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生理学的研究水平8篇

时间:2023-07-03 09:40:28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生理学的研究水平,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生理学的研究水平

篇1

【关键词】青春期 早恋 心理健康

背景:青春期懵懂的爱情,像春天的嫩芽,虽可爱却太脆弱。当"怀春"的孩子遭遇所谓的"失恋",因为"爱"的流逝而自我否定。学生童童"失恋"了,为此苦恼不已,影响了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甚至形成了厌学情绪。

1 一般资料

童童(昵称),男,17岁,10电子商务班学生,擅长唱歌,身材挺拔,长相帅气,此前没有患过严重的心理障碍。

2 学生自述

主诉:女朋友提出分手后,苦恼、烦闷,易发脾气。因情绪不佳,和同学相处不好,觉得同学都不愿意理睬自己,常有孤单感,甚至厌学,从而逃学。

个人陈述:寻常家境,父亲是驾校教练,母亲是某单位职员,平常父母较为关心,但沟通不够深入。前不久与外校一名女生陷入了恋爱的漩涡。但是,最近女孩提出了分手,几次挽留都遭到拒绝。心里不好受,想不通女孩坚定分手的缘由。原本因积极参加活动并取得很好的成绩而自信,最后认定是自己缺少魅力她才离开的,心情也糟透了。情绪低落,拒绝出现在人多的场合,不爱和别人打交道,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无心学习,出现旷课情况,甚至有了退学的念头。

3 评估与诊断

问题的关键点:

由于所谓的当爱已成往事,因为"失恋"而否定自我,产生自卑的错误认知,并从此开始把自己保护地像团着身子的刺猬一样害怕再与人交往,而自己也感觉非常孤独。情绪压抑,不懂得宣泄,导致人际关系、学业、自己的身心健康都受到影响。

判断依据:

⑴ 根据判断病与非病的三原则,来访者的知、情、意是统一、一致的,对自己的心理问题有自知力,而且主动求助,之后积极配合,无逻辑思维的混乱,无感知觉异常,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的症状。

⑵ 根据来访者感觉烦躁,易激惹,有孤单感,痛苦持续时间较长,已泛化至平时的人际交往中,并无法正常地进行学习和生活,社会功能受损,已经不属于一般心理问题,但未达到神经症或可疑神经症的标准,因此考虑诊断为严重心理问题。

原因分析:

① 生物原因:来访者为男性,处于青春期,有异往的需求,情绪影响内分泌导致青春痘的冒发也是生理因素。

② 社会原因:来访者的问题是由明显社会生活事件(潜在的)为诱因引起的。因为"失恋"引起的,否定自我,过度关注体相(痘痘)。

③ 心理原因: (1) 认知方面:来访者主要存在三点错误认知:一是认为是因为自己不好女朋友才离开他的;二是同学们知道这件事"让我抬不起头来";三是脸上长了痘痘,就更丑了。害怕自己不被人喜欢,认为在班级里是多余的。 (2) 情绪情感方面:表现为有很强的孤独感,烦躁、易激惹,且不能自己摆脱。 (3) 行为方面:以一些攻击性的或故意表现不屑的行为和语言来保护自己。 (4) 个性方面:敏感、自尊心强烈。

4 咨询目标

和来访者共同商定了咨询目标。具体目标:宣泄情绪,缓解情绪,重塑自信,逐步矫正所谓"失恋"后的认知行为模式,慢慢让自己被人接纳,基本恢复以前的交往能力。最终目标:调整来访者对重大事件的认知方式,改善其待人接物的行为模式,学会正确面对随时发生的生活事件,促进心理健康。

5 咨询方案

主要运用认知-行为疗法,使用艾利斯的理性情绪疗法和行为矫正技术相结合的方法。根据来访者的性格特征与经历,要求改变的动机,所以这个案例宜采用认知改变为主,调整其原本偏差的认知方式,同时配合行为的矫治,这样一方面她通过行为改变认知,另一方面重塑新的与人交往的行为模式,具体要运用倾听、共情等参与性技术;重点运用解释、面质、自我开放等影响性技术。

咨询方案实施前告知来访者双方的责任和义务,要求来访者积极思考,提出问题,配合咨询员的工作。

与来访者约定咨询的时间,经协商决定,每周咨询两次,周一、周四各一次。

6 咨询过程

本案咨询共进行6次,大体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建立关系、宣泄情绪、澄清问题;第二阶段分析问题、探寻根源;第三阶段调整认知、促进健康。

主要用到以下4种方法:

① 适当情绪的宣泄:

人是感情的动物,失恋后难免难过。让自己热烈地伤心一次吧,把自己的苦闷都说出来。共情,并且适当的开放自我,谈及自己也有类似难过的体验。

运用"空椅技术",让来访者通过更换座椅来代表那女同学,体验和发表对事件的看法,让来访者自己觉察到其实那女孩是关心自己的,并没有否定自己,并且认识到的一些行为模式无法得到她的认同,应当予以重建。"搞了半天,原来是我想错了呀!"他突然轻松地说道。

② 告别仪式:

整理对那女生的过往的点点滴滴,把所有自己认为要处理的写在纸上,并且烧掉了。(咨询师有给支持的力量)

"让一切随风吧",他说。

③ 重竖自己:

篇2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培养;提高

语言知识与技能是从小学语文的学习中积累和形成的,尤其是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与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新课改对于小学语文阅读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指出要激发小学生阅读兴趣,强调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使小学生在提高阅读能力的同时心灵得到陶冶、精神受到鼓舞,为一要求的提出,需要教师要教学过程中,注重孩子的个体差异,采用多样化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学生阅读积极性,从而提高阅读水平。

一、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轻视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往往以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想法代替了学生自身对课文的理解和思考,这样学生与课文的对话减少了。对于学生来说,阅读是与课文的直接对话,是认识感受与作者情感相互作用交流的过程。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教师不应该代替学生去感悟,应允许学生对课文有自己的理解和思考,允许学生用自己的认知世界和情感世界对课文内容进行自身的体验和交流,使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2.忽视了语言的积累。长期以来,我们一直把阅读教学的重点放在培养学生阅读分析文章的能力上,整个教学过程的重心往往朝文章的理解分析倾斜,严重忽视了语言的积累,很少进行运用语言的训练。其次,在语文的课堂教学中,在“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的训练时间分配上,比例严重失调,几乎不成比例。语文教学一直存在着这样一种误解,以为学习语言的关键在于“理解”,只要理解了,就自然而然会运用,但真正积累下来的不多,会灵活运用的就更少了。

二、提高小学生阅读兴趣的有效途径

兴趣是最好的导师。提高小学生阅读兴趣、使学习从被动型变成主动型,是教育工作者不断探索和追求的目标。小学生必须培养阅读的兴趣,有了兴趣才有语文阅读的动力,而有了动力才能真正的提高阅读的能力。兴趣的培养常常体现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表现为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因人而异的提问设置等等。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种手段和方式。

1.做好阅读准备工作,调动兴趣。在阅读开始前,如果教师能够增加些对课文背景或相关知识的趣味性讲解,那么就能使学生对课文内容充满期待,在怀着兴趣的情况下,阅读的能力会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高。相反,如果教师一上课就照本宣科,就会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自然阅读水平不会有所提升。阅读前的准备工作,体现为采用多样化的方式对文章的背景等知识的渗透,比如可以从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情景入手,联系课文的内容,引发对课文学习和积极性。好奇心是孩子的天性,利用好奇心使学生对课文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是成功阅读教学的第一步,也是关键一步。

