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04 09:27:33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高血压预防方法,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
作者单位:21000373852部队
高血压是我国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是居民健康的无形杀手,极大的影响了中老年的健康。随着人民生活方式的改变,高血压不仅患病率越来越高,而且趋向年轻化。同时,除高血压疾病本身对人健康的危害之外,高血压并发症引起身体健康的损坏更是严重的,根据国内外的研究表明,高血压的并发症主要有冠心病、视网膜相关疾病、脑卒中和肾病等[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9年度某医院健康体检的人群中选取有高血压的128人进行研究。收集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等基本的人口学资料和高血压相关疾病。
1.2 诊断标准
高血压诊断依据是 2005年11月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收缩压≥140 mm Hg,舒张压≥90 mm Hg;冠心病诊断依据是以往体检有过心肌梗死史,或有典型的心绞痛伴心电图缺血人员;脑卒中的诊断依据是参照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诊断标准,全部病例均经 CT或 MRI证实;高血压视网膜病变的诊断依据是眼底改变Ⅲ期以上者;肾病诊断依据是血肌酐≥132 μmol/L,血尿素氮≥7.1 mmol/L,尿蛋白定量> 300 mg/24 h。
1.3 统计学方法
收集的资料建立数据库,录入计算机,采用SPSS 17.0软件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分析
本次调查共调查128名高血压疾病患者的资料,得到有效资料122份,有效率为95.31%。调查人群中男50人,占40.92%,女72人,占59.02%。
2.2 高血压并发症的分布情况
在不同的年龄阶段,高血压并发症的发病率不同。在高血压合并冠心病(χ2=12.42,P0.05)上不存在统计学差异;从发病情况分析,高血压并发症的前两位为冠心病和视网膜疾病,其次为脑卒中和肾病。
3 讨论
高血压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等基本的特征,而且持续的时间越久,可能受到影响的组织器官越多,因此要对高血压及其并发症加强预防和治疗,达到最终控制高血压带来的危害的目的。
3.1 高血压并发症的预防
推行三级预防的策略,加强护理工作。对存在高危险性的人群要加强干预,排除其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改变其可能存在不良的行为和生活习惯。参加适当的体育锻炼,比如太极、散步、体操等;保持足够的睡眠时间,使人的大脑皮层得到有效的休息;控制性格,不能过于急躁,否则会导致血压升高;戒烟限酒,控制饮食,减少过多的脂肪的摄入,保持合理的体质量[2,3]。只有在控制好高血压的基础上才能更好的控制与其相关的并发症。针对其不同的并发症采取不同的预防和护理措施。 高血压脑出血具有发病急、病情危重的特点。 瞳孔的改变是颅内血肿清除术后重要的神经系统特征,一般可以通过观察瞳孔大小、形状看是否对称及光反应情况来判断病情,这对及时发现颅内压增高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在术后24 h 内要密切观察病情。同时,坚持对血压的监测,避免血压降得过低,从而加重脑水肿而使颅内压更趋增高。
3.2 高血压并发症的治疗
从研究资料可以看出,高血压并发症主要有四大类,即有冠心病、视网膜相关疾病、脑卒中和肾病。针对不用的疾病需要采用不同治疗措施。
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是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对于它的处理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要鉴别患者类型和症状,若为稳定性的冠心病需要及时给予门诊给氧、口服硝酸脂类药物来改变冠状动脉。为了更好的预防血栓的形成,需要服用阿司匹林等。若为不稳定通过以上措施处理后不能缓解,按心梗处理后转送患者到医院和专科医院进一步处理[4]。
高血压合并视网膜病变与糖尿病的发生有很大的关系[5],要加强血糖控制,同时进行止血剂、血管扩张剂的服用。
高血压合并脑卒中的治疗是高血压并发症治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6]。可以用口服阿司匹林,防止脑卒中的发生。对于已经发生过脑卒中的患者,为了防止脑血管疾病的再次发生,需要保存血压的稳定和平衡,防止过大的变化,可以口服阿司匹林或者丹参片等。
高血压合并肾病的患者治疗也是值得关注的,患者在早期可以用较大剂量噻嗪类利尿剂,晚期用袢利尿剂。也可用钙拮抗剂、α1阻滞剂、β阻滞剂不禁忌,避免保钾利尿剂和ACEI。如果在临床上,有些患者服用血管紧张素转移酶抑制剂后,达不到理想的降压效果,可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加用其他降压药物。如与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钙通道阻滞剂和利尿剂等。
总之,要加强对高血压并发症的预防和控制,采取不同的措施降低其带来的危害,才能促进家庭的和谐,促进全民的健康。
参 考 文 献
[1] 徐月丽.中青年和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分析.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8, 8 (36) :8859-8860.
