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网络沉迷的建议8篇

时间:2023-07-04 09:27:27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网络沉迷的建议,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网络沉迷的建议

篇1

网络也是一把双刃剑,它也有不利于我们的一面。有的同学过度沉迷电脑无法自拔;有的同学做了网络的俘虏,成了小网虫;还有的同学因整天看着电脑,眼睛受到严重损坏,成了高度近视。据调查,目前在网吧上网的青少年,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都是因沉迷于网络游戏,进而导致学业荒废,毁掉了自己前路。

在我看来,我们学生应当上好现代信息技术课,掌握基本的电脑技能。条件允许的话,在家长或老师的指导下,也可以适度适量地上网,下面,我想大家提几点建议

一、不要沉迷于网络。大多数同学都喜欢玩电脑游戏。在家长允许的前提下,休息时间适当玩一玩,我认为是可以的,但千万不可入迷。长时间上网和玩游戏会严重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据专家介绍,长时间坐在电脑前的青少年中,百分之三十患有缺铁性贫血,近视、脊椎及身体其它部位的疾患也明显偏高。长时间上网还会影响学习成绩。我建议,在家上网一定要得到家长同意,并严格控制时间,不玩大型的网络游戏。不上网吧。

二、遵守网络道德。很多同学都在网络上碰到过骂人、说脏话等不道德的现象。网络是个虚拟的空间,有些人会想,既然不是真的东西,没人知道我是谁。网络道德主要是靠自我约束,遵守网络规范是我们每个人的道德责任。我要求,上网交流中做到文明用语;上网不发表和传播不良信息等。其实,网上发表的任何信息都是可以追查来源的,如果触犯了法律,警察很快就会能找到你。

三、注重网络安全。网络安全涉及到很多方面,对我们中学生来说,主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保护好自己的密码等信息不被盗走,方法有很多,请同学们向老师咨询。二是不随意透露自己的真实信息,不轻信网上的中奖通知等欺诈行为。没有经过父母同意,不要把自己和家人的姓名、住址、学校、班级、电话号码、身份证件号码、相片等,在网上向其他人透露。未经父母同意,不和任何网上认识的人见面。

篇2

关键词:大学生上网 网龄 方式 时长 不足 建议

调查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关于大学生上网情况研究(以莆田学院为例)》的问卷调查,对莆田学院的大学生发放问卷进行调查。问卷由15个选择题构成,主要调查上网的时间和其他人对网络的看法以及上网的内容。

调查对象:莆田学院医学院大学生,年龄均在18-23岁之间。其中男生58%,女生42%。大一40%,大二40%,大三20%。本次调查实际发放了150份问卷,实际收回150份,有效问卷132份,有效回收率88%。

调查结果和分析:

一、大学生的网龄

网龄:2~3年29人,4~5年72人,6年以上31人。

二、上网方式

92%大一的学生选择了手机上网,因为他们都还没有购置电脑。这可能与他们初入大学开销过大或者家庭经济以及不了解学校有关规定有关。而65%大二和大三学生则在寝室或者是网吧用电脑上网。

三、每周上网时长

每周时长:5小时以下19人,5~10小时53人,10~20小时32人,20小时以上28人,在上网的时间中68.22%的学生都是不定时的,32.47%的学生选择在晚上上网。

四、上网的目的

1.上网与学习:经调查显示有22.32%的人认为上网会让大学生沉迷于网络无法自拔而耽误学习,31.10%的人认为上网有利于帮助大学生找到学习资料而促进学习,而47%的人认为上网虽不能直接促进专业学习但可以全方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2.上网与交友:交友聊天已经是大学生上网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网友个数少于30、30-40、40-50和50以上者的比率分别为12%、23%、27%和38%,微信、飞信、QQ是如今大学生应用最多的聊天软件。在被调查的所有学生中,使用QQ的比例为100%,而且QQ已经成为大学生联系朋友、交流感情的最重要工具。

3.上网与游戏:网络游戏已经成了上网最主要的活动之一。调查中的男生有94.46%曾经玩过网络游戏,其中有84.13%的男生现在仍然在玩网络游戏,23.22%的男生几乎所有上网的时间都在玩游戏;相比之下,女生就少得多了,仅有37.85%表示接触过网络游戏,11.24%的女生还在玩网络游戏但都表示只是偶尔玩玩而已。

大学生上网问题存在的不足:

1.沉迷于虚拟世界不可自拔。网络的出现为人类的交流、信息的传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新奇的东西,它能满足大学生的种种好奇心以及各种各样的需要和欲望。学习成绩较差的大学生在网络的虚拟世界中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可以找到了一个消磨时间的好去处;可以体会到现实生活当中不可能享受到的乐趣;可以获得现实世界中得不到的肯定,从而宣泄学习不成功带来的压抑,这样也使得大学生沉迷于网络中而无法自拔。

2.网络知识匮乏。许多大学生在网上除了聊天、玩游戏、收发邮件、看新闻、看电影外就不知道做什么了,由此可见大学生对于网络的运用还是只停留在表面罢了。很少人知道办公软件、RSS阅读器等一些网络常用工具的应用,对网络知识了解更加匮乏了。

3.影响身体健康。连续长时间上网会造成情绪低落、视力下降、疲乏无力、食欲不振、焦躁不安、血压升高、睡眠障碍,有的甚至消极自杀。电脑的射线太强,长时间对着电脑。

对于大学生上网情况所存在问题的建议:

