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经济全球化机遇8篇

时间:2023-07-03 09:40:51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经济全球化机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经济全球化机遇

篇1

文献标识码:A

经济全球化(Globalization),是指商品、服务、生产要素与信息跨国界流动的规模与形式不断增加,通过国际分工,在世界市场范围内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从而使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程度日益加深的趋势。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特别是近20年来,在技术进步的推动下,经济全球化进程显著加快。一、 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根本特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世界各国经济都被纳入到统一的世界经济体系之中。战后科技革命造成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和国际分工的深化,促进了生产国际化的扩展,成为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物质条件。经济全球化趋势已成为世界经济和国际形势发展的一个突出特点。经济全球化是经济关系国际化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具有不同于生产和资本国际化的特点和重要标志:世界经济的信息化;世界经济市场化;世界经济自由化;跨国公司飞速发展。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经济发展和生产力的提高具有巨大作用,但是,也是发展中国家的民族利益受损和经济安全更趋严峻。经济全球化加剧了贫富分化。

经济全球化已呈不可逆转之势,并对世界政治、经济产生重大影响。经济全球化使得中国企业经济的对外依赖度大大提高,这一方面意味着中国企业进入世界市场的获利机会增多,另一方面也使中国的国内市场成为各国企业纷纷抢占的制高点。经济全球化既有正面的积极作用,又有反面的消极作用。在看到经济全球化可能带来的机遇,并敢于抓住这个机遇,使我国经济进入世界经济主流的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它给企业带来的巨大挑战。这是一场深刻的革命,任何国家也无法回避,唯一的办法是如何去适应它,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在历史大潮中接受检验。二、经济全球化给我国煤炭企业带来的机遇

(一)有利于我国利用外资和先进技术。

我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其巨大的市场潜力吸引了境外资本竞相流入。自1992年以来,我国一直是发展中国家中最大的外资吸引国,与发达国家比,也仅次于美国。1996年我国的外资流入额高达375亿美元,约占流向东亚、南亚和东南亚外资总额的58%,世界总额的12%。根据1998年10月7日《经济日报》报道,至1998年底,全国批准外商投资企业达29。69万家,经过重新登记,扣除那些已终止的企业,实有外商投资企业23万家,已开业的4.5万家,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2044亿美元。尽管1997年亚洲遭受了金融危机的打击,我国吸引的外资仍然达到了创记录的450亿美元。1998年,继续保持450亿美元的外资流入,仍居发展中国家外资流入的首位。1999年,略有下降,但是404亿美元仍是一个不小的数额。巨额外资持续流入有力的促进了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进入21世界以来,外资在华投资继续高升,在煤炭行业我国吸受外资和运用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将有利于我国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深化我国企业改革,对于我国企业组织方式的革新和管理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二)有利于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过程从国际生产的角度来说,实际上就是新的国际分工的过程。作为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推动力的跨国公司实行全球经营战略,在世界范围内进行一体化的生产和资源的最优配置。在新的国际分工体系中,中国成为跨国公司全球经营战略的组成部分,成为跨国公司全球经济战略的组成部分,成为跨国公司的国外生产基地,成为其整个国际生产线中的一个环节和国际销售网络的一部分。这样,跨国公司的经济利益通过其在我国建立的合资企业与我们的利益联系起来,它们才有动力不断地提供最新的技术、最新的管理方式,我们也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地壮大我们自己的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队伍,从而建立和发展我们的新技术产业,顺利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

篇2

[论文摘要]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是一把双刃剑,在为发展中国家提供跨越式发展机遇的同时,也使一些人淡忘国家意识,消解民族身份,失去对传统的认同感。这对我国的大学德育有相当大的冲击和挑战。

经济全球化,一方面是指全球范围内经济活动的空间和时间的压缩,通过反应灵敏的国际市场、全球贸易的快速增长和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科技流,特别是各种便捷的交通和通讯手段以及发达的大众传媒,整个世界正在逐渐变小,不同经济活动主体创司的时空距离大大缩短,市场化竞争比以前更加激烈;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己经使世界不同国家、民族和企业成了一个经济共同体,它们之间在某种意义上存在着互相作用、互相影响的关系。

一、经济全球化给大学德育带来的挑战

(一)给大学德育环境带来挑战

经济全球化就其内容来说主要包括贸易全球化、金融全球化、生产全球化和科技全球化,其实质就在于资源在全球范围内趋向于直接流动和配置。这其中不仅包含着物质流,同时也包含着信息、知识、精神产品等属于文化范畴的要素的流动,开放性和多样化己成为经济全球化的重要特征。这使得大学德育环境不再封闭,高校也不再是与外界隔绝的“象牙塔”,形形的思想意识随着物质技术产品的输入而在我国市场纷纷登场,各种各样的思想、文化在相互激荡中交融较量。这一方面有利于各种思想和文化相互学习、交流、借鉴和发展,另一方面也必然导致一些错误、落后甚至腐朽的思想或价值观念趁机渗透进来,冲击我国文化阵地,对的主导地位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造成消极影响。这是当代大学德育无法回避的社会现实。

