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03 09:40:47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物联网工程项目管理,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信息技术
中图分类号:R85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在现代企业工程项目管理中加强和完善信息化管理建设,有助于企业对项目的整体进行客观的把握和风险的防范,更能够有效地提高政府主管部门及相关建设施工企业的管理水平及工作效率,令我国的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进入到一个新的层次。
一、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内涵与意义
信息化是指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工程项目管理的信息化是指对工程项目管理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及信息技术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开发和应用。其中,工程项目管理的信息资源包括:(一)组织类工程信息。如行业组织信息、项目参与方的组织信息等;(二)管理类工程信息。如与进度控制、质量控制、合同管理和信息管理有关的信息等;(三)技术类工程信息。如与设计、施工和物资有关的技术信息等。
由于信息技术的渗透性强、发展快,以及工程项目自身的复杂性,建设工程项目信息化的内涵极为丰富,并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所以,实施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一方面,便于利用信息网络作为项目信息交流的载体,增进项目管理系统中的信息反馈速度和系统的反应速度,使人们能够及时查询工程进展情况的信息,及时作出决策,提高工作效率,也可减轻项目参与人日常管理工作的负担。同时,项目管理信息化能够为各项目参建各方提供完整、准确的历史信息,方便浏览并支持这些信息在计算机上的粘贴和拷贝,可以减少传统管理模式下大量的重复抄录工作,极大地提高项目管理工作的效率。另一方面,便于适应工程项目管理对信息量急剧增长的需要,能实时采集各种项目管理活动中的信息数据,并对各管理环节进行及时便利的督促与检查,实行规范化管理,从而促进了各项目管理工作质量的提高。还可以促进项目风险管理水平的提高。由于建设工程项目的规模、技术含量越来越大,以及现代市场经济竞争激烈等特点,使得工程项目建设的风险越来越大。而现代信息技术给项目风险管理提供了很好的方法、手段和工具,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能够大大提高项目风险管理的能力和水平。尤其重要的是,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创造企业竞争优势。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和工程企业管理变革相辅相成,加强信息化建设能实现企业远程、动态式的实时量化管理,实现企业业务信息化,从而创新企业的管理模式,提升企业的管理效能。
二、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的内容
概括起来说,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的内容包括:项目信息管理、施工过程监控、施工工艺控制、施工方案优化以及网络化统一管理共五个方面。
1、项目信息管理
项目信息管理包括工程概况、作业队伍及劳动工资、工期控制、工程质量控制、成本控制、施工合同管理、安全生产管理、工程技术管理、材料设备管理、公文管理等。实现项目信息管理的软件有办公自动化系统、招投标系统(包括工程量自动计算、施工平面图设计、编制工程进度网络、施工组织设计自动生成系统、竣工图纸绘制系统等)、项目管理系统(项目成本、进度管理、物资台帐管理、日常信息管理,依据工程量清单进行计价)等。
2、施工过程监控
施工过程监控是指利用传感器采集信息对施工过程进行控制,如液压提升作业计算机控制、提升模板脚手架计算机控制、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的温度计算机控制监测、施工现场电视监控、利用计算机虚拟仿真技术进行施工过程视觉仿真、利用GIS技术对施工现场进行可视化管理等。
3、施工工艺控制
在施工中推广应用以信息技术为特征的自动控制技术。如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高层建筑垂直度控制、预拌混凝土上料自动控制、采用同步提升技术进行大型构件和设备的整体安装、整体爬升脚手架的提升、幕墙的生产与加工、建筑物沉降观测和工程测量、建筑材料检测数据采集等,都可以采用自动控制技术。
4、施工方案优化
要按时保质地完成工程项目的施工,节约成本,提高施工企业的效益,就要对施工组织与施工方案进行优化,也就要大力推进计算机辅助施工项目管理和工艺控制软件的应用水平。因此,施工单位应该结合工程项目的特点,开发和引进计算机应用软件,对项目上的工程预决算、施工进度、工程技术、工程成本、工程资料、人力、财务、材料设备等进行计算机辅助管理,例如土石方调配优化,物资材料运输调配,线材或板材下料优化及统计等。
5、网络化统一管理
利用项目信息管理系统(计算机及相关外设、网络设施、项目管理软件以及各类工程信息库等)。对项目的信息化进行全面管理。利用Internet将工程项目的局域网与总部的局域网相连。较大范围地进行数据共享和远程信息服务,实现项目信息集中、统一的管理。
三、项目管理信息化的现状
在这个知识、经济、科技技术大爆炸的时代,中国建筑企业不仅要与国内的企业进行抗衡,更要直面跨国企业的挑战,因此对国内外现代企业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的现状与进程是有必要的。
目前国内的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的应用研究还处于尝试摸索的开发阶段,一方面,国产的一些工程项目管理软件还处于不成熟的状态,与国外的一些著名软件还有一定的差距,而对于一些引进的软件也存在消极使用的状况或者处于只能利用其个别功能的阶段。另一方面,虽然我国许多建筑企业开始将目光转向信息化,一些大企业还实现了企业内部资源和数据的共享等但总体来讲我国建筑企业的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程度较国外而言仍然不高,管理模式单一等。
国外企业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水平发展非常迅速。日本近年来主要大力推进建设项目的全生命周期信息化,即CALS/EC。这表明项目的招标、投标、过程管理信息的提交必须通过互联网进行且须符合相关标准要求;美国方面的工程项目管理软件也相当优秀,如:P3/MSProject软件等。美国对于项目管理软件使用面非常广泛并且普及率也特别高,如:美国的McDonnellDouglas(麦道)、Coca-Cola(可口可乐)、Boeing(波音)等在进行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使用了P3系列软件。