1.大学生应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作为大学生最主要的任务是学习。大学生应当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好好利用网络促进自己的学习进步,而不是沉迷于网络虚度青春。大学毕业之后,要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在这现实而残酷的世界之下,大学生们若没有抓紧大学宝贵的几年时间,积累学习、生活经验,那以后的路将很难走。

2.学校应加强网络教育。

大学生虽然普遍接触网络,但是对网络的了解都仅限于皮毛而已。大部分大学生对网络知识太过匮乏,缺乏对网络安全的防范意识。现如今,网络世界十分复杂,很多不法分子通过网络盗取个人信息进行诈骗等违法行为。大学生应该加强学习网络安全知识,保护好自己的信息安全,同时更要提高警惕,避免上当受骗。

3.学校应适当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现实生活中大学生受到挫折是在所难免的,有些挫折没有及时排解,让他们感觉到压力和痛苦,甚至产生自卑心理。在他们无法改变现实的时候,往往会选择逃避,这样便很容易沉迷于网络世界。在这种情况下,学校应该多关注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及时进行心理教育和咨询,不断提高他们承受挫折的能力和增强自信心,使他们能够积极的解决困难,而不是逃避到虚拟的网络世界。并且要帮助已经沉迷于网络中的大学生走出困境。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大学生 网络 原因 危害 对策

一、前言

CNNIC的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5.64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2.1%。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普及,给人们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尤其是青少年对互联网所构建的虚拟世界表现出极大的认同感和参与度。互联网对青少年而言犹如一把双刃剑,在带给他们诸多方便的同时,也影响着他们的心理成长和行为方式。有部分青少年因沉迷网络而不能自拔的现场多有发生,“新华网合肥 2005 年 2 月 28 日报道,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在全国 13 所高校的调查显示,中断学业(包括退学、休学)的大学生,80%是网络成瘾造成的,他们对于网络的依赖比高中生还要厉害。”[1]大学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主要阵地,大学生能否健康成长不仅关系到大学生个体的前途和命运,也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的整体提高,因此研究大学生沉迷网络的原因和危害,有针对性的提出一些建议和对策对如何预防大学生沉迷网络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二、大学生沉迷网络的原因探讨

1.学习方式转变不顺,学习目标不明确。

“38. 01%的学生认为上大学后最大的挫折是成绩不理想,31. 12%的学生无明晰的学习目标;45. 75%的学生表示自己常处于一种迷茫状态,只有25. 26%的学生已有明确的人生规划。”[2]大学生尤其是刚进入大学的新生,面对新的学校环境和新的学习方式表现出较大的不适应性。中小学学习是以教师讲授为主,且班主任及代课老师无论对学生的作业还是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方式都多有指导和关注,读书学习考取理想的学校也是中小学学生学习最直接、最清晰的目标。然而进入大学后,学生学习的自扩大、可支配的时间较多,辅导员及授课教师对学生的要求与中小学相比显得比较宽松,部分大学生进入高校后以进入象牙塔自居,渐渐失去了学习的目标和动力。因而对新的学习方式的不适应是造成了大学生沉迷网络。

2.学习环境转变,从众心理影响。

大学生聚集而居,学生群体的整体的生活文化和学习环境会对个体造成重大影响,“调查结果显示有50.12%的学生上网受环境、他人等外界因素的影响”。[3]大学生与中小学学生相比,生活方式比较丰富和多元化,大学生之间交流的机会彼此增多,交流的领域也不再局限于学习方面。受互联网的影响,大学生在了解社会的渠道增多与学习方式增加的同时,沉迷网络的事件时有发生,且大学生易受周围人的影响,在从众心理的影响下造成的结果是一个人沉迷网络周围的人也紧随其后。

3.自我约束能力的不足。

当今大学生独生子女较多,能进入大学的学生也是同辈群体中的佼佼者,被家长视为掌上明珠,社会视之为天之骄子。家长和老师的关爱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必要因素之一,但是过分的关心和溺爱会造成大学生生活自理能力和学习上的自我约束能力的不足,尤其是刚刚进入大学的新生,一旦离开了父母的帮助,生活自理能力不足的弊端暴露无遗,同时由于大学和家庭所离距离较远,父母的关怀和监督受到时空的限制,在这种情况下,容易使部分自制能力不足的学生放纵自我,沉迷网络和游戏不能自拔。

4.理想和现实的冲突产生消极情绪。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毕业生数量居高不下,“就业”成为当今大学校园里常谈不衰的话题,常常以天之骄子自居的大学生毕业后面临“毕业即失业”的困局,曾经求学时的雄心壮志被严峻的就业形式所击溃。由于受这种悲观消极情绪的影响,导致部分在校大学生不思进取,抱着“学与不学都一样”、“找工作不需要好成绩”的心态,在学校消极度日,网络正好成为他们心灵的避难所,于是网络游戏和电视剧成为大学生消遣度日的首选。

三、大学生沉迷网络的危害

大学生沉迷网络会造成重大的危害。第一,危害身体健康。长时间的上网或游戏,不仅会对视力造成严重的伤害,电脑辐射也会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熬夜通宵上网不仅造成精神不济,更严重的损害身体健康;第二、养成消极避世的心理。网络世界神秘与虚幻是不少大学生沉迷其中的原因之一,网络是一个交往的平台也是交往的屏障,网民大学生“真是的自我”和“网络的自我”会产生强烈的冲突。当“真实的自我”不能在现实生活得到满足时,就会沉迷“网络的自我”之中。第三、荒废学业。沉迷网络和游戏势必会荒废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旷课、逃课现象时有存在,平时不注意学习和积累,临近考试势必会产生“临时抱佛脚”、作弊等不良现象,因此而学业中断和荒废的现象屡见不鲜。

