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04 09:27:34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班级教师情况分析,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高校自动排课;合理化指标;时间模式及匹配;耦合;回溯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1)07―0105―05
引言
排课在高校教务管理工作中处于核心地位,课程编排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每个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的教学效果和教室的利用率等等。排课又是所有教务工作中最复杂的,不但要考虑学生、教师、教室的排课时间不冲突,还要考虑各排课要素的合理性。特别是高校课程,存在着单双周、前后节、分段、分班、合班、教师合上、教师多课、大教室、小教室、特殊教室等诸多复杂因子,使得高校排课非常费时费工。
因此,计算机自动排课是必须的。尽管国内外关于计算机排课的研究一直不间断地进行着,但研究主要集中在排课算法方面[1], 主要解决排课四要素不冲突问题,是关于自动排课是否可用的问题,并没有一种可以一键解决所有问题的方法。另外,排课算法也很难兼顾最优化[5]与合理性,合理性是关于自动排课是否用得好的问题,合理性不易靠算法实现。
为此,应从研究排课的合理性原则出发,给出基于合理性原则的自动排课实现方法,以最优化地解决高校排课在时间、教室、学生班级和教师等方面多元合理性问题。
一 高校排课复杂性分析
任何排课系统都必须考虑时间、教室、教师、班级四要素[1],而高校课程系统中,四要素又各有自己的复杂性[2]。
关于学生班级:中小学行政班级就是授课班级,且各班人数基本相等,排课的基本单位就是行政班级。高校课程体系中不但各行政班级人数差别较大,且存在着许多班级组合与拆分的课程组合情况,如许多社科类、基础类课程是多班合上的大课,许多专业基础课是两三个专业合上的小合班课,许多具有实验环节的课程的实验部分是分班课,等等。因此,高校排课系统不但要考虑按基本的行政班排课,还要考虑合班上课情况和分班上课情况,合班包含大合班和两班合上的小合班情况,分班包含全部课时分班上和部分课时分班上的情况。另外高校还存在不按班级排课的公共选修课。
关于教室:中小学班级教室一般就是行政班级的上课教室,且教室种类单一。高校一般不存在班级教室,且教室具有多样性。按容量分:包括阶梯教室、大教室、小教室,按功能分:包括普通教室、语音教室、机房、专业实验室等。
关于教师:中小学一个教师主上一门课。高校教师存在着一个教师上多门课和多个教师合上一门课的情况。
关于时间:中小学课程基本是一门课程占一时间单元,即排课的基本单位是一节课。高校排课时间的安排是最复杂的。首先,高校大多数课程是按两节课连排的,即排课的基本单位是连续二节课,但高校许多课程的周学时却是单数的,存在着1、3、5学时课程,一般要通过单双周排课的方法解决,3、5学时的课程也可通过三节连上的方法解决。其次,即使是二节课连上的情况,还存在着前节和后节需要不同安排的情况,如大学英语课一般是4学时,其中有1学时是听力课,需要在语音室上课,所以大学英语课每周排两次,其中一次课的前后两节中有一节要安排在语音室上课,因此,高校排课时间上还要解决前后节组合的问题。第三,对于许多特殊专业课还存在一段时间连续上课的情况,如艺术类的课程,往往是集中安排在连续的几周内完成,每周上课时间或是完整的一天,或是半天,此类课程称为分段授课课程。
二 高校排课合理性原则与策略
高校排课不但排课要素的复杂程度高,对排课还有一定的原则性要求。总原则是四要素不能冲突,这是必要条件。另外还有一些非必要性的原则与策略,即合理性原则,四要素有其内在的和相关的合理性原则。
关于学生班级与教室相关的合理性原则,主要是班级教室最少移动性和容量最佳耦合性。班级教室最少移动性是指一个班级所有课程应尽量安排在同一教室内,虽然高校班级上课地点不要求固定,但如果一个班的课程大多数被安排在相对固定的教室,不但可以减少学生课间换教室的时间,更可给予班级归宿感。容量最佳耦合性是指为所有班级分配的教室容量与班级人数差值的平均值最小。由于高校班级人数不等,教室容量不一,应避免小班占大教室的情况,优先保证多班的大合班课程占用大教室,以节省教室资源。
关于学生班级与上课时间相关的合理性原则,主要是同班级课程总体分布均匀性和同班级课程的时间最佳耦合性。课程总体分布均匀性是指一个班级的所有课程应尽量均匀分布在五天上课时间内,每天课时总量尽量相当,既要避免出现某天课程排得过满,也要避免某天课时太少,甚至没有课。时间最佳耦合性主要是单双周课程最佳耦合,在某个班级有多个单节课的情况下,最好单双周平分,且时间安排上使一组单周课和双周课共用一个连续二节的课时。这样使学生不至于因周数忘记上课,也有利用学生集中时间选其它课程。
关于教室与时间相关的合理性原则,主要是同教室的时间最佳耦合性。这里专指英语听力课程,由于一般高校语音教室资源有限,应避免语音教室空置的情况。而语音听力课周学时为一节,一般安排在连续二节中的前节或后节。对于多个班的语音听力课,应尽量平分前后节,使二个班的听力课可以按前后节耦合在同一个二节时间段里,分用语音室。
关于教师与时间相关的合理性原则,主要是不同课程的时间最佳耦合性和教师最少移动性。时间最佳耦合性是指同教师单双周耦合,有利于教师记住上课时间。教师最少移动性是指同一教师的课程,应在总体分布均匀合理且日课程量不超过四节的前提下,尽量安排在同天,这样既保证教师的授课效果,也减少教师多次往返学校的时间。
关于时间与课程相关的合理性原则,主要是同课程时间间隔均匀性。应避免一门课程连续上两天或三天情况。
三 自动排课合理性指标
基于以上原则,计算机自动排课算法或方法的量化指标应包括如下合理性指标:
最佳时间间隔均度:尽量使每门课程上课时间日间隔均匀分布,连上率或连空率最低,每次课时数不大于3,且最好上下午节次分布均匀。
最佳时间分布均度:每班级每天课程安排分布均匀,日上课时数均方差最小。
最大耦合度:从班级、教师、教室多方面尽量提高单双周、前后节的耦合度,单双节和前后节周课数差最小。
最小流动值:尽量安排同班同教室, 使同班级教室转换率最小;在教师日授课时数小于4的前提下,尽量安排同教师同天上课,使教师授课天数最少。
最大利用率:相同节次时间内每教室容量与班级人数差最小。
四 排课设计与实现方法
1 排课总流程
由于高校课程存在着合班、分班、多教师、单双周、前后节、分时段、公选、实验等诸多排课复杂因素,排课又要尽量满足各种合理性原则和指标,且不能发生任何冲突,所以自动排课算法难度非常大。自动排课应根据高校课程的特性将课程分类,包括合班课、分班课、分段课、公英课、公共课、实验课、任选课等等,不同类别课程按相应优先级和不同的时间模式[3]进行分步排课,每类课程可分别采用相对应的自动排课算法。各类课程数据来源、优先次序、时间段模式原则具体如下(其中时间段分为上午一二节和三四节、下午五六节和七八节、晚上九十节)。
公英课:为4学时的大学英语课,其中一节为听力。优先次序:教师课多者优先,再班级数多者,再课时多的。排课时间模式:上午一二节和三四节、下午五六节。
实验课:为理化实验、英语听力、计算机上机等课程。优先次序:班级数多者优先,再课时数多的。排课时间模式:不排上午一二节。
公共课:为社科、体育等课程。优先次序:班级数多者优先,再课时数多的。排课时间模式:不排上午一二节和晚上九十节。
合班课:为班级数大于2的课程。优先次序:班级数多者优先。排课时间模式:任何时间。
教师多班课:为授课教师的课程数大于1的课程。优先次序:课多的教师优先,再课时多的。排课时间模式:任何时间。
