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企业经营思路8篇

时间:2023-07-04 09:27:37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企业经营思路,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企业经营思路

篇1

一、新经济时代企业经营的新特点

在新经济时代,随着科技的进步,信息技术的发展,市场竞争的激化和人类文明程度的提高,企业经营将被推向新的环境中。销售额上升,利润额下降;成本提高,效益降低;风险增多,保险系数减少;经营难度加大,成功率变小。由于经济全球化,局部竞争的市场变成全球范围的经营场所,各国的企业都将被逼上同一个擂台,互争高低。这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总趋势。在这种严酷的经营环境中,形成了企业经营的新特点。

第一,着眼于高科技,高附加价值产品的研制,热衷于时尚、独特、新奇、酷式、魅力产品的开发,追求短周期、高频度、见效快的产品价值,注重品牌效应和企业诚信度。比如第一批手机新产品的问世时的价格,与现在手机的价格要相差几倍,甚至十几倍。这种高科技、高附加价值的产品是企业出奇制胜的法宝,而通用产品,价值和利润却都有限。前几年曾在日本兴起的电子猫“热”,属奇特、新颖产品,给企业带来了可观的效益。德国的奔驰车,法国的“皮尔·卡丹”服装,美国的麦当劳,意大利的比萨饼,中国的茅台酒等都受益于品牌效应。西门子、摩托罗拉、菲利浦、索尼、海尔等均因为企业的知名度和诚信度而使自己的产品畅销全世界。

第二,通过规模经营,降低成本,加强市场竞争力。企业如果具有—定规模,就可采取批量定货、批量生产、批量运输、批量销售的办法大幅度降低费用,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也会因此而加强。超级市场、连锁商店、便利店等之所以有竞争力,其中,规模经营是重要原因之一。跨国集团公司、大型生产企业是依靠规模经营维持自己的市场地位。最近几年世界性的知名大企业的合并浪潮,也是出于这种考虑。重组巨型企业的目的是规模经营,产生规模效益,这种倾向会越来越明显。

第三,充分发挥本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实施功能整合。现代企业早已抛弃过去那种自成体系、封闭经营、大而全小而全的落后做法,注重结盟、联合,优势互补,共同发展。每个企业只有在自身专长和“拿手”的方面狠下功夫,精益求精,使有限的技能得到充分的发挥,自己的“拿手”永远处于领先地位,从而保持永恒的竞争力。这也是今后企业经营战略特点的重要方面。

第四,服务第一,用户至上。新时代的企业经营方针之一,是“服务第一,用户至上”。用户打一个电话,用计算机发一个指令或发一份传真,企业就立即上门,提供全程一站式服务,中途用户可以查寻、追踪;在时间方面极力提高速度,为用户争取时间。因为在信息化时代,竞争异常激烈,企业都在打“时间差”,强调时间效益,要求快节奏,因此既保持质量,又保持速度的服务,也将是新世纪企业经营的新特点。

第五,信息代替实际操作,减少浪费,节约时间和费用,实现事物的无缝对接。21世纪,人类已经进入了信息化的时代,人们越来越尝到了信息的甜头。如果实现信息的有效组合,会使这个世界发生“质”的变化,在物流环节中,我们真的可以做到“零库存”,取消仓库,只用自动分类、分拣系统就能保证及时供货。那样会大大缩短流通时间,节约仓储费用,减少不必要的浪费。企业及时捕捉信息,可以最早选择商机,最先抢占市场,最快组织队伍,从而实现供应链的无缝对接和整合。这些都将是新时代里企业经营的新特点。

第六,强化国民意识,注重环保责任。新时代的新型企业,不仅需要准确进行市场定位,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准,加强人才培养,严格成本控制,保持企业盈利,而且需要不断增强国民意识,履行环保责任。企业生产的产品,在保证质量的同时必须保持无噪音、无公害,不给周围居民造成妨碍和影响。企业不仅要考虑赚钱,也要从为国民创造福利和美化环境的目的出发,尽量为人类社会做贡献。国外许多知名企业都采取出资在本地区建公园绿地、街心广场、儿童乐园或向学校损款等方式,努力与周围居民融为一体,树立良好企业形象,取得当地居民的信任和好感。这也是一种企业经营之道和时代风尚。

第七,在现代物流上狠下功夫,挖掘“第三利润”。在新的经济发展的阶段,企业在生产和销售领域大都已接近极限、很难找到新的发展空间,于是纷纷把目光转向物流这一块尚未开垦的处女地,力争在这里寻求出路,创造剩余价值。这种趋势在21世纪将愈发明朗化。

二、准确把握企业的基本经营思路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出现了大量的现代化新型企业,这些企业善于将国外先进的企业经营管理经验与国内实际结合,紧跟时代步伐,随时调整企业结构、产品方向。使小国人饮佩,令外国人惊叹。然而,有些企业仍然残存计划经济时期的传统意识,留恋政策倾斜、垄断地位、特殊照顾等,他们至今还远远不适应市场经济环境和做法,显露出与新经济时代的不协调。也有些企业,不把真功夫下在企业自身改造和管理上,总想找路子、钻空子,偷机取巧,一夜暴发、或搞虚假合资、“包装”上市,蒙蔽伙伴,哄骗股民。还有些企业造假、掺假、卖假,走私、贩私、五花八门,无奇不有。什么办法都想,什么手段都使,就是不上正路。我们应该认识到,在新时代、新经济社会里,邪的、歪的终归走不通,更不会长远,企业只有靠自己的努力,靠降低成本等办法维持生存,求得发展,这才是正确的选择。

三、物流是当今时代企业发展的新天地

1.当今时代企业面临的经营环境。进入21世纪后,企业的经营环境将显露出以下特点:一是经济全球化特点愈发突出。2001年发生“9·11”事件后,美国经济衰退,不少国家的经济受到影响,因为这些国家对美国依赖性过强。我国的商品出口贸易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这是因为经济全球化,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更加紧密,贸易关系、生产关系、金融关系、流通关系、资产关系逐步融合在一起,相互作用,彼此连动。贸易壁垒被打破,关税趋于一致,游戏规则相同,外资企业,跨国公司逐渐自由进出,各国企业共同利用同一个平台,谁都不特殊,谁也没有保护,就看各家的真本事。二是世界性的买方市场愈发突出。由于科技进步,生产现代化和经济发展的结果,商品越来越丰富,销售越来越困难,市场饱和或超饱和现象越来越普遍,使世界性的买方市场矛盾愈发突出。三是世界经济在新形势下大调整、大改组。在国际政局长期基本稳定,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竞争日益尖锐的今天,欧美和日本等工业强国的经济出现同时衰退现象,必将促使这些经济大国重新审视世界经济环境,这些国家的跨国公司、大型企业也会随之重新调整经营战略,进行供应链重组,瞄准国际市场,发起新一轮的攻势。世界经济结构和格局也将会因此而发生巨大变化。四是世界发达国家的经济已经进入了“物流”发展阶段。纵观欧美、日本等经济发达国家的发展轨迹,可以说、已从重视生产转为重视销售,又由重视销售转向重视物流。特别是电子商务兴起后,商品的交易活动可以通过现代化的手段来完成。然而,科学再发达,电子商务再好,商品也不可能像电子信号那样,瞬间飞至身边。没有运输、保管、装卸、包装等物流过程,照样达不到目的。2.物流是现代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巨大空间。我国的许多企业对物流的利润潜力和在经营中的作用已逐渐有了深刻的认识。据有关权威人士介绍,1999年我国国有工业企业的流动资金占用约为3万多亿元,资本周转速度为1.2次,国有商业企业资本周转速度为2.3次,而国外的资本周转速度是我们的7—10倍。另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全社会的物流费用支出约占国民经济生产总值的20%,物流费用占商品总成本的的账面比例达40%,运输成本占国民经济总成本的30%。这些数据充分表明我国物流水平落后.发展潜力巨大。