四、对策

大学生沉迷网络不仅会影响到学生个体的身心健康,还会给家庭、学校和社会带来不良影响,因此合理、有效地预防大学生沉迷网络需要学生个体、家长和学校共同努力。第一、大学生要提高自制能力。大学生个体要学会合理安排课余时间,转变学习方式,学会自主学习,健康、文明上网。第二、家长要经常与孩子沟通。大学生就读地点一般离家都较远,家长如何高效地与孩子沟通,打破时空的限制成为家庭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经常保持电话联系,保持对孩子需求与现状的及时了解至关重要。第三、高校应丰富校园文化活动。校园文化不仅能丰富学生的文化生活,还可以引导学生树立积极的学习态度,乐观的生活态度,把学生的时间和精力引导到学习中来,从而避免学生沉迷网络。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网络;诱惑;抵制;引导

当前,我们正处在信息化时代,电脑、网络和智能手机已经普及每个家庭,成为千家万户的生活必需品。孩子们随时随地都能接触到网络,上网玩游戏、看视频已成为大部分孩子课余时间主要活动内容。然而,网络上各种各样的诱惑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孩子们的身心正处在成长时期,明辨是非的能力有限,很容易受到网络不良信息的影响,特别是乡村孩子,家长对孩子上网监管、引导的意识不强,容易让孩子沉迷网络,不能自拔。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找出乡村孩子沉迷网络、难抵诱惑的原因,正确加以引导。

一、沉迷网络、难抵诱惑的原因分析

(一)缺少监管和正确引导

面对网络上各种既刺激又有趣的电子游戏、各家电商制造的豪华繁多又有诱惑力的电子玩具等各种诱惑,孩子们不能很快地明辨是非,很容易上当。轻的荒废学业,重的走上犯罪的道路,面对网络诱惑,乡村孩子的家长,既无奈又束手无策,很是头疼。造成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于学校、社会和家长缺少对孩子使用网络的监管,不能正确引导孩子健康上网。许多农村家长整天忙于工作,没有时间陪他们学习、上网、娱乐,让孩子们放任自流。再加上许多农村家长,文化素质比较低,没有树立正确引导孩子上网的意识,不能教会明辨是非的能力,致使孩子们沉迷网络、难抵诱惑。

(二)课余时间精神生活单调

乡村孩子在课余时间精神生活不丰富,也是造成孩子们沉迷网络的重要原因。乡村孩子不能像城市里的孩子可以去公园、游乐场、少年宫、图书馆等地方去消遣娱乐,只能待在家里自娱自乐。家长没有时间陪伴他们玩乐,又不能培养他们读书、练字、唱歌、跳舞等其他的爱好兴趣。因此,上网娱乐几乎成为他们课余时间的主要活动内容。玩的时间长了,就会上瘾,不能自拔,不能抵挡网络诱惑,也就在所难免。

(三)自我控制力弱,难抵诱惑

孩子们正处于身心发育时期,思想还不成熟,明辨是非和抵挡诱惑的自我控制能力比较弱,难以抵挡网络上的各种诱惑。再加上繁重的学习任务,激烈的升学竞争压力,让孩子们没有时间去培养自己的各种兴趣和爱好,不能丰富自己的课余活动内容。孩子们整天都是在学习、作业、考试的单调生活中度过,不少学生在情绪低落、抑郁、厌学时,又不能及时得到教师和家长的疏导,上网聊天,找他人倾诉就成了他们最好的选择,时间长了,自然就会爱上网络。

二、抵制网络诱惑的对策

(一)加强教育,正确引导

为了增强乡村孩子们抵制不良诱惑的能力,学校应当加强教育,让孩子们对网络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既要认识到信息时代网络给我们的学习、生活、工作带来的便利和好处,更要认识到网络上不健康的内容对青少年的毒害作用,给他们讲清网络诱惑的危害。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教给孩子们明辨是非的基本能力。正确引导孩子们如何利用网络进行学习、寻找资料、如何利用网络获取自己有用的信息。教育孩子们自觉遵守网络道德,争做新时代的好孩子。

(二)共同监管,减少危害

减少网络危害、抵挡网络诱惑,加强对孩子们上网监管是必不可少的有效手段,学校教师要监管,学生家长也要监管。利用网络、手机、家长会等多种手段和时机,建立教师、家长联系“热线”,随时能够掌握孩子们的课余时间的动态。教师和家长要多与孩子沟通,建立和谐的关系,当发现他们有不良上网行为时,教师和家长应及时制止并做好思想工作,减少网络对孩子们的不良影响。

(三)自我控制,健康上网

要从根本上抑制网络诱惑,就要培养孩子们的自我控制能力,加强自律,让他们树立远大理想和高尚情操,使他们把主要时间用在学习功课上,培养他们文明上网、健康上网,做一个有责任心和上进心的好“网民”。不听信网络上的谣言,不制造和传播谣言,不在网上谩骂攻击他人,自觉抵制不文明行为。

(四)培养爱好,适度用网

学校和家长应该注重培养孩子们健康、向上、益智的各种兴趣和爱好,丰富孩子们的精神生活。如,课余时间开展读好书活动、练习书法、学唱健康歌曲、练习舞蹈、进行球类比赛等活动,转移孩子们上网的兴趣和精力,使孩子们不至于整天沉迷网络,养成科学用网、适度用网的好习惯。

