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德育的基本理念8篇

时间:2023-07-04 09:27:31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德育的基本理念,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德育的基本理念

篇1

关键词 高职教育管理机制 人本理念 学生成长 新时期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1 高职教育实行人本化管理体制的必要性

在呈金字塔型的高职管理体系中,学生作为学校管理机器末端的一环,被要求不犯错或是少犯错,而不是如何去发挥自己的潜力,也就是说,学生只要达到学校、教师所要求的,无所谓积极上进。教师同样如此,只要将教学任务组织好、完成好就行,教学创新的动力很小。这种无法实现教师职业发展和学生身心成长的教学,正是我们需要加以改变的重要原因。

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教师与学生都会被当作有如机器零部件一样、无生命、无情感的产品,由此易带来学生成长中许多的问题。由于追求的是整个组织管理的精确化与机械化,人的情感被组织管理一再压缩,得不到应有的满足,这显然是违背了人的本性的做法。霍桑实验告诉我们,外部环境并不是教育质量的决定性因素,人的内在感受反而会发挥更大的作用。在现代社会,人的需求不再局限于物质的经济的满足,社会的承认、心理的安全都是人们所追求的东西,教师如此,学生同样如此,他们也渴望被教师、家长和社会承认,在教学中扮演主角。尤其是高职院校,教师是进不了普通高校不得已而来,学生是因为高考分数不够才来,都很敏感,这种渴望会更加强烈。因此,要想提升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就必须调动教师与学生两方的积极性,通过改变其管理体制,给学生予更加自由、自主的学习空间,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2 实现高职院校人本管理的途径

2.1 要保障教师的主体地位

教学是学校管理工作的核心,教学活动的开展依赖于教师,没有教师的参与,学院将失去存在的必要。高职院校培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其对学生理论、技术性、操作性的要求都比较高,学生在未进入高职院校之前,对所学专业的技术基本没有任何了解,他们对专业的热爱程度,对专业知识学习的兴趣,主要取决于为他们授课的教师。通过教师倾心教学,学生才能真正从一个一无所知的初学者成为学有所成的职业工作者,学生的成长与成才,教师居功至伟。因此,高职院校的人本管理,必须从尊重教师的主体地位入手。一是要学会尊重和欣赏教师。如果不能实现尊重教师这个的前提,人本管理将成为一句空话。受传统文化的影响,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识比较片面,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也被人们认为不如普通高校的教师,社会地位不高。尊重和欣赏高职院校的教师,就是要让他们获得本应获得的社会价值,从而让他们热爱职业教育且对职业教育有信心。二是为教师的个人职业发展营造好环境。三是让教师更多地参与到学校管理中来。

2.2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一是把学生当成朋友,尊重学生的人格。从将学生单纯视为管理对象转变成为服务的对象,倡导与学生的平等交往。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之间也不再局限于教授者与知识接受者的关系,而是大家在教学情境中,共同对某一个知识点的学习与探讨。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指导者,也可以是引导者,更可以是倾听者,将学生当作朋友,让学生有更大的动力去学习新知识,更愿意与教师一起探讨问题,进而完成对知识结构的构建。高职院校教学越来越多地采取探究式教学、对话教学以及合作教学等教学方式,正是基于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人的想法而出现的教学变革,是人本理念在课堂上的休现。二是要给学生更大的主动权,教前多问问学生的意见,把他们的诉求融入到教学中去。教学过程中多给学生发言机会,鼓励他们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我们目前已进入到信息时代,人们越来越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而且在网络环境下,人们也更容易获得所需知识,学生们的发言更有水平,他们所掌握的知识,有些时候比教师准确。三是尊重学生的职业选择,帮助他们获得更强的职业能力。

3 高职院校人本化管理的主要方法

3.1 强化德育指导在学生成长中的作用

实现人性化管理方式,培育学生健康的心理、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使学生成为用人单位需要的有技术、有人品的人才,离不开德育指导。它可以让我们更熟悉并遵守职业规范,更具有协作精神、奉献精神。当然,人性化管理模式下的德育教育,并不是传统的灌输、说教型德育教育,而是在充分了解学生现实需要的基础上,从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都为学生所喜欢的德育教育。内容上更贴近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目标以提升学生的素质为主,重点放在职业道德和职业成长,并最终为学生有一个好的就业、好的职业生涯服务。

3.2 突出科研在教师成长中的作用

高职院校科研力量的不足是客观事实,一些教师没有科研的条件与机会,个人成长受限严重。要实现教师管理中的人性化,给教师创造更多科研机会无疑是非常重要的。要根据高职院校的职业性特点,重点围绕校企的共同开发等产学研项目开展科研。一方面,有利于教师科研能力的提升,在与企业的合作开发中,教师的理论研究得以实践验证,并通过实践结果来修正、提升自己的理论研究,不再局限于只是上好课、带好学生的传统型教师。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校企合作、产学研合作,项目的出现,可能让更多的学生在学习的同时接触到真正的企业现场,提早获得锻炼机会,这将有利于他们更好地消化所学理论知识,更好地适应日后的职业岗位。

3.3 强化服务管理意识

在教师与学生个体意识越来越强烈的今天,高职院校的管理应该削弱管理的意识,更多融入服务意识,为全校师生提供更加贴近他们需要的服务。通过人本管理,让师生主动来遵守规章制度的效果,肯定要比天天严格要求下师生被动遵守要好得多。学校要真正把师生看作学校最宝贵的资源,通过他们的发展来获得学校的发展,为他们的成长提供更多机会,使他们在自由宽松的环境中获得更大发展,成为推动学校发展的主要力量。

人本化管理已成为越来越多管理者的共识,高职院校要适应时代的发展,适应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特点,通过尊重学生与教师主体地位,以更人性化的校园管理,帮助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进而推动高职院校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根厚.学生权力视角下高校教学管理的制度的建构[J].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11(1).

篇2

一、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促进学生在发展中生活

教育要回归生活,就必须要重视生活的价值,其别要关注儿童正在进行中的现实生活,这是《品德与社会》追求的一个基本理念。儿童有他们自身与成人不同的生活需要与特点,不从这种需要与特点出发,教育几乎成为不可能。因此,教育惟有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才能真正有效地实施真实的教育。我们力求做到的是从儿童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促进学生在快乐的、积极的、有意义的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在考察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活动及其组织运作体制过程中,理解支撑我们生活的各种社会活动的意义以及个人、群体、社会之间的依存关系,初步形成集体和社会一员的意识。

通过对各种生活环境的考察,理解个人和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条件,理解生态环境与个人及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并初步学会用地理的方法观察、分析和表述社会现象。通过了解与自己生活相联系的往事和先人的业绩,理解过去与现在、现在与将来的联系,尊重和热爱民族传统文化,并初步学会用历史的方法观察、分析和表述社会现象。通过亲身参与社会调查、社会服务和公益活动,并与他人交流和分享社会生活的经验和认识,掌握认识和参与社会生活的基本方法和技能。教材应充分反映现代社会中诸如环境、资源、人口、和平、发展、国际理解等方面的课题,引发学生对解决现代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二、选取有意义的教育内容,引导儿童生活