2.注重采用现代化设备,增加阅读趣味性。多媒体的教学设备改变了传统教学方式,使教育工作更加省时省力并具有效性。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就要充分利用这一成果,通过投影、视频播放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语文新教材在设置上增加了许多图片,这实际上也是启发学生兴趣的一种方式。因此,在教学中,多利用现代化设备,制作些与课文相关的图片和视听资料,图文并茂,声色具备,能够增强学生的求知欲,还能够加深对课文的记忆。因此,通过多种方式的教学,培养学生阅读趣味性非常重要。有了兴趣,阅读学习过程就不会那么枯燥,不会成为一种负担,相反,阅读的过程会使学生兴致盎然,成为一种享受。

3.灵活创设情境,吸引学生兴趣。只身临其境,才能使人感同身受并记忆深刻,对于小学生尤其如此。在阅读教学中,可以组织一些情境表演,让学生感受到课文中的故事情节,一方面培养了其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也加深了学生的记忆。另外,注重课件制作的趣味性也是使学生深入情境,引起思想共鸣的好方式。通过有吸引课件的播放,将学生引入课文情境中,使学生情绪受到感染,能够激发起阅读的兴趣,潜移默化中也起到了良好的教育作用。

三、积极引导学生培养阅读的自主性

阅读自主性的培养是提高阅读水平的关键。在课文学习过程中,学生拥有自主意识,才能充分调动学生阅读的主动性、积极性,开动学生脑筋,从而培养学生自辩、自治、自学的能力,激发其丰富的想象力和创新精神。具体来说,引导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包括培养自主意识和传授自主阅读方法。

1.建立学生独立阅读的自信心,增强自主意识。小学生的智力发展特点决定了其在学习过程中具有强烈的依赖性,尤其体现在阅读的自信心。在课堂教学中,老师不经意不恰当的批评,常常会挫伤学生的幼小的自尊心,从而产生对阅读学习的反感和惧怕情绪,这种反面的情绪会在左右学生今后对课文学习的积极性。基于此,老师在课堂中,应当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多鼓励,少批评。另一方面,在阅读教学中,应培养学生独立意识,克服过分依赖心理。有些学生在学习中常常是老师讲一句,学生记一句,老师讲一段,学生记一段。学生在阅读中,经常像猴子搬包谷,一路捡一路丢,所以,老师应特别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自主学习意识。

2.注重教授阅读的方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强调了方法远比学到的知识本身重要,有了正确的方法,才能不断的获取知识,在小学生阅读教学过程中同样如此。教授学生阅读的方法,才能够使其摆脱过分依赖心理,从而在掌握课文内容的同时,形成创新思维。培养自主学习的方法有许多种,要落实孩子的主体地位,关键是培养其独立思考的能力,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课后,老师都应当根据学生学习的特点,鼓励其积极独立思考问题。

四、调整改善阅读水平的评价标准

传统教学对阅读评价偏向以课本知识为标准,往往偏重生字词及段落记忆以及课文熟练,很少鼓励学生创新性思维。而小学生学习的特点常常是表现为对那些死知识是学得快、忘得快,即使对一些课文记忆深刻,也常常是死记,考试中照搬照抄,不会灵活运用。所以,对于语文阅读能力的评价方式需要改革,要鼓励创新、鼓励想象力。另外,在考试中,应多出一些开放性的题目,让学生发挥自身想象力,不应恪守标准性答案,局限学生的思维。对于在平时作业和试卷中有创新性的学生应及时表扬并加以鼓励。唯有如此,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并使学生充分发挥想象,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学生阅读水平的提高,是学好语文的体现。在教学中,老师应当注重课堂与课外的结合,尤其是课堂知识和技能的传授,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主阵地,同时,要引导学生多进行课外知识的涉猎。语文阅读能力的提高需要长时间多方面的努力,包括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鼓励学生自主阅读的意识,同时完善阅读水平评价标准。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掌握知识,使其在学习过程中开创新思维并享受阅读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兴趣和培养自主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李海燕,臧玲.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策略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12).

篇3

关键词 大学英语 英语听力 可行性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Feasibility Strategy to Enhance College

Students' English Listening Level

CHENG Ling

(Huanghuai University, Zhumadian, He'nan 463000)

Abstract Nowaday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y, English is becoming a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tool. The skills of English, especially listening skill, has turned into barrier to prevent people from being promoted. For those who will finally find a real job, the situation is more severe. More and more English teachers and students have concerned how to improve one's listening skill efficiently as well as quickly. This essay attempts to put forward a feasible solution by systematically analyzing of the problem.

Key words university English ; English listening skill; feasible strategy

0 引言

2013年教育部提出高考英语教学改革方案,随之而来的是英语分值降低。与此同时,英语听力题所占的权重达到了一个史无前例的程度。从长远来看,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改革。这一政策导向有利于引起学生对英语听力的重要,更加方便他们今后在实际生活当中使用英语,而不是仅仅把它当成一门应试科目。然而,对于2013年之前的考生而言,如果提高其英语实际运用能力,尤其是听力水平,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热点问题。

1 造成大学生英语听力障碍的原因

初高中时期,以应试为导向的教学模式是造成大学生听力水平低下的主要原因之一。然而,随着中国教学考试模式改革的进行,这一现象将会得到极大的改善。造成大学生英语听力障碍的原因有很多,然而这些原因可以主要分为心态和环境因素。心态方面,很多学生缺乏积极的心态,对听力有畏惧症和心理障碍,未听就先怕。再加上听力的训练本来就显得有些枯燥和耗时,听力理解又要求听者在瞬间敏锐地辨析语音的变化和语调的含义,还要对所听材料进行积极的加工处理,容易使人产生紧张或厌倦的对抗心理。而这种心理又使大脑对语言的理解处于抑制状态,使本来熟悉的信息也变得生疏,使人的情感因素形成一个“过滤器”,把语言的输入阻挡住,从而形成制约听力提高的心态瓶颈。环境方面。学生普遍缺乏一个良好的英语听力环境和氛围。这是实现突破听力“瓶颈”的重大问题。许多人在未出国前英语未必好,有的还没有初中水平。可没过几年,却是洋话连篇,要不看肤色,还以为是老外呢!究其原因,就是环境的巨大影响。(李涛安等,2009)

2 英语听力水平提高策略

2.1 夯实基础,努力克服心理障碍

从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制约大学生英语听力的因素当中较为重要的就是心理障碍。摆在面前的问题就是如何克服这一障碍。除了刻苦努力,打下扎实的基础之外,没有任何捷径。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基础,确切来说,扎实的基础,是克服心理障碍的坦途。这就要求大学生在平时的训练当中,能够做到熟悉单词、熟悉听力背景、熟悉语音的基础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够做到胸有成竹,波澜不惊。从而以良好的心态取得理想成绩。

说一千,道一万。任何听力技巧都是建立在扎实的基础之上的。任何鼓吹在几天或者半个月内突破英语障碍的言辞都是不负责任的。因为如果没有扎实的基础,这些技巧就像是清晨的露珠,根本无法经受阳光的考验。