总之,只要让孩子们对网络有了正确的认识,在教师和家长的共同监管下,培养其健康向上的兴趣爱好,注重加强其自制力的培养,就一定能让乡村孩子们抵制诱惑,健康快乐成长。

篇5

【关键词】职校 计算机男 网络游戏

网络游戏又称为在线游戏。它是指以游戏运营商、服务器和用户计算机为处理终端,以互联网作为传输媒介的,以游戏客户端软件为信息交互窗口的旨在实现体闲、娱乐、交流和取得虚拟成就的具有可持续性的个体性多人在线游戏。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我们提到的“网络游戏”主要对应国内外的“MMORPG(Massively Multiplayer Online Role-Playing Games)”概念,意为“大型多人网络角色扮演游戏”,即指那些只能基于互联网、由多用户共同参与进行的游戏。

案例一:2013年11月19日13:30,按学校规定的上课时间已经开始了半个小时,可班上的谭同学和李同学座位上还空空如也,问班级学生是否知道他们去哪里了,果不其然,一男生说:“老师,他们中午就出去上网啦,估计现在还在网吧。”作为班主任的我打电话过去,谭同学坦言两人的确在网游,马上会回来,让我郁闷的两个男生……每次都是虚心接受,但网游的魅力之大,每次的屡教不改让我感到很挫败,家长也束手无策。他们几乎都会抽中午的时间去网吧,有时为了过关或升级或一时的懒散思想作祟,就会出现迟到、旷课现象。

案例三:2013年1月8日下午,由于一任课老师提前考完试,按照系部要求

安排全班自习课,我早早通知,下午一点去教室一看,让我瞠目结舌,整整少了13人。通过调查发现这些人成群结队都去了网吧,由于我校其他班级也有类似状况导致网吧爆满,一部分人占不到位子就回家了。不上自习课的原因无非有二,都不安排考试了上自习没意思,某某怂恿去游戏就去了。抛开学生对学校自习课的不重视,抛开学生自制力的缺乏,网络游戏在计算机班男生心目中的地位可见一斑,平常课后他们的很大一部分谈资就是网游: LOL、英雄联盟、DNF、魔兽争霸等。

正是基于以上我计算机班的一些真实案例,为了更加清楚了解职校计算机专业学生对网络游戏的真实看法以及对沉迷网络游戏的学生采取何种措施,笔者设计了《职校计算机专业学生网游情况调查问卷》,并组织全班44人(男生37人、女生7人)进行问卷的匿名填写。通过问卷,以期通过较为准确的数据对我班学生参与网络游戏的总体程度,参与网络游戏的原因、影响进行了解和分析,同时,根据学生参与网络游戏的原因及所受影响并结合学生来探索解决学生沉迷网络游戏问题的对策。

通过问卷的认真组织填写,实发44份,实收44份,问卷有效率100%,并通过EXCEL录入问卷数据并分析如下。

一、学生参与网络游戏的程度分析

全班44人,37人男生,7人女生,“你平时玩网络游戏吗?”37个男生平常都会玩网游,而7个女生选择“不玩”,由此可见性别与网游在计算机班相关性明显。而且88.6%的学生认为“身边的同学玩网络游戏的情况”为“很多,游戏氛围重”,可见男生玩网游总体层次程度很高。

在具体玩网游的频率和时间上,“你每隔多久玩一次网络游戏?”的选项中,40.9%的男生(18人)“几乎每天都玩”,31.8%的男生(14人)“两三天玩一次”,“一般你玩网游的时间有多久?”选项中,34.1%的男生(14人)会玩“2-4小时”,34.1%的男生(14人)玩“1-2小时”,20.5%的男生即9人会玩4小时以上。按照德国的两位学者,给网游玩家类型做出的分类,以及平常与学生的深度访谈发现,我班谭同学、李同学、徐同学为极度玩家,吴同学、柳同学、顾同学、孟同学等四男生属于经常性玩家,王同学等10人为频繁性玩家,其余20人为适度玩家。(Castulus Kolo,在德国慕尼黑大学获得人类学和社会学博士学位;Timo Baur,2002年毕业于慕尼黑科技大学计算机系,并曾在dwigs-Maximilians大学学习文化人类学。两位学者如此定义玩家类型:1、玩家若每周上线《5次,每次时间《3小时为适度玩家;2、玩家若每周上线《5次,每次时间>3小时为经常性玩家。3、玩家若每周上线>5次,每次时间《3小时为频繁性玩家;4、玩家若每周上线>5次,每次时间>3小时为极度玩家。)

如此多的学生玩网游,“你每月在游戏上的花费是多少(不包括上网吧费用)”选项中,59.1%的学生没有花费,31.8%的男生“少于100元”,有15.9%(7人)会花费“100―500元”,其中1人花费达500元以上。从以上数据中可见,学生虽然玩网游的频率和次数很高,但在金钱花费上还是会有所思量和收敛的,当然一些极度玩家由于沉迷网游消费支出颇高。

二、学生玩网络游戏的原因分析

学生玩网络游戏的多种原因,包括内外部因素及网络游戏自身的特点等。在问卷中,“你玩网游的心态是什么?”选项中,31.25%的男生是“为了打发时间”、22.9%的男生是因为“喜欢网游”,29.2%的男生是觉得网游可以“结交朋友,交流经验”。从紧张的初中生活一下子变成轻松释放的职校生活,加之计算机班男生多、好战等性格特征,网游所具有的挑战性、娱乐性给了他们最好的发泄渠道,比如“最近你在玩什么,玩到什么级别?”个别男生还把自己的游戏级别通过群、QQ空间告诉别人,有些男生还觉得“不玩游戏就不能融入该群体,甚至以此来结交朋友”,班级经常出现男生扎堆谈网游。