[2] 周红梅.门诊高血压病患者药物治疗的健康指导.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8,8(26) :6373.
[3] 邱丽芹.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治疗的影响.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8, 8(5) :1214.
[4] 那开宪.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病用药.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05,33(7) :121.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465例妊娠期高血压病患者均入院治疗,其中初产妇213例,经产妇253例,合并妊娠期糖尿病者42例,双胎妊娠8例,肥胖279例。根据第七版《妇产科学》[1]对其轻重程度进行分类:妊娠期高血压74例,子痫前期轻度178例,子痫前期重度208例,子痫5例。
1.2治疗方法将465例妊娠期高血压病患者根据季节和月份统计发病人数,观察四季气候与妊娠期高血压病的发病关系。
2结果
春季发病130例(28.0%),夏季发病57例(12.3%),秋季发病110例(23.7%),冬季发病168例(36.1%)。显而易见,冬季发病率最高,且病情较其他季节偏重。根据妊娠期高血压病发病的季节气候特点,采用中医预防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见表1。3预防措施冬季是妊娠期高血压病的多发季节,中医认为与以下有关:一是寒邪侵入血分,血寒而凝,形成血瘀,脉道受阻而血压升高;二是寒主收引,受寒以后,血脉拘挛,脉道阻力增大,而出现血压升高。三是某些孕妇体衰,阳气虚损,鼓动无力,因而致瘀,导致血压升高。针对寒邪致病特点,中医预防妊娠期高血压病包括以下几点:①指导孕妇顺应自然,防止外邪侵害,降低妊娠期高血压病的发生。《黄帝内经》也以“人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认识指导预防疾病,认为人体应该顺应自然、趋利避害[2]。据此,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建议怀孕前妇女应坚持体育锻炼,提高身体抗寒能力。指导孕妇在天气骤寒时应尽量减少户外活动,注意保暖。②饮食调养:忌食肥甘厚味,避免高盐、高脂及高糖饮食,以免伤人正气。明代养生专书《寿世保元》曰:“善养生者养内,不善养生者养外……养外者咨口腹之欲……内浊脏腑,精神虚矣,安能保全太和。”③注意调摄精神,避免和消除紧张、恐惧、愤怒等不良情绪。通过调摄精神提高正气,避免使寒邪乘虚伤人[3]。即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④建立孕产妇系统保健手册,加强对孕产妇系统管理,尽早筛查出具有高危因素的孕妇,及早给予防治。也体现中医“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的思想。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对2009年11月至2010年11月在我院产科住院分娩的548例孕妇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入选病例年龄20~40岁,无高血压、糖尿病、肾病等家族史,孕早期血常规检查无贫血。将孕中期开始补钙、补铁的300例孕妇作为A组,孕中期开始补钙而未补铁的118例孕妇作为B组,孕期末服用钙剂及铁剂130例孕妇作为C组,所有孕妇孕期正常饮食,无偏食现象。三组年龄、孕周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将孕中期开始口服美国惠氏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钙尔奇D3(碳酸钙D3)片1片/天(相当于钙600mg/天)、多糖铁复合物(力蜚能)(德国许瓦兹制药有限公司生产,150mg/粒)150mg/天,连续口服至分娩的病例作为A组,孕中期开始口服美国惠氏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钙尔奇D3(碳酸钙D3)片1片/天(相当于钙600mg/天),连续口服至分娩,而未补铁的病例作为B组。整个孕期未补钙补铁的病例作为C组。