(二)给大学德育内容带来挑战

大学德育以为指导,以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主要目的,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为主要内容。但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随之而来的文化、价值观念的传播,大学德育教学内容必然面临一元化与多元化、民族化与国际化、中国化与“西方化”的冲突,给大学德育教育带来挑战。如:经济全球化必然带来社会分工在全球范围的实现,从而导致经济疆界模糊,大学生的国家意识、民族意识淡化;经济全球化,国外的先进技术和产品输入,使得我国大学生向往西方发达国家的物质生活,因而在接受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时表现出感情的复杂性和接受的困难性并存的局面;经济全球化将强化市场逐利意识和追求个人价值倾向,集体主义教育、价值观教育将面临巨大挑战。

北京某高校在20042006年对在校大学生进行的思想政治状况滚动调查中发现,在关于人生观、价值观的调查中,对中国青年应以“胸怀祖国,服务人民”为座右铭,45%的学生表示同意,35%的学生表示说不清,25%的学生表示不同意;对个人利益服从于国家、集体的利益,51%的学生同意,24%的学生表示说不清,15%的学生表示在三者利益不发生矛盾时同意,10%的学生表示不同意;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集体主义为原则的提法,22%的学生认为切合时代特点,十分赞同,40%的学生基本赞同,13%的学生不赞同,25%的学生回答说不清。①这些都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大学德育必须认真面对的问题。

(三)给国家观念和民族精神的培育带来挑战

一定的国家观念和民族精神是与一定的背景、环境、文化、生活方式和民族习惯等相联系的。由于我国目前正处在社会结构转型时期,国内的改革与全球化的影响交织在一起,必然会产生暂时的标准失范和价值真空状态。在这种特殊时期,外来文化很容易乘虚而入反客为主。某些怀有敌意的人借全球化之机败坏我们的民族精神,这让我们有理由在维护国家观念和民族精神方面警钟长鸣。

二、经济全球化给大学德育带来的机遇

(一)给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道德带来机遇

自古以来,世界各民族都十分重视将本民族的优秀传统道德传播到全世界,而由于受传统因素的制约和其它各种因素的影响,过去我们的优秀传统道德多局限于国家和民族内部,我们极少思考让优秀传统道德走出国门并与谋取国家和民族利益的时代课题联系起来。随着全球化在世界范围内的拓展,任何国家、任何文明都不能在闭关自守、与世隔绝的状态下生存和发展,世界上各个国家、各种文化在更加广泛、更加频繁、更加深入地互相接触和碰撞,并且是多方向、多层次、多方式的互动和吸纳。国外媒体对中国文化大量的、积极的宣传、报道,正是因为中国越来越重要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道德中的国家和民族利益高于一切,重视国家观念和民族精神,主张始终注意维护和发展本国、本民族的正当利益,强调把国家和民族的整体利益放在第一位,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的价值原则,将会影响更多的世界公民。

篇3

经济全球化犹如一股强劲的潮流正席卷世界各国,对各国经济主体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经济全球化是生产要素在世界范围内自由流动以实现最优资源配置,经济全球化的本质是市场经济的全球化。其根本表现形式是以跨国公司为行为主体。跨国公司扮演资源整合者,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资源匹配,以获得整个价值链中利益最大化。资源整合者角色可以通过对产业价值链不同环节的跨国界转移,来实现在本国无法实现的利益。通过全球资源的整合,在本国不赢利的价值链环节,通过区域转移和资源的重新配置,资源整合者同样可以获得不匪的收益。目前,经济全球化对众多的中国企业来说处在被整合中,跨国企业通过并购、通过外包加工环节以下定单方式,将中国企业纳入其整合资源的一部分,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加工厂,这对中国企业的发展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同样,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更是机遇与挑战并存。

二、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企业财务管理面临的挑战

(一)财务管理环境发生变化

财务管理环境,是指对财务管理产生影响的内在环境和外在环境,是企业理财的前提条件,直接影响财务管理目标的内容确定。经济全球化,使我国企业面临的国内外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面对的是一个更加开放,更加市场化的世界,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以后,将逐步放松外资金融机构准入的范围和区域限制,外资机构纷纷涌入,利率开放和市场化,外汇管制解除,人民币自由兑换,资本项目逐步开放,但与此同时也派生出了各种金融风险和金融危机,这些使我国企业的融资环境面临更大的机遇与风险。此外,我国加入WTO后,国内现行法律法规中与WTO规则相抵触的条例将逐步修改,这将直接改变我国企业财务管理的法律环境。

(二)网络时代对会计电算化的挑战

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经济的发展,特别是近些年来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正冲击着传统会计理论与会计实务,促使未来的会计软件必须适应未来会计复杂化、多样化以及网络化的需要,使得网络财务应运而生。在数据容量、网络承受能力、自动化程度、运行可靠性、安全性等方面的要求不断提高。它必然要受到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电子商务发展的影响,对企业来说,会计信息系统将由手工会计信息系统到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并向网络化会计信息系统发展。

电子商务是通过电子技术、网络互联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使交易涉及的各方当事人借助电子方式联系,无须依靠纸面文件、单据的传递进行货物和服务的生产、销售、买卖和传递,实现整个交易过程的电子化。由于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电子商务为各种新的更加有效的财务与管理模式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同时,也给企业会计系统带来了一场全方位、根本性的革命,对传统会计提出了挑战。

(三)金融风险加大

经济全球化对财务管理有着直接影响的是金融全球化,它使企业筹资、投资有更多的选择机会,同时也蕴含着极大的风险。金融市场扩大,外资金融机构向中国企业提供服务,企业竞争加剧。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运作要按照国际通行规则办事,财务信息会向规范化、透明度的方向发展。外国金融资本的进入,金融资本市场必然产生激烈的竞争,筹资、投资金融的风险将会进一步加大,规避风险将成为入世后企业财务管理面临的最重要课题,这将有利于企业抗风险能力的增强。