教师单班课:为授课教师的课程数等于1的课程且非合班课程。优先次序:班级课程多者优先,再同班级课时多的。排课时间模式:任何时间。
每类课程各自按如下步骤自动排课:排序――匹配――耦合与冲突检测――回溯。排课设计分步分类的总体流程如下:
准备排课数据:排课对象是课程,对课程进行分班、合班、分段等处理,建立排课课程列表;排课就是排教室和时间[4],建立班级时间课表和教室时间课表;班级和教师是排课的主体,计算教师的学时数,班级课时数等。
手工先排:对于特殊要求课程、大于6学时课程、分段课程、连上3节课程,采用手工先排。
分步分类自动排课:按课程类型分步自动安排不同类型的课程,不同类型课程自动安排策略不同。每一课程自动安排的具体步骤包括模式匹配、耦合检测、回溯[2]重排等:
循环给出时间匹配模式,不同课程类型按不同时间段模式排课;
对每一给出的模式进行冲突检测和耦合检验,判断是否可用、是否存在耦合;
如可以排入,进行课程耦合或直接排入;
如不可排入,进行简单回溯重排;
自动补排:通过排序变更、多级回溯[6]等方法处理未排入课程。
自动调整:全部排完后,进行班级和教室优化调整。
手工后排:手工排入未自动排入的课程。
2 关键技术
(1)模式匹配
通过分析,排课其实并不需要非常复杂的算法,课程可排天数就5天,可排节数就5个时间段――上午一二、三四节、下午五六、七八节、晚上九十节,因此,可以按一定模式进行组合,给出所有可排时间,下面进行具体分析。
高校课程超过6学时的课程非常少,这样的课程可以采用手工排。因此,在设计自动排课时,只考虑1至6学时的课程。另一方面,高校下午七八节和晚上基本是安排公选课和课外活动,也可手工排。因此,在设计自动排课时,可以只考虑上午一二节、三四节和下午五六节三个时间段。
对于5、6学时的课程,合理的排课时间应该是排三天,且间隔要合理,不应出现连排三天的情况。这样,有效的天排列组合为:124、125、134、135、145、235、245(1-5表示周一至周五),而125、145也非最佳,相当于连排三天,也可不予考虑,于是就剩五种情况,有效的天组合数据表示如下:
rk3i[1,1]=1; rk3i[1,2]=3; rk3i[1,3]=5
rk3i[2,1]=1; rk3i[2,2]=3; rk3i[2,3]=4
rk3i[3,1]=2; rk3i[3,2]=3; rk3i[3,3]=5
rk3i[4,1]=1; rk3i[4,2]=2; rk3i[4,3]=4
rk3i[5,1]=2; rk3i[5,2]=4; rk3i[5,3]=5
对于3、4学时的课程,合理的排课时间应该是排二天,且间隔要合理,同样不应存在连排二天的情况。有效的天排列组合为:13、14、15、24、25、35,其中15也非最佳,不予考虑,于是就剩五种情况,有效的天组合数据表示如下:
rk2i[1,1]=1; rk2i[1,2]=4
rk2i[2,1]=2; rk2i[2,2]=5
rk2i[3,1]=2; rk2i[3,2]=4
rk2i[4,1]=1; rk2i[4,2]=3
rk2i[5,1]=3; rk2i[5,2]=5
对于节的情况,分析5、6学时课,对于只排上午一二、三四节情况,可将其中三次课全排一二节或全排三四节的情况归入非优化九种组合中,则有六种情况,有效节组合数据表示如下(式中:1表示一二节、2表示三四节、依此类推):
rk3j[1,1]=1; rk3j[1,2]=2; rk3j[1,3]=1
rk3j[2,1]=2; rk3j[2,2]=1; rk3j[2,3]=2
rk3j[3,1]=1; rk3j[3,2]=1; rk3j[3,3]=2
rk3j[4,1]=2; rk3j[4,2]=2; rk3j[4,3]=1
rk3j[5,1]=1; rk3j[5,2]=2; rk3j[5,3]=2
rk3j[6,1]=2; rk3j[6,2]=1; rk3j[6,3]=1
类似地可以有一二节和五六节组合六种情况和三四节与五六节组合六种情况,合计有十八种情况。另外还有非优化的其它九种全天组合:
rk3k[1,1]=1; rk3k[1,2]=2; rk3k[1,3]=3
rk3k[2,1]=1; rk3k[2,2]=3; rk3k[2,3]=2
rk3k[3,1]=2; rk3k[3,2]=1; rk3k[3,3]=3
rk3k[4,1]=2; rk3k[4,2]=3; rk3k[4,3]=1
rk3k[5,1]=3; rk3k[5,2]=1; rk3k[5,3]=2
rk3k[6,1]=3; rk3k[6,2]=2; rk3k[6,3]=1
rk3k[7,1]=2; rk3k[7,2]=2; rk3k[7,3]=2
rk3k[8,1]=1; rk3k[8,2]=1; rk3k[8,3]=1
rk3k[9,1]=3; rk3k[9,2]=3; rk3k[9,3]=3
确定时间匹配模式后,自动排5或6学时课程时,用简单循环即可实现:
for ii=1 to 5
for kk=1 to 3
rk3j分别取12、13、23节组合
for jj=1 to 6
rr1=rk3i[ii,1]; cc1=rk3j[jj,1]
rr2=rk3i[ii,2]; cc2=rk3j[jj,2]
rr3=rk3i[ii,3]; cc3=rk3j[jj,3]
next jj, next kk
for jj=1 to 9
rr1=rk3i[ii,1]; cc1=rk3k[jj,1]
rr2=rk3i[ii,2]; cc2=rk3k[jj,2]
rr3=rk3i[ii,3]; cc3=rk3k[jj,3]
next jj, next ii
式中:rr1-rr3表示天,cc1-cc3表示节,kk表示每天上课时间段类型:
kk=1:表示只排上午一二和三四节;
kk=2:表示只排上午一二和下午五六;
kk=3:表示只排下午七八节和晚上九十节;
共有循环(3*6+9)*5=135次,即135种组合情况。但实际高校课程学时结构中,5、6学时的课程不超百分之五。
分析3、4学时课,共有九种情况,有效节组合数据如下:
rk2j[1,1]=1; rk2j[1,2]=2
rk2j[2,1]=2; rk2j[2,2]=1
rk2j[3,1]=1; rk3j[3,2]=1
rk2j[1,1]=1; rk2j[1,2]=3
rk2j[2,1]=3; rk2j[2,2]=1
rk2j[3,1]=2; rk3j[3,2]=2
rk2j[1,1]=3; rk2j[1,2]=2
rk2j[2,1]=2; rk2j[2,2]=3
rk2j[3,1]=3; rk3j[3,2]=3
确定时间匹配模式后,自动排3和4学时课程时,用简单循环即可实现:
for ii=1 to 5
for kk=1 to 3
rk2j分别取12、13、23节组合
for jj=1 to 3
rr1=rk2i[ii,1]; cc1=rk2j[jj,1]
rr2=rk2i[ii,2]; cc2=rk2j[jj,2]
next jj, next kk, next ii
共有5*3*3=45种情况,3、4学时的课程是高校课程的主要学时结构,一般占50%以上。
最后是1或2学时课程情况,一次上完,没有间隔要求,只要简单的循环即可实现:
for ii=1 to 5
for jj=1 to 4
rr1=ii; cc1=jj
next jj, next ii
共有20种组合情况。
通过组合模式的设计,使自动排课满足课程最佳时间间隔均度量化指标要求,保证了同课程时间间隔均匀性原则。
(2)单排流程
每门自动安排的课程对于每个时间组合模式都要进行教师、班级、教室三方面耦合匹配与冲突检测,以判断是否可排入。可以按该教师是否已排课情况分别考虑,每种情况下又分单学时课和双学时课。
如果该教师没排过,对于2、4、6学时课程,教师、班级、教室都不需耦合,只要判断冲突,即判断班级和教室排入时间是否有课,如果都没课,排课成功。
