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04 09:27:33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财务风险的类别,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纵观近十年世界上大型跨国集团的破产与倒闭,诸如美国安然集团、韩国大宇集团等其破产的命运无一不与其糟糕的财务状况、对财务风险未能有效控制有主要关联。根据2015年7月12日工信部中小企业司副司长王健翔在一次会议上表示,我们国家的中小企业数量有7000多万。另外根据财政部财科所的研究表明,我国过去5~10年之间,每年都有5%~10%左右的中小企业在倒闭。这些企业的倒闭或多或少都与财务风险未能有效控制有一定的关联。因此,对于中小企业而言,有效管理财务风险是企业成长与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要的问题。
二、财务风险的定义与类别
(一)财务风险的定义
目前学术界与业界对于财务风险都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包括两位著名经济学家提出的概念。美国经济学家Frank.H.Netter在其1921年出版的经典著作《风险、不确定性和利润》首次对于风险和不确定性给出了诠释,他认为风险就是一种不确定性,但是又具有可测度性;风险的度量就是经济主体对于未来由于信息不对称产生不确定的各类情形给出了发生的概率。另外一位美国经济学家C.Arthur.Willianms在其出版的《风险管理与保险》著作中,指出风险本质上就是特定的情形与时间背景下,各种可能结果发生的差异;进一步指出如果可以确定只有一种情形发生,那么风险就度量为零,如果有多种情形发生且不确定性大则意味着风险较大。
本文认为,中小企业财务风险就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在特定的情形与时间内,财务状况或财务指标的预期与实际表现之间的差异,这种差异表现越显著意味着企业的财务风险越高。而这种风险既可能意味着损失,也可能会带来额外的风险报酬。对于中小企业而言,由于其体量小,经营不确定性大,导致发生财务风险的可能性就更高。
(二)财务风险的类别
中小企业的财务风险类别大致可以分为如下四种类型:
1.融资风险。企业经营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都会遇到融资需求,而且对于中小企业而言,融资难是面临的最大问题。企业在融资过程中会遇到融资成本超过预期、融资规模不及预期、融资资金无法落实、间接融资还本付息困难等问题。这些问题如果在企业财务管理框架内未能得到有效解决,就会直接导致企业产生财务风险,这类风险也是财务风险最主要的表现形式。
2.投资风险。企业在经营过程中融入资金后,将进行各类生产性投资。投资本身就存在着不确定性,如果投资的回报没有达到预期则意味着风险的产生。另外,投资中本金支出能否如期收回,也存在着很多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被放大之后也会产生巨大的财务风险。投资风险也是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的一种常见形式。
3.经营风险。企业的生产活动是为社会提供有价值的服务和产品,如果研发并制造出来的产品无法推向市场或者得不到市场的认可,就会产生销售活动风险。如果产品销售出去了,但是销售的货款无法及时收回,就会产生信用风险。
4.收益分配风险。中小企业创建初期通过各种方式吸引股东参与,在经营过程中需要对股东承诺分红。如果分红影响到企业的财务状况及现金流,都会产生相应的财务风险。
三、中小企业财务风险评估方法
财务风险是中小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面临的一类主要风险,大多数中小企业的破产或者倒闭都与财务工作管理不善有或多或少的关联。因此,管理财务风险首先就是需要多中小企业的财务风险进行有效评估。
(一)财务风险的度量
对于风险的度量,经济学家们都从不同角度提出了一系列的计量方法。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马柯威茨提出的方差模型。马柯威茨认为如果金融资产收益服从正态分布的话,可以用金融资产平均收益的期望来表征预期收益,而预期收益的方差就是金融资产的风险。
此外,VaR(Value at Risk)模型也被广泛应用于风险的计量度量上。VaR值指的是在给定风险置信水平下,金融资产可能遭受的最大损失,用于描述风险产生的阈值。
上述这些方法都是基于数学模型表达,在中小企业财务风险度量过程中往往不是非此即彼,或者能够用数学公式对风险进行极为精确的度量。
(二)财务风险的评估方法
对于中小企业财务风险评估的方法一般包括两大类:定性评估方法和定量评估方法。
定性评估方法比较有代表性的诸如:Delphi法(专家评价法)、类别分析法等。定量的评估方法更为广泛,常用的方法包括:主成份分析法、因子分析法、聚类分析法、计量模型分析法和模糊测度评价法。
这些方法都有一定的适用性,最终财务风险度量的准确度依赖于企业财务数据的准确性、科学性和可靠性,以及定量方法的局限性。
四、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措施
(一)建立财务风险预警体系
中小企业财务风险预警体系,需要基于中小企业自身特点,运用有限的财务数据构建风险预警机制,从企业内部、外部两个方面挖掘影响财务风险的诱发因素。在此基础上,设置风险预警阈值、风险诱发条件、风险导致后果等参数,从而能够准确的实现对财务风险的预警。具体来说,可以从如下三个层面进行操作:
1.构建财务风险预警指标。这是建立财务风险预警体系的第一步。首先要寻找并确定到底哪些因素是诱发风险的主要来源。结合中小企业的经营特征,至少应该涵盖如下指标:盈利能力指标、负债能力指标、流动性指标、存货管理能力指标、发展动态指标等。这些大类指标中又可以具体细化为二级指标,比如盈利能力指标可以包括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率等明确的财务类指标。
这些指标如何取舍,需要结合中小企业所处行业、发展阶段等进行综合考察。
2.以现金流为核心对财务风险进行预测。“现金为王”,这是企业财务管理中经常被提到的一个原则。这也说明了现金流对于一个企业的重要性。中小企业经常面临的一个状况就是,财务账目总体赢利,但是所有的流动资产都是由存货、应收账款这些流动性较差的资产构成,这意味着企业的正常经营将面临较大压力。通过对企业现金流量进行实时动态监测,能够最快预测企业可能面临的财务风险。比如前面提到的一种常见情形,企业的流动资产规模比较大,但是现金流规模较小,这就意味着企业的应收账款占比过高或者是未销售出去的存货较多。如果应收账款占比过高,说明企业的现金回流环节出现了问题,需要加强对应收账款的管理,催收各类应收账款。如果存货较多,说明企业的销售环节出现了问题,需要立即加强营销管理。
3.加强长期资产管理。企业的长期资产规模是企业长期发展的动力和基础,也是企业能够确保偿还长期债务的保证,因此加强长期资产管理是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的重要环节。企业拥有的长期资产,是企业持续经营的本钱。企业应该从长期资产结构、负债压力等方面,优化资产结构、加强资产管理、增强资产赢利能力。
(二)加强财务风险防范与管控
1.强化财务风险意识。中小企业面对财务风险的避险能力较差,因此需要公司全体员工都时时刻刻强化风险意识。财务风险贯穿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各个环节、方方面面,每个人都应该认识到防范风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对于企业的一些关键岗位、核心人员尤其要加强财务风险意识教育和培训,做到人人防范、时时警惕。比如销售经理对于应收账款应该加强管理,认识到流动性弱化对于企业经营产生的风险。仓库管理人员应该及时了解库存变化,及时反馈给销售部门,加强对存货流转的管理。
2.完善内控制度。企业内部管理的规范化是企业能够持续发展的基础,加强企业内控水平是进行财务风险有效控制的前提。企业内部控制涵盖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方方面面,从生产制造到销售管理、从后勤部保障到前台业务、从人事管理到财务管理,无一不与企业内控活动有关。提高企业内控水平,首先就需要加强企业内部审计能力。企业内部审计能够有效发现财务风险诱发的隐患,从而可以做到有效预防。内部审计本身就必须确保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和严肃性,而且应该与企业财务管理部门相独立,做到能够对企业各个条线、各个部门都能够开展独立审计,将可能发生的财务风险及时进行管控。