篇2

在新经济时代,随着科技的进步,信息技术的发展,市场竞争的激化和人类文明程度的提高,企业经营将被推向新的环境中。销售额上升,利润额下降;成本提高,效益降低;风险增多,保险系数减少;经营难度加大,成功率变小。由于经济全球化,局部竞争的市场变成全球范围的经营场所,各国的企业都将被逼上同一个擂台,互争高低。这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总趋势。在这种严酷的经营环境中,形成了企业经营的新特点。

第一,着眼于高科技,高附加价值产品的研制,热衷于时尚、独特、新奇、酷式、魅力产品的开发,追求短周期、高频度、见效快的产品价值,注重品牌效应和企业诚信度。比如第一批手机新产品的问世时的价格,与现在手机的价格要相差几倍,甚至十几倍。这种高科技、高附加价值的产品是企业出奇制胜的法宝,而通用产品,价值和利润却都有限。前几年曾在日本兴起的电子猫“热”,属奇特、新颖产品,给企业带来了可观的效益。德国的奔驰车,法国的“皮尔·卡丹”服装,美国的麦当劳,意大利的比萨饼,中国的茅台酒等都受益于品牌效应。西门子、摩托罗拉、菲利浦、索尼、海尔等均因为企业的知名度和诚信度而使自己的产品畅销全世界。

第二,通过规模经营,降低成本,加强市场竞争力。企业如果具有—定规模,就可采取批量定货、批量生产、批量运输、批量销售的办法大幅度降低费用,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也会因此而加强。超级市场、连锁商店、便利店等之所以有竞争力,其中,规模经营是重要原因之一。跨国集团公司、大型生产企业是依靠规模经营维持自己的市场地位。最近几年世界性的知名大企业的合并浪潮,也是出于这种考虑。重组巨型企业的目的是规模经营,产生规模效益,这种倾向会越来越明显。

第三,充分发挥本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实施功能整合。现代企业早已抛弃过去那种自成体系、封闭经营、大而全小而全的落后做法,注重结盟、联合,优势互补,共同发展。每个企业只有在自身专长和“拿手”的方面狠下功夫,精益求精,使有限的技能得到充分的发挥,自己的“拿手”永远处于领先地位,从而保持永恒的竞争力。这也是今后企业经营战略特点的重要方面。

第四,服务第一,用户至上。新时代的企业经营方针之一,是“服务第一,用户至上”。用户打一个电话,用计算机发一个指令或发一份传真,企业就立即上门,提供全程一站式服务,中途用户可以查寻、追踪;在时间方面极力提高速度,为用户争取时间。因为在信息化时代,竞争异常激烈,企业都在打“时间差”,强调时间效益,要求快节奏,因此既保持质量,又保持速度的服务,也将是新世纪企业经营的新特点。

第五,信息代替实际操作,减少浪费,节约时间和费用,实现事物的无缝对接。21世纪,人类已经进入了信息化的时代,人们越来越尝到了信息的甜头。如果实现信息的有效组合,会使这个世界发生“质”的变化,在物流环节中,我们真的可以做到“零库存”,取消仓库,只用自动分类、分拣系统就能保证及时供货。那样会大大缩短流通时间,节约仓储费用,减少不必要的浪费。企业及时捕捉信息,可以最早选择商机,最先抢占市场,最快组织队伍,从而实现供应链的无缝对接和整合。这些都将是新时代里企业经营的新特点。

第六,强化国民意识,注重环保责任。新时代的新型企业,不仅需要准确进行市场定位,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准,加强人才培养,严格成本控制,保持企业盈利,而且需要不断增强国民意识,履行环保责任。企业生产的产品,在保证质量的同时必须保持无噪音、无公害,不给周围居民造成妨碍和影响。企业不仅要考虑赚钱,也要从为国民创造福利和美化环境的目的出发,尽量为人类社会做贡献。国外许多知名企业都采取出资在本地区建公园绿地、街心广场、儿童乐园或向学校损款等方式,努力与周围居民融为一体,树立良好企业形象,取得当地居民的信任和好感。这也是一种企业经营之道和时代风尚。

第七,在现代物流上狠下功夫,挖掘“第三利润”。在新的经济发展的阶段,企业在生产和销售领域大都已接近极限、很难找到新的发展空间,于是纷纷把目光转向物流这一块尚未开垦的处女地,力争在这里寻求出路,创造剩余价值。这种趋势在21世纪将愈发明朗化。

二、准确把握企业的基本经营思路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出现了大量的现代化新型企业,这些企业善于将国外先进的企业经营管理经验与国内实际结合,紧跟时代步伐,随时调整企业结构、产品方向。使小国人饮佩,令外国人惊叹。然而,有些企业仍然残存计划经济时期的传统意识,留恋政策倾斜、垄断地位、特殊照顾等,他们至今还远远不适应市场经济环境和做法,显露出与新经济时代的不协调。也有些企业,不把真功夫下在企业自身改造和管理上,总想找路子、钻空子,偷机取巧,一夜暴发、或搞虚假合资、“包装”上市,蒙蔽伙伴,哄骗股民。还有些企业造假、掺假、卖假,走私、贩私、五花八门,无奇不有。什么办法都想,什么手段都使,就是不上正路。我们应该认识到,在新时代、新经济社会里,邪的、歪的终归走不通,更不会长远,企业只有靠自己的努力,靠降低成本等办法维持生存,求得发展,这才是正确的选择。

三、物流是当今时代企业发展的新天地

1.当今时代企业面临的经营环境。进入21世纪后,企业的经营环境将显露出以下特点:一是经济全球化特点愈发突出。2001年发生“9·11”事件后,美国经济衰退,不少国家的经济受到影响,因为这些国家对美国依赖性过强。我国的商品出口贸易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这是因为经济全球化,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更加紧密,贸易关系、生产关系、金融关系、流通关系、资产关系逐步融合在一起,相互作用,彼此连动。贸易壁垒被打破,关税趋于一致,游戏规则相同,外资企业,跨国公司逐渐自由进出,各国企业共同利用同一个平台,谁都不特殊,谁也没有保护,就看各家的真本事。二是世界性的买方市场愈发突出。由于科技进步,生产现代化和经济发展的结果,商品越来越丰富,销售越来越困难,市场饱和或超饱和现象越来越普遍,使世界性的买方市场矛盾愈发突出。三是世界经济在新形势下大调整、大改组。在国际政局长期基本稳定,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竞争日益尖锐的今天,欧美和日本等工业强国的经济出现同时衰退现象,必将促使这些经济大国重新审视世界经济环境,这些国家的跨国公司、大型企业也会随之重新调整经营战略,进行供应链重组,瞄准国际市场,发起新一轮的攻势。世界经济结构和格局也将会因此而发生巨大变化。四是世界发达国家的经济已经进入了“物流”发展阶段。纵观欧美、日本等经济发达国家的发展轨迹,可以说、已从重视生产转为重视销售,又由重视销售转向重视物流。特别是电子商务兴起后,商品的交易活动可以通过现代化的手段来完成。然而,科学再发达,电子商务再好,商品也不可能像电子信号那样,瞬间飞至身边。没有运输、保管、装卸、包装等物流过程,照样达不到目的。

