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施工工地安全管理措施8篇

时间:2023-07-04 09:27:39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施工工地安全管理措施,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施工工地安全管理措施

篇1

关键词:地铁施工;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 TU714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我国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修建地铁已经成为我国大型城市解决城市公共交通问题的首选,我国地铁建设速度加快,如何确保地铁建设安全快速的发展已经成为地铁施工的重要问题。加强对影响地铁施工安全相关因素的研究,对地铁工程项目的顺利展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地铁安全管理的现状及重要性

近年来随着我国地铁工程建设的发展,施工安全管理水平也有了显著的提高。我国相关法律的完善使得工程建设安全生产变得有法可依,为工程安全管理人员进行安全施工管理提供了明确的指导和规范。但是,我们不能忽视在部分工程建设中安全事故时有发生,而且多数安全问题都是因为缺乏前期的充分准备工作和调查研究,在工程项目的规划、设计和施工等各个阶段工作存在疏漏,加之缺少实时监测和风险评估等原因造成的。由于地铁工程大多处于城市最为热闹繁华的中心地段,携带着隐蔽性大、施工现场环境杂乱、施工周期长、施工技术高等特点。在建设过程中,很多不稳定因素会随着工程的进展逐渐发生或越发严重,为了避免不必要的事故出现,地铁施工安全管理在铁路土建中是不可或缺的。

二、地铁施工过程中的常见险情

1、区间隧道工程

地铁工程的区间隧道工程的施工是要受到很多因素的限制的,如周边的环境条件、隧道的埋置深度、施工场地的水文地质条件、线路的平面位置以及沿线的工程地质状况等因素,所以通常情况下,区间隧道工程选用的施工方法是盾构法和暗挖法。地铁工程的区间隧道工程的埋深一般较浅,这样虽然能够缩短施工的工期并且降低施工的成本,,但是隧道出现冒顶和塌方的概率就会加大,当支护措施不能够满足强度要求,在地质情况出现突变时,还很可能出现其他的各种险情。

2、旁通道工程

矿山法是地铁工程的旁通道工程通常选用的施工方法,当四周的环境条件比较恶劣时,也会采取冻结法等一些施工中的辅助方法。旁通道工程冻结法的施工方法主要包括的阶段有:冻结施工、开挖构筑以及冻结孔施工等。而如果要想保证工程的开挖构筑的施工是绝对安全的,那么就必须先准确的判断地铁工程的旁通道是否具备开挖的条件。而判断旁通道是否具备开挖条件的方法就是相应人员根据施工现象的盐水降温情况、冻胀压力变化、温度场以及系统运转情况等因素确定的。在旁通道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如果施工过程稍有不当,也是经常出现工程安全事故的。如开挖过程中的临时支护强度不符合要求、冷冻加固时无明显的效果、土体加固措施不正确以及对盲区地基的加固处理的方法不当等因素,这些都是会导致地铁工程施工出现安全事故的隐患。

3、基坑工程

基坑工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的工程,其又包括了支撑剂结构混凝土、围护结构施工以及井点降水后挖土和坑内土层加固注浆等分项工程,在这些分项工程中,最为关键最能影响施工成败的关键工程就是支撑与挖土这道工序,同时它也是基坑工程众多分项工程中最容易出现安全风险的阶段。挖土的过程实际上是卸载的过程,施工时挖土会对底层造成破坏,从而使土体内部应力场产生变化,从而改变土体结构原有的平衡状态。当进行完挖土的施工过程后,基坑内的土体会出现滑动的现象,这就导致了围护挡土的结构会向内移动,基坑底部的土体也会回弹,而为了保持住这种平衡的状态,就必须采取支撑的措施。只有及时有效的采取了支撑的措施,才能够尽可能的减少了没有支撑结构的暴露时间和减少了没有支撑结构的暴露面积,从而真正的预防基坑工程出现安全风险。

三、地铁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的措施

1、危险源识别管理

危险源是潜在的导致事故发生的不安全因素。地铁施工现场的危险源识别可以利用以下途径:识别地铁施工过程中各工序的危险源;根据法规和其它要求逆推危险源;根据原来或正在使用的风险控制措施来反推危险源;通过类似工程(铁路工程、矿山工程等)施工活动中的危险源来判定;通过以往施工安全事故的调查分析及反馈意见来识别危险源。危险源的危险程度可以粗略的通过以往施工安全事故的调查分析来反馈。

2、建立安全事故防范系统。

在地铁工程施工中建立安全事故的防范系统可以有效的减少和消除施工风险。安全事故防范系统中需要包含安全视觉识别系统、双重监测系统和资料信息化管理系统。

2.1安全视觉识别系统。安全视觉识别系统是以视觉识别系统为基础而产生的。在地铁施工现场,安全视觉识别系统一般会通过标语、警示、安全标志、交通工具、服装、现场环境等方面来传达有关安全施工的文化、规定、理念等。在设计这些安全信息时,需要根据具体的场所和安全细节来描述安全理念,并确保信息的准确性,通过简练和具有威慑力的语言来警醒施工人员,最终起到安全控制的作用;

3、建立施工检测和第三方监测共同体系。通过施工监测可以了解到施工过程中围岩和结构的受力情况,这样就能有针对性的采取控制措施。通过监测可以掌握各种因素和环境对施工所造成的影响,这样就能采取相应的对策来保证施工的安全性。进行第三方监测是为了使监测更加公正,第三方通过了解工程周边环境和围岩情况,可以验证施工监测的各项数据,从而为监理工作、建设工作、设计工作提供更加可靠的依据;

4、建立资料信息化管理系统。在信息技术不断开发利用阶段,工程资料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建立已经成为施工安全控制的必然要求。资料信息化管理能够通过计算机来存储地铁施工的相关信息,并根据工程进度及时进行调整和更新,也方便进行查询。管理系统能够根据工程项目的管理要求来准确、快速的完成信息处理工作,例如工程中的计算和核算问题,以及工程进度的分析问题;能够以最快的速度完成工程施工控制报表,并为工程提供高质量的决策信息。工程资料的信息化管理不仅能够提升处理信息的速度,而且能够使施工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帮助监理工程师提高工作效率,也能提高施工控制的有效性。资料信息化管理系统能够在决策时根据工程的动态情况给予指示,并指导工程施工的开展。

5、做好地铁工程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实际上,地铁工程的施工空间是非常小的,在狭小的空间中,装饰装修以及各种系统设备的安装交叉作业非常频繁,在施工过程中,一些如油漆、土建模板、装修装饰材料及系统设备的包装材料等易燃品随处可见,如果施工现场的管理不够规范或是现场的临时用电管理不规范,发生火灾事故的几率将会大大增加,如果在如此狭小的施工面积下发生火灾,想要进行灭火以及救援工作都是十分困难的,因此必须做好地铁工程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具体的方法应是先做好施工现场的动火管理工作,在地铁工程施工中的一些常见的如切割和焊接等明火作业,必须事先办理动火的申报手续,同时在动火作业现场配备消防器材,并检查动火环境的四周是否存在易燃易爆物品,如果存在应立即将其清理,各方面的工作都确认无误后,方可进行动火作业。

6、做好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的管理工作。地铁工程的施工现场立体交叉作业非常普遍,如装饰装修单位、土建单位以及机电设备的安装单位等,这些施工单位在进行施工作业时,都必然面临临时用电的使用。如果在施工现场对于临时用电没有明确的管理要求或者管理不规范,就很容易导致火灾事故以及触电事故的发生,这些事故都是在建筑行业发生概率很高的安全事故,所以必须做好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的安全管理工作。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的电力系统应采取电源中性点直接接地的三相四线制的低压电力系统,同时还应对其进行保护,一般的保护系统为TN-S的接零保护和三级配电两级保护,同时施工现场的临时用电的保护工作还必须做到“一箱、一机、一闸、一漏”,另外负责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管理人员也必须受过当地安全生产监督局的专业培训工作,施工的作业人员必须持有专业的电工作业资格证,在施工现场所有作业人员都必须持证上岗。