当然,网游自身的特点是吸引学生的重要原因,“你觉得网游最吸引你的是什么?”选项中,从高到低,学生依次认为“身边有同学或朋友在玩”、“过关或升级时的成就感” 、“画面精美”、“可以结交更多朋友”、“pk”、“角色扮演,如当团长、帮主等”、“赚钱” 等,学生认为网游的益处可以“释放了自己的激情”、“接触网络中的新奇事物”、“结交了很多新朋友”、“培养了自己的兴趣”、“增加自信”等。由此观之,网络游戏己经成为学生沟通交流、相互影响的重要渠道,网络游戏语言日益成为学生沟通交流的主要话语。游戏中带给学生的成就感、释放自己激情、画面的精美、PK、角色扮演等是吸引学生网游的重要原因。

三、网络游戏对学生的影响分析

网络游戏对学生的影响,学生的深度访谈和问卷调查不谋而合,“玩了网络游戏后,在现实生活中参加集体活动如朋友聚会,班级郊游等比以前有什么变化?”,63.6%的男生认为“没有受到影响,和以前参加的频率一样”,20.5%的男生甚至认为“因为在玩游戏时交了朋友,所以比以前更经常参加集体活动了”。当然分别有9.1%(4人)、6.8%(3人)认为“比以前少参加了”、“基本不参加了,玩游戏更吸引我”,甚至8人有“偶尔逃课”、3人“经常逃课”经历。这与笔者在班级中发现的沉迷网游学生个案相吻合。

网游对学生学习的影响,“你认为网络游戏对你学习的影响是怎样的?”50%的学生认为“有影响,但很少”,25%的学生认为“有时会影响学习”,13.6%(6人)认为“往往有冲突”,“你认为网游有什么不好的方面”中,学生认为最不好的是:“容易使人沉迷,不能自拔” ,其次是“浪费时间和金钱”、“影响身体健康”,当然也一部分学生认为网游“容易上当受骗”,这与学生有上当受骗经历有关,有一学生自述“被同学叫上玩梦幻西游,从此每天沉迷,把每个月的生活费买和别人结婚,但到最后都分手,一气之下再也不相信爱情,认为网游伤人伤钱伤感情”。

四、对策和建议

(一)顺势利导,同伴互助让网游发挥正能量

综上所述,从与学生的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中发现,该计算机班男生受同伴群体影响,几乎每人都玩网游。一个44人的班级中,约3人沉迷网游,4人经常玩网游,应该是个相对正常的比例,而且很多男生都深知网游要适度并约束自己的网游行为。当然,班级出现扎堆谈网游现象,学生认为网游可以结交朋友等价值观中发现,网络游戏己经成为学生沟通交流、相互影响的重要渠道,因此笔者认为可以引导学生选择寓教于乐、健脑益智的各类游戏作为课余生活的调节,这具有一定积极影响。当然同伴群体的影响之大,作为教育者可以顺势利导,借助学生之间的同伴互助,比如通过大家谈网游来正确认识网游、大家谈学习、未来职业生涯规划等,给自己学习和未来的职业生涯注入动力和行动;建立同伴互助小组,通过同伴的劝导、小团体的正气把网游带给学生的益处发挥到极致,让沉迷网游的同学加入到同伴中来,发挥网游正能量。

(二)改善教养方式,优化家庭教育

在沉迷网游和经常参加网游的个案学生访谈和家校联系中发现,家庭教养方式与学生沉迷网络游戏高度相关,家庭是影响孩子行为发展的重要因素,可能是帮助孩子提升的助力,也可能一只让孩子向下沉沦的推手。防止极端的教育方式,如家庭对谭同学的极度溺爱,徐同学缺失父爱等,只有加强对孩子的精神关怀,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使子女在心理上得到安慰和满足,父母可以多关心孩子对于网络的使用,了解他们经常性的使用网络是有什么动机,并给予更好的建议和帮助。在系部和班主任的努力下,联系徐同学父亲来校与徐同学进行谈心并建议家长多关心孩子,徐同学的旷课网游现象明显减少。

(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发展性与补救性模式互补

对个别沉迷网游学生实行心理援助、干预、咨询等补救性模式,对其他同学则以发展性模式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发展性模式是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点,帮助他们妥善处理心理的冲突和矛盾,促进个性的发展和人格的完善。比如,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情绪控制能力和时间管理能力等。发展性教育模式对每一个学生的成长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心理健康教育的领域可以扩展到学习辅导和职业辅导。学习辅导旨在帮助学生扩大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和兴趣,增强学习动机,提高学习技能,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解决学生学习中的困难,帮助他们保持较高的学习效率;个人发展辅导则是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更好地了解自己的个人兴趣、爱好、能力、性格、价值观以及社会的需求等,更全面认识自我,让校园学习生活更充实,更有动力和目标,转化为行动力,避免“打发时间、混日子”之说。

(四)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开展和谐健康文体活动

让更多学生主动积极参与校园活动,从中获得乐趣。以班级为单位的各种比赛或者以小组为单位的野外活动是一种较好形式,可以保证学生最大限度的参与和投入,对加强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增强团队的凝聚力等都大有裨益。现在校园的各种活动色彩斑斓,但是真正能让每个学生参与的项目并不是很多,应该让活动更贴近生活、质量更高,要更加注重活动内涵而不仅仅注重形式,以使更多的学生乐于关注并积极加入其中。

