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家庭教育正确的教养态度8篇

时间:2023-07-03 09:40:38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家庭教育正确的教养态度,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家庭教育正确的教养态度

篇1

家庭教育对儿童的独立性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对绍兴市62位家长做了有关“家庭教育中培养儿童独立性情况”的调查,通过分析该问卷以及3岁~12岁儿童独立性调查问卷的结果发现,绍兴市家长在培养儿童独立性方面有如下一些缺陷。

1.隔代教育和单亲教育严重

对绍兴市8岁~12岁儿童的调查显示,单亲、隔代教育的儿童占到50%以上。在单亲教育的儿童中,24%的儿童会任性、固执己见,过分依赖别人,独立性较差。隔代教育下的儿童也存在同样的现象,其原因有如下几点:首先,祖辈成员受传统教育思想影响严重,容易娇惯溺爱儿童,从而削弱儿童自我依靠、自我主张能力。其次,祖孙之间有更大的代沟,祖孙之间难以交流,祖辈在儿童面前缺少权威等原因,使儿童不听从祖辈教育,导致缺乏正确的引导。

2.家长缺乏正确的教育态度

在回答“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您最缺乏的是什么”的问题时,22%的家长认为自己在教育儿童的过程中缺乏耐心和鼓励,有些家长直言不讳地承认自己不能从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缺少对孩子的肯定。除了因为缺乏专业知识外,家长的教育态度也是导致这些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

3.家长缺乏专业知识和经验

在回答“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您最缺乏的是什么”的同样的问题时,57%的家长认为自己最缺乏的是专业知识和经验,有家长表示“虽然很想好好教育孩子,但因为没有什么专业知识和经验,总怕教错”。可见,家长缺乏专业知识和经验是儿童获得良好家庭教育的重要制约因素。由于家长缺乏专业知识和经验,容易出现以下两种现象:家长缺乏正确、有效的教育方法;家长教育儿童的态度、要求不一致,以致儿童不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不管是哪种现象,都不利于儿童独立性的培养。

二、家庭教育中儿童独立性培养的策略

针对以上家庭教育中儿童独立性培养的现状和缺陷,有如下几点可行策略。

1.树立正确的儿童教育观

由以上内容分析可知,绍兴市的一些家长缺乏正确、系统、全面的教育观。家长是儿童最好的老师,家长正确的教育观对于儿童良好性格的塑造起着决定作用。因此,为了儿童独立自主能力的形成,家长要尽力去获得专业知识,形成正确的教育观。

(1)父母亲自教育子女,减少隔代教育。父母不管有多忙,都要多挤出一些时间陪伴儿童,多与儿童交流,多关注儿童的成长,履行为人父母的义务。

(2)家长选择正确的家庭教养方式。美国心理学家戴安娜•鲍姆林德(DianaBaumrind)将家庭教养方式分为权威型、专制型、宽容型教养方式。在不同的教养方式下成长的儿童,独立性表现也不同。而对于不同性格的儿童,家长应因材施教选择不同的教养方式,培养儿童独立自主的能力。

(3)家长积极参与专业化培训。据调查,我国家长接受培训总量严重不足,为家长提供专业知识培训的教育机构也并不多。要改善这一现状,需要家长、政府、学校三方面的共同协作。

2.在实践中培养儿童独立性

要培养儿童的独立性,除了家长要拥有正确的教育观念外,还要将这些正确的教育观念付诸实践。

(1)创设自由愉悦的儿童生活环境。著名儿童教育家玛利亚•蒙台梭利十分重视幼儿独立性的培养。蒙台梭利指出,帮助儿童发展独立性的途径有:一是自由,二是有组织的工作。要培养儿童的独立性,必须给儿童以自主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让儿童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见解,决定自己做什么、什么时候做以及怎么做等。同伴在儿童成长过程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在与同伴的活动中,儿童可以学会自我主张、自我控制,从而提高独立性。家长也可以参与到儿童的游戏中。家长通过与儿童玩耍观察儿童,进而培养儿童的独立性。此外,还要为儿童创造和谐的家庭氛围。权威型家庭教养方式更容易创造出自由愉悦的家庭氛围,在这种氛围中儿童有更多自我表达、自我思考、自我抉择的机会,在这种环境中成长的儿童独立性更强。

(2)尊重儿童独立思考和抉择的能力。尊重儿童包括多方面内容,家长既要为儿童提供独立思考的环境,又要尊重儿童自我抉择的权利。

1)尊重儿童独立思考的能力。我国著名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凡是儿童自己能够想的,应当让他自己想。”儿童的好奇心特别强,他们总会提一些“莫名其妙”的问题。面对儿童的问题,家长应该启发儿童自己探索答案。儿童在独立思考的过程中,不仅学到了知识,而且还掌握了独立思考问题的方法。此外,儿童通过自己的思考解决问题可以增强儿童的自信心。

2)尊重儿童的自我抉择的权利。在调查中,有42%的家长会决定儿童穿的衣服,说明很多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很少尊重儿童自我抉择的权利,这容易削弱儿童自我依靠、自我主张能力。因此,家长应该从小为儿童提供自我抉择的机会。家长要尊重儿童对个人事务的决定权,甚至可以给儿童参与家庭事务的平等权利。

篇2

幼儿期是孩子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时期,儿童在这段时间的经历和体验,以及在此基础上的社会性发展状况,将影响其一生,他们将来能否适应社会,能否处理好人际关系,能否担负起应尽的社会责任,相当程度上取决于这个时期的生活经验和教育。父母的教养方式比较集中地反映了父母对孩子的态度,是其教育观念的反映。

二、不同家庭的教育方式对幼儿发展的影响

不同的教养态度和教育方式,对幼儿今后的社会性发展的影响不同,良好的家庭教育方式有利于幼儿的社会性发展,不良的家庭教育方式则在一定程度上对幼儿的社会性发展起到阻碍作用。

1.溺爱型。

有的父母溺爱孩子,娇生惯养是最常见的一种错误的家庭教养方式。溺爱孩子的父母对待孩子的态度是“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对孩子的干涉过多,束缚了孩子的思想,限制了孩子的行动。所以孩子常常表现怯弱,生活能力和学习能力都不是很好,对事物缺乏兴趣。