以儿童自己的生活为基础,教材的指导思想应体现对儿童的尊重。尊重儿童不仅是有效教育的必要条件,而且是教育本质意义的观点。但是尊重儿童决不是对儿童听之任之,儿童作为发展中的人,他们自身具有接受教育的需要和接受引导的需要。因此,教材既要反映儿童的生活,更要积极地去引导儿童的生活。教材是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但并不是儿童生活的简单翻版,教材的教育意义在于对儿童生活的引导,用经过生活锤炼的有意义的教育内容教育儿童。

因此,学生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受家庭、学校、社会多方面影响的,其中既有正面影响也有负面影响,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少儿时期由于认识、知识、经验等方面的限制,对一些社会行为、社会现象和社会事物的认识往往出现片面,模糊甚至错误的看法。教育者在引导儿童生活方面负有道义上的责任,儿童只有在教育的引导下才能不断地发展和提高。

三、追求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知识技能培养的内在统一

每一个学生都是具有完整生命意义的人,面对生活世界,他们的生命表现既有认知,也有情感、意志和行为。在现实生活中这种种因素也总是在交互作用中同时发生,同时作用于生活。割裂他们的联系或单独强调某一方面都不会实现完整生命的表现,学生的心理结构也很难得以完善,学生的学习过程也仅仅是知识接受、技能训练的过程,丧失了生命的意义,从而给学习造成缺憾。只有实现情感、态度、行为习惯和知识技能培养的内在统一才能真正赋予学习以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学习的过程只有变为经受认知的挑战、获得理智上的满足和在情感、心灵的充盈中获得精神的体验的过程,才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主动发展。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知识技能培养的内在统一也就是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四、体现课程的综合性,倡导探究性学习

义务教育阶段的每门课程都具有促进学生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功能,但与其他学科相比,《品德与社会》课汇集了有关学生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基础知识,具体指导学生的社会技能训练、学生良好的社会行为习惯及社会意识、社会情感等。其宗旨直接指向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促进儿童个体的社会化。培养受教育者具有社会所需求的思想品德就是个体品德的社会化,把社会品德转化为受教育者的品德就是社会道德的个体化。

德育过程在本质上,就是一种有目的的或有选择的道德社会传递与个体道德体验相统一的过程。学生品德形成是在社会关系中通过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影响形成的,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过程就是在活动和交往的基础上不断积累新的品质的过程。德育工作是个系统工程,内容也比较多,主要包括政治教育即政治方向和态度的教育;思想教育即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教育;道德品质教育即人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的教育。《品德与社会》课承担的德育任务更侧重于道德品质教育,当然也包括相应的政治教育和思想教育。但是,在长期的德育实践过程中,我们的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德育目标定位过高,德育内容“繁、难、偏、旧”,脱离学生生活,脱离学生经验,知识不能用、不想用、不会用,造成学生负担过重,不想学、不会学,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不强。德育方法简单生硬。要使德育内容组织科学化,必须按照儿童在不同教育阶段和不同年级的道德发展水平加以组织和安排。人的品德发展是有一定先后顺序的,在整个发展中又具有阶段性,道德的发展一般经历了由“他律”到“自律”、从效果到动机、从别人到自己、从片面到全面的过程。人的道德发展阶段差异是同人的交往关系的变化、活动范围的扩大和主导活动的更迭密切相关的。人的道德品质、政治态度和人生观、世界观是相互联系互相渗透的整体,这些因素在人的道德发展的不同阶段其构成情况是不一样的。一般说来,小学阶段道德品质是构成思想品德内容的主要因素,儿童时期又是形成道德品质的关键期,随着学生心理、生理的进一步发展,交往活动范围扩大和知识阅历的积累,理想、信念、人生观、世界观等政治观点和信念逐步成为思想品德的核心部分。思想品德教育有连续性和阶段性,这就要求我们在不同的教育阶段确定思想品德教育内容的侧重点。学生的道德不是独立于学生生活之外的,没有一种“纯道德的生活”,道德生活总是寓于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社会生活是道德的载体。如果把品德作为一门课程来教,容易削弱品德与学生生活的联系,是把品德当做知识去学习而没有当做人格去培养。陶行之先生的“做中学”大有学问,人格只有在活动中、情境中才能培育,道德要变成一种能力,缺少实践环节,这个环节对于孩子来说就是他们人际交往的过程,就是他们的生活。 转贴于

五、体现课程的社会性,倡导问题解决学习

社会性发展包括社会认知、社会情感、社会态度和社会行为四个方面。社会化是指个体从自然人转化为社会人的过程。人出生后就开始了社会化的过程,人的一生都处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而个体社会化的任务主要是在儿童和青少年时期完成的,学校生活在个体社会化的过程中扮演着最权威角色,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也参与其中。其实施途径主要是在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个体与环境的互相作用中实现的。主要表现在:了解群体生活的一般意义和规则,认同自己所处的社会和文化传统,养成特定社会所认同的行为方式和态度情感。社会化和社会性是两个相互联系的概念,社会化强调的是个体成为合格社会成员的过程。社会性则是社会化过程的具体内容。个体社会化的过程就是社会性不断成熟的过程,人的社会化的过程不仅是社会认知的发展,还包括社会情感、社会态度和社会行为的全面社会化。在我国,社会性发展最主要的标准是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公民。

学生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两个重要方面,二者必须协调发展才能让学生学会做人。学生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本身是有层次的、是处在不断的变化过程中的,不可能通过一两次教育就能完成。因而,学生品德和社会性教育每个年龄段都要进行;但深度和广度要逐步提高。所以,我们的《品德与社会》课程采用“一条主线,点面结合,综合交叉,螺旋上升”的课程设计思路。《课程标准》中指出:“‘综合交叉,螺旋上升’指的是某一教学内容所包含的社会要素是综合的,所涉及的社会领域也不是单一的,可以交叉;同样的内容在后续年段可以重复出现,但要求提高,螺旋上升。”这里的重复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指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年级升高,每次循环都应有更新的内容、更高的要求。另外,不同的教育阶段应有较为集中的重点教育内容,既要注重连贯性,按内容的层次逐步加深和提高,又要顾及各教育阶段的重点,使螺旋循环与不同教育阶段的重点内容有机结合起来。这些要求是符合品德和社会性教育过程的长期性、反复性的规律要求的。

六、体现课程的生活性,倡导自主的体验学习

篇3

[论文关键词]高职教育管理 人本化 现代学校

现代管理学研究表明,管理体制已经发生了由控制性管理向服务性管理的转变,也就是说管理的主要职能不在于监督、控制,而是以提供适当的服务为宗旨。相比于传统的控制性管理模式,服务性管理模式的基本理念是人本化,突出人的主体地位,尊重人的价值,寻求符合人性需求的服务机制。学校教育是一项“为人”与“成人”的活动,学校是为了人的成长与发展而专有的社会组织,现代管理的服务性转向给我们的启示在于学校管理需要以人本主义为基本理念,探求人本化的高职管理机制,这也是高职教育管理机制转型的必然要求。

