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经济学家的作用8篇

时间:2023-07-04 09:27:40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经济学家的作用,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经济学家的作用

篇1

教学目标:

知识方面:识记价值规律在商品经济中的三个作用

能力方面:引导学生学会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运用价值规律的知识,分析商品生产者必须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

觉悟方面:培养学生树立平等观念、效率观念、竞争观念、按规律办事的观念。

课题类型:综合课。

教学重点:价值规律的三个作用。

教学难点:我国一些长期亏损企业在竞争中被淘汰,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有利的。

教学方法:阅读法、讲解法、讨论法。

教学准备:CAI课件。

教学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教师:同学们先看材料。(CAI展示)

材料一:80年代,彩电是我国市场上的紧俏商品、价格昂贵、利润丰厚。如是,我国彩电生产线迅速增加,达100多余。1992年,我国彩电库存量达200万台。1996年开始,市场上的彩电行业每年都进行价格大战。进入2000年,价格更是“跳水”、“蹦极”。2000年6月,几大彩电巨头聚会深圳,鉴定限价限盟。但彩电价仍不断地跌,21英寸彩电更是跌破1000元大关。结果,部分彩电厂家转产,有的彩电厂家被兼并,甚至破产。

材料二:“长虹”电器公司重视科学技术和科学原理。从1988年以来,“长虹”先后建起317条彩电装配线,安装了大量先进配件生产设备。在原理上,他们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整个公司从领导到职工,根据自身岗位要求,苦练内功,提高了整个公司人员的素质。其他彩电厂家也纷纷在以上几个方面作出了努力。近几年,长虹一跃成为我国最大的彩电生产基地,国内销售量居全国第一,成为彩电业的“龙头老大”。

材料三:近几年,国内啤酒市场竞争激烈,珠啤集团致力于技术创新,围绕市场研究开发新技术、新工艺,不断创造者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新产品,抢占了市场的制高点,实现了效益的超常增长。

结合材料讨论:在商品经济条件下有的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取得巨大的成功,有的转产,被兼并甚至破产,造成这样不同结果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讨论:(略)

教师归纳:

是价值规律作用的结果。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只要存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价值规律就必然起作用。价值规律有哪些作用,再不同所有制条件下它的作用有何区别,这是这节课学习的内容。

二、价值规律的作用(板书)

教师引导分析材料:彩电由紧俏变压积压,反映了我国彩电市场出现了什么变化?

学生:经历了彩电由供不应求到供过于求的急剧变化。

教师:供求关系的变化说明什么呢?我们看图示一:

图示一:

供不应求价格上涨

供大于求价格下跌

生产扩大

(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流入彩电行业)

调节作用(指挥棒)

生产缩少

(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流出彩电行业)

紧俏

获利增加

积压

获利减少

图示一虚线框内表明供求与价格相互影响,彩电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说明价值规律发生了作用。图示一实现框内表明价值规律的作用是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流向。价值规律这个作用不限于彩电行业,它在社会各生产部门都起作用,通过它的调节和指挥,使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的比例大体平衡。

1、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的分配。

学生阅读:为了更好的理解价值规律的调节作用,看课本P27——28。

教师: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分配,就是我们常说的资源配置。(辅助板书)。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实质就是要充分发挥价值规律的作用。因此,现代企业应遵循价值规律,面向市场,(辅助板书)。根据市场的价格信号安排了生产。生产彩电能赚钱就一哄而上,上了100多条生产线,当无利可图,或利少就会一哄而散大撤退,价值规律的这种自发调节必然造成社会劳动的巨大浪费。(引导学生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因而现代资本主义国家或多或少的加强了计划调节,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的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加强宏观调空(辅助板书),才能克服自发调节带来的消极影响。

过渡:生产资料和劳动力配置到社会各生产部门后,商品生产者就要进行生产。商品生产者要赚钱,赢利,最主要靠什么?为什么?(阅读P28后回答)。

学生回答:(略)

教师: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而不是由个别劳动实践决定,而个别劳动时间和社会必要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不吻合的,会出现两种情形:

图示二:(CAI展示)

同样时间生产的

商品比别人价值总量比别人结果

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多多盈

个别劳动时间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少少亏

教师设疑:既然提高劳动生产率那么重要,商品生产者如何提高劳动生产率?(回放材料二、三,找出现代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途径)

学生回答:一靠技术、二靠管理、三靠劳动者素质的提高。

教师:“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长虹、珠啤、其他彩电厂家都纷纷在劳动生产率做文章,正反映了价值规律的作用。它象一根无形的鞭子,时刻抽打着每一个商品生产者,刺激着他们改进技术,改善管理,提高劳动者的素质。

2、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板书)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P28——29,找出商品生产者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内在动力,外在动力。在私有制的条件下,商品生产者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改进技术,单他们往往保守秘密,从而阻碍了科学技术的及时传播。社会主义条件下,由于根本利益一致,可以避免或减少这一情况。

过渡:每个商品生产者,每个企业都十分重视劳动生产力的提高,但由于他们的生产条件不同和努力程度不一样,其竞争的结果也不同,是怎么样的结果呢:

3、促使商品生产者在竞争中优胜劣汰。(板书)

教员结合材料分析:“长虹”在市场竞争中成为我国彩电业有“龙头大哥”“珠啤”实现了效益的超常增长。而一些彩电厂家虽然了纷纷提高劳动生产率,但有的还是转产了,有的被兼并了,有的破产了。这说明,价值规律象无情的筛子,会把生产条件和努力程度不够的商品生产者和企业无情地筛掉。

在私有制条件下,竞争的结果必然造成商品生产者两极分化;而在社会主义的本质决定了优胜劣汰可以避免两极分化的的出现,一些企业被兼并,一些长期亏损无望的企业被淘汰,从整体上说对生产力的发展是有利的。第一:可以减轻国家对亏损企业的补贴,可以减少能源、原材料、劳动力的浪费;第二:有利于产业结业结构调整;第三: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第四:有利于鼓励其他企业。

教师课堂小结:商品经济条件下,竞争不可避免。而竞争主要是围绕科技,质量,信誉,市场,效益进行的,竞争还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因此,青年不生按树立平等竞争观念,效率观念,在工作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努力培养按规律办事自觉性。

堂上练习:

(一)近年来,在国内啤酒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近几年,国内啤酒市场竞争激烈,珠啤集团致力于技术创新,围绕市场研究开发新技术、新工艺,不断创造者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新产品,抢占了市场的制高点,实现了效益的超常增长。

据此回答1——3题。

1、珠啤集团致于技术创新,研究开发新技术,新工艺的内在动力是:

A、创造社会财富。B、提高商品质量。C、获得额外收入。D、增加劳动时间。

2、珠啤集团通过技术创新,实现效益的超常增长,因为通过采用新技术:

A、可以缩短社会必要劳动时间。B、可以增长本企业生产的单位商品价值量。

C、可以使企业的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D、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使商品的价值量发生变化。

3、国家提倡、鼓励技术创新是因为:

A、科技是现实的生产关系。B、科技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唯一因素。

C、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D、科技是生产力的主导。

(二)讨论:IT产业是目前的热门产业,假设你是厂长,请运用价值规律的知识,谈谈对发展IT产业的看法。

参考答案:

篇2

一、做中学——积累操作经验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创设与学生实际能力相符的操作活动,引导学生在实践操作中,感受鲜活、灵动的数学,建立生动、丰满的认知表象,积累实践和操作的活动经验。

1.有趣

尽管操作活动本身就具有一定的趣味性,但仍然需要我们不断摸索,赋予操作活动更多的新鲜感。比如,在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加和减》“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教学中,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在青青草原的美食节上,喜羊羊做了10个青草蛋糕,美羊羊做了6个青草蛋糕。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熟悉的卡通人物一下子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学生热情盎然地在充满趣味性的情境中开展操作活动。

2.有序

高效的操作活动必然要有合理的序列,使得教师能够通过各操作步骤的反馈及时调整,帮助学生由浅入深地掌握学习内容,让学生在成功、愉悦的体验中开展后继操作实践。比如,在教学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一课,引导学生认识“面积单位”时,我设计了以下的操作序列,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协同参与。

①做一做:请同学们在纸上画出一个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形,然后剪下来看一看,这个正方形有多大。

②说一说: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面积大约1平方厘米?

③估一估:自己的橡皮擦大约有多少厘米宽?