为了达到夯实基础的目的,则要求英语教师和大学生两者都要行动起来。具体而言,就是英语教师要充分发挥督促的作用。哪怕只是课前花三五分钟的时间来对大学生进行词汇测试,对他们而言就是一种无形的压力,这种压力最终会通过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转化为前进的动力。虽然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然而以严谨的目光来看,这是不负责任的。任何时候,英语教师任何时候都不能因各种理由不去发挥监督与督促的作用,否则就是渎职。除此之外,英语教师要经常鼓励学生进行听力训练,而不应该选取难度不当的听力材料挫伤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不能对他们冷嘲热讽。对于学生而言,更多的则是一种自我约束力的考验。毕竟,进入大学之后,课堂信息量大,课时有限。如果学生仅仅认为通过课堂认真听讲,就能够实现英语听力能力突飞猛进是不切实际,也是不科学的。为了实现目标,大学生应该利用尽可能多的业余时间充实自己,从而达到夯实基础的目的。

2.2 研究不同题型,掌握规律

一旦有了扎实的基础,大学生就可以进行针对性的训练。英语听力题型大致来讲,主要可以分为spot dictation, dialogue, short passage and interpretation.为了切实提升听力水平,大学生应在特定的时间内进行相应的训练。这种训练应该是有规律的,而不应该是无序的。难度的提升应遵循“从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具体而言,对于非英语专业学生,难度可以分为英语四级、英语六级和雅思听力训练;对于英语专业学生而言,难度可以分为专业英语四级、雅思听力和专业英语八级听力。

大学生在具体的训练过程当中,要有耐心,并且认真记录每道题目,尤其是做错题目的原因,并在今后一段时间内进行适当的复习。做题只是方法,并非目的。每种题型采取的策略与方法都是不一样的。因此在进行听力训练的过程当中大学生要善于总结和归纳,逐渐摸索出相应的规律。这样才可以熟能生巧,心中有数。具体来说,在听力学习中学习者可以通过标题、主题句(特别是在新闻听力中)、上下文、起承转合词(如therefore, however, in short等)以及语法关系、句型、结构、举例图画等进行预测。一个具有相对独立意义的语调组的调心往往会重读该组内容。这就形成了英语语序结构中两条十分重要的规律,末端重量和末端中心(周福芹,刘秀云,1993)。

2.3 孰能生巧,模拟纯英语言环境

应试只是提高英语听力水平的目的之一。正如很多人考雅思也只是手段之一,不能说一旦雅思或者GRE考取了高分,成功到达国外之后就不进行听力训练了,否则如何生活,如何学习?提高听力水平的另外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在工作过程当中熟练应用。

蓬生麻中不扶自直。诚然,有些人,尤其是英语基础不太好的人,出国之后几年再回到国内,英语听说能力的确可能会出现突飞猛进的趋势。这说明纯英的语言环境对于提高听力水平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然而,实际情况是,并非每一个大学生都有出国的机会。面临这种情况,大学生应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化劣势为优势,充分利用手头现有资源,模拟纯英语言环境,从而达到提升英语听力水平的目标。具体措施如下:

首先,要利用各种优质听力材料。中国国际之声(CRI)就是非常不错的听力材料,而且主持人的发音也都非常地道。每天只要能够坚持听十分钟左右,相信一年下来,英语听力水平就会有长足的提高。

其次,要利用不同的影音材料。中央电视台每晚七点半左右的对话节目就非常不错。这个节目一般在半个小时左右,谈论的都是一些当前社会当中的热点问题。语言地道,用词严谨,是极佳的练习听力的材料。除此之外,就是大量的美剧和电影。尤其是经典美剧,比如说friends(老友记)就是一部贴近生活、诙谐幽默并且富有时代气息的学习素材。全剧一共十季,每季四百六十分钟左右。简而言之,也就是把该剧完整地看下来大概需要七十七个小时。如果能够坚持把该剧看上三篇,听力水平一定会有一个质的飞跃。当然,这三遍如何看,也是有讲究的。比较科学的办法就是第一遍看的时候用中文字幕,这样便于理解。第二遍看的时候,使用英语字幕,这样便于学习一些新的单词。第三遍看的时候,可以不用任何字幕。如果在这样的情况下依旧能够听懂该剧大部分内容,那就说明听力水平已经达到了一个极高的程度,不仅可以顺利通过各种听力测试,即便是应对日常生活办公,都不会存在太大的问题。当然,该剧当中的一些消极腐化的爱情生活观念,大学生应该有甄别地对待。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是必须有的态度。

最后,听说结合,学以致用。英语的主要能力可以分为五个方面,即听说读写译。听懂只是手段,并非目的。提高听力的目的是为了说,是为能够顺畅地交流。因此,大学生应该尽可能利用一切能够利用的机会,去张嘴和别人说英语,尤其是与外教交流。只有通过实战,才能发现自己的不足,从而去改进。只有通过实战的检验,才能够在今后的工作生活当中做到游刃有余。

3 结论

总而言之,在英语学习中,英语听力能力是一项重要的能力。只要通过科研严谨的训练,大学生就一定能够顺利突破心态与环境障碍,实现提升英语听力水平并且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当然,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成功只属于那些守得住寂寞,并且能够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人。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大学生;自尊水平;心理健康

1研究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取某所大学2013级新生作为研究对象,共发放问卷353份,回收有效问卷324份(占91.78%),其中男生184人(占56.79%),女生138人(占42.59%)。年龄分布在17.89-21.04岁(M=19.23,SD=0.66)。

1.2研究工具

心理健康评定选用大学生人格问卷(UPI)。UPI总分的计算方法是将除测伪题以外的56个项目的得分求和,分数的分布为0-56分,即为UPI测试的得分。

目前,国内高校普遍采用如下标准进行筛选:

其中,第一类学生可能存在较为严重的心理问题,需要尽早地安排心理咨询;第二类学生可能存在某种心理问题,应该对这部分学生给予一定程度的关注;第三类学生可能暂时没有心理问题,不作为咨询的注意对象。

自尊评定采用Rosenberg编制的自尊量表(The Self-Esteem Scale,SES)对被试的自尊水平进行评定,本研究应用的是由季益富、于欣翻译并修订的中文版[1]。

1.3施测程序

整理大学生人格问卷(UPI)、自尊量表(SES),将量表和其对应的标准答题卡统一发给被试,要求被试按照测试要求逐项回答所有问题。

1.4数据的统计与处理

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EXCEL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分析

2.1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基本状况

根据筛选标准,将被试划分为三类,不同性别、不同专业学生各类型分布情况如下表:

相应的,将心理健康水平划分为三种,第一类学生为心理健康水平较低者,第二类学生为心理健康水平中等者,第三类学生为心理健康水平较高者。对三类心理健康水平分布进行卡方检验,χ2=35.167,df=2,查卡方表得出p

进一步卡方检验结果发现,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分布情况并不存在性别差异(χ2=0.677,p=0.713),也不存在专业差异(χ2=1.489,p=0.475)。

2.2大学生自尊水平的基本状况

应用自尊量表(SES)考察被试的自尊水平,根据性别、专业的不同分别统计学生自尊量表的平均分和标准差,结果如表2.2:

从表中可以看出,大学生的自尊发展并不存在性别差异和专业差异。

2.3大学生自尊水平和心理健康关系的分析

根据大学生人格测试(UPI)结果将被试划分成三类。第一类学生存在较为严重的心理问题,为心理健康水平较低者;第二类学生可能存在某种心理问题,为心理健康水平中等者;第三类学生暂时没有心理问题,为心理健康水平较高者。比较这三类学生的自尊水平,进行F检验发现差异显著,F(2,324)=5.74,p

对不同心理健康水平大学生的自尊水平进行方差分析,结果发现心理健康水平较低者的自尊得分显著低于心理健康水平中等和较高者,而心理健康水平中等者与较高者的自尊得分差异并不显著。这一研究结果说明,自尊水平高的大学生,其心理健康水平较高;自尊水平低的大学生,其心理健康水平较低。

3 结论

1. 研究中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低、中、高的人数分别占总人数的20.37%、32.41%、47.22%。整体上女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高于男生,文科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高于理科生。

2. 大学生自尊水平无性别与学科差异。

3. 心理健康水平较低者的自尊得分显著低于心理健康水平中等和较高者,而心理健康水平中等者与较高者的差异并不显著。

参考文献

篇5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在我国的基础教育中,提高小学教师素质是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所在。为了使学生达到身心和谐发展的目的,作为教育奠基工程素质教育的主要操作者小学教师,不仅要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崇高的敬业精神、丰富的教育科学理论和较强的科研素质,更重要的是要有健全的人格。所以,对师范学校来说,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二、内容和方法

1.实验对象

2006级实验班全体学生。

2.心理辅导内容

心理因素是人从事某项活动的基本动力。良好的心态能调动人的积极性,促进人的心理健康,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反之消极的心理体验和状态则束缚人的能力的发挥,所以,在对学生的教育管理过程中,需要从心理辅导、调整学生的心态入手,进行针对性较强的强化训练。

(1)加强学生自信心的培养。在我们的学生中,大部分同学在过去的学生生活中由于成绩不太理想而处于被忽视的地位,导致很多学生的心态表现为缺乏自信、学习态度则表现为被动消极。对此,需要给学生讲解影响智力发展的因素(遗传、环境与教育、自我与自我意识、个人实践活动等等),讲解智力与学业成绩的关系,讲解为什么中学阶段是学习的黄金阶段、男女生性别差异对学业成绩有什么样的影响等等,让学生明白自己的成绩完全有可能提高。

(2)帮助学生调整人际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能有效地促进人际间的沟通,增进生活乐趣,提高生活信心,培养良好的个性品质,从而更好地发挥潜能,促进学习的进步。人际关系辅导包括同学关系,主要让学生明白人际交往的“黄金规则”与“反黄金规则”以及人际交往的其他基本准则;师生关系,主要是尊重教师,多看老师的优点,努力使师生间形成相互合作、彼此尊重的新型师生关系。

(3)帮助学生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通过对情绪的产生,情绪对人的影响以及如何控制情绪等问题的讲解,努力使学生学会正确表达情绪,合理宣泄情绪,有效控制情绪,而不是设法消除、压抑情绪。在理论的指导下,使学生的情绪变化做到目标适度、方式适当、反应适度。

(4)学习心理辅导。从第二学期开始,强化辅导的重点放在学习心理辅导上。

①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动机。首先让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知道自己在干什么,其次是教给学生一些具体的提高学习动机的方法,例如,自我暗示、主动与人交往等等。

②指导学生掌握记忆方法。首先是教育学生要调整好记忆心态,即相信自己能记住。其次是提醒学生要注意大脑记忆卫生。第三是告诉学生要掌握记忆技巧。第四是让学生掌握一些具体的记忆方法等。

③掌握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心理辅导方法

(1)心理辅导与班级管理相结合。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真的教育是心心相应的活动,惟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到心的深处。”作为班主任,可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主动走近学生,走入学生的内心深处,在“尊重”、“真诚”的基础上达到“共情”,从而帮助学生开发自身潜能,最终实现学生心理自助的效果。

(2)举办讲座。讲座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健康常识,运用知识促进自我发展,澄清学生原有对心理问题和心理咨询的误解,使学生有问题能主动寻求帮助。

(3)团体辅导。对学生中较普遍的问题进行团体辅导。在团体活动中,辅导员引导参加者就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讨论,相互交流,彼此启发,使成员观察、分析和了解自己的心理行为反应和他人的心理行为反应,从而增强社会适应能力,促进人格成长。

(4)个别辅导。对具有心理疑难需要帮助、存有心理困扰需要排解或患有轻微心理疾病需要治疗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个别辅导一对一交流,触及问题深刻,便于因人制宜。

三、结果

经过一年的强化训练以及几年的综合干预,实验班学生的整体素质有所提高。

学业成绩方面。实验班和两个对照班,入班成绩均等,到二年级,实验班的成绩开始相对领先。二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成绩,从名次分布来看,年级前50名,实验班24人,两个对照班各15人;后50名,实验班17人,两个对照班分别是15人、18人。成绩经统计处理,结果显示,实验班与两个对照班的成绩差异显著,实验班学生的成绩提高。

心理健康状况。新生入校后全年级调查问卷,结果是各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基本一致,即基本上是学生总体有50%的人需要进一步进行阳性筛选。综合干预后,SCL――90测查结果,总分小于160分的人数,实验班67.6%,两个对照班分别是44.4%和51.3%,实验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明显提高。

四、分析与讨论

1.辅导内容适合师范生实际

师范生处于青年早期。斯普兰格将青年期形容为“第二次诞生”,第一次诞生是为生存而诞生,第二次诞生是为生活而诞生。个体人生观、价值观的发展过程是在青春期萌芽,到高中(师范)段得以迅速发展,所以,这个时期最需要学习一些有关“生活”的东西,前面的辅导内容适合师范生的成长需求。

2.方法适应师范生心理发展的特点

师范生(青年早期)由于自我意识的发展还很不稳定,对他人有关自己的评价非常敏感,但由于生活空间的扩大又特别需要友谊,朋友是“人生护航舰”上的重要成员。另外,其心理发展仍然有上一阶段(青春期)的心理闭锁性,师范生心理发展的这些特点适合用上面的辅导方法进行辅导。

3.心理辅导与班级管理相结合,适应师范学校学生管理的实现

师范学校对学生的管理不仅仅是要“管住”学生,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健康的教学观、教师观、学生观,使学生在民主和谐的集体中掌握民主和谐的管理方式,以便将来做一个合格的小学教师,为此,师范学校心理辅导与班级管理相结合非常必要。

篇6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 管理水平 策略

一、将情感教育融入班级管理

情感作为人的一种本性,也是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情感教育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情绪、感情以及态度等,进而引导学生,促进学生的健康个性发展。对于学生来说,在情感方面是比较天真的,对于接触的事物就会去学习,从而构建自己的情感基础。而班主任作为一个班级的主要管理者,通常是学生的情感榜样,所以,班主任的言行会很大程度上对学生产生影响。班主任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启蒙作用,尤其是班主任的情绪、处世态度等,对学生产生的影响非常大,学生很容易就学会与自己长时间接触的教师的处世态度,所以,班主任作为重要的管理人,应该积极调整好自己的形象,构建出一个舒适和谐的教学环境,用真诚感动每一个学生,用心去关心每位学生,让学生感受到自己在班级中的重要作用,感受到班主任以及班级的温暖。班主任要积极发挥自己的感性,用高尚的品德来教育学生,让学生在高尚中成长,成为一个品德高尚的学生。