一、高职人本化管理的必要性

“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为了人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项事业。”然而,在传统控制性管理模式下,教育缺乏对人性的关怀,教育管理以监督为主要职能。在学校里,形成了以书记、校长为上层组织,各级处长、科长为中层组织,教师、学生为下层组织的科层化管理机制。这种机制是现代技术理性的产物,其所追求的目标就是实现组织管理的系统化、机械化、精确化,它排除了人的一切情感、需要,人成为被组织系统所加工的无生命、无情感的产品,学生则处于整个系统的末端。由此所引发的问题,对于教师而言,就是容易失去工作的积极性,在工作中体验不到生命的成长,体验不到人生的意义、工作的成效,这也就是心理学上所说的教师职业心理倦怠;对于学生而言,则容易出现厌学、逃学现象。20世纪20年代梅奥通过“霍桑实验”提出了人际关系学说,实验指出外部的环境条件并非是影响教育质量的决定性因素,除了经济收入之外,人还追求社会的承认、心理安全等,自此,人的心理因素在管理中越来越受到关注。不久前,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组织与人力资源所和新浪网教育频道进行了一次教师生存状况调查,结果令人担忧:超过80%的被调查教师反映压力较大;近30%的被调查教师存在严重的工作倦怠;近90%的被调查教师存在一定的工作倦怠;近40%的被调查教师心理健康状况不佳;超过60%的被调查教师对工作不满意,部分甚至有跳槽的意向。要想提升高职教学质量,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就必须要改变高职院校管理机制,特别是由于高职教育自身独特的类型特征及明确的市场导向性,其情况更具典型性和复杂性。如何走出高职管理的困境,梳理高职管理的人本化理念,既是一次有益的探索,更是现代学校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实现高职人本化管理的基本途径

学校管理必须面对两大课题,即对教师的管理和对学生的管理。因此,学校管理的起点和归宿都是人,一切手段和方法必须围绕人的因素展开,这就要求管理者在认清学校工作特殊性的前提下,树立一切活动以人为中心,把人视作能动性的主体,把调动人的积极性、挖掘人的内在动力作为最高宗旨和终极目标。因而,高职教育管理应从认识人的本质、研究人的本质出发,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一)尊重教师的主体地位

教学是学校一切活动的中心,而教师则处于教学活动的主导地位,所谓“教为主导,学为主体”讲的就是这个道理。职业教育是融技术性与操作性为一体的教育,学生在未进行职业教育前,有可能处于对所学专业技术完全无知的一种状态,因此,教师的主导地位就显得更为重要。对学生进行有益的职业规划和职业指导是教师的首要作用,从学校教学活动的地位来说,教师毫无疑问是学校管理中的主体者。树立人本化教育管理理念的首要之处,就是尊重教师的主体地位,即以教师为本。

首先,实行人本化管理,必须尊重和欣赏教师,这是实施教师人本化管理的前提条件。受传统文化及社会主导价值观的影响,职业教育长期处于一种受到鄙薄的状态,而身为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社会地位似乎也逊色于从事其他教育的教师。每个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和欣赏,高职教师也不例外。学会尊重和欣赏教师,是学校走向“以人为本”柔性管理的第一步。

其次,加大人力资本投资,这是高职院校走向教师人本化管理的关键一步。现在大多数高职院校都向学习型院校发展,为此,学校在进行人力资本投资时,必须加大对教师的管理、教育和再培训。对于青年教师,学校要看重其待遇,使其有成就感和满足感,能够在工作中学到东西,享受工作带来的乐趣,从而制订合理的教职工发展计划。另外,还必须针对教师的个人情况,将其放在合适的工作岗位上,使其对工作产生认同感,充分发挥其潜力,让他们从工作中受益,在待遇和发展机会上得到成果分享,从而更好地为学校工作。

最后,在高职院校实行教师人本化管理,还必须让教师参与管理。要让教师能够感受到自身作为主体的地位和价值,让教师分享学校的管理权力。一个学校的发展,最有话语权的就是教师,教师能够清楚地知道学生最需要什么,教学计划如何制订比较合理,教学质量是好是坏,教学活动理应如何安排。对于学校发展的具体因素,教师往往要比学校领导更具有直接的感知力。因此,要教师参与学校管理,不仅是人本化理念的体现,而且能够有效地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帮助他们克服职业心理倦怠,获得人生成就感。教师参与管理,就是要使领导和教师之间相互信任、和谐共处,营造人道化的工作条件和工作环境,改变单调的工作模式,实行多专多能,教师之间要相互平等,上下级之间要相互信任,从而形成一种家庭式的和谐学校文化。学校领导要时刻倾听教师的心声,加大感情投资,嘘寒问暖,使其产生良好的工作责任感、成就感和满足感。这样一来,学校才能形成良好的管理氛围,拓展生存和发展空间。

(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是学校一切活动的最终指向点,所谓“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讲的就是这个道理。高校强调以人为本,根本上来说就是强调以学生为本。

首先,尊重学生的人格,视学生为朋友,把学生作为服务的对象,与学生平等交往。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不是传授与接受的关系,而是基于一定的文化情境进行交往,这个交往过程是建立在师生平等对话的基础之上的。教师可以是一个引导者、倾听者,也可以是学生的朋友、同伴。在这样的交往情境下,学生获得对知识的理解和认知的发展。当前的教学中倡导对话教学、交往教学、合作教学、探究教学等教学方式与理念,其根本上也是人性解放诉求下教学文化变革的要求,是人本化理念在教学世界的应用。

其次,尊重学生的权利,给学生更多的发言权。在决定任何一件事情前,充分征求学生的意见,给予学生自由表达的空间。美国文化人类学家米德的研究表明,人类文化可分为前喻文化、并喻文化和后喻文化三种。前喻文化主要是一种原始文化,是指青年人向老年人学习,是一种典型的灌输式思维;并喻文化主要是指文化在同辈之间相互传递,同辈之间相互学习;而后喻文化主要发生于后现代社会,是指老年人向年青一代学习。随着社会逐渐进入后工业化、后信息化时代,后现代社会的特征逐渐显现,知识更新速度加快,这就打破了原来由长辈们掌握知识文化的垄断模式,而逐渐出现年青一代更多地掌握信息技术知识的现象,老年一代需要向年青一代学习。这给予我们的启示是,在学校管理中,学校领导、教师掌握的知识未必比学生更多,给予学生更多的发言权,这个过程对于长辈们来说也是一种学习。同时,随着学生文化的解放,学生的主体地位需要得到尊重。自由表达个人的见解,这是人最基本的权利,学生的自由权利也应该获得人的尊重,具有自己的话语权。

最后,尊重学生的职业选择,激发学生的职业兴趣,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学生的职业能力是职业教育课程定位、专业教学标准及课程开发、教学方案制订和实施等的关键点,因此,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是高职教育的重中之重。从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过程来看,学生内在的心理需要,即学生的职业兴趣,是他们接受外部教育影响的根本前提。学生接受职业培训,是学生主体出于提高自身职业能力需要及就业需要,而对教师传递的教育信息进行理解与分析、反映与择取以及整合与内化的过程。所以,高职教育必须要考虑学生的内在心理需要,根据其内在心理需要组织设计和开展教育活动,因势利导,激发学生自觉地接受教育管理,在受教育的过程中汲取营养,提高自身职业能力。

