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03 09:40:41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特征,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是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建设目标。大学的校园文化也是文化中心和培养人才好坏的衡量标准,校园文化也被视为大学的风骨。它包括园林景观、校园建筑、绿化美化等物化形态的内容,也包括学校的学风、校风、心理氛围、集体舆论、传统以及校内的各种规章制度和学校人员在共同活动中形成和体现出的非明文规定的行为准则。积极的校园文化,可以陶冶情操、丰富人文内涵,促进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文化是大学的核心影响力,是大学的血脉,也是大学之根。校园文化建设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高速发展,已经成为高校重视的一个关乎学校发展的战略性问题。兴建绿色、生态大学,推动生态教育的全面开展和符合生态教育理论体系的建立,成为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高校生态文明现状及对策
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由于国家经济发展起步较晚,国民摆脱经济贫困状态时日不多并深受传统文化习惯的影响,接受和理解的环境保护概念较少,因而公民环境知识与水平、环境保护活动参与程度普遍不高,主要环保形式多表现为在政府倡导和引导下广泛的行政动员模式。且环境意识极度缺乏,国民被动的接受政府组织的大规模环境保护活动,除大学或职业学校开设的环境专业外,环境保护行动更多是在中小学校的学生居多,所采取的环境保护手段有限,效率较低,远远不能提供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因此,要从可持续发展的环境观念出发,以形成生态系统内部动态平衡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理念,以建设生态文明高校为目标,以高校为环境教育和环境保护的辐射源,把环境教育和环境保护的视野转向各种形式的实践行为。通过生态文明校园的建立,在全社会形成良性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循环利用的价值体系。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人类文明程度不断提升,人们对所处学校的校园环境要求也随着不断增长,生态文明校园建设在高校建设中占主导地位。生态体现着物种之间物与水、热、光等因素之间的和谐关系,这种关系是情感教育最好的学习媒体,能够使学生从中学会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物、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生态文明 产业结构优化 生态服务业
人类文明的发展总是与产业结构的优化相伴而行,农业文明以第一产业为基础,工业文明以第二产业为基础,与生态文明相适应的现代产业模式是以生态农业为基础、生态工业为核心,生态服务业为重点的产业结构形态。当前,吉林省生态农业和生态工业建设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绩和实效,但作为生态建设的关键环节,服务业的生态化改造工作仍没有得到更多人的重视,成为吉林省产业结构优化的短板。
一、吉林省生态服务业发展现状
1.生态型服务业
生态型服务业是运用生态学原理和系统论方法,以能源资源节约共享、产业高度关联、产品及服务绿色化为主要特征,倡导绿色生产与绿色消费的一种现代化的服务业发展模式。从具体内容来看,生态服务业的发展要求实现主体生态化、服务途径清洁化和消费模式绿色化。从生态服务业的分类来看,主要包括两大类:一类是社会生态服务业,以提供社会服务为目的,包括生态旅游、现代物流业、绿色公共管理服务等部门;另一类是智力生态服务业,以研发、教育和管理为目的,包括生态信息,生态金融和生态产业教育等产业,生态服务业是服务行业本身的生态化转型。
2.吉林省服务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吉林省服务业总体数量在扩大,结构不断优化,在国民经济中的活力有所增强。2011年吉林省实现服务业增加值3652.11亿元,增长10.9%。截止2012年底,全省服务业企业达到13.1万户,占全省企业总数的71.6%,增长1.5%。城镇以上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982亿元,增长31.7%,高于二产投资增速4.5个百分点。“十二五”以来,吉林省逐步深入实施服务业跨越发展计划,重点抓好1200个300万元以上项目和30个省级服务业集聚区建设,着力推进大岭汽车物流园区、东北亚现代粮食物流园区,加快建设长春、吉林、延边3个软件园区和服务外包产业基地。发展旅游业,不断增加旅游航线、旅游商品开发和品牌建设,扩大中朝俄环形跨国游、自驾游等参游规模,提高服务业发展层次。
然而由于吉林省服务业的发展起步比较晚,取得成效的同时,也存在一些相对不足,包括管理缺位和多对一管理现象并存,信息流通不畅,行政和区域垄断依然存在;融资难问题尚未得到解决,以拥有知识产权、人力资源等无形资产为主的服务业企业难以获得银行贷款;创新能力不强,在一些关键领域缺乏核心技术,人才呈现结构性短缺等。
二、以现代服务业发展促进吉林产业结构优化
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有助于提高第三产业质量效益,提升产业素质,完善产业结构。发展生态型第三产业,通过“服务化”实现生态压力最小化是吉林省产业结构调整的任务。
1.现代服务业多模式发展减轻生态压力
现代服务业本身具有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就业机会多的特点,而且与工业消耗资源产出相比,服务业能耗远远低于工业,尤其现代服务业是产业经济中高效、清洁、低耗、低废的产业类型。大力发展住宿、金融、会计、咨询、法律服务等行业,可以节省资本的投入并增加产值;发展商贸流通、交通运输等服务业,可以促进资源整合与合理的利用;发展房地产业和规范的物业管理,可以改善城市面貌,推动城市绿化建设;教育和培训的发展,可以提高公民的素质,提高文化生活追求,增强环保的意识。大力发展服务业,提高其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就能降低经济增长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这对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生态保护型社会,具有重大的意义。
2.通过“服务化”实现“减物质化”
生态文明理念下的产业结构优化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要提高资源利用率;二是要减少环境污染率,发展现代环保技术,减少环境损耗,以“人—自然生态”系统的和谐发展为目标。“服务化”是依托知识实现人力资本对自然资本的替代,因此也具有“减物质化”的特点,减少经济发展中的资源环境代价,在产业结构调整时进行产品结构的调整,同时在产品生产、流通、消费和最终处置的每个环节都使物流和能量流消耗最低,则高的资源生产率和可持续性是追求的目标。这要求提高资源生产率,从过去追求单位劳动力产出极大化转为追求资源投入所附着的效用与服务极大化。这样,在市场经框架下,在资本和技术的推动下,社会能够实现以最低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化的生产力或福利增量,同时提高可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的生产率。
三、积极推进吉林省服务业的生态型发展
对吉林省资源消耗较大、环境影响较重的传统服务业进行生态化建设,实现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的目标,可以通过实施服务主体生态化、服务途径清洁化、消费模式绿色化及其他产业生态化耦合等措施实现。
第一,对传统服务业主体进行生态化改造。对传统服务业中贸易市场、百货商场、旅馆饭店、运输企业等服务企业开展诸如工业企业中开展的清洁生产审计及生态文化创建等企业生态化的措施。从企业自身层次上贯彻生态经济理念,实现物质循环流动并抑制污染发生。
第二,服务过程的清洁化改造。不同服务行业的服务途径清洁过程不尽相同。在传统强势服务行业中,批发零售贸易业可主要开展绿色营销、电子商务、开辟绿色采购通道、引导绿色消费等来创建清洁化的服务途径;在餐饮宾馆业中,开辟绿色客房、开设绿色餐厅、提供打包服务、按顾客意愿提供一次性用具等是清洁化服务途径的主要形式;在交通运输业中,可以通过使用电动车和混合动力车辆等形式的现代绿色交通工具来实现服务途径的清洁化。
第三,在服务对象中倡导绿色消费,提供绿色服务。推行绿色消费是吉林省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产业结构优化的重要保障。倡导绿色消费要引导消费者转变消费观念,崇尚自然、追求健康,在追求生活舒适的同时,注重环保、节约资源和能源,实现可持续消费。
第四,与其他产业生态化的耦合。从三次产业的关系来看,美国经济学家谢尔普有一个形象的比喻,即农业、采掘业和制造业是经济发展的砖块,而服务业则是它们粘合起来的灰泥。如江、浙、沪两省一市交会处的嘉善县乐购嘉善绿色物流中心的建设,既提品也提供服务,被当地称为“2.5”产的做法,集物流、高档餐饮、会务、文化创意以及文化自助外包、旅游业等多种形式的生态服务业取得很好的效果。
综上,吉林在建设生态省的过程中,应坚持把发展服务业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以此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步伐,不断优化服务业发展环境,使其与政府和人民期待的生态文明建设同步。
参考文献:
人类社会正在跨
入崭新的生态文明时代
什么是生态文明?人类发展史的实践表明,生态文明是有别于任何一种文明的崭新文明形态,其产生和发展具有必然的历史演进轨迹,即人类原始文明农耕文明工业文明(后工业文明)生态文明。人们熟知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都是伴随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产生,惟有生态文明是现代工业高度发展阶段的产物。众所周知,工业革命造成了生产力的空前解放和发展,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同时导致了严重的环境危机和生态恶化,使发展变为不可持续。生态文明,就是在深刻反思工业化沉痛教训的基础上,人们认识和探索到的一种可持续发展理论、路径及其实践成果。可以说,生态文明是对农耕文明、工业文明的深刻变革,是人类文明质的提升和飞跃,是人类文明史的一个新的里程碑。生态文明不只是生态、环境领域一项重大研究课题,而是人与自然、发展与环境、经济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协调、发展平衡、步入良性循环的理论与实践,是人类社会跨入一个新的时代的标志。
回眸历史,人类文明进化的轮廓清晰可辨。首先是原始文明,至少经历了170~200万年。考古资料佐证,中国的原始文明,始于距今约170多万年前的元谋人。那个时期,极少的人口以狩猎采集为生,主要以石器为生产工具,对地球数千亿吨计的净植物生产力来说,人类的“消费”量简直可以忽略不计。后来缘于原始农业的出现,虽已产生了生态问题,但地球生物圈一直保持着巨大的自我恢复生态平衡的能力。这种人类与生物、环境之间自然有序的协同进化关系,堪称原始“绿色文明”。到了农耕文明时期,随着生产工具和技术的进步,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越来越大,相应的生态问题日渐显现、突出。由于农业过度开发林地、草地、丘陵岗地与河湖滩地,带来的生态、环境恶化,致使文明衰落的变故屡见不鲜。但总的看,这个时期人类的发展对自然生态的负面作用是渐进的,有一定的限度。进入工业文明时期,人类对大自然展开了空前规模的征服运动,以掠夺的方式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据有关统计资料,整个20世纪,人类消耗了约1420亿吨石油、2650亿吨煤、380亿吨铁、7.6亿吨铝、4.8亿吨铜。占世界人口15%的工业发达国家,消费了世界56%的石油和60%以上的天然气、50%以上的重要矿产资源,从而带来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那么,我们不禁要问,其余的85%欠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人口,面对剩下的不到50%的地球一次性资源,要实现工业化,如果沿袭传统工业化的发展方式,还有多少余地和空间?!这让人们看到了,作为一个整体的人类社会,第一次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生存与发展危机。