[关键词] 财务风险 资本运动 类别
一、财务风险的形成
财务风险指是由于多种因素的作用而使资本价值形态在转化过程中存在的不确定性。从资本运动的角度看,在G-W--W’-G’的资本运动过程 ( 即资本垫支、资本消耗、资本回收的过程) 中,资本流通的始极是货币本金的垫支,终极是得到价值量增加的货币本金收回,财务是为了重新获得货币而垫支货币的活动。所以,资本财务的风险萌芽于本金垫支之时,只要有把货币作为资本来使用的意图,资本就具有无法得到价值增值的总风险。资本的流通过程,既是财务风险的转移过程,又是财务风险的积聚过程,某一资本形态的风险不仅接纳了上一资本形态的风险,同时又吸收了本形态新的风险,随着资本价值逐渐集中于商品产品,风险也在不断的积累。总之,资本循环的每一步都印上了财务风险的痕迹:本金垫支的开始,风险就已经启动,资本价值转换和增值的过程,就是风险的转移和积聚过程。财务风险,是资本价值经营的必然产物。
二、财务风险的分类
对财务风险进行分类,有利于经营主体正确认识财务风险在不同环境中的表现形式,以及把握财务风险的运动规律,从而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的风险管理策略,以实现风险管理的目标。基于对财务风险形成过程的认识,下面就按照两个标准对财务风险进行了分类:
1.按照资本运动环节的存在形态进行分类
资本运动环节的存在形态即企业财务活动的主要环节,分为筹资活动、投资活动、资本回收和收益分配活动,风险则相应地分为筹资风险、投资风险、经营风险,以及收益分配风险。
(1)筹资风险。筹资活动,是一个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起点,企业筹集资金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扩大生产经营规模,提高经济效益。由于市场行情瞬息万变,企业竞争日益激烈,容易导致决策失误,管理措施失当,从而使得筹集资金的使用效益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筹资风险即是指企业由于筹资而不能按时足额的偿还借款的可能性,以及股东权益的可变性。企业的筹资渠道一般可分为两类:借入资金和所有者投资。如果借入资金不能产生很好的经济效益,致使企业不能按时还本付息,不但会造成企业经营上的困难,甚至会直接导致企业的破产。而对于企业的股东,既不能满足现有股东的收益目标,也会因而丧失潜在的投资者。
(2)投资风险。投资风险源于企业的投资活动,是指投资项目不能达到预期效益,从而影响企业盈利水平和偿债能力的风险。因此投资活动是企业财务活动中最重要的环节,投资的正确与否决定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由于企业决策缺乏科学,管理措施失当,经营环境的复杂多变等诸多原因,从而使投资的实际收益与预期目标相差甚远,使投资产生巨大的风险。主要有以下三种:(1)投资项目不能按期投产,不能盈利;或虽已投产,但出现亏损,导致企业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的降低;(2)投资项目并无亏损,但盈利水平很低,利润率低于银行存款利息率;(3)投资项目既没有亏损,利润率也高于银行存款利润率,但低于企业目前资金利润率水平。如果用投资项目的收益期望值和期望值标准差两个指标来计算比较投资风险的大小,收益期望值越小,标准差越大,表明某个投资方案的投资报酬率的平均水平越低,不确定性越大,投资风险就越大;反之,投资风险越小。
(3)经营风险。即资本回收风险。资金是企业生命的源泉,是企业经营之本,只有充足的资金才能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资金回收风险是指产品销售以后,其货币资金收回的时间和金额的不确定性。为了增加产品销量和扩大业务,许多企业都采用赊销的方式销售产品,不但增加了坏账,也使财务风险加大。此外,企业资金回收的风险还与国家宏观经济政策有密切关联,也取决于企业的经营决策和管理水平的高低。
(4)收益分配风险。收益分配,是企业一次财务循环的最后一个环节,它是指企业实现的财务成果对投资者的分配。收益分配风险,是指由于收益分配可能使企业今后的生产经营活动产生不利影响的可能性。收益分配风险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收益确认的风险,由于客观环境因素的影响和会计方法不当,虚增利润导致大量资金提前流出企业引起财务风险;另一方面是对投资者分配收益的形式、时间和金额把握不当而产生的风险。
2.按资本运动阶段的逻辑顺序进行分类
按资本运动阶段的逻辑顺序,资本经历了垫支、消费、回收及到下一次运动前的间歇四个阶段,由此,把企业的资本运动阶段分为购买阶段、生产阶段、销售阶段,以及分配阶段。当然,资本的运动是离不开整个外部环境的,于是与之相应的,产生了资本配置风险、资本消耗风险、资本产出风险、资本复原风险、资本支付风险及资本市场风险。它显示了资本从货币商品到生产要素商品、营业商品再到货币商品的过程中,风险随着资本的不断变化从上一阶段转移到下一阶段,并逐渐地暴露出来。
具体来说,各阶段风险如下:(1)购买阶段――资本配置风险,即无法得到期望的生产要素及组合状态的可能性;(2)生产阶段――资本消耗风险和资本产出风险,即预付资本量可能无法收回的可能性,以及产品使用价值得不到社会认可的可能性;(3)销售阶段――资本复原风险,即资本无法还原到原始出发点形态的可能性;(4)分配阶段――资本支付风险,即无法满足资本所有者权益要求的可能性;(5)外部环境――资本市场风险,即市场环境因素引起资本商品市场价值波动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1]彭韶兵:财务风险机理与控制分析,立信会计出版社,2001
关键词:财务风险;财务预警;风险防范;
一、 财务风险的概念与类别
进入二十一世纪,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现代企业不仅需要面对各种风险的挑战,而且还要承担风险的直接责任。实践表明,经济全球化越加剧,市场竞争越激烈,企业面临的风险就越大,就越有必要加强风险管理。而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作为企业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意义十分巨大。
(一)财务风险的概念
风险是事件的不确定性所引起的,由于对未来结果予以期望所带来的无法实现期望结果的可能性。简言之,风险是结果差异引起的结果偏离,即期望结果的可能偏离。
所谓财务风险,通常有两种观点。传统观点认为,财务风险就是筹资风险,是企业在筹资过程中,由于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而导致的风险,财务风险的大小与企业筹资数额的多少和投资收益率的高低密切相关。
现代观点认为,企业财务风险是企业财务活动中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使企业财务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偏离,因而造成蒙受操作损失的机会和可能。事实上,企业的财务活动贯穿于企业各项经济活动中,主要包括:筹资、投资、资金回收及利润分配等各环节。在企业组织和管理财务活动过程中的某一方面或某个环节发生问题都可能产生财务风险,导致企业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降低,从而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造成严重影响。
本文阐述的财务风险是指现代观点认为的财务风险。
(二)财务风险的类别
按照财务活动的具体内容,财务风险主要有筹资风险、投资风险、资金回收风险、收益分配风险等构成。
1、筹资风险
筹资风险是指企业因借入资金而产生的丧失偿债能力的可能性和企业利润的可变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筹资活动是一个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起点,管理措施失当会使筹集资金的使用效益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由此产生筹资风险。