7、加强施工技术、施工安全交底。地铁项目在实施过程中,根据施工方案和施工组织设计施工,下达施工任务的同时必须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各工种、各工序、各分部(分项)工程的安全技术交底,固定作业场所的工种可定期交底,非固定作业场所的工种对不同作业部位,不同作业内容,进行分单位、分部、分项工程定期交底,并要有交底人签字,交底要交到作业人员,不能只交到班组长,防止只有班组长知道安全交底内容,而其它作业人员不了解、不清楚的现象。安全技术交底内容应包括工作场所的安全防护设施,安全操作规程,安全注意事项等,既要有针对性,又要简单明了。根据地铁施工的特殊性,对属于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在施工前必须单独编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对属于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企业应组织专家对专项方案进行论证后实施。

8、做好地铁工程临边和临口的安全防护工作。鉴于地铁工程的施工空间狭小,再加上地铁车站的站台、站厅以及设备区的构造复杂,在这些区域施工人员很多,并且施工过程中交叉作业很频繁,如果没有做好临边和临口的安全防护工作,就会出现物体打击以及高空坠落等事故隐患,为了防止这些安全事故的发生,就必须在电梯口、预留洞口以及楼梯口等位置设置安全网、盖板或是栏杆,另外对于一些正处于施工过程中的建筑物,在其出入口处也应当设置防护棚,而在一些如跑道两侧边、卸料台的外侧边以及框架工程楼周边等临边处,应设置挡脚板、防护立网以及防护栏杆,这些防护装置的高度不应小于1.2米,在这些位置处进行施工作业时,必须配备一些如防滑鞋、安全帽、安全网以及安全带等安全防护用品,为防止高空坠落,在移动手架和脚架的位置处施工作业时,作业平台的四周也必须设置防护栏杆,且防护栏杆的高度应是1米左右。

9、开展施工安全监督检查与考核评比。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建设单位在工程承包合同的安全生产条款中明确了施工单位对施工现场安全负责,要求落实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加强现场安全管理,消除安全隐患,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在检查的基础上进行综合评价、考核,表彰、奖励先进,处罚不合格者。

10、重视员工的教育和技能培训,提高施工者各方面的素质。在当下科学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员工的素质对于企业至关重要。要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员工队伍,抓好教育、技能培训和学习是安全管理工作中一项十分重要的环节,同时它也是提高全体建设者安全素质的最重要手段之一。如,特种作业人员,经常性教育培训各级作业人员等方式,使全体建设者人人懂安全,人人讲安全,人人重视安全生产。

11、改善工地作业安全环境文化与物质文化。可以在施工工地上进行简易的绿化。像在一些空闲的地方放置可移动的盆栽花草,在工作车间周围或操作现场添加绿色等偏暖色的背景感染和稳定施工者的情绪,让他们作业中感到轻松,从而使施工的不安全行为在轻松中得到纠正。建造作业人员适用临舍,便于统一管理,改善作业人员住宿环境。广泛进行宣传教育,组织安全知识比赛,寓教于乐,既娱乐员工又发展企业文化,把安全生产意识落实到每个员工日常施工与生活中。

结束语

建设地铁工程不仅可以缓解城市交通压力、方便百姓出行,同时也为一个城市乃至一个国家的长足发展意义深远。正是由于地铁工程的巨大影响力,研究如何确保地铁施工安全就成了一项紧迫而意义重大的事情。我们要在认识我国地铁施工安全存在的问题和隐患的基础上,结合地铁工程的特点及难点提出积极而又行之有效的措施,以减少地铁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及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

[1]谢正光.北京地铁安全管理的探索与实践[J].现代城市轨道交通,2012(8).

篇2

【关键词】地铁;安全管理;影响因素;措施

一、前言

地铁是人类发展到一定程度的现代化产物,它的出现有效缓解了城市交通运输的压力,促进城市立体发展,并缓解了用地紧张的局面。

二、地铁施工安全影响因素分析

地铁工程施工安全影响因素繁多,下面就对其中主要因素逐一进行简要分析。

1、环境方面的影响

地铁施工属于户外工程,自然条件和天气状况等环境因素对于施工过程影响很大。当工程在恶劣的天气条件或不利的施工环境下施工时,引发安全事故的概率就会大幅提升。比如施工现场土壤质地、地下水情况、天气恶劣等都有可能导致事故发生,常见的事故类型包括塌方、渗漏、涌砂等。这些事故的发生,不但妨碍了工程的正常进行,对现场附近的建筑和群众也有着严重威胁。

2、施工现场周边情况的影响

地铁工程的实施是为了缓解城市交通压力,保障城市交通通畅,因此,地铁工程往往会途径城市繁华地带。这些地区地上建筑繁多,地面以下也有许许多多的管道、管线,水、电、气等大量城市生活基础设施给地铁施工造成较大的妨碍。在进行地铁施工时,必须小心对已有管线、建筑的破坏,这样不仅会导致经济上的损失,还有可能引发安全事故。煤气管道的泄露和电力线路的破损,所引发的危害是不可想象的。

3、施工方案方面的影响

由于地铁施工条件的复杂性,使得地铁工程的各个步骤都具有很高的技术要求。在开展每一项作业前,都要提前制定好科学规范、符合实际情况的施工方案。但由于地铁工程情况复杂,在制定方案时难以将所有因素都考虑详尽,在施工时容易遇到意外情况。如果没有妥善处理,就容易引发安全事故。所以,设计人员和技术人员要尽可能地充分全面的收集现场信息,拿出最妥善的施工方案,并针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制定科学有效的应对措施。

4、施工现场管理方面的影响

地铁施工涉及到人员、设备、材料等方方面面,大量人员物质集中在施工现场,多道作业同时进行施工,彼此间难免会有干扰,这就需要如果工程管理人员进行行之有效的管理,保障工程进展平稳有序。此外,现场管理也是安全施工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作业安全、消防安全和用电安全,都是地铁施工现场管理的重要部分。规范化的施工管理,是施工安全的基础保证。

三、城市地铁施工中的常见险情

1、地铁旁通道工程

地铁旁通道工程中 矿山法是比较常用的一种施工方法,在周边环境相对较为恶劣的情况也会应用诸如冻结法之类的辅助方法。地铁旁通道工程施工中应用冻结法的阶段主要包括冻结施工、构筑开挖、冻结孔施工等。但是若要确保构筑开挖工程施工的安全性,就应该先对地铁旁通道工程具备开挖条件与否进行准确判断,判断地铁旁通道工程具备开挖条件与否的有效措施是工作人员依照工程施工现场的冻胀压力变化、盐水降温现状、系统运转及温度场等因素确定。地铁旁通道工程施工中,一旦出现错误的施工过程,则很可能会发生工程施工安全事故。若工程开挖时的相关临时支护强度与要求不相符,冷冻加固时效果不明显、错误的土体加固措施及不当的盲区地基加固处理措施等,都会引发地铁施工安全事故。

2、地铁区间隧道工程

地铁区间隧道施工受限因素比较多,像隧道埋置深度、周边环境条件、线路平面位置、施工场地质水文条件、施工沿线地质状况等都会影响到区间隧道工程施工。因此一般情况下,正确的区间隧道施工方法就是明挖法、暗挖法与盾构法、一般地铁区间隧道工程埋深比较浅,由此可以有效缩短施工工期、降低工程施工所需成本。然而也会造成围岩质量比较差、增加隧道塌方与冒顶的概率。此外,如果相关支护措施不符合强度要求,在地铁周边地质发生突变时,很有可能发生其它险情。

3、地铁基坑工程

地铁基坑是具有系统性且比较复杂的一项工程,其主要内容包括围护结构施工、支撑剂混凝土施工及降水后井点挖土等分项施工工程。其中对施工成败最具影响力的关键工程工序为挖土与支撑。该工程也是基坑分项工程施工过程中最易存在安全风险的一个环节。从根本上说,挖土其实就是卸载过程,在挖土施工时会破坏底层,导致土体内应力场的改变,进而破坏原有土体结构平衡状态。挖土工程施工结束后,基坑内土体会逐渐滑动,进而使得围护挡土向内移动,导致基坑底土体回弹。所以,为保持该平衡状态,需要应用支撑措施。由此可见,地铁基坑施工是先对基坑土体造成破坏,再平衡土体,会导致土体变形。所以会采取相关支撑手段以回筑土体。由此可最大限度减少无支撑结构的土体暴露时间与面积,从根本上预防地铁基坑施工中所存在的安全风险。