3.有效

剔除操作活动表面的喧嚣热闹,要真正使学生通过操作活动得到思维的发展、能力的提升,就必须让学生在操作过程中不断地思考,边做边想、边想边做。如,在教学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11~20各数的认识》时,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思维特点,我将操作与思维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首先通过主题图让学生初步认识“11”;然后组织操作活动,让学生用小棒摆出“11”,要求摆出的小棒使别人一眼就能看出是11根;再比较优化,让学生理解“把10根扎成一捆,再在旁边放1根”的摆法最直接明了,使学生明白一捆就表示“1个十”,11里面有1个十和1个一。

二、比中思——反刍生活经验

学生的数学学习背景丰富而独特,教师应当认真地审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生活经验与数学经验“有效对接”,及时挖掘生活经验中起到有力支撑的有益部分,同时也要注意对新知学习负迁移的干扰。

1.建立起点。甄别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发现其中与数学学习的内容有偏差的,甚至是错误的那一部分为教学起点,创设出能引发学生认知冲突的有效情境。

比如,在教学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平移和旋转》一课时,我出示了理发店门前的旋转灯柱这个动态情境,让学生展开讨论“里面是平移还是旋转”,学生往往会受到视觉错觉的影响,认为旋转是柱子在旋转,平移是彩条在往上走。由此展开教学,学生对平移和旋转的区别就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2.沟通联系。让模糊的生活经验变得清晰,让生活经验“数学化”,用数学的眼光重新观察世界,能够让学生建立起学好数学的信心和决心。

如,教学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升和毫升》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更形象地理解体积的概念,我让学生讲述“乌鸦喝水”的故事,然后思考讨论:乌鸦为什么能喝到水?组织学生用“体积”的概念去重新阐释这个经典童话背后的数学内涵。

三、练中悟——启发思维经验

1.往前走。立足迁移,发现新旧知识之间的相通之处,引导学生准确运用已有的知识解决新问题,帮助学生建立知识脉络,完善知识结构,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发现的喜悦和独立解题的乐趣。

如,在教学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长方体和正方体》一课时,在计算长方体侧面积的问题中,当已知条件给出的是底面周长时,学生感到无从下手。我让学生把一个没有上下底的长方形纸盒沿高剪开,这时立体的长方体变成了平面的长方形,再让学生观察比较在图形变化的过程中,什么变了,什么没有变,引导学生感知“长方体的底面周长和高分别就是长方形的长和宽”,突破了难点,沟通了新旧知识间的联系。

2.回头看。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通过反思和总结,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形成和发展的轨迹,培养分析、综合等思维能力,形成较为稳固的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积累思维活动经验。

篇3

【关键词】情景教学模式;数控加工机械;作用分析

1数控加工机械基础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在近几年,科学技术发展的越来越快,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对于数控加工机械基础都比较重视,我国也是如此。数控加工机械的应用加快了我国在技术领域的进步,同时还带动了社会的发展。但由于学习数控加工机械基础的学生之前并未接触到数控加工机械方面的知识,学习难度较大,学生也不了解数控加工机械基础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所以,这种情况对于学生学习数控加工机械基础造成了困难。根据调查显示,有一部分学习对于数控加工机械基础学习提不起兴趣,是由于数控加工机械基础的授课教师在讲课时教学模式过于单一,不懂得创新,一味地采取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学生认为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并不适合现代数控加工机械基础的学习。所以对于数控加工机械基础的学习失去了积极性和主动性。还有一部分高校的学生反映,学生现在使用的数控加工机械基础的教材还是几年前的老教材,学校并没有根据时代的变化和改革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及时调整教材,采用适当的教材进行教学。目前状况下,学生的教材并不适合。由于学生没有合适的教学进行学习,这自然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率。学校方面应该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需求,及时采用合适的教材,对于数控加工机械基础的教师也应该做出严格的要求。由于数控加工机械基础的学习内容较单一,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容易失去兴趣。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案和教学模式,采取情景教学模式,使学生能够在轻松、有趣的环境下进行学习,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教师要联系实际生活采取情景教学方法

在数控加工机械基础的学习中,教师可以采取情景教学模式,使学生了解到数控加工机械基础与我们的实际生活是密不可分的。数控加工机械基础与我们的实际生活有一定的联系,但是又与我们的生活有所不同。数控加工机械基础是来源于我们生活中的机械加工制造行业。专业人士把机械加工制造业从新整合并完善后,产生了数控加工机械基础专业。教师应该让学生明白这一点,学生在了解了自己所学内容的具体来源后,可以和实际生活更好地结合起来。这也就是所谓的情景教学。情景教学就是将所学的专业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使学生在学习相关知识时可以在生活中找到案例。这样可以增加学生的记忆能力,开阔学生的思维。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由于大部分的学生对于数控加工机械基础的专业知识并不是很了解,数控加工机械基础的书本知识又比较枯燥、乏味,如果教师只是单纯的采取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会严重影响学生对于数控加工机械基础的学习。在这时,教师采取情景教学模式,可以将所学的专业知识与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联系起来,为学生创造一个真实的学习场景。这样的教学模式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可以使全员都参与到数控加工机械基础的学习中来。通过情景教学模式,学生会了解到数控加工机械基础知识与生活是紧密相连的,学习数控加工机械基础在生活中是可以应用到的,也是具有一定意义的,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大的便利。

3情景教学模式在数控加工机械基础中的作用分析

在我国目前的教育环境下,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过于在乎学习成绩,反而忽略了学习的过程和学习中的乐趣。这样的情况导致了学生学习压力较大。无法在一个轻松的环境下进行学习。在数控加工机械基础学习中采取情景教学模式,可以使学生将所学的专业知识与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联系起来,为学生创造一个真实的学习场景。这样的教学模式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可以使全员都参与到数控加工机械基础的学习中来。比如在数控加工机械基础的学习中,学习到“认识链传动”这一课时,如果教师没有采取情景教学模式,而是让学生简单的学习书面知识,对于没有经验的学生来说,很难理解书面知识所讲的实际内容。对于认识链传动的整个知识结构也是很难理解,更是很难记忆。因为学生在之前并未接触过这一学科的相关知识,单单的靠接触一些简单的书面知识很难学习到其中的重点知识。所以这时教师应该采取情景教学模式进行教学,使学生将专业知识和生活联系起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4结语

根据研究调查显示,在数控加工机械基础教学中,采取情景教学模式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数控加工机械基础知识在生活中有很大的实用性,将数控加工机械基础与生活联系起来,可以使学生在学习时感受到一个真实的生活场景。使学生在学习数控加工机械基础知识时,更加容易理解数控加工机械基础知识的重点和难点。还可以在以后的实际生活中灵活运用数控加工机械基础知识,这样才可以发挥学习数控加工机械基础知识的真正意义。

参考文献:

[1]王光明.情景教学在数控加工机械基础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5(24):103.

[2]王岗.“情境—问题—探究”教学模式在“数控加工机械基础”中的应用[J].职业教育(中旬刊),2014(07):16~18.

篇4

关键词:大学;竞技体育;科学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631(2010)01-0113-02

体育是社会经济发展与人类文明进步的一个标志,体育的发展水平也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2008年中国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中国体育代表团取得了不凡的成就,也向世界展示了一个全新的中国,让人们看到了一个大国的崛起。体育代表一种精神,一种信念,后奥运时期,中国如何培养更多的体育人才,从体育大国走向体育强国,这是我们要思考和面对的问题。有一点可以肯定,体育将更多的与科技联姻,运用现代的科学理念,运用先进的科技设备,综合多学科优势,进行科学的管理和训练,在竞技体育运动中将起到愈来愈重要的作用。由此,作为国家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基地的体育(学院)大学的附属竞技体育学校,如何顺应时代的要求,充分利用其先天的资源优势,将科学的管理理念用于竞技体育训练,培养出可持续发展的优秀的竞技体育人才,已是时代的迫切要求。

一、科学化是竞技体育学校发展的必然要求

科学化最早是管理学的概念,由美国古典管理学家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Frede rickWinslowTaylor,1856―1915)在二十世纪初(1912)提出。泰勒认为,科学管理的根本目的是谋求最高劳动生产率,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是用科学化的、标准化的管理方法代替自发的经验式的管理。这种思想对于现代管理产生了重要影响,被广泛应用于各行业的管理实践当中。适应新的时代,科学管理又被赋予新的含义,即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实现劳动与产出的效益最大化。有较高运动技术水平、又有较高科学文化素质的竞技后备人才。可以说,竞技体育学校在成立之初就把科学化作为其发展的方向。