2、投资风险
投资风险是由于不确定因素致使投资报酬率达不到预期收益而发生的风险。企业通过筹资活动取得资金后,进行投资的类型有三种:一是投资生产项目上,二是投资证券市场,三是投资商贸活动。然而,投资项目并不都能产生预期收益,从而引起企业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降低的不确定性。
3、资金回收风险
资金回收风险是指产品销售出去以后,其货币资金收回的时间和金额的不确定性。企业的销售一般可分为现销和赊销两种方式。现销是发货与收款同时进行的,因此不存在资金回收风险问题。但在市场供大于求情况下,厂商为了促销,往往采用同客户签订购销合同,先将商品提供给用户使用,然后再由用户按合同约定的方式、期限付款,在这种赊销方式下,便产生了企业资金回收的风险。
4、收益分配风险
收益分配风险是指由于收益分配可能给企业今后的生产经营活动产生的不利影响。大幅度提高职工工资奖金,给投资者分配过多利润,使企业承担过高的生产成本和资金成本,并由此无法保证在预计的经营期间内持续经营,从而引发财务风险。
二、 财务风险的诱因分析
企业财务风险的原因很多,既有外部的原因,也有企业自身的原因,而且引起不同的财务风险的具体原因也不尽相同。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企业财务管理系统不能适应复杂多变的宏观环境
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包括经济环境、法律环境、市场环境、社会文化环境、资源环境等因素。这些因素存在于企业之外,但对企业财务管理产生重大的影响。宏观环境的变化对企业来说,是难以准确预见和无法改变的,有可能是不利变化,也可能为企业带来机会。
(二)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对财务风险的客观性认识不足
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只要有财务活动,就必然存在财务风险。在现实工作中,许多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缺乏风险意识,认为只要管好用好资金,就不会产生财务风险。风险意识的淡薄是财务风险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财务决策缺乏科学性导致决策失误
财务决策失误是产生财务风险的又一重要原因。避免财务决策失误的前提是财务决策的科学化。目前,我国企业的财务决策普遍存在着经验决策及主观决策现象,由此而导致的决策失误经常发生。例如,在固定资产投资决策过程中,由于对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缺乏周密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加之决策所依据的经济信息不全面、不真实,以及决策者决策能力低下等原因,导致决策失误频繁发生。
(四)企业内部财务关系混乱
企业内部财务关系混乱是产生财务风险的又一重要原因。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以及企业与上级之间,在资金管理及使用、利益分配等方面存在权责不明、管理混乱的现象,造成资金使用效率低下,资金流失严重,资金的安全性、完整性无法得到保障。
三、 财务风险的防范
尽管企业的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且难以预测,但是,在日常的业务经营管理过程中,提前建立高效的风险防范和控制系统,力争事先识别风险、发现风险并提早设计出控制风险、应对风险的方法和措施,将风险所招致的影响控制在最低程度,必将有助于企业的良性运转和可持续运转。
(一) 企业防范财务风险的技术方法
防范财务风险的技术方法有很多,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回避风险法。即企业在选择理财方案时,应综合评价各种方案可能产生的财务风险,在保证财务管理目标实现的前提下,选择风险较小的方案,以达到回避财务风险的目的。
2、降低风险法。即企业面对客观存在的财务风险,努力采取措施降低财务风险的方式。
3、分散风险法。即通过企业之间联营、多种经营及对外投资多元化等方式分散财务风险。
4、转嫁风险法。即企业通过某种手段,将部分或全部财务风险转移给他人承担的方法。
5、缓冲风险法。即企业按稳健性原则,建立风险基金,以减缓一旦遭受风险损失对企业造成的重大冲击。
(二) 企业防范财务风险的具体措施
针对财务风险产 生的原因不同,企业可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具体如下:
1、认真分析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及其变化情况,提高企业对财务管理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财务管理的客观环境虽然存在于企业以外,企业无法对其施加影响,但并不是说企业面对环境变化就无所作为。为防范财务风险,企业应对不断变化的财务管理宏观环境进行认真分析研究,把握其变化趋势及规律,并制定多种应变措施,适时调整财务管理政策和改变管理方法,从而提高企业对财务管理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降低因环境变化给企业带来的财务风险。
2、建立和不断完善财务管理系统,以适应不断变化的财务管理环境。面对不断变化的财务管理环境,企业应设置高效的财务管理机构,配备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员,健全财务管理规章制度,强化财务管理的各项基础工作,使企业财务管理系统有效运行,以防范因财务管理系统不适应环境变化而产生的财务风险。
3、不断提高包括财务管理人员在内的企业全体员工的风险管理意识。财务风险不仅仅存在于财务管理环节,任何环节的工作失误都可能会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因此,风险管理不是某些部门的工作,也不是某个人的工作,而是全体员工的工作,必须提高全员的风险管理意识。财务部门是财务风险控制的主要职能部门,具体组织实施本企业的财务风险控制工作,但要控制财务风险,还要必须取得其他部门的支持和配合。
4、加强会计基础工作,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会计信息的质量对经济决策的影响程度很高,虚假的会计信息不仅可以使决策者对以往企业经营成果做出错误的评价,而且还会导致企业未来的决策偏离经济规律,给企业造成巨大的财务风险隐患。因此,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对防范企业财务风险至关重要。提高会计信息质量,首先要加强会计基础工作。加强会计基础工作包括提高会计人员素质,提高会计核算水平,使会计对企业经济业务的反映尽量做到全面、准确、及时。
5、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制度是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完善内控制度是防范企业财务风险的重要措施,有效的内控制度可以保护企业财产的安全、保证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财务活动的合法性,有利于财务风险的控制。当然,企业内控制度并不能完全代替企业的财务风险控制工作,它只是企业财务风险控制的重要手段之一,财务风险并不会因为有了完善的内控制度就能够得到完全有效的控制,加大制度的执行力度、提高员工的素质及加强对市场风险的掌控等,都是企业进行财务风险防范不可或缺的手段。
[关键词]交通工程;财务风险;类型;策略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2)6-0035-02
交通项目是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发达的交通水平往往会吸引投资者的商业目标,让地方企业筹集到更多的资金从事商业活动。交通工程建设是未来国家关注的主要行业之一,加强交通项目施工的管理也是相关部门的工作要点。面对财务风险造成的不良影响,单位需联系社会实际,制定财务必要的风险管理措施,提高交通工程实施的安全性,使工程项目创造更多的经济收益。