如果该教师没排过,对于1、3、5学时课程,需要进行班级耦合,如果班级已排课程存在单节课,则进行班级耦合;否则如果有教室已排课程存在单节课,则进行教室耦合;再否则只要判断班级和教室是否有课,如果都没课,排课成功。
如果该教师已排过,对于2、4、6学时课程,教师、班级、教室都不需要耦合,但需计算教师每天上课的课时数,并在每天课时总数不超4和尽量多的与已排天相同的前提下选择组合模式进行冲突检测。
如果该教师已排过,对于1、3、5学时课程,不但需要进行班级耦合,还要考虑教师每天上课的课时数,在每天课时总数不超4和尽量多与已排天相同的前提下选择组合模式。排课情况较为复杂,以5学时课程为例,自动排课流程如下:
先计算教师每天学时数,之后可分七轮进行,任何一轮条件满足,排课成功,否则继续下一轮:
第一轮:班级耦合优先,判断班级已排课程是否存在单节课,教师对应三天均有课且教师每天学时小于4;
第二轮:班级耦合优先,判断班级已排课程是否存在单节课,教师对应二天均有课且教师每天学时小于4;
第三轮:班级耦合优先,判断班级已排课程是否存在单节课,教师每天学时小于4;
第四轮:教师耦合优先,判断教师已排课程是否存在单节课,教师对应三天均有课且教师每天学时小于4;
第五轮:教师耦合优先,判断教师已排课程是否存在单节课,教师对应二天均有课且教师每天学时小于4;
第六轮:非耦合,判断教师对应三天是否均有课,且教师每天学时小于4;
第七轮:非耦合,判断教师对应二天是否均有课,且教师每天学时小于4。
另外,对于一教师只上一门课的单班课程情况,可采用特殊的单排流程在最后进行,其方法是:计算班级每天学时数――按学时数排序天――选出课时最少的3或2天,且3或2天间隔大于2――进行耦合检测和冲突检测,排入课程。这样保证了每班级五天课程的均匀分布。
通过以上设计,使自动排课满足课程最大耦合度、教师最小流动值、班级最佳时间分布均度等量化指标要求,保证了所有课程的时间最佳耦合性、教师最少移动性和班级课程总体分布均匀性原则。
(3)回溯重排
当某一课程通过模式匹配、耦合匹配无法排入时,可对同班级已排课程进行回溯,即把已排课程取回,进行换位排序,之后再排未排入课程。回溯可分四级进行:
第一级:无回溯,在第一轮自动排课时,不进行回溯;
第二级:单级回溯,在第二轮自动排课时,只进行简单回溯,取同班级的上一门课进行换位重排;
第三级:多级回溯,也叫补排,在二轮自动排课结束后,针对未排入课程的班级进行补排,取同一班级所有课程,由下向上,逐一换位重排,即:每次向上回溯一级,如回溯课与未排课都成功,则回溯成功;否则,恢复上一级原位置,向更上一级取课,进行换位重排。
第四级:换序回溯,如多级回溯仍不成功,可对该班级所有课程全部取出重排,重排之前,进行换序,使未排入课程排在最前面,优先排入。
通过回溯重排,可解决排入率最大化的问题。
(4)均衡调整
当所有课程排完后,可进行班级均衡和教室均衡处理。
班级均衡:从班级时间表取所有已排的非合班课程―按班级、学时排序,课时多者优先排序―计算每个班级每天课时数―查找是否存在某天无课的情况,如存在,逐一重排该班课程,直到所有天都有课。
教室均衡在不改变任何课程已排时间的前提下进行。方法是:从教室时间表取所有教室(普通教室)―按容量排序―取出对应课程,且课程按人数排序―重新排入。对于一二、五六节课程:先排可耦合的,再按序排,从耦合和容量差两方面提高教室利用率;对于三四节课程:先排与一二节同班的,再排可耦合的,最后按序排,实现同班级少换教室。
通过以上均衡调整设计,使自动排课满足班级最佳时间分布均度、班级最小流动值、教室最大利用率和最大耦合度等量化指标要求,保证了班级课程总体分布均匀性、班级教室最少移动性和容量最佳耦合性。
五 自动排课实现界面与结果分析
1 实现界面
排课系统界面由四个数据窗口组成,可实现全自动排课、分类自动排课和手工排课。
2 结果分析
用以下某学期实际排课数据对自动排课系统进行测试:
38个班:包括10个专业;
240门课:其中2学时课98门,3、4学时课109门,5、6学时课5门,大于6学时课、公选课和分段课28门;
27间教室:其中普通教室19间,特殊教室8间。
测试结果是:自动排课时间小于3秒,2门课程未自动排入。自动排课时间为秒级,成功率达99%以上。进一步分析:参与自动排课学时总数为:2*98+109*4+5*6=662课时,参与自动排课普通教室提供学时数为:19*5*6=570课时,可见,教室利用率非常高。在另一次测试中,以15间教室安排250门课,结果是上午所有教室均排满,没有任何空教室。以上结果表明此自动排课系统具有非常高的性能和实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许秀林,胡克瑾.基于约束满足和遗传算法的排课算法 [J].计算机工程,2010,36(14):281-284.
[2] 许荣泉,秦小屿.排课问题的研究与改进[J].软件导刊,2010,09(03):66-67.
[3] 王俊生,戴云龙.基于层次分析法的自动排课课程优先级模型[J] .现代教育技术,2009,19(11):32-35.
[4] 马绍惠等.基于资源受限的非线性约束多目标排课模型及算法[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7,28(03):520-523.
[5] 邹跃.构造人性化的排课算法[J].计算机教育,2007,42(06):53-55.
[6] 田岭.大学自动排课算法设计与实现[J] .教育信息化,2006,136(13):44-46.
Research of University Course Arrangement Multivariate Optimization Strategy and Automatic Realization Method
HU Shi-qing
(Department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Shenzhen University, Shenzhen, Guangdong 518060, China)
Abstract: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university course arrangement requirements, put forward a lot of reasonable course arrangement principles which is associated with course time, student class, teacher, classroom and a lot of indexes about best time interval evenness, best time distribution evenness, maximum coupling, minimum flow value, Maximum utilization. On this basis, course arrangement is classified and stages, each kind of course has its own priorities and period. By giving limited reasonable time pattern in a circular manner, checking pattern matching and multilevel backtracking, the arrangement of all kinds course is automatic realized. Finally by arrangement and adjusting, make the results more reasonable.