四、做好地铁施工安全管理的主要措施

1、切实做好前期地质勘测工作

在工程设计阶段,设计人员要对项目选址区域进行全面的地质信息勘察,重点采集施工现场的地质和水文信息,通过对施工地点土壤内部构造、组成颗粒粒径分布、土壤含水量、地质稳定性等信息的收集整理,同时要对现场地下管线分布情况等相关信息有着较为清晰的掌握,根研判地下管线分布情况及变化规律,对地铁工程与管线之间的相对位置进行科学规划和正确选择,确保地铁工程与地下管线及其他建筑设施和谐共处,彼此间不会产生不良影响。其中,要特别注意周边建筑设施的抗震能力,对于建造年代久远、抗震能力差的建筑,要确保地铁工程在其安全距离以外,防止施工造成的震动对其造成破坏。

2、建立健全施工安全管理体系

地铁工程是项系统工程。要保障地铁施工安全,就必须采用系统论的方法,成立专门的施工安全管理机构,制定科学、规范、符合实际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完善管理办法和保障制度,采用科学的方法排查安全隐患,制定安全预案。同时,加强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从上到下,将安全目标分解到每一个部门、每一个人员,明确责任和完成要求,通过所有人的努力,保障整个体系的安全。

3、地铁施工技术的选择监督

地铁施工技术的选择必须基于地铁周围的地质环境以及管线情况,并明确地铁本身的施工要求与相关结构。在进行施工技术的选择时,需要经过合理的论证,经过各技术人员的批准。危险性较大的需编制专项方案,并接受专家的认证与审核后才能实施。各种施工方案和施工组织设计进行下达时,必须同步对相关安全技术进行交底。保证各班组的班长以及实际的操作人员,都必须了解相关的安全操作规定,明确现场的安全防护设施等。

4、安全管理组织机构的设置

安全管理的组织和管理对于实际的地铁施工安全有着重要的影响,应单独成立安全管理部门并配备有经验的安全管理人员。明确各参与人员的安全管理责任,必须结合地铁施工特点制定出切合实际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按工序进行危险源识别并制定出危险源控制措施和管理方案。并逐层进行安全技术的交底工作,保证从管理层到操作层等全体成员都明确安全管理的内容,并了解自身的安全责任。同时通过定期的员工教育,提升相关人员的安全意识以及操作水平,保证地铁施工的安全顺利进行。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进行地铁的施工建设要提高对安全的重视程度,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施工安全管理水平,避免施工安全的事故发生。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建筑工地 安全管理 问题 措施

中图分类号:TU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8(a)-0218-02

建筑施工要做好安全管理工作,必须从管理层,操作层多方面分析可能发生事故的原因,找出存在的安全风险以及各方面的缺陷和不足,有针对性地进行科学管理,全方位多角度地加以控制,才能有效避免和减少各类伤亡事故的发生。

1 建筑施工现场安全事故原因分析

1.1 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不健全、执行不严

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是项目安全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之一。近年来,施工项目一般都编制了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教育培训、安全检查、安全奖罚等等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但这些制度很多方面缺乏操作性,针对性不强,甚至有些项目完全照抄照搬其它项目的管理制度,没有结合实际进行编制,连关键的字词都没有进行修改。同时,很多项目在施工生产过程中,安全管理规章制度还往往只是一种应付检查的摆设,根本没有得到有效执行。

1.2 专职安全人员配备不足,执行力较差

对于专职安全管理人员的配备,《安全生产法》以及住建部、交通部等部委均有专门的规定。但是,随着经济高速发展,建筑施工工地数目越来越多的,安全管理人员的数量无法满足现实需要。一些项目仅配备的一名安全员还兼职从事其他工作,导致很多安全工作没有落实,现场监督检查、制度执行不到位。同时,现有的部分专职安全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责任心、执行力、专业技能等综合素质也有待提高。项目上其它部门、班组很多人员对专职安全员不屑一顾,对安全员工作不支持、不理解、不配合,使得安全员权力、地位较低,工作很难开展。

1.3 安全教育培训不到位,不全面

根据规定,工人进入施工现场前必须首先对其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并经考核合格后才能上岗。一些项目对现场工人安全教育安排不及时、内容不全面,存在严重的形式主义。由于安全教育时间不够、内容单调,致使操作工人的安全素质不能满足现场安全施工的需要。特别是从事危险作业的工人没有接受过专门的、正规的安全教育培训,导致安全常识欠缺,安全技能差,自我保护意识不强,不会正确识别危险源。一些工人甚至没有参加过任何安全教育培训就上岗,违章违规作业的现象比较常见,在工作中就难免不发生安全事故。

1.4 抢进度忽视安全工作

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建设单位对工期要求一般都比较紧张,施工单位的工期安排与生产安全往往发生不同程度的冲突,为了尽快完成施工任务,把“安全第一”的方针置之脑后,不同程度的存在安全工作“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抱着麻痹侥幸心理,有时甚至连一些施工工序中非常重要的安全措施都还没有跟上,就盲目抢工期赶进度,冒险蛮干,这也常常会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1.5 安全措施费用投入不足

施工现场的安全投入不到位、不合理,也是导致安全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一些建筑施工单位,为了节省开支,不按照规定足额提取使用安全专项措施费用,从而出现现场工人劳动保护用品配备不足、施工现场危险区域防护措施不到位、安全警示标志标牌未按规定设置等等情形,事故隐患未得到及时消除,从而增加安全事故发生的几率,安全状况令人担忧。

1.6 特殊工种作业人员无证上岗

特殊工种作业是对操作者本人和他人及周围设备的安全有重大危害因素的作业。根据国家规定,特殊工种作业人员应当经过专门培训并经考核合格才能上岗。一些工地,工人本该持证上岗(如:起重工、电工等)的特殊工种人员未经专门培训考核,无证上岗操作,或者虽然持有有效证件,但其操作水平和安全技能也相当差,对该项工作必须掌握的安全知识和安全技能知之甚少。

2 建筑施工现场常见安全风险

2.1 高处坠落

高处坠落事故在建筑施工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按照国家标准《高处作业分级》(GBT3608-93)规定,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 m以上(含2 m)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均称为高处作业。因此,绝大部分建筑施工都存在高处作业,操作工人存在较大的高处坠落的安全风险。工人如患有高血压等不适合高处作业的疾病、临边防护栏杆以及安全网未及时设置等气候原因影响等等情形,高处坠落事故的发生概率将大大增加。

2.2 物体打击

在建筑施工现场,由于高处作业点多面广,物体打击事故也是比较常见的。比如:脚手架上的材料未堆放好、工人随意抛掷物品、安全网挂设不规范、工人个人劳保用品未佩戴或使用不正确等等情况,也都有可能发生物体打击事故。

2.3 触电事故

在建筑施工现场,由于临时用电设备较多,存在较大的用电安全风险。如果不规范临时用电,随意乱拉乱接、超负荷用电、漏电保护装置不齐全、电缆电线无保护等等违规现象,都可能导致触电事故或者发生电气火灾,造成严重后果。

2.4 机械伤害

施工现场机械设备种类繁多,使用频率较高,必须及时对设备进行检查保养,机械设备传动带、齿轮、接近地面的联轴节、皮带轮、飞轮等易伤害人体部位防护装置必须齐全有效,隐患未及时予以排除,工人稍有不慎,接触这些危险部位,就会酿成事故。

2.5 坍塌事故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基坑开挖、脚手架搭设等等必须按照专项方案进行施工,如果擅自违反施工方案组织施工或者改变工艺流程,物体在外力或重力作用下,超过自身的强度极限或因结构稳定性破坏,极易导致土方、脚手架等坍塌事故发生。