四、我国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
1、缺乏信息化人才
要对工程项目管理进行信息化建设,首先就必须具备人才,即复合型人才,这类人才不仅具备优异的管理知识和能力,也要熟练掌握信息管理理论,用全面的观点看待问题,在企业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的过程中,能够策划并实施各种方案,为企业谋福利。但是如今这种复合型技术骨干极度匮乏,要想对项目管理进行信息化建设,人才是关键,因此,企业要对员工进行培训,或者招聘这类复合型人才。
2、意识上存在问题
很多大型企业都没有意识到项目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性,他们认为管理的软件太过昂贵,短时间内是不会给企业带来效益,只会加重企业的负担,所以他们不愿意在管理信息化建设上花费财力物力。对大型企业如此,那些中小企业,因为资金和人才的缺乏,更不可能有对项目管理进行信息化建设的积极性。
3、项目信息化建设的参与方相互独立
一个项目包含了施工、管理、业主、咨询等多个方面,他们各自为政,流程不一样,相互独立的数据也为信息化管理带来了不便。虽然信息化建设的参与方参与的都是同一个项目,但是他们都是在为自己谋取最大的利益,而不是以整个项目的最优为考量,这样的模式不利于项目工程信息化管理的进行。
4、建筑企业业务流程及组织机构改造滞后,企业管理与流程再造不匹配。
企业的流程再造是企业管理方式向扁平化方向发展所进行的根本性再思考和彻底性再设计,是对企业传统管理体系直至产权体系的伤筋动骨式的根本性变革。一部分建筑企业尚未使用管理信息系统进行管理,所以在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的业务流程还保持着原有的形式,组织机构还停留在过去的组织模式。
5、缺乏统一的建筑工程信息化标准规范
国内的建筑设计企业虽然已基本实现了电脑出图,但这些众多的图形电子文档并未或很少能在其后的建筑施工、建设监理、物业管理中得到利用,许多基础工作又在各个建设管理环节重复进行等。同时,由于缺乏统一的建筑工程信息化标准规范,不同软件间尤其是刁同部门间的数据信息不能共享,设计、管理、生产的数据不能进行有效的交流;有的还存在文档系统、设备管理系统、投资管理系统等公共的基础数据编码不一致,子系统的编码方式也各有不同,导致数据重复输入、数据质量难以有效控制、数据共享和关联程度不够等等,从而产生“信息孤岛”。
五、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对策分析
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涉及到了多方面的工作,诸如进度、质量、风险、财务等,而信息化建设则是一个包含了人才培训、法案设计、网络建设、应用选型等相对复杂的系统工程。针对上述谈到的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笔者认为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善、推进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进而建立一套更加科学有效的工程项目管理体系,促使企业的发展。
1、加大项目管理信息化的推广与普及
“项目管理信息化”还不是很普及,但是却对企业有着很独特的意义,所以有必要推广和普及项目管理信息化,要推广和普及它就必须关注两个方面:首先是要让从业人员消除对计算机和项目软件的不信任感,这就到了政府发挥作用的时候了,政府要制定出信息化标准,广泛地普及信息化技术,让从业人员信任感油然而生;其次是要对从业人员进行培训,避免他们在工作中遇到问题不知道如何解决,不仅要授予他们相关软件的知识,使用他们的技巧,也要教授组织双方人员如何进行相互沟通,同时也可以对软件进行优化,使它们接近使用者的习惯,更易被接受。
2、加大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
如果没有基础设施的投资,任何项目都没有办法顺利进行,所以必须加大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它是实现项目管理信息化的关键因素之一,主要取决于参与者的盈利情况,所以成本核算时,信息化基础设施的费用是不能忽略的。民间对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也是极其重要的,要积极引导他们对此进行投资。
3、建立科学规范的项目管理系统
管理系统应包括项目管理模式的确定、项目管理组织设置、项目管理组织职能分解、项目管理工作流程、项目管理信息流程和比较成熟的项目管理规章。在网络平台上的项目管理信息化还必须解决企业和项目的信息交换,企业和项目信息整合与标准化问题。这一套系统的有效运作是项目管理信息化的基础,过于追求计算机、网络和项目管理应用软件的先进性,而不在项目管理系统上花时间和费用是无法实现管理现代化目标的。
4、建立健全信息管理制度
信息管理制度是工程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得以正常运行的基础,建立制度的目的就是为了规范信息管理工作,规范和统一信息编码体系,规范和统一信息的输入和输出报表,规范建设工程项目信息流,促进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工作的规范化、程序化和科学化。
5、大力培养跨专业信息技术人才
现如今很多的行业都需要复合型人才,信息技术也不例外,从业人员除了具备一些基本的技能如计算机技能、通信网络技能、数据库技能等之外,还应该具备一些综合素质。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顺应时代的潮流,为国家,为企业,更为人民提供高质量的信息服务。因此,企业应该大力培养这种复合型人才,可以通过培训班,也可以通过建立培训基地,甚至是网上培训及知识普及等多种方式,加强从业人员的方方面面的技能,使他们成为专业知识过硬,其他方面也出色的复合型信息技术人才。
6、强化相关工作人员的信息化意识
如果从业人员的信息化意识不强,那么对工程项目进行信息化,所以强化项目管理相关人员的信息化意识是实现项目管理信息化的保证。对那些信息化意识薄弱的人员,要加强教育,用事实证明信息化技术的优越性,即能提高项目的成本管理,提高企业的收益,优化资源配置,减少不必要的误差,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等等。在管理过程中,要大力倡导信息化技术,用事实说话,让业主接受并认可信息化的重要性。
结束语
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项目管理思想(理念)、人员素质、管理模式、IT技术、应用环境等因素,需要多方协调和考虑才能将信息技术融合到工程项目管理的业务当中去,从而来提高工程项目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只有充分认识到工程项目管理的信息化存在问题的根源,掌握了工程项目管理的信息化的发展趋势,才能提高工程项目管理的信息化水平,让信息技术真正的为工程项目管理发挥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李存斌,刘婷婷.施工企业信息化管理模式研究,经济研究导刊,2011.