——叶圣陶
教育工作者亦如农民,表面是从事耕种和收获的简单作业,事实上,在耕种到收获这个过程中,需要的是关注和期待生命的平和、是尊重和赏识生命的博爱。不管在教育的哪个岗位上,只有保持这种心态,才能够将工作当作事业来做、把学校当作家庭来建、把学生当作子女来教。
班级是学校组织教育教学的基本单位,管理好构成学校的这一个个“细胞”,是做好学校工作的前提。在学校对班级的管理上,只有把它视作成长中的生命,从其诞生到不断发展都付诸精细的管理和呵护,才可能使整个学校工作有条不紊、有声有色地正常开展。
我们常常在工作中告诉老师们,要“以人为本”、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而学校工作要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就得在管理中体现对教师的绝对信任,这也是对生命的关注和期待。信任教师,并不等于放任。兼顾教师的成长和学校工作的实际需要,我们首先作好了班主任的选拔和培训工作。
结合双向选择,推行“聘任制”,可以把优秀的教师选拔到从事班级管理的重要岗位上来。没有一个好的领头人,建不好一个优秀的班级;没有一批得力的干将,建不起一所充满生命活力的学校。2002年秋,经过校委会的反复斟酌、讨论,我校开始推行聘任制。聘任的第一步,明确班主任的权利和职责,凸显学校对班主任的重视,发动教师申聘班主任岗位;第二步,在收集了全校教师的申请表之后,校委会再次进行磋商、酝酿,选拔基本功扎实、管理和协调能力强的教师担任班主任。而在该年度没有被选拔为班主任的教师,则作为班主任的后备人选,一方面加强对后备班主任的培训,另一方面也为后备班主任提供参与班级管理的机会,提升后备班主任的各方面能力,为下一年的聘任作好充分的准备。
通过双向选择聘定班主任之后,由已聘班主任展开科任教师聘任,让班级的管理和教学走向最优化的组合。班主任是实施学科教师聘任的主要组织者和实施者,班主任对照教师的学科教学岗位申请表、综合各方面情况,首轮聘好本班的任课教师。将班主任首轮聘任情况予以公示,再次遵循双向选择的原则,由科任教师选择受聘岗位,对出现空缺的岗位由校委会组成的聘任组进行调控,实施二轮聘任。这样,几乎完全由班主任选择本班任课教师,既为班主任工作的开展能够得到科任教师的密切配合打下了基础,同时也突出了班主任在学校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地位。
由聘任制产生的班主任和班级任课教师,体现了学校对担任班主任的教师的信任,也体现了班主任对本班任课教师的信任,这种双重信任是对人本教育的学校管理诠释。不过,信任是基于学校或班主任对教师以前工作的认可和肯定,分配各班级、各教师的目标任务才是对教师未来工作的关注和期待。
以生命意识构建而成的学校班级管理体制,首先要求班主任强化“班级管理为核心”的意识。班主任在实施班级管理伊始,第一项工作就是综合分析本班的实际情况提出班级目标。学校针对班主任提出的班级目标,通过了解和分析该班情况以后,与班主任签定《班级目标责任书》。在明确责任之后,班主任围绕班级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班主任工作计划,以此指导一学期或一学年的工作。同时,这一班级目标也作为本班任课教师的工作目标和任务。任课教师要结合班主任签定的《班级目标责任书》,根据任教学科特点和分析班级学生构成情况,提出学科目标和制定学科教学计划。
真正实现以班级为核心的学校管理,一方面需要强而可行的分级管理和考核,另一方面还需要上下齐心形成合力。我们是这样使二者科学地结合在一起的:
一、加大班主任的管理权限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既是学校聘任的班主任,在以班级为核心的学校管理之中,学校就要放权给班主任,让班主任在开展工作时有权可用、有权能用。班主任的管理权限不仅是对本班学生的管理全权,而且还涉及到对本班任课教师的管理。只有让班主任成为实际上的学校管理人员,才能够形成以班主任为核心的班级管理综合力量,在学校管理的过程之中充分发挥班级管理的核心作用。
二、实行捆绑式考核
班级与班主任、班级与任课教师捆绑考核,首重班级工作,催生班级生命。班级是有生命的,关键是看它的哺育者如何使它充满蓬勃的活力。班主任不是神人也不是圣人,仅凭一己之力无法实现班级目标,更何况个人精力有限而众人智慧无穷。要让班级管理管出水平、管出特色,必须依靠班科教师的紧密配合。因此,学校层面以班级目标的实现情况、班级的进步情况、班级在平时的具体表现等作为对该班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的考核依据,起到了促进班科教师齐心协力、齐抓共管班级工作的作用。
三、学校领导跟班管理
除在后备班主任中选拔出每个班的副班主任外,学校领导班子成员也要主动挑重担,负责一个或几个班的日常管理。有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加入到班级管理中去,一方面增强了班级管理力量,另一方面还能起到督促、沟通等多重作用。学校班子成员平常管理倾向于某班,责任在全校,不管哪个班出现特殊情况都必须全力以赴。2002年冬的一天深夜,一个家长电话报告学校,说一批学生近十人商量集体外出,现已聚集于某一学生家。得此信息,全体在校班子成员立即和住校全体男老师一起摸黑下乡寻找学生,沿着乡村泥泞水滑的公路逐户寻找,摩托车陷入泥坑,就几个人抬着走。待找到这批学生,并把他们带到学校教育安置完毕,已是凌晨三点多了。只见下乡教师个人全身湿透,满身泥浆。此次“摸黑追逃”事件后,学校不但加强了对学生的养成教育、理想教育和关注留守学生,而且还进一步细化了班子成员的跟班管理责任,使学校和班级真正连成上下齐心的整体。
四、为班主任专业发展搭建平台
关键词:信息反馈;教学质量;功能模块
中图分类号:TP311.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2) 02-0000-02
Vocational Teaching Information Feedback System Framework Design Investigate Based on Campus Network
Tang Yongjun
(Hengyang Finance Economics and Industry Vocational College,Hengyang421002,China)
Abstract:Teaching feedback is very important tool for Teaching Management.Information feedback system based on the teaching of the campus network broke through the shackles of time and space,has a simple,flexible,wide surveyed,timely feedback,targeted characteristics.In this paper,vocational teaching feedback system requirements analysis,functional module is designed to introduce key issues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system.
Keywords:Feedback;Quality of teaching;Function module
一、基于校园网的高职教学信息反馈系统的必然性分析
高职院的根本任务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教学质量是高职院校的生命线,是高职院校生存和发展的立足之本。教学管理的核心是教学质量管理,只有通过教学信息的反馈,依靠大量真实可靠的信息,教学质量管理才能落实到实处。所有高职校都已经意识到了教学信息反馈的重要性,并采用多种多样的反馈形式,如开展学生座谈,学习委员填写班务日志,学生评教,教师评学,日常督导检查等。这些方式通过传统的人工收集信息的办法,有利于教务人员、学院领导了解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授课等情况,但在现今信息时代还存在着很多不足:
(一)时空的局限性。传统的信息反馈方式都是每学期在固定时间,通过教务人员组织班主任、任课教师、学生参与,在课余时间,固定教室通过填写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教务人员获得这些教学反馈信息时,反馈给任课教师时,课程已进行大半,任课教师对授课的进度或授课方式做调整,时间已经不允许。