1 国内交通工程的发展研究
交通工程是交通工程学科研究与发展的基本理论,它把人、车、路、环境及能源等与交通有关的几个方面综合在道路交通这一统一体中进行研究。现代交通工程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①交通特性。包括车辆特性;驾驶员和行人的交通特性,主要指他们的心理因素、生理因素和反应能力等;道路特性,如道路的数量、质量、道路增长速度与交通量增长速度的关系等。②交通规划。良好的交通规则不仅是城市或区域总体规划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也能在相关交通工程建设期间为施工单位提供科学的指导,使其按照国家标准规范参与施工建设,避免工程风险的发生。③交通流量。车流量是交通工程施工需要考虑的一大因素,其关系着施工方案的制定。研究道路交通流的运行规律,可用于分析道路和各种交通设施的使用效果,并提出改进措施。
2 交通工程财务风险的成因
交通工程是国家投资的重点项目,项目均通过招投标的方式承包给工程施工单位。因施工单位内部调控不当,交通工程建设面临多方面的“财务风险”,对企业及交通行业的发展造成较多不利影响,导致财务风险的成因是多方面的。
(1)管理因素。对于交通工程的施工单位而言,其面临着强烈的外界因素干扰,导致内部财务管理工作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后期工程建设遇到了多种难题。施工单位未能充分收集资料信息,便仓促地制定财务管理方案,导致后期资金调控难度增大而影响到正常的施工作业。执行管理策略时受到市场环境、法律规定、行业趋势等多项因素的约束,最终造成交通工程面临着严重的财务风险。
(2)意识因素。意识是人客观的认知,正确的意识能够引导人员从事正常的社会活动。交通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依赖于各级人员作用的发挥,缺乏科学的财务风险意识会使交通工程财务管理失去方向。如果财务部门管理者未能从客观角度看待风险的必然性、在施工期间所采取的风险防范策略不够充足、风险管理不当使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减弱,那么一旦发生财务风险便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3)决策因素。交通工程施工单位承包某一项目时应坚持“统筹兼顾“原则,从多个方面考虑工程项目的管理。财务管理是项目管理中重要的环节,财务管理决策失误是引起风险的关键性因素,造成成本资金投入后无法正常收回。策划交通工程项目财务管理方案时,财务人员对市场大环境的变化信息感应不足,所设计的财务管理决策方案没有充分考虑到市场的客观条件。以上这些不仅限制了财务管理方案作用的发挥,还增加了施工单位的管理难度。
(4)资金因素。资金是交通工程正常施工的物质保证,也是施工单位抵制市场风险的有利条件。资金调控失效是工程单位普遍存在的问题,其涉及的金额数量大小不一,但对交通施工的阻碍作用十分明显。如业主资金不到位、资金流失、经营不当、赢利受损等,这些都是资金不合理调控的表现,长期处于这种状态会使得企业的综合调控能力减弱,面对工程财务风险时难以发挥强大的防御能力。
(5)环境因素。环境对交通工程财务风险的作用甚大,一般环境指的是“市场环境”。社会主义市场属于不稳定的交易平台,市场不规则的波动对交通工程建设是不利的。以材料价格为例,交通施工所需的材料消耗量巨大,市场价格变动使得材料预算超出标准范围,财务部门设计的规划方案无法正常实施。资金超标到一定程度后便会发生财务风险,工程资金也面临着损失或流失的局面。
3 交通工程财务风险的类型及影响
经济全球化时代背景下,国内外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更加紧密,国内市场吸引了大批外国投资者参与商业活动。考虑到各地招商引资政策的需要,国家每年重点投资交通工程建设,以建立多功能化的交通网络体系,确保各条交通路线的持续运行。参照交通工程建设流程的主要内容,可将其财务风险分为筹资风险、投资风险、施工风险、材料风险等。
(1)筹资风险。交通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必须要有足够的资金为前提,筹集资金是施工单位的关键性工作。尽管大多数交通工程项目是由国家及当地政府投资,但施工单位在建设期间需要先行支付相关的费用,资金筹集不充足带来的风险损失相当严重。除了正常的合作集资方式外,施工单位也可通过银行贷款等方式积累资金,在正当集资阶段面临的风险较多,如利率风险、再融资风险、财务杠杆效应、汇率风险、购买力风险等。
(2)投资风险。建设单位是交通工程的投资者,投资方案在多元化市场背景下也会面临各种风险问题。投资风险的本质是资金投放市场后,无法按照预算结果创造理想的收益或出现经营亏损。交通工程的投资风险主要表现为:资金回笼,筹资阶段积累的部分资金投放市场,但所投入的巨额成本无法按期收回;方向失误,工程单位持有的资金未完全投入工程建设中,实际施工作业时因资金不足而延迟了工程交付期限。
(3)施工风险。施工是交通工程建设的主要环节,也是决定的工程建设成败的关键要素。施工风险是工程财务涉及面最广、影响力最大、破坏力最强的风险类型,若不及时采取措施应对则会造成更多的风险损失。施工风险包括:安全风险、技术风险、设备风险、质量风险等方面,也是施工单位经营期间不可避免的风险。施工环节出现意外,交通工程财务管理策略也难以执行,且破坏了施工单位长期以来树立的品牌形象。
(4)材料风险。材料耗资是交通工程成本消耗最大的,材料成本费用占总成本的60%以上,材料风险的发生会对交通工程施工单位造成一系列的负面影响。如市场价格变动引起材料价格上涨,施工单位的资金调配方案失去作用,需及时调用足够的资金补充。这些对于施工单位的财务管理是很大的挑战,必须要重新拟定物料采购计划及工程施工方案。此外,材料积累过多也是不稳定的风险,仓库存储量过多使施工单位材料浪费量大增。
4 交通工程财务风险的针对性防范
广泛开展交通工程建设适应社会现代化改革的需求,有助于实现城市、农村区域交通的便捷运输。随着交通工程施工行业的持续发展,相关的工程项目数量也会大幅度增多,企业采取多样化管理措施是确保工程顺利实施的基本条件。鉴于交通工程财务风险类型的复杂性,企业所设计的防范策略应具有针对性、统筹性、科学性等特点。
(1)深入分析。针对交通工程风险的成因,财务人员可对风险的类别详细划分,从而为风险防范工作提供科学的指导。找准工程财务风险防范策略之前,必须要经过详细的分析处理,财务部门可通过已掌握的信息资料,结合交通工程建设的具体要求编制管理措施。按照“收集资料、分析风险、确定类型、针对处理、后期总结”等一整套分析流程,通过加强预算的方式控制风险。
(2)科学决策。科学决策不仅能发挥财务风险防范作用,也能为施工单位提供处理风险的策略。首先,对交通工程可能发生或已经发生的财务风险准确定位,判断风险发生的原因、影响、类型等;其次,根据判断的结果设计完整的防范或处理方法,把风险造成的损失控制在最小范围。财务人员需从客观角度考虑工程风险的防范,把控制工程财务风险作为日常管理的第一要务。
(3)人员培训。加强会计人员的培训是提高财务管理效率的重点,交通工程施工单位应注重人才的价值作用,制定定期培养“高素质、高技能、高效率”人才的方案。工程财务风险的类型复杂多样,财务人员必须灵活思维,积极转变财务工作的方式。另外,培训财务人员应从思想意识进行疏导,使其增强交通工程财务风险的防范意识,面对风险能迅速判断其类别且制定应对策略。
(4)综合管理。财务风险的产生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防范风险的发生不能仅限于财务管理工作,还需要从其他方面制定综合管理方案。如财务部门与采购部门相结合,通过指导采购人员的市场采购活动,可有效控制成本资金的调用;与技术部门相结合,引进高科技从事交通工程建设,提高施工作业的质量水平以减小经济损失,从而有助于防范工程财务风险的破坏力。
5 结 论
交通工程是社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项目,施工单位必须要从多个方面加强项目作业的管理。财务工作是日常管理的关键内容,加强工程财务风险的防范是必不可少的。工程单位不仅要注重施工质量的监督控制,还应制定科学的财务管理策略避免风险的发生,为交通工程创造良好的施工环境。
参考文献:
[1]于雯雯.交通工程建设对现代城市的发展意义[J].交通经济,2010,10(8):22-23.