1.3 分析三组病例分娩前妊娠高血压疾病及贫血发生情况:妊娠高血压疾病的诊断标准、分类以及贫血诊断标准按《妇产科学》第7版教材的标准。
1.4 统计学方法: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结果
A组有1例于妊娠晚期发生轻度子痫前期,妊娠高血压发生率为0.33%,无一例发生妊娠期贫血及妊娠期水肿。B组有4例于妊娠晚期发生轻度子痫前期,妊娠高血压发生率为3.39%,有27例有不同程度的贫血,贫血发生率为22.9%,20例(16.9%)发生妊娠期水肿。C组有12例发生子痫前期,3例为重度子痫前期;其中2例发生在妊娠28周前,且合并中度贫血,1例发生于30周后,6例为轻度子痫前期,发生于妊娠晚期,妊娠高血压发生率为9.23%,32例有不同程度贫血,贫血发生率为24.6%,28例(21.5%)发生妊娠期水肿。B组妊娠高血压疾病发生率明显高于A组,但明显低于C组,三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3.讨论
国内研究显示妊高症患者的血清钙明显低于正常妊娠孕妇[2]。孕期补钙可降低妊娠高血压的发生率[3]。钙在人体元素中排列第5位,是生理反应中最后通路部分,对维持神经肌肉的兴奋性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低钙使细胞膜钙离子的通透性增加,钙离子跨膜内流,甲状旁腺分泌增加,激活腺甘酸环化酶,使细胞内环磷酸腺苷增加,致线粒体释放钙离子到胞浆内。平滑肌细胞胞浆钙离子增加,启动肌球蛋白与肌动蛋白而发生血管收缩,引起血压增高,因此缺钙是妊高症的一个重要原因。本研究结果也表明,孕期补钙的孕妇妊娠高血压疾病发生率低于未补钙孕妇。因此,孕期补钙对预防妊娠高血压疾病的发生有一定的作用。
国内有研究还表明[4-6],孕晚期贫血组孕妇的妊娠高血压疾病发病率高于非贫血组。说明妊娠期贫血与妊娠高血压有关,其原因可能与子宫胎盘缺血、缺氧有关。妊娠期贫血绝大多数属于缺铁性贫血,孕期补铁可以治疗妊娠期缺铁性贫血[7]。本研究结果显示:虽然妊中期开始补钙的孕妇妊娠高血压疾病发生率明显低于孕期未补钙的孕妇,但是仍明显高于妊中期开始同时补钙补铁的孕妇。说明孕中期开始同时补钙补铁较单一补钙更能预防妊娠高血压疾病的发生。本研究还显示:妊娠期未补铁的孕妇,妊娠晚期贫血及妊娠水肿的发生率明显增加,而妊娠期补铁的孕妇无一例发生妊娠晚期贫血及妊娠水肿。妊娠水肿的发生可能与妊娠高血压疾病及妊娠期缺铁性贫血引起的低蛋白血症有关。妊娠期补铁能预防贫血的发生。
总之,妊高症发生的病因、机理目前尚不十分确定,发病诱因多种多样,与孕妇营养关系十分密切,妊娠期缺钙以及贫血患者,妊高症发生明显增高,需引起广大医务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必须从妊娠早中期预防入手,经过合理膳食及适当补充钙剂、铁剂等以达到预防妊高症的发生的目的,降低对母儿的危害。
参考文献
[1] 全国孕产妇死亡监测协作组.全国孕产妇死亡监测结果分析[J].中华妇产科杂志,1999,34(11):645-648.
[2] 高峻,董青,鱼溪.妊高症患者血清钙、镁、铜、锌和铁含量的测定.西安医科大学学报,1996,17(1):121-122.
[3] 刘晓梅,妊娠期补钙预防妊娠高血压综合症160例临床观察.中国实用医药,2009年,l5(4):125-126.
[4] 李诗兰,武淑英,王凯燕,等.妊娠期贫血原因分析及贫血时对母婴的影响[J].临床血液学杂志,1994,7(2):54-56.
[5] 姚立岩,柏学民,张毓洪,等.妊高症危险因素调查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04,19(10):ll6-l17.