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人类开始了生存与发展的深刻反思和艰难探索,生态文明顺势而生。1972年召开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唤起了各国政府对环境问题的关注。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使可持续发展思想得到了最高级别的政治承诺,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保障。20世纪后半叶以来,加强环境保护、走可持续发展之路,逐渐成为全人类的共识。从对大自然的掠夺型、征服型和污染型的工业文明走向环境友好型、协调型、恢复型的生态文明,是革命性的变化和进步。这既是人类历史发展的被迫之举,也是由“自在”走向“自为”的明智之举。
实践一再告诫人们,人类的经济社会活动不可超越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阈值,超过了这个阈值就要遭受大自然的无情报复。在上下约万年的人类文明长河中,一些古老文明国家和地区,如古埃及文明、古巴比伦文明、古地中海文明和印度恒河文明、美洲玛雅文明等,之所以消亡、衰落,其共同的根源,就是过伐森林、过度放牧、过度垦荒和盲目灌溉等,使广袤的森林、草原植被遭到毁坏,河道淤塞,水土流失加剧,土地沙化、盐碱化,肥沃的表土遭到侵蚀、剥离,失去了作物生长所需的大量矿物质营养,于是随着土地生产力的衰竭,它所支持的文明也就必然日渐衰落、消亡。我国黄河文明的兴盛与衰落,根本原因亦在于自然生态系统的繁茂与破坏。“顺自然生态规律者兴,逆自然生态规律者亡”。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条铁的定律,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西方发达国家既是工业文明的先行者,又是最大的环境破坏者。工业革命对于人类财富的积累是一次巨大的进步,但对于人类的生存环境却是一次灾难。英国于19世纪60年代,美国、法国于20世纪初期,德国于20世纪30年代,前苏联和日本于20世纪70年代,先后完成了传统工业化,又都经历了资源高消耗、环境高污染的过程。自上个世纪初期开始,工业化国家环境重污染的“公害事件”层出不穷。特别是轰动一时的“世界公害事件”(比利时马斯河谷污染事件、美国多诺拉污染事件、英国伦敦的烟雾事件、美国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日本的水俣病事件以及富山、四日米糠油等有害气体与毒物公害事件),向全球敲响了危害千百万公众生命与健康的生存危机警钟。
最早享受工业文明的西方发达国家,在尝到了工业化带来的环境恶化苦果之后,率先反思过去、转换发展方式,步入生态文明时代。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努力,多数发达国家调整优化经济结构,治理生存环境,建设生态文明,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其经济结构的主体已由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为主要特征的重化工业,转变为以“低投入、低消耗、低污染、高效益”为主要特征的三产、现代服务业。据《国际统计年鉴》资料,以英、美、法、德、日为例,2004年其一、二、三产业的比重分别为1%、26%、73%;1%、22%、77%;2.5%、21.7%、75.8%;1%、26%、73%;1.4%;27.9%、70.7%。其结果,不但经济增长质量高,效益高,就业率高,民生状况改善,而且生态、环境也大为改观。尽管这些国家的生态文明建设成效,在相当大程度上是借助于其经济技术乃至政治、军事优势,攫取发展中国家的资源、转嫁“污染公害”完成的,但是它说明了一条真理:由传统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变,建设生态文明,其所获得的经济、社会、生态、环境、民生效益,是传统工业化所根本无法比拟、企及的。
发展中国家的工业革命迟了一大步,目前正处于工业化初期或中期,亦面临严重的生态、环境挑战。当务之急是如何避免重蹈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覆辙,跳出“怪圈”,加紧由传统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变,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深刻认识、准确把握生态文明的本质及其特征
认识和把握生态文明的本质及其特征,对于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与环境双赢,至关重要。为什么生态文明能够破解人类社会发展不可持续的困局,产生良好的经济、社会、生态、环境效益?这是由生态文明的本质及其特征决定的。
就本质与含义而论,生态文明是当代知识经济、生态经济和人力资本经济相互融通构成的整体性文明。生态文明不仅是遵循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行事的文明,还是一种遵循特殊规律的文明,即遵循科学技术由“单一到整合、一维到多维”综合应用的文明。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生态文明正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文明,即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与环境双赢、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人人共享、公众幸福指数升高的文明。
就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关系的认识与实践而论,生态文明的主要特征,可以概括为,审视的整体性、调控的综合性、物质的循环性和发展的知识性。
审视的整体性。传统的工业文明所关注的重点,是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从创造物质财富的角度审视,这无疑是正确的、必要的,但其致命的弱点是,不顾地球生态圈大循环的整体、全局,忽视了环境容量和自然生态的承载力,以致带来了环境恶化和发展不可持续的困境。而现代生态文明,则既保持了工业文明的优点、长处,又克服了它的弱点、短处。生态文明理念所强调的是,坚持以大自然生态圈整体运行规律的宏观视角,全面审视人类社会的发展问题。认为,人类的一切活动都必须放在自然界的大格局中考量,按自然生态规律行事。经济社会发展,既要考虑人类生存与繁衍的需要,又必须顾及生态、资源、环境的承载力,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与环境同步、双赢。生态文明理念的实质,就是认定生态、环境是人类发展的基础,一切经济社会发展都要依托这个基础,从这个基础承载力的实际出发,任何超出这个基础承载力的发展,都将带来不良以至得不偿失的后果。强调发展必须坚持“自然生态优先原则”,即“量体裁衣”、“量入为出”、“索取适度、回报相当”,而不可“急功近利”、“竭泽而渔”,肆意妄行,与自然规律、生态法则撞车。这也正是为什么惟有生态文明能够根治工业文明导致的环境恶化、发展不可持续的痼疾,使发展与环境变为良性循环、可持续的奥妙要诀所在。
调控的综合性。传统工业文明时代形成的经济学、社会学、人文和自然科学,尽管都蓬勃发展,硕果累累,为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但其最大的弱点在于,相互独立分割,切断了相互间固有的内在有机联系,呈现了各展其长、各行其是的格局。其结果,一是导致整个自然生态与人类社会经济运行的大循环,难以统筹谋划、正常有序实现,带来种种顾此失彼的失衡现象,造成资源巨大浪费和其潜在生产力发掘的束缚;二是孤立的不同学科研究的局限性,又很容易陷入某种片面性、表面性、盲目性、主观性,导致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民生之间不协调、不平衡,甚至互相矛盾、抵消,形成恶性循环,不可持续。而现代生态文明科学的显著特点,就是集生态学、经济学、社会学和其它自然、人文学科之大成,成为一门多学科相互联结的大跨度、复合型、融为一体的边缘学科。这种联结和组合,不是多个学科的简单相加,而是追求生态系统、经济系统和社会发展内在规律的有机统一,综合研究、分析、解决传统工业文明向现代生态文明转变中的重大问题。这种立足于大自然与人类发展全局的综合性研究,能够准确观察、判断整个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民生等的总体结构及其运行状况,找出诸多运行链条中究竟哪些是长的、强的,哪些是短的、弱的,从而提出恰当的调整优化对策,达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预想目标。
比如,长期以来,“先污染,后治理”似乎已经成为工业化不可逾越的定律。我国不少的公职人员也都这样认为。那么,推进工业化是不是就一定跳不出“先污染、后治理”的怪圈!?实践证明,既要工业化,又不陷入环境恶化困境,是可以做到的。芬兰等北欧一些国家,爱尔兰、瑞士、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就走了一条以生态文明为主导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其经济实现了高度现代化,生态、人居环境又一直良好。关键在于这些国家把优化生态、保护环境纳入了治国方略,从发展规划、政策设计到法律、法制,都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与环境同步的生态理念,从而避免了“先污染、后治理”。在我国,此等范例也是有的。威海、珠海、厦门、廊坊、三亚等一批城市,改革开放以来,其经济发展速度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生态环境质量也一直良好。诀窍在于其发展理念、方针和政策,把保护和优化环境放到了应有的位置,做到了“生态立市、环境优先、发展与环境双赢”。
物质的循环性。能量转化、物质循环、信息传递,是全球所有生态系统最基本的功能和构成要素。实践证明,发展循环型生态经济和清洁生产,使经济活动变成为“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无废弃物”的反馈或循环过程,是生态文明理念的重要体现,也是有效消除传统工业化“资源——产品——废弃物”这种简单直线生产方式弊病的有效举措。实践证明,循环型生态经济既可以大幅度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效益,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又能从根本上节能降耗减排,做到“资源消耗最小化、环境损害最低化、经济效益最大化”。这种生产方式,工业可行,农业可行,环保、商贸、服务业等也都是可行的。近些年来,我国已经涌现出一批发展循环经济的企业、行业、工业园区和城市,效果之显著,令人瞩目。
发展的知识性。传统工业化的完成,主要靠高投入(资金、资源、环境、民生),在创造巨额财富的同时,付出了过大的资源环境代价,难以为继。而生态文明时代的经济发展,则主要靠智力开发、科学知识和技术进步。人类已经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各种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模式雨后春笋般地迅猛发展,特别是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的突破,正在从根本上改变人们的思维方式、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科学技术真正变为“第一生产力”,人才资源成为“第一资源”,并转化为人力资本。这种大趋势把智力开发、技术进步推上了主导发展的“帅位”。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人才、智力在生产力构成中的作用是大不相同的,其重要性在不断升级:在农业经济时代是“加数效应”,在工业经济时代是“倍数效应”,在生态与知识经济时代是“指数效应”。科学研究表明:随着科学技术向生产力的转化,体能、技能、智能对社会财富的贡献分别为1∶10∶100,即一个仅具有体能而无技能、智能者,与一个既有体能又有技能者对社会的贡献率的差距为10倍;与一个体能、技能、智能兼备者相比,对社会的贡献率则是100倍的差距。据世界银行测算,投资于物质资本,其回报率为110%;投资于金融资本,其回报率为120%;投资于人才开发,其回报率为1500%。正因为如此,多年来西方发达国家一直在抢占人才、科技与知识的制高点,大幅度增加人力资本、人才培育、高新技术研发和应用的投资。统计资料表明,1995年至2005年的10年间,中国公共教育支出占GDP比重由2.3%上升至3%左右;而世界平均水平由5.2%上升至7%;发达国家则由5.5%上升至9%。世界发达国家的知识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已经超过50%。可见,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变,不仅是理念转换和更新,更是经济发展投入要素的转型,即现代知识、技术和智力资本唱了主角,起决定性作用。这是生态文明与传统工业文明的又一显著区别。
上述四大特征说明,生态文明是源于工业文明又高于工业文明的文明,其优势和优越性远非工业文明所能比拟。走生态文明之路,已是当今世界的大势所趋。