关键词:企业财务风险,财务风险识别;财务风险成因
一、前言
对企业财务风险进行管理,就要对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对财务风险进行识别和度量,如果对财务风险管理不善,就会遭受经济损失,甚至会引发财务危机,导致企业破产倒闭。但目前,我国对于如何有效地进行企业财务风险的识别和控制仍然有很大的欠缺。
二、企业财务风险识别方法
1.企业财务风险的定性识别方法
定性方法主要是从定性的概念来判断企业财务面临何种风险因素,该风险因素的结构及未来发展的性质。主要包括:财务风险结构行政识别矩阵、“四阶段症状”分析法、专家调查法等。其中,“四阶段症状”分析法按财务危机的严重程度将企业财务危机划分为财务危机潜伏期、财务危机发作期、财务危机恶化期、财务危机实现期四个阶段,该方法通过分析发现财务危机的症状,判断财务风险所处的阶段,然后采取有效的措施,使企业摆脱财务困境。
定性分析考虑的问题全面,进行判断的基础扎实,且主要依赖人的经验判断来作出预测,而人的判断可以将企业面临的复杂的内外环境因素考虑进去,特别是将个别企业面临的一些特殊因素考虑进去。但是,定性分析成本较高,而且判断结果主观色彩较强。
2.企业财务风险的定量识别方法
定量方法则是利用数学和计算机技术,通过对企业财务指标的系统分析来提示企业的财务风险。主要有:单变量分析、多元线性判别分析、多元非线性回归模型、综合评价法、神经网络分析模型、灰色模型、马尔可夫链分析方法、财务困境概率贝叶斯估计等方法。
其中,单变量分析法是用单一的财务比率值或者趋势来预测或判定企业财务风险发生的可能性,该方法在使用上简单易行。多元线性判别分析是一种进行统计鉴别和分析的技术手段,它克服了单变量模型对于同一家公司不同变量预测其结果可能产生相互矛盾的问题。多元非线性回归可以解决财务比率值与发生财务风险的概率之间的非线性问题。
相对于传统的统计方法,神经网络方法大大提高了财务状况特征识别的准确率和模型的仿真度,它在处理复杂识别问题时且有巨大优势。灰色模型比较适合对企业财务风险的预测。马尔可夫链分析方法能够对警兆变量所蕴涵的风险作出定量分析。
总的来说,定量风险识别方法只需要收集被决策企业的有关数据,进行计算,然后与标准值相比较,就可以对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判断。这种方法根据数据进行判断,其决策客观性较强,且决策程序简单,决策成本低。但定量财务风险识别是根据一个或数个变量来作出决策,这必定影响定量财务风险识别结果的科学性。
3.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财务风险识别
在财务风险的研究中,还有一些衍生性的研究,如探讨资本结构(资产负债率、上市公司权益配股筹资、总资产账面价值等)与财务风险的关系等,则可用模糊层次分析法进行研究。其基本步骤是(1)按问题要求建立一个描述系统功能或特征的内部独立的递阶层次结构模型;(2)通过专家打分,建立模糊判断矩阵,用三角模糊数定量表示方案间的两两比较判断;(3)求局部变量模糊权重向量S和局部方案模糊权重矩阵F,形成局部权重向量N,依此方法从最底层开始逐层向上计算,得到综合方案权重向量Q;(4)建立基于可能度的综合权重排序矩阵P,按照排序公式计算,得到最终的方案排序向量。最终识别并确定风险的大小。
三、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分析
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财务活动本身及其环境的复杂性。主要包括:
1.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企业财务活动外部环境的变化对企业来说是难以准确预见和把握的,这势必会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企业适应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的能力可以通过资本保值增值率、资本积累率等发展能力变量体现出来。
2.筹资决策失误。筹资决策失误会引发筹资风险,企业应当根据自身生产经营的规模大小来确定需要筹集资金的数额,资金来源结构不当,即企业筹资总额中自有资金和借入资金比例不恰当对企业收益产生负面影响而形成的财务风险,还有筹资方式及时间选择不当、债务期限结构安排不当等。这些筹资风险的因素,可以通过资产负债率、权益对负债比率等偿债能力变量来反映。
3.资产的流动性差。资产的流动性是指资产变为现金并保持其购买力的能力。企业资产的流动性源于企业所持资产在不发生损失的情况下迅速变现的能力,与企业能否以较低的成本随时获取所需资金。
4.盈利能力缺乏,盈利能力是企业获取利润的能力,是企业长期、稳定的现金来源,也是企业偿债和信用的保障。一个企业要想抵御财务风险、远离财务危机,必须具有良好的盈利能力。它可用资产报酬率、总资产净利润率、股东权益净利率等盈利能力变量来反映。
最后,还包括公司治理、产业类别等因素的影响。如大股东的持股集中可以提升公司价值,高科技企业所面临的财务风险要高于传统产业等。
【关键词】财务风险;识别与控制;财务预警机制
1 风险概念的阶段性发展
国外对风险问题的研究始于19世纪末,1895年,Haynes从经济学意义上提出风险的概念。他认为:“风险一词在经济学和其他领域中,并无任何技术上的内容,它意味着损害的可能性。某种行为能否产生有害的后果应以其不确定性界定,如果某种行为具有不确定性时,其行为就反映了风险的负担。”
世界上第一个对风险进行理论探讨的经济学家是美国学者威雷特,1901年他在其论文《风险与保险的经济理论》中给风险下了这样的定义:“风险是关于不愿发生的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的客观体现。”
1921年,美国经济学家奈特在他所著的《风险、不确定性和利润》一书中对风险的涵义作了进一步阐述,他认为风险不是一般的不确定性,而是“可测定的不确定性”,他指出,经济生活中的现实风险和未来风险都可以借助数理统计分析来计量和测定。
研究风险的国内外学者站在不同的学术视角,给出了风险的内涵。由于概念具有本质性的特点,清晰阐释概念是对风险的政策制定提供有效指导的先决条件。笔者认为可以将风险理论特征归纳为五点:风险的不确定性;风险的客观性;风险的复杂性;风险的动态性;风险的可度量性。
2 财务风险的内涵及分类
2.1财务风险的内涵
学术理论界对企业财务风险存在两种认识:一是企业财务风险是由于企业财务活动中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使企业财务结果与预期收益发生偏离,因而造成蒙受损失的机会和可能;二是财务风险是企业用货币资金偿还到期债务的不确定性。本文将前一种观点称为广义财务风险,将后一种观点称为狭义财务风险。
广义的财务风险从资金运动及其所体现的财务关系角度出发来界定财务风险,认为企业财务活动的组织和管理过程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带来财务活动成果与预期收益的偏离,这种偏离一般是指财务活动成果的减少,带来偿债能力和盈利能力的降低。