关键词:项目管理,信息化技术,建筑工程
近些年来,我国项目管理的概念、理论、组织、方法和手段,在工程实践中取得了不少成绩。但是,至今多数业主和施工方的信息管理水平相当落后。应用信息技术提高建筑业生产效率,提升建筑行业管理和项目管理的水平和能力,是21世纪建筑业发展的重要课题。企业管理不再是对人、财、物的某一单方面的强化管理,而是发展到人、财、物、信息资源、信息技术的开发和利用全面综合管理。
1建设工程项目信息管理的目的
1)信息管理在项目决策期的应用。①建设环境和条件的调查与分析;②项目建设目标论证(投资、进度和质量目标)与确定项目定义;③项目结构分析;④与项目决策有关的组织、管理、经济和技术方面的论证与策划;⑤项目决策的风险分析等。
2)信息管理在项目实施期的应用。项目实施期包括设计准备阶段、设计阶段、施工阶段、动用前准备阶段和保修期,在整个项目实施期往往有比项目决策期更多的国内外单位参与工作,工作过程中有更多信息交流,文档管理和共同工作的任务,项目信息化的应用为项目实施期的建设工程管理增值无可置疑。
3)信息管理在项目运营期的应用。项目运营期建设工程管理在国际上称为设施管理,它比我国现行的物业管理工作范围深广得多。在整个设施管理中要利用大量项目实施期形成和积累的信息,设施管理过程中,设施管理单位需要和项目实施期的参与单位进行信息交流和共同工作。因此,项目信息管理不仅是项目决策期和实施期建设工程管理的有效手段和工具,也同样可为项目运营期的设施管理服务。
2强化建设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的必要性
2.1建立建设工程项目设计、施工技术和控制信息管理系统。1)在高层建筑物及高耸构筑物施工中的垂直度偏差监测中,可以采用计算机控制的激光定位高新技术,不仅可以把观测结果准确、直观的显示在屏幕上,而且可以实现连续观测的动态管理,以及预测垂直度偏差的发展趋势;2)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控制,在大体积混凝土工程中,应用计算机和传感器自动测温的新技术对混凝土的浇筑和养护过程中的温度及混凝土收缩产生的内部应力变化进行动态跟踪监控,对混凝土不同层面和深度的温差进行分析,通过迅速、快捷、准确的信息反馈,及时指导混凝土施工和采取养护措施,防止大体积混凝土开裂与质量控制;3)整体模具的爬升和大型脚手架的提升控制;4)建筑物的爆破、拆除以及沉降观测和数据采集;5)幕墙工程的制作、安装质量控制等。
2.2建立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国家标准、行业管理和工程管理的信息系统。建设工程行业涉及的专业门类较多,例如房屋建筑工程、设备管线安装工程、装饰装修工程以及相关的房地产、勘察设计行业、钢结构制作和安装等,构成了一个庞大而复杂的行业信息集合,为了使建设工程项目各个行业健康、有序、高效地发展必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高效的行业管理、工程项目管理方面的信息管理系统。
2.3建立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基于互联网信息处理平台的方案优选、施工招投标、材料设备采购的信息系统。利用项目管理信息平台,通过电子邮件、互联网传递使建设项目和承包商、材料供应商等各项目参与方的信息沟通有效克服招投标过程中信息的不公开状态,同时增加了透明度,从而规范了市场不正当竞争行为,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工作成本,使招投标的竞争在更广范围、更高层次上进行。
在材料设备采购方面,电子商务对建筑材料、构配件、机械设备及机具的采购提供了更加宽广的领域,使需方对供货方提供的质量、价格、生产方式、供货方式和市场的信誉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把握,信息采购一方面降低了采购方的采购成本,即材料成本的降低无非可以使工程项目的成本节约与降低,使承包商能够得到效益的最大化;另一方面,网上交易提高了供方与购方的工作效率,降低交易成果,对双方长期合作经营关系起主导作用,对不正当竞争行为进行有利控制,促进建筑市场的健康发展。
3我国建设工程项目信息管理现状
环境工程项目管理主要是为了实现环境工程的投资目标和期望,努力使环境工程项目的投资控制在预定或可接受的范围之内,并保证项目建成后在功能以及工程质量上达到设计标准。本文借鉴了工程项目管理的类似理论,对环境工程项目管理的相关概念、理论进行了介绍和分析,并对项目管理的前沿发展趋势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
环境工程;项目管理;控制;网络平台
1环境工程项目管理概述
1.1环境工程项目管理的含义及特点
环境工程项目管理是为满足环境污染治理工程处理设备和处理流程的需要,对环境工程项目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控制和指导,在各种约束条件下,在保证质量的同时,高效、及时、经济地实现项目目标的科学管理方法体系。环境工程项目管理除了具有工程项目的特点外,还具有自身的特征。环境工程项目有自己特定的对象,可以是一座污水处理厂、一个大型的脱硫装置构筑物或一个环境保护工程,它的功能、周期和造价都是独特的;建成后发挥的作用也是不尽相同的。具有资金限制、时间限制、管理的复杂性和专业性等特点。
1.2环境工程项目管理的工作内容
环境工程项目管理工作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八个方面。(1)项目管理的启动,了解客户的需求,确认项目目标。(2)建立组织机构,明确各参加单位组织关系和联系渠道。(3)资源控制,业主编制投资计划,施工单位编制施工成本计划。(4)进度控制,组织相关资源,以达到预期工期。(5)质量控制,规定项目工作的技术标准,对各项工作进行质量监督。(6)安全控制,建立安全组织机构,制定安全生产规范、及时、正确处理安全事故。(7)合同控制,起草合同文件,签订、修改合同、处理合同纠纷。(8)信息控制,明确信息传递的形式、时间和内容,保持信息传递的畅通、准确。
2环境工程项目策划
环境工程项目策划是项目建设前期非常关键的工作内容之一。环境工程项目策划是指针对项目的决策和实施,在充分占有项目资料、信息的基础上,通过对项目内外环境调查和系统性分析,使项目的工作有明确方向并能实现项目投资增值的动态过程。环境工程项目策划一般分两个阶段,即项目决策策划和实施策划,具体内容一般包含: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批准、立项、设计任务书、设计、施工及验收、交付使用等。环境工程项目策划的基本原则如下:整体规划原则、客观现实原则、切实可行原则、灵活机动原则、慎重筹谋原则、出奇制胜原则、讲求实效原则、群体意识原则。环境工程项目策划的方法是不断发展的。现代项目策划方法不只局限于数理解析法、模拟法等,已出现许多更高效的方法,如以事实为依据的策划方法、以技术为手段的策划方法、以规范为标准的策划方法、综合策划等方法。
3环境工程设计阶段的项目管理
设计阶段项目管理是设计阶段协调设计单位、业主、政府建设主管部门、施工方等利益相关方形成沟通和协调机制,解决设计过程出现的问题,努力实现建设项目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平衡。设计阶段项目管理并不是对设计单位工作进行监督,而是通过建立一套沟通、交流与协作机制,对项目设计进行系统化管理。与实现其他阶段的项目管理职能不同,在管理措施和方法上,它具有自身的特点。设计阶段的项目管理工作内容见表1。
4环境工程发包与物资采购的项目管理