三、实现高职人本化管理的基本方法

(一)以德育指导学生成长

道德是社会的基础,是人类和谐共处的基本准则。职业院校实施德育的目的在于有计划、有组织地系统实现人的德性生成,从而使培养的职业技术人才有应有的职业精神,熟悉并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坚守职业理想,能够让技术服务于人。传统的德育方式秉持灌输式的思维模式,企图通过说教或者课堂教学而让学生的思想得到提升。其实,这是非人性化的,不能触及学生灵魂的说教,不仅空洞,更是一种资源的浪费。改变这一状况的具体方法,就是改变德育的方式及德育的内容。传统的德育内容,不乏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内容。这些德育内容对学生确实是必要的,但其所传递的思想与学生的现实生活没有合适的契合点,缺乏感染力与号召力,最终就不能形成德育的影响力及实效性。因此,首先,德育内容要实现由“高”到“低”的转变,处理好德育内容选择的“高”和“低”、“远”与“近”的关系。德育要贴近、关注学生的个体生命和现实生活,把职业道德规范和他们的日常生活密切联系起来。其次,寻求由“外”到“内”的自律型德育内容。再次,德育内容着眼点要从共性向个性提升。职业院校的德育应该在共性学习的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教育。最后,德育内容创新要由知识学习向能力素质培养转移。德育过程是知、情、意、行的有机统一,道德认知固然是整个道德形成的基础,但对职业院校的德育而言,应该更加重视职业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的养成。

(二)以科研引领院校发展

现代教育管理理念表明教学管理者必须转换角色,从原来的教学管理者变为教学实践的研究者和参与者。而从目前的实践看,高职院校能否与企业或科研院所等其他社会力量紧密合作,实现共同发展,关键在于学校的科研水平。学校如果没有高水平的科研队伍和适用性较强、市场开发潜力大的科研成果,就无法实现校企“双赢”,在“合作”中就没有地位、没有主动权,也就无法进行深层次的校企合作。然而,由于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特殊历史原因,长期以来,高职教育虽是我国高等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很多高职院校尚未认清自身的角色定位,仍旧满足于上好课、教好书、育好人,一味地强调提高学生的技术能力,增强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而忽视了高校还要承担发展科学研究的任务,忽视了科研对教学的反哺作用,从而导致科研成为制约高职教育长足、健康发展的“瓶颈”。为此,我们迫切需要构建一套与高职院校实际相符的科研体系,在制度层面上为高职院校的科研工作提供保障,以科研增强高职院校的特色专业发展,以科研带动教学质量提高,以科研提升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最终形成办学的良性循环。

(三)以服务强化管理意识

篇4

一、于信息技术教材中渗透德育内容

教材,是教学活动开展的依据。教学中的学科教育内容,是渗透德育教育内容的基石。一个科学合理的信息技术教材,才能让德育教育内容得以渗透。就目前来看,我国还没有与德育教育目标完全匹配的初中信息技术教材,这也是信息技术教学中渗透德育的难点所在。也正是因为如此,加强信息技术教材的开发与设计是极为重要的。信息技术教材的编制者,应当考虑到初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遵循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适当融入德育内容,加入视频或者图片资源,让信息技术学科中的德育教育更加立体化。每一个学校的信息技术教师可以针对学校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水平,开发校本教材,使信息技术教学更加符合学校的教育需求。举例来讲,如果学校学生的合作意识不足,教师可以在进行校本教材的开发时,加入更多合作实践活动模块,让学生在学习信息技术知识的同时,去体会合作的重要性。只有课本内容与德育教育内容具有衔接之处,才能让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与德育教育进行结合,促进以学生为本教学理念的落实。

二、加强信息技术教师德育水平提高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与组织者,更是课堂教学活动的重要实施者。作为学生学习路上的引导教师,要促进德育教育工作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实施,必然要具有较高的德育教育水平。促进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德育教育效果的优化,教师的个人素质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信息技术教学活动中,教师不仅要将信息技术专业知识进行形象、生动地讲解,突出学科特点,更要引导学生从学科学习内容中发现德育学习内容,促进学生在自己认知能力的支持下成为德育内容的体悟者。要落实生本理念,教师需要关注时代特点,利用具有时代性的德育教育内容去充实信息技术教学活动。比如在讲解有关于计算机病毒内容的时候,教师要从时展过程中找到初中学生乐于关注或者能够接触到的事物进行举例,引导学生从中体悟出一定的道德标准与道理。教师可以借助“木马病毒”去引导学生分析计算机病毒制作与传播不良影响,发现其中的错误性。只有教师具有开发德育教育内容与实施德育教育的能力,才能促进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为学生服务,以学生为本,落实德育教育。

三、落实生本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手段

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会用到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师不同的教学方法中,教师都要引导学生将信息技术学习内容与德育教育加以结合。示范式、诱导式与渗透式教学方法,都能够让学生在接触信息技术知识的同时得到思想品德上的教育,促进教学活动的多样化,利用以学生为本的评价手段,能够让学生在信息技术课堂中得到更多的成长。在进行信息技术课堂活动设计时,教师要对课堂活动进行精心准确,充分利用学生乐于参与的课堂活动,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寓教于乐,落实以人为本。比如在学习网页制作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设计一个班级网站。在指导学生建立班级网站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将中学生道德标准与行为规范等内容设计到网站中去,从而促进信息技术教学与德育教育的结合。除此之外,教师要加强课堂评价方式的多元化。在对学生进行学习成果评价时,不能只考虑学生的专业技术水平提高程度,还要考虑学生的课堂学习态度与表现,将学科学习与德育学习绑在一起,从而促进信息技术教学中德育的有效渗透,也让信息技术课堂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成长。

四、培养初中学生网络应用正确方法

篇5

关键词: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 道德教育 以人为本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作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一门基础课程,其教学特征明显有别于其它理论课教学。从整个教材的逻辑框架来看,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人生价值观教育(第一章―第三章);第二部分:道德观教育(第四章―第六章);第三部分:法制观教育(第七章―第八章)。从总体内容来讲,主要讲授两个行为规范:道德行为规范和有关法律行为规范。它是针对大学生成长过程中面临的道德和法律问题,开展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的教育,引导学生树立高尚的理想情操,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形成正确的行为规范,使之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从一定意义上说,它既是思想政治理论的核心课程之一,又是一门公共德育课程。所以,树立怎样的道德教育理念,不仅对道德教育部分教学内容的实施至关重要,而且会直接影响到本门课程的实施效果。

在我们的教育中,“德育第一”一直是指导教育政策的核心宗旨,并且深刻地影响着教育实践。在改革开放的30年里,虽然智育作为提高智力与能力的主要途径被提到了突出的地位,道德教育在学校中的重心地位并未失去,然而道德教育实效的低下却是不争的事实。所以,我们在开展道德教育的时候首先有必要反恭自省:什么是道德教育?道德教育的终极目标到底是什么?对于这些问题,如果我们不能从理性的层面上对其进行深入反思的话,那么,我们便会缺失最基本的思想根基。而这样的教育实践结果只能是“以己昏昏,使人昭昭”。“如果教育要继续成为一个生机勃勃的有机体,能够运用智慧和精力去满足个人和社会的需要,那么它就必须克服自满和墨守陈规的缺点。教育必须经常检查它的目标、内容和方法。”[1]这点对于道德教育尤为重要。实践表明,道德教育如果没有合理且明确的方向目标,它不仅是低效和迷乱的,而且很有可能蜕变为实现非人道目标的工具。