狭义的财务风险认为企业的财务风险是由于企业负债经营引起的,风险的中心在于货币资金的运动,这种运动以货币资金为起点,也以货币资金为终点。
2.2财务风险的分类
依据划分标准的不同,可对财务风险进行不同分类。按照财务风险的可控程度,分为可控风险和不可控风险;按照能否通过多角化的方式分散,分为不可分散风险和可分散风险;按照风险发生的状态,分为静态风险和动态风险;按照风险设计的层次和范围,分为微观风险和宏观风险;但通常上人们按其成因及性质将财务风险分为筹资风险、投资风险、现金流量风险、利率风险及汇率风险五类。根据上述分类标准,本人更认同将财务风险按成因及性质进行划分。
3 财务风险的识别与控制
3.1财务风险识别
叶冬梅(2006)提出财务风险预测的主要方法是充分认识、分析企业内外部的经济信息,利用财务比率,建立财务风险评价模型,进行财务风险分析,及时向决策者提交风险分析报告,形成财务风险预警系统。贺妍(2008)认为风险分析的一个重要作用是根据风险大小和事件的重要性设定优先次序,以合理安排资源配置。
3.2财务风险的控制
3.2.1确定风险反映态度。确定风险反应态度的出发点是降低企业风险管理成木,提高风险管理效益。对待风险的态度不同,其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对风险的控制力度也就不同。
3.2.2风险预防方法选择。回避风险法:综合评价各种可能发生的财务风险,选择风险最低的方案;降低风险法:努力通过措施使其降低;分散风险法:通过联营,多种经营及多元化投资等方式来分散企业财务风险的方法;转嫁风险法:通过某种手段,将风险转移给其他单位承担。
3.2.3风险处理措施选择。风险成本摊入:企业可将一部分风险损失事先以成本加价的形式摊入成本,将风险自行消化;建立风险基金:对于出现的偶然性很大而损失有限的风险,有计划地提取一定数量且独立于企业运营资金之外的货币资金,防止风险发生对企业正常运营资金的影响,保证企业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
3.2.4建立财务预警机制。初始财务指标的确定目前无论是理论界还是实务界通常使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及其它相关明细表和在此基础得出的各类财务比率来构建财务风险预警机制的指标体系。主要包括四大类(如图1所示):短期偿债能力、长期偿债能力、经营能力、盈利能力。按照普遍性、相关性、可比性、动态敏感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同时借鉴前人的经验,选取了四大类中的20个指标作为初始财务指标。
图1 公司财务预警机制——初始指标4 企业财务风险研究不足及未来展望
4.1研究不足
财务风险理论研究已取得较大成果,但也缺乏对实践的普遍指导意义,研究存在着些许不足之处:(1)鉴于研究财务风险的学者有着不同的专业学术背景,研究视角各异,使得该理论内涵的界定仍然存在较多的争议;(2)研究的内容大多以浅层次的描述和分析为主,缺乏更深入的对财务风险内部综合性的定性和定量研究;(3)缺乏对多层次财务风险的特殊性进行深度探讨,致使财务风险差异性很难得到准确划分。
4.2未来展望
纵览财务风险管理研究与实践的现状,笔者认为未来还可以从以下角度对财务风险开展研究:(1)风险管理的思想和视角应该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可以从现代企业价值链管理与金融管理的新视角来做新的理论发展研究;(2)从主要以规范研究方法和定性研究方法向实证研究方法转变;(3)对企业财务风险的衡量和指标的确定应采用动态和系统方法相结合,运用动态的视角观察企业内部与外部的环境确定企业面临的风险。
参考文献:
[1]何茜.外资企业WCDP公司财务风险管理研究[D].兰州大学,2012
[2]许焕升.风险管理的方法工具[J].管理视角,2008,(4):48-49
[关键词]民营企业 买壳上市 财务风险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1-0153-02
我国民营企业已经成为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主体。民营企业发展迅速,对资金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但民营企业在发展中却面临着突出的矛盾,其核心是缺乏融资渠道。[1]由于我国特殊的经济体制原因,符合上市条件的公司极为稀缺,且国有大中型企业占去了大多数的上市资格,留给民营企业的上市名额极为有限。民营企业直接上市花费时间较长,门槛较高,专门为中小民营企业筹集资金的二级市场又迟迟没有建立。在这种现实背景下,程序简便、耗费时间短、入市门槛低的买壳上市成为民营企业上市的便捷途径。[2]然而民营企业由于自身的经济实力和管理水平的限制,在这种买壳上市操作过程中难免存在诸多财务风险,进而影响民营企业的运营。
一、民营企业买壳上市财务风险的成因
(一)盲目买壳
民营企业买壳上市方兴未艾,可是部分民营企业在买壳前并未对壳公司进行细致调查,买壳活动具有盲目性。对选择买壳上市的民营企业而言,收购具有“无负债、无亏损、无法律诉讼”等特点的“净壳”公司是最好的选择。然而在实际中,具有上述优点的“净壳”公司并不好找。很多壳公司隐藏了大量的债务或存在法律纠纷,这些都给壳公司遗留了大量不良资产。[3]若民营企业收购存在此类问题的壳公司,不仅不能通过证券市场这个平台为公司筹集资金,还要先解决壳公司的遗留财务问题,这无疑与民营企业买壳上市的初始目的是相背离的。
(二)民营企业收购资金实力有限
在我国特殊的市场经济体制下,壳公司极为稀有,这就使得壳资源的价格十分昂贵。民营企业在整个买壳上市过程中需要支付大量的资金,买壳前期的收购成本、中期为获取控股权、后期的重组整合都需要巨额资金的支撑,没有强大的资金实力是难以承受其复杂的过程的。然而我国民营企业普遍起步较晚,资金积累不足,融资渠道有限,因此,若民营企业资金实力有限,难以承受巨额的买壳成本,强行买壳只会提前透支,并可能由此产生财务风险。
(三)利益输送行为明显
很多民营企业买壳上市后,急不可耐地运用各种手段向壳公司输入资产。这样做的目的是通过大规模的利益输送,从账面上提高壳公司每股收益,通过壳公司在证券市场上的市值膨胀获取巨额利润,以防止民营企业因在买壳中花费了巨大成本而出现资金不足的问题。这种迫切的利益输送行为对壳公司的长远发展并无裨益,可能会影响企业的后续经营,并可能产生财务风险。
(四)政府干预
由于我国绝大多数壳公司的国有股是第一大股东,壳公司不仅是企业的资源,也是地方政府的资源。概而论之,地方政府都希望由本地企业去收购壳公司。为了防止稀缺壳资源的外流,壳公司所属地的政府往往会干预买壳上市活动的进行。地方政府的干预往往会伴随有地方保护主义,从而限制了壳资源的流动,使买壳上市资产偏离最优化方向。政府在买壳上市中的行政行为替代了市场行为,买壳上市存在潜在的财务风险。