环境工程发包与物资采购师建设项目实施阶段的关键内容,它贯穿于项目实施过程的多个环节,分散在建设项目的设计准备阶段、设计阶段和施工图设计阶段等环节。环境工程发包与物资采购主要是在设计阶段完成后进行,很多采购工作也在施工阶段进行;而设计招标或工程总承包单位的选择一般是在设计准备阶段或设计进行到一定阶段开始实施。此阶段项目的管理的任务主要包括:投资控制、进度控制、质量控制、合同控制、信息控制、组织和协调等。
5环境工程施工阶段项目管理
环境工程施工阶段是环境工程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需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安排运用是否合理决定着工程建设的成败。环境工程施工阶段的项目管理就是对工程施工阶段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以有效的利用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并以最低的消耗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过程。
5.1造价管理
第一步:明确施工阶段投资目标,由造价单位编制资金使用计划;第二步:项目管理单位对资金使用计划进行审查,并提出整改建议;第三步:造价单位对工程分部分项审核,审核内容包括设计变更情况、工程量完成情况以及工程索赔文件。项目管理单位对审核结果做进一步复核,交由业主确认;第四步:项目管理单位定期将动态的项目投资实际值与计划值相比较,及时掌握投资偏差的情况;第五步:竣工结算。
5.2工程质量控制
环境工程施工阶段质量控制的目标分为建设单位质量控制目标总目标、设计单位质量控制目标、施工单位质量控制目标、监理单位质量控制目标。影响环境工程项目质量的因素可概括为:人、材料、机械、方法(施工工艺)和环境五大方面。
5.3工程价款结算
价款结算的具体方式一般有:定期结算,可分为月初预支、月末结算、分旬预支、按季度结算等;阶段结算,以单项(或单位工程)为对象,按阶段进行工程价款结算;竣工后一次结算;结算双方约定的其他结算方式等。
5.4竣工验收
环境工程竣工验收是指承建单位将竣工项目及与该项目有关的资料移交给工程项目的投资商或开发商,并接受主要委托单位(或监理单位)组织的,对工程质量和技术资料的一系列审查和验收工作的总称。环境工程项目竣工验收是检验工程项目建设和管理工作成果以及项目目标实现程度的关键阶段,也是工程项目从施工到投入运行使用的衔接转换阶段。它既是工程项目进行交接的必需手段,也是对工程质量和经济效益进行全面考核和评估的重要里程碑。环境工程项目竣工验收可分为单项或单位工程完成后的交工验收和全部工程完成后的竣工验收两个大阶段。
6环境工程项目管理前沿
6.1环境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
随着工程管理信息化的发展,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网络及信息化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任何一个工程项目在其启动、规划、实施过程,都会产生大量与项目有关的合同、图纸、照片、文件、音像等信息一般包括:项目的组织类信息、管理类信息、经济类信息、技术类信息和法规类等信息(见图1)。对工程项目信息进行管理,是以建设项目为中心,将政府行政管理、工程设计管理、施工管理(经营管理和技术管理)过程所发生的主要信息进行有效组织、编辑、存储,实现部门间信息交流。在实际工作中,往往以业务工作标准为导向,按照工作流程采用数据后处理技术,解决工程项目从数据采集、信息管理与共享,到决策目标生成等环节中的信息化技术问题,最终以及时准确的量化指标为政府行政部门、建筑承包商、材料设备供应商等单位提供决策依据。
6.2环境工程项目管理的网络平台
网络平台上进行项目管理是工程建设信息化发展的趋势和方向。环境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网络平台一般搭建在局域网或互联网上,为项目管理提供服务,主要用于项目管理过程中的信息交流、文档管理和工作协调。项目管理网络平台的一般由软件系统和硬件系统构成;软件系统一般由项目信息门户应用软件、操作系统及数据库等组成;硬件系统一般由服务器、电脑及终端、网络设施等组成。
参考文献:
[1]于玲红.环境工程施工技术与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
[2]闫波.环境工程土建概论(第4版)[M].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9.
[3]解清杰,高永.环境工程项目管理[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
[4]刘肖芳,朱杰.有关环境工程项目管理的几点思考[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
[5]汪银夏.环境工程项目管理探究[J].施工技术,2015.
[6]吴邦伟.环境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基于问卷调查结果的分析[J].装备环境工程,2013.
文/刘刚
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大规模推进,传统的建造模式已经不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市场需要,迫切需要探索先进的科技手段来促进项目建造与管理的创新与发展。工程项目管理业务是建筑行业的核心业务,而工程项目的现场是开展项目管理活动的主要场所。工地现场的生产作业环境复杂,管理难度大,协作方多,资源消耗大,浪费严重。如何改进整个项目交付过程,迫切需要利用信息化手段构建个智能、高效、绿色、精益的智慧工地。
智慧工地就是充分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来改变施工项目现场参建各方的交互方式、工作方式和管理模式。消除各种浪费,持续改进工程质量、进度、成本,以最小的资源投入,实现项目效益最大化,满足客户要求,实现价值最大化。智慧工地充分体现了感知化、互联化/物联化、智能化的特点。整体架构可以分为三个层面,如图1所示。
第一层就是终端层。充分利用物联网技术和移动应用提高现场管控能力。通过RFID、传感器、摄像头、手机等终端设备,实现对项目建设过程的实时监控、智能感知、数据采集和高效协同,提高作业现场的管理能力。
第二层就是平台层。各系统中处理的复杂业务,产生的大模型和大数据如何提高处理效率?这对服务器提供高性能的计算能力和低成本的海量数据存储能力产生了巨大需求。通过云平台进行高效计算、存储及提供服务。让项目参建各方更便捷地访问数据,协同工作,使得建造过程更加集约、灵活和高效。
第三层就是应用层。应用层内容应始终围绕以提升工程项目管理这一关键业务为核心,因此PM项目管理系统是工地现场管理的关键系统之一。BIM的可视化、参数化、数据化,的特性让建筑项目的管理和交付更加高效和精益,是实现项目现场精益管理的有效手段。
BIM和PM系统为项目的生产与管理提供了大量的可供深加工和再利用的数据信息,这些信息需要DM数据管理系统的支撑,以充分发挥数据的价值。因此应用层是以PM、BIM和DM的紧密结合,相互支撑实现工地现场的智慧化管理。
智慧工地的特征主要包括:从范围上来讲,它包含了技术、商务和生产三条业务管线,实现项目的开源和节流。通过商务管线,提高项目二次经营的收入和二次经营的能力,通过生产管线,有效地控制材料支出,加快进度,进而控制成本,通过技术管线,提升工作效率,降低不合理设计带来的返工和变更。从技术上讲,智慧工地是以项目管理(PM)、建筑信息模型(BIM)、大数据管理(DM)、物联网和云计算等为代表的先进技术的综合应用,在这个过程中,必将让项目各方受益,促进绿色、集约、精益的管理。大幅减少资源损耗和降低碳排放,降低成本、减少浪费、减少返工,最终实现工地现场的智慧、绿色、协同的建造目标。
【关键词】通信网络工程;项目管理;应用;分析