当我们在对以上问题进行深入考查和思考时,会发现存在着两个不同的视角:一个是社会性的视角,即由生活中的契约发出了诚实、守信、善待他人等日常生活要求,这些要求不断积淀、发展,成为风俗、习惯、舆论和社会意识,进而形成一种道德律令,需要社会成员去遵守。道德教育是为了社会的稳定和谐,为了“共同体”的需要,以及理想社会的实现;一个是个体性的视角,个体的人非常弱小,如果他要生存就必须得到来自他人的扶持,这时人就需要构成各种关系,在这些关系中生存的个人就需要有一种自我要求,这种要求通过个人的持守会变成个人的态度,最终成为个人的德行。所以,道德不是一个工具,它是“人的一种存在方式”,是“人的应然的生活方式”,最终是为了人自身的成长和发展。道德教育则是“指向人的德性培养的教育”。不可否认,从社会性的视角出发去看待道德教育,有其合理性的内涵,但同时也往往会存在一种误区:把受教育者个人仅仅作为社会的“一分子”或国民来看待,这样对于个人的独特性和独立性就会缺乏应有的尊重。同时,对于个体来讲,这种道德教育更多的是一种外部的强加,所以个人在遵守规范的过程中难以获得持久的动力。如果我们能够多一些对个体性视角的关注,确立“人”在道德教育中的中心地位,从主体的内心信仰和意义体验着手,树立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德育理念,立足于学生完整生命的塑造和健全人格的培养,这样受教育者就能真正领悟道德的内涵、生活的本质、做人的根本,以及对他人关爱的重要性,也就能更好地提高《基础》课的教学实效性。以此为指导,需要我们在教学中注意:

一、从知识化、认知化教学到重视学生的道德体验及情感发展

道德教育和知识教育、技能教育是不同的。知识教育强调系统性、接受性;技能教育突出熟练性;道德教育注意熏陶和践行。道德的学习包括道德知识的学习、道德规范的学习和价值、信念的学习三个层次。对道德知识的学习需要运用一定的逻辑――认知的方法。同时也需要相应的思维判断能力。对道德规范的学习必须以日常情感体验性来加以把握,只有将自己融入其中,才能获得个人的理解,内化为个人的需要。价值、信念的学习必须是在认知参与下通过个体直接或间接的情感和实践体验去领悟、建构。在知识中心主义的教育大潮冲击下,由于道德知识教育与知识和技能教育都具有“知识性”这一“近亲性格”而获得了广泛认可,代替了道德教育另外两个更为重要的层次,道德教育就变成了道德知识教育。这样,学生就缺乏自主的道德判断,难以激发道德情感,形成道德意志,而在参与解决现实中的道德问题时,则表现出了“知行不一”。正像有的学者所说:“把道德作为一种知识来教,作为一种技术来训练。我们所能做的似乎只是不断地向学生讲授,而后再通过考试等手段了解学生是否已经知道了我们教授给他们的道德,对那些生活层面的东西,我们却总是鞭长莫及、力不从心。”道德的学习是个人在关系中的自我把握,真正的道德教育一定包含着关系性、个体性、真实性和情境性等一些基本属性。与此相应,人的情感体验恰恰反映了人最真实的存在,是个体在特定情景中的一种经历,如果没有这种属人的经历和由经历构成的切身体验,那么个体就不可能对道德产生深刻的认同并进一步渗入人的内心。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尝试引入道德体验式教育法[2],即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科学地设定多种教育内容与情境,开展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多种形式、多种内容和多种角色的体验式教育活动,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和不同的社会角色身份上去认知、感受、领悟、体验和深思人生,从而激活学生的道德的内需,促进优秀道德信念的生成,实现德识、德行和德性的统一。

二、确立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变单向灌输为双向交流、变注入式教学为启发式教学

传授理论教学多采用“灌输”方式,说教性特征明显,强制性强,形式多为显性教育,不能提供合适的学习条件和学习环境,建立起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平等的双向交流。今天的道德教育需要在代际交往和互动中进行,在对话和讨论中展开。教师应注重营造宽松、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确立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变单向灌输为双向交流、变注入式教学为启发式教学。我们在向学生传递正向价值的时候,应当同时承认他们有质疑这种教育的权利。只有这样,道德教育才能真正成为精神生命的相互碰撞,才可能生发出更多鲜活的道德个性,最终使“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学习成为大学生内在的强烈需求,把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变成大学生自觉的行动。

在课堂教学中应将讲授与讨论相结合视为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方法。课堂讨论可以以小组或班为单位进行。讨论的主题要结合教学内容和社会热点,如在讲授“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时,可引入“如何看待抵制家乐福事件”、“美国女排在奥运赛场上击败中国队后如何看待郎平”;在“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部分,可讨论“范跑跑现象”、“‘感动中国’人物”等。在学生讨论时,教师要学会倾听、善于引导,不要轻易否定学生的意见。对学生的正确的认识和独到的见解要充分肯定,对模糊、错误的认识则要加以及时引导和纠正。同时,我们要明确的是,课堂讨论的主旨不是要拿出一个唯一正确的结论,而是要激发学生进行主动的思考,培养其审时度势、明辨是非、积极进取、勇于探索的能力和精神。课堂讨论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同时能够增强教学的说服力和实效性。

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封闭的校园到社会生活实践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本身就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这是它区别于一般理论教育课程的重要特征。它不仅要解决大学生知与不知的问题,而且要解决大学生行与不行的问题。要想实现和达到知行统一的教学目标,仅仅依靠课堂上的理论教学是不够的,必须开展实践教学。大学生良好的道德习惯和行为养成及法治意识的形成是一个学习、实践、提高,再学习、再实践、再提高,循环往复、不断深化的复杂过程,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是由知、情、意、行四个要素构成的,其中知是基础,行是关键,并且往往“知易行难”。所以《基础》课的实践教学环节既是课程本身的需要,也是学生成长的必然要求。它的最大特点在于,能使学生以全新的视觉认识社会并接受社会教育,同时也使他们不断地反省自身。这样,能使他们摆正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四、改革和完善考核方式

考核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是教育目标管理的重要手段,其目的是为了检验教学、促进教学,而教学的目的则是为了应用。在现实教学中,我们发现一部分学生在学习《基础》课的过程中,单纯追求分数,这自然是与本门课的课程性质及其目标相违背的。课程考试成绩无法反映一个学生的内在品质,成绩优秀未必思想道德修养及其行为表现就优秀。相反,个人的行为表现则能说明其懂得的法纪知识及其道德修养的程度。因此,改革和完善考核制度和评价体系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在理论知识考核中,要注重对学生运用基本原理正确分析、对待和处理现实问题的能力的考查。我们需要放弃以往“是什么、为什么”的单纯知识性的考查方式,强调学生在是非判断的基础上学会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做到知行统一。如果大部分学生能严格要求自己,能将所学的基本知识落实在行动上,那么校风、学风、班风等就必然会向好的方面转化,从而使校园氛围发生巨大变化。同时,我们也要把课程考核与学生的日常操行结合起来。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 生本教育 高等职业教育 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1 生本教育理念

1.1 生本教育概念

生本教育源于广东省教育科学研究所(郭思乐教授主持)升本教育体系研究。郭思乐教授在全面总结中国教育现状的基础上,指出以学生好学为中心的教育体系适应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及学生现状的改变,真正有效地推动教育改革,促使我们作出从师本教育走向生本教育的改革。