那么,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又是什么关系呢?这要作科学辨证分析。就其领域属性而论,四大文明都有各自特定的含义、特征和功能,四者又是相辅相成、互为因果的现代文明的总体。就时代而论,生态文明既是建立在物质、政治、精神文明的基础上,而又处于这一基础的主导位置,即这个时代要求把生态文明理念与道德准则贯穿于经济、社会、人文、民生和资源、环境等各个领域,发挥导向、驱动作用,使所有的发展都体现生态文明的要求——新的文明时代特点。如果不懂得这一点,思想、理念、道德、行为仍然停留在传统工业文明阶段,那么,这种人就是时代的落伍者。可惜,目前我国这种人还占了一个相当的数量。这是需要着力解决的一个大问题。
在中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
建设生态文明是全球所有国家和地区共同的事业。在中国,建设生态文明,则具有特别重大的现实和深远战略意义。
中国是人口、幅员大国,在中国建设生态文明既能造福于13亿人口,又将对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做出重大贡献。人所共知,西方发达国家经过了百年的工业革命,借助其经济技术等方面的优势,在可持续发展领域的研究与实践先走了一步,生态文明已具雏形,其成果惠及约10亿人口。但全球尚有50多亿人口处在工业文明初期或中期,生态文明刚刚萌芽。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如果我国率先跨入生态文明社会,不但会使全国的经济、社会、生态、环境、人文、民生面貌为之一新,而且必将大大加快全球生态文明建设进程。届时,全球“绿色版图”将明显扩大,有1/3以上的人口走上生态文明之路。同时,发展中国家如何在工业化进程中转化为生态文明社会,中国能够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对破解我国前进中的种种难题有决定意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创造了举世罕见的奇迹,成就辉煌。但发展中付出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矛盾突出;城乡差别、地区差别、收益分配差别扩大;生态退化、环境污染加重;民生问题凸显以及道德文化领域里的消极现象等,严重制约了现代化宏伟目标的顺利实现。如何破解难题,走出困境,实现良性循环,事关改革、发展大局。须知,这些矛盾和问题都是传统工业化带来的,若靠工业文明理念和思路应对,不但于事无补,还会使困境日益深化。惟有以生态文明超越传统工业文明,坚持生态文明的理念和思路,对发展中的矛盾、问题,作统筹评估,理性调控,综合治理,化逆为顺,方能举一反三,突破瓶颈制约,在新的起点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可持续发展。
以能源、效益、效率为例。我国的资源产出效率极低,每吨标准煤的产出效率只相当于美国的28.6%,欧盟的16.8%,日本的10.3%。我国第二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只相当于美国的1/30、日本的1/18、法国的1/16、德国的1/12和韩国的1/7。差距就是潜力,后进蕴藏着发展机遇。如若以生态文明理念和思路引领发展,不要说能耗、效益、效率达到发达国家水平,就是达到世界平均水平,我国面临的种种难题都可以大为缓解,并获得非常可观的经济、社会、生态、环境效益。以产出单位GDP所耗能源相比,若以日本为1个单位,那么,德国为1.5个,美国为2.67,而我国为11.5。这意味着1单位(千克石油当量)能源消耗在我国仅能创造不到0.7美元的GDP,而世界平均为3.2美元,日本则达到10.5美元,德国达到7美元,美国约为5美元。这也就是说,若以1美元比7.4867元人民币的汇率计算,我国单位能耗创造GDP若能达到世界平均水平,仅以目前的能耗总量,就可产出超过14.35万亿美元的GDP,人均GDP将超过1.1万美元!同样的能耗水平,2007年我国GDP仅为3.14万亿美元。二者差距之大,可谓天上地下!我国能耗如此之高,恰好说明了按照生态文明理念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技术进步,有效降低能耗,推进经济集约化、生态化、知识化,是多么迫切、紧要!其潜力又是多么巨大!如果各级政府各行各业在行动上切切实实这么做了,那么,我国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以及生态优化、环境保护,岂不可以创造出新的人间奇迹!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党的十七大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从五个方面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建设生态文明”既是目标任务之一,也是实现“更高要求”的保障。总的看,我国物质文明建设成就卓著,城乡人民对经济发展、生活改善是满意的,给予好评,但对环境恶化,则反映相当强烈。国家环境保护部有关资料显示,“十五”期间,二氧化硫排放量比2000年增加了27.8%。淮河、海河、辽河、太湖、巢湖、滇池(三河三湖)等重点流域和区域治理污染任务只完成计划目标的6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远远超过环境容量,环境污染严重。全国26%的地表水国家重点监控断面劣于水环境V类标准,62%的断面达不到III类标准;流经城市90%的河段受到不同程度污染,75%的湖泊出现富营养化;30%的重点城市饮用水源地水质达不到III类标准;近岸海域环境质量不容乐观;46%的设区城市空气质量达不到二级标准,一些大中城市灰霾天数有所增加,酸雨污染程度没有减轻。在一些地方,人们呼吸新鲜空气、饮洁净的水、食无公害食品,成为可望不可及的事情,以致影响了身体健康,甚至致病早亡。有人说,30年前,做梦也不会想到今天的生活会这样富足;同样,做梦也不会想到今天的环境会如此恶化。环境问题已成为引发社会矛盾、影响社会稳定的一大公害。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与其他目标任务同步。然而,同物质文明相比,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明显滞后,是薄弱环节,亟需加大力度,加快步伐。否则,势必会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后腿。这是应当防止和避免的。
生态文明建设必将促进全民族生态道德文化素质的提高。我国环境恶化迟迟不能根本好转,这与人们的生态道德文化缺失有直接的关系。近些年来,我国城乡人民的生态意识、环保观念日益增强,参与生态治理、环境保护的积极性明显提高。但是,生态道德文化尚未普遍植根于人民大众。相当多的人生态道德文化水平低下,处于“文盲、半文盲”状态。有些公务人员的生态道德、环境意识差得惊人。据《中国青年报》(2006年11月13日)报道:某省环保局日前公布的一项问卷调查显示,在接受调查的人群中,93.31%的群众认为,环境保护应与经济建设同步发展,然而却有高达91.95%的市长(厅局长)认为加大环保力度会影响经济增长。生态道德文化缺失还表现在消费领域追求奢华、过度消费、甚至挥霍浪费等方面。事实说明,在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在公职人员中间,强化生态道德文化教育,“补生态道德文化课”,亟为迫切、重要。
我国是具有悠久生态道德文化与伦理的国家,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而朴素的生态道德文化,其中“天人合一”理念就代表了中华民族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精神境界。“导之以德,齐之以刑,民免而。”建设生态文明,不仅需要法律的约束,更需要道德的感悟。应当通过生态道德文明建设,提高全社会的生态道德文化水准。为此,必须在广大城乡居民中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生态道德文化宣传教育,普及生态道德文化知识;特别要重视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生态道德文化水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企业建设;加强生态道德立法,规范人们的生态道德行为;转变消费观念,倡导适合国情的合理适度消费;还要实行村居民生态自治,充分发挥民间环保组织的作用,并把生态道德文化教育与生态文明建设密切结合起来,以收相互促进、事半功倍之效。
建设生态文明需要注重解决好的几个关键性问题
思想观念问题。思想是行动先导,“观念决定成败”。尽管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有了可喜的进展,但是相当多的人,包括某些领导者和公职人员的思想观念仍然停留在传统工业文明时代。“重经济轻环境、重速度轻效益、重局部轻整体、重当前轻长远、重利益轻民生”等非理性的发展观、政绩观、价值观,在一些地方和单位仍然占主导地位,还在不惜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追求GDP的高速增长。显然,若不破除种种陈旧的传统思想观念,代之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思路,并见诸于行动,那么,生态文明建设就很难迈出大的步伐。看来有必要在各级干部和人民群众中,结合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紧密联系实际,就如何转变思想观念的问题进行一次解放思想大讨论。是继续因循传统工业文明的旧观念、老路子,还是坚持科学发展观,以生态文明理念和思路指导发展?这个带根本性的问题破解了,认识飞跃了,生态文明建设才能真正变成各级各行各业和全民族的自觉行动,大步跨入生态文明新时代。
经济发展方式问题。党的十七大强调指出,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应当说,我国的经济发展基本上沿用了传统工业文明的方式,在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二十几年间,西方工业化初期出现的环境污染、生态退化,以及种种社会、民生问题便集中显现出来。实践证明,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变,关键在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从我国现实情况出发,当前最紧要的是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做到强化第一产业,加快发展第三产业,适当调控第二产业(重化工),改变“二产比重高、三产比例低、一产发展滞后”的不协调现状;实现由主要靠物质(资金、资源、环境)投入向主要靠知识、智力开发和技术进步加快发展的转变;调整优化经济区域布局,按照不同生态功能区确立发展方向、重点;坚持经济、社会、环境、资源、民生统筹兼顾,全面协调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建设生态文明,两者互为因果、相辅相成,应当作为重中之重,下大力气抓好。
偿还生态欠债问题。长期以来,环境保护投入不足,欠债过多,留下了巨额生态赤字。中国生态赤字知多少?据世界自然基金会《2006年地球生态报告》称:2006年中国人均生态足迹量(自然资源消耗量)为1.6地球公顷,生态赤字为0.8地球公顷,比世界平均指数高近一倍。专家测算显示:仅“十五”期间我国生态赤字就达到5万亿元之多。生态赤字带来的后果,就是环境恶化、灾害加重、发展不可持续。要根本扭转环境恶化趋势,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建设生态文明,就必须偿还生态欠债,做到“多还旧债,不欠新债”。严峻的环境情势、巨额生态赤字,对国人而言既是严肃的警示,发聩的震撼,又是无情的挑战。偿还生态欠债,是全国上下、社会各界和全体公民共同的责任。虽然政府、企业、社会、个人所承担的责任、义务大小各有不同,但是为偿还生态欠债做出贡献,则责无旁贷。
关键词:湘西北 生态文明建设 研究
中图分类号:Q14 文献标识码: A
0 序言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农村生态环境却不容乐观,存在着很多问题,我们必须加快建设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步伐。一切要从问题根源入手,我国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所要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主要有一下几点:
(1)农民自身生态观念与生态建设生态保护意识薄弱
(2)农村生态环境基础设施不足和设施建设投入不够
(3)工业生产污染和农业生产污染日益突出
(4)农村环境保护资源分配不均匀
本次调查选取了常德市鼎城去石公桥镇作为调查对象,通过访谈和实地考察等形式,对石公桥镇的生态环境进行全面调查,了解到目前石公桥镇生态文明建设现状,以及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取得的成就和不足,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1 乡域的基本概况