(二)任课教师和学生缺乏及时沟通。目前,绝大多数高职院校信息反馈由教务处实施管理,收集的反馈信息再转发给各任课教师。所以教师获得的信息大多是总体的评价,缺少细节描述,如任课时存在的不足和学生提出的意见和建议等。因此各种教学反馈信息只成为了教务处对教师考核的一种手段,没有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信息反馈的意义不仅在于评,更重要的是根据反馈结果及时调整授课方式和手段。因此传统的信息反馈方式对指导教师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存在着一定缺陷。
(三)缺乏激励及示范性。传统的信息反馈方式主要侧重于评,通过学生评教,考核教师教学水平的等级,教师被动的接受评教结果。评教效果好的教师,学生往往只给予质评,没有量评,不知其到底采用了什么好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手段,没有办法将其教学经验传授给其他教师;而评教效果不好的教师,则有可能导致缺乏信心,有一些老教师、教学态度严谨的教师在一些学生中评教效果也不是很好。
在当今计算机普及的信息化时代,高职院的校园网已成为学生学习、生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已成为衡量学院教育信息化的标准。通过校园网进行教学反馈信息的收集、处理、分析,与传统的教学信息反馈机制相比,突破了时间、空间的束缚,具有操作简便、灵活,教学信息调查人群广,信息反馈及时、针对性强等特点。校园网建设的不断完善,更为教学信息反馈的实施提供了有利的支持和保障。因此,利用校园网进行教学信息反馈将是传统信息反馈方式的有益补充,并将成为高职院教学信息反馈的重要手段。
二、高职教学信息反馈系统的需求分析
基于校园网的教学信息反馈系统,旨在能够及时反馈和预测学生信息,为教师及管理人员提供大量、可靠的教学信息,学生能够快速、便捷的了解教学动态,教务人员及时、准确的了解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授课情况,帮助解决教学中的问题,构建成学生、教师、教务管理人员及时有效沟通的桥梁。本系统分为八种角色用户:班级信息员、学院学习部信息员、任课教师、班主任或辅导员、系部教务督导人员、学院教务督导人员、院领导和系统管理员。根据不同的角色,反馈系统需提供不同的功能。具体分析如下:
(一)班级信息员。以班级为单位的反馈信息录入管理员,简称班级信息员,一般情况下由班级学习委员担任,主要职责是将每天班级教师教学情况(包括教师出勤、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实践、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等方面的典型事例);学生学习情况(包括学生出勤、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纪律、学习上的要求以及学习中的问题和困难典型事例);教室多媒体的使用情况(包括教室卫生、多媒体教学设备完好情况、多媒体教学管理等方面的问题及建议);实验室的使用情况(包括实验室卫生、实验教学设备完好情况、实验管理等方面的问题及建议)在《班务日志》上登记,然后在第二天课余时间到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录入系统。要求班级信息员能够对录入信息进行编辑、修改、删除等操作,学院对班级信息员进行系统操作辅导,并给他们提供信息录入的条件。
(二)学院学习部信息员。以学院学习部为主体的学习部信息中,主要查看各班的反馈信息,未录入信息的班级,负责督促班级信息员进行录入工作,查看信息站的汇总信息。
(三)任课教师。任课老师主要操作是查询任课班级教学信息反馈情况,及时调整授课计划、教学进度,改进教学方法;另外,任课老师将每次课的学生到课情况录入系统,供班主任、辅导员查询。
(四)班主任或辅导员。班主任或辅导员主要操作是查询班级学生教学信息反馈情况,及时督促学生到课,及时与任课教师联系,了解班级学生学习情况。
(五)系部教务督导人员。系部教务督导员主要操作是查询系部班级学生教学信息反馈情况,系部教师调课、请假手续办理。查看信息站的各项通知,督促本系未录入的班级信息员进行录入工作。每周对本系的班级教学反馈信息进行汇总,包括对老师好的典型事例,老师在教学中的缺陷、不足和问题,对教学提出意见一建议;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突出的优秀事例,学生的学习状况不良问题,对学生的学习建议及意见;对多媒体与实验室教学设备的综合评价,对设备管理方法、建议等情况。
(六)学院教务督导人员。对全院信息员进行管理,包括增加、删除、修改信息中资料,初始化班级信息员的密码、查询每天未进行信息录入的班级,对全院教学反馈信息进行查阅、汇总及管理。
(七)院领导。对全院教学反馈信息进行查阅。及时了解任课教师的授课情况、授课的异动情况,班级学生的到课情况。
(八)系统管理员。对管理员权限进行设定,管理信息员信息,对系统数据库进行维护。
三、高职教学信息反馈系统的功能模块设计
(一)用户管理模块。学院教务管理员可以添加、删除信息员信息、教师、班主任信息,信息员、教师、班主任可以修改本人的个人信息,建立学生和其所在班级对应关系以及教师和其所在单位的对应关系。但由于学生、教师人数众多,管理员手工完成工作量繁重,系统提供了通过导入excel表格批量添加用户以及批量删除用户的功能。其中,账号为学生学号或教工编号,密码采用初始密码设置。
系统管理员可以添加、删除院领导、教务管理员、系部教务干事信息,对系统使用者进行权限设置。
(二)教学信息管理模块。为了使学生、班主任和任课教师更好的了解学校的教学动态,鼓励教师之间以及学生之间的学习,教学管理模块主要包括2个子模块:
1.激励栏:管理员可根据一定时间段内的学生测评信息对表现好的同学进行激励以及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等。对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授课起到激励的作用。2.公告栏:管理员校内新闻、教学改革动态、教学工作安排等重要信息。
(三)教学信息反馈模块。该模块是本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方便了师生之间的交流,包括五种形式的反馈信息:
1.学生的反馈信息:学生对当前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合理化意见反馈给其任课教师或教务管理人员。学生可以选择信息反馈对象,实现一对一或一对多的沟通。2.教师的反馈信息:教师在教学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反馈给教务处,教学管理教师帮助教师解决问题。3.系部的反馈信息:系部将教学工作中请假、调课、系部教研活动、学生学习情况反馈给教务处。4.教务处反馈信息:教务处对系部调课情况的进行批示、反馈日常教学抽查信息。5.院领导的反馈信息:院领导对先进事迹的表扬批复,对不良现象的整改意见。
受反馈者登陆网站后即可查看到反馈信息,回复解决方案。教师或教务管理人员通过反馈信息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调整工作安排。
(四)问卷调查模块。为了便于教师、教务管理人员掌握某段时间学生的学习状况以及教师的教学工作,教师和教务人员可以针对具体的方面提出相关问题,设置调查时间和调查对象。系统动态调查问题,调查对象填写提交调查表,系统自动分析、显示调查结果。
(五)教学测评模块。学生根据教师在任课期间的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师素质以及教学效果等多方面量化打分,并要求学生填写任课教师的优点和存在的不足。教师可以更清楚的了解教学存在的不足和优势。由于每学期的授课情况不同,管理员设置教师、所授课程和授课班级的对应关系。学生填写评估量化评价表。任课教师能够看到自己的评价量化成绩和学生的评价;教务管理人员可以查看所有教师的量化成绩,分专业分析、打印量化结果。
(六)资源共享模块。为了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更好的掌握专业知识,教师共享课程优秀资源。为了防止共享信息的冗余,教师上传共享信息后,由管理员统一管理、共享信息。
(七)教学论坛模块。提供自由交流的沟通平台。包括学习方法、学习资料、大学生活以及自主学习四个模块。所有在册用户都可以在该论坛上留言,发表自己的观点,其他人可以跟帖,对同一问题更多人参与讨论。者可以修改、删除信息。教学论坛由管理员管理。
四、结束语