二、班主任与学生多交流、多鼓励

对于小学生,认真的交流,耐心的倾听是必不可少的,班主任只有耐心认真的倾听学生的思想,用心去感受,去理解他们的想法,才能够真正的认识他们的长处,正确的加以教育。对于学生的异想天开,奇思异想,班主任要做的不是去否定他们,而是积极认真的倾听,给学生一个表达自己的平台,让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认可。

赞美比批评更有价值。对于学生,只有发现他们的优点和长处,表扬学生的优点,肯定学生的做法,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树立其自信心,更能够让他们发现自己的长处,并加以发扬光大,还可以发面衬托出自己的不足而加以改正。这样才能够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提高自我,实现自我。现代的独生子女,通常都是拥有倔强外表的脆弱心灵,如果对于学生的行为直接进行批判,完全的进行否定,不但不能够让学生积极进取,还会造成较大的反面效果。学生的幼小心灵会受到打击,会产生自我否定的情绪,自尊心以及自信心都会受挫,看不清现实状况,对未来更加的迷茫而不知所措。而班主任的鼓舞与赞扬则会让学生拥有更大的勇气面对困难,直视自身的不足,一步步的完善自我。适当的赏识对于学生而言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在别人的赏识中,学生才能走的更远。

三、加强班主任管理理论水平学习

身为小学班主任,不仅要面对较大的教学任务,还有更加重要的管理任务,所以,班主任需要具有较高的管理水平,为了改善班主任管理现状,提高班主任的管理水平,班主任管理理论水平的学习是必不可少的。学校教育科研是提高班主任管理水平的一种方式,但是,由于教育事业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等特征,空谈理论的研究是没有太大作用的,很多教师也没有动力去参与,而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研究,如教育行动研究则受到广大教师的欢迎,因为它符合了班主任管理理论水平学习的需求,为班主任的管理提供了较为有效的理论知识。为了改变双桥区小学班级的管理现状,班主任要积极主动的开展教育行动研究,根据自己遇到的问题去研究,去学习探讨,找出最佳的解决方案,真正的实现现实班级教学管理问题的解决。要加大教育行动研究的规模,完善研究模式,成立班主任研究工作室,并对其进行评选,并颁发奖项和荣誉证书,以此来鼓励班主任的参与意识,提高班主任对教育行动研究参与的积极性,真正的加强班主任管理理论水平的学习。

四、激发学生自我管理与竞争意识

1.建立班级内小组与小组间的竞争意识

对于教学管理单位的班级,为了更好的实现教学目的,就需要对班级进行划分,一个班级分成几个小组,这样,小组之间的成员就会为了小组的荣誉而努力,小组之间的竞争也就明显加强。为了鼓励小组之间的竞争力度,可以采取颁发荣誉称号等奖励机制,如小红花、优秀小组等。为了是自己的小组有更好的荣誉以及更好的成绩,小组成员就会不断的努力,同时还会加强对其他小组成员的监督,这样的竞争,有利于班级整体的进步与发展。

2.建立班级与外班级间的竞争意识

班级内部的小组可以竞争,不同的班级之间也能够形成竞争关系。对于小学1~6个年级,在相同的年级之间的不同班级之间形成竞争关系,有利于班级之间的相互监督和相互督促发展。为了加强班级之间的竞争,也需要设立不同的荣誉称号和奖项,如优胜班集体、优秀班集体等,这样,不同的班级之间就成了竞争对手,而班级内部则成为了一个整体,加强了内部的合作,增强了同班学生的集体意识,有利于班级的管理。

3.建立互帮互助组

在对学生的问卷中,对于其中的“你觉得你所在班级的学习氛围如何?”这一问题,学生中的60%都表示满意,认为自己的班级与自己的要求差不多,学校的教学环境和教学质量还是比较好的。对于班级与班级、组与组之间,不仅存在竞争关系,还存在合作关系,如果只有竞争,就会形成恶性竞争,而竞争与合作才能形成共赢。竞争对手之间不仅要竞争,更要互帮互助,彼此之间才能更好的发展。要增加互帮互助奖励,让更多的人能够放开心胸,把自己的温暖奉献给别人,让整个学校成为一个整体,成为一个大家庭。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从小培养出较为宽广的胸怀,而且还有利于整个学校的管理。

五、加强班级小干部管理与培养

班级的管理不能只依赖于班主任,班级内部也要形成自我管理体系,如班干部的设立和参与就是一个重要的班级管理环节。班干部的选择要注重能力,只有管理能力较强的学生才能够管理好班级。学生作为班干部,不仅仅是为了管理班级,更重要的是增强自己的管理能力,增强管理意识。班内的管理并不是始终局限于一个人,每个学生都可以参与,实行轮岗制,并对参加的学生进行统计,然后对每个学生的表现进行评比,选出各岗位标兵,并将其列入“责任星”相应栏目中,给予一定的加分奖励。通过“制定岗位职责――自主选择竞选――上岗宣言――公示名单――上岗履责――评选美丽志愿者”进行班级志愿服务。

班干部就是为了帮助班主任更好的管理班级而存在的。在班干部产生后,班主任就要加强对他们的培训和指导,让他们能够独立的完成自己分内的工作。班干部要热心的为其他同学服务,团结同学,为班级的更好发展贡献力量。班主任要加强对班干部的要求,对于他们的工作,要给予一定的肯定和表扬,同时还要观察其中的不足,为他们提建议,让他们能够不满足与现状,有更高的追求。而班干要想管理好班级,就要以身作则,从自身做起,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要事事争先,时时争先,成为班内同学的榜样,让同学真正感受到班干部的价值。在不断的提高自己的管理能力的同时,才能更好地辅助班主任管理班级。

参考文献:

[1]王慧君.浅谈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的沟通艺术[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4,(06):59+107.

篇7

/

关键词:化学键;分子间作用力;学习评价;案例研究

文章编号:1005–6629(2014)1–0036–04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化学键和分子间作用力是化学教学的核心概念,因而需要深刻而全面的理解。然而,与化学键和分子间作用力相关的概念,例如共价键、分子、离子、晶格能和氢键都比较抽象。为了理解这些概念,学生甚至需要熟悉与化学键和分子间作用力相关的数学和物理概念,例如轨道、电负性和极性等。根据相关研究,化学键和分子间作用力被师生公认为是比较抽象、复杂、难以理解的概念,学生对化学键和分子间作用力的核心概念缺乏深入的理解。

1 学生学习化学键和分子间作用力所面临的障碍

学生学习化学键和分子间作用力存在的问题主要有:(1)混淆分子内的作用和分子间的作用,例如不会区分分子内氢键和分子间氢键[1];(2)倾向于一般化的结论和死记硬背而不是科学的理解[2];(3)通常使用伪概念,学生能正确使用相关的术语和概念答题,但不理解其真正的含义[3];(4)倾向于绝对化的分类和不够全面的总结,例如涉及到微粒之间化学键的类型,习惯于要么纯粹是离子键,要么是纯粹的共价键或金属键[4];(5)除了几种常见的物质,学生不能真正辨别物质的构成微粒和相互作用;(6)学生在化学键和分子间作用力的学习上存在一些相异概念(alternative conceptions)和迷思概念(misconception)[5]。具体见表1所示。