作为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把网络与学生的专业学习、人生发展、兴趣爱好结合起来,教师也可以与学生签定自律协议,培养人学生的自律能力,使其养成良好的慎独习惯,以精神或物质上的刺激给予强化。当发现学生因迷恋网络游戏出现旷课、逃学及其他不良现象时,教师和家长应对学生进行细致耐心的教育工作。当然,抵制网络游戏负作用是个系统工程,需要游戏开发商的顾全大局和社会责任感的承担,也需要政府加强管理和媒体正确引导。

本文系2012年苏州市职业教育研究课题立项(2012年~2014年)《综合类职业院校班级心理委员队伍建设的研究》

参考文献:

【1】高烈波 人类学视角下的网络游戏[D] .广西民族大学,2009

【2】高英彤,宫倩,蔡冬 青少年参与网络游戏的特点、趋势及成因分析[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期

篇6

(介绍实践的目的,意义, 实践单位或部门的概况及发展情况, 实践要求等内容。这部分内容通常以前言或引言形式,不单列标题及序号。 )

二、实践内容:1事先做好表格,详细分类,备调查实用。假期中走访,己同学。

2电话聊天的形式询问同学假期生活安排,假期生活情况。从饮食,娱 乐,交友,社会实践,网络,出行交通等各方面做好详细地记录。

3假期调查的时候和开学返校时候去和10级各班级班长协商分发调查问卷,让同学认真填写。

4 对同学的假期生活感受,进行详细地记录,分类汇总,对比分析。对各种假期生活的效果进行仔细的比对。

(先介绍实践安排概况,包括时间,内容,地点等,然后按照安排顺序逐项介绍具体实践流程与实践工作内容、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在实践过程中的应用。以记叙或白描手法为基调,在完整介绍实践内容基础上,对自己认为有重要意义或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重点介绍,其它一般内容则简述。)

三、实践结果:1调查中发现的主要问题是:部分10级学生假期生活单一。大部分学生假期打工,虽然可以体验社会,可以增加收入,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很多忽略了对所学课程的学习,忽略了对家务的承担,缺少了和家人的沟通交流时间。部分学生沉迷网络,网络游戏,网络聊天。沉迷电视剧。将大部分时间浪费掉了。还有一部分同学,把主要经历投入到,会亲朋好友,会见同学中。

2 建议对策:放假伊始,对假期生活做细致合理科学的规划。合理安排时间,合理分配学习,打工,娱乐,访友等时间。并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的调整。每天抽出专门时间学习,保持学习不落下。多承担一些家务,减轻父母负担,同时也加强了和父母的沟通和交流。

(围绕实践目的要求,重点介绍对实践中发现的问题的分析,思考,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等。分析讨论及对策建议要有依据,有参考文献,并在正文后附录。分析讨论的内容及推理过程是实践报告的重要内容之一,包括所提出的对策建议,是反映或评价实习报告水平的重要依据。 )

四、实践总结或体会:1本次社会实践调查,不仅增强了和同学的交流和联系,而且搜集了大量10级同学假期生活情况,通过调查问卷和图表统计等多种形式,丰富而又直观得把10级学生假期生活呈现出来。

2 对自己以后的假期生活也提供了一定的指导意义,在以后假期中可以参考其他同学的假期生活内容,生活安排,过一个又一个充实,丰富多彩而又轻松愉快的假期。

篇7

每学期开学和期末考试前这两个时间段,我会不断接到家长电话,建议我禁止学生玩网络游戏。家长的心情我很理解,但他们的建议我不完全认同。家长的聚焦点在于限制、禁止孩子玩游戏,而我关注的是你们为什么喜欢玩网络游戏。

在我眼里,你们今天喜欢玩游戏跟我学生时代玩泥巴、荡秋千是一样的。而不同的是,我面对大自然,你们面对电脑网络。当我玩泥巴的时候,我得先找黏性强的泥土,浇适量水,搅拌揉捏后形成泥团,制作成各种小物品,置于阴凉处几天,晾干后涂刻上花纹字迹。我曾经用泥巴制作出多套中国象棋,当作礼物送给朋友。当我荡秋千的时候,我得先找两棵合适的树,把结实的绳子牢牢地绑在上面,然后反复调试、修改,直到伙伴们都满意为止。虽然要花上半天工夫,但这秋千能陪我们度过整个秋天。自然,是一本永远翻不完的神奇之书,田野、山坡、沟壑、溪流,接连不断的新发现让我不能停下玩的脚步。

今天看你们玩游戏,只要按一下电脑开关,然后就可以坐上数小时,不吃不喝不睡,悬梁刺股。你为网游付热肠,网游给你戳脊梁。它毫不客气地给你们留下了近视眼、鼠标手、颈椎病等后遗症。你们毫不犹豫地一头扎进了网游,走进一个由别人设计、受别人控制、被别人盘剥的程序陷阱、关卡丛林、利润黑洞。曾有学生告诉我, “有些游戏设计得很巧妙,跟真实情境一模一样,你没体验过你怎么会懂?”但我要说: “再逼真的情境也是人为设计的圈套。”我曾经读到过这样的文字: “那些矫饰的弹窗,那些吹嘘的流水,那些浮华的软文,那些美艳的代言,都是游戏公司设下的障眼法,游戏的本质就躲在它们背后,偷笑着数钱。”不管你为你所热爱的网游写下多少维护的理由,你都不能否认你付出了损害健康和损失金钱的代价。

走向自然,还是继续沉迷在网游的黑洞里,这是个值得大家思考的问题。

有同学曾在作文里写道: “放学回家,只看见一幢空荡荡的房子,爸爸妈妈不在,猫儿狗儿没有,只有电脑还算是个活物。”但他后来发现,即使父母在家,他也已经对亲情视而不见。也有同学说,作业比珠穆朗玛峰还高,题海比太平洋更深,考试比脚镣手铐还沉重,唯有游戏才能让人轻松快乐。可后来我们却发现,即使把作业量降下来甚至取消,仍有人没有停止对游戏的过度坚持。网游难道不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枷锁吗?