竞技体校产生的特殊背景有其科学化的基础。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期,美国、前苏联、德国等其他国家在体育上取得了显著成绩,为了提高中国在国际体育中的地位,实现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的转变,1979年国务院批准在全国直属体育院校成立附属竞技体育学校,以发挥体育学院人才齐全、学科门类齐全、科研力量雄厚等方面的优势,培养符合现代体育发展和建设目标要求重视体育科学化。国家体育总局《竞技体育“十一五”规划》提出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实施奥运战略,以在奥运会等国际重要赛事中取得优异成绩,明确要求“坚持严格要求、严格管理”和“从难、从严、从实战出发”的科学训练原则,深入研究竞技体育的发展规律、运动项目的制胜规律、体育竞赛的备战参赛规律、运动队伍的管理和训练规律等”。北京奥运会口号之一就是“科技奥运”。全新的科技在体育场馆的建设、比赛的准备、服务,赛事的转播中得到了充分体现。而我国运动员取得金牌总数第一的成绩也和科学紧密相关,和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主打科技攻坚战分不开。在这次大赛的准备中,科训结合,科技服务,科研攻关,技术创新的全方位、全过程的科技服务起到了巨大作用。这些实践告诉我们竞技体育要走科学化的道路。

世界体育的激烈竞争要求科学化。随着社会进步,体育科学化的程度愈来愈高,世界体育的竞争空前激烈,各国试图用科学技术的魔力来超越人类体能的极限。例如作为世界头号体育强国的美国,其一流的科技实力在竞技体育中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众所闽知,菲尔普斯穿着Speedo“鲨鱼皮”在北京奥运会创下入金奇迹,就是竞技体育科学化的典型案例。我国在提出“科教兴国”的同时,也提出“科教兴体”的口号,竞技体育的科学化是今后体育事业发展的根本举措和必由之路。

科学化是一项综合工程,它不仅从训练体制、管理体制方面提出了科学化的要求,也从营养、器材、设施、疲劳、恢复、心理保健等方面,从训练态度、训练思想、训练方法上提出了科学化的要求,如建立健全训练、科研、医疗三位一体的科技服务体系等。

二、竞技体育水平的提高需要科学化的团队和科学管理

高水平竞技项目的背后都有着坚实的科学理论支撑和高水平的研究人员作保证。美国体育科研发展告诉我们:竞技水平的提高是营养、器材、设施、疲劳、恢复、心理保健等多方面科学化训练的结果。随着运动员竞技水平的提高,机体一各器官、系统的功能及他们之间的协作不仅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而且日趋接近生理极限,运动竞技能力发展的可塑空间减少,对训练手段和负荷的要求明显增强。世界竞技体育强国都十分重视体育科技保障工作。以美国为例,美国高水平运动队十分重视科技保障工作,在体制、机制和人员配备上突出体育科技保障作用,并建立以教练为核心作用的训练科研体系,由主教练根据运动队的实际需求聘请由助理教练、体能教练、医务、营养和信息等各方面人员组成的科学训练团队。美国队游泳项目长盛不衰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其坚实的科技保障。“’而且,无论是研究型的学者还是做训练实践的教练员,都要熟练掌握着本行业一套系统的理论知识,同时每个人的研究都集中在一个领域内,分工合作,优势互补,推进研究的深入化与透彻化:他们基础知识扎实,专业技能出众,再加上丰富的实践经验,因此可以为运动员的训练作出合理指导。

“十一五”期间,我国奥运实力有了长足进步,竞技体育水平快速提高,竞赛成绩在北京奥运会上取得历史性的突破,这也体现了科学化团队的力量。但我国目前附属竞技体校其教练员文化水平相对较低,随队科研人员由于服务面广,也成了“杂家”,不能做

“攻关性研究”,这就限制了他们在培养高水平运动员中的作用,许多优秀运动员和有潜力的运动员因为得不到科学的训练,而成绩不能得到提高,也有许多因为不科学的训练而过早结束了竞技生涯。针对竞技体育的发展现状,国家体育总局的《体育事业“十一五”规划》,提出要坚持体育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并重,形成学贯中西、勇于创新的学科带头人。高校体育院校要加强教材建设。坚持教育、训练、科研三结合的方针,发挥学科优势,培养一批知名的专家和学术带头人。而体育学院(大学)由于学科门类齐全,专家众多,可以在教学的同时,充分调动他们的运动学、人体解剖学、生物学、心理学等多方面的专家,为运动员训练提出科学合理的思路,又不用专门配备庞大的专家队伍。既节省了资源,又实现了效益,走出一条科学管理与科技提升相协调的发展路子。

从国际竞技体育不断发展的趋势看,走学院化之路是今后世界竞技体育总体的发展趋势。作为世界第一体育强国的美国,在历届奥运会上多次高居金牌榜首,美国大学生运动员的运动成绩也令人瞩目,2000年悉尼奥运会,美国斯坦福大学有34名运动员和教练员参加,并且获得10枚奖牌(4金、3银、3铜)。可以说,以学校

为中心是美国国家竞技体育体制的一大显著特点。美国奥运代表团80%以上的运动员是从大学中直接选的,著名篮球运动员乔丹、田径运动员刘易斯等一大批闻名遐迩的体坛天才都是通过大学阶段的培养,最终步入职业体育并取得辉煌成绩的。美国高校竞技体育在美国竞技体育系统中占主导地位,高等学校竞技体育在整个美国竞技体育系统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学院化”的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保证了美国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

为了顺应世界竞技体育发展的潮流,我国部分高校也积极行动,创办高水平运动队培养体育人才,推动竞技体育向学院化之路过渡。例如清华大学在1997年底,成立了跳水队,吸引著名教练于芬教授和著名运动员伏明霞加入,实施新型的“体教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从小学、中学到大学完整的教育体系。目前,“清华模式”已初见成效,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也成为我国各高校效仿的楷模。“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其他非体育类高校体育队建设的成功启示我们:将优秀的高校资源和体育后备人才结合起来,将是一条必行之路。同时这些体育队的建立也为体育院校的竞技体育学校后备人才境况提出挑战。

三、体育学院(大学)在附属竞技体育学校培养体育后备人才中的作用

在科学化的时代要求下,在世界竞技体育学院化发展的趋势下,在竞技体育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思考下,体育院校应与附属竞技体育学校在训练管理、科研开发、人才培养等方向进入整合资源,顺应形势,发挥优势,为培养国家后备体育竞技人才发挥作用。

从科教兴体的角度,充分利用体育学院的科研优势:知识人才密集,学科人员齐全,便于集思广益,组织攻关i场地器材设备好,可减少竞技体校投资,节约资金i资料丰富,信息量大,能充分利用和借鉴别人的研究成果。可以集中精力进行竞技体育难点攻关,为运动员提高成绩寻求突破口。而运动员的训练又为体育科研提供现实的材料,使研究不再建立在空想和理论的基础上,也更好地实现了体育和科研的结合。其结果一方面使科研促进了竞赛训练,另一方面,也提高了研究的实践性,其科研结果将更具推广性和普遍性。目前,应当按照“以科研为先导,在训练上有所突破和创新”的要求,在各竞技体校都有针对性地加大了科技投入,从每年的计划经费中划拨专款用于科学研究,成立多学科、专业专家组成的“选材组”为运动队增设科研教练、聘请科学训练顾问,并积极鼓励学院不同学科、专业教师和科研人员为附属竞技体校立题攻关和科技服务等等,从而有效提升竞技体育的竞争力。

从运动员可持续发展角度,学校从政策制定角度,支持附属竞技体育学校运动员毕业后可以直接进入体育学院进行再学习。文化知识水平较低,运动员退役后的出路问题对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以及运动训练工作的开展影响较大。关于运动员参加训练的动机的调查表明,有半数的运动员希望通过训练能够在未来有比较好的职业。但由于文化水平低下,附属竞技体校学生再升学或就业渠道狭窄,从而挫伤了学生参加体校运动训练的积极性,导致体校生源不足,后备人才匮乏。据调查,目前,附属竞技体校的运动员文化学习仍然存在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如:运动员主观上缺乏对文化学习的主动性,缺乏正确的文化学习动机,缺乏掌握与现代教育相匹配的文化学习方法的意识;客观上,竞技体校的学习管理制度尚不健全,“学”“训”冲突,以训代学,忽视文化,造成运动员的后顾之忧。如果从政策上鼓励和支持附属竞技体育学校运动员升八体育学院乃至本硕连读进行深造,并在实际中为其创造平台。这样一方面可以让其继续接受教育,提高自身能力,加强退役后进入社会的竞争力,适应社会的要求;另一方面,可以延长其运动年限,为国家做出更多的贡献。这样避免出现退役之后就业面狭窄,难以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而出现生活工作上的困难,解决了运动员的后顾之忧,对他们更是一种激励,使他们可以专心进行专业训练。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国家在运动员退役后工作安排上的被动局面。

从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和培养优秀体育后备人才的角度考虑,应在引导各类体校在重视人才质量和效益的同时,也应重视和加强青少年的文化教育,以适应当前我们培养全面体育人才的形势需求。竞技体校也应当按照科学化的要求,严格遵循各项目训练规律和青少年身体成长规律,抓好各项目、各年龄段的后备人才培养,选好苗子,着眼未来,打好基础,提高科学训练水平,探索新时期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新模式。

提高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水平,急需建设一支素质更全面、专业技能更突出、潜能发挥更彻底的优秀运动员和教练员队伍,加大竞技体育科技人才开发力度,以增强我国竞技体育科技实力,并需要一支科学化、高效率的管理人才队伍为之辅佐,保证我国竞技体育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美)泰勒著.科学管理原理[H].马风才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2]黄艳,朱勇.对新形势下我国办高水平运动队的思考[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5(6).