【中图分类号】F62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2)09-0146-01
1、通信网络工程项目管理概述
通信网络工程项目主要包括土建工程和网络工程项目。土建工程:场地和路线的选择与购置、建筑框架、建筑设施、内外装修、配套设施、特殊装备、管道铺设等。网络工程项目大多是由于现有网络无法满足预期的用户需求,所进行的网络改建、新建、扩建、调整。
在通信网络工程的项目管理中,企业追求的是利润最大化、效益最大化,所以,如何节省成本、节少友力、缩短管理时间、提高效益,是企业目前最需要关注的问题。其中,通过网络优化的方法,大幅降低工程施工的时间,节省成本,是一条提高企业效益的捷径。
2、通信网络工程在项目管理中的网络优化分析
在工程项目的管理中,通过网络优化,可以在拥有人、财、物等资源的充分准备下,结合最新最陕的信息工程,不断缩短工程时间,加快工程的效率。事实上,时间优化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让工程尽快完工,使得工程项目能够尽快投入使用,回收建筑成本与投入资金。要想达到这一目的,又能保证通信网络工程中项目管理的质量,如何进行网络优化就是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
2.1 时间优化
在项目管理中,当管理遇到特别紧急的任务时,原先规定的工作日期如果少于关键线路上各个作业时间之和的时候,管理人员就应当对整个项月管理计划进行重新规划、调整、审核。因为在项目的关键线路上的作业提前或者推迟一天完成,对工程的总工期也会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样对企业的成本控制、人力管理也有关重大的影响。所以,要想缩短工程周期,保证按任务所规定的时间完成该项工程。则必需在关键线路上采取以下一些技术组织措施。
因此,时间优化的切入点就在于从非关键工序上不断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争取在最短的时间攻破关键工序,以点带面,步步为营,当关键程序破解后,将关键点连线成面,这样,不仅加快了关键工序的完成时间,也加快了整个工程的完成时间。当然,施工企业还应当采取有效的组织措施,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对关键线路上的各项工序里组织为平行和交叉作业。
2.2 资源优化
在项目管理中,通信网络还可以通过资源优化使得工程项目中的每项工作在实施中都可以将资源最大的优化节省,节省成本,提高企业的效益。在工程项目中,所谓的信息资源就是完成工程工作所需的各种信息资源的人力、通信网络材料和网络机械设备和流动资金等等。通常我们把不会消耗掉的资源称为非消耗性的资源,如人力、机械设备周转材料等。因为资源是形成生产力的第一要素,所以也称作生产要素。在通信网络工程中,项目管理对资源计划的安排通常有两种:一是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在规定的工作期限内,所有合理的工作安排与工作活动所使用的资源;二是在施工时,施工现场及施工管理中常常会出现一些突发的事件,这一类事件会导致企业不得不加大投入,才能够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工作,所以由于这一类事件而引起的资源使用是被允许的。因此,要想进行资源优化,关键点就在这两处,在项目管理,管理人员应当通过网络信息工程制定效率高、投入最为合理的工程安排,同时,将所有可能发生的事情通过通信网络工程一一列举,并找出解决办法,当事情发生时,可以是最短的时间内解决事件,达到资源优、时间优化的目的。
3、加强完善通信网络工程项目管理系统
3.1 完善通信网络管理系统
项目管理人员应当加强完善通信网络管理系统,将通信网络工程项目管理系统建立成企业项目管理系统的组合,不断加强通信网络工程项目管理网络化,帮助企业管理层进行决策,帮助管理维护人员更好地建立全局观念与模拟直观感。
3.2 开发基于因特网(Internet)的各种应用系统
以互联网技术提升项目管理水平。建筑企业运用信息技术的重点是开发应用以Internet为平台的项目信息管理系统,建立数据库和网络联结,实现网上投标、网上查询、网上会议、网上材料采购等。通过建立网上虚拟组织这一概念,变纵向信息交流方式为平行交流方式,提高效率和准确性,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改进沟通与合作,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时效性。在施工阶段,利用以Internet为平台的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和专项技术软件实现施工过程信息化管理。
3.3 利用通信网络进行成本控制
成本控制是项目管理中的重中之重,做好成本控制,可以有效的提高企业效益,节省企业施工的成本,利用网络通信,可以有效的进行定额计算,从而得出定额用工量,根据计算出的数据,合理科学地组织人力资源,采用科学的现场管理措施,减少与避免劳动力途中消耗的同时,提高劳动效率,根据劳动力市场用工价格,在合同中申请人工费补贴,将人工费补贴的一部分用于定额施工费开支和关键工序的奖酬,如此,人工费就不会超支,还会留有一定余地。
4、对通信网络工程项目管理应用的几点建议
4.1 项目管理是全新管理思想的引入,需提高全员的管理意识,项目管理的实施不仅是全新管理思想的注入,更是一种崭新企业文化的打造。对于正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企业来说,这是一个不断探索学习的过程,不断创新的过程。项目管理的实施需要全员上下尤其是决策层的支持。
4.2 项目管理改革要循序渐进,注重效果
在推行项目管理时,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它既需要搜集大量的基础资料,有需要对人员进行系统培训,同时还要结合当前的业务流程重组,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决不能急功近利,拔苗助长。
4.3 重视培养项目经理
项目经理应具备各方面的才能,必须有良好的沟通技巧。项目经理的综合素质对一个项目来说至关重要。项目经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难免会出现由于实施环境或其他因素的改变所导致的项目变更。同时,在项目被执行过程中,由于管理人员或设计人员之间常常会因为想法或看法不同而造成项目成员之间的摩擦,要求项目经理进行一定的沟通和协调等。
4.4 构建企业文化,增强项目小组成员的向心力
统一全体成员的思想观念,在面临市场竞争挑战情况下,也必须接受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全新观念,即以客户为中心观念、竞争团结的观念等。只有不断接受新的观念,才能不断前进;构建文化管理机制,靠机制推动项目发展。管理制度规范是在文化中而成,是项目的生存基础,管理必须有法可依。而法来自于管理思想,法的制度化过程就是文化过程;营造良好的人际交往氛围。在文化活动中,有意识地培养员工的参与精神、创新精神、团队精神,培养高尚情操和情感,而文化是协调个人与组织,个人与个人之间关系的最好的“粘合剂”。统一思想认识,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创造性,使他们为企业发展尽心尽力、积极奉献,使通信网络工程项目和整个企业在大众心目中树立蓬勃向上、奋发进取、开拓创新、团结协作,精诚服务的崭新形象。
【关键词】项目管理 信息化 现状 对策
1、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的内容