篇3

一、化妆品企业的分类以及中小型化妆品企业的特点

(一)化妆品企业按生产规模分类

(二)中小型化妆品企业的概念

通常来说中小化妆品企业的标准有三条:

1.产量:年产洗涤用品3000吨以下,或年产膏霜用品400吨以下;

2.产值:年产值在亿元以下;

3.管理水平:约20家大型化妆品企业虽然年销售额也达到3~4亿,但在企业发展的后期,其家族式或落后的经营管理模式使该类企业在规模上是大型企业,而其管理水平还停留在初期阶段,与中型企业并无二至。

(三)中小型化妆品企业的行业地位(二大一小)与市场特点:

1.企业数量大:中小型化妆品企业占化妆品企业总数的90%以上;

2.销售量大:如销售金额占行业总量的73%,销售数量占洗涤用品的80%、膏霜用品的70%;

3.企业平均规模小:平均年产值2900万/家;其中中型规模的企业平均年产值4700万元/家,小型规模的企业平均年产值750万元/家。

(四)中小型化妆品企业的生命周期

经过研究发现对于中小化妆品企业而言生存时间在10年以上的企业仅占8%,生存时间在5~10年的企业占32%;生存时间在2~5年的企业占30%;生存时间在2年以下的企业占25%。

从以上数据中我们会发现一个问题,为什么中国的中小型化妆品企业难长大?难持久?难做强?

究其深层原因就在于:

一是国营或集体企业机制制约了企业的成长;二是私营企业家族式的管理难以打破;三是一旦企业老的管理体制确立后,新的现代化管理方式很难融入。

正是在这三个原因的影响下造成中小化妆品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困境,而中小化妆品企业惟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经营管理水平才能跳出品牌经营宿命,实现企业的永续经营。

二、企业小,经营思路要“全”

(一) 企业经营思路全景图

(二) 经营思路要“全”面,全方位思考

俗语说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中小型化妆品企业虽小,但经营思路要“全”面,要全方位思考。具体来说就是以下三个方面:

1.战略规划

所谓战略规划是指对企业发展中带全局性、长期性的经营问题进行决策,它是一个企业行为的基本方向。大多数中小企业尤为缺乏这种战略性的思考,走到哪里想到哪里,造成企业行为随意性太强。基本的战略规划包括:

1)企业的规划,是做长期?中期?还是短期?

2)企业是做专(广)?做强(弱)?还是做大(小)?

3)企业是做一行一类?一行多类?多行多类?

4)企业是做单品牌?多品牌?

5)企业是做单品牌多品类?多品牌单品类?还是做单品牌单品类?多品牌多品类?

不同的战略规划决定企业行为,只有确定好方向与原则才能在经营过程中有所取舍,有所收获。对于大多数中小化妆品企业而言重经营轻战略,重近期轻长期是普遍的现象,这些企业家通常能把握某个社会环境下的某个机遇,但对市场发展的内在规律认识不足,一旦企业做到一定规模市场环境又发生较大变化时,这种随意性经营行为的弊端就显现出来。

2.营销规划

营销规划是企业最为核心的规划,是企业能否在市场中生存制胜的关键。对大多数中小化妆品企业经营者而言大多有充分认识,但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认识的不全面,仅对某一方面考虑较多,从而令经营的系统性不足。

1) 生产规划

包括选择自研、自产、自销,小而全,或是选择买配方、OEM生产、委托经销、只是自创品牌;

2)销售渠道规划

渠道规划是营销规划的基础,面对中国纷繁复杂的渠道现状,准确地进行渠道定位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些决策包括:

a.只做流通;

b.以流通为主,兼做终端;

c.以终端为主,兼做流通;

d.其它渠道(专营店、药店、专业线美容院)。

3)价格规划

价格一直是化妆品营销中的敏感因素,尤其在面对广大农村市场。经营化妆品的不同品类有不同的价格敏感程度,企业应围绕目标市场顾客对价格的接受程度与目标客户的利润需求决定价格:

a.高质高价;

b.中质中价;

c.高质中价;

d.中质低价;

e.低质低价。

4)经销商选择及网络建立

a.一省一个经销商,还是一个地区一个经销商,做一级还是做二级;

b.一个品牌一个经销商,还是多个品牌一个经销商;

5)销售管理规划

a.粗放型管理,一省或多省一个经理;

b.市场细分化管理,一省多个经理。

6)广告宣传规划

a.企业实力与广告投放规模:大、中、小;

b.广告媒体选择:电视、电台、报刊、车身、路牌、店头等;

c.时间选择:上市前、上市中,淡旺季、节假日、双休日等

7)市场开发规划

a.全面开花;

b.先局部,后全面。

8)促销规划

a.针对经销商:一级或兼对二级和零售;

b.针对淡、旺季;

c.针对热销或滞销产品;

d.针对不同地区或不同的消费群体。

3.组织规划

1)因事、因职设人(不能有事无人或有人无事);

2)因职能设置机构;

3)以精干、高效位原则;

4)工作项目、工作流程清晰,减少重复和无效工作。

4.财务管理规划

1)工厂成本核算;

2)销售成本核算;

2) 企业利润核算。

篇4

第一个感想:12层到13层,质变和量变的关系

我的大脑不是很发达,不过小脑还算发达,因此这俄罗斯方块游戏我在短时间内玩到了一个很高的级别。当顺利突破15速度和12高度(最高级别15速度和15高度)之后,发现想再突破15速度和13高度这一级别简直难如登天,即使有时开头很顺,可最后还是死掉。由此想到第一个企业经营感想:企业的发展是一种量变和质变的过程,你可以很顺利地从1高度玩到12高度,但到了13高度时,就不是简单的一个高度单位的问题,而是一个坎的问题。1到12是一个量变的过程,而12到13却是一个质变的概念。哲学原理中,质变须在大量的量变累积基础上,在一个外力的作用下方能产生裂变,这个量变的过程我们可以理解为企业在资金、管理、技术等各方面基础工作的积累,而外力则是企业发展的机遇。

在中外的企业发展史上,我们发现很多的企业在顺利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往往面临着再一次突破的困难。这就跟俄罗斯方块一样,前面的一路打下来都挺顺,为什么到这一关这么难,仅仅只是增加一层高度而已?但这一层的增加却不是前面的量变概念,而是质变的概念了,不仅需要各方面都达到一个很成熟的高度,还需要有一个好的发展机遇(也就是游戏中开始时随机发出的方块是否刚好符合需要)。因此企业在发展到一定规模的时候,如出现突破困难的时候,一定要静下心来仔细分析这个阶段是否是企业发展过程中的质变还是量变过程中的暂时困难,一旦是前者,企业必须能正确地认识这个问题,沉下心来,从资金、管理、技术等各方面继续完善和提高,以保证量变的足够性。只有当资金、管理、技术等各方面都提高到足够的高度时,才有能量完成质变这一瞬间的裂变过程,否则机会来了也无法去完成。