2.6 起重伤害

根据规定,起重作业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合格并取得操作证之后方可上岗作业。然而,建筑施工现场塔吊、龙门吊、汽车吊等等起重机械设备较多,按照规定一个项目可能需要配备十余名甚至数十名持证起重操作和指挥人员,而事实上施工单位配备的起重人员可能严重不足,很多情况下都是不懂得起重知识的无证人员在违章指挥吊装作业,他们往往经验不足,遇到突发紧急情况,也不知道如何处置。因此,起重伤害事故虽然不是建筑工地五大伤害事故之一,但其发生概率也是比较大的。

2.7 其他事故

在建筑施工现场,还可能存在火灾、爆炸、车辆伤害、淹溺、中暑等安全事故风险。

3 事故预防控制措施

3.1 组建安全机构,配备专职安全人员

首先要设置安全管理部门,部门设置应精干高效,尽量做到独立,不要和其他部门合并。还必须按照国家要求配备足够的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和兼职安全人员。安全管理人员不但要有较强的责任心,而且还要有一定的吃苦耐劳精神,既要有较丰富的理论知识、法律意识和协调能力等综合素质,还要拥有丰富的现场管理经验,既有一定的组织分析能力又有良好的道德修养。

3.2 制订安全生产各项规章制度

安全管理规章制度的制定,是项目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必须制定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对各职能部门、各级负责人以及各类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当中应当承担的责任做出明确的规定,防止因职责不清,发生事故之后互相推诿扯皮。制定的依据要符合安全生产法律和行业规定,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等制度的内容应当齐全、针对性强,具有可操作性,以便在日常安全管理工作中做到有章可循。还应当层层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以明确各自的安全职责和管理范围。

3.3 按照要求投入安全经费

提取和使用足够的安全经费,是保证施工生产安全的关键,必要的安全投入是确保安全管理有序可控的一个重要前提。如果安全经费投入不足,将严重影响安全生产工作。可见,安全经费投入与安全工作的好坏息息相关,是安全管理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搞好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环节。在安全教育培训、个人防护用品、安全警示标志标牌、应急救援、检测检验等等方面的安全经费投入,必须严格执行《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财企〔2012〕16号)规定。

3.4 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工作

安全管理首先是对人的管理,要强化安全教育培训,不断提高现场工人安全意识,增强工人的安全防范能力,同时采取有效措施规范人的操作行为,实行规范化作业,杜绝工作凭感觉、靠经验现象,使工人形成一种程序化、标准化的工作习惯。

安全教育培训要突出重点,有针对性,防止搞形式走过场。应当重点抓好工程项目负责人、技术人员、安全管理人员的安全培训工作。认真做好三级安全教育、岗前安全教育和安全技术交底等工作。应当充分利用各种形式,强化常规安全教育培训,开展安全技术练兵和技术比武活动,逐步提高员工的技术操作水平。

特殊工种作业人员必须经过严格培训和考核,持证上岗。一些工人虽然持有特殊工种操作证,但安全技术、安全知识掌握甚少,对这部分人应当定期或不定期的组织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提高他们的综合安全素质。未经过培训、无特殊工种操作证者绝对禁止从事该工作。

3.5 努力营造丰富多彩的安全文化

应当结合国家每年统一开展的“安全生产月”“平安工地”等活动,组织各种形式的安全生产活动,采取正反面教育和寓教于乐相结合等等方式,让全体员工都参加到活动中来,从而普及安全知识,强化安全意识,营造良好的安全生产氛围。

3.6 认真开展安全检查,切实消除事故隐患

安全管理必须重点做好事故预防工作。安全检查是实现施工生产安全,杜绝事故发生必不可少的重要工作。项目部必须定期组织进行安全生产大检查,将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落实责任人进行整改。安全检点在于发现不安全因素的存在状况,如装置、设备、设施、工具、附件等的潜在不安全因素、不安全的作业环境场所条件、不安全的操作行为和操作潜在危险,以便采取防范措施,防止或减少伤亡事故的发生。

安全检查形式应当多样化,一般可开展常规性安全检查、特殊性安全大检查、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等形式。对施工用电、季节性施工、危险性较大的作业点还应当进行专项检查。只有建立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通过安全检查,消除事故隐患之后,工人在良好的生产环境下工作,其生命安全才能得到更好保障。

3.7 做好危险源的识别与控制

危险源的识别和控制是一项事前控制,安全生产只有事前进行有效的控制才能避免和减少事故的发生。对危险源的识别和确定要准确,才能有效地制定针对危险所采取的相应的技术措施和防护方法。危险源一经确定,就必须纳入控制管理范围及时传达到施工作业区的每位操作人员,并设置必要的危险源告知牌和警示标志牌,不得随意破坏危险源区域内的警示牌,现场指挥人员和施工人员要高度重视本区域安全动态,危险源若发生变化,尤其是升级时,应采取有效措施,保证人员和机械设备的安全。

3.8 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加大安全奖罚力度

安全管理还应当采取一些激励措施。对在施工生产过程中严重违章操作、不服从管理的工人进行安全教育之后,可根据情况,给予相应的违章处罚,利用强制性的手段迫使其遵章守纪。对屡教不改的实行重罚,直至清退出场。对劳务单位未按期完成整改指令、不落实安全要求等情形采取加大处罚力度、违规通报、降低信誉评价等措施,但必须得到项目领导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不能只依靠专职安全员的力量。

采取激励机制,对在工作中服从安全管理,严格遵章守纪,自觉主动及时消除安全隐患,积极配合安全管理人员工作的人员应当进行一定的安全奖励,对直接避免事故发生的必须给予重奖,从而最大程度的发挥人的潜力,让大家都来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集中所有力量来抓好安全工作。还可以定期开展安全评比活动,对相关人员进行评先授奖。

3.9 加强特种设备的安全使用与管理

建筑施工现场,机械设备种类繁多,使用频率高,因此,设备管理是否到位也与施工生产安全直接相关。施工现场各类特种设备应当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设备安装、维修、使用、报废、检验检测及监督检查的法律法规规定,要加强对设备使用和操作的规范管理,将人员和设备有机结合,严格执行设备使用操作规程,严禁违章指挥、违章操作,对设备进行及时检查维护,确保运行状态良好,保证施工生产安全。

3.10 做好现场应急救援演练工作

项目上的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好之后,还应当组织进行应急救援演练,只有通过演练,才能发现编制的预案存在哪些问题和不足,增强预案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提高应急队伍应对突发事故的快速反应能力、应急处理能力和协调作战能力,切实保障工人生命、设备、财产的安全,将事故损失降到最低。

4 结论

搞好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工作,不能单从某一个或者几个方面来抓,必须采取多方面的控制措施,充分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性,群策群力,齐抓共管,只要领导和职工群众上下一心,形成合力,狠抓落实,安全事故发生概率必将大大降低甚至消灭,建筑施工行业安全形势也将步入良性轨道。

参考文献

[1]方东平.工程建设安全管理[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3.

[2]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R].国发〔2010〕23号,2010.

[3]张仕成.浅谈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监督管理[J].广东科技,2010(6):35-38.

篇4

【关键词】地铁施工,安全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U231 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由于我国地铁施工工程的快速发展,在地铁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也慢慢暴漏出来,在行业快速发展的新时期,加强对地铁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问题的处理,对确保地铁施工过程质量有着重要意义。

二、地铁施工工程概述

北京地铁7号线11标段包括一座车站及一区间。

垡头站工程概况车站总长193.3m,标准段宽21.1m,呈东西走向。车站有效站台中心里程处顶板覆土厚度为4.07m,底板埋深约24.7m,车站总建筑面积17080m2,为地下三层岛式车站。车站北侧设置1个出入口,一个风道和一组地面风亭;南侧设置一个出入口,一个风道和一组风亭,3个安全出入口和1个垂直电梯。

区间采用盾构法施工,左线及右线长度均约1500米,在垡头南路路口处往东以半径R=350m的曲线转向垡头南路。

三、地铁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

1、区间隧道工程

地铁工程的区间隧道工程的施工是要受到很多因素的限制的,如周边的环境条件、隧道的埋置深度、施工场地的水文地质条件、线路的平面位置以及沿线的工程地质状况等因素,本段区间隧道工程选用的施工方法是盾构法。地铁工程的区间隧道工程的埋深一般都是很浅的,因为这样能够缩短施工的工期并且降低施工的成本,但是这样也会导致围岩的情况是很差的,隧道出现冒顶和塌方的概率就是很大的,而且当支护措施不能够满足强度要求并且地质情况出现突变时,还很可能出现其他的各种险情。