有研究表明,学生在化学键和分子间作用力学习上存在的诸多障碍,并不都来源于学习者的非正式经验和化学键概念本身的复杂性,部分源自于目前教师的教学方式以及评价方式。目前的教学反馈或评价诊断有些本身不够科学或很难检测出学生是否真正理解相关的概念,如以下两道高考题(以色列教育部组织的入学考试)[6]。

(1)问题和答案都不符合当前的科学研究

哪种材料有更高的熔点——BaCl2还是C(金刚石)?并说明你判断的理由。

答案:金刚石的熔点高于BaCl2的熔点,因为金刚石中碳原子之间的共价键比BaCl2中的离子键更强。

一直以来,化学家们认为这类问题是不相关的,因为学生需要比较不同类型晶体的熔点,但学生不能应用定性的理解来回答[7]。因此这种问题的回答仅仅建立在对化学键强度未理解欠科学以及过分归纳、记忆的基础上。

(2)问题和相关的答案建立在死记硬背的基础上,不能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

Cl2O的沸点比H2O2的沸点低,请解释这一事实。

答案:Cl2O的沸点比H2O2的沸点低,是因为H2O2分子间的氢键比Cl2O分子间的范德华力更强。

对这类问题,学生能回答并能得到高分。但是,会使用正确的术语并不能表明他们理解相关的概念,有研究表明,学生似乎依靠死记硬背来判断哪些元素能形成氢键[8]。

国内在化学键和分子间作用力的考查上存在着类似的问题。因而,一般而言,普通的问题并不能作为评价学生是否理解的诊断工具。尽管有时能揭示学生是否持有迷思概念,但并不能表征学生对核心概念的理解水平,因为学生通过应用死记硬背的术语也能提供正确的答案。

2 测查学生对化学键和分子间作用力理解水平的研究案例

为了考查学生对传统问题和新评价问题的回答,并判断学生对核心概念的理解水平,以色列学者Tami等人通过测验法,选取77名11年级学习化学的学生作为被试,对学生关于化学键和分子间作用力的理解水平进行了实验研究[9]。

先结合研究参与者(化学权威专家)的观点,制定学习目标、学习行为,在此基础上确立新的评价任务,然后设计用于判断学生对化学键和分子间作用力理解水平的测试题。

2.1 新评价方式的确立

研究的参与者包括优秀化学教师、化学教学领域的研究者、化学课程的开发者以及资深的化学家,通过科学论坛、集中小组讨论、深入访谈来了解收集相关信息。在(信息)数据收集过程中,应用了三角互证法。具体而言,为了减少研究解释的不确定性以及使研究结论无效性最小化,采用了不同的数据来源和多种数据收集方法。其具体过程如表2所示。

将科学论坛、深入访谈、集中小组讨论中收集的数据进行定性整理和分析,具体程序包括下面几个阶段:

(1)把每一份记录(录音和笔记)划分成单元,根据内容,对每一单元进行分类,例如:主要原理、核心概念、评价方法等;

(2)提炼更一般的主题,例如涉及化学键、学习目标或教学策略;

(3)根据选择的主题,对所有相关记录做好标记;

(4)寻找焦距:根据选择的主题,重新组织(做好标记的)数据内容;

(5)在已收集数据的基础上,坚持自己的主张,将有望促成对研究议题更好的理解。

结合科学家、优秀化学教师以及研究者的观点,制定了具体的化学键和分子间作用力学习目标,主要内容如下所述。

(1)提高对化学键的理解,化学键不能通过严格的定义或一分为二的分类来描述;

(2)根据库仑定律,所有的化学键和分子间作用力都是静电作用(加减相互作用);

(3)化学键和分子间作用力存在一系列的范围,根据静电作用的强度,存在连续性;

(4)对于所有的化学键都是主要的原则与核心概念,例如引力和斥力、平衡点、键能、键长和电负性;

(5)培养科学地解释一些化学现象的能力,意识到定性模型可能解释一些现象,但并不能解释所有现象;

(6)知道如果要计算化学键相关的问题,量子力学是公认的科学使用的定量理论。

在集中小组讨论中,优秀化学教师根据学习目标开发了一套学习行为(表现)(learning performances),下面例举其中的一部分。

(1)用自己的语言解释化学键概念;

(2)指出给定的模型中化学键的类型并解释相应的特征;

(3)指出给定模型中最强或最弱的化学键并解释;

(4)例举与给定模型性质或现象相似的其他例子;

(5)画出与给定模型化学键相似的其他分子或晶体;

(6)知道化学键存在于不同的情境中;

(7)识别给定分子中包含最强或最弱电子密度的原子或原子团,然后解释;

(8)说出与给定结构相关的一类物质的特征,并解释相应的特征。

根据这些学习行为,确立新的评价方式。下面例举一个新评价问题。

a.在上面烧杯中分别画出在三种状态下的溴分子;

b.溴分子在液态和固态通过范德华力结合在一起,请用自己的语言解释这种相互作用;

c.溴分子中每两个溴原子通过共价键结合,解释分子内共价键与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差异;

d.例举与溴分子存在相似的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其他物质。

2.2 学生对化学键和分子间作用力理解水平的测试及结果分析

在新评价方式确立的基础上,设计用于测查学生对化学键和分子间作用力理解水平的测试题。总的包括7个开放性问题:4个传统问题,3个新评价问题。

将学生对传统问题(1-4)与相关的新评价问题(5-7)的测试结果通过卡方检验进行交叉检测,具体如下:

问题1和2与问题5(主题:氢键);

问题2和3与问题6(主题:范德华力)

问题4和7(主题:晶体及其性质)

下面例举某个学生对问题1和5的回答:

问题1(传统问题):哪种物质具有更高的沸点——LiF还是HF?说明理由。

学生回答:HF的沸点比LiF低,因为HF分子间的氢键比LiF离子晶体中阳离子和阴离子之间的静电作用要弱。

尽管这是正确答案,但不知道学生是否理解了什么是氢键,根据学生对问题5(新评价任务)的回答可以检测学生是否理解氢键。

任务5(a):液态水和固态水,存在分子间的氢键,请用自己的语言解释什么是氢键。

学生回答:氢键就是N、O、F原子与H原子之间形成的分子间作用力,当H原子把电子给N、O、F原子时,氢键就形成了。

任务5(b):例举存在氢键的其他分子化合物,解释氢键为什么存在以及怎样形成。

学生回答:我的例子是H2O2——在这个化合物中氢键存在于O2分子和H2分子之间。

从这个例子可看出,对于传统问题,学生能作出正确回答,也能说出氢键的概念,但并不理解氢键的真正含义。因为,H2O2分子中,没有O2分子和H2分子,更不可能氢键存在于O2分子和H2分子之间。其氢键在于一个H2O2分子中的氢原子与另一个H2O2分子中氧原子间所形成的分子间作用力。

将学生对化学键和分子间作用力理解水平的测试数据进行统计,其结果如表4所示。

从表4可知学生对传统问题与新评价问题的回答存在显著性差异。40%~70%的学生能成功回答传统问题,但在新评价问题中回答错误。相反,只有0~8%的学生在新评价任务中理解较好但不能成功回答传统问题。这些说明,在许多情况下,传统问题中尽管学生不理解潜在的核心概念,但能获得较好的成绩。同时也说明,新评价任务能检测学生更深水平的理解,学生需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应用相关知识来回答问题。因而,新评价问题比传统问题更能诊断学生的理解水平。