[3]国家体育总局.竞技体育“十一五”规划,2006.

[4]万.借他山之石,提高我国体育科研水平,参见国家债权育总局干部培训中心编,高水平竞技运动科学训练研究,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8:83.

[5]张漓,冯连世.美国体育科研发展的启示,参见国家债权育总局干部培训中心编,高水平竞技运动科学训练研究,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8:39.

篇5

关键词:家庭;心理辅导;作用;途径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2-0258-02

近年来,技工院校普遍加强了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力度,开设了专业课程,创办了心理咨询室。但鉴于技工院校学生内外部因素都处于急剧转变时期,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满足不了学生心理健康的全部需要。笔者结合几年来的教学经验,从家庭心理辅导的视角,探求技工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

一、技工院校学生家庭心理辅导的重要作用

1.家庭心理辅导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补充。我国心理健康教育起步晚,发展快,但普及程度不高。除了学校专业课程、心理咨询外,心理健康教育基本上只有在专业的康复医院、综合医疗机构的心理专科、社会心理咨询和辅导机构出现。家庭心理辅导是个全新的领域,目前尚未得到国家、社会和广大家庭的足够重视。相当部分的技工院校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与家庭环境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因此,在家庭生活中,家庭成员借鉴专业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对技工院校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有意识地辅导显得非常重要。家庭心理辅导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的密切配合,能够为技工院校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有利于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的健康发展。

2.家庭心理辅导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坚实基础。家庭心理辅导的影响不是立竿见影地体现出来,而是通过家长与孩子长期生活,言传身教发挥作用的。从实践经验看,家庭教育对技工院校学生的影响集中体现在学生心理状态、行为习惯、学习成绩、身体素质上。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科提醒我们:“您自己的行为,是最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东西。不要认为只有你同孩子谈话、教训他、命令他的时候才是教育。你们在生活中的每时每刻,甚至你们不在场的时候,也在教育孩子。你们怎样穿戴、怎样同别人谈话、怎样议论别人、怎样欢乐和发愁、怎样对待朋友和敌人、怎样笑、怎样看书读报――这一切对孩子都有着重要意义。”马卡连科的这段话告诉我们,家庭成员的理想、追求、品格、行为等都可能对技工院校学生的心理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良好的家庭教育使孩子受益终身,而不当的家庭教育会给学生造成不健康的心理问题,也使学校为此付出艰辛的劳动。

3.家庭心理辅导具备心理健康的自我修复功能。解铃还须系铃人,家庭给学生结下的心理问题,还是通过家庭辅导更有成效,完全依赖学校是不能彻底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的。我曾经在学校心理咨询室辅导过一个女生Q,她成绩倒数、生活不懂自理、没有朋友、缺乏自信,有的只是发呆的眼神、仇恨的目光。为什么会这样呢?原因是Q的父亲没功夫教育孩子,并且母亲是个“麻将迷”,对待孩子简单粗暴,对Q缺乏关爱。Q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中找不到方向,更不愿意敞开心扉与人交流,自然而然与同学的关系就一团糟。后来,Q的父母发现了问题的严重性,经过相当长时间的心理辅导与呵护,才使她走出心灵的阴影。

4.家庭心理辅导具有心理健康教育的综合功能。教学实践表明,绝大部分家长一旦把孩子送进学校,就会认为对孩子进行教育都是学校责无旁贷的任务,自己就不用再操心了。其实,家庭具有心理健康教育的团队优势。在特定情况下,家庭成员发挥各自智慧和特长比学校老师的教育作用更大,功能更全。《下一次微笑》影片中的主人公琳琳因误解了暗恋的街舞队长的一句话而患上了抑郁症,导致失眠、食欲下降、情绪低落、易怒,、哭、爱生气、对任何事情都不感兴趣,有自伤行为。为此,全家陪她去看心理医生后,开展了家庭心理辅导总动员:父亲查阅资料,找她谈心;母亲时刻守护在身边,精心照料;哥哥一边假扮网友与她聊天,一边跟在她身边观察动静。经过一段时间的辅导,琳琳走出了抑郁,走向了阳光。影片充分表达了家庭成员心理辅导的重要性和综合功能。

二、发挥家庭心理辅导作用的有效途径

1.要善于发现孩子的异常反应。技工院校学生大都处于青春期,心理变化大,带有明显的两极性,情感粗暴与细腻、开放与闭锁共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具有普遍性的特点,不能满足每个学生个体心理健康教育的特殊性要求。学生刘某某坐在第一桌,从来不带笔、不翻书、不回答问题,我询问他为什么这样时,他就会毫无表情地、干巴巴地、恶狠狠地从牙缝里挤出“不知道”这三个字。我多次深入了解后得知,他觉得父母亲对他不好,“不管他的死活”。因此,他认为所有的人都不关心、不在乎他,这导致他课后几乎不与同学交流,常独来独往;甚至有几天绝食想饿死。这情况经班主任找到家长后,得到家长的重视、关心、爱护,孩子的观念发生了转变。后来,他带笔听课了,作业上交了,也肯与同学交往了。因此,父母要配合学校对孩子进行入微细致地观察,发现状况时注意及时加以引导,才能使孩子在健康的大道上勇往直前。影片主人公琳琳的妈妈也正是由于观察细致,发现女儿的情绪变化有别于往常,便想方设法让她高兴;又是煮好吃的,又是带她去散心,不见好转就与家人商量带她去看医生。细心的爸爸给医生提供了女儿的近况,在女儿被确认是抑郁症之后,他又不断查找资料,对女儿进行疏导,使她很快走出心理障碍,笑容又回到她的脸上。

2.要用心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青春期的孩子,独立意识增强,需要一个独处的空间来思考问题。集体式的学校教育与生活难以给学生提供这种静谧的空间,因而良好的家庭环境对学生的进一步成长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良好的家庭环境的创设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一是物理环境。给孩子一个小天地,再小也是他自己的天地,可供学习、呼吸、思考、发泄等。二是文化环境。希望父母关心新闻,爱看书读报,不断充电,潜移默化感染孩子。三是心理环境。父母不在孩子面前绷着脸或吼叫或吵闹打架,要创设一个温馨、和谐、宽松的心理环境,让健康幸福无处不在。每个学生的健康成长,都离不开良好的家庭环境。心理学告诉我们,绝大多数心理不健康的技工院校学生都与不健康的家庭环境有关。因此,环境本身就是教育,家庭环境的质量决定着教育和辅导孩子的质量。

3.要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2013年5月14日与天津大学生座谈时说:实际工作情商很重要……也就是适应社会能力。学校只是社会的一个小窗口,实践的空间时间都有限,社会才是一个大课堂、大炼炉。技工院校学生即将成为社会的一员,除了学校教给做人做事应具备的基础知识、教人学真的理论知识、传授实训项目的初加工本领外,家长还要进一步引导孩子在现实中该如何去适应社会,做到人与社会和谐、人与自然和谐,主动融入社会和自然环境中去,切实做到家校结合、理论联系实际,让孩子茁壮成长。因此,家庭成员要带领孩子到大自然中去,呼吸新鲜空气、放松心情、培养良好的心境;要让孩子多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孩子的情商,让其能敞开心扉交流沟通,保持平常心,学会主动适应社会,做好各种应对挫折的心理准备。

4.要运用适当的辅导方式。教育孩子大家都会,要教育好孩子得讲求方式方法。钟某某课上玩手机与实训老师发生口角,受到老师训斥,很委屈地向家长告状。情绪激动的他扬言要退学,还要打某某老师时,我先安抚他,同时让班主任与家长沟通交流,等他情绪平静后我再让他与家长联系。由于家长的教育理念和方式方法与学校教育不谋而合,孩子当即向老师认错道歉并保证好好学技术。当前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发挥家庭心理辅导的作用,首要问题是大力提高家长的自身素质,增强家长的责任意识,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以良好的行为、正确的方式去影响和教育子女,就像案例中的钟家长一样。有些孩子心理处于亚健康状态,对任何事情都不感兴趣,更不想与人交流。家庭成员有必要采取各种针对性的方式进行启发、开导。如:上微信转载一些指导性强的美文佳作供其阅读;使用QQ,以陌生人的身份用诙谐的口吻引导她如何摆脱困境;通过跟踪观察,关键时刻制止孩子的不良行为;还可用贴贴纸、小纸条这些非动作语言交流情感,达到无声胜有声的良好教育效果,等等。