同时为了增强产品在国际国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我国企业尤其是一些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企业就应该将其投资建立在高新技术产业基础之上,所以与之相伴的投资风险将会较大;另外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又将使报酬率趋于平均化,企业要获得较高的投资报酬就必须努力降低投资成本和风险损失。企业投资的这些新变化,要求我们进一步提高企业投资决策的及时性、合理性和科学性。

(四)财务责任社会化程度提高

随着各国经营管理的绿色化倾向,许多企业都开始将社会责任纳入财务目标之中。企业的财务工作对非计量的社会效益很重视。从利益相关者的角度出发,企业既要考虑资本投入者的财务要求,又要兼顾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财务要求:把企业的社会责任纳入财务目标体系是“利益相关者合作”逻辑下的必然选择。因为知识资源与物质资源的一个明显差别是知识具有可享性和可转移性,它使得企业与社会的联系更加广泛而深入,而企业对知识的要求和应用将取决于社会对知识的形成和发展所作出的贡献。因而企业必须履行社会责任,如保护顾客、支付公平的工资、保持公平的雇佣和安全的工作条件、支持教育,以及主动参与清洁空气与水源等环境问题。

三、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企业财务管理面临的机遇

(一)促使传统的财务管理理念得以转变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企业管理已经拓展到了战略管理的层面上,作为企业信息系统重要组成部分的战略管理会计在协助企业实施战略管理方面将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战略管理会计在成本管理上则实施成本领先战略,积极寻求本企业的成本优势,为企业长期、健康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的深入和经济的发展,我国企业在战略管理的研究和实践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效。

(二)企业内部财务监督与控制不断加强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步伐加快,跨国公司将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主力军。为能在经济全球化的竞争中与国外跨国公司相抗衡,国内企业组建了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企业集团和大型跨国公司。从20世纪90年代已开始加大内部控制,陆续了一些内部控制规范文件。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及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我国企业不断借鉴国际上成熟的内部控制理论;同时也从中国国情,从完善公司治理的角度出发,在考虑适当的前瞻性与发展性的基础上,已经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公认的内部控制标准,使内部控制评价有章可循。

(三)融资渠道多样化,投资决策市场化

境外金融机构和国际资本进入中国市场以及境内金融机构改革和证券资本市场发展为企业的理财活动提供了多种新的投资和融资渠道。一些流行于国际资本与货币市场的金融工具,都将被引入或扩大运用于企业的理论实务。境外机构投资者注重公司的价值创造能力和公司的发展能力。金融资本市场的繁荣,使得融资渠道更加多样化,投资决策市场化。

四、完善我国财务管理的对策建议

(一)建立财务管理战略国际化的观念

财务管理国际化是顺应跨国公司经营战略国际化而产生的,置身于国际大环境中谋划经营战略,作为跨国公司管理核心的财务管理,也必然上升到国际化的战略高度。随着我国企业和国际化发展及对外直接投资的增长,我国企业财务管理者必须加强对国际财务管理的学习和研究,不仅要有跨国经营的战略意识和气魄,还要

熟练掌握国际财务运作的各种策略、方法和技巧,灵活应用各种金融创新产品,绕过相关国家的外汇管制,以降低融资成本和风险;利用远期利率协议、综合远期外汇协议、期权、期货等套期保值工具来规避风险和进行投机获利,又如利用各种“避税港”、转移定价和提前与错后支付等把利润转移至低税国家和地区,以便使公司纳税总额最少等等。

(二)建立财务风险预警系统

经济全球化的性质及特征,决定了它对全球经济的影响是复杂的。金融全球一体化和信息技术的飞速进步,使大量资金迅速跨国流动,在促进全球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也蕴含着极大的风险,一些外贸竞争力较弱,缺乏外汇储备,大量依赖外债的国家往往容易遭受国际资本的阻击而引发金融和经济危机。经济全球化使企业面临更大范围和更深层次的风险,我国传统的财务风险管理主要是对国内筹资结构风险和投资项目风险的控制,对于如何规避外汇风险和金融风险,减少危机带来的损失还是一个新的领域,建立具有风险识别、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等功能的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预警系统具有警示性、预告性、完整性和可操作性等特点,能够对各种不同的风险进行有效的规避和防范。

(三)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

为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要求,企业必须采取各种措施,全面提升财务人员综合素质,以适应经济全球化要求。要有针对性地对财务人员进行计算机网络技术培训,提高财务人员的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适应网络经济发展的要求,实现财务管理变革与创新。

(四)增强财务风险意识

财务风险客观存在于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要完全消除风险及其影响是不现实的。财务风险的存在,无疑会对企业生产经营产生重大影响。一般来说,财务活动的风险越大,收益也就越高。如风险投资存在较大的风险,同时也会因投资而取得风险报酬。风险理财已是财务管理中的重要问题。应不断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风险意识,财务管理人员必须将风险防范贯穿于财务管理工作的始终。为防范财务风险,企业必须理顺内部的各种财务关系。首先,要明确各部门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地位、作用及应承担的职责,并赋予其相应的权力,真正做到权责分明、各负其责。其次,在利益分配方面,应兼顾企业各方利益,以调动各方面参与企业财务管理的积极性,从而真正做到责、权、利相统一,使企业内部各种财务关系清晰明了。