2.专制型。

专制型的教育方式也属于高控制教育方式,专制型的父母对幼儿时常表现出缺乏热情的、否定的情感反应,很少考虑幼儿的愿望和要求,父母会无条件地要求幼儿遵循自己的规则做事,对幼儿违反规则的行为又表示不满,甚至会采用严厉的惩罚措施。专制型的父母要求幼儿绝对服从自己,幼儿的自由受到限制,父母希望子女按照他们为其设计好的发展蓝图成长,关注幼儿的一切行为,任何行动都加以保护监督。父母采取专制型的教养方式,往往是出于“为孩子好”的目的,对孩子过多干涉,过分保护,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幼儿自我意识和自我教育能力的发展,并不能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成长在这种教育环境下的幼儿,常常容易形成自卑、依赖、服从、懦弱、做事缺乏主动性的人格特征,由于从小缺乏关爱,未从父母那儿得到温情,造成幼儿不懂得如何恰当表达自己的情绪,长此以往,将会与家长关系疏远,产生叛逆心理。

3.放任型。

放纵型的家庭教育方式和权威型教育方式的父母一样对幼儿充满积极肯定的情感,但是缺乏控制。表现为家长对孩子既不关心又不提出要求,这种家长对幼儿是拒绝的,对孩子的需求也不做出及时的反应,更谈不上情感上的支持,他们很少和孩子交流沟通,对儿童缺乏管教,听之任之。此种类型下的幼儿常有冲动的攻击性和以自我为中心,有冷漠、叛逆、攻击、自卑、自我控制能力弱、独立性差的行为倾向。在与他人的交往过程中,很少替别人考虑,对他人缺乏热情与关心。这种放纵型家庭教养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儿童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但由于家长对幼儿缺乏基本的关注,亲子之间交往很少,长此以往,容易造成家长与幼儿间的情感疏离,家庭产生隔阂。

4.民主型。

民主型父母不任意打骂孩子,对孩子的行为更多的是加以分析与引导,对于孩子在成长或学习过程中发生的问题,更多的是采取帮助与鼓励的方法,并合理地应用奖励与处罚的手段,使孩子从父母的行为与教育中获得知识,明白事理。在这种家庭氛围中,家长对幼儿是理解与尊重的,他们会与幼儿心贴心地交流,并给幼儿自由的成长空间。在这种家庭环境中长大的孩子,从小被尊重,又不乏父母的引导和要求,往往成为最独立而又自信的人。父母能够平等地对待、尊重孩子,倾听孩子的心声,给孩子贴心的帮助,对子女的需要及时做出反应,让子女感受到温暖和关爱。

三、家庭中如何有效发展幼儿的社会性

幼儿社会性发展水平的不同直接影响家庭教育方式的选择,因此,父母要正确对待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水平,通过健康的家庭教育方式,改善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现状。

1.提高家长社会化教育的意识。

提高家长和社会化教育意识,自觉以社会代表的身份对孩子实施正确的教育。

2.营造民主的家庭氛围。

孩子是具有独立人格的个体,父母应把孩子摆在平等的地位上,听取孩子的意见,使孩子敢于在父母面前说出自己的意见和要求,同时让孩子克制自己,尊敬父母和长辈。对幼儿宽容以待,民主引导,积极地促进儿童内部控制力的发展及认知能力的提高。

3.言传身教,树立榜样。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其一言一行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为人父母者必须有良好的道德品质,能营造民主和睦的家庭氛围,对孩子的教养态度要严而不凶、威而不猛,态度言论前后一致,使他们从小就习得尊重人、关心人、团结人、体谅人等优良品质。

4.赏识得当、奖惩分明。

欣赏、鼓励像阳光与空气一样不可缺少,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家长要学会欣赏和鼓励,要善于发现自己孩子的闪光点,经常对他们的优势和长处进行称赞,并鼓励他们虚心学习,取长补短。

5.家园合作。

篇3

一、父母教养方式与幼儿社会性发展的意义

幼儿期是孩子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时期,儿童在这段时间的经历和体验,以及在此基础上的社会性发展状况 ,将影响其一生,他们将来能否适应社会,能否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能否担负起应尽的社会责任,相当程度上取决于这个时期的生活经验和教育。父母教养方式比较集中的反应了父母对孩子的态度,也是其教育观念的反映。

父母教养方式:父母通过教养孩子的活动,影响孩子的心理发展。幼儿社会性:幼儿在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掌握社会规范,形成社会技能,学习社会教角色,获得社会性需要、态度、价值,发展社会行为,并以独特的社会个性与人交往,相互影响,适应周围环境,由自然人发展成社会人的社会化过程中所形成的幼儿心理特征。

二、不同家庭的教育方式对幼儿发展的影响

不同的教养态度和教育方式对幼儿今后的社会性发展的影响不同,良好的家庭教育方式有利于幼儿的社会性发展,不良的家庭教育方式则在一定程度上对幼儿的社会性发展起到阻碍的作用。

(一)溺爱型。有的父母过分地爱孩子,娇生惯养是最常见的一种错误的家庭教养方式。对溺爱孩子的父母对待孩子的态度是“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对孩子的干涉过多,这也不允许去那也不允许做,束缚了孩子的思想,限制了孩子的活动。所以孩子表现的常常怯弱,生活能力和学习能力都不是很好,对事物缺乏兴趣。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父母对子女的爱不够,子女就会感到痛苦,但过份的溺爱,虽然是一种伟大的情感,却会使子女遭到毁灭。对小孩百依百顺,任凭其呼风唤雨,对于一些不合理的要求和行为也不加以制止,孩子长年累月处于这样一种说一不二的核心位置,有错误也不能纠正,不合理的欲望常常在无原则的纵容下得到满足,因而使得孩子养成了任性、不讲道理的个性,孩子的自我中心意识得到强化。这种教养方式下成长起来的幼儿行为表现是自我控制能力差,常以哭闹等方式寻求当时的满足,缺乏自信、毅力和责任感,具有较强的冲动性和攻击性,不会考虑他人的感受。

(二)专制型。专制型是教育方式也属于高控制教育方式,专制型这类型的父母对幼儿时常表现出缺乏热情的,否定的情感反应,很少考虑幼儿的愿望和要求,父母会无条件的要求幼儿遵循自己的规则做事,对幼儿违反规则的行为又表示不满,甚至采用严厉的惩罚措施。专制型的父母要求幼儿绝对的服从自己,孩子的自由是有限制的,父母希望子女按照他们为其设计好的发展蓝图去成长,希望关注幼儿的一切行为,行动都加以保护监督,父母采取专制型的教养方式,往往的出与“为孩子好”的目的,对孩子过多干涉,过分保护,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幼儿自我意识和自我教育能力的发展,并不能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成长在这种教育环境下的幼儿常常容易形成自卑、依赖、服从、懦弱,做事缺乏主动性的人格特征,由于从小缺乏关爱,未从父母那儿得到温情,造成幼儿不懂得如何恰当表达自己的情绪想法,长此以往,将会与家长关系疏远,产生叛逆心理。