咱们中国有很多企业尚不能充分认识这个量变和质变的哲学关系,在发展到一定的规模时,往往出现冒进的苗头,如前几年的巨人、三株等企业,企业的规模迅速扩张到一定的程度,而与之对应的管理、技术、资金等各环节的量变工作却没有跟上去。于是,当巨人的大楼建到一半资金链断掉而无相关融资能力时,当三株的中毒事件发生却没有相应的公关处理能力时,这些企业立马轰然倒下,令人扼腕不已。

正确地认识和处理量变和质变的哲学关系,对于一个发展到一定规模还想再上一层楼的企业来说至关重要,如不能正确地认识和处理好这一层的关系,就极有可能经验主义判断和指导企业发展,出现冒进、快进等错误,为企业的发展埋下隐患。游戏OVER后还可以再来,企业OVER后要东山再起可就是难如登天了。

第二个感想:长条是机遇更是风险

俄罗斯方块游戏里,1层消掉的分数是1分,4层一起消掉的分数是16分, 4层一起消掉需要一根长条来完成,因此很多玩家往往先建好其他部分,单留下一个长条的位置等待长条的出现。

但长条给玩家带来几倍的分数同时,也往往成为游戏OVER的主要原因,游戏中因长条原因而结束的概率是最高的,这跟企业经营中的风险投资颇为相象。当一个企业投资一个高风险和高回报并存的项目时,如能成功,则企业的发展往往一日千里,如失败,往往一撅不振甚至就此消亡。 而在一个游戏里,设置长条的位置一旦超过两个,则死亡的概率几乎可以上升两到三倍,而成功的概率同样下降好几倍,因此长条的数量增长对于成功和失败的影响并非是一倍一的概念,而是几何倍增的概念。在企业的经营过程中,对于风险项目的投资也是如此,投资一个,成功和失败的概率差不多一比一;投资两个,成功和失败的概率比就变成了一比四的概率;数量越多,这个分母的值越大,而分子却仍然保持为一,因此成功的概率就越来越小。

玩家对于长条的控制能力在于其自身的能力,有些玩家的小脑不是很发达,那就选择一分一分来累积,有些玩家小脑很发达,那就经常选择长条。企业也是如此,自身的实力、资源等方面都很充足,不妨选择长条;自身的能力差点,那还是老老实实,一步一步来,别看着眼红。

而在设置长条数量的时候,则万不可过于心急。目前多元化经营在中国的企业里很盛行,许多有点规模的企业都在想着发展多元化经营。但一个企业的资源是有限的,不可能什么行业都来,一旦多元化的步伐迈得过大,往往出现资金链过长,人才、技术资源匮乏等问题,结果不但多元化做不成,主业也因抽掉大量的资源而运转困难。照顾一篮的鸡蛋比较容易,但同时照顾很多篮的鸡蛋就比较麻烦了。

第三个感想:最容易死在最容易的地方

这个话听起来有点问题,但事实往往确如此。玩过俄罗斯方块的人都知道,在游戏比较难的时候往往集中精力,不敢有丝毫懈怠,出错的概率比较小。而当困难解决后,形势一片大好的时候,思想就出现懈怠,一个不经意间的失误就断送掉所有基业,令人后悔不已。

我在玩13层的时候,好几次把层次消到只有一两层,在刚松一口气的当口,失误往往就来了。

篇5

关键词:客运企业 挂靠经营 公司化经营

改革开放之初,全国道路客运市场运力短缺严重,为了解决此问题,原交通部实施大力发展交通运输的基本政策,调动客运企业的积极性,采取单车承包经营,最后发展为挂靠经营。公司化经营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一种经营方式,它有利于实现企业的规模化、集约化,效益巨大。但不管是挂靠经营还是公司化经营,都存在自身优缺点,笔者将在下面分析两者的优缺点。

一、道路客运企业挂靠经营

⑴挂靠经营的优点

1、对于道路客运企业,挂靠经营是有效的募股集资的方式。

由于发展的滞后性,中国道路客运企业很少有上市的大型企业。只有极少数的大型客运企业可以通过上市发行股票,募集资金。但是对于大多数的中小型道路客运企业来说,这条路走不通,所以必须充分利用社会闲散资金来获得自身的发展。通过挂靠经营,道路客运企业可以向挂靠车辆收取管理费,而且挂靠车辆所有权也是属于企业的,这可以迅速壮大企业的资金实力。

2、挂靠经营有利于企业整体实力的提升。

通过挂靠经营,可以使企业迅速扩大经营规模。同时,被挂靠企业还可以较容易获得交通运输管理部门的一些优惠政策。通过自身实力的提升,道路客运企业可以迅速的扩大市场份额,提高市场占有率。

3、挂靠经营有利于充分利用社会闲散运力,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

随着经济的发展,旅客运输也出现了多种多样的需求,从而对客运供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在目前的发展水平下,仅仅依靠客运企业自身的实力来满足这种运输需求显然是困难的。挂靠经营可以使社会中的闲置车辆充分参与到道路客运中,组织起较大规模的生产经营活动。

4、挂靠经营可以使个体运输户更有效的参与到道路客运市场的竞争中。

因为大部分的运输线路经营权都掌握在国有运输企业当中,所以个体运输户要想参与市场竞争是很困难的。个体运输户在行车安全,车辆保养等方面不够重视,抗风险能力小,使得其经营举步维艰。而通过挂靠到大型运输企业,这些弊端可以被有效的解决。

⑵挂靠经营的缺点

1、挂靠经营使得旅客运输的服务质量难以保证。

由于缺少相应的政策法规来规范挂靠经营中运输从业者的各种行为,导致运输从业者只注重自身利益,不关注质量的提高,拒载、卖客等行为屡见不鲜,这就使得旅客运输的服务质量难以得到保证。

2、实行挂靠运输的个体从业者安全意识淡薄。

我国道路运输行业的从业人员素质普遍偏低,这是一个很大的现实,而且在短期内很难改变,个体从业者安全意识淡薄,"多拉快跑、疲劳驾驶"的现象随处可见,这就导致了巨大的安全隐患。

3、实行挂靠经营的客运企业管理难度大。

松散的挂靠经营埋下严重安全隐患,由于缺乏整体性,导致一些很好的交通运输政策措施很难在这些企业之中广泛应用,而且协调起来也相当不易,这就加大了企业的管理难度。

⑶挂靠经营对市场的适应性

企业销售增长率与市场占有率是分析企业市场适应性的两个重要指标,笔者在此简单加以陈述。

通过对资料的总结,笔者发现在实行挂靠经营的初期,挂靠经营方式在客运企业中增长很快,实行挂靠经营的企业市场占有率也不断攀升,在初期,挂靠经营方式对市场的适应性是很强的。而到后期,特别是交通部门出台禁止挂靠经营的政策法规之后,名义上的挂靠经营便迅速消失了,公司化经营在客运市场中的地位得到不断加强,市场占有率不断攀升。这说明挂靠经营的方式对市场的适应性变弱了,然而这并不是挂靠经营方式本身存在问题,而是缺少规范与引导的手段,对这一点,笔者将在文章后面详加论述。