二、民营企业买壳上市财务风险的类别
(一)壳公司价值评估风险
民营企业之所以收购已经亏损的壳公司,是看重买壳成功后可以通过证券市场进行配股融资,比较而言,壳公司的净资产价值就显得没那么重要。价值评估风险一方面是由于民营企业与壳公司信息不对称,另一方面来自于民营企业评估工具和方法的不正确。由于民营企业的管理者对买壳上市操作经验的欠缺和风险的忽视,在对目标壳公司的价值进行评估时往往遗漏了重要的细节。从实践来看民营企业对壳资源价值的评估过于乐观是导致财务风险的一个重要原因。
民营企业在对壳公司进行评估时,壳公司从自身利益出发,会隐瞒对自身不利的信息,使得民营企业不能对壳公司的整体情况有一个全面、准确的了解。许多壳公司存在财务制度不规范,粉饰财务报表等问题,例如,壳公司可能有意对债务进行隐瞒,将很多债务不列入资产负债表中,或者对大量或有负债不加以披露。会计师事务所从自身利益的角度出发,可能不会严格地审查壳公司的财务报表等资料,这在很大程度上会造成报表信息不真实。民营企业若以此信息作为参考,会导致财务风险的产生。
(二)融资风险
首先,由于壳公司的稀有特征和其他因素的影响,使得市场上壳资源的价格十分昂贵,如此昂贵的收购价格要求民营企业有充足的资金。民营企业由于融资渠道受到限制,往往资金有限,很难承受巨额买壳成本,不得不提前透支自身的资源。在买壳上市过程中还要支付法律费用、会计费用等大量税费和后续开支等等。显然,民营企业仅靠自有资金是难以承担买壳上市过程中所需的巨额资金的融资难可能会带来财务风险。
其次,部分民营企业买壳上市是通过在证券市场收购完成的,如果在收购的过程中被壳公司发觉,壳公司必然会采取反收购的措施,双方在证券市场的对弈会使股票的价格大幅度提高,民营企业由于资金实力有限,很难筹集到足够的资金来应付股价大战,可能会导致财务风险的产生。
再次,如果买壳上市成功后,无法进行后续股权融资将是民营企业致命的问题。民营企业进行买壳上市的目的就是为了快速取得上市资格,进而获得融资收益。民营企业在整个买壳上市的过程中付出了大量的资金,如果买壳后公司经营不佳,无法达到配股再融资的条件,不能通过二级市场筹措资金,这就使买壳上市的效果大打折扣。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通常有三点:其一,壳公司遗留问题没有处理干净;其二,注入的优质资产利润水平不高;其三,收购重组的波动影响上市公司的业务经营。
(三)支付风险
选择合理的支付方式,不仅关系到买壳能否成功,而且关系到民营企业与壳公司的收益、企业权益结构的变化以及财务安排。民营企业买壳上市的支付方式主要是现金支付。现金支付是指民营企业直接支付给壳公司一定数量的现金,以取得壳公司的所有权,它是我国民营企业买壳上市支付的主要方式。但全部以现金的方式支付不便于经营运作,而且如何筹集到大量的现金,对于民营企业来说是一个难题。
三、民营企业买壳上市财务风险的防范
在对民营企业买壳上市财务风险的成因与类别进行分析后,便可以采取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民营企业管理者要对买壳上市的财务风险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在进行买壳上市财务风险控制时,要始终树立正确的风险意识,始终把风险思维贯穿于买壳上市的全过程。
(一)正确评价和选择壳公司
1.对壳公司进行全面调查。民营企业在买壳前,应对壳公司进行全面的调查研究,对其公司背景、公司权力、合同、财务现状、生产方面、市场方面、人力资源、股票市场表现等情况,都要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在对壳公司进行选择时,主要从以下几点来分析:壳公司无重大法律、债务纠纷,能集中精力于生产经营;壳公司收购成本相比较而言较小,在民营企业承受能力之内;所选壳公司的股本具有扩张的能力;尽量选择与自身业务相近、具有互补作用的壳公司,这样可以缩短磨合期。
2.聘请经验丰富的中介机构。买壳上市是一项专业化程度很高的企业收购行为,买壳上市的过程需要有会计事务所、律师事务所、投资银行和财务顾问公司等中介机构协同完成。中介机构不但可以督促民营企业和壳公司合法地进行交易活动,规范交易行为,还可以降低买壳上市活动的信息成本和风险。同样的财务报表,民营企业管理者未必能从中得到很多信息,但是专业的会计师可以通过财务报表为企业提供大量的信息。而且合伙制的会计师事务所与民营企业签订合同,当审核出现差错时,会计师事务所也要承担无限责任,这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民营企业买壳上市的压力。民营企业还可以在与壳公司签订的合约中列明其具体承担哪些债务,明确表明买壳上市后对超出范围的债务不负责任。
3.对或有负债的调查。壳公司的或有负债是指不确定其是否发生的事件。民营企业在买壳上市过程中对或有事项进行调查,有助于降低买壳上市的财务损失。调查事项包括:壳公司对外担保情况及被担保公司的经营状况;近年来有关客户投诉的记录;任何潜在的、进行中的诉讼事项或已结案件的判决协议。[4]
(二)多渠道筹措资金
鉴于买壳上市过程中存在融资难问题,首先,民营企业在买壳前应综合分析资金需求状况与自身资金实力,并据此制定详尽的资金筹集与使用计划,在编制计划时,民营企业应仔细分析壳公司具体情况的不同,会造成买壳过程中短期资金与长期资金需求量的不同;其次,民营企业应事先考虑到取得公司控股权后可能会产生的相关支出;再次,尽可能选择股本具有扩张能力的壳公司,这样民营企业在取得控股权后,可以通过二级市场筹措资金,从而为企业维持经营提供了资金保障。
(三)采取多种支付方式的组合
针对买壳上市中的大量资金需求,民营企业买壳上市时可以采取下列支付方式。
1.民营企业可以选择现金或债务支付工具来筹集资金。买壳前,民营企业应对整个买壳过程的成本进行估算,并对自身的资金实力进行评估,据此来选择合适的支付方式。民营企业在选择债务支付方式时,应根据资金情况制定还款计划。若自身能力有限,民营企业应避免举债支付方式,以避免因沉重的本息偿还负担而使企业的生产经营受阻。
2.以资产置换方式进行买壳。民营企业将自身的部分优质资产注入到壳公司,将壳公司的不良资产置换出来,这种资产置换方式由于是物与物之间的直接置换,减少了对现金的需求量,从而减轻了民营企业的资金压力。
3.用先注资、再收购的方式进行买壳。壳公司通过举债购买民营企业的部分优质资产,民营企业再通过注资所得的资金收购壳公司,这种支付方式可以减少民营企业的资金需求量。
四、结论
总之,民营企业买壳上市是一项非常复杂的收购行为,买壳过程中的选壳、买壳、重组整合环节都不能忽视,否则会直接或间接带来财务风险,影响整个买壳上市活动的效果。民营企业在开展买壳上市活动之前,应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对整个买壳过程中的财务风险进行科学分析和评估,积极采取措施对财务风险进行防范,促进买壳上市的成功。
【参考文献】
[1]陈威曹,丽萍.民营企业买壳上市风险分析[J].财会通讯,2009(2):141-142.