(三)放任型。放纵型的家庭教育方式和权威型教育方式的父母一样对幼儿充满积极肯定的情感,但是缺乏控制。表现于家长对孩子既不关心也不提出要求,这种家长对幼儿是拒绝的,对孩子的需求也不做出及时的反应,更谈不上情感上的支持,他们很少和孩子交流沟通,对儿童缺乏管教,听之任之。

(四)民主型。民主型父母不任意打骂孩子,对孩子的行为更多的是加以分析与引导,对于孩子在成长或学习过程中发生的问题更多的是采取帮助与鼓励的方法,并合理地应用奖励与处罚的手段,使孩子从父母的行为与教育中获得知识,明白事理。在这种家庭氛围中,家长对幼儿是理解与尊重的,他们会与幼儿心贴心的交流及给幼儿自由的成长的空间。在这种家庭环境中长大的孩子,从小被尊重,又不乏父母的引导和要求,往往成为最独立而有自信的人。父母能够平等地对待、尊重孩子,倾听孩子的心声,给孩子贴心的帮助,对子女的需要及时做出反应,让子女感受到温暖和关爱。

三、家庭中如何有效发展幼儿的社会性

幼儿社会性的发展水平的不同直接影响家庭教育方式选择出现差异,因此,父母要正确对待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水平,通过建立健康的家庭教育方式来改善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现状。提高家长社会化教育的意识,自觉以社会代表的身份对孩子实施正确的教育。

(一)建立民主化的家庭。孩子是具有独立人格的个体,父母应把孩子摆在平等的地位上,听取孩子的意见,使孩子敢于在父母面前说出自己的意见和要求,同时又让孩子克制住自己,尊敬父母和长辈并对幼儿宽容民主的引导,可以积极地促进儿童内部控制力的发展及认知能力的提高。

(二)言传身教、树立榜样。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一言一行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为人父母者必须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建设民主和睦的家庭氛围,对孩子的教养态度要严而不、威而不猛,态度言论前后一致,使他们从小就人自己身上习得尊重人、关心人、团结人、体谅人等优良品质。

篇4

家庭是孩子生长发育的温床,是塑造情感、性格、意志、形成健康心理的重要场所。家庭教养方式是影响下一代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对家庭不同教养方式的分析,提出民主的家庭教养方式最有利于幼儿心理健康的发展。

关键词

教养方式 心理健康 影响

健康,不仅指健康的身体,还包括健康的心理。只有当一个人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都处在一个良好的状态时,才是真正的健康。近年,从大量的调查和研究的结论中看到,当今幼儿心理不健康的状态令人堪忧。其主要原因是,我国家庭教育中父母的教养方式存在很多问题。那么,在实践中如何建立良好的家庭教养方式呢?

一、教养方式的界定

教养方式顾名思义包含有教育和养育两个方面的内容。

家庭教养方式,广义的可以是整个家庭对孩子的教养方式,狭义的可以指父母的教养方式(本文仅对此进行分析)。它是父母运用自己的教养态度、教养观念、教养行为对其子女进行教育和养育的一种方式。

二、家庭教养方式的类型及其影响

(一) 溺爱型的家庭教养方式

1. 教养方式的表现。

溺爱型的教养方式多见于独生子女家庭。这种教养方式中,家长把孩子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个个都成了“小皇帝”,有句俗话“捧在手里怕掉了,放到嘴里怕化了”,能够很形象地描绘出这类家长的心理。这类家庭对孩子的态度是过度关心、过于宠爱、过分监护和关注,过多地满足孩子的各种愿望,盲目地娇惯孩子,为孩子包办一切。

2.正确的教养态度。

溺爱型的家庭教养方式是一种需要否定的教养模式。持这种教养态度的父母要注意:对孩子应当提出严格要求,要把孩子放在一个恰当的位置,做任何事情都要有一个限度,不要太过溺爱孩子,不要事事迁就。对于那些任性、无理的要求,应当给予拒绝。

(二)专制型的家庭教养方式

1. 教养方式的表现。

据了解,专制型的家庭教养方式目前不是很普遍,但确确实实存在着。这类父母教育孩子的态度生硬,总是以一幅严厉、冷漠的面孔对待孩子,孩子很少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愿望。父母的要求往往高于孩子的实际能力,不允许孩子犯错或失误,否则就会遭到打骂、羞辱、体罚。他们深信“棒头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器”是万古不变的“真理”,而没有深刻认识到这种教育方式是违背儿童的心理特点的,是对孩子心理的摧残。

2. 正确的教养态度。

专制型的家庭教养方式是不可取的。这类父母要加强民主意识,要在思想上尊重、理解孩子,强化孩子的自尊心,教养孩子的原则是引导启发孩子而不是强迫命令。遇事不要多指责,学会接纳、包容孩子,善于发展孩子的特长。只有在民主的氛围中,家长的教育才能得到子女心悦诚服的接受,只有在平等的交流中,子女的心理才能得到健康的发展。

(三)放任型的家庭教养方式

1.教养方式的表现。

放任型的教养方式又称自流型的教养方式。在这样家庭中的父母总把自己的工作、学习、娱乐放在第一位,而对子女采取不闻不问,放任自流的态度。对孩子的言行没有严格的要求和必要的约束,无论孩子想做什么,父母一点也不关心,让孩子“充分”自由地做任何事情。孩子做错了事,不能及时进行批评教育和正确引导。这样的家庭对孩子的家教几乎为零。

2.正确的教养态度。

这类教养方式也是不提倡的。这样的家长应从思想上转变教育观念,应明确教育子女是父母的责任。这样的父母应该增加与孩子相处的时间,多沟通,多交流。如,可以多抽时间陪孩子看看电视,逛逛公园,经常听听孩子说说自己的事情,负起教育孩子的责任,要对孩子严格要求,时时关注孩子的成长,对孩子运用适当的奖惩手段,通过鼓励强化孩子的正当行为,帮助孩子树立责任心,自信心等。

(四)民主型的家庭教养方式

1. 教养方式的表现。

民主型的家庭教养方式中,家长尊重理解孩子。他们为孩子的发展提供了最充分的自由空间,父母对子女采取民主、满足和帮助的态度。支持子女的正当要求,尊重孩子的需要,积极发展孩子的爱好和兴趣。孩子可以无拘无束地同父母谈自己的问题并作出一些决定,还有部分更加开放的父母,他们认为孩子可以自由选择并确定一切活动和决定。大人的建议仅供孩子作为参考的,最终决定权交给孩子。在这样的家庭中,孩子与父母的关系融洽,孩子积极主动,创造性能够得到充分发挥,孩子尊重父母并能听取父母的意见。