石公桥镇距常德城区30公里,地处洞庭湖西滨,太阳山东麓,西接大龙站镇,东抵西洞庭管理区,北靠周家店镇,南临镇德桥镇。全境西北山丘起伏,中部平坦,东部低洼。全镇管辖26个行政村,4个居委会,1个渔场。土地面积约为97.6平方公里,其中旱地3958亩,水田39477亩。乡镇人口约3.8万人。
据史志记载,南宋抗金名将岳飞当年“经张公渡过柳堤至周家店,弃程而率之”。张公渡, 即石公桥,柳堤即石公桥东柳堤。桥西的“神仙观” 、桥东的“龙子岗”、桥南的“卧龙岗”、桥北的“仙人庵”与“白云阁”等名胜古迹迄今仍有遗址可寻。《杨氏族谱》一书中有记载杨氏普通公夫人朱妣之墓也是葬于此镇。
2 乡域内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成就
2.1 绿化建设方面:打造“绿色长廊”
2012年3月27日,石公桥镇召开全镇党员干部大会,号召全镇大兴植树造林之风,打造湖区樟树之乡,建设生态环保镇。石公桥镇依托冲柳垸环垸治理综合工程项目,在公路硬化的基础上,利用路边、沟边、坎边、田边、湖边等小块地形植树造林,全镇300公里樟树长廊建设完善。进一步改善土壤情况,加固路基,而且美化家园、净化空气,创造经济和生态效益。
2.2 生态建设方面:形成生态农业多样化
各种植业面积所占比例可以看出,该镇2012-2012年,主要以水田种植为主,且为棉花、柑橘、湘莲等种植业各占有一定的比列。结合表1的数据统计了解到该镇的种植业中水田的种植带来了主要的经济效益,棉花紧随其后,湘莲与柑橘也产生了不俗的经济效益。水田、棉花、柑橘等的种植,形成该镇生态农业多样化,必定会为村镇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推动村镇经济的快速发展。形成生态-经济一体化的模式,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表1 石公桥镇2010-2012年生态农业情况统计
2.3 环境卫生建设方面:改善环境、卫生、景观三方面
2012年4月,该镇开始对环境整治进行改造,指出集镇环境存在的突出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一一提出解决方案。对集镇的环境卫生进行整顿,从解决环境、卫生、美观三方面问题出发,积极改造,以下就是其整治内容:
3 乡域内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3.1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上滞后
乡域内随着近年工业生产的不断加大,工业废水污染物排放量持续增加,生活污水污染物排放量也是并驾齐驱。乡镇生活垃圾污染和生活废水污染物排放已经逐渐阻碍了乡镇生态环境的建设。到目前仅县城建成了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填埋场,而其余的乡镇并没有完善的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厂。
3.2 生态文明价值观上缺失
调研时,不难发现该乡域的马路边上、水域内都扔了许多垃圾,市场管理不够完善,整洁度不够。居民们没有意识到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缺乏一种生态文明的价值观。建设生态文明的关键是生态文明价值观的树立,人们对待自然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也是由它直接决定着。生态文明价值观还只是点燃在社会精英群体中的星星之火,而未能在广大民众中形成燎原之势。
3.3 规划管理上较薄弱
农村生态规划管理薄弱的主要原因是环境管理机构、环境立法缺位匮乏。除了政府相应的法律规章外,石公桥镇地区很少有针对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由于很多农村地区缺乏环境保护机构,基层政府方面也没有明确的分管生态环境的领导,但是农村地区的很多生产活动又和环境密切相关的,这使得整个乡域内生态环境建设工程的管理与规划十分滞后。
产生问题的原因:
(1)环境立法不够完善是农村环境问题形成的根本原因 。
(2)财政渠道的资金来源不够,导致污染治理不力。
(3)农村人口压力过大,导致了人口、环境与经济之间的恶性循环。
(4)农村聚居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管理滞后产生的生活污染。
(5)对农村环境问题宣传上的不足,导致农民环境意识淡薄。
4 解决新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4.1 对面源污染进行控制并坚持走生态农业发展之路。生态农业是继传统农业、石油农业之后,在我国背景条件下产生的一种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新型农业模式,它不仅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使生态系统持续正常的能流通量和物质循环强度,高效益、高产出、少污染;并且强调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综合发展,从而使我国农村、农业进入稳定、协调、持续发展的轨道。
4.2 完善法律保障体系。目前,我国仍然未颁布专门针对农村环境问题的立法法规。日益严重的农村环境问题,仅根据现有的环境立法难以解决。因此,制定出台一系列针对农村环境问题的法律法规是刻不容缓的。
4.3 政府要加大对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资金的投入。各级政府应确保环保部门行政开支有稳定来源,加大力度对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事业的支持,才能从本质上解决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4.4 控制农村人口数量,提高农村人口质量。计划生育政策要全面落实农村,如果人口得到控制,人口的总需求量减少,自然生态环境压力自然而然的也会相应减少。同时,农村的教育方面也不容忽视,在农村贯彻落实九年制义务教育以及环境意识教育、科学文化素质教育。要使农民意识到我国农村生态的不足之处,要有紧迫感,危机感和责任心。促使农村人口、经济与环境全面协调的发展。
4.5 走城镇化发展之路,对农村环境保护进行大力宣传,使农村环保意识深入人心。 必须在农村进行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充分发挥公众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立足于广大公众的参与,唤醒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创造出一个人人时时注意环境保护、关心生态环境的新局面,并进一步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
【参考文献】
[1]孙杰,浅谈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价值探析[J],法治与经济(下旬刊),2013(10):112-113
[2]路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J],理论导刊,2010(9):65-66
[3]陆新元,农村环境保护与“三农“问题[J],生态环境与保护,2006(3):30-32
第一作者(通讯作者)简介:张诗倩(1995―),女(汉族),湖南常德人,湖南文理学院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学生,主要从事城市规划、城镇景观规划方面的学习研究
《北方经济杂志》2015年第六期
政绩考核制度改革为地方政府兼顾生态与发展提供保障。为了扭转地方政府唯GDP的政绩观,真正将生态环境建设落到实处,《意见》出台和完善了地方各级政府的政绩考核办法,实施根据区域主体功能定位,差别化的考核制度。具体包括:(1)对限制开发区域、禁止开发区域和生态脆弱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取消地区生产总值考核;(2)对农产品主产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分别实行农业优先和生态保护优先的绩效评价;(3)对禁止开发的重点生态功能区,重点评价其自然文化资源的原真性、完整性。这一考核办法的出台与执行,消除了地方各级政府在发展地区经济与保护地方生态之间的顾此失彼,根据实际情况真正将地区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推动地区发展的抓手。在此基础上,通过财政转移支付、生态价值付费等多种办法,筹集生态建设资金,让老百姓在保护生态环境的过程中获得收入,提高生活水平,享受到经济发展的红利。加快生态文明建设为自治区农牧业现代化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了巨大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应该看到当前及未来一段时期我区农牧业都将处于农畜产品生产成本快速攀升、竞争力下降,农牧业资源开发过度、退化加重等为主要特征的农牧业发展新时期。在这一时期,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对我区农牧业的进一步发展也提出了一些挑战。第一,农牧业产业的结构、质量和效益问题比较突出。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掌握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状况,构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生态环境影响小、经济效益好的产业结构,有效降低发展的资源环境代价。我区农牧业与此还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全区大部分地区水资源缺乏,工农业用水矛盾突出,地下水位下降显著。在开放条件下,调整结构,降低水资源消耗、提高经济效益,就需要发展节水、高效、特色农牧业,就需要充分的国内外信息,但现在的农业信息化能力和水平支撑不够;(2)我区农牧业生产仍然主要沿用传统农牧业生产方式,绿色、优质农产品的产量占农畜产品总量的比例还很低,品种比较单一,且绿色食品、优质农畜产品的规模化、专业化、市场化程度较低,无法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市场需求;(3)在农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生产经营方式以及运行管理模式等方面都存在发展滞后问题,无法适应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面临着巨大的风险与挑战。第二,生态保护与修复、环境污染防治受到地区财力的限制。加快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强化农田生态保护,加大退化、污染、损毁农田改良和修复力度,加强耕地质量调查监测与评价,严格落实禁牧休牧和草畜平衡制度,加快推进基本草原划定保护工作和继续实行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等。这些项目的推进都需要中央和地方财政资金的支持。随着经济步入新常态,国家财政压力不断增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增长空间在进一步缩小。与此同时,我区地处生态环境脆弱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生态环境压力大,总体财政实力不强。随着经济新常态的到来,我区主要优势产业能源、化工、冶金等遭遇市场瓶颈,地区财政增收的步伐在逐渐减缓。盟市发展又极不均衡,财政资金配套能力弱。在此现实状况下,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对我区农牧业的快速、优质发展提出了更加迫切的要求。
科技支撑力不足,科技服务体系不健全。科技创新是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缓解经济发展与生态资源环境之间矛盾的关键。然而,目前全区农牧业经济发展的科技支撑能力不足问题比较明显,农牧业资源单位产出率低,关键环节机械化水平低,粮食单产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农牧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农牧业科技贡献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12年,内蒙古农牧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约为48.5%,比全国平均水平低7-8个百分点,比国内先进省市低十几个百分点,比国外发达国家低二十多个百分点。此外,我区农牧业科技信息化建设存在缺乏统一规划和管理,服务网络与服务手段不足、渠道不畅,农牧业信息资源缺乏统一标准,信息技术与农牧业技术对接不够,农村科技信息资源分散且共享机制不健全,经费投入不合理、缺乏稳定的高素质农业科技信息服务队伍等问题。旗县级农技推广服务能力有限,乡镇农技推广机构人员不足直接导致农牧业科技普及率不到位,覆盖率低,科技推广“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依然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