篇4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企业文化;贸易

国家富强在经济,经济繁荣在企业,那到底是什么在泱定着国家和企业的命运呢?我个人认为我们首先应该了解一下国际经济这一大背景。目前国际经济正处于经济全球化阶段。在这种条件下企业要自谋发展。企业要自谋发展就要自主经营,自主经营要注意培养企业文化。送种以人陶素质提高为中心的需求和推动,有助于具有活力的企业更加专注于长远的发展,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大不断发展,日益壮大。

经济全球化的有关问题

在本部分我们想谈这样两个问题:

1.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

1.生产活动全球化。2.世界多边贸易体制形成。3.经贸文化、人才出现世界性。以全球化、高速化、个体化为特征的多媒体网络正在覆盖全球。“国际人”开始走俏,各个国家、各大公司都在培养“国际人”寻找“国际人”已成为世界性的人才战略潮流。日本公司率先提出“国际人”战略。他们认为,国际人应具备积极肯干,但是不蛮干:兴趣广泛,知识丰富:行动迅速,快食、快眠、快便等条件。4.披资活动遍及全球,全球性投资规范框架开始形成。5.各国金融田斋融合在一起。例如到1995年,外汇交易额已上升为忙羿贸易额的匈倍,全球外汇日交易额己超过12万亿美元。6.跨国公司作用进一步加强。据统计,1996年跨国公司已达到44.508家,在全球的附属企业己达到276.659家。

2.经济仝球化对世界经济贸易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对世界各国的经济贸易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对传统的衡量国家之间经济贸易权益的概念与统计构成了严重的挑战。

经济全球化使得各国经济相互依存与互动加强;使人们陶概念在创新:使国家土权受到冲击。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机遇与挑战并存。第一,促使发展中国家陶出口商品结构优化。 第二,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利用外资和资本外投。第三,迫使发达国练把发展中国家面临的问题予以考虑和解决。发达国家日益认识到在经济全球化下,它们的经济稳定和发展有赖于发展中国家。在债务解决、地区经济一体化和联合国的改革等问题上不得不考虑发展中国家的权益。第四,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整体改革。

但是同时,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构成了严峻的挑战。所以企业要自谋发展,就要自主经营,自主经营,要注意培养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的培养

我们知道企业文化的生命力在于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创新是一切文化发展陶本质特征。作为人类文化中的一个类别,企业文化必须以创新仵为发展的动力,才能长盛不衰。

企业文化最难把握,却最有价值,无形的文化创新可以创造有形价值。企业文化建设要不断地吸收、容纳社会历史进程中的各种新的文化要素,不断融汇现代科学与教育的新质内涵,将现代意识、竞争意识、民主意识、法制观念等思想文化意识注入企业文化建设中,使企业生产经营获得蓬勃生机和新的精神力量。

我们认为:企业文化只有创新,才能与时俱进。一个不重视创新的企业,是一个没有竞争力的企业,是一个缺乏活力的企业,是一个没有前途的企业。企业文化是最新、最前沿的管理理论。创新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精神,特别是企业应从文化层面转变观念,转变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要使企业成为以文化创新带动全方位创新的“创新型、学习型企业”。

众所周知,海尔倡导“敬业报国,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和“迅速反映,马上行动”的工作作风,坚持“用户永远是对的”服务理念,并把"创中国的世界名牌"作为海尔发展日标,矢志不渝,使海尔逐渐形成了个性鲜明的企业文化,因而使“爬坡的球”有了“牵引力”,这就是“文化管理”。如果只有“止动力”,没有“牵引力”,或者说只有制度管理,没有文化管理,海尔也就不会有今天的业绩。这说明海尔把制度管理与文化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了。

文化管理强调心理“认同”,强调人的自主意识和主动性,也就是通过启发人的自觉意识达到自控和自律。对多数人来讲,由于认同了主流文化,因此,文化管理成为非强制性的管理;对于少数未认同主流文化的人来讲,一种主流文化一旦形成,也同样受这种主流文化氛围、风俗、习惯等非正式规则的约束,违背这种主流文化的言行是要受到舆论谴责或制度惩罚的。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营销渠道模式的发展趋势如何,渠道模式的变革和增值怎样实现,渠道成员在变革中扮演怎样的角色等都是急需解决的问题因此,成功企业永续经营之道,是依靠企业文化陶力量。尤其在当今变化如此迅速的信息时代,全球化浪潮风起云涌,只有永葆企业文化的生命力,企业才能在风浪中始终焕着勃勃生机。

参考文献

[1]朱雁.全球化与新规则[J].1998.10.8.

[2]徐剑明.经济全球化:令人生畏的双刃剑[J].经济学消息报,40.