2. 对幼儿心理健康的作用。

民主型的教养方式的家庭,首先给了孩子一种安全感,满足了孩子的归属感。在家庭中孩子能感受到被爱与被重视和尊重,同时也学习到了怎样关心、接纳、爱护他人与尊重他人,增强了自尊和自信。和睦温馨的家庭气氛能使孩子获得支持感,当孩子遇到困难,挫折,犹豫不决时,可以从父母那里得到支持和鼓励,从而吸取力量并得到启发指导。因此,在民主和睦的家庭教养方式中成长起来的孩子,情绪稳定,性格开朗,意志坚强,热情大方,善于和别人相处共事。社会适应和心理发展良好,这是可取和值得提倡的家庭教养方式。

三、 如何建立良好的家庭教养方式

(一)建立良好家庭教养方式的措施

1. 要稳定与和谐。

良好的家庭氛围对幼儿的身心发展起着独特的作用,如果父母感情不和,经常打骂争吵,甚至把不满发泄到孩子身上。这样家庭气氛中成长起来的孩子情绪表现为负情绪,对心理健康发展极为不利。相反,父母感情融洽,互敬互爱,生活在这样的气氛中,孩子能时刻感到家庭的温暖和关爱。他们的性格开朗、兴趣广泛,自信自强,有利于良好个性形成及心理健康发展。

2. 家长自己必须是心理健康者。

家长要加强自身的教育,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纠正自己的心理缺陷,加深对幼儿心理特点的认识,掌握一些正确的教育孩子的知识与方法,建立良好科学的教养方式。

3.父母与子女要有一定的沟通时间。

篇5

家庭作为人类文化孕育的摇篮,是人类最早的学校。父母对子女的责任主要不是养育而是教育。要在自然状态中,让孩子率性发展,在至善至美的体系中,成为聪明和善良的人。我们的目的不是交给他各种各样的知识,而是教他怎样在需要的时候取得知识,是教给他准确地估汁知识的价值,是教他爱真理胜于一切。作为父母要从小在子女心灵上撒播理智和善良的种子,让他们具有爱己爱人之心。只有童年时代有善良的同情心和优良的品质,长大之后,才有仁慈的品质,才能成为富有道德情感、行为规范的正直的公民。这既是一个人立身之根,也是家庭教育之本。毫无疑问,一个心地善良,从小富有同情心的人,一定是一位爱真、爱善、爱美的人,既是有利于他人的人,同时也是自尊、自爱、自信、自强的人。这样的人,正是父母所期望的,也是社会所需要的。

家庭教育就是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实施的一种教育,包括父母教育子女和家庭成员之间相互教育两个方面,其中主要方面是父母教育子女。

一、家庭教育对幼儿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1.家庭是儿童进入社会的桥梁,家庭教育是儿童认识世界的起点。

2.家庭从物质上为儿童身心健康发展提供了可能,家庭教育使这种可能变为现实。

3.家长的期望、、教养态度等家庭教育因素,对儿童性格雏型的形成至关重要。

二、家庭教育中所存在的问题

望子成龙是父母的共同夙愿。早期教育对社会、对家庭无疑都意义重大,但是如果不讲科学,不遵循婴幼儿成长的规律,则过犹不及。当前,家庭教育不良问题突出,主要表现为:

1.家庭教育内容单一化

有些家长把早期教育片面地理解为向孩子传授书本知识,他们违背婴幼儿的心理发展特点,硬性地给孩子规定学习任务,让婴幼儿像学生那样坐下来读书、写字、算算术、背英语单词,从而剥夺了儿童玩耍的时间和权利。大人在急功近利的心态驱使下,过度地早期灌输知识,使孩子产生厌学情绪,造成心理上对学习的恐惧。

2.教育知识贫乏,教育能力欠缺

大多数家长极少阅读儿童教育、心理方面的书籍,对家庭教育知识了解甚少。只是从自己父母那里习得一些教育子女的知识、方法,凭经验教育自己的子女。他们不知自己的孩子真正需要什么,更多的是将物力、财力大量倾注在孩子身上,但是他们的苦心最终未必能获得预期的回报。

3.过分溺爱子女现象比较普遍

相当一部分家长的家教观念十分陈旧,过分宠爱、溺爱孩子,孩子想怎样就怎样,缺乏行为规范和自我约束意识。忽视对孩子的劳动教育,过分“关心”、“保护”,一切包办代替,使孩子失去了锻炼的机会,导致子女社会生存能力不强。

4.忽视自身的言传身教

家长不注重自己的言行,如说脏话,不讲文明礼貌,不求上进等等。自己不能以身作则,却要求孩子如何如何,那种言行不一的说教根本不可能奏效,反而,会对孩子造成负面影响。诸如此类的家庭教育问题在当今家庭比比皆是,已上升为社会问题。

三、开展家庭教育指导的具体措施

1.树立正确的家长观念

学前儿童家长的教育观念,主要指学前儿童家长在教育子女问题上所形成的比较稳定的价值标准和认识,它包括学前儿童家长的儿童观、教育观、人才观。应指导家长:

①树立正确的儿童观。②树立正确的教育观。③树立正确的人才观,避免期望过高和过低两种倾向。

2.采取正确的家长教养方式

学前儿童教养方式可分为民威型、绝对权威型、娇惯溺爱型、忽视冷漠型四种类型。应指导家长采取民威型教养方式。对待孩子采取平等、民主的态度,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创设和谐的家庭环境,提供幼儿自我发展的空间和自由。了解、尊重孩子的兴趣与需要,与孩子平等交流,鼓励其自主尝试。在这种教育方式下,幼儿通常表现为:乐观向上,独立自信,积极探索,与人为善,人格得到较好的发展。

3.指导家长学习家庭教育知识,不断提高家庭教育能力

指导家长阅读学前儿童心理学、教育学、儿童卫生保健等书籍。向家长讲授基本的教育理论,教育原则和方法。同时指导家长要将家庭教育的理论知识通过反复琢磨、实践转化为家庭教育的实际能力。提高家长了解儿童需求的能力、评价儿童发展的能力、协调亲子关系的能力、处理儿童问题的能力。

4.指导家长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和氛围

家庭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两方面。

在物质环境方面,家庭环境应当清洁、整齐、美观。物品有固定的位置,家务有合理的分工。幼儿有属于自己的空间,家长根据其年龄特点,布置美化幼儿的空间,并让幼儿承担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如整理床铺,折叠衣服,擦桌椅,摆放碗筷等。