郭思乐教授指出,“我们提倡的生本教育,就是以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为旨的教育。”“真正以学生为主人的,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我们称之为生本教育。”所以,升本教育的实质是实现生命的提升,承认人的发展的无限性,教育应该充分发挥人的潜能;认为人具有学习的天性,教育应该发挥人的天性;特别强调人具有发展的需要,即尊重与爱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等,教育应该充分体现学生的需要。

1.2 生本教育主要观点

1.2.1 生本教育的理论基础

(1)人本主义思想。人本主义产生于上世纪60年代的美国,突出强调人的重要作用,关注人的需要、情感、态度等内在特质,发挥人的主体性与创造性。人本主义代表人物之一的马斯洛提出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要包括七个等级,从生理的需要一直到自我实现的需要,前一个层次需要的实现都是以后一个需要为基础的。所以,人本主义者认为教育教学活动也应该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重视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把教师看成是学生学习与成长的促进者、合作者、辅导者、激励者,满足学生主体知识、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各方面全面发展的需要。

(2)杜威的教育理念。美国现代教育的先驱约翰・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明日之学校》中提出“从做中学”、“学校即社会”、“教育即成长”、“教育即经验的连续不断的衔接与改造”等观点,重视学生原有经验及情境,强调各学科之间的联系,提倡“以解决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由此看来,杜威的教育理念正是生本教育的有力支撑。

(3)“因材施教”、“教学相长”与“教学做合一”思想。中国的儒家历来重视“因材施教”、“教学相长”的作用。《论语》中强调根据学生的年龄、气质、才能、志向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即“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孟子发展了孔子的教育教学思想,提出教育教学中应该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果,即“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材)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孟子・尽心上》);“教亦多术矣,予不屑之教诲也者,是亦教诲之而已矣”(《孟子・告子下》)。

陶行知在“知行统一”的思想影响下,提出“教学做合一”的教育理念,即学生的学习应该遵循客观规律,教师的教则应该服务于学生的学,教与学都应该着重突出实践性。因此,在“做”的过程中获取知识显得尤为重要。这也为生本教育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推动着生本教育朝着正规化方向发展。

(4)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认知主义认为学习是形成与发展认知结构的过程。布鲁纳提出“发现学习”,主张建立属于学生自己的认知结构,完善具有严密逻辑的知识体系。奥苏泊尔则提出“有意义的学习”,主张教育教学应该强调意义,防止机械学习。加涅也认为教育是学习的一种外部条件,其成功与否在于是否有效地适合和利用内部条件。这些都与生本教育的理念相吻合。

1.2.2 生本教育的主要观点

(1)价值观:一切为了学生。学生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生本教育非常注重学生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发展、全面发展,以学生为主体,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自我价值。(2)伦理观:高度尊重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不歧视、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是生本教育的基本原则。每个学生都有其独立性,拥有自己的思考系统,具备丰富的潜能和创新能力,所以,了解和认识学生,并在此基础上尊重学生是非常有必要的。(3)教学观:教学相互促进、提高。传统教学注重教师的教及教的内容,而生本教育则注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改善教师教的方式,培养学生内化知识的能力、学习的能力。(4)课程观:小立课程,大作功夫。生本教育的课程观就是“小立课程,大作功夫”。生本教育所说的课程应该包括校内课程、校外课程,综合课程、活动课程,显性课程、隐性课程,基础课程、整合课程等等。具体来说,生本教育突出强调交给学生的基础知识应该尽可能地简化,利用词汇语言、数学语言及艺术语言整合课程,通过活动与研究把各部分课程整合在一起,使各科课程本质化、综合化、活动化。

2 高职院校课程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盲目性

高职院校课程改革往往具有盲目性。一方面,一些高职院校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认识不到位。在实际教学中,有意无意地在向培养“工程师”、“建筑师”等目标靠近,只强调高等职业教育的“高等性”,忽视其“职业性”。另一方面,有些学校遵循本科培养模式,通过压缩课程内容的形式,提前完成课程计划,同时,片面强调课程知识的系统性与完整性,忽视学生的素质拓展、能力的提高及个性的发展,严重违背了职业教育的基本规律。

2.2 不合理性

一些学校开设的课程存在结构不合理的现象,表现为需要开设的课程不齐全,且课程与课程之间的结构比例不协调,有的课程开设过多,有的课程开设过少,缺乏统筹规划。同时,各学科、各课程之间缺乏联系性、可选择性及灵活性。另外,有些学校的课程设置严重脱离经济社会的发展,不符合订单式培养目标的实现,没有建立健全产学研相结合的长效机制。

2.3 非实用性

一些学校的课程内容存在非实用性的特点。第一,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内容缺乏创新,其表现出来的知识与技能过于陈旧,跟不上社会的发展。第二,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不紧密,所举例子也缺乏典型性与代表性,同时,例子与原理之间的先后顺序,即先摆出原理,然后用例子加以证明,严重违背了教育的基本规律。第三,课程内容缺乏迁移性。通过课程内容的学习,学生不能将一门课程的原理与方法合理运用于另一门或多门课程。

2.4 非主体性

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内容没有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未能让学生积极参与,没有照顾到学生的发展特点及需要;课程呈现方式单一、呆板,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学的兴趣;课程内容转化为教学的形式,比较陈旧,仍然是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模式,所以,学生的主体性得不到合理发挥与实现。

3 高职院校课程改革问题的成因

3.1 重老师,轻学生

高职院校课程改革仍然重视教师的作用,重视教师在课程开发中的作用,轻视学生的力量。所以,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的呈现形式等都以教师为本,突出强调教师的重要性。

3.2 重理论,轻实训

在课程改革中,理论课仍占主导,没有从思想上和行动上落实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和计划。片面追求职业教育的理论知识与理论研究,不把理论与实训相互结合是导致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问题的主要原因。

3.3 重传统,轻创新

在课程设置方面,一些高等职业学校仅仅遵照旧有的课程传统,挖掘不出太多的内涵,对现有课程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课程管理创新不够,未能通过课程改革增强学生的主体性及课程的特色性。高等院校即使知道专业课结构及课程内容设置不合理,但是却无力改变现状或不知道怎么改变现状。除了国家教育经费投入有限的制约之外,高职教育与社会、企业实际脱节,是造成课程结构与内容问题的重要原因。

4 高职课程改革原则

4.1 学生为本的原则

以学生为本就是要面向学生,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需要、兴趣、经验为本,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将每个学生培养成职业能力强、创新能力强、自我价值发挥完善的综合实用型人才。学生为本的原则对高职课程改革提出了以下要求:一是要调整课程教学内容与方式,针对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灵活组织教学;二是要落实学分制,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从而满足学生的需求,实现专业培养目标;三是改变评价方式,注重过程性评价,将学习的责任交给学生,以教学评价多元化、综合化来适应不同学生的多样需求。

4.2 全面发展的原则

素质教育要求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高职教育课程改革也应该体现德、智、体、美、劳等各个方面。据此,高职课程改革就应该注重在课程整合中体现“敬业、诚信、人文、心理健康、公关、协作、环保”等素质及能力的渗透和培养;德育目标与专业教学目标整合,要教会学生做人、做事;德育隐性课程渗透,如制度性、关系性、校园环境、社区性等隐性课程的渗透;鼓励学生参与志愿者、社会服务等综合实践活动。