经过三十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区经济总量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规模,但是与发展相伴随的生态破坏、环境恶化、自然资源枯竭等一系列问题日益显现,与广大民众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差距明显,生态文明建设对于自治区农牧业的发展有着深刻和广泛的影响。为了适应挑战,未来我区应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推动建立要素价格市场化形成机制。其主要包括,土地产权的确权登记,在落实农村土地集体所有的基础上,稳定农户承包权,推动经营权流转,加快水权交易试点,培育和规范水权市场。(2)健全和完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对河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自然生态空间进行统一确权登记,明确国土空间的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监管者及其责任;完善自然资源资产用途管制制度,明确各类国土空间开发、利用、保护边界,实现能源、水资源、矿产资源按质量分级、梯级利用。(3)坚持并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和节约用地制度,完善草畜平衡制度,强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管控,加强土地用途转换许可管理,加强草原生态监测和用途管制。
作者:周杰 乔光华 单位:内蒙古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森林公园;生态文明;作用与对策
Abstract:In this paper,combined with th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s forest park,to explore the role of forest park in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put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s of how to increase investment in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ecological civilization model consciousness,cultivat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nd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t the same time of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forest park,so to make the forestry park really play a role in the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of the propagandist,practitioners,leading,important place and visual effect.
Key words:Forest park,Ecological civilization,Countermeasures
引言
随着林业改革的发展和林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使森林公园的开发和建设日益受到重视。1982年9月我国建立了张家界第一个国家级森林公园,标志着我国森林公园建设与森林风景资源保护利用工作的开始。截至2013年底,我国共建立森林公园2900处,总面积超过1750公顷,其中国家级森林公园779处、国家级森林旅游区1处。范围遍布除港澳台外的31个省(区、市),福建省三明市实现了一县一园目标。森林公园的建设不仅开发了旅游资源,增加了经济收入,还对保护森林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和促进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做出巨大贡献,而且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起着引领和推动作用。
1 森林公园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
森林公园建设以来,能结合实际,通过不断加强森林(自然)博物馆、标本馆、游客中心、科普长廊、解说牌以及科普宣传标识、标牌等生态文明基础设施建设,并不断强化这些设施的科普教育功能,为人们认识林业、了解森林、探索自然提供了良好的场所和条件,使之发挥了一系重要作用。
1.1 森林公园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起支撑作用
1.1.1 森林公园成为弘扬生态文明的主要场所 森林公园囊括了我国各种类型的森林景观,在保护森林景观和生物多样性、开展森林生态旅游以及弘扬生态文明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人们不仅能在观光游览过程中体验祖国壮丽秀美的自然风光,感受返朴归真,回归大自然的愉悦心情,还能进一步激发爱国热情,提高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进一步培养热爱森林、保护自然遗产和历史文化遗产的美好情愫。
1.1.2 森林公园成为弘扬生态文明的教育基地 森林公园具有丰富而多样的自然、人文资源,生态文化底蕴丰厚,是建立各类教育基地的理想场所。一批国家级森林公园和省级森林公园已经被有关部门先后命名为国家级和省级生态文明教育、生态环境教育、生态文化教育、生态道德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中小学生科普教育等基地。森林公园已经成为传播和弘扬生态文明、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载体。
1.1.3 森林公园成为弘扬生态文明的有效途径 森林公园在建设管理过程中不断推出“寓教于游、寓教于乐”的旅游活动,使人们在游览休闲过程中拓宽对自然的认知,受到自然生态知识的科普教育。如三明市尤溪枕头山省级森林公园推出重阳登高、古树名木认养、农业体验、森林探险、古道古寨游等生态文化主题活动,开发了一系列参与互动性、科普性强的旅游项目,年接待游客达10万人次,中小学生科普活动3万人次,成为市民与自然进行精神交往和心灵沟通的公众乐享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场所。
1.1.4 森林公园开发出内容丰富的生态文化产品 已批建的国家级和省级森林公园能根据自身资源的特点,深入挖掘花文化、竹文化、茶文化、湿地文化、野生动物文化的森林文化和宗教文化、少数民族文化、民俗文化、耕作文化等活动,将其开发成人们乐于接受且富有教育意义的生态文化产品,满足了社会多元化的需求,深受游客喜爱,对生态文明教育起着潜移默化推动作用。
1.1.5 森林公园的生态文化宣传促使公众环保意识提高 森林公园通过开发森林旅游和开展丰富多样的生态文化活动,使人们充分认识到祖国的山川秀美和自然文化遗产是一笔巨大的财富,自觉珍惜并主动参与保护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提升了人们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人们护林、爱护环境的意识明显提高。如三明市尤溪枕头山省级森林公园未建立前,周围农户对森林的盗伐现象非常严重,随着公园的建立和森林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农民逐渐开始从事一些旅游经营活动受益,昔日盗伐林木者如今都自然转化成护林人。
1.2 森林公园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起到了引领和推动作用
1.2.1 对现代林业建设具有引领作用 人类进入21世纪已逐渐从长期对自然的索取、破坏而遭受的惩罚中觉醒,一个从征服自然、破坏自然回归到珍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新理念已经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不仅是生态文明的主要特征,也是生态文明的本质所在。森林公园的生态文明是一种新型的文明,是以人与自然和谐为核心和信念的文明取代那种以人类为中心、以人的需求为中心、以自然界、自然环境为征服对象的文明,是一种基于生态意识和生态思维为主体构成的文明体系,是一种先进文明,是生态文明的基础,代表先进文明的前进方向,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先进文明前进的必然选择。只有通过生态文明建设,使可持续发展思想理念渗透到人们的行为意识中去,使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能够自觉地调整自身的行为,才能达到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统一。经过森林公园的生态文明建设,促使人们对过去的林业建设进行深刻的反思,使现代林业建设朝着生态文明的方向发展。
1.2.2 对现代林业建设具有推动作用 生态建设和林业产业所产生的生态文化,是生态文明的物质基础;生态文明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在自然与社会生态关系上的具体体现,是人与环境和谐共处、持续生存、稳定发展的文明,是现代林业发展的动力元素。生态文明建设要求人们从精神形态上转变思维方式,在全民全社会树立生态价值观、伦理道德和行为规范,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把森林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三者统一起来,倡导和谐理性消费,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因此,林业建设的有效性不仅仅决定于技术水平本身,还决定于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生态文明作为现代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必将对现代林业建设产生巨大推动力。
2 森林公园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潜力分析
2.1 森林公园开发生态文明资源潜力大 我国森林公园尤其是国家级森林公园,蕴藏着极其丰富的、高品位的自然风景资源和人文景观资源,拥有众多体现大自然杰作的自然景观和人类文明活动的遗存足迹。这些资源是我国壮丽河山的精华、国家形象的构成要素、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和精神支柱;是国家特殊的、珍贵的、不可再生的自然垄断性资源,有着独特的、极其重要的自然生态、历史文化和科教审美等方面的价值,蕴含着生态保护、生态建设、生态哲学、生态伦理、生态美学、生态教育、生态艺术、生态宗教文化等各种生态文明要素,是我国生态文明中的精髓。更多的森林公园则以其丰富的动植物资源、绚丽的森林景观、优美的森林环境构成多样的森林生态文明,这些资源是建立森林公园的基础条件,所以在森林公园中挖掘和发展生态文明的潜力大。
2.2 森林公园开发生态文明市场潜力大 据国家旅游局预测,到2020年,我国国内居民的出游率将达到311%,国内旅游人数达到45亿人次,旅游业总收入将超过3.3万亿元人民币。在我国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自由支配时间的增多,走进森林、回归自然的户外游憩正逐步成为我国进入小康社会后人们扩大精神文明消费的热点,森林旅游的需求量将达到12亿-15亿人次。而森林公园蕴藏着丰富的生态文化,是人们进一步探索自然奥秘,感受各种生态文明“知性之旅”,市场魅力潜力大。
3 森林公园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可持续发展对策
3.1 森林公园建设要突出生态文明品味 要充分认识到生态文明建设是森林公园的灵魂,在构建繁荣的林业文明体系中起重要作用,所以森林公园建设要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整个林业生态文明体系建设的范畴加以推进,从各方面加以扶持和帮助,促使森林公园担当起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任,做发展生态文明的先锋。要突出生态文明,使之与人文文化、历史文化、自然文化有机结合,融为一体。