在精神方面,家庭每个成员要保持尊老睦邻,夫妻互爱互助,同情别人,乐于助人的良好传统。父母对孩子的要求应统一认识,通力合作,根据个人具体情况,有所分工,有所侧重。另外,各家庭成员都应有较高的生活目标和精神追求,有浓厚的好学上进的气氛,形成良好的家风。

5.指导家长重视儿童全面素质的培养

家庭教育的内容包罗万象,家庭既要负责儿童的衣食住行,又要担负起人格发展的重任,还要培养儿童体、智、德、美等诸方面素质。家庭教育的目的是将孩子培养成适应社会、将来能幸福的生活、能为社会做出贡献的公民。要达到这一目的,家庭教育就必须是全方位的而不能只限于某一方面。家庭要担负起儿童全面成长的重大责任。

篇6

【关键词】问题学生;教养方式;调查

一、问题提出

教育界常有人说:“5+2≤0”,意思就是学校教育5天的效果还抵不上周末两天学生家庭的负面影响。为了探讨如何帮助家长改善对待问题学生的教养方式,树立正确的“学生观”,“人生观”,笔者对我校问题学生家庭教育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和研究。

二、父母教养方式调查分析

(一)调查过程

调查对象是我校40个班级高一至高三的问题学生及学生的家长,学生共计209人,男生101人,女生108人。编制“父母家庭教养方式及其相关内容”的问卷,对学生的家庭教养方式情况进行了调查。此外,从被调查的209名学生中,随机抽取了10名同学,以谈心的方式,了解学生家庭教育的状况。

(二)调查结果

本次调查从家庭基本状况,家庭学习氛围,家庭教育态度,家庭教育成效四个方面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

(1)家庭基本状况

从照顾人与子女关系,家长文化程度,家长职业,家长兴趣爱好和家长年龄五个层面了解被调查学生家庭基本状况。

调查结果如下:

1.家长年龄较轻,受访家长中,82.2%介于35―45岁。这个年龄阶段的家长,精力旺盛,有一定的生活体验和基础,有能力养育好孩子。

2.家长受教育层次很低,初中学历高达78.9%,受到专科及以上教育的为0。家长的受教育程度高低,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因此要改善父母家庭教养方式,必须立足这个现实,从实际出发。

3.调查中,一个不容忽视的数据,竟然有20.8%的问题学生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照顾,与父母接触很少,隔代抚养造成的问题,短时期内很难消除。

(2)家庭学习氛围的营造

从家庭学习环境营造,对待子女学习问题,家长与学校联系,父母是否有看书、读报习惯四个方面了解受调查学生家庭学习氛围情况。

从调查情况看,家长对家庭教育重视程度不够,具体如下:

1.虽然大部分家长注意给孩子营造安静的学习环境,但是对孩子的学业却不关心,孩子成绩好坏无所谓,不犯事就好的家长,占了受访人数的66.9%,这跟他们当初送孩子到职业学校来的出发点是完全吻合的。

2.每天坚持或是经常坚持读书、看报的家长,在受访家长中,一个都没有。家长不注重提高自身修养,关心外部世界。

(3)家长家庭教育状况

从孩子成绩不太好,父母态度如何,父母如何关心孩子,父母在家中是否为学生做了榜样,孩子不听话,父母怎么办和父母如何看待孩子进步五个方面了解了被调查学生家庭教育状况。

数据表明,家长重成绩轻德育现象明显,家庭教育重要性认识不够。

(4)家庭教育满意度

从“你对父母的教育方式方法满意吗?”和“对孩子的教育,你觉得自己做得很好吗?”两个层面分别对家长和学生进行了了解。

调查结果表明,问题学生对自己父母的教养方式是不认同的,而父母也能够认识到自己在家庭教育上的缺失,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但又苦于没有系统的指导,规范的引导。

三、几点建议

(一)直面问题,接纳孩子

家长对待问题学生,方法单一,缺乏理性。打骂是家常便饭,在得不到成效的情况下,父母急于求成,违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采取以暴制暴的手段。父母急于去批判、去给孩子“定罪”的行为,除了把孩子的自尊伤害得体无完肤,与父母越来越对立,可能还极可能导致孩子心灵的扭曲。父母应该认识到,孩子是一个个独立的生命个体,每一个人都有被尊重的需要,这是与生俱来的,没有人愿意总被人批评。

(二)发现长处,引导孩子

成绩差,这个孩子便一无是处的观念根深蒂固存在于许许多多的父母脑海里。带着这样的观念,他们事事处处挑剔孩子,责问孩子,不给孩子辩解的余地。孩子在他们面前,变得越来越不爱说话。父母既要善于发现和赞美孩子,还要引导孩子正确面对失败,在挫折前做孩子的战友。

(三)营造时间,陪伴孩子

工作忙,走不开成了很多家长推卸子女教育的首要借口。家长总是以工作繁忙为理由,而忽视对孩子的教育,很少去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孩子渐渐地就体会不到亲情的温暖和父母的关爱。当然,对于孩子一些过分的、无理的要求也要及时进行改正,并且说明道理,让孩子懂得那是错误的做法,只要父母选择一个他们最愿意接受的方式来进行教育,那么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家庭教育是培养人、教育人系统工作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在对问题学生的教育上,必需取得家长的支持,否则,问题学生的状况很难得到扭转。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只有相互协调,取长补短,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和多渠道一致影响的叠加效应,才能取得最终的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家庭教育;父母教养方式;升级成绩

[中图分类号]G00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4)28-0079-04

[作者简介]冯帆(1989―),女,河北蠡县人,东北师范大学农村教育研究所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2013级在读硕士。

一、研究背景

家庭教育是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之一,是学校与社会教育的基础。良好的家庭教育是保证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前提条件。在家庭教育的结构中,父母教养方式则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国内外大量研究都表明,父母的教养方式在孩子的成长生涯中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升级考试作为中学生的一次大规模、正式的考试,受到学生和家长的高度关注。在家庭教育中,父母教养方式与学生的升级成绩有什么关系,何种教养方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升级成绩,这些问题值得研究和探索。

二、基本概念界定

父母教养方式:Darling和Steinberg认为“父母教养方式(parenting style)是父母教养观念、教养行为及其对子女情感的一种组合形式,它不随情境的改变而变化,反映了亲子交往的实质”。

升级成绩:指学生在升级考试中获得的成绩。本研究以河北省保定市望都县第三中学为例,因此以该中学八年级学生的升级考试成绩作为升级成绩。

三、研究设计

(一)研究目的

本次研究的目的在于确定什么类型的教养方式才是恰当有效的,什么类型的教养方式才能够促进学生升级成绩的提高,进而为改善父母教养方式,促进学生升级成绩提高提供实用性建议。在此基础上为家长改善家庭教育环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供帮助。