篇5

 

一、经济全球化趋势对国际经济法的影响

 

(一)弱化了国家经济主权

 

近几年来,经济全球化的速度不断提高,国际经济法也承受了巨大冲击。随着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加强,国际经济组织对于会员国主权管辖的各项事务开始发挥作用,全球化的跨国公司开始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组合,主要目的是实现资源和生产要素最佳分配降低生产成本。要想使运营风险降低,就要将一些国家的丰富资源运用到其他国家,这使得主权国家的资源重组能力和领土管辖权逐渐弱化。如今,许多国家都成为跨国公司的合作伙伴,国家主权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已经开始弱化,跨国公司成为世界经济的主体组织。

 

(二)发展中国家走向边缘化

 

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国家处于平等地位,各国都面临着机遇和挑战。对于发达国家来说,机遇是大于挑战的,而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则是挑战大于机遇。发达国家开始从工业时代向后工业时代迈进,而发展中国家的边缘化趋势明显。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模式具有较强的互补性,因此,他们开始寻求更广泛的合作,与发达国家的交流不断加深,许多发展中国家都积极参与国际经济规则的制定,国际经济组织成员中也能够看到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身影,国际秩序开始朝着更加全面和有序的方向发展。

 

(三)经济法律规则不断完善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跨国公司为了降低贸易风险、增加经济效益,出台了许多经济法律和规则,为保证交易的公平、推进跨境交易提供了保障。这样一来,就改变了国际经济法占主导地位的状况,形成了崭新的经济运作局面。面对这种情况,许多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经济法律规则,以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使国内的经济法规更加符合国际要求。

 

二、经济全球化趋势下国际经济法的应对策略

 

(一)建立和完善对外经济贸易法制体系

 

在进行外贸体制改革时,要从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实际发展状况出发,在满足调整需求和遵守国际贸易规则的基础上,逐渐降低关税,做好配额管理工作,对于国外产品要平等相待。在此基础上,还要根据国家标准,完善技术型贸易措施体系,对产品的安全和卫生做好检查,防止有毒生物通过贸易渠道入侵。面对发达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我国要采取有效的反倾销策略,保障我国企业在国外市场的合法权益。为了使各个企业的外贸经营权逐步放开,我国要实行外贸经营资格登记制度,让中介组织发挥出自己的作用,完善对外经贸体系。相关部门要建立健全外对贸易方面的法律法规,在符合世贸组织标准的前提下,从我国国情出发,建立和完善外贸法制体系。

 

(二)完善外资政策,改善投资环境

 

在利用外资时,要积极吸引外商投资,制定合理的外资政策,使投资环境得到改善。对于外贸、银行、保险、旅游等服务行业,要逐步实现有序开放,对外国投资企业也实行国民待遇,完善外商投资准入政策,逐步取消对外资持股比例的限制。要积极鼓励跨国公司参与到我国国有企业的改造当中来,增加对出口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投资力度,合理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将引入的外资用于基础设施、生态和环境保护、老工业基地的建设以及服务类产业的发展方面,合理利用好国际组织贷款和国际商业贷款。还要重视对外债的全口径管理工作,强化对外债的检测,加强对短期资本的监管,将外债规模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改善债务结构,建立和完善权责统一的债务机制,降低债务风险。

 

(三)实行“走出去”战略

 

我国要鼓励更多专业水平较高的企业去国外投资办厂,对于国外的市场和资源进行合理运用,带动产品和技术出口,使国内的生产能力逐渐向国外转移,培养企业主动参与国际合作的能力、经济全球化的适应能力。深化境外合作,开发国内的稀有资源,优化产业结构。保障“走出去”战略的顺利实施,需要建立和完善对外投资服务体系,为保险、税收、法律、出入境、金融、外汇等领域提供适当的支持和帮助。另外,对于境外投资企业,要建立和完善其内部管理体制,做好对对外投资的监管工作,有效预防国有资产流失。

 

三、结语

 

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加强,国际经济法受到了较大冲击,国家主权被逐渐弱化。针对这种情况,我国要认识到经济上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在充分认识国际环境的前提下,从我国国情出发,采取合理的应对策略,完善对外贸易体系,力求在经济全球化的竞争当中立于不败之地。

篇6

一、探究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经济法学的意义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其经济交易过程愈发呈现全球性特征,尤其在市场、技术及经济等形式上面,久而久之便会逐渐减少地方性、民族性等特征[1]。如此看来,经济全球化可从多个角度进行阐述。第一,不断加强各国之间经济来往,以及促使各国国内经济规则维持一致,进一步优化世界经济发展。第二,不仅加强了世界各国经济的联系,还使得以往各个不同经济体之间的经济活动和经济体制在全球化背景下形成一体。第三,促使各国国际经济协调机制逐渐加强,并且对世界经济形成强有力地约束和规制。总的来说,国际经济法是调整国家之间、国际组织之间,并形成相互经济关系的法律法规的总称,其生产与发展随着各国经济贸易的增长与各国对贸易活动的干预逐步增强而形成。

二、探讨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经济法学的联系

最近几年,由于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使得国与国之间的依存关系日益显著。所以,这便要求各国之间在进行经济贸易来往时,既要考虑到自身利益,还必须考虑到世界经济的利益[2]。鉴于此,我国《民法通则》中就有明确法律规定,同时为了更加符合日益发展的国际经济形式,在此基础上国际经济法也作出了相应的改进,其中包括:①由于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不仅加强了各部门之间的联系,还促使各方经济活动及交易更加和谐及稳定。因此,在没有特殊要求下,不应随意调整经济活动,以免制约其他经济活动。②当前,国际经济法不再受到其他体制的影响,且其影响力也在逐渐上升,从而使得国内及国际法的关系得到明显改变。

