要掌握一定的计算机应用知识。因此,档案管理人员既要加强管理意识,又要掌握现代化管理技能,还必须了解一定的地质专业知识,如地质勘探、物化探、遥感、英语等,加大知识更新度,做一个既懂地质、档案专业又熟悉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才能适应档案管理现代化的要求。
1.1与纸质档案长期互相并存
纸质档案具有内容真实可靠、易于长久保存、载体相对稳定等优点但同时也存在文件形成时间长、整理费时费力、存储密度小、检索速度慢等缺点将逐渐被电子档案所取代而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还将处于纸质档案和电子档案交织的时期。
1.2电子档案管理体系尚未健全
目前很多企业无健全的电子档案管理系统或者正处于电子档案系统的初步建立阶段。缺少电子数据库及计算机软件维护的专职人员段有专门的档案管理人员且缺乏档案专业的系统学习次缺专业技术能力对档案的管理只停留于简单的整理建档而不能充分发挥档案信息在领导决策和事业发展中的助推作用。.33电子档案管理集中管理与分散管理并行。电子档案因易于形成在企业各部门的电子档案多存于各自的计算机中,形成了企业档案管理部门集中管理和各部门档案分散管理并行的模式。由于很多企业没有实行电子档案管理软件致使档案管理部门和部之间分散管理无法同步,存在着遗漏存档和重复存档的情况,且部门分散管理易于删改和销毁不利于保证档案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2目前企业电子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企业电子档案管理规范缺失
一些企业对档案管理重视不够忽视档案在企业中的作用致使缺少明确的业务流程和管理规范,电子档案管理没有可操作的规范和依据使得大多数企业的电子文件就是简单的存储在计算机硬盘上,用文件夹加以分类对电子文档的特殊性和技术性没有充分认识,一旦计算机遭受人为或自然损坏企业将会承受难以挽回的损失。
2.2电子档案对载体的依赖性较大
传统的档案大多依赖于纸、笔作为介质易于保存出现变动的可能性较小。而电子档案多数依赖于计算机软件和硬件,一旦出现软件和硬件损坏,电子档案极易丢失不可还原。
2.3企业人员对于档案数字化管理认识不足
目前在大多企业中着遍采用电脑进行文书写作或表格制作来代替传统的手绘。但对已生成的文件往往经过打印和传递之后就被人忽视,文件并没有及时得到保存。长此以往企业电脑中的各类原始文档被不断的修改覆盖甚至删除失去了整理和管理的价值。企业工作人员对电子文件的保存几乎没有管理概念就连有些档案管理人员对其都没有一个正确理性的认知从为将电子文件保存在计算机内就算归档甚至还有企业出现保存电子档案的电脑可以随意使用文件经常在没有管理者的情况下被修改或覆盖。
3企业电子档案管理的有效措施
3.1完善企业电子档案管理制度
制定和完善电子档案制度是保证企业电子档案管理的必要手段。通过建立健全电子档案管理制度,明确电子档案管理部门和管理流程,明晰文件归档、分类、保存期限、保存方法等具体操作规范保证档案管理有章可循。
3.2整合电子档案与纸质档案同步管理
电子档案和纸质档案各有特点纸质档案和电子档案并存将成为档案管理工作的长期趋势。为提升企业档案的完整性和利用率应注重整合纸质档案和电子档案的同步管理。将定稿的电子档案输出存档纸质档案扫描至计算机或软件系统备份对同一份档案采用相同的归档号码和著录信息以两种方式共同存档,既提高了检索速度,又有效避免计算机系统不稳定而产生的风险,同时也弥补了纸质档案侵蚀、损坏所产生不完整等劣势肩利于长期保存。
3.3采用先进的电子档案管理系统
采用电子档案软件管理系统是电子档案管理步入正轨的有效手段。利用高科技软件系统使电子档案管理更加高效和规范势在必行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企业档案管理部门电子档案与部门电子档案的无缝链接。
3.4注重硬件系统的管理和维护
为确保电子档案的完整和真实性就必须给电子档案一个健康稳定的硬件和网络环境。首先保证硬件设备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升级服务器主机和数据库采用多种方式载体备份如光盘、移动硬盘备份等满足电子档案长期保存的需要淇次利用防火墙等技术手段防治病毒入侵,同时采用数据加密、数字水印等技术确保档案在传输和使用过程中的安全。
3.5注重加强档案管理人员队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