我惊喜地发现,班里喜欢玩网游的男生往往也是喜欢打篮球的。玩网游的时候,你们在校交流闯关经验,回家上网协同作战。家长以断网惩罚,你们就以绝食相抗,除了好玩,不想被挤出团队也是重要原因。打篮球的时候,你们有挡有传,连突带投,打配合行云流水,投三分准如尺量,进攻求风驰电掣,防守必滴水不漏,这才是培养人的团队,锻炼人的圈子。

走向篮球场爱上运动,回归家庭享受和睦,还是“拿着屠刀狠狠地杀戮”,这也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专业2013级学生冯昊怡是个资深网络爱好者。他来自河南农村,为减轻父母的家庭负担,他14岁时开始自学计算机知识,为一些小企业设计网页,或者做搜索引擎优化,或者给刚刚兴起的网络商城做校园。他一边读书一边“做生意”赚钱,不仅解决了自己的学费、生活费,还时不时为家里添置大件。高考结束后的两个月内,他利用自己的头脑、知识和技能赚了7万元。他看不惯身边那些痴迷网游的同学,他说: “网游是青春的坟墓。”在这里,我要诘问大家一句:你愿意做自己青春的掘墓人吗?

篇8

员工非工作上网行为“繁杂多样”

据全球著名网络安全方案供应商Websence的“全球网络安全调查”数据显示:8个国家和地区内有83%的受访员工表示在办公时间内浏览与工作无关的网站,而中国员工每周却相比多花7.6小时来浏览娱乐、新闻、使用IM、玩游戏、P2P或流动媒体。

概括目前一些企业员工的非工作上网行为,可为分为四大类行为,一类是获取与工作无关的资讯活动,如浏览新闻、看小说、看图片和明星靓照,沉迷收看(听)视频和音频等;二类是从网络上下载与工作内容无关的数据流,如下载音乐、电影、程序及其他文字资料等;三类是从事获取个人收益的活动,如网上购物、炒股、兼职、广告等活动,四类是进行虚拟世界的沟通活动,如上网聊天、BBS论坛、撰写博客、收发私人邮件等活动。

但是有部分员工并不喜欢上网聊天,对网络游戏毫无兴趣,更不会进入等,但是他们还是有“沉溺网络”的问题。这可能是这些员工已在心理上形成对“网络过分依赖”。或是求知上进欲强烈,利用网络寻找一切;或是主要精力用在工作,在人际交往时常遇阻碍与困惑,想在网络寻找答案;或是心理不成熟,自制力较弱,沉溺“网事”而不可收;或是有独处倾向,也易与“网”为友。这些“网痴”将网络世界当成现实生活,易出现孤独不安、情绪低落、思维迟钝、创造性降低等症状,严重的甚至有自杀意念。这部分也值得企业关注。

因此可见,国内员工非工作行为、心理繁杂多样,不得不令用人企业多悬一份心。

员工非工作上网行为损失惊人

员工非工作上网行为、对网络的滥用也会给企业带来成本的增加、效益的流失甚至引来灾难性的后果。据中科院一项调查显示:如果一个员工的月薪是4500元,其薪水平均每小时约是20元,而他(她)每天若只拿出1小时的时间进行聊天、网购、炒股等“网事”,那这个员工每年就将给企业带来近6000元的损失,而对于员工在500人左右的企业,在一年中因为网络滥用带来的无端的成本增加、效益流失将高达300万元。细算,损失也惊人。

其实,这些只是直接看得到的成本,不包括非工作上网行为所带来无形的效益损失成本,如造成公司管理效率的下降、订单流失、意外事件的发生,以及对公司团队精神造成的不良影响如纪律松散、组织效率低下、文化萧条等。

另外,员工工作时间滥用网络行为不但会造成带宽紧张,影响到整个企业的运营,也可能随之给企业带来严重信息安全隐患,受到病毒、黑客攻击,可能导致整个企业内部网络瘫痪,甚至导致文件、机密的损坏、丢失和泄露;如果员工在网站对企业和领导不利或反面的言论,也有可能把企业拖入法律困境。这些将使企业面临预想不到的重大经济损失和法律风险。

员工沉迷“网事”的应对之策

对于现代企业而言,网络无疑是一把棘手的双刃剑。如何改变员工沉迷网络、滥用网络的难题,如何对员工上网行为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使员工上网行为朝着有利于企业大方向发展?

对策一:设置专门上网的电脑

对于大部分员工的工作不需要上网的企业来说,企业可以人性化管理为本,可以设置

若干可以上网的公共电脑,以给有时有要事急需上网的员工使用,同时限定时间。这些电脑应装有防病毒软件,保护整个局域网安全。员工在上网时,最好有网络管理员在旁边监督。

对策二:合理安排上网时间

企业可制定网络使用作息时间,将上网时段分为上班和下班两个时段,将资源在部分时间开放。在上班时间内,根据不同的部门只开放工作允许的网络资源,在企业关键的网络业务高峰时段,则限制部分员工上网或禁止使用某些网络;下班时间,允许员工1-2小时上网,让员工在紧张的工作之余舒缓、调解一下紧绷的神经,保持员工活力。