3 研究启示

3.1 对教学的启示

3.2 对评价设计的启示

为促进和鼓励课堂教学采取有意义、促进学生概念理解的方式完成,评价就应考查学生对核心概念的理解。概念的理解主要表现在两方面[13]:一是概念之间的关联;二是新的情境下对概念的应用。若完全使用封闭式客观题,如判断、选择、填空等,无论学生的回答如何,都很难测查出学生的理解水平。对于教师来说,不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就很难在教学过程中基于学生已有知识帮助学生建构新的知识框架,更谈不上帮助学生去修正、改变和完善学生头脑中已有的迷思概念。因此要考查学生对核心概念的理解,应当采用含有一定情境的开放式评价方式,如访谈、简答、任务报告、绘制概念图、真实情境下的问题解决等,这将有助于对学生关于核心概念理解水平的考查。

3.3 对教育研究的启示

由于研究发现传统的评价方式不能测查学生对核心概念的理解水平,因而需要一种新的评价方式。而上述案例中新评价方式的建构不是主观臆断,而是采用了定性研究。而定性研究所搜集的资料是描述性的资料,被称为“软资料”,是在自然场合下得来的资料,带有很大程度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为了减少研究的不确定性以及研究结论的无效性,研究者选取了多种数据收集来源(如科学论坛、集中小组讨论、深入访谈等)以及较多的不同类型的研究参与者(如优秀化学教师、化学教学领域的研究者、资深的化学家等)。此外,对研究收集的资料进行定性分析和整理的缜密程序,尤其是分析所得材料(一些化学专家的观点)的过程中,坚持自己的主张,否则很容易出现人云亦云或是迷信权威等不科学的做法。简而言之,在整个定性研究的过程中,研究者所采用的科学的分析方法值得我们借鉴。

综上所述,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是当前我国科学教育的一个基本目标,对科学概念的理解是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之一。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发展也需要以理解重要科学概念作为基础,因此以核心概念为代表的化学知识的教学与研究应该更多地关注学生对科学概念的构建和深层次的理解与迁移应用。

参考文献:

[1]乌力吉.对氢键教学中几个问题的探析[J].内蒙古师大学报(自然科学),1990,(1):68.

[2]张琦等.化学键概念的学生调研及教学策略[J].化学教育,2012,(2):12~13.

[3] Glazer, N., Ben-Zvi, R., & Hofstein, A.(1999, March).The Gap Between Pactual Knowledge and Conceptual Understanding in Learning the Concept “Chemical Bonding.”[C].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 Boston, MA.

[4] Taber, K.S.(1998). An Alternative Conceptual Framework from Chemistry Education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20,597~608.

[5] Haluk O¨zmen. The influence of Computer-assisted Instruction on Students’ Conceptual Understanding of Chemical Bonding and Attitude toward chemistry: A case for Turkey [J]. Computers& Education 51,2008:423~438.

[6][9] Tami Levy, Nahum Rachel, Joseph Krajcik.. Developing a New Teaching Approach for the Chemical Bonding Concept Aligned With Current Scientific and Pedagogical Knowledge [J]. Science Education DOI, 10.1002,1~26.

[7] Robinson, W. (2003). Chemistry Problem-solving: Symbol, Macro, Micro, and Process Aspects [J]. Journal of Chemical Education,80:978~982.

[8] Henderleiter,J., Smart, R., Anderson, J., &Elian,O.(2001). How do Organic Chemistry Students Understand and Apply Hydrogen Bonding [J]. Journal of Chemical Education, 78(8):1126~1130.

[10]艾里克森.兰英译.概念为本的课程与教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

[11]莫里斯·L·比格.张敷荣等译.学习的基本理论与教学实践[M].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1984.

篇8

在实际教学中,常听到不少学生发出感叹:数学太难学了!数学真的就那么难学吗?为什么有的学生学起来如鱼得水,而有的学生却困难重重,积重难进?依据我们多年的教学实际和平常与学生的交流,深深体会到数学符号的学习和理解是造成一部分学生数学学习困难的一个相当重要的原因.那么优秀的学生是如何学习和理解数学符号的,他们学习和理解的方式,对于其他学生的学习和我们教师有效地进行符号教学有何启迪,而学习困难的学生学习和理解数学符号的障碍何在,教师应如何依据他们的困难进行教学,带着这些问题,我们调查了洛阳某高中二年级部分不同学力水平的学生对数学符号的学习和理解情况.该高中是一所普通中学.下文中,T表示老师;A1:男生,头脑灵活,数学成绩良好;A2:男生,思想活跃但粗心,数学成绩较好;A3:女生,比较踏实,数学成绩不错;B1:男生,踏实,但反应较慢,数学学习有困难;B2:男生,思想活跃,但不爱学习数学;B3和B4均是女生,数学成绩较差.

一、不同学力水平的学生学习数学符号的个案及其分析

1.不同学力水平的学生理解和记忆y=ax、y=xa的个案研究

下面是笔者与两位高中二年级学生之间就数学符号y=ax、y=xa的一段对话:

T:在学习中你是如何区别y=ax、y=xa的?

B1:不知道,经常把它们两个弄混.

T:你是如何记忆它们的?

B1:主要按课本上学习它们的先后顺序记忆,但后来总是弄混.

A1:初中学过y=x2,y=x3等幂的表示形式,所以就想到形如y=xa的函数为幂函数,另一个就是指数函数.

T:你们能否说出y=ax、y=xa的性质?

A1在纸上分别画出了y=x2和y=x3的图象,依据y=x2和y=x3图象说出y=xa的性质,而在说明y=ax的性质时,则画的是y=2x、y=3x的图象.

B1:这两个函数的性质是……

T:你能否画图说明?

此时B1努力地回忆这两个函数的图象,但把两种图象混在一起了.

2.关于理解直线a在平面α内和点A在平面α内的数学符号表示的个案

T:直线a在平面α内和点A在平面α内用数学符号怎样表示?

A2:aα和A∈α.

B2:aα和A∈α.

B3:a∈α和A∈α.

B4:aα和Aα.

T:为什么这样表示?

A2:直线和平面都可以看做集合,点看做元素,在代数中集合与集合之间用表示,元素与集合之间用∈表示.

B2:说不出来,反正老师是这样教的.

B3:点和直线都属于平面吧.

B4则画出了直线和点在平面内的图形.

学生B4、B3可能发现直线在平面内,点在平面内,与元素在集合内十分相似,于是就导致了错误的理解和联想.

分析:(1)学力水平高的学生在理解和记忆数学符号时,善于运用自己学过的知识对新知识进行理解和主动加工,使抽象的数学符号被赋予了具体的含义和丰富的经验背景,使新知对于自身来说是可以理解的.比如学生A1在理解和记忆y=ax、y=xa的概念和性质时,就能联系到初中学过y=2x、y=3x的有关知识;而在第二个案例中学生A2则联想到代数中集合与集合之间、元素与集合之间的符号的表示,并通过对比和概括内化到自己原有的认知结构当中,从而就扩大了自己原有的认知结构,使原有认知结构更加清晰和有序.