(二)研究对象

本次研究抽取的样本是河北省保定市望都县第三中学八年级16班、17班、19班的全体学生,共计270名。向这些学生发放调查量表270份,收回量表270份,有效量表260份,占总数的96.26%。

(三)研究方法及工具

本次研究使用瑞典Umea大学精神医学系C.Perris等编制的《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作为研究工具,用来评价父母教养态度和行为的。岳冬梅等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对这个量表进行了修订。修订后的量表包括六个父亲因子:父亲情感和温暖及理解、父亲惩罚和严厉、父亲过分干涉、父亲偏爱被试、父亲拒绝和否认、父亲过度保护。五个母亲因子:母亲情感和温暖及理解、母亲过度干涉和保护、母亲拒绝和否认、母亲惩罚和严厉、母亲偏爱被试。量表采用的是Likert四点计分方式:“从不”记1分,“偶尔”记2分,“经常”记3分,“总是”记4分。然后按父母教养方式的类型将各个题目的得分相加,得到不同教养方式因子的总分。分数越高表明父母采用这种教养方式的程度越深。另外,我们还在调查中增加了生源地等基本信息,以使调查更加贴合实际。

四、调查结果与分析

我们对父母教养方式与升级成绩进行了相关显著性检验,分析结果如下:

(一)父母教养方式中因子Ⅰ与升级成绩的相关分析

根据表1可以发现,父亲、母亲教养方式中的因子Ⅰ,即情感、温暖、理解因子与学生的升级成绩之间差异显著,且呈正相关。也就是说父母的这种温暖教养方式有利于学生升级成绩的提高。人是社会性、群居性的高级动物,对情感中的理解与关爱要求得更多,尤其是对于那些长期受压抑的人来说,理解和关爱更为重要。升级考试是学生人生中经历的重要事情之一,他们在面临升级考试的时候,承受着来自身体、心理等方面的巨大压力。这个时候,得到自己身边的人的理解、关心,会使他们情绪上感到愉快,正常发挥甚至超常发挥自己的水平。

(二)父母教养方式中因子Ⅱ与升级成绩的相关分析

根据表2可以发现,父亲教养方式中的因子Ⅱ,即惩罚、严厉因子与学生的升级成绩间差异显著,呈负相关。也就是说,这种教养方式不利于学生升级成绩的提高。母亲教养方式中的因子Ⅱ,即过度干涉、过度保护因子与学生的升级成绩差异不显著。也就是说母亲的这种教养方式对学生升级成绩的提高作用很小。

分析认为,大部分的家长对孩子要求严格,如果他们犯错误的话,就绝不会宽容。这种不放任自流的态度是对的,但是总是抓孩子缺点,批评孩子,教育效果不一定好。依据青少年的心理特征,他们都比较希望获得肯定和赞美,那些缺点比较多的学生更是如此。如果总是受到批评,他们的情绪就会越来越低落,心理上的压力就会越来越大,逐步丧失自信,甚至“破罐子破摔”,对学习丧失兴趣。所以父亲惩罚严厉的教养方式不利于学生成绩的提高。

另外,父母不能过度保护孩子,应该把目的和结果统一起来,绝不能盲目地去爱孩子。处于青春期的孩子,他们需要更多属于自己的空间、自由,过度干涉只会让他们产生厌烦情绪,这种情绪带到学习中自然不会对成绩提高有所帮助。所以,母亲这种过度干涉、保护的教养方式对学生升级成绩的提高没有显著的作用。

(三)父母教养方式中因子Ⅲ与升级成绩的相关分析

根据表3可以发现,父亲教养方式中的因子Ⅲ,即过分干涉因子与学生的升级成绩间差异不显著,呈正相关。父亲这种教养方式对学生升级成绩的提高没有显著影响。母亲教养方式中的因子Ⅲ,即拒绝、否认因子与学生的升级成绩间差异显著,呈负相关,即母亲的这种教养方式不利于学生升级成绩的提高。

从中学阶段开始,青少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思想有了较为显著的发展。在这个时候,他们常常批判性地看待自己以外的人和事,不再相信之前所谓的“权威”。父母应该重视他们这种思维发展上的新特征,不能因为他们经常提出不同的意见,而故意干涉甚至压制他们,这只会增加他们的逆反心理。父亲的过度干涉极有可能会增加学生对学习的反感,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升级成绩。

另外,青少年都是有上进心的,如果总是受批评、挨罚,他们的情绪就会越来越低落,逐步丧失自信,最后以至于“破罐子破摔”,升级成绩自然不会提高,所以母亲的拒绝否认不利于学生升级成绩的提高。

(四)父母教养方式中因子Ⅳ与升级成绩的相关分析

根据表4可以得出,父亲教养方式中因子Ⅳ,即偏爱因子与学生的升级成绩间差异显著,呈正相关,即这种教养方式利于学生升级成绩的提高。母亲教养方式中的因子Ⅳ,即惩罚、严厉因子与学生的升级成绩间差异不显著,呈负相关。即母亲的严厉惩罚,对学生升级成绩的提高不明显。

分析认为,在中国家庭观念中,一般是严父慈母,可是父亲的偏爱,会为孩子的身心发展营造一个宽松的氛围。尤其是在面临升级考试这种人生中的巨大挑战时,孩子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这时父亲的偏爱和母亲的关心,是有利于学生缓解压力,促进升级成绩提高的。

(五)父母教养方式中因子Ⅴ与升级成绩的相关分析

根据表5可以得出,父亲教养方式中的因子Ⅴ,即拒绝、否认因子与学生升级成绩的差异不显著,呈负相关,即这种父亲的这种教养方式对学生升级成绩的提高没有显著影响。母亲教养方式中的因子Ⅴ,即偏爱被试因子与学生的升级成绩差异显著,呈正相关。也就是说母亲的偏爱利于提高学生的升级成绩。

自古以来,在中国式家庭中,父亲大多扮演“威严”的角色,这俨然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父亲对孩子的一般性严格管教,在孩子眼中是可以被理解、接受的。

母亲大多扮演温柔的角色,是孩子心灵温暖的港湾,母亲的关爱能给予孩子信心和勇气,更何况,对于面临升级考试的孩子来说,他们这时对情感、理解、关爱的感受能力是极其强烈的。母亲的偏爱会给予他们更多的力量、自信心去迎接中考的挑战。所以母亲的偏爱教养方式利于提高学生的升级成绩。