2、出入口通道工程

本车站西北1号出入口采用明暗挖相结合的施工方法。矿山法是地铁工程的出入口通道工程通常选用的施工方法,当四周的环境条件比较恶劣时,也会采取冻结法等一些施工中的辅助方法。出入口通道工程冻结法的施工方法主要包括的阶段有:冻结施工、开挖构筑以及冻结孔施工等。而如果要想保证工程的开挖构筑的施工是绝对安全的,那么就必须先准确的判断地铁工程的旁通道是否具备开挖的条件。而判断旁通道是否具备开挖条件的方法就是相应人员根据施工现象的盐水降温情况、冻胀压力变化、温度场以及系统运转情况等因素确定的。在旁通道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如果施工过程稍有不当,也是经常出现工程安全事故的。如开挖过程中的临时支护强度不符合要求、冷冻加固时无明显的效果、土体加固措施不正确以及对盲区地基的加固处理的方法不当等因素,这些都是会导致地铁工程施工出现安全事故。

3、明挖基坑基坑工程

垡头站采用明挖施工。基坑工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的工程,其又包括了支撑剂机构混凝土、围护结构施工以及井点降水后挖土和坑内土层加固注浆等分项工程的,在这些分项工程中,最为关键能影响施工成败的关键工程就是支撑与挖土这道工序了,同时它也是基坑工程众多分项工程中最容易出现安全风险的阶段。挖土的过程实际上是卸载的过程,施工时挖土会对底层造成破坏,从而使土体内部应力场产生变化,从而改变土体结构原油的平衡状态。当进行完挖土的施工过程后,基坑内的土体会出现滑动的现象,这就导致了围护挡土的结构会向内移动,基坑底部的土体也会回弹,而为了保持住这种平衡的状态,就必须采取支撑的措施了。基坑工程的施工是先破坏土体的,然后才是平衡,土体是要变形的,然后才是支撑土体,最后才是回筑土体。所以只有及时有效的采取了支撑的措施,才能够尽可能的减少了没有支撑结构的暴露时间和减少了没有支撑结构的暴露面积,从而真正的预防了基坑工程出现安全风险。

四、地铁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措施

1、搞好临时用电管理

地铁施工现场土建、设备安装、装饰装修等单位较多,而且所有的施工都离不开临时用电。由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管理不规范导致的触电伤害、火灾事故在建筑行业发生的安全事故占有很高的比例。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应采用电源中性点直接接地220/380V三相四线制低压电力系统,采用三级配电两级保护,TN-S接零保护,必须做到“一机、一箱、一漏、一闸”。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的维护工作,必须由经过安全生产监督局指定地点培训并取得电工作业资格的人员担任,并持证上岗。

2、抓好地铁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管理

地铁施工空间小,各系统设备安装、装饰装修等交岔作业平凡。土建的模板、设备的包装、装饰装修材料、油漆等易燃物品随处可见,临时用电的管理不规范、加工场地管理不规范等等都是导致火灾事故的重要安全隐患,若不加强管理在地铁狭小的空间里发生火灾事故,救援和抢险都是相关困难的,稍有不慎还可能导致更大的事故。因此,要搞好地铁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工作,还必须从源头做起。首先必须加强施工现场的动火管理,凡在地铁内进行动火作业如焊接、切割等,必须在地盘管理商的安质部办理动火手续,明确动火人和看护人,必须配备消防器材并且在清理完作业点四周的易燃物品确认无误后方可作业。此外,还必须建立应急预案,进行应急演练和应急物资储备,这项工作是搞好地铁施工现场消防管理工作的重点,如果不进行应急演练,应急物资储备不到位,在地铁狭小的空间一旦发生火灾事故非但不能做到有条不紊地进行应急抢险,还可能使事态扩大。另外,要搞好地铁狭小空间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管理,还必须加强临电线路管理和施工现场严禁烟火的管理,切实从源头上控制好火灾事故的发生。

3、加强临边临口的安全防护

由于地铁施工空间小,特别是车站的站厅、站台和设备区构造复杂,施工人员多而且基本都属于交岔作业,由临边临口处理不好而导致的高处坠落和物体打击事故是常发生。因此,为了有效地防止高处坠落和物体打击事故的发生,凡在楼梯口、电梯口、预留洞口,必须设置栏杆或盖板、架设安全网。正在施工的建筑物的所有出入口,必须搭设牢固的防护棚。框架工程楼面周边、跑道(斜道)两侧边、卸料台的外侧边等,必须设置1.2米高的两道防护栏杆、挡脚板或设防护立网。在临边临口作业时,必须正确佩戴和使用好劳动保护用品,如安全帽、安全带、安全网、防滑鞋等。在移动脚手架上面的作业平台四周必须设置不低于1米高的防护栏杆,以便固定安全带和防止高处坠落。

4、其他安全控制要点

(一)、空气不流通。

在进行车站站房或设备用房设备安装施工时,遇装修、电焊氧焊、发电机使用等,极易造成一氧化碳或甲荃中毒,因此在施工前必须提前进行通风排毒和检测,确认毒气浓度不超标才能进行正常施工;对产生有毒有害气体的物资和设备,尽量安放在通风较好的地方。同时施工人员必须正确使用好防毒面具、口罩等劳动保护用品。

(二)、粉尘噪声严重超标

在地铁内施工,由于空间狭小空气不流通,现场的噪声和粉尘散发不出去的,指标是严重超标的。在这样的环境里施工时间长了会导致沙眼、矽肺病,耳鸣耳聋等疾病。因此在施工时,工作人员必须正确佩戴和使用好防尘面具、耳塞等劳动保护用品,必要时应轮换作业。

(三)、大型设备的搬运

在地铁内各类设备的机柜、漏泄电缆、机电的风机、安全门等大型设备搬运存在的安全隐患是特别大的。要安全地完成这一工作,只有加强各单位间的通沟和协调,制定出具体的搬运和安装方案,待具备安装条件后,利用土建吊装口或铺轨单位轨道车进行搬运,运至安装地点进行就位安装时必须人力充足,由专人统一指挥,防止倒塌、挤压出现人身伤害。

五、结束语

地铁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至关重要,因此,在工程的后续发展中,要不断提高管理人员素质,加强对地铁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处理的重视,严格施工体系,促进地铁施工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关宝树.地下工程概论,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

[2]张伟亮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问题探讨与剖析[j] 现代企业文化,2010

[3]黄文武 浅谈建筑施工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建筑安全,2010

[4]施仲衡.地下铁道设计与施工(第二版)[M].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

篇5

关键词:地铁;施工安全管理;防护措施

1 前言

就目前来看,我国多个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处于一个快速发展阶段,北京、广州、武汉、上海等城市中,地铁线路已经正式开始投入运营的状态,一些城市的地铁线路还处于建设阶段,还有一些城市在申请地铁工程项目的建设权。地铁项目的建设,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工程,为了确保地铁工程项目的安全性,避免地铁某一环节故障而引发安全事故,地铁施工安全管理与防护措施就显得尤为的重要,也是我国地铁部门在建设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的环节,这对于地铁工程项目建设的平稳、安全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2 地铁施工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2.1 地质与水文的影响

地铁工程项目的建设,主要是通过对地下土壤的挖掘,在地下打通多条隧道,然后设置相应的配套设施设备。在地铁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中,会受到地质与水文等方面的影响,在地铁施工中可能出现漏水、坍塌、涌水、冒顶等一系列事故。地铁施工,都要经过城市中繁华的主干道,建筑物的数量庞大,道路两旁均设置了相关的地下管道与线路,例如:排水管道、通讯电缆、煤气管道、天然气管道等,这些地下管道与线路分布的位置交错复杂,而且不同地方的具体情况也不相同。地铁施工中,容易引起排水管道破裂,导致城市排水系统无法正常运行;煤气管道破裂,导致爆炸、火灾事故;通讯电缆损坏,导致城市通讯中断、触电事故等。