4.3 职业适应的原则

学生的发展包括了三个方面,即生理发展、心理发展与社会发展。社会发展往往更能体现学生的发展质量。而在课程改革中提高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有利于让学生充分认识职业,提前做好职业规划,推动自身社会适应能力。职业适应原则要求课程改革需强调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实训为主体的实践性教学的深入开展;重视实习实践活动,把实习管理与实训管理相结合起来;注重校企合作,培养“双师型”教师;发展订单式培养方式,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

5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高职课程改革策略

在综合考虑生本教育理念及高职课程改革原则的基础上,我们以江苏省南京市的南京某高职学校网页设计课程改革为例,提出切实可行的生本教育理念下的高职课程改革策略。

5.1 明确高职课程改革目标

南京某高职学校自2005年成立至今,坚持以“德国学习领域教学模式”进行课程改革,采用“行为导向”、“项目教学法”强化技能训练,准确把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加强课程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注重学生综合职业素质的提高,做好“工作页”的方法,不断推动课程改革工作向前发展。该校的网页设计课程,作为电子商务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严格遵循《江苏省职业学校教学管理规范(试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等相关规定,着重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面向当今信息时代、从事动漫方向工作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该课程改革旨在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网页设计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熟练掌握网页设计行业职业技能。

一方面,以社会、岗位需要为依据,进行充分的社会及行业企业需求调研,通过与企业人士的研讨来确定课程目标及目标体系,而不是简单照搬本科模式,或是凭空想象,要遵循科学的方法与工作流程。该校的网页设计课程主要介绍HTML及Dreamweaver的相关知识,并结合助理电子商务师国家职业资格标准的相关内容,辅以动画制作、图像图像处理、网站构建等内容,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指导思想,坚持“双元制”教学模式,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形成重实践、重技能培养的办学特色。

另一方面,必须重视课程内容的构建,高职课程的内容不能单一地指向科学世界,必须要注意科学知识与人文素养的融合;其内容不能单一地指向技能维度,而应该指向三个维度:职业技能维、职业知识维、职业情感态度维,后者往往是在课程内容选择和设计时容易忽略的,但是它在职业素养中却非常重要。该校非常重视学生在网页设计专业上表现的动手能力,合理规划理论学习与实训学习的实践,利用66个设备先进的现代化实验室、28个配套齐全的校内技能实训车间、1200台计算机和130多个多媒体教室开展卓有成效的实践学习。同时,该校也积极组织学生参与社会活动,紧扣地方经济发展和市场需求,争取在五年时间内培养出就业能力强、创新意识强、服务意识好的高职网页设计人才。

5.2 坚持生本教育理念为基础

生本教育提倡的是素质教育,培养的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型学生,具有以往任何教育都无法比拟的优势,能推动学生有效学习,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构建完善的课程改革方案。该校经过卓有成效的网页设计课程改革之后,改变了之前上课听得懂,但是碰到真实的企业网页设计时,却并不能完全按照企业要求设计出具有创新性网页的情况,健全了生本教育理念,循序渐进地安排课程内容,即“精美网页欣赏网页设计基础Dreamweaver快速入门站点创建网页布局网页中文本与图像的运用HTML基础层叠样式表交互的表单应用插入多媒体组件使用模版和库”,确保学生听得懂,学得会,能使用,充分考虑学生的接收能力,促进学生多种能力的发展。

5.3 改革教学方法

南京某高职学校充分考虑学生的发展,在网页设计课程改革中融入生本教育理念,与企业合作进行“订单式”培养。无论是在课堂中,还是在实训基地,该校的“双师型”教师都仅仅扣住学生的职业发展这一目标因材施教,采取目标教学法、网络辅助教学法等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其主动参与课堂,缩短教师的讲课时间,延长学生的自主学习时间,同时加强与国外知名职业学校的合作,交换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5.4 优化考核方式

考核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通过考核,教师可以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还可以根据结果进行教学改革。传统的课程考核一般采用笔试的方法来检测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情况,这种考核方式不适用于网页设计这门课程,因为网页设计是一门对动手实践能力要求很高的课程。如果仅仅采用笔试的方式进行考核,会导致学生机械记忆理论知识,忽视对技能的学习。该校根据网页设计课程的特点,对该课程的考核方法进行了改革。课程考核结合平时考核、实践考核、理论考核三部分内容,平时考核占总考核的30%,主要考查学生的作业、出勤率、表现情况及学习态度;实践考核占总考核的30%,主要考查学生的实训报告、课程设计完成情况;理论考核占总考核的40%,主要考查学生的专业化理论知识。通过这种考核模式,该校网页设计课程改革初见成效,学生的就业率也得到了很大提高。

6 结语

总之,生本教育理念下的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从学生出发,充分考虑学生学的重要性,强调学生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及经验在课程中的作用,推动各门课之间的衔接与联系,突出实训项目的必要性,最终建构起合理有序的课程内容与课程体系。

参考文献

[1] 杨洁.试析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09(4):44.

[2] 陈玲,周静.生本教育理念下高职护理专业课程改革的探讨[J].全科护理,2010(5):89.

[3] 郭璇,陈红兰,王宇.浅谈新形势下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与建设的内涵与对策[J].江西化工,2012(9):101.

篇7

[关键词]:自主参与;班级管理;基本理念

班级是学校教学和管理的最基本的单位,是学生进行学校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景。班级管理是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着学校的整体管理水平与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程度和状态,对学生的个性发展与社会化以及学校教育的质量与成效具有重要影响。自主参与型班级管理是以学生自主参与为基本特征的班级管理模式。班级管理的目的是让学生拥有自主发展的场所,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研究与探讨自主参与型班级管理的基本理念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班级管理现状

现在的班级管理一般是以班主任为中心的层级管理体系。在这种管理体系下,当班级管理出现不稳定的状况时,班主任会利用权威来强化管理,忽视学生的个性发展。班级管理的弊端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沿用稳固的层级化班级管理结构,造成班级整体分裂

在班级管理的稳定的层级化班级管理结构中,班级管理工作只是针对固定的少数成员,班干部更是享有“特权”,可以管理其他学生。其他学生处于服从管理的地位,导致学生缺乏自主管理的意识,使学生在班级中的地位存在差异,造成班级整体的分裂。学生地位的差异影响学生的集体责任感和义务感,影响学生的民主平等意识和自主参与的意识的形成。

2、班级管理强调统一,忽视学生个性发展

班级管理强调统一性,忽视学生的差异的客观性,限制了学生的个性与个体性发展,违背了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这种管理容易造成学生个体发展与集体发展的对立,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紧张,严重影响学生和教师的发展,影响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3、班级管理以教师为中心,忽视学生主体性

现行班级管理的模式以教师为中心,强调教师和权威,以教师的控制主义作为管理的主要方式,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这种管理模式忽视学生的兴趣、情感的需要,没有正确认识学生的自主性与创造性。这种管理只会使学生学会循规蹈矩和服从,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得不到发展和培养。因此,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重新界定班级的性质,确定新的班级管理的理念,推动班级管理的进一步改革。