二、道路客运企业公司化经营

⑴公司化经营的优点

1、实行公司化经营,有利于企业实现利润最大化。

公司化经营,有利于企业整体协调性的提高,管理也比较容易。随着市场经济特别是公路客运市场的逐步发展、管理手段的日新月异,企业为了追求并实现利润最大化,必然要求将经营权转让模式转变为公司化经营模式。

2、公司化经营有利于企业走向集约化经营之路。

实行公司化经营,利于企业的发展壮大,从而可以较为容易的实现规模化经营,公司化经营方式可以降低运输企业的管理成本,有利于引导企业走向经营组织化、管理科学化、专业化与集约化的道路。

3、公司化经营有利于客运企业的安全生产

实行公司化经营,企业的管理制度、措施、程序等比较健全,利于统一、规范化管理,实行奖罚分明,可以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这在很大程度上能保证安全生产的进行。

⑵公司化经营的缺点

1、实行公司化经营的企业可能因为缺少活力而逐渐衰败

实行公司化经营不像个体挂靠经营那样灵活,尤其是高层管理决策出现失误时,可能导致整个企业的衰败,而个体挂靠经营由于较少受到企业决策的限制,可以保持较好的自主经营。

2、公司化经营可能导致运输市场上垄断企业的出现。

公司化经营的一个目标就是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如果没有有效的政策措施规范这种扩张,市场上就有可能会出现恶性扩张,从而导致企业的规模虽然壮大了,但是规模经济效益却消失了,而且,通过这种扩张,垄断企业的出现也不是没有可能的,这将对整个道路客运行业产生极大的影响。

⑶公司化经营对市场的适应性

由于受到政策法规的鼓励与提倡,公司化经营的发展势头很好,由于挂靠经营被禁止,所以目前整个道路客运行业中普遍采用的都是公司化经营的经营方式。笔者也认为,公司化经营对市场有很好的适应性,国家应该鼓励公司化经营方式的发展。

三、禁止道路客运企业挂靠经营是否合理

《道路旅客运输及客运站管理规定》第五条规定:"国家实行道路客运企业等级评定制度和质量信誉考核制度,鼓励道路客运经营者实行规模化、集约化、公司化经营,禁止挂靠经营。"道路客运企业挂靠经营被明令禁止。

诚然,挂靠经营方式如今出现了很多弊端,各种问题慢慢暴露了出来,但是笔者认为,这并不是挂靠经营本身出现了问题,而是在后来的发展过程当中,缺少了必要的限制、规范与引导。不能否认,挂靠经营在实施初期对我国道路运输行业发展的贡献是巨大的,正是由于挂靠经营的巨大优点,导致了其在发展过程中受到很少的限制,导致了其畸形的发展。

同时,挂靠经营并不是阻碍了整个道路客运行业的发展,而是缺少了规范性的指导。片面的根据表面现象就对挂靠经营实施禁止是不合理的。挂靠经营的优势方面没有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从资源配置角度来看,挂靠经营从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运输企业和个体运输业户的优势资源整合,在改善企业经营状况的同时,增强了个体运输业户的抗风险能力;从行业管理角度来看,有利于道路运政部门对个体运输业户实施有效的管理;从企业经营角度来看,在运输组织、车辆运行、事故处理等方面都有利于市场的有序化、规范化。

笔者认为正确的方法应该是,对这些实施挂靠经营的企业进行引导和规范,充分发挥挂靠经营的优势,并鼓励企业实行公司化经营方式,从而使得公司化经营方式在发展的过程当中,通过竞争优势来逐渐取代挂靠经营方式,而不是政府用一刀切的方法,直接禁止挂靠经营在道路客运行业的应用,毕竟在现阶段发展状况下,挂靠经营方式对道路客运行业还是可以起到推动作用的。

参考文献:

[1]何朝平,马天山,道路客运挂靠经营需要正确引导[J],综合运输,2004/12

[2]黄跃华,挂靠经营利弊谈,运输经济世界[J],2006/11

篇6

一、企业国际化经营阶段理论回顾

企业的国际化过程是西方理论界近30年来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Johanson和Vahlne(1975,1977,1990)较早开始了企业国际化理论的研究。日本学者小林规威通过对日本以及欧美多家跨国公司历时7年的研究,提出了“海外经营五阶段”论,即出口阶段;进口替代品的当地生产阶段;海外生产阶段;以全球战略进行跨国经营阶段;全球战略经营的深化阶段。美国学者理查德・罗宾逊(Richard D. Robinson)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提出了国际化经营六阶段论,即起始阶段、出口阶段、国际运营阶段、多国阶段、跨国经营阶段、超国际阶段。泊尔穆特在罗宾逊理论的基础上,从跨国公司直接投资与东道国社会文化背景的适应过程以及母子公司之间的权限划分上,提出了四阶段论,即国内指向阶段、当地化阶段、区域指向阶段、世界指向阶段。安索夫从企业国际化经营由低至高渐近的不同形态上,提出了企业国际化经营的三阶段论,即出口阶段、国际阶段、跨国经营阶段。

国内学者对于我国私营企业的国际化经营也做出了大量的探索。张晖萍、陈永志(2002)论述了我国私营企业90年代以来的国际化经营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对策。罗丹江(2004)分别论述了私营企业在创业初期、快速发展期、稳定发展期和成熟期的融资结构选择。木志荣(2004)阐述了私营企业不同时期产权制度和内部治理机制的变化。

目前国内多数研究集中于私营企业在国际化经营中融资、内部管理等具体问题,对我国私营企业的国际化经营阶段仍处于探索中,以某一特定类型私营企业为对象并综合考虑一条适合其国际化路线的研究较少。本文拟以技术输出型私营中小企业为研究对象,通过提出结合OIL范式的国际化阶段模型,说明该类私营企业向各个阶段转化的条件,并分析阻碍该类私营企业向下一个阶段转化的因素,最后提出相应的对策。

二、技术输出型私营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的路径演进

(一)技术输出型私营中小企业OIL优势影响因素

技术输出型私营中小企业是指产权属于私人所有,生产经营规模较小,以科技人员为主体,以科研成果商品化、国际化为主要目标,进行技术研究开发、技术输出和新产品生产、销售为主要业务的科技型中小企业。从国际化经营的动机看,技术输出型私营中小企业主要是一种市场寻求型企业,即将自有的核心技术以技术转让或技术合作生产的方式实现企业的国际化发展。当企业逐渐发展壮大后,进而寻求改进资源的全球配置效率和企业管理效率,直至建立国际战略联盟。因此,技术输出型私营中小企业是经营动机交叉且递进的企业类型。

技术输出型私营中小企业能否成功地参与国际竞争取决于企业所有权优势(O)、内部化优势(I)和区位优势(L)的强弱情况,而OIL优势的具备与否和强弱是企业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图1给出了技术输出型私营中小企业OIL优势的主要影响因素。内部环境主要包括该类企业的规模、产权状况。外部环境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产业技术水平、政策水平和融资环境。科技人员、科研投入直接影响了该类企业所有权优势的状况,即生产工艺和技术的的所有权优势和内部化优势。产业技术水平、政策环境和融资环境对该类企业的区位优势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二)技术输出型私营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阶段OIL优势分析