2.2 施工方式不合理

地铁工程项目在建设过程中,一般都会采用盾构、明挖以及一些辅助施工方法对基坑、隧道进行挖掘,错误的挖掘方式会引起地层表面的不均匀、地层土壤下沉或者突起,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地层岩石体中含有的原始应力发生了变化,一些比较松软的土质遭到破坏之后发生变形,引起地铁工程项目建设周边的一些下水管道损坏,建筑物地基受到破坏,建筑物甚至出现倾斜、倒塌的现象。

2.3 地铁施工安全管理与防护措施不合理

地铁工程项目在建设过程中,施工安全管理与防护措施的不合理,会严重的影响地铁工程项目的施工安全与施工进度。例如:地铁工程项目在建设时,对于需要被拆迁建筑周围的实际情况勘察不到位,随意的切断建筑物周围的外接管线,对于管线的位置没有进行科学的测定;没有对管线施工周围的一些沟槽的安全以及建筑物进行切实的保护;对于燃气管线的切割不合理;施工现场没有对运输车辆进行一个合理的管理,没有设置临时的标线、指示灯以及交通标志等;施工区域的划分不规范,没有相关的防护栅栏;没有对施工现场的进出人员进行严格的把控,一些非地铁施工人员随意的进入施工现场;地铁施工人员没有穿戴规定中的工作服、安全帽;施工人员将一些易燃易爆物品带入施工现场;地铁施工设备的噪音过大,影响施工人员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还会影响施工人员的心理情绪;地铁施工人员长期处于地下工作,没有有效的改善工作环境;地铁施工机械设备没有得到有效的维护与更新,损坏时影响施工进度,甚至威胁到地铁施工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施工人员的施工操作不规范,安全意识薄弱等。

3 地铁施工安全管理与防护措施

3.1 了解地铁施工沿线的实际情况

地铁工程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地铁部门应当及时、有效的对沿线施工所涉及的一些因素进行了解,例如:地下管线、土质特点、水文等一系列因素的实际情况;根据地铁工程周边事物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相应的设计方案、施工策略,切实的保证每一个施工环节都能够符合规定中的标准,并且还要将地铁工程项目中的各个部门集合在一起,集合地铁施工沿线情况,针对性的商讨出施工总体方案。

3.2 制定合理的安全生产责任制与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地铁部门中的高层领导者,应当重视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制定,在合理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完成之后,还要有效的将其在地铁施工过程中执行,让地铁工程项目中每一个工作人员都了解安全生产责任制的意义。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制定,能够明确地铁各个部门中工作人员所需要履行的安全职责,有效的提高地铁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还要制定出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让不同部门的工作人员履行各自的工作职责,增加地铁工作人员的交流与沟通。

3.3 制定出紧急施工应急预案

地铁工程项目的建设,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地铁工程施工现场存在复杂性、隐蔽性,土质这一环节中存在太多的不确定因素。地铁工程项目建设的过程中,会出现一些难以预料的施工事故,例如:土层松动、塌陷等;针对这一实际情况,地铁部门应当制定出科学合理的紧急施工应急预案,来应对地铁施工中可能随时会发生的安全事故;紧急施工应急预案的制定,能够有效的解决地铁施工中出现的一些紧急情况,防止事态的扩展与蔓延,将事故造成的损失降低到最小值。地铁部门还应当组建相应的抢险团队,定期的对抢险队员进行培训与演练,这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更好的解决事故。

3.4 严格管理地铁施工原材料,创造良好的施工环境

地铁施工部门,应当重视对地铁施工原材料的管理,尤其是一些易燃易爆性质的原材料;安排相应的地铁工作人员对原材料进行看管,合理的对原材料进行堆放,看管人员还要认真仔细的核查原材料是否达到国家规定中的质量标准,对不同类型的原材料进行分类放置。地铁施工环境的好与坏,直接影响着地铁施工的效率、质量、安全,地铁部门应当完善施工现场的设备设施,例如:施工隧道里的通风、排水以及照明;降低施工机械所造成的振动、噪音、废气等,保障地铁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的安全。

3.5 加强地铁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与综合素质

地铁施工人员,作为地铁工程项目建设中的主体,直接影响地铁工程项目施工的质量与进度。地铁部门应当加强对施工人员安全意识的教育,使施工人员了解自身工作职责,熟悉施工操作流程,增加施工人员的责任意识。施工人员综合素质的提升,能够有效的保障地铁工程项目建设的顺利开展。

3.6 加强地铁施工中的监管

地铁部门,要加强对地铁施工各个环节的监管,及时的发现并解决存在的问题。地铁工作人员要在施工沿线建立相应的监测点,尤其是周边的建筑物,实时观察它们的沉降与位移情况,当建筑物的沉降与位移状况超过标准值的时候,要及时的采取加固措施。例如:在建筑物基土采取跟踪注浆,前提是要确定好对称点。

4 结语

地铁,是我国城市交通发展的一个重要事项,它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城市交通压力。地铁建设部门,应当充分的认识到施工安全管理与防护措施在地铁工程建设中的重要性;地铁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合理的安全管理与防护措施,能够保障地铁施工人员的安全,促进地铁工程建设的发展,对于我国地铁事业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杨远程.地铁施工安全事故分析与评价方法研究[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10(15).

篇6

一、地铁施工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

(一)地铁施工受地质与水文等诸多因素影响,施工过程容易引起:坍塌、冒顶、涌砂、涌水、透水等事故。地铁沿线多为市区繁华主干道,建(构)筑物纵横交错,道路两侧分布有煤气管道、照明及动力电缆、通讯电缆、给排水管、污水管等各种类型的地下管道及线路,其埋藏情况错综复杂,且周边环境不确定因素多。施工过程容易引起:煤气管道的破裂引发火灾和爆炸:电力线、电信线破残造成停电、停止通讯,甚至引发触电事故:给排水管道、污水管道断裂造成停水或低洼积水;地表面塌陷或隆起,造成周边建(构)筑物产生裂缝或坍塌等事故。

(二)在地铁建设施工阶段,采用明挖、暗挖、盾构等施工方法和辅助工法进行基坑或区间隧道开挖时,易发生不均匀沉降、地面塌陷或隆起,其主要原因是地层周围岩土体的原始应力变化和受扰动或受剪切破坏的重塑土的再固结。因此,选择错误的施工方法和围护方案会造成附近地下管线断裂或引起周围建筑物的开裂、倾斜甚至倒塌。

(三)地铁建设施工期间现场施工管理及安全防护措施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也会对地铁施工产生影响,甚至引发安全事故。如:被拆迁建筑的外接管线特别是电源、燃气等的切断检查不到位;各种改移管线管位的不确定;管线施工的沟槽安全防护和周边建筑物保护不当;燃气管线的切割防护不当;由于施工场地狭小,运输车辆乱行及场地各区不设临时交通标志、标线和指示灯等或设置不当;施工作业区边界不清,无栅栏挡板和保安人员等易造成车辆,非施工人员进入现场影响施工安全:施工人员携带火种、打火机等可引起火灾的物品进入施工现场,会引起爆炸、火灾等事故:施工机械噪声、振动过大,会妨碍对话,影响信号联络,进而妨碍作业安全,还会使作业人员感到不适;作业人员长期吸入作业产生的粉尘、废气和烟雾,会引发矽肺病或缺氧症;未妥善处理开挖出的弃土、在基坑顶部堆放弃土及增加其他附加荷载,可能造成坍塌事故:施工降水不当可能造成地面不均匀沉降;机械设备失检、电气设备过载、施工机具违章操作等会造成机具控制失灵、调件坠落、塔架倒塌、设备损害、起火触电等风险。

二、地铁施工安全管理与防护措施

地铁沿线周边重要建(构)筑物和地下公用管线的影响面广,如有损坏,将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安定造成重大的影响。因此,在施工中应加强安全管理,并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

(一)地铁工程地质情况具有难见性,应尽快收集完整地铁沿线相应的水文、地质、地下管线、地下障碍物、土质特性等勘探资料:从系统总平面布置到每一个局部结构都要按照相关规程规范和技术标准进行详细设计,并按规定进行讨论、评审、审核、批准。