概括起来说,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的内容包括:项目信息管理、施工过程监控、施工工艺控制、施工方案优化以及网络化统一管理共五个方面。
1.1项目信息管理
项目信息管理包括工程概况、作业队伍及劳动工资、工期控制、工程质量控制、成本控制、施工合同管理、安全生产管理、工程技术管理、材料设备管理、公文管理等。实现项目信息管理的软件有办公自动化系统、招投标系统(包括工程量自动计算、施工平面图设计、编制工程进度网络、施工组织设计自动生成系统、竣工图纸绘制系统等)、项目管理系统(项目成本、进度管理、物资台帐管理、日常信息管理,依据工程量清单进行计价)等。
1.2施工过程监控
施工过程监控是指利用传感器采集信息对施工过程进行控制,如液压提升作业计算机控制、提升模板脚手架计算机控制、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的温度计算机控制监测、施工现场电视监控、利用计算机虚拟仿真技术进行施工过程视觉仿真、利用GIS技术对施工现场进行可视化管理等。
1.3施工工艺控制
在施工中推广应用以信息技术为特征的自动控制技术。如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高层建筑垂直度控制、预拌混凝土上料自动控制、采用同步提升技术进行大型构件和设备的整体安装、整体爬升脚手架的提升、幕墙的生产与加工、建筑物沉降观测和工程测量、建筑材料检测数据采集等,都可以采用自动控制技术。
1.4施工方案优化
要按时保质地完成工程项目的施工,节约成本,提高施工企业的效益,就要对施工组织与施工方案进行优化,也就要大力推进计算机辅助施工项目管理和工艺控制软件的应用水平。因此,施工单位应该结合工程项目的特点,开发和引进计算机应用软件,对项目上的工程预决算、施工进度、工程技术、工程成本、工程资料、人力、财务、材料设备等进行计算机辅助管理,例如土石方调配优化,物资材料运输调配,线材或板材下料优化及统计等。
1.5网络化统一管理
利用项目信息管理系统(计算机及相关外设、网络设施、项目管理软件以及各类工程信息库等)。对项目的信息化进行全面管理。利用Internet将工程项目的局域网与总部的局域网相连。较大范围地进行数据共享和远程信息服务,实现项目信息集中、统一的管理。
2、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现状分析
从整个行业角度来看,建筑业的信息化水平普遍低于其他行业。而我国建筑管理信息化水平,更低于全球平均水平。据统计,国外建筑公司90%以上的项目都采用软件进行管理,而我国则不到10%。我国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2.1信息化人才匮乏
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需要一支高素质复合型且相对稳定的信息化队伍,这些人不仅要掌握企业的管理知识,还应具备扎实的信息管理理论,用一种系统的观点来看待问题,能对企业信息化过程中的各种方案进行策划并付诸实施。从目前建筑行业中从业人员结构来看,数量不足,结构也不合理,素质更亟待提高。高层次的智力资源严重短缺,创新体系尚未真正建立,创新能力与实际需求差距较远。尤其缺少既熟悉信息技术同时又了解、熟悉施工企业的复合型技术骨干。
2.2意识上存在问题
有些企业不愿在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上增加投入,认为项目管理软件价格过高,而且其应用不仅在短期内不会带来效益,还会增加负担。当然对于大多数中小企业来说,资金和人才也是妨碍项目管理软件应用的一大障碍。只有随着与项目管理软件相关的管理思想和信息技术的成熟及成本下降才会使企业在这方面的积极性会进一步提高。
2.3项目建设的各参与方各自为政,相互独立
项目的业主、施工、设计、监理、咨询等各方的组织模式、工作流程等都各不相同,尤其是数据的相互独立为实现项目信息化管理制造了障碍。虽然各参与方都为同一个项目服务,但各方都为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的,而不是为了整个项目的最优,使得项目的一部分数据被忽略,而另一部分数据各方重复存储,不利于项目管理软件的运用,不利于项目信息化管理的实现。
2.4在信息通讯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投入不够
大部分监理公司与施工单位,也包括某些项目管理公司都存在缺乏基础设施建设的问题。对一个工程项目来说,各参建单位应是一个统一的整体需要互相协作,哪一个环节的中断都会引起信息的滞后、扭曲与失真。基础设施是信息化的基础,也是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前提和保障。
3、推进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3.1加大项目管理信息化的推广与普及
推广建设项目信息化重点关注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消除从业人员对于计算机和软件的抵触心理和不信任感,这方面要充分发挥政府和行业组织的作用。政府和行业组织应该组织相关人员制定信息化标准,既有利于高水平软件的开发,也有利于软件的推广;另一方面是加强相关人员培训,包括软件开发人员的工程知识、管理知识与计算机知识等多方面综合培训和软件使用者的多种技能尤其是计算机技能的培训,还包括组织双方人员的沟通,可以使信息化软件开发成果接近使用者的习惯,更优化更易被接受。
3.2建立以信息为中心的工作流程
改变现有的以事务为中心的工作流程,建立以信息为中心的流程。在流程再造的过程中,参建各方应该使用同一流程,同时加强在工作中各方的沟通。在整个流程中,基础数据要做到一次收集、统一存储、统一修改、统一保护、多方利用,可建立各方共同使用的项目数据库、资料库避免数据的重复收集造成的人力物力的浪费和信息的矛盾。
3.3推行项目标准化管理
如果与企业的管理模式不相符,即使有再多优势,信息化也难以真正推广,因此,在企业中推行项目标准化管理也是重要的内容。所谓项目标准化管理,即企业应该有完整地与软件相匹配的管理规定并切实的执行在项目中,如项目的工作结构分解方式、进度控制依据、财务体系等,企业还应该建立自己的项目管理知识库,配合软件循序完成项目的管理。
3.4大力推广基于局域网、因特网的信息共享平台
在项目管理内部,通过局域网实现内部信息的交流。集团总部通过局域网系统将公告通知、计划安排给各单位及下属部门;下属各单位以及外地分支机构通过公司局域网或者互联网,以点对点的方式将第一手资料(包括施工现场图片、工程进度、质量、成本等信息)传送回总部,总部迅速提出指导意见又反馈回去。对外可通过因特网实现与政府部门的业务往来电子化。现在许多城市的政府主管部门已经开通网上申报资质、网上资质年检、网上申报项目经理、网上申报职称等网上办公业务。
3.5开发基于因特网的各种应用系统
信息化建设的重点是开发应用以Intemet为平台的项目信息管理系统,建立数据库和网络连接,实现网上投标、网上查询、网上会议、网上材料采购等。在施工阶段,利用以Internet为平台的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和专项技术软件实现施工过程信息化管理。
3.6大力推进计算机辅助施工项目管理和工艺控制软件的应用水平
目前,要大力推进施工管理三个控制过程(进度、质量、成本)相关软件的应用。如在进度控制方面,利用网络计划技术可以显示关键工作、机动时间、相互制约关系的特性,根据施工进度及时进行资源调整和时间优化,适应施工现场多变的情况;在质量控制方面,利用质量管理软件进行质量控制具有处理时间短、结果可靠性高等优点。在工艺控制软件方面,应进一步优化应用较为广泛的深基坑设计与计算、建筑施工模板设计、工程测量、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大型构件吊装自动化控制、管线设备安装的三维效果设计等应用软件。