3.2 森林公园建设要加大生态文明建设投入 国家对森林公园要建立生态文化建设的扶持、引导机制,加强对森林公园各类生态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进一步完善现有生态文化设施的配套设施,建立规范的解说词、宣传片、宣传牌、宣传标语和宣传画册等,不断强化森林公园的科普教育功能,充分发挥森林公园的生态教育、自然科普宣传、弘扬生态文明等公益。
3.3 森林公园建设要树立生态文明样板意识 森林公园是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和典范,要充分发挥“生态文明教育基地”作用,要充分发掘其美学价值、认知价值和教育价值,开展“做生态文明的倡导者、实践者和推动者”活动,在全社会形成爱护森林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崇尚生态文明的良好风尚,为人们了解森林、认识生态、探索自然提供场所和条件,使之成为生态文明的样板,这对于从整体上推进森林公园中的生态文明建设是一条有效途径。
3.4 森林公园建设要不断开发生态文化产品 重视对森林公园中生态文化内涵的挖掘和提炼,突出特色,提升文化品位,开发一系列人们乐于接受且富有教育意义的生态文化产品,不断丰富森林公园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向社会提供更多、更精彩、更有教育意义的生态文化产品,满足社会多元化需求,扩大林业对社会的影响。
3.5 森林公园建设要加强生态文明队伍人才培养 加强森林公园中生态文明建设关键在人才,要加强对导游员、解说员及管理人员等的培训,提高其文明素养;要与各大中专院校、科研单位和专业社团等合作,聘请一些专家、教授等担任森林公园的生态文明建设顾问,也可向社会招募一些志愿者作为森林公园的生态知识义务讲解员、宣传员,让更多的人有机会接受到自然、生态知识的教育普及,广泛增强公众的生态意识和责任意识,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3.6 森林公园建设要有自己特色生态文明体系 生态文明体系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其主要任务是树立现代生态和谐理念,建设繁荣的生态文明体系,加强生态道德伦理宣传教育,森林公园的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充分结合本地实际,依托现有森林公园资源自身优势,加强生态文明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探索和实践,挖掘和保护自然和历史生态文明遗产,建设生态文明教育基地,为生态文明建设增加丰富内涵,彰显当地特色的生态文明以弘扬和传承生态文明,为现代林业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4 小结
总之,我国森林公园的生态文明建设已取得了巨大成效,发挥了不少的效益,但森林公园生态文明建设的潜力仍然很大,若采取多种形式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有望把森林公园的生态文明建设的更好,做到既向社会展示林业建设的风采和成就,又让人们在欣赏自然美景的同时,亲近和了解自然,使人们的思想和境界升华,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荣。
参考文献
[1] 王九龄主编 中国林业生态环境建设[M]人民日报出版社 2002
[2] 赵树丛 充分发挥森林公园在改善生态和改善民生中的重要作用[N]中国绿色时报 2012年9月25日
美丽中国:十报告的新亮点
《绿色中国》:黎教授,目前学习党的十报告的热潮正在全国兴起,报告中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论述更是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您作为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的常务理事,一定有很多深刻的体会,能够跟我们分享一下吗?
黎祖交:党十报告把“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一个独立的部分进行专门论述,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在以往历次党代会的报告中是没有过的。《报告》中的许多新概念、新提法充分体现了我们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让我读后感到眼前一亮。
《绿色中国》:您说到《报告》中的“新概念”、“新提法”,这两者有什么区别吗?
黎祖交:所谓“新提法”指的是不同于以往的提法,反映的是该提法所代表的观点和语言表述的新变化,通常表现为一个新的命题或句子,其中可能包含新的概念也可能不包含新的概念;所谓“新概念”指的是以往没有出现过的概念,反映的是该概念所代表的事物的特有属性的变化,通常作为一个关键词出现在一个新的命题或句子中。应该说,新提法不一定包含新概念,但是包含新概念的提法一定是新提法。
《绿色中国》:您能分别给我们举个例子吗?
黎祖交:譬如十报告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提法,相对于十七大报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提法而言,就是一个没有包含新概念的新提法;十报告中“建设美丽中国”的提法就是一个包含“美丽中国”新概念的新提法。
《绿色中国》:您刚才说十《报告》的许多新概念、新提法让您读后感到眼前一亮。请问,十《报告》给您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新亮点是什么?
黎祖交:十《报告》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新亮点莫过于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这个新提法。
《绿色中国》:您为什么认为“建设美丽中国”的提出是十报告的最大亮点呢?
黎祖交:我之所以认为“建设美丽中国”的提出是十报告的最大亮点,有以下五点理由:
第一,“建设美丽中国”宣告了我国将要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彰显了当今世界人类文明转型的新概念;
第二,“建设美丽中国”反映了全国人民对于美好幸福生活的新期待,体现了从总体上提升人民福祉的新境界;
第三,“建设美丽中国”体现了党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新构想,反映了党的执政理念的新发展;
第四,“建设美丽中国”反映了党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上了一个新台阶,凸显了人类匡正人与自然关系的新觉醒;
第五,“建设美丽中国”确立了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新主题,体现了我们全社会共同肩负的新使命。
美丽中国:
顺应文明转型的新概念
《绿色中国》:我们注意到,关于“建设美丽中国”的提法是在十报告第八部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提出的,您对此作何解读?
黎祖交:这意味着十报告是把“建设美丽中国”放到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放到当今世界人类文明转型的时代潮流中去考量的。事实上,报告提出的“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就是我们党顺应当今世界人类文明转型的历史潮流向世界做出的庄严宣告。从这个意义上我们也可以说,“美丽中国”是一个顺应人类文明转型的新概念。这充分反映出我们党对人类文明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发展和对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美好未来的向往,也可以说是我们党引领我们国家走向生态文明的风向标。
《绿色中国》:您所说的“当今世界人类文明转型的历史潮流”指的是什么?为什么当今世界会出现人类文明的转型?
黎祖交:当今世界人类文明转型的历史潮流指的是从工业文明走向生态文明的转型。这是因为历史已经表明,工业文明在给人类创造前所未有的巨大物质文化财富的同时,对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生态和地球环境造成了空前严重的破坏,导致全球性生态危机蔓延和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持续。
《绿色中国》:对于工业文明给自然生态和地球环境造成的严重破坏,您能简单概括地说一说吗?
黎祖交:简单概括地说,工业文明对自然生态和地球环境造成的严重破坏主要包括:资源高耗、不可持续;大气、水、土壤等环境污染加剧;大面积森林消失、退化;湿地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加剧,水资源危机凸显;土地沙化、荒漠化、石漠化扩大;臭氧层破坏、损耗;温室气体增加导致气候变暖;酸雨危害加重;生物多样性锐减;人类生命和健康受到严重危害等。事实上,这些问题在我国工业文明的进程中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用十报告的话来说,就是也“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们党对工业文明造成的严重的资源、环境、生态问题的忧虑与重视。
《绿色中国》:您说的这些问题,难道工业文明不能自行解决,只有走向生态文明才能解决吗?
黎祖交:正是这样。事实已经证明,工业文明走的是“人类战胜自然、掠夺自然”的道路,遵循的是“资本至上”、“利润至上”、“经济增长至上”的逻辑,在处理人类与大自然的关系上,存在很大的片面性、破坏性,犯下了自身不可能纠正和补救的历史性错误,如果再不改弦更张,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将陷入不可持续的困境。只有走向生态文明,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人类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才有可能。
《绿色中国》:那么,相对于工业文明而言,生态文明的优势是什么?它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黎祖交:相对于工业文明而言,生态文明的优势在于:它是在人类反思工业文明带来的严重负面影响而产生的一种新型文明,是一种汲取和发扬工业文明优点长处、弃除其弱点短处、转型升华为符合自然规律和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更为高级的文明。
就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关系的认识和实践而论,生态文明的主要特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一是审视的整体性。与工业文明重点关注工业经济的高速增长和高额利润不同,生态文明坚持以大自然地球生态圈整体运行规律的宏观视角,全面审视人类社会的发展问题,强调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必须顾及生态、资源、环境的承载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二是调控的综合性。与工业文明形成的将经济学、社会学、人文和自然科学各行其是、各展其长的独立分割格局不同,生态文明集生态学、经济学、社会学、人文和自然科学之大成,立足于大自然与人类发展全局的综合性研究,追求生态系统、经济系统和社会发展内在规律的有机统一。
三是物质的循环性。与工业文明那种造成资源大量浪费的“资源——产品——废弃物”简单直线型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不同,生态文明使得经济活动变为珍惜资源、节约资源的“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反馈或循环过程。
四是发展的知识性。与工业文明时代工业化的完成主要靠资金、资源、环境的高投入、高消耗,因而付出了过大的资源环境代价不同,生态文明时代的经济发展主要靠智力开发、科学知识和技术进步。
五是成果分享的公正性。与工业文明时展成果的分享存在极大的不公正性即极少数人占有大部分财富、占人口大多数的普通人却只分得极小部分财富不同,生态文明强调发展成果人人共享、有效提高人民的幸福指数。
总之,生态文明是源于工业文明又高于工业文明的新型文明,其优势远非工业文明所能比拟,从工业文明走向生态文明,已是当今世界的大势所趋。
美丽中国:
提升人民福祉的新境界
《绿色中国》:十报告将建设美丽中国作为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您对此作何解读?