(二)施工期间应制定并执行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职能部门和从业人员的安全职责;制定事故管理及隐患排查等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制定动土、动火、断路、吊装、进入受限空间等安全作业规程和作业许可制度。同时,加强多工种同时施工时场地和专业的配合协调等。

(三)依据地铁工程相关设计在施工前选择适当的施工方法、辅助工法、结构材料和加固保护措施,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组织计划》、《施工安全风险控制措施》和《安全操作与安全作业规程》,经报上级和安全监理确认后实施,在施工中根据施工单位和第三方监测所发现的新情况,及时做出相应的设计变更或应急处置,经安全监理确认后实施。在施工中要进行详细技术交底,确保施工安全。应聘请具有专门技术等级要求的技术人员,对大型设施吊装、主要模板工程、施工主体变形、地表沉降、地下水位变化、建筑物沉降进行严密观测,并根据观测数据调整施工方案,确保施工周边建筑物安全。

(四)由于地铁工程施工的隐蔽性、复杂性和岩土工程的不确定性,应针对地铁工程施工中可能发生的各类事故制定《地铁工程施工突发事故应急预案》。在险情发生时采取有效控制和实施抢险,防止事故蔓延,挽救生命和财产的安全,最大限度降低损失。成立常设的抢险组织,并定期组织演练。

(五)应发挥地铁工程安全监理单位的作用。安全监理应结合地铁工程实际,根据国务院《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监督导则》和《建设工程监理规范》(GB50319-2000)的要求,制定《地铁工程安全生产监理工作的要点》,细化地铁工程监理的安全管理工作,强化监理第二道安全防线的作用。

(六)工程实施前,应对参与工程施工的全体职工(包括外包工)进行专业技能和安全教育培训。并要求作业人员熟悉应急预案,在施工中严格遵守有关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作业规程。

(七)施工期间应根据《安全标志》(GB2894―1996)和《安全标志使用导则》(GBl6179―1996)的规定,制作和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和警示说明。在施工、维修、吊装等作业现场设置警戒区域和临时交通等警示标志;在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场所的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志:在可能产生职业危害的场所设置公告栏,公布有关职业危害防治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职业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和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检测结果。

(八)施工期间应妥善保管建筑材料、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等;完善隧道施工照明、排水及通风:减少施工机具产生的噪声、振动、粉尘、以及施工机械产生的废气和烟雾,确保施工期间从业人员的安全与健康。根据设计要求,采取有效减振、降噪措施,合理排弃废土和污水,减少地铁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九)工程施工期间,应在重要建(构)筑物四周设置监测点,严密注视它们的位移和沉降。当位移和沉降量或变化频率超过规定的报警值时,应立即采取有效的加固措施,可采取对建筑物地基土进行跟踪注浆的措施,且必须对称均匀注浆。同时可采取改变基坑开挖顺序、加快支撑速度等技术措施,避免建筑物发生沉降、开裂。

(十)施工前对地下管线埋藏情况必须要探明,确切弄清地下管线的标高、埋深、走向、规格、容量、用途、性质、完好程度等。在编制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时,把保护地下管线工作列为施工组织设计的主要内容之一,并在施工总平面布置图上标明影响施工和受施工影响的地下管线。施工期间主要应防止作业机械对管线的损伤,基坑开挖阶段主要应防止开挖引起地表沉降造成管线断裂、破损。应定期观测管线的沉降情况,发现沉降量达到极限值时,及时对管线下地基进行注浆,防止管线过量沉降。对已确定受施工影响较大的管线,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加固或改移。施工过程中对可能发生意外情况的地下管线,事先制订应急措施,配备好抢修器材,以便在管线出现险兆时及时抢修,做到防患于未然。施工过程中发现管线现状与交底内容、样洞资料不符或出现直接危及管线安全等异常情况时,立即通知建设单位和有关管线单位到场研究,商议补救措施,在未作出统一结论前,不得擅自处理或继续施工。

(十一)各种地铁施工方法和辅助工法的选择不仅需要考虑工程的地质情况、结构类型、设计要求、受力条件和荷载特性,还要综合考虑施工单位的机械配备情况、工程的经济效益以及当地周围的环境等各方面因素。选择施工方法和辅助工法的基本原则是要保护围岩稳定,充分调动和发挥围岩的自承载能力。

(十二)在进行支撑支护时,应严格遵循设计和施工规范,加强各工序间的衔接,加快各分部开挖和初期支护施工进度,做到随挖随撑,及时施加轴向预应力,并根据监测对支撑复加应力,以此减小围护结构变形。支撑类型与规格的选用必须符合设计要求、设计轴力及《基坑工程设计规范》(DBJ08-61-97)的要求。支撑施工时应连接牢固,发现变形,松动或支撑体系出现故障时,必须及时处理,以免围护结构失稳。

篇7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在日常的生产生活中对于矿产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因此导致我们对钻探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各领域都致力于对钻探技术展开研究。在钻探施工的过程中,安全管理以及生产管理问题一直是我们的工作重点,因此,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我们要格外注意这些问题,不断加强对施工队伍的建设,完善钻探施工管理体系,完善各项设备以及技术管理工作,促进地质钻探技术更好地发展下去,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一、目前我国地质钻探技术的发展情况

由于我国在地质钻探上的起步比较晚,因此和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地质钻探水平与他们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地质钻探技术水平与我国的地质研究以及开采等息息相关,因此加大对地质钻探技术的研究对我们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这个过程中,涌现出了很多的专业科研团队,他们的努力使我们的工作成效有了很大的进展,为我国的地质钻探技术做出了巨大贡献,地质钻探技术的发展也是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

二、如何加强地质钻探施工中的安全管理

1.建立健全地质钻探施工安全管理体系

如果想要建立健全地质钻探施工安全管理体系,最主要的是要保证钻探工程在进行各个环节时,都要有全面的管理制度可依,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安全生产体系。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要建立健全并完善相关的安全管理制度。在进行地质钻探的过程中,我们要结合国家相关的法律条例,同时结合钻探工程的特点,不断对其进行完善和补充,为我们的安全施工提供更多的保障。

(2)要将安全管理的理念牢牢记在心里。地质钻探工作是一份危险系数较高的工作,因此各岗位以及管理人员都要树立强烈的安全理念,从思想上深刻认识到安全管理的重要性,不管是设计规划,还是在后续的维护阶段,我们要始终牢记安全第一,将安全管理贯彻落实到底。

(3)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在进行地质钻探的施工过程中,要讲安全责任落实到每一个人,培养相关负责人的安全意识,要将安全管理落实到每一个环节上,从源头上彻底消除隐患。

2.将安全事故的处理流程不断进行规范

在进行钻探施工的过程中,我们要制定一套完善的安全事故处理流程,这样当事故发生时,能尽快地采取措施予以处理,将损失程度降到最低。

(1)当事故发生时,要首先对事故等级以及事故的发生区域做出判断,掌握好一手资料,以便为后续工作的进行奠定基础。

(2)要详细地对事故?M行记录,并对相关的数据做好计算,将其和以往的数据加以对比,然后及时向上级汇报。

(3)当事故发生时,要选择合适的机械工具以及勘测手段,及时进行处理,时刻记录好事故的动态变化,对于不同的事故类型,要采取不同的解决办法。

3.加强对地质钻探工程的安全文化建设

加强对地质钻探工程的文化建设,是安全管理中的一项重要举措,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其展开:

(1)要将以人为本作为建设的核心理念。地质钻探过程中的主体是人,因此我们要将人身安全放在安全管理的首位,配备充足的安全设备以及专业的安全人员,为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提供充分的保障。

(2)要加强对安全生产的宣传,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施工单位必须加强对安全生产的宣传工作,培养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并且传授给他们当紧急情况突发时如何进行应对的知识等等。

(3)要树立创新发展的观念。工作人员要将创新发展的新理念牢牢树立在心里,积极利用新设备,开发新技术,将工作效率进一步提高,同时还要保证安全施工,使地质钻探施工技术朝着更加系统化、科技化的方向迈进。