(六)父母教养方式中因子Ⅵ与升级成绩的相关分析

根据表6可以得出,父亲教养方式中的过度保护因子与学生的升级成绩差异不显著,呈正相关。即父亲的过度保护对学生升级成绩的提高没有显著作用。

中学生作为未成年人,在生活中是需要一定保护,可是这是有度的。他们应该有自己的经历和磨难这,样才能得到进步、成长。而且这时候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需要的是更多属于自己的空间。父亲这时应该一切从孩子的身心实际情况出发,供其所需即可。另外,在中国式家庭中,父亲本来担任的角色是严父,过度的保护在孩子内心深处是不被认可的,这可能会加剧他们的逆反心理。学生在这种特殊的成长时期,需要的是更多心灵上的自由。所以,父亲的过度保护的教养方式是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升级成绩的。

(七)生源地与升级成绩的方差分析

我们对生源地与升级成绩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

根据表7可以发现,生源地差异因子与学生升级成绩差异不显著。这一方面可能是因为近些年来国家的惠农政策也涉及农村教育,即完善农村的教育设施,提高农村的师资力量,更好、更全面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这使得农村孩子能够更好地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并且获得与城市孩子相当的教育环境。另一方面,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经济也有很大进步,父母有更好的经济条件为孩子提供更好的教育,无论男女都有权上学,而农村家长对孩子成才的渴望更加强烈。所以生源地差异对于升级成绩提高的影响不明显。

六、建议

根据上述分析结果,笔者认为父母应以情感、温暖、理解的教养方式对孩子施教。也就是说,当孩子在生活、学习中遇到困难时,父母应该更多地站在孩子的立场上,设身处地地去理解他们,使其感受到来自父母的关爱、理解;面临困难时,使其能切身感到来自父母的支持。相应的,笔者反对父母惩罚、严厉的教养方式,也反对父母采取埋怨、不管不问的教养方式。

(一)正确运用奖惩法

表扬奖励是一种有效的、重要的教育方法,运用得好,可以激励孩子不断进步。同时,还要进行正确的批评惩罚。要明确批评、惩罚孩子的目的,批评、惩罚必须公正、恰当,只有真正做到公正、恰当,孩子才会感到家长的批评、惩罚是关心和爱护,才能端正态度,好好学习,提高自己的升级成绩。

(二)运用多种方法理智施爱

家长要不断地通过学习来提高自身的教育素养。应该理智地爱孩子,爱而不宠。同时,教育孩子也要严格要求,不能总是迁就孩子。在教育方法上,可以灵活多样,建议家长多采用说服的教育方法,即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来教育孩子。这是一种科学有效的教育方式,更容易为孩子所接受。具体有谈话法和讨论法两种。与孩子进行谈话时,家长一定要确保自己的思想观点是正确的,这样才能使孩子明辨是非;讨论的方式不仅可以调动孩子参与的积极性,使孩子明白道理,还有助于孩子知识和能力的增长。

(三)量力而行,循序渐进,从实际出发

我们反对“揠苗助长”这种欲速则不达的教育方式。不要操之过急,要循序渐进,按照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和能力发展水平,遵循学科知识的发展顺序,从浅到深,逐渐提高要求。这是经历过长期实践标准检验的真理,家长要想全面贯彻这种教育方法,要根据孩子各方面的特征来帮助、评判他们取得的成绩。不要操之过急,要明白只有扎实的学习才会让学生经久不忘。

(四)注重全面发展,做到因材施教

一方面,处理好全面发展与发展特长的关系。父母应该明白每门学科之间是相互联系的,普通文化知识的学习可以促进专门知识的学习,反之,也会影响专门知识的学习。在研究中发现,一位学生特别擅长跑步,但是文化课的成绩却十分差。在其父母眼中,学习才是第一位的,其他特长都是“不务正业”。在多次和其父母交流后,他们答应让孩子上体校。在做出这个决定之后,这个学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学习上更加认真、刻苦了。因为他知道要想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就必须有一个比较好的文化课成绩。

另一方面,从孩子的不同个性出发,因材施教。青少年由于各自的差异,因而有各自的个性,具体表现在气质、能力等个性特征的不同,这就相应地要求家长对孩子进行的教育也要根据不同情况区分对待,做到有针对性。

总之,家长一方面要全面关心孩子,使孩子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得到全面、充分地发展;另一方面应当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使孩子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只有这样,才能把孩子培养成社会需要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Darling N,Steinberg L.Parenting Style as Content:An Integrative Modle [J].Develop Mental Paychogical,1993.

[2] 赵忠心.家庭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3] 张莉.当前家长教养观念错位现象原因探究[J].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5).

[4] 乐善耀.学习型家庭:和谐社会的基石[J].上海教育,2005(8).

[5] 吴声远.中考对学生学习成就归因的影响研究[J].上海教育科研,1990(7).

[6] 张璐斐,张琦光,施小菊.青春期父母教育方式的调整与亲子关系[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10).

[7] 林崇德.发展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

[8] 邓佐君.家庭教育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

[9] 周小娟.中学生父母教养方式、应对方式与学业成绩的关系研究[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0(9).

篇8

关键词: 幼儿性格 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模式

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幼儿期是孩子性格的萌芽时期。在婴儿期虽然能看到幼儿性格的差异,但是这些差异是不明显及不稳定的,因此谈不上性格的形成,只能说是性格萌芽的表现。进入幼儿期后由于语言、思维、动作的迅速发展,家庭、幼儿园等对幼儿提出许多要求,幼儿的自我意识、道德意识日益增强,心理活动的独立性、目的性、自制力逐渐发展,出现显著的性格特征,它标志着幼儿性格的初步形成。

有人认为,幼儿的性格是先天的。的确,很多孩子在性格上与亲人,特别是与父、母很类似。这里有遗传的因素,但更主要的是,性格是环境和教育影响的结果,它是对环境和教育影响的一种反映。人的性格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就是他不断反映环境和教育影响的过程。

一、家庭教育环境对幼儿性格影响的具体体现

家庭是构成社会的基本单位,家庭在社会生活中所起的作用、所处的地位、生活条件与生活方式,家庭成员尤其是父母的日常言行、性格特征等都会在孩子的性格上打上烙印。

1.家庭教育中父母的日常言行对幼儿性格的影响。

家庭教育在幼儿性格的形成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不良的家庭教育是幼儿不良性格的源泉。俗话说: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孩子。如果父母的品德或行为不良,孩子在与他们的接触中会受到这些不良品行的影响,形成不良的性格。

2.家长的言传身教对幼儿性格的影响。

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幼儿性格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众所周知,父母的职责是教育子女,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生理、心理的发展以及性格的形成与父母的言传身教有密切的关系。在家庭里父母的行为举止时时刻刻都在影响、教育孩子,孩子如果形成良好的性格就会对他以后的成长产生积极的影响。