黎祖交:十报告基于“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的科学认识,将建设美丽中国作为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描绘了我们国家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美好蓝图,提升了人民福祉的新境界。
《绿色中国》:您说建设美丽中国“提升了人民福祉的新境界”,这话怎么讲?
黎祖交:这就是说,“美丽中国”所体现的人民福祉的那种境界,是对以往人们所理解的人民福祉境界的一种新的超越,呈现出了一种新的更高的境界。
《绿色中国》:那么,“建设美丽中国”所体现的“人民福祉的新境界”究竟新在哪里呢?
黎祖交:我认为,“建设美丽中国”所体现的“人民福祉的新境界”至少体现了以下三个“新”:
一是体现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的新理念。就是秉承人与自然平等的原则,实现人与自然互利共生、和谐相处、协同进化,而不是把增进人民的福祉建立在破坏和掠夺自然的基础之上。
二是体现了人民群众追求幸福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就是从追求温饱、追求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到追求共同富裕,再到追求文化繁荣,追求公平正义,追求社会和谐,再到追求身心健康,追求山川秀美、生态良好和环境优美,追求清新空气、清洁水源、宜人气候等生态产品,而不是仅仅追求物质财富。
三是体现了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新眼界。就是当代中国人民福祉的提升不能以牺牲后代中国人民的福祉为代价,而是要兼顾后代中国人的利益,为世代永续的中华民族谋福祉,真正做到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绿色中国》:那么,您心目中的“美丽中国”是个什么样子呢?
黎祖交:我心目中的“美丽中国”至少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是美丽的:
首先,中国的国土生态是美丽的。在中国的领土、领海、领空范围内,不仅山川秀丽、风光旖旎、环境优美,各种环境污染特别是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土壤污染得到彻底根治,真正实现了“天蓝、地绿、水净”,而且海洋、森林、湿地、江河、湖泊、草原、苔原、荒漠等自然生态系统功能完备,土地资源、水资源、能源、矿产资源等自然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并实现可持续开发利用,生物多样性减少的趋势得到根本遏制,自然生态系统得以协同进化,生态平衡得以实现。
第二,中国的国民生产是美丽的。全社会各行各业的生产,包括物质生产、精神生产和人口生产,不仅能充分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产品的需求以及人口健康繁衍的需求,而且能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对于良好的自然生态和生态产品的需求,不致因增加生产、发展经济而造成对自然资源、生态和环境的破坏。也就是说不仅生产的结果、生产的产品是美丽的,生产的过程也是美丽的。
第三,中国的国民生活是美丽的。这里所说的“生活”,包括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在内,就是要实现11月15日在会见中外记者时所说的“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以及“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那样一种境界,也就是人民所期盼的对于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都能够变成美丽的现实。
第四,中国的人民是美丽的。除了形象、健康的美丽外,还包括: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高;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不断提升;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得以自觉履行;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成为社会主流心态;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成为良好风尚;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成为通行准则等。
简言之,美丽中国就是要使中国的国土生态、国民生产、国民生活和中国的人民都是美丽的。在我看来,这同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推动全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是一脉相承的。所不同的是,党的十七大报告还没有像十报告这样“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还没有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构想。
美丽中国:
党的执政理念的新发展
《绿色中国》:您前面还提到“建设美丽中国”体现了党的执政理念的新发展。
黎祖交:这是从我们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角度来讲的。“建设美丽中国”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作为我们党执政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历了一个不断与时俱进、深化发展的过程。十报告关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提出,表明我们党的执政理念发展到一个新的水平。
《绿色中国》:您能简单说说这个发展的过程吗?
黎祖交:我们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从党的十四大报告的“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到党的十五大报告和十六大报告的经济建设(十五大报告称为“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战略”)、政治建设(十五大报告称为“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法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再到十七大报告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直至十报告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而且“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经历了一个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过程,反映出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提高,体现出我们党在执政理念上的与时俱进。
《绿色中国》:为什么要把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放在如此突出的地位?
黎祖交:我认为,把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放在如此突出的地位主要有以下三点理由:
一是只有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才能保持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正如十报告正确指出的,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造成这种严峻形势的原因固然有我国基本国情、发展阶段、体制机制、产业结构、经济增长方式、消费方式等诸多方面的原因,但从根源上说还是因为没有“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观念”,没有“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
二是只有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才能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求。我们前面讲到的人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已经反映出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的许多新需求,其中最重要、最迫切的需求就是健康需求和生态需求,而要满足这些需求,除了我们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外,别无他途。
三是只有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才能“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是目的和手段的关系。当然,这里说的手段还应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即前面说到的“五位一体”。但正如十报告所说,生态文明建设是“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的手段,其对于“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重大的无以替代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美丽中国:
匡正人与自然关系的新觉醒
《绿色中国》:前面我们谈到,十报告中按照“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建设美丽中国的构想是党的执政理念的新发展。那么,在您看来,导致这种执政理念新发展的更深层次的思想动因是什么?
黎祖交:在我看来,更深层次的思想动因是我们党对于人类文明发展规律特别是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从一定意义上说,这也反映了当今世界人类重新认识和匡正人与自然关系的新觉醒。
《绿色中国》:您为什么认为这是当今人类重新认识和匡正人与自然关系的新觉醒?
黎祖交:这是因为当今世界由工业文明引发的全球性生态危机,说到底是人类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出了问题。长期以来,人类在对待大自然的问题上,认识偏颇,定位失当,关系扭曲,一直以统治自然的主宰自居,任意掠夺自然、残害自然、破坏自然,以致造成资源危机、环境恶化、生态退化,危及人类生存。
为了从根本上摆脱全球性生态危机,自上世纪中叶以来,特别是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和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以来,各国有识之士相继从不同的角度努力探寻、揭示造成这一危机的深层原因,逐渐认识到人类要从根本上破解生态危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就必须重新审视、匡正人与自然的关系,彻底改变导致人与自然的关系恶化的思维定式和价值观念。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我认为十报告中“建设美丽中国”的提出,既反映了中国应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的迫切需求,也反映了当今人类重新认识和匡正人与自然关系的新觉醒;既为维护中国生态安全做出贡献,也是为全球生态安全做出贡献。
《绿色中国》:那么,在您看来,我们应该怎样重新认识和匡正人与自然的关系呢?
黎祖交:在我看来,就是要正确认识和匡正人与自然的以下四层关系:
一是从人在自然界的位置看,人与自然是“一体关系”——自然是人类依存的整体,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
二是从自然进化过程和自然界作为人类活动的对象看,人与自然是“母子关系”——自然是人类的母亲,人类是自然之子。
三是从自然界作为人类的知识和力量的源泉看,人与自然是“师生关系”——自然是人类的老师,人类是自然的学生。
四是从自然界生存与人类生存的关系看,人与自然是“朋友关系”——自然是人类的朋友,人类也是自然的朋友。
正确认识了人与自然的上述四层关系,有助于我们在现实生活中自觉约束自己的言行、匡正与自然的关系:
一是既然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整体,就必须遵循人与自然的一体性,关爱自然,保护自然,在经济建设中坚持以不超越和损害自然承载力为前提;
二是既然自然是人类的母亲,就必须顺应自然、感恩自然,而不能把自己凌驾于自然之上作威作福;
三是既然自然是人类的老师,就必须尊重自然、敬畏自然,自觉向自然学习,不断增长和正确运用人类的智慧和创造力,而不能随心所欲、为所欲为;
四是既然自然是人类的朋友,就必须与自然和谐相处、互利共生、协同进化,而不能以牺牲自然生态、资源和环境为代价谋取人类自身的发展。
总之,认清人与自然的上述关系,有助于我们懂得现实的世界不是人的世界与自然界简单的相加,而是两者相互作用构成的完整的生态系统,和谐发展是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客观规律。遵循这一规律,既有益于人类,又有益于自然,有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美丽中国:
全社会共同肩负的新使命
《绿色中国》:十闭幕后,各行各业都在热议“建设美丽中国”,这是为什么?
黎祖交:这是因为“建设美丽中国”是我们全国人民的同一个目标、同一个梦想,是我们全社会各行各业共同肩负的新的历史使命。
《绿色中国》:您说是“全社会共同肩负的新使命”,为什么?