关键词:糖尿病;高血压;护理
当前人们最为关注和害怕的疾病就是"三高"问题,即高血压、高血脂和高血糖,现在我国的糖尿病发病率达到了接近10%。高血压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同时是糖尿病患者主要死亡原因之一,经调查糖尿病患者合并高血压大约是非糖尿病产生高血压的1.5~2倍,糖尿病高血压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危险性较糖尿病非高血压患者总体增加4倍[1]。因此,如何更好地控制糖尿病高血压患者的血糖及血压水平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为了加强对糖尿病高血压患者的护理及疾病预防,我们医院从2009年9月开始对入院的糖尿病合并有高血压患者进行了强化干预性护理研究,截止2012年9月共有85例患者纳入干预研究组,75例患者纳入常规护理组,通过临床观察比较,现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
1.1 临床资料:患者160例均符合糖尿病(按1997年ADA标准)和高血压(1999年WHO-ISH第1、2级诊断标准诊断标准)诊断标准;其中研究组85例,其中男性45例,女性40例,年龄平均年龄49.8岁,对照组75例,其中男性40例,女性35例,平均年龄51.2岁,两组患者基本资料经过统计学分析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 方法 仅实施一般护理方式,包括:入院常规宣教、发放相关资料及常规护理病房巡视。
1.2.1研究组 根据文献资料制定相关干预及护理措施[2,3],包括①依从性监督:要求患者严格按照医嘱进行服药,同时监督患者生活方式调节,做好记录,指导患者正确用药,避免患者因擅自停药或者加大剂量,而产生不良反应。教会患者出现哪些症状时需减量、停药或更换其他药物。反复告知患者在治疗中不宜随便停药,避免产生酮症酸中毒和抗药性。应用胍已啶和扩血管药物时,需注意产生性低血压,患者应在睡前服药;②非药物治疗干预及护理:包括教育患者正常处理应激反应及心理护理(临床的应激状态会引发血糖及血压的急剧波动,因此在平时宣教过程中通过语言、情感上多和患者进行沟通,耐心地进行疏导工作。尽量避免患者愤怒、恐惧、紧张等可能出现的应激性情绪波动,适当时候予以音乐放松及心理干预)、给患者制定个性化的运动方案(依据患者年龄、气候等因素逐渐提高每天的运动量,不一定必须参加剧烈运动,适当的中等运动已经足够。应以有氧运动为主,通常进行散步、慢跑,爬山、游泳或太极拳等方式,坚持20~30min/d。运动应安排餐后1h,不要在餐前进行运动,以防止运动过程中产生低血糖反应)、规范的饮食宣教(例如:改变生方式与纠正饮食习惯、平衡膳食;降低糖类的摄人,减少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来减轻胰岛细胞负担,达到降低血糖的目的。用低盐(建议每日钠盐摄入量应低于5g),清淡,易消化,低胆固醇与低动物脂肪食物为主、适当减肥、戒烟戒酒及其它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
1.4 统计指标 对上述两组患者的知识接受情况、满意度调查、血糖及血压水平、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记录比较,用SPSS16.0进行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研究组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分别为(6.38±1.4)mmol/L、(7.83±2.3)mmol/L显著低于对照组的(7.15±1.8)mmol/L、(10.23±2.1)mmol/L。对照组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140/90mmHg)以下的人数为45例(占对照组60%),血压达标率显著低于研究组的84.7%。此外,研究组医嘱依从性及并发症发生率方面也明显优于对照组(见表1,表2),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
3 讨论
高血压和高血糖、脂代谢紊乱、吸烟等均是心血管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在糖尿病患者群中,高血压的存在加重了心血管病变的危险性,被称为双重危险因素(doublerisks)。糖尿病高血压研究(HDS)发现,在45岁左右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40%伴有高血压,而在75岁左右的患者中高血压患病率更上升至60%,英国前瞻性糖尿病研究(UKPDS)发现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38%合并高血压[4~6]。通过本研究再次证实,加大对糖尿病并发高血压患者的干预性护理及进行相关知识的宣传与讲解,可以让患者认识到病情的控制及合理饮食的重要性等,能够有效控制血糖及血压水平,并且可以降低其他并发症的产生。
在研究中我们进一步认识到,糖尿病与高血压的教育与管理必须是终身的。总之,糖尿病是一种涉及到各方面,影响到各系统的疾病,我们护理工作者应当积极学习糖尿病、心血管、心理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相关知识,不断扩展知识空间,才能够适应患者的需求,并能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参考文献:
[1]张荣健. 糖尿病高血压研究近况[J].中国疗养医学,2001, 10(3): 32-33.
[2]张启薪. 糖尿病健康教育研究进展(综述)[J].继续医学教育,2012,26(3):59.
[3]张玉梅. 糖尿病高血压的预防及护理[J].现代医学,2011,(4):1544.
[4]Jousilahti P,Vartiainen E,Tuomilehto J,et al.Sex,age,car-diovascular risk factors,and coronary heart disease:a prospective follow-up study of14768middle-aged men and women in Finland[J].Circulation,1999,99(9):1165-1172.