家长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家庭是孩子们“第一课堂”,在幼儿性格的形成时期,家长的言行举止都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家长的言行举止保持一致,孩子才能形成良好的品行。

3.父母性格特征对幼儿性格的影响。

小孩子的学习主要靠模仿,因此,家长的性格特征将对孩子产生直接的影响。由于性格的不同,家长对孩子产生的影响也会不同。一般说来,孩子和母亲接触得多,所产生的影响是:温柔、热情,但缺少刚毅性;思想细腻而胆量小,按规矩办事,怕与陌生人接触。所以,父母对孩子性格的影响作用不能相互取代。

4.家庭的环境、气氛对幼儿性格的影响。

家庭环境对幼儿的影响非常明显。如果父母的生活习惯不好,那么再好的教育方法也是毫无用处的。只有营造和谐、良好的家庭环境、气氛,才能促进幼儿形成良好的性格。

二、家庭教育模式对幼儿性格影响的差异性

我国学者将家庭教养模式划分为四种类型:民主型的教养模式、专制型的教养模式、放任型的教养模式和溺爱型的教养模式。不同的教养模式将对幼儿的性格产生不同的影响,本文将结合一些案例说明不同教养模式对幼儿性格的影响。

1.民主型教养模式对幼儿性格的影响。

持这种教养模式的父母用平等民主的态度对待孩子,鼓励孩子的独立性和进取心。当孩子与自己的意见不一致时,父母不是一味压制,而是循循善诱。

2.专制型教养模式对幼儿性格的影响。

在专制型的家庭中,父母是权威,凡事由他们说了算,孩子要绝对地服从他们,否则就会受到打骂。在这种模式下成长的孩子内向、孤僻,不能融入集体生活中去,即使融入到集体生活,也会产生强烈的自卑感。

3.放任型教养模式对幼儿性格的影响。

在这种教养方式下成长的孩子,他们冷漠、自我控制能力差、做事容易冲动、不遵守纪律、情绪不稳定,幼儿的这些不良的性格特征会使他们发生一些不良的行为,如因为人际关系受挫产生侵犯行为。此外,这类儿童与父母的沟通少,更容易让他们形成内向、冷淡、兴趣狭隘等性格特征。

4.溺爱型教养模式对幼儿性格的影响。

在这种家庭里,父母给孩子过多的保护,他们迁就孩子,不管孩子的要求是否合理,都会满足。在父母溺爱、娇宠下成长的孩子,他们的性格是消极、依赖、没有责任感与耐力、做事缺乏坚强的意志;他们缺乏自理能力、自私自利;他们很难适应集体生活、不能被别人接纳;他们自己不能独立地解决问题,遇事优柔寡断。

三、促进幼儿形成良好性格的措施与手段

1.家长应树立正确的儿童观。

正确的儿童观是维护儿童的人格尊严、发展儿童的独立性、培养儿童的竞争意识与丰富儿童的内心世界。为了培养幼儿良好的性格,家长要打破传统的重视幼儿知识的获取而忽视幼儿能力培养的教育观念,通过多种途径全面掌握幼儿的规律、特点,了解最新的幼儿教育动态,树立新的儿童观。由于幼儿处在发展期,需要家长的引导,但这并不意味着家长可以把孩子当成容器,任意灌注,或把孩子当成泥土任意塑造。家长要从内心深处尊重孩子,努力与孩子进行沟通、交流,认真研究和观察孩子,了解孩子真正的需要;家长要相信孩子具有发展的潜力,他们可以依靠自己的力量茁壮成长。家长要站在孩子的角度用心了解孩子的心理需要,学习儿童的心理发展规律,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营造适合幼儿成长与发展的环境,促进幼儿发展。

2.家长应注意营造和谐、平等的家庭环境。

为了促进幼儿形成良好的性格,应给孩子营造和谐、民主平等的环境。日本著名幼儿教育家井得胜曾说:“促进孩子早期发育,用不着专门做某些事,最好的开端也是你能做到的,就是创造一个愉快的家庭氛围与和睦的夫妻关系。”家长应努力营造和谐、平等的家庭环境,让孩子在轻松愉悦的家庭环境中生活和学习,让幼儿成为快乐的人。

3.言传身教,身教重于言教。

父母是孩子模仿的榜样,父母的言行都呈现在孩子的眼里,父母的不良行为肯定会对孩子产生巨大的影响。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父母要求幼儿做什么事,自己必须首先做到,给子女做表率。

4.注意选择科学的教养方式。

不同的教养模式对幼儿的性格会产生不同的影响,我们必须采取合理的教养模式促进幼儿良好性格的形成。民主型的家庭中,家庭成员之间相处和睦,关系融洽,孩子在这种环境中容易感到轻松快乐,他们可以尽情地进行一些创造性的活动,对孩子良好性格的形成会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家长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达到培养幼儿良好性格的特征。

(1)给予儿童充分的自由空间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给予孩子“话语权”,遇事特别是关于孩子的事情时要与孩子共同商量,征求他们的意见,让孩子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事,父母不要将自己的意愿强加在孩子的身上。

(2)恰当运用表扬与批评

表扬是鼓励幼儿进步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方法。父母用表扬肯定孩子的优点,鼓励孩子进步,孩子乐于接受,因而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表扬也要把握一个度,如果孩子犯了错,家长仍然一味地表扬,不仅会使孩子养成自以为是的性格,还会使表扬丧失其原有的激励作用。长此以往,幼儿就不会重视表扬,教育效果就会大大降低。

(3)科学的心理引导

引导,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心理疏导。父母的引导,尤其是母亲的科学引导,有利于幼儿对不良行为形成约束,这样幼儿有了合理的约束,不会做出一些不利于良好性格形成的行为。

在幼儿性格形成的过程中,尤其是3~6岁幼儿性格形成的关键期,家长、幼儿教师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使自己的态度和言行成为幼儿良好性格形成的积极因素,促使幼儿形成健康、积极向上的性格。

参考文献:

[1]史爱荣,孙宏碧.教育个性化和教学策略[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34-66.

[2]李传银.普通心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249-252.

[3]陈帼眉.学前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25-31.

[4]依田明,郭洁敏译.母子关系与幼儿性格[J].上海社科院信息所,1995,(5):10-11.

[5]刘金花.上海市与横滨市幼儿性格特征和家庭环境因子关系的比较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5,(4):51-58.

[6]张锋等.家庭教育结构对初中学生性格展影响的测验研究[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1997,(29):63-68.

[7]赵忠心.家庭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2-5.

[8]印小青.家庭教养方式与儿童发展关系研究综述[J].学前教育研究,2004,(10):90-98.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