参考文献
[1]王鹏宇.建设项目管理信息化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民营科技,2008年3期
[关键词]信息管理系统;工程项目管理;数据处理
文章编号:2095-4085(2015)02-0101-02
中图分类号:TN948. 61
文献标识码:A
1 工程管理信息化与电子信息管理系统在工程管理中的运用现状
工程管理信息化是指工程管理信息资源和信息技术在工程管理中的开发和利用,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项目中大量有价值的组织、管理、经济、技术和法规信息,项目实施其项目的目标控制,和项目建成后的项目运行维护,更可方便获取类似项目的正反两方面经验和教训,提高建设工程项目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这其中电子工程信息管理以其信息传输的数字化和信息处理的变换的程序化大大提高了工程信息数据处理的准确性,保真度和保密性,同时提高了数据传输的抗干扰能力,使其不受时间和距离限制,使得信息获取更加便捷。
目前因建筑企业的不重视,建筑工程的信息管理意识薄弱。很多企业认为信息管理包括档案信息是可有可无的,不能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所以不会对其投入人力、财力、物力等。甚至存在认为档案管理的不规范、不科学对于工程质量的影响不大的思想,造成很多建筑工程档案资料管理的体制趋于形式化。由于我国工程项目管理存在地区性差异,各地各部门管理规章不尽相同,工程项目管理参与方,管理方跟地方政府也大多分头管理,沟通不畅,其信息组织、管理方法大多还停留在传统的手工模式上,更加导致工程项目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参差不一,尤其是建筑业信息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效率较低。因此,如何提高工程行业项目管理信息化水平,尤其是大型国有工程建设施工企业在目前“中国建设走出去”和“一带一路”基础大开发的大好机遇下,优化工程项目信息利用,做好项目管理,是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2 工程项目电子信息管理系统的建立
首先,成立专门的项目信息管理部门,负责编制和在项目执行的过程中根据实际需要及时更新信息管理手册,并检查督促其在项目运行过程中有效执行。同时建立和维护信息处理工作平台即电子信息数据库,做好项目人员信息管理相关知识培训。作为信息管理中枢,该部门既要协调组织项目各方的信息处理工作,又要负责工程档案管理。这种全方位的信息管理应当贯穿项目实施的全过程,即项目的决策期、设计期、施工期、试车期、运营和维保期。工程项目信息因其工程管理的专业性特点,决定了管理这类包括经济型档案(如项目可研报告,资产评估报告等)和科技档案型(如竣工图,质量报告等)信息的部门及人员必须接受相关的专业培训。
其次,要建立健全工程项目信息管理统一规则,即项目信息管理手册,以规范项目参与各方的信息管理工作,明确各自的管理内容、管理方法、责任人员,和工作成果要求。例如:信息管理的任务,职能及责任人分工,信息分类表,信息的编码体系,信息输入及输出版本模型,信息流工作流程图,信息管理电子平台,各类信息文件的格式及报告周期,信息管理保密制度等。在项目开始阶段就此应做好沟通,明确各层面信息,落实并统一标准,为项目信息管理奠定规范的基础,也是工程项目电子信息管理的重要基础数据。
除此之外,信息管理部门必须会同IT团队建立起工程项目信息管理门户。这是项目电子信息管理的主要工作平台,实现项目信息管理的重要手段,为.包括工程项目业主方、工程管理咨询方、设计方、施工方、供货方在内的各个项目参与方在互联网平台上提供个性化项目信息的单一入口,和一个高效率信息交流、共同工作的在线项目管理环境。并且合理设置规范的基础信息及合理高效的在线信息工作流,让参与项目的各方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都能准确无误地获取并利用职能范围内的项目信息,以方便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和推进。
3 工程项目电子信息管理系统的维护 和利用
3.1 在用户管理的开发和设置方面
根据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职能定位,项目各参与方包括业主方,管理咨询方,设计方,施工方,供货方,政府主管部门,都将陆续参与到项目中来成为项目电子信息管理系统的用户。系统管理员可以针对每个用户的职能为其及时提供电子信息管理系统的登录用户名和密码,并且对每位用户的浏览、、信息下载权限进行设置。对于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发生的人员调迁,岗位变更,公司资料调整,及管理架构改变等引起的用户信息更新,必须第一时间完成其在电子信息系统的账户更新。
3.2 在确保工程项目信息的真实性,有效性,完整性和一致性方面
工程项目中的文件信息是整个工程相关数据的真实记录,所以在项目执行的各个时期都应该及时记录工程相关信息,成套归集并录入电子信息系统,确保每阶段的文件都不丢失并及时更新。对于同一信息不同的记录形式,例如底图与蓝图,档案原件与缩微平,纸质文件与电子文件等,都应在电子信息管理系统中加以区别和记录。随着建筑物的改扩建,处于不断变化之中的信息,电子信息管理系统也需要及时补充与更新。
3.3 在信息管理,文件形成方面
电子信息在生成时易于修改,更无需抄稿,誊清之劳,还可以根据需要便捷地制作图表和多媒体等多种形式的文件,将文字,数据,声音,图形,影像等工程重要信息资料及时正确地保存。
3.4 在信息处理管理与传递方面
电子信息系统登记快捷省时,便于多种方式检索查找和贮存。由于信息存贮相对集中透明,信息流扁平化,可以同时满足不同用户在不同地点的信息存取和利用.
3.5 在信息分类检索方面
电子信息系统能够提供深层次、多途径的随机检索可以大大提高工程管理信息的利用效率,方便形成相关数据报表,及时实现工程项目信息流监控,为可能出现的质量、安全、工期、费控等工程管理方面的隐患提出预警,为项目参与各方提供决策依据。检索目录的常见分类包括文件类型,主题名称,生成日期,专业类别,分项分部,保管期限,制作单位等。
3.6 信息整理和文件归档方面
项目电子信息系统可以将文件准确完整地存贮与计算机内,减少了物理空间和管理成本。经过分类整理后,非常方便交竣工阶段和后工程时期的工程信息数据移交跟信息再利用,为工程本身改扩建,市政相关建设调整,类似工程项目的提供有效借鉴。
4 工程项目电子信息管理系统的信息 安全管理 由于电子信息的工程项目的信息安全应从多方面多层次考虑,比如制度安全,技术安全,存储安全,传输安全和服务安全等等,主要涉及处理电子信息的以下几个方面:
(1)硬件安全:指的是计算机,打印机,扫描仪,绘图仪等硬件设施的质量,使用管理,和环境等。
(2)软件安全:是指操作系统,应用软件安全,有效防控病毒和后门等。
(3)网络安全:如信息保密,授权控制,跟防止黑客攻击等。
(4)数据安全:是指有效避免误删不当格式化等误操作,泄密,恶意操作等。对于机密信息,应当设置口令密码或群组授权。
5 结束语
本文从项目信息的建立过程、系统的日常维护使用以及项目信息的安全管理等角度阐释了工程电子信息管理系统的主要特点和优势,通过电子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运用可以有效提高建设工程的项目的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祝健.浅议项目管理信息化系统及其运用[J],建筑施 工,2012,34(6).