三、经济全球化发展背景下国际经济法学的变化

(一)促进国际商法统一进程日益加快

众所周知,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促使国与国之间商人的经济交易逐渐呈现上升趋势,并且速度惊人,因此为了保证交易顺利进行,不损害任何一方的利益,使得国际商法的统一化刻不容缓[3]。据目前形式来看,国际商法的统一有了一定的发展,其中国际商会逐步确定商人间的习惯法,并将其制定成全球商人交易行为的相关规定制度,从而有助于商人们跨国行商的行为更具便捷性。另外,国际商法的统一,促使各国国内立法中,全方位的考虑到与国际相连,进而制定出诸多得到认可的法律法规。

(二)弱化各国经济

在经济全球化发展形势下,各国的经济逐渐形成相对趋势,并且一些非国家行为体也逐渐参与进本属国家内部管辖的事务当中,尤其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跨国公司等影响最为显著[4]。然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国际经济组织的制约范围逐步扩大,并深入至各国国家的经济实体内部,以及形成相对深远的影响。

四、探讨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经济法发展的新趋势

国际经济法作为调节国际经济关系的有效手段,必须跟随经济发展的要求不断完善。同时,随着国际组织功能的不断扩大,国际经济法应当得到逐步完善,并且不断适应当今新的挑战。总的来说,国际经济法遇到的外部挑战主要为:新旧两种国际经济法律制度的趋同性增强后如何确保国家经济独立。因此,为了迎接新的挑战,国际经济法必须在新矛盾及挑战中逐渐完善自己,从而保障经济全球化的稳定发展。

五、结语

篇7

摘 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中国已成为了一个经济大国,中国经济在受国际经济影响的同时也影响着世界经济的发展。本文首先阐述了经济全球化的概念,随后对经济全球化给中国带来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中国应对经济全球化的对策。

关键词 经济全球化 中国经济 经济发展

21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发展更加深入,这也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诸多不确定因素。对于当前经济全球化的复杂性与多变性,在抓紧机遇加快发展的同时,必须审时度势,规避风险,从而使中国经济成为更重要的经济体。

一、经济全球化的概念

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经济日益成为一个紧密联系的整体,世界经济活动通过对外贸易、资本流动、提供服务、技术转移、相互依存与相互联系而形成的超越国界的全球范围有机经济整体。经济全球化是指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跨越各国、各地区的界限,相互融合成整体的过程。经济全球化一方面在全球范围内各国与各地区的经济互相交织、影响以及融合而成的统一整体,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全球统一市场”;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规范的经济行为规则,经济运行的全球机制也以此为基础建立起来。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对全球范围内的生产要素进行优化配置,并使生产要素在世界范围内自由流动。经济全球化作为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适应着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

经济全球化受到很多因素的推动,目前已经成为生产社会化与经济关系发展国际化的客观趋势。其最根本动力就是社会生产力以及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科技革命成果以信息技术为核心飞速转化为生产力,跨国公司发展的蓬勃之势,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载体,对世界经济发展影响力日益加强,涌现了大量的服务业和新兴产业,纵观世界范围,贸易投资自由化已经成为主流的经济政策,大量的区域经济合作更是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推动。

二、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一)对中国经济的积极影响

1.有利于吸引外资

对于发达国家来说,我国的发展无疑是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给他们。在新兴市场中,中国是主要的外资接收国,这与跨国公司对我国增速快的新兴经济体投资的增加有很大的关系。中国对外资的吸引力反映出我国经济的快速成长,大量引入外资,有利于满足国内资本需求,提供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资金,是对我国调整产业结构和发展生产力的促进。外商进行投资的同时,一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也被引进,推动着我国企业的发展,进一步促进着中国经济的发展。

2.对贸易的影响

我国的对外经济贸易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增长点。随着经济全球化进一步深入,中国目前成为全球第一大出口国,从1994年起对外贸易顺差开始连年增长,即便是中国加工业在2008年受到金融危机的重大影响,2009年后我国许多企业的出口量仍达高位,率先使中国经济复苏,在经历了全球性的打击后,一批有实力的企业推陈出新,升级换代,反而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

3.有利于劳动力分配

中国巨大的农村人口和剩余劳动力始终是在努力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中有待解决的问题。但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对外贸易加工等企业吸收了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这些剩余劳动力被充分利用起来,推进了中国的工业化的发展,更有利于农村城镇化的进程。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人才的有效利用受到重视,新型的技术工人以及服务人才充实到企业中,为我国经济提供高水平的劳动力。

(二)对中国经济的消极影响

经济全球化不单单会带来积极的影响,同时也会使我国面临一系列的问题。

1.受发达国家的制约

目前,少数几个发达国家仍处于经济全球化的主导地位,在制定国际经济规则上,他们从自身利益出发明显偏向于发达国家。当世界市场接收他们的巨额投资之后,他们可以通过贸易自由的口号,对我国贸易堡垒发起攻势,来保证他们获得超额经济利润。而当他们的国内市场受到中国廉价商品的冲击,本国一些产业的行业利润受到阻碍的时候,他们就以贸易保护为借口,或者通过环保壁垒、技术壁垒阻挠中国产品的进人,根本不会考虑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利益。

2.产业转移带来的影响

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发达国家保护本国的自然资源与环境的同时充分利用资金优势将高污染、高消耗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滥用资源,破坏发展中国家的环境。经济全球化下,发生产业转移现象不可避免,但为了参与更多的国际竟争,我国只能接受发达国家传导过来的高能源消耗与高污染耗能,成为发达国家的生产基地。输送给发达国家数量庞大且价格低廉的有形物质产品的同时,造成了一定的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