【关键词】高血压;中医;降压;患者
近年来,我国高血压的发病率一定居高不下,很多人都饱受高血压的困扰。高血压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是头痛、眩晕等。通过实践发现,针对很多高血压症状,使用中医的手段和方法都能收到较好的效果,但是在降压方面的效果还有待提高。对于中医来讲,提高治疗高血压的疗效,也一直是其追求和目标。现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中医临床经验进行总结,将中医治疗高血压的方法与思路分享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在本次调查中,共收集了500例高血压患者的资料,以这500位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276人,女性224人。年龄最小的患者28岁,最年长的患者86岁。这些患者身上都出现了高血压患者常会有症状:头痛头晕,心情烦躁,容易发怒,脾气急躁,苔黄舌红等。一些患病时间比较长的患者,他们的病情一般较为严重,肝肾受损比较严重,临床上的主要表现有头痛、眩晕、心悸、腰酸乏力等。
1.2 方法
患者在入院时,用统一的诊断标准对其病情进行诊断。关于患者接受治疗过程中的相关资料,都是采用统一的处理方法,使用多层次调研法对这500例高血压患者的病情进行了跟踪调查和严密观察。
2 结果
对于高血压患者而言,主要的症状有肝风上扰、肝肾阴虚、阴虚阳亢、肝阳上亢等。在使用中医的方法为高血压患者时治疗时,要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灵活的、综合的进行把握。一般使用较多的方法是清热泻火和平肝熄风等。为患者开具的药方中包含的药品有:钩藤、地骨皮、天麻、黄连、虎杖、石决明等。在治疗高血压时,使用这些药品能够起到熄风清热、补益肝肾、活血化痰的效果。
3 讨论
从中医的角度来讲,认为高血压的病理因素主要是火、风、瘀、痰、虚五个方面。在中医上,高血压被归为头痛眩晕类。从笔者这么多年临床的经验来看,当高血压患者的年龄较小或者还处于高血压早期时,病理因素主要是风、火等。
关于中医治疗高血压的方法和思路,既要理论依据,又要有临床经验的总结。从临床实验数据来看,中医对治疗高血压还是能起到一定作用的,并且目前中药治疗高血压的方法和体系正在完善。从医学研究的角度来看,治疗高血压实质上就是降低血压。当使用中医的方法能够将患者的血压降低到标准的范围内时,这种治疗就成功了。实践表明,在中医治疗高血压病的过程中,患者往往需要联合使用两种甚至是两种以上的降压药。要提高中医治疗高血压的疗效,提高中药降压效果是关键。通过“降血压和降血脂预防心肌梗塞临床试验”的结果来看,要有效的控制高血压,有效控制高血压患者的病情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
目前,中医治疗高血压,往往会采取联合用药的方式,然后根据每个患者的实际情况,提出合理的治疗方案。中医治疗高血压虽然能取得不错的效果,但是高血压的中医临床治疗仍然处在探索阶段,需要进一步完善。在《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中,根据高血压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以及危险情况看,对高血压进行了分层。处于不同层次的高血压患者,一般会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在中医治疗中,可以借鉴该指南的分类,来为患者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于是,在中医治疗高血压中,形成了这样的治疗策略:对于低危和中危病人,采用中药为主的治疗方法;对于高危和极高危病人,则采用中药和西药联合起来使用的治疗方法。具体使用哪些中药和西药,要视病人的具体情况而定,因为无论中药还是西药,都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和特点。只有选择合适的药物,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法,才能发挥药品防治高血压的作用,帮助病人将血压降下去。
在为高血压患者选择中药时,首先要了解清楚患者的发病机制,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来选择合适的药品。近几年,专家和学者对中医治疗高血压的研究日益深入,也取得了很多成果和突出紧张。其中最重要的研究成果是:心血管中药药理研究。治疗高血压的开端,应该是了解高血压患者的发病点,对患者的整体情况进行细致的了解,然后结合辩证论治,从而找到可以将二者结合起来的点。使得选择的中药既能起到降压的作用,又能符合辩证的需要。
高血压病在中老年患者身上比较常见,他们发病的类型主要是收缩压增高。主要的临床症状有:当情绪受到影响或出现波动时,失眠烦闷时,气候突然变化时,都会导致他们发病,收缩压会突然升高。根据临床治疗资料的统计,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来讲,他们的发病机制主要有两个特点:第一,是肾功能减退;第二,是动脉硬化改变。在为老年患者治疗高血压时,应该以利尿为主。
而近年来,随着高血压发病率的提高,高血压在青年身上也并不少见。当青年人患上高血压之后,他们的主要临床症状是高动力循环状态。当病情发作的时候,表现为交感神经活性增高。根据青年患者的发病机制,一般会采取具有清肝泻火作用的中药对其进行治疗。
总而言之,在使用中医治疗高血压病时,应该在辩证的基础上,科学合理的选择中药对患者进行治疗,从而让患者的血压降下来。根据患者发病点及年龄的不同,应该使用不同的中药来治疗。
参考文献
[1] 尹国有.中医治疗调养高血压[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12.