总之,我们要通过发现问题、营造环境、培养情商、选择方法等有效途径,发挥家庭心理辅导的重要作用,做到家校结合,共同做好技工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把每个学生都培养成为具有良好智商、情商的有用人才。

参考文献:

篇6

一、朱熹「半日靜坐,半日讀書的原意及所引發的爭議

「半日靜坐,半日讀書最先由朱熹(元晦,1130-1200)對其弟子郭友仁(德元,生卒年不詳,楚州山陽縣〔今江蘇淮安縣〕人)提出,他說:「人若於日間閑言語省得一兩句,閑人客省見得一兩人,也濟事。若渾身都在鬧場中,如何讀得書!人若逐日無事,有見成飯喫,用半日靜坐,半日讀書,如此一二年,何患不進! (1)可見朱熹因機設教,個別教導郭友仁,強調只要個人閒暇無事,且生活上不虞匱乏,實踐「半日靜坐,半日讀書的修業課程亦無不可。但須注意的是,朱熹並未以此作為教學通則。清儒陸隴其(稼書,1630-1692)亦認為朱熹不可能教人半日靜坐,此語是因郭友仁本身學禪而誤記。 (2)在《朱子語類》卷116有朱熹訓郭友仁八則(第48至55條),其中一則的確曾說:「公向道甚切,也曾學禪來。……非惟學禪,如老莊及釋氏教典,亦曾涉獵。未能博文,便要約禮。窮理處不曾用工。 (3)可見陸隴其懷疑「半日靜坐,半日讀書的記載失真,並非無的放矢。不過陸隴其是朱派學人,他作這樣的辯解,多少是為了維護朱子。

清儒顏元(習齋,1635-1704)在其《朱子語類評》,對「半日靜坐,半日讀書八字,提出強烈批評,他說:

聖道之亡,只為先生輩貪大局,說大話,滅盡有用之學,而舉世無一真德、真才矣。試問先生是學孔子乎?孔子豈是「半日靜坐、「半日讀書乎? (4)

「半日靜坐之半日固空矣,「半日讀書之半日亦空,也是空了歲月。……釋氏之萬理皆空,猶可言也;滅絕五倫之釋,不能滅儒道也。講誦五經之釋,不可言也,其萬事皆空,人不覺也;是以天下無一習行經濟之儒矣。 (5)

先生廢卻孔門學習成法,便是一種「只說道理之學,而不自見其弊者,誤以讀書、著書為儒者正業也。當其說顏(淵)、曾(參)著多少氣力方始庶幾萬一時,何不思古人著力是做甚工夫,而自己一生只「半日靜坐,半日讀書了事乎? (6)

朱子「半日靜坐,是半日達麼(按:即達磨)也;「半日讀書,是半日漢儒也。試問十二箇時辰,那一刻是堯、舜、周、孔乎?宗朱者可以思矣。 (7)

先生「半日靜坐,半日讀書,是聖人所說工夫否?……朱子則立朝全無建白,只會說「正心、誠意,以文其無用,治漳州,全無設施,只會「半日靜坐、「半日讀書,聞金人來犯宋,慟哭而已。 (8)

顏元的批評雖非常強烈,但他因別有用意而作出如此批評,近人陳榮捷先生(1901-1995)說:「顏氏之顛倒是非,實所罕見。朱子只對此門徒一人如是教訓,並非教人人如是。即訓友仁亦無事時然後如此實習,非絕無酬酢,而專靜坐讀書也。今顏元乃誣朱子以半日靜坐,半日讀書為一般人之生活方式,又誣朱子所謂靜坐如菩提達磨(約460-534在華)之擯去外務,面壁九年,所謂讀書如漢儒之訓詁,堯舜周孔之經世,一律不管。實際上顏元並不相信朱子如此。彼反對宋儒性命之學,提倡實用。思以革命口號,打倒權威。因而故為顛倒是非,亂唱口號。 (9)又說:「其實顏元讀朱子書,無孔不入。其《朱子語類評》,志在攻擊朱子,故不惜扭曲穿鑿,以朱子一時訓一門徒之言,為一般教人之方。 (10)錢穆先生(1895-1990)亦說:「《語類》中只此一條提到『半日靜坐,半日讀書語,……習齋不深考,乃拈此八字批評朱子,是亦不讀書之過。 (11)可見顏元對「半日靜坐,半日讀書的批評,未能依理而論,不足取法。可是顏元可能不滿歷來的理學家習用朱熹此語,才會有這樣激越的批評。例如高攀龍不但以此為常法,還時時以此勸人(見下文),其弟子陳龍正(幾亭,1585-1645)更直接說:「此固為學至切要之法。 (12)陳龍正奉為切要之法,而顏元則棄如弁髦。此外,劉宗周(蕺山,1578-1645)也提出過看法,說:「朱夫子嘗言『學者半日靜坐,半日讀書,如是三五年必有進步可觀。今當取以為法。然除卻靜坐工夫,亦無以為讀書地,則其實亦非有兩程候也。學者誠於靜坐得力時,徐取古人書讀之,便覺古人真在,一切引翼、提撕、匡救之法,皆能一一得之於我,而其為讀書之益,有不待言者矣。 (13)如無靜坐工夫,讀書難以進入情況,可見靜坐可幫助讀書時領會書中精義,助益不可謂小。例如劉宗周曾言:「善讀書者,第求之吾心而已矣。舍吾心而求聖賢之心,即千言萬語,無有是處。而「求吾心必須於靜定之中,方有所得。 (14)他在〈靜坐說〉又云:「學問宗旨,只是主靜也。此處工夫最難下手,姑為學者設方便法,且教之靜坐。 (15)在《人譜》亦言及:「靜坐是閒中喫緊一事,其次則讀書。朱子曰『每日取半日靜坐,半日讀坐,如是行之一二年,不患無長進。 (16)如是觀之,靜坐與讀書是一種求吾心的方便施設,不能說不重要。因為靜坐是為了助成讀書能理會通透;讀書是為了善求吾心;求吾心即是求聖賢之心。然而,顏元卻醜詆「半日靜坐是半日達磨,「半日讀書是半日漢儒。彼此間南轅北轍,找不出交集點。可見不同才氣性情的人,對「半日靜日半日讀書自有不同的領悟,引發的諍訟也必然不少。陳榮捷先生對高攀龍採用朱熹此語作為常法,指出「高氏……以朱子一時教一門人之法為學者常法,則可謂誣朱子矣。 (17)高攀龍是否誣陷朱熹,實難斷言;他或許想藉此提昇朱學教法,都有可能。不過無論如何,他以「半日靜坐,半日讀書為進學規程,且屢勸他人如此做,則為事實。

二、高攀龍對「半日靜坐,半日讀書的實踐

高攀龍在萬曆廿三年(1594)秋,赴揭陽貶所, (18)途經武林,跟友人陸古樵(名粹,廣東新會人,潛心陳白沙的主靜之學,生卒年不詳)、吳子往(名志遠,生卒年不詳)暢談數日,討論作聖功夫。其間,陸氏忽問高攀龍,「本體何如?高攀龍言下茫然,難以肯定回答,便隨說「無聲無臭四字。然而,高攀龍知道自己此答「實出口耳,非由真見。於是矢志發憤,並告誡自己:「此行不徹此事,此生真負此身矣! (19)於是他以朱熹「半日靜坐,半日讀書作為日常實踐,他自述操作情形及所得經驗云:

明日於舟中厚設蓐蓆,嚴立規程,以「半日靜坐,半日讀書。靜坐中不帖處,只將程、朱所示法門參求。於凡誠敬、主靜、觀喜怒哀樂未發、默坐澄心體認天理等,一一行之。立坐食息,念念不舍。夜不解衣,倦極而睡,睡覺復坐,於前諸法,反覆更互。心氣清澄時,便有塞乎天地氣象,第不能常。 (20)

篇7

潘建成 席念霞 范宝虹/执笔

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9月底进行了2006年三季度中国经济学家信心调查。调查遴选了国内有代表性、对宏观经济有研究的近百位经济学家,通过问卷了解他们对当前经济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的判断,并征求他们对未来宏观经济政策及改革的建议。

经济学家普遍认为:目前经济运行总体态势良好,虽仍有偏热迹象,但热度有所降低;需求结构不太均衡,投资增长过快,出口需求旺盛,外贸顺差过大,消费需求增长则相对比较平稳;外商直接投资呈下滑趋势;物价稳中趋升,通货膨胀压力不大;房地产价格维持上涨态势;国际原油价格持续上涨的可能性降低;人民币保持温和升值趋势;股市可望保持稳定;经济可望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增速趋于放慢。