[2]邓秋妮.我国民营企业买壳上市的绩效评价及风险控制分析[J].价值工程,2009(2):158-160.
[关键词]EPC;财务风险识别;工程总包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36-0038-01
1 EPC项目财务风险概述
(1)汇率风险。由于汇率变动引起企业外汇成果的不确定性,尤其对于有国际工程项目或有大额的国际采购项目而言,如某项目2006年12月签约,其中含500万欧元的国外设备采购,当时欧元的汇率是9.46,但在2007年8月付款时,汇率上升至11.31,因汇率问题导致损失925万元人民币。
(2)材料价格风险。EPC项目往往跨度比较大,签订合同时间和购买材料时间有很大的时间差距,导致购买材料时价格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如2009年时铜材价额大约5.6万元/吨,但到2010年时,就上涨到7.3万元/吨,而对于工程建筑行业而言,材料价格大概占工程总价的50%,因而材料价格的大幅度上涨或下降都会对项目利润造成很大的影响。
(3)融资风险。由于EPC项目部分需要垫资,如果公司EPC项目较多,垫资比例过大,就会造成较大的财务风险,导致财务结构恶化,负债比例过高,运营资金困难。如武汉某设计公司2010年在广东承建一个4亿多元的EPC项目,由于采用垫资形式,导致公司年底流动资金严重不足,2010年年底,公司流动资金不到500万元。
(4)工程款或工程尾款回收风险。对于EPC项目而言,由于存在大量垫资,即使业主拖延付款,承包方也不敢停工或延迟支付分包工程款,因而对项目财务造成极大的资金压力。尤其在尾款回收方面,由于EPC项目合同额度大,即使是5%的保留金也是一笔很大的资金,如不能按时收回,对公司财务造成的压力是可想而知的。
2 EPC项目财务风险识别依据
(1)项目的前提条件、各种假设以及制约因素等。诸如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设计或其他文件都是建立在若干假设、前提的基础上的。这些假设和前提在项目实施期间可能正确,也可能不正确。因此,存在风险。
(2)项目规划。从项目规划中寻找项目财务风险的依据,诸如项目目标、任务、范围、进度计划、费用计划、资源计划、采购计划及业主方、总承包商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对项目的期望值等。
(3)EPC项目常见财务风险。如汇率风险、材料价格风险、信用风险、财务结构恶化风险、收款风险、现金流风险等。
(4)以前项目的历史资料。项目的历史资料可以是以前公司经历过的项目的经验总结,也可以是通过公共信息渠道获得的其他公司经历过项目的历史资料。在这些档案记录、工程总结、工程验收资料、工程质量与安全事故处理文件,以及工程变更和施工索赔资料等文件中,包含着对当前工程项目财务风险识别非常有用的资料。
(5)前期工程所在地现场调研。诸如工程地质条件、水文条件、气象条件、地震条件、地形地貌、水电气接口条件、通信条件、进场交通条件、当地治安条件、物价条件、当地施工水平、当地设计水平、当地法律、可利用的有利条件等。
3 EPC项目财务风险识别步骤
对EPC项目财务风险进行识别时,一般按下述步骤进行:第一步,项目合同签订前准备阶段,首先组织人员对ITB(Invitation to Bid)文件进行审查,找出需业主澄清的地方和需业主补充的设计前提条件,认真分析付款条件、履约保函格式文本、保留金保函格式文本,查找可能存在的延迟付款漏洞或索赔的风险。其次派通晓EPC项目索赔、勘测、土建与总图的岩土专家到施工现场勘察,进行风险评估。第二步,根据EPC合同条款,组织项目相关专业人士,讨论项目可能存在的财务风险,并形成初始风险清单。第三步,在定初始清单的基础上,结合采用专家调查法、风险调查法和分解分析法等将EPC项目的财务风险因素进行总结、归类,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得出EPC总承包项目财务风险清单。
4 EPC项目财务风险识别方法
(1)专家调查法。索取信息的重要对象为在EPC项目有财务管理方面经验的专家,他们运用专业方面的理论与丰富的实践经验,找出各种潜在的风险并对其后果做出分析和评估。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在缺乏统计数据和原始资料的情况下,可以做出定量的估计,缺点主要表现在易受心理因素的影响。当然,专家调查法对组织者有比较高的要求,必须根据问题设计相对合理的问卷调查表,对专家们反馈的意见要有较高的综合能力。
(2)初始清单法。就是列出一个项目可能的风险清单,清单内容至少应包括风险的类别、每一类风险的定性描述和定量指标等。而且风险清单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项目的进展,不断添加。当然,风险清单须得到相关专家的支持和建议,结合以往工程项目经验确定。但是如果对每一个工程的风险识别都从头做起,至少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弊端;一是重复耗费时间和精力多,风险识别工作的效率低;二是由于风险识别具有主观性,可能产生风险识别的随意性,其结果可能不是很规范;三是风险识别成果资料不便积累,对今后的风险识别工作缺乏指导作用。而且同类工程的大部分风险是相类似的,只有部分风险因工程而异,不同的工程由于外界条件的差异其主要风险可能存在差别,因此,为了避免以上弊端,建立初始风险清单就相当必要。
(3)风险调查法。由于EPC项目各具不同的特点,项目中潜在的风险也差异,不同的两个建设工程,尽管合同的形式相同,但也不可能有完全一致的财务风险。因此,在建设工程风险识别的过程中,花费人力、物力、财力进行风险调查是必不可少的,这既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也是建设工程风险识别的重要方法。风险调查法的作用就在于建立最终的风险清单。
(4)分解分析法。指将一复杂的事物分解为多个比较简单的事物,将大系统分解为具体的组成要素,从中分析可能存在的风险及潜在损失的威胁。如WBS结构分解图等。失误树分析方法是以图解表示的方法来调查损失发生前种种失误事件的情况,或对各种引起事故的原因进行分解分析,具体判断哪些失误最可能导致损失风险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