【关键词】社区;高血压:健康教育:方法
1 引言
高血压史一种常见的慢性病,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高血压的发病率也逐渐提高,患病人群在逐渐增多。据调查,我国18岁以上居民的患病率为18.8%,全国已有近1.6亿人患有高血压。高血压及其并发症极大地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对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寿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预报和治疗高血压已刻不容缓。在众多方法中,健康教育是治疗高血压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健康教育能帮助患者掌握高血压相关的卫生保健知识,同时也能培养患者健康观念的形成,最终达到减轻或消除高血压,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目的。
2 健康教育计划的制定
因每个人的身体素质、家庭背景和所受教育程度的不同,社区内每位高血压患者的病情、对治疗的态度等方面也并不相同。健康教育者就需要首先掌握社区每个高血压患者的具体情况,建立病患的个人健康档案,然后针对所掌握的情况针对每个患者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健康教育计划,这样才能使健康教育有一定的针对性,也能保证健康教育的长期进行。
3 健康教育的目标
健康教育的根本目标是通过增加患者对高血压的相关知识的了解和掌握,树立和加强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形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以减少或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同时帮助患者树立治愈疾病的信心,最终提高高血压治疗的效果。
4 健康教育的内容
(1)高血压基础知识。高血压相关的知识是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只有了解了“什么是高血压,其诊断标准是什么”,患者才能清楚自己的身体状态如何;而对“血压高对身体健康的影响,定期测量血压的意义,哪些行为对高血压患者来说是危险行为”的介绍,则有利于患者自身生活习惯的好坏,从而逐渐注意培养有益健康的生活方式;
(2)饮食指导。食指导是指为高血压患者选择适合的膳食结构。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健康的膳食结构应该是“三低,两高”,“三低”是盐含量低、脂肪低和胆固醇低,而“两高”是指纤维素高和维生素高。其中,低盐是对高血压患者的最重要要求,许多专家也对此进行过强调。因此,在高血压的治疗过程中应尽早重视限盐。健康教育者可在社区发放限盐勺,提醒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注意控制盐的食用量。另外,还应提醒患者避免食用高胆固醇的食物,不吸烟、不饮酒,多喝绿茶。
(3)运动指导。运动既能提高患者的抵抗能力,又能使患者心情愉快,是高血压治疗的有效方式。但在选择运动项目时应根据个人身体和年龄情况选择相对适合的运行项目。健康教育者应在运动项目的选择上给予一定的指导,将运动强度的标准告诉患者,并提醒患者重视运动前的热身活动,不要选择剧烈的运动,在运动过程中出现不适时,应立即停止锻炼。
(4)心理指导。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是治愈疾病的良药。在高血压的治疗过程中,健康情绪的作用更不可轻视。因高血压史一种典型的慢性病,且并发症多,不易治愈,需要患者长期面对,这样就极易使患者产生悲观、消极的心态。因此,健康教育者应该重视对高血压患者的心理治疗,指导患者正确对待病情,乐观看待治疗过程,以积极的态度进行治疗,可多在社区组织娱乐活动,鼓励患者参加,从而培养乐观开朗的心态。
(5)药物指导。在日常生活中,患者由于对高血压病的危害了解不够,常常会因为自身感觉无症状或症状有好转而不坚持用药,也有患者因经济原因或药物反应等情况而不按规律服药。这些情况的发生使得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率降低,不利于高血压的治疗。健康教育者应针对这些情况,向患者讲解高血压疾病的危害、坚持治疗的作用以及按时用药的重要性,指导患者按医嘱用药,以避免病情的加重。
(6)并发症的相关知识。高血压病有着较多的并发症,对并发症知识的介绍,可帮助患者及家属在并发症发生时能采取一定正确措施,争取时间和医护人员联系,最大程度地降低并发症的不利影响。
5 健康教育的形式
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有着重要作用,而如何进行有效的健康教育则是健康教育者应该思考的问题,笔者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提出以下方法以供参考。
(1)设立健康咨询站。健康资讯站的设立,能提供给患者与健康教育者接触的机会,便于双方的交流,使患者在一种比较轻松的氛围中学习到高血压病的相关知识。也使患者比较乐于主动配合治疗。
(2)发放宣传资料。在社区中设置健康教育宣传栏,放置宣传手册,以方便社区人员的阅读。宣传手册的编制中,应包括高血压病的定义、发病原因、常见症状等方面的内容。
(3)社区授课。为进一步解释患者对高血压病存在的疑惑,健康教育者可在社区内组织授课,以讲授高血压病的知识。可在社区在贴出开课公告,邀请患者及家属去听课。在授课内容和形式上,健康教育者应做好充分的准备,要做到使患者得到生动、直观的认识。也可以邀请治疗效果好的患者来讲课,以熟悉的人为榜样,能更好地树立患者的信心。
(4)其他形式。除了上述健康教育的方法外,健康教育者还可以采用家访的形式,对患者进行指导。另外,也可以通过电视、广播等方式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
6 结语
尽管现在还没有根治高血压病的方法,但我们可以通过适当的方法对其进行预防和控制。健康教育的进行,能有效地帮助患者认识到高血压带来的危害,也能指导患者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对高血压的治疗有着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杨月欣.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慢性病现况[J].营养健康新观察,2005,26:60.