多数经济学家建议,坚持实施“双稳健”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待适当时机可以进一步提高利率,适度扩大汇率浮动范围;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地方政府投资热情;从供给、需求和落实调控措施等方面,进一步加大房地产调控力度;推进政府管理体制改革,完善市场竞争环境,采取有效措施缩小地区发展差距,促进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增长。

参与本次调查的经济学家共78位。他们是(以姓氏拼音为序):巴曙松、白永秀、陈东琪、陈淮、陈浪南、陈平、陈兴动、程恩富、丁宁宁、冯兴元、郭克莎、贺力平、胡必亮、郝福满、华而诚、黄少安、黄卫平、纪玉山、金雪军、李泊溪、李、李国璋、李京文、李善同、李天德、李子奈、李晓西、梁优彩、刘厚俊、刘世锦、刘宪法、刘小川、马晓河、茅于轼、潘云、邱东、史晋川、宋国青、谈敏、谈世中、汤敏、唐寿宁、田秋生、汪同三、王广谦、王建、王、王小广、王小鲁、吴晓求、徐长生、夏兴园、夏业良、叶灼新、易宪容、喻新安、袁钢明、袁志刚、曾五一、张宝通、张军、光、章铮、赵凌云、赵敏、赵志耘、赵晓、郑超愚、郑京平、钟伟、周黎安、周立群、周天勇、周学曾、周业安、祝宝良、左小蕾等。

经济运行良好 热度有所降低

2006年三季度经济学家信心指数为5.62(取值范围在1-9之间),比今年二季度提高0.26点,略低于今年一季度,高于去年同期和四季度的水平(图1)。

从指数构成看,经济学家信心指数比二季度明显回升。这体现在经济学家对当前经济形势的满意程度,以及对未来经济走势的预期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升――即期经济景气指数和预期经济景气指数分为5.79和5.46,比二季度分别提高了0.29点和0.26点,表明了经济学家对宏观调控成效的认可和对经济走势比较乐观的情绪。

投资与信贷高速增长,是2006年以来中国经济的显著特点。这引起了各方的高度关注,并引发了一系列调控措施。调查显示,经济学家普遍认为,目前投资和货币信贷增长过快,经济运行仍呈偏热迹象,但热度有所降低。

关于当前的投资需求状况,53%的经济学认为“旺盛”,比认为“正常”和“不足”的分别多16和43个百分点(图2)。从统计数字看,今年1-8月,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比去年同期增长29.1%,增幅比此前有所回落。尽管如此,多数经济学家仍然认为,目前投资增长过快。调查结果显示,63%的经济学家认为,目前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比认为“正常”的多28个百分点;另有2%认为“过慢”(图3)。

经济学家认为,投资增长过快与货币信贷增长过快存在互为因果的关系。今年8月末,M2比上年同期增长17.9%;1-8月新增贷款2.54万亿元,突破全年2.5万亿的目标。调查结果显示,68%的经济学家认为目前货币信贷增长“过快”,比认为“正常”(32%)的多36个百分点(图4)。

随着投资增速的回落,经济学家也感觉到经济运行的热度有所降低。调查显示,认为当前经济运行状况“偏热”的经济学家虽仍高达51%,但比二季度减少了5个百分点;认为“过热”的也由二季度的4%减少到3%;43%认为经济运行“正常”,比二季度增加6个百分点;另有3%认为“偏冷”(图5)。调查表明,虽然超过半数的经济学家仍然认为目前经济运行偏热,但处于趋向正常的过程中。

消费需求平稳增长。关于对当前消费需求形势的判断,调查显示,10%的经济学家认为当前消费需求“旺盛”,67%认为“正常”,23%认为消费需求“不足”(图6)。从对未来六个月消费需求增长的预期来看,22%的经济学家认为消费需求“趋强”,75%认为“持平”,3%认为“趋弱”(图7)。以上结果表明,经济学家认为消费需求的形势总体上呈平稳增长的态势。

出口需求旺盛,外贸顺差过大。据统计,今年1-8月,全国出口总值比去年同期增长25.9%,增幅虽比去年同期有所回落,但仍比同期进口总值增幅高4.3个百分点,外贸顺差达到946.6亿美元,比去年同期扩大338.4亿美元。

调查显示,53%的经济学家认为当前出口需求“旺盛”,比认为“正常”的多10个百分点,仅4%认为出口需求“不足”(图8);76%的经济学家认为目前贸易顺差“过大”,只有24%认为“正常”(图9)。

从未来六个月的情况看,20%的经济学家认为出口额增长会“加快”,51%认为会“持平”,29%认为会“减慢”(图10)。认为进口额会“加快”的经济学家,则从二季度的46%减少到29%;认为会“持平”和“减慢”的分别达到53%和18%(图11),比二季度分别增加8个和9个百分点。综合出口和进口的趋势,调查结果显示,44%的经济学家认为外贸顺差会“增加”,比二季度增加13个百分点;认为“不变”和“减少”的分别为20%和36%,比二季度分别减少3个和10个百分点(图12)。

上述结果,与经济学家对于从9月15日起实施的调整部分出口商品出口退税措施对缓解贸易不平衡作用的判断是一致的。调查显示,3%的经济学家认为该措施“非常有效”,44%认为“比较有效”,25%认为“效果不大”,还有28%认为“尚待观察”(图13)。也就是说,出口退税的调整对减缓贸易顺差增长趋势会有一定作用,但恐难扭转顺差增长的趋势。

外商直接投资呈下滑趋势。主要受日本对我国直接投资大幅下降的影响,我国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额近四个月出现连续下滑的趋势,5-8月分别比去年同期下降7.8%、12.2%、5.5%和8.5%。对未来六个月的外商直接投资趋势,33%的经济学家认为会“下降”,比二季度增加16个百分点,比认为“上升”的多15个百分点。

物价稳中趋升,通货膨胀压力不大。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物价保持低位增长。今年1―8月,CPI比上年同期上升1.2%。对于未来的价格走势,近五成(49%)经济学家认为,未来六个月的通货膨胀率(以消费价格指数计)会比今年上半年“上升”,比认为会“下降”的多40个百分点,42%则认为会与上半年“持平”(图14)。

调查显示,90%的经济学家认为,2006年CPI涨幅低于或等于2.0%,其中认为低于或等于1.5%的占63%。与2006年相比,认为2007年CPI涨幅超过2%的经济学家的比重有所上升(达到28%),但绝大多数(72%)经济学家仍认为CPI涨幅将低于或等于2%(图15)。调查表明,经济学家认为CPI呈稳中趋升的态势,但通货膨胀压力不大。

房地产价格维持上涨态势。调查显示,认为未来六个月国内房地产价格将比上半年“上升”的经济学家高达61%,比二季度增加20个百分点;认为“持平”和“下降”的分别为32%和7%(图16),比二季度分别下降2个和18个百分点。

国际原油价格持续上涨的可能性降低。关于未来六个月国际市场石油价格走势,经济学家出现较大分歧,但趋降预期明显增加。调查显示,认为国际市场石油价格会“下降”、“平稳”和“小幅上升”的经济学家分别占32%、35%和33%(图17);其中认为“下降”和“平稳”的比二季度分别增加15个和6个百分点,认为会“小幅上涨”的则减少21个百分点。

人民币保持温和升值趋势。汇改以来,虽然人民币汇率不断温和上涨,但人民升值压力尚未解除,这种压力主要来自美元。调查显示,当前认为美元“高估”的经济学家高达59%,比二季度增加1个百分点;而认为“合适”和“低估”的分别只有26%和15%(图18)。相对而言,认为欧元、英镑和日元兑人民币汇率“合适”的比重相对较高,分别为52%、50%和62%。

多数经济学家预期,未来六个月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将维持温和上升势头。调查显示,61%的经济学家预期“升值3%以内”,比二季度增加3个百分点;21%预期“升值3%-5%”,比二季度增加4个百分点,而预期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的由二季度的25%减少到18%。

股市可望保持稳定。今年5月以来,国内股市一改长时间的熊市特征,呈现出震荡向上的走势。关于未来六个月的国内股市价格,31%的经济学家预期会“上升”,63%预期保持“稳定”,比二季度增加17个百分点;仅6%认为股市价格会“下降”(图19)。调查表明,多数经济学家预期股市将保持稳定向上走势,而且方向性分歧缩小,这可能预示着股市的稳定性将有所增加。

经济全球化使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尤其是美国经济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近来,美国经济增长出现下滑趋势。关于这一趋势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调查显示,近六成(57%)经济学家认为“略有影响”,29%认为“影响较大”,10%认为“影响很大”。