【关键词】工程项目 安全管理 趋势 事故
目前我国建筑业每年的死亡重伤率在全国的生产安全事故中的比重约为23%,这些事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逾百亿元,间接经济损失更是难以估量,致使建筑业成为我国所有工业部门中危险性仅次于采矿业的行业。尤其是近十年来,城镇化进程加速,全国每年工业、民用和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升温,超高层建筑、智能建筑、大型基础设施等在规模、投资和复杂程度上都很大的工程项目逐年增多,危险源的种类和数目也随之发生很大变化,使得建筑工程项目安全生产问题越来越突出。
一、工程项目安全管理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安全生产法规,并制定了相关制度和表格化管理流程,在实施过程中也举办了一系列安全生产主题活动。但经对我国2008-2012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披露的3058个工程项目安全事故数据显示,五年内的安全事故数量和伤亡数量没有明显的下降,反而在个别时段有所上升。这表明我们长期以来不断修订和完善的现有安全管理体系已经遇到了管理效率瓶颈,亟需对工程项目的安全管理体系进行更加深入和细致的研究,以降低事故率和伤亡率。
目前工程项目现有安全问题的主要根源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项目安全投入和重视程度不够
项目安全是与项目进度、成本、质量同等重要的要素,大多数时候还直接决定着项目成败。但现在的安全教育、培训、监测、预防、处理等过程还没有得到充分落实。一个直观数据就是在上述3058项事故中,因高空坠落致死的事故就达到1578起,死亡人数达1770人。进一步分析可知在众多高空坠落致死事故中,安全措施设施不到位、安全观念差、轻事前重事后、安全监测滞后等问题非常突出。因此,项目安全问题要在投入和观念上得到足够重视。
(二)从业人员安全意识薄弱,安全知识匮乏
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大量农村务工人员加入土木工程从业队伍,短期培训和安全交底工作还无法全面弥补这些人员缺乏专业知识和安全观念的问题。另外,在市场经济影响下,部分企业管理人员,以及项目技术和管理人员重视项目进度、成本,忽视安全要素,从而人为制造了安全隐患。因此,从业人员的知识、素质、责任心和管理能力均需加强。
(三)项目安全管理信息化程度低
安全管理涉及的项目实施环节多、覆盖面广、数据量较大,是一项集数据搜集、处理并应用于安全预防和预警的综合性工作。目前安全管理的主要模式还是知识的口头传达、基本防护器具的使用、安全专题日的短期培训和教育等,对项目安全管理的信息化还没有大规模涉及对知识和数据的综合开发及利用,也未推广对网络、物联网、信息处理等高科技技术的应用,致使项目安全实时监测和预警能力差。
(四)项目安全预案执行力弱
目前部分工程项目招投标过程中,对安全预案的重视程度不高,致使安全预案种类不全面、内容不具体、可实施性差,这都导致工程项目现场缺乏及时有效的安全防护、预警和事故处理工作。
(五)项目安全管理的针对性研究少
根据对工程项目安全事故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发现,86.5%的致死事故中死亡1人,事故的平均伤亡人数较少。同时考虑工程项目安全事故的偶发性和特殊性,对工程项目安全管理的研究多集中在事故统计、安全标杆管理、安全文化等方面,缺乏对安全生产规律以及系统安全管理的深入研究,并缺乏足够成熟的安全管理信息系统。
二、工程项目安全管理趋势
随着行业整体的发展,以及从业人员素质的逐步提升,工程项目管理能力得到很大加强。成功的项目管理对进度、成本、安全、质量等多要素提出更为细致和严格的要求。在安全管理方面,未来的发展趋势必然是要从人员管理、数据化管理、系统化管理、法制化管理等多个方面齐头并进,提高安全管理层次。具体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趋势:
(一)安全管理系统化
这主要体现在对工程项目安全问题进行全面、全过程、全员的管理,包含项目安全评估、改进、监测、预警、事故处理和后评价等多个过程。系统化的安全管理可以很大程度上降低工程项目管理的安全风险损失。
(二)新科技应用更加广泛
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逐步推进,新的科学技术不断应用并推动各行各业的快速发展。建筑行业的跨越式发展势必要大力应用新科技力量,以支撑当前绿色、智能、低碳、工业化建筑的发展趋势。在工程项目管理领域,新科技力量的使用主要体现在信息化施工、物联网应用、数据化管理等方面,形成立体、及时、有效的项目实施控制。
(三)安全从业培训规范化
工程项目安全管理的核心之一就是对人的管理,这是因为人为因素是造成安全事故的一个重要原因。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知识和技能对成功的项目管理起着重要的保障作用。未来的工程项目安全管理势必要更新培训方式,加强各类从业人员对安全问题的认识,规范培训的形式和考核,提高培训效果。
(四)安全管理法律、法规更加完善
目前的工程项目管理实践中更为重视进度和成本,针对项目安全管理的必要投入和实施缺乏足够的法制支撑,从而出现项目安全投入不足、安全监管约束力低、风险分担方单一、有针对性的安全管理规定较少等问题,导致安全问题频发。因此,涉及工程保险、安全风险管理、工程造价管理等多方面配套的安全管理法律、法规会更加完善,以保障工程项目主客观上的安全状态。
三、建筑企业需要做好的准备工作
安全问题对建筑企业来说是一个不定时引爆的风险源,对企业的正常运营和发展有很重要的影响。因此,建筑企业需要重视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来加强安全管理工作,尤其是工程项目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结合上述安全管理现状和安全管理发展趋势的分析,本文认为当前的建筑企业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一)完善企业安全管理制度
工程项目是建筑企业的基本业务单元,也是建筑企业安全管理的重点。为实现全面、全过程、全员的安全管理,势必要加强对以工程项目安全管理为核心的安全管理制度建设。重点就要放在完善并建立制度化的安全管理流程、安全职责划分、安全预案体系、安全培训体系和安全监管体系等方面。
(二)加强安全管理软硬件配置
未来数据化、信息化的安全管理要求建筑企业务必要对工程项目进行实时、有效、可视的管理,并使工程项目的安全状况处于可预测、低风险状态,最终实现安全问题少出现,安全事故低损失。这就要求建筑企业要及时关注现代科技整体的发展步伐和应用,将物联网技术、网络信息化技术、现代数据处理技术等充分应用到工程项目中来,将人、机械、设备、材料、环境进行综合考虑,提高对安全问题的可控性。
(三)升级现场管理模式
一直以来,工程项目现场是安全管理的重点。现场安全对工程项目和建筑企业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在当前安全管理体系下,各项事故数据较为稳定,这也说明当前安全管理体系遇到了管理瓶颈。升级现场管理模式,就是要积极研究并更新现场安全管理的方式、方法,使安全管理更为系统化、数据化和可视化。
(四)规范从业人员安全培训
工程项目的实施归属劳动密集型工作,人是工程项目安全生产过程中的管理者和实施者。安全培训工作是保障工程项目安全管理的第一关,即要消除人为因素的影响。现有安全培训工作面临人员流动大、培训时间短、培训效果差、考核方式单一、培训不持续等问题。这就要求建筑企业加强自身员工安全意识和管理技能的训练,加强对劳务公司培训成效的考查与检验,提高管理人员与施工人员的配合程度,降低人为因素影响。
四、结论
目前我国大部分承包商的建设工程项目安全管理,多以能符合检查机构的检查为主要目标,还未全面实现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转变。同时,科技的进步、产业的发展、以人为本理念的逐步深入,都对工程项目安全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这就要求实际安全管理工作不仅要从形式上做好检查和预防,还要对其进行规律性的系统分析,结合多种手段和方法,提升工程项目安全管理的水平,降低事故发生几率和损失程度。建筑企业务必要充分认识工程项目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和未来发展趋势,提前做好准备工作,提升本单位的安全管理效益。
参考文献
[1] http:///.
[2] 牛天勇.基于PHA-LEC法的建筑工程项目安全评价问题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2(7).
[3] 唐英浩.我国建设工程项目安全管理问题研究[J].现代商业,20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