(2)学习困难的学生在理解数学符号时弄不清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或者使新旧知识发生了错误的联系,或者他们根本就没有想去寻找新旧知识的联系,换句话,学习困难的学生在学习数学符号时不理解符号的真正含义,既没有要求理解数学符号意义的心向,也没有掌握理解符号含义的方法,致使符号的外在表示和学生个体的内在经验背景脱节,既被动学习又机械记忆,数学符号在个体的认知结构中散落堆积,既加重学习的负担,又成了进一步学习的障碍.

(3)高学力水平的学生在学习和理解数学符号时,能对新知识进行主动的分析和加工,因而在记忆数学符号时就能自觉对数学符号表示的相关内容进行处理,使自己认知结构中相关的概念、公式、定理形成了网状排列,使新知识和旧知识保持了一定的连续性;而学习困难的学生的记忆基本是块状结构,即学什么就记什么,从不思考不同的数学符号所表达的相同的内容,它们记忆的大量数学符号是相互孤立的,即使有联系也是混乱和松散的,有时还是错误的,因此在回忆和提取时往往显得忙乱和无效.

3.不同学力水平的学生在解题中运用数学符号的个案研究

(1)F(x)的定义域为(c,d),求函数F(2x)的定义域,其中c>0,d>0.

(2)若F(xb)=logax,求F(an),其中n∈N,b≠0,a>0,a≠1.

A1:(1)因为c<x<d,所以c<2x<d,

即log2c<x<log2d,所以函数F(2x)的定义域是(log2c,log2d).

(2)令xb=t,则logax=(logat)/b.

所以F(t)=(logat)/b,F(an)=n/b.

T:为什么c<2x<d?

A1:因为F(2x)是关于x的一个复合函数,根据复合函数的定义,函数u=2x的值域应满足F(x)的定义域.

T:为什么令xb=t,解出F(t)=(logat)/b?

A1:要求F(an),必须把关于F(x)的对应法则求出来.

A2:(1)因为c<x<d,所以c<2x<d,即log2c<x<log2d,所以函数F(2x)的定义域是(log2c,log2d).

(2)令xb=an,则logax=n/b,

则F(an)=n/b.

T:F(x)与F(2x)中的x含义相同吗?

A2:虽然都是x,但它们的取值不同,在F(x)中x在(c,d)取值,而F(2x)中的x取值应保证2x∈(c,d),所以两个x含义不同.

B1:(1)F(x)的定义域是(c,d),即x的取值范围为(c,d),F(2x)中x的取值范围也为(c,d),所以F(2x)的定义域为(c,d).

(2)F(xb)=logax,所以F=(logax)/xb,F(an)=n/anb.

B2:因为F(xb)=logax,所以F(anb)=logaan=n.

分析:(1)学力水平高的学生在理解F(x)与F(2x)时是在理解F(x)本质意义(它只是一个加工的手段和模具)的前提下,把F(x)作为一个结构性概念来理解,因而能把F(x)与F(2x)从结构上看作对应法则是相同的,从而得出c<2x<d,而在做第(2)题时,能够从不同的表达式子中,发现内在相同的对应规则,比如A2认为F(xb)=logax和F(an)具有相同的规则,因此要求F(an),必须把相关的对应法则求出来.

(2)学力水平弱的学生看到符号,只能理解符号的表层的形式的意义,而体会不到其中的内在含义,比如B1认为F(x)与F(2x)中的x是相同的,因而取值范围也应相同,不能从深层理解到F(x)与F(2x)的对应法则相同,只是自变量不同而已,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这一部分学生只是把符号F作为一个具体的运算符号,而体会不到函数中F的真正作用,比如学生B1由F(xb)=logax,得出F=(logax)/xb,同时这一部分的学生在后来的学习过程中,一方面由于对自己学习过程缺乏概括和总结的习惯和方法,另一方面可能缺乏对自己的思考过程进行反思,因而无法借助自己已有的经验理解形式化的符号运算所包含的意义,从而无法实现符号由方法性到结构性的过渡,因而在解决抽象的符号问题时遇到的困难是在所难免的.

二、数学符号教学的措施

1.在学生感知数学符号的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对符号进行主动加工的意识和习惯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学习困难的学生理解符号的困难,一方面在于没有掌握对符号进行加工的方法,而另一方面则在于没有对符号进行加工的习惯和意识.因此,在教学中,要处处注意引导学生对符号进行加工(即对符号所表达的内涵进行纵横联系,以激发学生头脑中与此符号有关的知识和经验),以养成他们遇到符号多思考的习惯.比如,在遇到新的符号时要启发学生:这个符号与我们前面学过的哪些知识有联系和区别,有什么样的联系和区别等等,所有这些问题都可以有效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符号的意义.同时既要引导学生对相同数学内容善于用不同数学符号进行表示,又要引导学生对数学的自然语言、图形语言、符号语言之间的相互转化(这种做法对于立体几何中数学符号的理解特别有效),以帮助学生理解不同符号内在的逻辑联系和符号自身的数学意义.比如在上述调查学生对直线在平面内和点在平面内的数学符号表示中,当笔者发现学生对这两个符号的错误理解时,就对学生进行了如下的启发和引导:

T:在代数中,集合与集合之间以及元素与集合之间用什么符号表示?

B:集合与集合之间用表示,元素与集合之间用∈表示.

T:在几何中,我们把点看成元素,而把直线和平面看成集合,那么直线在平面内和点在平面内用符号怎样表示?

此时那几个学生都正确地写出了相应的符号.如果教师在教学中时刻注意引导和启发学生对符号进行加工和联系,长此以往学生潜在的加工意识便被唤醒,在遇到数学符号和知识时就会自觉地对符号进行纵横联系,这种对知识进行再加工的意识和习惯一旦形成,也会迁移到其他的学习当中,对其他知识的学习也会有很大的帮助.

2.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促进学生对符号意义的理解和概括

在与学生的交谈中我们了解到,学生在理解、记忆数学符号方面的障碍,绝大多数发生在数学符号理解和建构的初期,由于学生没有及时觉察这种不适当或错误的建构,因而就没能采取及时的补救措施.那么如何在学生理解符号的初期,及时发现学生理解的障碍和错误,我们不妨借鉴维果斯基的社会建构的思想:使学生获得的知识经受由学生和老师所组成的这个小的社会共同体的检验,并为使其符合与社会的要求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学生与学生的交流,使其能学习他人之长,通过教师对数学符号的理解过程的展示,使学生从中得到启发,以引起个体对符号的理解进行对比和反思,通过学生与教师的交流,教师可以及时得到学生对符号理解的反馈,从中了解学生对符号的理解情况,以便使学生对自身不合理的建构进行调整和补救.

3.提供加工和反思的具体的、可以操作的方法

在提高学生对数学符号进行加工意识的同时,要使学生掌握对符号进行再加工的具体方法和措施.比如可以为学生提高反思的清单:这个符号的含义是什么?能用自己的话重新说一遍吗?这个符号和前面学过的符号之间有联系吗?如果有联系,联系是什么?我能说出来吗?这个符号我为什么理解错了,错误的原因我能找到吗?这些具体的运算中蕴涵有什么规律吗?规律是什么?这个规律可以用来解决那些问题?等等.

推荐期刊