经济学家普遍认为,中国经济保持快速增长,增速趋于放缓。2005年中国经济增速达到了10.2%,今年上半年又实现了10.9%的增长。调查中,绝大多数(94%)经济学家认为,2006年GDP增长将达到或超过10%,其中64%的经济学家预期达到或超过10.5%,另有6%的经济学家认为将低于10%(图20)。

不过,经济学家对于2007年经济增长的预期普遍降低。调查显示,53%的经济学家认为2007年经济增长率将低于10%,25%认为增长率是10%,仅22%认为会超过10%(图21)。

宏观政策应保持“双稳健”,货币调控尚嫌不足

――随着近期投资及货币信贷增长速度放缓,经济学家对于宏观调控有效性的认可程度有所增强。调查显示,多数经济学家认为,“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行政手段”的效果“很好”或“较好”,认同率分别达到68%、63%和62%。

关于未来一段时间的宏观经济政策,72%的经济学家建议,应继续采用“稳健的货币政策和稳健的财政政策”,比今年一、二季度分别提高15和2个百分点;20%认为应采用“稳健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比二季度减少2个百分点;7%认为应采用“适度放松的货币政策和稳健的财政政策”,与二季度持平;1%认为应采用“适度放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图22)。

基于对当前投资和货币信贷增长过快的判断,经济学家认为已采取的货币调控政策尚嫌不足,存在进一步加息的空间。调查结果显示,40%的经济学家认为,8月19日开始的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0.27个百分点的措施,对抑制货币信贷增长过快“效果不大”,比认为“比较有效”的高5个百分点;此外,还有25%的经济学家表示效果“尚难判断”(图23)。因此,本次调查仍有近六成(58%)的经济学家认为存贷款利率应“提高”,比认为保持利率“不变”的多16个百分点(图24)。

――地方政府的投资热情是投资增长过快的重要原因。关于什么原因导致今年以来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74%的经济学家认为主要是“地方政府投资热情较高”,一半左右的经济学家认为原因是“工业化、城市化速度加快”(50%),认为“经济增长方式粗放”(47%)、“货币信贷增长过快”(42%)是造成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的原因的比重也比较高。

另外,分别有28%和22%的经济学家认为,“外汇储备增长过快影响货币政策的效应”和“房地产需求存在泡沫”也是原因之一(图25)。调查表明,经济学家普遍认为,地方政府的投资热情在推动投资快速增长方面起着关键作用。

因此,要切实控制投资的过快增长,经济学家建议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减少政府对经济的直接干涉,降低地方政府的投资热情。具体措施包括:改革地方政府政绩考核评价体系、减少地方政府对投资资源的控制、加强对政府投资的资金约束和责任约束等。

――进一步加强房地产调控。今年以来,中央政府加大了针对房地产过热的调控力度。对此,调查显示,49%的经济学家认为,针对房地产的宏观调控措施“效果不大”,比认为“比较有效”(37%)的高12个百分点,此外还有14%的经济学家认为“尚待观察”(图26)。

经济学家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房地产的调控。

一是调控供给。如调整房地产供给结构特别是增加廉租房和限价房的供应,提高廉租房和限价房分配的透明度;控制农用地转为非农用地;控制房地产公司的贷款额度,增加自有资金比例;改革目前的地方政府土地使用权的转让收入为物业税并进入中央财政,切断与地方财政的关系;加强商品房销售管理,阻止开发商囤积行为等。

二是调控需求。如通过提高商品房房贷利率,增加房地产投资/投机行为税负等,挤压投资性需求,支持居民适用性需求。

三是加强调控措施落实力度。如强化对现有措施落实情况的监督;加强房地产统计工作,提高市场信息透明度;进一步提高调控政策的针对性,尤其是关注区域性特点。

四是完善资本市场,让老百姓有多种投资选择,而不是只能投资于房地产等。

――继续加大改革力度,促进经济协调发展。经济学家认为,确保经济长期协调稳定增长的根本出路,在于坚定不移地坚持改革。经济学家的建议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推进政府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加强政府在卫生、教育、社保等方面的投入力度,控制和减少政府对于经济生活的直接干预;改革和完善地方政府政绩考核评价体系;加大打击腐败力度。

二是完善市场竞争环境。一方面,要打破垄断特别是行政性垄断所造成的市场扭曲;另一方面,通过外资企业和内资企业所得税两税合并,取消外资企业的超国民待遇,推进公平合理的市场竞争环境的形成。

三是促进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增长。主要包括提高中低收入群体和弱势群体的收入水平,增加政府对公共事务的投入力度,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鼓励创业,增加就业。

四是采取有效措施缩小地区发展差距。增加对农村和中西部地区公共产品的供给;实行差别所得税,吸引资本和人才向中西部流动。

五是适度扩大汇率浮动范围。通过汇率浮动范围的适度扩大,缓解长期以来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以及外贸失衡所带来的不利影响,逐步减少中国经济增长对外部需求的过度依赖,同时为人民币实现国际可自由兑换创造条件。■

篇8

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于2007年9月底进行的中国百名经济学家信心调查显示,2007年三季度,经济学家信心指数为4.91(取值范围在1-9之间),比2007年二季度低0.82点,为2004年一季度以来最低值。调查表明,经济学家对不断升温的经济走势表现出明显的忧虑(图1)。

调查遴选了国内有代表性、对宏观经济有研究的100位经济学家,通过问卷了解他们对当前经济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的判断,并征求他们对未来宏观经济政策及改革的建议。此次参与调查的有77人,包括巴曙松、白永秀、常修泽、陈淮、陈浪南、陈兴动、陈宗胜、程恩富、迟福林、丁宁宁、冯兴元、郭克莎、贺力平、胡必亮、华而诚、黄少安、黄卫平、纪玉山、金雪军、雎国余、李泊溪、李羽中、李国璋、李善同、李天德、李晓西、李子奈、历无畏、梁优彩、梁中堂、刘厚俊、刘宪法、刘小川、卢中原、茅于轼、史晋川、舒元、谈敏、唐寿宁、田秋生、汪丁丁、汪同三、王广谦、王建、王小广、王小鲁、王一鸣、魏加宁、魏杰、吴晓求、夏兴园、夏业良、徐长生、杨伟民、易宪容、叶灼新、喻新安、袁钢明、袁志刚、曾五一、张宝通、张承耀、张军扩、光、章铮、赵凌云、赵志耘、赵敏、郑超愚、郑京平、周黎安、周立群、周天勇、周学曾、周业安、周振华、祝宝良。

经济学家信心指数为即期经济景气指数(对当前总体经济形势的判断得分)与预期经济景气指数(对未来六个月总体经济 发展趋势的判断得分)的算术平均数。大于5分表明对经济形势的评价是积极的、乐观的,分值越高说明越充满信心;小于5分表明对经济形势的判断是消极的、悲观的,分值越低说明越缺乏信心。

基本判断:满意当前预期谨慎

调查显示,经济学家对当前经济形势比较满意,但对未来预期比较谨慎,对当前的判断与对未来的预期出现较大差距。从指数构成看,即期经济景气指数1为5.27,预期经济景气指数2为4.56,即期经济景气指数再次出现明显高于预期经济景气指数的情况,两者的差距由2007年二季度的0.03点扩大到0.71点。

经济学家信心指数的下调与其对经济运行热度持续攀升的担心高度关联。调查显示,13%的经济学家认为,当前宏观经济运行“过热”,比二季度增加6个百分点;66%认为“偏热”,在一季度增加22个百分点的基础上又增加了1个百分点;只有19%认为“正常”,比二季度减少7个百分点(图2)。经济运行热度持续攀升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偏快。今年1-8月,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比上年同期增长26.7%,与今年二季度持平,比今年一季度高1.4个百分点。64%的经济学家认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过快”,比一、二季度分别增加22和5个百分点;36%认为“正常”,比二季度减少5个百分点;认为“过快”与认为“正常”的差距由二季度的18个百分点扩大到28个百分点(图3)。

外贸顺差过大问题尚难缓解。2007年1-9月,我国出口同比增长27.1%,增幅比上年同期高0.6个百分点。62%的经济学家认为当前出口需求“旺盛”,比二季度增加3个百分点;38%认为“正常”,比二季度增加1个百分点(图4)。

伴随着出口的强劲增长,顺差过大的问题越来越引起有关方面的关注。今年1-9月,我国外贸顺差1856.5亿美元,同比增长69.0%。调查显示,82%的经济学家认为,当前贸易顺差“过大”,只有18%认为“正常”。同时,39%的经济学家预期未来6个月“顺差增加”,比预期“顺差减少”的多9个百分点(图5)。调查表明,多数经济学家认为目前我国顺差过大的问题并未得到缓解。