二、重新界定班级性质

正确认识班级性质是确定自主参与型的班级管理理念的基础。所以,要综合各方面的理论,重新界定班级性质,以促进自主参与型班级管理理念的确定。

1、班级是管理性组织,更是教育性组织

班级目标可以分为管理目标和组织目标,管理目标以教育目标为依据,为教育目标的实现服务。没有教育目标,班级管理的存在就没有意义。所以,班级是管理性组织,更是教育性组织。在班级的建设和管理中,班级管理要成为重要的教育力量,为学生发展服务。班级作为教育性质的管理组织,要努力保障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自由和权利,促进学生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

2、班级是学生的生活共同体,学生之间是平等和谐的关系

班级是学生进行生活和学习的主要团体和场所。所以,班级是学生的生活共同体,学生是班级的真正主人,在这个共同体中,学生之间是和谐平等的关系,学生乐于参与班级的活动,充分展示自我个性。班级在促进每一个学生得到自由、充分的发展的同时,也使得班级整体得到了超越性的发展,促进形成群体的个性。

3、班级是具有发展性质的半自治性组织

班级管理对象是未成年人,他们在班级组织中不能完全依靠自身的力量进行自我管理,需要外部的力量提供必要的指导。半自治性包括两层内涵:一是教师不能进行全控制方式;二是教师也不能采取全放任的方式。发展性质是指随着学生的成长,未成年人的班级管理会从半自治性组织发展成为自治性组织。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进行班级管理的最终目的。在班级管理中,教师要采用合适方式合理控制自己管理班级的程度,鼓励学生自主参与班级的管理,促进学生的自主完善和发展。

三、自主参与型班级管理理念及其实践

1、班级是学生进行自主管理的场所,尊重学生主人地位

每一位学生都有自我表现,自我发展的需要。因此,在自主参与型的班级管理模式中,要尊重学生班级主人的地位,倡导班级是学生进行自主管理的重要场所,促使每一位学生参与班级管理。

首先,师生要相互信任,教师平等对待学生。其次,建立和完善学生自主管理的制度,利用制度保证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权利。例如,增设班级管理的岗位;实行干部轮换制;实行值日班长制度等。最后,形成学生的自主管理机制。让学生参与到班级的管理和决策中,及时听取学生对于班级工作的意见。

2、班级是学生进行自主生活的场所,创建民主平等的生活环境

班级是学生学校生活的主要场所和基本场景。自主参与型班级管理倡导民主、平等、自由的班级生活环境,协调人际关系和开展班级活动是创建这种生活环境的重要方式。

首先,要正确处理班级生活中的关系。学生与学生之间是平等互助的学习伙伴关系;教师与学生要相互信任,相互尊重,教师要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促进学生的个性和个体全面发展。其次,要关注班级的日常管理活动和事务。在学生的班级生活中,学生的发展和成长历程都表现在班级的活动中,因此,要关注班级的日常事务,重视班级文化的建设,让学生在班级生活中体验成功与欢乐。

3、班级是学生自主发展场所,尊重学生差异性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每一位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心理特征和个性,学生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因此,在班级管理中,教师要正确认识差异的客观存在性,关注学生潜能的开发和发展,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首先,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与发展的可能性,不把学生定型化,提高学生自信心。其次,教师要利用恰当的目标激励学生,指导学生自主积极地制定班级的发展目标以及个人的发展目标。最后,教师要为学生发展创设平等自由的环境,鼓励学生进行自主管理,促进学生实现自主发展的目标。

结语:

建立学生自主参与型班级管理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因此,在班级管理中,要全面分析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重新界定班级的性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要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管理,让班级成为学生自主管理、自主发展和自主生活的场所。

参考文献:

[1]王凯.自主参与型小学班级管理基本理念分析[J].快乐阅读(上旬刊),2012(7)

篇8

一、作业设计遵循的原则

1.明确目标,注重效果

在生本理念的指导下,教师在进行小学语文作业的设计中要有明确的目标,即帮助学生更好更快地掌握相关的语文知识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此,在进行语文作业设计的过程中不要过分地依赖课本,要注重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兴趣爱好,只有这样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2.形式多样,富有新意

生本理念要求我们以学生为主体,因此,在进行语文作业设计中就要充分结合小学生顽皮的特点,要注意形式的丰富多变和内容的新颖有趣,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完成教学目标。

3.提高质量,把握重点

对于小学生而言,玩耍是他们的天性,在平常的教学中,学生常常会表现出厌倦和不耐烦的态度,所以,在小学语文作业的设计过程中,我们要尽可能地注重质量,精益求精,结合学生的特点和兴趣,突出学习的重点,切忌量大,那样只会适得其反。

二、作业设计追求的策略

1.引导自主学习的作业设计

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和束缚,教师布置的作业十分单一和陈旧,大多是抄写或者背诵,这样的作业形式不利于学生的发展,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具有很大的弊病。生本理念的根本思想就是以学生为主体,意在克服应试教育中的种种不足和缺点。因此,在生本理念的引导之下,我们在进行语文作业的设计中,要分析学生的个性,注重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精心设计一些符合学生个性,有益学生发展,激发学生兴趣的语文作业,让学生自己(下转第74页)(上接第72页)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的过程中,让他们充满对知识的好奇性和渴望性。例如,在学习《让我们荡起双桨》这一课的时候,在课堂教学结束之后,教师应该布置一些具有引导性的作业:让学生自主学习本文和歌曲的创作背景、作者简介,并以小组的形式学习演唱《让我们荡起双桨》这首歌曲。这样的作业形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还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渗透感情交流的作业设计

学习过程对小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的树立有着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在作业的设计和完成的过程中,学生可以体会到很多问题,学生的情感会和作业产生共鸣或者抵触。鉴于此,我们教师在进行作业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情感,尽可能设计渗透情感的交流性作业。生本理念要求我们对学生应给予充分的关注和引导,所以教师在进行语文作业设计的过程中要体现生本理念就必须注重对学生情感的培养和交流,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例如,教师在讲解完《》之后可以设计这样的语文作业:在理解课本的基础上,观看电影《》并写出自己的观后感。这个课后作业可以引起和激发学生极大的学习兴趣,在观看电影和观后感的写作之中,学生的爱国情感会得到升华,对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有着不可估量的现实意义。最重要的是学生的学习和情感升华是通过自己的体会和思想总结得出的,这种记忆和情感对学生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同时也是生本理念的直观体现。

3.注重“三重结合”的作业设计

作业分为课前作业、课中作业、课后作业三个部分,但是我们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通常会忽略课前作业和课中作业,这样就会造成作业体系不完整,无法收到实际效果,更无法体现语文作业的生本理念。要想实现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生本理念就必须注重课前作业、课中作业、课后作业的有效结合。譬如,我们在进行《三顾茅庐》的学习时,可以让学生课前通过查找资料来了解文章背景,课堂上引导学生自主分析课文中的人物特点,课后要求学生阅读《三国演义》中其他的内容,以此来拓宽学生的视野。再如,对于《长城和运河》的作业设计我们可以课前要求学生预习课文,查阅相关的历史资料,课上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自己讲解资料的查询结果,课后作业可以要求学生在深入理解文章的基础上全面掌握文章的相关内容。这样的作业设计才能让学生真正学到知识,体现生本理念。

4.提倡分层设置的作业设计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