对策三:因人而设上网权限

为防止网络滥用、保护企业机密,企业应因人而异制定相关条例,对不同岗位设置不同权限。如市场部人员只允许通过公司邮件服务器收发EMAIL,所有邮件内容和附件要被记录;商务部门被允许在任何时段上QQ、MSN,并收发EMALL,但所有日志及内容被记录;研发人员被允许上技术网站,并禁止使用QQ、MSN;部门经理以上中层干部被允许为拥有所有权限。

对策四:应用上网管理系统适度管控

对员工上网行为进行有效监控和管理,需要借助先进的网络行为管理系统软件和设备去支持,以保持一定的心理威慑。目前这类管理系统不少,主要是安装在服务器端或是网络进出口处,对整个公司网络的各种活动进行监控,主要包括上传、下载、上网浏览是否可以使用即时通讯软件,是否可以玩游戏,是否可以安装、运行软件等,以规范普通员工、管理员、公司领导等都应有不同的网络权限、内容。著名软件商诺盾公司,对此作如下网管建议:

①制定带宽分配策略,为员工网络应用设定带宽的上限和下限值,杜绝无限制的使用带宽资源;②制定WEB过滤策略,禁止在上班时间访问与工作无关、含有不良信息以及存在安全隐患的网页;③制定IM软件使用策略,限制员工在上班时间通过IM软件聊天、传输文件、共享视频等;④制定P2P下载策略,限制使用强占网络资源的下载软件,或为这些软件设定下载及上传的带宽值,如BT、迅雷等;⑤制定外发信息监控策略,对通过Email、BBS、MSN等途径外发的信息进行审计过滤;⑥制定网络游戏封堵策略,限制上班时间玩网络游戏,阻止员工沉迷于网络。

对策五:制定规范有效的上网管理制度

行为规范制度建设的滞后是员工沉迷网络的重要原因,面对日益泛滥的员工非工作上网行为,从制度制定和执行上进行控制是必要的。企业应对员工非工作上网行为的性质、类型、严重程度、奖惩标准进行明确的界定,制定管理条例,做到有章可循有令可处,并加以宣传教育,从思想意识规范员工上网行为,能从制度上有效地减少员工非工作上网行为。

日本本田公司为了对付员工沉迷“网事”,制定明确条文,并事前公开告知,白纸黑字发出明文访问规定,网上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如不可浏览图片、看小说,不可上网聊天、玩游戏等,不可网上交易、BBS等,让员工有心理准备,从而避免进一步激化劳工矛盾。

对策六:上网行为列入员工绩效考核

当个别员工沉迷于网络实在难以自拔时,就须作出相应的处罚。可借助网络行为管理系统软件中的上网报表管理模块功能,对企业内部的上网行为进行审计、分析,以便制定更为合理的上网行为管理办法。每月对严重滥用网络行为、明显违反公司网络制度的个别员工保留、统计上网记录,并列出上网、聊天等前几名的人员,分析其网络活动内容,提供给人事部门内部进行考评。对于严重违反制度者采取指导、教育、经济处罚、行政处分。

对策七:优化激励分配体系

员工非工作上网行为一个重大的内部动力,就是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当员工认为上班的正当收益低于社会平均水平,甚至低于非工作上网所获得的收益时,非工作上网行为就愈发严重,反之,则减少。非工作上网行为严重的企业多是效益不佳、分配不公、奖惩不良。因此企业要扭转不良的上网行为,一个重点就是优化企业激励分配体系。要从薪酬制定依据、薪酬水平、奖金形式等方面进行最优设计、合理分配,体现“按能取酬,多劳多得”的公平向上原则,薪酬多向能力强、表现好、贡献大的员工倾斜。

对策八: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文化环境塑造人。当在全体一心努力工作的企业氛围之下,每位员工在感召之下都会专心工作,自加压力减少上网浏览行为;当员工融入一个和谐温馨的大集体中,就不会感觉无聊空虚,网聊则成为多余;当企业文化开展得有声有色时,网购、炒股行为自然就会退避三舍。因此,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举行形式多样、喜闻乐见、健康向上的文化娱乐活动,提高企业士气、正气,也是一种低成本减少员工非工作上网行为的重要“软管理”。

对策九:岗位重新设计

企业上班时间过于闲暇,工作密度、强度不大时,员工就会滋生更多的非工作上网行为,因此就必须对工作流程再优化、岗位再设计,适度加强员工工作强度,提高员工责任心。

对策十:加强开展心理辅导活动

针对一些员工沉迷网络出现的心理问题、思想障碍,企业有必要加强心理辅导,引进心理培训,将心理学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应用到企业管理活动之中,建立心理交流机制,以更好地解决员工上网的动机、心态、情商、意志、潜能及心理素质等一系列心理问题,处理好员工的消极情绪,调适员工的心态,疏导员工不必要的心理负担,让员工树立健康心智模式,全身心重新投入到工作中。目前,在世界500强中有80%的企业为员工提供了心理援助计划(EAP)。

网络监管两点须知

1.网络监管必须事先告知

这里必须再次特别指出的是,对一些管理严格的绩优企业,制定相关网络监控的专门政策,包括监控的内容、对象、结果的处理等,管理者务必在雇佣新员工时或开始实施监控前发出通告,向员工讲明政策用意,告诉员工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给员工打预防针、心理有准备,并与员工签订相关协议,以避免不必要的争议。

美国通软公司有这样一个公示性政策做法:通过事先教育的方式,解释对员工进行监视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员工工作质量,为了改善与客户的关系,为了保证公司商业机密和网络安全;明确计算机系统和通讯服务系统属于公司财产,公司保留对员工电子通讯进行监控的权力;界定使用电话、邮件和互联网的范围,禁止不正当的使用。

2.尊重保护员工个人隐私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