在经常项目保持较大顺差的同时,资本项目的顺差也在增加,进一步加剧了国际收支的不平衡。今年1-8月,我国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同比增长12.8%,增幅比上年同期和全年分别高14.9和8.3个百分点。调查显示,70%的经济学家认为,未来6个月外商直接投资增长会“持平”;17%认为会“加快”,比认为会“减慢”的多4个百分点(图6)。

流动性过剩问题依然比较突出。今年9月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同比增长17.1%,M2同比增长18.5%,均保持较快增长。31%的经济学家认为,目前国内流动性过剩的压力在“加剧”,比认为在“缓解”的高18个百分点;56%认为“没有变化”(图7)。经济学家普遍认为一段时期以来对宏观经济平稳运行形成挑战的流动性过剩问题仍未得到缓解。

通货膨胀压力有所加大。今年9月,CPI同比上升6.2%,比上年同月高4.7个百分点。调查显示,65%的经济学家认为,2007年CPI涨幅达到或超过5.0%,比二季度增加59个百分点,平均预测值达5.3%,比二季度高1.8个百分点。对于2008年CPI涨幅,55%的经济学家认为达到或超过5.0%,认为会低于4%的仅占16%,平均预测值为5.1%(图8)。

基于近期物价的持续上涨,部分经济学家对是否会产生通货膨胀表示担忧。调查显示,3%的经济学家认为,根据目前态势,中国通货膨胀问题“非常严重”,45%认为“比较严重”。不过,也分别有44%和8%的经济学家认为“不太严重”和“没有问题”(图9)。

资产价格上涨偏快。首先,多数经济学家认为,我国房地产价格上涨偏快,且上升势头尚难遏制。认为目前平均房价水平“过高”和“较高”的经济学家分别高达43%和53%,只有4%认为“正常”。同时,超过半数(53%)的经济学家认为,目前我国房价上涨速度“过快”,38%认为“较快”,只有9%认为“正常”(图10)。

关于未来6个月国内房地产价格,97%的经济学家认为会继续上涨,与二季度持平;其中18%认为“上涨10%以上”,比二季度增加10个百分点;69%认为“上涨5%-10%”,比二季度减少9个百分点;10%认为“上涨5%以内”,比二季度减少1个百分点(图11)。

其次,经济学家认为股市价格偏高。调查显示,超过半数(53%)的经济学家认为,目前中国A股市场上市公司的平均市盈率“过高”,比二季度增加2个百分点;46%认为“较高但基本正常”,比二季度增加3个百分点。关于股市泡沫,30%的经济学家认为,目前中国股市“存在严重泡沫”,比二季度增加2个百分点;55%认为“存在结构性泡沫”,比二季度增加5个百分点;只有不到16%认为“泡沫不大,基本正常” (图12)。

经济学家预期,这种偏高的价格仍呈平稳趋升的态势。关于未来6个月国内股市价格,调查显示,43%的经济学家认为会“上升”,比认为会“下降”的多29个百分点,另有43%认为会“稳定”(或波动)(图13)。

预期:汇率温和上升 来年增长看降

美国次级房贷危机影响不大。尽管美国次级房贷危机为世界经济发展增加了不稳定因素,但经济学家普遍认为,其对中国的影响有限。调查显示,40%的经济学家认为,目前美国次级房贷危机“不会”延续,比认为“会”的高12个百分点;还有32%“说不清楚”。近8成(79%)经济学家认为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较小”,11%认为“没有影响”;认为“很大”和“较大”的仅分别为3%和8%。

国际原油价格高位趋升。调查显示,54%的经济学家认为未来6个月国际市场石油价格会“小幅上涨”,比二季度增加19个百分点;13%认为会“大幅上涨”,比二季度增加9个百分点;24%认为会“平稳”,比二季度减少33个百分点;9%认为会“下降”(图14)。调查表明,经济学家普遍认为,国际原油价格在目前高位运行的基础上仍呈上涨态势。

人民币持续温和升值。关于各主要货币兑人民币的汇率,60%的经济学家认为美元“高估”,比二季度增加6个百分点;认为“合适”和“低估”的分别为26%和14%。而认为欧元、英镑、日元“合适”的经济学家比重分别达52%、56%和61%。尽管经过持续升值,人民币主要来自美元的升值压力并未缓解。

多数经济学家认为,人民币还将保持温和升值态势。5%的经济学家认为,未来6个月人民币汇率(兑美元)将“基本稳定”,58%认为将“升值3%以内”,与二季度持平;31%认为将“升值3%-5%”,比二季度减少2个百分点;还有5%认为将“升值5%以上” (图15)。

2008年经济增长趋于减缓。调查显示,92%的经济学家预测,2007年GDP增长达到或超过11%,比二季度增加46个百分点;平均预测值为11.4%,比二季度高0.6个百分点(图16)。关于2008年的经济增长,多数经济学家预期会比2007年有所减慢,但幅度不大。52%的经济学家预测,2008年GDP增长达到或超过11%,比预期2007年达到这一水平的少40个百分点;平均预测值为10.8%,比2007年降低0.6个百分点(图17)。

建议:继续加息 以一揽子措施调控房市

坚持双稳健政策,继续调高利率。对于未来宏观经济政策,68%的经济学家认为,应采取“稳健的货币政策和稳健的财政政策”,比二季度减少9个百分点;22%认为应采取“稳健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比二季度增加2个百分点;还分别有6%和4%认为,应采取“适度放松的货币政策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适度放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 (图18)。调查表明,多数经济学家认为,双稳健政策仍是未来宏观调控的主基调。

经济学家普遍认为,应改变目前实际利率为负的状况,84%的经济学家认为,未来6个月存贷款利率应该“提高”,仅16%认为应该“不变”(图19)。

辩证看待物价上涨,适度调高通胀目标。应注意到这次物价上涨,主要是农产品尤其是猪肉和粮食价格上涨引起的,资源性产品和劳动力价格的上升也产生一定的推动作用,对经济结构调整和提高农民收入是有利的。不少经济学家建议,适当提高2008年通货膨胀调控目标,为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调整创造条件,同时也有利于缓解人民币升值压力和流动性过剩的冲击。

加强监管与金融创新两手抓。针对发展迅速的资本市场,经济学家建议,一方面要加强监管和相关制度建设,规范市场行为,禁止银行资金、企业资金违规入市以及挪用公款私人炒股,监控国际游资对股市的冲击;另一方面要坚定不移地发展资本市场,鼓励金融创新,为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提供扎实的金融支持。

房地产调控任重道远。在房价持续上涨的背景下,为满足低收入居民的居住需求,2007年8月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通过《国务院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对此,多数经济学家(68%)认为会“作用较大”,比认为“作用较小”和“作用很小”的合计比重高36个百分点,但经济学家同时对其落实难度表示担心,所以,49%认为“作用较大但落实困难”。

房地产调控之所以困难,在于造成房价持续较快上升的原因是复杂的,针对不同的原因,应采取不同的措施,而这些措施之间有可能是不协调的。调查结果显示,经济学家认为居前4位的原因依次是:房地产投资/投机性需求旺盛(66%)、城市化等导致对城市房屋居住需求大增(64%)、地方政府利益驱动(64%)和受土地、贷款等调控措施影响房屋供给不足(53%);其次还包括房地产供给的结构性问题突出(36%)、国际资本进入的影响(35%)、房地产开发商囤积居奇操纵房价(30%)、人民币升值的预期(18%)、证券市场获利资金的转移(17%)等(图20)。

关于未来的房地产调控,经济学家给出以下一些建议:一是通过提高房贷首付比例、提高房地产交易税率等措施,抑制投机性需求;二是监督和规范地方政府行为,避免地方政府对出售土地收益的过度依赖,切断其与房地产开发商的利益纽带;三是适度增加土地供给,通过加大廉租房建设力度等保障低收入阶层基本住房需要。此外,也有一些经济学家提出,通过开放和规范房屋小产权市场、鼓励集资建房等方式增加房地产供给。

深化改革,创造和谐。经济学家对改革的建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要明晰政府和市场的责任界定,政府要将对经济资源的配置权交给市场;要把财政支出的重点放在教育、医疗、卫生、环保等公共事业上来;要提高政府管理的透明度、扩大社会监督、打击腐败。

二是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改变重化工业对区域经济的“利好”影响,解决投资过热、轻重工业比例失衡问题;建立财产登记制度,为征收财产税做准备;开征房产、燃油、资源税;清理对个体和中小企业税费。

三是加快价格改革步伐。发挥市场在生产资料等价格形成中的基础作用,减少政府干预;提高农产品、劳动力价格,改善低收入者尤其是农民的收益状况;加大垄断行业改革力度,降低电信服务等垄断产品价格。

四是完善金融改革。积极发展民间金融组织,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环境;继续推进汇率形成机制市场化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弹性,维护货币政策操作的独立性;加强金融管控能力,谨慎对待金融市场的开放,确保金融安全。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