根据企业国际化经营过程中优势的变化,本文将技术输出型私营中小企业的国际化分为国内运营、国外进入、全球运营三个阶段。技术输出型私营中小企业从事国际化经营的最高目标就是发展成为一个成功的跨国公司,即逐渐具备OIL优势等三个条件,同时成为规模巨大的企业。表1描述了该类企业在不同国际化经营阶段的OIL优势演变的一般情况。

在国内运营阶段,该类私营企业主要在国内经营,企业所有权优势和内部化优势较弱,还不具备区位优势,主要是通过非股权安排、出口等方式进入国际市场。由于企业规模不大,科研人员主要来自于企业内部或者合作的科研院所,科研人员规模和科研投入的有限等限制了该类企业的技术水平、研发能力的提升。此外,该类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在此时往往是高度统一有利于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但随着该类企业经营规模的扩张,过于集中的产权制度会降低对科研人员的激励水平和整体效率,将阻碍该类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步伐。

能否将技术输出型私营中小企业开发的中间产品转化成最终产品取决于该类企业内部化能力的大小。根据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新产品开发和销售会引致金融需求显著增加。此时企业规模较小和私营性质常常影响了该类企业的资信能力和抵押能力,融资困难限制了企业内部化能力的提升。此外,这个阶段所有权和经营权合一的产权制度可能导致决策的盲目性和伴随企业发展反而降低的效率水平,这些因素也影响着该类企业内部化能力进一步提升。能力和抵押能力,融资困难限制了企业内部化能力的提升。此外,这个阶段所有权和经营权合一的产权制度可能导致决策的盲目性和伴随企业发展反而降低的效率水平,这些因素也影响着该类企业内部化能力进一步提升。

在国外进入阶段,该类企业所有权优势和内部化优势进一步加强,东道国的区位优势逐渐显现,提供了该类企业进行国际直接投资的充分条件,逐渐以较高端的形式如技术投资、建立科技园、本土研发中心、设立分支机构、跨国并购、投资办厂等在一个国家或少数几个国家参与国际化经营。

在这个阶段,随着企业生产经营规模的扩大,技术输出型私营中小企业逐渐以直接投资的方式进入海外市场,研发人员的当地化、科研投入的增加都会促进该类企业所有权优势的进一步增强。此外,所有权和经营权的逐渐分离已经成了该类企业这个阶段发展的内在需求,增加了提高资源使用效率的潜在可能性,尝试产权构成方式,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产权变化也直接影响该类企业研发创新能力的提高。东道国区位优势的逐渐显现是技术输出型私营中小企业到东道国进行直接投资的充分条件。随着该类技术输出型私营中小企业走出国门直接在东道国进行投资,对该类企业的内部化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该类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的逐渐分离将改善企业的经营效率,提高该类企业在内部消化中间产品的能力。此时该类企业的资信能力和担保能力逐渐增强,能够部分解决该类企业在国外进入阶段的巨大资金需求,促进内部化优势的提高。

企业生产经营规模的扩大,国内相对低的产业技术水平、对该类企业不利的政策环境和融资环境都促使企业进行海外直接投资,以谋求该类企业的自身发展。

在全球运营阶段,企业从全球战略的角度进行调整,寻求子公司之间的经营资源的合理配置。这个阶段该类企业已经能够在多个国家设立研发中心、建立科技园、设立分支机构、战略并购、关联投资、实施技术入股等,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都已达到较高水平。此时该类企业已经成长为具有相当规模的跨国公司。

(三)国际化经营路径演变中存在的主要阻碍

1.融资障碍。融资问题是我国技术输出型私营中小企业面对的首要障碍。根据《中国私营企业研究》课题组2000年的调查结果,私营企业申请银行贷款,感到困难和很困难的占63.3%,时难时易的占22.1%,比较容易贷到款的只占14.6%。技术输出型私营中小企业自有资金的有限性、抵押能力差,加之担保体系的不健全和国内上市额度的稀缺,使这类企业空有自己的技术力量却因融资困难而步履维艰。

2.产权障碍。产权状况影响着技术输出型私营中小企业的所有权优势和内部化优势的强弱。产权不明晰,产权结构不合理,产权不具有交易性等,直接影响到私营企业的股份制改造,使私营企业无法按照规范的股份制企业运作,包括上市募集资金,内部持股等,成为制约该类企业向规模化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产权不清(尤其在家族化企业的发展初期)、所有权和经营权合一带来弊病,随着该类企业经营规模的扩大将越来越明显的影响企业国际化进程的顺利与否。这种产权状况无法使企业享有管理专业化和分工带来的收益,将逐渐成为该类企业持续发展的障碍。表2显示了企业资产规模越大,私营企业主越倾向于减少对企业经营权的控制。

3.技术障碍。对于技术输出型私营中小企业而言,该类企业的技术水平是生存和发展的原动力和核心载体,技术水平的高低和持续发展直接影响了该类企业能否成功走向国际化经营道路并向下一阶段转换。相对于其他国家和地区,我国私营企业对研发的投入是比较低的,直接影响了自身技术水平的提升。即使对于该类企业的自有技术,在企业发展初期也多来自于对其他企业先进技术的模仿。创新观念不强、自身研发人员素质的参差不齐和规模的有限性也阻碍了该类企业自有技术的持续创新和提高。

三、结论及建议

技术输出型私营中小企业的国际化经营路径与大型企业有较大的差别,也与一般的中小型企业不同。其国际化经营动机表现为借助自身的技术优势(所有权优势)主动寻求国外市场,并在融汇区位优势和内部化优势的条件下实现企业的国际化发展。由于技术发展水平和金融体系的缺陷,我国技术输出型私营中小企业从整体上看还处在创造OIL优势的起始阶段,因此,如何拓展技术输出型私营中小企业融资渠道,推进产权制度创新,加大政府和企业的研发投入是推动该类企业向国际化经营的高级阶段演进的关键。

(一)改善融资环境,拓展技术输出型私营中小企业融资渠道

首先要积极发展与私营经济相适应的各类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满足技术输出型私营中小企业在国际化经营的不同阶段的间接融资需求。继续发挥国有商业银行在企业国际化经营初级阶段的出口信贷优势。同时加快担保基金体系和创业基金体系的建立,促进风险投资机构发展,满足技术输出型私营中小企业在技术成果产品化过程中的大量资金需求。在企业的国外进入阶段和全球运营阶段,面对越来越频繁的资本运作需求,应加强企业与外资金融机构的合作,充分发挥外资金融机构在资本运作方面的经验和优势。其次,拓宽国内直接融资渠道,积极发展二板市场,建立多层次的融资体系,同时鼓励技术输出型私营中小企业走出国门,进行海外上市融资。

(二)推进产权制度创新,实现产权明晰化、多元化、市场化

首先应该在创业初期在家族成员之间以及企业与外界之间明确界定产权。产权明晰有利于提高企业的治理效率和生产经营的积极性,同时有利于企业长期的稳定。其次,要促进产权主体多元化和市场化。投资主体单一或“一股独大”的股权结构容易造成企业所有者、经营者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的权利分配关系失衡,从而无法形成相互制约的机制。在考虑企业产权的多元化构成时,可以尝试把产权股分为资本股、土地股、技术股、管理股、创业股、风险股、员工股等,让企业的每一个组成部分都获得相应的索取权,才能调动创新者、创业者、经营者等群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最后,要实现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随着技术输出型私营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阶段的深入和经营规模的扩大,企业管理的复杂性上升,所有权和经营权的集中造成所有者不堪重负,由于管理能力有限,容易导致决策失误,该类企业越来越需要具有专门知识的经营管理人才。因此,必须加速两权分离的步伐,培育真正的职业化的经理人员市场,实现管理专业化、专家化。

篇7

关键词:施工企业;经营管理;创新

Abstract: to improve the economic benefit of enterprise, we must improve the management of the enterprise management system, and accelerate the modernization of the enterprise management. This article from several aspects of the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how to management of innovation, for your reference.