三、中国应对经济全球化的对策

中国经济无法回避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趋势,因此必须勇于接受挑战。我们要充分抓住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不断完善自己,发展自己。我们更要警惕并防范经济全球化可能会带来的冲击,尽可能的降低消极影响。

(一)完善市场经济体制

改革开放后我国不断努力,初步形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在资源配置以及经济结构调整仍不够完善,需要进一步加强。我们应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根据市场经济规律与规则,实行真正意义上的政企职责分开,政府为了给企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应注意完善国有资产管理,深化国有企业的改革。从本质上转变企业经营机制,使经营管理体制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科学、规范并且富有生机和活力,从而使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得到提高。我们还要创造开放、竞争、公平、有序地多元市场环境,从而进一步对市场体系进行完善。

(二)积极参与国际竞争

我国是一个贸易大国,更是经济大国,在国际市场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要注重吸引外商资本,但更重要的是提升国际投资的质量。通过引进竞争的办法,燃起我国民族工业的竞争意识。国家应该引导有条件的产业和部门直接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从而使相应的企业追求新技术具有更大的动力,积极完善企业管理方式,提高生产效率,在国际市场获得更大的利润。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国际市场来获取原料、制成品以及半制成品,使我国经济运行成本降低,在吸收技术与经验的同时,提高自身创新能力,自力更生,提高我国民族工业的经济层次,提升品牌影响。我们要在能够保证立足国内市场的前提下,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向国外发展,争取走向国际产业链的更高端。

(三)关注产业转移带来的问题

我们应该时刻关注国际产业转移带来的可能对我国环境、资源以及就业带来的负面影响,避免在国际经济产业链中一直处于低端的位置。在开放规模被扩大的同时,应密切注意国际游资的动向并加强经济监管,避免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漏洞从而对我国经济造成影响。目前,我国虽然是一个经济大国,但是我国的外贸依存度却非常高,这与经济大国应有的本范并不相符。我国要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加大力度开拓国内市场,提高管理水平,使我国的有效需求与供给能力都得到提升。就目前经济全球化的形势来看,我国市场已经成为全球市场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企业的发展空间势必会受到国外经济势力的打压,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首先要抢占和坚守住本土市场奠定未来发展的坚实基础,在此基础上再实行“走出去”的战略。

(四)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科技的进步与不断创新是经济全球化的条件和基础。因此中国应加速科技的创新,坚持科教兴国的方针战略,大力发展科技,运用现代科技手段,不断创新,提高科技含量,从而使中国对外经济贸易上更具国际竞争能力。我们应运用先进技术以及高新技术使传统产业技术含量得到提升,从而促进发展生产力,使中国实现技术发展的跨越。

四、总结

经济全球化的飞速发展,为我国经济发展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不确定因素。经济全球化有利于我国对外资的吸引,有利于我国的对外贸易发展,还有利于剩余劳动力的分配,但是与此同时,我国经济发展仍受发达国家的制约,还要承担产业转移带来的不良影响。为此,我们应该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积极参与国际竞争,避免产业转移带来的影响,并且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从而使我国经济适应经济全球化,更好更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吴念鲁.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经济面临的挑战.内蒙古金融研究.2010(3):3-5.

[2]吕延方.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经济发展.沿海企业与科技.2009(07):10-14.

[3]刘树本.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经济发展分析.科技向导.2011(12):60.

篇8

关键词: 经济全球化 中国经济 经济发展

21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发展更加深入,这也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诸多不确定因素。对于当前经济全球化的复杂性与多变性,在抓紧机遇加快发展的同时,必须审时度势,规避风险,从而使中国经济成为更重要的经济体。

一、经济全球化的概念

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经济日益成为一个紧密联系的整体,世界经济活动通过对外贸易、资本流动、提供服务、技术转移、相互依存与相互联系而形成的超越国界的全球范围有机经济整体。经济全球化是指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跨越各国、各地区的界限,相互融合成整体的过程。经济全球化一方面在全球范围内各国与各地区的经济互相交织、影响以及融合而成的统一整体,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全球统一市场”;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规范的经济行为规则,经济运行的全球机制也以此为基础建立起来。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对全球范围内的生产要素进行优化配置,并使生产要素在世界范围内自由流动。经济全球化作为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适应着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

经济全球化受到很多因素的推动,目前已经成为生产社会化与经济关系发展国际化的客观趋势。其最根本动力就是社会生产力以及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科技革命成果以信息技术为核心飞速转化为生产力,跨国公司发展的蓬勃之势,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载体,对世界经济发展影响力日益加强,涌现了大量的服务业和新兴产业,纵观世界范围,贸易投资自由化已经成为主流的经济政策,大量的区域经济合作更是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推动。

二、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一)对中国经济的积极影响

1.有利于吸引外资

对于发达国家来说,我国的发展无疑是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给他们。在新兴市场中,中国是主要的外资接收国,这与跨国公司对我国增速快的新兴经济体投资的增加有很大的关系。中国对外资的吸引力反映出我国经济的快速成长,大量引入外资,有利于满足国内资本需求,提供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资金,是对我国调整产业结构和发展生产力的促进。外商进行投资的同时,一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也被引进,推动着我国企业的发展,进一步促进着中国经济的发展。