[2]赵胜光.现代高血压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9:324-551.
[3]李建新.社区开展高血压病患者行为干预的效果[J].中国健康教育,2002,18(8):521-522.
众所周知,人口死亡,尤其中老年人死于高血压、心血管病、脑血管意外.脑卒中的比率较高,而降低这一死亡率的关键在于早期发现,给予系统、及时的高血压病治疗,这对于预防或延缓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至关重要。
1 研究对象
本院近7年收治的80例1~2级高血压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年龄50~65岁,其中男51例,女29例;配合治疗的63例,不配合治疗的17例(指不改变生活方式,不按时服药,不按时测血压、体质量)。
2 结果
配合治疗的63例中,有3例出现并发症,发病率为4.76%;不配合治疗的17例中,有7人出现并发症,发病率为41.2%。
2.1 分析及体会
2.1.1 提高认识 在10例出现并发症的患者中,对高血压认识不足的就有5例控制血压单靠药物的治疗,对该病的认识未能提高到一定的程度。近代身心医学的研究已证明了心理因素在多种疾病的病因病程和治疗中的作用,医学模式已由传统的生物学模式转向现代的生物心理模式,社会向他们进行宣传教育,推广有关高血压病的防治知识,但由于患者文化程度不同,对该病认识的程度不同, 接受能力存在差别,有的患者特别是那些年龄较大,患该病多年,平时不注意观察血压亦无任何自觉症状,只是在劳累、心情紧张时偶感头晕不适,休息时好转,因此未引起他们的注意,即使已确诊为高血压病,平时也不服药控制,以至引起靶器官的损害。还有的患者尤其是较年轻者,他们的血压已达诊断标准,但平时不注意观察,也不进行体检,对血压的高低也不在意,有时即使出现了明显的自觉症状亦不在意,仍自我感觉良好,以至于出现了其他器官的损害才引起重视,耽误了治疗时机。因此作为医务人员必须加强高血压病患者的健康教育,才能有效地控制病情的发展,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2.2.2 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在以预防潜在疾病方面的作用远胜于药物治疗等方法。本次研究中有8例缺乏高血压方面的知识,因此,提高高血压病患者的健康教育是当今社会势在必行的一项工作,医务人员应该强化患者的保健知识,预防疾病和对健康有害的因素,教育患者视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四项为首位,同时,加以药物治疗会收到良好的效果。教育患者合理安排日常生活,克服不良生活习惯,大量资料的结果表明,高血压病患者特别是有高血压家族史,如能坚持科学的生活方式,认真做好自我保健,不仅能延缓高血压病的发生,而且能有效的控制血压,对肥胖患者注意控制体质量,平时适当增加活动量,控制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多吃蔬菜、水果,饭菜宜清淡,富含优质蛋白质,易消化,养成按时定量习惯,避免吃得过饱,尤其是晚餐,以免加重心脏负担,不吃油腻和过咸的食物,每日食盐的摄入应控制在6 g以下,忌吸烟、酗酒、饮浓茶及一切辛辣调味品。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09.01.113
目前临床研究主要集中在药物治疗对疾病的影响,而对于心理和生活方式对高血压患者疾病的影响作用重视不够。本文旨在探讨社区医疗在治疗高血压病及其并发症方面的干预。
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本院近5年诊治的160例1~2级高血压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年龄50~65岁;其中男102例,女58例;配合治疗的126例,不配合治疗的34例(指不改变生活方式,不按时服药,不按时测血压、体质、重量)。
结 果
配合治疗的126例中,有6例出现并发症,占4.76%;不配合治疗的17例中,有7例出现并发症,占41.2%。
高血压患者的社区医疗的措施