基于校园网的教学反馈系统比传统的教学信息反馈方式更具有灵活性、开放性、交互性等特点。我院系统拟采用和SQL Server开发,目前本系统正在校园网上试运行,院领导对该软件非常重视的支持,已纳入院级重点课题规划中。本篇就设计思路进行探讨,敬请各位专家提出宝贵的意见。
参考文献:
[1]王卓.浅议高校教学质量信息管理[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
[2]杨华.基于B/S的网络辅助教学平台设计[J].中原工学院学报,2007,(18)
关键词:质量分析;班级管理;借鉴
中图分类号:G6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2-0244-02
班级质量分析是现今幼儿园教学常规管理的要求,也是提高班级有效管理的一个重要方法。然而,有的教师却忽视了质量分析的重要性,分析只停留在表面,缺乏深入细致的分析,甚至有的教师将他人的分析套用自己班,结果是现状不清、原因不明、方法不当、措施不力、效果不好,难以推进班级有效管理。因此,作为幼儿园的一线教师,必须对班级质量分析有一定的了解。
一、班级质量分析之形式
1.班级初期质量分析。这个阶段的分析主要是分析班级的现况,了解班级幼儿的基本情况,摸清底子,制定计划,明确班级的奋斗目标,打算如何去达成,也可说班级初期质量分析重点在制定班级计划为主。
2.班级中期质量分析。这个阶段的分析主要是分析对班级计划实施的情况,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惑,以怎样的措施来解决,也可说班级中期质量分析是以班级管理诊断和问题解决的方式为主,推进班级有效管理。
3.班级末期质量分析。这个阶段的分析主要是对班级学期的情况进行全面总结与考评,分析学期中班级的特色亮点,班级计划实施的成效,各领域发展程度的总结,也可说班级末期质量分析重点以分析班级总结成效为主。
二、班级质量分析之内容
班级质量分析的内容是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的,但是要有重点,那么我把班级质量分析的内容大致分为三个部分:班级情况分析、班级工作分析、班级特色分析。
1.班级情况分析。(1)阶段分析。①在班级初期质量分析阶段,这个部分可分析班级幼儿基本情况。
②在班级中期质量分析阶段,这个部分可分析班级管理诊断问题与不足之处。③在班级末期质量分析阶段,这个部分可分析班级总体发展的实际水平。(2)重点分析。进行班级情况分析是班级有效管理的前提。作为一名班主任,不管我们所负责的班级是优秀的还是落后的,不管我们所培养的班级已经发展到什么水平,我们都要科学地有效地管理班级,首先必须摸清自己班级发展的实际情况,掌握和了解班级幼儿总体水平,有了调查研究,摸清了真实的情况,才能恰当地选择正确的途径和方法。班主任只有对班级的基本情况了如指掌,才能把握好班级有效管理的关键性问题。比如班级幼儿的自然状况:如性别、年龄、家庭结构及人员状况、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身心发育状况等等;还有班集体总体发展的实际水平是如何。
2.班级工作分析。(1)阶段分析。①在班级初期质量分析阶段,这个部分可分析保教工作目标与措施。②在班级中期质量分析阶段,这个部分可分析班级管理中问题解决的方法与整改措施。③在班级末期质量分析阶段,这个部分可分析班级的成效与评估。(2)重点分析。班级工作分析主要是分析本班的教学及保育工作情况和家长工作情况,要分析这些工作情况必须要明确班级工作所要奋斗的目标。明确班级工作奋斗目标在摸清班级情况,进行班况分析以后,就要提出切合本班实际的班级工作奋斗目标。班集体目标是班级成员通过共同奋斗所要达到的结果。需要经常寻找鼓励班级前进的力量,提出远景,确立新的奋斗目标和新的任务。之所以如此,是因为班集体是为实现教育目标而组织起来的一种正式的教育集体,班集体建设的每一步,最终都是为了实现教育目标,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3.班级特色分析。(1)阶段分析。①在班级初期质量分析阶段,这个部分可分析班级的特色环境。②在班级中期质量分析阶段,这个部分可分析班级的特色活动。③在班级末期质量分析阶段,这个部分可分析班级的收获与成果。(2)重点分析。班级特色分析主要根据班级自己独有的亮点进行分析,如环境创设、区域亮点、特色活动等。分析班级特色时要图文并茂,结合实际,把自己班级与众不同的情况展现出来。
三、班级质量分析之原则
1.方向性原则。所谓方向性原则是指质量分析要坚持教育方针、教育目的、幼儿园的教育教学任务及幼儿的年龄特征为依据,紧紧围绕当地幼儿园的办学宗旨和培养目标进行,以利于正确导向。比如:小班幼儿基本是分析以保育工作为主;而中班就可以分析保教结合工作;大班可以分析幼小衔接的工作。
2.全面性原则。所谓全面性原则是指分析的内容要全面,信息反馈要多层次、多渠道,围绕总目标,有层次地、循序渐进地制定出初期、中期和末期质量分析。比如:质量分析不但要分析班级幼儿发展情况,还要分析家长与教师的引导情况等全方位进行分析。
3.针对性原则。所谓针对性原则是指质量分析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有针对性地解决符合本班管理情况中的问题。比如:结合自己本班幼儿的情况进行分析,有针对性的问题提出措施分析。
四、班级质量分析之作用
1.建立班级质量分析能促进每个幼儿全面协调发展。建立班级质量分析的宗旨是搞好班级教育、教学质量的分析与管理,促进每个幼儿全面协调发展。班级质量分析的核心和实质是建立班级教师的集体目标,落实教书育人的岗位责任。班级质量分析,是面对一个个班级幼儿的分析,它为高层次的质量分析提供了生动的材料和依据,也为实施系统的质量管理奠定了基础。班级质量分析与管理搞好了,教书育人的任务就落到了实处。
2.建立班级质量分析能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建立班级质量分析是进行教学质量分析与管理、实现教书与育人有机结合的有效途径。分析好,大有益,定期的教学质量分析,为全面的质量管理提供了依据和保证。质量分析的导向、激励和信息反馈的作用,推动了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促进了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
3.建立班级质量分析能更好地推进班级有效管理。幼儿园每学期都会进行分层次质量分析研讨,在分析中教师可以共同探讨班级管理中的困惑,挖掘更有效的班级管理方法,在分析时,将各类有效的方法进行共享、推广,并深入到各班级中,推进班级有效管理。
五、班级质量分析之体会
建立班级质量分析是为了更好地搞好教学质量,提高广大教师有效管理班级的水平。其实,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有很多,但多年的教学和班级管理使我体会到:抓好质量分析对班级有效管理是至关重要的,只要认识到位,方法得当,措施有力,效果就显著。我认为建立班级质量分析的目的就是:让教师了解自己所带班级的基本情况,找出班级管理存在问题、原因分析,找出问题的根源,制定切实可行的办法,集中精力找攻坚战,努力推进班级的有效管理。
通过建立班级质量分析,我能体会到教师潜心研究每一个孩子,从来没有放弃过一个孩子,从学习到生活,从生活到细节管理,我们老师都是层层把关,步步落实,把师爱和母爱浓浓地融合到一起。
参考文献:
[1]张宝臣.班主任工作艺术论[M].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9.
Establishing Class Quality Analysis to Promote Class Effective Management
ZHANG Guan-qi
(Wenzhou Eighth Kindergarten,Wenzhou,Zhejiang 325035,China)
Abstract Education is the most important task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 quality of the course teaching is the basis of the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his paper, we analyze the students' scores, dig out the phenomenon of the abnormal performance, and give some suggestions about the deviation of the teacher's teaching.