Keywords: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Business management; innovation

中图分类号:F235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前言

要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必须完善企业的经营管理体系,加速企业经营管理的现代化。企业经营管理的现代化是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为适应现代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运用科学的思想、组织、方法和手段,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进行有效的管理,使之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创造最佳经济效益的过程。

2 企业经营管理思想创新

企业经营管理思想的现代化是指企业经营管理的指导思想要符合现代企业的经济功能赋予的经营观念。现代企业的经营观念主要有:

2.1战略观念

战略观念就是要全面系统地看问题。战略观念最重要的有两点,一是全面系统的观点,即全局的观点。二是面向企业未来的发展观点。面向企业的未来。包括市场的未来、产品的未来、技术的未来、企业组织的未来、企业人员的未来,在此基础上制订相应的目标与对策。

2.2市场观念

市场观念就是企业必须根据社会及用户的需要来组织生产经营活动。市场是企业存在的前提。要具有市场观念,首先要求企业了解市场。其次,耍确定对策去占有市场,赢得市场。

2.3用户观念

市场是由实行交换的供需双方构成的,用户是构成市场的主要一方。所谓用户观念,就是企业耍树立一切为了用户的观念,全心全意为用户服务,把对国家的责任建立在对用户负责的基础上。

2.4效益观念

社会主义企业的效益观念是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统一的综合效益观念。在经济效益上耍注意微观经济效藕服从宏观经济效益。在保证宏观经济效益的前提下,企业讲求经济效益,着重在经济上的收益。企业要获得经济上的收益,关键在于:对外如何赢得市场,多承包工程,多完成工程任务;对内如何降低成本。

2.5竞争观念

竞争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施工企业的竞争主要表现在:质量以优取胜,价格以廉取胜,服务以好取胜。企业要通过竞争去获得工程任务,要在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所以,树立竞争观念是当前企业指导思想中最为深刻的转变。企业在竞争中必须牢记“质量是核心,价格是关键,信誉是基础”。

2.6创新观念

变革观念的发展和深化就是创新观念。企业要在竞争中取胜,关键在创新。为此,企业要在市场上努力发现新的需求、新的用户、新的机会;在生产上要广泛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在经营管理上要出新点子、新路子,反对因循守旧,努力开创经营管理新局面。

3 企业经营管理组织结构创新

经营管理组织是指从事经营管理活动的人们之问的协作体系。经营管理组织现代化的主要标志是企业管理工作的高效率。经营管理组织现代化主要体现在:

3.1管理体制方面

包括国家主管部门对企业的管理和企业内部各层次的管理。要处理好集权和分权的关系及权、责、利的关系,使各级具有主动关心其经济成果的能动性。

3.2生产组织形式方面

企业应能适应外部环境的需要,具有不同程度的专业化和联合化形式。

3.3组织结构方面

根据系统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采用不同的组织结构形式,如二级管理或三级管理,采取项目法施工,直线职能制结构或矩阵制结构等,以保证管理工作的高效率。

4 企业经营管理方法创新

4.1经济规律所制约的管理方法

即运用经济手段管理的方法。例如企业内部以经济责任制为内容,以经济利益为动力,经济控制为手段的管理方法等。

4.2反映生产组织和生产技术规律的管理方法

属于这一类的管理方法有:技术管理、定额管理、工程进度控制、质量控制的方法等。

4.3反映有关人的活动规律的管理方法等

如利用行为科学理论进行管理的方法。

4.4反映行政和政治工作规律的管理方法

如行政手段、民主管理、群众路线的方法等。

5 企业经营管理手段创新

这是指为适应经营管理工作高效率的要求而采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主要包括:

5.1信息传输、收集手段的现代化

为了文字、图表、信号、语言等管理信息的传输、收集,而采用的电传设备、工业电视、自动显示装置、自动收录记录装置以及电脑控制系统等。

5.2信息处理手段的现代化

主要是电子计算机或系统的应用。

6 管理制度创新

加强合同管理。落实相关责任部门和人员,建立完善的合同管理体系,对合同进行分级、分层、分类管理;建立合同签订前的申报备案制度和合同执行过程中倩息反馈制度,并对签约、履约进行过程监控,实行规范化、程序化管理。加强合同的索赔管理,凡因对方违约造成的损失,落实领导责任和工作责任。组织索赔。

突出资金管理。强调资金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资金运用和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的正常运行和整体效益。在企业内部成立资金结算中心,对资金运作进行集中管理、统一调配、监督控制,所有资金进出均通过结算中心办理,实行资金计划调度使用,规范内部资金市场,提高资金的运行效率;制定严格的用款制度。大额资金使用采取报批制,重点掌握工程项目资金的来龙去脉。

深化成本管理。坚持“企业是利润中心,项目是成本中心”的原则,企业内部成立成本管理中心,制定成本管理办法 形成一套完整的成本核算和成本控制系统。加强项目成本的监管工作,落实成本控制责任制,寒行材料采购和劳务队伍公开市场竞争制;对项目部实行分段考核,定期开展经济分析,将实际成本与目标成本进行对比,分析存在的差异,及时发现问题进行调整,控制和降低各项费用开支;加强监管审计,形成有效的检查监督机制,以目标成本为依据 从预算收入、主要实物量、价格、分项成本和资金等方面人手,开展对项目成本的稽查工作;严格工程项目的事前、事中和竣工审计,采取有效措施,制止项目亏损。

落实项目管理。施工项目管理是企业效益的源泉、信誉的窗口,也是企业一切管理的落脚点。企业的管理重心应转移到项目管理上,实行项目经理授权经营,建立起科学的在建工程施工管理组织体系,推行工程项目强制性标准和项目经理考核奖惩办法;强调过程控制。加强检查监督,加大对项目部的运作控制及服务监督力度。总之,项目管理应以合同管理为龙头,以质量、进度、安全为核心,以戚本管理为手段。以经营和社会效益为最终目的,组织机制创新,增强企业发展动力。

篇8

【关键词】煤炭企业 经营管理 措施

随着我国与世界各国之间贸易的不断深入,各个行业之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煤炭企业也不例外。同时迫切的环境形势亦要求煤炭企业尽快实现由传统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加强企业经营管理,进而实现构建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创新力的能源型企业,使企业在可持续发展中永葆生机。