黎祖交:这是因为十报告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论述已经表明,“建设美丽中国”是通过“建设生态文明”来实现的。换句话说,建设美丽中国的过程就是建设生态文明的过程,因而一定要纳入“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并要“融入我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这就决定了“建设美丽中国”不是单纯的重复“建设小康社会”、“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原有涵义,而是涵盖了新的内容,是要使我国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都融入生态文明观念、体现生态文明要求;不是单纯的节约资源、保护生态和环境的问题和单纯的环保、资源、林业等职能部门的责任,而是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是各级政府、企业、学校、科研院所、各类社会团体和全体公民的共同责任。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我们说,“建设美丽中国”是全社会共同肩负的新的历史使命。当然,由于各行各业的职责分工不同,其在“建设美丽中国”这一共同使命中的地位和作用也各不相同。
《绿色中国》:我知道,您长期在林业系统工作。作为一个林业工作者,您认为林业在“建设美丽中国”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
黎祖交:对于这个问题,我只能从个人学习十报告体会的角度讲点不成熟的看法。我认为对于林业来说,“建设美丽中国”是一项凸显了林业地位和作用的新使命。
《绿色中国》:请您稍微展开一点说说林业在“建设美丽中国”中所凸显的地位和作用。
黎祖交:那就从落实十报告提出的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等四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任务来说吧。我认为,林业在落实这四项重点任务中都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
一是在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中具有突出地位。仅从林业经营和管理的作为“地球之肺”的森林和作为“地球之肾”的湿地在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中的作用来说,全国林业系统管理的总面积达19545万公顷的森林和保护面积达1820万公顷的湿地大都属于重点生态功能区,林业系统建立的总面积达1.237亿公顷的各类自然保护区大都属于需要特殊保护的重点生态功能区。加强森林、湿地重点生态功能区的保护管理对于促进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构建科学合理的生态安全格局,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是在全面促进资源节约,缓解资源约束趋紧的严峻形势上具有基础地位。林业作为世界公认的支撑经济发展三大原材料(钢材、水泥、木材)中惟一对人类最友好、可再生的绿色原材料——木材的生产经营行业,同时作为仅次于煤、石油、天然气的第四大能源——林木生物质能源的生产经营行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其对于推动国家原材料生产和可再生能源发展,确保国家资源和能源安全的无可替代的作用,将随着时间的推移日益显现出来。
一、安徽生态文明建设现状
2003年,安徽省做出建设生态省的重大决策,编制和实施了生态省规划纲要,并将“生态安徽”建设列入“861”行动计划,积极推进“生态安徽”建设。2011年,省第九次党代会正式提出建设生态强省,2012年正式实施了《生态强省建设实施纲要》。总体上看,安徽省对生态文明的认识不断深化,在经济持续较快增长、工业化和城镇化加速推进的同时,全省环境质量继续保持稳定,局部地区有所好转。主要表现在:
(一)水环境质量稳中有升
长江干流总体水质状况保持优,主要支流为良好。新安江流域总体水质状况保持优,淮河干流总体水质状况保持。2012年,全省污水处理率(县以上)达85%,在全国处于前位8(全国接近80%),生活垃圾无害处理率达75%,处于全国平均水平。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98.4%,较2011年上升2.3个百分点。
(二)大气环境整体较好
2012年,全省16个地级城市中有15个市环境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合肥市达到国家三级标准。全省平均空气质量优良率为96.5%,其中,铜陵和黄山市为100%,合肥市为87.2%,其余13个市均在90%以上。总体上,在全国处于较好水平。
(三)生态建设成效显著
全省生态系统较为稳定,大别山区、皖南山区森林生态系统和水资源得到很好的保护,为维护我国中东部生态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2010年,安徽省森林覆盖率为27.53%,在全国排名为18位。近年来,安徽省大力推进“美好乡村”建设、“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完成造林140多万亩,森林覆盖率大幅提高。
二、存在的问题
虽然全省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依然存在问题和不足:
(一)水环境和城市大气环境问题突出
巢湖、淮河流域水污染问题没有根本解决,还位列国家重点治理的“三河三湖”。安徽省沿江地区酸雨比较严重,全省主要城市PM2.5污染问题日益突出。今年1月24日至28日,安徽省持续遭遇了严重雾霾天气,是对安徽省污染问题提出的严重警示。
(二)水资源形势紧张
安徽省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3,而水资源时空分布又与人口、经济分布不相协调,皖北以不足全省1/5的水资源量,支撑了全省约1/2耕地和人口以及全省主要电力、煤炭生产的用水量。按照目前水资源供给能力测算,预计皖北地区到2030年常年缺水率大约为15%。
(三)资源利用效率不高
2011年,安徽省每万元GDP能耗0.754吨标准煤,居全国第21位,但于沿海发达地区相比还有相当距离,万元GDP能耗是上海的1.2倍,是江苏、浙江的1.26倍,也高于同处于中部地区的江西省能耗水平。万元GDP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而单位工业增加值废水、废气排放量分别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7%和23%。全省亩均建设用地GDP 4.5万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54%。
(四)农村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城郊结合部及农村环境卫生状况堪忧,白色污染严重,农村生活垃圾、生活污水的处理率均只有10%左右,卫生厕所普及率只有58%左右。农村集中式饮用水设施建设落后,居民饮水安全问题突出。土壤污染问题显现,重金属污染事故时有发生,食品安全堪忧 。
三、原因分析
以上问题,部分是由自然本底因素决定的,如皖北的水资源缺乏问题。更多是安徽省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积累而形成的,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产业结构不优
工业中高耗能、高排放产业比重大,煤炭、电力、钢铁、有色、汽车、化工、建材等产业比重偏高,2011年七个行业产值占规上工业的46.8%;2012年,安徽省六大高耗能行业耗能7113.8万吨标准煤,增长6.3%,高耗能行业能耗占全省比重由上年的83.8%提高到85.4%。另外,与发达地区相比安徽省工业集聚度明显偏低,2011年,安徽省开发区工业增加值为3829.7亿元,占全省比重为54.2%,比江苏省低24个百分点,这也是安徽省资源利用效率低、污染物排放量大的原因之一。
(二)以循环化为主要特征的生态工业园建设落后
园区生态化(循环化)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废弃物排放的有效手段。与发达地区相比,安徽省生态工业园区建设有相当差距。2012年,江苏通过验收或正在创建的国家级生态工业园占工业园区总数75%以上。而安徽省目前只合肥高新区、经开区等少数几个园区成为国家级生态工业园区,省级生态工业园区创建工作还未正式开始,各类工业企业只是在空间上聚集,企业间耦合度不高,没有形成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利用。
(三)农业经营分散、粗放
目前,安徽省农业集约化程度不高,而且农业主要劳动力外流现象突出,农业增产、稳产主要靠化肥、农药、农膜等农用外部投入品使用量的增长。根据第一次全省农业污染源普查结果,全省种植业农药使用量(折纯)达1.5万吨,化肥使用总量(折纯)达310万吨,利用率均只有40%左右,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农药、化肥利用率60%以上的水平。化肥、农药的不合理使用,不仅污染土壤、水体,而且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由于劳动力和资金缺乏,全省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率一般只有30%左右,全省水产养殖污染物处理率低于20%,全省多数大中型水面,因发展水产养殖业,水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生态功能逐渐衰退。
(四)农村发展严重滞后
近年来,除乡村道路建设以外,全省对农村的投入相对较少,城乡发展严重失衡,农村公共卫生和污染物处理基础设施长期滞后。随着城镇化快速推进,农村主要劳动力大量进城,使得农村居民点空心化、村庄布局无序化、村庄管理放任化日趋明显,使得农村脏、乱、差问题更加突出。加上分散在农村地区的工业企业规模小,管理粗放,也一定程度造成农村地区的环境污染。
(五)快速城镇化使城市空气污染问题突出
安徽省居民生活天然气覆盖面已经扩大到15个地级市和19个县级区域,城镇生活能源结构逐步优化,但是如汽车尾气、建筑扬尘等各类污染物大量增加。2011年,安徽省汽车保有量突破1000万辆,在全国排名第8,主要集中在合肥、芜湖等中心城市,其中,合肥机动车保有量超过100万辆,而且60%以上是近5年增加的。此外,安徽省能源消费以燃煤为主,占消费总量80%以上,传统的煤烟型大气污染依然严重;屡禁不止的秸秆焚烧也造成大气污染程度不断加重。
四、相关建议
作为发展中省份,加快发展仍是安徽省的首要任务,但在全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形势下,应立足安徽省发展阶段和面临的问题,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在保证安徽省经济长期平稳增长的同时,使江淮大地天蓝、地绿、水清,打造安徽生态文明升级版:
(一)加快构建人口、经济与资源环境相匹配的国土空间格局
国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要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加快出台实施安徽省主体功能区规划,要坚持分类指导的原则,针对皖北、皖中、皖西、皖南在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秉赋上存在较大差异的情况,在重点工作、目标要求上都要予以区分,统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二)加快推进以各类园区为主体的循环化改造
园区循环化改造,不仅使园区转型成为产业集聚和技术创新高地,更成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高地。建议紧紧抓住国家推进园区循环化改造机遇,推进现有各类园区进行循环化改造,构建工业园区生态产业链,培育一批国家级和省级循环经济示范园区。
(三)加快推进城镇化的绿色发展转型
城镇化是扩大内需、支撑经济持久发展的最大潜力,也是消耗能源资源、排放细颗粒污染物(PM2.5)和温室气体的主体。要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过程中,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之路。要科学合理布局城镇空间,优化升级产业结构,集约节约利用土地,循环高效利用水资源,发展绿色建筑和绿色、低碳公共交通系统,加快发展利用可再生能源,实施绿化工程,扩大水域面积,优化美化生态环境。
(四)加快发展壮大以技术创新为引领的节能环保产业
要主动适应生态文明建设大趋势,加快发展节能汽车、节能家电、绿色照明、节能建材及环保材料等优势节能环保产业,重点培育一批产业链完善、创新能力强、特色鲜明的节能环保产业园区和基地,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五)加快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
在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进一步满足群众对环境质量的诉求。就安徽省来说,一是要着力解决好巢湖流域、淮河流域等区域性水污染问题;二要以PM2.5防控为重点,加大城市烟尘、粉尘、细颗粒物、汽车尾气和施工场地扬尘治理力度;三要转变农业生产方式,解决农业面源污染严重的问题;四要抓好美好乡村建设,逐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