Key words the analysis of students' score; early warning; teaching management
课程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核心。课程教学质量是影响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考试成绩不仅是考察学生在校学习情况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衡量教师教学效果的重要依据,是评价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大数据时代,通过对各个学期学生所修课程成绩进行汇总、统计、分析,全面了解教与学的真实情况,挖掘异常的成绩分布现象,有利于对教师教学存在的偏差给予预警,对教师纠偏提出合理化建议,必然有利于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升。
1 概况
笔者分析了苏州市职业大学2014-2015-1学期学生总评成绩情况,分析的范围是全校的8个学院2个部:机电工程学院、计算机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管理学院、商学院、外国语学院、艺术学院、教育与人文学院、数理部、体育部,344个班级:所有2012、2013、2014级的班级,共583门课程,涉及专兼职教师736人。全面统计了这些班级课程的不及格率、成绩各分数段人数分布及其占班级总人数的比例。从总体情况看,苏州市职业大学绝大多数课程总评成绩符合正态分布。但也存在一些异常的分布,如有的课程成绩普遍很高,有的优秀率甚至为100%,而有的课程不及格率超过80%。
2 各院部总体情况
表1和表2的总计都一致地反映学校的教学总体情况: 全校有接近三分之二(63.98%)的课程总评成绩无不及格现象,应该说总体上是宽松的。
2.1 从学生方面看各院部总体情况
表1列出了按学生所在院部统计课程总评成绩不及格率情况汇总,从表中可以看出各院部的学生感觉对课程总评成绩的宽严程度。其中艺术学院和教育与人文学院分别有81.2%和82.8%的课程是全班100%通过,成为全校学生宽松之最;另外数理部和体育部分别有2.5%和2.6%的课程全班的不及格人数超出了40%,成为全校学生严格之首。
2.2 从教师方面看各院部总体情况
表2列出了按教师所在院部统计总评成绩不及格率情况汇总,从中可以看出各院部的教师把握对课程总评成绩的宽严程度。其中体育部和艺术学院分别有76.5%和88.0%的课程是全班100%通过,成为全校教师宽松之最;另外体育部和教育与人文学院分别有0.9%和1.2%的课程不及格人数超出了全班人数的40%,成为全校教师严格之首。
由于体育部班级有2.6%的课程全班的不及格人数超出了40%,而另一方面体育部教师任教的课程有76.5%是全班100%通过,是全校教师宽松之最。说明体育部班级学生的情况一定非常特殊,需要有特殊的对策和措施。
3 异常的成绩分布现象
在此,笔者对符合教育教学规律的正常的成绩分布的分析从略,只就从不同角度得到的异常成绩分布进行分析,暴露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以便相关部门、相关教师研究对策,及时采取必要的纠正措施。
3.1 有些课程成绩的优良率过高
表3列出了课程成绩优良率达到100%的部分记录(注:选取的依据是优秀率高),其中有3门课程的优秀率达到100%,其余11门课程的优秀率和良好率合计达到100%。建议课程归属学院组织专业人员对相关课程的教学标准、课程教案、考核内容和考核结果进行研究,找出问题,并采取必要的纠正措施。
3.2 有些课程成绩的不及格率过高
表4列出了课程不及格率大于40%的记录,建议相关学院组织专业人员对相关课程的教学标准、课程教案、考核内容和考核结果进行研究,找出问题,并采取必要的改进措施。
3.3 同类课程不同教师授课,成绩差距较大
表5列出了同类课程因任课教师不同,总评成绩差距很大。建议课程所归属学院组织专业人员对下列课程进行确认,并对它们没有组织统一备课和考核说明理由,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必要的纠正措施。
3.4 同类课程同一教师总评成绩差距较大的班级
表6 列出了同类课程同一教师总评成绩差距较大的记录,反映出学生接受能力存在较大差异。
同一课程同一教师,只因授课班级不同,总评成绩差距较大,反映出学生接收能力存在较大差距。建议组织专业人员对下列课程情况进行确认,并对它们考核不及格率相差悬殊说明理由,针对是否存在因材施教方面的问题采取必要的纠正措施。
例如:在确定了班级学生总体水平差异为主要原因时,学院部课程小组是否需要分别制定适配的课程教案,来满足因材施教的要求。
4 纠偏建议
从分析学生总评成绩暴露的异常的成绩分布现象,笔者就教师教的方面,给出以下纠偏建议:
4.1 在因材施教方面有待改进
同一门课程,相同学时数,同一老师对不同班级授课时,教学效果相差很大。说明教师很可能在因材施教方面还有很大的努力空间。如何根据教学对象调整教学要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如何使每个班级,甚至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是值得每一位教师认真思考的。
4.2 在研方面有待改进
同一课程标准,同一门课程,不同教师分别对不同班级授课时,教学效果相差很大。说明教师在授课和考核方面存在着差异。应该按照学校规定在备课和考核方面统一起来,这样就不致于出现考核成绩相差很大的情况。
4.3 在成绩控制方面有待改进
对于考核优良率或不及格率过高的现象,应该在课程的教学要求、教师的教学方法,以及考核的试题难度等方面认真研究,使得教学内容、教学要求、教学方法都要适合我们的教学对象,把考核内容与课程目标和教学要求切实地统一起来,使考核的成绩切实地反映学生对课程知识掌握的水平,这时出现正态分布的成绩就很自然了。
【关键词】班级管理;激励;艺术
伴随社会对于教育的重视程度逐渐提高,学校教育成为社会以及学生家长关注的重点环节,班级管理是学校开展教学活动的重点内容,班级管理的主要职能是通过班主任教师的工作职责得以实现,为迎合教学改革的全新教学理念以及教学要求,激励艺术的应用能够为教师开展班级管理拓展更多高效的途径,班主任教师对激励艺术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进行学习和探讨,对于其工作效率以及管理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初中教师在班级管理中的激励艺术体现作为分析样本。激励艺术体现在班级管理过程中,主要依靠激励方法的应用,教师要在激励方法的应用过程中体现出其激励艺术的艺术美感,利用有效的方法调动学生配合班级管理工作落实的积极性,实现理想的教学管理效果。初中学生处于思维意识和行为意识趋向成熟的成长阶段,虽然不具备完全的自主行为能力,但却具有较为强烈的自主表现和自我主张观念,教师在进行班级管理的过程中,要迎合教学改革的教学要求,尊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对其性格特点、行为特点以及学习特点加以关注,并进行合理的应用,通过激励管理班级,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全体学生的积极性,使班级充满勃勃生机,成为一个团结奋进、积极向上的集体,提高班级管理的效果。
一、协商式激励
初中学生都有较为强烈的自我表现欲望,很多学生都期望能够有配合教师进行班级管理工作来表现自己的机会,因而教师要在进行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多给予学生表现自我的机会,使班级形成和谐、平等、民主、自由的班级氛围和学习环境,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的过程中,要给学生创造参与班级管理、表达自我意见的机会,并对有助于班级管理效果提升的可行观点进行评价,并加以推广和落实,班级内部参与班级管理的学生越多,班级内部的自主管理氛围和意识也会越强,教师针对班级管理的思想和方法与学生进行沟通协商,使学生的自主意识得到尊重,同时感受到与教师之间平等的关系,不会给学生造成教师威严的压迫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其他教学活动的开展。
二、融通式激励
初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期望能够得到教师对自主想法的理解,同时教师也期望能够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这便需要在教师进行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引导学生逐渐增强彼此之间的信赖感,使学生能够原意敞开心扉、吐露心声,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中,学生不愿意与教师进行深入的交流,源于教师往往会对学生的不正确思维观念和想法进行干预、批评,而融通式激励方法能够使师生之间建立朋友间的密切关注,教师不要对学生进行一味的批评,而是要对其自主的思维方式进行引导,激励其能够进行自主学习、自主完善,在倾听和学习中掌握面对学习以及生活的正确意识观念,促进学生利用自我管理来提升班级管理水平。
三、授权式激励
班主任教师进行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善于进行管理授权,也是一种激励艺术的应用,教师不仅要重视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利用自身责任意识的强化进行班级管理工作,同时还要重视对学生行为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能够为班级管理贡献力量,授权给学生让学生进行班级的管理,让学生能够感受到班级管理的工作难度以及工作重点,加深对教师管理工作的理解,学生在进行班级管理过程中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处事能力。在学生进行班级管理的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存在的不足之处及时进行指正,使学生能够及时的调整处理方式以及管理态度,促进其管理效果的提升,即是对学生管理能力的激励,同时也是对其自身综合能力的培养。
四、榜样激励
良好的学习榜样树立能够使学生的精神受到鼓舞、思维和行为明确导向,教师要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善于树立榜样,引导学生进行榜样学习,使学生能够在榜样形成的激励之下,积极进行自主完善。比如: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班级的实际情况,树立“学习榜样”、“助人为乐榜样”、“遵守校纪榜样”等多种形式的榜样评选活动,并引导其他学生开展周期性的学习活动,在学习周期结束之后,对学习活动进行总结,并对学习榜样进行重新的评选,再开展继续学习,形成榜样激励作用的常态化应用,使学生能够不断受到激励和带动,促进其优秀思维行为意识的形成。
五、目标激励
班主任教师进行班级管理的本质目的,是维持班级稳定的教学秩序,使学生能够在良好的班风和校风的熏陶之下,逐渐实现自身综合学习能力以及素质教养水平的提高。与其教师进行苦口婆心的管教,不如引导学生树立明确的个人成长目标,使学生能够在自主意识的引导之下,不断进步和自我完善,实现初中教学的教学目标要求,同时实现班级管理的根本目的。比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表现情况,引导学生树立符合自身实际的阶段性提升目标,并引导学生能够擅于进行自我分析,找到自身存在问题,并进行针对性的符合自身情况的自我完善,使学生能够在明确的目标引导之下,为之进行努力,教师要对学生的点滴进步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调动学生为目标实现而努力的积极性,并帮助学生坚持良好的学习和行为习惯,以保证能够完成预期的提升目标,进而在教师循序渐进的引导,以及逐渐提高的目标引导之下,使学生能够不断的实现阶段性的提高,进而促进其形成综合素质以及学习能力的提高。
六、结论
班主任教师作为班级管理的主要引导者以及管理方法的实施者,将激励艺术应用到其管理理念中,能够迎合现代教育以及学生自身的需求,构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通过有效的激励方法,营造良好的班级管理氛围,培养学生进行自主管理和自我完善的积极性,使学生能够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以及协调配合作用,进而促进教师班级管理工作效率的提升。
作者:黄丽云 单位:揭阳教师进修学校
参考文献:
[1]钱洁娟.批评也“艺术”——浅谈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批评策略[J].作文成功之路(上旬),2015,(1):28-28.