一 煤炭企业经营管理现状

细观当前我国煤炭企业经营管理的现状可以发现,其问题主要表现在经营管理意识、财务管理、绩效管理及企业管理等多个方面。

1.经营管理意识有待增强

通过长期以来对我国煤炭企业进行的调查,我们可以发现,当前许多煤炭企业在进行成本核算时,往往仅将视点落于销售成本的核算,忽略机会成本。

2.财务管理和绩效管理体系不够完善

当前许多煤炭企业在进行财务管理时,往往是照章办事,并未将本企业的实际情况考虑在内,更谈不上对企业进行有效的财务管理核算。同时,从绩效管理的角度,一些煤炭企业单纯注重销售成本,采用不恰当的核算方式,忽视对交易成本和储存成本等的核算,致使生产效率难以提高、不利于企业可持续发展。

3.煤炭企业文化建设有待加强

从当前大多数煤炭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可以看出,虽在一定程度上对安全生产及经营管理给予了较高的重视,但却忽视了对本企业员工文化方面的教育和传播,不但难以形成良好的企业文化,更难以发挥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以及企业管理的有力支撑作用。

二 加强企业煤炭经营管理的策略

加强经营管理,对于实现煤炭企业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化,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笔者认为应从如下四个方面加强经营管理。

1.明确煤炭企业经营目标,增强企业经营管理意识

众所周知,企业是以产品生产经营为主的经济实体。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是企业进行各种经济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任何决策失误、管理目标的不明确及经营管理意识的单薄,都会对企业的生存和长远发展产生不好的影响。笔者认为可从明确煤炭企业经营目标、增强企业经营管理意识两方面入手。:

(1)明确经营目标。企业应建立明确的目标管理体系,一切活动都应围绕提高经济效益这一中心目标来进行。从生产经营的每一阶段着手,建立明确的效益相关控制指标。在目标明确后进而明确职能部门的职责,由管理部门进行监督检查和调控。通过综合经营,把各个生产经营过程的效益相关分目标连接成总目标来综合检查调控,从而建立完善的效益目标调控体系。

(2)增强企业经营管理意识。在具体的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体现为管理意识和管理理念的更新,即将现代的管理理念、核算理念等优秀理念引入到企业的生产管理实际之中。如在核算企业成本时,改变单纯核算销售成本的,以多角度对企业的成本进行核算,树立“机会成本”的观念。同时,还要将价值增值和成本再投资等内容纳入到成本管理之中。

2.构建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加强经营管理的具体实施

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必须注重人这一最活跃的生产经营要素,将传统管理由以物为中心转向以人为中心,突出人在企业各项管理之中的主体地位。这些都要求企业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构建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具体到经营管理实践,应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引入竞争机制,提升员工能力。传统的人事制度,难以调动起员工的积极性,且不利于员工业务水平及技术水平的提高。因此,应将竞争机制引入人事制度之中,竞争上岗,给予员工一定的外在压力,增强员工的竞争意识,促使其努力学习新知识、新技术,在企业内形成竞争上岗态势,进而达到发掘员工内在潜能的目的。

(2)领导竞聘上岗,提高工作效率。对于一些领导和负责人的岗位,亦可将竞聘上岗引入其中。给予其一定的任务指标,并进行量化考核管理。对于任期内难以达到考核要求的,应采取引咎辞职或淘汰解聘等方式予以处理,从而调动起管理人员及职能部门负责人的工作积极性。

(3)改革分配制度,实现赏罚分明。这就要求企业在经营管理的过程中,坚持尊重人才、尊重知识、赏罚分明的原则,拉开人员薪资水平,对于为本企业经营管理做出突出贡献的应给予职务津贴等奖励措施。特别是对于煤炭企业的各级经营者,应当采取多种不同的分配方式,如年薪、分红、期权奖励等等。此外在环节上要从严考核,监督上要坚持责利结合的原则,在实现对应得者予以奖励的同时,促进企业反腐倡廉措施的进一步落实。

3.改变煤炭产品营销策略,加强产品的营销管理

在煤炭产品的营销管理上,企业应打破传统的营销模式,在充分调研市场的基础上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营销模式。

从当前煤炭市场营销现状来看,多数煤炭企业仍然延续传统的营销模式,以自己企业为中心,生产什么产品就卖什么产品,完全无视市场需求的变化和更新,导致销售业绩的不理想,进而直接影响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众所周知,供求关系是市场的主线,有需求才会有销量,因此,煤炭企业应打破传统的营销模式,在充分调研市场的基础上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营销模式。将“生产什么卖什么”转变为“客户需要什么卖什么”,以市场为中心,充分考虑客户的需求,进而以提升销售额来实现整个企业的良性运作。

首先,要组建专门的市场调研人员,充分了解市场,以市场为导向生产产品;其次,建立客户档案系统,与客户密切联系沟通,了解客户的需求和反馈信息,进一步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销售模式;最后,要培养高水平高素质的销售队伍,在遵守国家相关规定的前提下积极拓展业务,加强售后服务,提升煤炭产品的销售额和市场占有率,最终通过成功的营销管理实现企业的效益目标。

4.发挥信息技术作用,提升经营管理水平

在信息化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诸多企业管理层对信息化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重要性给予了足够的重视,且能够积极地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实现企业管理方式、管理思想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有机结合。只有建立起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才能够在第一时间获取最有利的与本企业发展相关的信息,才能够在第一时间发现本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等各个环节潜在的隐患,才能够提升企业获取和利用信息的能力,进而提升企业的竞争力。笔者认为,这主要应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1)规范管理,集中数据,加强企业信息化管理建设。在煤炭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电子版的基础资料、基准信息的代码等,并应用于相关的财务数据、生产数据和销售数据的统计中,增强经营管理数据的集中性和关联性,保证经营管理数据的真实性,使公司管理层掌握更为准确实时的信息。

(2)结合现代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业务流程,加强实时监控步骤,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在流程再造的问题上应从煤炭企业整体的经营运作出发,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实现业务流程的计算机程序化,通过减少人工操作来避免误差。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应加强各单位各系统之间的监督协同与无缝连接,从而能够充分调研讨论所遇到的相关问题。在继承传统管理经验的基础上,本着科学高效的原则对业务流程进行改进和强化,以实现集团分公司之间、公司部门之间的协调运作,并提高整个集团的整体竞争力和管理经营水平。

(3)加强企业财务管理监督中的信息化建设,特别是现有软件在本企业会计电算化中的应用。将企业的财务管理向会计电算化迈进,实现企业财务监督和管理的信息化。通过全面的计划管理建立企业控制下的监督体系,将计划管理同煤炭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相结合,提升企业整体经营管理水平。

三 结语

总之,要实现煤炭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提升,必须多方面、多角度改革本企业生产、管理、销售等各个环节的不足,引入先进信息技术,努力进行创新发展,在提升经营管理水平的同时,实现生产、经营效率的提升,促进企业的健康长远发展。因此,在今后的发展中,煤炭企业必须结合本企业的具体实际,不断地探究和创新生产经营管理方式,以转变粗放型生产经营模式为重点,实现企业在新形势下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华允谦.浅谈精益思想下的煤炭企业经营管理[J].商场现代化,2010(19)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