三、如何加强地质钻探施工中的生产管理

1.人力资源管理

地质钻探工程的规模较大,且施工工序较为复杂,任务较为繁重,因此在进行钻探工程时,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确保工程能够如期完成。通常在进行钻探的过程中,需要技术人员、监督人员以及施工人员等等,工作人员的种类、数量比较多,因此在进行生产管理时,最主要的是加强人力资源管理。要保证工作人员具有较高的专业素养以及技术水平,对于一些新员工,应该先培训后上岗。

2.机械设备管理

在进行地质钻探的施工过程中,机械设备的质量和钻孔的质量、施工的效率等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要加强对设备的机械管理工作。在选购机械设备时,要在预算的范围内,选择质量较高、性能较好的钻探设备,这样既可以提高施工效率,还能保证施工质量。在使用机械设备时,要对设备操作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严格执行操作,以免对设备造成损坏。与此同时,还要对设备机械加以维修与保养,使设备时刻处于一个完好的状态,避免对施工进度造成影响。

3.钻探工艺与质量管理

在进行地质钻探过程的生产管理时,要加大对钻探工艺和钻探质量的管理,确保钻探工艺与施工要求相符合,进而确保施工的质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要严格制定施工的操作流程,确定合适的钻进技术参数。

(2)要加强巡检,对施工动态有一个全面的掌握,保证施工质量。

(3)要认真统计并分析施工质量,及时消除其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

四、下面以江西省地矿局赣西北大队进行实例分析

为了增强地质钻探施工中安全和生产管理,该勘探大队主要从以下几点进行了优化和改进:

(1)充分的利用公司资质上的优势,加大投标上的力度,扩展工程的市场领域,加大对地质灾害方面的研究与防治措施制定。

(2)与一些经济实力强、科技实力强、信誉度高的公司联合,相互借助对方优势,实现风险共单,利益同享,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3)做好工程的收尾工作,对公司的工程项目施行全过程的动态监管,引进一些新设备,辅助工程的管理。

(4)加强对相关人员的技术、安全意识和管理规范上的教育,施行责任制,尽量避免问题的发生,对于一些态度不认真,技术较差的人员,坚决不予聘用。

(5)加大对一些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的引进,这样不但可以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还可以减少安全隐患。 该大队的主要理念就是从人、机、料、法等各个环节提高安全和质量管理水平,从意识和行为上增强大家对这方面的认识,保证施工过程的安全。

篇8

对于电气设备而言,使用环境对其安全防护有效性的影响是最为显著的。实践研究结果表明:复杂且多变的使用环境将会使得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面临着极为严峻的挑战。现阶段,包括粉尘污染、湿度过大以及腐蚀问题的产生均有可能导致其影响环境范围内低压电气设备的有效运行。与此同时,异常物体进入电气设备运行系统当中也有可能导致设备运行出现非正常动作。从这一角度上来说,如何将这些环境因素以及异常物体因素与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相隔离,可以说是低压电器设备安全防护的关键所在。在当前技术条件支持下,可以借助于对密封结构、防护罩以及过滤网的综合应用实现对低压电气设备外壳的有效防护,使外界环境各类因素能够与电气设备之前形成有效的隔离,从而达到安全防护的关键目的。与此同时,基于以上有关低压电气设备安全防护基本原理的分析,现阶段所涉及到的具体防护形式主要可以分为两种类型:首先是有关人为性因素的控制,即相关工作人员在实践工作过程当中应当严禁与电气设备外壳待危险标志的部件发生直接接触,与此同时,还应当通过日常性监督管理工作的有效落实,防止外界异常物体进入电气设备内部;其次是有关客观性因素的控制,即应当那个防止电气设备在正常运行过程当中出现以滴落、直淋、直溅、直浸以及直潜形式出现的液体进入问题,从而防止相关电气设备的正常使用受到不利影响。

二、低压电气供配电设备的安全防护措施

在有关低压电气供配电设备的安全防护过程当中,需要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确保低压电气供配电设备均能够实现良好且稳定的应用性能:首先,在高压线路及低压线路敷设区域的下部位置,应当避免出现任何形式的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也不得在该区域范围内进行建筑施工项目生活设施或是作业棚的临时性搭设处理。与此同时,应当安排专人以巡查的方式,确保高低压线路敷设周边区域内不存在任何杂物或是构建的堆放问题;其次,在实际施工过程当中,基于对施工作业人员实践操作安全性因素的考量,应当确保架空线路边线位置相对于架具结构的边缘位置留有一定的安全距离。更为关键的一点在于:在现行施工规范及标准当中,应当针对这一安全距离进行详细的规定。在当前技术条件支持下,多以邻近架空线路的电压等级差异性实现对安全距离的有效划分。一般情况下,在邻近架空线路电压等级低于1kV单位的情况下,架空线路边线位置应当保持与架具结构边缘位置4m及以上的安全距离;而在邻近架空线路电压等级在1kV单位以上且10kV单位以下的情况下,架空线路边线位置应当保持与架具结构边缘位置6m及以上的安全距离。从这一角度上来说,结合低压电器供配电应用实际情况,针对这一安全距离进行合理调整同样是安全防护的重要内容之一;再次,在实际施工过程当中,应当杜绝将脚手架搭设在相邻架空线路位置,确保电压等级在10kV单位以上的架空线路边缘相对于施工现场各种垂吊物边缘位置的有效距离保持在2m单位及以上;再次,在有关低压线路的设置过程当中,需要确保线路敷设位置在地表以下,或是对其进行架空处理(架空处理下应当确保电缆线路金属外皮能够在进户端位置实现可靠性接地);最后,若受到客观因素限制影响,无法在施工现场满足以上各类型安全距离的设定,就要求预先针对存在安全隐患的位置进行必要的防护处理(可采取增设警示标志或是增设防护栏的方式),在确保施工作业人员人身安全的前提条件下有条不紊的展开施工作业。

三、低压电气供配电设备安全管理的有效措施

如果将低压电气供配电设备的应用视作一个整体的化,安全管理无疑是这一整体中最为基础与根本的环节之一。大量的实践研究结果向我们证实了一个方面的问题:只有确保了低压电气供配电设备管理的安全性,才能够确保以上各类型设备在整个运行系统中相关功能的有效实现。在这一过程当中,要求相关工作人员面向低压电气供配电设备终端应用客户进行相关的安全管理知识的宣传与普及,配合相应设备定期性维修检修工作的开展,提高客户方面对于低压电气供配电设备安全管理与使用的认知水平。与此同时,管理方面还应当安排专人以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抽查的方式,针对处于运行状态下的各类型低压电气供配电设备进行系统且全面的检查,在这一阶段发展各种低压电气供配电设备存在的主要安全隐患问题,最大限度的确保用电设备运行的正常性与稳定性。更为关键的一点在于:无论是对于何种类型的低压电气供配电设备而言,均应当在既定的时间范围内进行相应的预防性试验,结合预防性试验所反应的设备运行状态,针对现阶段所采取的防护措施进行必要的调整与优化,借助于此种方式确保接地网以及接地电阻正常使用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在此基础之上,对于自备电源的客户来说,需要重点关注对用电防护措施的有效宣传与落实,定期展开相关机电保护设备的优化升级与维护,确保其所执行的检验工作能够与现阶段低压电气供配电设备安全管理的相关标准相适应。

四、结束语

通过本文以上分析不难发现:在现代经济社会发展速度不断加剧,城市化建设规模持续扩大的背景作用之下,供电质量、供电安全、供电设备设置以及供电设备标准等相关问题均需要有所提升与强化。如何实现这一发展是现阶段相关工作人员需要重点研究的问题之一。总而言之,本文针对有关低压电气供配电及设备安全管理相关问题做出了简要分析与说明,希望能够引起各方关注与重视。

参考文献

[1]胡志强.火力发电厂低压电气设备二次回路上工作安全事项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0,(7):247.

[2]潘顺芳,李邦协.低压电气设备安全风险评估和风险降低的应用研究[J].电动工具,2010,(1):12-22.

[3]曾雁鸿,张亮.推动建立IEC低压电气设备风险评估技术标准体系[J].电器工业,2011,(1):66-68.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