建立高血压病管理卡,提高认识:①建立高血压病管理卡:高血压病管理卡一式两份,分别由责任医生和患者保管,责任医生进行规律性随访,并监测登记血压,随时了解各种生活事件对患者血压的影响,根据血压情况调整治疗方案。由于患者每次都要在自己的高血压管理卡上记录测量血压的结果,能够直观地看到自己的血压变化,从而提高了患者的参与性,能积极配合责任医生,甚至主动到医院找责任医生测血压。②提高患者的认识:在13例出现并发症的患者中,对高血压认识不足的有10例,控制血压单靠药物的治疗,对该病的认识未能提高到一定的程度。近代身心医学的研究已证明了心理因素在多种疾病的病因病程和治疗中的作用,医学模式已由传统的生物学模式转向现代的生物心理模式,社会向他们进行宣传教育,推广有关高血压病的防治知识,但由于患者文化程度不同,对该病认识的程度不同,接受能力存在差别,有的患者特别是那些年龄较大,患高血压病多年,平时不注意观察血压也无任何自觉症状,只是在劳累、心情紧张时偶感头晕不适,休息时好转,因此未引起他们的注意,即使已确诊为高血压病,平时也不服药控制,以至引起靶器官的损害。还有的患者尤其是较年轻者,他们的血压已达诊断标准,但平时不注意观察,也不进行体检,对血压的高低也不在意,有时即使出现了明显的自觉症状也不在意,仍自我感觉良好,以至于出现了其他器官的损害才引起重视,耽误了治疗时机。因此作为医务人员必须加强高血压病患者的健康教育,才能有效地控制病情的发展,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健康教育:健康教育是高血压病患者社区医疗的重点。通过定期的高血压病健康教育讲座,普及高血压病的防治知识,使社区居民能了解高血压病的三级预防概念,从而自觉地限制烟酒,合理饮食,适度运动,控制体重,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防止高血压病的易发因素 。定期检查血压,以便早期发现高血压,并使高血压患者能合理用药。对于出现并发症的患者应帮助其心理适应及加强康复训练。本组资料显示,接受健康教育并能按照执行的高血压患者,他们的血压一般能控制得很好,包括2、3级的高血压患者也能控制到满意的效果。相反,有一部分患者对健康教育置若罔闻,是高血压控制良好率不高的原因之一。
本次研究中有21例缺乏高血压方面的知识,因此,提高高血压病患者的健康教育是当今社会势在必行的一项工作,医务人员应该强化患者的保健知识,预防疾病和对健康有害的因素,教育患者应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四项为首位,同时,加以药物治疗会收到良好的效果。教育患者合理安排日常生活,克服不良生活习惯,大量研究资料的结果表明,高血压病患者特别是有高血压家族史,如能坚持科学的生活方式,认真做好自我保健,不仅能延缓高血压病的发生,而且能有效地控制血压。对肥胖患者注意控制体质、重量,平时适当增加活动量,控制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
治疗方法:采取正确的治疗方法,对1级高血压的患者,尤其是那些病程短,通过合理的日常生活,大部分患者能较好地控制血压,如血压控制不理想,再加以小计量药物治疗均能控制在理想水平。对2~3级高血压患者,如果改变易患因素仍不能控制血压,就应该加服降压药物,防止靶器官的损害。但是由于患者对降压药物的耐受性不同,因此选择药物不能一概而论,应该根据病情合理用药。高血压的治疗采用阶梯疗法,宜选用单一的、不良反应少、价廉、长效的药物,从小剂量的抗高血压药物开始,逐渐加大剂量,若一种药物效果不明显可与另一种药物或更多药物联合使用。通过合理用药后,多数患者血压基本控制在正常范围内,但是血压在正常范围后不能立即停药,应继续巩固一段时间,然后再逐渐减量或减药,直到用小剂量的药物即能控制血压为止,坚持长期用药,加用降压药物时,应告知患者血压不宜降得过快,否则会降低心、脑、肾等重要器官血液供应,产生不良反应。
定期随访:定期随访是对高血压患者的一种监督管理方式。2、3级的高血压患者及秋冬季节随访间隔时间应适当缩短。由于人体的血压波动较大,定期的随访往往不能完全反映患者的血压变化。因此高血压患者的自我监测非常重要。教会每个高血压患者及其家属正确的测量方法,并定期较正他们的血压计,这样不仅可以评估抗高血压药物的效果,改善患者对治疗的顺从性,还可以区别“白大衣”高血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