【关键词】幼教教师 职业压力 调查研究
【中图分类号】G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3-0198-02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幼教事业的大力扶持,幼教教师的职业压力也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1]为研究幼教教师职业压力现状,本文以鄂尔多斯市14所不同级别的幼儿园为个案展开研究,参与此次问卷调查的幼教教师共158人,其中女教师158人,占总调查人数的100%;男教师0人,占总调查人数的0%。其中,20至25岁年龄段的教师有50人,占调查总数的31.6%, 年龄在25至30岁的教师有81位,占调查总人数的51.3%;年龄在30岁以上的教师有27人,占调查总人数的17.1%;行政人员有47人,占调查总数的29.7%,教学人员有111人,占调查总数的70.3%;在班级里担任班主任的有49人,占调查总数的31.0%,教师有76人,占调查总数的48.1%,担任保育员的有33人,占调查总数的20.9%。
一、鄂尔多斯市幼教教师职业压力现状调查
1.总体状况
调查数据显示,鄂尔多斯市幼教教师职业压力总体压力的平均数和标准差分别为4.087和0.320,由于本研究采用的是5级评分,理论中值为3,由此可见鄂尔多斯市幼教教师总的职业压力比较大,来自工资福利待遇与社会地位、工作负荷、个人能力与自我期望、幼儿因素方面的职业压力大,来自家庭支持与影响、幼儿园工作氛围与人际关系、家长因素方面的职业压力相对较小。
2.不同年龄的幼教教师职业压力情况
方差分析与事后检验结果显示:在工资福利待遇与社会地位上,差异极其显著(F=4.83,P20-25>31岁以上。在幼儿园工作氛围与人际关系维度,20―25岁年龄段教师职业压力显著高于31岁以上年龄段教师(P
3.不同班级的幼教教师职业压力情况
方差分析与事后检验结果显示:不同班级的市办幼教教师只在幼儿因素(F=3.18,p0.05),经事后检验,所教班级人数越多教师在幼儿因素维度的职业压力越大,所教班级人数在41-50人的教师压力显著大于所教班级人数在30人以下的教师,所教班级人数在31-40人的教师压力显著大于所教班级人数在30人以下的教师。
4.不同职务的幼教教师职业压力情况
方差分析与事后检验结果显示:不同职务的教师来自于工资福利待遇与社会地位的压力差异极其显著(F=4.86,P
5.不同学历的幼教教师职业压力情况
方差分析与事后检验结果显示:不同学历的教师来自于工资福利待遇与社会地位的压力差异极其显著;中专学历教师的压力显著高于本科(F=4.91,P
二、鄂尔多斯市幼教教师职业压力现状
根据调查数据,笔者得出如下结论:
1.鄂尔多斯市幼教教师承受着严重的职业压力。幼教教师职业压力总体压力的平均数和标准差分别为4.1083和0.31477,意味着市幼教教师承受着严重的职业压力。在具体的职业压力的七个维度中,幼教教师来自工资福利待遇与社会地位、个人能力与自我期望、幼儿因素、家长因素、工作负荷、家庭支持与影响方面的职业压力大,来自幼儿园工作氛围与人际关系的职业压力相对较小。
2.幼教教师缺乏有效地缓解职业压力的措施。根据统计,只有约一半教师表示可以应付职业压力,另外一半教师则没有很好的应对措施。这会危及鄂尔多斯市幼教教师的心理健康,也会对幼儿教育产生不利影响。
3.自身条件不同的鄂尔多斯市幼教教师承受的职业压力的程度不同。
(1)年龄差异: 在工资福利与社会地位维度, 20至25年龄段教师职业压力显著高于31岁以上年龄段,26-30年龄段教师职业压力显著高于20-25年龄段,26-30年龄段与31岁以上年龄段差异不显著,即26-30>20-25>31岁以上。在幼儿园工作氛围与人际关系维度,20-25岁年龄段教师职业压力显著高于31岁以上年龄段教师。
(2)班级差异:所教班级人数越多教师在幼儿因素维度的职业压力越大,所教班级人数在41-50人的教师压力显著大于所教班级人数在30人以下的教师,所教班级人数在31-40人的教师压力显著大于所教班级人数在30人以下的教师。
(3)职务差异: 在工资福利与社会地位维度,保育员的压力显著高于教师的压力,教师与班主任的压力不显著;保育员的压力显著高于班主任的压力,保育员的压力显著高于教师的压力,班主任和教师的压力不显著,可见由于工资和劳动强度等的不同造成幼儿园中保育员的压力明显大于其他教师。
(4)学历差异:不同学历的教师来自于工资福利待遇与社会地位的压力差异极其显著,中专学历教师的压力显著高于本科;在个人能力与自我期望,本科教师的压力显著高于大专,大专和中专学历教师的压力不显著。
记录了学生成长的足迹
作为教师,可以利用班级博客搜集整理与学生相关的大量信息,在“班级日记”、“班级新闻”中展示。除了日常表现外,还可以有好人好事、作业完成情况、考试情况分析以及迟到早退等情况。教师、家长都可以通过博客定期了解学生各阶段的学习情况,教师能够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作出及时、详细和更加全面的评价,或进行方向性的引导,帮助学生改进学习的方法和态度。家长通过博客能及时了解孩子的心理动态,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同样,各任课教师也可以通过班级博客了解班级的整体表现、班级活动等。
在学校的各班级博客中,有图文并茂的科技小报,有充满童趣的精彩文章,有天真可爱的童年相册,有秋游时快乐嬉戏的照片,有公开课活动掠影……这里有孩子们成长的喜怒哀乐,这里记录了班级中一件件平凡的事。相信等学生们长大后再回首时,这些都会成为他们美好的记忆。
架起了家校沟通的桥梁
班级博客为教师、学生、家长提供了广阔的互动交流平台。现实中,有很多学生不愿面对面地对老师、长辈诉说自己的心里话。但在班级博客中,孩子们少了面对面的那份尴尬和顾忌,可以畅所欲言。教师可以在这里和学生进行心与心的交流,进行情感的“零距离接触”。如果学生不愿将自己的留言公开,还可以设置匿名的交流方式。
此外,教师还能与家长在班级博客中及时进行沟通、交换意见,使家长能实时了解自己孩子在学校的情况。同时,教师还可在班级博客中介绍各种教育理念,使家长能从中学习与孩子交流、教育孩子的知识、经验。也因此,班级博客促进了家庭教育的开展,开通了家校联系的“直通车”。
提高了班级管理的效率
班级博客还可以成为数字化班级日志,实现对班级的数字化管理。利用班级博客实施班级管理,可以实现学生、家长和教师主体作用的三位一体化。在博客中通过“主题活动”、“班级荣誉”、“班级记事”、“班级相册”等栏目,以鼓励学生和尊重学生自尊心为原则,将学生的各项常规表现和学习情况有选择地公布,将班级的一些杂务细化为若干个小项目,对学生进行监督和表彰。让学生依据这些评价改进不足,争取天天有进步,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
同时,我鼓励孩子们就班级里发生的事在班级博客中畅所欲言,可以是提意见、也可以是提建议。这样,班级的事成了孩子们自己的事,他们有了参与的积极性,教师在进行班级管理时也能更有效率。
搭建了资源共享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