2.对贸易的影响

我国的对外经济贸易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增长点。随着经济全球化进一步深入,中国目前成为全球第一大出口国,从1994年起对外贸易顺差开始连年增长,即便是中国加工业在2008年受到金融危机的重大影响,2009年后我国许多企业的出口量仍达高位,率先使中国经济复苏,在经历了全球性的打击后,一批有实力的企业推陈出新,升级换代,反而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

3.有利于劳动力分配

中国巨大的农村人口和剩余劳动力始终是在努力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中有待解决的问题。但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对外贸易加工等企业吸收了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这些剩余劳动力被充分利用起来,推进了中国的工业化的发展,更有利于农村城镇化的进程。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人才的有效利用受到重视,新型的技术工人以及服务人才充实到企业中,为我国经济提供高水平的劳动力。

(二)对中国经济的消极影响

经济全球化不单单会带来积极的影响,同时也会使我国面临一系列的问题。

1.受发达国家的制约

目前,少数几个发达国家仍处于经济全球化的主导地位,在制定国际经济规则上,他们从自身利益出发明显偏向于发达国家。当世界市场接收他们的巨额投资之后,他们可以通过贸易自由的口号,对我国贸易堡垒发起攻势,来保证他们获得超额经济利润。而当他们的国内市场受到中国廉价商品的冲击,本国一些产业的行业利润受到阻碍的时候,他们就以贸易保护为借口,或者通过环保壁垒、技术壁垒阻挠中国产品的进人,根本不会考虑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利益。

2.产业转移带来的影响

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发达国家保护本国的自然资源与环境的同时充分利用资金优势将高污染、高消耗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滥用资源,破坏发展中国家的环境。经济全球化下,发生产业转移现象不可避免,但为了参与更多的国际竟争,我国只能接受发达国家传导过来的高能源消耗与高污染耗能,成为发达国家的生产基地。输送给发达国家数量庞大且价格低廉的有形物质产品的同时,造成了一定的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

三、中国应对经济全球化的对策

中国经济无法回避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趋势,因此必须勇于接受挑战。我们要充分抓住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

,不断完善自己,发展自己。我们更要警惕并防范经济全球化可能会带来的冲击,尽可能的降低消极影响。

(一)完善市场经济体制

改革开放后我国不断努力,初步形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在资源配置以及经济结构调整仍不够完善,需要进一步加强。我们应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根据市场经济规律与规则,实行真正意义上的政企职责分开,政府为了给企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应注意完善国有资产管理,深化国有企业的改革。从本质上转变企业经营机制,使经营管理体制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科学、规范并且富有生机和活力,从而使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得到提高。我们还要创造开放、竞争、公平、有序地多元市场环境,从而进一步对市场体系进行完善。

(二)积极参与国际竞争

我国是一个贸易大国,更是经济大国,在国际市场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要注重吸引外商资本,但更重要的是提升国际投资的质量。通过引进竞争的办法,燃起我国民族工业的竞争意识。国家应该引导有条件的产业和部门直接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从而使相应的企业追求新技术具有更大的动力,积极完善企业管理方式,提高生产效率,在国际市场获得更大的利润。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国际市场来获取原料、制成品以及半制成品,使我国经济运行成本降低,在吸收技术与经验的同时,提高自身创新能力,自力更生,提高我国民族工业的经济层次,提升品牌影响。我们要在能够保证立足国内市场的前提下,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向国外发展,争取走向国际产业链的更高端。

(三)关注产业转移带来的问题

我们应该时刻关注国际产业转移带来的可能对我国环境、资源以及就业带来的负面影响,避免在国际经济产业链中一直处于低端的位置。在开放规模被扩大的同时,应密切注意国际游资的动向并加强经济监管,避免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漏洞从而对我国经济造成影响。目前,我国虽然是一个经济大国,但是我国的外贸依存度却非常高,这与经济大国应有的本范并不相符。我国要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加大力度开拓国内市场,提高管理水平,使我国的有效需求与供给能力都得到提升。就目前经济全球化的形势来看,我国市场已经成为全球市场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企业的发展空间势必会受到国外经济势力的打压,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首先要抢占和坚守住本土市场奠定未来发展的坚实基础,在此基础上再实行“走出去”的战略。

(四)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科技的进步与不断创新是经济全球化的条件和基础。因此中国应加速科技的创新,坚持科教兴国的方针战略,大力发展科技,运用现代科技手段,不断创新,提高科技含量,从而使中国对外经济贸易上更具国际竞争能力。我们应运用先进技术以及高新技术使传统产业技术含量得到提升,从而促进发展生产力,使中国实现技术发展的跨越。

四、总结

经济全球化的飞速发展,为我国经济发展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不确定因素。经济全球化有利于我国对外资的吸引,有利于我国的对外贸易发展,还有利于剩余劳动力的分配,但是与此同时,我国经济发展仍受发达国家的制约,还要承担产业转移带来的不良影响。为此,我们应该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积极参与国际竞争,避免产业转移带来的影响,并且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从而使我国经济适应经济全球化,更好更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吴念鲁.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经济面临的挑战.内蒙古金融研究.2010(3):3-5.

[2]吕延方.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经济发展.沿海企业与科技.2009(07):10-14.

[3]刘树本.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经济发展分析.科技向导.2011(12):60.

[4]庞乔舒.浅议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经济.北方经济.2011(02):26-27.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